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2: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20年,XX区按照“全面统筹、全员参与、全面推进、全民共享、全域宣传”工作思路,以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为总揽,突出核心价值观引领,深入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全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带动社会风气向好向上健康发展,阶段性工作成效明显。
一、常态长效,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建设
(一)网格包保不懈怠。继续按照《XX区2020年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组织干部职工每周五到包保社区网格开展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和公共秩序整治,进行文明创建宣传、不文明行为劝导,参与帮助包保社区网格解决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
(二)点位达标不反弹。继续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实地考察点位标准(2020年版)》,对全区所有测评点位进行常态化包保,定期对包保点位进行动态巡查,及时发现问题,立即着手整改,建立点位包保常态长效机制,保证所有点位都有人问有人管,确保点位随时处于达标状态。
(三)志愿服务不打烊。由主城区各街道办事处继续组织干部职工及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及社会志愿者到城区主要干道、主要交通路口,配合各路段路口执勤交警,针对市民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横穿马路翻越栏杆,非机动车不按规定行驶、逆行、乱穿马路、随意乱停等不文明行为开展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
(四)宣传发动不停歇。区深文办督查组定期向区融媒体中心提供线索,继续在“文明同行·曝光台”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以文字+短视频或图片的方式进行曝光;区属各媒体平台持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 树新风”“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等类别进行宣传,保证宣传力度不减,深文热度不降,不断提高广大市民对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知晓率。
同时,将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作为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积极探索“四全五化六心”工作法,坚持构建全员参与体系、全域文明矩阵、全民创建网络、全时宣传格局,打造优良秩序;创新网格化、标准化、精细化、法制化、智慧化管理,打造优美环境;优化交通环境,打造宜居环境,守护舌尖安全,挖掘XX元素,净化市场秩序,注重旅客体验,让游客“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认真总结,及时梳理,2020年“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资料汇编及工作亮点材料汇编已完成编制并如期报送。
二、稳扎稳打,深入推进文明村镇创建
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扎实开展“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系列活动,规范“文明村镇”创建,结合我区实际,印发《XX区“四在农家·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三年行动方案》《XX区2020年“四在农家·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按照“8+N”创建标准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以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环境卫生整治为着力点,将文明村镇创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有机融合,丰富文明村镇创建内涵。截止2020年10月,共创建省级文明镇3个(其中板桥镇已申报全国文明乡镇),创建市级文明镇3个,区级文明镇2个,文明镇创建占比100%,创建省级文明村2个,市级文明村11个,区级文明村44个,文明村创建占比达88%,预计2020年底,文明村镇创建比例达100%。
三、久久为功,广泛开展文明单位创建
根据市文明办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我区实际,印发《XX区2020年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方案》,对照省、市文明单位测评体系,明确区级文明单位体系内容和标准,积极发动辖区内区级文明单位复查及各行各业单位申报,将辖区内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纳入区级文明单位创建。通过上报材料,初步筛选、考察走访、组织讨论、征求意见等环节复核评选出区级文明单位,把工作做实做细。截至目前,XX区累计创建全国文明单位1个、全省文明单位5个、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6个,创建市级文明单位14个、区级文明单位30个。下一步按照工作部署,预计2020年11月完成复查考评工作,并将在年底进行表彰。
四、绵绵用力,认真做好文明家庭评选
(一)开展标准化创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发挥家庭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良好家风方面的重要作用,从建设文明家庭出发,形成促进社会文明和谐氛围。创新推出“五有”“6+N”标准化创建品牌,结合实际,印发《XX区2020年文明家庭评选工作方案》,发动全区家庭积极参与评选,2020年申报省级文明家庭 户,获评1户。截至目前我区现有全国最美家庭1户,省级文明家庭4户,市级文明家庭2户,区级文明家庭397户,镇(街)级文明家庭1500户。
(二)开展示范化创建。以提高家庭成员素质、培育良好家风等为目标。积极认真打造XX区大连路街道成都路社区和XX区板桥镇板桥村两个文明家庭示范点,目前已完成验收相关工作,并且稳步推进开展活动。
(三)开展成效化创建。一是榜样引领有示范,通过鼓励文明家庭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发了更多家庭积极参与创建,以家庭文明促进社会文明,形成了“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道德新风尚,推动优良家风家教家训走进了每一个家庭,有力促进了家庭和社会和谐;二是凝聚群众有突破。架起基层一线工作人员与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创建活动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便于参与的形式和方式开展工作和活动,逐步形成了一种互敬互爱、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尚。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居民对文明家庭参与率达90%以上,村(社区)综合满意率提升5各百分点,进一步凝聚起干事创业,文明进步的良好风貌;三是文明程度有提升。在创建过程中,以提高家庭成员整体素质、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提高群众文明程度为目标,服务大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拓展工作领域,丰富活动内涵,创新活动载体,使文明家庭创建工作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进展,为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社区文明成为一种常态,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主动贡献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更加凝聚积极向上,文明进步和谐氛围。
五、持续发力,积极推进文明校园建设
经过近几年的文明校园创建,我区各级文明校园共58所,其中全国文明校园1所(XX区第十三小学)、省级文明校园1所(xx航天中学)、市级文明校园15所、区级文明校园41所。
(一)强化领导。成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体制机制上实行“五个纳入”,纳入全区“十三五”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全区效能目标管理考核,纳入文明城市创建指标体系,纳入学校目标考核。印发转发《xx区中小学创建文明校园活动实施方案》《贵州省中小学创建文明校园活动评估细则》等文件,确保目标任务、责任主体、项目经费、考核督促落到实处。
(二)强化统筹。指导各学校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两个体系(贵州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贵州省中小学文明校园测评细则),制定文明校园八标准(组织机构、校园文化、德育体系、德育阵地、教师队伍、特色课程、活动文化、文明礼仪)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文明程度和师生的文明素质。
(三)强化教育。始终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创建活动全过程,通过设置永久性公益广告、经典朗诵作品征集、举办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使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广大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彬彬有礼xx人。
