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入职背景调查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4: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入职背景调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师入职背景调查

篇1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人员招聘实务课程 整体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C-0077-03

项目教学是根据教学目标将课程内容整合,优化为若干个具有一定操作性的项目或工作任务,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完成一个个项目或工作任务,并在完成项目或任务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提升。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融“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素质培养”于一体。实践证明,通过项目化教学改革后,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有效调动,实践动手能力也得到明显提高,自我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社会能力与综合职业能力等得到了较好培养。

人员招聘实务是实践性很强的核心专业技能课程,笔者从项目教学法对该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一、人员招聘实务课程性质与定位

人员招聘实务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围绕招聘工作的基本流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在于了解招聘流程的基础上,掌握关于招聘的面试、笔试、测评等方法以及如何做好招聘的评估的技术与技巧。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招聘活动策划准备、组织实施、录用人员后的总结评估能力。该课程45个课时,前接管理学、心理学、员工劳动关系管理、工作分析与岗位设计、人才测评技术课程,后续学习有员工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顶岗实习等课程。

二、课程整体设计思路

人员招聘实务课程定位于企、事业、行政机关各类单位的招聘工作岗位,目的在于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招聘工作的技能人才。课程老师积极采用多种手段,向企业招聘行家请教,吸收最新信息和资料,结合自己的科研和企业实践,以社会招聘岗位工作流程为主线,将工作流程中的工作任务组建成一系列行动化的学习项目,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是围绕以完成项目任务所需为主导,“用则学,不用则弃”来进行构建,为三年制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今后能从事招聘岗位工作及其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并奠定“必需、够用、实用”的员工招聘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学生以完成招聘工作流程中的一系列任务学习项目即需求分析、招聘计划的制订、招募、各种测评方法的甄选、录用以及招聘评估工作,在有目标的行动化学习中掌握实践操作技能,获取理论知识,并发展其职业能力。

三、课程目标设计

(一)知识目标。掌握招聘工作的影响因素、招聘工作的阶段与流程,依据招聘工作流程,确定招聘需求;了解招聘渠道、招聘队伍的组建,熟悉招聘计划的内容;掌握招募信息的流程、招募广告的设计技巧和信息媒体的选择技巧;熟悉简历和申请表的初步筛选,掌握笔试、面试、心理测试、评价中心法以及背景调查的甄选方法;了解入职前的体检内容,掌握录用决策、入职面谈、入职手续办理和入职培训内容;掌握招聘的成本效用评估、录用人员评估、招聘过程的评估以及招聘总结的撰写知识。

(二)能力目标。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根据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思路,对校企合作单位以及几年来走访顶岗实习学生时的调研,确定掌握员工招聘知识和具备招聘技能是从事招聘工作应具备的条件。人员招聘实务培养的岗位核心能力就是掌握招聘工作流程,围绕招聘工作流程开展招聘活动准备、实施、总结评估应具备的能力。具体为招聘活动的策划、组织、管理、实施能力,招聘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处理能力,使用测评方法识人、选人的能力,招聘活动中的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评估总结能力。

(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法律意识、服务意识,具有尊重关心应聘对象,公平公正、以人为本的职业道德;具有积极主动、工作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具有高度的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发现问题、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创新学习能力。

四、人员招聘实务课程内容整体设计

(一)以项目形式设计的课程整体框架。人员招聘实务课程采用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同时该课程以员工招聘工作流程为主线,重构了课程的教学体系,重组了课程的教学内容,把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融入各个项目的制作之中,实现了教中学、教中做、教做学合一,较好地解决了学以致用问题。共设计十个项目,即员工招聘工作的基本认知、员工招聘工作的基础准备、员工招聘计划制订、员工招募、员工初步简历筛选、笔试与测试、员工面试、评价中心测试、员工录用、员工招聘工作的评估,涵盖员工招聘一系列工作内容。

(二)以任务驱动为基本形式设计具体内容。任务驱动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以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独立或协作完成任务,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这一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根据人员招聘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依据企业招聘专员实际工作的典型任务,确定学习情境,再设计项目任务,将基础知识、招聘实践操作技能融入项目任务中,完成基于工作任务的系统化课程内容开发,将设计的十个项目以任务驱动的基本形式进行分解,每个项目分解成2-5个任务,在教学活动中以十个项目为导向,以分解出的教学任务为驱动,组织教学,具体设计如下。

