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分层次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4: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分层次培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护理分层次培训总结

篇1

一、加强病区管理,确保安全

1.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对新调入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切实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隐患,保障孕产妇就医安全。

2.孕产妇的环节监控:新入院、转入、急危重孕产妇、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孕产妇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

3.时间的环节监控: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劳时间、交接班时均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4.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输液、输血、注射、各种过敏试验等。虽然是日常工作,但一旦发生问题,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作为护理管理中监控的重点之重点。

5.从护理管理角度监控:不定期的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个人,追究相关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1)坚持医疗安全天天抓,坚持每月专业知识、急救知识、技术操作培训,强化责任意识,急救意识。确保患者就医安全、防患医疗纠纷的发生。

(2)强化科室注重抢救物品的管理,平时加强对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设备的完好率100%

(3)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发生。主要是科室新进人员,责任心不强人员的管理要重点帮扶。

(4)加强危重孕产妇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认真落实产科各项护理常规,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5)培养护士经营意识,认真执行物价收费标准,善于进行成本效益核算,降低医疗成本,节约不必要的开支,保证资源有效合理配置。

(6)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考核,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院感质量检查,进行原因分析,及时反馈并进行整改。

二、转变护理观念,配合市场部,做好科室的营销

加强服务就必须有考核,要宣传营销没有后续好的服务反而是浪费资源,所以明年的工作中继续加强全体人员服务意识的教育,加强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配合市场部做好宣传工作,把科室的宣传资料及科室电话、科室骨干电话送到他们手中,让他们有机会联系我们,并取得孕产妇的信任。

1、继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增强工作责任心。培养护理人员树立“以孕产妇为中心”的观念,把孕产妇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孕产妇的需要作为第一需要,把孕产妇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孕产妇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加强主动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在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的基础上,提高护患沟通技能,从而促使护理质量提高,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2、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通过与孕产妇的交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了解回访意见、获取孕产妇的需求及反馈信息,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护士工作给予激励,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从思想上,行动上作到真正的主动服务。把“用心服务,创造感动”的服务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3、深化亲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在培养护士日常礼仪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护患沟通技能。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三、加强护士在职教育,做好带教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1、继续保持临床带教小组,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定期组织护士授课,实行轮流主讲,分级针对性进行业务培训,每月组织业务学习、技能操作培训、急救演练,定期考核。如遇特殊疑难情况,可通过请医生授课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互相学习促进,并作记录。

2、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优化护理队伍,不断的更新护理知识。

3、新上岗护士实行一对一带教,适应制教学,重点加强专科疾病的培训,将专科疾病的环节分解讲解,并定期召开带教工作总结会,听取带教教师及新上岗的护士的意见。

四、确保完成各项护理指标

1、基础护理合格率100%。

2、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

3、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0%

4、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达99%。

5、一人一针一管一用灭菌合格率达100%。

6、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7、急救车管理合格率100%

8、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毁形率达100%。

五、附:产科XX年工作计划具体安排

第一季度工作重点:抽查基础护理落实情况,护理安全执行情况。

一月工作计划:制定护理工作计划、季重点、月安排;制定三基三严培训计划;组织召开护理人员会议,明确职责与分工;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一次护理安全教育培训。

二月工作计划:细化各项考核标准并落实到科室;组织一次护理业务大查房;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化培训。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

三月工作计划:对第一季度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

第二季度工作重点:组织护理操作技能培训(静脉输液法),安排“5.12”护士节活动及专科护理健康教育内容。

四月工作计划:抽查健康宣教,护士节活动安排;科室培训护理操作。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

五月工作计划:庆祝“5.12”护士节活动;护理操作技能(静脉输液法)考核;检查各科室急救药品和器械。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

六月工作计划:对护理质控进行全面检查;抽查一级护理质量;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培训;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半年工作总结

第三季度工作重点:加强护理文书书写及安全隐患排查,督促5s定位管理落实情况

七月工作计划:抽查30份护理病历,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加以整改;抽查患者健康教育开展情况。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

八月工作计划:对急救药品和器械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各科室院感管理情况。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

九月工作计划:组织各组长对病房管理进行检查;检查5s定位管理落实情况,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

第四季度工作重点:急救物品及院感工作督查,病房管理质量月抽查及做好准备迎接年终检查

十月工作计划:护理质量检查,急救药品及器械的清点督查;组织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层次护士考核。

篇2

1.1临床资料

选取院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创伤骨科、神经外科及普外科等五大科室的86名护士实施护士分层护理管理进行分析,均为女性,年龄21~49岁,平均(36.12±3.15)岁;职称:高级职称5名,中级职称22名,初级职称59名;文化程度:中专15名,大专54名,本科及以上17名。实施前后分别调查68名医生,同时选取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前后5大科室13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较。

1.2方法

1.2.1构建护士分层管理模式

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专科工作年限、学历、职称以及护理能力等内容,依次设立护士长、专科护士、责任组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等层级;进一步明确各级任职资格、考评内容、个人权责等,以便满足不同科室患者不同的护理需求。

1.2.2不同层级护士的护理分工

1.2.2.1护士长

护士长由工作年限长、临床护理经验丰富人员担任,主要对病区整体护理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督与管理,合理调配护理任务及护理人员排班,负责总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反馈意见,分析原因并制定整改措施。

1.2.2.2专科护士

专科护士要求专业知识扎实、临床护理经验丰富,致力于护理科研工作,负责指导及培训责任护士的护理工作,并实施危重患者、需给予特殊护理患者的护理工作。

1.2.2.3高级责任护士

护士学历在大专及以上,熟悉专业护理知识,在护士长带领下积极开展护理工作;及时汇总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带领初级护士开展护理工作。

1.2.2.4初级责任护士

因初级责任护士上岗时间较短,需在高级责任护士及专科护士带领下开展基础护理工作,在工作中积极总结经验,并加强学习。

1.2.3提供不同时段护理服务

按照患者不同时段护理需求,适当增减护士数量;如早晚时段需增加责任护士数量,加强患者的生活护理、基础护理;中午留守值班护士至少2人,参与夜间值班的护士要求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熟练掌握专科疾病护理要点,能及时准确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能够及时处理一些应急事件。

