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4: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年全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会议后,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把农村建档工作作为全省档案事业新的增长点和服务大局的切入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工作既是村级档案工作的重点和核心,也是档案工作为“三农”服务的载体和平台,是档案事业最贴近基层、最贴近农民的一项工作,因此抓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工作,始终是我省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工作从无到有,从不健全到逐步健全,为加强全省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有力地配合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目前,全省1972个乡镇100%建立了档案工作,达到“四有一能”(有领导分管、有专兼职档案人员、有档案装具、有健全的规章制度、能对所属单位和村级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的有1873个,占95%;49910个行政村,已建立档案工作的有46416个,达到规范要求的有27450个,建档率和规范化率分别为93%和55%;建立村务公开和矛盾纠纷排查档案的乡镇、村50325个,占总数的97%。
二、我省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工作的主要做法
1、依靠党委政府的力量,协调联动相关部门,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工作的开展提供保证。
*年,我们抓住省委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利时机,把建立村务公开档案列入了省委颁发的《河北省村级民主管理条例》,使村务公开档案工作纳入了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同时,以省委、省政府两办的名义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意见》,强调健全农村党的建设、民主选举、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文明创建、计划生育、财务管理等各方面档案,为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提供依据、开展服务,争取到*年底,村务公开建档率达95%以上。*年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服务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在民政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将村民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档案纳入到村民自治活动中,普遍建立矛盾纠纷排查档案,调解纠纷,化解矛盾。为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省档案局先后与省农业厅、林业厅、民政厅、水利厅等多家单位联合制发转发了加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文件,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各市县也普遍加大了宣传贯彻的力度,积极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唐山市档案局与市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村务公开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与市农工委、市人事局等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政务公开档案工作的通知》,在全市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工作网络。衡水市档案局与衡水市政务公开办公室联合制发了《衡水市乡镇政务公开档案管理办法》,对政务公开档案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的划分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全省档案部门积极主动参与到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中去,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工作与乡镇村档案工作、政务公开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一并研究,一并部署,一并检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培养典型,以点带面,推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工作的开展。
在工作中,我们始终注意发现典型、培养典型,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石家庄市赵县是全国和全省的村务公开和村民自治示范县,他们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工作搞的有声有色,全县281个行政村普遍建立了村务公开、村民自治、换届选举、生态村建设等专项档案,全国11个省级,112个县级参观考察团到赵县进行过学习考察,在全国有较大影响(赵县典型材料已另报国家档案局)。我们多次深入赵县乡村调查研究,指导工作,总结经验,并抓住这一典型,在全省宣传推广,*年我们召开了全省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座谈会,石家庄市档案局介绍了赵县的经验。为进一步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年,我们开展了档案为“三农”服务的“千村百镇”活动,1060个档案室被评为“为农村工作服务先进档案室”。*年经层层筛选,全省有36个乡镇、54个村被命名为“河北省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示范点。”这些典型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档案工作服务于村务公开、民主选举、民主管理等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成效显著。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加大了全省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整体推进力度。
