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总结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4: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科建设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科建设总结

篇1

       一、工作交接,职能明确

       自学科建设与实验设备处3月份成立以来,很快完成了工作交接,制定了“务实、敬业、高效、优质”的工作方针。根据学校职能的划分,落实了有关岗位职责,虽然在编人员仅3人(其中返聘人员1人),所有人员签订了工作承诺书。4月16日,设备处办公室迁至天朗气清三楼,迅速全面展开了各项工作。在工作中,该处工作人员加强了与计财处、审计处、监察处、教务处、研究生处、国资处等部门的工作交流与合作,将实际调研与创新发展有机结合。

       二、了解现状,着眼全局

       结合我校“XX年校经费开支计划”,深入到生科学院、化学学院、资环学院、计科学院、文学院、草堂校区等各部门实验室进行实地调研,通过与学院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进一步交流,初步了解各学院实验室基本现状与仪器设备使用情况,与各学院深入交换意见,并努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受到各单位的好评。在各学院实验室建设规划方面,提出了“教学必需、基础优先、全局协调、联合共享、量化目标、重点建设”的规划思路,在实验室具体建设方面,提出“学科-设备-队伍-目标-管理”各环节紧密相扣的系统性建设思路,得到了各学院领导的共识。通过实际调研,初步了解了我校实验室现状,完成了“关于实验室现状初步调研的报告”,为进一步规范实验室建设、促进学科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深入实际,积极应对

       面对各教学单位的教学科研设备的不同需求,在经过充分的实际调研后,对于日常教学必需设备,积极开展有关工作,追求效率与质量。在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关心配合下,设备处仅用了1个半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由政府需多半年才能完成的一批电脑采购工作,快速建立了崭新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 由于西部信息建设网计划合同的多种约束,使得我校一批网络服务器设备不能如愿采购,经多方洽谈,节省经费近4万元,迅速完成该项工作。另外,资环学院学生实习所急需的水准仪,经部门人员的加班加点不懈努力,迅速、及时地将其从上海运回,保证了实习的顺利进行,并为我校节省了设备经费两万余元。突出了“高效、优质”的工作理念。

       四、网络管理,突出高效

       在部门经费和人员条件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学科建设与实验设备处克服一切困难创建了自己的网站(http//xk.sicnu.edu.cn), 搭建了网络管理软硬件平台,部分仪器设备及管理功能初步实现网络管理。同时,该部门积极申报了题为“实验室仪器设备网络管理与效益评估体系”省级教改项目,推进实验室仪器网络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

       五、借鉴学习、加强合作

       学科建设与实验设备处已同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等多所高校在学科建设与实验室管理方面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实验设备管理,评估等方面借鉴了兄弟院校成功经验,为推进我校实验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数字网络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由于我处人员配备不齐,在学科建设工作方面开展甚少。3月下旬,在昆明参加了“全国高校定位与发展研讨会”,了解了全国高校发展形式,结合我校特色,展开了调研工作。对怎样进行我校学科发展和规划工作,有了初步的思路。在校内,积极协助学校有关部门做好申报博士、硕士点工作;在校外,为学科发展牵线搭桥,引人四川聚龙软件外包装公司同计算机学院联合专业建设,引入四川日报网络传媒发展有限公司同我校省级计算机软件重点实验室技术合作,意向性签订了共同发展计划,加强了我校重点实验室对外开放和相关学科的发展。

篇2

按照年初既定目标,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主题,紧扣我区“八网八区”建设任务,关注民生,破解难题,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城市规划更趋合理。规划是财富思想不断凸显。完成《*分区规划》编制。完成商业街公园景观、西江河东侧沿河公共绿地、桔乡大道延伸段等10个项目设计方案。调整江北片安置区规划和商业街区C1、C5区块用地性质及规划方案。修编完成《*城南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区道路路网竖向规划》、《高速公路以西次中心控规》、《永宁江两岸柑橘带保护规划研究》、《*城市风貌及色彩研究》、《北洋前门山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头陀南岙岭控制性详细规划》。扶贫工业功能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会审。完成甬台温铁路台州客站站前、站西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与初步设计方案评审。完成二期经济适用房申购资格预审和规划方案调整。完成62个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基本完成“十村示范、百村整治”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办理个人建房选址意见书301户,发放个人建房建设用地许可证266户,办理个人建房农转用88件,办理公建项目选址161项,定点85项,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8项。完成115项历史遗留未供工业用地项目选址和规划用地许可证办理工作。

城市框架逐渐拉大。逐步完善城区路网建设。引泉路、洞天路建成通车。完成台州路机动车道和朱砂路人行道建设。完成金带路和塔院头路南段沥青路面。基本完成东复线人行道改造工程。开展市政道路工程扫尾,启动新建设项目甬台温铁路台州客站及桥梁、隧道等控制性工程进展顺利,站前、站西大道等路网和配套工程顺利推进。初步形成“三纵四横四连一港一枢纽”区域交通骨架网络。基本完成104国道青岭至黄土岭隧道改建工程。北院线长塘至仙浦汪段和104国道西复线窄桥改造工程正在施工中。82省道延伸线山头姜至康山段改建工程项目报批资料已报至国土资源部。台州港*港区建设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完成芦村作业区一期工程公用码头项目立项相关准备工作。完成康庄工程路基9.3公里,路面硬化6.2公里。完成村道硬化5.74公里。修复胡村岭和柔极岭隧道。

