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防建设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3: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国防建设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西方政府;信息化建设;启示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社会各个领域迎来了深刻的革命。同时,政府部门也乘着信息化的浪潮在管理领域改变着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和管理绩效。
本文以美国、加拿大、新加坡这三个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领跑者为例,先从这三个国家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概况出发,在深入研究其政府信息化建设优势的基础上,总结出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普适路径选择:保证信息安全,建立公钥基础设施;树立共享意识,建立云交换平台;打破部门限制,树立集成管理理念;构建云政府,利用信息技术重塑政府。
“信息化”一词起源于日本,由日本学者梅倬忠在《信息产业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对于这一概念,中国的学术界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信息化就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高度现代化”;有学者认为:“信息化就是计算机化,或者再加上通信化”。总之,信息化就是以信息资源的广泛利用为主导,以信息网络为平台,以信息人才为依托,以法律法规为保障的综合体系。
二、西方政府信息化建设概况
美国作为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领导者,在很大程度上给全球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模板。其信息化建设起源于1980年末1990年初,当时,美国财政预算赤字很大,为了应对财政危机,政府决定走信息化、少纸化或者无纸化政府道路。1992年,克林顿总统向民众宣布要全面实现“无纸”办公。1995年签署的《文牍精简法》,要求以电子方式呈交各种表格,到2003年全部实现电子文件。“2000年9月,美国政府开通了“第一政府”网站,这标志着世界级的中央政府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的诞生。”
加拿大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加快了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进程,于1999年正式颁布了国家信息化战略计划“政府在线”(Government On-line),提出政府要在2004年实现政府全面上网。总之,“加拿大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全国“无缝”网站,通过政府的网络和计算器,政府就可以与公民直接对话”。
新加坡政府1986年推行“国家IT计划”,旨在集成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来加快行政部门的计算机化,向公众提供一站式或者无站式服务。1992年,其了“IT2000计划”,努力将新加坡变成一个智慧岛,成为全球IT产业的核心。有学者说“新加坡的政府站点,像一本政府白皮书,完全代表政府,而不是政府的某一个方面”。
三、西方政府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分析
(一)重视信息安全性
信息安全是当今政府信息化建设的生命线。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逐渐普及,公众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众多好处的同时,也面临着个人信息被泄露和窜改的威胁。政府网络延伸趋向的广泛性,使得政府众多信息资源流向四面八方,如果疏于防范,信息的机密性、可靠性、完整性就无法得到保障。美国针对信息安全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个人隐私保护法》、《美国联邦信息资源管理法》等,以对政府信息化建设发挥规范和保障的功能。加拿大政府将信息保密工作放在了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首位,并在所有政府网站建立了一种安全渠道(Secure Channel),这种渠道可以保证各部门之间安全有效地传输、接收和交换电子数据,保证公民个人隐私免受攻击。
(二)强烈的共享意识
与我国相比,西方国家具有强烈的信息共享意识。美国作为现代信息网络发展的领头羊,首先在意识层面把信息共享放在了政府管理的日程之上,逐次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国家级数据中心等。美国首先制定了相关信息化法律法规,来强制推行各部门信息数据的共享;其次以资金补贴的方式来激励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加拿大政府也通过制定统一信息代码,建立信息共享目录的形式来规范各部门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极大地提升了信息资源的共享意识。20世纪90年代初,新加坡政府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指向了计算机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并利用十多年的时间建立了数据共享中心,并构建了集成化的共享平台和网络服务的交互式,给公众提供多个信息获取路径。
(三)有效的部门沟通
打破部门限制,实现各部门有效沟通是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催化剂。美国在2002年发表了《国家国土安全战略》,本战略号召以国土安全部、国防部,农业部等部门为协调实体,以全国灾害管理系统为载体,并建立了全国突发事件管理体系。在突发事件出现时,各部门以协调有序、沟通顺畅的应对方式来整合分散计划,进行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加拿大政府也是以有效沟通为前提,建立了一个跨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的电子政务平台,实现政企之间信息的共享,优化了one step shopping 的“一站式”服务。新加坡政府以委员会作为协调主体,在遇到一些涉及跨部门利益的问题时,由委员会来分析和确定责任主体。一般政务工作多由一个确定的牵头部门执行,其他部门协助,确保每一项事宜都有负责人,每一个问题都有解决主体。
(四)前言的信息技术
目前,硬件配置高速提升的背后,是网络信息的迅猛增长。云计算、云安全、云服务等以云化趋势为潮流的云技术充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国是云计算概念的起源地,美国政府利用云计算技术整合政府各项信息资源,并计划在未来4年以内,取消其40%的网络信息中心来降低其巨大的科技资金投入,使得服务提供方式变得更现代化加拿大基于云安全开拓了数码经济革新技术,将云计算融入了隐私保护领域,为公民和企业实现了隐私保护功能”新加坡政府实行了“智慧国2015”,旨在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获取所需信息资源,为公众和企业提供信息共享平台,将新加坡建设成一个智能化都市。
四、西方政府信息化建设对我国的启示意义
(一)保证信息安全,建立公钥基础设施
安全的信息化环境是政府有效运作的保障。为了保证政府网络的可靠性和信息通信的有效性,需要建立一种可以为所有网络提供安全服务的密码管理和证书管理平台,即“公钥基础设施(PKI)”,这是现代信息社会网络安全领域新崛起的一种主流安全技术。从政府视角出发,建立电子印章系统,预防假冒、篡改现象;采用非对称密码加密技术进行政府内部文件的传输,以公钥和私钥的非对称解密形式,实现文件保密,提高验证率;在政府相关网站建立基于电子钥匙和数字证书的登录系统,在用户登陆的时候保证电子钥匙和保护口令同在才可以登陆,以此进行高强度的身份验证,以防非法用户的假冒行为;政府在电子公文的流转过程中,对相关安全软件增加数字签名功能,保证公文内容的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
(二)树立共享意识,建立云交换平台
云时代的到来,使多种数据大集中、大数据分析所引发的信息流量飞速提升,各部门之间对数据传输、数据挖掘、高性能数据的共享需求不断增长,因此,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就需要建立可供各种资源共享的动态交换平台,即从数据的集成化、云化发展趋势出发,建立云交换平台。在云交换平台上,用户不仅可以在线使用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信息数据的交换,还可以动态的实现大数据之间的大交换,对异构数据进行分析,实现数据共享的同步服务;其次,还可以对海量数据进行共享,延长时间窗口。建立云交换平台,对政府的整个管理链条进行信息化支撑,必要之时建立部门的私有云,或者相应的灾备系统来确保云安全。
(三)打破部门限制,树立集成管理理念
实现信息的互通共享,就要打破信息资源部门控制的局面,为政府有效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此基础上要实现理念的根本转变。突破传统理念,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即集成管理理念,将管理对象的重点转移到以科学技术、信息技术、信息、人才为主的智力资源。从管理技术手段和方法来看,集成管理不仅强调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本身的集成,而且强调管理技术、创造技术、信息技术等的相互融合和综合集成。总之,集成管理是一种效果和效率并存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核心在于强调运用一体化的思想和集成理论指导部门的实践。
(四)构建云政府,利用信息技术重塑政府
云时代的到来,使得政府管理与服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政府目前的需要出发,构建云政府,使政府运用云计算的强大能力来提高政务运作的效率。“云政府是政府机构融合云计算模型及业务体系所衍生的一种新概念、新理念,是广义云在技术上和概念上的专业化延伸,是所有服务的集合体”。通过建立云政府,公民可以通过网络来满足自己对政府服务的各种需要,这些服务以开放公用的方式集中在上层云端,公众只需要一个点端就可以享受到云端的各种服务,因此,云端和点端之间的沟通将会更快捷方便,实现政府之间的信息共享,高效服务成为必然。因此,构建云政府,不仅是目前云时代的大势所趋,也是政府通过云计算这个大平台来改善自身运作能力和运作效率的最佳方式。展望未来,“云政府将会是政府架构的主要理念,也是政府行政技术及产品创新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干部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信息化与电子政务[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唐任伍.中国政务信息化研究[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
[3] 覃正,李艳红等.中美电子政务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 张红梅.浅谈信息化条件下大学英语教务管理[J].乐山师范学院院报,2013,08.