3、丰富档案内容,提高规范化水平,促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工作再上新台阶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的经济发展了,利益关系复杂了,涉及村民利益、集体经济等问题的决策和处理,必须建立在民主、公开的基础上,档案既是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依据,也是真公开、真民主的保证,是广大农民群众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凭证,因此丰富的档案资源是档案工作的生命线。*年我们下发了《河北省村级档案归档范围》,要求凡是在农村工作中产生的或可能收集到的文件材料全部收集归档,不受保管期限和载体的限制。特别是根据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在原来确定的农民反映强烈的农村财务收支、计划生育、电费电价、宅基地发放、征购提留、干部责任目标等问题的基础上将换届选举、矛盾排查、文明生态村建设、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村集体债权债务、税费改革和农业税减免政策、民主议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退耕还林以及其它国家补贴农民、资助村集体的政策落实情况及时纳入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的内容,把农村“三资”(资金、资产、资源)档案管理作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重点抓紧抓好。目前,全省乡(镇)村两级共保存档案735万余卷,建立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32万卷。
各级档案部门在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工作中,逐步摸索到一套既符合档案管理要求,又适应农村工作实际的程序和方法。一是所有应归档保存的文件材料包括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内容、时间、地点、承办人、村民代表会议通过情况、群众提出的问题和有关人员对问题的答复、处理情况等必须全部收集并经鉴定后进行分类保管;二是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在整理时,要有村民代表参加;三是整理后的案卷由村档案室保管或由乡镇档案室代管,每个季度形成的文件材料要及时收集整理按要求存档;四是每年年终,村两委委员要带领代表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进行检查。各市县档案部门与农工委、人大等部门组成检查组不定期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管理情况进行专项验收,唐山市档案局还将村务公开建档列入年度立卷检查范围。
三、取得的效果
通过广大基层档案工作者的努力和涉农部门的配合,河北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档案为农业农村服务的作用日益明显。一是提高了村务工作的透明度,扩大了村民对村务工作的知情权,利于化解矛盾,稳定农村秩序。二是促进村干部以法规范管理村务,制约了农村干部在村务决策上的随意性和不良倾向,利于工作开展,从根本上在干部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从制度上加深了群众对干部的理解和信任。唐山迁安市石梯子沟村保管档案30类近2500卷,*年以来形成的全部会计档案以及村务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档案资料齐全完整地保存在村档案室,该村以档为据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全村28年来,没有一起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没有一起上访告状事件。*年,石家庄赵县谢庄乡田庄村在开展村民自治工作中,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委会在工作中产生了矛盾,村民范振叶以村委会没有选举为由组织上访,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坏影响。经查选举档案,该村在换届选举时依法进行换届选举,各种选举资料齐全,最后认定选举合法有效,上访群众心服口服,成功平息了上访事件。据统计,仅“九五”期间,全省利用村务公开和矛盾纠纷排查档案,解决各类纠纷2.7万起,解决案件1.6万起,分别占总数的40%和42%。得到了省委领导的肯定。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第
一、包括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工作在内的农村档案工作具有不稳定性、易反复性等特点,容易出现“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现象。主要原因一是村干部变动频繁,有些对档案工作的认识还不到位,重视不够,标准不高,满足于“应付”、“过得去”,缺乏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二是县、乡两级档案部门人员较少,工作线长、面大,对村级档案工作的指导能力有限;三是村级档案管理人员大都由村干部或村会计兼管,精力有限,档案专业素质较差,档案的收集和整理质量不高。
第
二、受经济条件制约,部分村档案保存条件差,不利于档案的安全保管。有的村没有两委办公室,在村干部家的炕头上办公,致使一些档案无处存放,存在虫蛀、鼠咬现象;有的村虽有两室,但办公条件简陋,档案的安全保管得不到保证。
第
