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债券投资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3: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增债券投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增债券投资

篇1

当前,经济下行、减税降费等多重因素影响,税收任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加之我区可用财力有限,融资门槛提高,融资成本加大,合规且低成本的新增专项债券资金将是政府类投资项目当下乃至未来几年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按照有关政策要求和规定发挥好新增专项债券资金效益意义重大。近年来,专项债券作为我国重要的积极财政政策创新工具不断被运用,省财政厅下达我区新增专项债券资金占比也逐年增加,2019年的占比为90.49%、2020年的占比为93.24%。因此如何加快新增专项债券资金使用,助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重若丘山,结合工作实际,浅谈几点认识:

一、现行新增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的要求

根据新《预算法》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预算中必需的建设投资的部分资金,可以在国务院确定的限额内,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举借债务的方式筹措。举借的债务应当有偿还计划和稳定的资金来源,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明确了新增债券资金使用的原则性要求。

财政部《关于印发〈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预算管理办法》的通

知》(财预[2016]155号)要求,专项债务(含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还本付息、发行费用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也就是由财政部门按照传统的预算管理方式分口径对新增债券资金进行日常管理。但是新增债券是有偿融资,增强投资效益、保证投融平衡是必然要追求的目标。且债券资金往往用于建设和运营期限较长的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需要财政部门与发改部门树立政府投资计划的概念,建立政府投资计划与预算管理衔接的意识,从而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率。

二、当前新增专项债券资金使用存在的风险

一是项目建设风险。新增专项债券资金的主要投向领域为公益性大基建项目,具有庞大、复杂、周期长、相关单位多等特点,往往因征地拆迁、规划设计、用地指标等前期工作不能按时完成,或由于建设工程拖延,造成不能按期开工、完工,或部分项目虽已完工,但由于种种原因竣工验收较慢,或未办理竣工决算及决算审计,容易导致债券资金无法及时拨付,造成资金沉淀闲置。

二是新增专项债券资金与项目融资需求不匹配的风险。目前新增专项债券发行模式是自上而下的,市县(区)级政府无自主发债权限,债券分配的规模受上级和本级债务限额管理,发债规模、结构和用途无自主决定权,中途也不能根据需要调整债券规模和资金用途。此外,受发债时间限制,部分债券资金到位时间不能很好地与建设进度相匹配,项目建设与资金实际需求脱节,造成资金来源断档、项目推进不畅,存在项目推进和资金使用的错位,从而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同时也增加库款管理的压力。

三是财政监管风险。部分新增专项债券使用单位对债券资金使用要求不熟悉、不研究、不咨询,认为可以用本单位现有资金先行垫付的情况时常发生。此外,新增专项债券项目大多数是打包项目,项目支出哪些可以使用专项债券资金,哪些不可以用专项债券资金没有具体的明确规定,所谓的“公益性资本支出”需要上级财政部门进一步明确。

三、加快新增债券资金管理使用的建议

一是精准谋划新增专项债券项目。发展改革和财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咨询机构,四方力量有机组合,现场办公,有效衔接。本着谋划一批“想干没钱干,没钱也要干”的项目原则,按照专项债支持的领域,建立引进高水平咨询机构联合会战模式,提早介入对项目策划、融资方案、风险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帮助谋划和策划一批符合专项债支持领域、符合行业标准、符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的专项债项目。

二是着力解决新增专项债项目的前期工作问题。一要解决项目合法合规性的问题,项目相关的选址规划、用地、用能、环评、水土保持、审核报备等手续要办理完成。二要解决项目成熟度的问题,与项目相关的征地拆迁、市政配套、水电接入等项目实施必备条件要基本办理完成,具备开工条件。

三是提高新增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的集中度。按照国家对新增专项债券资金的使用规定,有针对性地筛选出一批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最突出、最迫切的公益性资本项目,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确保新增专项债券资金集中用于重大公益性项目建设,防止资金使用“碎片化”,切实发挥新增专项债券资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牵引性、带动性、关键性作用,更好地服务我区经济社会发展。

四是及时拨付新增专项债券资金。省财政厅新增专项债券限额下达后,区财政部门应及时提出新增专项债券资金分配方案,经区领导同意后通知债券项目主管部门,待新增专项债券资金下达后及时拨付至新增专项债券项目主管部门,保障新增专项债券资金及时使用。

五是加强指导合规使用新增专项债券资金。新增专项债券资金有其特殊的使用要求,对照项目发行前期编制的实施方案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帮助项目主管单位逐个项目梳理,确定专项债资金可支出范围,提醒项目单位在签订合同时,优化支付条款约定,加速新增专项债券资金拨付到施工单位。

篇2

截至5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00.10万亿元,同比增长14.4%,增速与4月持平,但比2015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显示货币政策整体稳中偏松。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9855亿元,同比多增847亿元,亦高于4月的5556亿元4299亿元。截至5月末,M2余额146.17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比4月末低1.0个百分点,比2015年同期高1.0个百分点;M1余额42.43万亿元,同比增长23.7%,增速分别比4月末和2015年同期高0.8个和19.0个百分点。

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599亿元,分别比4月和2015年同期减少911亿元和5601亿元,远低于市场预期。表外融资规模大幅度降低,5月表外合计(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及未贴现票据)减少3379亿元,同比由正转负,环比多减4123亿元,其中未贴现票据融资大降5066亿元,这或与MPA体系下银行逐渐将表外业务移至表内有关。此外企业债券净融资录得-397亿元,为自2013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值,或与最近频频出现的债券违约及债券一级市场表现不佳相关,未来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根据群益证券的测算,1-5月,社融规模8.10万亿元,同比多增864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贷款总额约为6.17万亿元,同比增长17.2%,较前四个月同比增速回落1.4个百分点,显示信贷增速已从一季度的高增长回归常态。

具体来看,5月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5281亿元,环比增长23.39%,同比增长155.99%,大幅提升的居民中长期贷款显示住房按揭贷款延续3月和4月的需求并进一步提升,这或与二线城市购房意愿强烈有关。5月居民短期贷款增加了478亿元,同比减少54.34%,环比由负转正。此外,企业中长期贷款5月新增1825亿元,同比减少28.38%,环比由负转正。

尽管信贷数据小幅回升,但企业融资不甚乐观。5月住户贷款净增5759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净增359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净增416亿元,三个部门5月净增规模均较4月有所增加。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净增规模较4月增加1001亿元;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净增规模则达到1825亿元,较4月增加2255亿元。总体来说,5月人民币信贷情况较4月情况有所好转,但绝对规模相对于一季度还是处于收缩状态。

由于近期债券市场风险事件频发,债券融资环境受到影响,5月企业债券融资规模为-397亿元,较4月减少2493亿元。此外,5月未贴现承兑汇票减少5066亿元,较4月继续减少2288亿元。可见,表外融资情况不容乐观。

从累计规模来看, 1-5月,社会融资规模达到8.1万亿元,同比多增1.2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累计规模达到6.17万亿元,同比多增9047亿元,甚至高于2009年1-5月的累积规模。从存量规模来看,截至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达到146.33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较4月回落0.5%。

结合5月其他经济数据情况,信达证券认为,5月社融、信贷数据仍处在回归基本面的过程中。当前,企业部门融资情况不甚乐观,这或将对今后的企业投资产生一定的影响。 信贷大增社融大减

截至5月末,M2同比增长11.8%,增速比4月末低1个百分点,比2015年同期高1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23.7%,增速分别比4月末和2015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M0同比增长6.3%,增速比4月末高0.3个百分点。

在存款方面,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83万亿元,同比少增1.40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543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5415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161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5018亿元。

在贷款方面,分部门来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575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7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281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359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2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825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56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416亿元。

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比2015年同期大幅减少远超市场预期,其中,5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9374亿元,同比多增864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524亿元,同比少增605亿元;委托贷款增加1566亿元,同比多增1242亿元;信托贷款增加121亿元,同比多增316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5066 亿元,同比少增6027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减少397亿元,同比少增2107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073亿元,同比多增489亿元。

非银存款大降带动M2回落,M1、M2剪刀差继续扩大。5月M2同比增速大幅回落主要是非银存款新增规模较2015年大幅减少1.44万亿元,2015年上半年股市赚钱效应明显,导致资金涌入股票市场,证券保证金大幅增加;5月财政存款新增1619亿元,低于2015年同期的规模,且较4月回落较多,主因是营业税集中清缴影响缓解;其他分项居民存款和企业存款新增规模与历史同期均值相差不大,略低于历史均值。

另一方面,5月M1、M2的剪刀差较4月继续扩大1.8个百分点,货币活期化加剧,项目资金或者地方债发行的资金以活期存款的形式留在账上,显示目前投资发力的货币基础良好,但结合前期公布的与投资相关的数据,企业投资意愿特别是民间企业投资意愿较弱,未来还需更多的政策来激发企业的投资信心。

与4月相比,5月贷款增速已逐渐回归常态,但居民中长期贷款创出新高。5月贷款规模增速回归常态,主要是5月地方债置换进程放缓,较4月大减3542亿元,债务置换的因素有所消退。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由2015年同期的2063亿元大幅提升至5281亿元,创有记录以来的新高,主要是一季度房地产销量创历史纪录,房贷滞后性发放所致;企业中长期贷款虽较4月有所回升,但仍比2015年的2548亿元低723亿元。