(四)强化宣传。在聚焦XX、903频道等区属媒体开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题专栏,广泛宣传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学校开展创建活动的先进经验。全区各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宣传阵地和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向广大师生宣传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目标、措施等,不断提升广大师生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挖掘和选树先进典型,开展区级先进评比,择优往市级,省级、国家级报送,2020年共计表彰了区级“三好学生”1040名,优秀学生干部220名,先进班集体200个,获评省级新时代好少年1名,对广大师生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五)强化管理。通过听取汇报、查看资料、走访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开展督查,全面掌握各学校贯彻落实情况,在全区宣传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同时目标管理考核中扣除贯彻落实不力的单位一定分值,并取消往上级报送文明校园的资格,督促学校把创建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位,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
六、科学谋划,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围绕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统筹城乡互动,宣传思想政策,传递文明风尚,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造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平台,建设“传播思想、实践文明、成就梦想”的百姓之家。
(一)制定实施方案。以中央、省、市有关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文件精神为指引,结合实际制定《XX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方案》,有序推进XX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传展示阵地打造工作。
(二)整合阵地资源。认真学习借鉴赤水、清镇等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市)的经验做法,整合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道德讲堂等资源,按照“六有”标准(有固定场所、有统一标识、有专人负责、有工作制度、有活动内容、有工作资料)打造文明实践场所阵地,在50个社区挂牌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5个易地扶贫安置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全覆盖。
(三)开展志愿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今年以来,全区组织开展义务宣讲、环境保护、健康医疗等群众喜乐闻见的志愿服务活动达300余场次,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造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平台,建设“传播思想、实践文明、成就梦想”的百姓之家。
七、狠抓落实,不断强化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
截止目前,全区已建成少年宫24所。其中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6所,贵州省彩票公益金支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7所、市级财政支持的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10所,市、区财政支持的社区少年宫1所,实现全区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全覆盖,受益学生30000余人。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已成为我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载体,为促进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抓场地落实。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一室多用、一地多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可用空间(墙壁、长廊、橱窗),作为少年宫活动、作品的展示阵地。全区共落实乡村少年宫专用多功能室300余间,落实室内活动面积6000多平方米,落实室外活动场地40000余平方米,所有乡村学校少年宫均建有图书室、阅览室、篮球场、用于科普实验操作的标准化实验操作室、用于少年儿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多媒体室、电脑教室 、用于文艺训练、展演的文化艺术活动室等场地。
(二)抓设备落实。指导各项目实施学校在对原有设施进行改造修缮的基础上,通过上级资金支持和自筹资金的方式,对教学仪器、科普设施进行更新配套,添置书画用品、音乐器材、体育运动器材等相关活动器材,少年宫的各项配套设施能基本满足少年儿童教育学习活动需要。
(三)抓人员落实。在动员学校积极发展现有教师加入辅导员队伍,实现一专多能和师资共享的同时,鼓励各项目实施学校积极聘请校外思想素质高、责任心强、有能力承担课外辅导活动的文体骨干、先进人物、民间艺人等担任志愿辅导员,基本做到了每个学科、项目活动都有1至2名教师或辅导员负责组织、管理、指导。目前,全区共有900余名中小学教师担任“乡村少年宫”辅导员,并吸纳“五老”人员、道德模范、先进人物和民间艺人15人,聘请书法家协会、音乐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等协会的会员23人,并面向社会招募各个活动中所需要的志愿者30人担任辅导员,进一步充实了少年宫师资力量,丰富了授课内容。
(四)抓活动落实。充分运用“乡村学校少年宫”这一育人载体,在全区不断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高尚道德品质。2020年9月,XX区承办“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举行“送一盏月亮给祖国”主题作品征集展,收到来自全区中小学作品150余幅,其中大部分都来自乡村少年宫学校。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周六和寒暑假,开设“兴趣爱好班”、“四点半学校”、“特色活动课”等趣味性活动项目。航天小学本着“沐浴活动阳光、享受活动阳光、和谐健康成长”的办宫理念,开展语言文学、艺术、体育、科技、社会服务五大类活动,共设活动项目24个,十三小学在正常开展书法、美术、音乐等项目的基础上,到裁缝店收集废旧布新开设布贴画活动项目等,XX二小少年宫注重寓教于乐,在美乐思维空间中开设科学类项目共计7个,包括声、光、电科学体验室、STEAM、机器人作坊,航模、校园电视台节目采编。
同时,各乡村学校少年宫按照“一宫一档”的要求,及时对各项活动资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使每项活动有方案、有总结、有详细记录,形成了详细完备的档案资料。
八、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虽然本年度我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常态长效化管理有差距。虽然已经部署了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建设的相关工作,但在动态管理方面仍存在差距,老旧小区、农贸市场问题容易反弹,长效机制尚未健全。
(二)议事协调机制健全有差距。虽然XX区文明委早已建立相关机制,但仍有制度规定尚未完全落地。例如,尚未将文明创建情况真正与各单位奖金绩效挂钩,精神文明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未完全做到同步。
篇2
关键词:新形式下 公路行业 精神文明建设
公路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推进公路交通生产力发展和培育“四有”职工队伍为根本任务,通过文明行业创建活动的开展,形成公路行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两个文明建设同步推进的良好局面。但是要进一步推进公路事业的发展,提升公路的综合服务能力,还需要我们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本文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公路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论述。
一、目前公路行业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以来,公路部门不断加大公路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度和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
1、精神文明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一些地方公路部门精神文明建设在投入总量和比例上,不能与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发展形势相适应,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受到制约,直接导致一些文明创建指标的滞后。
2、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认识不够深刻,重视不够。一些领导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和现实作用认识不够深刻,认为精神文明属于意识形态领域,是“虚”的东西,很难做出实绩来,也找不到具体工作的切入点,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缺乏必要的资金、人力和机制保障。另一方面,职工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部分职工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单位领导开会喊的空口号,是领导和政工人员的事,与自己无关,自己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好。
