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建设基本情况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3: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政课建设基本情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思政课建设基本情况

篇1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

(一) 学生基本情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网络的普及和文化的多元化等致使学生价值观发生较大的变化,调查结果显示:在问您对思政课教学是否感兴趣的问题中,有9%的学生选择回答反感;在问学习思政课程对您来说有什么意义问题中,有28.1%的学生觉得是为了过关,有11.5%的学生不知道;在回答“你认为思政课教学效果如何”的问题中,有15.9%的学生认为“较差”,在问您认为思政课程教学对您今后的发展有无帮助的提问中,有5.8%的学生认为没有帮助。虽然这些负面影响和不良的心态只是存在少数学生中,但是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消蚀了在信仰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二) 教师基本情况。高职院校教师是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主体,肩负着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重任。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导航线,在此过程中教师起到关键作用,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乃至职业教育成败。因此,思政课教师更需提高自身素质,应该起到先锋带头模范作用。据前一阶段调研发现,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学历、职称偏低,科研能力较弱等。有少部分教师认为思想政治理论不被学校重视,学生基础较差,上课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趋于形势,以完成任务为目的,表现为教学目标的片面化、教学内容宽泛化、教学活动的形式化、教学评价的简单化,这样,导致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不大、动机不强,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一)缺乏教学质量鉴定机制。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效果不佳,是因为缺乏教学质量鉴管,没有一个健全的评监机制。目前高职院校基本成立了独立的思想政治教学部,建立了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学校都有教学督导部门,也组建了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教学信息和学生对教师打分评教制度等。但是没有真正起到教学质量监督作用,思政课考核方式主要是学期考试为主,教师为了照顾大多数学生考试过关,考前会划重点等多种形式给学生复习,考试难度不大,多数学生卷面分数较高,这种考核方式不能正确反映教学效果。目前没有校外对思政课教学效果监督办法。因此,学校对思政课教师的考核和评价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有不少教师感觉到教师教好教不好一个样。

(二)教学内容宽泛、教学条件受限。“05方案”实施以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主要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及形势与政策,从教材来说,统一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优点是编写比较规范,而且每年都要修订,增添新的内容,注重教学目标系统的整体性、动态有序性。但是,根椐高院校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生理论基础知识较差,知识面较狭窄;加上,没有足够的多媒体教室授课,课时不足等限制,例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普通高校至少要开72学时,高职院校一般只开36学时。所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一致认为,这本教材内容较多。此外,教师外出学习、进修、培训的机会较少,而教学内容一直刷新,因而,有部分教师感到授课有一定困难。

三、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效果对策和建议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只有紧密联系当前高职学生的实际,不断加强教学研究,积极探索并改进思政课教学的模式,才能确保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工作落到实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一)重视教学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担任的课时较多,教学任务重。但是也不能忽视教学研究,要围绕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结合高职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成才规律,将三门必修课的教学目标作为一个系统来认识,以政治思想、公民意识、人生价值、职业精神等为系统要素,加强教学研究,以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为目的。没有科研的教学是没有创新的教学,所以,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以说课、听课、评课等方式进行学习交流,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聚集体智慧,自制适合本地区、本区域高职学生的教案,教学案例,教学课件,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此外,要创造机会让思政课教师外出业务学习、进修培训、社会实践和参与学术交流;加大科研投入,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以科研的形式进行教学,以科研成果促进教学质量。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体现“教、学、做”一体的新模式。思政课作为高职院校必须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是承担宣传、灌输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任务。因此,课堂教学是关键,向学生“灌输”党的理论,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思政课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应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满堂灌”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把传统的书本教材转变为由声音、图像、文本等构成的动态教材,用生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信息灌输给学生。此外,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需求探究新的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当今的理论热点提出一些问题、观点或案例,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各种思想得以交流,不同观点彼此碰撞,在相互比较中,学生的思想见解得到丰富,创新意识得到强化,思考能力得到提高,参与性得到增强,教学目标得到实现,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体现了“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西安民办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状调查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为了更加准确地了解西安民办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现状,找出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因素,从而更好地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本课题组成员于2013年5月到2013年7月对西安外事学院、西京学院、翻译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西安市的四所民办高校的本科、大专、自考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以访谈为主。在本次调查过程中,共发放问卷760份,回收有效问卷708份,回收率为93.2%。问卷回收后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的现状

1.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

根据调查情况,大学生高度认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了解的并不深入。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整体认知情况,本课题组设置了三道题目“你听说过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吗”“你认为当前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必要吗”“你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吗”。第一个题目选择“听说过”的同学高达98%,第二个题目选择“有必要”、“非常有必要”的同学占到90%,而第三个题目选择非常清楚的同学只占35%。通过访谈也发现,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并不完全清楚其具体内容。由此可见,从十七大以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有一定的成效,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任重而道远,很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缺乏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2.对指导思想的认同现状

根据调查,大多数同学比较清楚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并有78%的同学开始用的观点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说明理论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学生的思想整体上是良好的态势。但是当问及“是否信仰”时,65.2%的同学选择的是“不太清楚”,根据访谈也反映出在当前,大学生存在信仰危机。而且三分之一的同学认为看不到的生命力,对的指导思想持怀疑态度。

3.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现状

根据调查结果,大多数同学高度认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制度取得的成绩,对于未来的发展大多数同学也是充满信心。多数大学生认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贯彻执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但是,当问及是否赞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时,选择“不太赞同”、“不好说”的竟然分别占到31.7%和41.9%。可见,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关于共同理想存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4.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认同现状

根据调查现实,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在对民族精神的认同上,大家的认同度非常高,97%的大学生都以自己是华夏儿女而感到自豪,92%的学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发展的今天,更应该弘扬民族精神,发挥民族精神的纽带作用”。不过,在调查中发现,有49%的学生认为大学生爱国的方式“缺乏理性”。89%的大学生认可当今时代是一个改革创新的时代,所有的大学生都认可创新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在“自己是否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大多数大学生选择的是欠缺,可见,大学生对时代精神的认同度并不高,而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要加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5.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同现状

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根据调查发现,大家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正确性一致认可,但是存在知行脱节的问题。在“您怎样看待考试作弊现象?”中,有39%的同学认为可以理解,只有29.1%的同学认为这是一件羞耻的事情;在“您怎样看待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只有40.3%的大学生选择“坚决反对”,在“您怎样看待大学生傍大款”的现象,选择“无所谓”“很正常”“可以接受”的竟然占到68.9%。可见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出现模糊的情况,并且知行脱节现象非常严重。

