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办学的意见和建议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4: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集团化办学的意见和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集团化办学的意见和建议

篇1

关键词: 集团化办学;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试点;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7)03-0009-04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规模和质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培养培训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一方面面临着就业压力增大的困难,另一方面又面临着高技术高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因此,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就落在了“提升院校服务社会需求能力”上。如何对接产业、联合行业、合作企业协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院校服务社会需求能力是高职院校一直以来努力探索并积极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集团化办学给职业院校指出了一个新的路径。

一、依托职教集团深化产教融合的思路与方法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文件出台,《决定》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c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同年,全国职教会议召开,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

校企合作已是职业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基本办学模式,“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也是高职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而真正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途径就是产教融合,产教融合也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保障,是职业教育的最高目标。为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融合的良好状态,近年来提出了“集团化办学”这一概念,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出台,各省市也相应制定了具体的集团化办学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根本途径与保障,那就是推进集团化办学,推进产教融合、强化协同育人,这也是突出职教特色,提升服务社会需求能力的根本手段,也是落实《决定》精神的重要保障。

早在2012年,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启动了“湖北汽车职业教育集团”和“十堰现代制造与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的申报和筹建工作,并于2013年得到十堰市政府和省教育厅批准,同意我院牵头组建职教集团,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高职教育品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目前,2个职业教育集团以机械行业、汽车产业为依托,以专业链与产业链的融合为纽带,合作大型国企东风公司等企业达300余家,合作本科、高职、中职学校40余所,协会商会及相关事业单位等10余家,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等多方面积极探索,形成了校企定向合作等几种相对稳定的办学模式,为校企协同育人、推进产教融合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二、依托职教集团深化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学院在原有的“双园融合”办学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集团成员单位各自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搭建行业、企业、学校等合作平台,积极与汽车、电商、中小型企业等行业协会和企业对接,以教学与生产协同为基础,以产教融合为目的,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探索实践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几种典型模式。

1. 校企定向合作模式(订单班模式)

该模式由学院与企业直接合作开办冠名订单班,校企联合定向培养。企业结合实际需求,对学院在校学生通过考核选拔(选拔时间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不等)组建订单班。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除学习本专业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外,还要学习部分企业订制的技能操作、职业素养等课程。企业技术骨干等参与教学及管理过程,学生毕业后可留在企业就业。

学院先后与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深圳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湖北海龙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机电工程系与东风精铸有限公司联合培养,电子工程系与中国联通公司联合开办等。目前以东风本田班、深圳东风班、海龙专汽班等冠名的订单班达十余个,人数达当年在校生十分之一之多。

2. 校企共建合作模式(共建专业模式)

该模式是由学院和企业以共建专业的形式开展合作:学院提供教学场地、师资等教学资源;企业提供核心课程包和实习就业单位等教学和社会资源。培养过程中企业全程参与教育教学及学生管理,配合学院共同做好课程、师资、基地等专业内涵建设。学生毕业后进入相应企业就业。

目前,学院已经与东风公司总部、中航世纪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开展合作,在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等专业开展联合培养、共建共享模式合作。在为企业提供适用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同时,带动了相应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校企共建促进了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

3. 校校融通合作模式(中-高-本衔接模式)

校校融合模式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为指导,以湖北汽车服务职教集团为平台,以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为目标,以“服务区域经济”和构建学习型社会为突破,在集团内,贯通中职-高职-本科的人才培养衔接,延伸职业教育层级;建立“学习-就业-再学习”的培养培训通道,探索校际学分互认、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互认和转换等合作模式。

2013年,湖北省启动了中高职一体化培养工作,2年来,学院分别与十堰市职业技术(集团)学校等中职学校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15个专业领域开展联合培养,培养人数达1000余人;2015年,湖北省又启动了普通本科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试点工作,学院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文理学院等3所本科院校开展合作,在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3个专业“3+2”联合培养。双方学校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录取学校完成所修课程,成绩合格即可进入高一级层学校接受培养。打破了高职学生的学历“天花板”。

4. 政校联合培养模式

一直以来,“服务地方经济,助推产业升级”是学院的办学理念,在专业设置方面,重点围绕十堰市“汽车城、武当山、丹江水”三张名片,设置了汽车类、旅游类、环境类等专业群,并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择等方面配合行业、企业需求,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用人才。

2015年,为配合十堰市“3331”人才工程的实施,培养一批本乡本土留得住、用得上、能致富的新型农民大学生。学院配合市委人才办通过单独招生考试的方式,选拔农村基层干部和优秀青年接受专科层次学历教育,专业为我院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培养过程由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十堰市科技学校共同承担,两年制全脱产方式培养,学习期满经考试合格的,颁发国家承认的普通高等学校专科(高职)毕业证书。学员在学习期间参加相应职业资格和技能认定考试合格的,颁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书和技能资格证书。目前“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已实施2年,招收学员400余人。项目的实施既满足了十堰市新农村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也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解决了实际需求。同时,开创了政府和学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也为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5. 系企共建共享模式(系企一体化模式)

引企入校、入系是湖北工业职院“双园融合”办学模式的一个重要载体,系企一体共建共享模式更是学院在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过程中探索出的一条集团化办学之路。通过引入校企合作密切、生产效益好、社会声誉高的企业入驻校园、入驻教学系,与教学系共建专业,共育人才,共享人才红利,从而实现系企一体、共同发展的目的。

学院所在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为保护生态,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的实现,2009年学院将十堰山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引入环境工程系,通过组建教师研发团队、系企双方“互聘互用”等系企一体化建设,加速了系企深度融合,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了产教融合。

为推进教学改革,学院在新校区建设之初就按照“双园融合”办学模式改革的总体要求,将艺术设计系专业教师开办的具备法人资质的广告公司、艺术开发公司、装饰工程公司等引驻校园,企业与艺术设计系形成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教师将自己的公司作为生产性课堂教学基地,公司直接从市场承揽工程项目,以生产性项目为载体,以柔性化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里学习、工作(参与项目),参与教师高层次、原创性设计活动。教师既是老师又是师傅,公司既是课堂又与市场直接接轨。师徒之间课内外零距离教学,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工程项目的实施高度融合,形成了特具特色的“市场、公司、课堂”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同时,利用学校和企业的紧密结合优势,将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专业应用能力、思维创新能力视为三个关键元素,渗透到各门课程中,每门课程都体现这三种元素,但侧重点不同,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三种关键元素的水平得到整体循环提高,最终达到艺术设计专业群所要求的综合素养(即“整体滚动递进式”人才培B模式)。

6. 国际合作模式(中德SGAVE项目模式)

中德汽车职业教育合作项目(SGAVE)是教育部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德国五大汽车制造商(保时捷、宝马、奔驰、奥迪及大众)携手我国高职院校联合启动的“中德汽车机电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合作项目”。我院于2012年经教育部专家考察评估,以较高分数顺利入围,2012年9月开始组建“中德实验班”,目前已连续开展四年。

“中德实验班”每年在新生中通过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选拔不超过30人组建班级,整个培养过程采取小班教学、工学交替、双证结合。三年中3次分别进入德国五大车企4S店进行为期2周、3周、半年的工学交替培养,通过终期考核的学生除获得毕业证书外,还可获得由德国手工业协会颁发的技能证书。专门化的教学团队、专门化的教学计划、专门化的教学区域、专门化的任务工单、专门化的管理制度,以及“剥洋葱”式课程体系设置,“一引、二导”(“任务引领、工单引导、问题导向”)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德国在汽车领域雄厚的技术和经验储备,共同培育了适应我国国情、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机电技术技能人才。

三、依托职教集团推进产教融合的优势与瓶颈

湖北工业职院在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中,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了原有“双园融合”办学模式中“双园”的范围,丰富了校企合作形式,推进了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进一步融合。同时,在探索实践中也发现依托职教集团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集团对话沟通机制有利于产教深度融合

湖北汽车服务职业教育集团实行了双理事长制,分别由东风公司领导和学院院长担任。组建之初,集团就确立了以“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助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为宗旨,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机制为重点,以专业(产业)建设与发展为纽带,着力为湖北经济建设,特别是为汽车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成立以来,双理事长多次召开座谈会沟通研讨集团发展事宜,并组织成员单位对南京、杭州、嘉欣、武汉、天津、北京、台湾等地的职业院校、职教集团、汽车类企业进行走访、考察和调研。通过与企业领导广泛交流和研讨,双方在技术研究和合作、教师挂职锻炼和企业专家讲课、企业人才培训和学生实习实训、优秀毕业生推荐和优先招聘录用毕业生等方面达成了诸多的共识。有效的沟通对话机制使得集团成员学校与相应产业、行业、企业之间建立了专业共建、人才共育的合作办学模式,促进了产教深度融合。

2. 有利于职教资源的统筹共建共享

湖北汽车服务职教集团成员单位覆盖湖北“汽车走廊”沿线的中高职及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更好的服务汽车产业发展,集团针对“汽车走廊”沿线不同的企业类型,结合中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统筹了专业布局。如十堰市的职业院校,确定了紧密围绕国际商用车之都的建设与发展规划专业布局,在办好现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等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了汽车营销与服务、新能源汽车技术等新兴专业,逐步优化了专业布局,最大限度的满足产业发展对高端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以满足湖北汽车产业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同时,同一专业大类下的不同院校之间,在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资源共建共享。

3. 有利于校企双方补齐“短板”,提高效能

篇2

关键词 职教集团 绩效 奖酬 激励机制 波特劳勒综合激励过程模型

职业教育集团是由若干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学校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契约或资产为联结纽带而组成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1]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事物,能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优势互补、资源整合、规模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引发职业教育领域的深层改革,使职业教育集团内部的各个主体,政府、企业和高职院校拧成一股合力,最终形成财智共享。

自2005年以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促进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截至2014年底,我国共组建953个职业教育集团。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推动公办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2009年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支持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学校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2012年教育部在青岛召开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座谈会中提到,组建职教集团的意义:第一是通过集团化办学推动校企更紧密地合作;第二是通过集团化办学提高职业学校的管理和运行水平;第三是以职业教育为切入点,通过集团化办学不断完善我国教育体系的建设。[2]

构建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保证职教集团中各主体应有的地位和利益,充分调动各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职教集团整体的发展和实现职教集团的意义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职教集团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显示出巨大发展潜力的同时在其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缺乏共同利益支撑导致职教集团中的校企资源难以有效整合