3、探索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载体的步伐还有些迟缓。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面对国内、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带来的挑战,使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有滞后现象和不适应的状况,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
二、公路行业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新内容、新载体和新方法
1、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发挥教育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1)注重公路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认识教育。公路行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关系到公路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要提高思想认识,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公路行业的基层干部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切实认识到公路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加强公路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要求,用科学发展观来统筹公路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全局,统一各部门各职工的思想认识,推动公路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二是要提高广大职工对公路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认识。各级领导干部要扎实做好对职工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公路行业职工对公路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争取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努力开展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让职工能真正从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丰厚成果,从而充分调动职工来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2)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认真组织干部职工系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施纲要》,在公路行业广泛开展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和实践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在全行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使“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在全行业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实化于效。
(3)继续深入开展公路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宣传活动。开展公路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和宣传普及活动,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运用职工易接受的手段和形式,大力宣传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内容。
2、突出行业特点,不断加强公路文化建设。
(1)大力加强公路文化建设。充分理清公路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重视文化对文明的渗透力与影响力,才能把公路文化建设与行业文明建设有机结合,有效推动文明建设的开展。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精神文化的力量引导人、鼓舞人,大力宣传在城乡建设和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结合行业特点,在公路文化建设中,要本着“宏观指导,积极引导,加强领导,正面疏导”的原则。进行大胆尝试和实践。要通过开展机关文化、班组文化、社区文化、品牌文化等构建有效载体,积极推进公路行业文化的实践活动进机关、进班组、入社区、入家庭,形成一种强有力的普遍群体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职工的思想、性格、情趣、思维方式等,使职工将自己融合到公路行业文化建设之中,从而形成一个和谐有机的整体。坚持“靠大型活动凝聚人,靠创新活动鼓舞人,靠普及活动稳定人,靠肩扛阵地吸引人”的作法,逐步形成具有公路交通行业特色的文化。是公路行业文化真正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2)大力塑造公路先进典范。以“学树建创”活动为依托,把握时代脉搏,把典型放到时代大背景下去审视,善于见微知著,深入挖掘出典型事迹中所具有强烈号召力、感染力的闪光点,注重总结提炼典型的先进理念、先进思想和先进做法,努力使培养树立的典型事迹更加生动、内涵更加丰富,使先进典型的价值理念为公路科学发展提供导向服务、为完成中心任务提供激励服务、为公路行业对外宣传提供形象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关系提供品牌服务,激励广大干部职工见贤思齐,弘扬正气,奋发向上,建功立业。
3、丰富活动载体,充分发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引领作用。
(1)以建设人文公路为目的,以培育和弘扬公路精神为核心,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职工队伍全面发展,促进公路与社会、公路与自然和谐发展。展现出干部职工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立志建设公路美好明天的豪迈情怀,推动公路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
(2)创建活动形式要灵活,内容要新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形式,也是精神建设的主要平台和有效载体,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前沿,创建活动的内容要在坚持总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的基础上,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唱的更响,紧密围绕培育四有新人来拟定创建内容,与时俱进,冲破束缚,使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精神建设得到丰富、充实和具体化。一定要采取群众感兴趣、愿参与的创建形式,吸引群众的广泛积极参与。
4、推进效能建设,不断完善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各级领导要强化责任,深化思想认识,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本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各地公路部门应健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优化人员结构,进一步完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制度,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保障和投入,加强主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2)强化社会监督,实行动态管理。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文明创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细化考核办法,加强现场考核和明察暗访,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和重视社会反响,充分发挥新闻、网络等媒体的监督作用。要建立各类表彰奖项的动态管理机制,平时检查工作,或定期复查、考核,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切实提高文明创建的质量和水平。
(3)加强队伍培训,提高素质能力。各地公路部门应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打造高素质的精神文明建设队伍,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公路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公路行业是窗口行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公路行业而言,就是坚持两手抓,努力培养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养好、建好、管好公路,向人民群众提供一流的服务。
参考文献:
篇3
一、供电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融合的重要意义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人员的群体意识,培育新的价值观念,并有效优化企业产品质量。在供电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中,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融合发展,有利于强化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促使其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供电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融合发展,也促使企业全面的培养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在此基础之上,供电企业制定的发展规划,会更加适合自身的发展,并不断提升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供电企业应充分重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融合发展。