篇3

1.顺德调研

1.1顺德中医医疗发展现状调研

录入汇总、数据分析总结。

我团队由于事先进行了本次调研的主要策划,因而可以有针对的对被问卷调查人员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

此次问卷调研获取有效问卷4091份,问卷有效率达84.77%。调研采取自愿填写问卷的形式,被问卷调研者大部分都比较认真填写问卷,而且各个年龄阶段、各个职业领域的人群都有,故问卷数据比较真实可靠,为我们进行接下来的数据分析提供了一个非常完美的数据源。我们也对问卷进行了进一步的筛选,去除一些填写不合格的废弃问卷,更大的提高了问卷数据的真实性。此次调查以发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从中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以了解顺德区居民对中医医疗现状的看法和一些医院的中医医疗制度。从而发现中医发展的一些障碍,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设性意见,让有关部门从中获启,进而完善中医医疗有关制度和政策,让中医在中国得以更好的继承和进一步的发展,让中华民族瑰宝得以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永久矗立,发展壮大。

经过了两天的顺德调研和10多天的数据分析,作为医学生,我团队成员充分认识到了顺德区中医医疗发展的现状和顺德区居民对中医医疗的看法,从此也可以基本反映出中国中医医疗发展现状,通过数据分析,我们总结出了顺德区中医医疗发展的瓶颈和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使有关医疗部门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中受启,从而完善相关的医疗政策和制度,为中医发展创造更多的空间和可能性。中医在它的发源地中国没能受到重视,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是否要思考要反思?当然,这不是因为某一个个体或者某一个单位的不重视,而是因为我们国家当前的国情、政府的政策、西医的成效等等因素。在这个中医逐渐被西医所代替的中国医学背景下,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和医学生,更应该勇敢的肩负起继承中医精粹、弘扬中医文化的重任。

2.校园行——招生宣传

2.1过程

篇4

一、精心组织,制定详细可行的细化方案

在吸取第一阶段活动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社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及时制订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二阶段细化方案》,并根据区、街关于第二阶段活动的文件精神,做了相关修改和调整,以确保各项活动有组织,有计划,有内容,将此次学习实践活动推向另一个。

二、深化理论学习,进一步提升思想高度

本阶段继续采用个人自学和集中学习的方式。

三、深入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大讨论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广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在第一阶段两次思想发大解放讨论成果的指导下,我们深刻的体会到要进一步更新发展观念,围绕“和谐”的发展思路,紧密联系我社区工作的实际,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

1. 认真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的成功召开,使我院领导班子成员真正做到了在找准问题、明确思路、推动科学发展上达成共识,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分析查找了自身的差距与不足,明确了努力方向。

2. 形成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检查报告。分析检查报告的撰写是分析检查阶段的中心环节,也是前段活动成果的集中体现,是整改落实的主要依据。

3. 切实做好群众评议。对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进行群众评议,既是为了吸收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也是为了更直接、深入地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更充分地集思广益。

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分析检查报告群众评议座谈会。会上,大家踊跃发言,积极献计献策,紧紧围绕报告对科学发展的认识深不深、问题查找得准不准、原因分析得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工作措施可行不可行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评议。黄小文就社区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着重在制度建设、绩效考核、关注民生等方面提出了09年度新的工作目标,落实了目标任务分解。

此次群众评议会议的召开,我社区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拓宽了思路,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我院推进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制度措施。我们坚信,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体的员工的共同努力,社区将在新的一年里创造新的辉煌。

四、根据分析检查报告公示群众评议结果,

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全体员工会议,重点针对2009年度绩效考核等问题展开再一次的讨论。目前,根据讨论结果,相关问题正在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中。

五、及时总结,为整改落实阶段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篇5

关键词:大学城空间 综合英语微课设计

一、高校综合英语网络教学现状院

1.没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虽然基于在全国大学英语课程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普遍推广,教育部启动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新世纪网络课程”,“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的举措大大促进了数字校园,网络教学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与现有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但绝大多数是传统课堂教学的记录和回放。

尽管教师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往往只重形式,轻内容,还停留在老师说,学生听,语言教学,而不是能力培养。此外,由于教学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一直是“以教师为中心”,自主学习能力差,大部分的学生,对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能力缺乏,不会就网络教学内容的安排自己的学习,不知道什么时候学,学什么,如何学习,直接导致学习效率低和学习差。。

2. 教师对学生网络学习监督不到位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进行完全自主性的学习,网络测试的时间、进度也由学生自己掌控。教师往往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就不需要监管,因此,只在开学或期末时登陆网络教学平台,收集单元测试成绩,平时则对学生的网络学习进度及情况不闻不问。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样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对学生上网学习的情况缺少必要的检查与管理,对学习成效没有评估,学生学习看不到效果,缺乏学习动力,最后导致学生对网络学习的态度日趋漠然,直到反感、抵触。

二、基于世界大学城的综合英语微课设计

1.背景介绍

世界大学城是一个虚拟的城市,是Web2.0,使用SNS,博客,RSS,WIKI,等为核心,基于六度分离理论,XML,Ajax等理论和技术设计,互动的网络远程教育的核心,远程学习的聚集,一个视频共享,视频广播,社会各界朋友,电子互动教室,在线学习,在线考试,即时通讯,博客,播客,博客和其他功能的虚拟和真实的大学社区平台。同时,它是高质量的数字资源建设为载体,作为课程的主要形式,辅以物质资源共享库。世界大学城网络平台,是基于“云计算”服务、覆盖各类学校、以个人空间为基础的实名制、开放的网络学习互动交流平台。它既是教师的教学窗口,又是学生的学习天地。

