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思想感悟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3: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思想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当前社会风气影响下,大学生存在明显的厌学现象,导致高校教师“教课难”。而对于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来说,由于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更是难上加难。怎样改进这种状况,是每个教师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既不能抱怨社会,也不能气恼学生,要从自己的教学工作做起,在自己坚信的基础上,在教学活动中,塑师德,铸师魂,尽最大的努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成为精品,成为吸引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向上的“催化剂”。
一、用爱铸就师魂,用心培育学生
1.要用师德感召学生
哲学家王充说过:“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提出:“德为水之源,才为树之根,有德无才是愚人,有才无德是小人,愚人可教,小人不可用也。”学生看老师也是这样,既看才,也看德。无才无德,学生厌恶你;有才无德,学生敬畏你;有德无才,学生同情你;只有德才兼备,学生才会真心拥戴你。笔者认为,要想当一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就要贯彻主席在2007年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讲话时提出的“四点希望”,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四点希望”是对新时期师德精神的新阐述、新概括,是对教师岗位的严格要求,也是新时期教师品格的基本准则,指明了为师从教的正确方向。教师要用“四点希望”自励自勉,努力成为兼具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近两年流行的“点评老师网”,很耐人寻味。从网上评价教师的情况看,教师的学识、资历、能力、外表等都会成为受学生好评的因素,但是真正能够打动学生内心的,是教师的人格和道德力量。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影响学生一生。由于师德具有以身立教的作用,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更加重视道德修养,努力以自己的人格道德去影响和形成学生的人格道德,以自身的情操去陶冶学生的情操。
2.要有对工作的事业心
作为教师,强烈的敬业意识和忠诚自己本职工作的事业心,敬重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成就本职工作的使命感,是从事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
做敬业的教师首先要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事业,而不仅仅是谋生的职业。要热爱自己选择的事业,只有用爱撒播希望,用心浇灌智慧,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在当前社会大环境影响下,很多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多是带着观望的态度来听课的,有的甚至有逆反心理。这就要求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在每学期的前几节课,与学生“拔河”,使出双份的力气,把学生“拉”过来,让学生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可学的、管用的,否则学生就不会再对这门课感兴趣。
学生不认真听课,怪不得学生,责任在教师身上。身为教师,就要把目标定位在“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每一节课都要精心准备,理清自己的思路,怎样讲明重点难点,怎样引导学生思考,怎样驾驭课堂,都要熟记在心,并且认真地自我演练,使每一节课都展现自己当时的最好水平。课后再认真总结,回忆自己哪部分讲的自己满意,学生反映也好,哪部分还要进一步改进。
3.要有对学生的责任心
古人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之言。既然为“父”,就要关心爱护学生,主动承担起“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责任。“遵循规律,为人师表”,是教师提高教育能力的原则和方法。教师要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工作,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通过自己的榜样、模范、表率作用去感染教育每一个学生,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4.要体现对学生的亲和力
让人惧不如让人敬,让人敬不如让人亲。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除了要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外,还要注重增强自身的亲和力,增加一些讲课的幽默和与学生的互动,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这样才能听到学生的心声,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才能真正因材施教,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真正达到教学目的的要求。
二、严谨治学,甘坐“冷板凳”
在当前受市场经济影响、社会比较浮躁的情况下,广大教师应当铭记当年范文澜先生的名言:“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
1.要不断充电,尽力完善自己
教书育人,学高为师。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教师须学识渊博,学业精深,既要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广博的相关领域的知识,具有跨专业、跨学科的结合力,能够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更要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存储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做终身学习的楷模,这样才会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妙语连珠,深深地吸引学生。
2.要严谨笃学,甘于忍受寂寞
由于教育劳动效果的长期性、迟效性,它要求教师要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严谨笃学,甘于忍受寂寞,努力克服困难,深入细致、持之以恒地做好教育工作,无私奉献、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它依靠的是内心的信念,需要教师自己凭着良心去备课、讲课和面对学生,需要沉下心来学习各种相关知识,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手段。
3.要刻苦钻研,舍得付出心血
教师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付出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教师的教学,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要想讲好更多的课,在更多的班级受欢迎,就须刻苦钻研,从事艰苦的脑力劳动。干好教师这份工作,要舍得付出精力和心血。
三、转变观念,全面创新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这种创新应该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教育观念的创新,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是诠释前人的思想和即有的知识,要想真正体现自己的价值,真正受到学生欢迎,在当前新的国际环境和课程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就要大胆探究,踊跃投身于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努力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2.教学内容的创新,处理好教材与教学的关系
大学的教学不同于中学或中专的注重阐释教材,说明知识点“是什么”,而是要考虑大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能够读懂的基本知识性的内容可以略讲,注重阐释“为什么是这样”,通过旁征博引,介绍国内外一些前沿性的争鸣观点,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根据不同课程的不同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内容很通俗,学生能够读懂时,就超越教材,列出专题精讲,拓宽学生知识面;内容非常重要,必须让学生充分理解时,就紧扣教材,深入浅出,或通过搞活动,让学生深刻领会教材内容。
3.教学方法的创新,处理好传授与学习的关系