[5] 田珺鹤.美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经济,2011(14).
[6] 卢光明.加拿大电子政务建设模式及比较[J].政务实践, 2007(01).
[7] 郑琦.美国政府的救灾体制[N].学习时报,2011-05-09.
[8] 陈雪.加拿大电子政务启示[J].湖南农机,2010(05).
[9] 蒋立群.新加坡电子政务取得成功的核心因素[J].信息化建设,2006(06).
[10] 和中,陈芳.基于云计算架构的云政府服务[J].中国行政管理,2012(03).
[11] 姚国章,林萍.加拿大电子政务发展解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0年04期.
[12] 陈彦玲.公钥基础设施在电子政务安全的研究与实现[J].陕西电子技术,2006年03期.
[13] 孙玉美.公钥基础设施的设计与解决方案[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14] 卜娜.华为“云引擎”为数据中心输送云交换动力[J].中国计算机报,2012,6.
篇2
>> 欧盟航空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评析及中国的应对 减排目标与总量设定: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经验及启示 借鉴欧盟模式建立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 基于欧盟ETS借鉴的中国碳排放权分配机制探索 欧盟支持外贸的措施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EU-ETS机制对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借鉴意义 欧盟碳排放权分配体系的探讨及借鉴意义 欧盟碳排放交易制度:最新动向及对中国之镜鉴 欧盟排放交易的立法进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欧盟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 加州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实施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量控制及交易机制下碳排放权会计处理研究 证券交易制度实验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欧盟碳配额现货与期货价格关系及对中国的借鉴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及其对安徽的启示 欧盟调整对非政策的中国因素分析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 新加坡模式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西方国家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及借鉴 欧盟碳交易机制的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0.20-23.
[6] Peter Zapfel and Vicky Pollard, European Commission: The EU ETS: a Review of the Back-Loading Debate[R]. Practitioner Insights: Designing Cap-and-Trade, Emissions Trading Worldwide International Carbon Action Partnership (ICAP) Status Report,2014.13-17.
[7] COMMISSION STAFF WORKING DOCUMENT PROPORTIONATE IMPACT ASSESSMENT accompanying the document Commission Regulation (EU) No .../.. of XXX amending Regulation (EU) No 1031/2010 in particular to determine the volumes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allowances to be auctioned in 2013-2020[EB/OL].http://ec.europa.eu/clima/policies/ets/reform/index_en.htm,2010.
[8] Bram Borkent. Design options for the Market Stability Reserve in the EU ETS[R]. Ecofys,2015,(1).
[9] 陈波. 低碳大变革:下一个30年我们怎么办[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30.
[10] Bram Borkent, Alyssa Gilbert, Erik Klaassen, Maarten Neelis and Kornelis Blok: Dynamic allocation for the EU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R].Ecofys,2014,(5): 43-45.
[11] Alyssa Gilbert, Paul Blinde, Long Lam (Ecofys) and William Blyth (Oxford Energy Associates): Cap-Setting, Price Uncertainty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in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s[R].Oxford Energy Associates and Ecofys, 2014,(1): 20-22.
