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生态建设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3: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生态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慧生态建设

篇1

【关键词】智慧环保;生态城市建设;作用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更加的突出。智慧环保通过合理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各项环境数据进行全面的收集、分析和处理,有助于环境数据的研发使用,能强化对环境的管理。智慧环保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运用,有助于不断的完善环保相关管理制度,有助于节省能源、资源,促使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

2智慧环保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促进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活、生产所造成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更加的突出,环境保护的压力更大,需要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要推动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传统的以人工为主的环保防控治理体系已经不太适应现代环保监管的需求,需要相关的政府部门不断的创新环保防控、管理的手段和方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政府部门也逐渐的将其运用到环境管理当中,构建城市智慧环保系统[1]。

2.1有助于强化生态城市建设

智慧环保通过科学的运用物联网技术、GIS技术等手段,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环境监测的数据和信息,然后利用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对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和处理,深入的挖掘各类环境保护数据信息的价值,通过利用虚拟化等技术进行模型化分析,促使对环境污染状况、环境质量状况、环境变化趋势、影响环境的潜在因素和潜在威胁等有更加全面的、准确地了解,从而为环境保护决策和科学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促使采用的环保措施更加的合理。而且,还可以在环境危机发生之前,对各种传感器所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实时监测环境变化趋势,对有可能出现的环境危机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降低环境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此外,在环境危机发生后,智慧环保可以更快的分析造成环境危机的原因、危机的现状、发展趋势,方便及时的、快速的处理好环境危机事件。

2.2对城市生态状况进行相关的科研工作

一方面,科研部门利用智慧环保可以更加全面地、更加系统化地、动态地、及时地获取所需要的第一手相关数据和信息,为相关科研工作提供全面的、准确地数据依据。通过利用智慧环保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由于信息收集过程受到的限制条件和主观因素等的影响相对比较小,能确保收集到的信息更加的准确,能有效的减少调查结果偏差。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的利用智慧环保的数据分析系统,利用各种模型分析和预测环境发展的趋势,能更加科学的预测生态环境变化的趋势,方便制定合理的措施,加强生态环境管理。

2.3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城市的生态环境状况对于城市居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减少环境的污染,提高环境的整体质量,有助于确保民众的健康。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更高。民众通过利用智慧环保云平台、官方网站、环保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可以更方便的了解环保方面的信息和资讯,了解城市生态建设的情况。民众也可以反馈身边的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方面的问题,表达自身的需求,提供科学合理的对策和建议等,共同参与到城市生态建设当中。在参与的过程中增强环保意识、节能减排的意识等[2]。

2.4更好地为生态产业发展服务

智慧环保可以为生态园区的建设、生态产业发展的相关调查和研究活动提供更加全面的、更加客观的数据信息,科学合理的构建生态建设的模型,并不断的修正、不断的完善相关的信息数据。通过真实的、直观的模拟现实情景,对生态产业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分析其是否科学合理、分析其可行性等。通过不断的调整,通过合理的利用智慧环保云计算平台等信息化系统,实现各项数据资源的共享,促使生态产业园区内的各产业更加合理的配合、更加的协调,进而推动生态产业的发展,增加生态工业园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更好的发挥智慧环保对生态城市建设的促进作用的措施

3.1智慧环保的建设要有高定位

智慧环保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升级原有的数字环保系统,通过科学合理的利用智慧城市云计算平台等信息化系统促使全社会参与到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城市生态建设当中,其作为一项综合性的、长效性的事情开展。智慧环保建设、相关的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数据库的构建需要与智慧城市建设相一致,要严格的依照智慧城市建设的理念、标准进行。要强化智慧环保与智慧城市其他的模块间的信息交流,提高信息的共享和利用程度,确保交流和沟通更加的顺畅,从而更好的为城市生态建设服务。要努力的构建更加开放的、更加系统的、更加现代化、信息化的智慧环保系统,更好地发挥其在城市生态建设当中的促进作用。

3.2设立统一的标准进行环境管理

智慧环保利用大数据、云计算、GIS等信息技术分析和挖掘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关信息资源,准确的反应城市生态建设的状况和发展变化的趋势,促使所制定的生态管理方面的相关政策更加的科学,辅助城市生态建设,不断的提高环境管理的水平,提高环保的工作效率。在智慧环保系统建设的时候,需要有效的将信息化的建设和传统的人管理有效的结合,要设立统一的标准进行管理,规范全国范围内的智慧环保的建设、实施和运营、维护,促使各项资源信息在全国范围内有效的利用,更好的为城市生态建设服务,更好地完成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生态建设的目标。

3.3强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智慧环保在城市生态建设中需要不断的强化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增强相关管理人员的环保意识、资源节约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促使其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生态建设当中,要学习环保方面的知识、手段和方法。还需要不断的提高信息化技术,要能够熟练的掌握和运用智慧环保相关的技术,不断地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培养一大批能融会贯通环保与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在日常的管理活动当中,要提高信息收集、分析、处理的能力,要强化信息的维护,要减少失误。

篇2

一、早谋划、早发动,打响我处绿化攻坚战

3月9日,我处召开绿化工作动员大会,对全处的绿化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将绿化工作指标层层分解、压实责任,办事处同各村签订了责任状,要求利用春季大好时机,广植树木,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各村积极行动,精心选取地块、树种,干部群众思想统一,热情空前高涨,迅速掀起了植树造林的热潮。截至目前,我处今春新栽各类树木10万余株,绿化面积750多亩。其中国槐28380株、白蜡25000株、法桐20000株、塔松8000株、复叶槭5000株、榆叶梅、樱花、碧桃、连翘、玉兰、海棠、垂柳各2000株,圆满完成了全部工作任务。植树三分种,七分养,办事处制订了林木管理办法,邀请林业局技术人员对种植户和管护人员进行了培训。用完善的制度,科学的方法保证成活率和保存率。

二、与土地流转相结合,解决绿化用地问题

针对个别土地撂荒现象,办事处做好群众思想工作,通过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典型示范带动等方式教育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推动土地向种树大户流转,今年我处流转土地用于绿化植树的达到了150亩。

三、与项目结合,发挥绿化最大效益

办事处下大力发展生态农庄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永胜葡萄种植合作社二期规划建设300亩葡萄采摘园,种植大棚葡萄20万株,目前土地流转工作正在进行,计划5月1日后开始建设。北京紫谷伊甸200亩草莓采摘园项目,种植草莓、油桃、樱桃,其中大棚80亩,到时,四季有果采摘将变为现实。柿庄北村与高阳合作的苗圃建设项目正在前期洽谈规划,计划占地1000亩。届时,我处京九线两侧打造千亩绿化带,新津保绕城线打造10里绿色采摘观光园。

四、全力做好公园地工作

办事处现有两个公园,4月18日枫林园正式开园,锦园也基本完工,将在近期开放。两个公园的建成给周边群众创造了优美的观光休闲场所,改善了居住环境,提高了城市品位。今年,市政府决定在办事处再建两个公园。办事处举全处之力做好公园的供地工作,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工作组对公园占地地块勘察测量,清理地表,工作人员5+2,白加黑工作,将涉迁的98座坟墓在清明节前全部迁完,为下一步的工作打好基础,现在供地前期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我们保证按时、保质、保量为公园建设提供用地。

篇3

【关键词】配网;生产抢修;指挥;信息交互

引言

根据国网公司“三集五大” 体系建设要求,配网生产抢修指挥业务划归调度管理,为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支撑手段,必须加快推进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建设。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将实现对配网自动化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生产管理系统、配电终端、营销95598终端及用户信息采集系统的信息交互和数据共享,构建营销、调控、运检的配网抢修业务一体化管理平台,为配网故障研判和抢修协调指挥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和业务支撑。