项目一:员工招聘工作的基本认知。具体包括两个学习任务:人员招聘的基本认知、招聘专员的任职要求。拟实现的教学目标:掌握招聘的基本概念、招聘的原因与前提,招聘的阶段与基本工作流程,理解招聘工作者面临的挑战,掌握招聘工作者应具备的任职要求。

项目二:员工招聘的基础准备。具体包括两个学习任务: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拟实现的教学目标:了解企业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预测内容,掌握人力资源供需预测方法;熟悉工作分析的具体内容,掌握工作分析的方法以及工作分析的成果――工作说明书,掌握所需岗位工作内容和任职要求。

项目三:员工招聘计划的制订。具体包括两个学习任务:招聘需求的确定、招聘计划的制订。拟实现的教学目标:了解招聘需求的影响因素,熟知部门用人计划申请表、公司人员增补申请表的基本内容,掌握招聘需求提出的具体步骤;掌握招聘时间、地点、招聘渠道的选择;掌握招聘成本预算的编制和招聘计划的内容。

项目四:招募工作。具体包括五个学习任务:招聘工作所需表格资料的准备、招聘信息的、招聘广告的设计、招募信息库的建立与管理、校园招聘准备。拟实现的教学目标:了解企业招聘工作开展中用到的各种表格资料,掌握招募信息的流程;掌握招募广告的设计技巧和信息媒体的选择技巧;掌握应聘人员信息库建设的内容;熟悉校园招聘会的整体流程、招聘前的准备;掌握校园招聘会宣讲工作的具体操作实施。

项目五:简历与申请表的筛选。具体包括两个学习任务:简历筛选、申请表的筛选。拟实现的教学目标:了解简历的含义、基本内容;掌握简历筛选的方法;了解申请表的含义、特点;熟悉申请表的收集与整理步骤;掌握“计分法”筛选申请表。

项目六:笔试和个性测评。具体包括两个学习任务:笔试、个性测评。拟实现的教学目标:了解笔试的概念;掌握笔试的内容、试题的编制原则、题型和编制技巧;了解个性测试的内容和范围;掌握个性测评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熟悉笔试与心理测试的优劣。

项目七:面试。具体包括两个学习任务:面试的基本操作流程、结构化面试。拟实现的教学目标:了解面试的含义、重要性、面试种类,熟悉面试的整个工作流程;掌握常规面试的程序、场地布置和面试的方法;了解结构化面试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结构化面试的设计步骤、组织实施程序和实施的注意事项。

项目八:评价中心。具体包括两个学习任务: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筐测验实施。拟实现的教学目标:了解评价中心的含义和特点,掌握评价中心的基本内容;掌握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基本内容和实施要领;掌握公文筐测试的基本内容、特点和施测要领。

项目九:员工录用。具体包括四个学习任务:背景调查、录用决策、入职体检、办理入职手续。拟实现的教学目标:了解背景调查的必要性,掌握背景调查的内容;掌握背景调查的主要环节和应注意的问题;了解入职体检的目的及应注意的问题;掌握录用决策的原则和录用决策的步E。

项目十:招聘评估。具体包括四个学习任务:成本效用评估、录用人员评估、招聘过程评估、撰写招聘总结。拟实现的教学目标:了解人员招聘与录用评估的重要性;理解人员招聘与录用的信度与效度;掌握人员招聘与录用评估的内容和常用方法;掌握人员招聘与录用评估的基本指标和具体实施过程;掌握招聘总结的内容和撰写。

五、人员招聘实务实训项目设计

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结合学生的学情和社会招聘岗位的需要,将教育教学资源有效整合在一起,依据课程的招聘准备、实施、招聘结束后评估三阶段的九个项目内容,设计了大致相对应的实训项目和一系列的实训任务,并在实训项目设计中突显实用性和可实施性,以及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开发了如表1所示的训练项目。

通过上述招聘实训,学生了解了招聘流程,增强了招聘工作的实操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

六、人员招聘实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教学方法设计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项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将班级分为6-8个项目小组,每组4-6位同学,要求每个项目小组模拟校内实训基地――大学生实验超市或者某校企合作企业,针对某一职位开展招聘工作,具体完成招聘的准备工作、招聘计划的制订、招聘广告的设计与、简历筛选、面试的组织与实施、评价中心组织与实施、员工录用、招聘评估等项目,所有项目以任务驱动为核心,互动、启发、引导、注重学生的体验,凸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根据课程的特点,将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方案设计、情境模拟、现场参观、任务驱动、角色扮演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技能方法和职业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

