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问题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3: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专业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护理专业问题

篇1

1.1教育体制不合理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深入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护理教育体制的问题较为明显,如护理教育规模和层次结构不能满足需求,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实践应用能力弱影响毕业生就业等。高职高专院校扩招对医学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影响最大,不是体现在学生数量上,而是体现在学生培养的质量上,由于盲目扩大办学规模,高职高专医学护理专业的师资力量无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同时,高职高专院校没有随社会发展进行人才定位的调整,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目前的教育体制对学习生活以及未来就业都有很大影响,但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学习投入更为关键[1]。

1.2实习态度不端正高职高专医学护理专业学生在实习中表现出了实习态度不够端正,集中表现为工作积极性及吃苦奉献精神较差,安全意识淡漠,处理不好实习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夜班不注意休息,白班无精打采,上班期间聊天,不主动巡视病房,不虚心学习,不努力工作。有的护生重治疗轻护理,对治疗工作争着干,对生活护理工作怕脏、怕累,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健康教育比较欠缺。

1.3理论向临床实践转化能力差虽然近几年来高职高专的护理教育一直在改革,但是传统的讲授教学法仍占主导地位,护理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是非常被动的,往往是仅学到了老师教的内容,压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学生进入实习以后,不能将所学的知识主动、灵活地运用于临床实践中,理论无法转化为实践。

1.4学习上的压力过重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护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剖学、生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还要了解心理学、伦理学、美学、法律等社会及人文科学知识,繁重的课业负担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致使少部分学生因没有信心完成艰巨的学习任务而选择中途退学或转学。即使能够完成学习的学生,也普遍感觉压力较大。

1.5因求职影响实习随着医学护理执业资格制度的规范管理,医院对刚毕业的护生需求量不大,为增加就业机会,一些护生选择提前择业,在实习后期经常请假参加各种招聘会,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计划,使正常的实习受到了求职的干扰。

2原因分析

2.1家庭因素近5年的高职高专医学护理专业的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不愿意相互配合。实习生的这些不良心态与她们的成长背景有关,她们大都是80后的独生子女,拥有优裕的生活条件和良好的学习条件,重养轻教,造成她们以自我为中心,不接受上级医生的批评,不愿意与他人合作。少数实习护士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对护理专业认识不足。有的护生对上班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到了实习中后期,掌握了一定的护理技巧,能应付日常护理工作,开始沾沾自喜,学习积极性下降,容易产生骄傲的情绪。经过前期实习,少数高职高专医学护理专业的学生不能适应护理行为的严格和正规化管理,觉得与最初的职业认知不相符,加上就业形势严峻,对专业选择产生动摇,不安心工作甚至放弃实习。

2.2文化基础差目前高职高专医学护理专业入学的学生大部分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不佳,学习动力不足,自信心不足,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有所欠缺,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另外,年龄偏小,理解能力较差,高职高专医学护理专业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模式也与中学阶段有很大差别,学生一时很难适应,要求她们在短时间内完全转变学习观念有一定难度。

2.3护士人才流失严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态越来越关注,社会对医务人员的需求量增大,为适应现代护理工作多层次、全方位的需要,高职护理教育在很多地方开展,大专层次的护理专业学生将成为2l世纪护理队伍的主力军。但我国目前护理行业的现状是一方面护士短缺,另一方面很大一批护理专业毕业生却放弃临床护理工作,选择和从事其他行业或相关行业,造成护理专业人才的严重流失。

2.4就业压力大随着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护理本、专科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压力也不断加大,不同学历的护理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着不同的困惑,加之少数用人单位的“学历歧视”,影响学生就业。造成就业压力大的主要原因:第一,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人才的培养不再是计划模式,能否顺利就业需要学生接受市场的考验。产业结构调整的后面带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由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制于教育经费的投入,受制于教育规模的发展,许多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往往由于不能列入计划,而处于求供隔断的局面。第三,由于医学院校不断扩招,导致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医院的床位规模有限,实习生人均床位相对不足,也极大地影响了实习质量。

3对策

3.1调整护理专业教育规模根据发达国家办高教事业的经验,各级各类院校实现招生规范化,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办出各自的特色。同时,高校应减少中专生护生的招生规模,通过联合、合并等途径将一部分基础好的中专学校升格为大专高职院校,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3.2加强对护生的岗前培训

3.2.1注意角色转换从实习开始要从学校单纯学习理论为主的学生角色逐渐向一个临床实习护士转换。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深化,是理论联系实践提高临床综合能力的重要学习阶段,在这阶段中,能否迅速完成由学生向护士角色的转变,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实习教学目标的实现。培训内容重点为医院概况、医德医风、着装、仪表、劳动纪律、服务态度、技能考核等具体要求,使学生心中有数,自觉遵守,检查学生在岗前教育听课笔记,了解学生听讲情况,收集学生对岗前教育反馈意见,了解岗前教育效果,这种先入为主的开导,能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状态,转换角色。事实上实习生临床角色的适应与转变受到诸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完善实习管理,提高实习教学质量,我们应帮助实习生加快角色的适应与转变。

3.2.2对高职护理学生加强专业思想教育端正学习动机,培养奉献精神。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机非常现实,普遍认为学护理容易找到工作,但是因为缺乏学习动力,一旦进入临床实习才发现护理工作中的辛苦,工作也不像想象中的好找,就会产生动摇的念头,放弃求学。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动机不明确,有一定的被动性和盲目性。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专业志向的选择不够慎重。教师应增强对护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其认清自身价值,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使其在实习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在职业角色化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针对已经签约的学生,同样也需要加强教育,避免出现工作主动性和学习自觉性下降、甚至出现护理差错的现象[2]。

3.2.3在学习上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教师应正确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采用灵活、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努力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另外,护理专业的教师应关注护理技术的发展与变化,还可以到病房进修,避免理论教学与实践的脱节。还应在护理学生入校后多做相关知识的介绍,如护理事业的现状、发展、前景等,使学生们增加对专业的了解并提高学习兴趣。

3.2.4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在护理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在对患者的解释中欠详细、欠妥当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医患纠纷。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势在必行。良好的人际沟通,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护患纠纷明显下降。要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护理人员的沟通意识和沟通技巧是关键,所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有关知识,并在与患者交流中,恰当地运用这些知识。护患沟通是护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使护士了解更多有关患者的情况,满足患者心理、生理、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促进患者康复[3]。