从数据上看,在一季度贷款快速投放后,经过4月短暂的低谷,5月又渐趋恢复常态,但在信用风险频发和资产质量管控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银行对贷款的投放比较审慎,风险偏好并未明显提升。

票据监管加强致未贴现票据大幅减少,信用债生态环境依旧艰难。5月社融低于预期的主因有:一是信用风险继续发酵,债券发行依然受限,企业债融资延续下降态势,5月企业债净融资减少397亿元,比2015年同期和4月分别减少2072亿元和2493亿元;二是受票据监管加强、银行规范票据业务的影响,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比2015年同期和4月分别多减6027亿元和2280亿元;三是外币贷款延续下降的趋势,5月减少了524亿元。

总体而言,2015年的基数效应导致5月M2继续下滑,不过剔除证券保证金的影响后,M2增速依然较高,结合M1增速继续攀升至历史新高,显示金融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而企业中长期信贷增长乏力,社融增长低于预期也表明目前企业融资意愿不足和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存在,未来货币政策的重心在于如何梳理存量资金结构,有效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

最近,英国退欧、美国加息等外部事件对人民币汇率预期造成影响,进而造成资本外流压力,在“稳”字当头的理念下,预计央行会通过更多政策工具来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提前应对风险事件,对临时性短期冲击,也会及时有效应对。值得注意的是,对风险事件的应对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的放松,更多是被动的流动性补充,货币政策的基调不会发生改变,仍然以稳健为主。 流动性处收紧状态

5月货币和信贷数据表现不一,人民币贷款高于预期,而M2和社会融资规模不及预期。尽管5月人民币贷款数据好于预期,但整体流动性状况较一季度仍处于收紧状态。

根据高华证券的估算,5月M2同比增长11.8%,季调后环比折年增长9.1%;4月同比增幅为12.8%,季调后环比折年增长3.6%;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5月同比增长14.4%,季调后环比折年增长13.6%;4月同比增幅为14.4%,季调后环比折年增长13.2%;社会融资规模5月存量的同比增速从4月的16.6%降至16.3%。隐含的环比折年增幅从4月的16.1%降至12.6%。万得数据显示,5月地方政府债净发行规模为人民币5270亿元,而4月为1.065万亿元。在估算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和环比增速时,都已基于地方债净发行规模进行了调整。

5月金融数据的特点是货币和信贷数据表现不一,形成较大的反差。人民币贷款高于市场预期,但整体信贷状况的衡量指标――M2和社会融资规模显著低于预期。在强劲的贷款数据中,很大一部分为居民长期贷款,约为5280亿元。

一般而言,居民长期贷款以房贷为主。虽然有迹象显示近几周房地产销售走软,但是贷款发放往往滞后于合同销售,5月贷款数据可能部分反映了前一段时间房地产销售的强劲表现。由于很多投资者特别看重人民币贷款数据,将其作为政策立场的风向标,因此,5月的货币数据可能缓解市场对于政策或将过度收紧的担忧。

但实际上,人民币贷款已经不是实体经济流动性的主要来源,因此,关注整体指标更有意义,调整后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较4月明显放缓。虽然M2环比增速从4月的极低水平回升,但仍不到10%。社会融资规模和M2均显示流动性状况有所收紧,至少与一季度的极宽松状况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其实,管理层对货币政策的态度在4月已开始逐渐调整转向。

这一改变或许仍在悄然进行中,这种转向表明了一季度的信贷超高增速和流动性极度宽松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它可能会改变商业银行、企业等经济实体的政策预期。货币状况收紧、未来政策预期降温以及管理层内部行政压力降低,可能是一季度之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表明其早先的增速反弹全靠政策支撑。与此同时,非公固定资产投资年初以来持续减速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此前货币政策效果的大打折扣。

5月整体经济增速仍保持稳健,主要是因为出口增速不再像一季度那样为增长带来显著拖累。4月、5月的经济增长大体对应6.6% -6.7%的GDP同比增速。由于目前的经济增速似乎基本符合政策目标,由此预计货币政策立场将大致保持平稳,直至有明确迹象显示经济走势偏离了既定目标。 政策微调不可避免

在一季度新增贷款和社会融资创历史最高水平后,央行调整了货币政策,使其更加稳健。基于此分析,下半年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余额的同比增速将有所波动是大概率事件,而且,社会融资和货币供应的放缓,预示未来货币政策或将微调。

5月新增中长期居民贷款达到5280亿元,住房按揭贷款占到新增总贷款的50%以上,这充分体现出之前两个月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复苏的滞后效应。但新增短期居民贷款仍维持相对低位,可能是因为消费需求疲软以及在信用风险上升背景下银行收紧个人短期经营贷款。5月非金融企业和其他部门新增贷款由4月的1415亿元上升至3600亿元,但仍远低于2015年同期的5400亿元。5月非金融和其他部门中长期贷款达到1830亿元,而4月和2015年同期则分别为-430亿元和2780亿元。

与信贷的大幅增长形成鲜明的对比,5月社会融资则呈现大幅萎缩。5月社会融资总额由4月的7510亿元下降至6600亿元,大幅低于2015年同期的1.24万亿元。5月社会融资大幅下降的主要是因为新增贷款下滑、表外融资进一步萎缩以及债务违约风险加大背景下企业债发行的减少。

此外,另一个趋势也值得关注。5月,在人民币持续贬值的预期下,私人部门继续减少外币债务融资。同时,5月表外融资(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为-3379亿元,而4月为-815亿元。新增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分别为1566亿元、121亿元和-5066亿元。5月实体部门证券融资(债券和股权融资)为676亿元,低于4月的3047亿元。这说明此前连续的信贷违约事件激化了市场风险厌恶情绪,同时,随着部分企业推迟发债,债券发行出现严重的下滑。

广义货币供应放缓主要体现为5月M2增速的放缓,M2供应放缓主要是因为新增贷款大幅萎缩、其他信贷扩张以及资本外流。然而,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M1供应维持大幅回升态势,但我们不能将其视为经济复苏的信号,因为这可能是由地方政府债务置换项目和财政预算系统重组(更多财政预算基金由国库存款转为在商业银行的存款)所致。

5月新增人民币存款上升至1.83万亿元,而4月的这一数据仅为323亿元。5月新增储蓄存款由4月的-9296亿元上升至543亿元,但与2月的2万亿元和3月的5810亿元相比仍显乏力。5月新增企业存款由4月的2175亿元反弹至5415亿元。5月新增财政存款由4月的9318亿元下降至1619亿元。

篇3

美联储6月不加息。本月会议维持基准利率不变,下调GDP、上调通胀预测,滞胀风险升温,下调长期加息预测。之后耶伦的发言整体偏“鸽”派,市场加息预期大幅延后。当前期货市场显示,7月加息概率仅为7%,9月为24%,12月概率也低于50%,意味着年内加息或泡汤。美联储鹰派官员转鸽派。圣路易斯联储主席Bullard(拥有投票权)突然鹰转鸽,他表示,到2018年前美国经济将保持低增长率,只需要加息一次。而在6月初,布拉德还表示并没有对美国经济失去信心,当时称劳动力市场数据的趋势显示就业市场仍“十分强劲”。他上周五表示,如果没有意外事件影响,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GDP增速有望保持在约2%水平、失业率在4.7%、通胀很可能稳定在2%左右。

经济压力仍大

5月经济依然疲弱,生产缓中趋稳,需求全面下滑。从生产看,工业增速走平为6%,印证制造业PMI短期走平、发电量和工业用电量增速回升。从需求看,出口跌幅扩大,外需依然疲弱;内需中消费增速微降,必需品增速平稳,可选品中仅汽车一枝独秀;投资增速继续下滑至7.5%,其中制造业创历史新低,房地产高位回落,基建稳定在20%高位,但独木难支,而民间投资增速创新低至1%,显示经济内生动力不足。预测2季度GDP同比增速短期走平为6.7%,下半年经济仍有下行压力。

通胀短期回落。5月CPI同比增速回落至2%,为去年10月以来首次下降,环比增速-0.5%,主因菜价环、同比增速均大降,但猪价同比仍高、油价继续上调。食品类价格同比降至5.9%,主因鲜菜价格大降,非食品价格同比持平为1.1%。6月以来食品价格环比下滑,预测6月CPI食品价格环降0.5%,CPI稳定在2‰5月PPI同比降幅收窄至2.8%,环比0.5%。尽管黑色金属、油气开采价格环比涨幅缩小,但石油加工涨幅扩大,煤炭采选止跌回升。6月钢价大幅下跌,但煤价、油价继续上涨,预测6月PPI环降0.1%,6月PPI同比降幅缩窄至-2.5%。

社融大幅减少。5月新增社会融资总量6599亿,同比少增达5763亿,环比少增911亿。其中对实体贷款新增9374亿,同比多增864亿;5月美元走强,企业继续调整负债结构,外币贷款减少524亿元,延续此前几个月的趋势。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融资大幅减少,是本月社融下降的主要原因。