职教集团作为一个整体缺乏共同利益目标。职教集团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的组织,它的发展离不开各主体的参与和投入,其主体包括:政府、职业院校、企业、行业等。在职教集团中,各主体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政府在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过程中有强烈的意愿,通过主导或引导的方式组建职教集团,整合优质社会资源,以期发展区域经济或提高执政满意度;职业院校参与职教集团可以获得企业资源的支持和政府政策的扶持,并且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人尽其才,提高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力;企业行业加入职教集团期望获得创新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顶岗工作,节约人才培训的成本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政校企三方建立起的联系并不是通过市场交易建立的,所以组建的职教集团缺乏共同的利益目标,校企合作制度呈现“真空”现象,原本企业的主体地位却让位于学校,最终使得校企资源难以有效整合。

(二)职业院校封闭式的治理体制影响职教集团整体管理和运行水平

封闭式治理体制影响校企合作的运行。大多数职业院校举办主体是地方政府,政府和学校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政府通常将学校视为一个部门进行管理,学校为获得政府政策、资源的支持,也愿意采用这种运行方式,学校的办学自未能完全落实,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资源难以介入。因此,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治理乏力,普遍流于形式。首先,行业企业在高职院校治理结构中缺乏话语权,主要限于为高职生提供实习实训岗位,为专业设置、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咨询,而没能真正地参与到高职院校的决策、管理以及课程教学改革之中。其次,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治理缺乏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专门设立由学校主要领导负责的校企合作组织机构。

(三)缺乏有效的政治法律制度不能支撑职教集团的持续发展

缺乏约束性的政治法律制度。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频频出现在各级各类政府部门的相关文件中,也连续出现在教育部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推动公办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支持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学校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等。其受重视程度显而易见,但是在各省市颁发的“有关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中,只对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目标、意义和指导思想等作了规定,并未对职教集团运行过程中运行机制等内容予以立法保障,没有良好的法律来保障职教集团的发展。并且政府相关部门政策的制定、决策、实施缺乏科学论证和与社会相关利益群体的沟通机制,这些政策之间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配套措施和实施的具体规则仍需进一步优化。[3]

二、波特劳勒综合激励过程模型的运行

波特劳勒的综合激励过程模型认为,工作绩效是一个多维变量,它除了受个人努力程度影响外,还受如下四个因素的影响:能力与素质、外在的工作条件与环境、对组织期望目标的感知和理解、对奖酬公平性的感知。

波特劳勒激励过程模型如图1所示:

由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问题:

在波特和劳勒看来,组织运行的关键是必须处理好努力与绩效、绩效与奖酬、奖酬与满意的关系。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调动组织内成员的积极性。职业教育的成功发展规律是通过“职业教育共同体”彰显的,也就是职业教育集团。特别是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对学校和企业的激励,调动各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才能有效促进职教集团的持续发展。

(一)通过共同参与体现职教集团治理主体的努力程度

努力激励[4]是指职教集团中利益相关者所受到的激励和由此产生的对组织整体付出的意愿程度,不同主体的合作意愿程度即所发挥的力量,取决于效价(对奖酬价值的认识)和期望值(对努力、绩效、奖酬之间关系的认识,即通过努力达到的绩效和该绩效导致每个主体所需特定结果的可能性)。职教集团利益相关者明确自己的角色,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将自己的努力指向正确的方向,抓住主要职责或任务,共同参与到学校治理中,相互约束,内生出激励,通过促进各自的发展,改善自身,从而促进职教集团整体的发展。

(二)通过市场检验职教集团各个主体努力产生的绩效

绩效[4]是指职教集团中利益相关者付出与取得的实际效果,不仅决定于单位个体的努力程度,还包括单位个体对该类工作期望值的认识。如果由于单位个体的努力,达到了预期效果,通过工作的反馈,会提高此项目标的期望概率,进而提高该目标对个体的激励程度。职教集团内各主体在履行自己的义务后取得的实际效果主要来自内部劳动市场和外部市场(就业市场),需要通过市场的检验来明确工作的效果。职教集团中利益相关者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努力,由此产生的绩效和所发挥的激励作用才能促进各方进一步达成目标。

三、对我国职教集团改革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通过市场激励改善职教集团所缺失的共同利益

通过市场检验职教集团运行取得的实际效果并发挥市场激励的作用。迎接市场的选择过程,本身也是市场对其无形的激励过程,市场激励的核心就是产权机制。[5]调动企业深度参与职教集团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的作用是职教集团运行的关键。在职教集团中,运用产权机制,发挥激励的作用,就是指通过产权合约的形式将职教集团的一部分权利归于企业,通过产权持有人对职教集团剩余的索取和控制来实现。[6]有效的产权激励能够促进职教集团不断创新,使学校与企业形成一股合力,在校企合作中形成一种真正意义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市场原则,完善职教集团产学研脱节的技术环境,提高职教集团整体的绩效水平。

(二)通过共同参与打破职业院校封闭式的治理机制

职教集团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复杂的工作需要众多主体共同承担,学校落实办学自,建立健全行业企业有效参与治理的机制,打破封闭式的治理机制,主动联系企业,增强科技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学校培养人的责任意识,制定强有力的、促进行业企业有效参与高职院校治理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行业企业有效参与治理(包括行政决策、行政管理、学术事务、质量保障及监督等)的机制;企业为职教集团提供实习实训、资金支持、决策咨询和监督评价等人力、物力、财力、智力方面的支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有效参与到职教集团的运行当中;政府积极引导职教集团的发展,并予以政策支持。各利益主体共同参与到职教集团治理中,以免陷入困境,从而改善职教集团封闭式的环境,提高其管理和运行水平。

(作者单位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张紫辉(1991―),女,河南郑州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罗尧成(1974―),男,湖南隆回人,博士,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规划与科研处处长,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 高卫东.职业教育集团的内涵、类型与功能[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34): 8-11.

[2] 郭静.改革进入深水区探索集团化办学发展新路子――教育部在青岛召开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座谈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5):19-24.

[3] 朱新洲,银奕淇.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可持续发展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4 (4):243-246.

[4] 芮明杰.管理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390.

[5] 勾瑞波,蒋言斌.解读“波特-劳勒激励”模式完善大学科技园激励体系[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15(2):76-79.

篇3

湖北省现代畜牧职业教育集团是在省教育厅、省农业厅、省畜牧兽医局等部门指导下,由畜牧兽医类高职院校、中职院校、行业协会、畜牧兽医企业及相关事业单位等组成,以服务现代畜牧业和构建现代畜牧职业教育体系为目标,以畜牧兽医专业群建设为纽带,以畜牧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畜牧技术推广为核心,按照共享共赢、示范带动、突出重点的原则,自愿组成的教育联合体,是非赢利性、非独立法人的社会组织。湖北省现代畜牧职业教育集团本着“自愿、平等、互利、协商、共赢”的原则,采取“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学校主体、合作经营”的模式运作,其成员单位的产权性质、隶属关系、组织结构、员工身份不变,职业教育集团成员之间开展合作,均以契约方式明确其权利和义务,其合作方式依各方意愿而定,可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主要成员有学校16所,省内畜牧企业19家,行业协会3家,政府机构8个。因此,湖北省现代畜牧职业教育集团具有三个特征,一是行业特色鲜明,发达的畜牧产业为职教集团人才培养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二是政府机构参与数量多,湖北省农业厅、湖北省畜牧兽医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黄冈市畜牧局、襄阳市畜牧局、宜昌市畜牧局、荆州市畜牧局、恩施自治州畜牧局等省、市(州)相关政府部门为职教集团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三是区域特征明显,职教集团成员均为省内单位,更好地服务区域社会与经济发展。湖北省现代畜牧职业教育集团实行会员理事会制。由政府部门领导牵头,单位负责人出任理事长,下设常务副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若干名,凡符合条件且自愿加入集团的单位,均为理事会成员。常务副理事长、副理事长以民主推荐方式产生。集团理事会下设秘书处、教学指导委员会、实习实训指导委员会、师资队伍建设指导委员会、招生就业指导委员会、技术服务指导委员会。秘书处设在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是集团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集团的日常工作事务。

二、湖北省现代畜牧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成效与经验

1.形成四方合作,推动集团办学

通过湖北畜牧职业教育品牌的建设,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联合办学、共同育人的格局。政府为投入主体,学校为办学主体,行业、企业以资金、设备、技术、人力资源投入办学的四方合作办学长效机制,有力地发挥政策撬动作用,增强办学活力。建立由畜牧行政部门、行业、企业、中高职院校等组成畜牧职业教育集团,充分发挥其协调作用,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运行与保障机制。将实现集团内人才自由流动,资源充分共享的良好局面。通过项目建设,形成社会服务长效机制,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对湖北省畜牧业的发展促进作用明显。搭建产学研技术服务平台,成立技术研发团队,有效解决湖北畜牧企业发展遇到的各种困难;开展农民创业培训,解决农民的就业和致富问题;培养中高职技能型人才,为湖北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促进湖北畜牧业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2.经费合理分担,校企合办专业

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探索、实施形式多样的招生制度,校企联合开办畜牧类专业。各相关高职院校根据各自专业领域特点加强与规模企业(集团)合作,按照企业(集团)人才需求联合举办专业,培养经费由校企双方共同承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由合作企业(集团)确定;校企(集团)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模式。集团内各职业院校积极听取企业意见,调整专业,校企双方共同制订“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大力推行联合培养,针对企业岗位要求,利用企业的技术、设备和场地等条件,使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同企业“零距离”对接。校企双方共同协商,建立企业资助奖学金、助学金、开办企业冠名班,专项基金主要来源于品牌内企业资助、校友赞助、技术研发和推广收入;在紧密合作企业建立“厂中校”或“校中厂”,直接将教学活动延伸到企业,将企业生产扩展到学校。

3.改革管理制度,优势资源共享畜牧职教集团内学校、企业加大内部管理结构

和人事管理等方面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打破专任教师、兼职教师身份,促进校企之间人才流通,推行校企间人员互聘,校校间教师共享,充分发挥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各自特长,开展人才培养和组织畜牧生产管理,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工资、社会保障和福利按实际工作单位制度发放,同时享有实际工作单位里的一切经济待遇、社会待遇和政治待遇。改革职称评聘制度,院校专任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均既可参与行业企业专业技术系列职称评聘,也可参加院校教师系列职称评聘。

4.打造集团品牌,服务区域经济

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是职教集团的巨大财富。只有被用人单位、学生、社会等多方面充分接受和赞许的职教集团品牌,才能对成员单位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会有更多的企业和院校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加入到职教集团,从而推动职教集团良性、可持续发展。打造集团品牌的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共享教学资源建设、使用、管理制度,明确职业院校间在共享教学资源建设、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在行业企业参与下,职业院校共同制定专业人才质量标准、人才质量评价体系、人才培养监控体系,促进职业教育品牌各职业院校间有机衔接与协同发展。