1.3观察指标

(1)实施分层管理前后由医院管理部门对护理质量进行整体评价,主要评价指标有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房护理及一对一陪护等,各指标分值均为0~100分,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越好。(2)满意度。根据医院护理工作管理规范标准,并与我国具体情况进行结合,制定科学的护理质量考察标准,主要调查患者、护理人员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19.0统计包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护士分层护理管理前后护士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实施前,基础护理评分为(79.11±3.51)分,专科护理为(77.61±3.94)分,病房护理为(80.11±4.01)分,一对一陪护为(75.95±3.28)分;实施后,基础护理评分为(93.58±2.82)分,专科护理为(91.86±3.11)分,病房护理为(96.97±2.04)分,一对一陪护为(90.87±2.81)分。实施护士分层护理管理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房护理及一对一陪护等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实施前,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实施护士分层护理管理前后满意度比较

实施前,患者满意率为70.00%(91/130例),医生满意率为75.00%(51/68例),护理人员满意率为74.42%(64/86例);实施后,患者满意率为94.62%(123/130例),医生满意率为95.59%(65/68例),护理人员满意率为93.02%(80/86例)。实施后,患者满意率、医生满意率及护理人员满意率均高于实施前,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医疗体制不断改革形势下,医院护理管理模式也发生了极大改变,护理管理方式更加细致化、科学化、规范化,护理质量也不断提高。护士分层护理管理是临床护理服务不断更新下的产物,主要是根据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护理经验、专科知识掌握程度作为依据进行科学分层后开展护理工作的一种护理管理模式。该护理管理模式能够充分利用不同层次护士的工作能力,明确划分不同层次护士的工作任务,并定期组织护士学习、培训,积极总结分析护理工作中的问题而及时改进,有利于护理人员工作水平的提高。在本次研究中,实施护士分层护理管理后,其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房护理及一对一陪护等护理质量指标评分、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实施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护理管理将护士分为不同级别,由护士长进行整体指导及管理,专科护士辅助护士长开展护理管理工作,并加强科研工作,责任护士定期组织初级责任护士培训、学习,高级责任护士积极带领初级护士落实护理工作,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贯性、系统性及科学性;同时也减轻了护理人员工作量,增加了护理人员满意率。

4结语

篇3

1.1掌握了读书报告会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读书报告会多由护士长主持,要求全科护士参加。每次报告会之前确定小组成员,主持人和主讲人各1人,2~5个小组成员,制作成PPT,采取以书面材料、多媒体课件为基础,结合汇报者口头讲解的形式进行汇报,内容包括急救技术的新进展、急救药物的临床应用、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思考、存在的困惑或问题,小结或体会[1]。汇报时间为30min,汇报完毕后进行大约十多分钟的讨论,由主持人和护士们相互提问,解答彼此心中的疑惑,相互交流护理经验和体会。再由护士长和督导专家进行点评和指导,最后确立下一期读书报告会的主题。读书报告会每月举行2次,时间大约40min/次左右。科室做好学习记录,督导专家将评价结果送交护理部备存。

1.2创建了一种良好学习氛围,实现资源共享

读书报告会的开展使护士利用业余时间聚集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和交流护理工作经验,相互借鉴,共同提高;要求护士广泛阅读近5年内有关专业知识方面的文献(含书籍、报纸、核心期刊的纸质版或电子版)等并对内容进行总结。使护士经历查找、阅读、分析、总结、汇报、讨论、质疑、解答等一系列学习过程,这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梳理、总结及进一步深化的过程,增进知识的系统性,不仅有助于护士巩固基本的急救理论知识和技术,而且有助于了解国内外最新护理动态与进展,学习并尝试使用新的护理理念与技术,加速知识的更新,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实践,提高急诊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增进彼此的感情和交流,增强科室的凝聚力。实现“一人读书、人人受益、知识共享的”目的,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2]。

1.3激发护士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主动性

由于临床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质、承担工作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导致护士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很少关注护理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方向。举行读书报告会以来,通过引导护士思考,设定问题,有针对性地查阅相关核心期刊和文献,使护士们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和兴趣[3]。

1.4在知识增长的同时提高了各种能力

读书报告会开展后护士自身能力均较报告会开展前有了很大程度地提高,该方法使护士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不仅掌握了新概念、新进展、新方法、新技术,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培养护士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而且还提高了护士查找文献、阅读并分析、撰写、制作电子课件、语言表达等能力[4]。教会护士如何查阅期刊和文献以及有效利用图书馆的丰富资源,阅读各种护理期刊,筛选出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较强的知识,再进行整理、归纳,最后做成PPT,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读书报告[5]。这使护士的检索、阅读、分析、运用文献的能力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撰写读书报告、制作电子课件及汇报演讲的能力也不断提高。整理读书报告会的内容不仅要反映国内外最前沿的护理进展和动态,还要具有先进性、开创性及实用性。通过这种方式使护士掌握了读书报告会的基本流程、PPT的制作要求、开阔视野、拓宽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提升个人综合素质[6]。

1.5提高了护士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是护士进行读书报告会的必备条件,每个人都要经历在报告会上向专家和其他护士进行汇报的过程,因此,每名护士都必须反复练习,充分锻炼自己的口才和演讲能力[7],注意掌握好语音、语速和语调,口齿清晰地将内容展现给大家,并通过与其他护士的交流和讨论,提高了自身的沟通能力。

1.6增加督导专家之间的交流

每月由护理部安排2名护士长作为督导专家到指定的科室进行督导,此过程可增加科室之间的交流和切磋,相互借鉴,共同提升。督导专家在为科室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同时,也吸取了督导科室的专业知识和特色之处,博采众长,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8]。

1.7为开展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在准备读书报告会的过程中,护士需要进行查阅、收集、分析、归纳、整理成读书报告,这样读书报告具有一定的回顾性、综合性、评述性、逻辑性。文献检索、分析整理、综合归纳和制作PPT的能力是进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使护士们得到很好地锻炼。另外,文献是刊载、储存和传播护理科研信息和科研方法的重要载体,是人们了解护理发展动向,获取科研知识和信息,拓宽科研思路的有效途径,为开展科学研究奠定基础[9]。

2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随着现代医学地不断发展、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护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护理专业的发展也日益专业化和具体化,护理人员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来适应这一新的变化,满足新时代的要求,与国际接轨。通过读书报告会,护士们受益匪浅,感觉自身有了很大程度地提高,使其能及时了解护理领域的前沿理念和技术,学以致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10]。

3小结

作为一家综合性儿科教学医院,各医护人员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不断对培训方式进行改革创新,改变传统的培训模式,将多种有效的培训方式应用于临床培训中以提高教学和培训质量,提高科室医护人员的岗位胜任力和整体急救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每例患儿。开展读书报告会为护士创建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资源共享,激发学习兴趣,锻炼多种能力,且为开展科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提高了护士的急救技能、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培训方法。

作者:唐淑华 崔妮 单位:辽宁省大连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急诊室

参考文献

[1]张平,尤渺宁.读书报告会在护士长管理培训中的应用.现代临床护理,2012,11(2):53-55.

