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建设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3: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道路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目前,中国正经历着迅猛的城市化进程,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数量将达到50%。城市交通需求正在持续增长,而经济增长和收入增加将对未来的城市交通需求起到一种推波助澜的刺激作用,从而导致环境污染恶化和土地消耗增加以及城市交通阻塞。我国城市普遍存在道路密度(道路总长度/城区建成总面积)、道路面积率(道路面积/城区总面积)偏低的问题,这是我国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拥挤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城市道路的密度只有6.8km/km,而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发达国家就已达到20km/km。20世纪90年代中期,城市的道路面积率,我国北京为5.9%,上海为6.4%,而国外东京为13.8%,伦敦为16.6%,巴黎为25%,纽约为35%。1995年我国城市道路总长度130308km,平均每万人拥有的道路长度为7.0km;道路面积为135810万m2,平均每万人拥有面积7.373m2。2000年,全国城市道路总长达到159617km,平均每万人拥有道路长度达到7.6km;道路面积达到190357万m2,平均每万人拥有面积达9.1万m2。近年来,国家虽不断加大城市道路建设力度,但仍赶不上车辆的增长速度,且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差距仍很大。
2我国城市道路建设发展的战略选择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远期战略规划要保证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城市交通发展目标必须与城市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相协调,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以轨道交通为基础的运输系统与其竞争的模式具有较大技术优势:包括较大的运量、高效的土地利用、较低的能量消耗和环境污染。此外,轨道交通的发展轴作用可引导城市形态的变化,有助于实现商贸的聚集效益,它是特大城市及其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优势:①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具有较大的运输能力,能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中的拥堵现象;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具有较高的运送速度;③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具有较高的准时性及较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耗低、污染小。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有利城市环保
用轨道交通替代公交车成为大众通勤工具的首选。由于减少在市中心运行的轿车和公交汽车的数量,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城区汽车尾气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国外研究表明,轨道交通单位运输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小汽车的10%和公共汽车的25%。
2.2大大地缓解交通拥挤
轨道交通还是一种大运量的交通工具,国外许多大城市轨道交通承担的客运量占全部客运量的一半甚至80%以上。地铁每小时单向运送能力为3~6万人次,轻轨为2~2.5万人次,而公交车为2000~5000人次。
2.3安全
提高了交通的安全性,轨道交通的安全性要比轿车和公交汽车的安全性高出若干倍。
2.4提高流动性
方便快捷的轨道交通系统,将提高市民的流动性和机动性。
2.5带动沿线物业及房地产开发
轨道交通必然使沿线城市地价上涨,提高沿线物业及房地产开发价值,带动轨道交通沿线的旧城改造和新城区的开发。由于轨道交通可以为中长距离的通勤问题提供快速和低成本的解决办法。因而,城区居民将沿轨道线向城郊扩散。
2.6增加就业岗位
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运营与维护,将拉动内需,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2.7商贸集中
轨道交通的发展轴作用有助于实现商贸的聚集效应,使城市形态发生变化,资源分配将更加趋向合理化,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升级。
3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发展对策
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提高人们出行的效率、城市经济活力和竞争性;体现交通服务的社会公平性;实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性。为保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
3.1实施轨道交通优先政策
实施轨道交通优先政策和相应的产业、技术、经济、投资、财税政策;改变政府主导的投融资模式。引入市场机制和商业化运作模式,通过市场和政策手段,实现投资——建设——运营——回报——投资的良性循环。
3.2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融资
转变体制,完善机制,建立市场化投融资模式;分解建设工程,降低进入门槛,化整为零;注重外部效应,受益群体买单。
3.3长期坚持发展大容量的轨道快速交通系统
发展多种轨道交通系统,地铁、轻轨、市郊铁路,注重轨道交通经济带的开发。选择房地产业、商贸业、制造业、文化产业等业态开发形式,积极开发地上资源、地下资源、车站资源及其他形式的资源,带动沿线商贸流通业的繁荣,促进郊区卫星城的发展。
3.4建立良好的换乘系统
统一协调交通形式,综合考虑,互相衔接,建立良好的换乘系统。延伸轨道系统到近远郊区的人们集聚地区,改善乘车的方便性;制定合理的轨道交通票价。根据运输市场的供求关系、交通需求弹性和客运服务的水平等因素采取的票价制定对策。根据不同情况,细分票务系统,提高票务系统的回报率。
篇2
关键词:城市道路;建设管理;措施;建议
城市道路是一个城市的骨架,密布整个城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道路网。城市街道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线”的形式广泛分布于城市中,联系着城市的“点”与“面”的绿地,组成完整的城市园林绿地。
1.当前城市绿化建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1道路建设与绿化建设体制的矛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条例》第11条规定“工程建设项目的附属绿化设计方案,按照基本程序审批时,必须有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参加审查”。第16条规定“城市绿化工程竣工后,应当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该工程的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但是按照现行城市建设体制,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方案的审查在贵州省的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大部分没有开展此项工作。如园林绿化建设工程竣工后的验收,只要不是园林部门组织实施的项目,园林主管部门大部分都没有参加验收。由于该体制的矛盾,导致部分道路绿化建设工程质量不高出现,绿化重复建设的现象。
1.2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1.2.1管养职责不清。管理人员受制于当前养护机制落后,重建轻养。园林绿化养护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养护,主要表现疲于应付各种病害(包括被损坏的花池、树木等)。正所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养护过程中缺乏路况调查、病害预测以及适时养护的决策和养护规划。
1.2.2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需投入人力、财力、物力,养护管理本身并不创造经济效益,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又不直接体现为货币价值,因此许多人认识不到养护的重要性。但目前,市级园林部门在养护上有了一定的认识,养护管理资金拨付有了相应的机制管理。
1.2.3养护体系不健全。目前养护人员基本是从社会直接招聘失地的农民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多为工资待遇低廉的年老体弱者或妇女,只能做修枝除草、浇水施肥、清扫等技术含量低的工作。由于养护经费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缺少,养护操作中缺乏技术性、针对性,该现状制约着养护管理的发展。
1.2.4法规建设滞后。近年来,园林绿化建设突飞猛进,人居环境水平逐渐提高,因此,需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养护保障等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完善养护系统,以实现养护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
1.3绿化建设中的不合理现象
