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3: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型工业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xx”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工业,全市上下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氛围浓厚,工业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XX年全市gdp达到137.85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25.54:29.79:44.67,以工业为主的二产成为拉动增长的中坚。经过三年的努力,到XX年,全市生产总值(gdp)达274.9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3.9:34.6:41.5。二产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提高了4.81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XX年,我市工业占gdp比重仅为22.6%,分别低于国家、省上17.7个、21.3个百分点,说明安康仍处于欠发达、欠开发的地区,工业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工业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当前,国家工业化水平已达到中后期,我市尚处于初期阶段,全市工业总产值在全省所占份额不足2%,在陕南三市中工业占生产总值比例最低。
在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展中,我市面临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良好机遇,应注意把握本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点,放开视野,登高望远,加强战略思考和谋划,积极应对新挑战,牢牢把握新机遇,牢固树立循环经济理念,走出一条具有安康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新型工业化的重点选择
全市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工业,抓好工业是实现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保障。突出清洁能源、新型材料、富硒食品、生物医药、安康丝绸、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全力以赴抓好新型工业发展。力争到“xx”末,全市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12:45:43左右,每年工业新增产值200亿元以上,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
——推进清洁能源建设。加快汉江干流旬阳、白河水电站建设进度,完成岚河、任河、旬河、南江河等汉江支流小水电开发。力促石泉、旬阳火电项目尽早开工。密切与中广核集团的合作,坚持做好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加大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原料基地建设力度,适时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积极筹划高纯硅、单晶硅、多晶硅项目,启动光伏产业。逐步形成水火并举、核电、生物质能、光伏产业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兼具的陕西新兴能源基地。
——打造新型材料基地。以实施《安康新型材料产业发展规划》为带动,充分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突出发展有色金属材料、钢铁、硅材料、钡化工、新型建材等矿石采选及其新型材料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以矿产资源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为主的新型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硅材料和建筑材料工业体系,使之成为安康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陕南新型材料产业基地。
——壮大富硒食品集群。依托富硒资源,加快肉类、矿泉水、魔芋、茶叶、蔬菜等资源开发,引进战略投资,打造产业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围绕富硒产品的加工、销售,重点发展五条产业链。一是富硒茶生产、销售的链条,二是富硒水果、干果的品牌化包装、果脯生产以及核桃粉等固体饮料的开发、生产链条,三是富硒菌类的烘焙、包装、销售链条,四是魔芋相关产品的开发、生产链条,五是富硒肉制品的加工以及相配套的种猪培育、饲料加工、包装材料、物流运输以及相应的服务业链条。
——扩张生物医药规模。围绕“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扩张规模、提高效益”的思路,积极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对现有医药企业进行嫁接改造,通过要素整合,体制、机制、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壮大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激素类原料药、中药饮片、植物提取、配方颗粒和各种剂型成药,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现代化进程。发展建设3-5个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自主品牌。
——提升安康丝绸水平。高度重视茧丝绸产业对带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和工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和创新制种、收烘、蚕茧经营管理体制机制,积极研发和引进优质桑蚕种,广泛应用鲜茧收烘新工艺,提高蚕桑比较效益。加快捻丝、丝绸、服装、旅游产品开发,延伸茧丝绸产业链。加强蚕桑副产品开发利用,提高丝绸产业综合效益。
——扶持装备制造发展。以引进龙头企业作为主要发展手段,利用近年来世界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的契机,寻求与世界级企业合作的机会。利用金融危机后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引进国内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利用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逐渐形成以价值链分工主导的先进产业集群形式。同时,利用与周边城市十堰、xx、重庆等汽车制造中心距离较近的优势,寻求与这些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合作的机会,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的配套产业。
——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作为“第四产业”,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望成为安康的主导产业。利用支柱产业之一的新型材料产业培育的资源优势以及技术优势,重点发展三个产品系列:一是微电子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二是各种信息材料产业;三是信息服务业,包括信息数据、检索、查询、商务咨询,形成信息的收集、生产、处理、传递、储存和经营的产业链。
三、我市新型工业化的路径
(一)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引领安康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一是抓招商。要进一步扩大开放,狠抓招商,敢于做出一定的牺牲,出让一定的利益,集中策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特别是要立足矿产、中草药等优势资源,瞄准省内外的有色、医药、保健品等大集团、大企业,实行叩门招商、以企招商,千方百计引进大企业、企业集团,借力整合资源,聚集资本,形成工业经济大发展格局。二是抓项目。认真做好项目的包装、衔接、汇报、洽谈、争取工作,做到储备项目多方争取,意向项目广泛接触,在谈项目紧盯不放,签约项目狠抓落实,在建项目加快进度。三是抓培育。下硬茬、出实招,力促企业做大规模,每年滚动培育一批企业成为年产销过亿元的企业。抓大不放小,实施小企业成长工程,每年滚动培育一批企业进入规模企业统计“盘子”。四是抓落实。要切实做好西洽会签约项目的服务和跟踪落实工作,努力提高签约项目的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推动签约项目尽早落户、尽快开工。
(二)放手发展非公经济,扩张安康工业经济总量。安康工业经济的主要问题是总量太小,规模太小,企业太少,发展工业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把总量做大。一是要在发展理念上实现突破。要继续解放思想,在发展理念上实现新的突破。二是要在做大总量上实现突破。把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通过对内发动千家万户,对外引进重点大户,内外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力;大力培植一批规模大、有特色、效益好、竞争力强的中小企业,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产业关联度高、拉动力强的企业集群,进一步扩大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努力在做大总量上实现新突破。三是要在提升层次上实现突破。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内部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梯度转移的良好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特别要把那些有实力、有技术、有品牌的企业和产品引进来,实现高位嫁接,借梯爬高,借力发展,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层次。四是在发展模式上实现突破。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顺应市场经济规律,加大改革、改制、改组的力度,加快改变家族式、作坊式的落后生产经营方式,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要吸引更多的非公有制企业进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走集约发展道路。五是在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上实现突破。要积极引进和培养大批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要关注优秀民营企业家,大张旗鼓地树立和宣传一批业绩突出、贡献突出的先进典型。有针对性地培训民营企业家,邀请专家学者和优秀企业家传授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引导民营企业家大胆创业,谋求更大发展,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
(三)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是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多元化开放的产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大力帮助中小企业经营者提高素质,组织他们参加境内外的培训,开拓视野,不断提升他们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二是推进产业创新。采取进一步放开投资领域、强化产业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中小企业大胆地推动产业创新,支持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支持中小企业投资发展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扩展产业领域,提升产业层次。三是推进市场创新。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四是推进企业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适应市场变化,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适销对路产品,推进产品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实行清洁化生产,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五是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张扬个性,创造特色。鼓励企业开展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创建,打造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
篇2
