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交流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4: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文化交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族文化交流

篇1

【关键词】蒙汉翻译 文化交流 作用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民族发展,因此,在各民族交往过程中,对语言的理解将成为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伴随着国家间经济、政治等活动的日趋频繁,不同民族与国家的文化渗透与交流得益于翻译。翻译作为不同语言相互转换的重要手段,在民族交往与国家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文化背景以及用语习惯的不同,要求翻译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因此,在翻译中,对于文化差异的正确理解和认知将决定翻译的水准。蒙汉翻译同样需要尊重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因此,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实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

一、蒙汉翻译的民族文化特色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民俗,民风以及民情,构成了一个特有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被和建立,在未形成稳固的生活区域之前,与历史演变相携。伴随着民族与国家的发展,民族文化的日趋完善,为了互通有无,形成了贸易往来,在此过程中,语言的不通促使翻译的出现。在跨文化翻译中,注重民族文化特点,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对于文化交流以及经济、政治等社会活动往来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我国的成语故事《掩耳盗铃》,故事讲述了一个偷盗的人看中了一家人门上的铃铛,想将它偷取过来,可铃铛在碰触下会发出声音,容易被人发现,于是,这个偷盗的人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掩住自己的耳朵,就不会听到声音了,可想而知,偷盗的人很快就被人抓住了。这个故事的告知,不要做愚蠢而自欺欺人的人。如果对历史文化了解不够深入,那么,很难得出故事背后深刻的寓意。在蒙汉翻译中,译者对于两个不同民族的历史典故、朝代更迭、生活习惯等的了解,将决定着译文的欣赏性和研究价值。

二、蒙汉跨文化翻译的意义

蒙汉跨文化翻译在解决语言障碍的同时,也促使了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在人类语言形成之初,语言就与文化相互依存,这意味着语言的流通也将促使文化的交流。对于不同语言的翻译,在增进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使得不同文化间产生的碰撞,这种碰撞容易激发人们对不同文化的深入研究,由此引发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在蒙汉文化交流中,翻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文化交流的意义上看,翻译对不同语言的构成以及使用条件有了一个全面的阐述,在思维层次上向人们揭示了文化的差异性,同时内在的文化信息又向人们阐释了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以及深远的民族文化,从而实现了文化的互通。在蒙汉翻译中,对于语义的表述以及语法构成的研究,将决定译文的表述是否符合限定的文化背景。例如:对于语法,从宏观的角度出发,译者要从主语和主题两个方面考虑译文的组合。汉语对于动作的发出者或实施者赋予了决定的权利,所以,具有强烈的主导作用,因此,在蒙汉翻译中,确定主语或主题,对于有效完成译文翻译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蒙汉翻译的文化传播功能

在各民族与国家交往中,语言上的交流让人们了解了彼此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以及风俗习惯等,从而使不同民族的文化得到了交流,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蒙汉两个民族很久以来就建立了友好的往来,在蒙汉交流的过程中,两个民族语言上的互通对于社会活动的友好进行创造了条件。蒙古广阔的草原赋予了那里的人们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生态伦理的思想和民族精神,而汉族则以农耕为主,他们在耕作中收获希望和幸福,对赋予他们生命的土地极其热爱。在汉耕文化中,大儒思想让人们懂得了顺应农节耕作,才能有所收获,这也体现出了顺应自然发展规律的思想。在蒙汉翻译的过程中,两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促使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发生了改变,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民族间的交流更为顺畅,为建立良好的民族关系创造了条件。蒙汉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上的交流,同时也是两个不同民族文化上的交流,对于文化差异的认知,将决定翻译的好坏,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坚持“文化传真”的原则,以构建良好的文化传播桥梁,使蒙汉文化能够相互影响,共同为民族发展贡献力量。

(1)文化的凝聚功能。在不同的文化领域,文化的凝聚功能使得不同的文化具有了相同的文化传播主旨,通过对文化的凝聚使得民族间形成了和谐的发展氛围,对维护民族稳定以及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民族间文化的传播,使得文化不断吸纳新的事物,实现了文化的创新和丰富,在这一过程中,翻译作为重要的交流工具,将推动文化传播向着更为深远的方向发展。从某种角度上看,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相互转换,更是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传真”,所以说,翻译也是文化翻译,也只有这样,翻译才算完成了真正的使命。

蒙汉两个不同民族在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的过程中,建立了良好的民族关系,在社会活动交往过程中,翻译有效地避免了两民族文化差异造成的审美以及理解上的误区,进而突破了交流的瓶颈,使社会活动更为活跃。蒙汉翻译将文化交流变得顺畅,实现了不同民族在某以方面思想上的共通,所以,翻译的凝聚功能对民族核心文化的交流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2)文化教化功能。文化传播的受众者在对文化的感知中逐渐理解并接受不同文化的核心内容,从而自觉遵守该文化的要求,这就是文化教化功能的作用。在跨文化交流中,翻译的目的不仅是让人们理解彼此的语言表述,同时也要让人们对彼此的文化能够认同,进而能够自觉地将该文化带入到自己的生活范围中影响他人,从而使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播,这也是翻译要达到的最高目标。在蒙汉文化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关注受众者的感知情况,并尽量让其接受文化熏陶,从而达到影响的目的。一般来说,译者要有强烈的文化意识,重视文化差异,才能发挥出蒙汉两种文化的教化功能。

总之,蒙汉翻译作为两个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文化差异有足够的认知,这不仅能使翻译完成基本的作用,同时也能促使两个不同文化相互渗透和影响,从而使接受者能够受其影响并能够自觉接受这一文化的熏陶,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以推动不同的相互交流,为实现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促进贡献力量。蒙汉翻译是凝聚蒙h两个民族的重要纽带,为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发展,文化的相互交流有着积极的意义。

篇2

关键词:婚礼;葬礼;文化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Yunnan Ethnic Minorities′ Wedding and Funeral Ceremonies in External Exchanges

CHEN Ping

Abstract:Yunnan possesses varieties of ethnic minorities, with exotic and colorful folk customs, among which weddings and funerals are particular. The rituals, procedures and ceremonies on ethnic weddings and funerals not only show us varied and graceful folk customs but also embody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s. Thus,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se ethnic cultures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our task.

Keywords:wedding ceremony; funeral ceremony; culture

在云南的大部分少数民族中,婚葬礼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事项,往往承载着本民族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内涵。在这些婚葬礼仪中,蕴涵着各民族的社会理想、民族心理、、神话传说以及风俗习惯等。因此,对少数民族婚葬礼习俗的考察与研究,具有进一步了解各少数民族现存或已失传文化事项的现实意义,从而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更准确、更传神地宣传这些少数民族。

一、婚礼习俗文化

(一)传统习俗仪式的展演

少数民族的婚礼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传统习俗,同时婚礼仪式又是这些传统习俗展示的极佳平台。人们借助这一欢乐喜庆的氛围,通过各种形式,将本民族最本质、最突出的特征展现出来。如喝“三道茶”习俗,就是大理白族婚姻礼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三道茶的顺序是一苦、二甜、三回味。因此,新婚人喝“三道茶”的仪式,被赋予了提示新人“生活并不总是甜美如意的,要经历劳动的苦才能更懂得珍惜生活的甜”,以及启示新人甘与苦的交替将伴随着人的一生,到老年方能在回首往事时感悟人生百味的深层含义。又如在部分地区的彝族婚礼中,至今仍保留着娘家人向迎亲客人身上泼水的习俗。这种习俗来自彝族的一个古老的观念, 水是万物之源, 有水始有万物, 才有生命, 才有了人类。透过这一婚俗习惯,我们看到在崇火、敬火的彝族人民心中,水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生命、吉祥和幸福的象征。

(二)教育意义

少数民族的婚礼大多由族中的长者以及专门主持婚礼的人所主持。例如,在丽江华坪花傈僳的婚礼上,东巴(当地人叫“尼扒”或者“毕扒”)在主持婚礼时要唱民歌,他们把本族的源流、关于婚姻的美丽传说,以及男女的感情等内容都融入到歌声之中。于是,许多族人在婚礼喜庆欢快的歌声中,自然而然地了解了本民族丰富的历史传统、起源传说,加深了对本民族的情感与认同感。又如,在普米族的婚礼中,对入席的先后顺序以及就坐的位置,都有十分严格的规定。在这样的婚俗礼仪中,普米人从小就懂得长幼之分,以及尊重长者的传统。由此可见,婚礼为众多少数民族提供了展示各种礼仪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活动的极佳平台,在其喜庆气氛的烘托下, 其感染力是其它活动所无法相比的, 因此, 就成为年轻一辈学习本民族传统的最好机会。