三、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工作为“三农”服务的作用还不能充分发挥出来。主要原因一是农民群众的档案意识不高,还不能主动、自觉地运用档案这一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在实际工作中,比较注重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收集归档,轻视甚至忽视了依据村级档案搞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没有充分认识到档案是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
几点建议:
第
一、加大档案的宣传力度。首先要宣传领导,要使领导充分认识到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工作是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的,要想方设法引起领导对这项工作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其次要宣传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相关部门,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共同做好工作;最后要宣传农民群众,提高他们的档案意识,使他们了解档案、认识档案、主动利用档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篇2
关键词:农村金融;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4.009
1引言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于农村金融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而既有的信贷供给、信贷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对于金融产品的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不断开展,中国银监会在2006年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相关阐述为我国建设新型农村背景下村镇银行的设立、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07年,中国银监会又颁布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等规章制度,逐渐放宽和调整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为农村金融机构多样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对缓解我国广大农业地区金融供需矛盾有积极作用。由于我国金融改革起步晚,尤其农村金融市场各项投入不足,中国立足于以三农为服务对象的金融机构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运行问题、发展受限、财政支持、风险防控、存贷压力等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2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困境分析
目前,我省农村金融体系可以分类为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合作性金融机构及民间金融机构。其中政策性银行主要为农业发展银行,商业银行主要为中农工建、邮政储蓄及村镇银行,合作性金融机构主要为农信社。民间金融机构主要为一些非正规金融企业,大部分由民间自发形成。
随着我省县域经济的不断成长,金融市场的竞争已经从城市向农村延伸,广大金融机构也更加看重深入的农村市场,农村金融体系在我省已初步形成。但是由于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促使农业银行逐步商业化,农业银行从农村地区逐渐退出,邮政储蓄众多乡镇网点不具有放贷功能,农信社等合作性金融机构成为了服务农村市场的主力。我省逐渐形成了以合作性金融机构为主,政策性和商业银行作为两翼,民间金融机构作为补充的金融体系。但是,这种金融体系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各类经济主体的发展需求。因此,我省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着种种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资金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衡
(1)信贷产品结构不恰当。通过调查发现:41%的受调查农村资金需求不到1万元,2至5万元为24%,5万元以上为15.3%。但是金融机构的贷款产品大部分在1万元以内,如需更高额度则需更强的担保、抵押措施。
(2)信贷期限结构不恰当。根据调查:分别有254%和129%的被调查农村企业和农户需求2年及以上期限的信贷产品,但是农村金融机构发放的信贷业务大部分在1年以内。
(3)信贷资金用途审批不合需求。调查数据表明:将贷款资金用于个体工商业、养殖业和生产资料的被调查农户占比分别为35.3%、25.4%和22.3%,将贷款资金用于购买厂房和机器设备、生产流动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和投资新项目的被调查农村企业比例分别为26%、56.9%、32.4%和6.9%,从而表明,农村资金使用呈现多元化和多层次性特征,而目前金融机构严格控制信贷资金的使用用途,对于用途和归还风险较大的用款企业和农户支持较小,节贷现象严重,且贷款品种多为抵押类和小额贷,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2.2金融资源流失严重
商业银行逐利性措施和制度缺陷导致农村资金大量流向城市,商业银行在农村市场信贷产品供给存在惜贷、节贷等制度性缺陷,导致农村金融资源的严重流失。2015年,河南省县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远高于贷款余额,虽然较过去年增加了许多,但是存贷比仍然存在结构性问题。2008年,河南省被确定为全国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借此契机我省加强了对于商业银行加强服务县域经济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村金融资源的流失,但是农村金融资源流失仍为严重。
2.3国有金融结构数量有限,民间借贷普遍存在