[2]杨美华,程传苗,孙亚林,等.读书报告会在住院医师培训中的应用.医院管理杂志,2012,19(7):688.

[3]杨艳,孙琳,诸葛海鸿,等.利用读书报告会形式提高实习护生综合素质的做法与效果.护理管理杂志,2010,10(3):211-212.

[4]陈亚琼.仪器管理与护士技能培训一体化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7):4064-4065.

[5]肖江琴,王海燕,阿孜古丽•买买提,等.培训评估圈模式用于急诊专业护士实践培训的效果分析.护理研究,2012,26(30):2856-2858.

[6]张巧利,李兴革,贺中云,等.案例分析法在急诊科护士临床沟通能力培训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4):113-114.

[7]南金梅,陈芙蓉.分层培训在急诊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5):90-92.

[8]崔秋霞,单君,郁红霞,等.同伴教育在急诊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中国护理管理,2013,13(5):53-55.

篇4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medical reform, in a medical team management, the ability and qualities is increasingly focused on in the medical work, which means to use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in the medical team.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linical medical, not only can improve physical recovery time of patients, but also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to hospital workers, so that the hospitals can win a good reputation. This article will explore the effect of applying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in general surgical nursing in conjunction with experience of applying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in clinical nursing of general surgery.

关键词: 普外科;病区;分层管理;护理质量;护理管理

Key words: general surgery;ward;hierarchical management;quality of care;nursing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6-0267-02

0 引言

分层管理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护理管理模式,有利于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1]。分层次管理最初是由海南大学傅国华提出,所谓分层次管理是指能精细识别管理对象的发展层次,设计相应的层次管理手段、方法,实施层次对应的有效管理,实现优化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减少管理手段、方法层次与管理对象发展层次的不对称,而导致的管理资源浪费。目前我国的医疗队伍建构中,护理人员不论年龄、学历、职称等是否存在差别都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管理,都于同样的工作,这对护理工作的开展是极其不利的,也不利于护理工作队伍的建设。在临床护理中,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管理,要针对护理人员不同的素质、不同的年龄以及学历,设置不同的工作岗位。对那些责任重大且技术水平要求高的岗位,安排资质高、高学历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工作,可以更好的完成护理工作,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管理。不仅能有效发展护理队伍,促进护理队伍内部的发展,同时也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更好的为护理工作服务。医院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进行分层次管理的重要性,采取措施对护理工作进行分层次管理,提高护理工作的科学管理。为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实施系统的临床护理质量控制,就会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由于护理质量控制的管理权、决策权主要掌握在管理层,基层及临床护理人员无权、无机会参与护理管理,导致护理管理效率受到影响。2009年我院开展分级护士,将分层管理方法应用于本病区护理质量控制中,充分调动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护士的整体素质及护理管理质量,报告如下。

1 分层管理方法的具体实施

1.1 制订各层次人员的工作流程、岗位职责、护理工作质量考核标准

1.1.1 护士长任职资格及岗位职责 本科以上学历、副主任护师职称,医院通过竞聘上岗。护士长应具备元化管理意识,在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和护理教学中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并在基础护理、专科理论、病房管理、培养护理人才工作中成绩突出。负责组织科室考评,确定责任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的人员定编,科学排班、全面护理质控,并负责科室护士的绩效工资核算。

1.1.2 护理组长任职标准及岗位职责 在本科室从事专科护理5年以上、大专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或经科室推荐院外专科护理进修的高级责任护士,熟练掌握本专科护理理论及技术操作,基础护理合格率达100%,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带教能力。经科室民主评议推选。

护理组长的主要岗位职责: 展现积极的工作态度,符合《护理人员形象重塑》要求。协助护士长做好病区管理工作,全面掌握本组病人的情况,特别是护士长不在的时侯,应起到代替护士长的作用。负责对责任护士及辅助护士进行临床技能和业务水平指导,对分管小组的住院患者落实整体护理责任制,全面掌握分管病区患者的病情,熟悉患者“十知道”,检查护理措施及医嘱落实情况,负责本组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检查,评价患者基础护理到位情况、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情况,疑难危重患者及时观察、护理到位,并随时记录检查,与医、护、患及家属沟通有效,及时化解矛盾,有效处理纠纷。

1.1.3 高级责任护士任职标准及岗位职责 中专学历取得护师资格或大专以上学历取得护师资格,并完成5年的规范化培训后达到专科核心能力标准为高级责任护士。熟练掌握基础护理及普外科专科护理知识,掌握50项护理技术操作,基础护理合格率达95%,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带教能力。

高级责任护士的主要岗位职责:根据医嘱完成本组患者的各种治疗及临床护理级别,及时巡视病房,根据医嘱完成分管患者的常规治疗护理,按护理级别护理到位,随时评价护理措施及护理计划,熟知患者十知道,做好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三班护理人员及护生的带教工作,胜任抢救患者监护工作。

1.1.4 初级责任护士任职标准及岗位职责 国家注册后5年以内的护士;掌握三基护理理论;初步掌握护理程序理论和应用原理;掌握专科护理知识及健康教育内容,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初级责任护士的主要岗位职责:在护士长、护理组长、高级责任护士的指导下从事一些基础的临床护理工作,认真执行各班次护理工作核心制度,规范完成50项护理技术操作。

1.1.5 助理护士任职标准及岗位职责 未注册前的大、中专、本科毕业生新职工。助理护士的主要岗位职责: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完成病人的生活护理和间接护理工作,基础护理合格率达90%,工作主动,做到护士“四勤”,及时回应患者的基本需要。

