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能力培养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3: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造能力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9-0116-02
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幼儿成为能力全面、人格完善、个性鲜明、全面发展的人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创造能力是人的重要素质,是时展的需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关系到国家兴亡、民族振兴。21世纪是一个以创造性为特征的世纪。在新世纪里,高科技得到迅猛发展,知识经济也在蓬勃的发展,人的创造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幼儿时期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关键期。3~6岁的幼儿好奇、好问、好动、好模仿、好探索;思维十分活跃,想象丰富、大胆;可塑性强,是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期。能否抓住这关键期开发智力,将关系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人的创造能力是在生活实践中培养起的,特别是在学校的学习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那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怎样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呢?下面谈几点体会。
一 鼓励幼儿自主学习
幼儿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有自己的种种需要的权利。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幼儿教育要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要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要让幼儿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以实现幼儿的主动发展。
例如,在组织幼儿参加科学小实验游戏――“有趣的沉浮现象”中,让幼儿把泡沫板、小石块、小钉子、橡皮泥、塑料勺子、铁勺子等物品放到水里,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有的小朋友说:“看到泡沫板、橡皮泥和塑料勺子浮在水面上。”有的小朋友会问:“老师,泡沫板这么大,怎么会掉不下去呢?”有的小朋友就会说:“泡沫板很轻,所以浮在水面上。”幼儿七嘴八舌纷纷议论起来,幼儿在小实验过程中,兴趣很浓,主动进行实践和讨论,这就是主动学习的体验。
又如:在大班一次科学活动时,教师让幼儿学习尝试怎样使物体移动。通过教师的鼓励,幼儿的尝试,他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有的幼儿用手推,有的幼儿用脚踢,有的幼儿用嘴吹,还有的幼儿想出了更独特的方法用磁铁吸……就连平时大家都觉得“笨”的小朋友也想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方法:用水冲。教师对这个想法予以表扬,并且当场演示,结果真的成功了。大家都很开心,这位小朋友更加开心了。这次幼儿主动地探索学习,他们除了获得了物体怎样能移动的经验外,还产生了对这类现象的兴趣,学习了探究的方法,学会了表达交流的方法,更是一次成功的体验。他们从中体会到了创造的喜悦,从而也使幼儿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
幼儿的思维正处于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定式少,有利于形成创造性思维,进行自主性创造性学习。我们教师的首要任务是鼓励并帮助幼儿主动地学习,使他们获得有益于终身发展的乐学、会学的体验。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其目的在于发展幼儿不断学习的动力。有句谚语说:“不好的教师是在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展真理。”
二 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创造的基础和先导,因为没有想象便不能进行创造。想象力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级心理功能。有了想象力,人类不仅能认识当前的事物,而且能认识过去的和未来的事物。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但想象力又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以感知的材料和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一个缺乏知识和经验的人,是不会有丰富的想象力的。为了有效地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例如:在欣赏诗歌《春天的颜色》时,教师可以问:“春天是什么颜色的?”有的幼儿说:“春天是绿色的”;有的说:“春天是黄色的”;有的说:“春天是红色的”;还有的说:“春天是蓝色的”。教师接着问:“春天的这些颜色像什么?”有的说:“绿色的像小草,红色的像玫瑰花,黄色的像”;还有的说:“蓝色的像天空”。这样通过老师的提问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丰富了幼儿对春天的认识。又如诗歌《雪地上的小画家》,教师可以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让幼儿通过观看课件,了解冬天的雪花一片一片地落在屋顶上、树上、草地上,把大地掩盖成白茫茫的一片;又通过多媒体演示雪地上的不同形状的小脚印,让幼儿发挥想象力,说说这些脚印像什么?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如:小鸡的脚印,有的说像竹叶,有的说像小草,有的说像一座小山;出现小鸭的脚印时,有的说像扇子,有的说像树叶,有的说像一朵美丽的花等;出现小猫的脚印时,有的说像梅花等。这样的活动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想象力是在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了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我们应当接受幼儿那些“胡思乱想”的念头,容忍那些“捣乱破坏”的行为,发现和支持那些幼儿的超常规行为,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因为好奇心越强烈,想象能力也就越强,想象的内容也就越丰富。幼儿喜欢问这问那,问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这是想象力丰富的表现,教师应当理解、支持、保护、鼓励。
三 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说:“思维――这是打开一切宝库的钥匙。”创造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加以构思,以新的方式解决问题,能根据问题的要求,使用一种新的、非同寻常的方法去寻求答案。创造思维人人都有,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只要有意识地培养发散性的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主动性水平,就能逐渐发展创造性的才能。牛顿说:“如果说我对世界有些微小贡献的话,那不是由于别的,都是由于我的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我的成就应当归功于精心的思索。”创造思维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教师的培养。对幼儿来说,首先要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在创造性思维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才可能产生创造。
例如,数学活动,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活动,幼儿往往对抽象的数字不感兴趣,在活动之前,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来制作学具,设计活动,促使幼儿动脑筋,打开思路,启动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因此在设计数学活动时,往往把计算题画成一幅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在幼儿学习7的加减时,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生动的图片进行学习。如图片上画着3个小朋友在拍皮球,4个小朋友跳绳,请问图片上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体育活动?又如,草地上有花和蝴蝶的图片,图片上总共画7朵花,从颜色上分,红的2朵,黄的5朵;有7只蝴蝶,有1只黄蝴蝶,有6只花蝴蝶。根据图意,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编出不同形式的应用题。
又如,教师在教学9的加减时,可以侧重鼓励幼儿大胆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创造性的自编应用题。有的幼儿编:“星期天,我家上午来6个客人,下午又来3个客人,我家一共来几个客人?”有的幼儿编:“小河里有9条鱼在玩儿游戏,后来游走了2条鱼,问小河里还剩下几条鱼?”有的幼儿编:“树上有5只小鸟在唱歌,让远处的小鸟听到了,一会儿又飞来了4只,现在一共有几只?”