一、系统现状

目前,秦皇岛供电公司已建成配电自动化系统(DAS)、调度自动化系统(EMS)、营销管理系统(CIS)、用电信息采集系统、95598客户服务系统等,实现了部分数据共享,流程优化,但各系统间未建立标准的信息交互总线,缺乏统一的资源统筹平台,难以进行数据共享深层次的应用开发。

二、建设目标

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建设的目标是:遵循IEC 61968标准,以充分利用现有各信息系统的数据为原则,整合调度自动化、配电自动化信息、PMS/GIS信息、95598信息、CIS信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停电管理、抢修指挥、移动作业、风险管控、检修计划优化等应用,充分发挥配网抢修指挥机构信息汇集、统筹指挥、统一调配的作用,全面提升配网抢修专业化管理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以及提升优质服务质量。

三、建设方案

1.总体功能框架

(1)集成架构

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采用地市局集中的方式建设,通过跨越安全区的数据交互总线与相关系统进行松耦合集成,各系统以SOA架构,封装数据和功能,并以服务的方式在总线上,模型及交互标准遵循 IEC61970/61968-CIM,模型标准全省唯一。 采用这种方式建设可充分利用原有各信息系统的资源,减少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的建设成本,缩短建设周期,提高信息系统应用综合效益。

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建立在生产大区, 要求遵循标准进行信息交互,涉及到电力企业信息安全I、III区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等相关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跨区信息交互必须满足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有关规定, 采取安全隔离措施,确保各应用系统及其信息的安全性。

(2)功能框架

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通过符合配电自动化信息交互标准的信息交互总线实现与营销系统、95598、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 PMS、GIS等相关系统的信息交互,以生产和抢修指挥为应用核心,实现信息集成应用。

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实现的功能应从技术上支持配电网日常运行的精细化管理,包括:配电抢修全过程管理、配电网风险在线管控、可靠性在线分析和统计、配电网状态检修。

配电网发生事故时快速处理故障包括: 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配电网合环操作分析、配电网负荷转供策略、故障停电及时通知客户、应急状态启动应急预案。

配电网发生故障后快速恢复供电包括: 配电网故障抢修快速响应、应急和抢修远程指挥。

2.信息交互

(1)信息来源

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需要信息交互的相关系统包括配电自动化系统、调度自动化、调度运行管理系统、生产管理、地理信息、营销管理、95598、用电信息采集等系统,并可根据应用需要预留与其他相关系统的接口。

(2)信息集成

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的信息集成是保证本功能规范实现的关键环节,必须利用信息交互总线,从上、下游已经建立的应用系统中获取相关的应用服务,达到信息共享的目标。按照国网统一信息标准,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和业务应用必须依据“源端唯一、全局共享”原则进行。通过信息交互实现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与相关应用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功能整合。

1)配电自动化系统信息集成。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和配电自动化系统交互内容应包括:配电自动化系统推送开关位置信息、故障及处理信息至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配网抢修指挥平台按需获取开关状态断面。

2)调度自动化系统信息集成。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和调度自动化系统交互内容应包括: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通过与调度自动化接口获取主网实时信息。调度自动化系统通过总线对外:开关变位信息(实时)、故障信息(实时)、实时信息断面(定周期,如 30分钟一次)。

3)GIS系统信息集成。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和GIS系统交互内容应包括: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通过与GIS系统接口获取图模数据,在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上应可视化配电网拓扑信息、地图信息,同时依靠GIS拓扑信息进行电网拓扑模拟分析等。

3.平台功能

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主要功能包括,应用支撑平台功能、计划停电分析、实时停电研判、抢修指挥、抢修资源管理、故障预案管理、保电管理、生产信息态势图、关键指标展现、分析统计与查询、信息集成等。

4.系统硬件配置

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硬件主要配置数据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工作站、交换机、网络KVM、工业级PDA、安全防护设备、服务器机柜等。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1.设备统一编码

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涉及到的系统众多,如:主网EMS、配网DMS、营销、GIS、PMS、95598、用电采集等,要做到这些系统之间的交互贯通,前提条件就是设备在所有系统中都应该是一一对应,所以要做好设备的统一编码工作,确保设备在所有系统中可以“互相认识,相互调用”。

2.接口协调

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涉及到的系统众多,如:主网EMS、配网DMS、营销、GIS、PMS、95598、用电采集等,接口开发的协调工作量非常大,需要在系统建设前期抓紧协调各系统开发厂家进行接口的商谈、开发、联调。

3.国网GIS平台建设

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的绝大部分功能模块是基于国网GIS平台接口框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的,所以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投运的前提条件就是国网GIS平台的投运,而且数据维护要及时、准确、完整。

4.营配数据融合

营配数据融合是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成败的关键,营配数据融合的完整性、准确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系统实用性的效果。所以要认真对待营配数据融合工作。

5.运维体系的建立

在平台建设过程中、以及后期平台运行维护过程中,都需要有一支相对固定的队伍进行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同时,必须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以确保系统的顺利运行。

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学生;常态化;载体;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8-0184-02

大数据时代的新常态下,高校学生思想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如何构建常态化的载体,需要研究学生思想实际,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在这一方面开展了一些实践。

一、完善机制,推进培育践行工作常态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加强领导、全员参与。学校不断健全工作机制,落实责任分工。在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党政部门、群团组织协同配合,形成了全校上下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学院制定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方案》,在年度党委工作计划、重点任务分解、精神文明建设任务书中,对重点工作、内容举措具体部署,把落实情况作为业务考核、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指标。

学院注重把日常管理与价值观导向有机统一,修订完善管理制度;以推动师生价值观养成为着力点,不断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出台了《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

二、搭建载体,强化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一)搭建多层次教育教学载体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认真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为大学生所接受。价值观的培育,要做到知行一致,知识是前提和基础。思政课的课堂就应该是传递价值、传授知识,其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就是对大学生开展价值观教育。面对大学生的受众,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思政课教师需要建立教学平等观、教学学术观,研究构建教学体系,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参与者,他们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伙伴关系。教师与学生在地位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共同参与到教学的角色共同体,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交流与对话达成共识。教师既是教学者也是研究者,从事的是研究性教学;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研究者,从事的是研究性学习。教学的中心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院深入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以开展“道德讲堂”项目为契机,深化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引入主体性、实践性教学观念,倡导叙事式教学法,编写案例、设置情境、现场教学,不断增强实效性和说服力。

2.充分发挥党课和“青马工程”培训的示范作用。通过党课集中培训,“青马工程”培训专题讲座、学习研讨、精英论坛等,让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学骨干学深学透、先学先行,做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引领校园风尚。在整合教材内容、建构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以核心价值观相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热点为辐射点,以价值观相关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论、基本概念等主要基点,构建相对独立、主题突出、模块鲜明的教学体系,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导相统一的教学模块。在实际教学中,具体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从中归纳与讲授内容相关联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学生普遍关注但容易受到社会舆论影响、产生偏颇乃至错误观点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集体讨论。

3.充分发挥专题讲座的引导作用。通过有针对性地组织形势政策报告和理论宣讲,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渠道。举办“新青年教坛”“农牧大讲堂”等十余种专题讲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定期选定主题,面向全校师生开展宣传解读和解疑释惑,强化正面引导,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

4.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作用。利用学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深厚积累,总结经验、拓展内容,结合学院的农牧特色,开设了十余门中华农业优秀文化相关通识课程,举办了传统文化大讲堂、国学经典讲座等。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深度阐释,使学生对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等形成准确把握,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涵养核心价值观。

(二)搭建立体化宣传载体

做到了24字基本内容进校园、进办公场所、进教学场所、进生活区。运用校报、广播、电视、网站、橱窗、LED屏等校内媒体资源,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立体式宣传培育和践行的进展和成效。在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设专栏,定期推送师生中的典型做法和凡人善举。举办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厚德牧院”等公益广告征集活动,用生动的艺术样式和活泼的时尚元素表现、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知晓率。