3.2.5改革护理教学课程设置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护理教学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设置上加强了思想品德、护理法规、护理心理学、护生美学、护士礼仪等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以培养学生自身修养和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为学生今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做一名合格的护士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可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增加一些实用性强的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一些对将来就业有帮助的课程。

3.3加强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严格实习生管理。对一些学生存在劳动纪律差的问题,带教老师应严格把关,必须严格要求学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严格的请假制度,并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同时,强化工作制度的落实,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树立敬业爱岗的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工作认真负责。学校和实习医院带教老师严格要求,使护理学生自身素质得到提高,能够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必需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从事整体护理必需的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规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操作技能;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预防医学知识;了解急、难、重症病人护理的基本原则;具有初步的分析和解决护理实践中一般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阅读英语书籍的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不断学习新知识的素质[4~6]。

篇2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护理专业人员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并且护理范围的不断变化使护理水平相应的也发生了变化,护理水平的变化同时也是对护理教学的一种挑战。作为一名护理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根据护理学实践性很强的特点,还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所以在护理专业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这也是护理教育的最终目的。但实际上目前的护理教学中并没有突出实践的重要性以及还存在着其他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护理教学的发展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有着严重的影响。

1 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目的不明确

对于基础护理来说,其主要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目标,而相当一部分的临床实践内容被老师只在课堂上讲授并没有让学生去进行实际的操作。科技的进步使护理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以往的操作不能适应新的护理设备,也有的不能用了,但在护理教学中,对设备的操作并没有随着设备的更新而有所变化,一些操作项目随着技术的更新已经被淘汰,但仍然存在与护理教学中。在护理教学并没有体现出来教育大纲中要求学生应该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相对应的一些技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缺乏指导。从而导致老师在教学中随意性很强,没有计划,对学生的教学目标缺乏考虑。会对护理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实践中不知该从哪里着手,对许多操作要素不明白等许多不好的影响。

1.2 教学方法的问题

现在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以老师讲为主,老师讲学生听,再不然就是老师操作学生看,很少有学生操作老师在一旁讲解的情况。而新的教学理念就是要求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起一个指导的作用,多让学生动手,而不是在课堂上的死记硬背。另外老师要根据每个科室和每个学生的特点合理的安排工作。但一些老师把学生的护理见习课变成了小的理论课,不给学生见习的机会而是重复的讲一些课堂理论,忽视了实习的重要作用。老师自己的原因,由于讲课经验不足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学生兴趣不足积极性不够,甚至有的学生会有厌学的心理,从而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也有的老师让学生去实习,但是在实习中他们忽视了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他们当做免费的劳动力来使,这些问题都是由教学方法不当引起的。比如在学习心血管系统疾病时,不光要在课堂上讲述有关高血压病、冠心病等病情的有关症状,还要让他们在实践中去学会如何对血压进行测量,在实践中多让他们正确认读常见典型异常心电图以及掌握高血压病、冠心病的临床特征,这样在以后的实习中才不会慌乱,不会不知从何下手。

2 解决护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重视教学模式的改变

老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见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在课堂上要使学生敢于发现并提出问题,这样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激发作用,有了兴趣之后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护理教学要把课堂讲授与实际操作紧密的结合,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培养,同时使学生除了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抛弃以往的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多开展一些讨论、实践等活动。

2.2 重视实训教学

护理教学在课程的安排上可以做一些改变,增加实训课时以突出护理专业较强实用性的特点,大大增加医院见习和实训课,大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就需要学校及时的对学校设备进行更新,多模拟病房的设施,同时对老师也要进行适时的培训。此外,增加学校的实训课减少讲授理论知识所占用的时间,按照课程的有关要求,把理论课和实训课相结合,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每组学生不要过多这样不但能使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动手操作,有更多的时间联系,还方便老师指导。以往的教学是老师讲后,学生模仿练习,最后又由老师总结,这种教学模式完全是以老师为主,这不仅与新的教学理念不符,还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的机会,所以在护理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篇3

关键词:院校合作;高职护理;临床实践

院校结合模式对于护理专业来讲是利用医院和学校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及教学环境,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对接,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护理人才培养的质量。早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明确指出“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因此,院校合作已成为当前高职护理专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途径,而在高职护理专业教育方式中临床实践教学是最主要的,这种教学方式的成功与否是高职护理教育能否办成功的关键。目前,在我国已有很多关于院校结合临床实践教学模式的报道,但是院校结合临床实践教学在应用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

1高职护理专业院校结合临床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院校合作管理机制不完善,研究探索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实施

院校合作管理机制合理是临床实践教学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而在我国存在着院校合作管理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如很多学校并未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医院与学校之间人才流动机制不完善、院校合作多限于单纯的硬件建设而无法形成长效机制等,并且高职护理学校和医院院校合作成功案例并不多,院校合作仅流于表面形式,深度合作难以展开。因此,学校与医院岗位之间的零距离培养存在一定的难度。

1.2临床实践教学内容多偏重基础项目,未体现综合性

目前,高职护理院校多数教材仍未摆脱以疾病为中心的旧格局,各课程间过分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忽略了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导致各课程间、前期与后期课程间有过多的重复。另外,高职护理专业教学强调医疗诊断,忽视护理诊断;强调疾病护理,忽视整体护理;实验教学多偏重基础项目,教学内容没有体现综合性,综合性实践教学改革还有待加强。

1.3实验教学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现在,高职护理类院校校内实验场所大部分还是传统教学实验场所,只适合护生进行基础实验项目,不支持综合实验项目的开发和训练。

1.4高职护理院校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欠佳

高职护理院校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毕业之后直接进入学校工作,没有足够的临床实践经验。在工作中,由于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等原因,院校结合还停留在“走出去,偶尔到医院看一看;请进来,偶尔到学校讲一讲”这一初级阶段。因此,在高职护理类实验教学中可能存在教学内容远远落后于临床需要的局面,非常不利于提高高职护生的实践能力。

2对策分析[1]

2.1完善院校合作管理机制

制度是阻碍高职护理院校合作实验教学模式发展的因素之一,要想促进高职护理实验教学模式发展,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消除院校合作的制度。这种制度创新在宏观层面需要政府主导和协调,在微观层面需要医院和学校的积极参与配合。首先,要完善院校双向人才流动机制和合作机制,学校与医院建立互兼互聘机制,形成良性的人才流动和使用机制。其次,学校与医院需出台院校合作教育的管理保障机制,健全院校合作教育管理体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国家出台法律、政策予以扶持,学校制订相应规范的对策和措施。