严厉监管票据融资,未贴现汇票供给骤停。表外融资中,新增委托贷款1566亿,新增信托贷款121亿,两项合计同比多增1558亿,但未贴现汇票剧减5066亿,同比少增6027亿,主因央行与银监会月初公布126号文严厉监管票据融资,要求坚持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不得利用银行承兑汇票掩盖信用风险,并禁止“票据中介”活动。严格的监管措施令银行承兑汇票供给骤然停滞,单月出现逾5000亿的净减少。

信用债违约影响持续,短端成本上升,债市情绪谨慎,企业债融资持续减少。5月新增企业债融资由4月的2096亿进一步降为减少397亿,同比少增2072亿,成为新增社融下降的另一主要原因。4月以来信用债违约事件增加,对债市影响持续,中短期融资成本有所上升,债市情绪整体谨慎,过剩产业债券发行困难。5月短融存量减少逾1200亿,企业债存量也小幅下降48亿。

信贷显著反弹。5月金融机构贷款增加9855亿,环比多增4299亿,同比多增847亿,主因居民中长贷持续高增。当月居民中长贷新增达5281亿,反映前期住宅销售高增的后续影响;非居民中长贷新增1825亿,环比多增2255亿,同比少增723亿,5月投资增速持续下降,制造业投资大幅放缓,基建投资独木难支,企业融资需求仍弱。

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贷款数据的扭曲弱化。5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5271亿,仅为4月发行量的一半,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信贷数据的扭曲效应大幅减弱,5月贷款数据更接近企业实际融资需求。同时5月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也较4月显著下降。

货币政策维持稳健。5月CPI虽短期回落,但通胀上行风险未消。国际收支方面,近期英国退欧风险升温,推动美元走强,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大;5月贸易顺差有所扩大,部分对>中外储减少压力,但进口数据显示资本外流风险仍存。总体来看,货币政策宽松空间有限,近期仍将维持稳健。

政策降低企业成本

推进简政放权。总理6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宣布失效一批与现行法律法规不一致、不利于办事创业、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政策性文件,以推进简政放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新经济发展。会议决定,在前期已宣布失效489件国务院文件的基础上,经严格审核,再宣布失效并停止执行506件国务院文件,具体包括:一是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或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二是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严重束缚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三是设立的审批事项已取消或下放,或不同文件对同一事项重复要求、规定不一致的。会议要求,要做好政策衔接,完善事中事后监管,防止出现“空档”。

降低企业成本。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时还部署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降低企业成本、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会议确定,一是清理建筑业企业在工程建设中需缴纳的各类保证金。二是未经国务院批准,各地区、各部门不得在工程建设领域新设保证金项目。推进保证金信息公开,建立举报查处机制。三是转变保证金缴纳方式。对保留的保证金,建筑业企业可以银行保函方式缴纳。收取单位要严格按规定按时返还。四要规范保证金管理。对工程质量保证金的预留比例上限不得高于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5%:在工程项目竣工前已缴纳履约保证金的,建设单位不得同时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对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实行差异化缴存办法,一定时期内未发生工资拖欠的企业可予减免,对拖欠工资的企业要提高缴存比例。

篇4

关键词:中央投资;成效;瓶颈;县城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4-0132-03

从2008年5月至2009年12月,海南省澄迈县共投入37 945万元资金用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项目建设。投资的34个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三农、保障性安居工程、卫生教育、环保等。这些已经完工或在建项目的实施,不仅拉动了地方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还使澄迈县经济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仍继续保持着平稳快速的增长势头。

一、县域中央新增投资项目的成效

(一)投资规模空前,资金来源多样

投资规模大,资金来源广是中央新增投资项目的一大特点。2008―2009年,澄迈县共投入37 945万元资金用于34个项目的建设,以促进县域扩内需、保增长的需要。在投入的资金中,中央新增投资资金15 871万元,占42%;省配套资金7 688万元,占20%;县配套资金8 147万元,占21%;其他配套资金包括银行贷款、民间筹资6 239万元,占17%。在地方政府配套资金来源中除了以往依靠预算内基金、政府性基金以及政府通过贷款安排的资金注入外,还新加入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筹措的资金。2009年澄迈县地方政府债券额度为1.9亿元,按现在投入的资金总额来计算,这部分资金约占50%。投资规模的巨大,带来的是投资项目的良好效益,而资金来源的多样性则为资金的到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投资项目有序进行,资金到位率较高

澄迈县中央新增投资的34个项目中,主要以公路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三农、环保、卫生、教育为主,资金投入分4批有序进行。截至2010年第一季度,第一批的14个项目中,各级资金来源已全部到位,已完工项目12个,总投资14 635万元,目前为止已累计完成投资13 799万元;第二批7个项目计划投资12 513万元,已完工3个项目共计完成投资9 351万元;第三批7个项目计划投资4 079万元,已完工项目两个共计完成投资2 408万元;第四批6个项目计划投资6 718万元,已完工项目3个共计完成投资5 603万元。同时四批投资项目的资金到位率都在50%以上。

(三)投资着眼于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目标更趋整体

从投资的项目上看,中央新增投资项目资金中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保障工程项目占88%,表明它不仅仅注重于短期的资金效应的拉动,消除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还更注重于长期社会效应的实现。从短期目标来看,主要表现在对行业的拉动、消费的增长以及就业的增加上。从对行业的拉动看,对各种基础设施的投产,最先拉动的是建筑安装业,由于中央新增投资项目的陆续投建,澄迈县建筑安装业增长势头强劲,2009年比2008年增长58%;从消费市场看,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9.4%,恢复旺盛的势头;从就业情况看,2009年澄迈县逐渐摆脱就业低迷的影响,全年新增就业人数22 952人,比上年增长5.2%。从长期目标来看,包括对投资环境的改善,如道路的修建、三农的改造;民生的改善,如修建廉租住房、增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区域生态的规划,如环境的治理、教育的高投入等。

二、中央新增投资在县域实施的瓶颈

(一)资金落实的瓶颈

随着中央新增投资项目的陆续开工,地方政府承担的部分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资金空缺。一是中央新增投资中,县域配套资金约占1/4,地方配套资金的跟进是否会落空;二是由于县域多年来金融投资环境的不佳,银行信贷的支持以及支持的力度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三是作为其他资金来源如民间融资等资金获取的渠道缺乏、资金分布较散等都严重地制约着资金的到位。

(二)资金监督的瓶颈

中央新增投资作为一项大规模的扩内需保增长的工程,接受监督必不可少,但在资金投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监督瓶颈,表现在:一是难以获取资金的使用和进度公开的真实数据情况;二是对于项目审批的程序、过程是否适时合法;三是对重大项目信息披露是否充分;四是对于项目的准备充分、地方配套资金的跟进以及主客观情况估计等问题是否有明确而具体的评估报告等。

三、解决中央新增投资瓶颈的相关建议

(一)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1.依靠项目投资中相应的行业拉动,来刺激县域生产与消费的提升,提高就业率。通过中央新增投资项目所拉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拉动其增长;同时地方政府要不断地提升对企业潜能的挖掘,包括加大对企业技改的扶持力度、地方特色产业的扩充等,在刺激生产与消费提升的同时不断提高县域的就业率。

2.依靠项目投资的强力推进,最大限度地改善县域融资环境。政府通过对项目投资中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与实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条件。对经营业绩较好、信用较好的企业,政府通过与银行的沟通与协调来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其做强做大。

3.依靠项目投资加强民生保障工程的建设的稳步落实,促进县域社会和谐发展。通过项目投资所带来的社会效应的宣传与落实,充分调动各方积极参与到项目投资建设中来,不断扩充资金来源渠道,从根本上解决制约项目投资顺利进行的资金瓶颈。

(二)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项目投资中的监督瓶颈

篇5

关键词:理财产品 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受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影响,2011年以来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持续回落并很快低于年初16%预期目标,资金脱媒的问题受到市场关注。央行关于2011年8月份金融统计有关问题答记者问中认为,“目前M2的统计比实际状况有所低估”,并考虑推出覆盖范围更广的货币统计口径M2+。为推测实际货币供应量,分析资金脱媒对现行M2统计的影响,本文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账务处理、投资方向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求厘清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对M2统计乃至宏观调控的影响。

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流分析及账务处理

(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属性及投资方向

按照商业银行是否承诺保本,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大致可分为保本类理财产品和非保本类理财产品两类。对于保本类理财产品,商业银行法律上承诺支付本金和利息,并承担理财资金投资运作的全部风险,此类产品等同于银行的自营业务,须纳入表内核算;对于非保本类理财产品,商业银行法律上不承诺保证本金和利息,不承担理财资金投资运作的风险,相关投资风险理论上全部由理财产品购买者承担,此类产品在表外核算。表内理财产品可进一步细分为结构性存款和一般保本型理财产品,前者投资方向主要为衍生产品市场,后者则主要采取资产组合投资方式,投资于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信贷资产等固定收益类投资工具。表外理财产品同样主要采取资产组合投资方式,其投资方向也主要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信贷资产等固定收益类投资工具。

表 1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类型及特征描述

央行在《2011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曾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进行专栏分析。根据央行披露数据,截至2011年上半年末,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量余额3.57万亿元,相当于同期各项存款余额的4.5%,比2010年年末增加8000余亿元,其中大部分投向债券市场、货币市场、信贷资产等固定收益品种。