七、人员招聘实务以过程考核为主的评价设计

人员招聘实务课程考核应侧重学习过程,精心设计将技能考核与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单项考核要达标,综合考核要全面;小组评价和学生自评贯穿学习的始终;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学生自评、企业参评的多元评价方式;过程评价与终结考试相结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融一体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将技能考核与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从知识、方法、能力、技能、学习态度、与同学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将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为课堂评价和平时项目训练评价两部分,其中课堂评价主要通过每一次课的考勤和课堂提问的师生互动考评,培养学生的自律、胆量和沟通能力;平时实训项目以学习小组来完成的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方案设计、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相结合的综合式考核,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专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终结性评价包括知识考核和综合性实操考核(以小组形式参与的从招聘的准备、实施、结束的全过程招聘活动的综合实操考核),考核注重基本知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实践操作技能,在课程结束时期末考核方式进行;其中过程评价占70%(考勤占5%、互动考评占15%、平时项目训练占50%),终结性评价占30%(综合性实操占10%、理论考核占20%)。

总之,项目化教学基于“企业工作情境化”的一种改革性教学方式,学生经历了接受任务、独立完成任务、展示任务成果、检测与评价任务成果等完整的“工作过程”。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学生不仅掌握了所学知识,而且还能够灵活应用知识进行解决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实践性技能操作,有机地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实现“学中做,做中学”。项目化教学设计既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了学生学习人员招聘实务课程的兴趣,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招聘岗位技能,将会有效地提高人员招聘实务的整体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陶双双.对项目教学法应用中若干问题的反思与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1)

[3]潘劲松.基于项目式教学的《高等数学》课程整体设计研究――以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类专业为例[J].职业时空,2016(1)

[4]厉荣.高职员工招聘录用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构建[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5(5)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高职‘人员招聘实务’课程项目化的改革与实践”研究成果(GXGZJG2015B219)

篇2

关键词:电子信息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调查

我院自高职办学以来,依托中环电子信息集团,面向全国,立足天津区域,从专业职业岗位调研分析,到专业培养目标确定,再到明确专业核心能力,从而改革并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以企业真实产品或生产任务为载体,融入“任务驱动、项目导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全部特点,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制订是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基础保障,只有建立了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确保各种培养措施的正确实施,培养目标的真正实现[1]。

1、人才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1.1 行业背景调查与分析

近年来全球信息技术越来越趋于“无国界”状态,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时,我国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产品的加工制造基地,电子信息产品也成为我国外贸出口“大户”。长期以来,在全国外贸出口额中占30%以上,对外依存度超过60%。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球市场需求萎缩,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带来不可避免的影响。但是,一些有专业配套特点、有技术专长的电子信息制造类企业所受的影响并不大;软件业收入的同比增长较快;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服务增长也在加快。

从未来前景看,我国物联网的发展具有很大空间。目前,信息市场的潜力还有待进一步发掘,而物联网正是一个重要的潜在市场。从现有条件看,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无论在产业实力、技术研发方面还是在政策支持、舆论环境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我国物联网技术的研发起步较早,一些较成熟的物联网技术已进入应用阶段;我国是世界上可以真正实现物联网产业化的国家之一,从前端传感、中间信息传递到后端信息处理和应用的物联网产业链条正在形成,传感网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尤其是在政策支持方面,国家在确定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政策取向之后,又把“感知中国”作为信息化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把物联网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

同时,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还面临技术、资金、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制约,需要集中政府、企业、行业和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加以推进。尽快把物联网培育成为我国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还需要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创新。加快推动一批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电子信息产业给我们带来了无限机遇和挑战。

天津作为国家首批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电子信息产业是天津工业的第一支柱产业,是未来天津工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和天津工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已逐渐成为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的又一电子信息产业相对集中和高速发展的地区。

作为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天津在形成以移动通信、新型元器件和数字视听三大主导行业为主体的电子信息产业格局基础上,正积极加快电子信息产业优化升级,RFID、传感器、传输设备等1产业发展,谋划电子信息产业的二次创业,天津将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1.2 天津地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调查与分析

天津地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岗位主要有智能电子施工管理、设备(维护/调试)工程师、现场服务工程师、系统管理员、售前/售后技术支持、产品测试与品质管理工程师、电子产品开发助理工程师等与电子工程实施及电子产品开发生产相关的工作岗位。目前,天津地区电子相关企业中除本地人才外,其他来源主要是河北、山东、辽宁、陕西、及东北等地区。预计在未来5年内,随着滨海新区的发展,以及物联网产业的兴起,本市每年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缺口将持续增大。