三、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因素的调查现状

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因素是很复杂的,本课题组从大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家庭情况、思政课的教学手段和效果、社会影响,四个方面设计可能的影响因素来分析可能会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因素,从而有针对性的展开教育。主要涉及到的问题包括“学生的性别、专业、年级、是否党员或者入党积极份子、是否学生干部”,“家庭收入情况、父母的职业、父母的政治面貌、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思政课的授课方式、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态度”,“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多种价值观、功利的时代、网络化时代”等。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专业、政治面貌、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态度、功利的时代这六个因素的影响比较明显。其它因素也有影响,但是不是太明显。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影响因素,专业因素较明显,其中,文科学生的认同要高于理科学生,认可度最高的专业是法学类专业,认同度高达87%,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最低的是体育类专业的学生,认同度只有49%,这和专业性质有密切的关系。和普通学生相比,大学生中的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认同度较高,高达82%,比普通学生的认同度高15%。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对大学生的认同度影响也较高,父母有大学水平的学生的认同度要比其他同学高出21%。根据调查结果显示,59.1%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受到当前社会急功近利的功利思想,多元社会思潮和价值观以及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的影响。

思政课作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有很深的影响。调查现实,大多数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太强,与现实脱节,不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能解决大学生密切关心的交友、就业等实际问题,教学方法比较单调,教学效果不好。93.9%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一般”或“不好”,60.1%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脱离实际,43%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单一。大多数同学认为教师在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中,要通过教学方法改革,找到更加适合学生接受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调查也现实,教师在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中,每进行一次有效的方法改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就增加10%左右。

由此可见,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校教育要和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家庭情况、社会影响、教学情况等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只有将实践性、实效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才能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四、当前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途径

根据调查现实,当前,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思想政治课,82%的学生认为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主要来源于思政课的理论教学。当代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选择校园社团活动的占22%、选择学校党团活动的占18.9%、选择学校BBS论坛的占10%、选择各种讲座的占21.7%、选择其他学习材料的占8.9%、选择校外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占12%、选择各类媒体的宣传的占51.8%、选择社会上的其他宣传方式的占7.1%。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路径包括多种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依然是主渠道,学校的党团和社团活动、各种社会媒体的宣传效果也很明显。

五、调查的结论

本文在对西安市的四个民办高校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主要结论有以下两个方面。

1.大学生高度认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了解的并不太深入。具体来说,大学生对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认同度最高,对的指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认同度一般,而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认同度不高,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知行脱节现象。

2.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因素很多,但是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专业、政治面貌、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态度、功利的时代这六个因素的影响比较明显。同时,当前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途径依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给我们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老师很大的启发,加强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对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尽量拓宽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

篇3

根据会议安排,现做如下表态。

近两年来,****中学紧紧围绕**、市教育局创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的目标要求开展工作,通过科研切入,电教开道,以“能用、管用、够用、常用”为标准,积极开展行动,扎实做好“互联网+教育”建设工作。

一、基本情况

我校2008年建成校园局域网,千兆到楼宇,百兆到桌面。300m光纤接入到学校,现有学生机房9个,学生机558台,生均比达到8:1。2014年后所有班级都陆续配置了86寸触控一体机,并实现了100m宽带进教室。学校建成ip广播和模拟广播各一套,录课室一间,名师大讲堂二间,人工智能活动室一间,数字模拟实验室三间,学校安防系统一套,并依托电子资源网点使用及**教育云平台的推广,建立了名师工作室,达到了教师空间、班级和学生空间100%的开通率。

二、明确目标任务

(一)实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培训计划。推进教育云平台深入应用和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强化网络空间培训。内引外联,成立学校教育云应用培训团队,做好与**、**市培训团队的对接与合作。同时普及深化网络空间应用,为师生注册开通**教育云网络学习空间,建立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泛在学习环境。

(二)促进“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名师网络工作室、创新素养与教育精品示范课品牌效应,积极探索创新素养教育。建立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开展创新素养教育培训研讨活动。

(三)开展数字校园达标建设。积极开展“数字校园”建设试点,积极推动教师利用智能助手和情境化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探索,同时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基于**教师网络研修平台的全员智能研修,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生评价等方面的综合运用,促进信息技术“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新常态。

(四)实现党建工作智慧化。建强网上党建工作阵地,增强线上线下立德树人合力,用好网络思政平台。

三、强化工作保障

1.结对保障:推进与上海市市西中学《关于“互联网+教育”合作互助协议》的落实与实施,加强与**一中、**三中等市内外兄弟学校在“互联网+教育”建设方面的共建互助。

2.制度保障:制订各班设施使用登记制度、和教师“办公电脑使用制度责任书”“各班教室教学设备使用与管理责任”,并“互联网+教育”校本培训。

篇4

【关键词】高校‘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

一、绪论

随着建设和谐社会的逐步深入,以及高校教育模式的逐渐转变,加强及完善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特别是加强高校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政教育工作,是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处维护高校和谐发展的主题。另外,为有效处理高校特殊群体的管理问题,高校的思政教育管理者,必须为其的管理模式加以创新研究及尝试。

二、高校学生特殊群体形成的原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良影响

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有力促进本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物质水平。以往的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物质利益与利润追求的观念,使我国经济与社会活动中出现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现象,进而产生贫富分化、就业困难、严重腐败等问题。此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教育的办学制度也发生极大的变化。由以往政府的单一承担变为至今学生教育经费的教育模式,造成我国的贫困生逐年增多。另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严重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甚至多数大学生扭曲了“三观”的观念。部分学生过度追求享乐与个人主义,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少数学生缺少责任感,集体主义的观念不强,这些社会弊端均影响较多大学生的心理平衡。

2、家庭环境的消极影响

孩子最早接触的生活环境是家庭,而父母则是其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人们通常是通过自身的成长环境以及父母的行为以认识客观现实,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及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少数家庭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要求严厉,造成多数孩子出现叛逆行为。部分家庭对孩子过分宠爱,致使孩子养成严重的依赖性,缺少信心与自控能力。部分学生基于家庭生活拮据,承受过重的生活与学业压力。或者有些学生由于家庭不和睦、父母离异等原因,而产生自卑、郁抑的心理,进而歪曲自身的恋爱观。近年来,单亲家庭的大学生逐渐增多,其缺少较多的父爱、母爱,进而缺少健康的教育,缺少安全感。因此,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密切联系。

3、学生自主学习及就业压力的干扰

高校学习、高校生活与中学的全然不同,高校大学生的学习与就业压力相对较大。部分学生对高校生活的期望过大,进而导致产生的落差越大。学生无法适应高校的学习生活,每个学期均有多门学科的考试不通过,若学生对此产生自卑的心理,无法克服难题,最终将难以摆脱这种学习压力大的阴影。少数学生设计的目标过高,但能力有限,最后无法达到预计的效果。比如英语的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的等级考试等,学生均考前会出现紧张不安、难以入眠、试后悲观失望的现象,长久下去,便会形成心理障碍。此外,学生刚踏入高校的大门,便要思考未来的就业方向。此刻,其将会撕破头脑、想尽办法,以增加自身的就业筹码,却失去了施展自身才华的机会,为此苦恼不已。就业压力的影响,也会给高校校学生带来生理及心理上的问题,对此,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极其重要。