(三)人际关系的协调

“两家联姻,家家帮忙,全村寨热闹”是很多少数民族的婚礼习俗,在婚礼前后,村寨里的许多人都会来帮忙。例如居住在云南怒江大峡谷中的怒族,当某家人办喜事时,除了家族中人以外还有全村的相亲们都会热情地前来帮忙,男的帮着主人家挑挑水、砍砍柴,女的帮着打扫卫生或做一些手工活。其实这种婚俗现象普遍存在于云南的很多少数民族当中。因此,少数民族村寨中的婚礼,往往展现出一幅大家欢聚一堂、纵情歌唱、老友举杯畅饮、陌生人相互认识的热闹景象。这种欢乐、和谐的氛围使得亲戚朋友、父老乡亲们的沟通和交流更加顺畅,联系更为紧密。另外,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不同民族混居现象普遍存在。一个民族婚礼常常会邀请别的民族的朋友参加,这在无形中又增进了各民族间的友谊和文化交流。由此可见,少数民族的婚礼无论在调节亲人之间的关系、不同辈份的人们之间的情感,还是在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友谊方面,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生产和生活技能的传承和交流

婚礼被许多少数民族视为家庭中的头等大事,在他们看来,婚礼办得是否隆重是家庭兴旺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婚礼的准备工作从一年,甚至几年前就开始了,如盖新房, 备嫁妆, 育猪羊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家庭经济实力的展示,也是家庭生产技能的比拼。新娘则要靠一双巧手,为自己准备一套漂亮的婚服。婚服的精美程度,是人们评价新娘手巧不巧、人勤不勤快、能不能干的重要标准。再加之婚服的制作较为复杂,需要新娘子向母亲、姐妹和亲戚们虚心请教,这一学习过程甚至从小就开始了。而造房子、种地、打猎等,则是新郎所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婚礼的筹备过程就是婚姻双方不断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而婚礼中物品的丰盛程度和仪式的热闹程度,则是一种生产技能水平的展示与交流。

(五)宗教文化的传承

笃信神灵与原始崇拜是许多少数民族的共性特征之一。于是在婚礼这一盛大的仪式中,自然贯穿了许多拜神、驱邪的宗教活动。人们希望通过这些宗教仪式,使一对新人的结合能够得到神灵或祖先的认可和保佑。例如大理凤羽白族的婚礼中举行“新房挂镜”仪式,他们相信镜子具有驱邪照妖的功能,可以保佑新婚夫妻平安健康、家庭和睦。另外,在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傈僳族等众多少数民族中,至今仍保留着新娘要跨过火盆、跳过火堆或钻过火门才能进男方家门的原始宗教习俗。这一习俗的由来,一方面源于他们对火的原始崇拜,另一方面则是人们对火赋予了驱除邪魔的象征意义。正是人们这种借助宗教仪式,以保佑新婚夫妻平安幸福的心里诉求,使得各民族的传统通过婚礼这一形式得以展示和传承。

二、葬礼习俗文化

(一)延续气脉

云南少数民族普遍认为,死亡只是人去了另一个地方,而不是真正的消失。他们认为在呼吸停止后,灵魂将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虽然人死了,但他(她)仍将以一种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人间,并与生者保持着某种联系。如哈尼族丧礼习俗就是这样: 当年长者临终时, 众孝子女必须守候在旁边, 并由孝子通常由长子履行“ 萨策把” 仪式。在哈尼语中, “ 萨” 为气流、气息, 引伸意为血脉、生命,“ 策” 为断开、裂开,“ 把” 为扶住、抬起或端住等。“ 萨策把” 合为扶着让长者咽气, 意译为延续气脉。延续气脉的具体程序是临咽气时, 一名孝子用手竹环抱临终者的脖颈, 稍微扶起让其断气。在元江县羊街乡忙叶村一带的哈尼族山寨, 长者咽气的当口, 孝子要对着死者的衣袖口吹一口气或者与死者嘴对嘴吹一口气。在红河县乐育乡一带的哈尼山寨,孝子用左手拉着左袖口, 等候在老人的旁边, 当他呼出最后一口气的时候, 左手拂过老人的嘴边, 表示把气接过来, 并立即送进里屋, 装入米箩或框子里, 把它珍藏起来。比如, 绿春县大兴镇大寨村的哈尼人称承接衣食的仪式为“ 格朗把”。 其过程是丧牛宰杀以后,无牛以猪代替, 众孝子女围牛而哭, 直至牛粪泄出。若牛粪不泄出, 须月手按压牛腹挤出,众孝子女逐一用右衣襟, 将牛粪连同土灰捧到正堂中的供桌上。

(二)祖先庇佑

云南许多少数民族都会精心选择墓址,因为在他们看来,祖先神灵愿不愿庇护生者,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看埋葬死者遗体的墓址选得好不好。例如,哈尼族就认为,墓址选择得当与否,将从根本上决定生者未来的命运。墓址选好了,死者的子子孙孙就会人丁繁衍、粮畜富足、家道兴旺、蒸蒸日上,甚至能够官运享通。另外,有的少数民族相信,故去的家族先烈具有神一般非凡强大的力量,能够庇佑族员强健、族群兴旺。因此,当族群中的长者离世,甚至已故多年后,族员们仍要为其举行盛大的“武打丧”祭祀仪式。这种仪式既是对祖先亡灵的告慰,更是对祖先亡灵的取悦,它体现了人们希望得到祖先更多的庇护、帮助和保佑的带有功利性的内心诉求。

(三)亲情与孝道

葬礼时三亲六戚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悼念逝去的亲人,因此,葬礼往往是少数民族家族成员的一次聚会。这时的氛围更有利于家族同根一体,抱成一团, 共寻生存意识的形成。而对未成年人来说,葬礼为他们直观展示了今后将立足生息于其间的社会网络。例如,在极其重视血缘关系的古代哈尼社会中,个人必须完全服从于家族和家庭,个人的情感、意志、思想和行为,都必须符合已有的规范,不容超越。在哈尼族地区,孝子在葬礼中必须履行如下仪式:延续气脉承接衣食与好运,填实口含,为亡父母小硷沐浴净身,并将其大硷入棺,参与选择墓址,确定墓址的鸡蛋必须由孝子跪地抛掷。起棺出殡时,孝子跪地, 让棺椁从头顶上方反复通过三次, 或者参与抬棺等等。这样的葬礼仪式,使得哈尼族的年轻人在耳闻目濡中,懂得并自觉地继承了本族的孝道,同时,又获得了强烈的血缘认同感和血缘归宿感。

(四)村落意识

自然村落是少数民族具有全方位功能的社会组织,是管理和协调社会事务的最大单位。自然村落都拥有一块专属于自己的界线分明的土地,和附着于这块土地上的水利和森林等一切资源;以及在同一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全体村民构成一个在根本利益上荣辱与共的共同体的特征。因此,少数民族往往倾尽全村之力共同办理丧事,丧期自始至终欢声笑语不断, 村民们同餐共饮,正可借此调整因长期面向险恶人生所导致的压抑的心境。同样,比如在哈尼族看来, 死者不仅给生者留下衣食,死者的亡灵还要向生者显示种种征兆,以此为媒介向他生前所在的村落暗示村落的前景与命运。鉴此, 解读死者亡灵显现的征兆,以此把握村落的未来是哈尼族葬礼的一项重要的内容。葬礼中反复渲染强调的村落地域共识,在哈尼族地区所具有的积极的社会意义是不容低估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少数民族婚丧礼是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展示,在他们社会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社会的变化,特别是现代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少数民族婚丧礼中的许多传统习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述的功能有减弱的趋势。在相当多的地区,婚礼越来越简单。因此,如何研究和保护少数民族婚丧礼中那些优良的传统,使之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存在并有所发展,是云南少数民族对外交流中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项目。

参考文献

[1]郭大烈.云南民族传统文化变迁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2]张文勋,等.民族文化学[M].北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杨政业.白族本主文化[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

[4]云南民族文化大观丛书[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陈萍(1975-),女,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跨文化交际与翻译。