教师教育学生,要通过言教,这是教师应尽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更多是通过身教实现的,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中学会做人和做事。“以人为本”,就是在传授与学习的相互活动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准备时,不仅要“备课本”,分析如何处理教材,还要“备学生”,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生可能困惑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满堂灌,而要有与学生的互动,为学生提供一个提出问题、获得解答的时间,使师生之间和谐相处。
4.教学形式的创新,处理好传统教学与教学变革的关系
素质教育的实施给师德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教师职业技能的建设就成为大学教师中师德建设的重要主题。要改变传统的教师形象,引进新的教学方法与形式,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熟练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直接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给学生更多、更新的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淡泊名利,追求崇高境界
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将人生境界区别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种类型。“自然境界”是人生境界中一种层次最低的境界,行为特征是“顺习而行”,“照例行事”。“功利境界”对自己的行为已有了清楚地了解,要通过自己“心灵的计划”和自觉的行为来谋求自身的利益,“为利”是其行为特征。“道德境界”是一种较高的精神境界,行为特征是“行义”、“为公”,目的在“贡献”,重“与”。“天地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行为特征是“事天”,可以使人的生活获得最大的意义,使人生具有最高价值。
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上层建筑,最核心的本质是给学生以实际教益,首先教师自己要提升自己的境界,超越“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实践“道德境界”,追求“天地境界”。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具有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态度和行为。
1.要有无私奉献的远大志向
教师作为社会上文化层次较高、价值取向理性化程度较高的群体,仅从提高认识、端正态度的角度提高道德水准是不够的,还应从深层次上即从理想志向等思想根源上分析。教育工作是无止境的、艰辛的创造性劳动。这种劳动的价值无法用具体的器械来度量,教师的工作是“树人”工程,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收获,因而不能换回等价的报偿。这样,教师用以调控自己工作的职业道德必然要以无私奉献为基础。教师要有一种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平和心态。要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2.要理智对待名与利
作为自然的人、生物的人,人对金钱、财富、地位的追求是无可厚非的。但作为一个理智的、社会的人,一名有理想、有追求、有奋斗目标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能仅仅追求物质享受和名利地位,而要追求我们人生价值的实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要对自己的事业有感恩意识
一名受学生爱戴的称职教师,虽然会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会缺少一些令人羡慕的名誉地位,但也在收获着其他职业没有的欢乐。教师要学会感恩,不仅要教会学生有感恩意识,教师自己也要有感恩意识,感恩党和政府以及学校领导和其他职能部门等为你提供了安定的教育环境,感恩你的学生,是他们使你实现了人生价值。有了这种感恩意识,才能增强为教育事业奋斗的决心,才能在经历困惑、痛苦后仍无怨无悔。
总之,正如俗语所言:“教师职业是种良心活”,即使是被许多大学生忽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只要教师加强了自身的师德修养,用无私的“大爱”去感召和影响学生,就能起到催人奋进、育人无痕的作用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四元,彭书强,奚树良.以人为本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时珍国医国药,2007,(12).
篇2
关键词:回归生活;体验感悟;道德践行
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教学是活动、是体验、是建构、是过程,它不应该仅仅发生在课堂上。结合这一理念,笔者谈谈自己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引导学生做到知行统一的几点做法。
一、在生活中体验,思想品德课应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1.挖掘生活化的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以自己的经验作根,以这个经验所发生的知识作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世界,挖掘生活化的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实践证明,生活化教学是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进课堂。例如,在《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教学中,我不是把“生命存在的重要意义”这一理念强行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和感悟生命体之间的联系,又通过教师深情地讲述《一个女孩与丹顶鹤》的故事,进行配乐渲染,使学生情感以升华。
3.运用生活化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究生活
把有关教学内容活动化,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思想品德课可采用一些生活化的活动方式,如就一些学生关注的问题,实现从教室到社会的转移,让学生有意识地将课本内容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在生活大环境中,通过报刊、图书、上网,收集相关主题内容的资料。例如,在上《诚实守信》这一课时,我让学生熟悉的童话人物走进课堂,以匹皮诺曹的活动为线索,通过走进诚信―体验诚信―坚守诚信三大板块。知行有机统一,课堂效果良好。
二、在体验中感悟,思想品德课应提倡体验式教学
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掌握是一个从道德体验上的“认同”向道德观念上的“应当”过渡的过程,所以,在思想品德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那么这些知识对他们来讲就是外在的东西,或仅仅是考试时的答案。只有当学生产生了相应的情绪体验,他们才能理解和感悟这些知识的价值与意义,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因此,思想品德课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参加各种体验活动,在体验中认知,在认知中感悟,在感悟中发展。
1.创设情境,引导体验
在体验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恰当地运用音乐作品、故事、问题、诗歌、小品、实物演示、直观的音像等手段来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在现实环境与活动的交互作用中统一和谐,获得全面发展。例如,在《感悟青春》这课的教学中,我先请学生准备歌颂青春的诗歌,在班里开展诗歌朗诵会、演唱了赞美青春的歌曲,以诗歌和歌曲作为媒介,使学生体会青春的美好和宝贵,自然引发了珍惜青春的情感,使呆板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真实感受。
2.融入情境,获取感悟
引导学生融入所创设的情境中,让他们的情感在情境中得到体验,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的知识体验,从而使学生唤起学习和情感的需要。我们可以运用方法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设想自己成为体验的对象,并从而认识、感悟其中的道理。
行动源于思考,而思考源于体验。实践证明,在思想品德课的日常教学中进行体验性教学,能促进学生对感知的事物、知识在头脑中重新组合,有利于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日渐形成。
三、在感悟中成长,思想品德课必须引导学生进行道德践行
从根本上说,道德是践行之知,践行就是强调道德体验,教育重在行动。为此,品德课教学不能仅仅围绕教材进行思想品德理论知识教学,还应该注重将品德课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与学生的社会阅历、社会经验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品德内容,内化自身行为,从而达到思想品德课的育人效果。
1.创设实践活动,延伸课堂教学