(三)搭建系统化研究载体

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优势,规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项目,开展理论研究和阐释,举办了泰州黄桥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多个项目获省部级以上课题资助;学院多个教师成为省、市劳模,应邀在各单位做辅导报告,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应有贡献。

三、抓好载体结合,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

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实践样态;提升策略

作者简介:张菊霞,女,陕西榆林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职业教育;王琪,男,安徽临泉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基本理论。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规划研究项目“涉农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现状调查及机制优化研究”(编号:15YJC880130),主持人:张菊霞;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浙江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涉农职业教育的作用、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研究”(编号:14NDJC069YB),主持人:张菊霞。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4-0039-06

近年来,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互融性也进一步增强,依存关系愈发紧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高职高专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1]。这既是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责和内容的高度概括,也是对院校发展提出的要求。积极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形式、提升服务层次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分析当前社会服务的现实样态和存在问题,对促进高职院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发挥,加强院校与社会的联系,以及提高院校人才培B的针对性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涵

高校社会服务的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概念是指:“高校作为一个学术组织,为社会做出直接和间接的所有贡献”[2]。狭义的概念是指“直接服务社会,即高校的教育教学资源直接地、迅速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社会实践)”[3],具体指“高校在保证正常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活动前提下,依托高校的教学、科研、人才、知识、信息等资源优势,向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性的、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动”[4]。社会服务职能是高校从社会边缘走向中心的必然产物,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中后期美国赠地学院的创办。1862年,《莫雷尔法案》的颁布,开启了赠地学院的创办时代,成为美国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标志。1904年,时任威斯康星大学校长的查尔斯・范海斯(Charles Van Hise)提出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首次明确了“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并致力于实践,将社会服务提升为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同等重要的核心使命[5],社会服务成为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我国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在80年代后迅速发展,各高校积极借鉴国外的理念先进与做法,创造了丰富的实践形式和服务模式。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服务是其重要职能之一。高职教育地方性、职业性、应用性等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不等同于普通高校,其除了具备双向性、丰富性、针对性、实体性等共同特征外[6],还具有区域特色浓、企业参与性强、社区互动程度高等特征。研究社会服务的狭义概念,主要考察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与基础科学研究之外,利用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以多种形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直接具体的服务性活动。参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三大“服务域”理念,将服务内容划分为“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促进区域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提升”和“服务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三大主要方面。

二、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实践样态

高职院校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但社会服务形式、服务内容、服务领域都具有一定相似性。浙江省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职业教育发展较好的省份之一,高职院校如何与区域社会衔接,积极开展有效的社会服务工作,是当前正积极探索的主要课题,也是其他省份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以浙江省47所高职院校2016和2017年度质量报告中社会服务的数据与案例为例,从科技研发、社会培训、文化资源等服务几个方面,探讨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发展样态。

(一)科技研发服务

促进中小微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开展科技研发服务,助推中小微企业发展,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职院校科研区别于普通高校科研的重要表现。质量报告分析发现,高职院校积极搭建科技服务平台、培养科技服务团队、创新科技服务模式,提高科技研发转化力,助力中小微企业的科技提升。

1.搭建科技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渠道。高职院校通过独立建设,或与行业企业、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合作,协同搭建科技研发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科技服务中心、研究所等科研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多元有效的科技服务。如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杭州豪盛电动车辆有限公司组建成立“浙交院-豪盛电动物流设备研发中心”,负责“豪盛”新型物流电动设备的研发和已有设备的改进;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模具研究所为基础平台,联合模具与装备业内一批知名企业及科研院所共同组建“现代模具与制造装备智能化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围绕“IMD薄膜成型技术”与“成型智能化控制”两个方向开展服务,其中模塑品表面装饰薄膜的大曲面深拉伸变形的关键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九阳股份豆浆机盖和手柄的一体式设计和贴膜装饰,为企业节约成本269万/年,利润率提高18%,新增产值3000万元。

2.建设科技服务团队,整合院校和企业的科研力量。多数院校建有科技创新团队、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师(专家/教授)工作室等服务团队,如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共建“台州市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科技创新团队”,主要围绕海洋微生物资源库的建立、海洋微生物酶库的建立、海洋活性物质的开发与利用及涉海产品的综合利用及增值利用等方面展开研究,与浙江新东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10多项技术合作,为企业大大减少成本支出。

3.注重科技服务方式创新。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教师下企业“种技术”、“工业科技特派员”、“企业技术与管理门诊”等活动,在满足中小企业技术需求的同时释放了学院科研力量,深受企业欢迎,首批“宁波市工业科技特派员”范进桢教授为北仑地区的压铸模具企业提供了多方面技术咨询,其中重型卡车制动系统总成压铸模具及产品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带动宁波华朔模具机械有限公司至少200人的就业需求,同时明显提升了下游企业的生产产值。较强的科技研发与转化能力使高职院校成为区域中小微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的助推器。

院校技术服务的成效明显,质量报告显示,2016年浙江省高职院校横向技术服务到款总额为2.31亿元,较2015年和2014年分别增长了58%和92.4%,增幅较大。校均到款额为490万元,远高于2014年全国高职院校校均到款额210万元[7]的额度。

(二)社会培训服务

促进区域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提升。高职院校面向社会开展培训,提升区域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这是提升人力资源水平、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推动高职院校参与再就业培训也是发达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重要举措[8]。城镇化进程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及社区居民素质提升需求,为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培训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与发展空间。高职院校立足现实需求,积极拓展培训服务领域,创新培训服务形式,打造培训项目品牌,服务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建设。

1.社会培训服务领域与服务对象范围广泛。质量报告显示:高职院校的培训项目领域涵盖一、二、三产业的相关行业,涉及高职高专全部专业大类。培训对象有企业职工、各级教师、外来务工人员、大学毕业生、农民、特殊群体、海外人员及其他行业从业人员等。在上述诸多培训领域与培训对象中,面向企业职工开展的各行业领域的培训占培训总量的比重最大。此外,教师培对象也广泛涉及幼儿教师、中小学教师、中职学校教师和高职院校教师等;农民培训对象有失地农民、农村实用人才、现代农业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群体;大学毕业生培训对象主要有创业需求创业培训或再就业的回炉培训;特殊群体培训是针对如服刑人员、残疾人、老年人、士兵等特殊群体开展的人文素养或技能培训;海外人员培训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教育援外培训等。

2.社会培训类型多样。包括技能类培训(鉴定)、文化素质类培训及其他行业领域的专项培训等,其中以技能类培训(鉴定)和行业领域的专项培训为主。技能类培训(鉴定)主要依托技能鉴定站,多所院校建有职业技能鉴定站(所),有国家级、省级、市级与校级等多个层次,具有初、中、高等职业技能鉴定资质。行业领域的专项培训主要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基础,结合院校优势为企业量身定制培训项目,如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为辛子精工有限公司、安美德汽车、湖州新伦物资等60余家企业提供专题培训。

3.通过成立专门培训机构搭建培训平台。高职院校通过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进一步扩大培训影响力。质量报告显示,浙江省高职院校搭建的各级培训平台有培训学院、培训基地、培训中心、技能鉴定站(中心)等实体机构,也有网络虚拟机构,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培训,丰富了培训形式,突破了时空场地的限制。

院校社会培训服务到款额不断增加。2016年浙江省高职院校非学历培训到款额为4.44亿元,相较2015年和2014年分别增长了26.7%和41.5%,校均到款额达946万元;公益性培训服务量为168.1万人日,较2015年增长了近45.5%。校均公益性培训服务量为3.6万人日,高于全国高职院校公益性培训服务1.5万人日[6]的平均水平1倍以上。

(三)文化资源服务

促进区域文化建设和社区教育发展。高职院校文化资源服务包括文化服务与信息咨询服务两类。其中文化服务是院校通过文化基础设施开放、文化活动开展及社区服务活动等形式进行的精神文化方面的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主要是向政府部门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开展信息咨询服务,成为区域信息咨询服务中心;向社会开放,成为区域资源中心;向社区开放开展文化活动,成为区域文化中心,是高职院校文化资源服务的发展方向[9]。