这种世界大学城的空间平台给微课的实施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任课教师可以在网络课堂上传微课程及其配套资源,学生可以下载或在线学习微课程。同时,借助网络课堂,任课教师和学生进行在线交流,可以通过网络课堂栏目下的作业系统进行在线练习和在线测试,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进度、掌握情况进行监测,并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

2.微课教学模式设计

(1) 课前自主学习。为了支持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教学,课前,根据教学目标教师,根据各单元的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任务,使用思维导图,对教学内容完整的微类地图,然后分别记录到相应的几个片段教学视频微类地图的每个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了他们的新知识。例如,在写作任务的情况。课前老师,完成了两个三视频写记录,这些视频到空中课堂,学生可以下载或在线观看。同时,为了配合视频资源,我们写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的视频内容,和自我测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的网络课堂栏目,相互讨论学习内容,交流学习的经验与启示。当然也可以把学习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实时交互,完成自己对写作的知识建构。

(2)课上合作学习。因此,微课程教学,我们鼓励学生提前学习视频材料,为了实现个性化教学与自主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在某些情况下,获得的知识,通过与外部交流和内部协商实现。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的,热烈的讨论,教师不再是单一的信息传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的引领者与指导者,完成了从单向到双向的信息输出的意义建构的转变,课堂气氛的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篇6

一、业务工作

我科基本完成医院所定各项任务。在总任务值、门诊量、平均住院日、床位使用率、出院病人数、病人满意度等方面均出色完成医院规定目标。

二、扩大社会影响力

我科开展家庭随访送关爱活动,每月对出院康复病人进行随访并指导家庭康复锻炼;我科成立八段锦社工,每周一直周五上午十点于新门诊大楼进行八段锦现场教学活动;加强宣传,定期进行社会义诊活动;走进高校、社区、公司,宣讲脊柱健康保健知识。

三、专科建设

优化康复医学科构架,开设了中医康复专科门诊,开展中医康复诊疗工作;完善康复医学科的基本建设,全面开展康复医学的各项诊疗技术,继续引进了康复新技术、新设备,发展新业务,完善中医康复技术的挖掘与整理工作,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康复诊疗体系,完善了与现代康复技术的有机融合,大力开展骨伤康复、神经康复、儿童康复、产后康复、运动康复以及代谢病康复等,朝着全方位、大康复模式迈进一大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医特色技术诊疗中心的建设,将传统中医技术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扩大影响力,在康复、保健以及相关方面形成品牌群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配合医院规划开展工作,进一步加强院内合作,完善院内合作平台,实现双向转诊以及互相支持,共同打造医院的中医特色品牌;完善学科网站、医患交流平台,继续通过科室自媒体微信科普平台对民众普及健康教育知识;进一步优化医院网络系统,向着现代信息化医疗模式大步迈进。

篇7

关键词: 高校学科建设 现状 完善策略

进入新时期,从国家和地方政府到社会各界都向高校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但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人们对大学教育是否符合社会的要求,是否有利于我国人才的长远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于是,国家先后启动了“211工程”和“985工程”,提出要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学,逐步完善具有高水平的学科建设。所以,探讨高校的学科建设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它不仅有利于克服部分高校学科建设中所出现的偏差和浪费资源的现象,使学科建设工作逐步规范化、科学化,而且有利于优化我国的人才培养结构,促进高校和大学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一、对高校学科建设的再认识

(一)对概念的再认识。

国内外不同的学者对学科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界定。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学科(discipline)一词的英文来源于拉丁文,在西方,学科最原始的涵义是指各门知识,尤其是医学、法律和神学。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在现代学术研究中,虽然学科的定义并没有得到统一的规定,但是它大致包括这两个方面:学科是一定科学领域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即科学技术的某一领域或分支;学科是围绕着特定的知识理论体系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组织机构,它最基本的要素是教学科目、学问分支和学术组织。

学科和学科建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为了更好地对高校学科建设活动有更清晰的认识,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区分。学科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学科建设是学科发展的载体;学科是一种知识体系,是对知识领域的分类,属于静态的活动,学科建设是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科水平提高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属于一种动态的过程。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建设,它集师资队伍、学科方向、科学研究、条件建设和人才培养于一体。

(二)对学科建设内容的再认识。

学科建设作为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贯穿于教学、科研的各个环节中。就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而言,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队伍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大学发展和生存的根本,优秀的高校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都会不遗余力地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人才,“学术大师+团队”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注重人才梯队的建设,注重学历、年龄和知识结构的合理搭配,建设一支学术思想活跃、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是其建设目标。

2.科学研究。是指参与学科建设的成员的科学研究水平,包括他们承担科研项目、产出科研成果、科技开发等,它是衡量一所大学学科建设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3.人才培养。是指在学科建设中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也就对各类学生进行培养塑造的过程。它要求在学科建设的不同阶段,都能培养出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具备良好的获取知识的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具有良好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优秀的科学品质。

4.学科方向。是指在学科建设中,老师们具体研究发展的方向,一般是指学校正在建设或即将建设的优势学科。它既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指导学科建设的风向标、学科的研究方向,能体现一个高校的办学特色。

5.条件建设。优良的基础条件,是学科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保障。基础条件一般划分为两个方面,硬件和软件条件。硬条件是指学校的设施、图书馆、网络环境和实验室基地等;软条件是指老师学生开展研究与学习的学术氛围。

