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进意见和建议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3: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改进意见和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程改进意见和建议

篇1

关键词:音乐专业 学科建设 课程改革 艺术实践 人才培养 课程教学

2013年11月7日至9日,由四川省教育学会音乐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办的“高校音乐专业学科建设与课程改革研讨会”在位于美丽的嘉陵江畔的南充市隆重召开。来自四川省高校、华南师范大学等省外高校和正在承办方进行国培的专家、学者和学员们出席了这次盛会。大会为了保证会议主题更加突出,设计了专家讲座、专家院长座谈和教学基地现场教学观摩环节,就入职教育课程建设、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课程设置和音乐人才培养模式、艺术实践和专业技能课的教学方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各位参会者发言踊跃,充分展示了音乐专业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过程中勇于开拓、集思广益和积极创新的良好作风。

一、入职教育课程建设任重道远

作为大会的特邀嘉宾,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郭声健教授首先为大家进行了题为《入职教育课程建设及教师担当》专题讲座。郭教授以自身经历现场说法,说明了他近年来探讨和研究这个专题的缘由,分析了入职教育和职前教育的区别及其面临的现状(问题和成因),进而以他给音乐专业本科生上课时的教学互动为例,与参会专家和学者们一起分享了他对入职教育的构想和实践情况。

郭教授认为,入职教育是针对学生未来拟从事职业所进行的教育,其内容包括职业现状和特点、职业意识与角色、职业精神与信仰、职业能力结构等方面;而职前教育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岗前培训,是针对即将买对第一份工作的在校大学生或者初入职场的新人所作的正式入职之前的培训,其主要内容侧重培训自我认知、通用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等,二者区别明显,后者应该是前者的一个环节。由于社会对音乐专业学生根深蒂固的传统认识,造成了大学扩招以后音乐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不够和个人职业规划的迷茫。现有课程设置注重学科专业体系,忽视培养目标定位与学生职业需求,把重在心灵滋养的教育教学活动降低到了技术层面,造成了入职教育课程的缺失。同时,由于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和教师教学过程中缺乏担当,加剧了音乐专业学生对本职业的不认同、不了解和不能胜任职业需求的诸多问题。

郭教授向与会者分享了他给音乐专业本科生上课时师生互动时的信件等资料,活灵活现地呈现了他对于入职教育上的构想思路和采取的具体措施。他认为,入职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致力于让学生了解职业现状与特点;培养职业情感与信仰;明确职业方向与素养;确立学习目标和方向四个方面,其中让学生明确职业方向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是重点。他希望入职教育课程在数量上越多越好,但是专门课程不求多少,但是在形式上力求鲜活生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精神引领,教师要勇于担当这个责任。

郭教授特别强调,入职教育并非某门课程老师的责任,所有课程所用老师都应该主动担当。既要将入职教育内容荣誉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中,又要使自己的教学具有职业榜样和岗位示范作用。

与会学者一致认同开设入职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形成一个共识:音乐学科建设与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一专多能的音乐人才,入职教育课程的开设构想是对现有音乐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大胆探索和有益补充。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副理事长曹安玉认为,高教授对入职教育的思考、探索和实践为四川高校音乐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很有启发意义,认为本次大会各高校齐聚一堂为音乐学科建设献计献策,达到了集思广益,合力推进了该学科理论创新。

二、音乐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息息相关

在11月8日下午的专家院长座谈讨论会上,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成为了探讨的热点之一,省内高校音乐学院或艺术学院的领导们分别从本院学科建设实践出发作了专题发言。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汪黎明教授以本院为例以《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探索研究》为题,着重讨论了学院分系教学与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问题。他说,随着音乐学院专业建设的拓展,学院下设了声乐系、钢琴系、作曲系和音乐学系,分系教学造成了学生严重偏科和重技巧轻理论的普遍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认为学校应该构建适合本校的课程教材建设为依托的课程“新”体系,选择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进而以此引导教师进行更好地课堂教学。所有教师必须亲自指导学生专业实习,了解学情,进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定位,为学生服务。

成都大学艺术学院王小军教授也以《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为题,指出专业课程建设的成功与否主要在于对培养目标的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他说,对于地方性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学生,他们文化课基础差,入校前的专业水平也不高,不可能在短短四年大学学习阶段把他们培养成音乐家,发挥他们的特长和兴趣把他们培养成“一专多能”的音乐教师则是可能的。以此为定位,王教授与大家一起分享了成都大学艺术学院人才培养的“四二二”模式。

宜宾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刘韧教授以《综合型大学音乐专业的人才培养》为题,专门讨论了人才培养相关问题。刘教授首先深入剖析了综合型大学音乐专业面临的窘境和现状以及它们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问题,然后指出综合型大学音乐专业要想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培养目标的定位。以此为基础,他提出了达到这个目标的四个有效途径:(一)综合型大学多学科优势的发挥;(二)建立音乐学科专业核心课制度;(三)网络课程和开放性远程教学体系的引入;(四)积极成为综合性大学专业名片和文化窗口意识建立。

会议承办方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黄志权也与大家分享了该院在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具体方法和实践成果。他在《更新学科建设观念,注重实践,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发言中反复强调艺术实践的重要性,特别是提到了该院“艺术实践教研室”建立对艺术实践的推动作用,引起了大会专家的极大兴趣。

三、音乐学科人才培养重在艺术实践

对于音乐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面临的问题,与会专家一直认为应该突出人才培养,加强艺术实践是人才培养的有效保证。与会的各高校院长在谈到本校学科建设的实践成果时,都或多或少地介绍了他们在学生艺术实践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已经取得成效和成果。

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陈林教授在加强学科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学生艺术实践和教师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强调应重视实践教育环节。他在《加强音乐学科建设重视实践教育环节》专题发言时说,音乐学科的实践教学可以分为学生的艺术实践和教师教学实践两个环节,学生实践活动与学分挂钩,教师教学实践可以和教师绩效联系。具体地说,学生实践环节可以借助四种形式进行:(一)建立学生艺术实践团,例如合唱团、管乐团、民乐团和舞蹈团等;(二)坚持开展一般为单位的实践晚会;(三)举办专题实践音乐会,例如,文人音乐音乐会、电脑音乐作品音乐会、歌剧片段音乐会等;(四)坚持定期的院级实践活动。教师的实践教学环节也可以采用四种形式实现:(一)调整音乐教师教育板块课程;(二)聘请专职实践教师,加强对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训练;(三)加强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定期举行说课比赛和课堂教学比赛;(四)加大见习力度,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内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院长卿泽教授在《依托实践平台放飞音乐梦想》发言中提出,通过艺术实践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先成长起来,然后成为其他学生的榜样,这对良好学风的养成非常有效。有了成熟的艺术实践平台和良好的学风,那么就可以通过各类音乐专业比赛引领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逐步深化,潜移默化地达到学科建设和课程整合之目标。卿教授还分享了该院的“艺术实践周”制度(每学期第十二周全院停课举行),并展示了这项艺术实践相关活动取得的成果。

其他高校的领导也分享了他们学院在艺术实践方面的成功经验,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汪黎明教授详细讲述了该院实行的专任教师必须参与学生见习和专业实习的制度;西华大学音乐学院则着重强调了该院“艺术实践教研室”的建立对学生校外艺术实践的引领和服务工作。黄志权副院长还列举了该院在艺术实践方面的其他举措,例如,第二学位课程修读制度;田野采风和暑期实践活动、音乐会体系建立等“以赛促学”和“以赛促建”的有益尝试。