Cap Setting and Adjustment in EU-ETS and its influence to
China's National ETS
Pan Xiaobin Shi Xueying
篇3
企业支持国防建设责无旁贷
走上副参谋长岗位的第一天,李雁就受领了一项重要任务:负责组编预备役分队。筹划工作开始后,公司不少同志提出异议,认为组建预备役分队耗时耗财又耗力,担心公司刚成立不久,会因此加重负担。对此,李雁强调,“企业的发展生存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支持国防建设是国家法律赋予的职责和义务,作为大型国有企业,我们有丰富的人才资源,有先进技术设备,也有财力上的优势,支持国防建设责无旁贷。”
在企业开展预备役工作特别是成建制组编预备役分队是个新尝试,李雁认为大家有疑虑是正常的,同时也感到要想顺利完成组编任务,还得认真做好解释说服工作。于是,他利用各种场合宣传《预备役军官法》,介绍我国预备役部队建设情况,帮助大家理解预备役寓军于民的特点以及军地双重领导的原则,引导大家认清在企业组编预备役分队,不仅是国防建设的需要和职责,而且对促进企业文化发展和加强企业管理也有现实意义。他的主张得到了公司总经理白志刚的大力支持。经过宣传,领导层很快统一了思想,下定了决心。
为尽快完成组编任务,公司专门成立了由李雁任组长的预备役工作领导小组,主动将公司业务骨干和技术尖子推荐给部队,预编了通信指挥车,并在西北路黄金地段腾出三间房子作为队部和官兵活动室,投资数万元为队部购置了桌椅、微机、电话、传真机等办公设备,预备役分队很快就挂牌成立。新疆移动通信公司因此成为自治区成建制组编预备役分队最早也是最快的国有企业。
支持国防建设要表现在行动上
李雁在预备役部队担任领导职务,对困扰预备役部队多年的编人难、筹钱难、活动难的“三难”问题有着深切的体会。他常讲,预备役工作不容易,我们应主动为部队帮困解难。支持国防建设不是空话,要表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上。
李雁身材魁梧,在训练场上一直是排头兵,很有号召力。在工作中,他也坚持以实际行动带动大家,积极支持预备役团。只要部队有活动,不管自己有多忙,都想办法参加。对下属,他要求也非常严格。2002年4月,预备役团组织预备役军官集训,当时正是移动通信公司最忙的时候,一名预备役军官要与外商谈判,特地向李雁请假。“不行!”李雁斩钉截铁,“部队搞一次活动不容易,这是大事,不能马虎。与外商谈判可以推迟,相信外商会理解我们的。”这名同志心悦诚服,主动协调推迟了谈判。这件事震动了预备役分队的上上下下,从此该分队形成了人人重视预备役工作的好氛围,预备役部队开展活动更加顺利。
李雁不仅在人力上为部队建设活动开绿灯,在物力、财力上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只要部队开展训练,在车辆、伙食上都给予全力保障,不让部队掏一分钱,光训练补助费平均每年就要掏2万多元。
2003年3月,预备役部队综合训练大楼落成,但由于资金紧张,配套设施到不了位,训练无法正常开展。面对空空的一座大楼,李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亲自到部队调研后,专门向公司总经理白志刚反映了部队的困难,建议支援。公司为此投入了50多万元专项资金,并抽调3名业务尖子负责改建该团信息中心。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一套集指挥、训练、办公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顺利交付使用。这次改建,不仅增加了多媒体、网络教室,还完善了作战指挥室、多功能演示厅,购置了大型显示屏、投影仪,并建立了团、营、连三级局域网,实现了首长机关办公自动化、网络化,预备役动员集结、作战指挥效能得到大幅提升。当年6月,总参动员部和在该团召开信息化建设现场会,对该团建设给予高度的评价。据统计,经李雁协调,新疆移动通信公司为预备役团建设投入的资金已达百万元。
“预备役工作不是花架子,后备力量也要做好先行的准备。”
为了锻造一支过硬的队伍,李雁征得公司和预备役部队同意后,在公司网管中心组建了一支以预备役官兵为主体的应急通信保障分队,主动承担自治区维稳防暴、抢险救灾的通信保障任务,以此锻炼预备役分队官兵应急能力,为将来动员征召打好基础,确保一声令下能拉得出、起作用。
篇4
【关键词】 征兵 心理检测者 心理特质
征兵心理检测主要是用来了解应征青年的智力水平和性格特点。全部测验在计算机上完成,它既不同于一般性谈心、说服,也不是简单的考试,是对应征青年的心理情况,特别是适应特殊环境的心理能力进行测试,而不是诊断应征青年是否患有精神病。心理检测根植于平等与坦诚相见的基础上的。影响心理检测效果有许多因素,除了检测技术娴熟程度外,最重要的是检测者本身的心理特质。如果检测者缺乏某些心理特质,无论经过何种严格训练亦会前功尽弃。检测者的心理特质通过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体现在应征青年的沟通中,直接影响到检测效果。检测者最为重要的心理特质是:要保密性、原则性强;要善于察言观色、机智敏锐;要情绪适于现实、常规;要有耐心、责任感;要严谨自律、知已知彼;注意避免存在不良情绪问题和外界干扰。下面分别探讨检测者心理特质的“五个要,一个避免”:
1、要保密性、原则性强。心理检测者要遵守心理检测保密规则,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有关心理检测具体内容及资料。心理检测如同国家考试一样,一旦测验内容被公开,测验效果就大打折扣,心理检测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心理检测者的保密性是保证测验有效性的关键,是征兵心理检测的首要原则。尤其是心检主检在检测结束后,要按要求及时将心检数据进行整理汇总,撰写总结提纲,根据操作过程中发现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修改建议与意见。有步骤保存相关数据资料,实行逐级上报备档的同时,作为整套的监控资料,有利于进一步进行心理检测资料分析与研究,为以后制定更加合理的心理检测评判标准奠定基础。
2、要善于察言观色、机智敏锐。检测者要利用实践经验,结合心检标准去察言观色,或结合临床病例进行综合判断,能敏锐地感受应征青年整个心理检测过程的言语表达能力与行为举止,要反映迅速,形成对应征青年的整体印象。对弦外之音、欲言不语的情绪及内心冲突也能敏捷地捕捉到。对情感表现与行为欠协调的能机智地预测到。检测者能把握自己的情感和态度,注意心检技巧,并能及时发现一些有精神障碍或心理不全的青年隐瞒病史的情况。要严格标准,有逻辑性、层次性地揭示问题的实质,根据工作经验,综合分析后再判断问题的真伪和程度,以获得对该人群的高检出率。
3、要帮助应征青年找到适于现实、常规的情绪。根据我国征兵体制和应征青年心理素质现状,在选拔策略上采取末尾淘汰的原则,检测者能与应征青年建立友善关系。不带个人不良情感与态度,不带先入为主的偏见。按现代应征青年的感受参数系来理解应征青年,站在青年的角度来思考,青年及家属对检测者的过分要求、不理解,甚至敌意、诅骂等表现,检测者均要善于处理,能给予宽容,保持冷静及客观性的健康心理,培养青年的乐观情绪,增强自信心进行心理检测。
4、要有耐心、有责任感。心理检测的本质是对应征青年的适应社会发展和军队需要,从源头上控制精神和心理不健康青年进入部队,提高兵员整体素质,打牢军队建设基础。增强部队战斗力,是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基本要求。无论什么理论与方法均以发展为中心,存在的问题是人的心理活动,是复杂多变的。而有的人思想观念淡薄,对心理检测缺乏认识了解,无视心理健康在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或对心理、精神方面的问题比较敏感的实际,如此表现对应征青年产生了威胁,需要予以帮助,面对这样的困惑,采取干预、阻断或使其向更好更高层次发展。目前没有一个恒定的模式,现存的处理方案可寻。心理检测者要不断学习与探索,要有耐心、细心,有高度负责感地加强宣传教育,心理检测者必须根据应征青年的实际情况,或给予计算机短训,或开展学习宣传,或耐心、细心地讲解疏导,让较多的青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公平合理的条件下一起参加挑选。
5、要严谨自律、知已知彼。心理检测者要学会多倾听,多沟通,接受各种可能站在应征青年的角色上感受外界,不只是单纯检测或过份同情。所谓移情理解是站在应征青年的角度予以理解,理解越透,给应征青年的心理帮助越大。检测者要严谨自律,不带任何观点,但有循循善诱的情感转入,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以排除应征青年对检测的恐惧、紧张心理,乐观地接受心理检测。
篇5
【关键词】军事训练 实战化 国防建设 军队 战争
前言:
主席在视察边防军队时指出,要采用各种方式,努力提升部队的训练质量,在训练中提高实战环境,创新训练内容,检验指导思想,锻炼军队的技战术能力,有效的推动军事训练的实战化。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军队的训练方式有了革命性的提升。在训练中以坚定的意志力,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的训练方法,残酷的环境模拟能力,最大限度的提高军队的实战能力,力图建立一支能打胜仗、敢打胜仗的军队。
一、军事训练实战化的重要意义
1.1 打破和平环境对军队战斗力的束缚