自中、农、工、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改、撤并以来,河南省农村地区正规商业银行金融机构数量急剧减少。大型商业银行的网点一般至设置到县城,较少触角延伸到乡镇及广大农村地区,其服务重心仍为资源和信息较为集中地城市。一般农村企业或农户无法获得城市主体较为丰富的金融服务。邮政储蓄银行虽然在各乡镇普遍存在,但是许多网点只是吸收存款而不发放贷款,吸储能力远远大于其放贷能力,不仅没有发挥农村金融市场的“造血”作用,反而起到了农村资金“抽血机”的作用。政策性银行服务范围有限,仅限于粮棉油领域,导致其服务对象和服务功能严重受限。再次,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和民间借贷等金融机构或组织的规模相对较小,业务能力和产品服务有限,不能弥补农村资金的大量需求,而且大量的民间借贷应运而生,反而扰乱了整个金融市场的秩序。民间借贷的不规范行为,容易导致各类金融纠纷,风险较大,不利于我省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2.4涉农金融产品单一,涉农金融机制落后
目前,河南省城市地区金融机构的产品服务较为全面,产品种类较为丰富,像一些程序普遍存在的汇兑、租赁、投资理财、网银等便捷可靠的中间业务,在农村市场进展缓慢,农村市场金融供给较为单一。农村金融市场产品主要集中在储蓄、结算、小额信贷等,对于农村市场存在服务品种有限、信贷金额较小、信贷期限较短等特点,很难为中长期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持续支持。除此之外,涉农金融制度创新不足,存在贷款手续繁杂,贷款利率成本较高等缺陷。而且农村金融机构与其他金融主体联动不足,无法提供与金融相配套的证券、债券业务,与农村资金需求面广,灵活机动的现实不吻合。
3优化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
3.1增强国有金融机构的服务“三农”的能力
通过惠民活动、信贷引导等措施大力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对农村市场的产品投放和资金回馈,最大程度防止金融资源的流失,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和民间金融机构的积极作用,搞活资金供给、创新产品种类,进一步增强国有金融组织服务“三农”的能力和作用。首先要积极纠正农业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偏离服务农村市场的倾向,使其回归立足“三农”的本质;第二,拓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范围,增强其服务三农的工作能力;第三,合理引导民间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发展各类担保组织,规范发展各类金融机构,搞活金融市场。最后,要大力发挥邮政储蓄和农信社的支农力度,不仅要吸存,更要放贷。
3.2加强对民间金融活动的规范和引导
正常规范的民间借贷行为是我省金融市场体系的有力补充。纳入到监管范围和有序发展的民间金融机构,有助于我省开展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目前,由于商业银行节贷、惜贷等不合理机制难以很快改变,导致其服务“三农”的能力受到限制,农村金融资源和大量涉农资金大量流失。因此,丰富民间借贷的种类,规范民间借贷的行为是激活农村金融市场的有力补充。
3.3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机制的创新
针对我省农村金融市场产品结构单一、产品种类不足、产品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等问题,要求我省各类金融机构要加大产品的创新力度和制度的改进,进一步提供符合农村市场需求的产品,为我省三农发展提供多元化、便捷化的服务。一是在金融金融服务方式上要丰富起来,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丰富各类储蓄和信贷产品。二是在制度上做到合理创新。如近期助保贷业务,政府财政资金垫底担保,入选小微企业池的企业缴纳2%即可获得最高至800万元的信用贷款。对于这样的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要积极推广应用。
3.4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制
县域政府监管体制的完善有利于金融市场的规范运行和有序发展。监管体系既是各类金融主体有序经营的有力保证,又是引导金融创新、提升市场服务效率的主体。我省农村金融机构组织管理等机制的混乱不利于农村金融监管、创新的发展。央行、银监会等各级金融机构应该明确各类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经营范围,对其金融供给进行监控,设立农村市场金融机构的存贷比指标,建立统一的城乡金融市场,延伸各类金融机构服务的触角,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关注和金融服务。促使各类金融机构在有效监管的情况下大力进行产品创新和内部体制改革,协助农信社等合作性金融机构理顺内部治理结构,扩大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和产品渗透力度。
3.5完善农村信用监督体系
各类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和合作性金融机构存在节贷、惜贷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村信用体系不完善,信息结构不对称较为严重,信贷主体不了解,风险较大。当前农村地区信用环境较差,也极大影响了各类金融机构放贷情绪。所以要积极推动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加大信用风险的成本,积极推动人民银行及其他政府部门对农村地区个人、农户、企业等市场主体的信用评级进程,开展信用监督,加大信息共享力度,建立城乡统筹的信用体系,使各种信用问题无处藏身,为金融产品的有效供给提供良好的信用环境。
总之,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决定了金融问题的特殊性,河南中原经济区背景下的农村金融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李明贤,曾福生.重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研究[J].科技导报,2011,(12).
[2]张茹.农村商业银行的委托关系及其改革前景[J].金融论坛,2009,(03).
[3]何广文.把握农村金融需求特点、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J].中国金融(半月刊),2011,(11).
[4]陈剑波.重建农村金融体系需要破解的难题[J].农业经济问题,2011,(11).