工业化,通常指一个国家(地区)由农业国向工业国(地区)转化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从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转化为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的发展过程。同时,工业化又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如果离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就缺乏重要支撑,现代化建设就会受到严重制约。为此,党的十六大把基本实现工业化,作为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明确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这些新概念,新思路,反映了我国工业化理论的新发展,在经济工作中突出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加快推进工业化、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方针。××市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于疆内发达县(市),更落后于内地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在当前的现实条件下,充分利用后发效应和后发优势,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唯一出路就是抓住历史机遇,全面快速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可以这样讲,新型工业化建设是××市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推进富民强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我们紧紧抓住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速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通过大力调整工业经济结构,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不断培育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工业经济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总体呈现出增长快、规模大、效益好的良好趋势。一是工业体系日益完善。企业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国有、私营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竞相发展;工业布局从无到有,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矿业和乳业已成为拉动全市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和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渠道。二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坚定不移的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以优势资源为纽带,把最有吸引力、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和最好的项目、最好的资源拿出来,吸引有能力、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全市经济发展。培育壮大了一批骨干企业,大大加快了全市工业化建设进程。三是重点产业蓬勃发展。坚持把矿业作为第二产业的支柱产业来培育,不断加大对优势矿种的勘探开发力度和对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了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总体上看,我市工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从人均gdp水平、产业结构水平、工业化率和城市化率等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最基本指标来看,××市仍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二、××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可能性分析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突出实践特色,努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几年,我市工业化建设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趋势,工业经济对gdp的贡献在逐年加大。但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思考,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市新型工业化建设还面临许多问题,要求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并妥善解决。一是工业基础仍然薄弱。2008年,全市二产比重占gdp的
21%,工业比重占二产的
75%,工业增加值比重占gdp的15.4%,还远远落后于疆内发展较快的县(市),工业基础薄弱的局面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二是轻重产业发展不平衡。2008年,以矿业为主的重工业占到全市工业比重的89.4%,而轻工业比重不足12%,可以说,我市轻重工业发展比重严重失调,轻工业发展严重滞后,直接影响到资源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资源深度加工层次低。我市工业化发展以优势资源转换为主要途径,但由于技术、投入等原因,深加工项目仅在低层次、低水平上延伸和扩张,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无法产生最大的效益,极大地迟滞和延缓了新型工业化发展速度。四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低。从目前来看,我市大多数企业的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产品结构单一。同时因资金、技术所限,多数企业采富弃贫,回采率低,资源浪费比较严重。五是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目前,我市工业发展主要以资源开发为主,对能源依存度较高,具有典型的高耗能特征。在资源利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方面还处于偏低水平,节能减排形势比较严峻,保护好环境的责任尤为重大。
在清醒地认识到差距与不足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市加快工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和历史性的战略机遇。一是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市工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各方面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党的十七大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重大项目布局要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发展。××作为中西部地区的重点,必然会迎来新的发展热潮。××市资源禀赋明显,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40余种,可开发利用的就有24种,其中尤以铁、铅、锌、黄金等矿产储量丰富,工业化发展潜力巨大。可以预见,未来的几年内将是××市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二是以矿业勘探开发为重点的工业体系正在形成,为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们已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全市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矿山企业技改扩能不断加快,同时,我们立足资源优势,坚定不移地推进矿业深加工,取得重大进展。三是全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加快工业化发展的强大后盾和现实基础。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我们已经拥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全市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已经具备加快发展的现实条件。一产方面,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逐步走上了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人数大幅增长。三产方面,在旅游业的拉动下,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宾馆餐饮业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全市第三产业为工业化发展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四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为加快工业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前,国家为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采取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重大措施。经过前一阶段的努力,我市一批水利、交通、能源、生态保护、改善民生等项目已列入计划,必将对推进全市工业化进程提供强大动力支持。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启动期,拥有着加快发展的现实基础,面临着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呈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这是我们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型工业化发展全局,抢抓机遇,勇于争先,我市新型工业化建设就必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局面。
三、××市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思路
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增加农牧民收入和财政收入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优势资源转换战略,重点在“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化、旅游城市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加快培育壮大畜牧、矿产、旅游等优势产业;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更加注重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为全面实现“十一五”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这一思路,既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也是推进××市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新型工业化建设。
科学发展观涵盖了中国经济社会包括人的发展的整个过程。就经济发展而言,始终贯彻科学发展观是保证经济健康运行的必然要求。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同样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新型工业化强调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强调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强调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强调保护环境和可持续性发展,强调让包括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内的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这些特点无一不跟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相吻合。因此,从本质讲,新型工业化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工业化。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要确保新型工业化建设不走弯路,必须统一对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的思想认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以优势资源转换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以矿业深加工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化建设。