篇3

关键词:交际民族文化;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162-02

跨文化交际研究近三十年的发展突飞猛进,成绩卓越。许多学者多角度地提出了系统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有关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涵盖了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文化交际与翻译、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非语言交际、词汇的文化内涵、跨文化交际与修辞、经贸领域的跨文化交际等。[1]不难看出这方面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外语教学界,研究的成果不仅数量颇丰,而且已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和普及。然而当今的世界发展需要具有跨文化能力的人才,要培养这样的新型人才不言而喻首先从文化入手。如何使这样的新型人才具有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自然也就是跨文化研究的任务和宗旨。

仔细分析跨文化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大都以中西方文化作为比较的对象,却很少涉及一个国家范围内民族、种族及区域文化的差异。众所周知,许多西方国家跨文化交际除了探讨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们的交际活动外,还涉及到了同一国度内部主体民族文化与其它亚文化族群之间的交际问题。

一、跨文化交流的先决条件

所谓“文化”,是指借助于语言文字的运用,以内隐或外显的方式传出的意义,它构成了处于一定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下共同生活的群体的“特殊成就”―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特殊经验、智慧,它体现在可观察到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上,其核心要素是价值观念(包括与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2]从宏观上理解,文化是各民族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和社会活动中积淀下来的成就与经验,各民族文化共同建构了人类文明。因此,民族文化作为人类智慧的共同产物具有一定的共性。这种普遍性和共同性为各民族国家跨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另外,从微观的角度上审视,由于各文化群体、社会群体在各自不同的境域和时代背景下千差万别,因此各民族、种族所积淀的文化成就也就深深地刻上了民族的烙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也就必然存在了。这种各文化群体的差异和民族性决定了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必要性。总的来说,民族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各文化群体的互补性,这正是跨文化交流的根源所在。

文化交流就其内在实质而言,一种文化不论历史多么悠久,多么灿烂,如果只限于在同一宗族内流传,其社会价值也不可能源远流长。跨文化交流能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其本质的原因在于,各民族主流文化之间彼此竞争、排斥,具有一定的排它性。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是相对独立、自我演变、充实和完善的。正如法国作家丹纳所说:“一个民族永远保留着他乡土的痕迹……”。但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各种民族文化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在彼此渗透、交融、互补中,觉察到了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所必须克服的弊病,和相对于其它民族文化的优势和劣势。于是文化与文化之间开始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文化在这种优胜劣汰中,一方面不断地捍卫和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时又不断地吸纳其它民族文化的精髓。可以说,不同文化的相互竞争构成了跨文化交流的必然性。

二、文化的民族性对跨文化传播的促进作用

保持各民族、种族的优秀文化和历史传统拓宽了多元文化的并存空间。民族文化涉及到一个民族的伦理、社会制度、民俗、宗教、哲学、艺术等精神领域和物质生活领域。所以,一个民族文化的实质就是该文化群体的生产、生活方式的经验积累,是人们在各自的地理环境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智慧结晶。不同的民族、种族由于他们的生存空间受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制约,其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方式也千差万别,因此其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都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态势。民族文化的进步与落后只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相对的动态过程。可见,民族文化不可能永远闭关自守,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继承和创新为民族文化创造了生命力。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提升传统文化的意识,也就会逐渐失去了活力。但必须警惕的是西方少数国家试图利用霸权文化强调文化的同一性,这种征服和统治“异族”文化的做法违背了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势必遭到其它民族文化抵制。

当今社会由于人类科技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各民族、种族在生产、贸易、信息等环境之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全球作为一个经济、文化共同体而存在的趋势越来越显著。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日渐削弱,各民族都以空前的开放度和包容度与其它民族展开交流、沟通与融合,不断从独立、封闭、排斥的状态转为相互吸纳文化精髓以谋求共同发展的境界。

文化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全球化在文化领域的深层反映和体现。交际民族文化的发展无疑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交际民族文化主要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种族之间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文化渗透以及文化互补,最终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境域及传统模式的束缚而走向世界,实现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文化的融合的过程。

各种民族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各自的文化渊源。因此,大多数民族几世纪甚至更长时间的文化都是劳动人民从实践当中积累出来的经验,是隐含在一个文化群体内部的思维方式、价值体系、民族精神、、审美情趣等要素的结合。所有这些都是由其多年的经济发展状况,传统习俗,社会生产力所决定的。

同时,民族文化的发展需要注入新的生命活力,需要与其它文化相互交融,而不是文化间的相互排斥。

民族文化应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

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一书的序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正是由于文化交流,才形成了今天世界丰富多彩的文化繁荣景象。

众所周知,美国社会具有包容性。美国文化的包容性在于,美国容纳了各国文化之精华。美国文化兼容了德意志文化。到美国生活的德国移民带去了德意志文化,美国的德裔人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中把许多德国文化特征融入到的了美国的文化习俗中。犹如许多像汉堡包、啤酒等具有种族特色的食物一样,热狗也是德裔人在美国的即兴之作。美国文化也包容了亚洲文化,美国华人通过各种方式传承中华文明。美国文化还包容了拉美文化,印第安文化等等。而今由于美国文化的开放性,美国文化又被输出到世界各地。在这种情况下,各民族、种族在保持各自的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的同时,又将本民族文化输出到世界各地,吸纳、融合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髓,进而呈现出当前绚丽多彩的文化面貌。因此民族文化发展需要一种宽松的交际环境,要求多元文化共同发展与繁荣。

三、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意义

今天,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文化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频繁,提高跨文化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彼此交流与兼容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重新构建使得接触甚少或是毫无接触的民族之间创建一种新的联系―“智力联系和精神联系”。民族文化的封闭态势将逐渐消退,多元文化的并存,世界文化的共享,民族文化的独特性都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相互影响、相互依存。跨文化交际责无旁贷地需要肩负起了这一历史重任。

(一)跨文化交际可以提升民族意识,抵制霸权文化的冲击

现在,不少国家已经意识到,如果不加分析的接受外来文化,盲目地使文化看似多样化,最终将忽视本民族文化的内在价值,阻碍民族文化传承的进程。身处如此波澜壮阔的全球化进程中,捍卫民族文化成为每个社会成员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人类文明的进程各不相同,必然会导致文化交流的不平等,甚至出现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主义现象。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的落后,思想愚钝不开化,以排斥的态度面对异族文化,也会阻碍民族文化发展的进程。但捍卫民族文化绝不意味着要导向“民族主义化”的自我孤立。借助跨文化交际思想所提出的“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为”方案,使全球化与本土化和谐统一、谋求共同发展。

(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认知、情感、行为诸方面的能力,交际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根据实际情况,去学习和顺应与之不同的文化习惯,并能创造性地处理交际双方之间的文化差异。[4]学习和借鉴异质文化的先进成分,坚决抵制异质文化的腐朽内容,把民族意识融入到全球意识当中,不断地创造出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只有“会同中外,融贯古今”,以宽广的胸襟批判地继承古今中外一切有价值的文化成果,才能很好地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丰富和完善自己。

随着人类共同利益的日渐增加,共识领域的日益扩大,民族文化发展的综合性趋势越来越明显。跨文化交流有助于自己民族文化的存在和繁荣,同时也吸收外来文化精髓,以文化交流促进科技、经贸、军事等其它领域的交流,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这正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根本所在。

作者单位:哈尔滨学院外语系

作者简介:邴(197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和中西文化对比。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论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5:323.

[2]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王小凤.中西文化与英汉熟语比较研究[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成中英.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8.

[5]高宝虹.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2.