近年来,随着全国城乡绿化一体化的全面开展,城市道路绿化在欣欣向荣的建设过程中,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道路绿化建设形式比较单调,无区域特色。在道路绿化施工建设过程中存在了一些问题,例如在行道树方面,为了1条道路的美观,行道树树池被水泥盖板铺装,缩小了行道树树池的渗水透气面积,不利于树木的生长;中央分隔带及行道花池在建设过程中预留深度有限,种植回填土比较浅,而且多数种植回填土不是种植土,导致土壤不保水;水泥路面的蒸烤、太阳的直射,最终导致植物的灼烧现象严重,例如杜鹃花、洒金珊瑚;在建设过程中将喜光植物种植在郁闭度比较高的林下,不利于植物生长,例如红叶石楠、红花槛木、红叶小檗等;地被草坪的单一,不利于景观效果。
2.改进和加强园林绿化建设工作管理的措施
2.1规范市场的监督管理
在建设过程中的道路绿化施工,应具备相应的园林绿化施工企业资质,园林绿化施工企业中必须具备有经验的园林绿化工程师,对道路绿化建设中的用材、用工、工艺等施工质量及景观效果严格把关,切实提高园林工程建设水平,保障设计的绿化景观效果。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及监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园林绿化专业技术资格,加强对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检查和施工技术指导,确保道路绿化建设顺利完成。项目建设部门在建设过程中对绿化苗木质量需进行严格把关,杜绝不合格苗木进入施工现场。设计人员应随时随地对选苗、进苗、施工工艺等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监督。总之,为了保证城市道路的绿化效果,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施工单位等共同控制,才能达到良好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成果。
2.2合理的施工季节
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工程是涉及生态、土壤、植物、城市规划、建筑等多个专业的系统工程,不能简单等同于建筑工程。城市道路绿化是唯一有生命的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建筑物、构筑物及各类市政实施密不可分,必须统一规划,协同建筑综合管理。根据植物的生态学特性,应结合工程建设的工期,提前安排道路绿化苗木种植的适宜季节施工,尽量不要反季节施工。合理的施工季节能保质保量完成绿化建设,同时不造成资金的浪费,节约成本。
2.3强化日常管护
近年来,城市道路园林绿化建设突飞猛进,绿化面积增长快速,人居环境逐渐提高,因此需加速制定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养护保障等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建立完善的养护系统,实现养护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
3.在管理体制和策略方面的几点建议
为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中心,根据目前道路绿化建设的状况,园林绿化管理应实现事企分开、管养分离、科学管理、养护管理,创造新的局面,打破原有“重建轻养、被动养护”的格局,从而在新形势下营造高效、灵活、开放、竞争的市场化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模式。最大限度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水平,有效提高养护质量和推动园林城市绿化整体水平,形成绿化养护管理的市场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机制。
3.1实现管养分离
园林绿化养护是一个新事业,轻装上阵,包袱不重。为理顺管理体制,实现管养分离,随着市政公用事业进程的不断推进,园林绿化养护走向市场化是必然趋势。根据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特点和市场运作规律,逐步推进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进程。
3.2建养并重
建设过程中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指导思想,充分认识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做到“三分建,七分养”,建养并重,保证园林绿化工作的健康发展。确保建设成果,巩固绿化效果。
3.3加大培训教育和宣传力度
抓好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招进一批学习园林专业的青年技术人员,适时组织对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培养和锻炼一批懂业务、会管理的骨干力量,提高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建立一套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
3.4发挥园林部门的监管职能,提高监管效率
篇3
关键词:城市道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城市道路是连接城市各个角落的重要纽带,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也随之繁荣起来,如何解决城市道路建设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确立科学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成为了城市道路建设的首要问题。我们要把城市道路建设和其他类型的公路建设严格的区别开来,科学的评价城市道路建设各个阶段的环境影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消除环境污染问题和路域生态问题,这是目前广大道路建设工作人员面临的一项重大的任务。
1.城市道路与其他类型公路之间的差异
城市道路和其他类型公路之间的共同点就是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但是两者之间也是存在严格的差别,我们要认真分析其差别,把握城市道路建设的独特性。城市道路建设与其他类型公路建设的差别主要表现在:(l)其他类型公路在设计过程中是将线性的流畅性,土质构造等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而城市道路建设在设计过程中,由于周围建筑物及人们出行路线的影响,在线性上产生很大的阻碍,其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加强各个居民点和主要消费场所、娱乐场所、办公场所等地之间的联系。此外在道路坡度、车速以及交通密集度等问题上二者之间也是不尽相同的。(2)从服务范围上来看,城市道路主要是服务于城市内部的居民,范围比较狭窄,且密集程度高。而其他类型的公路主要是连接各个分散的乡村或城市,主要是服务于两个不同区域的货物运输或居民往来,路线往往较长,分布比较稀疏.(3)城市道路沿边的基础设施以建筑物为主,主要分为居民区、企事业办公楼、休闲场所等。而其他类型的公路沿边则以山地、丘陵、村庄、田地、河流、城市等基础设施为主,数目较多。(4)城市作为经济较发达地区,人口密集,人口密度大,城市道路沿边的人口分布均匀其密度高。而其他类型的公路沿线多为山丘、田地等,人口密度小,且分布不均匀,有些公路旁边甚至无居民居住。
2.城市道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
城市道路建设在各个阶段必然会对城市环境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1)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由于城市道路沿边的人口分布密度较大,所以首先在施工期就会对居民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方面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工程占用原有道路,妨碍了居民的正常出行,甚至阻断交通,为居民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大大影响的这一时期的城市景观;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噪音,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施工造成居民住房、供水、供电等设施的搬迁,都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规律和质量。(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道路建设施工过程中,会造成周边绿地、土壤植被的破坏,破坏城市的人工绿化系统。施工所产生的粉尘、烟尘会因建筑物密集而无法消散,严重污染城市的空气质量。(3)对水、声环境的影响: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施工排水过程可能会将含有油污或有害毒素的污水流入城市地下水道中,污染城市用水。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工具也越来越多,城市交通噪音问题也愈演愈烈。城市道路噪音预测系统建设不够科学和完善,公路噪音预测公式中的相关系数没有得到修正,造成预测结果误差较大。
3.城市道路建设的环境保护措施
城市道路在不同的建设阶段会产生不同的环境问题,因此我们在道路建设过程中要分阶段有针对性的解决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1)城市道路设计阶段的环保措施:进行科学而准确的环境影响评价;在施工设计图中,加强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在投标的合同书中加入环保条款;施工过程中加强环保监督;工程竣工时进行环保措施的评价、验收;后期加强环保维护和环境问题的投诉、监管。(2)城市道路施工阶段的环保措施:施工期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做好植被绿化工作;将施工废水、污水进行过滤处理,净化达标后再排放;施工机械在运作过程中严防漏油现象;施工线路尽量避开居民区,可采取下穿路基或隔声土堤、多孔沥青路面等措施,严禁夜间施工等避免噪音污染,影响居民生活环境;采取施工场地洒水,施工加盖帐篷,或者施工地设在下风向附近无居民区的位置等措施,减少粉尘、烟尘污染。(3)城市道路营运阶段的环保措施:在道路运营期间,我们可以建议道路10米以内的居民进行搬迁或者在道路两旁加种隔音绿化带,禁止超载运输车辆通行,进入城区禁止鸣笛等措施减少噪音污染;汽车尾气要达标排放,装载含尘量大的货物要加盖布篷,种植尾气净化的植被等措施减少城市大气污染;道路附近居民点处的汽车维修站、加油站的污水、油污要达标后排放,严防污水、有毒物质进入居民的生活用水中去。