(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流分析及账务处理

典型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流向如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收到客户理财资金后,通过销售系统统一归集到总行,由总行统一开展投资运作,产品到期后,再由总行将理财产品本金和利息下划至分支机构,由分支机构向投资者进行兑付。这其中结构性存款的资金流动略具特殊性,具体视其运作模式而定,对于本金上存总行类结构性存款,其资金流向与典型理财产品并无二致,对于本金留存分行类结构性存款,其本金在产品存续期间始终留存分行,并未发生实际流动,仅有利息部分发生了实际流动。

表内和表外理财产品在账务处理方面有所区别:对于表内理财产品而言,其资金来源簿记在“指定类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负债”科目下,并纳入银行“各项存款”的统计口径中,因此已反映在现行M2统计中,其资金运用簿记在“指定类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科目下,并严格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和核算。对于表外理财产品而言,其资金来源簿记在表外“负债”科目项下,其资金运用簿记在表外“资产”科目项下,且均未体现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

二、表外理财组合对M2统计影响分析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的变化导致存款余额的相应变动,使得针对现金和存款进行统计的M2难免受到影响,但并非是“理财增加=M2减少”或者“理财减少=M2增加”的简单关系。具体有以下两点原因:

首先,由于表内理财产品直接计入商业银行“各项存款”,已经反映在M2中,因此对现行M2统计并不产生影响,目前市场上保本理财产品余额占全部理财产品余额的比例大概为30%。

其次,表外理财产品是否影响M2,取决于其资金运用方向。根据前文分析,表外理财产品运作方向大致有三种:一是投资于同业市场;二是直接购买债券;三是通过信托或委托的方式开展信贷投放。根据我们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获取的数据 ,这三部分资金运用的占比大概为2:3:5,即信贷投放仍然为商业银行表外理财产品的主要投资方向。理论上,用于信贷投放的理财资金对M2应该没有影响或影响较小,原因在于存款转变为理财产品时体现为存款的同量减少,商业银行通过信托或其他方式将理财资金融出给资金需求方(一般为非金融企业)后,资金需求方会将资金存回银行,最终表现为存款表外理财产品存款的简单循环;购买债券则要分两种情况讨论:如果购买新发行债券,且发行人获得资金后存回银行,这与用于信贷投放的理财资金相同,对M2没有影响;如果购买存量债券,卖出方获得资金后可能以同业存款的形式流回银行,资金滞留金融体系内部,而同业存款又不计入M2口径,由此将导致M2的减少,造成现行M2统计的低估和失真。运用于同业市场的理财资金对M2的影响与此类似,同样会导致现行M2统计的低估。

因此,表外理财产品对M2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理财资金可能滞留在金融体系内部,体现为同业存款,导致M2统计的失真。为分析上述影响,我们对人民币信贷收支表科目进行相对细致的分析,以理清其中变化过程。目前,商业银行一般于季末将资金在理财和存款之间进行较大规模的转换,可以通过观察季末季初信贷收支表各项目变化研究资金流向。2011年5月、6月和7月信贷收支表如下:

从表2可以看出,各项存款在6月份和7月份发生较大波动,从资产方看,这除了由贷款、外汇占款、有价证券投资等项目的变动所引起外,最大的变化就是同业往来 :6月份存款大幅增加,从资金运用方看,这除来自贷款(5516亿元)、外汇占款(2773亿元)的增长外,最大的变化就是同业往来(运用方)大幅增加6279亿元,根据第一部分的介绍,这是因为部分银行从自营盘向表外理财组合拆出资金,以满足季末到期理财兑付要求,引起同业往来(运用方)和存款增长。7月份正好相反,同业往来(运用方)表现为大幅下降6137亿元,其背后是表外理财组合向银行自营盘归还借入资金,或者表外理财组合投资于同业存款或者拆出资金给自营盘,最终导致7月份同业往来(来源方)增加2680亿元,同时各项存款大幅减少6687亿元。

这样看来,表外理财资产组合就像一个与银行自营盘相对独立却又没有固定经营场所的影子银行,其资金来源与运用并未直接在信贷收支表中体现,却对信贷收支表有实质性影响。非季末时间,该影子银行规模快速扩张,存款转理财,理财资金增加存款下降;季末则通过银行自营盘拆入资金进行兑付,其持有资产不变但对理财户的负债大幅减少,表现存款和银行拆出资金的同步增加。

三、M2+估计

(一)估计方法

我们认为,无论M2还是M2+,都是基于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的统计,应该从金融机构资金运用方计算货币量的变化,因为负债方形式多样,难以准确把握,而资产方相对稳定,形式单一,能够避免负债方统计口径不完整带来的干扰。即以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中银行贷款、外汇占款以及非金融类债券投资的总和,再扣除财政存款,计算M2+的变化。

同时,在数据处理上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一是贷款余额口径的调整。2011年年初央行对“各项贷款”口径进行过调整,将财务、信托和金融租赁公司的委托存款和委托贷款轧差后计入委托存款,导致各项贷款余额增量和当月新增信贷之间产生5300亿元的缺口,如将贷款余额直接用来计算M2+,因口径不一致,计算结果可能不够准确。二是从信贷收支表“非金融类债券投资”项目看,2007年8月和12月变化较大,当月分别增加7208.8亿元和9332.5亿元,远高于当时月均1100亿元左右的增幅,这可能受央行分别于这两个月购买6000亿元特别国债的影响,而特别国债购买并未形成货币投放,将其计入M2+似乎欠妥当。三是外汇占款和信贷增速较高,并不必然能够推导出M2+增速较高,“外汇占款+信贷+债券投资-财政存款”估计M2+仅针对当前货币发行体制有效。另外,今年以来非金融类债券投资的增速低于10%,也会拉低广义M2增速。

(二)M2+的估计

我们采取上述方法测算M2+,“非金融类债券投资”估计来自中国债券信息网对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企业债券的统计,从三类债券的持有者分布看,存款类金融机构持有量约占存量的50%左右,因此对M2+的估计用“基期M2+当期增量(信贷+当期新增外汇占款+当期新增三类融资工具/2-财政存款)”进行估计。基期一般选择季末,因为季末理财资金转存款较为彻底(今年三季度末例外,因为监管部门对季末和季初存款波动幅度提出新的要求)。

从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有价证券投资”项目变化看,仅考虑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企业债可能低估存款类机构有价证券购买规模,除上述三类融资工具外,超短融、表内理财购买的有价证券等工具均被忽略。为弥补这一缺陷,本文选择一个较远的基期(2004年12月),以基期M2加上以后月份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外汇占款+有价证券投资-财政存款)计算当月广义M2存量,并对2007年8月和12月分别6000亿元特别国债购买进行扣除,推算M2+及增速见图2。估计结果显示,截至2011年9月末,M2+为86.19万亿元,高于公布值6.8万亿元(公布值78.74万亿元);M2+增速为16%,高于公布值3个百分点。

四、关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及M2+的几个疑问

关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还有不少疑问:一是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动辄万亿的资金波动,似乎与同业往来资金波动明显不符(2011年6月份同业往来运用方仅有6279亿元的增量,据相关媒体统计,2011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累计发行规模高达8.51万亿元);二是根据上文分析,大部分理财资金会流入实体经济,是否有足够规模市场容纳这部分投资?三是脱离现行M2统计高达6.8万亿元的资金以何种形式存在?

对于第一个问题有如下解释:首先,根据上文分析,直接进入实体部门的理财资金,仅引起存款结构变动,不体现在同业往来资金变动。其次,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累计发行规模不同于存量,根据央行数据,80%以上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为3个月以内短期理财,信贷收支表统计月末存量规模,因此其变动幅度小于累计发行规模。实际上,6279亿元同业往来变动是存量的变动量,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存量变动量相对应,2011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量仅增加8000多亿元,与同业往来变动基本对应。

对于第二个问题的解释与第一个问题有一定联系,因为多数理财为短期理财,银行不必每次在兑付理财时将资产变现,只要自营盘有资金即可,因此只要有市场容纳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增量部分,整个体系就可以运转起来。上半年单是新增委托贷款就达7028亿元,包括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企业债券合计新增5345.3亿元,这两项合计超过1.2万亿元,足够容纳新增存量理财资金。

对于第三个问题,确实有一定疑问,对估计的M2+也应持保留态度。不过,根据央行“存款性公司概览表”,截至到2011年8月末,国外净资产+国内信贷(有研究者据此估计中国的M3)为88.34万亿元,高于我们对M2+的估计,说明估计值并未明显超出合理范围,“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中“未纳入广义货币的存款”(8月末为2.27万亿元)、其他负债(9.18万亿元)均可能是脱离现行M2统计的资金形式,其中8月末“未纳入广义货币的存款”同比增幅高达72.8%,很可能是M2+的重要流向。另外,M2+增速明显高于现行统计M2较为确定,无论增速是16%还是17%,均明显高于9月末现行M2统计的13%,并未明显低于年初16%左右的预定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扬.《中国金融改革开放30年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2]李扬.《影子银行体系发展与金融创新》[J].《中国金融》,2010年第12期

[3]周莉萍.《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效应和应对思路》[J].《金融评论》,2011年第4期