2.2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优化高职护理综合性实践教学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应以培养护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大胆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发挥“双师型”师资队伍的优势,积极探索高校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方式,逐步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在加强基础性实践教学的同时,继续完善基础实验层次、学科专业层次和综合创新层次的实验体系,不断加强护理类综合性实验教学。

2.3开发高职护理实验教学综合项目

高职护理教育应采用实践导向的课程模式,比如模块课程、项目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彻底改变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的课程结构。在新的课程模式下,可实行“课程双元整合”,即在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进行技能实训教学,其应用理念是:知识、理论和能力训练应当尽可能一体化进行,将专业实践活动从理论教学的附属环节变成课程的主要部分,从而使实训基地变成教学活动的主场,真正使实训基地和课堂融为一体。

2.4加强虚拟实验平台建设

虚拟实验是指用虚拟手段完成仿真工作任务。目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实训项目主要以练习为主,但是有些实验项目比如导尿、静脉输液等操作过程复杂,护生需反复练习才能掌握操作要点,使护生练习时间延长、学习兴趣降低。而虚拟实验是将临床实践中枯燥的操作步骤通过“游戏”等方式表现出来,使护生在“玩游戏”的同时掌握操作要点,从而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和加强他们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记忆。

2.5运用现代先进技术,优化校内实验教学基地

为适应网络经济的发展需要,高职护理专业实验教学应积极引进教学软件,丰富专业课程实践内涵,与国内知名软件公司合作设计开发综合性模拟实践内容,加强护生综合实践技能的培养。

2.6加强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护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师既要充分重视理论素养的提高,又要加强实践技能的提升,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要重点提升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狠抓以实践技能为核心的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院校合作模式是现代高职护理院校培养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一项具有研究价值的新课题。在这种模式下,对于促进高职护理院校建立良好的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是极为有利的。首先,院校合作模式有利于高职护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与医院合作的模式中,护生能够在教师和医院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把课堂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院校合作模式有利于高职护理院校的长远发展和教师素质的提高,院校合作可以给教师提供一个实践和提升专业水平的机会,有利于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再次,院校合作有利于医院的发展,高职护理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最终是为医院发展而服务的,院校合作直接提升了人才的综合应用能力,满足了医院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护理专业学生 问题 对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文主要以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在校及正在实习的护理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1.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期间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1)学生学习的课程偏多,应对各种考试的压力较大。随着我国经济和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一形势迫使护理专业的学生必须达到一专多能的要求,不但要懂得护理专业范围内的理论与操作技能,还要学习一些临床专业的知识及护士礼仪等。这样使得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课程偏多,学习及考试的压力不断增大,造成许多同学学过的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实验课上精力不集中。

(2)家庭经济状况影响学生在校的学习与生活。调查发现: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及偏远的山区,只有极少部分来自城市,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也是极少数。经济问题已对许多学生的在校生活和学习造成影响,更有少数学生有了严重的心理负担。还有一部分学生为省钱生活过于节俭,造成营养不良。目前,家庭经济状况已成为医学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学生的主要压力源之一。

(3)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带给了学生无形压力。近几年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还是令人满意的。但由于护理专业的学生就业面较窄,只有少数的学生能留在市、县级医院,大多数的学生都在乡级医院或私人医院,工资待遇偏低,而多数学生都抱有过高的就业期望值,不想上基层,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精神压力。因此,学校必须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找准自己的定位,不要有太高的期望值。

2.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期间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1)学生感到自身价值不被社会所承认。在校学习期间,学生在老师的教导下,深切的感受将来作为一名护士的荣誉感,认为自己的职业是崇高而神圣的,是受人尊敬的“白衣天使”。但参加临床实习后发现,有一些病人和家属看不起刚刚走出校门面带稚嫩的“小护士”。这种心理落差使得部分实习生有一种失落感,觉得护士社会地位较低,不受尊重和重视,对自身价值开始产生怀疑。

(2)学生感到实习生活较累且精神生活空虚。通过调查发现,实习生普遍感到在实习的过程中时间紧、工作累,精神上比较空虚,整日生活忙碌而单调。在校期间,学校或班级通过第二课堂经常开展一些文艺活动,课、内外体育活动开展的也丰富多彩。在实习期间,文体活动没有了,居住条件差的还看不上电视,忙碌了一天后精神得不到及时的调节。这种状况虽然是由客观条件和护士的职业特点造成的,但也应引起学校和实习医院的高度重视,不然会直接影响实习的效果。

(3)遇到紧急情况缺乏经验,实习生心理负担较重。如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临床上,适应工作需要,满足病人的要求是实习生的最大愿望。但事实确非如此,遇到紧急情况缺乏应对经验使得她们害怕突况的发生,甚至背上了沉重的精神负担。由于病人的情况千变万化,紧急情况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特别是护理老年患者,更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刚走出校门的实习生充满活力,更有对工作的热情,缺乏的就是经验,处理不当会给病人及家属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也会损害到护士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如何帮助实习生克服心理负担,多向经验丰富的老护士学习就显得非常重要。

3.对护理专业学生面临主要问题的对策分析

(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竞争力。面对现阶段医学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最好的对策之一就是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竞争力。特别是刚走进大学校门的新生,综合素质较差,社会适应能力不强,遇到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不知如何应对。学校团委、学生会及辅导老师要通过多种形式给她们以帮助。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自身竞争力的增强还有利于学生以后就业能力、工作能力的提高,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2)减轻学生学业压力,切实搞好就业工作。进行课程设置的改革,对一些课程进行整合,是减轻学生学业压力的有效途径。面对目前学生学习的科目繁多,考试不断的现状,进行课程设置的改革势在必行。如何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从粗略了解到熟练掌握,从过多的科目中疲于应付到学一门懂一门,非常值得探讨。此外,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也非常重要。学校只有搞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才能够解除学生们的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

(3)逐步改善实习生的生活条件,强化管理和心理辅导。由于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一般,为节省费用实习生居住、生活的条件比较差。对此学校和实习医院要给学生以关心和帮助,逐步改善实习生的生活条件,合理安排实习生的实习计划,随时了解她们的生活情况,定期进行问卷调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必要可修改修改实习计划,加强管理和心理辅导,增强实习效果。想法解决实习生文体活动缺乏的问题,使她们在忙碌的工作后及时得到调节,避免出现心理负担。

三、结论

1.医学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期间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学生学习的课程偏多,应对各种考试的压力较大;家庭经济状况影响学生在校的学习与生活;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带给了学生无形压力。

2.医学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期间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学生感到自身价值不被社会所承认;学生感到实习生活较累且精神生活空虚;遇到紧急情况缺乏经验,实习生心理负担较重。