1.院校将图书馆、体育馆、职业体验中心、实训室、学术报告厅等基础设施资源向社会开放。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向社会公众开放图书馆,2015年借还图书180.8万册次,接待到馆读者105万人次;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职业体验中心接待中小学教师和学生2500名左右参加职业体验活动。

2.面向社区开展文化与宣传活动。开展艺术表演、艺术展览等文娱活动,或组织文娱活动进社区、进企业、进乡下,组织志愿者开展爱心服务、科普宣传、家电维修等。通过与社区学院(学校)、开放大学和广播电视大学等教育机构联合,面向市民开展各类教育培训和学习体验活动,面向社区开展社区课程、社区大讲堂、文化百科大讲堂等文化传播类公益讲座。如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了“悦读湖州”、“人文大讲堂”、“企业蓝领大讲堂”等一系列活动品牌。

3.直接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区域政府职业教育政策制订提供咨询服务,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为医药卫生行业提供咨询服务,绍兴职业技术学院为制造业和印染行业提供咨询服务等。多所院校已逐步成为区域文化传播中心,对促进区域文化发展与人的素质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根据浙江省47所高职院校质量报告分析发现,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参与度、服务领域、服务方式等方面呈现出逐年发展的良好趋势,科技研发、社会培训及文化资源三个重点服务领域的整体成效初步凸显。但仍存在科技服务、社会培训及文化资源服务的“服务域”强弱不均衡、社会服务的整体层次不高、示范与非示范院校间社会服务能力差异较大、社会服务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一)院校社会服务的“服务域”分布不均衡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关于高职院校三大“服务域”的要求,指明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重点任务,要求高职院校密切产学研合作,积极开展科技服务、社会培训和文化资源服务。但浙江省47所院校质量报告显示,不同院校在不同服务领域的服务强弱不均衡,部分院校注重科技服务,部分院校注重社会培训,部分院校注重文化资源服务等。如报告中涉及科技服务内容的院校有32所,涉及社会培训内容的院校有42所,涉及文化资源服务内容的院校有23所;同时涉及科技服务与社会培训两项内容的院校有31所;同时涉及社会培训与文化资源服务两项内容的院校有22所;仅有13所院校全部涉及科技服务、社会培训及文化资源服务等三项内容。说明高职院校对社会培训和科技研发两个领域的服务的重视程度较高,文化资源服务的开展尚有较大空间,同时兼顾三大“服务域”的能力还需不断提升。

(二)院校社会服务整体层次不高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成为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体”[10]。随着当前社会环境的变化与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应适度提升社会服务层次,充分发挥“灯塔”作用,引领技术革新和社会文化进步。当前,多数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在创新性技术研发、引领技术革新和社会进步等方面能力不足。

首先,在科技研发服务方面,仅有少数高职院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项目;拥有高层次科研创新与科技服务平台的高职院校较少,科技孵化器建设明显不足。科技服务团队建设以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师(专家/教授)工作室等为主,高层次的科技创新团队较少。此外,发明专利授权数整体较少,院校科技转化能力较弱,2015年有53.2%的院校(25所)无技术交易到款。

其次,在社会培训服务方面,单一的技能培训占较大比例,复合能力培训项目与技术创新型培训项目较少。随着企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单一的技能型员工将不能有效满足企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需在技能培训项目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企业在转型发展背景下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大复合型人才培训项目的开发与实施。“高等教育机构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轴心,又是文化发展的轴心,也应该成为周围社会的源泉,因此应该完全向社会开放”[11]。但院校社区终身学习类的长期培训开展较为不足,与社区建设的融合还需进一步加强。

再次,在信息咨询服务方面,新型智库建设是提升信息服务层次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新型智库建设数量较少,服务领域单一。浙江省仅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几所院校有所涉及。

(三)示范与非示范院校间社会服务能力差异较大

教育部与财政部自2006年起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来,示范(骨干)院校建设成就突出。相比之下,非示范院校建设进度与成效相对较为缓慢。在社会服务中,示范院校与非示范院校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院校间社会服务能力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服务成效数据显示,47所高职院校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达到或高于2014年全国高职院校校均到款额210万元的院校有16所,到款额共12,260万元,占全部院校到款额的84.02%,其他31所院校仅占到款额的15.98%(见图1)。16所院校中有14所为国家和省级示范(骨干)院校。

技术交易到款额达到100万元以上的院校有7所,到款总额为2894万元,占全省高职院校技术交易到款总额的89.18%(见图2)。其中,5所为国家和省级示范(骨干)院校。

非学历培训到款额数据显示,达到浙江省校均到款额747万元的院校仅有12所,到款额共24350万元,占全省非学历培训到款总额的69.39%(见图3)。达到1000万元的院校有11所,其中8所为省级示范院校,6所为国家示范(骨干)院校。

公益性培训服务量数据显示,达到全国高职院校公益性校均培训服务1.5万人日的院校有17所,培训服务量共为105.1万人日,占全省培训服务总量的89.61%(见图4)。其中,12所为国家和省级示范(骨干)院校。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院校间服务成效与服务能力差异较大,示范(骨干)院校的服务能力明显高于非示范院校。

(四)院校内部社会服务体制机制不健全

健全的组织结构与完善的机制,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组织保障。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机制大多为外源式机制,服务动力主要来自外部[12]。作为高职院校职能之一,社会服务应像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一样,在院校层面有专门的管理部门,有较为健全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当前,多数高职院校尚未成立专门的社会服务部门或机构,院校社会服务的定位及其综合职能、主要任务、管理与保障等方面缺少明确的制度规定。首先是院校社会服务管理机制不健全。如开展社会服务主要依托二级院系科研机构、学院科研处、成教学院或学工部和团委等部门,各部门间职责分工不够明确,沟通缺乏有效性,直接影响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其次是激励机制不完善。激励机制可以调动社会服务主体的积极性,既满足服务主体的基本需要,又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而目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激励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职称评定标准体系中,人才培养与科研都有较为统一的标准与依据,但社会服务却处于模棱两可的状态,无法统一评定,影响教师的社会服务积极性。再次,缺少评价机制。良好的评价机制可以有效衡量社会服务质量的好坏,对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有较大促进作用。但目前大多数院校社会服务的评价机制欠缺,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

四、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策略

(一)政府搭建平台提升社会服务层次

开展高层次、前瞻性、引领性的社会服务,除院校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外,离不开政府的合理引导与资源统筹。通过政府的引导协调,有效促进院校、政府、企业间的沟通,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发展提供支持。首先,政府部门要协同企业、高职院校整合资源,打造高端服务平台,如加大科技孵化基地建设力度,扩大建立如科技研发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高层次科技平台。其次,推动政校企协同建立社会服务信息平台,畅通院校与政府、企业、社区及院校之间的沟通交流渠道。第三,引导院校强化特色服务领域建设,根据各高职院校的行业特征与办学特色,分类发展,在区域内院校间形成服务互补。第四,建立院校社会服务的协同机制。政府的统筹指导建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社会服务联盟,推进院校的社会服展ぷ餍同发展。最后,打造优质服务品牌。对于已形成服务品牌的院校,进一步鼓励发展,在政策、经费、平台等方面提供更有力的支持,扩大品牌辐射范围;对于潜在的服务品牌院校,加强提供引导与支持,帮助其寻找错位发展的渠道,在区域环境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非示范院校增强社会服务意识与能力