紧紧围绕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实现新突破、大发展的核心和关键。目前来说,资源优势是××市的核心竞争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的步伐越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就会加快,全市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就越快。一是要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说是我市近年来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最具吸引力和潜力的方面,短短几年时间,××宏泰、福建天宝、山东招金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纷纷介入我市矿业发展,显示出极好的发展前景。从目前情况看,矿业将是我市今后一个时期最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规模和水平的产业。首先,要加大地勘投入,紧紧抓住国家将××非油气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列入“十一五”规划的有利时机,在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公益性地勘资金投入的同时,加强与技术先进的地勘队伍和企业合作,尽快将矿产资源的家底摸清搞准,为我市今后矿产资源的大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促进成果转换。矿产资源是有限的,而深层次加工利用则是无限的,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增值了就是增产了、增效了,提高了利用率就是节约了资源。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按照分散采选、集中加工的要求,加快推进以矿业深加工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化建设,重点支持铁、铅、锌等矿产资源加工项目和风险勘探项目。根据资源分布情况,以整顿规范矿产开发秩序为突破口,引导矿产资源向优势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集中,合理控制资源开采总量和市场流向,变重要矿产资源的储量优势为市场调控优势,结束矿产品和初级产品输出的局面。同时,按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对优势资源进行规模开发、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尽快做大做强,促进全市产业升级,努力实现资源转换效益的最大化。二是要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奶业富民”工程,大力发展良种奶牛养殖,努力提高农牧民致富增收能力。目前,全市良种牛饲养量达7.1万头,其中优质奶牛3万头,奶业拉动农牧民人均增收150元。今后一个时期内,我们要继续借助奶业发展的“龙头”效应,加大对××光明、阿尔曼乳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引导乳品企业发展下游新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力促乳品产业链延伸方面尽快取得突破。同时,紧紧抓住地区设立农牧产品加工发展基金的有利时机,立足丰富的农牧资源优势,按照“区域布局、规模种养、高效加工”的要求,大力发展牛羊肉、奶制品、马铃薯、冷水鱼、油料等农畜产品加工项目,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附加值高、带动性强、成长性好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把我市建成自治区特色农畜产品和重要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加工基地。
(三)坚定不移地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为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强大推力。
大企业大集团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的象征,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兄弟县(市)近几年工业快速发展的实践来看,引进国内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是做强我市优势产业最现实、最快捷的途径。一方面,我们的优势产业,像铁、铅锌等矿产资源的深加工,都需要建选厂、冶炼厂,而这些工程项目投资动辄上千万甚至几个亿,仅靠我们自身的积累和实力来搞,只能是“鸭行鹅步”,坐失发展机遇,客观上需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来做大做强优势资源产业。另一方面,引进了大企业大集团,也就引进了资金,引进了核心技术、管理理念和营销网络以及人才队伍,也就提升了特色产业的竞争力。2007年,我国第一钢铁巨头宝钢集团注入30亿元对八钢集团进行战略重组,重组后的八钢集团资产质量和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产品结构更加合理、管理水平更加科学,到2008年产钢能力达到了600万吨,对自治区钢铁工业上规模上水平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随着沿海内地发达省区产业升级换代步伐的明显加快,我们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和挑战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让思路更开阔一些,把引进大企业大集团作为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各种形式全方位的与国内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联姻,全力提升产业规模,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后来居上。实事求是的讲,我们××市地处偏远,远离消费大市场,资金、技术、人才十分匮乏,甚至就连具备一定技能的产业工人也十分缺乏,我们唯一的优势就是矿产资源,如果资源量得不到保证,大企业大集团是不可能落地的。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切实发挥政府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综合手段,以更大的决心、用更大的气力,加快推进资源整合步伐,为大企业大集团的进驻创造条件。
(四)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创造条件。
××市的新型工业化,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但也离不开外力的推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除国家的扶持和战略投入外,更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要注意引进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集团,整合资源和产业,加快要素集聚,不断做大工业经济。要继续强化基础设施,完善和优化投资硬环境。借助国家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及时掌握国家和自治区的投资新动向,进一步加快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我市工业化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要坚持工业优先原则,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强化政府对重点产业的合理引导,土地、电力、水资源的配置优先向工业倾斜,加快保障工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条件建设,推动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集聚,优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在这里强调一下电力和矿山道路建设问题。电力既是能源工业的一部分,也是整个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必要保障。可以说,电力供应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市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为切实解决工业企业生产缺电问题,去年经过我们的积极争取,北屯—××市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顺利通过自治区电力总公司评审,今年即将开工建设。相关部门务必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确保工程年内完工并投入使用,切实保障生产生活用电需要。矿山道路建设上,在积极鼓励矿山企业自身投入的同时,要紧紧抓住地区筹建矿山资源路的有利时机,做好我市资源路建设项目筹划、资金筹措等前期工作,争取项目早日开工建设,为矿业的大发展提供便利交通条件。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资源节约型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我市矿产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我们一定要从造福子孙后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资源节约和综合有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这方面,我们可利用的空间非常广阔,要做的工作也很多。一是加快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市属××的丰水区,市境有额尔齐斯河、克兰河、苏木达依列克河三大水系,河流总长667公里,年径流量60亿立方米,水能开发潜力非常巨大。近年来,在国家和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水利开发建设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一批骨干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即将开工建设。但这仅仅是开始。目前,我市水资源利用率不到30%,我们的水能开发利用工作也才刚刚起步。我市境内的河流基本上都发源于高山,梯级开发潜力巨大,加快流域水电梯级开发步伐,对进一步优化我市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大气污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现在起,对凡具有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的河流,我们都要好好规划,制定政策措施,鼓励引导各类资本、企业参与梯级电站建设,科学合理开发水能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水能资源潜力。二是矿产资源节约在我市同样大有文章可作。自然资源都是有限的,资源的不可再生与加快发展的矛盾,客观上要求我们未雨绸缪,否则将会做出“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蠢事。这些年,我们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滥采乱挖,低水平开发,浪费资源现象还比较严重。特别是在某些富有矿产资源的开采中,采厚弃薄、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从现在起,我们就要从开采加工环节从严抓起,逐步关停那些回采率达不到要求,严重破坏资源的小矿山、小企业。同时,要完善探矿权采矿权出让、项目核准、生产许可、安全许可、环评审查等各项矿产资源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从源头上杜绝和制止无计划的乱采滥挖、采富弃贫、浪费和破坏矿产资源现象的发生,切实做到科学规划、综合开发、集约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率。
需要强调的是,我市在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中,要始终把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应该讲,我市新型工业化道路刚刚起步,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做到建设环保型矿山、环保型企业。这项工作我们必须从项目规划时要严格把关,一定要做到好中选优,宁缺毋滥。要多上一些技术水平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坚持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的路子,努力创造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发展环境。
篇3
一、城镇化是启动西部地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现实选择