军队是人民群众安全稳定的保护神,是国家和平发展的定海神针。因此,必须保证军队 “战斗队”的根本属性。我国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始终奉行和平与发展的基本战略,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基本发展方式。军队一直以来以备战为主,缺少真实战争的锻炼。此外,当前不少军人以军队为职业,和平时期当兵,以升官为动力投身军旅。这种和平的环境和不良的思想消磨了军队战斗的能力和意识。因此,必须在军队的训练中提高实战化演练的程度,让我国军队找回革命前辈的宝贵品质,将练兵打仗备战当作军人的立身之本,在训练场和演习场上提高军队对抗的激烈程度,打破和平环境套在军队身上的枷锁和束缚。
1.2 解决训练战斗脱节的问题
军队的训练场就是未来的战场的模拟。因此训练场的严苛和真实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军队训练内容向实战的贴近程度。当前我国训练方式和实战还有一定的脱节。我国军队目前的练习方式在依然是传统的军事素质训练模式,对于实战中要求的战争理念训练、作战任务训练、对手侦查环境侦查训练和死亡生存训练的真时模拟程度还不够。比如战场环境设置不真实、现代战争中复杂的磁场干扰设置要素缺失、对抗方式落后等,这些问题都严重限制了我国军队训练的实际效果,造成了训练与实战脱节的现象。一旦面临战争,我国军队将不得不付出巨大的损失,才能换取实际战斗力的回升。
1.3 切实提高军队的真实战斗力
主席曾经指出我国军队真实战斗力方面的不足,他认为“我军打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各级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当前战争已经由传统的路基战争逐渐过渡到小、局部战争以及现代电子战、远程破袭战相互融合的综合战争阶段。战争的复杂程度远超以往。我国由于发展形势和周边环境影响,必须确保军队时刻具备强大的即时战斗力。但是当前军队的真是战斗能力与美国等军事强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推动军事训练实战化,可以让军队提前适应战争环境中面临的复杂形势,适应战场环境和现代化战争的节奏,提高军队的真实战斗力。
二、军事训练实战化的优化措施
2.1 提高训练中的引导水平
现代战争中,军队战争的导向性与系统引导程度成正比。尤其是战略欺诈和引导目标的同时设定才能完成系统的最终目标。因此,必须在引导中建立完整军事导向系统。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军事训练中,最大程度的模拟作战任务和作战方式设定引导系统,使军事训练向实战化转变。对此,需要建立三个维度的引导。
首先,是对训练中作战对手的引导。当前训练实战化最大的软肋就是缺少贴近真实的作战对手引导机制。对此,必须建立完善的作战对手引导系统。在编制训练计划时,要从作战对手出发,寻找作战的整体能力需求,以真实的对手来要求和训练部队的应对能力。在训练中,透过对作战对手的研究引导出部队自主作战思想、部队结构设计、武器选择和战术风格引导等。从而实现训练出逼真的战斗能力,提高训练效果。
第二,是对作战环境的引导。军事训练实战化的要求之一就是提高军队对作战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战术针对性。因为在未来的战争中,大规模集团对抗已经很难再现,更多的是在复杂环境下的小规模对抗。因此在训练中要提高部队训练环境的变换引导,训练部队对突发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第三,是作战战术的引导。现代战争中,由于武器规模的升级,对地面目标的打击能力获得了较大的提升。因此,地面部队需要完成的更多的是肃清海空部队和导弹部队第一轮打击后的地面敌人。在训练中要突出对于这部分作战内容的实战化训练,加强作战战术的引导,避免训练的方向偏差。
2.2 提高对抗的深度和范围
在当前的军事训练中,将更深一级别的军事对抗引入日常训练中是军事训练实战化的必然趋势。在训练中的面对面、硬碰硬的对抗是激发训练真实性、激发部队血性和训练热情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训练实战化的有效武器。对于提高对抗的深度和范围,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注重对抗状态。引入对抗机制,必须要从对抗的状态入手,以最真实的对抗模式来激发不同团体之间的对抗烈度。最好选择作战方式反差较大但能力差距较小的部队进行对抗训练,主动寻找对抗方式和训练内容。激发出真实的作战状态。第二,注意对抗强度。对于军事训练,并非强度越大越好。在实战中,保持必要的强度控制是训练管理的重要内容。军事训练实战化就是要做到在有效的训练中最大化的提升部队的战斗力,而并非是利用超过预期的战损来提高战斗力。第三,对抗部队的选择。对于当前的军事训练,部队之间的交流并没有完全深入。我国各军区之间的训练交流还仅仅是集中在传统领域的训练科目上。对此,笔者建议在未来的军事训练中,利用电脑随机配对同一等级的对抗部队,随机选择作战环境,提高部队训练中的偶然性,提升部队对陌生对手遭遇时的应对能力,还原真实的作战环境,提升部队的作战能力。
2.3 引入先进设备,加强现代化战场作战模拟。
当前不少军区为了减少设备的耗损,在训练中基本不投入使用,仅开设理论课程。这种纸上谈兵的训练方式不仅不能提高训练的质量,同时也不能模拟实战的环境,难以提升战士对现代化战争以及先进设备作战方式的理解。所以在当前的军事训练中,提升训练实战化的最佳途径就是运用先进设备,提高训练场的环境模拟能力。尤其是对于特种电子战设备和信息战设备,是当前军队对抗中稀缺的训练资源,也是未来重点的训练方向。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面临着极为复杂的周边环境。一方面我国和平崛起的战略尚未完全实现,不能轻易开启战争;另一方面,在强敌环绕的形势下,又必须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维护祖国的和。对此,在未来的军事训练中,各军区军事训练主官要深刻领会的意图,加快推动军事训练实战化的改革。在训练中以最科学的方式还原和模拟作战环境,提高训练真实程度,为建设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军队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瑞平. 着眼实战化训练要求,提高国防生军事素质[J]. 《新课程・下旬》, 2015(1)
篇6
下面表1是某985工程大学国防生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由解放军驻校军选办和学校国防生管理办共同制定国防生总培养目标和分目标,主要体现在军政方面的要求,然后由教务处医学办确定专业培养方案,下面是该校国防生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描述。
(一) 对培养目标的分析:
一般来说,作为某一专业的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是有关课程理论或教育政策,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而作为一个专业培养目标是执行对我国教育方针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化,至少要体现为谁培养人才(性质)怎样培养人才(途征),培养什么规格的人才(定位)。在以上两个培养目标中的描述,一是文字的描述不够精炼;二是为谁培养人才专业目标中未见体现;三是培养规格上既不统一又定位不准。医学办的是高级医学人才,军选办的是合格后备军官;四是培养途征未体现。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是课程设置的重要方向和行动指南,可以说,如果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就会影响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就国防生临床医学专业而言,毕业后主要从事临床工作,也有从事医院和军队卫生事业管理的或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因此,本文对国防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以下梳理流程。
(二) 国防生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梳理:
为国防现代化建设需要、为军队卫生事业服务(培养目的),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方式)培养德智体美军全面发展的、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经身学习能力,优良人文素养和军人素质的医学专门人才(规格与定位)。目标中是为国防建设培养人才为目的,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培养途征中注重实践部分;人才规格上,五年的学习只能说是初步临床能力。毕业后需要工作2-3年的岗前教育或岗位实践才能成为一名独立工作者。目标中的人文素养和军人素质一词,因为医学工作特别是临床医学要求人文性很强的工作,而军人素养一词,涉及到军人的特殊性,所以在培养目标中强调了它的重要性,为课程设置提供方向和要求。
二、 课程设置分析