通过自编应用题的活动,促使幼儿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想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后,有不少幼儿还说:“老师,我还想编减法应用题呢!”有的说:“我还没有编加法应用题呢!”在编应用题的活动中,我着重鼓励和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去寻求答案。这样做既保护了幼儿灵活的思维,又丰富了他们的自由想象,鼓励幼儿根据问题的要求,使用新的方法,筛选出一个最优化的解决方案。
篇2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学的应用不断扩展。渗透在各个领域的高技术,几乎都是通过数学方法并借助计算机手段来体现的。高技术在一定意义上讲,取决于数学技术。与其他学科不同,各国之间数学教育水平的可比性比较强,自然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课题之一。多年来,国内外的数学教育均遇到不少新问题。中国的数学教育在国际比较研究中一直有突出的表现,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这是数学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和教育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与教学过程控制和保障制度分不开的。如我国具有学大纲、统编教材和严格的考试测评,基层教育行政部门设立教研室(或教研员),学校内部实行教研组制度,教师业务交流与在职培训制度化等。但我国数学教育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在“应试教育”压力下,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还存在数学与其他学科相脱节等不足。中方教师和专家愿意多了解美国同行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有效方法。美国的数学教育在从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应用数学解决问题,掌握研究科学问题方法等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在美国这样的多元文化国家,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动机和期望志向存在着很大差异,学生又有不同的学习经验和习惯,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因材施教,是学校一直关注的问题。此外,随着教育普及和学习机会的增多,具有筛选功能的考试逐渐减少,在减轻考试压力的同时,不少学生却徽散下来而不知珍惜读书机会,大部分学生不愿继续学习数学。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成为大多数美国数学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也想了解东方教育模式,学习和借鉴中国等国的经验。总之,中美双方代表都希望通过这样的高级研讨会,交流经验,总结教训,取长补短,提高教育质量。
2主要专题
2.1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数学教育质最的关键
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主席、著名数学家、加州伯克利大学舍费尔德教授通过数学解题过程的研究,认为“元认知”是决定解题活动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地说,学生解题时,对自己在卜什么,特别是为f}‘么要这样l几始终缺乏明确认识.犷卜往不能对自己的处境进行淆醒的评估并作出必要调整,直至最终陷人任局。而数学家解题时、在其体选取方法或解题途径前,要对各种可能性进行仔细考虑,对自己正在一卜什么和为什么这么干有着清醒意识,并能通过自我评估作出及时调整。因此,尽管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能步人一个合理的解题程序,从而导致成功,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因为数学家具有较高的元认知能力J元认知是影响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舍费尔德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教学生如何去思考问题比教学生解决问题更重要。上海教科院副院长顾怜沉教授以上海普陀区现场观察的60节课为基础,利用国际流行的全息性客观描述技术,选择观察技术,问卷调查和访谈技术,对典型的几何教学课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是:边讲边问正在取代灌输式讲授;课堂提问以推理性尤其是记忆性问题为主,提问技巧比较单一;课堂练习由低到高安排,以小步、多练、勤反馈为原则;教师主导取向的教学方式占有绝对优势;探究、创造动机有待加强。由此引发的深层思考是:在东方教学中主导取向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与西方教学中学生自主取向的探究学习,二者之间要寻求平衡,按照本国的传统进行整合。斯坦福大学助理教授波乐对英国两所学校的数学教育进行了历时3年的跟踪研究。她在发言中分析了研究传统教学与活动教学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影响,认为活动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北京师范大学严士健教授指出,数学与计算机的密切联系,对社会进步和技术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现代数学的应用比以往广泛得多,许多数学问题来自实际,希望我国的数学教育担负起把西方传人的现代数学融人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责任。无论基础数学教育还是高等数学教育,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显得更为重要。他强调学生必须受到数学应用和建模训练,以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首都师范大学王尚志教授介绍了在中学开展数学应用和建模活动实验情况,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了应用数学的能力,并在力所能及范围内解决了现实生活中一些难题。
2.2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使数学教育发生革命性变化
全美数学学会主席、布朗大学教师班乔夫指出:在几何课堂教学中,抽象与具体、逻辑与直观是永恒的矛盾。太简单的教学例子不能说清问题,有意思的例子和好的图像,又因复杂和费时讲不了,造成理性与感性脱节。由于数学过于抽象、枯燥,又难于理解和掌握,学生往往失去学习兴趣,网络教学正好弥补了这种缺陷。首先,教师在网络上演示问题,让学生观察现象、理解概念、掌握方法,自己动手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探索某些理论或应用课题,他们新的想法也可借助网络迅速得到反馈,有利于保持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种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参与,在成功与失败中得到真知的方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其次,学习数学的思维过程与学习语言有很大不同,个性差异比较大。以往的班级教学不容易照顾全班学生掌握知识的进度差异,而网络教学使学生能自己调整节奏而不增加教师负担,通过网络与同学、教师充分交流,有利于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思维过程,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将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3高质量的数学教育取决于高质量的数学教师
洛杉矶加州大学教授司丁格勒主要介绍在国际比较研究中利用教师教学录相代替教师问卷进行调查的方法。他认为,由于受语言、文化背景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教师教学进行问卷调查会有很大差异和局限性,难以真实地反映教学水平。通过专家对教师教学活动录相进行详细分析,可以更为准确地抓住教学的共同特点,判断存在的突出问题,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数学教育整体水平。北京教育学院教授王长沛结合建构主义理论,谈师资培训中如何理论联系实际,指导教师转变观念,把学习看成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而并非是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即重新认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加州伯克利大学马立平博士对中美小学数学教师进行了个案比较研究,认为中国教师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水平好于美国教师。虽然美国基础教育强调理解数学,但一部分教师本身对数学的理解不够到位,当然也不可能让学生理解数学和学好数学。因而,她认为美国基础教育理论研究很好,但与教学实际相脱节,教学过程还需进一步改进。