篇6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准;会计科目;新增科目

    小企业会计准则于2011年10月,于2013年1月1日在符合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实施范围中的小企业实施。笔者通过学习小企业会计准则,对比小企业会计制度,发现小企业会计准则设置的66个会计科目中有不少是变化了的会计科目。这些变化的会计科目,有些是新增会计科目,有些是合并会计科目,有些是调整核算内容的会计科目。在此,本人不揣浅陋,拟对小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变化会计科目谈一点粗浅之见,以期会计专家批评指正。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改换名称的会计科目

    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改换名称的会计科目主要有:库存现金(现金)、原材料(材料)、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长期债券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应缴税费(应交税金)、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销售费用(营业费用)、所得税费用(所得税)。文章所述改换名称的会计科目,括号中的会计科目为小企业会计制度设置的会计科目。

    尽管上述会计科目名称发生了变化,但这些会计科目的性质、结构和核算内容基本没变。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这些会计科目一目了然,一见如故。在实施和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过程中,对这些会计科目作为一般性掌握即可。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新增的会计科目

    对比小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新增的会计科目主要有:应收股利、应收股息、预付账款、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待处理财产损溢、预收账款、应付利息、递延收益、研发支出、工程施工、机械作业等16个会计科目。

    (一)新增债权类会计科目

    上述16个会计科目中,属于新增债权类会计科目是:应收股利、应收股息、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科目实际上是在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应收股息”会计科目分拆形成的。它通过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应收股息”会计科目的明细科目转化成“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等两个会计科目,其性质、结构和核算内容基本一致。

    “预付账款”会计科目则是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应收账款”会计科目拆出来的。小企业发生的预付账款不再按小企业会计制度那样通过“应收账款”科目核算,而通过“预付账款”会计科目核算。

    (二)新增存货类会计科目

    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新增的存货会计科目主要有两个: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这是因为小企业不一定按实际成本核算存货,也可能按计划成本核算存货。小企业如果按计划成本计价,进行材料核算设置“材料采购”科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是显而易见的,自不必多说。

    消耗性生物资产属于农、林、牧、渔类小企业必设会计科目。消耗性生物资产主要用来核算小型农、林、牧、渔类企业持有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实际成本。该科目是资产类科目,按照消耗性生物资产的种类、群别等进行明细核算。其借方登记外购的消耗性生物资产成本,自行栽培的大田作物和蔬菜收获前发生的必要支出,自行营造的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郁闭前发生的必要支出,以及自行繁殖的育肥畜、水产养殖的动植物出售前发生的必要支出等;贷方登记消耗性生物资产收获为农产品和出售消耗性生物资产时的账面余额,该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小企业(农、林、牧、渔业)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实际成本。

    (三)新增非流动资产类会计科目

    与小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新增的非流动资产类会计科目主要有: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待处理财产损溢等会计科目。

    “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和“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是农、林、牧、渔类小企业必设会计科目。它们核算生产性生物资产原始价值和损耗价值,二者共同核算农、林、牧、渔类小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账面价值。

    “累计摊销”科目核算小企业无形资产摊销的价值,属于无形资产备抵科目。因为“无形资产”科目核算其原始成本,则“累计摊销”科目与“无形资产”科目共同核算无形资产的价值。

    “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是小企业会计准则规范核算小企业在财产清查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的价值,也包括采购物资在运输途中因自然灾害等发生的损失或尚待查明的损耗。它实际上是小企业对财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各种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价值的批准处理前后的缓冲会计科目。所以,期末应将该科目余额处理完毕,不能留有余额。

    (四)新增负债类会计科目

    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新增的负债类会计科目主要有:预收账款、应付利息、递延收益等三个会计科目。其中,“预收账款”会计科目是销货业务适用的会计科目。它是在小企业会计制度科目基础上分解而来的。这样,施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发生的预收账款就不用在“应付账款”会计科目中核算了,而单独作为一项负债进行核算。“应付利息”会计科目则不然,它是在取消预提费用等会计科目的基础上新增的负债类会计科目。该科目主要用来核算借款等业务发生的年度内产生的应付未付的利息。

    “递延收益”会计科目则是因为小企业已经收到、应在以后期间计入损益的政府补助。这些补助属于与资产相关项目。由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要在其使用寿命期内平均分配,故通过设置“递延收益”科目摊销收益金额。

    (五)新增成本类会计科目

    对比小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准则新增成本类会计科目主要有:研发支出、工程施工、机械作业等科目。这是因为小企业与大中型企业一样,由于小企业也存在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开发业务、也存在工程施工项目和机械项目,如果只设置“生产成本”科目远远不能解决研究开发成本、工程施工成本及机械作业成本的归集。所以,小企业会计准则增设了研发支出、工程施工、机械作业等会计科目。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合并的会计科目

    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合并的会计科目主要有两种:一是合并的一级会计科目;二是合并的明细科目。

    合并的一级会计科目有:短期投资(短期投资与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与应付福利费)等会计科目。

    合并的二级会计科目有: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银行本票存款、银行汇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和存出投资款)、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和其他股权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债券投资和其他债权投资)、在建工程(建筑工程、安装工程、技术改造工程、其他支出)、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其他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任意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利润分配(其他转入、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法定公益金、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利润、转作资本的利润和未分配利润)、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等会计科目。

    上述合并的应付工资与应付福利费等会计科目中,合并的一级会计科目是因为取消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或是取消了计提职工福利费,而按不超过工资总额14%比例列支。而合并的“其他货币资金”、“长期股权投资”等一级科目的明细科目则是要求小企业根据本单位实际灵活设置明细科目,不必拘泥于小企业会计标准。为此,小企业会计准则直接取消了明细会计科目,会计人员可以根据本单位实际进行明细核算。

    四、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删除的会计科目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不再像小企业会计制度或企业会计准则等会计标准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故删除了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备抵会计科目。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规范尽量要求与企业所得税法一致,而年度内待摊费用、预提费用不能起到权责发生制的作用。故小企业会计准则删除了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跨期摊配会计科目。

    (三)小企业接受捐赠财产的会计处理通过“递延收益”和“营业外收入”会计科目核算,收到捐助的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先计入“递延收益”科目,待折旧或摊销时再转入“营业外收入”会计科目,如果收到的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则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所以,小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待转资产价值”会计科目。

    (四)小企业一般通过薄利多销进行经营活动,生产经营过程中很少委托外单位代销商品。所以,小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委托代销商品”会计科目。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信贷扩张;不良贷款;票据融资;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0-0119-02

2008年11月份以来中国的信贷呈现井喷性扩张。2008年11月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312 725.13亿元,2008年12月份就达到320 048.68 亿元,2009年1月份更是达到创纪录的335 997.235亿元。2008年12月份和2009年1月份的贷款余额达到23 272.10 亿元人民币。到2008年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17 %,增幅比上月末高2.84 个百分点,同比增速再创近年新高。银行体系对政府4万亿计划的积极响应,也让市场越发担忧不良贷款是否会激增,现在的巨额投放是否会对未来埋下隐患。

一、对贷款结构的分析

(一)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的贷款结构分析

我们对贷款结构的分析选取的主要是2008年10至2009年2月间的信贷数据。在2008年前10个月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贷款增幅不大,甚至在2008年5月、9月、11月还出现小幅回落。但随着2008年10月以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深,国家开始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放松银根。尤其在11月份以后,贷款增量明显加大。其中的贷款结构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中长期贷款、票据融资和短期贷款占很大的比重,尤其是票据融资增幅惊人。

票据融资在2008年前10个月一直表现得十分平稳,但在10月份以后迅速增长。短期贷款在前10个月平稳增长,在11月份突然大幅回落,但很快在12月份和2009年1月份反弹,但总体水平仍和2008年10月份相当。反而是中长期贷款一直平稳较快增长,在2008年最后两个月和2009年1月大幅增长,出现翘尾。票据融资激增的原因可能在于:1.银行和企业出于降低融资成本、降低风险的考虑,更多使用票据融资来代替短期贷款。2.也可能是由于企业财务的套利行为,由于票据融资利率短期内急剧下降到1.5%,已经低于3个月和6个月的官方的定期存款利率,企业可以直接票据融资后存到银行以赚取利差。

(二)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贷款投向行业的分析

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的贷款主要投向了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批发和零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5个行业,以上5个行业的新增贷款为2 608亿元、1 508亿元、1 407亿元、1 125亿元和1 073亿元,占各自全年新增贷款的比重分别为:25.7%、27.3%、36.6%、24.9%和20.7%,5个行业新增贷款合计占11―12月全部新增贷款的66.9%。2008年10月后,第三产业贷款增速明显。2008年12月,第三贷款同比增长18.3%,较10月末提高5.5个百分点。

主要金融机构新增中长期贷款4 526亿元,占全年新增中长期贷款的18.4%,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基础设施行业(包括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采矿业和制造业,3个行业的新增中长期分别为2 477亿元、281亿元和244亿元,占11―12月份新增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分别为

54.7%、6.25%和5.4%,投向基础设施的中长期贷款占据半壁江山。

总结以上数据,联系同时期的宏观经济形式及政府的相关政策,我们可以推断出这次信贷激增的原因如下:

1.为配合4万亿投资计划而将信贷资金大部分投向了政府刺激计划相关的行业、部门和项目。自从政府提出4万亿计划以来,新增的配套信贷资金也在增加。2008年11月总理提出4万亿投资计划,同期银行贷款余额也同比大幅增长。显示银行系统对政府投资计划的支持,而同期M2的高速增长也从侧面印证了政府的投资加大,4万亿投资计划的初期投资效果已经显现。

2.由于贷款的表内外腾挪也是贷款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两个因素是相互影响的。在2008年的信贷规模紧缩的情况下,大量银行将存量贷款通过信贷资产理财产品转出表外,这样对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是:如果企业得到融资后存入银行,银行的存款没有影响,而贷款却相应减少。而今年的情况恰好相反,企业提前终止信贷资产理财产品而重新借入贷款,银行的贷款增加而存款不受影响。高胜的分析认为,这一部分的贷款虚增可能高达人民币3 000亿元。

3.票据融资的激增。2008年最后两个月的新增贷款中,票据融资4 300亿元,2009年1月份票据融资6 239亿元,2月份略有下降,仍高达4 870亿元。银行选择票据融资也是因在经济走势不明朗,而资金面又较为宽松的情况下,加大发行风险小但相对收益高的票据融资的力度,以便通过增加信贷资金量来弥补由于利差缩小而对银行收益产生的影响。

二、银行风险控制能力的分析

经过几年的股份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和盈利能力已经今非昔比,是可以应对适量的信贷增长的。自2008年10月以来,已经先后有5家国有商业银行准备增发次级债。工商银行准备在2011年底以前发行不超过1 000亿元的次级债券,交通银行于2009年2月9号宣布将于2011年底前发行不超过800亿元的次级债券,建设银行于2009年2月24日宣布准备发行人民币300亿元的次级债券,农业银行也宣布表示将发行次级债券来充实附属资本。

自2003年以来各个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在稳步上升的,因此发行次级债券并不是“近忧”,而是未雨绸缪。交行金融市场部预计,2009年银行贷款余额将增加约4.8万亿元。信贷规模的高位运行会使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出现动态下降趋势,制约信贷资金发放。安信证券一位分析师指出,发行次级债,还表明商业银行正在为将来可能出现的资产质量下滑风险早做准备。国际金融危机传导和国内经济下滑,对国内银行业的影响还将继续显现。各个商业银行都在为未来的可能由于经济下滑而导致的风险提前做准备。

这张图显示的是各个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在第四季度锐减的不良贷款中,国有商业银行的下降幅度最大。联想同期金融机构的巨额放贷,是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因此发行次级债券和大规模削减不良贷款也许都是在为投放巨额信贷资金做准备。这次信贷投放中,银行并不是完全被动接受政府发放贷款的指令,银行也有着自己的打算。首先现在处于低利率阶段,而低利率有助于企业增加对贷款的需求。而贷款利息收入仍在银行的盈利中占据重要地位,贷款的增加会增加银行的盈利,而且这次贷款发放主要有政府背景的项目,风险较小。其次降低存款准备金、减少央行票据的发行有利于使银行拥有了充足的流动性。最后,2008年12月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九项措施,内容除要求贯彻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外,还包括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发展、促进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等举措,这将改善银行信贷环境,促进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的稳步增长。自身利益和政策的支持也让银行有发放贷款的动力。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份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占有很大比重。而票据融资和短期贷款主要是由于满足08年由于信贷紧缩而抑制的贷款需求,此外贷款的表内外腾挪也是银行贷款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中长期贷款仍占有全部贷款的半壁江山,而中长期贷款又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行业、采矿和制造业,这就造成贷款行业集中度较高。而同期M2和M1的剪刀差已经拉大到12.11个百分点,显示大量资金滞留在银行体系内部,不愿进入到实体经济,造成“信贷热,经济冷”的局面,如果近期没有改观,那么信贷拉动经济的效果可能要大打折扣。

篇8

今年债市的形势相当严峻。自年初开始,债券收益率曲线便一路上行,平均上升幅度超过130个基点,虽因4月份CPI回落、5月份货币信贷显著下降和新股发行临时中断,以及近期资金充裕等原因,曾使得债券指数短暂稳定甚至小幅上涨,但从整体看,市场相当疲弱。

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比如货币政策调控力度的加大,对价格型工具的重视,多种手段加强流动性管理,抑制资产价格上涨,金融机构存款和收入的稳定性下降,债券市场供给的预期增加,以及投资者结构和主力投资机构行为方式的变化等因素,均对市场产生了影响,显示出逐渐累积的叠加效应。

对于未来债市的走向,有利与不利因素并存。有利因素主要是债券投资需求开始恢复,银行存款加速分流的局面有所转变,下半年贷款增速会下降,股票市场理性程度提高,同时,对四季度物价走势普遍存在明显下降的预期。不利因素也有,比如今年的物价走势仍存不确定性;货币当局对利率手段日益重视,利率运用频率在加大;国际收支压力会否减轻也事关未来的流动性管理和汇率政策,变数犹在;债券供给形势尤其是特别国债的操作,也是另一扰动因素。

从总体看,因流动性充裕、配置需求较大以及未来可能的有利预期,使债市买方力量正在伺机跟进。随着预期的明朗,需求将进一步显现,何时平衡仍有待观察。当前稳健的策略仍以防御为主,三季度末、四季度初或会有进一步延长久期的机会。

债券市场基本环境

今年的宏观经济与金融运行数据充满变数,这决定了债券市场走向的基本环境,并成为各方讨论的焦点。随着近期各项数据的集中出台,未来债市走向正成为关注的焦点。笔者对这些数据先来作一个评判。

综合看,当前宏观经济热度仍然比较高。

经济增长方面,GDP增速加快,一季度增长11.1%,二季度增长11.9%;工业增加值继续高位运行,以至于有学者惊呼“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出现良性大变形”。分析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7月份累计增长26.6%;上半年贸易顺差合计1371亿美元,较上年明显增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月份同比增长16.4%,增长迅速。

物价表现超出预期,7月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5.6%。央行监控的企业商品价格(CGPI)上涨有所加快。值得注意的是,与CPI和CGPI走势相反,作为先行指标,工业品出厂价格(PPI)7月份同比增长2.4%,涨幅持续下降。

从外汇储备的变化看,当前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进一步加剧。数据显示,今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已高达13326亿美元,又有大幅增加。

更为重要的是,国际收支盈余的来源结构可能发生了重大变化。2007年上半年外汇储备增加2663亿美元,而贸易顺差和FDI新增合计只有1446亿美元,二者相差1217亿美元,月均高达203.1亿美元。这与2006年全年差额7.33亿元、月均0.61亿美元的水平有极大差距。这或许说明有外资通过另外的渠道流入,包括出口收汇明显多于实际出口的贸易项下异常资金流入等,对此,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与宏观经济形势相对应,当前的金融运行压力也非常大。

截至7月底,M2同比增长18.48%,M1同比增长20.94%。按照既有的货币口径,货币供应一改5月份的下降势头,连续两个月增幅再度加大(见图1)。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7月份同比增长16.63%,较上月新增2314亿元,仍属相当高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持续了38个月之后,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同比增速大于贷款增速的情况自今年2月份发生改变,贷款增速开始大于存款,且持续5个月。尤其是5月份,因存款增长大幅下降,二者之间的差距突然加大。随后,存款又于6月份显著回升,由同比增长14.63%升至15.99%,7月份稳定至15.97%,仍低于贷款增速。此种回升态势能否持续非常引人关注(见图2)。

因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最近数月,基础货币同比增长较快,但扣除准备金率上调因素,基础货币增长相对平稳。

总体看,在当前宏观经济和金融运行形势下,近期经济政策仍将以紧缩为主基调,调控目标也趋于多元化,主要包括缓解国际收支失衡,从源头上控制流动性输入,同时减轻汇率的压力;货币信贷方面压投资,防止经济热度增加;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避免资产价格过快上涨;抑制物价;鼓励消费,减税增支。

针对多个调控目标,需要政策组合的多元化:

一是针对货币信贷增长较快,投资加速,以及价格上涨压力较大的情况,实施价格型政策手段,包括停征或减征利息税和加息。

二是针对新增流动性,采取多种工具加以回收,包括公开和定向发行央票。准备金率政策仍有可能采用,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其频率或将相对减少。

三是针对贸易顺差增长过快,通过税收政策和增加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方式,抑制出口,增加进口。未来上述政策仍有进一步操作的空间。

四是加强资本项目管理。进行引资政策的调整,由原来的“宽进严出”转为“进出均衡”。加强对资本流入的管理,控制外债增长。同时,进一步放松对资金流出的管制,大力发展QDII等。

五是采取综合性政策,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提高非鼓励行业或项目的准入门槛,隔断银行资金违规流向股市的途径,等等。

上述政策举措,均与债市有关。

如何对冲流动性

今年5月份之前,债市的流动性相当紧张。而近期,随着收益率的相对稳定、双边报价利差的缩小和新券认购倍数的提高,流动性似乎再度宽松起来。比如,即便有7月份货币信贷增速不减,CPI大幅高于预期等不利因素,债券需求仍然旺盛。8月8日上午发行的7年期国开行金融债,录得2倍以上的超额认购,并获得100亿元的全额追加,发行总量达300亿元,4.35%的发行利率也低于普遍预期。这一方面说明被压抑了长达半年之久的债券需求逐渐开始释放,同时也显示出当前的流动性仍然相对宽松。

