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市场档案管理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3: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才市场档案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才市场档案管理

篇1

关键词:人才市场档案管理;有效策略

一、人才市场档案管理的现状

1.1收费不合理。人才市场对档案的保管、传递等业务都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来作为人才市场的主要收入来源,支撑人才市场的正常工作[1]。例如,2013年开始人才市场个人档案的托管年费的国家标准需要120元[2],而有些城市的收费高于国家标准,这并不统一的收费使得流动人员的负担加重。1.2档案功能遭到弱化。由于社会人员在新的经济环境中有着快速的特点,档案个人履历的记载功能的灵动速度不如真实人员流动快速,这导致了档案并不能真正反映流动人员的真实经历和对社会的有效贡献,不仅仅阻碍了流动人员的发展,也削弱了人才市场的诚信,使得档案的实际功能进一步弱化。必须通过科学的思想体系以及有效的方法,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3]。1.3归属关系不明确1.3.1档案的管理归属关系不明确。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对有关流动人员资料的一系列责任,如收集、整理、归档,传递、审核等事务互相推脱,责任不明确,无法有应对突发事件应急措施,牺牲的是流动人员的时间和精力。1.3.2档案管理手续繁杂。对于在单位产生的一系列活动中,员工的绩效考核、工资核定,各种等级证书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移交工作都会顺利在单位进行再交接给人才市场档案管理部门。而其余事项则需要通过反复在双方间确认和查阅,档案的管理手续复杂,这样不仅给经手手续的工作人员和档案所属人带来麻烦,也降低了工作效率。1.3.3缺乏时效性。由于个人与所属单位不能理解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导致在处理档案文件时,不能专业科学地进行,导致了档案和真实的个人经历相错乱,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不利于档案的核对和未来就业的准备。1.3.4管理手段待更新。由于市场经济的活跃,流动人员的流动频率明显增加,需要人才市场档案管理部门在管理档案的时候不能滞后于目前状况。而旧时管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时需求,只能在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管理人员上加强投入,才能提高总体服务水平。

二、优化人才市场档案管理的有效策略

2.1 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只有在优秀的制度下进行管理,人才市场档案管理才能凸显它的作用。有好的档案管理制度才能合理地录入和安排流动人员的信息,建立有效的档案,避免因制度不明确而导致的权责纠纷等问题。人才市场档案管理制度应该简明有力,考虑到和各个部门的结合度,不需要过于繁琐的流程,对接方便。这样既可以在档案的录入、管理、审核、查阅等过程中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也有效的约束了整个流动人员的档案管理。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提升档案管理的有效性保证了公平和公正,让流动人员以及内部管理人员处理事务方便快捷,在与其他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得到突出。2.2提升管理人员素养。由于档案管理的主要经手人为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若要使得人才市场的档案管理有规矩又行之有效,重心都在工作人员处理档案的基本能力上。传统的管理逐渐被淘汰,这则要求管理人员不仅仅有档案管理的相应专业知识,对档案管理内容的熟知,还需要跟随时代脚步,培养信息化技能,如软件的使用以及相关计算机知识。人才市场可以通过固定的培训来对现有人员进行素质上的提升,强调学习的重要性。2.3现代信息化应用。信息时代的来临,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对在人才市场进行有关档案的录入、移交、查阅等内容时,必须要从专业的网站上,通过查询获得权限有效权利,并获准合法利用。并且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电子数字档案可以有相关法律证明真实性。如果不更新新型的档案管理制度,则直接制约了流动人员档案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共享的便捷性。

三、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完善,人才市场的档案管理工作在面临各种新时代、新环境问题时需要通过完善制度、优化功能、提高素质等策略优化自身,使得人才市场档案管理工作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作者:叶龙峰 单位: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风景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程超.刍议新形势下人才市场人事档案管理[J].黑龙江史志,2015(5).

篇2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的户籍制度和人事制度都相继进行了改革,与此相关的人事档案工作,若继续沿用党政机关管理干部人事档案的一种模式管理所有类别的人事档案,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要求,因此,必须探索和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事档案管理的新模式。本文主要谈谈这种模式的含义、特点及建立这种模式的意义。

一、档案管理改革新模式含义

这种模式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的一种新模式,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密切相关,所以它应是一种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含义有以下四点。

1.1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市场经济的建立,产生了多种经济组织形式,这有利于人才的吸纳、流动,但与旧的人事制度发生了巨大的碰撞,新型的人事管理制度如人事制应运而生,人事管理变成了一种社会化的活动,因此,作为人事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人事档案工作,也必然具有这种社会化的性质。从管理机构来说,不像计划经济时代仅有各单位内部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只收集管理本单位人事档案,市场经济条件下已建立了具有较强社会性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如各省市人才市场建立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这种机构不是管理本单位人事档案的机构,而是面向社会,其管理对象包括该社区范围内所有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其服务对象更具有社会性,可以为整个社会提供人事档案服务。

1.2人事档案来源的广泛性和内容的复杂性

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事档案来源的广泛性和内容结构的复杂性。在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中,人事档案的收集、处理和提供利用往往由各单位内部人事机构行使,该机构人事档案来源单一,仅限于本机构人员,内容也较简单;而社会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其来源要广泛得多,可以来自该社区范围内各类人员,又由于每类人员身份不同,集中起来显得人员复杂,其档案内容也非常丰富多样。

1.3利用者对人事档案需求的多样性

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无论是外资、合资、国有企业招聘新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选拔合格或优秀人才,还是考核、任免、招聘国家公务员以及大中专毕业生社会就业,都不会忽略人事档案的利用。利用者类型、利用用途的多样性,导致对人事档案内容、载体、传递方式等方面需求的多样性;也使得人事档案不可能局限于单位组织部门使用的狭窄范围,不仅组织上需要,而且许多个人也需要,那些与个人生活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人事档案,经常会被组织和个人查阅利用,但它们的要求不完全一样,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需求。

1.4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的开放性

市场经济的建立,减弱了人事档案政治化、神秘化的程度,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事档案管理和服务方式。可以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与方式管理人事档案,还可以将不属于个人隐私内容的人事档案上网,采用网络化管理和服务方式,使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与外界的人才信息交流,由单一的途径变为开放式的交流模式。

二、档案管理改革新模式特点

2.1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新模式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模式,与计划经济时代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有所不同。传统模式中,人事档案是由各单位内部组织人事机构分别管理,比较封闭和内向,在过去人事管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今天也还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但这种模式不应成为现代人事档案管理中唯一的模式,而应更新、改革旧的模式,建立新的模式,社会化开放式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就是一种新的模式,是对现代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补充。