1.城镇化建设是促进西部地区工业化协调发展的需要。目前,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仅为24.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其中一半以上的县市城镇化水平在10%以下,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为1∶4.6,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率为1.6∶1,城镇化水平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城镇化进程的滞后,必然导致二、三产业不发达,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稳定性差,自我保护能力弱。这就决定了西部地区相当一部分县市仍处于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状态。在面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下,退耕还林、退田还草,全面实施“禁采”、“禁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必然要与自给自足、以手工为主的农业产生尖锐矛盾。
2.城镇化建设是解决西部地区“三农”问题的需要。西部地区多数是农业省,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6%,数百万贫困人口集中在农村,可以说,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三农”问题解决得如何。而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最根本的就是如何缓解人地关系高度紧张这个现实矛盾,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和增加就业。
3.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农村工业化战略、促进乡镇企业升级换代需要。西部地区对于农村工业化的战略定位,只要通过对乡镇企业的适当集中,连片发展,促进协作,集约土地,推进科技进步,提高自身的科技含量,减少成本,治理污染,获取城镇集聚规模效益。并通过城镇建设,推动乡镇企业从“传统工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的转变,进而实现农村工业化与国家工业化的全面整合。
4.城镇建设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但是经济却十分落后。只有通过城镇化建设,形成对区域性生产要素较强的企业聚集能力,通过区域分工与产业发展,与其他区域性中心城市建立起彼此依托,优势互补的关系,并通过自身独具的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进而成为西部地区经济的增长级与发展级。
二、制约西部地区城镇建设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1.高价的房地产批发和廉价工业用地。城镇化带动的是城市居民的住房购买和政府配套的基础设施投入,土地是城市化最为核心的要素。当前,土地批租成为西部地区各地地方政府“筹资”的本钱。政府通过房地产土地的出让,获得城市化的资金,土地价格居高不下。与此相对的,是廉价工业化用地。地方政府强调低价工业化的做法实际上是没有意识到从工业化到城镇化这样一个发展规律,特别是忽视了城镇化本身就能提供巨大的非农就业。在西部地区财政不富裕的情况下,不致力于发展城镇服务化功能和城镇的就业,而过度开发工业区,这对于很多地区来说都是不合理的。
2.政府主导的城镇经营。西部地区的城镇公共资源和资产通常由国家所有和控制,因此,城镇经营成为政府介入城镇公共资源资产配置过程的一个响亮的理由。这样,政府所热衷的“政府城市经营――政府城市建设投资”体制对民间和社会资本投资产生了双重的约束效应,其后果又反过来强化了政府介入城镇公共经济领域的理由和冲动,并产生“政府主导-政府经营-政府收益-政府投资”的恶性循环。
三、构建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寻求国土规划和地方政府改革,寻求降低城镇化高成本的道路。当前城镇化高成本的直接原因是多层次的政府体制,导致土地、基础设施和福利制度的不规模运营。寻求降低成本的城镇化政策已经时不我待,重要的一条就是土地规划和地方政府改革,配合实现的手段就是集中、撤并乡镇,进而削减乡镇一级地方政府,形成中央、省和市三级。
2.城镇化经营的核心是要建立起具有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的双重作用。城镇化实际上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的资源和要素结构转换过程,以人口为核心的资源要素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约经济、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因此,城市在根本上应该是市场中心。从根本上说,城镇经营的意义在于使市场机制成为公共资源和资产的配置的基础力量,从而保证配置的效率。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非农就业。西部地区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不断转移的过程。非农就业不仅包括工业化就业,更有城镇中服务业就业.目前,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向主要集中在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发展十分缓慢,不能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4.依靠城镇网络体系带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是振兴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据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构想,结合西部地区城镇化实际,建设城镇应该立足于增强城镇发集聚能力和经济辐射功能,合理调整城镇结构,逐渐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梯度推进、整体协调的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张勇:《西部大开发要与新经济整合》[J].《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第8期
[2]张洪:《论西部贫困山区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的几个理论问题》[J].《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第8期
篇4
【关键词】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设计要点;优势;
新型建筑工业化就是指通过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的大工业的生产方式,来代替传统建筑业中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手工业生产方式。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基本内容是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发展施工专业化,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手工劳动作业;发展建筑构配件、制品、设备生产并形成规模经营,为建筑市场提供各类通用建筑构配件和制品;制定统一的建筑模数和重要的基础标准,合理解决标准化和多样化的关系,建立和完善产品标准、工艺标准、企业管理标准等;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建设节能环保的现代化建筑。
一、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历史
建筑工业化在国外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新型建筑工业化,注重数量和效率。表现为二战结束以后,在巨大的社会需求下建造了大量的建筑。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要求的不再是建筑的面积或规模,而是多样性。“标准化”开始向“多样化”转变,这就是第二阶段。现在已经进入了第三阶段,重点转向节能、降低物耗、降低对环境的压力以及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阶段。
我国建设部于改革开放初期颁布实施了行业标准JGJ1-79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暂行规定,后来修订为《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步伐曾一度停滞。
二、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设计要点
1、建筑图纸的绘制。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图纸绘制是根据建筑构建的类型、规格、质量材料等,将其中建造量最大、使用面积广、共性多、通用性强的建筑配件和零部件、设备装置经过综合研究编制而成的标准设计图。图纸绘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步设计阶段,它是在工程开始前针对工程的建设目的、施工方案、平面和结构要求等绘制的参考图纸;第二阶段是施工中为了修改和完善初步的施工设计,对出现的一些变动的再设计。新型建筑工业化对建筑工程的效率、环保、成本和技术都有很高的要求,建筑图纸的准确绘制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各项要求,将工程的各项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减少问题出现的几率,保证工程的质量。
2、建筑材料的采购。建筑材料是整个项目工程进行的基础,它与建筑结构共同搭建起整个工程的框架。现代建筑工程对材料的要求是高强度、轻质量和多功能,而这些材料正是新型建筑材的特点,所以加强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制开发,着重推广高性能、低能耗以及可再生的建筑材料是新型建筑工业化的要求,更是现代建筑工程的发展趋势。
3、建筑模数的利用。建筑模数是指在建筑设计中,统一选定的协调建筑尺度的增值单位。它是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相关设备尺寸相互协调的基础,所以每项建筑工程的启动,都必须进行相应模数的分析。目前世界上统一采用的基本模数数值用M表示,也就是1M=1000mm,在它的基础上又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数。其中扩大模数的基数是3M、6M、12M等,我国一般采用3M为标准建筑模数,可以满足使用的要求,又能减少构配件规格类型。建筑部件的构造都应该按照模数进行设计,这样就有利于生产企业生产出工程所需规格的生产预制构建。
4、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结构设计就是设计人员对施工建筑的表达。安全性是建筑工程首先需要保证的,在工业化建筑施工前就要对建筑结构体系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核算。常见的房屋建筑结构有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结构等,每种结构各有自己的特点,但是这些传统的建筑类型,并不是我国现阶段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的主要模式,新型建筑工业化设计需要的建筑结构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分别是全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全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和全预制装配式板柱结构体系等。这些结构形式全采用工厂化的制作,产品质量有保证;外墙装饰面和外墙板同时预先制定减少了现场的装饰工作量,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进度;此外减少现场的作业量降低了粉尘和污染比较环保。
5、构造节点的安排。新型建筑工程的开展会产生一些交接口,这些交接点就是问题经常出现的地方,所以在交接点材料的使用上必须慎重,既要保持其经济适用性更要保证其安全性。通常在工业化的建筑工程中,各构造节点的施工设计是整个建筑工程的重中之重,任何节点出现问题可能导致影响整个工程项目。而构造节点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组件之间的连接点、预制构件和设备管线的组合、建筑构件与预制品的组合等方面。对这些构造节点的设计要从整个工程的大结构下进行,能不设置这些节点就最好少设置,而节点的材料之间的类型和特点也要相适应,在使用这些节点材料的同时,更要注重对这些材料的研发。
三、新型建筑工业化设计发展的优势
新型建筑工业化设计发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的简化。当新型建筑工业化实现时,建筑的构件也会标准化,结构设计不再需要对每一种荷载都设计一种截面,也不再需要画出很多的图纸,而只要选择合适型号的构件就可以了。
2、方便施工现场的管理。新型建筑工业化要求的机械化程度很高,需要的人工就相对减少了。更少的人员和更多的机械化使得现场更接近于工厂的形式,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现场的管理。
3、施工效率的提高。建筑的各部件几乎均在工厂预制完成,甚至装修也在工厂完成,现场只是完成吊装和拼接。国外的经验表明,采用预制装配式建造方式与现场手工方式可节约30%的工期。
4、施工质量的提高。工厂预制则是在稳定的工厂环境中,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使得各部件都有相似且可靠的质量,从而有利于结构整体的可靠性保证。
5、环境的影响减小。大部分建筑部件都在工厂内预制完成,现场作业大大减少,其带来的噪音、粉尘等污染也得到很好的控制。工厂的加工速度快,整个工期也较短。
6、节约成本。据统计,与传统现场施工方式相比,新型建筑工业化方式每平米建筑面积的水耗降低64.75%,能耗降低37.15%,人工减少47.35%,垃圾减少58.89%,污水减少64.75%,对资源节约的贡献非常显著。