3若干启示
会议期间,中美代表还分别到北京大学、北大附中、景山学校和上海复旦大学、格致中学、蓬莱二小分别观摩了课堂教学,并与校长和教师代表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了探讨。
第一,关于中学数学教育合理内容的确定。中方教师代表提出,目前中国中学数学教学内容庞多,有些比较陈旧,而美国的内容又过于简单,确定教学内容有无最佳的判据?舍费尔德教授说,这正是此次来华考察的目的,美国在九年级以上数学列为选修课,许多学生不选数学而选人文学科。目前,我们特别关注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这方面,美方要向中国学习,两国数学教育优势互补,希望找到确定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合理平衡点。至于中国学生是否天生喜欢数学,有的专家认为,一方面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有用,另一方面不容小视的是制度因素,很强的动力就是数学始终作为必修课,在升学考试中比重很大。同样,美国把较难的数学列为选修课,制度弹性过大也是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
第二,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中国一般采用班级授课制,学生人数多,实施因材施教难度较大,因而教师采取兼顾大多数学生的做法,让成绩好的学生去带动和影响成绩差的学生。但是,多数教师仍是把传授、灌输知识放在突出地位,而不是把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美国班额小,教师讲课自主性和灵活性较强;但是,教师的教学进度差异较大,彼此之间缺乏交流与协作。通过交流和观摩,双方专家一致认为,学生学习数学应是一个主动过程,教师要创造鼓励每个学生探索、讨论和应用数学的环境。这需要教师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有较好的全面调控能力。双方都有许多需要改进的方面。
篇3
关键词:创造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法;创新知识与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1-0121-02
创造,是提出新观点、新发明,形成新事物的过程。创新,是创造新事物的过程。创造与创新能力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国家之间的竞争评价指标之一就是创造能力的强弱。如何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摆在社会、学校的一道难题。从创造活动的过程出发,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构成要素,继而形成一定的创造能力,是一种可行的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是人类在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与改造过程中产生与发展的。创造思维,又称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度发展的人类思维形式。创造性思维作为思维的高级形式,不仅具有人类思维活动的一般特点,而且具有表现为思维发展的突变性、跨越性的自身特有的思维突变,亦即不是在现有概念、知识基础上的循序渐进的逻辑推理,而是依靠灵感、直觉或顿悟的非逻辑形式。创造性思维往往超越惯常的思维模式与方法,给人以“特立独行”的印象,但是在遇到原有理论知识体系、在传统思维模式下所不能解决的难题,创造性思维就显示出了它的威力。此时,也就是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下所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恰当运用创造性思维可以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结果。
应用创造性思维、解决具体问题的表现因人而异,但是作为人脑的高级思维形式,产生于人类认识与改造客观实践的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有效运用这种思维的能力,即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种超出常理、超越已有的思维定势,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个性心理特征。因此,创造思维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通过一定途径加以培养的。
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知识与技能等三方面的内容进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与技能在创新活动中表现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三要素,三者有机结合形成创造思维能力。
二、创造思维能力构成及其关系
创新,一般是指创造新的事物。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法、创新知识与技能是创造过程的三要素,三者有机结合,引发、促进创新的产生与发展。在创新活动过程中,这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地发挥作用。
(一)创新意识
意识,在哲学意义上,指的是精神。在思维学中,意识是人脑认识活动的保持和认识结果的保存状态,是一种思维状态。创新意识,指的是在创造过程中指向创新结果的思维状态。正如匠人所依赖的手感、音乐家所依赖的乐感、球类运动员所依赖的球感、翻译家所依赖的语感一样,创新意识是在大量的客观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是从事各种具体实践活动的经验积累,是主客观互动的产物。创新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是创新欲望、创新思维模式或方法、观察及分析问题能力的集合,是上述几种心理活动的综合,是对创新活动过程、创新思维状态的整体把握与思考。有时,创新意识直接表现为直觉、灵感、顿悟等。
在创造活动过程中,创新意识起着导向性作用,是创新的关键。创新意识唤醒创新者的创新欲望,形成创新动机,开始创新活动。在创新过程中,创新意识不断激发、鼓舞创新者去探求、思考,运用不同的观点、角度观察与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途径以及思路,直至寻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将问题解决,从而产生新发现、新发明。
(二)创新思维方法
创新思维,或者说是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模式,是创新活动过程中表现为不同于传统思维模式的思维方式、思维方法。例如,辐射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等等。
创新思维方法在创新活动中起着工具性作用。通过不同的思维模式选择与运用,创新者寻找可行的问题解决思路、评价与检验可行方案,最后完成创造活动,实现突破。从方法论的角度,创新思维方法本身就是对传统思维模式的变革,所以,创新思维方法就是一种创新。但是,与创新意识相比,创新思维方法只是具有工具性作用,只是一种思维工具,在创造活动中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体现在创新具体方向、方式的选择,不是创新意识贯穿于创造活动全过程的导向性作用,而且,创新意识还有启动创造活动、激发灵感的产生等作用。
(三)创新知识与技能
创新知识与技能指的是创新者在创新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知识和技能。它在创新活动中产生着基础性作用。创新者运用一定领域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往往又是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这在创新过程中是一种基础性作用。
创造思维能力三要素的关系可见下图。