这两种管理模式处于并存发展阶段,各有利弊。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对人事档案的保密、保护,方便本机构使用具有优势,但过于封闭,利用面不广,实行规范化、网络化管理难度较大;新的管理模式服务面广,便于社会各种机构和人员利用,易采用现代化、网络化管理方式,但存在易泄密、丢失等问题。我们应充分发挥两者优势,克服各自弊病,使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更加充实与完善。

2.2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目前主要适用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

由于流动人员是辞职、辞退、脱离原单位和没有工作单位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等,其档案与一般人事档案比较而言,具有一定特点,因而在管理模式与方法上也应有所不同。

流动人员一般没有固定的单位、工作变动较大,与原单位没什么联系,他们的人事档案由县级以上政府所属的人才交流中心管理,这种机构具有社会性、开放性和市场性的特点,适用于社会化、开放式档案管理模式。但有的人才市场还不规范,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2.3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预示着更大范围内人事档案管理的一种方向和发展趋势

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资源的比较优势将越来越明显,人才流动的数量与质量会逐步增强,在更大范围内实行社会化开放式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将成为可能。

今后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幅度和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机构庞杂臃肿、人浮于事的现状将得到整治,精简机构、合署办公、联合办学的大口径管理方式将被采用,每个小单位自行管理人事档案的模式将被取代。同时,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会使政府对人事管理逐渐淡化,人才将成为一种没有任何政府色彩的产业,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可能成为一种通用的管理模式。

企事业职工、科研人员及教师等类人事档案的内容大多是关于其业绩、专长、爱好等经历经验的记载,值得保密的内容不多;同时,这些人员“干部本位”思想逐渐淡化并趋于消失,政治身份级别看得并不重要,特别是企业破产、兼并出现之后,企业干部任用上出现招聘厂长、经理,企业干部自己可自由择业,教师和科研人员可转岗下岗,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科研人员变动日益频繁,构成逐渐复杂,不可能也不必要严格按照干部、职工等级由组织人事部门分开管理,完全可以实行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

三、档案管理改革新模式意义

篇3

一、户籍制度的制约。因为现行的户籍制度,很多毕业的大学生考虑到落实户口,很多人不愿意到私营企业里找自己合适的工作,尤其是、等大城市落户仍然受到严格限制,这

些都严重地制约了人才的跨地域流动,成为影响人才要素市场的重要因素。

二、人事档案制度改革的滞后。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之处主要表现在:单一的国有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并存的新形势;现行的“人档分离,收费管理”的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办法不符合建立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的需求;而且传统人事档案的采集利用制度也不符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三、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完全到位。但是由于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辞退、辞职的暂行规定与公务员辞职、辞退的暂行规定的不完善之处,影响了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人员的出口,造成了想出去的人出不去,不胜任的人该走却走不了的局面,这些都导致了人才市场供需主体难以完全到位,人才市场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市场供求、价格、竞争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四、人才市场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就全国范围而言,很多地方还没有建立起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活动的执法检查制度,未对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活动实行日常即时性的监督管理,人才市场的就业歧视、职业安全、权益保护问题突出,影响了人才市场的健康发展。相关内容得知,我国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年专业技术人才至少缺1746万。

报告统计分析表明,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从年均增长速度方面考察,年至年,人才总量的增长速度年均为7.34%,实际经济总量GDP的增长速度年均为9.38%,经济增长对人才总量增长的弹性系数为1.28,即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

特别在假日期间,人才网站的招聘活动却热火朝天。长假正好成为那些准备跳槽者的绝好机会,不仅可以事先在网上搜寻好“东家”,还能在网上学习应聘、面试的技巧,既省却了奔波之苦,又能获得许多免费学习的机会。八方人才等人才网站在假期中均安排了不同类型的网上招聘活动。

此次人才市场走势有三个特点:

一、招聘单位和求职人数大幅增加。进场招聘单位是948个,进场求职人数达45868人,仅月日和日平均进场人数就在万人以上,招聘单位和进场人数分别比前周增长64·9%和40·2%。

二、招聘岗位超过1·8万。上周到人才大市场投放的招聘位岗位有18169个,比前周增加98·8%,是市场同期投放招聘岗位较多的一周。但招聘岗位需求有所侧重,各岗位需求增加的幅度也不一样。需求量比较大的岗位是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工程等岗位。

三、高科技和经济类专业受青睐。在众多的招聘专业中最受欢迎的专业是电子专业,占岗位需求的48%,比前一周增加22%。其次是经济管理岗位,此岗位需求量也比较大,占岗位需求的20%。

在人才市场,你也许会听到:“找工作,我痛苦!”的,但事事兴衰沉浮,喜忧参半。作为我们大学生而言,也是如履薄冰啊,根据自己的亲身社会实践,也结合现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是经济形势,我们青年要把丰富的只是武装自己,把自己融入于社会潮流,从而锻炼自己。

为了搞好人才队伍建设,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开发人才资源。主要措施有:

一是制定了积极的人才政策。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先后出台了40多项人才政策,尤其是“”以来,分别制定了《市“”期间人才工程规划》、《徐州市-年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及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政策,并建立了人才发展资金。各项人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指导和保证了人才工作的有效开展。

篇4

关键词:人才;市场化;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F24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2-0150-03

1.甘肃省人才资源市场配置现状分析

甘肃省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方式的建立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取向逐渐发展起来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甘肃省基本形成了以市场化人才配置、社会化人事、网络化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截至2006年,甘肃共有人才流动服务机构107家,从业人员381人。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2005~2006年,全省各级各类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共举办人才招聘会1 131次,接待流动人才427 274人次、用人单位32 992个次,通过交流洽谈,有212 763人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占进场求职人才总数的27.46%;网上人才市场为93 431人公布了求职信息,其中19 074人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协议,占20.41%。随着人才市场的繁荣与发展,甘肃过去干部统包统配和单纯行政调配的人才资源配置管理方式基本被打破,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甘肃省人才资源市场配置基本满足了甘肃区域经济增长对人才资源的需求。2003年以来,甘肃省GDP增长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速度。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主要生产要素的人才资源交流也明显活跃。2005年,甘肃省通过人才市场招聘求职的各类用人单位提供招聘岗位总数152 124个,进场求职人数368 575人,总体上供给大于需求,但也满足了甘肃各类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用人单位提供招聘职位275 150个,进场求职人数406 321人。人才资源市场配置作用的发挥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甘肃省人才资源市场配置提高了甘肃人才就业效率。甘肃省人才资源市场化进程有力地扭转了传统体制对人才就业的限制,特别是在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较好地促进了人才就业。在毕业生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在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努力下,仍维持了比较好的就业率(高于国家平均就业率)。