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必将成为我国建筑工程未来的发展方向。新型建筑工业化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整体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中,设计师应改变传统的操作模式,抛开独立思维,将设计与研发相结合,从而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晓燕等.谈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实施途径[J].山西建筑,2011
[2]李本悦,徐成,樊启广.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山西建筑,2014
篇5
关键词:石油化工建筑施工企业 班组建设 方法探索
班组是石油化工建筑施工企业最基本的作业单位,是企业内部最基本的管理组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深入,石油化工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模式、运营机制、管理理念及企业人的生活理念、利益观念、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不断发生变化。如何化解新矛盾、缓和新冲突、稳定新情绪、使企业和谐健康发展?有学者提出,一般企业看决策层,优秀企业看中层,卓越企业看基层。可见,作为施工企业最基本的作业单位和管理组织,班组建设悠关全局,举足轻重;班组是企业的管理中心,班组决定一切,只有高度重视班组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企业才能健康快速发展。
1.充分认识石油化工施工企业班组建设发展阶段的特征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计划经济时期:班组是企业最小的作业单元,只负责操作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一切听从上级安排,没有行政管理权。
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时期:班组处于企业转型期,也是班组建设的阵痛期。班组既要完成施工任务,还要实现管理目标和发挥智能作用,要求员工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思想观念向标准化、精细化、服务化、文化建设、科技创新等新理念转变;班组建设同利益竞争、行业竞争、世界经济竞争的矛盾凸显出来。
21世纪,市场经济全球化时期:班组成为企业最基层、最小的综合管理单元,班组建设被列入科学管理范畴,成为一门研究企业管理、决策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基础学科。
2.要充分了解和掌握现阶段班组建设的特征和要求
哲学告诉我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搞任何事情都要调查研究,有的放矢。
21世纪,现代企业班组建设要求体现信息化、人本化、三全管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即体现在:新定位,班组建设是一项使命工程、系统工程、实效工程;新哲学,班组建设的特性是动车组原理,人人都是动力引擎;新逻辑,班组建设的潜能激活比技能培养更重要;新内容,班组建设的能力建设占30%,管理模式建设70%;新推进,班组建设要突出以人为本,采取以激活取代检查考核为主的方式。
现阶段石油化工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是:点多、线长、面广、作业环境艰苦、劳动强度大、文化生活单调、作息时间不规律。班组人员的状况是,文化素质高,观念超前,青春活跃,现实自私、自由散漫、追求享受,缺乏吃苦、奉献精神,服从服务意识淡漠。
以上情况表明,班组建设既是施工企业和思想政治工作者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又是时代赋予施工企业党委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政治任务。
3.班组建设要切合实际,着眼长远,有的放矢
新形势下,班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针对石油化工建筑施工企业的特征及现阶段班组建设的状况,按照“新定位、新哲学、新逻辑、新内容、新推进”要求,深入分析、研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发挥班组建设作用,优质高效完成施工生产任务,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3.1要培养一批文化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团结协作精神强的优秀班组长。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组是企业最基本的作业单位和管理组织,而班组长又是企业管理的“兵头将尾”和带头人,担当着安全、质量、进度、服务和生活保障等工作责任。因此,班组长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精通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必须了解法律法规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必须具备良好的上下级沟通协调能力和广泛的兴趣爱好,要善于把握组员的五个“W”(什么时间、在哪儿、干什么、想什么、为什么)和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协调各种关系,化解各种矛盾,等等。陕西化建公司多年来,在强化制度管理、培养团队市场意识等方面,注重练内功,塑形象,使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培养了一支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每战必胜的班组长队伍;正是一个个班组长敢打硬仗、善打硬仗、打大仗的勇气和魄力,正是一个个班组长冲锋陷阵、一马当先、临危不惧的作风,正是一个个班组长带领组员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拼搏精神;才使陕西化建公司迎难而上,共克时艰,成功走出了1998年的经济低谷,并在2003年以后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成就了企业今天蓬勃向上、欣欣向荣的辉煌。
3.2要善于借鉴现代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模式和方法。先进的管理理念、模式和方法,是先进生产力的精髓,是时展的缩影,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更是智慧和财富。所以,像海尔班组文化、青岛许振超班组管理模式(一日一练)、泰勒科学管理方法、6S管理内容(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安全)五型班组管理理念(学习型、创新型、节约型、安全型、和谐型)、一流班组管理目标(一流职业素养、一流业务技能、一流工作作风、一流岗位业绩)、安全班组、创新班组,等等当今现代企业先进班组,都是班组建设过程迫切需要学习、研究和借鉴的。
3.3切合实际,向国内同行业先进企业班组学习对标,借鉴经验,查找不足。
信息时代竞争日益激烈,同等条件下,谁用时最少,谁就会获得更多的财富。所以,班组建设过程中,只有善于向同行学习、向同行“索取”,才能使班组建设卓有成效,创造更多的财富。2010年以来,陕西化建公司分期分批组织班组长前往同行业的中油一建、中化二建、吉林化建等先进企业,观摩学习班组管理、团队协作、企业文化、专业技术等内容。通过对标,拓展了班组长的视野,增长了知识,找到了班组建设的追赶方向和目标。
篇6
【关键词】施工企业信息化;工程项目信息化;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8—0251-01
2007年建设部发文首次将企业信息化水平纳入施工资质标准,修订后的《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中规定申请特级资质,必须具备以下在信息化建设达标条件:“企业已建立内部局域网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内部办公、信息、数据交换的网络化;已建立并开通了企业外部网站;使用了综合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人事管理系统、工程设计相关软件,实现了档案管理和设计文档管理。”
建设部之所以将信息化水平纳入到考核范围内,应该是为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更重要的应该是为了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从而企业提高竞争能力。施工企业项目往往分布在不同的地方,企业传统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不能对项目有效的监管,而只有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才能最大程度的给企业管理着提供帮助,促进是施工企业管理方法的变革。因此将信息化应用建设的重点内容锁定在“综合项目管理”,实现核心的综合项目管理信息化,实现工程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档案资料管理信息化,同时建立综合项目管理协同平台,实现企业各职能、企业与各项目问的协同管理,实现综合项目管理系统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的集成应用。
一、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目标需求
如何推进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切实有效开展已成为目前我们所关注的重要工作。企业信息化系统目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以工程项目为管理对象,协调采购,物流,计划,施工,成本,资金等多部门的业务关系,解决多工程及其子系统从采购,施工,进度,资金不一致造成的拖期、待料、成本失控、工程亏损等问题。
2、全过程的成本动态控制,实时反映各个工程项目的成本利润情况。
从工程投标前的成本预算、工程签订合同后的成本计划、到后续施工阶段的成本核算及收尾结算,应该使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控制工作规范化、精细化,使了解企业真实的“个别成本”,参与投标博弈、指导施工。系统对不同阶段的成本做到实时的归集分析,无论用户处理哪种具体业务,只要有费用发生系统就自动统计成本,极大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达到工程成本的实时核算及对比监控,克服一次完成,最终算帐的静态管理垢弊,系统设置的各业务模块分别管理着这些费用的计划、发生和记载,一旦有关于工程项目的费用发生,系统会将其自动归集。公司及工程各职能部门可随时监控工程的进度及成本执行情况,以做出科学决策。
3、满足目前流行物资管理要求和多种成本核算要求,系统提供灵活的物资采购管理技术,对工程物资管理提供全面的操作,支持采购申请,专业采购,材料成本核算灵活自如。力争做到材料设备的“零库存”的运作模式,并使其具可操作性;同时兼容其他多种模式,覆盖工程材料设备管理的全过程业务,保证各项工程成本核算的及时准确。
4、系统数据集成度高,互联共享,权限操作,统—规划管理采用“无缝联结”的概念,各模块之间的数据转移可自动完成,避免重复输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连贯性,节省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软件对操作员及其权限集中管理以及设立统一的安全机制,包括数据库的备份、功能列表和上机日志等;对账套的统一管理,包括建立、修改、引入和输出,权限划分详细,控制灵活。
二、如何推进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
1、转变对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观念意识。当今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是当代最新的科学技术,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在全公司范围内有步骤有针对性的开展信息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员工计算机应用水平;制订周密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在规划中确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其核心要将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在逐步消化、普及的过程中循序渐进,结合企业实际确定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及关键所在,选择投入较少、成效明显的工作为突破口。
2、以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为突破口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企业的效益来源于工程项目。建立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可坚持总体规划、系统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项目前期对工程项目信息的搜集、整理、筛选,对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实现信息共享;投标阶段体现企业的综合实力,它成功的每一步运作需要企业各方面的配合、协调和强大的后台支持。实现信息化管理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施工阶段管理信息化的实施对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综合应用电子商务技术,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和效益;工程后期管理对工程项目进行清理结算并负责保养期的维护,形成施工单位效益和业绩。因此,以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为突破口,实现企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减少管理层次,实现企业扁平化组织,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动态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营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捷径。