非示范院校的社会服务水平较弱,一方面受客观因素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受服务意识与能力的影响与制约。因此,非示范院校首先需正确认识社会服务职能在院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清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和科研之间相互交叉与协同的关系,发挥社会服务对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其次,明确社会服务定位,确立好社会服务的理念与目标,对社会服务的领域、形式、范围、层次、对象等进行明确定位。再次,注重专业内涵建设,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如通过调整专业结构,增强专业与区域产业的匹配程度,为开展社会服务提供基础;重视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升技术研究水平,为开展社会服务提供能力支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有效利用实训基地资源,为开展社会服务提供平台。最后,充分发挥示范院校的引领作用,带动非示范院校发展。院校间以专业为纽带,建立社会服务联盟,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扩大影响力,提升服务能力。

(三)院校完善社会服务体制与内源式机制

建立与完善社会服务的内源式体制机制,对于激发院校内部的社会服务动力具有积极作用。首先,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管理体制机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完善与成熟,在社会服务导向下,实施流程再造工程,改造传统的组织机构,满足育人服务和社会服务的组织架构,制订科学、规范的服务流程和管理制度已是势在必行”。[13]高职院校一方面需建立社会服务的组织机构,如社会服务发展处(中心),将院校社会服务功能、规划、任务、保障等纳入在内,配备专门工作人员,统筹实施社会服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另一方面需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制定相应的制度与办法,为社会服务运行工作有序进行提供统一规范的管理依据。其次,建立评价考核机制,包括社会对服务工作的评价与院校对服务主体(教师)的评价,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再次,建立激励机制,针对社会服务主体(集体与个人)制定实用的激励方案,特别是对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范畴给予明确规定与严格认定,奖优罚殆。一方面有效调动教师积极参加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解决其后顾之忧。最后建立人员、经费、设施设备等保障机制,保障院系和教师能够积极有效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去。

参考文献:

[1][10]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Z].2014-5-2.

[2][4]眭依凡,汤谦凡.我国高校社会服务30年发展实践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18-22.

[3]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9.

[5]陈贵梧.美国大学社会服务使命及其实现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12(9):101-106.

[6]陈时见,甄丽娜.美国高校社会服务的历史发展、主要形式与基本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6(12):7-11.

[7]上海市教育科学院,麦可思研究院.201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50.

[8]杨伟国.全球紧急应对就业危机[J].求是,2009(7):60-62.

[9]王旭东.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7(8):16-17.

[11]德拉高尔朱布・纳伊曼.世界高等教育的探讨[M].令华,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167.

篇6

我国农村文化源于古老而悠久的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是一种农耕文明,它与自然生态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也就不可避免地要打上大自然生态法则的烙印,因此,农业文明是一种生态文明。但在工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冲击下,这种农业文明日趋衰微,农村文化生态面临着危机。农村文化生态需要向前发展也就需要建设,高等农业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选择、传递、批判和创造的文化功能,可以给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以人才支持和科研支撑,同时,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也为高等农业教育提供了实践平台和发展空间,两者处于一种互惠共生的建设关系。但是,随着我国高校合并和综合化的热潮,许多农业高等院校演变或并入综合性大学,而农科类教育则在很大程度上被弱化,农科类高等职业教育也在职业技术学院的整合中受到削弱,加上农业主管部门对教育的关注和支持不够,于是高等农业教育呈现出总体被削弱的趋势。据统计,作为高等农业教育主体的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生规模还不到全国高等教育总规模的10%,高等农业教育的规模与农业人口数量巨大的状况极不相称。由于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我国大学布局和功能辐射主要还是瞄准城市,面向“三农”的高等农业教育资源十分稀缺,高等农业教育走弱的态势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也无法满足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功能要求。

一、农村文化生态的理论基础、涵义及建设现状

研究农村文化生态的理论基础就是文化生态学,文化生态学是一门主要研究文化适应环境的过程和由这种适应性所导致的文化习俗之间的相互适应性的学科。“文化生态”这一术语是由美国学者斯图尔德(1902—1972)提出的,他在研究环境与文化的关系时,侧重于环境对文化的影响,认为文化进化的因素是文化对生态环境的“适应”。20世纪60年代后期系统论被广泛地运用到跨学科领域的研究,生态系统的概念也渗透到文化学领域并由此导致了文化生态学的产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家拉帕波特、哈里斯以及沃依达等人运用生物生态学的“生态系统”概念,认为社会、文化和环境都是生态圈的一部分,与斯图尔德着重人类文化对环境的适应不同,拉帕波特等人更多地强调文化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强调生态系统内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和彼此协调。

罗伯特•F•墨菲指出:“文化生态理论的实质是指文化与环境———包括技术、资源和劳动———之间存在一种动态的富有创造力的关系”[1]。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生态人类学者偏重于对文化的研究,从环境与文化的双向互动中研究文化,提出环境是文化建构的观点,深入研究自然、文化和人之间的关系,把人化环境与信息环境作为文化生态环境。传统的文化生态学仅限于自然环境,信息革命后文化生态学发生了变化。1994年,芬兰总统首次使用“文化生态”来表述由信息传播技术造成的严重问题。中国学者对文化生态的研究虽没有外国早,但在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中已表现出早期生态思想的萌芽,如“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逸周书》)。“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贾思勰)。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包含的若干合理成分,对面对文化生态危机的后工业时代有着特殊的启迪意义。至当代,冯天瑜先生从唯物史观出发对文化生态进行界定:“文化生态是以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与天然环境及人造环境的相互关系为对象的一门学科,其使命是把握文化生成与文化环境的调适及内在联系”[2]。

他将文化生态分为三个层次,即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制度环境,并指出:“文化生态三层次彼此之间不断通过人类的社会实践(首先是生产劳动)进行物质及能量的交换,构成一个浑然的整体,同时,它们又分别通过复杂的渠道,经由种种介质对观念世界施加影响”[3]。这样,他便完成了对“文化生态”这一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深化和扩展,使文化生态学在研究时限上包容人类文化的全部过程,在研究对象上贯穿文化的所有层面。国内外学者对“文化生态学”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文化生态学本来就是一门跨学科的新兴边缘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的理念和方法来研究文化的问题,研究文化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文化内部诸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无论文化生态的界定具有多么的不确性,但其研究范畴都离不开“文化”这一关键词,而“文化”又总是内在地指向“人”这一“存在”,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文化生态”:指人在进行自我构建和社会构建过程中融合了人类自觉生态智慧的一种生存状态。

农村文化生态则是指以农耕生产方式孕育的古老农业文明所体现出来的农村人(农民)的生存状态,包括农村人的价值观念、自然环境意识、生活方式、造物观念、信仰观念、技术因素、农村社会组织形式以及文化的时空发展等内容,是农村人融合了自觉生态智慧的自我构建和社会构建过程。在工业化和市场化大潮的强烈冲击下,我国农村文化生态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农村文化生态的结构与功能遭到破坏,传统文化尤其是农村文化生态面临着保护、发展、重构的考验。因此,农村文化生态需要进行建设,在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保护的同时,要注入有创新品质的文化生态因子,因为,创新就是一种对传统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创新就是一种建设。

二、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文化生态建设

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文化生态的建设关系是在高等农业教育不断向前发展与农村文化生态持续建设中形成的一种双向互动式关系,它不是纯粹单一指向关系,既是高等农业教育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关系,亦指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为高等农业教育提供实践平台和发展空间的关系,处于建设关系中的两者没有主次之分,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相辅相成,是一种互惠共生的建设关系。

(一)高等农业教育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提供人才和科研支持

高等农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农业人才的社会活动。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培养人才是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农民是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主体力量,高等农业教育通过培养高素质的农民来服务于农村文化生态建设。高等农业院校是高等农业教育的主体,高等农业院校培养的大学生直接输送到农村,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人才资源。在拓展农民继续教育培训过程中,高等农业院校以其特有的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等优势,在加强农民继续教育和培训,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这种作用表现在高等农业教育对农村文化的选择、传递、保存、批判、创造等功能上。而对农村文化的选择、尤其是对农村文化的批判和创造,则是高等农业教育较之其它层次和类型的教育对农村文化的作用更为突出的方面。#p#分页标题#e#