篇4

摘要文化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部分,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表现为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入和吞噬,另一方面表现为各民族文化努力在全球文化中彰显自己的魅力,扩大自己的影响,从而争得一席之地。在这种文化竞赛中,翻译对于促进文化全球化的良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已具有了世界语言的性质,可以充当文化全球化的媒介。在以英语为媒介的互译中,特别是民族文化的英译过程中,最好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尽量保存各民族文化的特色,使文化全球化良性发展。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强势文化弱势文化异化翻译

中图分类号:I046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交通,通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全球化的进程日趋加快。经济全球化已成了不争的事实,文化全球化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全球化是全方位的,不是某一个社会领域单纯发展的产物,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是以经济为中心,逐渐向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领域扩展,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一文化全球化中的两种趋势

历史和实践一再表明,各国各民族文化长期以来都不是孤立、平行地向前发展,而是在相互往来和相互影响的网形中推进。当今的文化全球化过程,也正是各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和消融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两种趋势。一种趋势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文化全球化,表现为西方现代文化在全球范围的泛化。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占有综合优势,居于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不单单存在于物质层面上,即西方的产品充斥了世界市场的各个角落,而且体现在思想文化层面上,经济的优势赋予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全球化中也处于主导地位,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和优势为西方强国的文化传播提供了锐利的武器,他们凭借信息技术和网络建设的优势,将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都以文化的方式渗透到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的民众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模仿,并逐步由感性欣赏变为主动追求,逐渐认同、依靠、依赖这种文化理念。这种潜移默化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使民族文化发生无形的改变,出现了强势文化压制、排斥甚至吞噬弱势文化的倾向。这种以文化全球化来取代文化多元化、民族化、本土化,即推行西方文化中心主义,主张用西方文化统治全球,其实质是西方文化霸权主义。

面对这种危机,各种占弱势地位的民族文化如果不积极应对,容易导致民族身份的丧失,给文化认同设置障碍,而民族身份的消解意味着一个民族的失落与沉寂,文化认同不能实现意味着不同文化之间的尊严与品格无法受到尊重。于是产生了文化全球化的另一种趋势――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豪感驱使着各民族加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保护,对强势文化的“文化帝国主义”的侵略趋势进行反抗,努力在全球文化中彰显自己的魅力,扩大自己的影响,从而争得一席之地。但往往又过分强调文化的民族化、本土化,也就是坚持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主张要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否认文化全球化,排斥外来文化的影响。

文化全球化绝不是要削弱和消解各民族文化,更不是让西方资产阶级现代文化称霸于世,而是建立在文化多元化基础上的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沟通、融合、互补。文化全球化的目的是“让世界成为一座百花园”,使世界各民族先进文化万芳竞秀、彼此借鉴、繁荣昌盛。

全球化是各种文明的互动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同各种“中心论”作斗争的过程。文化上的冲突和差异只是人们相互认同的一个开始,随着交流和理解的深化,这种冲突终将被同化和有序化、合法化,最终达成多元共存的争鸣局面,而这也才是文化持久不竭的动力之源。文化所昭示的文明和智慧之光是全人类都渴望的,真正有价值的文化应当是属于全人类的,而只有是全人类的也才能是民族的,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都是想要得到全世界的认可,都希望被人类所普遍认可的文明所接受。这是文化全球化的一种理想状态,然而,在当今文化竞赛的两种趋势中,要达到这种理想状态,翻译活动则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二翻译在文化全球化中的重大使命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翻译活动自不同语言的人们开始交流就开始了,几乎和人类文明一样的久远,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的基本方式。跨文化交流是翻译发生的本源,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产物,其本质实际上就是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翻译,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国际间文化相互交融、产业竞争日益严峻的大趋势下,已经从从属的、被动的地位跃升到积极的、自主的地位,具有了文化话语权和文化竞争力的战略意义。

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传播、文化影响力、产业竞争力方面,特别重视掌握话语权,在文化、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生产、传播上占有明显优势。各民族文化,要想在世界文化交流竞赛中继续生存和发展,更是离不开翻译。一方面,要积极的把世界各种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翻译到本族文化中,吸收外国文化中的精华,将其与民族文化相结合,在不断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将异质文化转化为自身发展的营养,使之本土化、民族化,让本族文化通过吸取各种文化中的先进因素而得以进化和发展。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对外翻译,加强把本民族文化向外输出的工作,让世界了解自己的文化。这对于处于弱势地位或边缘地位的民族文化尤为重要。即便是优秀的民族文化,如果不走向世界,在这场由于各国综合实力的不均衡而造成文化交流的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压倒性的不均衡文化竞赛中,也会被忽略而逐渐消亡,这既是民族文化的悲哀,也是世界文化的遗憾。

无论是把各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翻译到本民族与中,还是在加强民族文化对外翻译,使民族文化走向世界,都必须选择适当的翻译媒体。世界语言有数千种,把本民族语言作品直接翻译成各种语言文本,或者把世界各民族中用各民族语言写成的文本直接翻译成本民族语言文本,的确能更好的保留原文本的风格与特色,是美好的愿望。但是所需要的翻译量、时间和精力是不可估量的,目前各国翻译人才还很有限,在这种加速度发展的现代世界里,能完成的翻译量是有限的,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说要选择一种语言作为翻译媒介,从而大大的减少翻译的负担,更高效地加强世界文化的交流,那么,英语则是可以承担着一重任的唯一选择。

三英语作为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媒介的趋势

各民族语言既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又是民族文化的承载者,都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映着各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产生活状况。各种语言在本质上都是人类用于交流的工具,应当是平等的。但是由于作为语言使用主体的各民族在人口、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发展不平衡,导致了事实上的语言不平等。绝大多数语言为本民族在日常交际中使用,发挥的作用局限于民族内部的交流和文化传承等作用,而有些语言则成为国家、地区乃至世界的共同交际工具,享有相应的经济、文化方面的特权,使得其利益集团在一定层面上形成霸权。在当今的全球化进程中,英语几乎成为了世界通用语言,这既是全球化的一种表现,也进一步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

英语在国际传播中体现出的强势表现为两方面。首先,国际传播中英语强势表现为使用英语的人口数量上。目前,全世界有近3.8亿人口把英语作为母语,约2.5亿人口把英语用作第二语言。而学习英语的人数则更多。英国文化委员会估计,全球正在学习英语的人口大约为10亿,另有15-20亿人口每天使用接触英语。到2050年,全球一半人口会较熟练使用英语。其次,国际传播中的英语强势更多体现在英语的应用范围之中。冷战结束后,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到来,英语在全世界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包括政治、经济、贸易、文化、外交、旅游、通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术研究等。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性的语言。有85%的国际组织把英语列为通用语言(联合国、欧盟等)。世界上有75%的邮件是用英语写的,80%的出版物和互联网信息都是用英语出版和的。总之,英语已经具备了世界性了。而且,其普世化程度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只能是更广。

在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及其所代表的英语国家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当今全球化形势下,各民族语言及其代表的各民族文化,还必须得借助英语这一媒体来得以生存和发展。

四翻译的导向和方法

把英语当作文化全球化的交流媒介主要是指要加强英语和各民族语言之间的互译工作。特别是各民族语言向英语的翻译工作。各民族文化要进化和发展,必须从各种不同文化中尽可能多地吸取营养,如果要从各种不同语言文化中直接学习,考虑到世界语言之多,对于翻译人才和翻译量需求量之大,是跟不上高速发展的全球化需要的。但如果能从英语中获取所有不同文化中的信息,则对于翻译人才和翻译量的需求将大大减少。要让英语中包含所有不同民族文化内容,首先就要求把各种民族语言文化翻译成英语。而且,一个民族文化,也只有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才能体现自己的身份和价值。从英语所具有的世界性而言,把各民族文化翻译成英语,也就使之走向世界成为了可能。特别是某些濒临消失的语言中的文化,如果不转化成强势语言――英语被保留下来,也可能随着语言的消亡而消亡。反之,即便是在将来的某个时期,某种语言,甚至是某个民族消亡了,其文化和精神还会被保留下来,融入世界文化之中,由人类共享。以英语作为全球文化交流的媒介,就像网络交换机是所有用户终端可以通过交换机而直接或间接的和所有与交换机联网的用户互通信息一样,使各种不同民族语言的文化能通过英语这一媒介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交流,所能节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不可估量的,也使原本两个由于种种原因根本不可能直接交流的个体之间的交流成为了可能。

那么,以英语为媒介进行文化全球化的交流是否会助长英语语言及英语语言所承载的西方文化的霸权主义倾向呢?不一定。语言的本质是一种符号,是人类用来交流的工具。如果要使自己尽可能多地被世界了解,那就应该采用普世性最广的符号来交流。历史已证明,无论是对外翻译还是向内翻译,翻译使民族语言得以丰富和改进、民族文化更加充实、世界文化更加丰富。以中国为例,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四次翻译,使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高度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现代文化蔚为大观、生机勃勃、繁荣发展的新局面。而且汉语也因四次大的翻译而更加丰富,许多词汇都已成为了标准汉语的一部分。如:社会主义(socialism)、雷达(radar)、维他命(vitamin)、快餐(fast food)、克隆羊(cloned sheep) 等。也正是通过对外翻译,中国文化逐渐走向了世界,并对世界文化产生影响。许多汉语词汇,如:儒教(Confucianism)、道教(Taoism)、磕头(kowtow)、功夫(kungfu)、纸老虎(paper tiger)、阴(yin)、阳(yang)等已被收入英语词典,成为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总之,语言本身是没有政治性的,语言的本质就是工具,这种工具究竟体现为什么,完全在于掌握语言的人的主观目的。