3.解决医学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学生面临主要问题的对策主要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竞争力;减轻学生学业压力,切实搞好就业工作;逐步改善实习生的生活条件,强化管理和心理辅导。

参考文献:

篇5

摘要: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是体现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高等护理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的培养,对加快护理学的发展,提升护理水平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目前,学校对培养护理科研意识不够重视,护理专业学生的科研意识不强。为此,提出学校应改革课程体系,开设学术讲座;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不断提升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建立完善学生科研机构,保证学生科研工作顺利进行。

21世纪生命科学将成为当代学科的带头学科,随着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生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卫生服务也从单一化、片面化更新扩展为整体化、综合化、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医学的发展给护理工作赋予新的内涵:护理模式开始由功能性护理模式向整体护理模式转变;护理的对象不仅仅是指患疾病寻求治疗的病人,也包括健康人群;护理服务范围不仅是在医院,也深入到社区和家庭;随着护理技术手段的现代化,要求护士具有高水平的护理技术、高质量的护理服务、高标准的护理道德;护士不但要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而且要与护理对象之间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社会需求对高等护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护理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全面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成为护理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是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现就护理专业学生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途径分析如下。

1 护理专业学生科研意识与能力现状

进入21世纪,国家教育部要求高等学校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等人才,各高等院校都将提升教育质量,把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合格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有的医学院校从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人手,探索性的进行尝试,设立了专门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能力的训练计划,有的院校设立了专门的学生科研基金,使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但是从整体上看来,护理专业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比例及科研活动的层次比同等类型的医学生低许多,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学校方面也有学生方面的原因。

1.1 学校方面的原因 ①学校对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不够重视,认为护理专业学生重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②学生科研经费投入甚少以及在科研立项中比例倾向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有的院校到目前仍没有设立专项的自助基金;③学校对学生科研工作缺乏有效的评价和鼓励机制,没有科研学分的要求;④学校没有给学生提供合适的科研条件和环境;⑤学校科研、学术氛围不浓厚,缺少经常性的面向学生的学术活动,导致学生科研意识模糊。

1.2学生方面的原因①学生科研意识不强,认为护理专业学生参与科研的意义不大,因而导致参与科研的人数比例偏低;②低年级学生缺乏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难以参与到较大的科研项目,高年级学生又要完成临床实习任务和就业考研任务,时间精力不够,很难专心投入科研工作;③部分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不利于参加到有关的科研小组,从而影响介入科研工作。

2 护理专业学生科研意识与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2.1利于学生更深理解理论知识护理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一样,感到专业理论知识比较枯燥、乏味、抽象,不知道理论知识与实际如何结合。若在校期间能够参与到实际的科研中,利用理论知识去探讨和分析实践中的问题,这样使得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就比较具体也更深刻。

2.2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大学期间如何进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这是目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学生在大学期间如果没有对科学知识的执著追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创新就无从谈起。培养学生科研精神的教育也是创新教育。在从事科研的活动中,学生可以发现新的问题,通过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在不断的发现和解决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挖掘出新的理论知识,使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更加完善和系统,加速了学生从单一型向复合型、从封闭型向开放型、从知识简单型向能力创新型的转化。

2.3利于学生就业选择高校扩招之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型为大众教育,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问题也面临激烈的竞争。高等学校的师资、大中型医院的护理人才需求层次较高,在选择人才时那些有科研经历、有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被选择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学生。

2.4利于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科研是一项严肃的活动,研究者必须具备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参加科研的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亲身体会,并逐渐培养这种精神。同时科研活动的参与利于学生高尚人格的形成,这对于护理专业学生而言非常重要。

3 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科研意识和能力的途径

3.1改革课程体系,开设学术讲座构建创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目的在于克服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的专业口径过窄、课程体系死板、满足于将现有的知识灌输式传授给学生的传统教学方式。开设学术讲座,将学科前沿知识、边缘学科的交叉内容、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难点问题以专题的形式介绍给学生。一些选修课也可以择其精华,以讲座的形式介绍给学生,这样可以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有更多的时间和经历用于科研活动。

3.2加强实践环节护理专业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让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实习的不同阶段进入临床。通过反复的观察和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为进行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3.3不断提升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 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关键,教师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是影响学生科研素质和能力的主要因素。所以,建设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强、科研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对合格的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

篇6

护理专业学校急重症专科护士培养可行性存在问题急重症专科护士是指在护理的急重症专科领域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专门从事该专业护理的临床护士。

1急重症专科护士岗位需求分析

1.1重症监护专科护士

参调的30家医院中重症科共有411张床位,重症科在编护理人员176人,编外护理人员308人。按照卫生部要求,重症医学科的护理人员与床位比例应为2~3U1,按此标准我省重症医学科的护理人员与床位比例为1.2U1,远远达不到标准。从重症专科护士未来3~5年规划需求的调查表中得知,未来3~5年医院对重症专科护士的需求量为399~955人。

1.2急诊专科护士

30家医院中急诊科有480张床位,急诊科在编护理人员有280人,编外护理人员有398人。其专科护理人员与床位比为1.4U1,其中,三年资以下护士为178人,占26%,由此看出,急诊科护理人员的人员及结构均不达标。从急诊专科护士未来3~5年规划需求的调查表中得知,未来3~5年医院对急诊专科护士的需求量为600~1000人。

2急重症专科护士培养模式

2.1培养对象

参调的30家医院中,共发放调研问卷表700份,收回658份,有效问卷649份,调研表中涉及的培养对象包括护理专业中职学生、中职推优的高职学生、高考录取的护理专科学生及护理本科学生,其中,选择中职推优的高职学生占82%,其原因为中职推优的高职学生在中职阶段便经过了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及临床实习锻炼,在高职阶段进行专科护士培养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临床技能方面以及职业素养认知方面都有较强的优势。

2.2培养目标

面向专科护理的社会需求,培养学生在掌握基础护理基本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提升急重症监护护理的专科护理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急重症专科护理职业工作中按职业要求承担护理职业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适应职业生涯发展和变化的能力。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从事急重症护理,具有终身发展能力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

2.3人才培养规格

2.3.1职业素质标准

具有自我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具有较强的执行能力,能独立完成急重症岗位工作;具有人文关怀精神,遵守行业道德行为规范,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团结合作精神,能与同事互助合作,在护理团队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具有自主学习能力,能分析自己的不足,不断提升自己。