天津地区电子信息技术人才供求结构的矛盾表现为此类人才存在数量和结构上的双重缺口,即不仅在数量上存在较大缺口,在结构上也不合理。目前天津地区各高校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偏向于技术开发与生产制造,对物联网相关行业的关注度极低。

1.3 天津地区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

通过近年来的教学改革,特别是在国家示范性学院建设项目的带动下,天津地区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有了较大发展,电子信息前沿技术逐步融入教学中,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能力为主线的职业教育思想和理念逐渐渗透到教学实践之中。然而,由于长期受本科及传统学科体系的影响,本市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还存在着以下问题:(1)目前本市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偏重于传授知识和技术,课程体系大多还是“老三段”,虽然不少高职院校在一些专业课中引入了新的技术,但整个课程体系仍然没有冲破学科体系的束缚。(2)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是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为主体的多学科复合专业,涉及的知识广泛。致使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与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专业雷同,不能形成办学特色,定位模糊。且与未来电子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方向偏离甚远,不能适应电子信息发展的需要。(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教学内容陈旧、授课手段单一,实践内容少,与迅猛发展的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严重脱节。学生普遍感觉“学习的知识实践中用不上,实践中需要的知识没学过”,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4)教师队伍能力偏低。由于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较快,老教师的技术没有得到及时更新,新教师缺乏实际工程经验,造成本市整个教师队伍能力偏低,不能适应当前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潮流,难以胜任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工作。(5)单一的考评方式影响了培养目标的实现。目前本市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考评形式单一,考核的重点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教师的教学重点导向重书本知识传授而忽略能力培养。许多学校采用这种单一的考评方式衡量学生的职业技术水平和职业能力,造成高分的学生未必能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简单电子工程项目实施的怪现象。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开设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方向是社会上急需的物联网技术方向。

2、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1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掌握较强的电子技术应用、电子线路板(PCB)设计及单片机应用知识[2],具有射频识别、嵌入式、传感器、无线传输等物联网技术应用能力,能够胜任电子工程实施、技术应用、系统集成、系统维护与管理及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制造工作的,面向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3]。

2.2 人才培养规格

通过在校期间3年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具有过硬电子工程实施或物联网组建能力的高素质电子信息技能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专业能力。能够进行电子工程或物联网项目的用户调研和需求分析,具有与客户沟通的能力;能够进行电子工程或物联网项目的架构设计,完成实施规划;能够完成电子工程或物联网项目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和管理;具有实施弱电网络工程的综合布线能力;能够编写方案标书及相关投标文件;能够进行电子工程或物联网项目的运行维护、监控、优化及故障排除;熟悉RFID相关行业应用系统构成和方法;具有电子工程或物联网相关产品的选型和检测能力。(2)方法能力。能够通过独立学习,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对信息进行截取、评价和传递。能适应职业岗位的变化,积极应对变化多端的实际工作。能够在工作中寻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能够在工作中独立制定计划、独立实施计划、独立控制过程、独立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2.3 服务和岗位面向

(1)服务面向。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主要面向电子工程或物联网类企业,包括智能楼宇施工企业、感应信息公司等,为这些企事业单位培养开发、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岗位面向。本专业面向岗位有:系统集成(服务)工程师、智能电子施工管理工程师、弱电工程师、设备(维护/调试)工程师、产品测试与品质管理工程师、电子产品开发助理工程师、产品技术支持等[4]。

2.4 课程体系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工作岗位中的工作任务作为设置课程的依据,以“工程认知能力—工程实验能力—工程设计规划能力—工程实施能力”为主线,进行工程素养、工程知识、工程能力的培养[5]。以培养弱电系统集成工程师的课程作为主干,将其他岗位的课程不断融入主干课程之中,形成了基于岗位的主干融入式的课程体系。

3、结语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很强。在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过程中贯彻以市场需求为逻辑起点、以职业岗位群的分析为依据、以校企合作开发为关键,构建以职业竞争力为导向的“工作过程——支撑平台”系统化课程体系,打造“岗位引导、职业能力顺次提升”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曹金玲,刘松,朱水泉.高等职业教育电子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研究论坛,2011.10.

[2] 曹金玲,刘松.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教育研究论坛,2010.4.

[3] 曹金玲,刘松.基于工作过程的单片机原理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与发展杂志,2010.5.