四、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探索有待提高

高校音乐专业学科建设离不开具体课程的改革和深化,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甘霖教授和阿坝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音乐舞蹈系副主任郑毅峰分别针对声乐学生自弹自唱能力培养和钢琴教学谈了他们的教学体会。

甘霖教授在《提高声乐学生自弹自唱能力的教学模式探索》发言时首先强调了该专题探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说,钢琴伴奏能力弱是制约声乐学生发展的瓶颈,如果学生钢琴伴奏能力弱会造成他们对声乐作品学习的力不从心,不能很好分析声乐乐谱,最终造成过分依赖教师示范和音像资料,自弹自唱时顾此失彼。他认为自弹自唱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社会选择音乐人才的一个条件,而且有助于规范学生音准节奏和深入分析作品,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练声质量和形成学生的演唱个性。在此基础上,甘教授提出了他对于自弹唱教学模式的构想:(一)整合现有声乐课和钢琴课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在声乐技能课中自弹自唱环节的教学实践;一方面在钢琴技能课中增加声乐作品钢琴正谱弹奏内容。(二)在曲式学课程中加大对声乐作品的分析份额,同时增加在曲式分析教学中加大对和声的分析比重,使学生能够在分析中增加对自弹自唱能力的理论认识。甘教授认为,自弹自唱能力是一个集合了各种音乐知识和弹唱技能的综合能力,如果可以发挥各个学科的理论优势和技能优势,以自弹自唱能力培养为契机,必然可以对不同的音乐专业课程进行合理的整合。

郑毅峰的发言则注重对民族地区钢琴教学课程的建设和改革,他在《四川藏羌民族地区钢琴教学的几点体会》中把其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把握学生的情况,严格教学管理。他说,搞好这门课程的教学首先应该重视民族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四川藏羌地区的学生钢琴能力非常差,有的学生在入校之前甚至没有见过钢琴,鉴于这种情况,培养学生的钢琴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同时应该依靠严格的考勤和考试制度进行教学管理,保证学生钢琴学习的时间和效度。(二)明确教学目标,确立教学内容。该系的现有做法是让学生先学习一年的钢琴基本技法,然后在接下来的两个学年里加强学生钢琴伴奏能力的培养,同时配套《自弹唱》课程。对于却是优秀的钢琴学生则采用按比例培优的方法进入钢琴主修(10%)。(三)积极参加各种比赛,以赛促教。(四)把传承民族文化为己任,打造本地音乐文化名片。

在大会的最后阶段,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副理事长曹安玉和绵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的陈林教授还在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阆中实习基地(阆中中等师范学校)现场为各位专家和该实习基地师生做了“钢琴即兴伴奏”和“歌曲教学”现场教学。这次教学活动紧促而精彩的教学互动使得现场气氛空前高涨,堪称本次大会的一个完美的注解。总体来说,这次学术活动加强了四川省高校之间和省内外高校之间的理论交流,明确了音乐专业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的方向,同时也是高校音乐专业课程设置、音乐人才培养模式、艺术实践平台搭建和专业技能课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成果进行了一次集中展示。

项目名称:

四川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Rl19582120)。

篇2

关键词:Delphi程序设计;项目式教学法;分组;模块;实施

《Delphi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信息管理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课程。这门课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很高。另外Delphi开发工具在数据库编程方面有着其它软件开发工具(例如Visual Basic,Visual C++)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在教学方法上《Delphi程序设计》应该有别于其它程序设计语言。笔者多年从事《Delphi程序设计》教学与教学改革研究以及软件开发,认为在《Delphi程序设计》这门课程中可以在部分知识模块采用项目式教学法。

项目式教学法是指把现实中一个较大的工程问题以任务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进行各种操作,完成项目整个任务。这些工程上的程序包括:客户沟通、需求分析、任务分解、子项目实施、综合调试、修改意见、继续改进等环节。项目教学应该具有如下一些属性。首先,项目是一个具体的工程问题;其次,项目对于教学、对于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有实际意义;按照企业具体项目的实施办法实施;有明确而具体的科研成果。下面笔者以《远程在线考试系统》为例讲述在《Delphi程序设计》中如何实施项目式教学法。

首先,与客户沟通,并进行需求分析。经过与客户多次沟通,开发小组充分了解到本《远程在线考试系统》的功能、客户的要求和目标。客户的需求是:

1.任课教师出题。客观试题以Excel表格的形式提交到考试管理人员。Excel试题表格包含试题、每小题分值、每小题标准答案。主观试题以word文档形式给出、主观题需要教师阅卷。《远程在线考试系统》应该具备试题导入功能(或者叫做试卷生成系统)。

2.考生资料生成。该系统负责把考生的信息导入到考试系统。这样可以保证只有符合考试资格的考生才能参加考试。考生资料生成之后,还需要打印考生准考证。

3.学生考试。学生在异地通过网络平台和《远程在线考试系统》参加考试、并能成功提交试卷。

4.阅卷。客观题可以自动评分、主观题可以导出为word文档,供任课教师评阅打分。

其次,与客户详细沟通,进行需求分析。全体学生需要参与这个环节,根据沟通与需求分析分解《远程在线考试系统》为如表1所示的几个任务模块,并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功能模块由一个小组完成。

分析:把《远程在线考试系统》分解成几个模块,这样就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这是工程上常用的方法。每个任务模块对应课程相应的知识点,因此,通过这样的分解,可以把相应的知识点融合到项目式教学法中,既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又与行业、企业和职业紧密结合起来了,对学生今后工作中灵活使用学过的知识有非常大的帮助。

表1:《远程在线考试系统》任务分块情况表软件模块

功能模块

功能

知识点

教学目标

考试管理机

试卷生成系统

负责导入各门考试科目的客观题、主观题

数据库、Excel编程

熟悉数据库编程、熟练掌握Excel的导入

考生资料生成系统

负责导入考生资料、打印准考证

数据库、报表

熟练掌握Excel的导入、熟练掌握报表编程

阅卷系统

负责导出客观题分数、负责导出主观题答案为word 文件

数据库 文件编程 网络编程

熟悉文件编程

考试机

考试系统

负责考生登录、考生答题、考生交卷

数据库网络编程

熟练掌握C/S模式编程、熟悉相关控件的使用方法

服务器

服务器模块

负责为异地考试提供考试服务器、供考生交卷

网络编程 数据库

熟练掌握服务器编程

注册机

注册机模块

负责考试管理机的注册工作、在注册机运行之后考试管理机才能够正常运行。保护作者权益

注册表 硬件 加密解密

举一反三、在今后自己开发的软件中能够使用注册机方法保护自己的软件成果

第三,子模块的实施。限于篇幅问题,我们以注册机为例讲述子模块的实施。首先把注册机涉及到的内容分解成几个知识点。针对学生在编写代码中可能要用到的知识点,给出预备知识。具体代码让学生独立完成。

第四,综合调试。各个模块初步完成之后,需要各个模块能够协调工作,各个模块之间应该能够无缝连接。这需要各小组之间配合完成。我们以考试机模块和服务器模块为例讲述综合调试办法。考试机需要知道服务器IP地址,需要把输入的考生信息和从服务器读来的考生信息进行比对,此外,考试机还需向服务器读试卷。最后,考试机要提交试卷,服务器给出交卷成功的反馈信息。

第五,修改意见。《远程在线考试系统》研制完成之后,首先要在小范围内使用,因为只有在使用的过程中才能发现错误或者找到需要改进的部分。收集考生的意见、建议,收集考试管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收集同行的意见和建议。对收集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客观分析总结。客户的意见不一定总有道理,因此必须组织各方人员进行协调 、沟通、解释,对于合理的意见或者建议进行采纳。