对此,可做一大致回顾。今年上半年,粗略算来,由央票与回购到期及央行外汇占款增加,共投放流动性4.37万亿元。央行通过多种手段对冲掉其中的4.20万亿元,对冲比率高达96.12%,显示出央行控制货币投放的决心。

因多种因素相互交织,6月份的市场复杂而敏感。从6月份起,央行开始净投放货币,当月净投放2730亿元,7月份再次净投放1743亿元。虽然藉此稳定了预期,但流动性也开始增加。央行刚刚公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6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3%,其中国有商业银行2.43%,股份制商业银行4.14%,农村信用社为5.51%,充分反映了这一情况。7月份定向发行央票与随后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前后相隔仅一周,两次强力的数量调控,虽然起到相当的作用,但对应起来,也只是对冲掉新增的3000亿元左右外汇占款,并未根本改变流动性宽松的状态。

展望未来数月,因流动性的源头――国际收支盈余仍可能保持较高增速,流动性管理的任务将十分艰巨。对此,治本之策是提高消费,减税增支,以逐渐改变储蓄率过高的现状。而当务之急,是要同时加强对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管理。

而仅从对冲的角度看,因特别国债的发行,操作工具增加了,也更加富有弹性,这是一件好事。初步测算,若下半年新增外汇储备与上半年相当,则未来5个月(即8~12月份)因外汇储备增加而产生的货币投放为16581亿元(扣减掉了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因央票和回购到期而产生的货币投放为13815亿元,同时,考虑到8月和9月发行的3个月期央票会在年内最后两个月到期(按7月份发行1550亿元测算,两个月的规模大致为3100亿元)――几项加总,合计货币投放规模大约为33496亿元。这样,以上半年96.12%的对冲比率,则需要对冲的额度为32196亿元,再除去年内可能进行的货币掉期、8月15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8月份第一周已经发行的1100亿元央票,尚余26156亿元――这是在未来数月,需要通过央票与回购、特别国债及准备金率三大工具对冲的。

而具体如何操作,笔者认为只能大致做几种可能的分类。比如,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两次,将回笼货币3800亿元;通过特别国债(无论是卖出还是回购)回笼10000亿元;余下的12356亿元,需要发行央票和回购解决。若如此,则未来几个月的对冲操作从数量上看,大致是以央票发行对冲央票到期,而用特别国债和准备金率工具来对冲央行外汇占款的增量部分――这种假设与上半年不同。上半年的情况是,央票发行与正回购30316亿元,而央票与回购到期规模则有23504亿元,净额发行央票7600亿元,其中的6812亿元也被用以对冲外汇占款的增加。

当然,以上几种方式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比如减少准备金率调整,同时增加特别国债和央票的操作力度等。

在今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流动性是宏观宽松,微观偏紧。而近期的情况,则是微观偏紧的状态有所改变。当然,不同机构也存在结构性差异。对于债市而言,微观流动性的变化也体现在主力机构资产结构的调整,比如减少的信贷可能转化为债券投资。近期债市小有反弹,虽然量能有限,且出现反复,但也反映了在预期因素之外,流动性所起的作用。

总体来看,未来数月的情况仍非常复杂,除其他经济和金融指标外,国际收支变数也相当大。各数量工具如何使用,对冲比例怎样,操作节奏和时点如何把握并协调配合,固然决定了对冲的效果,同时对债券市场也会有直接的影响。

经济数据决定债市方向

央行8月21日再次宣布加息。这已是年内第四次加息。7月份的经济和金融运行指标显示,货币信贷增速加快,M2由6月份的17.06%增至18.48%,M1由20.92%增至20.94%,人民币贷款由16.48%增至16.63%;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加大,CPI由上月的4.4%升至5.6%。

市场也关注加息的节奏。比如,今年此前的三次加息,间隔时间均为两月,各方已将其视为正常的加息节奏――无论加与不加,一般是两个月后才见分晓。而此次加息与上次仅隔一个月。

实际上,在前不久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可明显感觉到央行的担忧在加剧。比如,央行认为,我国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更为明显,同时表明,维护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控制通货膨胀预期是其重要目标。基于此,有必要保持必要的调控力度。在工具的使用上,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利率等手段均会考虑。

在此背景下,央行果断升息,一方面说明决策高层对当前经济热度的担心确实大大加强了;另外一方面,近期国内资产价格连创新高,并伴随信用的显著扩张,联系到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前车之鉴,预防潜在的金融风险,或也是促使此次加息的关键要素之一。

当前经济热度不减,但因7月份一些重要的指标呈现出显著不一致的迹象,后续政策如何跟进,必然要看这些指标的变动,即其指向何时获得一致,何时趋于明朗。同时也要看其他的政策组合,包括财政政策及其他结构性的调控政策如何搭配使用。

在最近短短一个月里,货币政策举措频仍,除两次加息外,7月30日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8月16日定向发行1000亿元央票。但因资金充裕,机构的配置需求旺盛,上述措施对债券市场的影响似有逐步减弱之势。就在本次加息生效当天,8月22日上午发行了280亿元7年期国债,首场招标获得2.64倍的超额认购,票面利率3.90%,仅上升几个基点,并追加认购46.9亿元,继上周20年期国债发行后,再次显示出当前多空对峙的市场状态。

面对利率升势市场仍呈相持格局,笔者认为,近期流动性宽松,债券投资需求开始恢复,同时对四季度物价的走势普遍存在将明显下降的预期等当为主因。这些因素冲淡了未来仍然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从当前投资者结构的变化看,商业银行在债券市场的主力地位进一步加强,无论是绝对持仓量还是持仓占比变化,均有明显提高。回顾起来,2003年商业银行在整个市场37476亿元债券存量中,持仓占比为65%;2004年保持了平衡状态,规模与占比仅有微小增加;但在2005年有巨大突破,在当年72172亿元债券存量中,商业银行持有51008亿元,占比70.7%;2006年占比未出现明显变化;到今年7月底,在106385亿元债券存量中,商业银行持仓83283亿元,占比高达78.28%。随着股票市场投资回报的提高,一些投资者逐步弱化对债券的投资,从而更加凸显银行的作用。而贷款的季节性特征也带来债券投资的反向波动:如同往年一样,预计商业银行在年内未来数月,对债券的需求将有所加强。

作为债券投资的第二大主力机构,今年保险机构持仓占比略有增加,增幅较历年为小。其原因除投资渠道多元化外,由于赔付增速超过保费增速,使得今年个别月份净保费收入出现负增长,这也有相当关系。随着情况的好转,自6月份起,保险机构拿债积极性逐渐提高,7月份增仓达到年内最高的246亿元,这种态势或能在未来数月继续保持。

需要指出的是,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债券持仓占比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其他机构占比大幅减少有关。突出的是非银行金融机构:2005年持仓增加1870亿元,2006年增加2778亿元,而今年前7个月净减少竟然高达5593亿元,是整个市场中最大的卖方。其所卖的债券以目前的情况判断,大部应转为商业银行持有。

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和投资公司四类,其债券投资的大幅减少,系受到股票市场及其他产品回报显著提高的影响,只要这种回报可持续,资金短期内就不会回到债市。因此,未来数月债券市场潜力较大的投资者,仍将以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为先,其次是信用社和基金。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是反映银行体系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其近期已有明显增加。资金的相对宽松,加之资产配置结构由以贷款为主转向债券,商业银行将强化对债券的投资。保险公司净保费收入转好,投资债券的积极性也已有很大提高。

从期限结构的变化看,银行体系持有的央行票据在其总资产中占比曾高达8%,而国债仅占5%。整体看,因以央票为主的短期产品占比较大,未来或有延长久期的压力。来自中央国债公司的数据表明,7月份债券市场平均市值法久期在4.71年,若与市场水平相当,大概还需要配置一些期限稍长的债券。以近期的情况看,似有相当资金已流向中长期国债。至6月底,央行票据在银行体系的资产中,占比由5月份的8%下降到7%,且持有规模已连续两个月出现减少,由4月份的3.9万亿元降至3.7万亿元,大概便是对此的动态反映。

以上因素或许可以部分解释为何加息后短期利率虽有波动,但中长期债券尤其是中长期国债收益率仍然非常稳定。

篇9

近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联合《地方政府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决定在地方政府土地储备领域率先发行专项债券。《办法》规定,土地储备债券必须对应项目实施,并要求有稳定的预期偿债资金来源,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应当能够保障偿还债券本金和利息,实现项目收益和融资自求平衡。

这是今年试点按政府性基金收入项目分类发行的第一个专项债券。

实际上,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券并非新事。2015年4月,财政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自此,地方政府就开始了专项债发行之旅。近两年,很多地方发行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就包含了土地储备业务。 土地储备债券成为财政部为地方融资“扩明渠”的积极尝试。

那么,财政部为何选择当前这一时点,将土地储备债券作为一个独立的专项债品种推出?继土地储备债之后,未来地方专项债还将有哪些新的动作?