篇3
关键词: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对策;“三农”;城市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3)06-0055-006
党的十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国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的重要论断,要求“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这为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指明了方向。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研究中部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问题尤为重要。
一、中部地区各省城乡一体化的特色
城乡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使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因此,城乡一体化,所在地区不同,发展状况则不同,其路径选择也有所不同。中部地区各省多年来一直在根据本省的省情,确定试点和试验区先行先试,取得了实效和经验,形成了自身特色。
自2008年4月起,安徽省政府先后批准芜湖、马鞍山、铜陵、淮北、合肥、淮南六市为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探索一条符合安徽省实际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安徽省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态势是:城乡一体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状态,经济强市好于经济弱市,长江沿线好于淮河沿线,城市周边好于边远地区,大致呈现南高北低、东强西弱的不平衡局面;合肥等六个省级试点市,均是我省城镇化率较高、经济条件尚好的地区,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工作推进较快,对本地区乃至周边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全省其他地区也在主动作为,努力探索符合当地实际和特点的统筹城乡发展之路。2010年国务院批复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规划,是安徽省获得的第一个国家级发展规划。安徽省随着国家级发展规划的逐步实施,形成了承接产业转移与城乡融合发展的互动特色。三年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各县区以开发园区为载体,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城乡产业整合发展,坚持“工业强县富民”和“以城带乡,以城融乡”,大大优化了城乡产业一体化布局,开创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局面。
2006年,河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选择经济发展较快、工业比重较大、财政保障能力较强、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鹤壁、济源、巩义、义马、舞钢、偃师、新郑等7个市为试点,为全省推进城乡一体化取得经验,提供示范。例如,济源市被确立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之后,立足自身资源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扶持力度,改善农村生产性和生活性基础设施,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关系,逐步实行了城乡统一的医疗和养老保障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作为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人多地少、城镇化水平低,一直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近年来,河南省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抓手和切入点,在广大农民不离土不离乡的情况下,形成了就地城镇化的特色。2012年,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要求为全国同类地区发展提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示范。河南省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在户籍、社保、财产确权、金融服务等方面逐步打破二元结构,使河南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特色更加显著。
早在20世纪末,湖南省就提出了实行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因此,“两型社会”建设和城乡一体化互动发展已成为湖南省的特色。湖南省通过加大“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同建同治,推进了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全面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大污染物减排和治理力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城市污染企业和项目及有害有毒物体向农村转移。在这一方面,为全国各个省区提供了示范。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湖北省就开始了城乡一体化试点,取得了一些成就与实践经验。运用武汉中心区的辐射,带动城市圈内区域一体化发展,是湖北省城乡一体化的特色。鄂州市是武汉城市圈的成员。2009年4月,湖北省委、省政府正式确定鄂州市为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开始了“一体化”推倒“二元墙”的工程。鄂州市以“率先融入武汉城市圈”和“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战略眼光来考虑城乡统筹发展的谋篇布局,确定以主城区为中心,以三座新城为支撑,十个特色中心镇为节点,其他乡镇和106个中心区(新社区)为基础的城镇功能及城乡一体化空间格局,被国家住建部专家评为将城乡融为一体进行全域统筹规划的全国第一例城市。目前,鄂州市已经开始进行户籍管理、就业、教育、医疗等十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供水、交通、医保、社会救助、文化体育、低保、社会保险、就业服务八个方面的全覆盖。以鄂州经验为蓝本,武汉城市圈的各市因地制宜,纷纷以土地管理、户籍制度的改革创新为着力点,实施迁村腾地、撤村并点,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城际铁路“一站一城”建设为重点,推进小城镇建设。充分发挥大中城市的资金、技术和信息优势,促进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农村转移,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江西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从2009年起步,以南昌、新余两市先行一步,抓规划,绘就统筹城乡发展蓝图;抓产业,增强统筹城乡发展后劲;抓建设,夯实统筹城乡发展基础;抓改革,增强统筹城乡发展活力,取得了实效。江西省城乡一体化的特色在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近些年,试点城市新余充分利用工业化发展积累起来的公共财政力量,推出村村通水泥路、城乡电网同网同价、失地农民实行养老保险等一系列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的项目和政策。2013年1月19日,江西省委、省政府推出《关于加快农业农村转型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快形成城乡统筹、镇村联动,产业带动、设施连通,服务均等的城乡一体化。选择100多个中心镇,由省市县三级重点支持建设。在省政府确定的28个示范镇,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进一步放宽小城镇户籍限制,实行居住地登记制度。同时,开发低成本住宅小区,保持合理房价,让转移人口买得起房。