篇3

关键词:职业能力评价;能力标准;能力证据;判断方法

作者简介:李福东(1982-),男,湖南长沙人,湖南省电力公司中心培训部,讲师;曾旭华(1968-),男,湖南长沙人,湖南省电力公司中心培训部,副教授。(湖南长沙410131)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DJA10032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2-0034-03

职业能力评价,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取得职业活动绩效的证据,并把这些证据对照特定职业能力标准,从而判断职业能力水准的过程。确定能力标准、搜集能力表现的证据和根据能力标准做出判断是职业能力评价的三个基本环节。开展学生职业能力的科学评价是当前高职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和难点,是完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必要环节。其必要性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准确获得职业教育的核心参数,提高职业教育体系设计和教育质量控制;二是帮助教师深入系统分析教学设计和实施中的问题,为教师提供教学法方面的直接技术支持;三是获得大量关于职业教育质量的数据和认识,开展国际职业教育的比较和借鉴。

一、职业能力标准的研究

1.典型的职业能力模型

(1)关键能力模型。职业能力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德国社会教育学家梅腾斯(Mertens)于1974年提出了“关键能力”的概念。[1]关键能力模型将职业能力划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部分,受到广泛的认可。

(2)胜任力素质模型(冰山模型)。1973年,哈佛大学教授麦克里兰(McClelland)提出,决定一个人在工作上能否取得好的成就,除了拥有工作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外,更重要的取决于其深藏在大脑中的人格特质、动机及价值观等,并由此建立胜任力素质模型。[2]在该模型中,人的素质有六个层面,分别是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动机。其中知识和技能是属于在水面上的表层部分,是对任职者基础素质的要求,但它不能把表现优异者和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内驱力、社会动机、个性品质、自我形象、态度等属于潜藏于水下的深层部分的素质,该部分称为鉴别性素质,它是区别绩效优异者与平庸者的关键因素。

(3)PISA能力模型。PISA(国际学生评价项目)是由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1997年开始组织实施的一项国际性学生学业成就的比较调查项目。PISA能力模型中包含三个评价主题: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其评价工具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可比性。严格地讲,PISA只针对15岁左右学生开展国际化的素质测评,但其模型构建和评价方案设计为职业能力测评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

(4)多元智能理论模型。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智力组合”的观点,将个人的智力划分为8中类型:数理逻辑智能、言语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肢体动觉智能、人际交流交往智能、自知自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不同的个体按照智力特征对各项能力赋予不同的权重。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可以按照职业的典型智力特征区分职业的类型和层次,建立能力发展或潜在能力发展的空间,帮助我们对各个特定职业或工作领域所需要的能力进行更为精准的描述,并且对传统的关键能力的分类方法提出了新的质疑。

(5)KOMET二维能力模型。2006年,德国科委设立了“个人学习成果与教育过程控制测量能力模型”重点研究课题。该课题组建立的KOMET能力模型,是一个跨职业领域的能力结构模型,包含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能力要求,即“能力的级别”;[3] 另一个维度是“能力的内容结构”。根据这一模型,可以按照“从初学者到专家”四个职业能力发展的逻辑规律确定出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并对其进行归类,如图1所示。

KOMET能力模型有3个能力级别和8项能力指标,共同构成了对职业能力进行解释的框架,通过开放式的测试题目反映这些典型工作任务,从量和质两方面确定某一测试成绩属于哪一能力级别。KOMET能力模型体现了个人职业生涯的阶段性和职业能力的动态发展性,并实现了开放性的能力测评,代表了当前职业能力内涵的最新成果。

2.职业能力指标体系

(1)英国职业核心技能标准体系。1999年英国国家资格与课程委员会认定了职业教育中的六种核心技能,即交流、数字应用、信息技术、与人合作、学习和业绩的自我提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4]规定前三项是“主要的”或“硬的”核心能力,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必修课,后三项属于“更广泛的”或“软的”核心能力,要求相对较低,未被要求强制培养。该模型突出职业培训的作用,对确定的、体现具体任务职责的技能和绩效进行考核鉴定。

(2)KOMET职业能力指标体系。在KOMET能力模型下,职业能力包含功能性能力、过程性能力、整体化设计能力三个能力等级,环保性、创造性等八个评价指标,每个指标都有确切具体的含义,是测评方案中评分指标建立的依据。如图2所示。