创新意识处于创造思维能力的顶端,是最为重要的导向维,贯穿于创造活动全程,是创造活动的方向性选择;创新思维方法是工具维,在具体的创造活动中,选择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解决问题思路;创新知识与技能是最基本的基础维,观察、分析、解决问题都需要某一领域或多个领域的知识与相应技能。
或者,以三维坐标的形式表达为如下的关系:创新知识与技能和创新思维是基础性能力,创新意识是高级能力。
在这个三维坐标系中,创新意识是关键维,没有创新意识,创造活动无法开展。创新思维方法、创新知识与技能是基本维。
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法、创新知识与技能在创造过程中的作用
英国心理学家沃勒斯在《思考的行为》中提出了创造活动的“四阶段模型”。 创新思维过程分为:第一阶段,准备期——明确问题状态。在这个阶段主要的活动是发现问题、搜集资料、从前人的经验中获取知识和启示。第二阶段,酝酿或潜伏期——初步进行研究。运用传统的知识和方法对问题提出各种试探性方案。第三阶段,明朗期——问题得到解决。在这个阶段往往需要摆脱既有的知识和思维方法,突破常理、一般性方法,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求得突破。第四阶段,验证期——检验所有结论。
在这创新四阶段中,我们可以发现创新意识的作用轨迹:准备期是创新的起始阶段,是创新的出发点,创新意识带领着创新者从普通思维状态进入创新思维状态。这是一个转折点,创新者从惯常的、工作的一般状态进入创新状态,进入一个高度紧张的思维状态,即创新思维活动状态。第二阶段,创新意识指引着创新者进入研究或发现过程后的初步思维活动。第三阶段,是创新活动的最为关键、最为艰难的时期,在创新意识的作用下,创新者不断思考、观察、发现、提出解决方案,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选择适用方案,摒弃不可行方案。一般地,当灵感或顿悟出现时,问题得到解决。这一反复寻找可行方案的过程,是创新意识在发挥导向性作用。
最后阶段,创新意识的作用仍然继续,只是没有在第三阶段中明显、强烈。在验证期,创新意识结束创新行为,旧的创新行为消退,创新者回到正常的行为状态,或者,问题解决方案导致产生新的创新行为,或者进入新一轮的创新活动周期。综上所述,创新意识引发创新活动,指引着创新结果的产生,在创新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创新思维方法所产生的作用是工具性作用。在创新中期,在酝酿或潜伏期和明朗期创新思维通过变换、选择不同的思维方法、思维模式指引着创新方向及选择。酝酿或潜伏期是对问题进行初步研究,选择问题解决的初步方案,明朗期需要运用不同的创新思维方法,寻找恰当的突破口。综合不同的思维方法、解决方案,在创新意识的带领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后方案。
创新知识与技能所发挥的作用是基础性作用。在创新初期,创新知识与技能是运用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明确问题,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接下来的阶段里,创新知识与技能的运用对问题进行初步研究,寻找可行方案;然后,某一领域、多个领域的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经过艰苦的探索与思考,选择、评价可行方案,最后确定解决方案并进行验证。
四、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法、创新知识与技能三者作为创造过程的创新三要素,是创造能力、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内容与途径。
(一)创新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在创新的过程中,对创新问题的认知、分析问题、提出可行方案的思路及方法需要有知识与技能的储备,这是基础性环节、必要环节。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获得,通过生产实践、社会实践获得。另外,创造性思维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往往是多学科的知识,文理兼融并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并用。因此,应该坚持“通才”培养,培养拥有复合型知识与技能的人才。
(二)创新思维方法的培养
创新思维方法可以通过学习创造学、创新思维课程,同时加以必要的实践。培养创新者多方面的兴趣,增广其见识,培养多角度、多层次、不同方式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三)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在创造活动中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是创新的关键,但是,它的形成也最为复杂。创新意识与道德、意志、思维方法有关,来源于实践活动,它是一种素质,是一种纵观全局的能力,是创新知识与技能、创新思维方法的有机结合,又高于二者,是一种能力素养。所以,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培养是建立在崇高的道德情操基础上,建立在坚强的意志上。同时,培养创新精神,鼓励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形成创新意识。在以社会利益为先的前提下,创新才有源头,才有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田 运.思维辞典[K].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2] [英]保罗·特罗特(Paul Trott),创新管理与新产品开发[M].吴 东,严 琳,译.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2.
篇4
一、沟通联系促创造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在教学时,教师要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条件,使新知识转化为旧知,从而顺利实现迁移。如在教学“小数除以小数”时,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1.复习巩固。先计算:15.6÷12,3.64÷52,学生独立解答后简要复述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利用教材给出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求7.65是0.85的多少倍,用除法计算,列式为7.65÷0.85。与复习题比较,不同之处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3.回顾过去,创造方法。我们学过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现在请大家想一想,除数是小数的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新的计算方法。
(1)将单位“米”转化成“厘米”来计算:7.65米=765厘米,0.85米=85厘米,765÷85=9。
(2)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7.65和0.85同时扩大100倍,765÷85=9。
然后问学生:你们是怎么发现创造的?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我们已经学过了,今天出现了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我想:只要把小数变成整数,我们不就都会做了?因此我们就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765除以85的商与7.65除以0.85的商是一样的。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我继续追问:1.26÷2.8又该如何计算呢?学生经过比较马上发现,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效果最好。
从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旧知识)到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新知识),经过学生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再加上自己的自主创造,逐步理解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寻找共性促创造
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特别是是否有处于较高抽象概括水平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为创造提供最佳固着点,是促进积极迁移的基本保证,也是进行创造的首要因素。为此,教师要善于找到新问题与原有经验的相似性,找到生长点,并合理利用和巧妙引导。