1.2 绩效工资分配 绩效工资分配按岗位系与工作绩效考评相结合,实现责、权、利的相对统一。

1.3 护理组长的上岗机制 护士长根据科室护士的人员素质采取竞争上岗,采取先自愿报名、科室考核、民主测评的选拔原则由高级责任护士以上人员竞争产生,每年1次,择优上岗、优胜劣汰。各层级必须明确按职上岗。并按组织运行体系,只可顺行上岗,即责任护士可上辅助护士的岗,但辅助护士不能上责任组长、责任护士的岗,责任护士亦不可上责任组长的岗,明确按岗上岗。护士长授权组长,组长配合护士长,层层落实,层层质量控制。

1.4 评价方法 每月科内请有关人员对她们从主动服务;护理质量;健康教育;病人、医生、护生的满意度,电话回访出院患者,在院患者满意度等几方面进行综合考评,根据考评结果,采取择优上岗,并合理使用奖励机制,调动她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2 成效

2.1 分层管理有利于提高普外科整体护理质量合理的岗位设置,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各尽所能,责任护士每天都在岗,全面地了解病情,护理组长重点抓好对下级护理人员的指导和疑难危重病人的护理,加强了病区的技术力量,层层质控,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护理质量提高。

2.2 基础护理合格率显著提高。护士分层次管理使用的最终目的是让病人得到实惠,促进康复。实践证明,对护士实施分层次使用的方法从根本上保证了这一目标的实现。对见习护士及低年资护士做基础护理工作制定十分明确的量化指标,而且由上级护士进行指导与检查,这样就从根本上使基础护理工作层层把关,层层落实,满足了病人的需求,使病人的切身利益得以维护,也使护士在工作实践中增长才干,为其最终成为1名合格的护士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有利于护理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年资低的护士为落实基础护理,提高其质量,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基础知识的学习。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护师具备更丰富的理论知识来解答家属提出的问题,进行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带动下级护士的工作、业务学习并不断提高自己书写护理病历的水平,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主管护师来担任护理组长,不断学习和引进新业务、新技术以及护理工作的新进展,督促检查和指导下级护士的工作,因此,按职称上岗能使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相应的提高。

2.4 调动了各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护理队伍的稳定实行按职上岗、分层次管理,使各级护理人员的职称与工作内容相适应,改变了长期以来不分年资、学历、职称高低都干同样工作的管理制度,激发了广大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年资高、学历高、职称高的护士有了用武之地,可充分显示出自己的才华,大大提高了工作积极性,低年资的护士也看到了上级护士的优势,看到了发展的前途和希望,以此为目标,在工作岗位奋发努力,对护士起着激励的作用,稳定了护理队伍,减少了高年资护士流失。充分调动了各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2.5 推动了护、教、研的共同提高。由于各层次护理人员实行了具体分工,使中高级职称护理人员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有了充分的时间来进行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掌握护理学科发展动态,带动初级护理人员有目的地开展护理科研和教学工作,从而不断提高护理科研水平和临床护理质量,加速护理新知识、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

2.6 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整体护理工作徘徊不前的一个首要原因就是护理工作职责不清,人员层次不明的问题。通过实践体会到,只有将不同学历、职称!年资的护士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使其能够按照实际的能级层次上岗,真正使各项护理工作落到实处,才能保证护理工作的有效和有序,而不只是流于形式。

3 体会

通过近2年多的尝试和探索,我们体会到,在普外科护理人员分层次使用岗位明确,职责清楚,使护士工作的目的性更强。一方面,岗位工作目标与职责成为本科护士工作的外在力量;另一方面,护士因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十分明确而形成内在动力。使科内的每一个护士都能以主动和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和工作之中,从而使每一位护士的护理知识,护理技能都有更大的提高。这对提高患者的身体恢复速度,提高患者对医院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为医院赢得良好口碑具有重要意义。分层管理虽然初见成效,但尚有不完善的地方,如考核标准不够细化、各级人员的后续培训工作等,这些问题将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张洪君,苏春燕,周玉洁,等.分层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399-401.

篇5

1.1手术间配置

我院为综合性三级甲等医科大学临床教学医院,全手术室共设有17个手术间,全部为层流手术间。

1.2培训对象手术室共有护理人员32人,其中副主任护师5人,主管护师8人,本科学历占全科人数47%,大专学历占全科人数50%,年龄22~45岁。

1.3手术室专科护士标准

正规医护院校护理专业毕业具有大中专或本科文凭,热爱护理工作,具有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基础,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对患者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和爱心,在工作中必须要严遵守手术室各项无菌操作规程,做到忠于职守,任劳任怨,时刻能把“慎独”精神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中。

1.4手术室专科护士的职能作用

提高手术配合质量和满意度,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经验为手术患者及医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不断拓展新的知识领域,提高手术配合质量,高效率、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各科手术配合,参加专科新业务、新技术开展,了解专业技术发展特点及新思路,开展护理研究,并广泛用于实践工作中,促进专科的不断发展。与医生共同探讨手术步骤及新器械使用,熟悉各种仪器使用及保养,负责各种仪器管理及简单故障处理。熟悉每位医生工作习惯,做到术中配合熟练、准确、默契。

2专科护士培训

2.1一对一带教

由护士长指派具有一定级别及资深的护士实行一对一带教,带教老师与护士长共同制定培训计划,并实行每周每月总结、考核。

2.2分层次培训

2.2.1有些护士刚出校门,一下由学生变成护士,角色的转变使他们无法适应,以致工作中无所适从,缺乏信心,导致工作时缺乏自觉性和积极性,所以根据这些特点,对于刚入科的手术室护士,要首先介绍手术室环境、设备、区域划分,介绍手术室护理工作与病房护理工作的区别,以及特殊性,说明手术室工作中无菌操作要求之多,遵守之严,差错导致严重性之大。让他们在工作中从始至终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各项无菌技术操作,熟记手术室工作流程。熟练操作及安装手术室手术床各零件使用方法,了解手术室工作程序,在工作中多看、多问、多记录,逐步参加简单护理操作和手术配合工作,不断积累经验,增强信心,使自己尽快熟悉并掌握手术室工作。