3、通过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建设保障信息化工作。
企业信息网络硬件平台的建设: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考虑,采用目前流行、成熟的TCP/IP协议作为企业的网络通信协议,整个硬件由网络服务器、通信设备和网络安全设备组成,应用网间互联、路由、网络交换、网络管理、WEB数据库技术、防火墙以及虚拟专用网(VPN)等技术,同时包容现有网络应用支撑系统,支持上层应用软件的运行,建立起先进、安全、可靠、稳定、开放的网络应用平台。
企业网站建设:建立企业网站,可及时通过互联网络向公众企业有关信息,宣传企业形象,展示企业实力,使潜在客户和公众可随时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在国内外建筑业市场赢得更大的市场机会。
建立网络办公平台:在企业内部建立网上协作环境,开发建立企业内部网络办公系统平台,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无纸化办公;使办公人员以便捷的方式共享办公所需信息以提高办公效率;同时,为各级领导提供经营管理的有力支持,更有效地发挥决策作用。
建设企业业务管理应用系统:业务管理是企业运作的环节,企业业务管理应用系统涉及财务管理系统、经营计划系统、采购系统、项目管理系统、设备物资管理系统、人事教育系统、安全质量管理、审计管理等。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的重要管理功能之一,但由于它主要是针对某个具体项目的管理,与整个企业层面上的管理概念和范围有区别。工程项目管理主要包括:项目组织管理,进度计划,网络计划编制,施工平面图,项目成本控制,机具设备管理,合同管理,材料管理,图纸管理,安全管理等。
4、培养信息化专业管理人才
企业在建立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后通常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诸多问题的出现都会影响我们企业的正常运行,甚至可能出现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一个企业应该拥有自己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包括专业管理人才、系统配置人才、系统维修人员、网络安全人员等。针对企业自身实际应该在企业内部发掘复合型人才,通过严格的培训使他们达到专业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在解决企业长期依靠外部的问题同时也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代企业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必将走向信息化,企业间的竞争将越来越依靠于信息技术。结合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现状,企业为了生存,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必须寻求最高的效益、效率和最小的消耗,将企业、经营、管理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以寻求整体最优化的生产经营策略,创新单一的生产经营模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保证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张斌.关于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J].安装,2011
篇7
[关键词]政工队伍 现状 对策 人才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300-01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腐蚀了我国人民的思想,人们的思想政治水平有待提高。企业为了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往往会建立政工科从事政工工作。政工科负责企业的党支部工作,向员工传递党最新的精神,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逐步提高企业的人才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而政工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政工工作的质量,必须强化政工队伍建设。
1 现代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现状
目前,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众多股份制企业中都已建立了政工科,开展政工工作。但是,市场经济的瞬息万变和人们思想的独特性、多变性给企业的政工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企业必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政工队伍,能不断进行政工工作的改革创新,提高政工工作效果。在当前形势下,企业政工队伍建设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重视度不够
企业虽然设立了政工科,但是并不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于是也就不重视政工队伍的建设了。大部分企业认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第一要务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政工工作的好坏与经济效益无关。因此,许多企业的政工工作就成了表面工程,政工工作浮于形式。企业根本没有看到政工工作于企业的重要作用,没有看到政工队伍于政工工作的重要性,不重视政工队伍建设。
1.2 缺乏高素质复合型政工人才
许多企业没有高素质的政工人才,政工人员也感受不到企业的重视,工作开展得马马虎虎。缺乏高素质复合型政工人才严重影响到了政工工作效果的提高。政工人员最基本的素质是拥有好口才、好文笔和好人品,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政工工作,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但是,由于企业给予政工人员的待遇较低,很难招到素质高的人才,政工工作开展的效果也就有限了。
1.3 政工工作与现实社会的脱节
企业的政工工作是基层政治工作,其开展的精神源头是党的精神。而党的精神是与时俱进的,有大量的理论知识,而这些理论知识又是高度浓缩概括的。如果政工人员不能很好的吸收这些理论知识,并将其与企业的现实情况有机结合起来,而是将党的思想直接传递给员工,那么很难使员工接受这些理论知识,进而也很难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企业政工人员没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在宣传党的精神时容易与现实社会脱节,导致政工工作效果的低下。
1.4 不重视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员工的思想时时都在变化。为了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必须做好政工工作,在新时期里注重政工工作的创新,改革政工工作形式和内容,以广大员工能够接受的形式开展政工工作,使广大员工愿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逐步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2 强化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对策
在新时期里,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必须认识到政工工作的重要性,并建立一支先进的与时俱进的政工队伍,从而有效提高政工工作效果,提高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2.1 深化政工队伍人事制度改革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是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政工队伍形象的重要方法。在企业中,应坚持民主、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政工干部选拔制度,应努力提高每一个政工人员的素质,关注干部群众的热点问题,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坚定不移的开展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政工干部选拔的监督,严格规定用人制度,追究监督失误责任,不断提高企业用人制度的公信力,逐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促进员工都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并积极寻求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2.2 推进民主建设
政工队伍建设中要注重民主建设,逐步健全党的民主程序和运行机制,处理好党员的权利与党员素质之间的关系,逐步将党的民主精神推向全企业,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当然,民主建设是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逐步推进。建立完善的民主建设工作制度和工作目标,有条不紊的推进民主建设,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并有效保障党员民利的行使不受侵犯。
2.3 抓好政工队伍的素质培训
政工工作效果的好坏与政工队伍的素质是息息相关的,企业必须注重政工队伍的素质培训,努力提高政工队伍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第一,抓好政工队伍的业务素质培训。深入分析企业政工工作效果低下的原因,制定出针对性强的员工培训计划,给政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其业务素质的提高。第二,立足于企业的发展,定期为政工人员开展短期培训,并及时总结培训结果,以便为以后的短期培训改革提供更多的方向,促进政工人员积极参与短期培训,并在培训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2.4 优化政工队伍的年龄结构
目前,政工队伍的年龄老龄化现象严重,政工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而员工的思想非常活跃,趋向老龄化的政工队伍与年轻员工之间存在代沟,政工工作效果不佳。因此,企业应选调一批具有高学历和专业背景知识的优秀青年人才充实政工队伍;在行政管理部门中抽调出符合条件的党员担任政工科的书记或副书记;在党校中培养一批青年政工人才。通过以上的几个措施,逐步优化政工队伍的年龄结构,开创政工工作的新局面。
2.5 建立完善的政工队伍考核机制
由于许多政工工作都是软性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是逐渐的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为了避免政工工作浮于表面,使政工人员都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应建立硬性指标,给政工人员一定的工作压力,使政工人员努力建立良好的个人形象,提高工作效率。比如说:明确规定每年新发展的党员人数,确定每年至少要开展的员工培训课堂数量等。企业应积极借鉴他人的经验,并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建立完善的政工队伍考核机制,促进政工人员都能积极主动的提高自身素质,认真的、有条不紊的开展政工工作,提高政工工作效果。
2.6 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原则
在新时期里,企业的政工队伍建设也要与时俱进,要不断创新,要通过动态的政工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政工人员的素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政工队伍,开展高质量的政工工作,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因此,政工队伍建设应在实践中不断创新,逐步提高企业政工人员的素质。
结束语
当今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必须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政工队伍,开展形式、内容丰富的政工工作,在企业内部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逐步提高企业的人才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小平.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创新探索[J].办公室业务,2013(13).