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迁移长度的测量经验,创造出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1.通过比较,引发创造需要。在教学中我先出示两个凭眼睛不易直接看出大小的角,让学生自主选择比较大小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想到让这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哪个角的另一条边在外,哪个角就大。再追问,较大的角究竟比较小的角大多少呢?假如需要精确地比较,该怎么办?从而激发认知冲突,引发测量需要,催发创造胚芽。
2.通过回顾,唤醒已有经验。接着,我又引导学生回顾长度单位的产生过程和测量方法。一般地,人们先统一地以固定的一段长为标准(如1厘米),用它去量较短的物体;但在测量较长物体时,发现用1厘米这个标准去量太麻烦,于是,人们就创造出1分米;当用1分米去量更长的物体时,发现又比较麻烦,人们于是创造出1米。经这么一梳理,学生领悟到:度量在本质上就是先选定适宜的度量单位,再以此为标准去测量物体的长度,看被测量的物体上包含多少个这样的单位,进而得出测量结果。当测量结果得不到整数,需要更精确的测量时,人们又把这个单位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当然,其他份数也行)从而得到一个个更小的度量单位,再用这些更小的单位去度量,直到得出比较精确的测量结果。这样,就将“角的度量”这一新知置于“量的度量”整体的认知结构中,促使学生由长度度量迁移到角的度量上来。
3.通过寻找共性,逐步创造工具。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联想:现在,要比较角的大小,你能不能从长度单位及其测量工具中受到启发,自己也来动手创造一个量角的工具呢?经过充分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终于有学生提出:我们也可以先选定一个角,把它作为标准。生活中最常见的是直角,可以把它平均分成10份,这样就得到10个小角,再用这些小角去度量其他的角。笔者认可了这一创意,进而师生合作,创造出量角工具——直角器。
然后进一步引导,当用这些小角测量有些角得不到整数结果时,怎么办?学生认为这时就把每个小角再平均分成10份、100份……从而得到一个个小小角,再用这些小小角去测量,直到量出比较精确的结果为止。最后,利用课件展示了这一精细化的过程,同时指出为了便于度量和比较,数学上统一规定:把一个直角平均分成9个小角,然后把每个小角平均分成10份,并规定这时每个小小角的大小为1度,写作1°,就把它作为角的度量单位之一。
然而,这样的量角器毕竟还嫌粗糙。于是,我又引导学生尝试评价直角器。有学生指出:这个直角器能直接量出锐角的度数,但不能方便地量出比直角大的角的大小。然后再创造出平角器、周角器。经过一番探索和类比,师生合作,终于创造出常见的量角器。这时,我再介绍量角器的产生背景、构造特点、设计原理和度量方法等,学生就会有意义地接受,并会欣然接受。他们在创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对角的度量这一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深刻理解和主动建构,增强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度量意识。
三、类比推理促创造
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的若干属性相同,已知其中一个或一类事物还具有某一属性,从而推出另一个或另一类事物也具有某一属性的思考方法。小学数学中,新知识一般是旧知识的延伸或组合,两者之间有很多共同属性。新旧知识的共同点越多,越容易实现知识迁移。
如在教学“整数加(减)法”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借助直观操作和在计数器上拨珠等方式,使其明白算理:只有在计数单位相同时,才能把计数单位的个数直接相加(减)。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教师仍要让学生继续领悟并强化这种观念,使之越来越稳定和清晰。这样,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学生才有可能迁移算理。学生从中深刻领悟到,分数加法的算理与整数加法、小数加法是一样的,都是把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直接相加。这样,学生对加(减)法算理的理解就会达到概括化的程度,即使暂时遗忘了算法,也能自主创造出来。
此外,在引导学生探寻乘法分配律中的算理时也可以这样做,如简算47×78+53×78时,用(47+53)×78,其实就是把“78”看作一个单位,原式就变成47个78的和加53个78的和=(47+53)个78的和。我还让学生尝试简算4.7×78+53×7.8,许多学生觉得困难,但有学生把原式转化为4.7×78+5.3×78=(4.7+5.3)×78,即先统一用“78”做单位,再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变形,于是得到4.7个78的和加5.3个78的和等于10个78的和,从而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律迁移到小数乘法的运算中来,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
在教学中,要努力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尽力创设类比情境,凡是学生能在已学的基础上类推的,尽量引导他们自己类推出应学的新知识。
四、运用矛盾促创造
事实上,旧知对于新知的影响并非只有正迁移,有时也会有负迁移。如果已有的经验在知识探究中产生负迁移时,就让学生在矛盾中探索,创造出新知识。
如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先复习2和5的倍数的特征,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对3的倍数的特征的猜想。
第一次探索:让学生举例验证猜想,学生发现依据判断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经验,不能运用于3的倍数的特征的猜想。
第二次探索:让学生从若干张数字卡片随意摸出几张,组成不同的数,看是不是3的倍数,发现有的是,有的不是。
第三次探索:(1)是3的倍数的数:让学生借助计数器,在拨一拨、数一数、比一比、换一换的过程中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2)不是3的倍数的数:变换数学卡片的位置,形成新数,看是不是3的倍数。
学生通过以上活动,发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不能像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那样去进行。
篇5
写作的創造能力被表达为“有創新”。在评分细则中又被解为若干条。就是在立意、选材、构思、表现方法上有新的方法。具体地说,就是选材的角度与众不同,表现的中心有独到的见解,布局谋篇超出陈旧的框架。那么,培养創造能力,应该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立意要新颖
新颖就是不落窠臼,独辟蹊径。創出新意,一般可从这几方面努力:
1.逆向思维立意。逆向意味着一反常态,反向思考和推理,容易出奇制胜。尤其近几年话题作文满天下,在对话题的供料吃透以后能逆向思维,见人之未见,自然新颖时致。针对“1+1=?”的话题,有人写“1+1=2”,即創新加实践等于成功。有人写“1+1>2”,即勇于探索,大胆創新,能有无限辉煌的人生。我则写“1+1<2”,无论工作和学习,刻板的方法,陈旧的思维,很少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2.换向思维立意。即变换思维角度,调整新的方向,转换了思路。采用此法,能跳出陈旧的框架,既有吸引力,又能产生令人耳目一新之效。别人说《抓住机遇》,我写《呼唤机遇》、《为自己創造机遇》。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用计,让一般人难以揣摩。
3.多向思维立意。针对一个材料、话题或一个标题,发散思维,展开联想,然后再把各个角度、各个方向的思维进行组合,产生广度和深度。众人熟悉的陶行知的《創造宣言》就采用了这种方法,文中用了五段:“有人说……”显然就是发散思维的效果,达到了全面而又透彻的预期目标。
二、选材要新
选材新能使同样思路同一立意的作文产生亮点,在读者短暂的视觉停留中精神为之一振。材料的新鲜一般表现在:
1.有时代感的典型材料。不少学生作文用科学家就是牛顿、爱迪生、华罗庚、钱学森,文学家就是鲁迅、曹雪芹,党的好干部就是焦裕禄、孔繁森等,甚至初中写到高中就那么几个例子。每天的新闻都有新事件,每年“感动中国”都有一批人,每年文学都在评奖,这些在文章中不时更新,定能收到新鲜之效。
2.巧翻旧料。即对自己特别熟悉的材料进行加工,挖掘新意,变幻一下角度,产生的奇效常难以预料。众人熟知的2002年《赤兔之死》、2005年满分作文《晶莹雪?寂寞林》不就如此吗?