2.2.2对于工作三年以内或刚从病房轮转到手术室工作的护士,除严格要求无菌观念,掌握手术室护理人员职责和手术室护理工作基本流程,还应掌握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外科洗手、穿脱隔离衣、戴脱无菌手套、穿针引线法、铺无菌台。无菌技术操作培训时,要求护士记下操作程序,强化无菌观念,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及时纠正他们的违规行为。正确掌握手术室常用仪器设备,熟悉常规手术摆放及注意事项,掌握常规手术用物准备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参加外科小手术配合工作,并详细记录手术日志。

2.2.3工作三至五年的护士应注意护理基础知识及基本功培训,加强外科典型手术配合的培养。掌握胃肠吻合器及痔上粘膜吻合器及腔镜仪器、微创手术器械、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和注意事项,能够独立完成各种手术配合及抢救工作。

2.2.4工作五年至十年护士,积极参加手术室新技术、新业务培训,参与急、危、重症病人抢救配合工作,能够解决处理工作中疑难问题,参与科室业务学习培训工作,护师以上职称可承担进修生及护生的实习带教工作,不断加强新知识、新业务学习,拓展工作思路,带动科室全体人员学习主动性,提高全科知识水平。

2.3手术室护士进修培训

积极选派科室骨干护士到上级医院手术室培训学习,回院后将所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以讲课及带教方式传授给全科护士,院里也会积极听取反馈,引进相应的先进仪器设备,使全院手术得以提高和改进,从而提高手术质量缩短了手术时间,增加了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

2.4综合素质培养

护士专业要求在职人员细心、耐心、专心、有爱心和高度责任心,而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更有它的特殊紧张、繁重、繁忙性。这就要求做为一名手术室护士,不但要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强健的体魄来适应长期站立的工作,还要具有反应敏捷,灵活主动,适应能力和耐受能力强的心理素质。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提高患者和手术配合满意度。

2.5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手术室工作讲究协作精神,协调医护关系,护护关系,建立互信、互助的集体氛围,使医护手术配合更加默契,关系更加融洽,以保证手术顺利安全完成,使整个手术能够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进行。

3总结

篇6

【关键词】浅谈 优质护理 示范工程 开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270-02

优质护理服务是以病人为中心,病人的需要作为护理目标,包括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及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等全方位的护理;是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水平”的工作宗旨,充分调动一线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程、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以保障医疗安全、改善患者体验、促进医患和谐。具体工作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0年5月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 推出了外三科、外二科、内二科 3个首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科室;在第一批优质护理示范病区取得经验的基础上,2011年 5月,第二批优质护理示范病区二个科室内一科、妇产科正式启动;在借鉴第一、二批试点病区工作开展的模式和经验基础上, 2011年 10月,第三批试点病区五儿科、外一科也全面启动并很快跟上了前两批试点病区的步伐 。至此,试点病区覆盖率达80%。

2 方法

2.1 加强组织领导 医院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布署、认真落实关于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方案,通过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强领导检查、交流先进经验、树立先进典范等措施,切实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根据《护士条例》依法履行监管职责,促使医院护士配置达到卫生部规定的标准,保证临床护士的数量、履行护理职责。同时提高临床一线护士福利待遇,临时护士实行同工同酬。

2.2 营造服务氛围 在院内展示优质服务标语与口号、护理服务明星风采,制定规范服务标准、文明用语标准、各项护理常规和生活护理操作标准;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和用每月学习、每周学习、开会时间组织大家把工作中遇到的服务难题、成功优质服务案例进行交流,同时请进修人员进行学习体会与经验交流,把好的经验、好的服务措施与优质护理服务参与者共享。

2.3 加强培训,对护理人员实行分层次考核

2.3.1 加强培训:优质护理服务突出“以人为本、以服务为本”;同时重视“以落实基础护理为主要手段、以开展健康教育为主要形式、以提高病人满意度为主要目的;强调“护士内在美与外在美融为一体、护士的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融为一体、护理服务项目与质量融为一体”。提高病人满意度,护理工作必须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培训护理人员执行力文化―团队效应、尽心、尽责、尽力;执行力的五种态度―不嫌弃、不放弃、不气馁、不回避、不抱怨;同时还应加强护理核心制度执行力。

2.3.2 分层次考核 根据护士工作时间长短及职称分为:助理级护士、初级护士、高级护士、责任组长。

2.3.2 .1 助理级及初级护士每月理论和操作考核1次;操作考核每月由科室护士长负责,护理部定期抽查。护理部不定期检查科室规范化培训落实情况,各科室定期向护理部反馈培训效果及提出建议,以改进培训方法,不断完善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使之更科学、更有效。

2.3.2 .2 高级护士每季度、责任组长每半年进行一次理论考核、操作考核。通过对护理人员实施分层次培训与考核,发挥了正确的导向作用,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人员管理的有效性。考核内容及方法根据不同层次护士的工作职责,包括岗位职责、核心制度、基础护理、专业知识、法律法规、护理质量控制、应急预案、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及科研等临床综合知识。

2.4 夯实基础护理、落实生活护理,提供满意服务 为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科室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卫生部规定1:0.4配置,实行APN排班模式(见表1),灵活合理配备护理人力,做到无缝隙护理,坚决杜绝治疗、护理分离的现象,真正落实对病人的全方位的优质护理,责任护士分组,组长负责,细化各班次服务流程,坚持“三贴近”,即以爱心贴近病人,为病人提供高效、安全、便捷、温馨的服务;以精心贴近临床,以环节质量为重点,确保终末护理质量;以为病人办实事贴近社会,简化流程、方便就医、便民利民、延伸护理服务、规范收费行为,实行一日清单制。严格按照基础护理项目标准准确为病人提供全方位护理,确保病人住院期间的基础护理、生活护理落实到位。以往由家属完成的诸如喂饭、洗漱、擦身、清理大小便等生活护理,都交由临床护士来完成,既有利于密切医患关系,更重要的是护士能够从中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有效康复。

表1 排班的班次和时间

2.5 提高护患沟通能力,加强健康教育的宣教

2.5.1 临床护理实践中,护患之间的沟通是产生护患关系的基础,护士应营造良好的环境及氛围,使患者在接受治疗及护理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最大限度地配合治疗与护理;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使其正确面对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对患者的信息及非语言信息及时作出反应,给予解释、说明和安慰,随时向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及信息。