三、促进湖北省现代畜牧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的对策

1.政府要加大对职教集团的投入

首先,从湖北省现代畜牧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过程看,职教集团属于松散型联合体,各成员单位原有的法人地位、人事关系、管理体制、隶属关系以及财政渠道等未发生变化,仅仅依靠集团章程把不同性质的成员联结在一起,成员之间没有强制性的关系,处于一种脆弱的合作状态。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虽然是职教集团的牵头发起单位,但是对其他成员(比如兄弟院校和企业)不具备利益输出的能力,自然也就无法加以约束和管理。因此,对于职教集团的良性运行有赖于政府部门的合理统筹、指导监督和支持,尤其是财政、税收支持,对于初创阶段的职教集团能够“扶上马、送一程”,使众多不同类型的成员单位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次,政府应尽快落实已有的职教经费政策。比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得低于30%”;“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按照2.5%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等政策。再者,职教集团是一种相对松散型的非法人团体,如何充分发挥集团牵头单位的引导作用,深层次实质性的推进中职、高职的协调发展,是政府层面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我们认为,在职教集团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给予政策、制度和资金引导和扶持,这将对职教集团全面提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建议湖北省教育厅借鉴上海市的作法,安排职教集团专项经费,为学校从社会招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实习教师提供财政支持。

2.正确看待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利益需求

职教集团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中央和地方政府多次强调,要形成政府投入为主、企业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制,通过政府投入,吸引企业投资,通过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增加职教集团对企业的服务能力和吸引力。但是这些建议湖北省并未落到实处。最主要的问题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机会成本能否得到合理回报。通常情况下,现代畜牧企业参与职教集团的好处被认为是提前“锁定”或优先招聘优秀人才,以及借助院校师资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开发。在与企业负责人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畜牧企业参与职教集团更多地是出于一种社会责任或行政动员的考虑。企业更愿意与师资研发能力更好的本科院校或研究所合作,通过人才市场和企业内训同样能够招聘到适用人才。换言之,畜牧企业参与职教集团的最根本利益需求仍然表现为对利润的追求,这是企业的本质属性。因此,多元化投资体制的最佳途径是对职教集团进行股份制改造,由成员单位共同出资组建具有法人地位的新公司,对各成员单位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并对利润进行股份化分配。在此情形下,企业会把参与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能够带来利润的业务形式,纳入到企业日常运营,积极投入人力、设备和资金。因此,应尽快出台多元主体投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施办法。政策制定的要点在于充分尊重行业、企业以经营产业的方式对职教集团化办学的投资立场和意志,保障其对于职业教育投资的合法受益权,同时设立投资风险的分担化解机制。在适当的时候,制定、出台专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教育融资法,建立职业教育成本行业企业分担制度,并赋予行业企业统筹使用的支配权,或者以股权的形式给予行业企业。

3.扩大职教集团的办学自

篇4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前 言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立法研究是当前职教界的热点问题。“大国工匠”的培养离不开企业深度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集团化办学是创新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突破口,“十三五”规划建议“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针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共育人才,行业企业普遍积极性不高的老大难问题,各层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作出了具体安排。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遴选陕西省在?鹊?15个省市进行“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试点。以陕西省为例,历时3年,22所中高职院校参与试点,成立职教集团23家,吸纳职业院校332所、企业组织555家、行业协会和科研机构96个,基本覆盖陕西省主要产业领域。2015年,教育部又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但系列的改革措施并未真正激发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纠其根本原因,有的是因为行业企业办学主体地位长期以来被弱化和忽视;有的是因为人才市场供求不平衡,企业处于买方市场优势地位。就当下而言,最根本的原因是法规安排不科学、缺乏有效性,既不能以利诱之,也不能威慑之。因此,提升法律有效性,尽快制订出台高效管用的校企合作法规势在必行。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现状分析

国家层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尚付阙如,未出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专门法律。涉及校企合作的法律主要有四部:《职业教育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劳动法》,这些法律不是针对校企合作的专门立法,仅在部分章节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进行了原则性规定,表述简单,规定笼统,适用性不强。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地方法规有两部(《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和《邯郸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地方政府规章一部(《沈阳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地方规范性文件49个。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地方立法存在以下五点缺陷:一是柔性条款居多,倡导性大于强制性;二是政企职责内容笼统,操作性不强;三是优惠条款没有量化、吸引力不够;四是惩处条规少而模糊,震慑力不足;五是救济条款缺失,维权无门。加之,校企合作主管部门缺位,监督评价机制缺失,使法规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陕西省正在积极着手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地方立法研制工作。201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政府2012年度立法计划的通知》明确将“陕西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列为省政府“需要抓紧研究,待条件成熟时提出的立法项目”。时间已经过去几年,相关法规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出台。2015年,陕西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印发了《陕西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强调并提出行业企业在陕西省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迫切需要加快立法机制研究。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地方性立法有效性的思考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地方立法应当在有效性上下工夫,通过科学设计与安排,切实制订出台高效能的地方法规,激励约束各方主体通力协作,保障校企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基于此,提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地方立法有效性的八个特点。

1.吸引力

无利不起早。校企合作立法必须充分考虑行业企业的自利驱动决策这一本质,从“利”上下工夫,方式上可多样化。例如,完善已有的税收、奖励、补贴政策;或是结合正在开展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政府通过招标等方式向行业企业购买学徒岗位;或是建立类似于职院院校生均经费制度,使行业企业在育人工作中,按人头比例得到固定补贴;或是给予企业师傅任教期间与职业院校教师无差别待遇等。多措并举,调动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

2.强制性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给予企业适度利益的同时,要用好法律的强制性,明确企业校企合作的法定义务。对符合条件但不参与、不履行校企合作职责与义务的企业,应当给予严厉惩处,处罚方式可与行业主管部门等协商确定。总之,惩处办法和力度要有警示和震慑作用,以法律的强制力保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

3.操作性

德国“双元制”教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离不开其操作性强的配套立法,澳大利亚、美国等职业教育方面的立法也同样具备这一特点,我们应当予以借鉴。法规的可操作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具体和量化。例如,校企合作整个链条应当主体明确,责任清晰,环环相扣。谁来管、谁来做、怎么做、谁监督、谁协调、谁考核、标准是什么、如何惩处等都应该有明确的规定。再如,上述提到的优惠政策,应当明确范围、额度、比例,让优惠成为实实在在的数字。

4.政府性

校企合作是一个横跨多领域、多层次、多部门的人才培养机制,放手就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政,要抓就只能是共同的上级政府部门统筹协调。2015年7月的一份“政府介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在线问卷调查显示:“政府政策与管理制度”“合作机构与平台”是影响校企合作的主要因素。政府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不能仅做“媒人”,出政策、牵线搭桥,而应当全过程深度参与,建议政府部门牵头组建专门的校企合作管理部门或服务机构,对校企合作事宜进行全面、全过程管理。

5.行业性

地方立法应凸显行业企业的主体办学地位,发挥其主体职能,特别是针对有关行业领域,应在法律条文中充分体现行业的主导作用。

6.地方性

校企合作地方性法规的制订必须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院校实际、产业特点进行量体裁衣,尤其在制订优惠政策时,要量力而行,制订各项标准时要结合地方实际。

7.长效性

在法规的安排上要充分考虑长效性,建立科学的责任分担机制、利益共享机制、考评联动机制。例如,联合科研攻关与技术转化、联合经验推广与知名度共建等,让校企双方在合作中产生“连体效应”,成为利益共同体,关系不断紧密、深化,甚至在各方自利决策时能自发考虑大局。长此,校企合作就不再是推着走,而是自己走。

8.监督评价

监督评价具有约束和激励双重作用。缺乏监督评价,就是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如此,会打击先进的积极性,也会助长落后的不良风气。校企合作必须进行过程监督和结果评价,查找问题、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激励后进。评价标准要合理、监督程序要合法。

对陕西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思考与建议

遵循校企合作地方立法有效性的特点,笔者结合陕西省职业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几点对陕西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建议。

1.对框架设计与内容安排的建议

框架设计上要解决好全面性、体系化、逻辑性问题,内容安排上要全面细致、重点突出。总体架构应当包括:总则、主体、工作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监督评价机制、法律责任、救济程序、附则等板块;内容安排上应包括,工作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各主体(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学生、教师等其他主体)的法律责任与义务、工作运行机制、优惠政策等方面。

结合陕西省实际提出如下框架:第一章总则,由“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工作方针”等条款组成;第二章主体,由“管理主体”“合作主体”“协作主体”(人社、发展与改革、财政、国资、工信、农业等相关部门)“实习学生”“教师”等条款组成;第三章工作机制,由“校企合作管理平台”“职教集团”等条款组成;第四章运行机制,由“合作形式”“合作内容”“实习制度”(工资、保险、管理、培训等)“教师挂职”、“企业教师”(政府以购买服务方式,聘请企业人员到学校任教)等条款组成;第五章保障机制,由“专项投入”(将校企合作投入纳入财政预算,政府设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专项资金)“优惠政策”(给予合作企业优惠和特权安排;对到职业院校任教的企业人员设计职称评定和工资保障)“准入机制”等条款组成;第六章监督与评价,由“监督机构”“考核与评价”“表彰奖励”等条款组成;第七章法律责任,由各主体的违法行为及其所担承的法律后果组成;第八章法律救济与维权;第九章附则。

2.对立法风格的建议

立法风格要“务实”“刚性”“量化”“兜底”避免“软”“大”“空”。“务实”即制订适于陕西省实际的地方性法规,不能一味攀比。“详尽”就是将法条适用的情形进行详尽的说明和罗列。“刚性”就是要体现法律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尤其是在规定各方主体的责任和义务时,避免“可以”“鼓励”等倡导性表述。“量化”就是用数字说话,尤其是关于人数、时间、比例、额度、工资、补贴、奖励等表述要明朗。“兜底”即给法律规定兜个底,给未能穷尽的情况及以后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留出空间,保证法律的适用性。

综上所述,陕西省在进行校企合作地方立法时,要在框架体系设计、内容安排、立法风格上进行科学定位,确保法规实用性、有效性和吸引力。

篇5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集团;运行管理;体制机制

近年来,在政府和教育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建设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截至2008年底,全国有25个省市组建了200多个职业教育集团,参与单位6000多个,成员学校达到2400多所,合作企业达到3600多家,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运行管理体制与机制。然而,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上还存在很多问题,从而导致一些职业教育集团虽然轰轰烈烈地成立起来,但其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促进职业教育集约化发展的集团化办学功能和优势尚未完全发挥出来,职业教育集团“集而不团”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建设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加速完善职业教育集团运行管理体制和机制。