三、目前高校特殊人群的类型及体现

根据心理学理论,群体主要由互相影响、依赖的人构成,群体中各成员间常存在面对面接触或者互动的可能。目前高校特殊人群的类型及体现主要有:1、经济困难型。对于这类学生,由于不善于交流、性格孤僻、自尊心较强等,易表现冷漠、自我封闭的现象。对此,可借助多渠道进行资助这些学生,如国家、政府及学校设置的贫困生奖学金等。积极做好国家助学贷款的工作,以便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此外,选用临时补助与定期补助有机结合的方式,对经济困难型的学生给予适当补助等。2、心理障碍型的学生群体。这些学生对学习、就业及情感等方面的压力承受不强,进而出现孤独、自卑、焦虑不安的心理。为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疏导其的心理,正确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而使其学会自我调节。或者设立专门的学生心理咨询室,以便疏导及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鼓励学生构建友好的人际关系,真正面对自我、走进人群,从而获得应有的信任及理解。3、沉迷网络型的群体。这些整夜耗于网络游戏,在网络世界中寻找满足感的群体,易于出现责任心不强、自律能力低及厌倦学习的心理。因此,可通过多种途径加以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首先,国家应加强高校附近网吧的整治工作,杜绝大学生通宵上网。其次,重视网络资源的监控与管理,尽量减少黄色网站或者不良信息的出现。与此同时,不断开发高校的网络资源,便于为学生提供更好服务。最后,对痴迷网络的学生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对于违纪或者学习受挫的特殊群体,也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应对。

四、目前加强高校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路径

关心学生特殊群体,关爱学生中的特殊个体,是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从处理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的具体问题开始,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接近生活、接近学生,以有效增强高校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政教育工作,从而实现高校学生特殊群体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完善的经济支援体系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我国的教育体制必将有所调整。通过“扶贫”结合“扶志”的形式,鼓舞高校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树立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而能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应对未来人生的挑战。首先,设立助研、助教等新型的勤工俭学岗位。在高校学生能力有限的前提下,鼓舞学生通过业余的时间,配合教师组织科研教学的活动,以全面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质。其次,设置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学金。为经济困难的学生设置专项的奖学金,尤其是奖励学习优越、均衡发展的贫困生,以激发其学习的热情,从而增强其的自信心。最后,和社会各企业共同联合,以培养全能的专业人才。我国各高校可与实力较强的企业联盟,利用签订协议、按需培养、定向培养的形式,使企业投资参与专业人才的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校贫困生的经济压力。

2、利用科学理念指导学生特殊群体的政治教育工作

(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综合把握学生特殊群体的实际情况,仔细分析所存在问题的根源,并努力寻找处理问题的关口,积极开展对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政教育,不断增强其的未来人生的信心。(2)利用专业课、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形式以及组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配合职业道德与专业思想的教育。与此同时,以诚实守信、技术精湛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全面实现教育和工作的有效性。例如,借助思想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科教影片以及录像等进行教育,以熏陶学生的情感,从而引起其的共鸣。(3)积极开展有关“感恩教育”的活动,使学生特殊群体保持一颗感恩的心,进而学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教师的虚心教诲、感谢社会的和谐稳定。(4)积极组织及开展有关“责任意识”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特殊群体深刻意识到责任对自身生活的重要性,唯有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才能全面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人生的意义,进而有效引导其走入正常的轨道。

3、构建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首先,构建高校学生特殊群体的信息档案,以便及时、准确及完整的了解学生特殊群体在学习、心理及生活等方面的状况,加以跟踪管理高校学生特殊人群的行为,并给予相应的政治教育。其次,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及健康教育机构,制作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明确科学先进的心理教育内容及方法,开展相应的心理咨询与讲座答疑活动,对症下药,确保学生特殊群体的不良心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最后,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对高校学生特别人群的情感教育。在尊重学生特殊人群的基础上,通过亲切的语言、交友聊天的方法,努力减少或者处理特殊群体面临的困境。以尊重唤起其的自尊,以关爱温暖学生特殊群体的冷漠心灵,以激起其对学习、生活的希望。

4、树立全方位、全面教育的友好格局

第一,加强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政教育的首要阵地,能真实、全面以及直接的了解及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而能给予相应的统筹安排与全面调动的措施,在学生危难时刻,更能冲锋上阵、摆脱危机、排除万难。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管理者,应加强提高自身的思想理念水平,逐步深化自身的专业技能,为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服务,从而有效解决高校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二,制定导师制与班主任制,全面发挥高校教师的德育为先、教书育人的专业技能。安排思政水平高、事业心强、具有责任感的教师担任学生的导师及班主任,使其与辅导员积极交流关于学生特殊群体的日常行为表现,并加以研究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政教育方法与思路。第三,通过高校学生干部等部门,加强学生特殊群体的监督与管理。在各年级、各班设立相应的信息员,并由班委会、学生会以及学生党团组织等学生干部受职担任,让其定时检查学生宿舍的环境卫生、学生早退、迟归等情况。与此同时,密切关注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想动态,努力做到尽早发现、及时报告、密切跟踪的教育。

五、结束语

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独立学院 教育

党的十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而青年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对青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意义重大。独立学院作为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新形势下,以十精神为指引,结合本院学生特点,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实现社会与校园资源的教育整合,才能全面有效推进我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党的“十”报告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这是对全社会教育的要求,也是对大学生的教育要求。

1.坚持“立德树人”,以生为本,德育为先

党的“十”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次指明了方向。2013年11月,我院开展“学习天津市道德模范”活动,该活动也成为引领我院道德风尚的有效平台,以此为载体,各系部相继开展了“我身边的道德模范”“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时代新人”等系列活动并取得良好效果。

2.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滨海外事学院作为一所培养语言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学生政治知识体系相对不够完善。他们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但是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不能理性思维、多角度的思考,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盲从的现象,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常常也缺乏深层次的认知能力。

我们国家十分重视广大青年的发展,并对青年的成长寄予厚望。“十”报告中专门就青年有一段语重心长的寄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段话昭示了对青年学生树立“三观”的殷切希望。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路人,我们迫切呼吁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者,把文化素养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修养紧密结合起来。

3.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改善和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键要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传播载体上有所突破,有所完善。“三个倡导”的 12 个词组,高度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备选范畴,亦是我们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体现各种寓教于乐的主题实践活动的最佳蓝本。我院已先后举办了“中国梦?滨外梦?我的梦”——“中国梦”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多部正能量书籍推荐活动、“贯彻十精神,共筑中国梦想”的讲座、“中国梦”主题征文活动、“红色记忆唤使命?熔炼团队创先锋”主题党日活动、五四青春歌会等,以期寓教于乐,实现潜移默化地寓教育于日常生活之中。

二、以人文关怀为本努力营创良好育人环境

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人文关怀与心理。”“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这对我们赢创良好的育人条件,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90后大学生,他们在个性上追求独特,相对而言集体观念普遍淡薄;大多生活在父母打造的“襁褓”之中,基本上没有经历过任何风雨;自我认知容易受外界左右,亟需有针对性的关怀与帮助。以本院毕业生就业心理为例,大部分学生存在就业期望值过高、自卑与盲目自信心理并存、依赖心理较强等就业心理困惑。在新的形势下,解决好我院学生心理压力问题事关学院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熟练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掌握必要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成为新时期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必备条件。多渠道、多环节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同时,面对一些学生由于语言、家庭、人际交往能力等多元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心理负担过重、就业压力过大、焦虑情绪过多等状况,我们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以缓解、疏导其心理压力。