课程设置一般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评价四个部分,课程目标上面已述,此处重点阐述课程内容,实施和评价在此休述。下面表2是某大学国防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计划(不包括军政课程)。
课程设置问题分析:
(一) 课程内容明显缺少军需医学专业知识
从课程设置的内容中没有考虑军队卫生事业之特色,如军人的常见病、战伤救护、军队流行病、生物与化学防护、高原病、航天、航海特殊环境下所致的疾病。为军队培养医学专业人才,在五年的学习中对以上军需专业知识至少要有了解。究其原因是课程资源或教师缺乏。
(二) 课程理念宽基础、薄专业
经调研多所学校多年的课程设计规律,临床医学生的公共基础和普通基础从未有过这么多课程,而本文研究对象的公共和普通基础课大约21门,如果加上军政课程15门,共有36门课程。比过去独立医学院多出20余门课。全部课程中必修课有58门,必选课34门,军政课15门,该校国防生临床医学事业达107门课程,如果四年八学期平均分配,每学期有13.4门课程,作为医学生每学期承担这么多课只能囫囵吞枣、走马观花。因此,本文认为公共和普通基础课过多,有待优化。
(三) 重理论、轻实践
从上述课程计划表中的92门课程中只有5-6门的实验或实践课程,其他的都是理论课,基础医学院的课程中,某些讲座和进展性课程,比如生物学讲座,完全可以融入主干课程中去。哪些讲座、进展类课程是研究生或博士生课程,至于本科有没有必要设置值得讨论。如果需要,在主干课程中花1-2学时概要性的讲一讲即可。
三、讨论与建议
(一) 加强学术交流,进一步完善国防临床医学生的培养方案。
至今综合性大学医学院培养临床医学国防生已十二年,据电话调查几所大学医学院,国防临床医学生的培养和普通生一样,只是加了些军政课程,因此,建议加强学术交流,完善国防生临床医学培养方案。
(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加军需专业知识的内容。
据调查,很多学校开不出防化、战伤救治、军队卫生和有关军需专业知识课程,普通高校需要加这个方面的师资培养和引进。
(三) 压基础,厚专业
临床医学是一门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最多的专业,如果公共课或普通基础课程太多,意味着挤压了专业课程。因此本文建议压缩部分通识中的思政、英语、数理化等学时数,或把部分设置为任选课,同时培加军需的战伤救护,军队流行病学、军队卫生课程为必选课。而防化医学、防原医学、高原医学、航天航海医学、防核医学为任选课。
(四) 重实践,压理论
篇7
[关键词]基础测绘,发展,测绘技术,对策
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157-01
一、基础测绘的定义、城市基础测绘的主要目标、特征
基础测绘通过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广泛服务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文化教育,行政管理,人民生活等诸多领域,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前期性,公益性事业。
1、基础测绘的定义
测绘是以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空间科学,信息科学为基础,以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核心。将地面已有的特征点和界线通过测量手段获得反映地面现状的图形和位置信息,供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和行政管理之用。基础测绘是指建立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进行基础航空摄影,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遥感资料,测制和更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和数字化产品,建立,更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2、城市基础测绘的主要目标
(1)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要求,基础测绘设施建设要形成以3S(GIS,GPS,RS)技术。4D(DLG数字线划地图,DOM数字正射影像图,DEM数字高程模型,DRC数字栅格地图)技术产品和数字通信等技术构成的较为完善的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2)加快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更新和数据库建设,重点是全面开展城市1:500――1:100000系列数字地形图更新和数据库建设以及地下管线信息系统,为建设“数字城市”奠定基础,开创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应用服务的新领域。(3)建立健全基础测绘管理的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机制,推进基础地理信息共建共享机制的建立。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勘测产品价格机制。
3、城市基础测绘成果的主要特征
(1)基础性:城市的建设发展,交通,农林,水利,土地,矿产,城建等部门的规划设计,都是以基础测绘成果作为平台。(2)公益性:基础测绘其服务对象是政府及各个部门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并为之提供及时,适用,可靠的测绘保障。(3)商品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六章第三十一条规定,除国家机关决策和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基础测绘成果实行有偿使用,但是,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军队因防灾,减灾,国防建设等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无偿使用。
二、城市基础测绘主要内容
基础测绘是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为国家各个部门和各项专业测绘提供基础地理信息而实施的测绘工作的总称。城市基础测绘工作主要包括:平面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与维护,城市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与更新,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的普查整测与动态管理,城镇地籍测量,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对立与维护等内容其中前三项是城市基础测绘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内容。
三、我国城镇基础测绘发展现状
国家基础测绘设施工程的实施,推进了由传统的纸质测绘时代迈向现在的数字时代的步伐。“数字中国”,“数字省(市)”,地理信息空间基础框架建立工程已经启动。目前,全国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已接近尾声,同时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形成了1:10000的农村土地利用现状的数据库和1:500的城镇地籍数据库系统,基本实现了测绘技术的数字化改造。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测绘领域,使得许多传统测绘技术手段与测绘信息处理技术都有了质的飞跃。
四、目前我国城市基础测绘存在的问题
(1)一些地方政府过度的追求经济建设,忽视了基础测绘及信息化建设工作,对基础测绘的意义认识不够深远,有些地方甚至没有编制基础测绘规划,更没有将基础测绘的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以至于信息化建设成果不能快速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由于一些地方测绘法制建设滞后,未制定完善的配套法律法规,加上政府缺乏对基础测绘的有效宣传,致使大众没有认识到基础测绘的作用,基础测绘没有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
(2)缺乏测绘数据共建共享机制。由于测绘数据的共享机制未完全建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企业事业单位为满足自身建设和管理的需要,自筹资金组织施测,造成同一地区不同单位重复测绘的现象,导致基础测绘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还造成测绘基准不同,技术标准不一,成果质量不均等现象。
(3)测绘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导致各地区测绘人才分布不均衡,部分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由于财力问题,对基础测绘投入少,造成基础测绘队伍经费来源不足,人才身沿海城市流失的现象严重。