现就完善职业教育集团运行管理体制与机制提出如下建议。

一、确立职业教育集团组织的独立法人身份

目前除个别职业教育集团外,我国建立起来的大部分职业教育集团组织本身均不具有独立法人身份,是一个非法人组织。由于职业教育集团组织本身不具有独立法人身份,这就使职业教育集团组织本身还不是一个法律上认可的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组织,职业教育集团本身没有公章与帐号,其组织功能的发挥受到了很大的局限。这种局限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从集团紧密度的程度来看,由于集团本身不具有法人身份,成员单位加入集团或开展某种合作,都是由成员单位与牵头组建方单位之间签定协议,构成一一对应的契约关系。这类协议的甲乙方关系不是成员和集团之间的关系,成员与集团之间的关系从法律的角度是难以界定的,导致集团成员之间的紧密度受到局限。二是从行使权利的角度来看,集团的一切操作规范的法律有效性都只能通过某个成员单位(大多是牵头单位)的法人地位来实现的,在集团对外开展各项活动例如联合招生与企业缔结校企合作协议时,只能以某个成员单位的身份而不是集团的身份来行使权力,导致权利的局限。三是从承担责任的角度来看,由于集团法人身份的缺失,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在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中就难于界定其承担的相应责任,导致了运作的随意性。因此,要加强职业教育集团的建设,强化其管理与运行,目前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加快确立职业教育集团组织的独立法人身份。

从职业教育集团的组织性质与功能上来看,职业教育集团实质上是一种以团体会员为主要成员的社团性组织,主要在集团成员之间发挥沟通、协调、中介的作用。因此,可以考虑通过在民政部门注册,授予职业教育集团社团法人身份,将职业教育集团纳入社团法人的管理框架之中。

也可以将职业教育集团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使其成为能够独立承担民事法律责任和义务的独立法人单位。例如,河南省机电职业教育集团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在民政部门成功地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该集团的性质是以河南机电学校为依托,由同类型职业学校(含职业教育中心)和相关企业联合,自筹资金、自愿举办,从事非营利性教育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该集团的登记管理机关是河南省民政厅,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教育厅。该集团的法定代表人为理事长。该集团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自觉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组织的年度检查。

二、完善职业教育集团组织机构

职业教育集团的各项工作需要通过集团下设的工作机构来具体组织与落实,因此,职业教育集团的有效运行依赖于职业教育集团组织机构的健全。目前,应重点加强以下一些组织机构的建设:

(一)设立相对独立的集团秘书处(办事处)

职业教育集团秘书处是负责集团日常工作组织与落实的重要行政机构。集团秘书处工作能力的强弱往往直接决定着集团工作的好坏与集团组织功能的有效发挥。目前,有相当多职业教育集团的秘书处设在集团牵头学校内,与牵头学校的相关机构合署办公,并没有设立相对独立的集团秘书处,集团秘书处的工作由牵头学校的相关人员兼职负责。由于牵头学校工作人员本身有大量本职工作要做,分不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集团秘书处的工作,导致集团秘书处形同虚设,从而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集团功能的发挥。建议各个职业教育集团设立相对独立的集团秘书处,派专人负责集团秘书处的工作,以便使集团秘书处能够有效发挥组织、联络、沟通的功能与作用。

(二)健全各类专业性委员会

职业教育集团的建立为集团成员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招生就业等方面开展密切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然而,要使职业教育集团所提供的这些潜在的功能和好处转化为现实的合作行为和效益,有必要在职业教育集团理事会下设立一些专业性委员会组织,由这些专业性委员会组织具体负责集团内一些专业性工作的筹划、组织与管理工作。专业性委员会的建立也为集团成员单位广大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课教师、企业技术人员)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职业教育集团的运行与管理搭建起广阔的组织平台,有利于调动集团成员单位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参与集团建设的积极性,使职业教育集团的建设与管理不仅仅是成员单位领导的事情,而是广大普通教师和技术人员都能够参与的事情。目前,我国部分职业教育集团内已建立起了若干专业性委员会。例如,河南省化工职业教育集团在内部成立了两个专业性委员会,一是教学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职业教育集团内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产学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工作。一是就业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联合招生、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企业用人,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目前仍有相当部分职业教育集团还没有在集团理事会下建立一些专业性委员会组织,负责承担一些专业性工作的组织与管理,集团的大量专业性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由集团秘书处来承担。这样做一方面不利于保障集团专业性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调动集团广大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课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建设的积极性。

因此,我们建议,各个职业教育集团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成立若干专业性委员会。这些专业性委员会隶属于集团理事会,主要负责就集团内一些专业性的工作向集团理事会提供咨询建议,并在集团理事会的指导下,具体负责集团内一些专业性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三)建立经营性实体

由于目前大多数职业教育集团本身还是非独立法人组织,集团组织自身既没有公章,也没有账户,更无稳定的经费来源,这就给职业教育集团运行与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解决职业教育集团运行与经营上的这些困难,目前我国部分职业教育集团由集团成员单位共同出资,成立一个隶属于职业教育集团的经营性实体,职业教育集团的一些经营业务由这个实体具体承担。以这个经营实体经营利润所得作为职业教育集团日常经费的重要来源。例如,北京市西城区旅游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了一个隶属于集团管理的经营性实体——北京市酒店旅游管理培训学校,该学校是民办非企业单位,其法人为北京市西城区旅游职业教育集团董事长。这所培训学校依托集团成员单位,面向集团成员单位以及社会组织开展酒店管理、旅游服务等方面的非学历培训,所得收入主要用于职业教育集团日常运行经费。

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共同出资成立经营实体,首先使集团成员在契约联系的基础上,加入资产联系,这有利于密切集团成员单位的关系,使职业教育集团由松散的联合体走向紧密的联合体。其次,也为职业教育集团成员间的经济往来和职业教育集团的对外经营提供了一个平台。其三,职业教育集团经营实体的有效运作,为职业教育集团的运行与管理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经费来源。因此,我们认为,在职业教育集团尚未获得独立法人资格的条件下,建立一个经营性实体对职业教育集团的有效运行与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强化职业教育集团制度建设

职业教育集团是一个由多个法人机构联合建立起来的多法人办学联合体,集团成员在职业教育集团这个组织平台上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办学合作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

集团章程是职业教育集团的根本制度,相当于职业教育集团这一多法人办学联合体的“宪法”。但是,集团章程的具体实施还需要一系列专门性的具体化的规章制度予以保证。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教育集团都制定了集团章程,但是保障集团章程具体实施的专门性的规章制度的建设还比较薄弱,在职业教育集团内还尚未形成以集团章程为基础与核心的规章制度体系。目前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集团理事会会议制度、集团信息沟通制度、集团财务公开制度、集团成员资源共享成本补偿制度、协调统一的教学标准与质量考评制度等等。

四、建立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集团运行经费的投入体制

职业教育集团的有效运行需要稳定、充足的经费。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集团的运行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职业教育集团功能的发挥。为了促进职业教育集团的健康、稳定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起一个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集团运行经费的投入体制。

(一)建立职教集团成员单位按年度缴纳一定管理费的制度。从职业教育集团的组织机构与功能上来看,职业教育集团实质上是一种以团体会员为主要成员的社团性组织。职业教育集团理事会及其下设办事机构所做的所有工作都是在为集团成员提供某种公共服务。作为享用这种公共服务的集团成员,理应为集团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买单”。因此,按年度缴纳一定的管理费应当成为集团成员应尽的义务。职教集团成员单位按年度缴纳的管理费应该成为职业教育集团相对稳定的经费来源。

(二)职业教育集团通过建立经营实体所获得的经营性收入应当成为职业教育集团运营经费的重要补充来源。

(三)政府应当给予职业教育集团一定的奖励性引导资金,鼓励职业教育集团健康发展。

(四)职业教育集团还可以通过多渠道吸收捐款和赞助,作为集团运行经费的补充性来源。

五、加强政府对职业教育集团的管理与引导

我国的职业教育集团是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组建起来的,政府的管理和引导对健全和完善职业教育集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制定并出台职业教育集团运行管理的政策法规。近些年,我国许多省市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集团的专门性政策文件,对职业教育集团的性质与职能、组建原则、组建形式、组建程序等问题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有效地推进了职业教育集团的快速、规范、健康发展。然而,目前各省市出台的有关职业教育集团的政策文件主要规范的是职业教育集团组建的原则、形式和程序,对职业教育集团组建后,如何规范地运行管理还缺乏细致、具体的规定。随着我国职业教育集团运行管理实践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政府部门有必要出台职业教育集团运行管理方面专门性的政策法规,对职业教育集团运行管理的基本规范作出明确的规定。

(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协调相关政府部门尽快落实职业教育集团的独立法人身份,以使职业教育集团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法律地位,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正规的社会组织。

(三)出台并落实鼓励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优惠政策。职业教育集团是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文件精神,促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主要载体,还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政府给予积极的引导和扶持。

目前,全国不少省市已经出台了一些鼓励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优惠政策。例如,河南省教育厅2004年的《关于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若干意见》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鼓励、支持职教集团发展,在政策、经费上给予扶持,同时扩大职教集团相应的统筹权和管理权。允许职业教育集团自主制定集团内各层次教育的教学质量标准,自主设置专业,自主制订教学计划,自主选用教材,自主开发课程。对职教集团内具有“3+2”分段制高职招生资格的学校,在安排招生计划时予以倾斜。为了保证“3+2”分段制高职培养质量,“3+2”分段制高职招生计划仅限于安排在省教育厅确定的具有“3+2” 分段制高职招生资格的学校。积极鼓励、优先支持集团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境)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上海市教委2007年的《关于本市推进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工作的意见》对运行良好职业教育集团提出了5条鼓励性政策:1.支持开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勤工俭学、工作经历转换成学分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2.在安排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项目时,优先考虑集团内的职业院校;3.对于集团内的成员单位优先给予政府委托的培训任务;4.凡符合有关条件的集团内高等职业院校可被列入高校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院校;5.对于在集团建设中成效显著的相关人员和单位,给予表彰和奖励。

篇6

【关键词】高职;紧密型;产学合作

一、产学合作教育提出的背景

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教学观认为,首先,在教育目标上,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每个学生最适合的发展道路。即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突出能力,选取教学内容,安排学习任务,努力开发学生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力、判断力和独创精神,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每个学生都来有所学,学有所得,得有所长;其次,教师要改变自己以往的教学行为。备课、上课应以学生为中心,更多地从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去考虑问题。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教学,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改进教学的形式和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如在教学形式上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以利于人际智能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上重视最后的反思环节,培养学生的内省智能。力争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课堂互动形式多样,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明显。而产学合作教育就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实践有机地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的教育形式。