分析:由于客户沟通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软件开发完毕,往往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客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这也是项目式教学法中一部分。

篇3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了一份征求意见稿,就改进《财务报告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for Financial Reporting)广泛征集公众意见。该概念框架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提供了支撑,并帮助IASB 制定准则以改善全球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强化问责制以及提高效率。

XBRL 正式成为美国政府支出信息披露标准

美国财政部部长助理大卫·来布瑞克和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OMB)联邦财政管理局主任大卫·马德尔联合在白宫官方网站发表题为《更好数据,更优决策,更佳政府》的报告,介绍美国《数字责任和透明度法》实施的最新进展,宣布将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 作为美国联邦政府支出信息公开披露的数据标准。XBRL 由此正式应用于美国联邦政府信息披露。

IFRS 基金会制定电子申报指南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

(IFRS Foundation)近日制定了一项指南以帮助世界各地的市场监管机构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分类标准来开展IFRS 财务报表的电子申报工作。此外,IFRS 基金会还开展了一个项目,以比对世界各地当前的IFRS财务报表申报要求,并收集电子申报和IFRS 分类标准的使用数据。这项工作最终将形成有关介绍文件并在IFRS 基金会的网站上。

安永2015 年亚太地区舞弊调查报告

安永日前《2015 年亚太地区舞弊调查报告》,调查访问了14 个亚洲国家或地区的大型企业中的1508名雇员。根据调查报告,预防舞弊不仅限于法律及合规问题,还将影响企业的招聘、留住人才以及业务持续。澳洲会计移民职业评估内容7 月变更近日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协会宣布将调整对于会计专业移民的职业评估课程要求,主要是将此前的12 门课程要求合并为9 门课程。具体内容是将商法和公司法合并为商业法,将财务会计和会计学理论合并为财务会计和报表,将会计信息系统这门课程取消,不再作为衡量的标准。

IASB 就推迟收入准则生效日期征集意见

篇4

一、赏识学生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得到尊重和欣赏,这是人的个性需求,作为教师,不管你面对的是怎样的一位学生,你都要真诚、慷慨的赞美、欣赏每一个学生,那些有能力又勤奋的学生需要赏识,那些能力不强有点懒惰的学生更需要得到赏识。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更有动力、更勤奋。

在《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的扩展练习中,有位学习稍差不太爱发言的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万万是多少?”同学们听后都笑起来。“那就是亿呀!”看同学们都这样,这位同学为自己提出如此愚笨的问题而惭愧地低下了头。而老师想,他能提出这样的问题,确实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气,难能可贵,于是就鼓励了这位同学敢于大胆提问,积极发言。这位同学情绪有所好转,但低下去的头仍未抬起,接着老师又给同学们提出:既然“亿”和“万万”是相同的,那么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呢?大家积极讨论,明确了二者的区别。最后,老师又说:“今天这个知识的获得又该感谢谁对问题的提出呢?”大家向这位同学投去了赞许的目光,他低下去的头终于抬了起来,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以后,这位同学认真思考,大胆质疑,积极发言,进步极大,这应该是对这位学生赏识的结果吧。

二、倾听学生心声

为了上好数学课,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我经常请同学们发表意见或建议,师生们每次都能从中得到新的收获。开始学生不敢提意见,偶尔提出意见的同学因此得到表扬后,好的意见和建议也就越来越多。这样做目的有两个,一是学生在某一问题上只有认真思考才能提出良好的建议。通过给我提建议的方式来促进他们主动地思考、主动地学习;二:是师生的思想得到交流与融合,既然教师能够做到善于倾听学生意见、主动向学生学习,那么,教师关于学习方面的建议与意见被学生乐意接纳和吸收也就顺理成章。

我与学生在解题思路的分析中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欢乐,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由于课堂上学生与教师之间生动、和谐、融洽地交流,课外学生也愿与我交流,交朋友,除获得他们对上好数学课的不同想法外,还能从学生对其他老师的意见中吸取不少有益成分来改进我的教学方法,为进一步上好数学提供了许多启发和借鉴。

三、尊重学生

学生都希望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尊重、理解和关心,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奖励。因此,老师一定要放下架子,平易近人,时时处处尊重和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切不可戴“有色眼镜”看学生,以“一览众山小”的态度藐视学生,让学生敬而远之。

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不管所提问题质量深度如何,也不管所提意见是否正确,作为教师不能予以拒绝,这是学生认真思考所得,老师都要一样对待,并给予正确评价和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不受拘束,想到什么就可以大胆说什么,对教师和同学所说、所讲、所写,随时可以咨询、质疑,甚至可以责问。说得精彩,问得恰当,师生可以鼓掌叫好。说不清楚讲不明白,允许改进后再重来。说错了讲漏了,哪怕错得离奇、荒唐,也要得到理解和鼓励。老师的自信、谦和、诚恳、大度与师生间相互信赖和尊重感染着每一个人,课堂上充满了春风、充满了活力,闪烁着思维的火花。

篇5

一、年轻教师正遭遇评课“多元冲突”的困扰

现在,许多学校都规定年轻教师每学期要进行一次磨课。磨课分为两步:首先是任课教师自己独立进行教学设计并试讲,教研组听课,提出意见进行修改;然后任课老师根据评课者的意见修改教学设计,再次上课、评课。我们的专家和成熟的教师往往以为提出建议后,年轻教师整合团队的建议重新备课是简单易行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评课时各位听课老师都会献计献策,建议总有十几条,甚至更多。对同一种手段与策略,同一个教学环节与设计,往往是见仁见智,常常会发生分歧,提出迥然不同的建议。各位老师都是从自己特定的角度来审视的,都有自己的道理。这可苦了我们的年轻教师,面对矛盾丛生的建议,他们不知道按什么标准来选择。这就是青年教师频频遭遇的评课中的“多元冲突”现象。

二、评课“多元冲突”何以成为青年教师成长之痛

现在,合作文化已然成为学校的主流文化,多元化的评课也就越来越流行。本来这种多样性的文化生态是有利于年轻教师的成长的。但我们在大规模生产中的操作不当,竟使评课中的“多元冲突”成为当前新教师的成长之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缺少多方意见的聚焦和整合

我们作为磨课时的评议者,常常责任缺失,远离“现场”。看到哪儿是哪儿,想到什么说什么。于是,把“思考碎片”抛给了执教的老师。评议一堂语文课,难免会“盲人摸象”,从头到脚,各说各话。多名教师对一堂课展开全景式的透视,提出自己的建议,必然会引发“课堂膨胀”――堂课在实施的时候没有办法完成大家所提的所有教学任务,达成每个人提出来的全部教学指标。提的建议是片断,而上的课是个整体。这虽然是个常识,我们在评课时却极容易忘记,自然也就为年轻教师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2、评课者不能贴近地提建议

评课时,我们常常处于飘浮状态。不能贴近具体的课堂、特定的教材、个性化的教师、个别化的学生。大家或者宏观地指出课堂教学应追求的新理念,或者指出一些教学板块存在的问题,或者笼统地指出某些教学手段的使用是否妥当、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有效……不贴近文本,不贴近学生,不贴近课堂,笼统地提建议,对年轻教师教学技艺的提升没有多少实实在在的帮助。如果建议不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是处在具体操作的策略层面,年轻的老师怎么会无法享用大家的智慧呢?

3、没有通用的评课程序和标准

一般来说,通用的教学手段、通行的教学方法本身并没有什么优劣之分。不少教师的评课采用了极为感性的方式,对同一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的评议出现极大的反差。好的语文课程、语文课堂应该像王荣生老师所说的那样,是合乎道理的。我们在判断一种教学手段或教学设计的优劣的时候,是否忘记了一些至关重要、“合乎道理”的标准了呢?如果我们评课时,不在同一层面,不按规范的标准,把一堆堆看似矛盾的粗加工产品送给我们的年轻教师,除了出难题,还有多少用处?