2.5.2 护理健康教育是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者在病人入院、用药、治疗护理等方面给予指导,做好健康教育前的准备工作,在宣教工具上下功夫,注意宣教形式的多样性,针对不同病人采用不同的宣教方法,根据病人所受教育程度,制定深浅不同的教育内容,应注重按“需”(需要什么知识)、“能”(接受内容量的大小)宣教,找适宜时间宣教。对病人应一视同仁,以增强护患之间的感情。

2.6 健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范 成立护理质量督导小组,制定质量检查标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住院患者应急预案、护理会诊制度、褥疮的预防及管理制度等。要求严格按标准实施,加强监管力度,建立护理不良事件防范网,形成自控、互控、院控系统,每月1次开展对全科护理质量督导;护士长对每一项护理工作都要严格按质量标准结合本科具体情况,进行自查、自控、自纠;科室组织交叉检查,以便配合护理部不定期抽查。对发现的问题,组织分析,全面讨论、总结,制定完善、可行的整改措施,使护理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3 效果

通过对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前5个月住院病人1812人次及开展工作后2478人次的问卷调查显示: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前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及健康教育情况均有较大改善,详见(表2)、(表3)。[1]

表2 开展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x+s)

4 讨论

4.1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开展,将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落到了实处、细处,切实解决了患者和家属的后顾之忧并提高了健康教育普及率,护理服务满意度较前明显提升。

4.2 护理人员通过努力、求实、稳步去做,深入“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充实、拓展了护理服务内涵,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提供了全程、全面、优质、贴心的护理服务,营造了一个舒适、和谐的就医氛围。

篇7

我院有开放床位85张在编护理人员568人其中护士56人护师165人主管护师1人副主任护师1人病床与护士之比为1∶.55。资料收集;资料来源为6年7月~7年1月护士长夜查房156次其中发现问题9例。对9例护士长夜查房时发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结 果

护理问题的分类与原因见表1。

护理问题的分布:查对不规范、护士应急能力差主要发生在内科无菌操作不严、仪表不整主要发生在外科而急诊科主要是负责对急危重病人的抢救经过近年的急救知识和技术操作的模拟训练、考核达到人人过关因此急诊科夜班护士问题较少;外科因大部分科室都有ICU或加强病房夜班护士人值班若遇危重病人抢救、疑难操作人互相协作完成但因外科工作量大护理人员随意性大无菌操作不到位、护理记录不规范;而内科大多都是一个人值班尤其心内科、呼吸科、神经内科若遇个病人同时抢救就感到力不从心手忙脚乱。针对这些问题从8年1月开始护理部要求大内科夜班增加1名值班护士尤其心内科、呼吸科、神经内科必须个护士值班病房护士长排班时做到新老搭配合理排班确保抢救病人顺利进行及时处理突况保证病人安全提高夜间护理质量减少护士工作超负荷现象减轻夜班护士的心理压力[1]。名护士值夜班确保了长期医嘱查对及时安全符合查对要求。

不同学历、职称与护理问题:夜班护士出现问题主要以年轻护士比例较大安全意识差临床经验不足应急能力差记录不规范。作为护理管理者在班次和科室人员的安排上应按职称、能力等分层次上岗特别是ICU、加强病房、急诊科等重点科室要建立培训后准入制度。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安排各个班次、各个时段的护理力量将分层次使用护理人员落实到各个时段实现高年资护师对低年资护士及时、有效的技术指导及质量把关[]使低年资护士迅速成长起来。鼓励低学历和低职称的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及规范化培训以提高业务素质和经验成为有分析问题和理解能力的护理人员[]。

问题分析与管理对策

篇8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有关文件精神,2011年在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协助下,通过全院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开展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医院护理部针对我县的地域特点和具体情况,制订了相关的对策,确定3个试点病房、宣传启动、培训员工、组织实施、总结推广5个阶段。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开展,提升了护理职业形象及社会认同程度,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护士对工作环境的满意率。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从而达到了使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及员工满意[1]。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护理、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开放床位180张,护士100名,床位与临床护士比1:0.45,年龄<30岁46名,31~40岁28名,>41岁26名,学历:本科以上5名,大专63名,中专32名,职称:主管护师以上15名,护师37名,护士48名。

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及患者需求,将优质护理活动分为确定重点病房、宣传启动、培训员工、组织实施、总结推广5个阶段。

⑴确定病房: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工作思路,根据疾病种类、病情轻重、病房工作量、护士人力配备情况及护士长工作能力等要素,首批推出外科病区、大内科病区、中医科3个试点示范病区。近年来,我县移民达全县总人口的57%以上,而且移民中以少数民族居多,主要以回、藏族为主。为方便他们的生活饮食习惯在每个示范病区内特设立少数民族病房。

⑵宣传启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宣传工作,根据卫生部和甘肃省卫生厅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宣传教育,使全院护理人员了解创优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力求创优活动内容深入人心,取得共识。同心协力达到活动目标。组织护士认真学习创优活动的核心内容,明确指导思想。深入了解活动宗旨和内涵。激发护士创优活动热情,使优质护理服活动顺利开展。

⑶培训员工:护理部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规范护士服务语言,服务态度,服务礼仪,公开护理服务项目和内容,加强社会公众监督,鼓励指导护士与患者建立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号召大家爱惜护士职业的公众形象。其次,制订各种基础护理操作流程,并组织护士进行强化培训,使各项护理操作流程化,规范化。其次,采取分层培训和专科培训的方法,授课、操作示范,床边交班等。主要内容为各种护理技术操作,基本知识,专科护理知识,新技术及新项目的开展,新仪器的使用,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和技巧。培养护士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⑷组织实施:病区内率先开展创优活动,计划通过“示范病房”的工作实践,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和探索具体方法,指导全院护理人员推广普及创优活动,达到推出典型以点带面的目的[2]。加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以患者为中心,落实优质护理服务。营造社会尊重、患者满意、政府满意的护理服务形象。在实际工作中解决了护士配备不足、工作强度大、没有激励和考核机制等问题[3]。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在认真履行基础护理的基础上,优先保障对危重患者和生活不能自理患者的照顾。逐步解决依赖家属或护工完成生活护理的问题。为患者提供专业化基础护理服务。为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深入病房管理,与患者加强沟通,做好细致入微的护理工作,因而简化了护理文书的书写工作,取消了不必要的护理文书记录。同时建立了绩效考核制度。调动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优质护理工作顺利开展。