甘肃省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激发了各类用人单位对人才资本的重视和追逐。人才资本既是一个纯市场经济的范畴,又是一个知识经济的范畴。市场化是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化的路径选择。随着甘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甘肃省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发展,各类用人单位越来越认识到人才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价值与作用,人才市场内在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体系发挥作用,有力地促进了甘肃各类用人单位对人才资本的重视和追逐。

甘肃人才市场的主要特点。

浓厚的行政化背景。这是甘肃人才市场的最鲜明特征。一是人才市场主要是由政府开办,在甘肃省的107家人才市场中,68家是政府人事部门主管的,占63.5%。二是人才市场无论运行模式、思想观念还是管理体制都深深地打上了政府人事部门的烙印。三是人才市场的多项主要职能都是政府人事部门行政职能的延伸和补充,离开政府人事部门授权业务职能,人才市场生存发展比较困难。

不成熟的市场机制。第一,人才交流形式比较传统。传统的人才交流大会仍是人才市场供需双方进行交流的主要模式,这种初级人才交流模式由于时空局限性使供求双方信息渠道不畅通,难以满足供求双方的即时性要求。供求双方依旧存在盲目选择行为,造成用人单位选人和各类人才择业的目标性和针对性不强,影响到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的实现。第二,人才市场还不具备满足理性选择的条件,降低了甘肃人才资源配置的效率。从用人主体看,大部分国有企事业单位由于改革滞后,其用人尚未完全走向市场;从就业主体来看,还有许多人为因素限制着人才的自然流动,供需主体双方尚未完全以市场为导向自主决策。显然二者都不满足理性选择的条件。第三,人才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甘肃人才市场服务组织并没有完全到位,人才市场的建立主要是政府推动而不是自我发展和独立运作;人才市场的管理主要由行政规范而不是法律规范;人才市场服务主要依靠行政优势而不是市场竞争优势。

人才市场的竞争容易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首先,甘肃省人才市场尚未形成产业化经营,发展受产业化水平的影响。其次,人才中介机构应该是按照企业化的要求建设,按照企业进行经营和管理,而甘肃省的人才中介组织几乎全部是政府部门和大学兴办的,按照机关的模式管理,受行政机构的影响较严重。第三,信息化水平的影响。信息化水平将成为影响人才市场的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网上的信息沟通使人才市场效率大幅度提高而不需要配送体系的投资,网上人才市场将成为有形人才市场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手段,甘肃省信息化水平不高,影响了网上人才市场的发展。

人才市场综合实力不强,配置渠道不畅通。甘肃人才市场是开放程度较低的领域之一,在政府保护下的人才市场综合实力低下,缺乏竞争力。主要表现在:第一,甘肃人才市场服务高端市场占有率低。高端市场占有率是衡量人才市场实力的一个标准。按照惯例,人才等级的定位是:年薪10万~20万元的是中级人才,年薪20万~100万元的是高级人才,100万元以上的是顶级人才。就人才市场来讲永远都是高端、中端、低端市场并行。甘肃传统人才市场服务对象主要是低端和中端人才,服务手段主要是举办各类人才交易大会。第二,人才市场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由于甘肃省人才市场是人事工作转换职能、政府推动的产物,人才市场的高层管理人员习惯于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管理和经营,以行政措施来调整其业务和管理活动,这直接影响着我国人才市场的发展。第三,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渠道不畅日渐突出。地域间壁垒依然存在,并将人才市场分割成众多的区域性市场。到目前为止,人才市场统筹的最高水平只能达到省级程度,大量存在的是市级、区级甚至小范围的人才市场,他们在信息、资源、利益上不能实现共享,人才资源配置的效益只能局限于区域的中心市场,无法在全省市场实现,影响了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现代社会保障体制尚不完善,如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缴费标准不统一;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障覆盖面不一致;行业、地区之间改革进程有差异;单位与单位之间参保情况不平衡等等,这些都给人才流动带来困难。

3.甘肃省人才资源市场配置机制构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甘肃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发展迅速,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不断提高。当前还要进一步加快甘肃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进程,积极构建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

3.1 加强人才市场建设

3.1.1 完善人才市场机制

(1)实行“管办”分离,理顺人才市场体制,进行市场化操作。“管办”分离,就是人才市场实行与政府行政部门脱钩,发展成为全权负责的法人事业单位,实现服务与管理相分离。这并不是政府完全放弃或放松管理,而是政府要从宏观上对人才市场进行调控,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保证人才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政府主要从规范行业、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四个方面管理人才市场,具体就是:一是政府从人才市场和人才产业发展的全局制定政策和法规,规范人才服务产业和人才市场行为,从宏观进行调控;加快人才市场的立法步伐,应用法律手段规范人才市场行为,加强市场管理,维护市场秩序,推动人才市场健康稳定地发展;二是政府从总量上调节人才市场机构的供求平衡,保持一个合理的人才就业率和服务推进效率;三是管理决策部门通过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应用产业政策,分配手段、经济手段引导布局的平衡。

(2)按“品牌化、专业化、规模化”建设人才市场。按“品牌化、专业化、规模化”建设人才市场就是要树立人才市场品牌,提升人才市场专业化服务水平,扩大人才市场规模。一是树立市场品牌意识。树立品牌的关键在于分析市场,寻找市场机会。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实现:其一,服务业务专门化,创造市场品牌。选取一种或几种业务专门化发展,如企业战略咨询、人才测评、人才资产评估等,最终形成这些业务上的优势,用优势力量创造品牌市场。其二,服务主体专业化,打造市场品牌。二是提升人才市场的专门化服务水平。通过发展市场核心支撑技术,发展人才网络和人才测评等关键技术,提升服务专业化程度,主动出击,挖掘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加以开发,创建优质品牌,让品牌成为人才市场制胜的利器。人才市场品牌效应和人才市场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人才市场品牌建树会大大促进人才市场专业水平的提高,反过来人才市场专业水平的提高又会提升人才市场的品牌的含金量。三是扩大人才市场规模。人才市场扩大市场规模是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结果。包括三个方面:首先,积极扩大投资规模,吸引投资,扩大人才市场的实力,把人才市场作为一个产业来经营。其次,扩大人才市场网络信息量规模,与当前有影响的人才网站联手,扩大人才市场信息量,间接对当前的网络人才市场进行管理,一举两得。第三,扩大人才市场高端占有率。高端市场是人才市场核心部分,所以在保持原有中、低端人才市场占有率的前提下,应该扩大高端市场的占有率。