三、构思的新巧
构思的新巧主要表现在故事性文章引人入胜,以巧取胜,不落窠臼。这方面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莫泊桑的《项链》最是经典。新奇却又合理的想像,在出奇制胜之时又觉自然可信,能充分显示独到的思维设计。又如《聊斋》中的所有故事,将狐仙鬼怪作为主角,却赋予人的思想、认识、道德标准,读来有“荒诞”却无“不经”,实乃奇思妙想,高考佳作《患者吴诚信的就医报告》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值得学习借鉴。以上文章细细想来,其共同特征是新主角、奇经历、误会悬念叠生、巧合抑扬无不精心设计,这样才收到了奇效的。
四、语言运用的創新
篇6
定要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若自己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冲动。例如:《面具》一课,结合四川特色,先让学生欣赏川剧变脸视频,一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使学生对美术课感到学有所获,心情感到愉悦。教师要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寓知识于趣味的美术教学之中,使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完成创造力的发展。
二、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创造想象,为创造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想象是记性为原料的智力活动,想象力与创造性的关系密切,想象力越丰富,创造力越强。在美术教学中,首先要尊重青少年神奇的想象,挖掘这审美的奥妙,进行一些能引起学生联想,发挥想象的创造活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其创造力的重要方面。
美术学科所包含的门类众多,且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均有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要从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艺术欣赏在开阔视野方面尤为重要。开拓学生的视野主要是让学生多接触各种艺术形式、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因为不同的艺术形式带来不同的艺术感受,能启发人的思维,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扩大学生欣赏的范围,尤其要增加对不同艺术形式作品的欣赏。
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创造能力培养的前提
只有思维上先有创造性,在实践中才能在能力上有创造性。在教学中,应该坚持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尤其对思维方式的引导,同时注意思维方式的迁移。在欣赏课的教学中,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研究艺术家的创作构思,并对创作意图以及艺术风格的演变等进行分析。比如,毕加索在不同时期的艺术创作中创作了多幅关于牛的艺术作品,每幅作品给人的感受都不同,但每幅作品又有内在联系,充分展示了毕加索思维方式上和艺术上的超凡创造力。作品从开始具象写实的“牛”到最后只剩下几根线条的抽象的“牛”,用最简练的手法创造了最生动的形象,以致他后来用自行车的坐垫和车把创造出《公牛头》的杰作。正是这些有创造性的美术作品才能使美术不断向前发展。同样具有创造性的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发展。在《纸的立体造型》一课的教学中,我注重用纸的立体表现方法的运用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讲解了方法以后我没有做示范,而是让学生自己总结并寻找更多的方法,这样学生有更广阔的人间来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当作业收上来时,着实给我一个惊喜,比我预期的还要好得多。造型上减少了束缚,发挥了想象力,学生的作业都展示了自己的个性,表现出各自的创造性。我们可以看出创造能力首先取决于创造性思维,也就是说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先决条件,也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关键、核心。在教学中,应少给学生一些条条框框,不要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左右学生的思维方式,多给他们一些自由,以便开拓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
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结合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必然
篇7
关键词:重视智力开发;培养创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6-0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科技创新为灵魂的知识经济时代已悄然到来,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较高创造力的综合型人才,那种只重视文凭的时代即将结束。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解决不了生活或工作中的简单问题,或者要到技工学校“回炉”后,才能找到工作,已成了我们生活中切实存在的现象。建设社会主义的人才在那里?要想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必须从身边的学生抓起。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现就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出自己的几点拙见。
一、重视智力的开发
有关人事经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凡是具有高创造力的人,必定同时具备较高的智商;但具有较高智商的人,不一定都是具有较高创造力的。因此,培养高智商学生是培养高创造力人才的基础。初中物理教材,非常易于处理成启发式教学,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如:新物理课标教材中采取的探究式教学为主,课本中给出探究问题后,又顺便给出了一种他们设计好的探究方法,我们可以直接利用课本中给出的探究方法,也可以自己带领学生设计出与课本中不同的探究方法,交流讨论后再与已知方法进行对比,采取更好的一种方法来解决提出的问题。如:研究决定响度的因素时,课本中的方法是根据音叉弹跳起的塑料泡沫小球的远近来说明振幅可决定响度的大小,我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设计出了用小鼓面上放小石子、左右摆动钢条或木杆发声的方法,来解决响度由振幅决定。这种自己设计的方法不但直观、贴近生活,而且易被学生接受。
二、激发创造动机,培养创造意识
创造动机是学生进行创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只有学生产生了发自内心的进行创造活动的愿望和要求时,才能真正进行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如:在讲到家庭电路中保险丝和开关应装在火线上时,我反问学生,若装在零线上会出现什么不利的后果。学生们根据火线、零线区别及触电事故的种类得出,开关接在零线上时,每当更换灯泡或修理电路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绝缘体导电将直接造成触电事故。我接着又提问,实际生活中总闸开关下端为什么发现火线、零线上同时装了开关?这样做是否有必要?学生们在课后经过仔细调查、询问后,终于得知:因为电业维修人员在作业时为避免忘记和反复辨认火线、零线所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和危险,上述做法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系数。再如,有一次,我在家里演示凸透镜光路的实验,初一学生张哲在旁边玩耍,他看到光线经过这个镜子后,有时出现很亮的亮点、有时向下弯折、有时向上弯折,觉得很好奇,于是对物理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入初二后,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很高,不仅学习成绩很突出,而且爱动手动脑。初三后,参加《全国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中荣获省级二等奖。本班学生张亮亮、柴仕鹏、宋涛、何聪先后在《全国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中荣获市、省、国家级奖。本人觉得这种贴近生活的问题最易于激励起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动机。