因此,产学合作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加快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紧密型产学合作的目的就是使学校的办学方向与地方或行业的人才需求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

二、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模式研究

1.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发展现状

①德国。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为双元制。学生既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同时又在企业接受职业培训。学生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获取一定的劳动报酬。这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以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这样的学生具备双重身份:学生和学徒;他们有两个学习训练地点:培训企业和学校;考试则实行严格的教考分离制度。

德国双元制职教体系无论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训练时间的分配,还是培训的运行机制;无论是课程目标制定,还是课程方案的描述和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都体现出强烈的实用性、综合性、岗位性以及技能性等特征。这就保证了德国高校与企业的产学合作关系一旦建立,将是长期、稳固和紧密的。

②英国。英国采用的是学习—实践—学习,工学交替的产教结合模式,又被称为“三明治”模式。其主要特点是:(1)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将课堂学习与工作实习结合起来,很容易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2)工作实践成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年制学生的工作实践时间不少于12 个月,而且学生的工作实践是授予学分的。(3)学生的工作实践是有薪酬的。(4)学校按企业需求分阶段、分批次安排学生在企业工作。

③美国。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强调把课堂学习与通过相关领域中生产性的工作经验学习结合起来,学生、教育机构和雇主是一种合作关系, 参与的各方都有自己特定的责任。学生工作的领域是与其学业或职业目标相关的。大学生自入学起授业半年后, 便将企业的实际训练和大学的教学以两个月为期交替进行, 到毕业前半年, 集中到大学授课, 最后完成毕业计划。参加实习的学生可获得一定的报酬;用人单位可以发现优秀学生,并在实际工作中考核、录用未来员工,减少了员工培训费用,有利于雇佣随时可得的临时工作人员;高校则可以通过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吸引优秀生源,提高学校知名度,增加办学资源,扩大办学规模和效益。

④日本。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来源于美国的“合作教育”, 1956年日本通产省产业合理化审议会提出了“产学合作的教育制度”的咨询报告,1958年7月设置了“产学合作委员会”。日本的产学合作教育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门的产业教育机构;另一类是日本各专业研究机构设立的教育机构,主要是由日本各个协会创立的,在进行研究的同时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培训工作。其主要特点是:政府积极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体制基础,为产学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提供资金支持;大学与企业建立了灵活有效的产学合作保障机制;初步建立形成了开放性的产学合作网络体制。

2.国内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发展现状

教高[2004]1号《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提出了高职教育的发展道路,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

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把构建新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切实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放在首要的位置。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教职成[2011]12号《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随着国家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这一系列文件的提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都兴起了产学合作热潮,产学合作形式多种多样,成果显著。目前,在国内较有影响力的高职示范性院校校企合作的典型代表有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等。其产学合作形式表现如下:

①企业冠名班已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典型模式。例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海天集团、敏实企业、华丰集团、华建集团等一大批企业实行了紧密型合作,建设了以企业命名的海天学院、华丰对外经济合作学院、minth学院、华建软件学院4个二级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与华好集团的合作成立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华好学院(二级学院)。并进一步通过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实习实训基地、资源共享、人才互通等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②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实现紧密型产学合作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不少地方依托较为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以专业为纽带,与行业企业共同组建职教集团,加强校企合作、城乡合作、区域合作,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例如,2006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湖北省40多所职业院校和省内外120多家企业组建了湖北现代制造、湖北电子信息和湖北旅游三大职业教育集团,为产学合作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2007年,为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学院设立校企合作与职教集团管理处,积极寻求和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使运作逐步规范。

三、我国高职院校紧密型产学合作的途径

借鉴国内外产学合作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今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产学合作:

1.综合考虑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利益,拟定规章制度以及合同,明确各方权利与义务。校企共育共管学生;专兼职教师考核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学生毕业时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技能;既可直接就业,又可继续学习深造。

2.学校宜选择国内外知名大企业或企业集团合作。大企业组织机构完整,管理规范,技术领先,工种齐全,环境优越,有利于学生观察到先进设备工具,学到标准技能。如学校可以以大企业命名二级学院。由企业出资在校内兴建实习实训室等。

3.校企资源共享,人才互通。学校学生到企业顶岗实训,为企业提供随时可得的临时工作人员,为企业节省人力资源培训成本。学校的专业教师到企业承担其职工培训,参与技术开发和生产。企业为学生提业实践和实训的机会,企业派技术骨干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还应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培养过程、方法和内容提出要求和建议。

参考文献:

[1]李芹.高职产学合作教育内涵解读[J].前沿,2007:65-66.

[2]宋微.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1:100-101.

[3]汤毅平,喻焕新.我国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途径和方法[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87-88.

篇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近年来,虽然我省农村教师工资逐年提高且都能及时发放到位,但与城镇教师和当地公务员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金华市东苑小学教师告诉记者,教师工资由基本工资、地方津贴和学校补贴三部分组成,目前基本工资实现了城乡同级同等标准,但是地方津贴、补贴和学校补贴却差距很大。“我们一同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同学,分配到农村学校的,每月比分配到城市学校的少500来元收入。”

金华市东苑小学的一位校领导道出了缘由:中小学校工资外福利待遇主要是单位自筹资金发放,中小学教师福利待遇如果当地财政不予安排就没有其他来源。“正因为如此,有很多农村学校除财政发放工资外没有任何福利。”这位领导无奈地说。

调研组发现,常山县每年教师工资外福利城镇初中7900元,农村初中2500元,城镇小学2600元,农村小学1100元;苍南县城镇学校4000―6000元,农村学校1000-1500元。丽水市各县(市、区)农村教师人均福利不足200元/月,多数县(市、区)农村教师住房至今未得到解决。

2008年4月,省人事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实行农村教师任教津贴的通知》,规定浙江省乡镇(不含城关镇)及以下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中正式在编的专任教师可按所聘的岗位和在农村学校任教的年限,从2008年1月1日起每月增加60元至400元不等的任教津贴。这一政策有助于缩小城乡教师的收入差距。

但是,调研组在宁波、丽水等地调研中也发现,许多涉农街道学校的教师对此持有一些不同意见,认为涉农街道的学校无论在设施设备还是教师配备上与乡镇农村学校并无差别,通常也把涉农街道学校作为农村学校来对待,通知把农村学校定位在乡镇学校,就把一大批涉农街道学校教师排除在外。

如丽水市莲都区富岭中学,原是农村学校,自从2006年成立街道办事处后划入城区学校,但就读的仍是农村学生。在2007年农村学校教师浮动一级工资时,该校教师未能享受,但年终统筹福利时又按农村学校计算。今年,按省文件规定提高农村教师津贴60―400元,如按城区学校,该校教师又不能享受。对这些教师而言非常不公平,也不利于涉农街道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

在金华,正积极探索建立教育公平的促进机制,引导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困难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金华市副市长林一心说:“现在有一种现象,保障教师福利待遇好像是校长的责任,这是责任的错位。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津贴的投入,逐步缩小与城市学校的差距。”

一个县总共只有两位特级教师,其中有一位刚评上特级教师,马上就被大城市的学校挖走

目前,农村学校不仅相对生源少、专业教师缺,而且教师们承担着比城镇教师更多的工作量,如兼管住校生、餐饮、护送等。现行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按城市、县镇和农村3种规格划定师生比,其中农村学校最低。调研组发现,按现行的教师编制标准配置教师,农村中小学教师缺口大,教育教学工作受到了较大影响。

影响农村教育质量的原因不仅于此,部分农村学校教师年龄偏大和超编问题严重也是重要原因。如金华市武义民族中学,50岁以上的教师占50%以上,存在着年龄老化、理念僵化、知识退化的“三化”现象。

“‘三化’现象不改变,势必难以引进新鲜血液,教学质量怎么会不下降呢?”武义县的一位老校长很焦急。

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农村学校条件落后等原因,年轻教师不愿意到农村学校任教,而农村学校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却很容易流向城市学校。如某市2007年农村教师2955名流失了590名,其中流向城区441名,跨区122名,经商5名,流向机关22名,流失教师中中高级职称教师有14名。

“我们青田总共只有2位特级教师,其中有一位教师刚评上特级教师,马上就被大城市的学校挖走,我们还怎么敢培养教师?”青田教育局一位领导痛心地说。

调研组在丽水的座谈会上,当地政府和学校的人士直言:“目前我市优秀教师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发达地区有些学校以为教师重新建立档案的做法,把我们付出很大成本、经多年培养起来的优秀教师挖走,给我市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正常的教师流动秩序造成了负面影响。”

优秀师资的流失和教学质量的下降,直接后果是导致城乡教育发展差距拉大。从调研情况看,差距最明显的是城乡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据金华市统计,农村小学、初中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分别比城镇教师低10余个百分点。农村小学中高级教师比例为0.08%,仅为城镇的1/25;普通中学高级教师比例为1.8%,不到城镇的1/8。

台州市人大在调研中建议,要解决好农村学校教师的在编在岗问题,是否可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按班师比来核定。对教师的培养,要突破旧思路,探索新机制,鼓励优秀贫困学生就读师范学校。教师退休年龄宜适当灵活,特别是农村学校,建议放宽教师退休年龄,促进新老更替,增强农村学校活力。另外,对农村中小学教师也应设立正高职称。

篇8

关键词:国际化开放型前瞻性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在新的历史阶段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即加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海南省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实施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办学模式创新工程。本文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以三亚职业教育为例,对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提出三点思考建议:

一、打造特色:职业教育专业资源的国际化重组

(一)职业教育专业国际化与城市国际化的良性互动

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特色应当体现在哪里?随着新一轮国际化办学浪潮的冲击,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高度与视野日益改变着我们的职教观念,也日益推动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布局与全球化的国际教育环境相融合。三亚的城市定位以及其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标杆作用,决定着这个城市在经济发展模式上的国际化选择。硬件建设上,三亚已经建成如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天涯海角游览区、南山文化旅游区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景点。三亚国际化的旅游环境软环境也在逐步改善。三亚将加快旅游要素国际化改造,进一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天涯通”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建立旅游诚信商家联盟,继续实施品质服务计划。作为全国唯一的国际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三亚的国际化程度已经可见一斑:三亚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数据表明,2010年在三亚工作的外国人有970多人次,比上年增长56.7%,主要从事与旅游相关的服务行业如酒店、旅行社等工作。