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教学是活动、是体验、是建构、是过程,它不应该也不会仅仅发生在课堂上。因此,思想品德课不会在下课铃响中结束。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创设一些实践活动,延伸课堂的教学。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承担或扮演一些社会角色,体验、感悟那些实际角色承担者的生存处境,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道德境界。这样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尝试了自立,也让学生在情感上获得了体验。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自立能力有了提高,而且感悟到父母的艰辛,激发了他们热爱父母、热爱劳动、热爱学习的热情,也使他们更有社会责任感。
2.引导学生践行,养成良好习惯
篇3
一、在反复阅读中感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强调的便是读,且要多读,精读。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习惯于反复讲,详细讲,全面讲,生怕学生悟不出课文的深意,事实上这是越俎代庖。悟不是通过教师讲解就能获得的,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用讲代读的方法教语文,犹如把梨子放在学生面前,只是喋喋不休地讲梨子的味道,而不让他们吃一吃,如此即使讲得再生动形象,学生也不知道梨子是什么味道,与其他水果有何不同。语文教师应该从繁说细讲中解脱出来,大胆地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在读书中理解体会。
二、激感培养感悟能力
要使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有效的感悟,调动他们的情感参与至关重要。白居易曾说:“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现行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形神俱佳,文质兼美,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浓郁的感情,是情感满溢的海洋。这些课文为学生创设了多种情境,为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披文以入情”,把握住跳动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脉搏,激发学生去体验、去思考。在感悟思想情感的真谛阅读时,学生要将自己有限的人生体验参与文章的解读,以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有所感触和领悟。只有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声,才能与作者和文中主人公在思想、感情方面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心理相融,在阅读中感悟才能更加深透。
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它之所以读罢能让人泪眼朦胧,就在于它字里行间都渗透着爱子之情。在阅读中学生就要紧紧抓住最能体现“背影”的情感因素――“蹒跚”、“探”、“攀”、“缩”等几个饱含深情的字眼,仔细品味父亲对儿子真挚、深厚的情感,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回忆父亲对自己点点滴滴的关心,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父爱的真谛,更加珍惜生活中所拥有的真情。这样,通过开启自己的情感体验,就会对文章产生深刻的感悟。
三、启发想象培养感悟能力
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不能直接可感,必须借助于人的联想和想象,通过利用自己原由知识、表象或经验,对课文描写的人物形象或事物、意境展开再造想象,通过对课文的描述进行创造想象,从而使人物、事物形象更鲜明、意境更丰富。描写生动、意象丰富的课文可以在想象中体验。这样获得的感悟才是丰富深切的。可见,想象对于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至关重要,它是引导学生阅读感悟的有效方法,也是学生学会感悟的翅膀。
如读高尔基的《海燕》,文章通篇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写暴风雨来临时的海天的情景来反映列宁领导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前夕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并借助海燕在暴风雨来临时勇敢地飞翔和欢乐的叫喊的形象,热情歌颂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对这一主题,如果不展开想象与联想,学生根本无法领悟和把握。
四、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感悟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中也处处体现着生活。叶圣陶说:“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到的一点点积聚起来,积聚越多,了解就越深切。”对于课文中那些学生有生活体验的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感悟。因此,语文新课堂应走进生活,应有意识地引进生活中的话题,引导学生回忆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
《拿来主义》是鲁迅针对文化遗产提出的基本观点,即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处理文化遗产时应占有、挑选,然后加以创新。如何对待当今流行的网络文化,这一话题对于时下热衷网络的学生来说是极具诱惑力与启导性的,大多数学生都有这样的见解:在网络虚拟空间中能满足自己好奇心,同时获得自我成就感。处理好网络的利弊,首先要自己有足够的自控力,学会分辨。通过结合现实生活的问题讨论,学生的语文能力会有一个深层次的提高。
五、丰富的积累是培养感悟能力的基础
图式理论告诉我们,读者的背景知识是阅读感悟的重要因素,新知识的感悟和吸收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这意味着阅读感悟的深度与广度更多地取决于读者背景知识积淀的丰厚程度,正所谓“得之于俄顷,积之于平时”。因此,必须引导学生注意平时的积累。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自然、社会,多观察、多体验、多思考,积累丰富的感性、理性经验,训练其敏锐的观察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向阅读,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探索、思考,磨砺自己的思维,形成一定的观念、情感价值取向。这些直接经验、间接经验、理性思考、情感、观念的价值取向,将构成心理图式系统,潜伏在学生的潜意识层。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当文本信息激活这些潜伏的图式系统时,便能恍然顿“悟”,进而完成新的意义建构。
六、适时点拨引导感悟
体验感悟是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但教师的点拨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点拨是门艺术。教育点拨有方,往往“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原本陷入僵局的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既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又给学生指明思考问题的方向,同时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呈现出柳暗花明的教学境界。
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想;感悟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感悟“再创造”思想
在“正方体和长方体体积计算”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器材,构建不同类型的长方体、正方体,二者组合下的不规则立体图形,并利用实物,引导学生准确计算正方体、长方体各自的体积。当然,教师也可以优化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向学生展示关于“正方体、长方体”的图片,刺激学生感官,留下直观印象,对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以“积木”为例,教师可以巧妙地引导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促使新旧知识相互联系,优化利用正方体体积公式,准确推导出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换句话说,“积木”思想属于再创造思想的一种,引导学生优化利用正方体特征构建长方体,属于数学思想中的再创造思想。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再创造”思想的重要性,多角度、多层次引导学生感悟“再创造”思想,降低数学问题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准确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体积计算”方面的知识点,完善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将相关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在此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感悟“再创造”思想,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已有水平,巧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新课题。