(3)我国职业能力指标体系。21世纪初,我国教育部文件中提出的职业能力是“综合职业能力”,即为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生活,从事职业活动和实现全面发展的主观条件,包括职业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接收和处理能力,经营管理、社会交往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这种认识的定位在兼顾企业需要的基础上,强调人的全面素质发展,借鉴了德国的思想。近年来,国内职业教育界重点围绕职业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开展了各种研究和探索。如从企业招聘需求的角度建立的大学生职业能力测评指标体系;[5]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能力指标体系;[6]文献[7]建立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包括宏观指标和微观指标两大部分,分别对应2和6个一级指标和若干二级指标;包含基本素质、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发展能力4项一级指标和21项二级指标、34项三级指标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8]针对某一特定专业建立的由专业综合能力、专项能力、单项能力组成的三级指标体系;[9]从机械制造视角出发,建立职业发展能力、个人管理和适应能力、团队工作能力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10]文献[11]构建了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大学生职业能力二级指标体系,并设计具体的测评方案。从现有研究情况看,各种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突出了综合能力的评价,但在指标论证、权重的确定以及体系的典型性方面有待完善。

二、表现职业能力的证据

明确职业能力内涵并建立能力模型后,职业能力评价的第二个环节是找到能体现能力的某种形式的证据,并确定证据的数据和收集途径。职业能力的证据主要包含以下三种类型,分别对应三种评价模式。

1.基于行为样本的证据

行为样本的评价模式是学校教育评价的典型模式,一般在正规的学校或脱产培训机构中实施,典型的有考试、职业证书考核等。其基本假设是:职业能力可以通过有限的一些典型活动来体现;只要评价项目(行为样本)设计合理,完成这些评价项目所需的能力与实际工作所需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等值的。其基本做法是,选取最能体现或代表所需职业能力的活动项目,让被评价者完成这些项目,然后根据项目完成的效率与质量,对照评价标准,做出职业能力水平的评价。每一评价项目都有明确的评价标准,以判断项目完成者是否具备了相应的职业能力。

基于行为样本证据的评价优点是评价项目数量大,而且形式规范,便于大规模实施,测量结果也容易处理,而且能全面鉴别多方面的职业能力。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职业能力的真实性问题。即样本项目本身并非在实际工作情境中完成的,很多项目是虚构的,而不是实际的工作行为,因此大大限制了评价的有效性;二是单独的考试、测验形式,把职业能力划分为一个个独立的要素进行分项测评,因此不是对整体的、综合的职业能力进行测评,易陷入片面性。针对这一问题的改进方案是开展设计课题或综合作业,把许多能力要素都纳入一个综合性的任务或问题中。三是对每次考核都要全面记录,大多要人工完成,行为记录工作繁杂费时。

2.基于真实工作任务执行的证据

基于真实工作任务执行的评价模式是企业在职培训最常用的模式。这种评价模式所需的证据,主要来自对被评价者在真实工作的现场观察记录或其他操作记录(产品、录像、服务追踪调查等等)。[6]具体实施包括三个环节:一是通常从日常的真实工作情境中,综合考虑典型性、重要性、发展性等因素来筛选典型工作任务,以确保评价效度。二是由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组织,由现场师傅来实施评价,即实践人员就是评价者。三是由评价组织者和执行者共同来核对记录的准确性,检查记录工作的细节。确认了评价证据的可靠性后对照已有的能力标准对被评价者的能力做出判断。

来源于真实工作任务执行的证据最大的优点是可以确保评价项目的真实性,鉴别出的能力与实际工作的相关程度非常高。另外,与行为样本证据不同的是,工作现场观察的对象是完整的工作任务,而不是孤立的行为样本。但也有其局限性,首先,评价项目数量仍然是有限的,这不可避免地造成部分信息的丢失,带来评价的偏差。其次,需要现场工作人员直接参与能力评价的组织实施,涉及到资源调配、人员协调、标准统一、组织保障等方面问题,给企业的生产和运营带来额外的负担。对此,企业需要建立专门的技能评定小组,制定与企业整体生产计划配套的能力评价实施规划,根据评价任务、评价规模大小等,有序组织评价,同时加强与高校和社会专门机构合作。

3.基于已有绩效的证据

一个人的职业能力状况不仅体现在具体的职业行动中,还体现在工作过程中获取的多种形式的绩效或成果中,如产品、典型事例、资格证书、奖励等。[8]因此,我们可以基于被评价者已取得的绩效,依据制定的标准进行职业能力评判。这种评价模式获取证据的主要方式是查阅工作绩效记录,辅助方式是相关的追踪面谈、口头和书面提问、模拟操作等等。评价组织者首先要明确职业能力的标准,并建立各个能力指标与具体绩效的对应关系、权重、范围,形成评价大纲;然后通过专题访谈、个人工作纪录和人事档案查阅等途径,收集和整理证据,形成职业能力证据的个人资料库;最后由评价小组进行集中评审,确定能力等级。比如,对企业在职人员进行职业能力评价时,可以收集个人的设计产品、技能证书、所获各类奖励、突出事迹等作为绩效证据,然后进行综合评判。