(3)提高人才市场从业人员素质,优质服务。随着甘肃人才服务业的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开放程度的加深,甘肃人才行业迫切需要一批通晓国际人才市场惯例,具有全球意识,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人才市场经营人才队伍。具体有三个措施:一是实行持证上岗制度。通过实行人才中介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不断提升全行业人员素质与能力,树立市场品牌形象,赢得服务对象信任和认可。二是加强从业人员培训。人才市场管理部门要逐步加强各类中介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法律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加强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减少违规操作。三是与有MBA授予权的大学管理学院合作,强化人才学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开发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并经常邀请著名的业务专家到人才市场举办专题讲座,灌输先进的人才服务理念,始终使从业人员在业务上保持高水平。只有提高人才市场从业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有能力识别人才,才有能力评价人才。

3.1.2 建立人才行业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实行行业化管理

实行人才市场的行业化管理就是通过建立全省人才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组织联系分散的各级各类人才中介,进行行业规范;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鼓励和吸收各方面力量参加人才市场建设;建立合作机制,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格局。一是行业协会可以通过加强会员之间的协调和协作,制定行业规范、平等协商等手段,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加强政府与人才市场行业协会成员单位之间的联系,形成上下左右联动的局面,促进地区间人才资源合理布局,优化人才资源合理配置。二是行业协会通过建立行业自律的机制,形成既有利于维护公平竞争,又有利于建立行业规范和行业信誉的新局面;通过行业自律,制定有效的行业规范,并通过相互监督,增强职业道德建设,促进公平竞争,反对人才竞争中的不正当行为,保护用人单位和个人的正当权益,维护人才市场秩序,树立人才服务行业信誉,维护人才市场行业的利益。三是积极开展国际间的人才交流与业务合作,学习和借鉴沿海发达地区人才协会和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经验、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通过与其他行业组织之间的联系与交流,积极开展各种人才交流活动,促进人才市场同其他要素市场相互贯通,在加快人才资源开发社会化进程、提高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中发挥积极作用,不断提升甘肃人才交流服务的专业水平和全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3.1.3 规范“猎头”行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作为一种新型而颇有市场前景的人才交流模式,“猎头”业对于人才市场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面对中国加入WTO后服务行业也将逐渐对外开放这一不争的事实,应当从健全咨询行业制度和规范操作,提高专业化水平这两个方面入手。

(1)加强法制建设,用法律手段规范“猎头”行业。目前甘肃“猎头”行业操作不规范,从业人员专业化运作水平低下,质量良莠不齐,政府很难在宏观上对“猎头”行业进行有效控制和监督,致使一些素质低下的猎头公司只顾自身利益,利用其行业隐蔽的特点,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严重扰乱了人才市场正常秩序,造成国家在财政税收上的流失,也使其中的种种弊端被人为地隐性化、非法化、导致非市场色彩浓厚且难以控制和管理。鉴于此,国家首先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从宏观上控制“猎头”行业,以法律的手段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和监督。

(2)提升“猎头”专业化水平。要通过打造本土“猎头”品牌,以品牌优势带动省内整个“猎头”业的发展。通过营造品牌氛围,让我省“猎头”品牌深入人心,同时利用进驻中国市场的外资“猎头”不许独资,只能合资的契机,向“洋猎头”取经,从整体上提升本土“猎头”的专业化水平。

3.1.4 加强网上人才市场建设和管理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网上人才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网上人才市场已经成为有形人才市场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加强网上无形人才市场的管理,保护网上人才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需要健全制度。

(1)建立审批和登记制度。国家对不同互联网站实行不同的管理制度,对经营性的网站实行审批制度,对非经营性的网站实行注册制度。

(2)确定网上人才市场的运行规则。提倡依法经营,反对恶性竞争,禁止欺诈行为。在信息搜索,个人隐私的保护,广告的等方面都应该有相应的法律规定。

(3)确定处罚措施。对违章经营的网站要进行严厉打击,直至取缔经营权,情节特别严重的诉诸于法律。

3.2 优化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制度环境

(1)实行户口登记制度。要逐步剥离户籍制度承担的不合理的社会功能,淡化户籍对人才流动的影响,为建立自由迁徙的户籍制度创造条件。进一步简化落户程序;推广工作居住证制度。凡持有工作居住证的人才在创业、求职、办理保险、职称评定、计划生育、子女入学、购车置房等方面享受与本地居民同样的待遇,促进人才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自由流动。

(2)改革人事档案制度。人事档案关系到千百万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国人事制度改革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关系到依法治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实施。由于传统体制下人事档案管理牵涉到组织、人事、劳动、档案等多个主管部门,档案的功能延伸到民政、公安、教育等其他有关部门,特别是由于档案收费管理为政府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职业介绍机构带来巨大的收益,致使人事档案制度改革举步维艰,大大落后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整体进程,严重影响了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

改革人事档案制度,首要的任务是要明确公共部门与非公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区别,并建立相互分离的管理制度。为保障流动人员权益和各单位的专有知识信息,非公单位的人事档案应以单位为中心建立,主要用于企业日常管理,不得作为个人身份证明随个人在不同单位之间调动。要正本清源,将附属在人事档案管理功能之外的政审功能、证明功能等与人事档案管理区分开来。取消档案集中管理和收费管理制度,禁止通过行政手段和非自愿方式建立所谓的个人业绩档案和诚信档案以谋取不正当利益,切实保障人才权益。

(3)完善社会保险制度。要积极探索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进一步完善企业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构建不同区域、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间保障有力、贯通顺畅、全国统一的基础社会保险制度,为人才在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单位、不同行业间的流动提供一个可靠的保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进一步加快福利制度改革,逐步实现福利货币化,不断改善各类人才的生活待遇。

(4)深化国有部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选人用人制度改革,落实单位用人自和个人择业自,破除人才与单位的依附关系,构建人才与用人单位平等的新型人事关系。深化公共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聘任制,加强岗位管理,依法规范和调整事业单位人事关系,推动人才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提高人才的社会性,逐步实现人才的社会共有和人才产权的个人所有。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方式,推行经理人员聘任制,完善适用企业其他各类人员的劳动合同制度,进一步提高企业用人的市场化程度。

篇5

关键词:人事档案 社会化 开放式 管理

一、含义

这种模式是一种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含义有以下四点。

1.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市场经济的建立,产生了多种经济组织形式,这有利于人才的吸纳、流动,但与旧的人事制度发生了巨大的碰撞,新型的人事管理制度如人事制应运而生,人事管理变成了一种社会化的活动,因此,作为人事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人事档案工作,也必然具有这种社会化的性质。从管理机构来说,不像计划经济时代仅有各单位内部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只收集管理本单位人事档案,市场经济条件下已建立了具有较强社会性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如各省市人才市场建立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这种机构不是管理本单位人事档案的机构,而是面向社会,其管理对象包括该社区范围内所有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其服务对象更具有社会性,可以为整个社会提供人事档案服务。