二、供电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融合策略分析
为了更好的促进供电企的发展,结合供电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合理的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融合策略,对于实现供电企业的长期规划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融合策略有:健全企业发展制度,明确规范工作纪律;结合实际工作,找准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融合的切入点;提升工作人员素质,充实文化生活;积极弘扬企业精神,促进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健全企业发展制度,明确规范工作纪律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促使供电企业实现高效运转,工作人员有序的进行工作,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的基础,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用以规范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健全企业发展制度,明确规范工作纪律,可以有效的约束工作人员的不良工作行为,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发展,并对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在供电企业发展中,应重视健全企业发展制度,明确规范工作纪律这一发展策略。
(二)结合实际工作,找准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融合的切入点
在供电企业的管理工作中,结合实际工作,找准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融合的切入点,也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融合发展的策略之一。在供电企业的发展中,结合实际工作,找准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二者融合的切入点,增强供电企业的向心力,确保企业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为企业的发展增加活力。因此,结合实际工作,找准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融合的切入点,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案,并切实的实施到具体工作环节中,可以有效的完善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融合发展。
(三)提升工作人员素质,充实文化生活
为了有效的促进供电企业的发展,提升工作人员素质,充实文化生活,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及经营目标,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提升工作人员素质,充实文化生活,作为供电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融合发展的策略之一,可以促使供电企业管理者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方案,不断优化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因此,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需要供电企业重视提升工作人员素质,充实文化生活这一策略,并定期开展一些专项的活动。
(四)?e极弘扬企业精神,促进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在实践工作中,积极弘扬企业精神,促进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可以充分展现供电企业发展的健康活力。积极弘扬企业精神,制定完善的发展规划,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体系的构建,对于实现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目标,促进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都具有积极的发展意义。积极弘扬企业精神,重视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并制定完善的发展方案,将有效的提升供电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推进其向前发展。因此,供电企业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充分重视积极弘扬企业精神,促进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这一发展策略。
篇4
一是正确分析形势,提高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社区是居民群众聚居的地方,也是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基本单位,是城市管理的细胞,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的**社区与过去的老**相比,发生了三个重大变化:一是社区地域面积扩大,增加了3倍;二是人口增多,增长近4倍;三是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大量涌入,使我们的工作对象由过去的家家熟知,人人认识变为不甚了解、不太熟悉。面对这种局面,社区党委深刻认识到,要承担起发展一方、稳定一方、造福一方的历史重任,就必须把精神文明建设牢牢抓在手上,以精神文明建设统揽和推进社区各项建设。为此,社区党委书记谭竹青强调:“精神文明建设一点也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社区其它各项建设,必须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基础,并为其它各项建设注入动力,提供保障。这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步骤,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社区的迫切需要。”
二是坚持“三个到位”,奠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基础。首先是组织领导到位。几年来,我们根据实际,及时调整和健全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谭竹青亲自担任;副组长由2名党委副书记担任;6名居委会副主任及社区经济实体负责人、部分居恰巧表任成员,加强了对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领导;其次是部署实施到位。我们按省、市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内容、标准和要求,逐项进行了细化和分解,并制定了岗位目标责任制,落实到各居民组、各经济实体,落实到每个人,使创建活动横向到边,纵向到人,没有空白点,没有死角;再次是资金投入到位,保证了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需要。可以说,近几年是我们投入最大、实现项目最多的一年。据统计,几年来,总投入高达120万元,其中直接用于或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资金即达30万元。
二、加大社区法制建设力度,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建立普法宣传阵地,我们自筹资金,建立了社区法制教育画廊、社区广播站、社区图书馆等,并依托这些阵地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这些阵地发挥了重要作用,社区居民普法宣传面达98%以上;二是建立培训教育阵地,社区成立了“业余党校”、“居民法制学校”、“市民学校”、“青少年法律教育学校”,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法律知识专题讲座”、“学法懂法用法百题竞赛”、“学习贯彻《劳动法》知识竞赛”、“少年模拟小法院”等活动,一年来,参加培训学法的干部、居民、青少年达2000余人次;三是建立法律服务阵地。社区成立了法律咨询室,设立开通了“148”法律服务专线,搭起法律援助的“绿色通道”。在便民求助中心法律窗口,为社区居民法律咨询提供了方便条件;四是建立法律援助阵地,市、区司法部门在我们社区设立了法律援工作平台和服务窗口,实行了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三进社区,定期在窗口开展咨询;四是坚持不懈地开展遵纪守法教育活动。我们针对社区居民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实际,通过举办“爷爷奶奶学习班”、“姥姥姥爷学习班“、“年轻父母学习班”和法律知识竞赛,学法、用法演讲比赛等形式,对社区干部、居民、青少年和流动人口进行生动、活泼、直观的遵纪守法教育,在社区居民中大力提介“在单位做个好职工、在家庭做个好成员、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区做个好居民”,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文明意识、守法意识、依法维梳意识、治安防范意识和与犯罪行为做斗争的意识。
三、加大社区文化建设力度,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在青少年中成立了“少年百花艺术团”、“中青年合唱团”,配合学校举办“夏令营”、“科技小制作比赛”,参观旅游活动,丰富了青少年的校外生活。特别是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成立,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活动场所,每天来参加活动的青少年络绎不绝。二是在老年人中成立了“秧歌队”、“老年合唱团”,开辟了“老年戏迷角”,经常组织各种演出活动。社区服务中心的老年活动室开放后,每天来此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的老年人达近百人之多。三是建立了图书阅览、书法绘画、棋类健身3个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藏书2万余册,订有各类报刊、杂志40余种,每天免费开放,为社区居民读书看报、文化娱乐提供了舒适场所。四是开展节庆文化活动和广场文化活动。每逢节日或重大纪念日,社区都组织居民文艺积极分子排练节目,举办文艺汇演、消夏晚会,知识竞赛等活动。一年来,社区自编的“****社区之歌”、“四唱计划生育好”、“退指标”、“党啊,我们永远热爱您”、“夫妻悄悄话”等一大批节目,在参加市、区和街道的文艺汇演中均获好评。