2.3.2专业知识标准及能力标准

掌握急重症护理工作内涵及流程;掌握急重症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原则;掌握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护理、监护技术及护理操作技术;掌握急重症各种抢救设备、物品、药品的应用和管理;掌握急重症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及沟通技巧。

2.4课程结构及教学进度安排

2.4.1教学时间安排

3年共计131周。第1学期教学周为16周,入学教育及军训2周,考核2周。第2、3、6学期各为20周,其中教学18周,考核2周。第4~5学期学生进行临床实习50周。

2.4.2课程模块设置

课程模块设置由5个模块构成U基本素质(公共基础课)模块,职业基础(专业核心课程)模块,职业能力(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职业实践模块(毕业实习与技能实习)模块以及职业拓展模块(选修课程)。职业拓展模块包括选修课和讲座。

第1、2、3学期在校内完成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理实一体的学习;第4、5学期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临床实习任务,重点在急重症专科护理岗位进行临床实践,突出培养专科护理技能;第6学期完成急重症专科护理理论知识的夯实和技能的提升,突出现代急重症专科护理技能人才的培养。

3急重症专科护士培养存在问题

3.1教材建设及校内实训条件不能满足急重症专科护士培养需求

急重症专科护士的培养在第4、5、6学期尤为重要,第4、5学期院校共建的实纲及校外实训条件基本能满足急重症专科护士培养的需求,但第6学期学生需完成急重症专科护理理论知识的夯实和技能的提升,这就需要有符合现代化急重症发展的教材及实训建设作为保障,目前,我校为了使急重症专科护士的培养符合临床需求,仅和医院急重症护理专家共同开发校本教材1本,这远远不能满足急重症专科护士培养的需求,而实训设备数量及实训工位数也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升。

3.2师资力量薄弱

在临床带教工作中,高学历、高职称的急重症专科护理人员较少,尤其缺乏有资格认定的临床护理专家,大多临床带教老师又没有经过规范化培养,而学校老师高学历的基本上是医生,实训员的学历结构大部分是中专或大专,有的甚至没经过临床锻炼,来自临床的实训老师也未必来自于急重症专科,加之现在临床工作繁重,学校要聘请有经验、有资格的兼职教师更是难上加难,师资力量的不足严重影响急重症专科护士的培养。

3.3开设的专科护士培养有限

目前,我国开展的专科护士培训的专科有:糖尿病专科护士、老年专科护士、急重症专科护士、手术室专科护士、肿瘤专科护士、介入专科护士、器官移植专科护士、新生儿专科护士、血液净化专科护士等,但由于学校师资力量薄弱,专科护士培养的教材及实训条件有限,导致学校开设的专科护士培养严重受到限制。

3.4尚无统一完善的专科护士资格认证体系

临床上从2002年开始专科护士培训,但尚未形成统一、完善、规范的专科护士资格认证体系,而学校尚开始尝试进行专科护士培养,故学校开设的专科护士培养资格认证更有待等到认可及完善。

参考文献:

[1]麻春英,李萍,裴丽萍.专科护士培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9):1286-1288.

[2]先琼,曾继红,李晓玲.香港专科护士的培养现状与趋势[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9):58.

篇7

关键词:中专学生;临床专业;课程教学;相关问题;解决对策

护理专业对学生的实践操作具有严格的要求,其在教学中的方式独特,需将护理教育以护理临床教学的方式表现出来,在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实现学生理论知识联合实践操作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医疗该改革的逐渐深入以及护理学科的发展壮大,临床护理的教学内容和过程更加重视学生的自身需求,传统凭借带教护士的愿望和经验进行教学的模式逐渐向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手段和教学模式所替代。在医疗卫生工作逐渐受到重视的今天,怎样搞好护理专业的护理教学成为教学的重点。本文针对中专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具体研究情况如下文所示。

1中专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1.1教学管理体制不完善 尽管当前中专临床专业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教学管理体系,但是仍然缺乏科学性和相应的教学评价考核体系,教学质量的监督缺乏统一的标准,对临床教学行为也缺乏总体性的评价,没能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区分教学,未能将真正的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和价值体现出来。

1.2护理教学的目标不明确 当前,中专院校中关于护理专业的教学培养目标不十分明确,对学生的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不确定。为了不断的适合规范化和国际化的要求,应重视培养厚基础、宽知识、高素质和强能力的人才,搞好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质的同步培养至关重要[1]。

1.3中专院校护理教学的师资力量不强 目前,我国大部分中专院校学生的实习环节是由医院的护理部门负责完成,护理教师主要由护士代替,而这些护士所接受的教育都是以培养护士而进行的,故知识面相对狭窄,缺乏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结合,对教育方面的内容涉及的较少。故其教学普遍具有知识老化、层次低、工作繁多等特点。

1.4中专院校护理教学的方式限制 如今中专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教学中多采用传统的师徒式教学方式,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不能够应用一定的技巧来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在学习中主要以教师为主导,教学过程主要为教师做、学生看以及教师和学生共同做3个部分,不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利于学生创造精神和自主学习精神的培养。经分析,在当前的中转院校护理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①课堂教学中的操作步骤与临床带教比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课堂教学更注重强调护理技术操作步骤的规范性,大量使用一次性护理用品,中心吸引、供氧等取代吸引器、吸氧等明显的简化了课堂教学的操作步骤,致使增加学生临床实习期间的迷惑感。②操作对象具有差异性。课堂教学中的服务对象为模拟人生,可受教师和学生的任意摆布,而临床带教的服务对象为患者,初到临床实习的学生会经常有不适感。③课堂教学的操作内容不全面,临床中开展的呼吸机、多参数仪器等数据是临床实习的难点和空白点。④带教教师的素质、能力、教学方式及教学管理之间的差异。

2提高中专临床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

2.1建立完善科学的教学管理体制 针对学生的课堂时间和年龄特点合理设置学科和教学实践,设置统一的教学质量评估标准,详细了解中专学生的个性特点,并给予针对性的教学,实现因材施教。按时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总结和探讨。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并强化教师的听课和备课制度,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共同努力。在教学管理中建立教学工作中的质量监控和评价制度,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上课和作业布置情况,并在学期末对其教学随笔、论文总结、专题研究等进行总体评价和表彰鼓励[2]。强化教学质量的评价安排和监控,监控教师的教学进度,教案和课标的落实情况,以及学生的日常学习状态,采用评比、检查、交流、展示等方式监控学生作业、教学质量、课业材料等。完善教学治疗的监测和评估制度,在班级和学科中进行技能和知识竞赛,对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以便于强化教学质量。