4.城市道路的环境影响评价
城市道路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指对道路建设项目、地区开发计划在实施后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的预测和评估。在对城市道路建设可能会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鉴别、预测和评估,并采取科学适当的措施来减轻或消除环境污染等不良影响。城市道路建设作为较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周边环境的影响是复杂而广泛的,所以我们要对城市道路建设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已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环境污染的防治。
(1)城市道路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在我国城市道路环境影响评价的的内容包括社会经济环境的评价、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大气环境影响的评价、噪声环境影响的评价四个方面的内容。社会经济环境主要是指城市道路在建设期间的资金、人力、物力等的投入以及在道路运营期间的收益和社会影响;生态环境影响主要是指城市道路建设过程及建成后在保护城市地下水,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平衡方面的作用;大气环境影响主要是指城市道路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如净化空气、减少粉尘污染等作用;噪声环境影响则是指在城市道路建设及运营过程中,道路对于降低噪声污染,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2)城市道路环境评价的方法及效果界定:一般来说城市道路建设项目都呈现线状分布的特点,所以在测评过程中我们一般采用以点带线的方式,对环境敏感区域进行重点测评。对大气、噪音污染等环境问题采用模式计算或者类比分析的方法,而对社会经济环境以及生态环境影响的测评则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对城市道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效果的界定主要是基于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处理环境污染的多少和保护环境空间的大小;第二个方面是采取的措施与国家规定的标准是否契合。通过科学有效的城市道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效果界定,可以为道路的环保设计、环保监测提供依据,切实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5.结语
城市道路建设作为一项重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城市居民和城市环境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各个城市不同的环境特点,因地制宜的进行施工建设。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把环境保护放在首要的地位,实现城市道路的可持续利用,起到节约资源的效果。在城市道路建设的各个阶段,我们都要做好对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环境影响、大气环境影响和噪声环境影响的防护工作,务必实现低污染、低排放、低影响的目标。我们要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把城市道路建设和环境保护都提升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郭瑞军;王晚香;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预测及评价阴二交通与计算机,2007年25(6):77一80
篇4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的布置也日益复杂。当前,我国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维护力度方面还比较薄弱,城市道路多次开挖,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常见,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而且还破坏城市道路地下管线。因此,对于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的建设与维护成为了一个研究的话题。
1、城市道路地下管线存在的问题
(1)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道路经常重复建设,多次开挖,使得城市道路地下管线遭到损坏。当对城市道路多次施工时,各种管线会受到影响是不可避免的。而由于当前审批程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地下管线出现排列错乱的局面,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2)地下管线产权人一直以来有无偿使用地下空间的传统,不愿承担作为受益者应分担的政府在道路建设上所投入的征地拆迁等必要成本。现国有出让土地已普遍实行了有偿使用制度,地下土地则成为了被遗忘的资源,给水、排水、电力、电信已习惯于无偿使用国有的地下空间。
(3)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的施工范围现只局限于通信管线方面,却没有把电力、供水、供气等管道线路划到地下管线施工范围中去。地下管线产权不集中,多头管理,各自的管理规定衔接不够或相互矛盾,缺乏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造成对地下管线的管理缺乏统一性、长远性、一致性与协调性。2、城市道路地下管线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对城市道路地下管线没有进行科学规划,对地下管线缺乏统一的管理。当前,我国城市道路地下管线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规划进行操作,遇到线阻时,经常乱改线路,导致线路混乱。有些线路被施工人员随意改动,使得跟原来的规划不相同,原来图纸上是一条可以施工的路由,现在打开,各种管线已经占满,而污水管接入雨水管中,汇水区的排水管径到下游突然变细水管了,地下管线规划理念没有得到重视,也缺乏技术的支持。
2)城市道路地下管线运行部门比较复杂,而且还很乱,制度也不相同,可以说相互孤立,没有紧密合作,缺乏有效的协调、管理。虽然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但是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制度还不够完善,因而对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缺乏有效的管理。
3)当前,对城市道路地下空间认识还不够高,相关制度不够完善,没有完整的管理办法。地下资源使用费也没有收取,使得道路再三开挖。3、如何做好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的建设
(1)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有了周密统一的规划,设置了统一的综合管理部门,进行了精细严实的设计,就为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创造了先决条件。有关部门必须确保地上道路与地下管线项目同时进入招标程序,而且尽可能地在同一标段由一家道路施工单位总包,再由其量力把地下管线分包给资证齐全的商家。这样极大地减少了协调环节,提高了工效,确保了工期和质量,确保地下管线的建设。监理部门要严格以标准和规范为依据,按照不同专业,从原材料、施工、检验各工序把好质量关。
(2)档案资料,电子管理
地下管线是地下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管网的设计、施工资料,要做到地下方位清楚、三维尺寸精确、施工查找方便,为城市的近期、远期设计施工提供完整可靠的资料。要率先在这一领域实行电子化管理,以确保在今后道路改建扩建工程中,不再出现因目标找不准而挖损管线的事故。
(3)以设计为基础,精细严实
工程优劣成败的基础是设计,其是城市道路与地下管网建设能够协调发展的关键,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设计单位必须要做到精细严密。要做到精细,设计人员就应当严格按照规划和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同时还需要在设计图上开辟“协调”一栏,会同专门人员对设计进行审核会签。而严实其实就是要做到设计严谨,实事求是,既要按照规范,又要深入实际,敢于创新。
(4)以管理为本,固本清源
最大限度的减少环节,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成本协调各个环节以各个部门的间的问题是管理的基本出发点,要做好管理工作应当成立一个常设的综合管理部门,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久拖不决,该管理部门应当要高于其他部门的管理规格,比如可由某一级领导兼任该部分最高领导,下设常务人员处理日常事务。
(5)以规划为纲,纲举目张
作为城市建设、道路建设和发展纲领性文件的规划,应道要同时具有权威性、严肃性、科学性、超前性、协调性及可操作性。城市建设与道路建设的任何一项工程都必须要无条件地置于规划的统筹之中。使得规划能够做到历史传统与现在文化、传统与创新、现实与未来、人与自然的有效结合。于此同时,也应当以规划道路建设为纽带,连同相关的地下的供水、供电、供气、排雨、排污等配套工程一同绘就报批,实现上宏观层面上的协调以及在微观的可操作性。
(6)做好维护工作,确保使用寿命