(4)缺乏开发,创新能力。现阶段,我国的基础测绘仍然是劳动密集式生产,只是停留在对一些软件的表面应用上,测绘技术单位通过实地调查,数据采集,矢量建库而获得经济效益。而缺乏对数据的归纳整合,为政府及企业提供咨询分析,辅助决策等服务。基础测绘新技术的开发,创新的能力不足,数据的采集,管理与应用等方面的软开发能力薄弱,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制约着测绘事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5)基础测绘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测绘产品不够丰富,社会化程度不高,现阶段,我国的测绘主要应用在国土,城建等一些建设部门,并没有走入广大人民的生活中,应用的范围太小,同时,现有产品生产周期长,更新速度缓慢,种类少,致使一些用户使用比较困难,侵权盗版,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究,应急保障能力不强,基础地理信息现实性差,造成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后,不能适应应急需求。
五、对我国基础测绘发展的建议
(1)明确职责,加大宣传。(2)建立地理信息的共享工作机制。(3)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4)加大基础测绘的应用服务范围。大力推动基础测绘成果的应用,拓空测绘应用服务范围,推进大,中比例尺等测绘成果的广泛应用,努力开发网络地图,导航电子地图,影像地图等公共产品,加强电子政务地理信息平台,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统计地理信息平台,公共应急地理信息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深层次测绘成果的社会化应用。
篇8
关键词:军品科研成果;资本化;无形资产
1、引言
军工企业是国家为国防安全需要而设立的从事大型军事装备研究和生产的国有独资企业,在我国主要为从事核工业、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等军工技术和产品研究、生产制造的单位。聚合了大量高科技成果的无形资产,现行会计制度对自创无形资产研发投入的费用化处理方式使得军工企业以自创无形资产为表现形式的军品科研成果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其大量资产流失在企业帐面资产之外,极大的影响了企业的实力和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实施军品科研成果的资本化,成为提升军工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有益探索。
2军品科研成果资本化条件分析
军品科研成果是军品科学研究成果的简称,是军品企业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指对某以科学技术问题,通过考察、实验研究、设计实验和辨证思维等研究活动,所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并获得实践检验及社会承认的创造性劳动成果。
国防科工委于1991年4月《国防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指出:国防科技成果是指以国防为目的或者为主要目的的科学研究和开发活动中产生的下列科学技术成果:
①对国防科技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科学理论成果;
②解决国防建设中科学技术问题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应用技术成果;
③对国防科学技术决策管理有推动作用的软科学研究成果。
科研成果是通过图纸、技术资料、设备等载体来体现其内容,是一种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专利与非专利技术,属于无形资产的范畴,具有创造性、先进性和可用性。其资本化的路径是以实现自创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两个方面。无形资产确认是指将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加以记录并将其列入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企业资产的全面确认和反映、真实体现企业资产水平和实力、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着重要而积极的现实意义。
从《国际会计准则》关于自创无形资产部分资本化的条件进行分析,可以对军品科研成果资本化的可行性有较为清楚的认识。
⑴从技术能力和技术可行性上进行分析,国际会计准则要求技术单位有能力保证该项目的技术开发和项目的实施,并且要求能够保证技术成功后新技术应用的前景。根据军工企业无形资产的特点可知,军品型号研制从预研到立项,要经过严格的审批,从技术、工艺到材料等多个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军工企业中聚集了大量的专家和高技术人才,完全能够保证创新性项目的成功实施。
⑵国际会计准则要求项目企业要有意向完成该无形资产的研究并销售使用它。而对军工企业而言,其每一个新项目的立项和新技术研发都是为提高我国军事装备水平而专门提出的,军工企业通常按照军方提出的要求签订研制合同,要求其必须按计划完成型号合同规定的研制工作。
⑶要求有能力使用或销售无形资产。军工企业承担国家国防技术更新的重任,其任一型号研制任务的制定都是在与军方签订合同的情况下实施的,军方作为订货方要采用新技术提高部队装备水平,因而军工企业技术成果的使用和销售市场是确定的。
⑷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它资源的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使用或销售该无形资产。从项目开发所需资金和人才资源来分析,军工企业聚集了大量高级科研人才,曾承担了我国军事航天领域多项高精尖技术的开发任务,有着雄厚的军事科研基础和实力来完成每一项无形资产的开发。就开发所需资金而言,军工企业新技术开发是按型号研制合同,由国家投资实施的,有国家投入的专项国防建设费用支持,能够保证研发所需资金的供给。因而可以看出,这一点也符合国际会计准则中的第四点的相关要求。
⑸就自创无形资产开发阶段成本计量的确定性问题,军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是分系统、分项目进行核算记帐的,每一个型号都单独核算,即使型号研制通常要跨年度进行,其成本都是可归集的。
通过以国际会计准则的部分资本化条件对军工企业自创无形资产的资本化可行性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军工企业无形资产的特点完全符合《国际会计准则》关于部分资本化的适用条件,这就为我国以军工企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企业实施自创无形资产资本化提供了可能性。
3通过改善会计科目处理的方式实现军品科研成果的资本化
本文研究建议设置“在研项目”和“在研项目失败准备”两个帐户。“在研项目”帐户是一个长期资产盘存帐户,借方反映企业投入研究开发项目的各种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这些费用包括:材料费、工资及福利费、设计费、调研费、实验费、认证费、注册登记费、聘请律师费等;贷方反映研究开发成功结转到“无形资产”帐户及研究开发不成功结转到“管理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帐户的金额。其具体帐务处理如下:
①.在研项目领用本企业材料时,按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和增值税金额
借:在研项目——XX项目
贷: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②.在研项目领用本企业产品时,按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售价金额计算的增值税金额
借:在研项目——XX项目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③.计算出在研项目负担的人工费用时
借:在研项目——XX项目
贷: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④.在研项目发生调研、律师等费用时
借:在研项目——XX项目
贷:银行存款
⑤.在研项目研究开发成功,达到预期目标,将研究开发成本转入无形资产,其帐务处理为
借:无形资产
贷:在研项目——XX项目
若研究开发失败,将该项目在研究开发过程发生的各项费用直接转入“管理费用”帐户,如果研究开发费用较大,将其转入“长期待摊费用”帐户,其帐务处理为
借:管理费用
贷:在研项目——XX项目
或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在研项目——XX项目