2.营创良好育人氛围

和谐的师生关系、人文精神、文明程度与校园文化是相得益彰的。2012 至2013年,我院在党的“十”背景下,开展了“放飞心灵,青春起航”第二届校园心理剧大赛暨2013级心理健康教育课实践教学汇报演出、“投身志愿服务,建设美丽天津”系列活动等,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期间,我院进一步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发挥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通过“昊汉杯”校园文化艺术节、“春之声”外语节,“锦湖韩亚杯”韩国语演讲大赛等活动,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将专业优势与校园文化做到有机结合,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此外,校训“中外求索,德业竞进”已成为学院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鼓舞教师育人成才、推动学院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

篇6

【关键词】学分制 改革 自由 自主选课 国情

一、西方国家学分制的实行

19世纪末,美国哈佛大学首创了学分制。目前在国外,实行学分制的高校,其必修课只占到40%左右,选修课比重高达60%;其次,根据学分制对学生实行学分制管理服务。如美国现在并存实行着四种学分制政策,按照美方重视基础知识及培养通才的优秀教育理念,大部分高校实行的是叫作分组选修的学分制政策,这种政策要求学生需要共同学习专业课与基础课,是希望刚入学的学生,通过对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习。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使得学生的视野变得开阔,还能使得学生可以广泛猎取文理艺等不同课程的精髓,而后通过学习感悟、未来规划及社会发展的趋势,选择合适自己的专业。在英国,学分制也是一种引进不久的新型制度,所以现在是一种学分制与学年制并存的局面。

二、我国学分制改革的基本情况

1918年,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实施,现在学分制改革已在国内全面推广。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高等教育更多的关注,学分制改革再一次成为二类院校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社会加大了对高等教育体制的探索研究,加大了对培养学生兴趣的关注,提供多元的教育环境,这表明我们正行走在一条不断变革的学分制改革道路上。

学分制实现了时间弹性和选课弹性的目的,增强了教师的竞争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了收费的透明度。但对于二类院校,实施学分制的条件不足,从而制约了学分制的实施。普通高校内部也存在一些误区。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学分制改革的必要性。为什么要改革?改革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次改革,都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真正屹立于世界之巅的民族,究其根本,是基于教育的强大。在没有实行学分制之前,教育教学往往是刚性的,是不易灵活变通的。

其次,对学分制的认识不足。一些院校对学分制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机械照搬套用,不能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例如,在自由选课上,是学生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未来发展趣向选择课程的自由;也是老师可以不被硬性要求完成学术论文,能够自由选择课题的自由;最主要的是给学校更大的自,让学校能够根据地方特色、未来发展目标等,自主地开设课程。

再者,学分制实施的条件不足。学校教师缺乏,而学生数量上逐年上升,教学设施严重缺乏,教学管理人员少,基础条件不足,严重阻碍了学分制的实施。师资力量仍存在严重不足,全面实施学分制仍受到明显的制约。

除以上误区之外,还有一些学校管理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学分制实施的不灵活,教学资源的配置等等,这些二类高校实施学分制改革存在的误区限制了学分制的有效实施。

三、真正贯彻落实学分制政策

对二类院校来说,有效实施学分制,首先要从学校各级领导到普通教职员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的服务理念,实现学生学习质和量能满足于社会发展的需求,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落实学分制。

首先,根据各自院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于本校的学分制体系。在做任何事情,不能只是单纯地照本宣科。目前我国的教育实行的依然是根据文理艺的不同进行学习,按照不同的专业学习不同的课程,并不能自由地选取不同的专业学习。但是我国的教育制度,依然有其优秀的一面,如果单纯地按照美国的模式发展,可能会出现热门专业被热捧,部分专业同学们不了解,或者未考虑其未来的发展,出现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这样会造成极大的社会经济压力,未来会出现“多人竞争一岗”的现象;而有些所谓冷门专业则会出现没有人才储备的局面。所以我们要取其他模式的优秀一面,同时保留自身教育中符合国情的优秀之处。

其次,完善教学硬件设施。因自由选课,学生上课时间不统一。学校必须有充足的自习室,确保课下自由学习。另外,图书馆资源尤其重要,只有具备大量的图书资源,才能便于学生求知,开发学生的思维,解放学生的头脑、手脚,满足学生自行整理、分析、解决问题的需要。因上课时间不一致,学生要求延长机房、餐厅、浴室等服务部门的开放时间。因此,学分制的实施,学校需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增加教室、阅览室的数量,加强后勤部门的配合,为学分制的实施创造条件。

最后,根据本校的特色,调整适合于社会需求的合理专业设置,实现学生自主选课。往往具有自由的氛围,才能更好地给予大脑智慧的创造力。当一个国家的教育墨守成规时,智慧的火花必然会被熄灭。因此我们要给予大学更多的自力,有权开设需要的课程,可以自由地选择研究的范围。当老师不需要被硬性地要求完成学术上的研究要求时,他们就可以真正地将教书育人看作是自己的职责,并且从中获得乐趣。在一个和乐放松的环境,学生也就会拥有更自主选择专业、课程的自由了。

总体而言,在学分制改革的这条路上我们需要秉持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通过实行改革,吸取国外改革成功的优秀经验,配合我国当前国情,结合未来发展的战略,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可发展的学分制改革道路。只有这样,我国的教育本质才会发生变革,引领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我深信这个目标很快就会实现。

【参考文献】

[1]华华.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时代教育,2015,4(8):39.

篇7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课;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人才

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检验学院是培养检验医学专业人才的摇篮,不断培养和提高检验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实践竞争力对于检验医学的发展意义重大。临床检验仪器操作是检验医学专业人才学习、工作和科研的重要部分,因此构建好《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对检验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基于微课的《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是培养更多优秀检验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以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进而全面提高高等医学院校检验医学专业的教育质量[1-3]。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强调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和主动。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学生能够更加专注、主动学习,师生共同解决各种问题。教师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促成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位学生交流,这一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探究空间[4]。微课是在传统教案、课件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微课能够促进翻转课堂的形成和发展[5-6]。为了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求,本研究围绕培养检验医学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结合《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课程的专业特点,对基于微课的《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探究,使本课程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实际应用。

1《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与改革的必要性

1.1教学模式的现状

迄今为止,检验医学已步入标准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成为临床医学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7]。现代化的检验医学离不开各种现代化的检验仪器,检验仪器的广泛使用推动了检验医学的迅猛发展,也促进了检验医学教育事业的进步。高等医学院校检验医学专业教育必须贴近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课程以临床医学实验室常用的基础仪器与先进的专业仪器为学习内容,反映了快速发展的检验医学仪器的现状,对检验医学专业学生的执业上岗能力、临床应用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8]。本课程是由多学科交叉组成的课程,具有知识点较多和学习内容较枯燥等问题,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及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完善和改进本课程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1.2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为了推动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应以适应时展的标准来培养检验医学专业人才。检验医学专业人才应主动扛起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和科技支撑的责任,努力推动国家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新乡医学院是国内《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课程的创始院校之一,具有良好的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本课程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网络资源,使用高质量的课件和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加强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同时积极推进本课程微课的建设和广泛使用,坚持在完善教学模式上推进《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课程翻转课堂的实施,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为提高《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有力保障[9-11]。