根据城市道路实际情况,首先,制定出相适应的地下管线设计方案,创新思想,全面考虑,合理规划和布局地下自来水线路,排水线路和煤气线路,此外还有通信网络线路等,规划和铺设,不同线路之间应该腾出一定的空间,这样就可以保证线路不交叉,地下管线便于分开管理。其次,建立和完善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维护的相关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地下管线的利用不仅影响到市政加、规划、建设、信息办等多个部门,这些部门在制度相关法律制度的时候,应紧密配合,加强沟通,这样制定出来的法律制度更好的实施,便于建设单位自我约束;
四、总结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地下管线能否正常运作,不仅关系到城市道路的合理发展,也影响到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针对我国城市道路地下管线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解决这些问题,合理维护城市道路地下管线。此外,还应该设立城市道路地下管线规范制度,成立管理部门,加强监督,尽量避免多次开挖的现象,为地下管线正常运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郝红雨. 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J].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5(04)
篇5
关键词: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讨论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城市越来越多的路与桥从投资、设计到建设上,不仅仅是考虑汽车的通行,体现的都是对人的良苦用心,以方便为主导。未来道路交通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方便快捷的交通能推动城市建设快步进入新纪元。而道路拥挤、文通秩序混乱、居民出行所需时间过长、道路承载能力跟不上机动车增长需求则严重制约着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管理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下,顺利度过目前机动化起步阶段,才能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
1 我国城市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工程设计不合理
工程设计是工程施工的前提,没有高质量的设计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工程。一个项目由一个有经验的结构工程师主持负责,能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设计理念,从而做出优质的设计方案。另外,设计中使用的测量数据不准确、结构方案不合理,存在明显缺陷,必然留下无法弥补的质量隐患。
1.2 交通组织不合理
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道路资源,尤其是支路,造成主干道的交通负荷较大,路口通行困难。根据调查资料统计并推算而得,以上海为例,2001年上海中心区道路全日交通负荷为249万车公里,高峰小时内达25万车公里。其中支路负担28%,干道72%,车行道展开长度530km。
1.3 现行道路交通管理体制,混行交通严重
我国由于人口众多,而近几年的城市化规模进程的加速,使现阶段我国城市居民的人口过于集中。主要出行方式仍以自行车为主,次之为公交或步行,但是由于我国交通参与者的大多数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交通安全感与实际的交通安全状况偏差较大,造成了严重混乱的混行交通状态,加剧了道路交通的拥堵状况。
1.4 道路规划不合理
我国旧的道路基础对现在社会生活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城市的结构、形态与道路系统均是历史上基本形成的,并且以往的城市规划管理仅仅重视城市的总体规划,对于规划的具体实施、操作准备的不足,在实际的工作之中就出现了从总体上看城市道路密度是合理的,但是由于结构上的不合理,环城快速路能上不能下等尴尬局面的出现。
1.5 交通设施配置与城市交通流量变化不匹配
红绿灯的设置:科学的红绿灯设置应符合绿波理论,即两个相邻路口间的相对相位差合理,就能一次性清理掉所有的车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拥堵的状况。
交通标志的设置:按规定主次干道路面上必须是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隔离,路面交通标牌、标志、标线齐全,交叉路口和危险地段要设置指路牌和安全警示牌。主干道上指路、指示标志、标线都要清晰美观,让人看清,导向箭头标线应前置。
2 城市道路发展的策略
2.1 正确做出城市道路交通现状调查
从影响路网容量的因素看,道路基础设施作为机动车交通的载体只是反映了硬件条件。除此之外,路网的承受能力与城市交通宏观政策和管理也具有密切关系。这方面牵涉到对私人机动车的使用和管理政策、对出租车发展的政策和对外来车辆的管理政策等等。应调查、搜集的资料包括:交通网络结构及道路几何要索资料、历史道路交通量及流向资料、现有文通管理设施及效果资料等。道路网究竟能承受多少机动车保有量,这是城市决策者需要掌握的问题。要对交通发展的进度做出正确评估从而合理地分配和使用道路资源。
2.2 制定高水平的设计方案
市政道路多为政府财政筹集资金,在确定质量、进度、投资目标时有可能产生较大的随意性。另外,市政道路设计时要结合本城市的近期规划和长远期规划,综合考虑与给排水、电力、燃气及通信等管线的平面布置和交叉,避免发生大幅调整路线和管线布置冲突等现象。因此,建设单位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要与设计单位保持良好沟通和联系,协调好各个管线单位间的关系,尽可能让设计单位交出高水平的设计方案。
2.3 制定科学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
宏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的目的是制定城市交通发展政策,影响、优化交通结构。优化城市文通结构的本质是优化城市道路资源的利用。它通过交通政策的引导来实现,而政策的实施需要强有力的保证体系。在制定城市交通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应重视发展的观念。只有通过发展,逐步实现城市和国家的现代化,问题方能解决。机动化汽车技术要发展,城市也要发展,要通过城市的发展,适应城市机动化进程和汽车技术的合理发展。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和道路文通设施的建设资金给予必要的保证。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近期的发展建设不要为远期的发展制造障碍,不能只顾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垅效益,要为远期的发展留有余地。
2.4 加大立法执法力度并大力宣传交通法规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交通管理经验告诉我们,要管理好城市道路交通,既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法规体系,并严格执行,又要使市民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让人人都参与交通管理,才能把城市交通管理好。首先,成立城市交通对策委员会。研究协调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从供求方面采取措施,科学制定交通法规进行综合治理。其次,严加治理交通污染。集中力量科技攻关,消减汽车尾气。严禁汽车喇叭鸣放的规定要继续执行,尽力制止和避免对城市交通规划管理的人为干扰,维护管理法规的严肃性。
3 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问题的核心是要实现城市交通现代化。城市交通现代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设施装备现代化,即城市交通设施技术水平要不断提高,既要发挥现有的实用技术,又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新技术,谋取综合效益。二是交通战略现代化,即政策措施要不断完善,既要合理调整交通供需与交通方式的协调配合,又要提高城市路网在整个城市活动的运输效率。先进的设施是硬件前提。正确的战略是软件保证,两者相辅相成。
总体目标应该是,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建设大城市现代他的多层次的综合交通体系。所谓综合交通体系,主要包括:具有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网络系统,设有快、慢分道,专用的快速汽车干道、公交优先行车道,以及足够的停车场地。具有经过专门设计的各种专用车辆,便捷的公共汽、电车和出租车,以及必要的轨道捷运系统,各种车辆形成互补的群体。有严谨的交通法规、客货运输管理规则、交通设施管理规范。
4 结束语
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道路的交通流量越来越大,建设单位对道路设计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同时,道路工程畅通与人性化的设计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好的城市道路既能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需要,又能美化市容环境,给市民一个良好的出行环境。城市道路的建设,包含较多专业内涵,诸如前期评估、道路的规划、道路设计、给排水的设计、路面结构设计以及管线的综合设计等。城市道路如同城市的骨架支撑着城市的发展,其建设水平与城市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均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道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专业的协调管理工作必不可少。如何处理好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满足城市道路的交通功能同时,重视人的精神感受,为人们创造人性化的城市空间,将成为城市道路建设中越来越重要的主题。相信在未来的城市越来越多的道路会呈现出风格各异的色彩,让市民在行路的同时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市政道路 沥青路面 施工技术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市政工程中,道路建设占有很大的份额,做好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建设工作,控制好施工质量,有利于提高公路使用寿命,减少道路灾难的发生,还可以降低道路维修费用。因此,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施工质量的控制。