[2] 薛晓杰.浅析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及对策[J].新西部:下旬・理论,2012(7).
篇8
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融合探究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概述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对于企业而言,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包含理论、政治、思想教育三个方面,其中理论方面包含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内容,企业内部的员工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共同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就是在企业内部以我国的政策方针为主,指导企业内部的员工对国家的政策方及路线、中国的国情和当前的局势有一定的了解,带领企业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企业内部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矛盾冲突,这就需要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去除一些不良的思想和消极的情绪。综上,我们知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对促进企业发展强度性和长久性有重要帮助。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建设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其包含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四个层面,这四个层面相互连结,不分彼此,共同展现企业文化的内容。就物质文化而言,它是企业文化的实质表现,在实体物质的体现下展现出来,承载着行为、制度和精神。就精神文化而言,它是思想基础,为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创造条件,精神文化可以说是企业文化的精髓所在,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精神价值。在企业内部,具有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引导企业员工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观念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增强社会认同感和关注度。
(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的必要性
以上我们了解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下面我们来探讨两者融合的必要性。一方面,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一方面企业文化建设对丰富企业内部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作用,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企业内部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充满信息的去完成每一项工作,对提高企业竞争力也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鲜的活力,反之思想政治工作建设能够为企业文化的建设提供创新力量。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的有效方法探究
(一)在融合当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
企业思想政治狗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相融合,首先要遵循的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一理念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针,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也有重要作用。以人为本要求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将这一理念贯彻到底,这样有助于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和谐相处,减少内部矛盾冲突的发生。另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要将企业内部的所有员工集结在一起,发挥每个人的主人翁意识,让每个人的才能和想法能得到展现,这样才能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发展。众人拾柴火焰高,将每个人的力量汇聚在一起,才能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向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发展融合工作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效 融合的关键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在中国国情的前提下提出的基本路线。依据我国的国情特点,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相融合。一个企业要想立于不败地位,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必须有经济方面的强大支持,在此基础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有了经济效益的支持,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激情就会被激发出来,并积极响应企业提出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两者的融合工作变得顺利和通畅。
(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各个方面相融合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中制度文化的融合,要做到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同时,建立企业制度文化,企业内部员工在思想上的认可和观念上的认可,对制度文化的建设有重要作用。提高企业内部工作的高效运转。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中精神文化的融合,要做到将思想政治工作的奖励功能融入到精神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在激励和奖励措施的支持下,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热情被激发出来,在精神动力和核心价值观方面都有促进作用,践行企业精神文化提高企业精神号召力具有重要作用。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中物质文化的融合,要做到将企业的产品、服务、品牌和形象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有效体现,打造出强有力的品牌效应,利用思想政治工作将企业内部员工聚集在一起,共同维护企业的完美形象。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中行为文化的融合,要做到将企业员工与企业的发展步调一致,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指引,创建更好的企业文化,企业内部员工能够团结一致,共同进步,从而达到企业行为文化提升的目的。
篇9
关键词:毕业设计; 个性化;创新能力培养;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工科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质量反映了大学生对所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突出个性化是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从其自身的实际出发,按其发展志向和条件,在满足统一培养目标的前提下由自己来决定成材的方式,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创新能力来源于实践,特别是那些能发挥主体的自主能动性的实践活动。主动实践是指让学生尽可能真正作为主体参与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对象的确立,方法的制定,方案的设计,问题质疑,分析总结等[1]。在常规教学实践活动中,最能体现这种主动实践精神的是毕业设计。然而,面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学生就业自主化及其逼人的严峻形势,工科毕业设计存在着过分依赖教师指导、设计论文选题及内容与社会需求脱离以及忽视对学生进行创造能力培养等影响毕业设计质量问题。因此,如何提高毕业设计整体质量,是高校专业教师面临不可回避的课题和重要任务。结合工科路桥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工作, 在突出学生个性化与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一、专业教师充分认识毕业设计对合格人才培养的积极意义
师为教之本。教师自身的素质高低决定着教育实现的程度。国内外高校的成功实践证明: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对确保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高质量和高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因此,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在加强教育观念转变的同时,注意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及生产实际中的实际问题和热点问题,提前设置众多内容不同的专业课题,涉及到工程力学、桥梁及道路设计基本原理、结构加固维修等研究领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优势进行选择,扩大选择范围。积极鼓励学生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认真和学生讨论,对学生的尚不够成熟的想法进行了引导和重建。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帮助其确立一个更合适的课题方向。不断积累开展创新教学工作的经验,充分发挥专业各个方向科学领域研究团队整体作用,有效地建立起一支能力比较强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团队。
二、联系实际,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个性化培养不仅是社会的要求,也是受教育者自身的要求。个性化培养要求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引导,对学生的特殊才能给予鼓励和帮助,不要求他们按统一规格模式平均发展。要使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得以充分发挥,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重视发展学生个性,必须坚持辩证的方法,一方面要加强引导,不要抹杀学生个性;另一方面也不能不分良莠,对学生所有个性特征都加以肯定。必须认识到发展个性是一种竞争,而个性化培养则是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最有效的手段[3]。根据个性化培养目标和学生的主动发展要求,重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层次性和大多数学生发展的可能性,针对学生自身个性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在某些方面有一定专长或突破的、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使学生的成长更加具有目的性和目标性。具体指导中,把选择相近课题的学生结合为一个小组,要求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各自的学习成果,讨论时分为组内讨论和组间交流,组内讨论可以使学生对自身课题有更深入了解,从与其他同学的讨论中取长补短、优化自己的论文;组间交流是不同课题的同学相互介绍自己的课题内容,有效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能够在融洽无压力的氛围中激发学习兴趣,学到更多的相关专业知识。
三、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4]。培养与提高科学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已是高等学校专业技术教学的核心。因此,毕业设计作为大学教育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其本身的含义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据此,结合课外互动,由指导教师结合自己或参加的科研课题,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科技研究活动,进行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训练,结合专业方向对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开展调研,同时利用网上资源进行文献资料查阅,并根据学生自己个人意愿选题,写出毕业设计(论文)包括选题及其设计(论文)的研究现状、拟研究的主要内容、设计方案和研究路线等内容的开题报告,并分别进行开题答辩,然后由指导教师审题答辩小组进行评议,并根据选题和研究的内容是否具有创新性,而确定其是否可以开题。
四、改革毕业设计模式,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世界进入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发展,注意改变毕业实习及设计(论文)传统模式,采取统一安排与学生根据就业意向自主安排选择企事业单位相结合的模式,以克服高校内指导教师对实际工程中新兴领域认识得不足及其相关资源的缺陷,从而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毕业设计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学生通过自主就业意向选择并经办理相关手续和批准后,在相关企业技术负责人的指导下进行毕业设计 (论文)工作,实现了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零距离接触,并极具挑战性和创造性,有效改善学生在毕业设计工作中被动接受自己不感兴趣的课题的现状,最大限度开发了学生潜在创新能力。
五、完善毕业设计(论文)考核评价制度
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科学而又合理的考核评价,对促进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毕业设计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引导和激励的作用[5]。根据长期以来探索和实践,在评价标准上,我们制定了涵盖毕业实习表现和毕业设计质量(包括文献综述能力、主题突出、内容充实、论据充分、论证有力、数据可靠、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图表清晰、格式规范、语句通顺)等基本的要求同时,注重对其创新性加大评分和评价的权重,考核评价的方式则按指导教师评审、其他专业教师评审、答辩资格审查、答辩评议的流程进行,最后按指导教师评审和专业教师评审得分计算总成绩。上述考核评价的方式、方法实施,有效体现了对毕业设计考核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同时突出了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创新性要求。
六、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工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工作将面临更多实际问题,其改革势在必行,并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坚持不懈努力进行探索研究与实践,从而不断地加以完善毕业设计(论文)可操作运行机制,使毕业设计 (论文)的教学环节真正成为高等学校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陈友华.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7):3-4.