2.2优化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在中专护理专业学生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应不断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新课标要求不断做出调整,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就业需求。其中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模式主要强调岗位和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来确定,以促进教学能够达到职业的要求。其要求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课程的安排应以对其职业的分析为基础,主张以学生为主体,并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双元制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将教学活动一分为二(即学校教学和医院教学两种)[3],在校期间学生主要接受人文知识等普通文化的学习,在院期间接受专业的职业技术培训,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实现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并能够将被护理者与学生结合起来,是高效、科学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将学科本位、能力本位教学相统一,在学生能够发挥个性优势学习文化知识、道德素质和协作精神的同时,可以在医院的学习中学习医患关系的处理以及不断提升操作技能。

2.3加强师资力量投入 中专护理专业学生是医院护士的一个重要来源,搞好中专护理教学质量对于提高医院护理工作和完善医疗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只能部门应重视中专护理教学的资金投入,为学校教学引进先进的设备力量,使学生能够接触现代化的先进仪器,并能尽早的掌握其应用操作技 能[4]。中专院校加强人才的培养,提高优秀教师的待遇,避免人才外流,并不断的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护理教学,不断的在教学队伍中注入新鲜的元素。

2.4改善教学方式 为提高中专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效率高,应在教学中不断的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主导,针对学生对知识的领悟能力和对实践操作的熟悉程度来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中,采用现代化的先进手段来实现,多利用多媒体、模型等来将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的表达出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多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和进行模拟实验等。重视实验教学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密切围绕中等卫生学校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中心,在教学中制定统一的操作规程、考核项目和评分标准,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同时做好体检、诊断学等基础操作的评估和考核。

在临床教学中应强调,在学生不违反操作原则的前提下加强评判性思维的运用,使之能够形成良好的操作手法和步骤,并在岗前教育中加入一次性护理永平的使用,加强新设备和新技术的专题讲座和示教,促进学生对医疗设备的了解。多带学生进入病房,加强学生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和创面互动,增强学生对工作内容的了解,在业务查房中加强督导,有效的指导学生将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同时,还应积极的鼓励带教老师积极的参加专科、本科等的学习,不断的开展新技术和新理论的学习、进修和科研工作,鼓励带教老师积极参加各种业务竞赛活动,不断的增强其进取心和思想认识。

3结论

临床教学是护士专业学生由理论转向实践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和素质驯良的关键程序,有助于完成学生向护士角色的更好转变。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全面、认真的分析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体会传统模式下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弊端,明确教师在带教过程中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同时,在带教过程中还应注重教学方式的选择,强化临床教学的管理,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还应不断的建立和健全教学模式,将科学、先进的带教理念引入实践中,不断加强临床带教的师资力量投入,选用综合素质水平较高的人员担任带教教师,从理论、实践、心理等多方面指导学生学习。保证学生能够在临床带教教学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黄玫,李小天,田杰,等.通过课堂模拟用药演练、创新药理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医学,2011,18(07):109-110.

[2]刘华萍,刘中惠,刘瑞莲,等.供应室护理带教与护生出科成绩的相关性因素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2,13(04):198-199.

[3]刘华萍,刘中惠,刘瑞莲,等.供应室护理带教与护生出科成绩的相关性因素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2,15(14):106-107.

[4]门素排,王力.规范化护生带教在急诊科实施体会[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2,20(17):120-121.

[5]彭芳,李辉,杜一民,等.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A].第五届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195-196.

[6]王磊,温雅,杨柳娟,等.PBL教学法在"护理临床推理与决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杂志,2011,28(22):5-7.

篇8

1.1教师转变观念,确立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学习方式的理念要开展好三元一体化教学,教师必须以扬弃的态度认真反思自身的教学,明白教学方式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必须转变“轻备课、重授课”的教学思路为“重备课、活课堂”的教学思路。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仅仅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的基本线索,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熟悉教学内容,而且要明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学生认知和能力的培养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广泛搜集材料,确定要使用的教学方法,并使之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扎实、科学、全面备课将会使课堂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为此,全体教师积极开展了调研和交叉备课活动,每周至少集体备课一次。同时,将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知识、护理专业教学内容整合,强调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渗透。研究各学科知识重叠及脱离情况,删减不必要的、过深过难的内容,做到紧扣培养目标、内容少而精,着重加强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不断尝试以病例或问题为引导的教学方法以及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实验与研究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的教学。

1.2在实践中深化教学改革在已有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完成基础医学课程三元一体化教学设计“综合性机能学实验”、“高血压病的一体化教学”、“甲状腺的一体化教学”、“肾脏的一体化教学”、“眼的一体化教学”、“胃的一体化教学”、“能量代谢与体温的一体化教学”等共计25项,并在日常教学和校级观摩课中具体实施。在三元一体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每个专题都有一名责任教师(观摩课主讲教师)负责一体化教学的设计、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组合、制作课件等。观摩课后,根据同行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由于资源全部共享,教师只要集中精力做好自己负责的一个或几个专题即可,避免了重复工作和因工作量过大而影响备课效果的现象。创新、整合、优化是三元一体化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引人入胜的教学设计、精美的课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真题的重点强调、与临床课程的巧妙衔接、趣味性的记忆方法(口诀、情境、手势)、动画练习与解析以及由学生所做的小结归纳等环节,都牢牢吸引了学生,使一些枯燥、乏味、刻板的知识改变了“模样”,使学生由厌倦、畏惧变成了喜欢、渴望。教学环节自然流畅、教师注重课堂教学反馈,加之富有亲和力的启发式教学,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的联系,促进了学生职业思维能力的养成。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可知,学生对三元一体化教学模式非常欢迎,学习状态有明显改善。

2三元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效果分析

2.1三元一体化教学能适应卫生职业教育的需要一体化教学是近年来技工类职业教育的方法,对于卫生职业教育也同样适用。从感性认识入手,加大直观教学的力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及时消化吸收,并做到触类旁通。一体化教学解决了理论课与实践课脱节、基础医学课与专业课脱节、基础医学课程间交叉重复等诸多问题。此外,三元一体化教学使内容由结构到机能、由正常到异常,将理论与实践合二为一,组成新的教学模块,内容上高度统一,提高了教学效率[2]。一体化教学不但做到理实一体化、学做一体化,而且做到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问题的解决一体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等重要的职业岗位能力,为其进入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三元一体化教学能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实践证明,开展一体化教学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寻求知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爱听、爱学,教学效果非常好,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应努力营造自由、和谐、乐学、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一体化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应对学生取得的进步给予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3]。教师课前准备充分,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教学重点都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层层推进、循序渐进,既让学生学得扎实,又让学生有新鲜感。同时,教师设计的复习环节能够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也能够及时检验学习效果。有的教师设计了讨论环节,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小组,学生乐在其中,讨论的热情很高。