三、导师团队如何有效消解评课“多元冲突”现象

评课“多元冲突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团队指导的疏离化和年轻教师文化选择的不成熟性。我们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有效消解评课中“多元冲突”现象,催生青年教师的跨越性成长。

1、应该有统一的操作标准――提高公共流通的评课细则

通用的评课标准就是我们评价课堂教学、合理选择吸纳教学建议时所参照的公认依据。有了成熟的专业标准,大家在通用的评课平台上“按部就班”地操作,无论是集体审议,还是个体教学的择善而从,就都能做到“有法可依”。这样,就会减少有关教学设计的观点冲突,青年教师的教学选择也就容易一些了。要解决评课中的“多元冲突现象”,我们就必须在制定全国性的不同学科教学评价通用标准的基础上,分别规定不同学科具体的课堂教学评价要示,给学科教学以具体的准则。有了学科课堂的评价指标和体系,我们在评课时就有了依据。在评课的通用平台和框架上,大家就可以有意识地在同一层面展开讨论和交流;年轻教师对评课建议的自主取舍也就有了相应的标准,而不会出现无所适从的现象了。

2、应该有精细的教学审察――提出优质成熟的评课建议

作为负责任的评议者,要为年轻教师提供较为成熟的教学建议,就要把教学团队的建议汇总起来使之不再自相矛盾、杂乱无章。要使我们的建议更“合乎道理”、更成熟,成为优质的建议,我们每个教师要力争做到“二要”。一要把“审读之心”贴得更近一些。提的建议要尽量贴近执教教师面对的教学场景,贴近学生的个别化反应,贴近课堂学习的具体内容。要换位思考,给执教者尽量中肯的指导意见。二要把“整体调试”想得多一些。建议可以是片断的、碎片的,但是教学设计经过修改完善之后加以运行,它必须是整体的、整合的。因此,我们作为成熟的评课者要有一种“成品”意识,整体关照的构架意识。也就是说我们提微观的问题时就要联系课堂教学的整体加以考量。一切都要在合理化的整体架构中加以调整,充分注意到统合吸纳的具体操作。

3、应该有技术攻关――提请民主规范的集体审议

我们通常在评课后就把教学建议交给执教者一人消化处理。但实际上,年轻执教者仍然非常需要集体的介入和关照。评课中,我们常常会意见相左,在无形之中为青年教师制造了新的问题。我们作为合作性同事,有责任帮助年轻教师解决问题、排除故障。我们可以采用集体审议的方式,作出最优化的选择。集体审议可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主持者可以直奔主题,提出两三个关键的问题。第二步,审议成员展开实质性讨论,每位成员都采用问答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给执教者以解释的机会。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场的真实状况,我们可以调用课堂录像,反复播放相关镜头,进行集体审视,并通过集体协商拿出最佳的可直接运行的修改方案。第三步,清理遗留下来的冲突性问题。最后大家集中精力通过再度审议帮助执教者拨云

见曰,作出合乎道理的选择。

四、青年教师如何应对评课中的“多元冲突”

被多元化的评课信息所包围,对年轻教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要对冲突性的建议加以选择,需要年轻教师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实现个人行动理论的突破。这无疑是个极大的挑战。从另一个侧面来看,课程观念上的冲突,即为有价值的课题,正好为我们年轻教师提出了一个个微型课题。通过自己持续的扎实的行动研究,就能化冲突性的评课意见为宝贵的教学研究资源,使之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助推剂。

1、奠定个人的课程理论坐标――发展自我确证的选择能力

当前课堂教学中的不确定性和可选择性同时增强。因而每个教师必须学会选择,正确的选择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教师要成为积极选择的向导,学会选择教育的内容,选择教育的时机、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积累,有高度的判断力和鉴赏力,如此才能有高超的选择能力。因此,青年教师要真正消解评课中的“多元冲突现象”,从自身角度来说,关键是自己的心中要有一个“明晰的标准”――有一种基于成功智力的教学设计选择力,懂得什么情况下选用哪一种教学方法、手段最合适,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最适合具体课堂的特定情境。教学选择力是一种流体能力,只有走“在选择中学会选择”的路子。另外,我们也要积极投入到他人的磨课之中,主动参与团队化的完善教学设计的选择过程。通过为他人选择来积累自我选择的经验。当然,潜心学习基本的课程理论和学科教学法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此,学科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青年教师就能建设起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框架和学科教学规范。当立体的学科教学细则坐标建立起来的时候,每年又有八九次参与集体审议、尝试教学选择的机会,青年教师的教学设计选择力必定会不断增强而日臻成熟。

2、进行导师的相似性实践引导――迅速获取解决细节问题的行动手册

面对充满矛盾的教学建议,要在短期内加以消化,缩短摸索的周期,达成有效研究的目标,可以向导师或顾问提出为同一课题提供匹配的课堂范例的请求,请导师和你一起来整合设计,提供可操作的新方案。和导师手牵手,请他们来和自己一起面对不成熟的课堂,做近距离的演示。请顾问一起来审思这节课该如何改进,大家的建议在课堂上如何实施,一堂课着重解决哪些问题,学生的学习出现了哪些问题,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最后如何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去。尤其是对每个教学细节如何处理,相互冲突的建议在个别化的课堂上该如何取舍等疑难问题请他们做出具体的示范。从中,可以切实学到如何调试教案,如何实质性地吸纳别人的多元化建议的操作策略。如果能提请导师提供同课题、同版本的课堂教学现场,就类似的学生让导师亲自执教一番,给教师呈现一个直观的印象,这样的选择性示范效果就会更好些。年轻教师藉此可以学到真正的实践艺术,发展自己的教学行动理论。年轻教师的成长模式应注意借鉴施瓦布的实践模式,把吸纳导师或其他顾问的实践艺术、择宜艺术作为学习的重点,要感知导师的课堂里的具体情境,捕捉他们课堂中尽量多的教学细节,以学习到更多的课堂问题解决的历程与技巧。学习他们对情境中的问题做出现场诊断,并不断调试、选择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法的能力。

3、开展微型的专题走课运动――长期吸纳丰富的实战经验

青年教师要在短时间内成长丰富起来,一个捷径便是借用同事的活性经验,发展自己处置课程的临床学力。为此,青年教师要争取相互公开教学、相互批评,对教学案例进行实质性的专题研究――像日本学者佐藤学所说的那样,相互开放教室,人人成为公共教育的教师。青年教师如何在相互公开教学中,让自己积累起更多教学方面的临床经验呢?笔者以为“走课”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青年教师经常走课,就知道课堂上最该看什么,能更有效地分析出什么手段在教学中起作用,什么不起作用;经常走课,就有机会看到去除了伪装和任何包装的原生态的课堂。面对真实的教学场景,青年教师可以带着一个焦点问题,走进不同教师的课堂,不同学段的课堂,不同时段的课堂,观察在不同课堂中学生对同一种教学手段或设计的反应,观察不同教师为达成同一种目的所呈现的个别化教学细节,从而寻找教学实践与学习结果的可观察证据,以支持问题的探究――利用在真实的课堂上获取的来自不同教师的多元信息,筛选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总结出真实的教学经验,可以切实改进自己的教学,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进一步廓清教学实践的模糊性问题,为自己提高教学质效提供策略支持。如果年轻教师每学期通过走课,积累起十几组乃至几十组成功的教学细节,学科临床教学能力一定会得到极大的发展,面对冲突性的建议,就能比较迅速地做出自己的明智抉择了。