比如,运用三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积木构建出两个长方体、一个形状不规则的立体图形,那么所搭建图形的体积又会是多少呢?教师需要扮演好引导者、协作者等角色,巧妙地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去寻找解决该问题的方法,进而促使学生更好地感悟“再创造”思想,意识到解决问题时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二、借助问题探究,引导学生感悟“建模”思想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相关知识点,全方位分析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心理特征等,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课堂教学实践的机会,增加师生、生生互动,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在学习相关章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已有水平,合理划分小组,共同探讨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方法,可以两个学生一组,将12个正方体搭建成一个长方体,体积为1 cm3。在探讨过程中,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主思考,共同合作,想出多种搭建方法,教师也要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对应的图形,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直观、形象地理解每排个数,具体的排数等,进而知道每排个数、层数等和长方体长、宽、高等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得出正确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方法。而这个过程被叫做建模过程,学生需要亲自操作,借助拼摆、对比,对比分析每排数、层数等和长方体长、宽、高等的联系,甚至和长方体体积的关系,优化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点,得出长方体的体积,即长×宽×高。学生也可以把这种“数学建模”思想应用到其他章节的学习,迅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
三、注重交流探讨,引导学生感悟“演绎”思想
在探讨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巧设问题情境,比如,长方体的体积就是其长、宽、高的乘积吗?通过反问,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对该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适当点拨学生,重复实验、验证,得出相关结论。在验证这一结论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跳出定势思维的圈子,发散他们的思维,更好地感悟“演绎”思想,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层层递进的原则,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导他们不断思考,思考在长方体长、宽不变的情况下,但高却处于动态变化中,来验证这一结论是否正确。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也会更加缜密,不断完善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构建知识框架,更好地学习数学学科。
总而言之,在“正方体和长方体体积计算”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不同类型的数学思想是非常必要的。在此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理性地认识客观事物,在学习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充分意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借助实际问题,去发现数学,并有效解决遇到的问题,学会多角度去看待客观世界,培养学生多方面素养,促进他们德、智、体等全面发展,为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以此,改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构建高效课堂,更好地践行素质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政治课堂;体验感悟式教学;内涵;实践意义;实施方法;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0-0112
现代教育理念提倡“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教材、体验活动等来理解知识、获得能力和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这对于我们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需要改变过去那种纯粹的“灌输”方式,需要学生在课堂内“动起来”甚至从政治课堂“走出去”进行体验感悟,感受政治课的魅力。
一、体验感悟式教学的内涵
什么是体验感悟式教学?“体验”一词,在不同的学科中有不同的阐释。从教育学角度看,体验是主体内在的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从心理学角度看,“体验主要指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以上对体验的表述虽各有侧重,但都有相同之处,就是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悟使主体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提升。“学生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体验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感悟和知识的验证。“感悟”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悟。真正的感悟来源于人们的亲身经历与感受,而正是不断的感悟使人们对人生、对事物以及对世界的看法和行为发生改变。政治课中这种体验中感悟,感悟后运用,运用后继续感悟的这种教学是十分又必要的。这既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政治课特点决定的。政治课教材本身理论性强、枯燥,而且有些知识已经落后于社会的发展了,就需要教师提供情境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把枯燥的理论知识生活化、血肉化,让知识与时俱进,体现政治课的独特魅力。体验感悟式教学就是教师就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去体会去感悟,在课堂内进行情景设置和引导,让学生在课堂内用脑子想、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讲、双手动等形式来感悟知识,或学生通过走出课堂在社会大环境下进行亲身社会实践体验运用知识,让学生真正享受学习知识的过程、感悟知识的过程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二、体验感悟式教学的实践意义
1. 体验感悟式教学是体现新课程理念,达到新课程目标的需要。新课程理念要求课程“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生活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生活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新课程目标中要求“培养运用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把握重要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敏锐洞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立足于当前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提高主动参与的能力。”体验感悟式教学注重体验性活动获得知识和提升感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个教学过程符合新课程理念,也有利于学生在获得理论知识同时提升知识的运用能力,树立正确的三观,实现思想政治课的三维目标。
2. 体验感悟式教学是学生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学生在传统教育体制下学习,是一个被动的强迫的接受过程,学习没有自主性、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政治课兴趣,也限制学生的各方面的发展。学校学习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学校获得的知识最终是为学生以后的生活服务的,也就是说学校应该培养社会人。这要求我们政治课教学必须让学生获得知识同时提高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体验感悟式教学既使学生通过参与、体验、感悟获得以后生活的知识,更是培养了以后步入社会所需要的各方面的能力。它能促进学生发展,更能为人的终身发展创造条件。