四、加大社区环境建设力度,服务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美化生活环境。一年来,在市、区市政的配合下,修了3条柏油路,铺设方砖3000平方米,种植草坪5000平方米,栽种树木1万多棵,花卉3万多株,新建起精品绿化景点3处,街心花园2个,凉亭1个,使社区环境实现了美化、绿化、彩化。
二是改善居住环境。我们组织居民开展“人人动手、美化家园”和“创文明楼院”活动,狠抓居民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垃圾袋装化,做到无乱堆乱放、无卫生死角、无落地垃圾,让楼道亮起来,让庭院美起来,为居民创造了优美、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
三是稳定社会环境。我们健全调整了以老党员的骨干的义务巡逻队、义务活动治安队,民事纠纷调解委员会、调解小组等组织,形成了专兼结合的群防群治网络,使社区治安状况不断改善,给社区居民带来了安宁,带来了安全,带来了祥和,一年来,辖区内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民事纠纷也级少发生,2002年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几年来,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取得了可喜成果。
一是社区居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文明楼院”、“文明家庭”和“文明居民”,有35%的居民和家庭成为“文明居民”和“文明家庭”,其中省级“文明家庭”2户,市级“文明家庭“5户。
二是促进了社区社会秩序的持续稳定。几年来避免10多起刑事案件发生,协助公安机关抓获流窜犯4人,破获案件4起。社区呈现了计划生育无超生、无早婚早良、无上访事件、无刑事和治安案件的“四无“良好成局。
篇5
摘 要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同时,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关乎科学发展的持续推进,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之源。笔者从自身工作角度出发,就如何结合当前实际,把握住工作重点,切实解决新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基层 精神文明建设 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总体上说,我国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是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的,主要体现在文化生活水平不高,层面不够丰富,缺少必要的文化氛围。如何结合当前实际,把握住工作重点,切实解决新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最急迫、最关键的问题。
以品牌建设为抓手,统领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是转变老思想、转变老办法的现实需要。淳安县在认真分析形势、结合地方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以“幸福和美”统揽精神文明工作,有力提升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性。
一、把握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三大关系
(一)把握好“大势”与“微观”的关系。精神文明工作必须从大势着眼,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关注点,做好内涵阐释,增强共识共鸣。同时在具体工作载体和手段上,找准小切口,借“细小实”的身边人身边事来折射大理论、大道理。
(二)把握好“重点”与“全局”的关系。以“幸福和美”主题统揽精神文明工作,必须系统、全局、整体地进行科学谋划,充分调动和整合各方资源,加大品牌深化力度。同时,必须找准品牌打造的着力点,精心设计活动、分线推进实施,集中一段时间和精力,形成声势、亮点和成效,使“幸福和美”品牌打造开好局、起好步。
(三)把握好“中心”与“基层”的关系。基层精神文明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中心和群众两种意识。一方面,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浓墨重彩地做好“五水共治”、“‘撤村建居”、“美丽示范实验区”建设等中心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充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糅化剂”和“油”,认真调研基层群众所思所需所想,活动向基层延伸,如以流动幸福舞台的方式,深入偏远山村、建筑工地、流动人口聚集区等地,满足各类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推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三大举措
在积极探索基层宣传文化工作内在规律的基础上,淳安紧紧围绕以湖兴县总战略,以“幸福和美”统揽精神文明工作,着力打造“三大品牌”,全面提升淳安发展软实力。
(一)以“和美家园”为目标,打造“幸福千岛湖”人文品牌。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统筹各方社会资源,丰富文化文明活动,全力营造文明和谐氛围,提升民众幸福指数。一是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着力点,弘扬社会道德风尚。围绕“三个倡导”24个字,深入开展“六大行动”,通过各种载体和形式,开展学习讨论和宣讲普及。在全县开展“最美淳安人”评选,开辟“最美淳安人”光荣墙,分期展示“最美教师”、“最美环卫工人”、“最美金融卫士”等各行业最美丽形象。举办“文明杯”少儿故事、少儿书法、少儿歌曲等系列比赛,通过活泼的、艺术的形式,在全县少儿中形成讲文明树新风的新风尚。二是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为落脚点,提升民众幸福指数。扎实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进一步完善“网上文化礼堂”,积极探索社区文化礼堂建设,通过常态化运作,使文化礼堂成为城乡群众精神家园和“文化地标”;举办“淳安好声音”、“淳安好腔调”、“淳安广场舞电视大赛”等有影响、有声势的大型文化赛事,激发全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和活力;利用“幸福舞台”载体,送文化下乡到偏远农村、建筑工地,努力做到文化享受全覆盖;努力培育农村文艺队伍,如文昌油菜花、宋村乡宋世兰艺术团等,充分发挥草根艺术团在基层群众中的引领作用。三是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为突破口,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契机,努力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开展城乡垃圾分类,开展“文明出行”、交通整治,全力打造千岛湖城市管理金名片;深化社区卫生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探索城市环境共建共管长效机制;推进旅游服务精细化工作,通过文明导游、文明示范店评选,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努力为市民和游客打造文明、和谐、有序的旅游环境。
(二)以“美丽样板”为目标,打造“最美千岛湖”外宣品牌。以“美丽杭州实验区”建设为核心,精准把握“最美千岛湖”城市宣传定位,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推进活动。一是做大精品外宣,打造“最美”形象。自2014至2016年,分“让我告诉世界、请到千岛湖畔来、千岛湖我们还会再来”三大板块,造势“最美”宣传。推出“最美・千岛湖”全国摄影大展,推出“最美千岛湖”宣传语征集,推出“最美千岛湖”电视专题片大赛,以摄影、书画、专题片等形式全方位展示淳安千岛湖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和悠久历史,全力打造“最美千岛湖”形象。二是抓好主题深化,凸显“美丽”元素。紧紧围绕淳安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造浓发展氛围。同时以“美丽杭州实验区,秀水富民淳安梦”为主题,从经济、旅游、文化、民生等多角度入手,推进“美丽杭州”实验区工作,深入挖掘整理“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无违建县创建”、“全县景区化”建设等重点工作亮点,做好推广,切实增强淳安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篇6
这次省文明委全会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7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今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前不久,中央召开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回顾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研究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我们开好今天这个会,总结去年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研究部署今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刚才,吟怡同志向大家汇报了省文明委去年的工作、今年的工作安排和其它一些事项,大家也进行了讨论,都谈得很好,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当前正值年关当头,大家都很忙,一年一次会议很难得,也不容易。会后,文明办要很好吸纳、整理大家意见,做好有关文件的修改、完善工作。