[2] 谢飞鸿.工科毕业设计应突出个性化与实践能力的培养[J].理工高教研究,2005(4):115-119.
[3] 张平.理工院校论文写作教学与创造性学习方法培养[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7):26-27.
篇10
【关键词】 西江经济带;新型工业化;评价体系
西江是珠江的主干流,上接云贵、纵贯两广,被称为连接西南和华南的“黄金水道”。西江流域面积35.3万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面积的77.8%,年货运量1.44亿吨,约占全国内河航运里程的20%,水运能力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西江流域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全国最大的磷矿、硫铁矿、铝土矿、锡矿以及石灰岩矿等都集中于此,并拥有极其丰富的水电资源,其货运量占我国内河航运总量的20%。我国西南各省区的物产,多经西江水道由澳门运往世界各地,特别是广西,80%的出口商品均由西江外运。因此,大力发展西江经济带经济,加快沿江产业布局与升级,是满足沿西江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的需要。为此,充分利用和发挥珠三角(港澳和广深等地)的龙头作用,把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北部湾开放开发带来的机遇,打造西江开发轴带,把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十二五”规划时期的建设重点,从而带动西江整个流域的开发。但发展西江经济,工业经济是重中之重,中上游城市发展壮大其工业经济,而作为下游城市,广东则须考虑减轻工业污染,环境清洁等因素。因此,以西江黄金水道建设为依托加快建设西江经济带,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措施,构建区域互动协调发展战略新格局,对于推动广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 工业发展现状
2002年以来,广西全区响应十六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的意见,加速推行新型工业化建设,全区国民生产总值年均19%以上,而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25%。其中,西江经济带各城市工业增加值增长除百色和来宾市外,均超过了全区工业增长的平均水平,但同时,各市的增长水平都呈逐年下降趋势,持续增长可信度减弱(表1)。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江经济带广西沿江各城市新型工业化的评价,找到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并给出相应对策,这是发展和壮大西江经济带当务之急。
二、 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一)指标体系构建
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西江沿江各城市的实际情况,同时参考国际及国内通行的指标体系,分9大类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利用以下具体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城镇化率;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4.农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5.信息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6.技术进步贡献率;7.全员劳动生产率;8.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在上述8个指标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主要作为衡量工业化水平的指标;信息化程度、科技创新与进步、经济效益、环境污染主要作为反映工业化之所以是“新型”的指标。
(二)评价方法
1.权数问题。各项指标的权数大小,主要依据各项指标的重要性,同时适当考虑沿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某些具体情况和计算上的一些技术因素,通过专家咨询来确定。
2.标准值的确定。标准值的确定主要是参照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的理论以及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标准值分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具体情况见表2。
经过计算得出结果,按照如下标准判断其所处阶段:当S ≥ 85分,定义为达到对应标准值所在阶段的最好水平,可以进行下个阶段的评价;50 ≤ S < 85,则说明此时正处于标准值所对应的阶段;S < 50,说明目前没有达到这个阶段水平,要降低一个阶段进行评价。
(三)评价分析
表3、表4为西江经济带各城市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原始数据及新型工业化初级阶段最终得分表。
由表3、表4可知,南宁和柳州新型工业化初级阶段评价得分均超过85分,可以进入新型工业化中期评价,而包括梧州在内的其余5个城市还处在新型工业化初期阶段。如果以新型工业化中期标准评价各城市,南宁和柳州得分值分别为56.81和58.71,均还处在新型工业化中期初级阶段,大部分指标数值偏低,表现出滞阻各市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的特征,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现以发展最好的柳州为例进行分析。柳州在“十一五”期间,工业持续保持较高速度发展,但是工业内部产业结构极不合理,过多依赖支柱产业,其中汽车、钢铁、机械等三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3/4强,新兴产业太少,其中新材料、生物和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环保及软件开发业仅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左右,而全国新型工业城市此类产业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比例已达20%以上。其次,作为体现新型工业、产业集聚效益较高的园区经济,柳州虽然有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但是园区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不仅低于新兴工业城市,也低于同期的南宁和桂林水平,且差距明显。因此,虽然柳州处在新型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带有工业发展方式粗放型、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中心城市集聚带动力不强等特征,其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还很漫长,仍需继续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相关产业,加速推进广西新型工业化进程。
三、加速推进西江经济带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对策
在工业化初期阶段,西江经济带广西境内各城市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源和要素的驱动,呈现明显的粗放型增长特征。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各城市不能再因循旧有增长模式,必须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以实现工业化既好又快地发展,努力缩小与其他地区工业化水平的差距。
(一)加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促进区域分工协作
《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纲要》已基本成型,该规划除了将平衡广西内北部湾经济区以外地区的发展外,同时也将把西南地区和珠三角串联起来。因此,西江广西境内各城市要加快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市场对接,改善投资环境,增强配套能力,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应在整体规划布局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战略优势,因地制宜,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二)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要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技术强带”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要内容,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依托科技进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制造业,壮大加工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和工业用地的综合利用率。坚持“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再利用”原则,以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为重点,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加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设节约型社会。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搞好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资源及其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三)实施工业化与信息化互动发展战略
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加强技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扎实推进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精心实施企业上网工程,抢抓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等建设契机,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市场体系、设施网络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内容的企业信息化,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建设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需要的各类专业信息服务系统。
(四)大力调整工业结构,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资源型工业
重点抓好制造业和加工业的扩能技改、环保技改和安全技改,逐步淘汰落后的工艺和技术,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和产品升级换代;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大专利技术、新型适用技术的引进推广和应用力度,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工业企业的科技水平。鼓励和引导重点骨干企业全面推行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走品牌兴企的发展道路。
(五)实施产业集群战略
推进新型工业化就是要加大中心城镇发展力度,引导中小企业向小城镇或中心城镇集中,加快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为此必须以园区作为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工业成果孵化的主要基地,使园区成为工业企业相对聚集、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和具有高效、齐全配套服务体系的工业制造基地。
【参考文献】
[1] 杜静, 陆小成.新型工业化中产业集群绿色创新的对策选择――以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1):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