该模式可以充分利用表现工作能力的各类资料或成果,主要通过能力档案进行评价,而不需要另外组织专门的评价项目,因此明显减少了评价工作量,节约了人力物力。同时,个人能力档案还可以帮助被评价者加深自我认识,进行工作经验总结。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形式的证据非常适合于较高层次的职业能力评价,如对企业管理层人员的评价,但不适合初级职业者或刚入职人员。

以上三种表现职业能力的证据形式,各有其优势与劣势。基于行为样本的评价证据所及范围广泛,而且易于标准化,也便于同时对大量被评价者进行评价,但突出的缺点是缺乏工作任务的整体性,且容易脱离职业实际。基于真实工作任务执行的评价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能力评价的真实性,但因为项目数量有限,仍然存在偏差,且在企业现场开展,存在多方面的组织协调问题。基于已有绩效的评价证据来自个人工作表现的资料,适合于评价高级技能,但必须以评价者已有的工作表现为前提,因此仅适合职后培训或岗位评价,而不适合初级职业者和入门者。因此,需要综合考虑被评价者的岗位类型、工作特点、职业层次等因素,并将多类证据有机结合,取长补短,以提高职业能力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三、职业能力的判断方法

建立了职业能力模型,找到了表现职业能力的证据,实现职业能力评价的第三个环节就是如何根据能力证据和能力标准对职业能力等级进行评判,这就是职业能力的判断方法问题。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职业能力的判断方法进行探讨。在宏观层面,主要关注国外有关职业能力评价的制度体系和政策保障;在微观层面,我们以最新的职业能力开放性测评为重点,阐述职业能力评价实施的技术要点。

1.职业能力评价的宏观制度

(1)德国。德国职业教育实行“教考分离”考试考核办法,其《职业教育法》中对各种职业培训都规定了严格的评价标准、考试考核标准以及实施的严格程序。[1]按程序规定,职业学校或培训机构只负责教学和培训,全部考试考核都由德国各州教育主管部门和工商协会组织进行,并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一个学生若毕业当年考试不合格,可来年再考,但最多允许补考两次,凡经二次考试不合格的学生,终生不得再考该职业的资格证书,必须转学其他职业。这种办法有效保证了考试考核标准的统一和效果的公正,是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科学认定,也是教学效果和培训质量的公正评估。

(2)日本。正确评价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已被日本政府作为促进职业能力开发工作的一个重点。为此,日本特别制定了“职业能力评价制度”,主要由六部分组成,其核心是技能考核制度、企业内部技能考核及技能认定制度三大部分。另外,还有老年护理服务技能考核制、事务处理技能考核制和办公自动化技能考核制。

(3)美国。美国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国家技能标准制度(National Skill Standards Act,简称为NSSA)、关键工作评价体系、职业群体系、职场成功技能体系和职场记录体系五种形式,其中NSSA是最主要的形式。[12]NSSA于1994年3月由美国国会颁发,提出了开发与实施统一的国家技能标准、规范美国技能评价制度的要求,以解决技能评价工作中的混乱问题,最终从整体上提高劳动者职业能力水平。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由基础标准、专业标准和特别标准三部分构成。

(4)英国。英国在建立的职业核心技能标准体系基础上,确定了21个核心技能考核认证机构,主要对交流、数字应用及信息技术三项技能进行考核。[4]核心技能的考核以标准为依据,以证据作为考核技能水平的手段。核心能力考核评估的方式主要包括自我评估、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考核合格者可获得核心技能证书。自我评估是学习者根据能力标准和要求对自己的评价提供合理的有说服力的依据。内部评估一般由教师进行,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讨论、调研、实习等活动积累的证据进行评估。外部评估由颁发资格证书机构指派专门的评估人员采取不同的评估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估和打分。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都要按照标准为学生划分出四个等级,即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并且做到评分标准公开化,评分信息公开化,评价方法公开化。

2.职业能力评价的技术途径

职业能力评价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德国在2007开始实施的KOMET职业能力测评方案,以开放性测评题目为主要手段,并可以实现职业能力的国际比较,代表了当前国际职业能力评价的方向。[3]