翻译作为异质文化与本土文化交流的主要手段之一,不仅肩负着文化引进,促进本土文化与异质文化交流的任务,同时肩负传播本土文化,继承民族文化的重大历史使命。鉴于翻译对文化的重塑和构建作用,在多元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冲突中,在文化霸权主义客观存在的情况下,韦努蒂的观点非常适合文化全球化中的翻译。从英语翻译成各民族语言,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可以让各民族文化更真实的了解和借鉴异域文化,从而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从各民族语言翻译成英语更应该以异化翻译策略为主。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译本在追求目的语文化可读性的同时,一定要保留原作的文化特征,尽量保持各民族文化的特色,以保护民族文化身份,确保文化全球化的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元迈:《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兼论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年第2期。

[2] 邓红艳:《文化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文化建设》,《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3] 朱耀先:《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翻译》,《学习论坛》,2004年第12期。

[4] 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5] 王治河:《论后现代的全球意识》,《全球化的悖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篇5

“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线路之一“中蒙俄经济走廊”与蒙古国倡议的“草原之路”不谋而合,为两国的合作交流提供了新平台。在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时民族文化将对中蒙关系稳定向前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以“一带一路”为背景,试论民族文化在中蒙关系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及现阶段面临的困难和出路。

[关键词]

中蒙关系;一带一路;民族文化;内蒙古

一、民族文化在中蒙关系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由本民族全体成员共享的,用于在民族生产生活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价值观念和物化载体的总和①。民族文化在传承发扬的基础上不断变化。但是,作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符号,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不同民族文化内容迥然不同,具有差异性。同时民族文化是由本民族所有成员共享的,从跨国角度出现了不同国家部分成员基于具有相同或者相似民族文化(文化的共性)而产生的文化认同。

(一)相似的民族文化为两国的人文交流奠定了基础

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民族之间差异的重要标志之一,独特的民族文化从根本上决定着本民族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国和蒙古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中国内蒙古和蒙古国的传统经济方式—游牧文化提供了彼此认同的基础。内蒙古与蒙古国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有历史和现实多元联系,虽然随着经济、时代的变迁,文化在继承、发扬中发生了变化,但共同的文化依然使内蒙古与蒙古国有着相似的文化价值取向。在“一带一路”的共建上就有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历史基础、情感联系和共同利益关系,具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这就要求发展为我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内蒙古要紧抓发展的时机,主动使民族文化成为加强国际合作的情感媒介。

(二)民族文化是发展国际贸易的重要推动力

虽然经济因素对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决定性作用,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对国际贸易的间接作用日益加强,“一带一路”作为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重要战略,其构想及实施所依托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与沿线国家具有千百年来民族文化交融和认同的深厚基础。民族文化通过影响相关产业的产生和发展,进而影响到国际贸易的内容并最终对国际贸易的规模和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民族文化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国际贸易的重要推力,更是对经济方面“劣势”的有效补充。很显然,在中蒙国际贸易中,融入更多的民族文化因素,充分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是增强经济交流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民族文化交流是民心相通的主要途径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之一,是建设“一带一路”的社会根基,更是实现双向开放的内政和外交条件。实现民心相通最有效的方法是文化相通,沿线各国人民之间加强文化交流,彼此深入了解才会成为命运共同体。我国的蒙古族由于历史原因和蒙古国有很多传统的交往关系,这必将促进内蒙古与蒙古国间的民族文化交流从而增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理解和信任。民族文化的交流合作包括学术、教育、旅游等多个领域。

二、中蒙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遇到的困难

中蒙关系现阶段以稳定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为主流,但两国之间仍有不稳定因素存在,这使内蒙古在“一带一路”中与蒙古关系的发展遇到很多困难,这种困难主要分为自身因素和国际因素等,具体表现如下:

(一)国内的制约因素

我国是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大部分少数民族、跨境少数民族分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上,这直接决定了该地区历史文化和宗教的多样性。内蒙古属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富集但经济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在历史上,我国的蒙古族虽与蒙古国有密切交往。“一带一路”使内蒙古成为中国和蒙古国之间夯实双边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为内蒙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但在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发出一些质疑之声,认为内蒙古脆弱的环境未做好双向开放的准备和基础,“一带一路”建设会对内蒙古的生态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二)蒙古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蒙古国为内陆国,对外贸易不得不借用中国与俄罗斯的出海口,自然环境恶劣气候不适宜农耕,加之人口数量少导致劳动力缺乏这些客观原因直接导致国内农业发展落后、交通运输不便、过度依赖进口产品、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这些将会制约蒙古国与内蒙古之间经济文化合作交流。此外,一部分蒙古国人民对我国的国情、政策、文化缺乏了解或者有一些错误认识,影响到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交流。

(三)其他制约因素

在全球化形势下,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中国和蒙古国国内和国外环境的变化和与舆论的影响会给两国的交往交流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例如,在蒙古国有些人误认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立对蒙古国不利,会对自主发展造成冲击。目前,中国日益增大的国内能源与资源的渴求与蒙古国开拓市场的需求使中国企业加大对蒙古国的投资,由于部分企业环保意识薄弱、对当地风俗习惯不够了解与尊重直接影响到两国合作效率。

三、发挥双方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一)深化民族文化研究,凝聚发展共识

中国与蒙古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当今时代,中蒙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更是合作上的好朋友和战略上的好伙伴。基于历史和现实,中国和蒙古国应该抛开疑虑、秉承亲诚惠容的理念坦诚相待、包容互助、共同发展。面对不同的质疑声和两国复杂的国情,双方应该继续推进政治、经济、军事、人文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除了高层领导会晤交流,我们更应该重视民间交流,进一步活跃人员往来,继续加强青年、媒体等领域机制流,营造更加有利的社会氛围、增强两国人民之间的信任。在民族文化研究方面,两国学者有很多共同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因此,加强中蒙学者的学术交流,共同开展民族文化研究,促进该领域的学术发展,有利于消除中蒙之间存在的文化隔阂,形成统一的发展意识。此外,我们要大力支持国内学生去蒙古国访学和蒙古国留学生来各个院校学习,让新一代的年轻人了解对方的历史文化,加深彼此的感情,有助于两国人民的情感升级。

(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形象

中国是蒙古国最大的进口贸易国,“中蒙俄经济走廊”不仅为两国带来经济利益,还将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稳定。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并非独角戏,世界上有一些人对中国走向产生疑虑,误解甚至有意曲解中国的发展。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也将推动各国共同坚持和平发展。中蒙合作是要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实现合作双方互利互赢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愿景与行动,我国尊重蒙古国的独立、和,尊重蒙古国人民自愿选择的发展道路。在面对国际社会的偏见、质疑声音时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形象,聚同化异,着眼大局、友好协商,以对话和合作凝聚共识、化解分歧,共同参与国际和地区治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夯实两国经济建设中的心理基础。通过多渠道的有效传播不仅能扩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增强城市魅力,还能加强城市的对外开放,吸收多元文化。

(三)文化先行带动民心相通,拓宽交往渠道

丝绸之路经济带涵盖范围广,涉及人口众多,这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我们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才能打破文化的封闭状态,保持文化的生命力,进而加强两国文化交流,消除障碍,拓宽交往渠道,让交流向多元化发展。内蒙古和蒙古国之间一直保持着友好的经济文化交流,2015年10月23~27日举行的首届中蒙博览会对进一步深化两国商贸伙伴关系,促进两国人民友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在一些城市举办丝绸之路电影节、文化周、国际选美比赛、高层论坛等活动,会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旅游业的发展和范围的扩大,也将带动城市服务业的发展与服务质量的提高。

结语

民族文化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经济一体化的全球发展趋势下,各国、各民族应该、互利共赢,成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中蒙地理相邻、经济互补,中方的市场、资金、技术、通道和蒙方的资源富集优势互补性很强,有许多合作机遇,必将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虽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但合作和友好始终是主流,两国应该合作共赢,互帮互助,优势互补,扩大利益交融,合力推进自由贸易区和互联互通建设,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全方位交流合作,做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内蒙古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将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成为祖国北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者:额尓灯珠拉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兴胜.区域民族经济与区域民族文化的依从理论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1).