3. 体验感悟式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改革要求相适应的。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思想政治课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教材越来越生活化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无论名称、知识点以及里面的材料或情景设置都是具体生活的缩影,它从另一个方面向我们老师发出信息,政治教学需向生活回归,围绕生活,反思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验感悟式教学重视学生从生活实践和情景体验感悟中获取知识,利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政治课兴趣的提高,也有利于政治课不断地改进、发展。
三、体验感悟式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初探
1. 走入模拟社会化课堂,置身教学特定情景中的体验和感悟
现在的思想政治课教材一大特点就是生活化:素材的生活化和知识的生活化,教材的编者一般在每一框内容开始前都有一些情景设置,引领学生进入本框理论知识之中,这些材料有许多巧妙、精辟之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直接利用书上的设置的情景,让学生直接参与体验。但是有些教材的材料有点陈旧了,所以教师在体验感悟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三维目标和学生的认知借助多媒体,自己设置一些情境,然后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动手、动口、动脑进行不同角色的体验,让学生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氛围里体验、探究,获得感悟。在这里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自己的一个生活片段、一个熟知的新闻、一个感兴趣的小品音乐和视频等来创造情境,让学生进入这些特定的社会化模拟情境中,让他们产生内心知识的冲突、加深体验和感悟,最后达到知识的和谐,达到教师的预定目标和促进学生的发展。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不必走出课堂,但同样可以起到让学生感悟到知识、提升各方面能力和增强对学习政治课的兴趣的效果。
例如在讲政治生活《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时,教师就可以直接利用书上“公仆”本色一些图片和资料作为情景,设置一些问题如:你和你的家庭在这场暴风雪灾害受到哪些不利的影响?你希望谁来帮助你和怎样帮助你?为什么?你感受到政府对你和你家庭的帮助了吗?你身边有没有相类似的事件发生等。让学生以一个受害者需要政府帮助的角色来体验、感悟(下转第118页)(上接第112页)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克服空洞理论知识纯粹的灌压,把学生带入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课堂中来。
2. 走出课堂,置身社会真实的生活实践的体验感悟
“体验就是用实践的方式来认识周围的事物”――《现代汉语词典》。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实践也是认识的根本目的和检验知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在学习过程中要把实践放在第一位。有些政治课教学的内容需要我们学生走出课堂,进入社会生活进行亲身的社会实践,才能更深刻、更准确对知识加以理解和获得真切情感;才能进一步增进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种社会实践体验可以通过让学生不断进行角色转换来完成。尤其遇到一些操作性比较强的知识,这需要让学生可以回归到社会生活原始角色(如消费者、市民等)进行亲身实践,也可以通过借助社会某角色进行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进行实践体验。
例如,经济生活中讲述《信用工具和外汇》里的信用卡和《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内容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回归社会生活的某一角色,如让学生作为一个投资者和消费者,到银行办理一张信用卡,体验办卡全过程,然后办理存钱业务,(或在自动取款机进行存、取钱)体验储蓄过程,然后用办理的信用卡去超市消费,体验用信用卡消费过程,通过这样的课堂外社会实践的体验和感悟,可以感悟到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喜悦,也可以让学生看到一些没有与时俱进的知识并予以更正,这会使学生回归课堂到学生角色时,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感悟知识的兴趣,更会鼓励学生把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验证,来获取更多的感悟,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这种体验方式不仅仅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又能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更使学生用亲身实践证明书中知识的科学性,大大增强了他们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四、对体验感悟式教学方式的一些反思
1. 体验感悟式教学就是让思想政治课教学就是让知识回归生活,溶入学生的社会生活之中,提高学生知识的深层理解感悟和实际运用。其实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丰富多彩,并不是每一框内容都适合采取这种教学形式,要有一定的选择,关键是要注重实效性,达到教学的三维目标实现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2. 走入模拟社会化课堂的感悟和走出课堂的亲身实践体验感悟两者各有优点和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内容和需要选择使用。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时,教师要下足功夫,对教材和目标深层分析,对于学生参与的角色和情景要精心设计,否则空下功夫而不能取得效果,反而让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是肤浅、空洞和无聊的,闹哄哄而无效果,反而丧失学习兴趣。教师对于情景设置要做到形式、内容和效果的统一;注重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统一;注重情景真实性和生活性;注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
3.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评价方式也要发生变化,追求多元化,体现对学生的公平。要对学生平时考试成绩注重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在课堂和课堂外的各种不同体验感悟时表现的过程,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篇6
【关键词】阅读教学 朗读法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
“读”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它对领悟课文内容、增强语言感觉、陶冶学生情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语,以读悟情。《课标》也进一步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中逐步深入地理解课文,展开与文本的对话,通过以读悟语和以读悟情,从而达到以读代讲的效果。
以读悟语和以读悟情是以读代讲的基础,下面是本人在阅读教学中“以读悟语,以读悟情”的一些做法。
1.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读中感悟
在学生初读了解课文内容后,就应侧重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这时采用的方式是品读,通过读感悟文章语言的精妙和情感的深邃,达到以读悟语的效果。在教学中对词或句的比较、揣摩是“以读悟语”最基本的方法,教学中我常常采用换词和字理析词的方法来品味词语。
比如上《窃读记》这一课时,文中有一句“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象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先问学生“贪婪”是什么意思,学生都知道是贪心的意思。我又进一步问,如果把“贪婪”换成“贪心”行吗,为什么?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了,作者是贬词褒用,把自己比做“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而“贪婪”比“贪心”又更能形象地表现出作者渴望读书的样子。那么如何才能读出作者那种热爱书籍,渴望读书的心情?学生在反复品读后认为读时提高语调并加快语速。这样才能读出了作者偷偷读书时那种如饥似渴的样子。