篇6

【关键词】社区诊断实践课 评价 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C-0067-02

社区诊断是指在开展疾病防治工作之前,通过社会学、流行病学、统计学等科学方法对社区健康相关因素和疾病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进而对社区人群健康状况和主要公共卫生问题进行判断的过程。只有通过社区诊断,才能摸清社区人群的健康状况,发现社区中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和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才能确定社区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其先顺序和策略。因此社区诊断是开展社区疾病防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全科医师是初级卫生保健领域内为广大民众实施优质、高效、可及的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形象地喻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清楚社区人群的健康状况,了解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和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每一个全科医师的工作基础和前提,因此,社区诊断是每一个合格的全科医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而作为未来全科医师的全科医学生,社区诊断的理论和操作实践是他们在校期间必须学习的内容。但是由于这个知识点的实践性、综合性较强,而且学生上该知识点时还未进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习阶段,因此,要让学生充分掌握该项技能是教学的一大难点。要想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方案,就需要知道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以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改善教学方案。本研究拟对广西医科大学2014级99名全科医学专业学生进行社区诊断实践课教学评价的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为进一步改善社区诊断实践课教学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以广西医科大学全科医学院2014级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专业99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于课程讲授结束后进行。发放问卷99份,回收有效问卷9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二)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设计“2014级全科医学生对社区诊断实践课的评价调查问卷”,包括“教师带教水平评价”“教学效果评价”“上课满意度”“授课方案改进建议”四部分内容。其中,“教师带教水平评价”共设置“教师对社区诊断的内容熟悉,并能流利讲述”“教师对社区诊断的工作熟悉,讲解时条理清晰、细致到位”“教师能根据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做好社区诊断技能的教授”3个问题,每个问题后设有“同意”“一般”“不同意”3个答案选项;“上课收获”共设置“你觉得本次实践课有助于你对理论课内容的理解吗”“你觉得通过本次实践课自己是否已掌握社区诊断的方法和技能”2个问题,每个问题后设有“是”“有(掌握)一点”“否”3个答案选项;“上课满意度”共设置“你喜欢本次实践课教师的带教方式吗”“你对本次实践课满意吗”2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后设有“喜欢”“一般”“不喜欢”3个答案选项,第二个问题的答案设为“满意”“一般”“不满意”3个答案选项;“授课方案改进建议”为开放性问题,由调查对象自由填写,旨在了解调查对象对该实践课的意见和建议。调查结果采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二、结果分析

(一)学生对教师带教水平的评价结果

关于教师带教水平的评价,认为教师对社区诊断的内容和工作熟悉,并能条理清晰、细致到位的流利讲述的学生只有20.2%;而有44.4%的学生认为教师对社区诊断的内容和工作熟悉程度处于一般水平;另外35.4%的学生认为带教教师对社区诊断内容和工作不够熟悉,不能条理清晰、细致到位的流利讲解。具体见表1。

(二)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在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中,只有26.4%的人认为实践课有助于自己理解理论课上所学的内容,44.6%的人认为有一点帮助,而29.0%的人认为对于自己理解理论课内容没有一点帮助;认为自己通过本次实践课已掌握社区诊断的方法和技能的学生只有12.3%,23.4%的学生认为没有完全掌握,而64.3%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掌握。具体见表2。

(三)学生对社区诊断实践课满意度的调查结果

在学生对该实践课满意度的调查中,只有21.9%的学生喜欢教师的带教方式,将近一半(45.8%)的学生对教师带教方式的满意程度处于一般水平,32.3%的学生不喜欢教师的带教方式;而对整个实践课的满意程度只有13.5%的学生觉得满意,一般满意度的人占25.2%,一半以上(61.3%)的人觉得不满意。具体见表3。

(四)学生对改进该实践课授课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开放性问题收集到学生对该实践课授课方案的一些改进意见和建议,大部分学生都建议增加实践课的课时,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亲自操作社区诊断的各个环节,增加实际操作练习,以加强印象,掌握各个程序的操作技能。还有学生建议可以到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实践,根据社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实践授课,以便学生能多环境多层次的接触社区诊断工作,以达到反复练习巩固所学技能的目的。

三、社区诊断实践课改进建议

(一)重视实践课带教老师的选拔和培训

实习基地科教部门应重视实践课带教老师的选拔和培训,选择责任心强、熟悉专业知识和业务并具备良好专业素质的老师带教,同时制定并落实带教老师的培训制度,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带教方法等培训,以不断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

(二)调整授课方案,发挥资源优势,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觉得实践课上动手操作的环节太少,以至于学习效果不理想。带教老师可利用本社区正在进行社区诊断这项工作的资源优势,根据本社区的实际情况调整上课时间和授课方法,在进行社区诊断工作的同时安排学生的实践课,让学生从始至终参与到这项工作当中,带教老师可边进行工作边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讲解,并让学生实地操作社区诊断工作的各个环节,这样就可以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力度,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增加实践课的课时

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反映社区诊断实践课的课时太短,以致上课时练习的时间不充分,无法更好的掌握社区诊断的方法和技能。而且,要充分利用社区的资源优势,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不相应的增加课时是无法实现的。只有课时延长了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才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巩固。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带教老师上实践课时给予学生适当的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是应该的,但不应简单的重复理论课的内容,应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穿插理论知识,这样不但可让学生觉得实践课不仅仅是理论课内容的重复,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能让他们更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理解了理论课的内容又掌握了相应的操作技能和技巧,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对社区诊断实践课教学评价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应的问题提出解决的策略,结合教学的实践经验,可以为进一步提高社区诊断实践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供科学的建议和依据。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显示,学生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课程的组织实施以及n程的建设非常感兴趣,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表明学生对社区诊断实践课非常重视程度。通过此次问卷分析和总结,可以对后续教学的改进提供目标和方向。

【基金项目】广西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一般A类项目“全科医学生社区诊断实践课教学方案的探讨与评价”(2016XJGA09)

篇7

关键词: 试卷分析化学考试以学生为主体

1.试卷分析由学生写的原因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阶段测试对学生的考查特别重要。通过测试,学生可以了解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查漏补缺;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该阶段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达到师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阶段测试之后,教师要针对试卷进行分析,主要的操作程序是:了解试卷中各个题目的得分情况,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综合试卷上出错多的问题,在讲评试卷时作重点分析。教师通过这样的方法,在讲解试卷的时候可以针对错题作出重点强调,却无法知道学生的真实掌握情况。通过学生对试卷的自主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解题过程,知道他们心中的疑难点,了解学生对试卷的整体把握,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阶段学习的情况。

2.试卷分析的内容提要

结合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过程中适时进行反思与评价”的理念,借鉴教师在教案中书写教学反思的做法,在每次考试之后,我都要求学生自己写试卷分析,以此来帮助学生进行反思与自我评价,提高学生自主分析学习、自我反思与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书写的试卷分析内容,一般包括下面几个要点。

(1)错题纠正。学生在改错本上将错题全部写出来,在旁边写出当时的错误答案,然后自己进行纠正,如果依然没有思路,就需要求助同学,在该条题目旁边写出全部的解题过程。

(2)失分分析。学生分析自己卷面的得失分情况,对自己在阶段学习中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分析。

(3)自我反思和评价。对本次考试情况作总体分析,试题难度、考查结果满意度,以及对自身本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和评价,提出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或计划。