三亚的职业教育应利用三亚城市国际化发展的契机,摈弃传统的封闭式的地域观,建立开放式的整体观、全球观,为此,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必须在一个国际化的教育平台上进行全方位的重组整合。具体而言,尽可能广泛的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紧密跟踪城市产业发展的布局,建设新的专业或专业方向。一是主动参与乃至积极举办国际性的职业教育论坛或研讨会,扩大与国外同类院校、相关企业及科研院所的交流和合作,博采众长,独树一帜。二是积极探索高职留学生教育,推进国外人才引进工作,打破单一聘请外籍语言教师的模式,注聘请不同专业和行业的外籍人才,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三是继续选派教师出国培训,进一步在提高目的性、针对性和培训效果上下工夫。同时,注意选派优秀的管理人员出国考察、培训,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更新观念,拓宽思路,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二)三亚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国际化个案分析

以海南大学三亚学院为例,为了围绕国际化的特点,该校旅游管理专业2011年新增三个专业方向:体育竞猜管理,亲水运动管理,国际旅游管理方向。会计学增加了一个注册会计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增加了国际金融方向,财务管理增加公司金融方向。工程管理增加了一个不动产管理方向。社会学专业,新增通讯工程的海洋通讯专业方向。新增城市规划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两个专业。这些专业的设置和建设紧跟三亚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把准了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联动的脉搏,形成了自身专业建设的特色,推进了三亚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二、增强活力:建立职业教育专业办学的开放型模式

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战略思维是要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因此,建立职业教育专业办学的开放型模式是增强职业教育办学的活力必然之选。

(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开放型模式

职业教育的专业学历与职业资格证书及职业培训证书应相互促进,相互依存。职业院校专业办学应主动适应劳动市场的人才需求,专业学历与职业资格证书及职业培训证书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同时也反映了职业院校教育功能的转变。学生的经验和经历在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非学历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证书更受重视。以三亚市为例,三亚教育行政部门与职业院校应主动积极地将职业培训纳入学校的正常教学范围,探索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结合的途径和办法,建立开放型的办学体制和学历与培训并重的办学模式。海南省三亚技工学校/海南三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这方面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培养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该校自2009年起,与北京、广州及三亚城市学院等五所院校联合办学,与省内34家企业签署就业协议,与三亚万豪度假酒店、红树林度假酒店等12家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招收“订单培养”人才,学生按规定修完所学课程且成绩合格,学校颁发海南省三亚技工学校毕业证书和海南三亚中等职业技术毕业证书,同时可取得相应专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还可以广泛开展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扩大规模,努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多种服务。如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民航运输系2008年8月就获得中国航协授权,成为航空运输线销售中级培训机构,可培训国内/国际客运、国内/国际货运的岗位资格证书。

(二)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建设的开放型模式

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其专业设置有别于本科教育,不能按学科领域来设置专业,而应当按照技术、服务、工程的岗位来设置专业,社会岗位的需要是专业设置的基本前提。职业教育的专业性质决定其办学模式的开放性。《海南省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提出职业教育在“十二五”期间专业建设的具体意见是“调动行业企业办学积极性。推进办学模式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推行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深化“三段式”、集团化办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职业院校应加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走势和国家地方产业政策的研究,及时准确的把握专业设置的各类信息,加强与政府人力资源服务部门和企业的沟通交流,收集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在专业设置上,重点考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行业定位为主导,以技术含量为参数;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高职院校可以联合行业、企业和当地政府,共同探讨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案。职业院校还可以依托行业优势建设学校实训就业基地,吸引企业关注、参与,激励教师、学生通过实习实训,提高专业技能,获得就业岗位。如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依托海航集团所属各企业单位和集团在行业内的优势,建有海南航空、天津航空、香港航空、深圳航空、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等百余个学生实训就业基地。

(三)职业教育专业管理与质量评价的开放型模式

职业教育专业教育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价的开放型模式,其内涵应包含学校专业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价,也应包含企业对专业办学和育人绩效的质量评价。根据这一理念可以建立立体交叉式的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这一体系可以包含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等评价要素,在这些评价要素当中,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可由教务处和各系部组织考核,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则可以通过学生处校团委协同企业共同评价,学生顶岗实习、校内实训、部分专业课实践环节、毕业设计和综合素质培养、技能比赛等,这些内容的考核,可以通过校企联合的考核方式进行,学生实习实训环节企业评价应占有相当的比重。

三、适应变化:形成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前瞻性预警机制

(一)适应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的前瞻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推进城乡、区域合作,增强服务“三农”能力。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目前,三亚职业教育的涉农专业还比较少,专业建设水平不高。三亚市崖城镇是海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冬季瓜菜种植和集散地,但多种因素影响该镇建成全国重要的热带高效农业产业基地,其中,现代农业种植和营销人才缺乏是原因之一。三亚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应瞄准这一市场需求,紧跟国家教育发展导向,加大力度建设涉农专业。

(二)适应地区经济结构改革变化的前瞻性

从超前应对经济结构的变革考虑,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调整,必须主动适应地区经济结构性改革所引起的职业资格的动态变化。专业设置和调整要跟踪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并积极跟进,建立一套适应机制和运行控制机制,

近年来,支撑三亚经济的三驾马车是旅游业、房地产业和固定资产投资。三亚旅游业虽逐年稳步增长,但行业本身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如疫情到来时,完全可致全行业瘫痪;房地产和固定资产投资则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政策打个喷嚏,行业就重感冒。因此,产业结构亟需调整,以此实现三亚的经济转型。可以预见的是,在经济发展模式上,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是未来三亚重点发展的产业。近五六年时间里,三亚倾心构筑起的城市名片、城市精神、天涯文化这三大“文化品牌”,已彰显出独特的城市魅力。此外,三亚还积极培育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在三亚进行工商和税务注册的各类国际性、全国性和大区域性总部以及管理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物流中心、财务中心、投资中心和营销中心等职能性总部对象(不包括政策性国有企业),税收汇缴在三亚市。在城市发展定位上,三亚走的是“以城带乡、以旅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发展模式,有别于多数城市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发展模式,是具有开创性的专业化旅游城市发展道路。三亚职业学校设置专业既要考虑现实生产的需要,还要考虑三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近期和较长远的需要,注意设置行业发展需要高新技术应用的专业,最少应该考虑三年之后的社会、生产、科技发展的需要。为此,必须做好行业人才需求调查和预测,改造老专业,增设新专业。专业面宽,适应性强。在宽专业基础上,再分流专门化,将大专业小专门化,专业面宽窄并存比较符合发展需要。

(三)适应应用型人才知识、技能、素质结构变化的前瞻性

在教学过程中,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着眼于学生应用创新思维的培养,着眼于学习的主动自我更新。例如指导学生做实验实习课,应该改变普遍的指导性实验实习为设计性实验实习。指导性实验实习通常都是教师、实验员照实验实习指导的要求准备好实验仪器、试剂等,学生按照实验实习指导操作、记录、写实验实习报告。而设计性实验实习,则应由教师先向学生提示目的、方法,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实习方案,确定目的、方法、步骤、设想结果,自行组织操作、记录分析。教师指导学生的上述活动,解决实验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示实验实习结果的处理与分析。最后改变回答式实验实习报告为论文式报告。在整个实验实习过程中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关系。启迪思维,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科学试验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总之,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不同于以学科建设为本位的本科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最为紧密,因此,其专业建设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三亚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关键应抓住三点:着手职业教育资源的国际化重组,打造职业教育特色;形成职业教育专业办学的开放型模式,增强职业教育活力;建立职业教育专业调整的前瞻性预警机制,适应市场和社会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王健.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篇9

[关键词]中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

 

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为建设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提供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为进一步推进威海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近日,我就全市职业教育发展的机制、体制问题,进行了座谈讨论和研究,并对各市区、开发区、工业新区的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提出了加快威海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威海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威海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结构布局和资源配置趋于合理,教育质量逐步提升,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建市以来,威海市职业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人才近40万人。

(一)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近年来,威海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明确中等职业教育管理职责的意见》、《关于深化职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对全市职业教育发展的管理体制、建设重点、结构布局、办学体制、人事制度、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及经费投入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市财政局、发改委、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的通知》,使威海市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迈出了重要一步;市发改委还结合威海市实际,编制了威海市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专项建设规划。

(二)职业教育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在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全市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断增长。自2006年起,全市按实际入库的教育费附加30%和地方教育附加20%,设立了职业教育专项资金,主要公办职业学校实验设备更新、办学条件改善、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培养培训。对公办职业学校,地方财政按农村每班4000元、城市每班5000元的专业教学经费足额拨付。全面实施了中等职业学校助学金制度,对于农村户口和城市低保户家庭的职校学生按每生每学年1500元标准给付,资助比例占到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在校生的90%。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大力支持,为威海职业(技术)学院、威海工程技术学院、威海工业技术学校、威海市交通学校、威海职工中专和乳山市机械工程高级技工学校(文登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荣成职业中专今年已上报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各200万元。据统计,自2005年以来,全市用于职业教育的经费达到20多亿元,其中各级政府用于职业教育的经费达到13亿元。

(三)职业教育结构布局趋于合理。按照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全面优化职业学校布局,市级重点加强了威海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使其成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山东省首批骨干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文登市、乳山市打破行业、部门和学校类型界限,整合各类公办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各自建设了一所职业教育中心校;荣成市也将于近期成立综合性职业学校,从而使职业教育结构布局更趋合理;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和山东交通学院海运分院相继落户威海,为威海市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增添了活力。目前,全市共有职业技术学校38所,其中,高等职业院校3所,中等职业学校35所;政府办学13所,行业办学7所,民办学校18所,初步形成了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公办与民办相协调、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职业教育体系。全市高职学校在校生数达到了2.9万人,教职工2000人,专任教师1371人;中职学校在校生4.4万人,教职工3416人,专任教师2410人。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在校生之比为52:48,职业教育的结构渐趋合理。

(四)职业教育质量逐步提升。一是加快教育资源整合和校区建设,为技能型和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条件。威海市里先后投资数亿元,完成了威海职业(技术)学院的合并、建设、搬迁和威海工业技术学校的改扩建。乳山市占地500亩、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实训车间8000平方米的威海市机械工程高级技工学校和文登市占地360亩、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的文登市职教中心相继落成,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日益完善,标志着两市职业教育在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上实现了新突破。据统计,2009年,全市新增各类专业实训室(车间)64个,使校内实训室、实训车间总数达到167个,校外实训基地达到186个。二是通过重点职业学校和示范专业创建工作,带动了全市职业教育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职业学校围绕 “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设置什么专业、就培养什么学生”的办学思想,适时调整过时专业,及时开发紧缺专业,精心打造特色专业。通过实施示范专业建设工程,创建省级示范(特色、名牌)专业20个,市级示范专业24个。到目前,威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重点12所,省级重点1所。三是通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保证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针对实习指导教师少、生产技术变化快的实际情况,各职业学校采取高薪聘请、派出去研修培训等方式,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全市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达1100多人。