[2]金炳镐著.民族关系理论通论[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3]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M].人民出版社,2015.

篇6

繁荣民族文化精品创作生产

繁荣民族文化,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活动,讲好内蒙古“守望相助”故事,充分体现草原文化核心理念,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繁荣民族文化,必须做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贴近基层,推出一批能够体现内蒙古文化成就、代表内蒙古文化形象的精品力作。

繁荣民族文化,必须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制定科学合理的创作规划,明确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建立和完善作品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弘扬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深入实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原则,深入阐发民族文化价值。加强政策扶持和人才培养,积极推进“千校万户”计划。做好民族文献整理出版和“数字化”工作。

全面加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点加强重大文化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保护,做好文物普查登记。建立和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加大对传承人扶持力度,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大力扶持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发展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点、历史记忆的美丽乡村和美丽城镇。贯彻落实地方戏曲振兴工程,打造一批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力争到“十三五”末,基本建立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着力加强嘎查村和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增加服务总量,开展帮扶活动,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网络建设。统筹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积极支持和引导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示范区,开展“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推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组建理事会,逐步完善治理结构。加大政府购买力度,大力开展流动文化服务,推动城镇社区各类文化、体育等设施免费对社会公众开放。

加快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

积极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实施一批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加快文化产业园区、示范基地建设,基本建成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布局合理、链条完整、效益显著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制定全区文化市场发展规划,引导文化市场的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强化文化市场监管,改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篇7

论文摘要:通过分析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作者阐述了文化交流与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就扣何在英语教学中实现文化交流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随民族的发展而发展。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国际交往的迅速发展,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着越来越多的思想交流,被称为“跨文化的交流”。在跨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交流双方经常会遇到一些障碍。但在许多情况下,交流受阻或失败不是由语言引起的。“大至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小至人们的言谈举止、风俗习惯都是文化背景的重要内容,都会影响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原因在于“文化差异影响.误导信息的获得,造成交流障碍。”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特定的文化背景,这种特定的文化背景给异国语言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并极可能在国际交往中引起误解。在我国,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学习英语来了解异国文化,这使得英语教学在学习异国文化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在过去传统的教与学过程中,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贝}1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流。而实际上由干对英美文化中一些非语言形式的文化背景、社会准则了解不够,进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较差,重视语言形式的学习而忽视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忽视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结果,在与外国人的交流中常常出现障碍,甚至产生误会。所以,如何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加强文化教育以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变的异常重要。

1、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流”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由干交流的双方来自干不同的文化环境,分别受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影响,各自形成不同的语言习惯,因而人们在交流中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使他们得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侧重于语言教学,一味地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强调语言的正确性,致使学生不顾场合、时间、交流对象及其他因素的差异,一开口常常是“汉语思维,英语形式”。这容易引起文化冲突,造成双方感情上的不愉快。因此,我们应该抓住不同语言交流产生误解和冲突的焦点,突破文体障碍,把跨文化交流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中、英文化的差异范围较广,大至社会阶层、家庭结构、职业活动,小至约会、打电话、饮食起居等。如果忽视了这些差异,人们在交流中就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而导致交流失败。为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应只重视语言教学而忽视语用教学,而应向学生不断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指导他们把握主要的语用差异。

1.1文化意识渗透的内容

文化意识渗透的内容可以说纷繁复杂,包罗万象。但其实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两大类,即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知识文化包括社会组织、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学术思想、民族、宗教、文学、艺术、地理、历史、科技等。交流文化则包括社会习俗、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日常行为准则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基础上,针对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内容,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进行强化和渗透。此外对干非语言形式的文化如手势语、体态语、声音声调控制,服饰、环境因素、时间语言等,教师也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恰如其分的渗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以前,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很少强调文化教育,近年来跨文化交流已成为英语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许多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厂跨文化交流的必修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一些教师已经认识到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教学中也有意识地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这就给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浑然一体。要使外语教学从只注重培养语言素质和文学欣赏能力向培养文化素养过渡,使文化规则成为交流能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教材采用原汁原味的语言素材、语言规范,实用,内容丰富,涉及语言、文化、教育、生物等多方面,其中有很多体现了英美民族文化特点的文章。这样的选材有利于教师结合文化背景、文化蕴iii,通过对比,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很重要的是要了解中西方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趣味方面的根本差异。”

英语教学中注重文化差异的传授,会加深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交流中不至干造成语用失误。每一种语言都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地传授语言知识,应该尽力引导学生去认识文化差异,了解西方国家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学生在理解语言时只注重表层结构,往往忽略语言所反映的深层语义。有时只靠表层结构分析并不能完全正确领会说、写者的真实意图,这时,就需要指导学生依据自己的文化知识对英语语言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推论,以正确理解其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

1.2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人类的交流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要成功地教授一门外语就必须重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的最主要任务是培养跨文化交流的人才,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美国社会学家海姆斯曾提出过交流能力的四个要素:语法性、可行性、得体性和现实性。其中得体性和现实性直接和文化有关。得体性主要是指在说话的对象、话题、场合、身份等不同的情况下,要使用不同的得体语言,这就涉及到文化背景的问题。现实性主要指要使用真实、地道的英语,这也是只靠语言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文化教学是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差异往往会给语言学习及国际交往带来诸多不便,因而,作为语言学习者,了解目的语与母语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极有必要。

1.3文化教育是语言交流的关键

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W,E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语言的基础。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可以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进行。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这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外国语大学胡文仲教授指出:“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这里的内涵就是指这种语言的文化成分比如英文谚语中有“allroadsleadto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一习语,汉语是用最简洁的四个单词“殊途同归”来表达的,意思是“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同样的目标”,但英语中这个习语的意思来源于西方人对他们文化根基一古罗马圣地的崇拜。所以要是不了解英语的文化历史,难以真正弄明白这个习语的确切含义。

2、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现文化交流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其本身便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它通过语言的教学,向学生传递着异文化圈中的异文化模式,使学生得以全面了解异域文化,并按照我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积极地对之扬弃,从而实现我们民族主流文化的创新,这便是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涵。

其一,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就是通过客观的、非判断性的对比,正确理解本族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在摆脱民族中心论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另一种文化。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对于表面的、明显的文化特征,人们通常认为新奇而富有异国情调;第二,对于细微而有意义的,与自己的文化迥异的文化特征,人们通常认为难以置信或难以接受;第三,与第二个层次类似,区别只在于通过道理上的分析认为可以接受;第四,能够做到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来接受其文化。因此,文化导人应通过对比来认识与本族文化不同的文化现象,逐步建立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这些文化现象不再显得新奇和富有异国情调。

其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对外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外语学习当成乐事,是外语教学的最佳境界,也是学生学习进步最快的时候。在以往的教学中,文化知识的缺乏常常成为学生理解语言知识的障碍。而在教学中导人相关文化知识,则会大大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从而使其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这与第一步是相辅相成的。文化导人与英语教学一样,不是教师单方面的介绍,而应要求学生共同参与。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实现这一文化目标,如角色表演、情景对话、电影及文学作品赏析、专题讲座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三,正确理解文化的差异,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中外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明确地意识到,无论我们对英美文化理解得多么宽广,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解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但我们可以努力使其减少到最小程度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文化的共性,同时也要更好地理解自身。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有利于他们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3、文化交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跨文化交流是双向交流过程,交流双方都了解对方的文化特征,并彼此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是跨文化交流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中国“人世”以后,随着国际交往的更加频繁,人们将面临如何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沟通、交流、合作的问题。教师应培养学生利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更深刻地揭示西方文化的一些主要特征,加深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分辨、分析能力,从而也加深对中国文化本质特征的了解。训练他们使用英语中介语,宣传中华文明的灿烂文化,使他们不仅能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也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使他们不仅了解本国的文化,还乐于接触、学习其它文化,这不仅是学习表面的细节,在日常生活、商业交往、国际事务中能真正尊重西方人的文化,也向他们传递中国的文化,在互相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强往来,才能跨越因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