1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
1.1 路面排水的措施
如某地区常年降雨,属地下水丰富地区,防止路面渗水十分重要。渗入到基层中的水不仅会降低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如果渗入到土基中还会降低土基强度。故在做好路面的排水设计的同时,还应采取措施。
(1)隔离措施
为了防止水从沥青路面裂缝渗入基层,在基层表面上设置2cm厚的沥青封油层,这样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2)采用排水砂垫层的措施
为排除从沥青路面裂缝渗入到基层中的水,在基层顶铺砂作为垫层,将体系中的水排至路基外。
1.2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1)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和厂采用拌和机械拌制。可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或连续式拌和机拌制。当工程材料从多处供料、来源或质量不稳定时,不宜采用连续式拌和机。摊铺机宜选用与路面幅宽相匹配的机型,满足摊铺的要求。
(2)拌和机应具有自动记录打印功能,在拌和过程中能逐盘记录各种材料的用量和温度。
(3)混合料加热温度必须保持高温。沥青温度要保持在160°~170°,矿料温度要保持在170°~180°,混合料出厂温度要保持在150°~160°,运送到铺筑地点温度应≥140°,初碾温度应≥130°,终碾应≥80°。若用改性沥青应通过试验确定温度,混合料应高温施工,便于混合料压实。
(4)沥青面若在气温较低时施工,必须采取保温措施,保证高温碾压。
(5)应选择重型压路机碾压沥青面层。碾压必须在高温下进行,保证压实度、平整度。
(6)在沥青各面层铺筑时,保持下层表面干燥。
(7)集料必须干净、干燥。
1.3 沥青路面原材料的控制
为使道路路面具有好的品质,减少因承重而产生的变形,原材料必须做到:较高强度、耐磨,具有良好颗粒外形的硬质石料,且粘度高,针入度小,软化点高和含蜡量低的优质沥青。严格按设计要求进料和堆放原材料,严格施工,就能保证沥青混合料的质量。
1.4 基层和垫层配料
合理级配垫层材料,严格控制杂质量,使其符合设计要求。底基层的密实度、弯沉值、E值应符合要求。配料应准确、搅拌应均匀。基层摊铺应一次铺成,用钢轮压路机压实,最后碾平。
1.5 基层和垫层施工质量
目前,多采用机械化施工或综合机械化施工法,采用配套机械,综合机械化作业的方法,能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保证施工安全。因此,所采用的机械必须满足基层、垫层施工的要求。基层和垫层的强度与稳定性对路面的整体强度有着很非常大的因果联系,因此,保证市政沥青路面耐久度的关键的环节之一是基层和垫层的施工质量。保证基层和垫层施工质应注意: (1)拌和问题。如果搅拌不均匀,就不能形成整体作用,达不到要求强度;(2)压实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压实,就会影响到路面整体强度的提高和使用质量。
1.6 加强养护的措施
沥青路面的变形、病害不仅会影响道路的行车质量和行车安全,还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有效的养护,是可以保持路面良好的功能性。目前常用的养护技术包括表面封层、裂缝填封和薄层罩面等。当路面出现早期裂缝时,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裂缝继续蔓延,防止水渗入基层中。此外,路面应具有良好的排水,防止雨水停留在路肩上,从路肩渗入到基层中。
2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1 规范施工工艺
在路面施工建设中,必须采用正确的施工工艺。在沥青混凝土摊铺阶段,首先进行试验段摊铺,将试验段中所涉及的数据进行整理,仔细、认真地分析,将路面施工时所需要的数据调整至最佳。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确定数据进行施工。摊铺时要保证摊铺机其到位,需要足够的料车在现场做好准备。摊铺机具在摊铺过程中,要求在同一作业段面连续施工,中间不得出现停顿。沥青混合料的碾压质量对路面工程非常重要,碾压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到道路的使用情况。在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碾压时,严格进行初压、复压以及终压三个环节。在各个不同的碾压阶段,按照相关的碾压技术,及时控制温度,控制碾压次数,严格遵守操作规定,使碾压结果符合建设要求。
2.2 确保沥青混合料质量
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路面施工,乃至制约着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性能。在沥青混合料选料阶段,按照设计要求,严格进行原材料采购。施工单位一定要在此环节把好质量关。在沥青拌合阶段,采用正确的拌合方法以及合理的拌合时间,可以提升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所以,在拌合沥青混合料时要均匀拌制,合理控制拌合时间。
2.3 摊铺温度控制措施
做好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阶段的质量控制,尤其要做好沥青混合料摊铺工序。摊铺前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为确保机械处良好工作状态,摊铺前要摊铺机实施全面检查与调试,并对摊铺层等重要部位及地段进行严格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从而保证施工的摊铺层符合相关规定要求。摊铺作业要均衡、连续进行,中间要减少停机次数。对铺筑层要及时检查,人员不得在没经压实的铺筑层上行走,在铺筑层冷却至常温之前,杜绝机械设备在其上通行或停放。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不宜在雨天进行,因此,要制订可行的雨季施工计划,以防影响施工质量。
沥青混凝土施工时,需要严格地掌控摊铺温度来保证摊铺质量。要选择在气温较高并且稳定的时间进行路面工程施工。使沥青混凝土能够在稳定的条件下经过碾压,得到很好的胶结,提高路面质量稳定性。
2.4 保证排水设施质量
市政道路排水设施是市政道路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加强排水设施的施工质量,可以有效地降低水对市政道路的危害。在路面施工时,相应的排水设施必须落实到位.现场施工质量管理人员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控制,科学的管理。完善相关排水设施的建设工程不仅是保证路面工程的质量重要步骤,而且在市政道路使用中,对整个工程起着有效的保护作用。
3 意见与建议
3.1 加强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强化施工质量意识。
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要杜绝盲目追求工程施工进度,而不重视工程建设质量的现象,从而避免因质量不合格,为后续的道路使用带来的一系列麻烦。政府及部分主管部门也要尽快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并引导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的相关企业大力开展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工作,从而为确保我国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3.2 加大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的监管力度和执法力度,制定切实有效的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管理规范化和程序化,不仅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和制度,而且要建立切实有效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如果相关部门都能参与到质量管理中来,相信我国的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将会得到很大提升。质量监督与管理机构要对市政工程道路建设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管,相关机构、部门要理清职责,各负其责,实行共同监管,从而保证我国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加大执法力度,在具体监管过程中,对发现的违规、违法行为,切实做到违法必究,依法严肃处理,促使各参建单位和个人对质量逐渐重视并树立质量控意识,积极主动的提高道路施工质量。从而保证我国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
篇7
1前言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有了很快的发展。其中,城市道路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人们在进行各种活动时,对生活的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影响尺度也由最初的个体种群延伸为了整个生态系统。我国大力发展城市道路建设的同时,道路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加速建设城市道路,更是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影响道路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因此,坚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21世纪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理念之一。