2.人事档案来源的广泛性和内容的复杂性

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事档案来源的广泛性和内容结构的复杂性。在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中,人事档案的收集、处理和提供利用往往由各单位内部人事机构行使,该机构人事档案来源单一,仅限于本机构人员,内容也较简单;而社会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其来源要广泛得多,可以来自该社区范围内各类人员,又由于每类人员身份不同,集中起来显得人员复杂,其档案内容也非常丰富多样。

3.利用者对人事档案需求的多样性

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无论是外资、合资、国有企业招聘新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选拔合格或优秀人才,还是考核、任免、招聘国家公务员以及大中专毕业生社会就业,都不会忽略人事档案的利用。利用者类型、利用用途的多样性,导致对人事档案内容、载体、传递方式等方面需求的多样性;也使得人事档案不可能局限于单位组织部门使用的狭窄范围,不仅组织上需要,而且许多个人也需要,那些与个人生活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的人事档案,经常会被组织和个人查阅利用,但它们的要求不完全一样,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需求。

4.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的开放性

市场经济的建立,减弱了人事档案政治化、神秘化的程度,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事档案管理和服务方式。可以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与方式管理人事档案,还可以将不属于个人隐私内容的人事档案上网,采用网络化管理和服务方式,使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与外界的人才信息交流,由单一的途径变为开放式的交流模式。

二、特点

1.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新模式,是对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补充,与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处于并存发展阶段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模式,与计划经济时代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有所不同。传统模式中,人事档案是由各单位内部组织人事机构分别管理,比较封闭和内向,在过去人事管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今天也还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但这种模式不应成为现代人事档案管理中唯一的模式,而应更新、改革旧的模式,建立新的模式,社会化开放式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就是一种新的模式,是对现代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补充。

2.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目前主要适用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

由于流动人员是辞职、辞退、脱离原单位和没有工作单位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等,其档案与一般人事档案比较而言,具有一定特点,因而在管理模式与方法上也应有所不同。

流动人员一般没有固定的单位、工作变动较大,与原单位没什么联系,他们的人事档案由县级以上政府所属的人才交流中心管理,这种机构具有社会性、开放性和市场性的特点,适用于社会化、开放式档案管理模式。但有的人才市场还不规范,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3.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预示着更大范围内人事档案管理的一种方向和发展趋势

21世纪,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资源的比较优势将越来越明显,人才流动的数量与质量会逐步增强,在更大范围内实行社会化开放式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将成为可能。

今后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幅度和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机构庞杂臃肿、人浮于事的现状将得到整治,精简机构、合署办公、联合办学的大口径管理方式将被采用,每个小单位自行管理人事档案的模式将被取代。同时,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会使政府对人事管理逐渐淡化,人才将成为一种没有任何政府色彩的产业,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可能成为一种通用的管理模式。

篇6

按照“人档分离”和集中统一的思路,建议将政府人事档案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机构、劳动部门所属的就业服务机构、教育部门所属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以及政府其他部门所属的相应机构承担的人事档案管理职能剥离出来,重组成立政府所属的人事档案管理中心(或者叫公民文件中心),统一管理社会各类人员的人事档案(公务员人事档案除外)。该机构为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参公管理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凭借机构的独立性、职能的专业性、服务的无偿性,提供面向整个社会的公共人事服务。该机构的服务内容涵盖:人事档案法规咨询、政策解答;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包括人事档案管理、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和归档、人事档案整理等;人事档案接转,包括开具《调档函》,接收、审核档案材料,建立人事档案电子信息登记备份;人事档案转递;接办各类政审,包括公检法办案审查,公务员录取政治审查,事业单位录取政治审查,各类招录用政治审查,研究生招生政审,直系亲属入党外调,加入派政治审查等;出具各类证明,包括存档证明,近期表现证明,工龄核定,工作记录证明,党员情况证明,其他相关证明;查(借)阅人事档案。

二、建立自收自支的公益型事业单位,提供定制型人事服务

在改革开放年代,人事制度在选人择业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为促进人才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建议在确定属于基础性的、为公共利益服务的人事档案公共服务范畴之后,应将围绕人事档案管理派生出来的、属于特定服务的、非公共服务范畴的人事业务划归为人事业务,作为人事档案公共服务的补充部分,由人才交流机构(或者叫人事事务所)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接受用人单位或个人委托,提供相关服务。人才交流机构为自收自支的公益型事业单位,提供的人事业务为有偿服务。具体而言,人事业务(有偿服务)可以包括:

1.代办职称评审业务:专业技术职称初定、专业技术职称申报评审、专业工作年限证明等;

2.代办转正定级手续:高(中)等学校毕业生见习期考核鉴定表等;

3.出具各类证明:工龄核定(购买房改房专用)、经济适用房购房申请、内地的中国居民赴港工作同意书、教师资格申请人思想品德鉴定表、《上海市居住证》人员人事档案核实情况表、工作履历证明(办理非转农)等;

4.出具各类公证信息:出生公证、学历公证、亲属关系公证等;

5.查(借)阅人事档案:因公出国(境)政审手续等。

三、设立社区化管理中心,管理户籍衍生业务

依托于人事档案管理而派生的集体户籍挂靠业务,曾经作为毕业生就业落户、人才引进、人才流动等管理工作的重要配套环节,为各类人才解决后顾之忧发挥过重大作用。基于建立人事档案管理中心的大前提下,建议对此类业务逐步梳理剥离,由所属地社区成立户管中心,实现人户一致的大社区化管理,从而提高服务的专业性,降低户籍、婚姻、教育等相关服务的管控难度。剥离的户籍管理业务可以包括:

1.集体户口迁入初审:人才引进程序、出具《同意落户证明》等;

2.集体户口迁出;

3.常住人口登记卡日常管理;

4.出具各类证明,如身份证遗失证明等;

篇7

大学生档案是学生在校生涯的翔实记录,也是社会人事档案的的重要部分。大学生档案对学生就业单位人才的选拔任用、工作后工龄的计算、申报职称、转正定级、出国及公务员考试、养老保险的办理等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大学生档案的重要性不容小视。目前很多高校大学生档案的管理工作不尽人意,高校大学生档案管理的失责使得大学生档案丢失、变为“死档”、各项社会福利无法得到确认等现象屡屡发生,学生的直接利益无法得到保障。本文正是基于大学生档案的管理现状出现的问题,分析认为高校缺失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档案管理技术有待提高、大学生档案安全性有待加强,建议政府硬性要求并且财政支持高校设立专门的大学生档案管理室、将电子档案引进到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并且探索施行新的档案存放制度。