二、高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学科发展不平衡,导致人才知识结构单一。

我国的高校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具有国际排名前100名的学科数量还很少,大部分的综合性大学只是在某一方面存在相对的优势,整体实力还不强。由于现有的高校管理模式基本是封闭或半封闭的,学科与学科之间资源共享和产学研互动的程度教低,学科间合作与交流不多,因此学科建设无法顺应学科综合化发展的趋势和形成高水平的规模效应,学科固有的群体优势得不到发挥,无法适应科技创新的趋势。

随着社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变,社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和高层次的人才。但是,从学科建设的现状上看,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特别是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知识转化率很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学校的学科布局中,某些专业设置的结构还不太合理,不仅表现在部分专业划分过细、学科间缺乏联系,而且表现在部分课程设置不均衡,片面强调了专业性,而忽视了综合性。加之陈旧的教学方式方法和课程体系,大学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这造成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差,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另外,部分学校过度注重学校的硬件设施和面子工程的建设,把校园建设得非常漂亮和宏伟,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培养,特别是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不仅导致学生学不到应有的学科知识,而且误导了与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

(二)学科带头人的个人问题,阻碍了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在高校学科建设中,大部分学科带头人都起到核心和关键作用,但是也存在因为部分学科带头人的个人原因使学科建设不能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当下的高校学科带头人,大部分都是科研能力比较强的学者,他们在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上都有着突出的贡献,但是也存在着部分学科带头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情况。有的学者提出,我国当前对学科带头人的任用过于注重科研能力,而忽视了其他能力,特别是教学能力与管理能力。教学能力的缺乏,导致优势资源只存在于带头人一个人身上,无法把相关的知识真正传授给青年教师和学生,往往导致带头人一走,学科水平就直线下降的现象。管理能力缺乏,不能合理组织团队成员的研究方向和协调解决种种矛盾和问题,这种学科带头人的特质,还会减弱学校的学术氛围,不能调动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从而阻碍学科建设的发展。

(三)管理思想落后,导致管理体制混乱。

目前,高校在进行学科建设时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式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在急于求成的指导思想下,部分学科点设置不得不靠拉成果、拼成绩来完成目标任务。因为产学研创新活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指导下,学科建设过程过于关注客观指标的作用。部分负责人为了应付任务,不愿意或者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开发新技术,只好重复申请已有的成果,或者花重金购买现成的专利技术,甚至出现了造假的现象。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不仅不能有效地建设完善的学科制度、最大限度地挖掘学校的人力资本,而且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严重阻碍了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破坏了学术严谨求真的风气。

管理思想的落后也导致了学科的建设混乱。学科建设应该包括学科的规划、评选、建设及评估验收四个环节。它们是一个有先后顺序的、相互联系的有机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学科建设的成效。但部分学校的重点学科建设,明显表现出重评选、轻建设、轻规划、轻评估验收的现象。比如,在评审前,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对学科建设的评估不到位,真正反映学科建设的关键指标没有体现;在建设后,没有针对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更没有建立相关的经验档案,致使学校在开展其他学科建设时无法借鉴已有经验。

三、完善高校学科建设的策略

(一)明确学科方向,突出重点学科的建设。

学科的研究方向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科发展的动力来源,主要表现在该学科领域或方向是否是该学科领域的前沿或热点,能否代表该学科的发展趋势。所以,在进行学科建设时要确定学科的主干和前沿,既要考虑到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更要注意加大力度为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服务,还要根据学科建设的所需,及时掌握相关的新信息,定期召开学科发展的战略研讨会,统一思想,明确方向,以寻找对策。同时,不仅要使学科向纵向发展,而且要横向交叉,以求突破与创新。

重点学科是高校科研与教学的重地,它代表着学校的学科水平与科研实力,在进行学科建设时要把握重点,形成学术品牌,以提高学校的综合竞争实力。在学校人、财、物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全面展开、齐头并进搞学科建设显然是不可取的,所以在学科建设上,我们要突出重点,优化学科结构,保持学科特色,凝练学科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科建设的水平和实力。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师资队伍建设是大学学科建设的关键和核心。正如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所讲的:“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实乃大师之谓也。”学科带头人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领导者与组织者,是高校师资队伍中的骨干与核心,是学科发展的关键。要加强学科建设,就必须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学术带头人不仅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严谨正派的学风,而且要善于组织和带领学科梯队成员。一个学科除了要有学科带头人外,还要发展多个学术带头人,明确学科建设负责人,使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学科建设负责人这三者相互分工又协调发展。这样既能弥补学科建设中任务都压在学术带头人的肩头的弊端,又能有效培养下一批学术带头人,避免“学科带头人走了,这个学科也就跨了”的现象出现,从而促进学科建设的长远发展。

完善学科建设不仅要注重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与培养,而且要适当引进部分外来优秀人才。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学术上的“近亲繁殖”现象,而且可以在保持本学科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借鉴外界优秀的学术思想与优势资源,增强学术的综合性和学科新的增长点的产生。