具体而言,在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中,高等农业教育可以通过“三下乡”流动图书馆、科教电影、农业技术讲座等服务活动和通过各级种类职业技术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等形式业培养农业人才,直接作用于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主体———农民,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改善农民思想观念,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改良农村文化生态环境。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为城乡社会发展人为地设置了一条鸿沟,由于城乡文化建设的不平衡,城乡文化生态处于一种失衡状态,这需要我们运用生态学、文化生态学的思维范式来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保持它们之间的相对平衡,促进它们的和谐发展。而保持城乡文化生态平衡的重要砝码就是高等农业教育。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需要载体。悠久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作为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重要载体,是民俗风情的结晶,是普通百姓代代相传的文化财富。

但在工业文明、外来文化和商品化大潮的不断冲击下,民间传统文化正在迅速地瓦解、散落、消亡,农村文化生态的结构和功能遭到严重破坏,需要高等农业教育发挥传承和保护的文化功能,对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开发。高等农业教育以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通过设立民间文化研究所从综合、整体、动态的角度来研究民间传统文化,进而保存和发展民间传统文化,保持农村文化生态的平衡,优化农村文化生态的整体结构。农村文化生态具有自我保护和抵抗的潜能,主要在于防止腐朽落后文化因子对农村文化生态结构与功能的破坏。而高等农业教育则通过文化批判功能来增强农村文化生态拒绝、排斥任何有损其平衡的有害文化因子的功能,以促进农村文化生存抵抗潜能,实现农村文化生态的平衡。高等农业教育是农业技术创新的源头,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也是高等农业教育的一大重要任务,面向农业发展的许多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则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创造了宝贵的资金条件,因此,高等农业教育面向农村的科学技术研究可以说间接支持了农村文化生态建设。

(二)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为高等农业教育提供价值实现平台

1.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人才需求推动高等农业教育快速发展

农村文化生态建设需要人才,而高等农业教育正是面向农村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社会活动,这是两者处于互惠共生建设关系的前提,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大量人才需求刺激和推动着高等农业教育迅速向前发展。一方面,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人才需求促使农业高校加快发展。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大量人才需求能有效地刺激高等农业教育规模化发展,能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源配置到高等农业教育系统中来,为高等农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很好的环境和条件,为农业高校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农业高校必须在办学体制和机制上有所创新,整合国家、社会、个人等多渠道的办学资源,扩大办学规模,加快农业高校的发展,面向农村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以满足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人才需求促使农业高校不断改革。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人才需求也是农村文化生态的自我构建的需求,“文化即人化”,在某种意义上说,农村文化生态建设就是人的建设,是农村人(农民)的建设。

因此,对农民的培养,不仅是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提供了人力资源,更是通过提升农民这一文化生态因子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质优化了农村文化生态的结构与功能,使其趋于平衡。农村文化生态建设对新型农民的需求促使高等农业教育不断进行改革,高等农业院校在办学思路和学科设置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高等农业教育应根据农村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来调整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为“三农”服务的教育思想,合理定位各类农村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搞好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其培养的人才能适应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需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就是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内涵,也是其应遵循的建设原则。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应按照“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学科布局上,应在人文和社会科学、经济管理以及传统的农学学科间建立新的平衡关系,组建起富有特色的学科群,以此为基础构建农业院校基础竞争力,发展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高等农业教育快速发展。

2.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为农业高校科研提供实验基地

篇7

蓝色经济发展模式

日照市作为蓝色经济区的关键城市、新欧亚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已发展成国际著名的“水运之都”、“生态城市”,环境条件一流,文化底蕴深厚,信息技术基础雄厚,且机制灵活开放,高度重视科技发展。作为山东建设智慧城市的样板工程,日照国际海洋城,是纳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家战略的中外合作项目,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海洋特色园区,也是日照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展的“第三极”。

日照国际海洋城是一片拥有16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的、将产业布局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的海洋特色经济体。海洋城分为临海发展带、都市发展带以及加工制造物流带三个功能区。临海发展带位于204国道与沿海公路之间,保护并利用现有大面积水体、绿地自然资源,开展临海产业研究,引进先进企业,发展生态湿地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以及医疗保健服务和滨海住宅区。都市发展带介于沈海高速与204国道之间,交通便利,发展办公型研发、动漫、IT产业,配合临海发展带以及城市中心而设立海洋科技研发、服务型产业、高技术产业以及都市型住宅。加工制造物流带位于沈海高速以西,紧邻未来大型铁路编组站,地域开阔,发展临海加工制造和物流业,利用景观历史文化廊道开放都市型农场,开发旅游业和郊区化住宅。

随着整体规划的出台,日照国际海洋城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路径正渐次明晰,海洋服务、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生态环保和临海高端制造业这六大产业正在成为助推国际海洋城起步发展的重要抓手。

日照国际海洋城经济发展局局长滕永茂表示:“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位于山东半岛的南域,是联合国人类居住获奖城市。阳光度假口岸、生态宜居家园、北方绿茶之乡等等,这些都是它的城市名片。 日照国际海洋城是日照新一轮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城市发展‘第三极’,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海洋经济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的中外合作园区。智慧城市建设符合日照国际海洋城‘国际水准、海洋特色、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和‘新产业、新生活、新生态’发展要求。”

按照新加坡盛邦国际咨询有限公司编制的城市规划和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编制的产业规划,日照国际海洋城坚持国际水准、海洋特色、产权融合的发展理念,按照新产业、新生活、新生态的发展要求,重点发展六大海洋产业,逐步建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先导区、国家海洋产业新示范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滨海生态宜业宜居蓝色新区,实现了规划之城、特色之城、智慧之城、创新、幸福的科学发展目标。

物联网智慧起步

按照规划,海洋城的起步区大约11平方公里建设将于2020年完成。目前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中,从2012年 6月27号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地下管网和主干道的建设。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招商引资,开展创意产业和远景合作。

滕永茂表示,在海洋城规划建设初期就把智慧城市的建设作为重要目标之一,由于海洋城是一个新的城区,政府采取了大规模、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并进行了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海洋城智慧城市建设期望达成‘一个网络、一个中心、三个版块’的总体设想。‘一个网络’指的是智慧城市的基础网络,‘一个中心’是智慧城市的云服务中心,‘三个版块’包括了智慧政府、智慧产业和智慧民生。

“我们的优势是不存在老城区的资源整合和流程再造,比如我们的地下综合管线内部都设计了监控设施,宽度可以跑工程车,力求建造百年工程。智慧政府包括智能办公、角色支持、信息公开、信息共享、工作安排、对外宣传、应急指挥等,还有环境监控、安全防控等公共资源管理;智慧产业包括园区管理、园区物流管理,如采购、库存管理、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市场分析等。还有农业远程控制、工业自动化、商品采购、景区导游等生产管理;智慧民生包括网络办事、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社区安全防控等,让市民享受到社保查询、便民热线、水电暖缴费等便民服务。” 他说。

篇8

然而,现实的生态状况一度隔断了朝向理想的通路,诗意栖居的“他者”正在承受不能承受的破坏。当此之时,我们党科学汲取东西方生态智慧,在十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提上突出地位,并发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呼声,这使诗意地栖居真正具有了可能性。

天人合一,诗意栖居的原初表达

人,从一开始便打量着、好奇地注视着这个作为“他者”的自然界。生存是人的第一本能,人类的生存冲动构成了已有社会历史的恒久原动力,推动人类不断汲取自然资源、按照自身意志改变着大自然的本来面貌。伴随着这种改变,农业、工业等迅速发展起来。人,真切地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一切。

尽管远古时代的主要命题都围绕着“生存”“汲取”展开,但古圣先贤也意识到了自然界对人类的重要,并萌发出了许多生态智慧。那是“诗意栖居”原初的朴素表达,中西哲人都曾对此有所阐发。