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新进展,以文明礼仪宣传教育、“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文明出行、乡风评议等为载体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实践活动蓬勃开展,“八荣八耻”的道德规范进一步深入人心;以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为契机,学习先进典型、关爱先进典型、崇尚先进典型、争当先进典型的良好氛围日益形成。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风景区创建深度拓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教育广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文化建设成绩明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切实加强和改进,全社会关心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环境日益改善。文化大省建设迈出了新步伐,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都取得了重大成绩,为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过去一年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省文明委各成员单位的积极努力和所作出的贡献。在此,我代表省文明委对各文明委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精神文明建设还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主要是精神文明建设在区域发展上不平衡,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社会各阶层群体差距比较大,统筹精神文明建设任务紧迫;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压力在增大;面对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思想活动的深刻变化,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非常紧迫,等等。
我们必须从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善于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把握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提高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党的十七大站在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和各族人民对文化工作的新期待出发,强调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弘扬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设生态文明;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要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要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等,所有这些,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和我国文化建设地位的准确把握,也对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前几天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央高度重视这次会议,总书记和李长春同志出席会议并分别作重要讲话。会议回顾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对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对积累的经验给予了精辟概括,科学分析了新形势新任务对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要求,深刻揭示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研究部署。我们一定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结合我省实际,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提高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1、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切实提高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对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新的部署。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审时度势,提出了“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发展战略,对我省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动员和激励全省人民大力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需要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打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需要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和释放全社会的活力;需要精神文明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我们更好地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保证、动力和支持作用,着力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环境,营造居安思危、艰苦奋斗、埋头苦干、顾全大局的良好氛围,切实把全省人民的积极性引导到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上来。
2、面对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软实力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切实提高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现,经济较量中的文化因素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明显提高,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我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认同,中华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引起世界更大关注,国际社会更加重视我国的声音和作用,国际形势中的中国文化因素和国内形势中的国际文化因素都在增加.同时,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依然深刻复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对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增强国家亲和力和影响力,是全面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和平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之举。我们必须从提高综合国力、掌握国际文化竞争和国际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权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善于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互动联系中谋划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提高文化的软实力,增强精神文明的影响力。
3、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提高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进入了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期,人们精神文化需要更加旺盛,文化已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人民群众文化消费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特征更加明显,人们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越来越多的人不仅需要更多高品位、高质量、多姿多彩的优秀文化产品,还希望更加优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文化服务;不仅需要获得更多感性的愉悦,还希望受到更多理性的启迪、情操的陶冶。近年来,我省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但是,我省当前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总体还不高,同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不相适应。我们一定要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高度,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4、面对社会矛盾日益复杂、社会思想多元多变的实际,切实提高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我国我省正处于快速发展和改革攻坚的关键阶段,既是发展的机遇期,也是矛盾的凸现期。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如一些人理想信念不坚定,思想政治领域中的杂音、噪音时有出现,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沉渣泛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部分社会成员思想道德失范,有些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的任务更加繁重。这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下大气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二、突出重点,明确任务,抓好今年的精神文明建设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全面实施我省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和北京奥运会举办年。做好2008年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对于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意义十分重大。