重要当口

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此时推出土地储备债券,起码有两重考虑。

一是地方融资“明渠”急需扩张。进入2017年以来,配合金融防风险、监管地方债违规举债融资,就成为财政部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一系列规范文件和开展地方巡查,急堵地方违规融资暗道。

“被堵住暗道的地方融资需求,急需更多的明路来疏导,地方基建既是当地需求,也是中央稳增长的手段。”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朝才表示,在这种背景下,土地储备债券成为财政部为地方融资“扩明渠”的积极尝试。

为何过去两年的专项债难以满足地方融资的胃口?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王雍君对记者表示,过去两年专项债的发行较为笼统,虽然规定与项目对应,但债券发行很少明确具体项目,涉及土地储备的,也多以“用于土地收储项目”等模糊的表述概括。

市场普遍认为省级政府对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的责任没有实质差别,省级政府就是专项债真正的偿还人。由于一般债券要靠一般财政预算收入还本付息,每年发行规模基本由赤字率锁定,因此专项债券的规模就跟地方债券后续的增量筹资形成了直接挂钩的关系。但如果专项债券的偿还主体默认还是省级财政,这导致地方专项债券确定发行规模时,还是会参考省级一般财政预算,这就严重限制了专项债的发行规模,跟不上地方融资需求。

“财政部希望把专项债做大,如果能够确保以项目收益作为专项债的偿还来源,也许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赤字和债务余额管理的限制,专项债的融资规模就能跟上去。”一位接近财政部的人士对记者表示。

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由于土地储备的收入比较容易和特定土地资产相对应,因此财政部以此为突破口,开始推出专项债新品种。

财政部此时推出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还有另一重考虑:2018年地方债务置换将逐渐走入尾声,这为专项债券明确与项目挂钩,提供了现实可能。

2015年至2017年,是财政部集中推进地方债务置换的三年,在此期间,地方专项债中置换债一直占主要位置。以2016年为例,全年共2.51万亿元人民币的地方专项债券,置换债占2.11万亿元,新增专项债仅四千亿元。

置换债的初衷,就是把省市县各级融资平台的未偿旧债都置换到省级财政,这也是过去两年市场上天然将专项债视为省财政兜底的根本原因。在这种背景下,仅占很小比例的新增专项债,难有规范发展壮大的条件。

据记者了解,至2018年债务置换总规模将收缩至1万亿元左右,并在2018年8月前完成全部置换,专项置换债规模也将随之大幅下降。这将为地方专项债券的独立运转提供更多的现实空间。

四个拓展方向

作为探路之举,土地储备债券的推出开启了地方专项债的升级之旅。据记者了解,下一步地方专项债券可能将在四个方面进一步拓展。

首先是地方专项债券的品种将更加丰富。在用途分类上,能源建设专项债券、机场建设专项债券、污水处理、区域电网乃至收费大学生宿舍等,都是未来可能推出的选项。

新品种推出的步伐正在加快。记者了解到,财政部与交通部可能将在近期推出收费公路专项债,两部委正在制定有关收费公路O钫管理条例。

在期限分类上,目前专项债券有 1、2、3、5、7 和 10 年等种类。“未来还可考虑发行 1 年期内的短期债券以及 15、20 年期的长期债券。”中央财经大学教授、中财―鹏元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执行所长温来成说。1 年期内的短期债券可以是地方政府周转性资金,长期债券可为地方大型建设项目提供资金,且满足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投资者的需要。

二是专项债券的规模比例还将调整。最近几年,地方政府新增发行的专项和一般债券的规模比例快步缩小,2015年新增地方专项债仅为一般债券规模的五分之一,而在2017年财政预算中,二者新增规模都设在8000亿元左右,已几乎达到1:1。

“未来专项债券规模的发行规模可能会逐步超过一般债券。”上述接近财政部的人士表示,尤其对于那些以往还本付息情况好、高质量项目比较多的发达地区,专项债券占地方债的比例可以考虑提高到70%左右。

三是专项债券发行主体的级别,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扩展至地级市。“其实无论是一般债还是专项债,发行主体都应可以考虑有所扩大,但专项债直接跟项目挂钩,所以需求更加明显。”温来成说,部分专项债券甚至可以考虑扩大到财政经济实力较强的县级市。

但温来成同时认为,相对于扩大发行品种和规模而言,扩大发行主体仍是长期之举。这需要一系列的机制建设先行,比如实行省级政府对市级政府债务不救助的原则,完善市级政府的债务风险责任追究制度等等。

四是构建偿债保障机制。过去两年由于专项债大多为置换债,似乎不用考虑债券到期“还不上”的问题。但伴随土地储备债券的推出,违约机制的安排便不可回避。如何避免专项债走上政府隐形兜底的老路?

篇10

《投资者报》记者 薛玉敏

10月中旬以来,大盘进行调整,但是保险板块走势却强于其他非银行金融板块。究其原因在于四大险企业绩堪称亮眼。

数据显示,新华保险前三季度实现净利63亿元,同比增长60%,增幅居于上市险企之首;此外,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76亿元、317亿元、90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16%、36%、11%,皆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新华保险60%增长超预期

在四家上市险企中,新华保险的净利润增幅遥遥领先,高达60%,超出市场预期。资本市场对于新华保险的高增长也给予了回报。自业绩公布后,新华保险股价上涨了12%。

净利润大幅度增长的最重要原因是投资收益率最高,以5.6%的年化投资收益领先同业。而国寿的总投资收益率为5.10%;太保的年化总收益率为4.7%;平安的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4.6%。

三季报数据显示,新华保险前三季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862亿元,投资收益2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和32%。由于投资收益率的提高,今年上半年新华保险还有10亿元浮亏,到三季度末就上升为净浮盈6.7亿元。

长江证券分析师刘俊认为,新华保险收益率高源于去年资产结构调整带来的收益在今年释放以及新增保费持续加大非标资产配置。从公司资产配置结构来看,压缩持有至到期债券配置,控制可供出售和定存规模,增加交易类企业债、项目资产计划以及归属贷款类债券计划是主要方向。

截至二季度末,新华保险非标资产投资983.87亿元(其中2014年度新增409.97亿元),其中占比最高的为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占非标资产投资总额的49%。

不过旦夕祸福相依。非标资产的增加成为前三季度新华保险盈利的保证,但是由于非标资产流动性差,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风险逐步暴露,再度大幅提升空间有限。

中信证券分析师邵子钦认为,公司明年投资收益率将面临重大下行压力,将会影响公司净利润发展,公司高速增长不能持续。

另类投资提升投资收益

前三季度,由于股市整体向好,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也水涨船高。不仅新华保险投资收益高涨,其他公司投资收益也不错。

三季报显示,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较2013年同期提升明显。截至2014年9月末,国寿总投资收益率和净投资收益率分别为5.1%和4.83%,较2013年同期的4.97%和4.51%大幅提升;平安保险投资组合资金年化净投资收益率5.3%,较2013年同期的4.9%上升了0.4个百分点;新华保险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6%,较2013年同期的4.5%提升1.1个百分点。太保在固定收益类的债权计划、理财产品、其他固定收益等类别上的投资增长最快,三项占比合计达到9.6%,较上年末增长2.4个百分点。

究其原因,一是继续增加另类风险资产配置比例,二是从三季度“股债双牛”中获益。记者注意到,随着投资渠道的放开,另类投资业务上升已成保险行业共性。根据保监会最新披露的数据,今年前9月,其他类别投资已经达到约1.83万亿元,占投资额比例为20.85%,2013年末这一数字为16.9%。而债券投资比例也逐月下降至40.52%,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占比长期维持在10%左右的水平。

以中国人寿为例,截至三季度末,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近400亿元,自有资产规模超百亿元,控股企业十余家。业务主要涉及不动产投资、酒店经营及物业管理,主要资产分布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成都和昆明等城市,在包括北京金融街、CBD及上海浦东等核心地段拥有近50万平米的写字楼、酒店资产。三季报当天,中国人寿还签订了另类投资协议,加码另类投资。

2014年上半年,中国太保继续加大优质定息资产的配置,加快拓展另类投资业务。新增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777.21亿元,债券投资及定期存款总额上升,较上年末分别增长10.6%和13.4%;债权计划投资总额较上年末增长24.6%。

中国太保透露,公司加大债权投资计划的发行力度,发起设立了11个不同类型的债权投资计划,合计发行金额146.40亿元。同时,逐步丰富资产管理产品体系,上半年新发各类资产管理产品20只,产品种类覆盖权益、债券、混合、现金管理、指数、FOF及存款型等7大类。中国太保的另类投资占比也在不断提升。

退保压力国寿最高

在业绩大好的同时,四家上市寿险也面临着退保率居高不下的问题。受各类理财产品冲击,四家公司退保增加,而且还都出现了超过30%的增长。

中国人寿退保压力最高,退保金额高达826亿,增长超过60%。中国人寿在季报中称,退保主要是受各类银行理财产品冲击。

在长江证券分析师刘俊看来,公司退保压力增加一方面反映出保险产品尤其是银保强调收益率类型产品的吸引力不足;另一方面公司推出的高现价产品鼓励一年后退保都会产生退保大幅增加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