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就是汉字。而每个汉字都有它的构字理据,亦即字理。学生理解这一字的构字原理,也就理解这字、词的原意,从而达到品词和以读悟语的目的。如《钓鱼的启示》一课说父亲要求“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中时,“我”不理解与他争辩,并把乞求的目光投向父亲,期望他收回成命。我问学生:“乞求”可换成别的什么词?有的说可换上“哀求”,有的说可换上“恳求”, 于是我用字理分析“乞”,“乞”的上部是卧人头,是向人求讨之意。其它的词都不能说明“我”当时向父亲哀求时的迫切心情,由此体会作者的用词准确。品味词句的基本方法还有置换法、换位法或添词、省词、比较等方法。而所用的这些方法,都是为了说明所换位的词、置换的词、省词、添词与原句相比较,表达的效果将会逊色,这样是为了领会和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学生已通过品词品句,对句子的感彩有了更深地理解,品读自然就会水到渠成。
2.图文结合,读中感悟
课文的插图能具体生动地体现课文的主题思想。学生边看图边朗读可以更进一步感悟作者言语表达的精妙,获得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喜悦。学习《珍珠鸟》这篇散文,当学生读到珍珠鸟在作者的肩膀上睡着时,我引导学生边朗读边看图,要求读的时候轻一点儿,千万别打扰珍珠鸟的好梦。在生活中小鸟与作者相依相偎,在梦中仍然相依相伴,这是多么温馨美好的画面。学生读着读着,一股暖流顿时在身体里蔓延。
3.创设情境,读中感悟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感悟文本,教师还要依据教材有意识地创设典型场景,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一步感悟语言深层含义和作品的思想感情。情境感悟可从动作表演中感悟和情境再现中感悟。
动作表演中感悟:如课文《陶罐和铁罐》一课中,我让学生表演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在表演中抓住文中铁罐傲慢、神气、恼怒,对陶罐的轻蔑以及陶罐的谦虚、据理力争。表演时,有的学生学铁罐气势汹汹样子,指着陶罐骂,有的学铁罐双手叉在腰间,对着陶罐翻白眼,而演陶罐的则是一副谦逊而又不卑不亢的样子。教师的适时点拨及学生恰到好处的表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升了他们对文本的感悟能力。
另外,情境的再现,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这也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如《钓鱼的启示》一课中,有一段话是对钓鱼那天晚上对湖面的描写的,我先出示月夜美景的课件提问:那天晚上的景色很好,谁能把它美美地读出来?你觉得应该如何读这段?经过反复比较,品味性地朗读,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应该读得慢些,能给人以回味。
4.教师以情激情,学生读中感悟
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创设情境和激情感染,也就是只有教师以情激情,学生才会以读悟语, 以读悟情。教师的激情有引读、范读和渲染气氛等。上《壮丽的青春》一课为了说明雷霆万钧的车头,风驰电掣地向欧阳海逼近和欧阳海临危不惧的情景,我是这样引读的:
师:雷霆万钧的车头,喷吐浓烟,鼓起强风,风驰电掣地逼近、逼近……
50米------
生:马不动!
师:40米------
生:马不动
师:30米------
生:马还是一动不动!
师:上去------
生:粉身碎骨!
师:不上-----
生:车毁人亡!
通过老师激情的引读,学生被欧阳海为了国家财产不顾个人安危的高尚情操打动了,欧阳海的高大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教师的范读也起到激情的作用,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声情并茂地朗读,教师在朗读时熟练地运用表情和声音,传达出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文章的风格神采,潜移默化中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在对教师模仿中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语感,并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所以我常常在学习新课时给学生范读,用美妙的声音、真挚的感情去感染学生,这样对学生感悟文章内涵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抑扬顿挫的语言,情绪激昂的神情也起到渲染气氛,以情激情的作用。教师在讲课语调时而激昂,时而平缓,时而高亢,时而低沉,学生的情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自然地受到熏陶,此时的以读悟语和以读悟情就会大雪无痕,润物细无声。
5.把握基调,读中感悟
篇7
关键词 小学 思想品德 “感悟——导行” 新课改
基于以上的认识,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改革。改革的切入点是:以现代教学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学生生命世界为基点加强德育过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的生命世界中,首先表现为对道德认知的直接 “感悟”,它是一种体现过程,从感觉、感受、感动中产生顿悟、觉悟、体悟的内心体验历程,它有助于学生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行为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我们的改革必须从关注触发学生感动的活动和寻找德育互动规律与学生人格发展的有效途径出发,根据有关现代教学的原理,逐步构建小学思想品德“感悟——导行”的教学模式。
一、构建思想品德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
(一)现代教学论、儿童心理学的启示
现代活动教学的理论认为:人的发展依赖于人的活动的发展。而活动的过程,必须体现个体知情合一的 “感悟”、体验过程。它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对现行的认知本位、教师中心和以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感受到生命的律动、生命的成长,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儿童心理学理论也十分强调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相互协同、相互转化和共同发展,特别强调知情结合过程的感性认知作用,如通过营造富有激情的学习情景或氛围,学生会感受到学习的迫切性,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和行为;通过展现情境、再现情境、感染情境、表演情境、描绘情境等,学生在强烈的感受中会产生 “触景生情”、“融情入景”的感悟。
人本主义理论也十分强调学生人格的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通过 “感悟”的基本模式,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同发展,更符合人本主义的精神。“感悟——导行”的过程十分强调从具体形象人手,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感悟”,这是符合儿童发展阶段理论中关于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特征的认识规律的,这样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一)人格精神培养的目标导向新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强调: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自信、自律、团结、合作,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人格,思想品德课更有它特殊的使命。我们期望通过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活动,在小学生的人格培养上达到这样的目标:使学生通过经常性的自我评价和目标选择活动,形成开朗乐观的个性,培养善良的情感和良好的交往能力;使学生在认识并且参与接触社会和自然的合作性活动中,形成对祖国、对集体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捕捉信息的能力和探索事物规律的兴趣,具有关心和保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思想品德课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实践
通过对思想品德课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其构建的主要基础。在模式的实施中必须要从改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师生角色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实验探索。
(一)改革教学目标