(4)提出意见。对任课教师本阶段教学的意见或建议。

3.试卷分析的步骤

如何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试卷分析是一个很好的手段。改错是试卷分析的核心,是学生必须完成的部分。教师可从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真实掌握情况。因为在考试的过程中,可能有其他因素(如:心理素质差,时间不足等)影响学生答题效果;这些非智力因素也会影响学生成绩。学生在完成试卷分析,改错题的过程中,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可以通过查阅课本和笔记自主解决部分题目;部分题目稍有难度,学生可通过讨论、交流合作的方式解决。学生在试卷分析中明确提出“不懂”的难题,教师应认真对待,可将重要的解题步骤、思路写在试卷分析的作业中,让学生自己慢慢领会;或者在评价试卷的过程中,重点对待这些试题,使学生能理解并且掌握。

试卷分析中的其他几个要点内容,不一定全部涉及,由学生自主决定。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完成试卷分析,都能发现自身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上存在的不足,或者在理解和运用一些知识点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有一些学生,在化学科目的学习方法上存在着问题和困惑,比如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等问题,教师应该给出好的建议和方法。

特别强调的是学生在试卷分析中所反映的问题或意见,教师并不一定需要据此作出种种改革,而应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的处理。教师要求学生写试卷分析,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完成这样的作业,反思且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方法,总结自己在学习上的收获,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发现自身优势或认清自身不足,及时地反思与总结。这种阶段性的自我总结,促使学生了解自身情况,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自我调节、有针对性地学习或改进学习方法,以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4.让学生写试卷分析进行反思

通过这种方式,首先,可近距离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补充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其次,了解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对教师的意见、建议,由此对教学方法可作出相应的调整,补充课外知识、介绍学习方法,等等,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达到教与学和谐统一。

很多学生已经接受了这种教学方式,他们认为写试卷分析有利于帮助自己反思和分析化学学习上的问题。在试卷分析中,他们可以畅所欲言,提出自己在化学学习中的不解和困惑,也可以向教师提出要求或者意见,咨询有效的化学学习方法。特别是在试卷分析的改错过程中,学生能发现问题,通过自主研究解决问题,从中得到乐趣,找到信心。学生还可以在改错中了解到自身在化学知识掌握上存在的问题,可能并不是因为不理解化学知识,不会做而失分,而是因为复习不全面,知识不能熟练运用而造成失分。学生在自我分析的过程中,大多数都能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较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的改进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高中化学在内容和难度上有了很大变化,有的学生初中化学成绩不错,在高中的化学考试中却总无法发挥优势,在试卷分析中,他们把自己焦虑、失望的心情写了下来。这时,我能够及时了解,并给予他们鼓励和信心,帮助他们发现、分析问题,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初、高中化学学习的不同,帮助他们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引导他们更好地学习。当他们通过努力实现目标时,及时给予赞赏,使他们能在学习过程中巩固成果,逐步树立学习高中化学的信心,实现学习良性发展。一般来说,这些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观因素,在试卷分数上是难以显示出来的;当要求学生对某次考试作出评价的时候,学生很自然地会将一些关于学习的心里话说出来,教师了解这些实际情况后,就可以积极地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实现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5.新课程评价观指导下的试卷分析

篇8

关键词:网络,通识选修课,翻转课堂

19世纪美国教育界率先提出通识教育概念,20世纪90年代,我国综合性本科院校率先开展了对通识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普遍认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一种理念,是对所有学生普遍进行的“全人”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自1996年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起,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其通识课教育也进入“试水”阶段。

本科院校通识课主要在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有创新的研究型人才,培养学生发现、创造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的能力,而高职院校基于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出发点,其通识课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科技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注重社会责任感与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

本世纪初,各高等院校相继开展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各类网络教学资源不断涌现,2011年国家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更是加快了教育资源信息化开发的步伐,很多通识课程也进入了网络化时代。自2012“慕课元年”的到来,网络通识课程进一步发展到了慕课阶段,其教育理念也更新到了“翻转课堂”阶段。相比较传统通识课程课堂讲授,“翻转”通识课程具有学生自主掌握学习进度,课堂互动加强,优势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成本降低等突出优点,很多高校开展了慕课相关的课程改革,网络通识课程的兴起更是一大亮点。下面仅以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3至1014学年开展网络通识选修课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1网络通识选修课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结构化问卷方式,共设计了8个客观题目和2个主观题目。调查对象为所有2012级在校并参加选修课学习学生,共发放2654份问卷,回收2170份,其中空白无效问卷52份,有效问卷2118份,回收率为79.8%,有效率为100%。

1.1选课初衷及课程内容类问题及结果分析

开设网络通识选修课本质是为达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在这个多选问题上,有85%的学生选择高等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它项,例如创新能力、全面素质、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均有超过50%的学生选择。

在开设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和综合素养课程的必要性一题中,有41%的同学认为非常有必要,52%认为必要,仅有7%认为无所谓。

学生充分意识到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重要性,在职业核心能力对个人发展有哪些帮助多选题中,6个选项:沟通交流、持续发展、创造性思维、自我管理与学习、团队精神和提升职业素养均有超过50%的支持率,但均未超过65%。

在参加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和综合素养课程的学习意愿一题中,有64%的同学选择肯定去学,32%选择不一定去学,看情况而定,仅有4%选择肯定不学。

在选择具体职业核心能力学习课程和综合素养学习课程多选题中,有12个选项,其中前6类课程与职业核心能力密切度相对较高,后6类课程主要关注综合素养提高方面,数据显示职业核心能力类课程的支持率均在40%以上,沟通交流与影响力课程支持率为68%,团队建设与执行力课程支持率为51%,综合素养课程的支持率多在30%以下,自然科学类、文化类、文艺鉴赏类支持率低于20%。

总结分析以上数据,说明在普通类高职院校中开展网络通识选修课存在以下问题:①学生意识到该类课程的开设意义,但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②学生意识到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和综合素养课程的重要性,但对其内涵和外延认识不够。③学生更加注重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学习,但对综合素养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1.2课程学习形式类问题及结果分析

好的学习内容需要有好的学习形式配合,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课程学习的优势一题中,时间自由、空间自由、学习方式多样和选课灵活的支持率均超过50%,但未达到60%。

在学习网络通识选修课程是否获得学分一题中,有63%的学生希望设置学分,26%希望不设置学分,11%认为有没有学分都会学习。

在网络通识选修课程对于学习本身帮助的多选题中,有67%的学生认为能够提高其学习效率,52%的学生认为能够加强学习的计划性,39%认为能够增强与教师同学的互动,37%认为网上完成作业和考试更方便。

总结分析以上数据,可以认为在网络通识选修课程学习中存在以下问题:①学生愿意接受网络学习的方式, 但并未在学生中普及;②学生学习网络通识选修课程的一个主要出发点还在于获得学分;③学生学习过程中,与教师同学互动程度不高,不太关注课程考核。

1.3主观题目及结果分析

此次问卷中有2道主观题目,其一为除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和综合素养课程,还想要学习哪些类别的课程。共收集672份意见,其中涉及“心理、性格、道德”字样,主题是增加心理辅导方面课程的意见是81条;其中涉及“礼仪、礼节、沟通、交流、交际、交往”等字样,主题是增加人际交往课程的意见为71条;其中涉及“健康、运动”字样,主题是增加人体健康方面课程的意见是53条;其中涉及“历史、军事”字样,主题是增加人类史课程的意见是50条;其它关键词出现频度较低,认定为非主要意见。

另一题为开放式题目,咨询对核心能力培养和综合素养课程资源及平台开发建议。共收集348份意见,主要问题有4个方面,分别是做好互动,课程资源完善,针对高职层次开设课程和硬件问题。以下按照相关建议出现频率由高到低进行排序:①建议成立班级群,增强和教师、学生互动,可邀请教师实地开设讲座;②课程资源不断更新完善,多开设扩展性、外延性和可操作课程;③降低部分课程的难度,注重实操性,更加适合专科生;④建议服务器更加流畅,网速要有保证,提高视频清晰度。