教师要在教学中遵循以下几个原由:即实用性原则、阶段性原则、适合性原则等。

(1)实用性原则:指文化导人要注重与日常交流的主要方面紧密联系,对于那些干扰交流的文化因素,应该详细讲解,反复操练,做到学以致用;

(2)阶段性原则:要求导人的文化内容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注意由浅人深,由现象到本质,逐步扩展其范围;

(3)适合性原则:要求所导人的文化内容应该与教材的内容有关,或者是教材的拓宽。文化导人教学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尽可能地与语言教学同行。

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遵循了以上几个原则,通过对东西方文化差异和文化历史背景的循序渐进的介绍,加深了学生对教材中涉及到的文章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3.1文化教学的内容

我国语言学家张占一曾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按功能划分为两种: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知识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艺术等文化知识;交流文化是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流时,那些影响信息准确传达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包括问候、致谢、称呼等习语和委婉语、禁忌语等。教师要做到既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流文化的教学。

文化教学应注重知识文化,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修养为主,了解西方人的价值观及思考问题的方式等。交流文化的传授应该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手,教师主要向学生讲述英汉常用语在语言形式和风俗礼仪等方面的差异。

篇8

随着我国对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英语以及英语文化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以西方价值观为代表的英语文化大量流入我国,并通过各种方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理念。一些青年学生知道莎士比亚的戏剧,而不了解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他们盲目追求“圣诞节”和“情人节”以及西方的生活方式,成为了崇尚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主流。这种现象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语言与文化关系十分密切,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语言中包含了很多文化特征,当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进行一种文化上的沟通。从这个意义上讲,外语教育也是外国文化教育。外语教学中外国文化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但是要避免学习者对外国文化产生的依附,避免文化侵略和民族文化走向淡化,防止学习外语抛弃母语或者丑化母语、盲目崇洋现象的发生,就必须重视民族文化教育问题,在外语教学中系统地引入或融入中国文化。

外语教育应肩负弘扬中国文化的重任。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要深刻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汲取合理的思想内核融入外语教学,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外语教育要以文化安全的警觉对待世界文化。一些西方大国奉行文化霸权主义,千方百计地推行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以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加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渗透,进而开辟“思想战场”,用“自由、民主、人权”的价值观念去占领世界、统治世界。弘扬中华文化,既要学习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又要抗拒外来不良文化的冲击,确保自己国家文化不被侵犯。因此,要确保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摆在首要位置,使外语学习者在文化交流中始终保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原则,抵制西方腐朽没落文化的侵蚀,让外语教育真正成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沟通中国和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本民族文化教育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青年学生是外语学习的主体,他们的道德观、价值观正在形成。尤其是中小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但同时又缺少必要的鉴别能力。因此对外语以及外国文化的学习必须以学习者的母语文化为基础,以它“作为与外族文化进行对比的工具,更深刻地揭示外族文化的一些主要特征,从而也加深对民族文化本质特征的更深入的了解”。在当今多元文化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迷失中国文化教育的方向,更不能忽视对民族文化的学习。母语文化是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教育中任何忽视和削弱母语文化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外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和他们的国家概念、价值体系、思想行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外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可以避免学习者盲目地、不加分析地接受外国文化的行为规范、道德观、价值观等,而保持本民族文化特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今天,外语教育要主动自觉肩负起在国际交往中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历史责任,加强中国文化教育的力度,从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选编、教师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研究等不同的角度都来关注中国文化教育,使外语教育与中国文化教育完美结合,真正实现“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目标。

(作者单位:河南省委党校科文部)

篇9

让国际受众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我国英语媒体不断传播国内外重要时事。信息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文化是信息价值的体现。英语新闻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形式,不只是单纯地对信息进行语言转换,而是通过英语新闻传播实现跨文化交流。因此,英语新闻传播有着深层次的文化价值。那么,如何挖掘英语新闻传播的文化价值?如何看待我国信息文化的传播?我们不仅要关注信息的“事实维度”,更要重视其背后的“文化维度”。

影响英语新闻传播的文化因素

1.环境文化。环境文化是在民族文化形成过程定区域内出现的,包括地理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环境因素是文化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文化传播的空间载体。由于各民族发展的环境特点不同,其文化内涵也有显著差异。以跨文化交际学的视角来看,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其语言表达以及思维方式都有属于本民族的特点。以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的视角来看,不同国家间的地理条件极大地影响了其文化的发展。因此,由于环境文化的差异,我国与西方国家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导致英语新闻传播的发展出现瓶颈。英语新闻传播的方式必须符合受众的接受习惯,还原英语国家的语言情境。因此,在英语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应该打破环境文化障碍,重视信息的文化背景,实现良好的跨文化交流。2.风俗文化。风俗是指个人或者群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生产、生活习惯。风俗习惯的稳定发展推动了风俗文化的出现,使其贯穿于当地的生产、生活以及社会交往活动。因此,风俗文化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环境文化的不同导致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所以,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价值取向以及思想观念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英语新闻传播中,必须明确风俗文化的差异,通过对比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性。

英语新闻传播的文化价值

1.异化策略。异化策略是指,将源语言文化尽可能地表现出来,贴近源文化体系,使源语言文化的价值观、民族感以及文化符号直接转入目标文化的语言表达中,巩固文化的相对主义情结。在英语新闻传播中,采用异化策略能够在还原新闻事实的基础上,使受众感受到西方国家语言文化,从而保留文化的原始性。文化相对主义情结根植于源语言文化中的民族文化心理,希望本土文化能够在不丧失原本面貌的情况下进行传播,从而提高本民族文化的地位,这种文化强势心理在英语读物翻译作品中有着明显体现。保留源语言文化的基本形态以及表达方式,能够还原文化价值,加深受众对西方国家文化的了解。英语新闻传播中的文化自觉性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是源语言文化对目标语言文化的一种渗透,具有不可复制性。因此,在英语新闻传播中,应该尊重文化相对主义情结,认识到其存在的必要性,深入分析这种情结存在的动机以及心理过程,优化异化策略。在新闻内容的选择以及表述形式上,要尊重西方国家语言文化,保留其文化精髓,满足受众的民族文化心理。异化策略在英语新闻传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加强了各国间文化的交流与合作。2.归化策略。所谓归化策略,就是将源语言文化在目标语言文化中进行本土化转换,适应目标文化体系,实现跨文化交流的合理对接。英语新闻传播中的归化策略以受众为出发点,根据受众的语言文化特点进行合理化转换,将源语言文化体系中的谚语转化为目标语言文化体系中的相关言语,实现文化对接。英语语言文化体系中存在很多谚语,这种语言表达特点在英语新闻传播中可能造成信息误区现象的出现。不同民族间的环境文化和风俗文化不同,所形成的文化内涵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受众在接受英语新闻时,会运用本土化的思维模式,对信息进行转换,影响了其对新闻信息的理解。归化策略的目的就是减少此类状况的发生,将英语新闻传播过程中会影响受众理解的信息进行本土化转换,从而加深受众对新闻信息的理解。在英语新闻传播过程中使用归化策略时,首先要对西方国家的文化体系进行系统了解,在还原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尊重源语言文化的价值取向;其次应对西方国家语言文化进行本土化转换,从而实现文化的迅速对接,加深受众对英语新闻的理解。因此,在英语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归化策略是十分必要的。3.除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多元化”成为时展的基本趋势,跨文化交流是当前不可避免的发展走向。因此,挖掘文化价值在跨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化价值是文化构建和确立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形态,推动了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由于各国的发展历史以及地域特点不同,不同国家的文化形态以及文化内涵存在显著差异。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英语新闻传播中出现了误读、误导以及误解的现象,除误成为英语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另类文化价值观,推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合理沟通。文化传播过程中出现的误读、误导以及误解的现象,源于各国文化间的差异。因此,为了打破文化传播的阻碍,首先要对文化差异有一个系统化地了解,深入地分析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其次应对导致误读、误导以及误解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追踪性调查,比较其类型,探究误读、误导以及误解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最后应对比分析我国语言文化体系与西方语言文化体系,从差异中找到共通点,实现不同文化间的共鸣。根据文化特点进行除误,能够打破不同文化间的交流障碍,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

英语新闻传播的发展方向

篇10

关键词:文化交流:翻译;异同;