2010年,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阳泉市被选为省国家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城乡统筹试点。如今,探索资源型地区城乡一体化模式成为山西省城乡一体化的特色。阳泉市为推进全域一体化,建四条纵贯辖区腹地的大型通道,将所经乡镇连接起来,并吸引人口、资金、项目向该地段聚集。建成一道城镇星列、人口密集、产业发达、环境优美的城镇长廊。这一平均宽15公里、长65公里、总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的百里城镇长廊,成为阳泉市的核心发展地段和黄金地带,全市80%的人口、项目、资本、财富都要集聚在这个长廊上,城乡一体、三县(区)融合。
二、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做法和探索
中部地区各省在城乡一体化试点过程中,结合自身条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值得推广应用。
(一)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城乡经济互动
中部地区随着近年来的大规模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直接推动了城乡产业的大发展和大转型,同时也为城乡一体化带来了发展新机遇。例如,宣城市郎溪县是安徽省第一个以县为单位开展的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郎溪县,一个历史上灾害频发、贫穷落后的小县,正以日新月异的新面貌令世人刮目相看,由它掀起的“郎溪现象”为人们津津乐道。郎溪县紧抓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机遇,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积极承接以无锡市企业为代表的江浙地区产业和资本的转移,合作发展县城开发区和重点乡镇(如十字铺)工业聚集区,加快产业集聚,提高开发园区的经济规模和辐射能力,从而形成县域经济增长极,有效带动农业及农村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郎溪现象”的突出之处就是实现了大规模、集群式、高端的承接,在转型发展中加速崛起,建立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二)在壮大县域经济中促进农村城镇化
在城乡发展格局中,县域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将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重心下移、放权、放活”的总体思路,不断加大扶持力度。2008年在全省61个县市开始扩大县级经济社会发展权限工作,先后分两批下放了277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为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推进城镇化,2009年省委、省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实施扩权强镇的若干意见》,选择150个镇开展扩权强镇试点,赋予试点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并在财政政策、资金投入、土地保障、人事制度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一是提高县域工业化水平。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鼓励各地大规模、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二是提高开发区发展水平。加快现有各类开发区扩容升级,完善功能,提升产业层次,转变发展方式,开展县域产业集群特色优势县的认定工作,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三是进一步完善县域扩权工作。深化“省直管县”改革,推进“扩权强镇”工作,激发县域发展活力与动力。推进“扩权强镇”的直接结果是促进了县域城镇化。全省县城城区居住人口平均规模达10万人以上,乡镇镇区居住人口平均规模近万人。
(三)在城市经济圈快速发展中实现工农产业对接
我国未来城市化发展是以城市群和都市圈为主要形式。在城市经济圈中实现工农产业对接,关系到城乡一体化的成败。这一方面,武汉经济圈近年来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例如,武汉市汉南区把推进工农产业连接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首要任务,取得了实效。汉南区利用现有优势和资源,以农业优势板块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机械产业。建成卓尔生态农产品工业园和华中农机产业园,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工业、食品饮料工业和农机制造业等涉农工业。水产品加工规模居全省领先位置,产品进驻全国2000多家连锁超市。黄鹤农机公司产品在全省“以机代牛”的项目中占了50%以上的比例。通过涉农工业企业与农业基地龙头企业的紧密合作,有力地带动了农业基地的发展,推动了农民就业职工化。反之,规模化、标准化板块基地的生产流程又有利于龙头企业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工艺,创造出新产业、新产品、新品牌;也有利于大宗农产品大批量地加工转化、包装上市,从而使“鱼米之乡”转变为“食品工业之乡”。
(四)在加快要素市场建设中推进城乡资源共同整合
安徽省在加快城乡一体化中十分注重要素市场建设,以推进城乡融合。一是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对原人事、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进行整合,最终形成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二是加快建立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切实加强城乡一体的农村建设用地平台建设,形成规范、有序、便捷的土地市场。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按照“同地、同价、同权”和“两种产权,一个市场”的原则,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大力开展土地整治工作。三是加快农村银行组建步伐。全省开业农村银行累计达34家,开业村镇银行7家,批准筹建小额贷款公司218家,开业140家,各类担保公司数量已达到500多家。
三、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的主要问题
中部地区是全国“三农”问题最为突出的区域。中部地区各省虽然在2009年前后都确定了省级城乡一体化试点,有省辖市、有县区,并取得了一定程度实效。但是,从大面积推广来说,与我国东部地区相比较,“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条件不够成熟。中部地区各省人口多,人均占有财政支出水平低,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和问题诸多。