2.3三元一体化教学能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1)集体备课收获良多。通过三元一体化教学改革,打造出了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探索出了一套适合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实践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临床相关知识。教师应自发地跨教研室、跨学科听课,尤其是多听护理专业的课程,做到教学设计有的放矢。备课时,教师积极研究、探讨教学重点,讨论教学内容,力争找到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多地找到学科知识间的联系点;评课时,大家各抒己见,剖析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一个疑点,并与专业学科的教师进一步探讨。另外,邀请护理系的专业课教师和医院临床教师共同参与,以实现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紧密衔接。(2)教学反思助力专业成长。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事件和现象的再思考,是教师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对话,不断进行教学反思能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及水平的提高。三元一体化教学后,每名教师都写了课后笔记,对自己的一体化教学实践进行了理性思考,不仅从教学观念、学习兴趣、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理因素方面进行反思,而且从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媒体等教学技术上去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并自觉根据反思的结果弥补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为实现教师专业化提供可能和内在动力。

2.4巧妙运用多媒体,使三元一体化教学更加生动多媒体作为三元一体化教学不可或缺的辅助教学手段,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优势,在增加课堂容量、开阔学生视野、突破教学难点、营造课堂氛围和提高教学效果等诸多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教师精心制作课件,用三维的、动态的图像展示原本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在复习反馈环节,运用多媒体能更好地为学生展示本堂课的知识框架,发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融会贯通。运用多媒体设计的习题类型更多样、更富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一些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演示实验或在现有条件下无法进行的经典实验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演示。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非常轻松、愉快,真正实现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三元一体化教学将板书、模型等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综合应用,可以起到互补作用,产生更佳的教学效果。

篇9

1 专业英语课程简要介绍

专业英语是我国很多大专院校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其目的就是培养大量英语加专业的复合新型人才。而且这项课程的开设不但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赞同与支持,而且还积累了很多专业英语教学的宝贵经验和成果。由于各行各业的行业规范,特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习惯均有所不同,因此,不同方向的专业英语都具有各自的专业性,特殊性和特定性。目前我国大专院校开设的专业英语课程多达73项,其中开设院校较多的专业英语类型有机电专业英语,护理专业英语,计算机专业英语,物流专业英语,通讯工程专业英语,数控专业英语以及管理学专业英语等[1]。

2 我国护理大专学校专业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我国护理大专学校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设由于起步较晚,因此既缺乏大量的专业英语教学人才,也缺乏相应的管理和教学经验。以下三点就是对目前我国护理大专学校专业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和总结。

2.1 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理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了解所学知识的正确,发音,拼写,结构与应用,其目的是为专业英语实践服务的。然而,目前我国很多护理大专学校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分配出现了问题,即重理论,轻实践。通常教师会花大量的时间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课下也会布置很多的书面作业让学生来巩固这些理论知识,甚至最后采用的考核方式也是布满理论知识的试卷。导致的结果就像纸上谈兵一样,会说不会用。很多护理学校的教学模式也较单一,本该师生活跃互动的课堂氛围通常会变成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形式。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忽视或逃避专业英语课的学习。

2.2 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缺乏创新性

根据我国护理大专学校专业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不难发现其教学内容过于老旧,甚至有些护理大专院校的专业英语的教学照搬中学或本科学校的教学内容。很多的课堂教学内容都是围绕词汇,语法展开的,理论性太强。抛开枯燥无味的课堂氛围不说,光是堆积如山的英语词汇和条条框框的语法规则就已经让学习变成一种负担了,在这种状态下学习专业英语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除了教学内容老套外,很多护理大专学校对专业英语学生的考核方式也是几乎一成不变,考核的标准基本由试卷的得分决定。长此以往,学生的英语能力也只能在试卷上以书写的形式展现。其次,专业英语的教学资料太局限于纸面上的知识,课本,试卷是很多护理大专学校专业英语学生每天见得最多的学习资料了,学习资的局限缩小了学习的视野,也缩小了知识的半径。

2.3 护理专业英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由于专业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对教师的要求也往往更高。通过分析发现,护理大专学校的英语教师分为两种,一种是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教师,他们能将将具体的专业知识讲解的深透易懂。另一种是英语教师,发音,语法是他们的优势。然而,专业加英语才是专业英语的重要的特点,显然,一个专业知识丰富的资深英语教师才是最适合担任专业英语的教学任务。目前我国个别护理学校采用了复合型教师,即护理专业课教师,英语教师,外籍教师均参与教学。但是总体来看,我国护理大专学校专业英语的师资力量还很薄弱,教师的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更需要大批的集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于一身的综合型人才教师。

3 改进策略

3.1 实现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重新设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逐渐形成以理论教学为辅,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因为这些护理大专学校专业英语的学习是将来服务于相应的实护理专业领域的。实践教学方面具体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校内实践活动。例如,在教师的导下到企业模拟现场进行口语能力训练,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和周末到校外去兼职,以加深他们对工作岗位具体过程和要求的了解,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上的听,说,读,写,译,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贯彻因材施教,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原则,突出专业英语的语言特点,难点,重点和英语实用能力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2]。教学模式也要实现多样化,例如可以采用实践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模式。

3.2 丰富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

丰富教学内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摈弃只采用老套单一的课本的讲课方式,改变以老师为中心的讲课模式。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授课,教师随时和学生互动,如此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必然会大大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媒介,选择实用的教材是搞好专业英语教学的前提,因此要合理选用教学课本。也可以订阅相关的英语报刊,让学生在了解新闻信息的同时也能学习英语知识。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可利用的网上资源的种类也是越来越多,比如一些网上课程的开设和网上的外语互动专区可以给课下愿意学习的同学更大学习的空间,包括一些论坛也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3]。合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会给专业英语的学习带来很大益处。除此之外,要在总结课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护理专业英语教材。