2城市道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道路主要分为四大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以及支路。快速路除了连接市区主要地区,还连接主要的对外出路,快速路对环境的影响在城市道路建设中最大。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主要架构,连接市中心的工业园区、住宅区等人口密集区。次干路与支路补充着城市道路,为解决局部地区的交通而设置,以服务功能为主。城市道路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2.1对耕地的占用
城市道路中的快速路与主干路在建设的过程中会占用很多的耕地,并且除道路自身建设占用很多的土地资源之外,道路施工过程中的临时占用土地,土石方毁坏土地等。另外,快速路和主干路建设的同时,道路路线会延伸到其他行政区域,对原有的城镇布局等造成影响,在有风景名胜和文化古迹的地方,也会对其的保护产生影响。
2.2对环境地质灾害的引发
城市道路建设中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不合理利用会引发一系列的环境地质灾害。道路中的快速路与主干路在建设的过程中,出现植被被破坏、地形变化,还有土壤填挖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一定区域内的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问题。当地生态环境的自然恢复在一定时间内存在困难,而且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和不可估量的人民生命财产。
2.3对景观及动植物的影响
道路在景观生态学中被称为廊道,其作为一种人工干扰廊道,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影响了景观的连通性,阻碍了生物物种在道路之间的迁移。工业的发展,已使原来的生态系统变得即为脆弱,廊道的建设更是使一些景观及动植物的栖息地变得更为破碎。所以,城市道路建设会破坏原有动植物的生存环境,还会对动植物的种类、分布、种群数量带来影响,尤其是在生活习性、迁移等方面,给周边各种生物带来了巨大的生存挑战。
3城市道路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城市道路建设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城市道路未来的发展与建设还需要以保护生态环境、平衡生态系统为核心,最大程度的减少道路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平衡的破坏。城市道路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道路建设与道路两旁、周边环境相结合,不仅要体现出人们出行的安全性,更要体现出人性化的舒适性和人们出行的愉悦性;不仅要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3.1在宏观方面体现生态设计思想
城市道路的建设,尤其是快速路与主干路,对环境的影响最大。因此,在规划道路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如地形地貌、植被、水源、动物栖息地等自然因素,坚持道路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协调进行。
3.2合理选择道路路线
在城市道路选线过程中,除了需要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整体上来考虑道路的合理路线,道路路线在选择的时候尽量做到保护原有的耕地面积,不占用耕地等农田。还应尽量避开环境敏感地方,如有水源的地方,有文物古迹的地方,还有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地方,使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
3.3生态建设与道路建设同步
工业上由于人们先污染后治理,给人们生存的环境及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在道路建设方面,道路建设不应该像之前一样,先破坏后治理。而要坚持生态建设与道路建设同步,在道路建设的同时进行生态恢复,避免道路建设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年限,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3.4城市道路建设采用新材料、新工艺
城市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会衍生出很多的建筑垃圾、工业废渣等城市垃圾,这些材料极大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充分利用城市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工业废渣等新型筑路建材,既解决了城市建筑废料的储存和治理费用,同时又解决了城市道路的路基材料问题,有着巨大的经济收益。在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尽可能多的采用一些对环境影响小的新型材料,比如,采用新型的乳化沥青,乳化沥青相比传统的沥青,建设周期相对较短,沥青烟气污染也比传统沥青好很多。国外的道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技术,比我国先进很多年。吸收和引进国外的相关技术,可以将我国在道路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方面推向一个高度。
4总结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城市道路建设的首要前提之一,城市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协调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城市道路的可持续发展,尽量做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是每个国家在处理城市道路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时所要考虑的原则。但是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经济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我国地域相对来讲比较辽阔,面临的生态环境也是十分的复杂,因此要实现中国城市道路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翠然. 中国道路建设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理论思考[J]. 环境保护科学, 2005, 32(3), 43-45.
[2] 吴晓航. 浅析城市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09(10),158-160.
篇8
关键字:城市道路;桥梁;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桥梁建设作为城市生活质量的标示,已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得到了迅猛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城市道路桥梁建设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问题也逐渐显现,此外,桥梁的养护管理不到位也会严重影响城市道路桥梁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
一、城市道路桥梁现状
现代化城市建设离不开道路桥梁建设,而该工程是一项十分复杂、耗资巨大、周期长的工程,必须加强管理才能保证整个政府性规划建设能够按期保质保量的完成。但是目前我国的道路桥梁建设质量参差不齐,各地的制定标准也不相同,这就很大程度上会降低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影响城市建设,在建设管理的过程中也经常出现很多问题:
1.合格率低
相关调查研究数据显示,国内约有30%的桥梁施工不合乎标准,对道路建设的调查数据更高,这就造成了很大的质量安全隐患,具体包括桥梁的根基不稳、出现较大裂缝、使用寿命短等很多问题。
2.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
城市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周期长的综合性建设,对管理人员有较高的要求,但就我国目前道路桥梁建设管理的从业人员来看,素质并不高,很多管理人员缺少最基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们选择价格低廉的施工材料,使用非专业的施工队伍,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豆腐渣”工程频频出现。
二、城市道路桥梁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现场缺乏合理性
每个道路桥梁施工的现场都应当配备一名负责人对现场进行施工管理,但是很多施工单位没有进行规范化管理,造成了施工的无序化,即便是施工现场出现了问题也没有进行及时反馈,一旦发现工期滞后就仓促赶工。甚至有的施工单位,在投标之前没有进行实地勘察,在施工的过程中乱了手脚,出现了技术问题,造成施工中止。
2.采购进度与施工进度缺乏协调性
施工材料是施工进度的基础,在对道路进行施工时首先必须保证的就是施工现场有足够的水泥,因此,作为工程项目单位的采购部必须与施工部门协调好,但是当前很多单位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性,施工进度和采购进度不协调,严重影响了施工计划,造成工期不完整等。
3.工程建设管理缺乏全面性