(一)工业化水平明显偏低
城乡一体化是区域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工商税源和地方财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达到的城乡融合发展的社会形态。在城乡统筹中,实施“以工补农”需要看各个地区的工业化水平。从对我国四大经济板块工业化水平的综合评价看,到2012年,东部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已经达到了80以上,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为50以上,进入工业化中期前半阶段,而西部的工业化水平指数为30以上,还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后半阶段。由此可见,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工业化水平呈现递减,区域发展不平衡性明显。中部地区工业化水平的指标反映出,大规模“以工补农”的条件并未成熟,当然不排除少数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地区已经具备条件。
(二)中心城市及城市群发展不足
尽管在“十一五”和“十二五”前期中部地区各省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综合经济实力的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但是,与整个中部地区的全域相比,这些城市辐射范围仍较小。特别是,中部地区的城市群发育才刚刚起步,远未成型。一般认为,城市群是在城市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以集聚为主的城市化和集聚与扩散并行两个阶段后形成的城市化新形式。国内外实践证明,城市群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引擎”。在现代城市群发展为主导的大背景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程度取决于城市群发展状况。中部地区的城市群尚处初级阶段,与沿海地区相比,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程度必然受到局限。
(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薄弱
近几年来,中部地区的城市发展的速度在加快,城市发展状况与沿海地区相比较,差距在缩小。但是,中部地区的广大农村,水利、交通、电力、通信条件相对沿海地区而言,却显得十分落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落后,还直接影响到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
(四)城乡金融融通不畅
一是金融体制改革滞后。长期以来,农村资金主要流向城市,供给农户和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贷款的供给渠道主要是农村信用社。而农信社不仅贷款利息高,而且主要是抵押贷款,信用贷款的额度有限。农村企业和经营农户缺乏抵押物,企业往往只能依靠自身积累来扩大经营,发展速度缓慢。二是政策上的扶持力度不够。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担保体系、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等扶持政策都更多地偏向于中心城市,专门针对农村小城镇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相对较少。县级以下地区在资金方面的短缺较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农村创业者很难贷到低成本资金进行生产性经营和创办企业。
四、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对策
党的十后,中部地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在加快同步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条件和优势在逐步形成,“十二五”后期各省需要有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对策。
(一)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中加大城乡一体化
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大规模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是中部地区提高工业化水平最有效途径。中国正在成为全球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开始出现了在全球有竞争力的细分产业。“中国制造”的崛起,使中国开始参与全球分工。尽管我国产业大多数还在价值链低端上发展,但有些产业已经开始往中端走。中国产业走出低端、跨入中端、挤进高端的过程将是21世纪中国经济崛起的过程。同时,国内产业也从沿海地区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未来将显现出加速的大趋势。
国际金融危机后,需求结构的变化、要素价格的上升使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成本优势更加凸显,产业资本向中部地区转移呈现出加速态势。在全国实际利用外资连续10个月下降的形势下,2012年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6.5%,占全国总额的8.4%,占比较2010年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而同期,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使用外资总额均为负增长。从实际情况看,目前到中部各省投资的外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沿海地区,多以出口加工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选择的投资区域也以劳动力相对富余的欠发达地区居多,如安徽的皖北。因此,中部各省要抓住当前外商投资的特点,加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引导出口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外资企业向皖北、赣南和湘南等中部欠发达地区转移,更好地发挥这些地方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加快这些区域工业化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同时,对于基础较好的重点经济区,要充分利用日趋完善的硬件设施、产业配套、人才资源等条件和广阔的内陆市场空间,吸引外商投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提高产业承接水平。
(二)在加快城市群建设中加大城乡一体化
中部地区城市群目前已经形成以各自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圈和城市群,包括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群、郑州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太原城市群。2013年初,长沙、合肥、南昌、武汉四个城市达成《武汉共识》,将联手打造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依托的国家级新经济增长极。可以预见,未来以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皖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为主体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将应时而动,逐渐进入整合发展、持续发展、协同进步的共荣状态。在中部地区城市群建设和形成过程中,各省要高度重视城市群内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不失时机地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加大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对接的力度