⑸总结推广:总结创优活动”示范病房“工作经验,组织开展现场交流会。对患者和家属满意度高的科室或个进行及时表扬。树立榜样,发挥示范作用。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使医院对临床护理工作形成一个稳定的、规范的护理管理体系。

讨 论

开展以人为本的护理,营造温馨护理文化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问题,在医疗市场竞争加剧的今天,医院文化已成为医院管理的新趋势。让患者感受到温馨规范的护理服务,是一种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促使护理工作目标和职业定位更加清晰,提升了护理职业形象及社会认同程度,提高了护理质量,患者真正体会到了优质护理的好处。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活动,促使各级领导更加重视护理工作和护士的需求,积极解决护士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通过提高临聘人员待遇,推行人事工作,改善工作条件,优化工作流程,增加一线护士等多项措施,有效地减轻了临床护理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缓解了护理人力紧缺的状况,通过一些激励措施,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热情,有效稳定了护士队伍。提高了护士对工作环境的满意率。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活动,使患者切实感受到了护士亲人般的关心、照顾和细致的服务。体会到方便、舒适的人性化护理,增加了对护士的信任感、依赖感。不但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人文素质,理论知识水平和护理操作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今后的护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设立少数民族病房,及方便了他们的生活饮食习惯,尊重了少数民族的,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增进了少数民族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友谊和亲和力。

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广大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使护理人员清楚的认识到将基础护理工作做实,将专科护理做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改善护患关系。将进一步扩大试点病房,在分工模式,绩效考核,护士分层次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探索与实践,对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2010年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方案[S].卫生部,2010.

篇9

[关键词] 层级护理;护理质量;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0-0105-02

护理质量的优劣取决于是否有高素质的护理人力资源配备和高质量的护理管理,且护理质量直接反映了医院的医疗质量。为改善我院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我们采用了层级护理的管理方式进行日常护理工作。所谓层级护理是指由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组成小组,设计不同的组织结构和内容,通过培训后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过程[1]。在时间上实行月班制,目的是保证每一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由同一组护士进行护理。2012年1~6月,我们采用了层级护理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6月间的内科住院患者154例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86例,女68例,年龄25~65岁,平均(35.1±4.3)岁,对这些患者实施层级护理。抽取2011年1~6月间未实施层级护理前的154例患者进行调查,其中男88例,女66例,年龄24~70岁,平均(36.7±3.6)岁。层级护理干预前与干预后无人员变动,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病种、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层级护理方法[2]:将内科护理人员按照学历、职称、工作年限三个层次安排每个护理小组的人员,护理小组包括一级助理护士(未取得护士执照的、正在实习的护士)、二级执行护士、三级责任护士。她们的具体职责是一级助理护士负责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及无创技术操作;二级执行护士负责指导一级助理护士的各项护理工作及对患者进行有创技术操作;三级责任护士负责各种有创治疗、处置,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等比较重要的工作。每组任命一名护理小组长,组长的工作年限需5年以上。护理小组长的职责是定期参加疑难病例讨论,指导、监督该小组的护理成员的护理工作,对危重病患者进行有创治疗及高技术性护理,制定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检查护嘱、医嘱的实施情况,每日组织本小组护士进行护理查房,对本小组的护理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监督、总结经验并进行改进等工作。在对患者进行层级护理干预前进行全面培训,培训内容[3]包括各种操作的方法、专科护理的具体内容、新仪器新技术的使用方法、与患者的沟通技巧、疑难典型病例讲解。

1.3 观察指标

采用吕伟波[4]研制的《基础护理终末质量指标》及冯志英[5]研制的《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价。包括5个大项、20个小项,对每一项进行评分。最后对比总分数。5个大项分别为服务热情主动度、护士技术能力、关爱与沟通能力、病情管理能力、健康教育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层级护理干预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层级护理干预前后的服务热情主动度、护士技术能力、关爱与沟通能力、病情管理能力、健康教育效果及总体评价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医院的医疗质量,因此,我院实施了层级护理,力求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此次层级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再根据护士工作年限、职称、学历等特点,做到了分工明确、积极配合、协同管理,使护理人力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比起以往不分职位、级别、岗位的护理方法,更有效地利用了人力物力。这种方法有效地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延伸了护理内涵。层级护理的好处还在于每个班次都有新老搭配, 老同志带新同志, 使低年资护士形成了更加安全、规范、轻松的心态[6]。护理组长负责制也有效锻炼了护士们的管理能力,更有利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在实施层级护理后,对患者进行调查,评价护士服务热情主动度、护士技术能力、关爱与沟通能力、病情管理能力、健康教育效果等内容。护士的服务热情主动度包括入院介绍、护士回应信号灯的速度、接待患者的服务态度、护士长看望患者的次数、护士主动巡视病房的次数与态度及对患者的生活料理情况;护士的技术能力包括穿刺和抢救技术、将日常工作是否安排有序、是否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是否能认真核对医嘱等;关爱与沟通能力包括护士安慰家属的态度、保护患者隐私等;病情管理能力包括日常保持病区的清洁整齐与安静、保持病区安静、保持床位整洁、病员服整洁、定期通风消毒等;健康教育效果包括护士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病因、发展、转归、并发症、注意事项、操作前的注意事项、手术及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缓解压力[7]。

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干预后的服务热情主动度、护士技术能力、关爱与沟通能力、病情管理能力、健康教育效果及总体评价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实施层级护理后比实施前将护理内容安排得更加合理有序,人员安排更加明确。工作量与工作内容的合理安排可以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各级别的护士对其应承担的护理内容不断熟悉,对所要求掌握的护理技术操作逐渐熟练,这样就提高了各级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对患者的服务也会更好[8]。

综上所述,实施层级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并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方芳,程云,周剑英,等. 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对基础护理质量影响的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09,44(2):114-117.

[2] 段伟莉,吕元红,周雀云. 层级全责护理在NICU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A):66-67.

[3] 郑肇敏,黄汝英,杨妹二,等. 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组合培训急救技能的效果评价[J]. 护理研究:上旬版,2012,13(2):359-361.

[4] 吕伟波,周秀华,张罗漫,等. 医院间护理终末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J]. 医院管理,2010,13(6):501-503.

[5] 冯志英,王建荣. 应用专家咨询法设计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J]. 护理管理杂志,2007,7(2):6-9.

[6] 王正英,刘晓芳. 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2008,23(11):7-9.