(1)测试题目的开发。本世纪初,德国不来梅大学在多个研究项目中,以不同职业为例,编写和实验了多套笔试题目,用来作为职业能力发展评价的核心工具。在此基础上,德国以黑森州教师为主的科研团队开发出来第一套KOMET测试题目。测试题目开发应包括以下几个准则:涵盖职业和企业工作实践中的某个现实问题;包含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及与之相关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测试题目允许有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题型是开放式的,没有所谓的“正确”或“错误”答案;答案设计范围广泛,除要求掌握本职业的工具性能力外,还需考虑其他方面的要求;要采用该职业所特有的方式方法进行解题,以方案规划为主;测试的重点是方案层面的设计,而不是具体技能层面的实现;被试者要以符合职业要求的专业态度和方式解答,记录解题过程和结果,并说明理由。

(2)收集背景数据的问卷设计。只有了解职业教育各个相关参数对职业能力发展的不同影响,能力评价项目才能正确发挥其评价功能,并进一步对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育实践提供建议。背景数据收集问卷涉及的范围一般包括:学生的个人特征、实习(培训)企业的特征和实习(培训)情况;职业院校的特征等。2009年,我国在开展职业能力评价实践中,北京教科院职成教研所、北京师范大学和一批来自一线的职业院校教师根据我国的文化教育背景对德国的背景调查问卷进行了本土化处理。

(3)评分表的设计。在职业能力评价实践中,要对被试者的解决方案进行评定,要求描述和评价职业能力的各项指标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如德国的KOMET测评方案中的8个职业能力指标中,每一指标设置了5个观测评分点,用于对被试者的任务解决方案进行评分。

(4)测试样本选择和测试时间。在德国,KOMET项目选择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学生作为被试者,来自两个州的能源和楼宇技术方向电工、企业运行技术方向电工两个专业共700名学生参加了测评,其中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各350名,31名教师参与了阅卷评分工作。

2009年4月,在北京CDP项目院校进行了第一个测试点的职业能力测评。项目抽取了高职、中专和技工学校电气类专业学生参加了测试,包括7个专业,7所职业院校共831名学生和38名专业教师参加了测试。

KOMET项目突出职业能力的纵向发展性测评,确定了两个测试时间点,即在职业教育期间,分别于第二年和第三年组织测评。测评在职业院校的普通教室完成,用时5个小时。每个学生总共需要解答两道题,每道题答题时间为2小时。

(5)测试结果的评价。按照KOMET的设计,每个测试者的职业能力通过两道开放式的综合测试题来评价,由两名评分者分别对答案进行独立评分。对8个评价指标共40个评分点进行打分,对每一个指标的得分进行统计并求取均值。对照四个能力等级要求的分值表,确定被试者的能力级别。

KOMET职业能力测评方案为代表的开放性测评完善职业教育制度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和实证基础,对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一方案不但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发和实施学习领域课程、科学和系统地设计学习任务、开展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对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还可以进一步发挥学校和企业在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合力。

四、结语

职业能力只能在工作情境中通过实践获得,严格地说,职业能力考核也必须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通过实践进行。同时,各国职业能力的传授途径和方式、职业能力评价的政策环境、制度体系等差异巨大。这就决定了职业能力的证明和鉴定是非常困难的。但不同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都离不开能力标准、能力证据和判断方法这三个核心环节。职业能力评价都应当服务于教育改进和个人成长帮助的目标。在方案设计层面,应当充分体现个人职业生涯的阶段性、能力发展的动态性。总之,需要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有关职业能力评价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准确界定职业能力的内涵,设计科学的评价实施方案,以构建和完善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姜太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林颖.我国胜任力研究十年[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0,(3):

84-89.

[3][德]费利克斯・劳耐尔,赵志群,吉利.职业能力与职业能力测评――KOMET理论基础与方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黄日强,黄勇明.核心技能――英国职业教育的新热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4,(2).

[5]张宇明,吴文丰,伍秀君.大学生职业能力测评指标体系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0,4.

[6]杨永娟,宣仲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能力指标体系构建[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3).

[7]贺宪春,杨翠友.高职学生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5):9-12.

[8]周标,刘鲁平,叶棠和,等.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及建模的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69-73.

[9]梁伟,白锋.高职学生专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0,(17):54-56.

[10]牛同训.企业视角下高职生职业能力评价模型与应用[J].继续教育研究,2010, (7):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