(三)探索学科建设的模式,完善管理制度。

积极而有效的学科建设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是学科不断深化必需的要素。我国高校在学科发展的历程中,进行了一些积极而有效的措施,并形成了一些建设模式,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三种模式。第一,学科点建设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各高校采纳得最多、最为普遍的模式。它的特点是学科建设的重心就是学位点的申报,从工作内容到表现形式主要的任务就是申报硕士点和博士点。这种模式容易进行客观评价,但是会造成学科建设的形式主义,往往是重申报轻建设。第二,项目建设模式。这是一种新型的学科建设模式,我国“211工程”建设的核心,它能更好地积聚有限资源,实现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学科建设以立项的形式开展并进行项目管理、监督、检查。这种模式可以保证学科建设的高效性,有效地促进学科的内涵建设,以保证学科建设的长效性和可持续发展。第三,平台和基地建设模式。这种模式是在原有的项目管理的基础上,强调资源共享和学科交叉,在更大的范围内整合各类优势资源,建设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学科群,也就是我国的“985工程”建设。它可以消除不同学科项目之间的隔阂,使学科之间更便于交叉与融合,为学校长远发展和整体实力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撑。综观以上的三种模式,都是我国高校在实际的学科建设中逐步总结出来的,我们要认真分析每一种模式的利弊,逐渐摒弃单纯的学科点建设模式,大力提倡项目建设模式,并逐步过渡到平台和基地建设模式。

同时,我们还要完善学科建设的管理工作。针对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不应单纯把问题归因于个人或学科,而应从管理上找原因,从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和设计,用制度来规范学科建设和教师的从业行为。这就需要管理者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遵循学科建设的客观规律和发展过程,在严格而科学的规划体系下,用完善的制度与先进管理模式对学科建设进行有效的实施和及时的评估。综合以上措施,从而加速我国一流学科的建设水平,促进一流大学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姚春梅.教学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探索,2010.12.

[2]张曼平.从战略高度谋划高校学科建设思路与对策[J].河南社会科学,2010.06.

[3]严春燕,李永正.学科建设规划与学科内涵发展的关系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09.

[4]刘建树,孙耀斌,舒慧生.论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项目式管理[J].中国高等教育,2010,(22).

篇8

1.1分步推进

学科建设评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而不是依靠部分专家给予评分就能完成的。它覆盖医院的所有学科,涉及医疗、教学、科研等所有方面,且其意义不仅在于评分排名,更重要的在于为各学科找推建设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为下一步建设提供指导。因此在组织过程中,必须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分多个阶段从多个维度对各学科的建设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每个阶段特点,明确工作要点,突出评估的主要方面,确保各阶段工作落到实处。

1.2多维评价

学科建设评估不仅仅包括对一些客观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指标进行评价,以了解学科的建设发展情况,也包括与本院内部其他各学科的横向比较,以及与其他医院相同学科的纵向比较,以明确学科在医院以及同行的定位,发现差距与不足,找准学科下一步建设发展的着力点。因此,必须从多个维度对各学科的建设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其中包括自我评价、管理部门评价、院内其他学科专家的评价、院外相同学科同行专家的评价等,避免单一评价可能带来的偏倚,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1.3量化可比

开展学科建设评估的目的是了解学科的建设发展情况,为各学科明确定位,找准短板弱项,而这些均可反映到一些具体指标上。同时,只有实现指标量化,评估的结果才具有可比性。因此,对各指标进行科学量化是开展学科建设评估的核心所在,也是评估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环节。通过指标量化,为各学科与院内其他学科以及院外同类学科比较提供最为客观准确的依据,同时也可以对各学科医疗、教学、科研等具体指标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建设发展的不足之处,促进各学科医疗、教学、科研等全面协调发展。

1.4

要对学科建设发展情况进行准确定位,其最大的难点在于各学科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内科系、外科系、医技系的学科均各有特点,即使在各科系内部,不同学科之间在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上也有明显差异。例如,从门诊量和住院量来看,有的学科由其自身特性决定了它是大门诊小病房或小门诊大病房。因此,在不同学科间比较时,指标设定上必须,横向比较时突出相同性质指标的比较,而性质差异较大的指标则尽可能通过院外同行比较给出评价,并以此评价结果为依据再进行横向比较,通过提高学科间比较的科学性。

2医院学科建设评估的实施步骤

2.1筹划准备

学科建设评估工作不仅是评估对象涉及所有科室,组织工作也涉及医院多个行政管理部门。为此,我院专门成立了学科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并抽组行政管理各部门成员成立办公室。办公室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多次组织座谈研讨,明确评估的组织步骤与流程,形成“院内评估与院外评估并重、全面评估与核心评估兼顾”的工作思路。同时,我院还广泛咨询军内外专家意见,调研各家单位学科建设评估情况,建立了符合医院实际的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并制作《学科建设评估手册》印发全院各学科,让各学科了解评估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工作要点等。

2.2院内自评

院内自评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组织。第一阶段主要为组织全院各学科填报《学科建设评估手册》中的《学科建设评估科室情况报告表》,从医疗、教学、科研、人才等各个方面详细反映本学科的全面建设情况。第二阶段为学科建设评估工作办公室组织相关管理部门,按照承担职能进行任务分工,对各学科填报的《学科建设评估科室情况报告表》进行联合核查,确保填报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第三阶段为院内评分,组织院内专家对核查后的《学科建设评估科室情况报告表》,参照评估指标体系对各学科进行院内自评评分。此阶段评估的目的在于为院内各学科的横向比较提供客观依据。

2.3同行函评

由于我院为军队医院,在评估各学科在领域内的发展定位时,侧重于了解在全军同类学科中的情况。因此,我们从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会中选取了31家单位、336名以各专业委员会正副主任委员为主体的专家进行函审,按照同类学科专业对口的原则,每个学科均为8名函审专家,并以单位为单元寄发经审查后的《学科建设评估科室情况报告表》和《学科建设评估同行专家评阅书》384套,委托各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发放和回收。最终,回收函评材料350套,回收率达91.15%。通过同行函评,全面了解了各学科在全军同行的情况,并广泛征求相关学科专家对学科建设发展的意见建议。