中部地区各省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布局,按照县域城乡一体化要求,大力推动公共交通、电力、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形成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快推进城乡路网建设,到2015年实现所有县市区30分钟内上高速公路,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水泥路或沥青路。着重发展城乡公共交通,支持发展农村客运服务,扩大农村客运覆盖范围,100%的乡镇和90%的行政村通客运班车,在有条件的地区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加强城乡供水资源统一管理,统筹城乡水源地、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重点抓好城市供水设施的提质改造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加快城乡电网建设,在完善城市电网体系的基础上,着重抓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消除供电盲区,提高供电质量,实现城乡各类用电同网同价。加快城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扩大“数字城市”建设范围,积极推进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城市等试点工程,实施好农村上网工程,全面提高城乡信息化水平。加快城乡防洪、消防、地质灾害防治、公路安全保障等公共安全设施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防灾抗灾体系。
(四)建立和完善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
中部地区各省一是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机制和供给机制,加强基层政府和基层公共服务机构的设施和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平台和网络,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等关系,建立起有利于保障供给、服务优良、提高效率的长效机制。二是要强化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保障。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深化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体制改革,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深化统筹城乡的体制改革,加快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和城镇落户并享有当地居民同等权益。三是要建立有利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政绩考核机制,鼓励地方政府加强制度创新,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绩效评估。四是要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必须以农民是否愿意、是否满意为前提,切实避免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五)完善城乡沟通的金融新体制
中部地区各省要切实加大商业性金融支农力度,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作用,确保持续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先满足农户信贷需求,加大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信贷支持力度。加强财税杠杆与金融政策的有效配合,落实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农户贷款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探索农业银行服务“三农”新模式,强化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职能定位,鼓励国家开发银行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支持民营资本参与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善农村支付服务条件,畅通支付结算渠道。加强涉农信贷与保险协作配合,创新符合农村特点的抵(质)押担保方式和融资工具,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业信用担保体系。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规模,完善林业贷款贴息政策。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加大对生产大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适当提高部分险种的保费补贴比例。开展农作物制种、渔业、农机、农房保险和重点国有林区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推进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类农业相关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筹集发展资金。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Z].国发〔2010〕28号,2010.
[2]张晓山,等.城乡统筹与县域经济发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
[3]吕连生.安徽省铜陵市城乡一体化研究[J].战略研究,2010,(5).
[4]李丽纯.长沙市各县市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量化分析[J].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0.
[5]赵祥.趋同还是趋异——一个关于区域经济差距变动的新视角[J].江淮论坛,2012,(4).
[6]余川江,邓玲.中国四大经济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类别特征研究[J].江淮论坛,2012,(4).
[7]蔡昉,程显煜.城乡一体化——成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8]向云,陈燕.湖北省省辖市城乡一体化综合评价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6).
[9]李扬.未来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展望[J].江淮论坛,2012,(6).
[10]曹征海.在长三角产业一体化中加快安徽转型跨越发展[J].江淮论坛,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