2网络通识选修课程考核情况

参与选修人数为2654人,取得规定学分为2228人,不合格人数为426人,期中237人进入平台学习成绩不合格,189人未进入平台学习无成绩。按实际参加选修课人数统计合格率为91.1%,按报名人数统计不合格率为83.9%。目前普通课堂类课程考核的一次合格率在90%-92%左右。网络在线课程的合格率和传统课堂类课程的合格率基本持平,考虑到网络在线课程并没有教师当面督促整个学习过程,可以认为:网络在线课程形式受到学生的欢迎,能够起到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3问题解决途径与对策

3.1进一步加强网络通识选修课程的校内宣传

教务处应在指导编写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明确通识选修课程的地位和学分要求,强调其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介绍和推广其先进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组织开展以网络通识选修课程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和学生班会活动。

3.2推进数字校园建设

数字校园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改进现有课堂模式、教学模式乃至培养模式有着重大意义,数字校园技术系统中的数字资源、应用服务和基础设施三个部分的建设都和网络通识选修课程的建设发展密切相关,具体来讲需要做好校园网络、网络信息服务以及教学教务管理系统和课程平台的基础建设工作。

3.3科学合理制定通识选修课程体系

不加选择和分类的开设多种通识选修课程,不仅资源浪费,也不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目标,需要结合高职院校尤其是本校发展历史、特色和文化制定出科学规范的通识选修课程体系,建议建立人文艺术系列、社会科学系列、自然科学系列、职业核心能力系列和校本文化系列的课程体系。不同系列的课程总学分要求应存在差别,可根据学校性质、专业性质分类制定学分标准,同时应加大通识选修课程中实践训练课时的比重,真正契合高职院校强调实践操作的主旨。

3.4开发“通专结合”的高职类通识选修课程

开好网络通识选修课程,资源是核心,因此需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具体途径有两条,一是购买或者免费使用公共网络课程资源,二是自主或联合开发网络课程资源。无论采用哪一种途径,均需保证课程的高质量。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专业技能课程是学校重点建设课程,网络通识选修课程需做好和专业技能课程的对接,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将通识教育的理念融入专业技能课程中,二是结合专业技能具体内容,开发独立的职业素养课程,以网络通识选修课形式展现。

3.5做好在线学习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的改革

目前网络在线学习课程,普遍推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前学习、作业,课上讨论指导,课下补漏提高。这种模式的出现对于网络通识选修课程的开展大有裨益,但同时要求其保证:课前学习资源丰富多样,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课程知识点内容以“微课”的形式展现,课程章节内容以“慕课”的形式展现;网络教学平台应具备很强的实时交互性;考核评价注重过程性,从课前到课中到课后均是考核的阶段,考核指标更多方面体现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路荣平.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初探[J].职教论坛,2011(19).

篇9

【关键词】文坛新秀榜 文坛联盟 盟友点击 同盟回击 动力辅助

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际教学中批改学生的作文已成为教师最头疼的事之一。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教师尽职尽责,挖空心思地给学生的作文上圈下画、左批右改,然后写上大段的评语,再给出分数或等级。然而作文本反馈到学生手中,他们只关注成绩,对评语匆匆扫视,划过无痕,教师的辛劳也成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要改变作文教学评价耗时费力低效率的状态,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有效的评价体系。

习作教材的宽泛给了我们一线教师研发习作资源的灵动,如果我们的批改方式还是沿用老套,就拖了其后腿,新颖的批改方式才能保持并加强学生的作文兴趣。因此,笔者尝试在班中开设“文坛新秀榜”。这是在教室文化长廊中开设的板块,该板块有四个内容:高手榜、进步榜、妙段榜和妙句榜。“文坛新秀榜”,是为学生习作发表搭建的平台,是学生发挥潜能、展示才华、体验成功的舞台。一旦习作成为指向发表的写作,成为学生自我表现和个性发展的主要形式,学生就能通过文章的发表,源源不断地获得写作的动力和能量,写作教育就将形成一种良好发展的内在机制。

一、组建文坛联盟,推选佳作

根据学生合作意愿、水平差异在全班组建“文坛联盟”,文坛联盟规模一般不超过五人,以四人小组为宜。“盟主和副盟主”可自我推荐,也可推举作文水平较好且稳重的学生为“盟主”,作文水平稍次一些但能说会道的学生为副盟主。全班由若干个“文坛联盟”组建成“文坛协会”。每次习作自我修改后,由盟主和副盟主讨论商定本次习作的评价标准,诸如文面是否整洁,有无错别字、病句,是否生动形象等,一般习作标准不用每次商定,对于特殊评价诸如篇章结构、内容主旨、语言运用、想象联想、文面创意等须针对每次习作选择确定。

按照“流水传阅―修改建议―佳作推选”的程序,在“文坛联盟”内交流评改,要求在联盟内的每位作者“大侠”在口头评改的基础上,对组内成员的习作至少写上一条建议,或欣赏,或商榷,或改进。组员经过初次修改,然后甄选出符合文坛新秀榜内容的作品,誊抄,分类张贴到高手榜、进步榜、妙段榜和妙句榜中,并署上作者的大名。

二、开展榜上论坛,盟盟联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里面就隐含了“发表意识”。自己的作品在“文坛新秀榜”中展示,学生享受着作品成功发表的喜悦,获得的成就感会激励学生的言语创作欲,使其对习作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读者意识也油然而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这样的展示平台近在咫尺,下课了学生常常会在那儿驻足欣赏。因为是自己的舞台,展示的是自己的作品,即使是最调皮的孩子,也从未对作品进行破坏,而是非常爱护和尊重自己的作品。“文坛新秀榜”牢牢吸引了全班学生的眼球,甚至还引来了隔壁班级的学生。基于这样的关注度,笔者建议学生在每一个作品下面留有空白处,开设论坛。

(一)“论”前有“范”

1.教给学生基本的批改符号。因为修改必须使用一定的符号,因此首先教给学生“用怎样的符号评改作文”,使学生了解四种常用修改符号,即删除、增加、替换、调换。然后统一规范批改的符号:表示语句优美或有创意处用波浪线;表示题目(开头、结尾等)有创意用五角星;表示用词不当或是语句不通用横线加问号;表示内容与中心不符用括号加问号;等等。

2.提供学生留言的模板。读了文章,我明白了……(可对文章的内容、道理、情感等方面谈自己的见解);读了文章,我觉得……(针对某句话、某个词、某个标点等表达运用方面写自己的感受);读了文章,我建议……(对篇章结构,选材构思等资源特征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

(二)“论”中互“动”

1.盟友“点击”。每一个“文坛联盟”内的成员可以到其他联盟中赏读推选的作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在作品的空白处以“跟帖”的形式,阐述自己的见解或意见。也可发现不足之处,用基本符号直接在作品上修改。这些见解、意见或者修改可以是盟内成员共同讨论后,由盟主或者副盟主写上去,也可以是盟内成员的个别行为,但都要在评改榜上留下姓名。

2.同盟“回击”。思考其他联盟同学留下的“帖子”,盟内成员由盟主召集讨论,逐一进行“回复”,然后作者结合其他联盟和自己盟内的意见再次修改作文。因为既要评阅其他联盟的作文,自己联盟内的作文也要接受别人的评阅,所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一些零散时间,见缝插针式地进行互动。