(五)职业教育合作办学取得较好效果。积极探索了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新型办学模式。在校企合作方面,各级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建立和完善了校企合作服务平台,各职业技术学校通过与企业联办专业、聘请企业家为顾问、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实行定单培训等多种形式,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文登市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了校企联合办学的路子,以文登高级技工学校为龙头,以数控机械等专业为纽带,以天润曲轴、东安黑豹、威力工具、艺达集团等企业为依托,把实习实训设备与生产、经营、培训、技术开发结合起来,实现了师资、设备等方面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威海技术学院与华东数控开展了专业共建,威海工程技术学院将荣成市十几个大型企业负责人聘为学校理事,使企业成为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据统计,2009年,全市各职业学校都与2个以上的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合作企业达到300多家,接纳职校毕业生4000多人。在校校合作方面,各职业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了与国内外各类院校的联系和合作。文登师范学校(商务旅游学校)与鲁东大学合作办学,培养“三二连读”小学教育专业大专生;与山东艺术学院合作办学,培养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专业大专生;与韩国大邱教育大学、韩国圣德大学、釜山经商大学、庆东情报大学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威海工程技术学院先后与美国TUNXIS、MIDDLESEX两所社区学院,以及韩国的新星、金浦、韩国伽耶造船等学校,建立了姊妹学校关系,开展合作办学。在工学结合方面,围绕“学历教育和短期教育并举,职前教育和继续教育结合,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培养人才,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思路,开展了在职职工岗位技能和职业资格培训。2009年全市共开展各类培训达8万多人次,其中职业资格证书和岗位技能培训近7000人次,农业技术培训近2万人次,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撑。

二、威海市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威海市各级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支持与改革力度,使全市职业教育办学基础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有了明显增强,但从总体上看,威海市职业教育发展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先进市地相比、与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和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认识不到位,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不强。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重学历、轻技能”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职业教育特别是技工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没有应有的地位,以能力为本的人才观没有真正形成,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大多数从事的工作岗位劳动强度较大,整体工资水平较低,社会福利不到位,加上绝大多数中职和技工学校学生的继续升学道路被堵住,这些造成了一边是企业争抢技术工人,一边是职业学校招不到学生,家长“不让去”、学生“不愿上”职业学校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许多学生进入职校是由于学习成绩不好“迫于无奈”,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思想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体制不够顺,教育行政管理出现空位。目前,乳山市、文登市已经先后将辖区内的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全部合并,分别成立了由上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批的威海机械工程高级技工学校、文登高级技工学校。荣成市近期准备整合教育资源,成立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批的高级技工学校。工业新区也只有一所技工学校。按照“谁审批,谁管理”的原则,这些学校都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管理,教育行政部门无法对这些市区的职业教育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造成教育行政管理上的空位、不顺和“缺腿”,上级教育部门的政策落实不到相关市区的学校,尤其是上级教育部门的诸多优惠政策无法惠及这些技工学校。同时,由于技工教育是职业资格教育,不能发教育行政部门的毕业证,难以满足学生对技工教育和学历教育的双重选择。

(三)教学力量薄弱,“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一是教师数量不足。自1999年至今,威海市没有再对职业学校重新核编,随着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原有的编制已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文登市2000年以来,职业学校仅调入韩国语教师7人、日语教师5人、旅游专业教师1人。以威海艺术学校(艺术类按师生比1:8配置)和威海工业技术学校(理工类按师生比1:13.7配置)为例,现编制缺口分别为156人和29人,缺口主要是专业课教师。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威海市技工学校理论课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27,达不到1:16-18的规定要求;实习指导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41,与1:20-22的标准差距更大。目前部分职业学校虽然自主招聘了一些教师任教,但其工资和经费绝大部分是学校自已承担,且工资水平与在编教师差距较大,优秀的人才招不进来。二是“双师型”教师比例低。全市专任教师中的1293名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同时拥有教师资格证和专业技能证的“双师型”教师只占29%,低于省里规定的40%的标准。三是来自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比例低。威海市从生产一线聘请的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只占专业课教师的12%,低于省里规定的20%的标准。四是教育行政管理和教学研究力量薄弱。全市教育部门从事职业教育管理与教研的专职人员只有9人(行政5人,教研4人),市教研中心仅有1名专职研究人员;市技工教育研究机构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合署办公,没有专职研究人员。各级教研部门主要面向的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基本处于停顿状态。而青岛、淄博、潍坊、烟台等市,都设立了职教教学研究独立事业单位,编制均在20人以上。

(四)实训条件较差,制约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水平。威海市的职业学校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实训实验设备不足问题。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现有校内实训室(车间)、实验室共167个(包括同一专业拥有多个实训室),一半的专业没有实训、实验设施,很多学校的相关专业是在黑板上“开机器”、书本上“练技能”。全市技工学校共有实训设备1880台(套),平均7个学生一个工位,与2个学生一个工位的要求相差甚远。同时,在当前技术发展进程加快、设备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的情况下,以往配备的教学设备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需要,不少器材和设备已经被企业闲置、淘汰,但仍在学校中使用,导致教学实效性大打折扣。由于实训设施数量少、质量差,该开的实习、实训课开不起来,实践教学不足总课时的1/3,因而较为严重地制约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水平。前几年各市区执行的城市教育费附加30%和地方教育附加20%按规定应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师培训,实际上大都用于部分学校的基本建设,大多数中职学校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支持。

(五)专业设置不够合理,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威海市职业学校设置的270个专业中,面向一产类的只有1个,面向二产类的62个,其余全部是三产类,而威海市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为6.92:60.56:32.52,其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由于一、二产专业教学设施投入较大,学校难以承担巨大的费用,加上就业岗位与学生期望值有较大差距,一些一产急需的农、林、果、牧、水产、养殖等专业,二产急需的造船、医药、新材料等专业,无力及时开设招生。另外,威海市职业教育学校的专业设置存在雷同,真正叫得响的特色品牌不是很多,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学校抢生源和“招生难”等无序竞争现象。

三、加快威海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尤其是当前“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时期,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调研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企业求贤若渴,对技术工人尤其是对一些高端技术人才需求迫切。今后,威海市的职业教育应结合威海市实际,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产业布局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为重点,逐步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建设宜居开放现代化新威海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加快威海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大力宣传发展职业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定期开展各类技术比武和优秀技能人才评选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优秀技能人才,引导人们逐步转变轻视职业教育与技能型人才的陈旧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求学观、择业观、成才观,营造重视职业教育与尊重技能型人才的社会氛围,使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制定威海市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抓紧研究出台《进一步加快威海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近期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部署任务,形成发展合力。

(二)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一是强化统一领导。继续完善“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健全各级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职业教育工作的重大问题和政策措施。二是明确管理职责范围。分清教育行政部门与其他部门对职业教育管理的职责,明确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归口管理学历教育,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教育的有关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职业技能鉴定,综合管理技工学校。三是对部分整合后的学校在业务上实行共同管理。为便于加强对职业教育的行政管理与宏观调控,根据“谁审批,谁管理”的原则,各市区经整合职业学校、技工学校而设立的公办高级技工学校,应兼顾学历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实行教育行政部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业务上的共同管理,即在现有技工学校的基础上,按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校名和程序,报市教育局重新申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牌子,实行一校“两名”,教育业务实行由两部门的双重管理。四是设立职业教育教研机构,充实专职管理与教研人员。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根据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加强职业教育管理与教研力量,设立专门的职业教育教学研究机构,配备和充实专职人员,负责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及指导工作。

(三)加大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是以实习实训为主的投入型教育,其设施设备的多寡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决定着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建议进一步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不断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继续落实“教育费附加不低于30%和地方教育附加不低于20%主要用于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培养培训”政策,按照一视同仁、同等对待的原则,兼顾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和学历、技工教育不同需求,建立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通过引导性支持与奖励,集中用于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和市级以上重点(示范、名牌)专业购置现代化实习设备和实训基地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实训设施薄弱的局面。对公办职业学校,地方财政按农村每班4000元、城市每班5000元的专业教学经费足额拨付,确保财政用于职业教育的资金足额到位,专款专用。积极探索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拨付办学经费制度。

(四)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推进体制创新,积极探索多元办学路子。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鼓励、支持和引进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探索股份制、承办制、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等多种办学模式。一是校企合作模式。引导企业参与和支持职业学校建设,使其在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制定、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培养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按照省政府办公厅2009年出台的《关于加强全省企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建立一批企业实训基地,作为职业学校定点合作单位。在36家省企业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再选择一批规模以上企业进行重点培育,使威海市企业实训基地达到50家以上。参照江苏省的做法,对企业按规定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威海市为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实行部分统筹(统筹部分可定为职工工资总额的0.5%),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奖励校企合作的重点项目与先进单位,对企业实训基地建设和实习实训给予相应补贴。支持企业组织职工到职业学校培训,所需经费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支付;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实训所产生的费用,也可从职工教育经费中支付。二是行业协会模式。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由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委托相关行业组织牵头,充分利用威海市行业协会门类众多的优势,发挥行业协会的纽带作用,引导学校加入行业协会,建立“学校对行业协会,行业协会联系企业,校企共同培养”的产学一体办学模式,推动企业人才需求和职业学校育人机制的有效对接。三是职教集团模式。借鉴郑州、青岛、烟台等地先进经验,根据威海市产业发展特点、企业用工需求和学校专业特色,按照“政府引导,骨干带动,校校联合,校企合作,互惠共赢”的原则,积极探索职教集团模式,推进职业教育的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发展。四是校校联合模式。建议扩大高职院校招生对中职学校的招生规模,积极探索高级职业学校“3+2”的学制或五年一贯制,推进职业学校与职业学院、普通高等院校及海外院校的联合(合作)办学,多途径拓宽中等职业学校迈向高等职业教育的通道,让中职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也为威海市培养更多的高级职业技能人才。

篇10

关键词:台湾;职业教育:现状:启示

作者简介:沈汉达(1960-),男,上海市人,现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副教授、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校长。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8)17-0058-03

台湾产业和经济社会结构近几年发生了变化,基础产业日渐萎缩,部分产业日趋呈现“空心化”特征,使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发生变化,台湾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基层技术人力培养目标的定位受到挑战和冲击。目前台湾职业院校办学实践中,升学导向功能日趋强化,升学导向与专业技能培养两者相互依偎,碰撞共存,正逐步形成一种特有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一、对台湾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认识