研究开发单位应当定期或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如果有证据表明在研项目已经不可能完全达到预期目标,应当计提在研项目失败准备。确认在研项目计提失败准备的条件是:(1)在研项目无疑在性能上,还是在技术上已经落后,并且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2)其他足以证明在研项目失败的情形。
其帐务处理为
借:管理费用——在研项目失败准备
贷:在研项目失败准备
若影响在研项目失败的因素消失,应在所计提的在研项目失败准备的范围内,冲销在研项目失败准备,其帐务处理为
借:在研项目失败准备
贷:管理费用——在研项目失败准备
如果在研项目部分达到预期目标,该项目已计提了一定数额的失败准备,在研项目转入“无形资产”帐户的金额为:总研发费用减去在研项目失败准备。帐务处理为
篇9
关键词:毕业设计;选题改革;选题重点;选题程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102-02
一、前言
军队院校工学类的本科学生毕业设计除了满足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外,还要突出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毕业设计的选题要更加贴近部队的训法、战法及新装备运用;二是毕业设计的组织应该与毕业综合演练设置的科目结合起来;三是毕业设计的成果要突出战术演练、红蓝军对抗、新装备应用、新战法探索;四是通过毕业设计,学生要提高军事工程素养、装备技术使用、遂行保障任务等能力。
本文首先分析当前毕业设计选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阐述了毕业设计选题的5个重点,最后对毕业设计选题的程序进行了剖析,以便使指导教师更好地把握毕业设计的选题重点、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当前毕业设计选题存在问题
合训学生毕业设计选题,是关系到毕业设计全过程的关键之一。题目是指导教师拟定,论文是毕业学生完成。目前大部分的毕业设计选题已经体现了“一人一题、真题实做”,但由于指导教员的知识结构有限、与部队训练接触联系有限、新装备技术性能掌握有限等原因,选题存在“翻炒陈饭、背景假旧、意识落后”等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题目太大。军校本科的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还要毕业考核、毕业实践、综合演练等。运用10~12周的时间进行毕业设计,如果题目太大,使得学生不知如何入手,尤其是哪些总体综述性的、总体设计性的、技术发展性的题目,难以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相应成果,也难以达到毕业设计的课程目标和人才培养要求。
2.题目太小。相反,有的毕业设计题目太小,仅仅是每个工程中的细枝末节,或者也不是典型的问题,这样的题目给学生,起不到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专业的总体也把握不足,难以对四年本科所学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及综合运用。
3.题目重复。有的指导教师,将前几年已经指导过的题目反复拿出来,这样做教师的工作量较少,其毕业设计大体思路、成果形式以及参考资料等都是现有的,但是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得到以往同类课题的毕业设计论文,另一方面多年使用同一题目,教师培养了惰性,设计内容也容易老化陈旧。
4.题目太假。这种题目脱离实际,没有理论基础,没有运用领域,或者完全是天方夜谭,一般是没有经验的青年教师拟定的题目。因为工学的本科学生所进行的毕业设计,必须是理论联系实际,应该针对工程保障中的某个任务,通过毕业设计的设计研究来解决某个工程实际问题,同时提高学生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5.多人一题。有的指导教师为了省事,将某个工程实际问题划分成多个方案,题目类似,用方案一、方案二等进行区分,此类题目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选择时不知道采用什么技术,形成什么方案,而在随后的毕业设计过程中内容和技术容易混淆,因此在拟定题目时,可以加以进一步的描述,例如“某桥简支混凝土梁加固方案”、“某桥连续梁加固方案”、“某桥钢梁加固方案”等,使得选题学生在从题目上就可以加以区分。
三、毕业设计选题重点
毕业设计题材来源广泛,涉及学科方方面面,各指导教师应要树立“姓军为战”的意识,可依据毕业设计选题范围指南,结合部队需求、科研课题设置选题,真题真做,题目力争源于军事理论研究创新、部队战备训练实践、武器装备研发运用。选题要着重体现以下要求:一是突出专业性,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能够锻炼学员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体现理论和现实意义;二是突出实践性,鼓励与部队、科研院所等外单位联合拟定毕业设计课题,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三是突出创新性,毕业设计成果要体现新看法、新见解、新观点,体现思想性和价值成果,避免空洞泛泛;四是突出可行性,课题的口径难度和工作量要适合军队院桥本科学生的特点,适度从难从严,切实使学员经受科学技术综合训练的淬火提升。具体说来,选题应围绕以下5个重点:
1.选题应结合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毕业设计的选题,要结合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进行,要做好这个工作,建议采用“双导师”制,来自部队的导师提出有关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需求,协助进行指标论证、战术推演、综合应用、关键技术等步骤指导;校内导师按照选题具体指导毕业设计,掌控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完成毕业设计成果。
2.选题应结合新装备技术运用。我军工程保障装备及技术不断发展,军校所毕业的学生是部队基层干部,也是这些新装备新技术运用的主力和骨干,因此道路桥梁与渡河濒海工程专业的学生围绕支援桥、重型舟桥、自行舟桥、冲击桥、机械化路面、伴随桥等新装备,开展技术运用、作战使用、组织指挥、综合运用、技术保障、创新革新等,将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掌握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新装备新技术结合起来,便于更好地掌握新装备新技术。
3.选题应结合毕业后工作岗位的需求。指导教师与学生通过课程实习、毕业实习、部队锻炼、用人单位调研等,掌握用人单位对毕业学生的岗位需求,并围绕岗位任职的相关工作,设置具有针对性的毕业设计课题,这样的题目将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工作,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学生的工作要求,提前做到与工作岗位进行接轨,便于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开展工作。
4.选题应结合毕业综合演练科目。军校最后一年进行的综合演练是带有战术背景下的装备技术运用,例如工程保障系列主要围绕机动工程、反机动工程、生存工程等保障任务,在机动工程保障中开设门桥渡口、架设浮桥、军用桥梁架设应用、急造军路构筑、软滩地克服、渡口桥梁伪装、战场工程侦察等科目,而毕业设计完全可以依托综合演练的科目设置选题,将毕业设计与综合演练结合起来,毕业设计解决综合演练的问题,而综合演练来检验毕业设计的成果。
5.选题应结合非战争军事行动技术难点。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艰巨。非战争军事行动主要包括反恐维稳、维护权益、安保警戒、国际维和、国际救援等。例如2008年冰雪灾害、5・12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往往事发突然、发展迅速、影响巨大,而且伴有大量连锁反应或次生灾害,出现十分复杂多变的局面。通常负有“迅速控制事态、抢救生命财产、维护政局稳定”的使命。而开展桥梁加固、道路抢建、渡口开设、浮桥架设等是部队抢险救灾的首要任务,毕业设计结合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技术问题开展,有助于提高毕业学生执行应急工程保障的能力。
四、毕业设计选题程序
毕业设计选题还要加强过程管理,摒弃以往“指导教师出题,学生埋头设计”的现象,而要按范围指南出题、教务机关组织审查、修改完善后,学生双向选题、学生开题这样一个过程,以使选题质量更高。
1.下达毕业设计任务及设计范围指南。毕业设计开始前约一个月,根据学生人数、专业分布以及指导教师的情况,机关对各教研室下达毕业设计任务,同时附毕业设计范围指南。该指南是机关组织专家针对当前毕业设计的要求,以及上述毕业设计选题的5个重点拟制的,包括装备运用类、技术创新类、技术或装备拓展类等大类。各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确定课题,可以根据装备型号选取,可以在题目中加入战场环境,可以在题目中加入训法、战法的内容,可以根据论文具体内容加入技术创新的内容方法确定选题。