“知、情、意、行谙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固有的特殊规律。”遵循这一规律构建思想品德课教学优化的标志:晓理、动情、炼意、导行。我们所构建的“感悟——导行”教学模式,首先突出学生学习目标的落实。即:自我定标、自作、自我调控、自我评价。“自我定标”,即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要以人为本,要及时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认同、自我要求的学习目标。“自作”,即教师的“导”是为了引导学生的“思”,学生的演练、应用与体验。“自我激励”,即课堂上教师创设多种互动式的学习情景,引发学生“触景生情”,“情景相生”,导致情感升华,并在动情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从中激励别人,也激励自己不断走向自我完善。“自我评价”,启发学生从评价别人的过程中找到差距,在评价自己的过程中找到动力,并得到及时的情绪调控,从中学会自我发展,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改革教学内容
根据思想品德课程人格培养的目标及思想品德课体验性的教学的特征,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课堂与社会相沟通,让学生感受时代的脉搏,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引导学生发展,培养学生人格的一门课程。因此,这门课程必须具有特定的实践指导性,必须与动态发展的社会紧密相关。固定的教学内容、不变的教学计划是与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与特征互不相容的。必须注意教学内容与生活内容的拓展。教学内容既重视继承性与针对性,又注意时代性与发展性。尤其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的贴近与拓展。
(三)“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操作
为了实践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功效,我们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结构进行了重新构建,形成了操作性较强的教学程序。这个程序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动情导行为主线,其教学环节既紧凑又层层递进,适宜低、中、高年级各类课文的教学。
1.“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结构图;
2.“感悟——导行”教学程序的操作环节。
篇8
内隐性。教育感是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一种潜在思维活动,是潜意识,其隐含在教师的知识、经验及习惯中,一般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表现、发展和完善,有时可以意会,却不可言传,也不以具体固定的形态显现出来。
实践性。教育感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通过对具体的教育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关注和反思,形成一种直觉,再将感性的、表面化的经验提升,使其内化为教师的实践智慧,这种感觉不是靠理论学习或培训获得的,必须有教师自己的体验,必须在实践的体验中逐渐悟出。没有自己积极主动的实践,不会产生教育感。只有将理论与自己的判断、体验、创造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教育感。
即时性。教育教学事件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变化着。这些变化无论有多微小,都实实在在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感知,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随机应变,而应变过程也就是教师教育感的展现过程。
所以教师的教育感觉是即时性的,那种行动是“未假思索的”,因为教师不可能从此时中退出来细细地思索然后再执行,只能边思考边行动,边行动边思考。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教师的教育感实际上也是一种机智行动,一个“瞬间反思的行动”,是一种随机应变,一种顿悟式的智慧的体现。
教师的工作是充满创造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活化,对学生心理变化的敏锐感受,对教学时机的及时把握,对教学矛盾和冲突的巧妙化解,都是教师的创造力的表现。教育感不是教育经验,也不等同于教育理论,而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教育实践智慧的体现,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让自己形成敏锐的教育感呢?
一、爱是形成教育感的基石
教育感与其说是一种经验的积淀、智慧的展示,不如说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挚爱。这种爱源自于教师内心油然而生的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真诚地关心每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这是一种职业的本能体现。
教育感的形成需要教师对教育教学现象的关注,并倾注自己的爱。有了爱,教师便能以极大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师生双方生命和生活中,发掘教育价值的行为,进入一种专业状态,滋养专业精神,提升专业品质——对教育现象的感知感悟。因此,爱是形成教育感的基石。爱之深,才能感之切。只有爱,才会有教育智慧的生成,才会有敏锐的教育感悟能力。
二、学习交流是拥有教育感的保障
闪动着智慧灵性的教育感,离不开教师自身的知识积累与人生修炼,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以增加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文化底蕴、教育教学灵气和教育教学智慧,促进教育感的生成。因此,我们应勤学习,多读教育经典著作、文学名著,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的内存,在积累中提升素质。
教师的学习首先是自觉地进行自我学习,确定学习目标,制订读书计划,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其次积极参加群体活动,群体活动是一种学习和研究的共同体。教育感离不开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
学习他人新颖的观点、奇特的思路及充满智慧的做法都能给自己以启迪,有助于激活自己新的思想,在思想的碰撞之中能够产生灵感的火花,在思想的砥砺中产生新的教育感悟。郭沫若说过,“胸中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学习交流,能让我们能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学习,能让我们思想常新,激情常在,心灵智慧,为我们拥有教育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研究意识是获得教育感的关键
教师的教育感也是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长期研究积累的结果。勤于研究一定能提高教育感的灵敏性。“教师即研究者”。这就需要教师培养自己的研究意识。有了研究意识,我们就可以走进教育的生活世界,将研究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当然,这是获得教育感的关键。
这种研究意识首先需要教师有极强的洞察力。这种洞察力就是我们教师加强对教育教学生活本身的自我观察,能从其所提供的现象或已形成的结果中分析其中蕴含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等,从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察觉出新的方面、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样能督促自己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产生顿悟,增强自己对教育教学现象的的感悟能力。
其次,必须要加强教师的反思能力。教育感必须要用心灵去体悟,用头脑去思考和判断。我们教师应形成一种问题意识,保持一种职业的敏感和探究的欲望,通过反思不断唤醒自我的教育责任感,做一个有心人,观照和关注日常的教育教学现象,及时进行梳理、总结、提炼、提升。反思,应成为我们教师的一种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和研究习惯。只有不断反思,我们才会强化自己对教育教学现象的敏感度。
四、写作是生成教育感的催化剂
篇9
关键词:阅读 感悟 文本
阅读教学面对的是广泛而深邃的言语世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个性化地去发现和感悟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以及语言表达的技巧,从而领会作者语言选择、语境描写、语义揭示、语情表达、语技运用的独特性,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引导学生个性化感悟文本的语言形象
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体会作者所创造出来的语言形象,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蕴涵于语言形象之中的语言意义和语言情感。同时,由于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文能力有很大差异,所以不同的学生对文本的形象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读出语言形象,并促进他们在以往积累的语言形象和客观形象的比较中,感悟眼前形象的独特性。如在教读《景阳冈》一文时,围绕“武松打虎”这一故事师生之间有这样一组对话:
师:读了课文以后,你对武松打虎这个故事有什么看法?