中国古代哲人的生态智慧最为深邃,集中体现为视宇宙万物与人自身为一体的、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理念。

《周易》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如强烈的忧患意识、反对浪费和破坏资源、倡导把天地万物与人类道德紧密联系等思想,都反映出先民在实践过程中自觉地把自然纳入视域进行考量。例如,《易·乾卦·文言》曰:“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表达。

儒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比较丰富的理论,如孟子强调“天”与“人”相通的特性,要求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宋代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直接表达了人对待自然应该有的态度。道家创始人老子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求人类遵循自然规律、保持自然的朴质本性,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生态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与之伴生的是古代文人士大夫追求的“诗意”情怀。

西方古代哲学中也有丰富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表现为整体性的思想。

古希腊哲学家往往把整个自然界视为具有无限发展潜能的生命体,认为它是由许多不可分割的部分构成的和谐共生的整体,其基源或为“水”,或为“气”。这些整体性观点虽然朴素,但也显示出了生态思想的萌芽。他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判断具有一定的生态文明之义。正如恩格斯所说,“在希腊人那里——正因为他们还没有进步到对自然界的解剖、分析——自然界还被当作一个整体而从总的方面来观察。”

生态处境,梦想与现实断裂之痛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警告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因为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大自然都会进行报复。今天,这一警告正在逐渐变成现实。人类对自然的恶性掠夺所导致的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正在“反馈”给人类自身。

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酸雾、海水污染、淡水短缺、森林消失、物种锐减、土壤退化……种种生态问题正在导致全球生态系统濒临失衡。例如,气候变暖正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臭氧层破坏,人类皮肤癌患病率增加;空气质量下降使人类的基本生活资源难以得到保障;大量珍稀动物惨死在愚昧与贪婪者的枪口之下,生物多样性以空前的速度被破坏。人类活动在严重动摇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同时,也使自身陷入生态灾难的威胁之中。

具体到我国,生态形势亦十分严峻: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在不断产生。由于利益驱动,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大大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一些城市或农村不惜“退耕”、毁坏大量农田建设所谓的“度假村”、“乡村别墅”,使作为生存之本的土地渐渐萎缩;也是由于利益驱动,一些土壤被大量施用化肥而非农家肥,农业产量在短时间内提高了,土壤的“底气”却丧失殆尽。

上述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源在于人类盲目扩大主体性,违反了生态观。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人立足实践用辩证思维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辩证统一;人类不应视自然界为纯客体,也不应以自我为中心;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是互化关系,即客体主体化的同时主体也在客体化。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人类精神领域中的情感因素都是在自然、存在的前提下进行的。

恩格斯看到了科学技术的力量,同时也告诫我们:“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为了“诗意栖居”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摆脱环境困境而做出的科学回答。十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永续发展”,让人感觉到民生的温度,既振奋又充满希望。

如何走进“美丽中国”?首要一点——须看到并认同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一致性。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真正落实。“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等理念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也是生态文明的不二选择。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当下仍需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反思我们的观念和实践,采取切实措施,最终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建成“美丽中国”。如此,人不仅有了栖居的前提,诗意也有了生发的空间。

发挥制度优势尤为关键。目前,生态环境保护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比较普遍,必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在组织、管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优势地位和作用,发挥制度的保障、调控、监督、执行、惩罚等作用。

有了合理的制度,还须扩大生态建设的参与主体。生态文明不是形而上的抽象道理,是要落实在形而下的具体实践。生态建设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建设美丽中国是人民群众的美好期许。要真正实现这个理想,必须把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个体群众视为主体,发挥积极性、形成合力。只有全民族的生态素质得到提升,一个美丽的中国才会如约而至。

最后,必须以生态价值引领增长方式。长期以来,评价地方官员政绩以GDP为主要标准,生态价值的引领作用却被忽视,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果”,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必须转换地方官员政绩评价标准,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个重要的考量标准,使其真正意识到:牺牲环境利益的“饮鸩止渴”行为必须摒弃。

篇9

聆听历史足音,追忆53年的耕耘与奉献峥嵘豪迈,点击时代新页,踏上新林区建设的征程豪情满怀。

美丽的甘河,天蓝草碧,鸟鸣花香,潺潺不息的甘河水滋润着这里勤劳务实的人民,巍巍八岱山挺起创业的脊梁。曾几何时,低矮的板夹泥房子,粗糙的木刻楞线条,勾画出甘河林业局创业之初的几多艰辛,随着甘河林区第一代建设者走进这块沉睡的绿色净土,五十多年,弹指一挥间。几代甘河务林人踏一路风雪,挽一腔信念,用智慧和汗水,青春和奉献,播绿护林、挥汗描绘人与森林的和-谐篇章;用忠诚和智慧,实践着务林人的铮铮誓言,谱写了一首首林区生态建设的壮美诗篇。

从解放思想到与时俱进;从木材采伐到实施“天保工程”;从宣传保护、培育、发展森林资源到高举生态文明大旗,建设现代林业,构建和-谐创新发展的新林区,甘河务林人艰辛求索,一次又一次构想着企业文明和-谐富裕发展的画卷,一次又一次为林区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推波助澜。

遥想往昔岁月,那是怎样的一段历史,父辈们怀揣希望,肩扛斧锯,一路走过兴衰荣辱的岁月,从棒打狍子瓢舀鱼,从森林茂密到举步为艰,当绿色的血脉源源不断的输入母体,甘河的人们在“两危”的窘境中,忽然变得茫然。过量的采伐不是父辈的过错,甘河的栋梁曾支撑过共和国的双肩。

改革呼唤大手笔,开放需要大智慧,发展企盼大格局。林管局顺应时势,逆势中吹响“双新”的号角,在默默耕耘中驾驭着机遇,以睿智的目光纵览新形势,以长远的谋略立足当前,坚持求索与奋进同步,美丽与发展共赢,“双新”建设的波澜壮阔,将奋进与创新定格在绿色与生命的火红的年代。

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挑灯沉思,睿智的林业局领路人在深深思索,“老穷旧”的面貌如何改观,企业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增速放缓,后续产业项目储备不足,产业支撑力不强,贡献率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难题如何解决,破解瓶颈问题,实现创新发展,成为了他们挥之不去的愿望,也成为甘河务林人不懈拼搏的目标。

大手笔描绘五彩蓝图,大气魄开拓理想蓝天,2009年,八岱山荡漾着无限的春意。林管局“双新”建设春风劲吹,以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充满活力、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林区为目标,为实现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绿化、美化、净化,树立林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地位、脊梁形象的益民工程、生态工程、系统工程在大兴安岭林区全面启动。这浩荡的春风吹遍八岱山麓,吹过城镇,吹过田野,吹进全局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的心田,从八岱山麓到甘河岸边,从甘河局址到林场一线,从干部到群众,都沐浴着这强劲春风。洗涤着务林人的心灵,让甘河山水展露新姿,一幅秀美和-谐的双新蓝图徐徐拉开序幕。