【关键词】

大学生档案;重要性;管理工作;建议

引言

很多大学毕业生将学生档案寄回原籍后搁置不理,等到若干年后需要用到档案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例如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考取的国家公务员岗位需要工龄限制,而存放档案的区级人才市场不能提供相关证明;国企干部职员需要用人事档案申报职称、转正定级,但是档案所在的区级人才市场不能提供相关证明;毕业后选择以考研或留学的方式出国深造需要用到学生档案。另外,诸如养老保险的办理、人事调动、社会福利的确定等公共福利也都与大学生档案息息相关。由于大学生刚刚踏入社会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档案的价值,做出“弃档”或“自行保管”等行为,最终使个人档案变为“死档”,最终使各项社会公共福利无法得到保障。大学生档案的不正确存放和保管,既是学生对档案重视意识的缺失,也是大学生档案管理人员职责的缺失。

1.高校大学生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大学生档案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所有奖惩、荣誉等综合信息的真实记录,是学生档案的一部分。大学生档案包括了学生从小学至大学的学籍卡;学生的大学毕业生登记表;学生各个时期的国家级、省级、院校级奖惩证明;学生各个时期的体检卡;学生的初、高考以及大学每学年及综合成绩单;学生党、团身份的全部证明材料等。目前,除了国企及一些企事业单位,很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没有提供学生档案的存放和管理系统,学校也只能暂时存放两年的时间,那些没有接受单位的大学生档案一般会被派送回原档案存放单位,即大一时将档案寄至大学的原籍单位,大部分原籍单位与学生户籍所在地一致,为户籍所在的市区级人才市场。大学生档案是大学生在大学的生涯中一切经历的翔实记录,也是企业人事部门考核应届毕业生的重要参考依据。高校的大学生档案一般不经过个人,是在学生毕业之际由学校代为转出,学生档案转出后如果没有具有资格的单位接收,大学生档案就会面临着丢失、“死档”等问题,这对于大学生就业及其就业单位人才的考核、选拔任用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国家人事单位及公务员考核十分注重大学生档案。大学生档案的重要性使得大学生档案的管理工作不容马虎。但是现今大学生档案的管理与大学生档案的重要性不相适应。大学生档案的管理工作还有待完善。

2.高校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某些高校没有专门的大学生档案管理部门

目前部分高校将大学生档案分配到学生所在的各个学院自行保管,没有统一的大学生档案管理部门,从而给大学生档案的安全性带来很多隐患。由于没有专门的负责人员,大学生档案随便存储,学生随意翻看,使得大学生档案的重要性和严重性缺失,也不利于学生档案的完整存储,容易发生档案丢失、档案确实材料、档案受潮破损等管理失责问题。

2.2档案室的大学生档案管理技术落后

面对高校每年上千万的注册新生,档案室的档案管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档案管理人员一般是高校教务人员,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新生档案的归档、档案查询、档案的调离。档案的归类采取传统的编号、索引、查询。档案的管理技术水平较为落后。尤其是对于纸质材料的大学生档案,每次调档、查看档案等行为要重复打开档案再密封存档,对档案袋及档案内容的破坏不可避免。

2.3大学生档案的安全性有待提高

学生毕业时大学生档案一般由学校代为转发,由于邮寄存在着受潮、丢失、破损等风险,另外部分高校将已经考取研究生、考取公务员、就业单位接收档案的学生个人档案直接交由学生代转,大学生档案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

2.4针对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些建议

篇8

【关键词】:人事档案 管理模式 社会化 开放式

一、含义

这种模式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的一种新模式,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密切相关,所以它应是一种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含义有以下四点。

1、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市场经济的建立,产生了多种经济组织形式,这有利于人才的吸纳、流动,但与旧的人事制度发生了巨大的碰撞,新型的人事管理制度如人事制应运而生,人事管理变成了一种社会化的活动,因此,作为人事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人事档案工作,也必然具有这种社会化的性质。从管理机构来说,不像计划经济时代仅有各单位内部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只收集管理本单位人事档案,市场经济条件下已建立了具有较强社会性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如各省市人才市场建立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这种机构不是管理本单位人事档案的机构,而是面向社会,其管理对象包括该社区范围内所有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其服务对象更具有社会性,可以为整个社会提供人事档案服务。

2、人事档案来源的广泛性和内容的复杂性

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事档案来源的广泛性和内容结构的复杂性。在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中,人事档案的收集、处理和提供利用往往由各单位内部人事机构行使,该机构人事档案来源单一,仅限于本机构人员,内容也较简单;而社会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其来源要广泛得多,可以来自该社区范围内各类人员,又由于每类人员身份不同,集中起来显得人员复杂,其档案内容也非常丰富多样。

3、利用者对人事档案需求的多样性

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无论是外资、合资、国有企业招聘新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选拔合格或优秀人才,还是考核、任免、招聘国家公务员以及大中专毕业生社会就业,都不会忽略人事档案的利用。利用者类型、利用用途的多样性,导致对人事档案内容、载体、传递方式等方面需求的多样性;也使得人事档案不可能局限于单位组织部门使用的狭窄范围,不仅组织上需要,而且许多个人也需要,那些与个人生活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的人事档案,经常会被组织和个人查阅利用,但它们的要求不完全一样,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需求。

4、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的开放性

市场经济的建立,减弱了人事档案政治化、神秘化的程度,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事档案管理和服务方式。可以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与方式管理人事档案,还可以将不属于个人隐私内容的人事档案上网,采用网络化管理和服务方式,使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与外界的人才信息交流,由单一的途径变为开放式的交流模式。

二、特点

1、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新模式,是对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补充,与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处于并存发展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模式,与计划经济时代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有所不同。传统模式中,人事档案是由各单位内部组织人事机构分别管理,比较封闭和内向,在过去人事管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今天也还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但这种模式不应成为现代人事档案管理中唯一的模式,而应更新、改革旧的模式,建立新的模式,社会化开放式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就是一种新的模式,是对现代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补充。这两种管理模式处于并存发展阶段,各有利弊。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对人事档案的保密、保护,方便本机构使用具有优势,但过于封闭,利用面不广,实行规范化、网络化管理难度较大;新的管理模式服务面广,便于社会各种机构和人员利用,易采用现代化、网络化管理方式,但存在易泄密、丢失等问题。我们应充分发挥两者优势,克服各自弊病,使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更加充实与完善。