2.指导教师拟定题目,机关组织审查。分配给指导教师的学生数量,向高职教师倾斜、向科研项目多的导师倾斜、向往年指导优秀毕业设计的导师倾斜,一般按照学生数与题目数1:1.2的比例拟定题目,并同时撰写课题的意义、主要内容、成果形式等,学校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审查,并将审查意见返回指导教师进一步修改完善。
3.题目,学生和教师双向选择。毕业设计开始前两周左右,根据教务机关的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选择课题,在选择毕业设计题目时,可以与指导教师联系,询问课题基本情况,也可以在校园网上查询教师指导以往学生毕业设计的情况。一般助教不独立承担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可协助指导;讲师、副教授、教授指导的学生数量分别为2~3人、3~4人、4~5人为宜。
4.毕业设计开题。毕业设计开始时,组织毕业设计开题,学生从对毕业设计课题的理解和认识、毕业设计课题的资料收集及各项工作的准备情况、总体方案、主要步骤、难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课题进度安排、毕业设计成果要达到的指标参数等方面进行汇报,指导教员给出具体意见,开题考核小组考查学生对毕业设计课题的理解程度,如果达不到要求则重新开题或者更换题目。题目一旦确定就不再随意更换,一定要更换,则需进行开题汇报,通过审查才行。
五、总结
军队院校的毕业设计是本科教育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四年来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是培养学员知识综合运用、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员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核与检验。而毕业设计选题工作是整个毕业设计开始和关键,将影响毕业设计的顺利进展和质量,当然选题结束后,指导教师还要加强指导,制定毕业设计总体计划和周计划,开展毕业实践和试验,加强中期检查,督促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做好毕业答辩准备等工作,以便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篇10
一、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性
基础测绘是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地理信息的前期性、基础性和公益性事业,关系国家、国防安全和国家秘密,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障。加快发展基础测绘,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及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本地区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工作,统筹协调、科学安排本地区基础测绘项目,防止重复测绘,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协调好本地区各部门对基础测绘成果的应用和共享关系,逐步建立基础地理信息平台,推动信息化建设。同时,要通过实施基础测绘规划,逐步解决本地区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土地管理、房产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旅游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缺少基础地理信息成果资料的问题,使基础测绘成果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前期保障和先行作用。
二、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原则
(一)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工作由各地州市、县(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发展计划(发展改革)部门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密切配合。
(二)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围绕本地区**时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项目提供测绘保障。同时,统筹兼顾地籍测绘、房产测绘、旅游交通测绘服务等方面。组织各行业专家对编制的规划进行科学的论证。
(三)加强协调,促进共享。在编制规划过程中,各级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发展计划(发展改革)部门要主动征求财政、建设、信息产业、交通、水利、民政、旅游、农业、林业、环保等部门的意见,尽量满足各部门、各行业对基础测绘成果的需求,使基础测绘成果发挥最佳效能。各地基础测绘规划要与自治区基础测绘规划相互衔接。
(四)确保资金投入和重点项目。各地基础测绘规划的制定要充分结合《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测绘专项补助经费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及财政部门应按照《测绘法》的要求,将基础测绘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同时应尽量保障当地重点测绘项目的投入。
(五)基础测绘规划应兼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充分考虑农业产业规划、居民点规划建设、乡村道路建设、能源建设等方面对基础测绘成果的要求,切实发挥规划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作用。
三、规划编制工作的主要内容
按照国家基础测绘分级管理的原则,各地基础测绘规划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一)本地区包括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在内的基础测绘设施建设。
(二)1∶2000、1∶1000、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覆盖和更新。各地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城市规划区1∶2000、1∶1000或1∶500比例尺的数字线划地图(DLG)、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高程模型(DEM)的覆盖和更新,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
(三)相应尺度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包括:地州市级大地控制测量数据库,1∶10000、1∶5000、1∶2000及更大比例尺的数字线划地图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各种分辨率正射影像数据库,元数据库以及其他专题要素数据库等,满足构建“数字城市”和信息化建设的需求。部分有条件的地区还可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其他基础测绘项目。
规划期原则上为**年到2010年,也可以规划至2020年。
四、规划编制程序及具体要求
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工作要按照前期工作、起草、衔接、征求意见、论证、报批审查等6个阶段进行,并于2007年上半年完成。
前期工作阶段:编制工作方案和进行规划前期需求调研工作。各地要组成专门的规划编制班子,安排相应经费开展需求调研工作。
起草工作阶段:根据前期工作的成果,提出发展目标、任务及政策措施建议,编制规划方案初稿。
衔接工作阶段:将基础测绘规划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做好基础测绘规划与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其他各类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在规划理念、规划期限、规划形式等方面保持一致。
征求意见阶段:向本级政府各部门、上一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发展计划(发展改革)部门广泛征求意见,可采取发函、召开座谈会、调研等形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