2.4现场会审

现场会议评审存在专家了解各学科时间短、接受信息量大的特点,因此我们专门研究制订了学科建设评估的核心评价指标体系,以便于专家在现场依据学科建设的关键信息快速作出准确评价。此阶段我们邀请全军医学科委会副主任委员以上专家、江苏省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以上专家和本院权威专家各3名,采用会议评审的形式,由全院所有学科的学科带头人按照核心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逐一汇报学科建设发展情况,评估专家现场打分并给出书面评价意见,为学科下步建设发展提供参考意见。此阶段评估兼顾了军内、省内和院内多个方面,评估结果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2.5总结分析

依据前期考评情况,对各阶段评估得分进行加权处理,得出各学科的综合评分,并将各学科的综合评分情况和评审专家意见汇编成《学科建设评估结果手册》印发全院。据统计,在同行函评和现场会审两个阶段,共有267名专家就各学科的特色与优势、问题与不足、意见与建议等方面给出书面意见,占专家总数的77.39%,为各学科下一步建设提供了指导。同时,我院还按内科系、外科系、医技系分别组织讲评,通报各科室评分结果和专家意见,并对学科建设评估工作进行全面总结,研究制订学科建设发展指导意见。

3医院学科建设评估的成效

3.1为学科发展定位提供了客观依据

通过学科评估,我院综合各个阶段专家的评审意见,对学科在医院各学科间、省内医院同类学科间和军内医院同类学科间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定位,将全院各学科划分为三类:Ⅰ类为全面建设基础较好,具有打造成国际知名学科前景的优势学科,Ⅱ类为人才队伍和技术力量较强,虽未形成鲜明特色优势但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中间层次学科,Ⅲ类为按照医院发展定位不可或缺,但存在明显不足的薄弱学科。由于对三类学科的划分具有多维度的客观依据,在全院总结讲评中各学科带头人对层次划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给予了一致肯定。

3.2为学科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

学科建设评估工作不仅要为医院各学科进行科学定位,更重要的在于增强学科发展的动力。在学科评估中,我院利用多个环节,广泛征求院内外专家意见,借同行专家之智对学科发展进行SWOT分析,对学科的优势、劣势、存在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全面评估,让各学科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人才、技术和基础资源的优势,找学科建设发展的切入点,抓住学科发展的机遇,积极应对面临的内外环境挑战,主动凝聚学科发展方向,形成合力打造技术特色,增强学科持续发展的动力,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生成创造新的增长点。

3.3为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科学指引

篇9

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市学科建设展示月开幕式暨学科发展论坛”,主要目的是展示我市中小学学科建设成果,引导各级各类学校聚焦课堂教学,关注学科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我市教育事业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的战略转移。

刚才,省教科所所长同志站在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局出发,作了十分精彩的讲话,对我市加强学科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寄予了殷切希望。学科建设展示月的各项活动,市教育局下发的通知已作出了详尽部署和明确要求,这次活动内容很丰富,时间安排得也很紧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统筹安排当前工作,按照学科建设展示月活动方案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展示月活动取得扎实成效。

借此机会,就加强学科建设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学科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点定位在加强学科建设上

学科是传授知识与技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依托和基础。对高等教育而言,学科水平是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志,学科特色是办学特色的重要内涵,学科实力是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因此很多大学都把学科建设作为高校发展的根本和核心。但对于基础教育而言,学科建设的理念还很淡薄。长期以来,我们在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整体设计中,还没有真正确立学科发展的战略视野;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工作中,还没有真正地突出学科建设的应有地位;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还没有真正地深入到学科管理的工作层面。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忽视了具体学科分析,习惯于整体综合考量,使一些薄弱学科没有得到相应提升,从而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由于我们忽视了教师学科素养的提升,习惯于搞集中培训“吃大锅饭”,使一些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没有得到相应完善,从而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当前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需求,主要是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是对子女成才的需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作为永恒的主题来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虽然是一个庞大系统的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但必须依托具体的学科来实现。不抓学科教学,教育教学质量便无从抓起;不搞学科建设,教育教学质量便无从提升。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加强中小学学科建设,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途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渠道,是支撑全市基础教育新一轮均衡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工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一定要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深入学习相关学科理论,增强对学科建设的认识和理解,切实把学科建设置于促进内涵发展的高度去认识,置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去思考,置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程中去落实,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各类学科建设水平,推进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二、准确把握学科建设的关键环节,切实把加强学科建设的中心点定位在构建高效课堂上

加强学科建设,重在构建高效课堂。课堂是学科教学的主渠道,是实现学科课程目标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率上不去,学科建设便无从谈起。目前,有些课堂存在时间、效益、资源等方面的浪费,大量的投入换来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产出。因此,在学科建设中,必须聚焦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瞄准高效课堂这个核心目标,着力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掌握先进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近年来,通过在全市中小学轰轰烈烈地开展“校本革命”,通过大规模、高密度地组织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得到进一步解放,教育理念得到进一步更新。但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于外地的先进理念和先进经验,绝大多数教师还处于理论上懂得了、学会了,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会用、用不好的阶段。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没有真正的掌握这些理念,没有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理念,更没有生成教学智慧。了解和掌握一些现代教育理论并不难,但在实践中形成指导自身教学实践的先进理念却并不容易。先进的理念是来自于对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来自于对教育政策法规和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提炼,来自于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性认识,只有将先进的理念与自身的教学实践联系起来,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地进行反思,才有可能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理念,才能生成课堂上的教学智慧,才能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理论指导。