三、建立兴趣小组,鼓励小发明、小创造
从2000年起,我校就荣获了科技学校的光荣称号,这一称号和物理兴趣小组的蓬勃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初中物理的主要研究是力、热、光、电、声,而这些内容大部分源于身边的生活和工作中,物理兴趣小组建立后,学生可以常常和本人就生活中物理现象和问题进行交流,以便随时解决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如:他们设计自制作了滑动变阻器、万花筒、潜望镜、杠杆、大气压测量仪、电路板等等仪器,让他们在这些仪器上写下自己的班级、姓名,存放在学校实验室,他们不仅感到很自豪,而且对下年级学生形成鞭策和推动作用。这一活动,得到了教育同行的一致好评,在广大学生中掀起了小发明、小制作的热潮和崇尚科技制作的良好风气。最近,我发现许多学生在写作业时,眼睛总是贴近课本,反复提醒但效果总是不大,我立即给他们讲解了近视眼的成因,并建议兴趣小组成员分别设计出,可固定在桌边或戴在头上的防近视保护器,以控制脸部与桌边的最佳明视距离,这一创新活动兴趣组成员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实践证明,物理兴趣小组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高创造力。
四、传授“高效知识”提高迁移能力
篇8
一、 绘画中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去想象
美术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艺术创造并非易事,因为他们完成作业大部分是临摹,这样一年两年之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临摹中逐渐减弱,已经习惯了照抄别人的模式,习惯性思维占据了学生的脑海。因此,当设题让学生创作时,学生会说:“我什么也画不出来”,“太难了”,“还是照抄课本上的吧”。出现这种状况,原因之一就是让学生长期临摹,缺乏想象力的训练,发展下去,只会使学生变成墨守成规,将来离开书本,离开学校,离开老师将一事无成的人。故在教学中,每一节课先不急于完成作业,而应围绕每节课的内容,尽可能多的去设想,比数量,看谁的想法最多,最有独到之处。如四年级《鞋的设计》一课,先安排10分钟让学生大胆想象画出各种不同功能的鞋的草图,有的学生一口气画出五、六种,有的画出三、四个,无论多与少,此时学生想象的闸门已打开,毫无顾忌的画所见、所想、所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步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又如装饰画中画树,他可以画出春天的绿树,秋天的红树,那么可以不可以画出兰树、黑树呢?通过引导学生从光的角度看,从装饰寓意手法表现,学生明白了,只要画面需要,什么颜色都可以去画,以此类推,学生敢于用多种手法表现事物,表现内心的情感。事实说明:发散性思维对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很有益处。
二、 提供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情景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作为教育者应多给学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的去探索,从而走上成功之路。
(1) 在写生课中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实践性强是美术学科教学的重要特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学生新奇的想法来源于实践,创造思维的萌发,更取决于学生头脑中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多感才能多知。如教五年级《各种各样的房屋》一课,让学生来写生校园内极普通堆柴房,屋前堆放许多木头,如完全写实照搬画面肯定不好看,因此,在写生中引导学生观察的是自然中的结构、形状,要求学生用减法方式,减去不入画的部分,补充一部分,使构图完美,意境更充实。要求学生用夸张变形手法表现高的更高,矮的更矮,根据主观感受,表现情趣,加强艺术感染力,这样的效果是,全班几十人的作业,一人一模样,共性中有个性。看学生的写生作业:有的是一棵大树下的一间小屋,有的是一笔一划的勾房瓦,有的屋前一条小路,引起人的遐想。写生提供了创作的源泉,经过艺术概括,去粗取精,创造出的是比现实景物更有个性,更为鲜明的形象。
(2) 在动脑动手中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四年级《我为祖国造大桥》这课,要求学生用橡皮泥捏出桥的立体造型,这并不难,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体会一下当建筑设计师的滋味。在看过优秀桥的建筑的照片基础上,同学们迫不及待的动手,许多同学把对未来桥的发展变化憧憬于设计中。好多同学改变了原来桥的形状和结构,大胆地想象、运用夸张表现手法,设计出有主题,有自己个性的立体桥型。这一课给同学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机会,学生不仅仅是动手制作,动脑构思,立意的思考,升华了主题思想,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
(3) 鼓励学生难能可贵的创造思维
创造需要勇气,需要有一定的气氛烘托,在创造活动中,有的学生怕自己的作品特殊,怕同学起哄,更怕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因此,提倡学生有创造意识,就要求老师敢于表扬标新立异的同学,尤其在评判作业时,不以干净规矩为唯一标准,而看谁的作品不随大溜,有独到之处,谁的作业就是最好的作业,成功的作业。
三、 教师自身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作用,是因为教师担负着在知识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尽可能少遇困难,少走弯路。好的教师应通过仪表、语言、板书、范画、演示、辅导,评定成绩等一系列活动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同时,教师要通过对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影响感染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活动,试想:面对一个面目冷冰冰的教师,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学生怎敢各抒己见呢?在课堂上,教师也要以一个探求者的身份出现,对有些问题,可以回答“我也不清楚,我们一起来琢磨”。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性。
教师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创造者,她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力争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现代社会,发展很快,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获取最新信息更新固有观念,才能使自己保持艺术创造,教学中的青春活力。
除了教学,教师还要大量创造自己的作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充实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要尽可能先尝识一下,试图从多方面,多种途径去考虑,对随时涌现的想法,只要有价值,就要付诸实践,这样即可锻炼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也可以对可能出现的教学效果有所设计和预见。
篇9
有研究表明创造力在后天是完全可培养和造就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开展创造性思维训练,让他们具备创新素质。那么,教学中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呢?