1、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党的十七大和这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都十分重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这项工作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首要任务来论述和强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内容,即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鲜明回答了在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理论、信念、精神和道德来指导、团结、鼓舞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前进的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
要结合实际,通过开展诸如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道德实践活动、道德模范评选、文明素质工程实施等形式多样的思想道德建设主题活动,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落到实处。要从政策环境、体制环境、法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方面内容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领域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要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内容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完善有关政策,制定得力措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内容融入到理论武装、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思想道德、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等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实践中,以更好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鼓舞人、塑造人;要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广泛吸收群众参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内容融入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潮、陶冶情操。
2、着眼于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是把精神文明建设任务落到实处的有效载体。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有关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要求,以评选表彰第二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为契机,突出群众创、群众评,紧紧围绕关注群众生活和文化权益的根本问题,进一步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要以解决社会反映强烈、与人民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诸如交通秩序、公共场所市民的文明言行、社会治安等精神文明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立足于制度建设和常态管理,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和经常性,通过修改完善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考核方式,深化创建主题,丰富思想内涵,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提高城市的现代文明程度和市民的文明素质。要围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北京举办奥运会等重大节日,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系列庆祝活动。要大力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引导人们支持奥运、参与奥运,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贡献力量。完善志愿者服务机制,广泛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文明行业、文明示范窗口和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要充分运用先进评比机制,调动广大单位,特别是窗口服务单位,根据群众反映的意见,着眼于方便群众办事,健全和完善信用制、承诺制等制度,简化办事程序,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要动员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把关注民工文化生活、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民营企业创建文明单位的重要内容。文明村镇创建活动要着眼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以乡风文明建设、环境整治和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激发广大农民群众主动参与的热情,广泛动员农民群众参与。文明风景区的创建,要从优化景区管理、改善景区条件、提高景区员工素质入手,将《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落到实处。
3、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的,全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又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总要求,着眼于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积极探索教育、活动、服务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在农村广泛深入地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农村干部群众确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形成与新农村要求相适应的文明风尚,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推进农村垃圾集中处置、污水集中排放为重点,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努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以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镇(乡)文化站、村文化活动中心为重点,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引导宣传文化工作者深入农村基层,贴近农民群众,创作更好更多适应农民群众需求、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文化产品。继续推进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大城市文化资源配送农村、服务农民的力度,形成理论政策、电影戏剧、图书报刊、文化工作者下农村基层的长效机制。着眼于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充分发挥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认真总结近年来全省各地农村开展“种文化”活动经验,在全省农村开展“千镇万村种文化”活动,加大组织实施力度,广泛发动农民参与,努力扩大活动覆盖面。以巩固规模、拓展领域、提升水平、扩大成果为目标,深化双万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引导各级文明单位进一步从信息、资金、技术等方面,帮助结对村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