2基于微课的《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2.1创建《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微课

《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是高等医学院校检验医学专业的主要必修课之一,是现代医学实验室的根基,是临床检验人员进行临床实验诊断的前提和依据[12]。为了进一步推进高等医学院校检验医学专业《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课程的教育改革,提升本课程教学质量和教研室教师综合教学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师生之间的教学方式,本课程2009年参评并获批为新乡医学院校级精品课程,2011年获批河南省省级精品课程,2016年获批新乡医学院首批微课建设项目并于2017年圆满验收,2021年本课程教学团队积极进行省级课程思政样板课程的建设工作。2016年,为了全面推进《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微课的构建,本课程教学团队全体成员积极参加微课制作相关的培训和学习讲座,认真学习微课的制作方法。微课的制作由教学设计、视频录制、资源完善3个阶段组成,其中微课的教学设计是微课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微课构建的基础。教师们围绕教学大纲全面梳理本课程的知识点,突出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在注重对单个知识点进行开发的同时,把控好整个课程的系列化、专业化和完整化。在微教案设计、脚本润色、课件制作、软件使用和录制视频等工作过程中,积极开展研讨和观摩等活动,教师们互相交流学习,逐渐提高制作水平,如期高质量完成了《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所有微课的制作。同时,通过《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微课的成立与实践,对于微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对改进微课教学的措施做了分析:首先对微课的“微”应该理解得更到位,今后教师们努力在知识点的选择和把控方面做到更好;其次就是教学时间的分配问题,合理安排课后和上课期间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是在今后教学过程中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应吸取经验教训,努力将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完整地展现给学生。

2.2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教学

教学类的微课是基于课堂知识点的微视频,可以作为翻转课堂的素材。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的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的理论课堂和实验课堂教学的理念,将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积极开展本课程教学内容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实践,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实施方法如下。2.2.1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翻转课堂的实施工作开始于2017—2018学年第1学期初,任课教师在《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课程的第一节课时,向学生介绍本课程的基本情况、本学期的学习目标及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学生带着一定的学习任务,合理利用课余时间观看本课程的微课视频。预习的学习环境自由、轻松,时间较短,且不会造成学习压力,学生在微课的线上平台可以和教师自由地交流,让学生对知识充满兴趣之余又感受到教师的关注。2.2.2课堂上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新乡医学院医学检验学院的《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这门课程侧重于理论(理论学时66节),其内容枯燥繁杂且识记知识点较多。根据本课程特点,教师在传统的讲和听的教学模式上,增设了微课资源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让学生能提前预习本课程的微课视频。另外,教师在《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精准实施课程改革,任课教师首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一部分知识点的授课,其中一目了然的理论内容不再赘述,同时在合理把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讲述课程与临床的最新相关进展,精心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路、积极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授课效果最大化。教学模式的改革节约了传统的教师课堂教学时间,多留一些课堂时间,让学生在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和查找资料后,充分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而且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探知热情,广泛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有助于顺利完成本课程的教学目标。2.2.3课后的巩固和学生的考核办法为了考察检验医学专业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改变以往的考试形式,采用更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将枯燥的随堂考试改为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与知识掌握多元结合的考核方式。任课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思路、讨论过程及作业和实验完成情况等进行反思,通过构建知识结构图或表格、总结归纳、结论答辩等环节的培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锻炼其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走上讲台答辩,采用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考核平时成绩,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课程的兴趣和重视度。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现代临床检验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3《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教学模式改革的成效

自2016年新乡医学院《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微课建立至今,医学检验学院的学生已经收获满满,不仅掌握了基本课本知识,也锻炼了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多位学生充分发挥特长、团结合作、积极争取、不惧困难地参与录制了许多微课中的实际操作视频,将其制作成完整的小微课,并且参与了医学检验学院第一届微课大赛。2017年,2014级检验医学专业109位本科学生和2015级检验医学专业63位专科升本科学生均积极踊跃参与医学检验学院第一届微课大赛,《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原理》《穿过你的比色皿我的光》等20个优秀作品荣获特等奖和一等奖等奖项。另外,经过分析,发现2014级检验医学专业本科生对检验医学专业知识充满了兴趣和积极性,并且取得了一系列优秀的成绩:累计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三等奖等荣誉10余项;学生以第一作者在《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8篇;本届学生已经于2018年毕业,考研上线率为67%,录取率为50%,远大于上一届本科生考研录取率(29.6%)。本课程教师团队在教师节表彰大会中获得微课建设奖,制作的《生物安全柜的使用与保养》等51个微课获得一等奖等多个单项奖。2018—2020年的每一学年,在2015~2017级检验专业本科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成功实施基于微课的《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教学效果良好,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学生和教师不仅收获了教学成果,也收获了良好的师生情谊。在业余生活中,教师们经常通过面谈、打电话、发短信、网络教学平台及问卷调查等各种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本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成效进行不断反思推敲和修正,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探索出了一套教学方法。本课程微课的建立和翻转课堂的实施起到了榜样作用,带动了整个医学检验学院良好的学习气氛,对于提高整体检验医学专业人才的教学质量具有启发作用。

4认真做好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技工学校;《劳动合同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2009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了《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并决定在全国部分技工院校中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列入试点的技工院校要在统一指导下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未列入试点的专业课程和技工院校,应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开展教学工作,确保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安排。在此背景下,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引起了许多法律教学工作者的关注。

一、《劳动合同法》在技工学校的教学现状

(一)课程设置缺失

在技工院校,专业理论、技能的课程设置是重点,而文化理论课程设置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大多沦为“填课式”课程,尤其是法律课程。除个别专业需要,设置了专门的法律法规课程以外,许多专业并无法律课程设置。就本校而言,《劳动合同法》作为一部对学生非常重要的法律,也只是穿插于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小部分章节当中。课程设置如此缺失,非常不利于学生的系统学习,更别谈提高学生的劳动合同意识及劳动维权能力。

(二)教学理念落后

实施一体化教学必须依托良好的教学环境。但是,大多数技工院校的法律课还是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角”,而学生只是“配角”,甚至沦为“跑龙套”的。这与“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是相违背的,完全抹杀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大多数教师忽视了教学与实践并重,没能把课程内容转化成合适的任务或项目,不利于学生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三)法律专业教师缺乏

在技工院校,法律专业教师非常稀少,优秀的法律专业教师就更少了。大多数情况下,法律课主要还是由非法律专业教师任课,比起法律专业教师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要想对法律课实施一体化教学,在师资队伍的素质这一关键环节,还是存在严重不足的。长此以往,还将不利于提高法律教学的质量。

(四)一体化教材匮乏

法律课要进行一体化教学,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于一体的教材。目前,大多数技工院校法律课还是使用理论性较强的传统教材,并不能满足一体化教学需要。而以一定的法律业务工作项目作为模块进行设计,并根据相应的工作流程编写内容的教材,仍旧空白。这种情况,导致了法律课一体化教学缺少教材支撑,难以进行。