前言: 翻译工作的目的和特点是思想文化交流。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民族或社团之间希望互相理解、互相学习的愿望,产生了互译精神产品的要求。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是不同民族在特殊历史地理环境里的独特创造,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对待和处理外来文化,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是一个重大的课题。通过翻译,尽量加强和增进不同文化在读者心目中的可理解性,缩短由于缺乏理解甚至误解所产生的障碍和距离。

1.文化交流与翻译

1.1有关文化交流

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 译界虽对此一直多有讨论 , 但并未取得共识。从翻译实践来看 , 不论是在当代还是在历史上 , 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即归化)的原则似乎是占了上风。近十多年来 , 随着文化研究日益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关注的焦点并逐渐向边缘学科广泛渗透 , 翻译理论界越来越注重把翻译放在全球文化交流的大环境中进行考察 , 人们更多地从文化的差异与渗透来看异化与归化问题 , 即把翻译不仅仅看作不同语言的转换 , 而且把它看成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关系及它们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本文试图从翻译的本质出发 , 通过讨论译者的使命 、读者阅读的认知过程及信息时代与全球化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 来重新诠释归化与异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处理归化和异化关系的总原则 , 即在不排斥归化法的前提下 , 尽量采用异化或异化加释义的方法来处理作品中含有文化色彩的语句。文字间意义的传达或功能的对等等方面的研究 , 而对意义与功能之外的因素关注甚少。近十多年来 , 随着文化学研究的兴起及各民族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 , 人们越来越注重从文化层面来探讨翻译的本质。翻译的文化学派代表人物巴斯奈特和勒弗维尔在他们合编的《翻译 、历史与文化》中正式提出了“翻译的文化学转向” 这一口号,这也标志着翻译的文化学派的正式兴起。在以后的几年中 , 他们又各自或一道陆续出版了几部专著来讨论翻译与文学 、意识形态 、权利及文化的关系。与以往翻译中的文艺学派或语言学派不同 , 文化学派是当前翻译理论界中具有相当强“革命”因素的学派 , 有人甚至认为他们的观点对以前的翻译理论具有“颠覆” 性。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特别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和翻译对于文化传播 、推动社会和文化进步的重要意义。他们认为 , 通过翻译可以引进新概念 、新文体和新的表达手段来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翻译的目的是使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起原文在源文化中同样的功能。另外 还有一些翻译家如兰博和雷恩也推出了此功能。

1.2 文化交流中的翻译

著名作家于冠西说:“人类文化从整体来说,是各国、各民族的文化汇聚、交流的产物。”不同文化的交流必须通过翻译来完成,没有翻译就没有文化交流。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相互转换的过程,更是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环境氛围,独特思维方法、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造就了不同文化的独特内涵和文化特色,呈现出明显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阻碍了信息的交流和沟通,给翻译带来一定阻碍和困难。因此,如何成功跨越文化阻碍,寻求恰当翻译策略,从而实现高质量跨文化交流,进而推动文化传播,是翻译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翻译是不同语言社会的交流工具,通过转述语言文化信息,促进双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和进步。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翻译应该充分重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注意不同文化间的相似和差异。如果两种语言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思维和表达方式大致相同,两种社会的文化内涵也会大致趋同,这种情况下,翻译就可以实现互译,保留原文文化色彩;如果两种语言社会的地域环境、文化习俗、人文历史、、价值观念等存在较大差异,则需要注意,因为这种文化差异影响着翻译活动的范围和方式,制约着翻译内容的呈现和翻译策略的选择。因此,解决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困境,是影响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关键。

2 .目前影响翻译不同的因素

2. 1不同语言社会的历史和习俗等文化内涵差异

是影响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根源因素。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和民族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点的历史文化;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孕育形成了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和词汇;语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本民族交流情感和表达思想的独特工具。由于受价值观念、社会风尚、道德情操、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各民族形成独特的文化习俗,这些不同的文化习俗也产生出内涵丰富的文化差异。因此,要重视不同语言社会的历史和习俗差异,把握翻译中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根源。

2.1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环境等文化背景差异

是影响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客观因素。文化作品以整个社会为反映对象,用独特视角反映社会生活,形成浓厚而鲜明的时代色彩。作品的创作离不开身处的地域环境,还与个人的生活经历、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只有充分关注作品、作者的相关背景,才能充分了解作者传递的信息,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揣摩作者写作时心境,感悟作品深刻内涵。因此,不考虑社会时代背景对作品翻译的重要影响,就会产生翻译的文化偏差,无法保留和彰显源语文化特色。

2.3 翻译者的价值观念和语言功底等文化素质差异

是影响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主观因素。翻译者是作品翻译过程的主体,是两种文化的传播中介。不同翻译者,所翻译的作品意蕴和内容各不相同。一方面,由于受社会环境、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翻译者逐步形成相对固定的思维方式、行为特征和价值观念,进而影响翻译用语和价值选择;另一方面,翻译者要对原作品进行解读、评价、加工和改造,仔细把握作品的文化内涵,领悟作品的内容精髓,品味作品的思想精神,用精准的语言进行文化传播和再造。因此,翻译者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扎实的语言功底是翻译优秀作品的必备条件。

3 .当前文化交流中翻译存在的问题

3.1加强全球文化交流与融合,减少翻译语言障碍

今天,文化融合成为世界文化交往的发展趋势。作为开放的动态性系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渗透力,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吸纳、融合,增进了人们的相互理解,增加了人们的相互认同。这使得跨文化交流――翻译的障碍越来越少,语言沟通越来越顺畅。因此,翻译者要把握原作品所属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习俗,强化保护源语文化意识,深度了解原作品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增进文化融合,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和传播。

3.2合理恰当运用翻译方法,扫除文化交流障碍

翻译者是联结原著作者和译著读者关系的纽带,在翻译过程中,若以原著作者为中心,就不免会给译著读者带来诸多困惑和不解;若以译著读者为中心,就不免会失去原著文化特色。因此,需要正确处理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差异,灵活采用音译、套译、移植、译注、重创、摹仿等方法,找出传递文化信息最恰当表达方式,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或以源语或原著作者为依归,以原著内容特点为基础,采用“异化”或“直译”翻译方法,最大限度保留原著风貌和风格;或者以目的语或译著读者为指向,把握原著作者思想,关照译著读者态度,采用“归化”或“意译”翻译方法,促进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融合。

3.3提高翻译者综合文化素养,增强翻译实践经验

翻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翻译作品质量的优劣。作为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要求翻译者既能熟练掌握和运用两种语言,又要熟知两种文化差异;要求翻译者不仅具备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文化素养和文化意识,牢固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努力积累翻译实践经验。在翻译时谨慎处理文化差异,准确把握文化内涵,真实再现原文风貌,恰当传递文化信息,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快文化交流步伐。文化交流是人类交往的产物,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人类交往的广度和深度的发展,文化交流的规模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层次越来越深,这是文化发展的规律。冷战结束之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文化多元化日益发展。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的程度不断加深。社会发展日益将整个世界紧紧连在一起。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以至最不发达国家,都不能自外于这一历史潮流,都必须在这一浪潮中趋利避害,以求得自己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必然促进全球性的文化大交流,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的有机统一。文化受制于经济和政治,又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经济、政治和文化相互协调发展,社会才能协调、和谐、有序运转,走向良性循环,否则就会失衡,甚至瓦解。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又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过程。任何一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发生发展的。从这个意义来说,经济全球化本身也是文化交流的产物。 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由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矛盾决定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文化的个性、特殊性决定着文化交流的必要性;文化的共性、普遍性提供了文化交流的可能性。正是文化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矛盾运动,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不断碰撞和交流,促进文化的不断发展。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有其长处,也有其局限。它只有从其他文化中吸收营养,才能永葆青春,具有活力,否则就会变成“死文化”。古代中国非常强大,文化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作出过巨大贡献。但后,中国却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其原因之一就是闭关自守。

人类文化史表明,一个封闭的文化系统,必然走向衰落以至灭亡。只有实行开放,不断碰撞和交流,文化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从而长盛不衰。古代日本比较落后,但它不断从中国文化中吸取积极成果,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明治维新”之后又积极向西方学习,从而成为一个发达国家。亚洲“四小龙”基础并不很好,但战后积极对外开放,吸取别国的长处,取得很好效果。今天的美国之所以在许多方面能保持领先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吸引了来世界各国的大批优秀人才。党的之后,我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学习并善于学习别人的先进成果。正反经验说明,文化交流是通向文化繁荣、经济发达、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