二要改进教学方法。教育效益最大的潜力在课堂,最大的浪费也在课堂。构建高效课堂,关键在改进教学方法,革除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行为。重点要做到“三增三减”:一是增加教师备课时间,减少讲课时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点;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学会的,不讲学生学不会的。把课堂教学的时间更多地还给学生,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学习自主性和深层潜能。二是增加当堂训练,减少课后作业。教师要力争在教学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提倡精讲多练,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把知识点融会贯通,保证在最佳时段内完成主要任务、解决关键问题,然后再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或讨论,使教学过程一直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进行,保证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内均有收获。三是增加现代手段,减少随意行为。实施高效课堂的切实方法就是要增加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作现代化教学手段,减少不必要的劳动环节,同时尽量克服随意,例如口头禅、多余的授课动作、不必要的板书等,把学生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切实有效的知识上。

三要创新教学模式。当前,教学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教学模式与学科教学实际脱节,教学活动不能科学地反映学科教学实践的客观规律。创新教学模式,就要本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辩证原则,遵循学科规律。不同的学科、相同学科不同的课型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不能简单的拿一种成型的教学模式去套所有的课。要根据各种课型的教学结构和要求,探索各种课型的基本课堂教学模式,使其一致性与多样性辩证统一,科学性与可行性有机结合,力求在理论联系实际上有所突破,在微观与宏观的结合上有所创新,完善先行、优化的学科教学手段,形成严谨、务实、创新的学科教学规范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创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彰显学科的特色。

三、积极探寻学科建设的内在规律,切实把构建高效课堂的根本点定位在提升教师学科素养上

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师资素养、教学研究、课程建设等各个方面,但教师的学科素养无疑是其核心因素。加强学科建设,就要牢固树立科学的质量关和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发展观,必须探寻和把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内在规律,创新发展理念,坚持科学定位,明确学科建设的思路、原则、目标与任务,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教师学科素养的提升。

一要加强管理,组织好培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培训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要研究制定学科发展规划,组织学科教师以学科组为单位,对本学科课程改革、教学创新进行全面部署,推广主题教研活动。每个学科都要在老师广泛参与的基础上,确定学科的、学段的教研主题,可以选择一两个学习领域或某个教学环节、某种教学方法,作为研究或实践的重点。通过组织专题学习、课堂实践、主题研讨、总结提高等过程,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同时,要深入推进以“十心立师德、十力提师能、十气修师表”为主要内容的“三师”活动,全面实施“五项工程”,即“新秀工程”、“青蓝工程”、“骨干工程”、“名师工程”、“提能工程”,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步伐,培养和造就一批学科名师、学科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夯实基础。

二要狠抓落实,建设好基地。各学校要按照学科建设展示月活动方案,切实按计划组织好相关教师参加相关活动,不得走过场。首届学科教科研基地挂牌的单位,要切实履行基地职责,不能挂牌完事,要充分发挥基地的引领、辐射、示范作用,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使其成为优秀教师培养的发源地、优秀青年教师的集聚地、未来名师的孵化地,从而提高和带动一个区域的教研和教学工作水平。

三要示范带动,树立好典型。各学校要组织本校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通过集体备课、研讨课、讲座等形式,引领广大教师关注课堂、重视课堂、研究课堂,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实现课堂效率的提升。要展示课堂新理念,提供课堂示范,带领全体教师参与到课堂改革中来。各学段要培植一批典型课堂,充分利用现场研讨、经验交流等形式推广典型经验。通过抓学科特色建设,使每个学校都能打造出至少一两个有特色的、在全市有影响力的学科,每名教师都能有几节“叫座”的好课。

加强中小学学科建设是我市基础教育今后较长一段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学科建设放到突出位置,在人力、物力、财力的分配上向教学环节集中、向学科建设倾斜。教研部门要转变职能,指导学校搞好学科组建设,帮助教师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问题。今年的学科建设展示月结束后,各学校要以详实的文字材料总结活动情况,并将总结材料上传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网站。学科建设展示月领导小组将对各学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专题总结。

同志们,今天的学科建设展示月开幕式活动,拉开了全市中小学学科建设的序幕。这次学科建设展示月活动的开展,必将给我市教育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必将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让我们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努力打造课堂教学的核心竞争力,用我们的激情和智慧,努力开创教育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篇10

关键词:大学体育;学科建设;制度反思;重构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综合类的学校逐渐成为中国体育学科建设中重要的力量,这不仅能够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还是社会进步的需求。但是,怎样将新的高校融入到原来就存在的体育教育格局当中,保证高校自身的特点,将这些特点融入到体育学科建设当中,是应当思考的主要问题。如果仅仅只是沿用当前的体育教育格局,那么只是重复性的培养人才,不能够实现教育的创新性,体育学科也不能在这些综合类的高校中得到长久的发展,这极大限制了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此外,综合类高校的体育学科建设毕竟比不上专业的体育学校,这也就需要综合类的高校实施具有特色的体育学科建设,准确找到自身在体育学科建设当中的位置,实现体育的个性化发展。

一、当前大学体育建设制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培养人才方面

大学体育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具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还能够帮助培养大学生的人格以及价值观,在大学学科建设当中,学科结构建设以及培养的人才具有怎样的专业素质,是衡量一个学校学科建设成败的主要因素。很多大学都崇尚全面的学科建设,随着体育专业人才的层次不断提高,这也就为大学体育建设带来了先进的理论和观念。但是,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培养目标不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在专业的设置方面,没有进行针对于体育专业的专门的专业设置,而且在课程设置当中存在着只进行理论课程设置,没有实践过程的问题;在招生过程中,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不高,这也就不能够满足学科发展的需求;科研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高;学科方向比较单一。