(五)教学方法单调

对于法律课,大多数教师以讲授为主,极其单调。加上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法律规章制度多,内容枯燥。导致学生容易产生疲倦感,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效果不理想。

(六)考核方式单一

传统的教学考核方式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个别学校考核方式由平时成绩、单元测试和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实质差别不大。在这样的考核方式的引导下,学生更关注最后的考试成绩,而非课程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的应用。

二、法律课一体化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法律教学成效

传统的法律课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时效性普遍低下。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及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法律教学的趣味性、实践性、实用性。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快速的应用到实践之中,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活动,不仅更好的对法律进行感知与理解,还能全方位提升观察、分析、运用、研究、合作等综合能力。最终,将课堂所学内化为能力,外化为行动。

(三)促进教师教学技能提升

为了实现法律课一体化教学,法律课教师必须设计一体化项目或任务、实施流程及评价方式等内容。这比起传统的法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促使其要进行一体化教学的相关学习和研究,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

三、《劳动合同法》教学中,如何实施一体化教学

《劳动合同法》教学实施一体化,笔者首先将课程设计分成四个学习项目,包括: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总则、附则、特别规定、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包括:信息收集、方案设计、方案实施、评价与总结,都是由学生负责完成。并按照确定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和结果展示五个流程来完成教学活动。下面以教学项目劳动合同的订立为例。

(一)确定项目任务

教师确定好项目任务,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了解任务目标,认知劳动合同的内容条款,掌握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流程及步骤。教师提出以下任务:1.按照分好的小组,每组成员分工合作拟定一份合法的劳动合同和一份有“陷阱”的劳动合同。2.按照劳动合同订立的具体步骤,由各个小组派代表(作为劳动者)到指定的小组(作为用人单位),模拟签订劳动合同,具体步骤如下:(1)用人单位公布招工简章;(2)劳动者自愿报名;(3)全面考核;(4)择优录用;(5)签订劳动合同。3.小组代表签订合同后,返回所在小组。由小组全体成员共同针对该劳动合同提出修正完善的意见,并做好记录。

(二)制定计划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项目任务,有针对性的制定好学习计划,确保高效完成任务。小组成员应做好以下准备:相关信息收集,相关物品资料配备,人员安排分工等。

(三)实施计划

学生根据任务要求,逐项进行。实施时,要做到下面几点。1.遵守课堂秩序。不得做与课堂活动无关的事情,保持课堂良好秩序。2.听从安排,积极参与。不得无故拒绝安排任务,要积极配合,主动参与。3.按时按质完成。不得马虎对待任务,要高效完成。

(四)检查评估

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检查评估,并形成评估意见及成绩。

(五)成果展示

首先把成果在各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展示,然后再由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在全班进行展示,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四、一体化教学与普通教学模式的差异

针对一体化教学与普通形式的教学在实际效果方面的差异,本文选取了笔者所在学校毕业班的学生进行了实际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形式对施行了一个阶段的《劳动合同法》教学进行了成果检验。得到如下的统计图表:通过统计结果可以明确的是,一体化教学对于贯彻法律条文在学生之中的影响力和理解程度有较大的帮助。图中数据67.9%和40.6%是针对一体化教学实验班级与普通教学班级学生分别进行的关于《劳动合同法》条文的问卷调查所得出的。在参与了一体化教学之后,67.9%的学生对于法律条文可以做清晰明确的解读。而未参与一体化教学的学生有只有40.6%的人可以做到。

五、法律课一体化教学的建议

(一)增设法律课程

技工学校法律教育教学的发展,要依托课程的建设,而目前大多数技工学校并未构建法律课程体系的情况。本文认为,技工学校应根据专业和学生实际需求,在通过专业调研、学生需求调查,以及论证后,增设相应的专业法律课程和法律基础课程。

(二)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一体化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大多数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也不愿意主动的进行转变。对此,本文认为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与一体化课程改革。通过参加教学教研活动,不断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

(三)配备相当的法律专业教师

技工学校要根据教学需要招收适量适合的法律专业教师。法律课一体化教学,教师队伍素质很关键。招收适量适合的法律专业教师是指,一方面要招收与教学班级相匹配数量的教师,另一方面要优先招收具备法律专业资格、教师资格与法律工作经验的教师。

(四)开发一体化教材

目前,法律课一体化教学需要一体化教材。技工学校的法律课教师要主动学习一体化教材开发技术流程,结合本校专业特点,编写适合一体化教学的教材。

(五)积极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

讲授式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已难以适应一体化教学的需求。教师在一体化教学中,应当积极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比如,在教学方式上,可以开展实训体验活动、设置情景虚拟实践环节、穿插游戏活动、添加影响材料、对接实践单位等。又比如,在教学方法上,可以积极尝试情景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反串授课法、讨论教学法、案例评说法等。

(六)建立一体化实践环节

法律是一门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技工院校学生学习法律课程缺少实践的真实环境。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开设诸如圆桌论坛、辩论、法律讲堂、模拟法庭、观摩教学、以岗实践等实践意义较大的法律实践活动。

(七)完善考核方式

完善的考核方式能保障一体化教学的有效实施。技工学校法律课的考核应该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冯梅英、史平臣、王丽英.高职院校《劳动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以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8(3).

[2]谢炎均.关于技工学校劳动法案例教学模式的反思研究.祖国.2017(5).

[3]杨柳、王平.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做一体化”改革的思考.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3).

[4]贾薇.高职院校思政课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以《法律基础》为例.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2).

[5]王艳萍、李永芝.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在法律职业教育刑事法律课中的构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27(4).

篇9

【关键词】高职教育 课程设置 人才培养 创新思维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广东科技学院教研教改课题《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2JGZ0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37-03

当今社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在普通会计人才市场上,作为主力供给方的高职院校面临着相当激烈的竞争,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密切关注市场动向,以创新思维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目前,高职会计教育已经逐步向培养应用型人才方向发展,但是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学中忽视工学结合的模式,已严重妨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使高职会计教育真正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方向转变,就必须结合就业市场的变化,对专业课程进行调整,构建适应未来的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

一、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社会需求现状的调研与分析

为更好地了解当前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与社会需求状况,我院调查组采用实地发放问卷法和电子邮件问卷法,对多个企事业单位及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进行了广泛调研。其中发放个人调查表200份,收回174份,回收率为87%;对各类用人单位发放调查表200份,收回132份,回收率66%。以下表格中数据都来自本次市场调研。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被调查企业以东莞为主,部分企业分布在其他珠三角地区。从反馈的信息来看,这些企业以中小型企业居多,且以工商企业和服务业居多。

在发放的个人调查表中,请毕业生对下列指标进行单项或多项选择,对收回的调查表进行归纳整理后,统计结果如下表:

在对各类用人单位发出的调查表中,请用人单位对下列指标进行单项或多项选择,对收回的调查表进行归纳整理后,统计结果如下表:

(二)调研结果分析

1.对毕业生的调研分析

通过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毕业生认为最需要加强培养的能力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税务业务处理能力、财务软件应用能力、信息加工与分析能力,而传统的会计手工核算能力屈居第五,这一方面说明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在传统课程上具有一定优势,学生在校基本能掌握会计手工核算能力,另一方面,从学生就业的角度反映出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在税务业务处理、财务软件应用及信息加工与分析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表2中反映出,选择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课程是100%,选择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税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课程的都超过60%。而有些课程如财政与金融、数据库基础、预算会计、银行会计、经济数学的均低于15%,这些信息在课程体系改革时可以作为删改或选修的参考。

2.对用人单位的调研分析

通过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单位在聘用会计人员时都需要他们具有会计资格证书,对会计电算化、计算机等级证书也比较注重。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表4数据反映用人单位最注重会计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关注度达到93%;其次是综合素质的提高,关注度为80%,而对于专业理论知识的灌输,关注度为58%,这些信息反映了用人单位更注重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以上调研的情况可以看出,当前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与企业的需求及学生的就业定位还存在一定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课程设置模式还比较传统,创新意识不够

传统的课程设置在整体结构上一般为“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讲授的是基础理论,对能力拓展方面较为缺乏。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安排中,一般有35%左右的课时为公共基础课,如思政课、经济数学、高职英语等,其他65%安排的是专业理论课和专业选修课,实践课的安排则偏少。而且,实训的绝大部分内容是账务处理,只是将平时做在作业本上的作业改做在账册、凭证上而已,其账务处理相对简单;在税务课程上,完全是纯理论教学,缺乏可以实习的环境;这种缺乏创新思维的课程设置,使得学生在操作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限,无法满足实际岗位的技能要求。

(二)实践教学环节不完善,学生动手能力差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均有教学实习环境,一般地,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实践教学环境分为“校内会计模拟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两部分。

这种教学实习环境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一是由于经费短缺等原因,校内会计模拟实训室建设远未达到要求,往往是软硬件设施滞后、会计实物资料不全、账务处理设计简单、与真实环境相差甚远,学生只能把它看成是完成会计综合练习而已,根本体验不到会计工作情景,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校外实训基地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学生实习难于接触到全盘的账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很难把财务信息这种商业秘密让学生全面了解,这样学生就很难见到真实而全面的会计资料,更难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去,往往只能是旁观者,而非参与者,难于接触到实际有用的知识。

(三)专业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专业课程的设置必修多,选修少,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需求及就业市场的变化,灵活性差。以我院为例,公共选修课在第三学期和第四期开设,因各种条件限制规定每位学生每学期只能选修一门,选满4个学分即可,专业选修课只能安排在第五学期开设,每位学生任选两门,且其选修课程的范围也比较少,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另外从对毕业生调研反馈的信息来看,就业单位以中小企业为主,能进入政府部门、银行或其他非营利组织的毕业生其实很少,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对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个性化需求满足程度也偏低。

三、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的创新思维

根据我们所做的广东区域各行业对会计人才的知识结构及实践能力需求状况的调查结果,并针对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创新思维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课程体系,是当前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的当务之急。

为此,在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上应充分考虑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联系,突出操作技能的培养;应注重会计实务教学,以“够用”“适用”为原则,并且在“通用”的基础上开设个性化课程。

(一)课程设置应以知识应用课程为核心,实行工学结合的多证书课程模式

根据我院对近几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反馈信息,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岗位大部分是会计核算岗位、出纳岗位、报税岗位,只有小部分毕业生从事审计岗位或管理岗位。因此,高职会计专业应该打破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根据市场需求对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新的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以知识应用课程为核心,实行工学结合的多证书课程模式。

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知识应用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应进行以下衔接:

(二)课程设置应以培养实操技能为目标,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财会人员的高职院校,无疑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实操技能为首要目标;学生的校内实践教学和到校外实习实训是增强实操技能的必要条件。

校内模拟实训主要通过设置实践课程来完成。一方面我们将实践课程分散安排在每门专业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学完理论内容之后就安排相应的实操实训;另一方面在所有专业课程学完之后进行会计综合实训,综合实训中的经济业务应包含企业日常会计核算、成本计算、税收计算、财务管理和审计等内容。从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开始,登记账簿,进行产品成本计算,编制企业的会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然后利用会计报表指标进行财务分析,利用学生做错的账本进行审计实训,这样可以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校外实习实训因受会计保密性、实训资金投入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方面的原因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企事业单位不太乐意接受较多的会计学生实习,依靠学校联系实习单位客观上不能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为弥补校外实训不足,我们需要在依靠固定基地的基础上采取其他方式以增加学生的实习机会。主要措施如下:

1.鼓励学生与企业建立直接联系,从第一学期学完专业基础课之后就利用寒暑假到企业见习和实践,在不同的学期末结合学生学习的专业课程布置不同的见习和实习任务,同时要求学生把见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带回课堂来与老师一起解答。这样把不同的实践分散在不同的时期,既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业务处理能力。

2.鼓励会计老师承办会计师事务所,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提供学生实习的场所。另外,学校提供一定的便利,组织优秀学生免费为小微企业做账,由任课老师进行指导。

3.邀请资深会计人员到学校实训室指导,以一套较为完整的账套作为案例,对学生进行实战模拟,并用手工记账和电脑记账进行并网运行,以满足企业实际需要。

(三)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建议第一二学期开设公共选修课,从第三学期起每学期都开设多门与市场接近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如小企业会计制度、中小企业合理避税技巧、中小企业融资策略、假账与反假账实务与案例等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应根据学生就业需要,从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角度出发对课程设置进行经常性修订,增加必须的专业选修课,同时设置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现专业课程的时尚潮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鼓励学生组建兴趣小组,配套指导老师全方位服务,使学生在兴趣的导引下自觉地学习和巩固专业知识技能。

总之,高职会计教育已经逐步向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方向发展,课程模式的设计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开发学生潜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就业为主导,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基准,以会计综合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创新思维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符静.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初探[J].辽宁高职学报.2011年第04期

[2]侯丽平.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2007年第10期

[3]张振和.对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20期

篇10

1.大学生俭德实践能力基本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受多方影响,大学生也逐渐忘却节俭这一传统美德,节俭意识淡薄,并频现大学生俭德缺失现象。概括起来讲,高校大学生俭德实践能力表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缺陷:一是在俭德认知与俭德实践不一致,节俭行为选择差异大。节俭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一位学生都了解它的重要涵义,但在认知与实践能力上却存在着不一致。不少大学生从主观上就对节俭道德十分排斥,认为节俭就是要吃苦,就是要过苦日子,他们认为这样的时代早就过时了。因此,在节俭行为选择上差异较大,生活中出现诸如“准大学生‘开学装备’万元起步”、“新生标配‘苹果三宝’”;或无计划购买许多闲置品,造成大量生活垃圾而浪费物质资源;或不顾学业,长期上网、聊天、游戏、看小说等打发时间,只为追求自身的感官享受等各种俭德失范现象。二是在无他律约束的情况下,节俭行为自控能力差。我国虽然也有关于节俭方面的法律法规,如宪法中所规定的: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同样,高校在关于节俭相关约束管理上的针对性、适用性和操作性上还存在不少缺陷。校园里,随处可见的长流水、长开灯、长开机因没有他律约束而熟视无睹,普遍的浪费行为没有他律约束而漠不关心。因此“节以制度”很有必要,即节俭道德意志的形成离不开相关规章制度的保障。三是在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条件下,节俭行为驾驭能力低。在学生群体中有一部分同学也能够做到一定的节俭行为,但是在与自身切身利益相关的前提下,受到经济或舆论的影响,如自身是学生干部或学生党员的特殊身份,则更需要规范自身言行而去有目地的节俭。以上学生的节俭动机不是因为节俭美德本身,而是受到节俭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影响,节俭本身的道德价值认知被漠视。基于外在经济效应价值而被迫节俭的学生,一旦自身能够拥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和具备较好的经济条件时,节俭的美德又很快被忘记。