生:老虎已濒临灭绝,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应该保护老虎。
生:当时,武松如果不打死老虎,自己就没命了。
师:你们的理解都很正确。
生:要是武松能听从店家的劝告,就不会发生武松打虎这个故事了。
师:你的想法很独特,肯动脑子。那么武松不听劝告能说明他什么呢?
众生:倔强。
生:从打虎的过程还能看出武松勇敢无畏的精神。
生:我觉得课文就是让我们学习武松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精神,并不是要我们学武松也去打虎。
师:你们说得都有道理。
通过这样的对话,每个学生对武松这一形象都有了很深的印象。这样,他们也就理解了文本中的语言形象。
二、引导学生个性化地感悟文本的思想感情 转贴于
语言作品的形成过程是作者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精神活动过程。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精神活动,体会作者在独特情境下的独特感受,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学生的思想感情是十分丰富的,也是十分活跃的,只要适当引导,学生完全可以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为此,须以有效的方法把学生引入情境,变课文的阅读为生活的经历,让他们在其境、观其景、见其形、闻其声、叙所见、谈所闻、话所感、述所悟,以唤起他们对作者独特情感的心理反映,使他们与作者或文本中的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心灵的共振。如在教《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可这样引导学生感悟文本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
师: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生:十分痛恨英法联军。
生:对圆明园的毁灭十分惋惜。
师:每个人读了都很难过,请你告诉我:你恨谁?
生:恨英法联军。
生:还恨清政府。
师:我已经看到了你们脸上的“恨”,谁能用朗读把你的“恨”告诉在座的同学和老师?
这种“恨”,正是作者在文中所表达出的情感。通过老师这样的引导,学生与文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不仅是对作者情感的真切感悟和对作者内心的深刻探究,而且是学生心灵的真切呼唤和情感的自由迸发。
三、引导学生个性化地感悟文本的语言形式
篇10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大都从字词句段入手进行学习,着重来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及其人文内涵,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为根本宗旨,来达到其教学最高目标。当前,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以为了单纯解决问题来进行阅读教学现象,存在着单打单放的分割式阅读教学现象,存在着一问一答问题化阅读教学现象。这些现象是不符合新课程精神,淡化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思想内涵。语文阅读教学要真正落实好新课程理念,取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达到阅读教学目标。那么,就必须做到课堂教学整体的有机融合。下面,笔者结合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谈一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阅读教学应如何做到有机融合。
一、初读、细读、拓展要有机融合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一般都是从情境导入,初读感知,细读感悟,回归总结,拓展延伸等环节来学习课文。通过初读扫清文字障碍和大概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细读部分语句和段落来理解课文内容和课文的深刻思想,通过拓展来达到学生对课文理解感悟的升华。综上所述,都是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总体步路。纵观语文阅读教学,大多数教师仍然没有重视初读、细读、拓展这几个环节的统一相融合。
众所周知,语文是融知识、情感、哲理、艺术为一体的瑰丽诗篇。阅读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语言不断内化和思想不断升华的活动过程。从新课标理念来说,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教师要把课文看作是有生命个体。因此,要把初读、细读、拓展三个环节当做贯穿一条主线的三个基本点,无论采取什么方法和方式教学,最终都要牢牢把握不能游离主线教学。我在教学《狐假虎威》时,无论是在每个阅读环节上,始终把“对狐狸的做法是怎么看的呢?”这条主线作为重点来理解。初读阶段,来了解感知“狐狸狡猾”的特点:细读阶段,来理解感悟狐狸狡猾的做法:拓展阶段,来升华狐狸的双重性(一方面欺骗别人是不对的,另一方面用智慧保护自己是正确的)。也就是说,真正有效地达到阅读教学目标,就不能分割、单打单放、相互脱节、以问题式去阅读教学。只有有机融合,浑然一体,这样的语文阅读教学才符合新课标的基本思想。
二、阅读、思考、表达要有机融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的体验,有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培植学生阅读兴趣,正如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就等于拥有无穷的求知欲望。所谓“阅读、思考、表达”要有机融合,就是在阅读教学中,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语文阅读教学像是球场上的训练一样,教师要有坚持自己的“教练”的角色,绝不下场代替学生踢足球,教师给予学生必要指导和引导,要把学生在阅读中提出的问题还给学生,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自主处理问题,同桌小组合作相互发表自己见解,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悟。这样把阅读教学课堂,变成“活”课堂,让学生用智慧的小眼睛看大世界,这样才是我们所追求美好的教学境界。
三、文本、教师、学生要有机融合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流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所以,我们要给学生构建一个民主平等有机融合的课堂,尊重学生不同的不同理解,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究的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阅读教学的过程是以文本为载体,作者、教师、学生三者平等自由的心灵对话过程,换句话说,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架起帮助引导学生走近作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本的桥梁。语文课堂教学要始终贯穿文本、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使阅读课堂教学成为“文本、教师、学生”一个共识、共进、共享、共鸣的有机融合的和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