[7] 李金娜,朱云霞,周晓荣,等. 国内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8,10(7):657-658.

篇10

关键词:在职护士;学习特点;英语培训;策略

或因出国进修、出国就业、跳槽外资医院,或因工作需要如阅读英文文献、操作进口仪器、职称晋升等,许多在职护士在工作之余参加英语培训,以期提高日常英语和护理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然而,在职护士不同于在校学生,他们在英语基础、学习目的、学习心理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要让在职护士英语培训在短时间内有所成效,达到培训预期目标,教师应从教与学两方面入手,通过分析在职护士的英语学习特点,制定合适的培训策略,从而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1 在职护士英语学习特点

1.1 英语基础薄弱,水平参差不齐

在职护士英语基础薄弱,水平参差不齐,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学历层次,护士队伍中存在研究生、本科、专科、中专四个不同学历层次,其中中专和专科占绝大多数,学历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英语水平。二是年龄因素,相比较而言年轻护士的学习能力较强,英语水平稍高。三是自学投入差异,有些护士在职期间没有放弃学习英语,业余时间通过报刊杂志、网络、音像资料、远程教育等途径坚持学习英语,有些护士因繁重的工作和琐碎的家务,业余时间几乎没有进行自主英语学习。自学投入不同,英语水平也就不同。

1.2 内心易焦虑,注意力易分散

在职护士学习目的明确,动机强烈,初学时学习热情浓厚,但对英语学习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这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易操之过急,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她们会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自信心和热情也顿时下降,内心产生强烈的焦虑。另外,在职护士参加英语培训多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他们既要学习又要工作,还要照顾家庭,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干扰,从而会影响到英语学习时间的稳定性以及学习过程的连续性。

1.3 理解能力强,记忆能力下降

参加英语培训的在职护士年龄多在25至35岁之间,他们拥有一定的社会生活阅历和较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因而理解知识和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强,擅于掌握有规律可循的知识。但是,英语语言的基本构成如单词、词组等的学习需要较强的记忆力,在职护士大多都过了最佳的记忆年龄, 机械记忆力相对较差,加上他们大脑中存入的各种信息也会对记忆进行干扰, 经常出现前背后忘的现象。

2 在职护士英语培训策略

根据在职护士的英语学习特点,教师需要在培训中运用合适的策略来提高英语培训质量,达到良好培训效果。

2.1 以学定教,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依据因材施教理论,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个组或几个班,然后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提供最优化的教学过程,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以我校在职护士出国进修前的英语培训为例,在培训开始前,通过口试、笔试等方法,将学生分为A、B两类班级。A班学生具有较好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能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和情景交流;B班学生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但口语和写作能力较差,只能表达一个个词汇,即便成句也会出现多处语法错误。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设置相同的听力、口语、护理英语、英语国家护理概况外,B班还设置了语法课程,以帮助他们掌握英语基本句法知识。另外,教学过程有所不同,比如口语课堂上,要求A班学生接到主题任务稍作思考后直接用英语讨论任务分工、任务完成步骤和陈述任务完成情况,而B班学生则给一定时间思考和准备,用英语先写下要点再进行讨论,这样每个人都能参与活动,不会因为口语能力弱和准备不足而回避任务。实践表明,“以学定教,分层教学” 使A班学生英语能力进一步提高,B班学生英语能力得到发展,收效显著。

2.2 精选内容,学以致用

教学内容是培训能否立竿见影、达到在职护士培训预期目标的关键,应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一方面,基础英语应侧重口语和听力,满足在职护士学习英语的实际需求。在职护士参加英语培训的最终目的不是应付考试,而是提高英语能力,尤其是口语和听力能力,为个人提升或工作进展减少语言障碍。另一方面,护理英语应侧重常用知识,切忌出现“教师面面俱到,学生不会就记”的现象。教师可多归纳一些医护、护患间对话的常用表达方式, 常见疾病的名称、症状、体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的英语表达形式,常用基护操作目的、步骤、注意事项,常见医疗器械名称等,这既能帮助在职护士节省学习时间、提高效率,又能让他们有 “所学即所用”的深刻体会。

2.3 活用教法,优化效果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在职护士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在职护士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如讲解入院、宣教、查房、测体征、输液等基础护理英语时,内容简单而熟悉,教师宜采用情景教学法和交际法,或用语言虚拟,或用实物、多媒体等呈现来设置情境,让她们在情境中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把知识活学活用;讲授内、外、妇、儿等专科护理英语时,内容难且专业术语多,教师宜采用语法翻译法,这种方法虽传统但很直接、易懂和省时,特别适合英语基础较薄弱的护士。

2.4 赏识教学,树立信心

为了参加英语培训,多数护士需要克服来自工作和家庭的种种困难,一旦学习受挫很易产生焦虑,甚至会放弃。教学中教师应理解他们的心理,多鼓励、多赏识,帮助其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一是及时肯定,对于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即便是很微小的一个词、一句话,都应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让她们体会到进步的喜悦。二是把握好纠错技巧,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持一种宽容态度,对于口误和不影响理解的错误应少纠正或不纠正; 对于影响理解的错误应采取委婉的纠正方式,循循善诱,充分尊重他们的自尊心。

2.5 注重学法,提高效率

学习方法是语言学习者为有效学习所采取的措施和办法,目的是提高学习效率。在职护士具有理解能力强但记忆力下降的特点,教师应扬长避短,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培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护理英语单词多、发音难、拼写长,记忆单词是在职护士英语学习中最头疼的问题,单纯的机械性记忆已不适合他们。教师根据词汇特点总结归纳一些学习方法,如组块联想、前缀、后缀、同义词、反义词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对所学词汇形成要领,进行有规律的记忆,比如学习spleen(脾)时,就联想到lung(肺)、 liver (肝)、 heart(心)、 kidney(肾),把五脏组块记忆,然后由体内五脏联想到体外五官,ear(耳)、 eye(眼)、 nose(鼻)、 mouth (口)、tongue(舌), 这样就举一反三,事半功倍,提高了学习

效率。

总之,教师根据在职护士的英语学习特点,在英语培训过程中通过分层教学、精选内容、活用教法、赏识教学、注重学法等一系列策略,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从而达到英语培训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朱宏梅.出国护理人员英语培训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 2006,(20).

[2]禹继敏. 在职护士英语水平及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