道路桥梁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在对它进行管理时需要多个部门的合作,因此公司高层必须能够对工程建设有整体的把握,但是当前很多单位在进行工程建设管理时缺乏整体性和全面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质量和工程效益。
三、城市道路桥梁建设管理的应用
1.成本管理
建设单位在对一项工程进行施工时,除了必须保证工程质量外,还要考虑公司利润,因此必须做好施工成本管理,同时成本预算也是施工单位技术差距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作为市政管理方面,应当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引导施工单位投标,为完成好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但与此同时,也不能为了节约成本和能源消耗而做豆腐渣工程。
2.质量管理
道路桥梁工程质量问题一直是政府和相关建筑单位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不断发生因为工程质量不合格导致的伤亡事故,这些惨痛的教训,值得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
(1)人员方面
要想提高工程的质量,就必须要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形成一种人人重视质量的氛围,将质量精神落实到每一个人,建市民满意的工程,为民造福。此外,还应当按照工期定时在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对施工人员进行现场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2)技术方面
确保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施工结构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做好技术工作,在道路施工过程中,首先要保证的是施工现场有足够的水泥存储量;其次要控制水泥的使用量,严格的控制砂率和水灰量;再次要注意控制水灰比例,严禁在混凝土表面洒水。对于井盖的垫层和基层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查,防止出现井体下沉的现象。除此之外,还要检查井盖和座是否配套好,特别注意面底所使用的轻重型号不是使用错,并且平面位置必须准确。
(3)管理部门
道路桥梁建设单位的检验部门,应当配备具有专业技能的检验人员,定期使用质量检测设备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工程质量合格。作为监督管理部门,要对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施工人员严格地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
3.工期管理
要想保证一项工程能够按期完成必须制定严格的进度安排,并全面协调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工作。在工程项目开始后,项目的管理人员和相关负责人要经常的进入现场检查工程完成的实际情况,并查看是否与计划实施的过程相一致,一旦发现问题,一定要调查其中的原因,并尽快解决,以免影响了工程进展的速度。在建设的过程中,每一个员工的都应当认真的对待,管理人员也应当同施工人员加强联系,紧密配合,一起将工程保质保量的按期完成。
4.安全管理
近年来,在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很多,加强施工人员安全管理和道路桥梁质量安全管理刻不容缓,具体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加强人员的人身安全
道路桥梁人员的工作状态很重要,作为管理人员必须对施工人员的工作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保证他们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由于疲劳作业造成安全事故,给安全施工带来隐患,从而确保施工人员能够以最佳的工作状态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去。
(2)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训
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训,可以采取较为灵活的、员工愿意接受的方式,例如通过游戏问答形式帮助施工人员改变传统施工观念,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安全隐患。
5.工程管理队伍建设
工程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展和工程的质量,我们可以通过全面培养专业化管理队伍来解决这一问题。
(1)培养施工人员的责任心
建立健全奖罚制度,对于做出贡献的员工实施相应的奖励,对于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员工,要给予相应的惩罚,以此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对于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专业化器械要进行规范化管理,做到签到责任制,确保施工器械的安全。
(2)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对施工员工要实施多学科交流,从而实现优化施工意识,降低施工隐患,除此之外,可以通过开展文娱活动的方式,丰富员工生活的同时,达到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
6.建设并落实监督管理机制
道路桥梁是一项综合而浩大的工程,管理层应当做好监督机制,加强与施工单位之间的交流,健全完善监督管理机制。道路桥梁施工现场应当有多名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进行监督管理,认真填写施工日志,定期分析和审核,同时做好现场勘查工作,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并建立完善网络实时监督体系,从而使工程结束时能够验收达标。
结语
道路桥梁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要想提高工程质量必须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它不仅能够提高了施工效益,而且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城市建设的不断完善。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道路桥梁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的有效措施,为保证施工安全,打造良好的城市建设氛围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姚元军.公路桥梁建筑项目现场施工管理之我见[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2)
[2]张伟.我国道路桥梁建设的施工管理[J].理论研究,2013(01)
篇9
【关键词】城市道路;建设;优化;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水平迅速提高,城市旧貌换新颜的速度也异常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已成为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的表现环节,现已经改变了原来的单一管理方式,对改变城市面貌,改善老城区的环境起到了积极的调节作用。各地已陆续有了自己的绿地规划系统,及专门的养护部门,并能够根据当地的环境、土壤、人口等各方面的原因确定城市道路与管理的优化方式。
一、城市道路建设的常见问题
1.道路建设思路不合理
在一些城市道路建设中没有结合城市路网特点,一味的追求城市道路的规模,并没有考虑结构的合理性和分布密度的合理性,在一些地方城市道路仅仅是一个面子工程,忽略了对城市功能方面的有利影响,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城市道路的设计并不是一味的追求宽度,车辆的通畅并不是一味的求宽才能解决,款并不等于安全通畅。城市道路是一个整体,路网应该是相互影响、相互支撑,要从路网整体的功能分布特点入手,科学计算,科学布局,强调最合理的城市交通网络的构架,不应过分集中建设立交和干路建设,立交和干路过多会大大影响各类型车辆和行人的通行效率。另外交叉口过多,也埋下了较多安全隐患。因此城市道路设计人员要从大局出发,全方位、科学设置主干路和次干路,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认识,设计建设功能化、艺术性的城市道路。
2.城市道路施工缺乏科学性
由于急于开工,造成匆忙设计,匆忙选择施工队伍;施工队伍又不得不匆匆忙忙进场,有些工程甚至边设计边施工,忙中出错在所难免,使得施工工序、工程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工期紧:一般来说城市道路工程的工期都很紧,这是城市道路施工的最大特点和市民出行的需要。城市道路工程的另一特点是绝大部分工程都要经历雨季施工,而这个时期又正是各种管道铺设或路基施工的阶段,管道沟槽回填后难以压实,路基含水量大,其密实度和强度很难保证。由于工期太紧,又不能不施工,存在质量问题是可以想见的。作业面狭窄: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场地都很难闭交通,人流难以控制,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中情况十分复杂,关系到各个方面。施工工段细小:为平衡关系,把工程化整为零,造成工程衔接处质量难以控制。
3.城市交通建设科学分析缺失
现代城市建设越来越精细化,不再是过去粗犷的发展模式。在城市道路设计中要注重细节注重道路设计的科学性,这就要求在道路设计前应该作比较周密的前期调查分析工作,实际测算路段车辆的车速、流向、流量等问题,另外还应调查道路通行主要车辆车型,通过实际调研得到准确的数据,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计算,结合相关软件分析和预测,确定道路等级和规模,如果缺少这样的实际调查直接进行城市道路的设计,道路可能就会沦为空中楼阁,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因此,城市道路的设计单位应高度的重视交通分析的工作,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制定有依据的合理的道路方案,做好道路设计的前期工作,这样才会赢在第一步,为后期道路的顺利施工和使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城市道路建设问题的优化方法