号角催人奋进,发展时不我待,鼓舞全局士气,谋划新的定位,在深沉的思考中唤起神圣的使命,甘河务林人努力寻求着森林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高起点的打造生态品牌效应,高目标的盘活这苍茫深山。营造生态植物园、种植园,用绿色和希望装点甘河,积累老一代心血培育的树种在甘河每一个角落落地生根,从机关到基层,从干部到职工,挥锹铲土,植下新绿,一株株树苗吐放着青绿;步入甘河局址,一幅灿烂的“双新”蓝图舒展开来,局址西侧苍劲青翠的迎客松迎风而立,展示着甘河人热情好客的情怀,书有“精气神”三个行草大字遒劲有力的石雕,提振精神;局址东侧奋起之鹰,恢弘大气,喻示着甘河务林人奋进拼搏,敢立潮头的壮志;用汗水做墨,用赤诚做笔,甘河务林人用心书写“双新”的画卷,精雕细琢,火热的夏季难当劳作的炙热,不做看客,勇当干将,可爱的林业工人挥洒汗水,在他们日以继日的辛勤劳作中,勾画出甘河特色的美丽诗篇,局址东侧534延长米的栈桥曲径通幽,10组反映林业工人艰苦创业的群雕,让人难忘林区创业之初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造型雅观大方的四亭一廊,观光台、休憩亭,成为职工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一本《生态诗篇》讴歌了多少难忘的创业历史,憧憬着几多不懈奋进愿景;采蘑菇的小姑娘悠然自得、小鹿、小松鼠憨态可掬,这吸引人眼球的石雕让人流连忘返;树立城镇新貌,真诚服务群众,小城镇规划有条不紊,五彩的街灯照亮职工群众的心坎,泥泞的小路用柏油铺就,实现环境整洁优美、社会文明和-谐的目标袒露出企业领路人亲民的心迹。环境“四化”工程,全民动员,实行文明清洁生产、规范作业现场管理,为的是青山常在,千里文明线建设如火似荼,客土造林、工程造林,景观林抚育建设和休闲景点建设有条不紊的开展,一场双新建设的大会战才刚刚打响。

篇10

经过一百多年的积累,特别是近十年以来的跨越式发展,唐山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到2012年底,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861.6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排名第19位。

然而,伴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发展,经济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活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不高,大开放格局需要加快形成;改善民生和社会建设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和政府刚性支出增加的矛盾凸显;城乡面貌有待改善,生态环境治理任务艰巨。

唐山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空前挑战。

战略意义

面对正在到来的新一轮世界性的产业变革潮流,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唐山必须在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方面作出根本性的调整。而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战略环节就是要顺应新一轮国际产业变革的新趋势、新特点,紧紧把握住信息革命这一核心和灵魂,通过科学的谋划,超前的部署,执着的努力,以智慧唐山建设为统领,科学有效地推动信息技术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中的融合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手段在促进经济发展、创新社会管理、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方面的巨大作用。

真正把推进智慧唐山建设和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作为引领唐山产业融入全球产业要素配置体系,降低资源配置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带动传统优势产业核心竞争能力提升的过程;把推进智慧唐山建设和信息化发展的过程变成延伸产业服务环节,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衍生战略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过程;把推进智慧唐山建设和信息化发展的过程变成引领支撑社会管理和服务创新,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优化政府行政服务效能的过程;把推进智慧唐山建设和信息化发展的过程变成提高城乡现代化水平,促进节能减排、优化生态环境、便民利民,有效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过程。

唐山的目标是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智慧城市的框架体系基本建成,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产业基地建设和智慧应用水平达到全省领先水平,争取进入全国示范性智慧城市行列。远期目标到2020年,努力建成“智慧政务普遍应用、智慧产业集群发展、智慧生活进入普通家庭”的具有唐山特色的智慧城市。

智慧唐山建设有三大宗旨,那就是“善政”、“强业”和“为民”。

“善政”就是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助推廉政建设,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巨大推动作用,着眼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通过加强互联互通和整合重构,搞好数据集成和信息共享,创新业务、管理和运营模式,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在行政事务各个层面和环节的深度应用,将行政事务纳入统一高效的运行轨道,搭建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资源在市场中配置,资金在网络上监管,努力建设效能政府、服务政府和廉洁政府。

“强业”就是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信息技术在三次产业发展中的深度融合应用,特别是围绕产品研发、技术工艺、资源管控、市场销售、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建立以支持产品创新和供应链整合为核心的全生命周期的两化融合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引导唐山产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智能发展;同时,通过激活唐山潜力巨大的信息化消费市场,衍生拉动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业、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打造唐山经济发展的升级版。

“为民”就是要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和各种共享交流平台,实现与民生相关各项事业的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把民生工程的现代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到一个新台阶,让唐山的老百姓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率先享受到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所带来的高效与便捷,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得到明显提升。

建设理念

打造相对完整的智慧城市服务体系、通过合理的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通过探索商业模式实现可持续运营、通过标准化的实施寻求可复制模式以及选择云计算和云服务作为技术支撑是智慧唐山建设的基本理念。

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城市,不应该只是信息技术在某几个行业或单一区域中的应用,而是应该在谋划起步阶段就着眼于整体架构和未来的发展,特别是要搞好顶层规划设计,健全体系,明确规则,规范标准,统一管理,统筹推进,防止“烟囱”和“孤岛”的产生。而科学的智慧城市推进模式,应该建立在公开、公正、公平、择优的资源配置理念下推进和实施,一方面做到不排斥现有资源和各类市场主体;另一方面还要做到让专业的人去做其最擅长、最专业的事。

不可否认,智慧城市建设蕴育着巨大的商机,更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拉动、衍生相关产业发展本身也应该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题中之意。完全依靠政府财政投入的建设模式正在走向尽头,而通过培育市场、激活市场、开放市场,依据市场规律和原则探索商业模式的思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一定会成为未来运作的主导形式。

此外,提高技术和应用方案的可复制性是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获取和提高利润的核心路径之一,而标准化又是实现可复制性的前提,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应该特别关注技术和服务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和统一。面对系统复杂和计算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云计算和云服务技术以其革命性的突破成为建设智慧城市的首选技术支撑模式。智慧城市的建设,将以云计算数据中心为核心,打造独立于多个应用系统的云服务平台,为各类服务应用提供支持。

基于上述理念,智慧唐山的总体建设可概括为“基于顶层设计和云服务的开放式服务平台体系建设模式”。其内容包括:整合三大电信运营商现有IDC资源,建立统一数据分配通道,搭建专业数据库,为智慧唐山建设运营提供专业化基础数据储存服务;利用最新技术,搭建统一的智慧唐山云服务中心总控平台(IOC),承担综合数据交换、处理功能,同时依托云计算中心,搭建决策辅助中心、数据分析中心、呼叫服务中心和信息安全中心;为了便于管理,在总控平台之下,分别搭建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等分类综合管控平台,承担相关领域数据协同、共享和整合功能;在分项管控平台之下,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接口标准,搭建分行业、分部门的系列功能性运营平台,具体提供各种在线服务解决方案的平台运营环境,计费管理和客户管理等功能;联合和对口职能部门和行业用户,依托各功能性运营平台,在公开技术标准和接口标准的情况下,聚合国内外服务商,依据规范的协议,在平台上开展具体在线服务。

运作模式

特别提一下,市场化运作模式是智慧唐山的亮点所在。整个智慧唐山的建设,贯彻“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推进实施,各层面行为主体按照各自特点和功能定位,依据市场经济原则参与智慧唐山建设与运营。

作为智慧城市建设实施的组织者、推动者、监管者和环境的营造者,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主要职能是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实际情况,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和建设目标,制定规划,出台政策,提供引导性资金,对市场进行有效监管,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组织引导信息化应用,营造智慧城市建设氛围等。

总集成商的具体职能是依据政府提出的规划和需求,设计建设方案,整合相关厂商的技术和产品资源,搭建顶层框架体系,并负责智慧城市主体运营。网络提供商是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数据传输网络、交换和储存服务。平台建设、运营商:主要职能是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搭建面向部门、行业和产业集群服务的功能服务平台,聚合服务资源,为其提供运营服务环境,并进行相应管理。独立软件开发商面向各行业提供特色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业务。终端用户(企业、机构和民众)结合各自的实际需求,购买相应的智慧服务。

唐山将智慧唐山建设规划与行动方案对外公布,以国内外主要IT服务商为对象,发起组建智慧唐山建设产业联盟。搭建联盟信息共享与技术标准协同平台,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共赢的原则,吸引国内外大型IT企业,共同研究制定平台体系技术标准和运营规则,择优选择各功能平台承建和运营主体。同时对外公布各平台技术指标和接口标准,依托各功能平台,联合和行业和部门广泛聚合终端服务商,推动服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