2、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目前主要适用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

由于流动人员是辞职、辞退、脱离原单位和没有工作单位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等,其档案与一般人事档案比较而言,具有一定特点,因而在管理模式与方法上也应有所不同。

流动人员一般没有固定的单位、工作变动较大,与原单位没什么联系,他们的人事档案由县级以上政府所属的人才交流中心管理,这种机构具有社会性、开放性和市场性的特点,适用于社会化、开放式档案管理模式。但有的人才市场还不规范,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3、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预示着更大范围内人事档案管理的一种方向和发展趋势

21世纪,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资源的比较优势将越来越明显,人才流动的数量与质量会逐步增强,在更大范围内实行社会化开放式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将成为可能。今后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幅度和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机构庞杂臃肿、人浮于事的现状将得到整治,精简机构、合署办公、联合办学的大口径管理方式将被采用,每个小单位自行管理人事档案的模式将被取代。同时,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会使政府对人事管理逐渐淡化,人才将成为一种没有任何政府色彩的产业,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可能成为一种通用的管理模式。

企事业职工、科研人员及教师等类人事档案的内容大多是关于其业绩、专长、爱好等经历经验的记载,值得保密的内容不多;同时,这些人员“干部本位”思想逐渐淡化并趋于消失,政治身份级别看得并不重要,特别是企业破产、兼并出现之后,企业干部任用上出现招聘厂长、经理,企业干部自己可自由择业,教师和科研人员可转岗下岗,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科研人员变动日益频繁,构成逐渐复杂,不可能也不必要严格按照干部、职工等级由组织人事部门分开管理,完全可以实行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

篇9

关键词:人事档案;档案管理;人力资源

前言:

在当今这个时代,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事档案的管理一直是我们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关注和关心的重点。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在人才市场如此充裕和饱和的大时代下,人事档案管理的科学合理、与时俱进是我们一直努力和奋斗的目标和重点。另一个方面,在如此庞大冗杂的人才市场进行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也是我们要攻克的重难点。而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则主要讨论了企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二者的关系和改良措施,努力做到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科学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我国的人才资源。

1人事档案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

1.1人事档案管理对人力资源开发的积极作用

人事档案是我工作资质和条件的整合,也是我们了解一位工作人员最快最有效的方式。人事档案可以帮组我们快速有效的了解一位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和他的工作历史,是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因此,做好人事档案工作至关重要。在我们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也要充分的结合人事档案,将人事档案的参考作用发挥到极致。当我们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时候,我们可以充分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首先,做好人事档案工作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时的发现和挖掘人才。人事档案使我们对一位优秀人才进行考量和评价最为有效的参考凭证,与时俱进的人事档案管理更有利于我们人力资源开发中及时的发现和挖掘人才。其次,有利于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在我们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时候,我们最先要做的就是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这种预测工作决定着我们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时要选取什么样的人才,要选多少人才等多个方面。而好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既储存了大量的人事信息,又反映了组织内人事的基本状况。有了这个方面的信息,我们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的预测人力资源的需求。所以说,人事档案管理对人力资源开发起着积极的作用。

1.2人事档案管理对人力资源开发的不良作用

尽管人事档案管理对人力资源开发有着非常多的积极作用,但我们必须承认事物的两面性,有好的一面就一定有不好的一面。不能否认的是,人事档案管理也会对我们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发挥一些不良的作用。就拿人事档案来说吧,现有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虚假材料和空泛浮夸的内容,使得我们人事档案的参考价值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这种“虚假档案”的现象不仅影响了我们对人才的评判,还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用人计划。另一方面,我们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散乱,这也严重阻碍了我们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我们无法科学合理及时有效的对人事档案管理体制进行管理,也就无法及时有效的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也就更难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正因为上述的现象,我们很难及时有效的预测出人力资源的需求,也很难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工作。这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合理造成的,也是我们需要作出改正的。

2人事档案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所需措施

2.1如何改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要提高我们人力资源开发的效率,也就需要我们改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和健全我们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努力做到科学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避免虚假材料、空乏浮夸档案内容的出现,也要极力避免我们人事档案管理体制的松散和不完善。我们要按照人事档案形成的客观规律对人事档案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和加工,保证我们人事管理工作的真实和合理,也保证我们人事档案的基本参考价值。

2.2如何提高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我们要做的也有很多。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中最为主要的就是预测人力资源的需求分析并根据现有的人才市场进行科学合理的人才招纳工作及合理配置资源。我们要是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效率,就需要我们人力资源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我们科研人员的不断研发和创新,争取将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做到最好。

2.3如何将人事档案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二者结合

要是做好企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和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我们就需要将这两者合理结合。首先,就是将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进行合理的完善和改良,保证人事档案在我们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本来的参考作用。另外,我们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中的积极正面作用,吸引更多优秀并且合适的人才进入到我们的工作系统之中。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只有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和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二者科学合理的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做到企事业单位人才的合理应用,才能更好的提高我们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处事效率,才能让我们的企事业单位发展的更好。也只有做到了这样,我们的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才能更好的推动我们整体社会的发展,更好的解决人才过度的现象,更好的实现我们的社会共同利益。

结语:

在我们的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我们必须重视起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企事业单位内部人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必须认识到科学合理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我们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中人才需求预测工作的重要性。要知道,无论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还是人力资源开发工作都需要我们对它付出十分的精力并且努力去经营,无论是人事档案还是人力资源分配都是我们企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中的基础工作,是我们企事业单位合理有序运营的重要基石。无论我们将要进行怎样的工作,我们都必须重视起人的重要性,也要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篇10

一、创新人才市场管理体制

1、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在目前政府人事行政主管部门与所属的人才市场关系未彻底断开的情况下,县级人才市场的绝大多数业务仍然需依靠行政行为才能得以顺利开展,仍然需要加大对市场的扶持、指导和规范力度,把市场作为人事部门的一个主要产业来抓,并努力做大做强。只要有利于人才市场的发展,都应委托人才市场经营。

2、瞄准人才市场发展的主攻方向。以事业单位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努力拓展新业务,特别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和用人自主的企业。

二、坚持人才资源市场配置机制

1、理念创新。我们坚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着力推行两个转变:从行政管理人才资源向市场化配置资源转变;从管理向服务转变。我们坚持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服务经济、服务基层为宗旨,努力办好人才市场,给求才单位和求职个人提供一个双向选择的好场所,为识才、重才、用才营造一个宽松良好的环境。一是增强服务意识,由“开门”、“等上门来”的服务向“登门”、“送上门去”(本文权属文秘站网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的服务转变,使各类人才信息由被动索取变主动发送。二是增强管理意识,树立“人本管理”观念,以群众之需为落脚点,以热心、热情服务为宗旨,防止群众办事要等的职工缺位现象。三是增强经营意识,摆脱行政干预,树立“经营人才”的市场观念,依靠市场行为,创新市场化改革配套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人才市场逐步市场化。