考核方式应该摒弃传统的试卷测验方式,充分将理论和实践,课内和课外有效结合起来,合理分配考试成绩的比例。

3.3 培养护理专业英语人才,壮大师资力量

国家可以出台相应的专业英语人才教师培养方案,培养出更多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护理专业加英语的复合型教师,奖励和支持优秀的英语专业人才,并更多的创造让他们出国深造的机会。作为护理大专学校的专业英语教师,在不断提高自己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提升自己在专业知识领域的能力,专业老教师对于自己的要求也要逐渐增高,即不再仅仅只是做一个讲授英语语法或只是做一个懂专业知识的教师,而是二者最高境界的融合,既精通英语专业的相关知识,又能在专业知识领域有一定的研究和见解,真正做到一个集英语知识与专业知识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教师。做到这些,护理大专学校的专业英语师资力量才能真正在不断进步的基础上迈上另一个新的台阶。

篇10

关键词:暖通专业; 监理; 问题;方法;意义

中图分类号: U4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设工程监理制度的目的在于提高工程建设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全过程监督、管理、控制工程质量、造价和工期是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暖通专业的监理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即施工内容需要依据土建专业的进程分阶段进行,工作内容密集性强,但工序时间段长,因此监理容易忽视一些内容,为后期的工作埋下隐患,需要引起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对施工图纸的会审,暖通监理和施工方的暖通技术人员都重视不够,认为主体施工阶段暖通专业就是一些预留孔洞问题,主要工作量都在装修阶段,总认为到后期统一考虑也来得及,因此审图不够积极,发现的问题也比较少,其实这是错误的。暖通专业的各种管道不像电气专业的管道埋设于结构层,而是以明装居多,尤其是建筑的地下室,各种管道系统的主管道都敷设在此,设备也一般在地下室,设备进出口管管道管径大,占位明显,像通风空调管道,有的宽度达到1--2米,采暖管管径也有的口径400mm--500mm,甚至更大,这些管道在地下室有时互相交叉、有时并行,有时还与桥架、喷头等错位行走,如果排列不合理,极易造成管道安装过低,影响地下室使用空间和使用高度不够等问题。而各种管道的合理布局最好是在审图时与其它专业(尤其是电气专业)协调,把各种管道的位置、标高、交叉点、互相避让点都排好,按照排好的位置预留预埋套管等,这样在施工前就把问题解决了,后期安装时速度快,不窝工,能提高效率,节省开支,还能达到美观效果。所以,施工图会审是暖通监理必须重视的环节。

其次, 工程主体施工阶段,暖通专业主要是预留预埋。而预留预埋的内容,一部分会表现在建筑图或结构图上,一部分会表现在水暖图纸上,这样就容易造成暖通专业的安装人员以为其他专业人员按照图纸预留了,各个专业的工作内容又疏忽交叉检查。比如工程中的风洞、风口,人防管道的预留洞,空调凝结水管的预留洞大多在建筑图纸上画有预留位置,如果暖通人员不看建筑图就疏忽检查风口风洞。所以此项工作要求监理必须现场核对各专业的预留,预埋的位置、标高、规格、数量等是否符合要求。不能敷衍孔洞预留,不要因孔洞小而随意留,结果位置不准,造成后期补开洞,即造成前期工作的浪费,又破坏主体结构,这是我们在监理工作中要避免的错误,监理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不能造成二次破坏主体。预留预埋工作的实施要求监理必须全过程跟随工程的进度,不管是哪个专业预留的孔洞,均要进行检查、验收,保证所有预留准确、无遗漏、实用,严禁后期开凿孔洞;还要求监理不仅要识读本专业的图纸,还要浏览建筑、结构专业的图纸,保证管道安装畅通。我们目前有些监理总是认为其他专业的内容不归自己管,这是错误的,所有和管道安装有关的内容以及管道安装对其他专业的影响问题都要监理,要保证总体施工质量。另外,预留孔洞的大小问题也应引起监理注意,我们要求预留是不许后期开凿破坏结构,因此预留孔洞的大小以管道能穿过,安装比较方便为准,不要为省事,过渡放大预留洞,造成安装完管道,孔洞的封堵 工作量又会大大增加,孔洞过大也会造成封堵不平整、不实、不易堵等情况,影响建筑美感,更易造成费人工、费时间、得不偿失,监理应提前要求。

第三,照图施工的问题,按照图纸施工是我们安装的依据,但是要注意现场的突变因素,诸如一些设备的安装基础,有时会因为结构的变动造成基础的变动,这时应及时与设备厂家联系,协商如何变动比较合理,比较适合设备的安装运行,这样的问题就要求监理事先要了解设备,知道结构的变动情况,合理调整现场情况。我们目前的暖通监理不重视设备安装,认为与自己无关,是厂家或甲方的事,这是错误的,监理要全方位监理,要保证项目竣工后的正常运行。

第四,半成品的入场检查,像风管、风口及配件都是配套预制好成品,进场安装的,这样有时进场的配料有不合规、不配套情况,不能以为成套的就是合格的,就是不能更改的,像大管径的风管其吊架底托用镀锌板材其强度就不够,但厂家大多会和风管选用同种材料即不镀锌钢板型材做底托架, 强度不满足要求,应更换为角铁或其他强度够的型材。

第五,交叉工序检验的监理,暖通专业的安装有时会和土建专业有交叉,像地热管道的敷设,需要在管道敷设后进行打压试验,合格后管道带压回填豆石混凝土。在这种环节,两个专业需进行验收交接手续,管道打压合格验收签字才允许进行回填,回填时管道要保证带压工作;还有像管道井中的管道应待管道井内抹灰完成合格签字后再进行管道安装,管道安装不得破坏内抹灰及楼板。

第六,管理资料的报审和审核,暖通专业的工作量在装修阶段才全面展开,因此有些监理认为在安装阶段报审企业资质、分项施工方案、现场安全、技术交底等资料,其实这是错误的。企业是按施工组织设计来投标中标的,施工单位一入场,监理项目部开始工作,就应报审施工方案等,在施工方案的指导下,企业必须有针对本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才允许企业入场施工,否则不予进场,监理必须审核其方案的针对性、时效性,避免照搬照套其他工程的方案;另外,企业的管理人员应与投标时的人员相符,不得未经许可进行更换,更不得虚设,违背工程的招标投标;这也是监理的一个重点,人们不重视管理资料,极易忽视。

因此要做好监理工作,必须要做到提前预知提前控制,起到真正监理的意义,避免事后才发现,事后控制是不得已的补救而已,不能作为监理的方法,这是我们做监理应该明白的。 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理工作,能更好的加强和提高安装施工的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安装工程的简单与复杂程度制定好针对性强的监理工作实施细则,需要严格监理的基本程序,切实抓好事前、事中、事后的质量控制等内容,严格履行好施工技术等相关人员的基本工作职责,然后通过相应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工作使暖通工程的安装工作更好地达到预期的任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