一、重视积累,多学科联系,促进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需要以丰富的知识为源泉,因而创造性思维更要加强“双基”教学,不能丢掉“双基”讲创造。只有“双基”牢固,才能有更好的创造意识和思维。同时,也经常把我从其他资料上了解的有关知识及时向学生介绍,此外,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我还把其他学科如语文、地理、生物、政治等学科的知识渗透到历史教学中。
比如在看到澳大利亚土著人种面临灭绝时,让学生思考其原因,许多同学不知从何入手。于是我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澳大利亚的原始物种最多呢?学生结合地理知识,知道一是澳大利亚本身没有猛兽,又在大洋中,其他大陆的猛兽无法进入澳大利亚;二是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长期以来没什么大的变化,各种生物不需要去适应新的环境而进化。这些导致这一地区的动物缺乏进化的压力。从而学生马上就领会到澳大利亚的土著人种长期与其他大陆隔绝,无法学到其他人种的长处和进步,再加上这一地区的环境稳定,澳大利亚人不需要特别的改变和掌握新的东西,缺乏必要的进步,最终远落后于其他地方的人类而濒临灭绝。
学科纵向、横向系统的联系,推动了学生的思维的迁移、融合、借鉴,加大了信息容量的输入,学生的思维有了明显的进步。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实现创新。因此在讲解有些知识时,注意巧妙地设计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热情。比如在讲解工业革命时,问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是在欧洲开始,而不在亚洲?学生兴趣就调动起来了,但可能学生不知从何入手,这时老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回顾:欧洲的封建制度与中国的封建制度一个重要的不同是什么?学生知道欧洲的封建制是一种契约关系,而中国的封建制是君主的高度专制,显然欧洲的更加宽松,也就更有利于科技的进步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再让学生联系中世纪欧洲城市自治兴起的影响,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许多原因,也就进一步理解了为什么发达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西部。这样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不要急于直接给他答案,而要注意引导,让他们多思考,多查阅,多总结,这样既能培养他们的能力,又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记忆。
三、鼓励质疑,开发思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质疑是创造性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切创造源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因此,老师在教学中首要的是把学生引向寻疑、思疑的轨道。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调动起来。比如学习时,为什么不叫什么党,而叫会呢?如果是在其他地方大家看到某某会,最先想到的可能是什么?跟后来的国民是什么关系?这时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有学生说看到某某会,首先想到的是像天地会这样的江湖帮派。然后学生课余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果然带有很强的江湖帮派性质,是在的基础上,去掉与江湖帮派的联系改组而来的。
教学中,教师要勇于突破教学常规,启发学生打破思维定式,挖出教学中的隐性问题,交给学生猜测、推导,启迪思维,使之得出富于创新的结论。
当然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意识,从而运用获得的知识去探求新知识,取得创造性的效应。
四、搜集素材,组织讨论,加强创造性教育的实践
篇10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一个强大的民族,要想跟上时代的脚步,急需要一批具有创造意识的人才。而培养具有创造才能的人已成为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位瑞士心理学家曾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造就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的人。”教育本身就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如果教师能有意识运用它来培养、扶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那么学生就会在获得大量音乐知识的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
首先,发挥想象力为歌曲编歌词。
让学生给熟悉的歌曲增编新的歌词或改变部分歌词,这样学生的演唱兴趣大大提高,同时创造能力又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例如,歌曲《布娃娃在弹琴》中有一句歌词是“ 叮叮咚”,于是便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发挥想象增编下面的歌词,通过学生的努力,歌词改为泉水,泉水轻轻流,滴滴流到我心头,并改名为《泉水流》。学生唱着自己改编的歌曲,创造力顿时被激发出来,唱完后,仍有学生想编歌词。
增编、改编歌词,是培养学生音乐创造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很大作用。
第二,为歌曲、乐曲编配动作。
边唱边表演是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形式,他们用动作来表达情感。如果歌曲或乐曲是具体的,尽量让学生自己编动作表达。如学习《小蜻蜓》一课时,其中的动作就是一个简单的律动,“飞到西来飞到东”,许多学生都用双臂模仿飞翔的姿势。“不吃粮食不吃菜”这句有些难度,有的双手晃动,有的单手晃动,好像告诉别人,小蜻蜓是个捕蚊“英雄”,有的同学注意了“小英雄”这三个字,竖起大拇指。当把这一系列动作连起来做时,学生对自己想起来的动作也别有感情,因此,练习很认真。
歌曲配动作,是教师对学生动作协调能力的培养,也使学生从自然生活中得到创造的源泉。
第三,自编歌曲。
无论在家庭或学校里,经常能听见学生在做事时或高兴时嘴里就哼哼唱唱,有的是学来的歌曲,有的是自己随意“创造”的歌曲。所以在课堂上,可以找一首小儿歌,让学生自己编歌谱,自编歌曲时对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音乐的基本音乐素质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并通过录音记录下“创作”成果,使他们更愿意开展这项在促进音乐创造力上具有很好作用的活动。
第四,用线条及色彩表现音乐。
一种色调能表现出一种情绪,而一段乐曲也能表现一种情绪,当两者结合在一起时,音乐也就出现另一种理解方式。例如在欣赏《跳圆舞曲的小猫》时,先让学生完整的体会乐曲情绪,然后问:“欢乐的音乐情绪应当用什么颜色来表现呢?”并启发学生 ,当我们在“灿烂的阳光下,在鲜艳的花朵中,我们的心情会怎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丰富的想象。有的回答:“用红色,因为太阳是红色的”;有的说:“用绿色,因为草地是绿色的”等等,于是随着乐曲的进行,几种颜色也在学生笔下波浪式进行。
因此,对乐曲的理解,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 ,而用颜色和线条来表现音乐,则就是学生把音乐具体化、鲜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