2、工作创新。第一是大力拓展业务。__*年以来,__*人才市场积极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把过去单纯的毕业生人事档案拓展到社会中介机构、企事业单位、辞职辞退等流动人员的各种人事关系。截止今年__月__号,县人才市场共保存档案__*卷,进行各类人员人事__*人次,集体人事关系__*家,为企业招聘人员信息__*条,向企事业单位输送人才__*人。

二是在人才市场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人才市场供求主体需要,积极为用人单位引进人才,为求职者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__*年引进本科毕业生__*人,__*年通过人才市场从各高等院校引进师范类本、专科毕业生__*人,非师范本科生__*人;今年又引进师范类本专科毕业生__*人,非师范本科生__*人。

三是大力推动企事业单位用人和各类人才进入人才市场,形成人才就业找市场,单位用人到市场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主要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员聘用制的推行,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凡进必考”,一律进入人才市场,进行公开考选和聘用合同制,一切人事关系放在人才市场,对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实行全员人事。另一方面开展人才引进工作,从高等院校引进紧缺专业的本、专科毕业生,“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优化我县人才资源配置。

三、强化“三公开、一监督”约束机制

1、信息公开。我们开设了专门的公开栏,公开各种信息,如公开招聘、求职信息、公开公务员年度考核结果、公开各种考试信息等。在近几年的教育系统中小学教师招考工作中,我们也完全公开考试政策和名额等信息。

2、程序和过程公开。不论是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人员的“凡进必考”,我们都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过程,严格规范各个环节。在近几年的教师招考中,我们都明确公开了招考程序,在组织考试和阅卷过程中,都有考生代表参与观摩,做到全程公开。

3、收费项目和标准公开。人才市场建立了收费公示栏,将各种收费项目、标准、收费依据文件号、收费范围都公布上墙。使各种收费公开化,让办事人员缴费缴得明白。

4、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在各种人员招考工作中,我们不仅有纪检部门的参与和监督,而且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设置举报箱,由纪检组专人负责,认真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四、实行以聘用制为核心的用人机制

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不断创新以聘用制为核心的用人机制,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对新进人员一律实行全员聘用制和全员人事制。

1、实现“两个转变”。就是通过聘用制的推行转换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实现事业

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的聘用关系转变。

2、进行公开考聘。事业单位新补充人员,除涉及岗位确需采用其它方式选拔人员以外,完全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人才市场实行公开招聘和考试考核的办法,与单位签订聘用合同,实行人事。近五年来通过人才市场公开招考教师__*名,招考卫生医护人员__*名,招考畜牧专业技术人员__*名,对所有招考聘用人员签订了聘用合同,并为招考的__*名人员办理了档案和人事关系,实现了全员聘用制和全员人事。

3、完善人事。认真贯彻《__*省人事厅关于印发〈__*省人事暂行办法〉的通知》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人事制度。以激发人才流动活力,变“单位人”为“社会人”。所有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安置人员、事业单位新进人员、机关新进工勤人员、辞职辞退(本文权属文秘站网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等流动人员一律进入人才市场,把档案和人事关系交由人才市场管理,实行全员人事。几年来办理毕业生档案和人事关系__*人次,办理退伍安置人员各项__*人次,办理事业单位新进人员__*人次,办理中介机构集体人事关系__*个共__*人。

五、完善紧缺人才引进机制

三年来分别从__*农业大学、__*信息工程学院等高校引进植物保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紧缺专业毕业生共__*人,按专业对口原则,分别安置到了农业、城建、环保、卫生等单位。另外还从__*等高等院校引进师范类紧缺专业本、专科毕业生__*人,充实到各缺编的中小学任教。

1、政策上给予优惠。根据我县经济发展和人才结构现状,按照__*委办发__*号和__*组发__*号文件精神,从__*年开始实施“三年人才引进战略”,即每年从各大高校引进紧缺专业毕业生五至十名。引进人员在占编、人事、落户等方面都给予一定的优惠。

2、单位高度重视。各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引进高校毕业生工作,为他们解决好了住房及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给他们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前两年引进的毕业生已经适应了工作岗位和生活环境,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能,有的毕业生经过两年的实践锻炼,已经成为单位的中坚和骨干力量。

六、切实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人才市场是人事部门对外服务的窗口单位,职工的一言一行都代表整个单位和人事部门的形象。我们从内部管理、自身建设和“五心”服务(即:服务要热心、专心、耐心、细心、尽心)上不断创新优质服务机制。

1、规范内部管理。建立健全了规范的岗位责任制,公开办事程序(特别是建立了人才市场收费公示栏,收费项目和标准公开上墙),实行办事首问责任制、行政责任追究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严格履行合同,以诚取信于民,不断扩大人才市场的社会影响力。严格人员管理,工作人员一律佩牌上岗,坚持考勤签到制度,八小时以外时间即时办理或答复制度,限时办理制和责任追究制,内部管理得到加强,职工的纪律性和工作责任感进一步增强。

2、加强自身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强硬件建设,设置了宽敞、明亮的人才交流服务大厅,设置了电脑主控室、档案保管室、资料查阅室,建立了办公、查阅、存档三室分离的档案管理体系,还配备档案专框__*个,电脑__*台,打印机__*台、数码摄像机__*台、扫描仪__*台、投影仪__*台,为更好的对内对外服务奠定了良好基础。实行了档案专人管、专人办、人才引进及输出专人负责、教育培训专人牵头的工作机制。同时与县人事局机关的__*股、__*股、人才服务中心合署办(本文权属文秘站网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公,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极大的方便了办事群众。二是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人才工作新理念,紧密结合我县工作实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制定新举措,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三是改进工作作风,严格出勤管理,实行上班签到制度。同时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提出的三十二字先进文化理念:公道正派、诚信待人,务实创新、严谨高效,无私奉献、洁身自好,团结协作、争先创优。加强作风建设,认真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纪律意识和大局意识。

3、搞好优质服务。一是由于__*,给有些单位及群众办事都带来很多的不便,我们为此专门开设了即时服务电话,采取“电话预约、上门服务”,去年就为教育、卫生、畜牧等几个单位的新聘用人员进行了集中上门服务,办理了__*人的聘用手续及档案和人事关系,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好评。二是在开展上门服务的同时,我们中午还实行轮流值班制度,为前来办事的同志大大节约了时间,提供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