1.优化平面设计
城市道路平面设计也是一项重要工作,一般公路平面线形的设计主要以公路网的规划为依据,公路网的规划在线位上没有具体要求,而城市道路的平面线形设计大多根据城市规划的路网设计,通常要依据道路周边的其他建筑为限制,转弯半径线性流畅,其他建筑物决定了道路红线,红线外的用地都有相应的规划用途,总体上看平面线形的设计受城市规划的严格限制,相对简单。在设计城市道路平面时要严格执行设计规范,同结合城市路网现状及其周边建筑构成特点。
2.优化道路横、纵断面的施工
在道路的横断面的设计施工中,机动车车道占据重要的位置,规范对车辆的行车速度进行规划,以此保证车辆对城市道路的影响最小化,并对部分车道的宽度进行了缩小处理,经缩窄的车道宽度对当时交通量的拥堵状况确实起到了较好的缓解作用。
目前有些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缺乏近远期考虑,如机动非机动车道宽度的改善对机动车道的改善。所以在进行城市道路断面设计时,要有预见性,考虑机动和非机动分隔带的匹配,明确非机动车的路权规划目标年,另外还要注意研究适合远近期过度的道路横断面方案。
城市道路的排水性能受城市道路的纵断面设计影响较大,纵断面的设计还会影响道路的美观和平整度。有些地段本身位置平坦,为了满足道路排水的要求人为将纵坡设计成上下起伏,这样一来会导致起纵坡伏频繁,严重影响了道路行车的安全性能。城市旧路改造中总断拉破控制因素较多,处理方式议案时维持现状,也有些错误处理设计成上下起伏短坡。
3.优化城市道路的绿化工作
我国城市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倡导生态城市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的,而我国城市道路绿化工作的目标也就是建设生态化的城市。实际上许多城市规划师在进行设计前,没有充分的实地调查,导致了植物种类、大小与道路不匹配的现象,盲目栽植大型乔灌木影响了地下管网和地上公用设施,反过来这些地上地下公共设施也同样影响树型、树冠生长。仍有部分城市的道路景观停留在西方较早前流行的将乔灌木修剪成圆形或者方形的模式上,街道景观人工化太过严重,不能满足人们渴望亲近自然的要求。
城市道路建设中,要注重前期规划,预留足够宽的绿化空间。对于城区内道路红线在40米以上的道路,为最大限度地发挥道路的绿化效果,建议尽量多采用多绿化带的道路绿化形式。增加城市道路绿化层次,丰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在市政建设设计和道路绿化设计的过程中,园林绿化部门与市政建设部门将加强沟通和协调,制定最佳实施方案,确保道路管线设置与绿化建设无冲突。
4.城市道路施工科学管理
施工前提出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方案,合理安排人员、机械和工期是必须的,新建工程也是如此。遇到特殊情况,随时调整工期安排,确保工期。进场施工后,相关各单位应及时仔细查看图纸比对现场,对需要作出调整的内容由设计单位出具修改变更,改造工程施工主要遇到的问题包括:交通管制、老路的利用与保护、现有地下管线、场地排水、新老路基衔接和工期等。工程现场虽允许做到全封闭施工,适当的修筑便道供行人通行,避免出现安全事故。狭窄的作业面带来的是路基排水不畅、路基压实难、易破坏管线等情况,须对地下地上管线的情况必须及时摸清,避免开挖错误引起重大事故,造成损失增加造价和施工难度,影响工期。材料运输车辆、机械进出场地,须遵守交通规则,严禁超载、超速,避免土方车辆落土影响市容,加强驾驶人员的安全教育,绝不在道路交通安全上抢时间,安全第一。
结束语
城市道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关于城市道路设计施工,应该根据不同城市的不同特色相应的选择符合其使用条件的道路,在不影响周围居住条件的条件下达到道路的最合理利用。城市道路建设应遵循扩大规模、完善功能、彰显特色、提升档次的要求,切实加快道路扩容提质步伐,大力推进交通网络建设和各项城市配套设施建设,使城市面貌明显改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从而真正的保证城市道路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篇10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就城市道路而言,不止停留在作为车行、人行通道的功能上,而是作为城市景观带展现在市民面前。城市道路的建设与发展要结合城市定位和特色,珠海作为海滨特色旅游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一直倍受市领导重视,提出“一路一树”、“一路一景”的景观要求,在城市绿化工作中着力打造特色绿化景观,比如:在桂花路上种植大桂花、郁南桂花、小桂花等,凤凰路的分车绿化带和街头绿地上加种凤凰木,银桦路、紫荆路也将按道路名称加种同类树种,真正做到“路如其名”,各具特色。
1 珠海道路绿化经济指标的现状与趋势
城市道路绿化是指道路两侧、中间绿化带、环岛和立交桥四周的植物种植,即将乔木、灌木、地被科学合理地搭配,创造出优美的道路景观。之前,珠海城市主干道绿化平均指标控制在150~200元/㎡,次干道为110~120元/㎡。但随着珠海提升城市形象工作的展开,我市道路绿化景观指标大幅上升,道路竣工就要形成景观效果,绿化景观指标已经达到300~400元/㎡,有的甚至达到500元/㎡。虽然物价因素,使珠三角各城市绿化标准均有提高,如:深圳主干道绿化平均指标从80~120元/㎡提高到100~140元/㎡, 次干道绿化平均指标从60~100元/㎡提高到80~120元/㎡;作为深圳门户、高标准建设的深圳机场路绿化指标为150元/㎡。广州主干道的绿化景观经济指标均控制在120~150元/㎡,对于超高标准建设的广州亚运城绿化景观经济指标为190元/㎡。对比周边城市,我市的道路绿化景观指标110~200元/㎡略微偏高,而对于300~400元/㎡的绿化指标,明显偏高,而且有越做越高的趋势。
2珠海道路绿化经济指标偏高的原因分析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是城市风貌、特征的表现,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总体水平。珠海市道路绿化景观工程,道路竣工就要形成景观效果,急于求成,不注重植物生长习性,仅靠简单地密植大树、高价树、提高单位面积种植密度,这样在种植初期的确会有一定的景观效果,但造成植物存活率低、资金浪费等问题,这是造成珠海道路绿化景观经济指标上升的主要原因。
广州、深圳的绿化景观设计已经走在珠三角地区的前列,设计实施的效果不错,深圳市的深南大道、滨海大道等主要道路,是珠三角兄弟城市以及内地城市争相参观学习的榜样,2008年底建成通车的深圳宝石路,中央绿化带有防眩设计,两侧部分较宽的绿化带规划开辟为林间小径以供行人稍停休憩,这条道路的绿化工程成为当时深圳市公路生态绿化工程的标杆。据悉,深圳滨海大道初期种植所选择的苗木种类高达几百种,乔木胸径均为8~12厘米,没有18厘米以上的大树。可见,设计师对苗木属性已有相当深入的了解,再通过精心设计,因地制宜地选择树种,合理布局,并由各种组团的变化来实现不同的异域风情,打造出既美观又经济的城市绿化景观道。
实际上,深圳道路绿化建设也经历了从广泛引种美、奇、新的园林植物(造价较高,管养成本较高),到地域性特色植物的认识、利用,再到乡土植物的开发和推广,是逐步向节约型、生态型和地方特色相结合的方向发展的,道路植物的应用也趋于理性和科学化。
深圳、珠海都属亚热带地区,植物生长快,种植初期,可能绿化效果一般,如果利用好树种搭配合理的分配空间,两年左右就能形成高低错落有致、空间饱满圆润的视觉景观,达到设计效果。珠海的绿化景观追求立杆见影的效果,如此绿化速成的做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据不完全统计,珠海绿化植物胸径16厘米以上的树所占比例较大,有个别项目甚至占比高达67%,胸径越大,价格越高,特别是胸径30厘米以上的大树,其胸径增大1~2厘米,价格却成倍增加,对工程投资影响很大。另外,种植的苗木种类不够丰富(约三、四十种),而这种大树与小树之间缺乏一定数量的中间过渡树种,缺少空间层次感,达不到要求的景观效果。
当然,好的设计要有好的执行者才能达到设计效果,所谓”三分设计七分种植”,设计的效果只占三成,种植和验收是相当重要的一环。种植过程中施工监理要用审美的眼光组织验收,因为乔木的胸径、杆高、冠幅等每一株都不样,有些甚至差别很大,在种植的时候要进行适当调整,并给予必要的施工指导,使其种植效果与图纸基本协调一致,才能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
3珠海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的标准
通过调查研究,借鉴广州、深圳的设计经验,精心设计,挖掘潜能,尊重植物的生长习性,合理配置(不能只追求种大树),珠海一般的道路绿化景观经济指标150~200元/㎡完全可以满足绿化景观建设的需要,对于有特殊要求的路段,其绿化经济指标可以适当提高标准。
4珠海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的几点建议
综上所述,城市绿化建设并不是只有多投入钱,密种树,种大树,就能出景观效果,而是要改变思想观念,遵循自然规律,从设计、施工管理、后期管养下功夫,建设经济、环保、生态化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带。对于珠海的绿化景观建设,下一步应该强化设计、施工管理和后期管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通过公开竞标,进行设计方案比选,整体提升珠海绿化设计水平;
4.2 不宜过分追求绿化景观的快速见效,应适当调整慢生树种和速生树种之间的比例,对快生、慢生植物及喜阴、好阳植物要做到选型搭配错落有致;
4.3 行道树除了遵循适地适树、冠大荫浓、粗生防风、容易管理的原则外,还应注意飞絮、花粉、落果、污染较多等的树种不适宜作为“一路一树”的骨干,部分具有较佳景观效果的落叶或飞絮等的树种,可作为道路绿地中点景之用;
4.4 对分隔带绿化应尽量采用自然成型、少修剪、少养护的树种,形成自然生长状态;
4.5 对道路改造和绿化升级项目应因地制宜利用既有绿化苗木,节约投资;
4.6 在道路绿地较集中的区域进行自然群落化植物配置,增强绿化对道路空气净化的效果,节约绿化灌溉用水,降低管理成本;
4.7 加强施工监理和后期管养工作,实现节约、环保、生态化的城市绿色风景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