(三)“论”后共“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其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习作批改并不表示一次习作的结束,它往往会自然开启下次习作并成为事实上的一次指导。习作推选到论坛互动往往是一周的时间,一周后盟主收集作文本,教师查看修改情况,拍下本次榜上的论坛照片,精选优秀的评改典型,建立评改经典资料库。将这些“亮点”用于共赏评议,促进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或者成为下一次习作的典范,为下一次习作开始作事实指导。

三、启用动力辅助,维稳延展

(一)“文坛新苗”卡

无论是“高手榜、进步榜”上的文章发表,还是“妙段榜、妙句榜”上的段落或句子,在“文坛新秀榜”上一经展示,其作者就能获得“文坛新苗”卡一张,记1分。“文坛新苗”卡是普通的名片纸,卡上印着这样一段话:祝贺你在文坛新秀榜上发表作品《×××》!发表,意味着你的写作才华被肯定,意味着你有巨大的潜质成为文坛上的“新秀”,给你点赞!此卡由盟主填写发给盟内发表作品的学生。

(二)“本期霸主”卡

每一期每一位盟主有一张笑脸图,在论坛结束后,由盟内成员共同商议投给当期最为优秀的作品。得到笑脸最多的获“本期霸主”卡一张,记2分。卡上印着这样一段话:恭喜你在文坛新秀榜上发表作品《×××》!成为本期的霸主,意味着文坛“新秀”近在咫尺了,给你点十万个赞!此卡由教师填写发给学生。

(三)“文坛积分”卡

各文坛联盟根据论坛上的 “点击”,对于给本盟成员的作品提出中肯建议的其他联盟,送去“文坛积分”卡,以表示对他们提出善意、有效评价的接受和肯定。获得此卡的联盟中的每个成员获得1分。卡上印着这样一段话:感谢你们联盟在我们的作品中进行“挑刺”,并给予我们中肯的建议,期待你们的再次光临。此卡由副盟主填写发给其他联盟。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诊改;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1引言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和《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文件精神[1],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已连续三年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五个层面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做好“课程诊改”工作既是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导向,又是学校深化内涵建设的现实需要[2]。本文以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为例,从课程概况、课程教学、诊改实施情况、诊断意见与改进措施、改进效果、展望与思考等六个方面,介绍对课程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所进行的探索与实践。

2课程概况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是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培养面向数据库技术领域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库开发、数据库运维、数据库管理等工作岗位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该课程的前导课程为《计算机应用基础》、《JAVA程序设计》,后续课程为《JSP动态网站开发》。课程团队由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老师组成,其中包括来自企业的专家。课程教学有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课程实训任务书等多类资源。拥有安装了SQLServer2008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训室,能满足课程基本的教学和实训需求。课程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过程性考核以项目实训考核为主,结果性考核则采用期末考试的方式进行,它们在期末总评成绩中各占50%。

3课程教学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的教学内容由创建数据库、使用数据库、管理数据库三个学习情境组成。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勤于课前、精于课中、思于课后”的原则,课前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完成单元教学设计、准备教学资料;课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认真贯彻“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理念;课后教师辅导答疑,开展教师评学和学生评教,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课程教学以任务驱动方式,以一个典型的“学生选课数据库系统(SCDB)”为主线,将3个学习情境细化为14个具体的工作任务,由这些工作任务串接起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3]。具体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每个工作任务中有机融合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按照“任务引入—任务目标—必备知识—任务实施—知识拓展—任务小结—实训练习”七个步骤,强化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理论讲授、操作演示、课堂实训、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室、数据库实训室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4诊改实施

以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要点和实施方案、课程建设考核性诊改制度等诊改文件为指导,从2017年开始,连续三年对《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这门课程就课程建设、课程教学两个方面开展诊改工作。贯通课程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做好课程教学诊改,包括一周一次的课堂实时性诊改、一学期一次的期末课程教学诊改。贯通课程建设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做好课程建设诊改,包括一月一次的月度自我诊改、一年一次的年度考核性诊断。课程诊改工作主要运用“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的方式开展。“8字螺旋”由静态和动态两个螺旋叠加而成。静螺旋指的是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目标—标准—计划—组织—实施—诊断—激励—学习—创新—改进,能够针对课程建设诊改工作形成自“目标”开始的、较为全面和深刻的改进方案。动螺旋指的是在质量生成过程中,根据实时监测到的数据,及时发出预警和即时跟进调控、改进的过程。其一般不涉及目标、标准的调整[4]。依据动螺旋实时监控、及时纠偏的特性,能较好地开展课程教学诊改工作。此外,课程团队积极开展课程调研,在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和学校毕业生、顶岗实习学生、在校生中收集汇总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照学校课程建设标准、课程考核性诊改标准,查找课程在建设和教学两方面的问题。通过认真分析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课程考核及格率、学生对课程满意度、学生评教、督导评价等教学反馈信息,综合评估课程教学质量。课程诊改后,基本实现了课程建设团队的优化、课程建设计划的完善和课程标准的修订,使得课程目标链更为清晰。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实施理实一体和任务驱动式教学,通过不断增加教学案例来更新课程实训内容。同时,通过课程内容的选取和序化、广泛收集师生对课程建设和教学方面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加强课堂管理,使得学生的班风、学风有所好转。

5诊断意见与改进措施

(1)课程标准在先进性、完备性方面还有待提高。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表述较为抽象,不够具体和可量化;课程考核方式中缺乏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评价。将组织课程团队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使其表述更加清晰具体,便于量化操作,更能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课程考核方式中增设一个模块,加强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考核。(2)课堂教学中现阶段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还不够灵活、丰富,信息化教学方面还有提升空间。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主要采用“讲演练”的形式,未能形成有效的双边互动机制,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信息化教学的运用比较单一,尚有更多功能待挖掘和使用。将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双边互动,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加强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3)课程团队中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专任教师企业生产实践经历不足,需要组织教师参加专业、课程、教学方面的培训同时开展课程团队的教科研活动,不断提升团队的教科研能力。(4)课程资源还不够丰富、立体,未能较好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课程实训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对接还不够紧密。受课程团队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课程资源建设工作进展缓慢;课程实训缺乏企业真实项目环境和资源的引入。这都需要课程团队加强合作,分阶段完成课程资源建设;同时与数据库行业知名企业合作,开展课程共建。

6改进效果

课程诊改后,在课程建设和教学两方面均获得较为明显的提升,基本能够促成学生相关职业能力目标的达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1)课程团队根据学生的培养要求,细化了课程目标,使其能够量化操作,从而便于对学生学习达成度的有效测量。调整了课程考核方式,将学生的考勤、课堂表现、学习态度、职业精神等纳入考核内容,使课程考核更能体现全面考核、综合评价。(2)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对微助教、腾讯课堂、QQ群等信息化教学平台的运用,实现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3)选派了多名教师参加国家“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程团队的执教能力和“双师”素质。课程团队成员以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依托,不断探索课程改革,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使得团队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能力均得到一定的提升。(4)课程资源建设得到了稳步推进,形成了集电子教案、课程实训、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试题库等于一体的立体化课程资源体系。同时,教学团队与数据库行业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在实训室建设、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等方面开展了课程共建。

7展望与思考

课程团队将根据教育部第三批1+X试点证书中公布的数据采集、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这两个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进一步调整和修订课程标准,使其与行业标准对接更加紧密。在课程教学中,一方面贯穿德育、美育、心理健康、创新创业教育,充分发挥教师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作用;另一方面积极利用学校智慧课堂平台,进一步加强课程信息化、智慧化建设。选派教师到企业锻炼,参与企业真实项目的开发与运维,切实提高任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开发课程资源,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国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校本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