第一,强化升学导向。但发展职业教育依然有政策倾斜。升学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据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统计。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学比例由1998年的24.76%上升到2004年的66.61%,而学生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的比例则由1998年的42.57%下降到2004年的21.36%。2007年,台北士林高级商业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学的比例占92%,直接就业的比例仅占4%,未升学和未就业的比例占4%。明德女子中学2006年度学生升学比例超过了90%。在该校美容美发专业实训室内,笔者抽样询问5名女生,她们表示毕业后将首选升学。

职业教育享有倾斜政策。目前台湾职业学校年度财政投入要比普通高中高出10%左右。据介绍,台湾地区教育行政部门自2007年度起的5年内,将投入500亿元新台币重点投向综合指标评估合格的职业院校。

职业学校学生高考享有倾斜政策。据了解,职业学校学生参加技术院校考试共4门课程,满分为700分,其中国文和英语两门文化课程各为100分,另两门为专业课。每门为250分,专业课所占比例超过70%。部分专业高考时,还设有面试环节。面试分数占学生考试总分40%比例。

台湾部分技术学院升格和高校扩招,为中职学生升学导向提供可能,使台湾目前人力结构呈“橄榄状”。中间层次人才过剩。大学生在失业人群中所占比例最大。同时,产业升级和劳动力市场学历高移化需求,也进一步推动和强化了升学导向。台湾现阶段社会和产业的发展需求,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功能定位,升学导向成为与台湾现阶段生产方式基本吻合的一种特有的职业教育发展形态。

第二。专业教学退居“侧位”,技能培养侧中求重。由于受升学导向“指挥棒”影响,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比重逐步下降。文化课与专业课的课程设置反差明显。据对参访学校开设课程统计,目前专业教学课程一般均低于50%,有的甚至低于35%。台北士林高级商业职业学校商业经营科的义化课程科目占61.46%。专业课程科目占20.8%,学生实习只占17.74%。台北大安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学生毕业总学分为192学分。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含实习)学分比例为112分:80分。专业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41.6%。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倒挂”,导致学校办学成本和资源配置结构失衡,由于偏重升学教育。有的职业学校添置实训实习设备费用占学校年度总成本比例仅为0.72%,管理成本分摊比例为13.83%。而用于支付教师薪酬比例却高达82.52%。

虽然文化课教学占有主导地位,但职业学校仍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部分学校追求专业精致化培养,高雄餐旅学院实施“三明治”教学,推行产教合作的办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起到积极作用。

第三。学生到企业实习出现“阻梗”现象,缺乏实践锻炼。随着台湾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企业一般不乐意接受学生实习。据台北士林高级商业职业学校校长介绍。由于台北中小型企业居多,学生实习容纳量有限,而该校一个年级学生有1000多人。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很困难。再者,大部分企业为民营和私有企业,对于接受学生实习热情不高。尤其是对商业和会计类学生,企业担心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差错而给企业带来损失。因企业实习出现“阻梗”,学生缺乏接触企业和实践锻炼的机会。

针对学生企业实习困难的情况,学校一是压缩实习时间,将原来一学期的实习时间压缩到暑期2-3个月:二是以开办讲座和校内实习等形式来弥补和替代。台北士林高级商业职业学校组织广告设计科和烘焙科学生每学年进行为期二天的专场实习。教师组织学生自己设计作品或制作食品出售,帮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生产、联系销售渠道等,在为期二天的专场活动中,实现300多万元新台币的销售目标。高雄餐旅学院航空服务科利用航空公司提供的模拟机舱组织学生实习,同时在校内有航空公司前台服务的实习,采用航空公司实用网络和模拟仿真的工作环境供学生实习。

第四,学校家长会制度具有“双刃剑”效应。台湾职业学校普遍有“家长会”,家长会的主要功能包括帮助学校募集社会资源、对学校建设提出意见、帮助学校处理涉及与学生家长联系等工作,家长会帮助学校对外联络与沟通,使学校与家长、社会的关系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在校长应聘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组成评鉴组,家长会代表作为遴选和评鉴校长的组成人员。台湾士林高级商业职业学校认为,该校培养学生专业涵养有支援单位,其中之一就是家长会支持。

笔者从参访学校了解到,台湾职业学校家长会功能目前正进一步强化,家长会既有对学校支持功能,有时也产生制约功能,呈现“双刃剑”效应。由于受升学导向影响,家长要求学校少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保证学生能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学习文化课,家长会也会因此要求学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实习实训工作的开展。

第五,人文素养和品行操守养成,成为学生培养的重要基石。笔者在与部分学校教师交流时,他们普遍认为学校目前不应该是单单的教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适应社会和适应企业,因而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工作态度、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对企业有满意度选择,而企业也对学生有满意度选择,从学生和企业需求二个层面出发,学校将学生人文素养和品行操守的养成,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从学生入学第一学年起,学校整合学务部门、志工、社团和家庭各类资源,将人文素养和品行操守养成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如台北大安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校训是“精、诚、勤、朴”。精:即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诚:即以诚待人,表里如一;勤:即勤劳习作,服务至上:朴:即朴实自然,热忱宽厚。校训注重

品德养成,从基础抓起,让学生易于实践和锻炼。也容易进行量化与考核。

台湾职业院校基本上都没有清洁工,校内清洁卫生均由学生负责,而且每所学校都窗明几净,校园内和走道内都很整洁。如高雄餐旅学院开设品行课为必修课。校内清洁卫生各班划片包干,学生清晨有半小时的劳作课进行校园内卫生清扫,特殊原因请假的要补课,无辜缺席每次扣0.3-0.5分,累计超过3分者品行课不及格。有的学校在餐饮、西点等专业。还实行隆重的拜师仪式,培养学生受教感恩意识。

第六,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台湾职业学校从校长到任课教师实施动态化管理,拥有较强的专业教师队伍,促使台湾职业教育总体上仍处于较高发展水平。主要表现在:一是学历高。教师普遍具有硕士学位,不少还具有博士学位。部分职业院校设有研究所,为教师提升学历层次创造了条件。台北大安高级工业职业学校260位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6人,硕士学位的116人,目前该校达到1:14.3师生比;二是职业教育师资具有特定的准入门槛。高雄餐旅学院和台南大学等部分职业院校设有教师硕士专修班。毕业后学校认可学历,享受同等学历的薪酬待遇:三是部分教师具有行业企业背景。有的原先是企业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应聘到学校任职,有的在职教师在行业企业兼职。如高雄餐旅学院旅游管理系苏国^教授曾任亚都大饭店总经理及丽致旅馆顾问公司总经理,餐管系陈千浩教授为超商葡萄酒薄酒莱代言人,小厨系陈嘉谟老师曾任台中通豪大饭店行政主厨,西厨老师Mr.Thommasselier曾任亚都大饭店法国厅主厨:四是注重教师的继续教育。有关部门规定。校内公务人员每年要有不少于40小时进修,并开设专门研修信息的登陆系统。台南大学每周三为教师进修日,学校周三下午2:00-4:00为教师进修时间,学校在暑期还开设教师备课专题研修。五是建立教师教学质量的评鉴制度。评鉴系统将教师名单、授课进度和备课内容等相关情况上网。接受评鉴。登陆系统后,学生可以对教师进行评鉴。教师之间、家长对教师和学校均可评鉴。评鉴机制提高了教师的责任感,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七,多种方式推进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彰化师大设立有校领导、政府官员、企业界、校友和学生代表组成的学生生涯辅导委员会,制定学生“生涯进路地图”和毕业生流向追踪与回馈机制。在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作业流程表中,学生第一学年为探索期,了解专业目标;第二学年为养成期,逐步确立生涯与兴趣规划;第三学年为强化期。第四学年为接轨期,接轨期主要了解就业市场、职场体验和提升就业竞争力;学生毕业后为生涯实践期。针对学生与企业双向选择间的落差,学校在日常教学中,将学生带进企业。将企业带进学校,帮助学生逐步了解自己未来的职业。高雄餐旅学院在大厅正中。醒目标志着学院的办学理念是“专业化、企业化、国际化、人文化”,学校开展学生职业辅导和就业服务,经常组织校友返校开设讲座,组织业界人员来校座谈和作报告,组织学生到校外企业参观,帮助学生逐步熟悉市场、熟悉企业,增强就业能力。明德女子中学成立学生辅导委员会,学生填写就业登记卡,由学校和业界联合实施职业辅导。通过良好的校友和校企关系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学校很注重企业对就业学生的信息反馈,将企业反馈情况及时反映给教学教务部门和有关教师,并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依据。

台湾职业学校与企业界都有良好的互动和合作,特别是在学生职业辅导方面。企业有比较深入的参与和支持,在高雄餐旅学院学生实习场所门口的醒目处,标有“铭谢录”,如在航空服务实习教室门口的“铭谢录”上,说明港龙、立荣、远东、长荣、国华、复兴几大航空公司为学院长期提供建教(实习)名额:另一块“铭谢录”上,说明东南水泥厂和统一企业公司提供超过百万元新台币奖学金:在烘焙教学实验场所前,“铭谢录”上说明统一企业公司、一耀企业公司等6家企业,长期为学生实习提供面粉、鲜奶油、酵母、食用油脂和其它原物料;升祥、明资和振劳三家企业提供奖学金等。

二、启示与对策

随着大陆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职业教育为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培养更多的各级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客观要求,选择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借鉴台湾职业教育经验教训,可以前瞻性思考和探索大陆部分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模式与机制。

第一,探索部分紧缺专业实施中高职联合培养模式。部分重点和紧缺专业实施中高职联合培养模式,可以避免目前中职学生高考专业不对口、技能型人才培养“断链”和消耗人才培养成本等弊端。建议经济发达地区部分紧缺的工科类重点专业实施中高职联合培养,选择诸如电子电工、数控、机械等专业,如报考专业对口的进行免试人学试点;对中职学生高考实行多元测评机制,加大专业知识考试比重,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一定比例加分和权重倾斜;对于实施集团化培养模式的职业院校,划定部分专业和职业群,允许集团内对口招生与培养,促进学生培养的连续性。

第二。完善职业学校评估标准。建议建立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运行监控系统,监控系统除有关常规指标外,重点增加若干指标,如校领导中不少于1人应具有行业企业背景:学校师生比、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名单:学校选择抽样10-30%教师的备课与授课材料;学生就业流向情况;学校选择抽样10-30%学生就业后半年至一年的就业稳定率情况:教师继续教育情况等。监控系统建议采用开放式管理,便于登陆查询。区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教育评估、教育科研有关专家。每年度对区域内20%左右的学校进行抽查,评鉴结果将作为学校评估、优秀校长评选和经费投入的依据。监控系统还可以接受学生、家长和教师相互之间的查询和评鉴,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