2.队伍建设方面

在大学建设当中,一个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进行学科建设,在大学当中,进行学科建设的主要方法包括提高学科的科研水平、将更多的研究经费投入到学科当中,提高学科的人才素质。在学科建设当中必不可少的就是优秀的专业人才、充足的科研经费以及明确的研究方向。在学科建设当中,学历比较高的人员是科研的中流砥柱,但在体育专业的研究队伍中,存在着的现象就是:高学历人才比较少、大多数教师的平均年龄都比较高、研究队伍的结构也不合理[1]。综合类的大学需要进行各方面的科学研究,大学体育教师也需要完成多重使命和多样目标,但是,体育教师和研究人员在职务上晋级时都被要求具有各方面的知识,这也就使得在实际研究及教学工作当中感到巨大的压力。

二、大学体育学科制度建设进行重构的必然要求

1.大学体育学科建设需要以高水平成果为准

有限的资源大大限制了高校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高校体育学科建设进行科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产生比较好的科学研究成果。很多高校都鼓励教师参与到科学研究当中,并且也为此设立了一些奖励制度,但是,很多体育教师由于自身能力有限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不能够参与到科学研究当中,或是研究的成果达不到学校的要求,这也就使得学校体育研究的成果并不高,造成极大的经费以及各个方面上的浪费,甚至是有的教师为了追求研究成果而发生抄袭甚至学术造假等行为。所以,为了保证高校体育学科建设能够持续稳定发展,就需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队伍。体育学科的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到体育知识的传播以及学科的建设当中,但并不是要求所有的教师都要具备高水平的知识。高等学校要进行好体育学科建设,就必须寻找到适合本学校体育专业发展的途径及特色,要将培养高水平的体育专业人才以及提高科研成果纳入到学科建设当中,促使体育学科科学稳定的发展[2]。

2.大学体育学科建设要结合大学职能进行重构

在大学教育体系当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就是大学体育教育。体育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的体育知识,提高自身的体育能力和素质。体育课程的根本理念就是要不断培养学生对于体育专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理念与价值观,还要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所以,大学体育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老师教,学生学,还要将创造力融入到学科专业建设当中,不断增强研究力度。学生是大学体育教育的最根本因素,要不断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体育知识以及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由于其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内容,这就需要体育教师不仅要进行长期的科学研究,还需要掌握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与科研水平,这样才能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大学体育学科制度建设的重构策略

1.制定体育学科建设目标

在设定体育学科建设目标时,要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还要将学校的特色融入到学科建设目标中,建设适合体育学科发展的目标。在目标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以下两点:第一,要勇于创新,走适合自己的创新型道路。第二,要将学校自身的特色融入到学科建设当中,发挥学校的传统优势。检验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学校的办学要具有特色。因此,学校在制定体育学科建设目标时,要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将学校有优势的学科融入到体育学科建设当中。

2.完善体育学科发展方式

大学体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服务国家战略要求,开展社会性的服务,将中国传统的文化传承下去。大学体育在进行学科建设时,要充分利用本校先进的教学方法、教育资源以及学校所处的地区优势,将综合类的知识运用到体育学科建设当中,培养多元化、综合性的人才,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学科,建立体育学科的创新点与突破点。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体育教育的最根本的培养目标,培养多元化的体育人才,避免重复性地进行人才的培养,合理运用体育教育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发展体育学科优势。

3.调整体育学科队伍结构

要优化科研队伍,调整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以及知识结构。学校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以及科研投入。运用不同的方式,将适合学科发展的高层次的人才引入到学科建设中,并要建立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度,优化大学体育教师及科研的队伍结构。就当前的形式而言,进行队伍建设的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对教师的学历结构进行调整,由于学历在学科的发展以及科研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科建设中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就是要调整学历结构,特别是要注重教师的创新能力与协作能力,因为他们很可能决定着以后学科的发展进程及发展方向[3]。此外,还要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要将终身制观念引入到体育学科建设中,建立长效的学科建设制度,尤其是在人才的选择以及培养上面。

4.改变体育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综合类的大学具有一个显著的优势就是能够将不同学科融入到体育学科建设中,这样不仅能够使本校的体育学科具有鲜明的特色,还能够促进新兴学科的建设。要将综合类学校自主招生的优势与学科优势与体育学科的建设结合起来,建立跨学科的创新性研究方法,培养更高层次的体育专业人才。在课程设置时,要满足学生自身的需求以及社会发展的要求,将先进的体育理念与体育教学方法运用到学科建设中,多层次设置体育课程,增加选修课的种类,并且要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学习体育的氛围,培养综合性的体育人才。

四、结语

在我国很多大学中,不同专业的学科在进行学科建设时往往是独立进行的,也不能够共同分享各种各样的知识及资源。大学体育学科的建设也存在着这种现象,出现体育的研究方向比较单一、只是专门的体育人才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体育学科建设的科研方面,要建设一支研究水平比较高和结构比较合理的科研队伍,改变科研力量及学科优势薄弱的现象。在大学体育学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不断思考及总结,不断引入新的学科建设理念,促使学科和科研上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徐昱玫,刘文珂.上海市非体育院校“211”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现状与发展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4(5):77-79.

[2]乔仁波,陈立秋.现代大学三大职能与大学体育的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