2.大学生俭德实践能力缺陷的成因分析

结合大学生成长环境,学生俭德实践能力主要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方面影响,即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这三个层面来分析:

2.1宏观层面

一方面,受社会环境导向的影响,社会上频现追求高消费、盲目攀比、摆阔斗富、奢侈浪费等不良现象,一些领域还表现出享乐主义、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等社会问题,这些不健康的思想观念和腐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们产生潜移默化的侵蚀。一些学生追求物质和精神享受,虚荣赶时髦,攀比穿名牌,沉迷于网络游戏和购物而不能自拔;另一方面,受社会价值导向的影响,知识可以创造财富,因而对学生关注的是其成绩高低,而对于个体的思想品质和心理健康则往往忽略。这种社会价值的导向还体现在单位用人机制上,一些用人单位过度强调学历而忽视能力,重视知识而轻视道德。在这种价值导向的误导之下,学生学习目的往往单一,即学习好就可以找到稳定的工作,获得丰富的待遇。这种只顾个人价值而忽视社会价值的理念将导致个体俭德素养产生偏差。

2.2中观层面

节俭教育属于道德建设的范畴,为高校日常管理工作内容之一,具体实践中存在很大的差距,对道德方面的重视和引导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失。一方面,从对德育工作者的重视程度来看,个别高校或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在对德育工作者的业绩评定指标更多倾向于从职称评定、获奖级别、晋升提拔这些角度,而根本忽略了德育教育绩效评定。以辅导员队伍为例,一些高校无法保证1:200的配备比例,导致辅导员每天疲于应付日常工作,精力无暇顾及开展学生道德教育引导工作。另一方面,在相关教育行政部门检查时,主要考察教学硬件条件、学校课程设置、教育效果指标、师资队伍建设等等,而对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与效果等缺乏关注。

2.3微观层面

一方面,在家庭环境下,有些父母往往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条件上再苦都不能苦孩子,因此会尽一切可能给予子女最佳的物质生活环境,对于平时主动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道德品质往往忽视,而孩子所受的道德教育主要仅限于课堂上传授的一些理论知识。事实上,原生家庭对节俭观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受原生家庭的影响,“不能苦孩子”、“别家有的,我家也要有”等这种非理性化支持的错误观念往往也导致大学生养成对金钱的依赖和物质的盲目追求。同时,还有一些家长自身节俭意识淡薄,生活中高消费、图享受、好攀比,这些错位的家庭教育和不良消费示范都对孩子起到了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学生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处于不稳定时期,在面对各种不节俭现象和消费诱惑面前,往往会缺乏自制力,俭德实践能力存在较大的缺陷。

3.大学生俭德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3.1课堂启发模式———转变大学生俭德认知发展

课堂教育平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学校要将大学生节俭道德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并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利用思政课课堂教育平台进行价值观认知引导,倡导理性化的消费观,转变他们对节俭道德因果关系的认知。课堂启发实施过程中,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与思考关于节俭品质的相关问题:如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崇尚节俭与生态环境保护、勤俭美德与经济发展等。同时,着重加强国情民生、感恩责任和艰苦奋斗等方面的教育,促进他们对俭德的认知发展。教育者要发挥适当的角色,循循善诱并启发触动,帮助他们提升道德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只有注重对现有道德认知经验的思考、辨析与反省,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节俭道德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的节俭道德情操,提升学生节俭道德的责任意识,从而对学生俭德实践能力培养真正起到实效。

3.2情境感染模式———丰富大学生俭德情感体验

情境感染模式即通过特定的节俭道德故事,让学生在情境内容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对节俭道德的感受性。学校可以通过选择名人典故,或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故事,以课堂讲授、专题讲座、演讲比赛、小品演绎、舞台表演等方式,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情境展现,注重围绕感染力强、生动形象以及易理解接受等特点,尽可能调动学生参与时的感官感受,让他们在情境的濡染中接受熏陶,引导他们深刻领会节俭道德故事中所蕴含的道德意义。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情境感染活动后,要主动提供交流与思考的平台来加强互动,不仅要了解学生的想法与感受,而且还要对情境感染的设计组织重新调整,开展更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活动,目的让学生在内心中滋生情感后主动节俭,并对节俭道德意义的理解与感悟更趋于理性化。

3.3激励约束模式———磨练大学生俭德意志信念

道德意志信念是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助推器,对个体的道德行为表现出稳定性和坚定性。即当个体一旦形成道德信念,就会将道德行为转化为自觉行动;一旦拥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则会主动克服外在影响和内在犹豫而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大学阶段是意志信念形成和塑造的过渡阶段,是意志信念培养的关键阶段。此外,俭德意志的形成,高校既需要激励学生拥有积极、健康的道德信念,又需要倚助带有强制性或处罚性的规章制度管束。如果学校对于节俭行为有着明确的规范,学生们的行为则会更好的自律。高校可以结合学校发展实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节俭相关管理制度,如对学生的食堂用餐、水电管理等进行规范化,确保日常消费生活以及监督管理均有制度可依。高校通过建立激励约束模式,实现教管统一,从而教育、引导、调整和规范学生的行为,更好地磨练大学生俭德意志信念,提升俭德实践能力。

3.4榜样示范模式———固化大学生俭德行为习惯

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行为不单纯只是表现出对环境刺激的反应,在社会环境下,人类的行为还往往通过“观察”与“模仿”他人来获取行为习惯和知识技能。因此,对大学生俭德实践能力培养还可以运用榜样示范模式。要善于发现并选取示范榜样,既可以考虑结合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普遍性,引入古今社会生活中的榜样;又可以考虑结合学生之间的联系点,选择学生身边的朋辈榜样,并将榜样的节俭道德精神实质从具体的行为中凝练出来,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从观察学习向模仿操作行为转化。通过发挥勤俭榜样的力量,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到俭德在自身成长成才道路上的重要意义。此外,学校教职员工也应积极参与,在教书育人中注重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在俭德上作出表率。通过选树节俭榜样,整合榜样资源,充分发挥榜样示范的激励作用,从而让大学生学做榜样、争做榜样,最终让节俭固化成个体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