4、着眼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青少年是社会的主群体,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对象。紧紧围绕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重点,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继续按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3510”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大力实施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社会环境的阵地、精品、绿网、净化、帮护等“五大工程”,积极引导和协调各类公共文化设施以及社会资源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服务,动员社会各方力量,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学校为龙头,家庭为基础,社区为平台,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三方联动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继续实施未成年人实事项目工程,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为未成年人办好10件实事的考核机制,鼓励各地在完成省规定动作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努力为未成年人多做好事、多办实事,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社会环境。要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生活和形式多样的人文大讲堂为载体,全方位培训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三、着眼于建立健全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特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领导。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按照总书记在这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16字的总体要求,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切实加强和改善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努力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真正做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精神文明建设,及时听取有关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党政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制、检查考评制、表彰激励制、财政投入制等工作机制,在制度上、财力上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保障。
篇7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也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十分有力的帮助,面对新时代的要求,企业进行精神文明建设也需要一系列创新型的措施加以支撑。一般而言,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相关活动。第一,应当不断强化企业党团组织的构建工作。企业党团组织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保障性作用,而其作用发挥基本上可从如下两个方面来进行活动开展。首先是企业党团组织应当不断对我党的执政方针加以宣传,从而确保各项经济社会建设方面的规章制度在企业运营当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其次是企业党团组织应当不断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当中来,从而将精神文明的各项理念与企业经营文化进行结合,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提供指导,从而确保企业健康成长。当然,党团组织在开展各项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实际经营的需要,确保生产性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否则精神文明将成为空中楼阁。另外,运用企业员工所喜爱的形式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也必须受到党团组织的重视,以获取较为坚实的群众基础。第二,企业要在思想理念方面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思想理念层面的重视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如果员工不能够从思想层面对于精神文明建设进行深入认识与认同,则无论采取何种措施都无法保证企业能够取得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也无法高效的加以开展。因此,企业精神文明假设工作的创新,必须从思想层面提升企业员工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尤其应该纠正如下几个方面的错误认识。首先是不少企业员工认为只有先搞好生产方面的工作,才能够保障精神层面的建设取得应有的成果;其次是不少员工认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仅是党政部门的事情,而生产岗位、管理岗位等不需要为其实施开展各项工作。为了摒弃这种错误的认识,企业应当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不仅应将精神文明建设与生产、服务工作加以结合,而且还应当倡导一种全员参与的模式。另外,企业也应当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效益,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且坚持持之以恒的原则,从战略层面给予规划。第三,创新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与工具。精神文明建设必须要有新的载体与工具对该项工作进行支持,从而真正使其具有可操作性与可见性。这也就是说,在时代不断进行变迁的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应当不断的进行创新,并且紧密结合具有创新理念的员工培训、先进企业文化创造等内容,运用新的方法与工具来确保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落实有效性。
在这种思想理念的指导之下,企业必须不断创新自身的工作方法,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融入到各项工作当中,从而极大的丰富精神文明建设的路径与空间,在紧密结合实际条件的情况下,赋予企业员工参与到精神文明建设中来的机会,为员工的长期、快速发展提供很好的平台,确保员工能够从日常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结合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对于精神文明建设载体与工具的选择,必须要考虑管理实践、充满活力等相关内容,这就需要做好如下各项工作。首先是精神文明建设载体务必要符合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要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最终应当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因而应当结合日常工作内容,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竞赛,确保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其中,从而极大的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能够很好的培养员工的奉献精神、工作技能钻研精神,使得精神文明与企业工作有效结合[2]。其次是精神文明建设应当与企业战略决策进行很好的结合。这种结合要求企业在进行战略决策之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广泛征求员工的意见,而并非只是领导层的单方面决议。第四,企业应当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从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来看,思想道德是其主要建设内容之一。对于思想道德建设加以重视,不仅仅是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体现,而且也能够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工作方向。为了做好思想道德建设,企业有必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开展各项工作。首先是大力推进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工作。职业道德是一个企业取得较好生产效率的关键所在,它也是员工受到企业文化、社会文化等影响下的产物,因此在企业中倡导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极为必要。其次是企业要在各种业余文化活动中,树立职工群众是精神文明建设主体的观念,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本文作者:翁斌工作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泰州供电公司
篇8
一、活动主题
树文明新风·迎全面小康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和四中全会精神,紧扣“树文明新风·迎全面小康”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满足干部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文明和谐美丽提供市地方志办公室应有的精神动力。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我办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成立市地方志办公室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活动内容
(一)“我骄傲,我是文明有礼人”。引导我办干部杜绝随意插队、抢行、抢座、不礼让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强行占座、抢车位、无序停车等不文明行为,营造人人讲文明、懂礼貌、守秩序、遵公德的和谐环境。
(二)“养成文明卫生习惯,享受健康快乐生活”。结合“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公益行动,引导我办干部集体就餐时使用公筷公勺,拒食野味,合理点餐,光盘行动,养成自然简约、绿色健康的生活习惯,摒弃奢靡浪费的陋习。
(三)“美丽,你我守护”。制止和纠正我办干部及家人乱丢垃圾、随地吐痰、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涂乱贴、毁绿种菜、占用公共地带饲养家禽等不文明行为,增强市民主人翁意识,共同营造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城乡环境。
(四)“让文明旅游成为最美的风景”。引导我办职工不在旅游过程中踏踩草坪、攀折花木、乱涂乱刻、乱扔垃圾、损毁文物古迹、参与涉黄涉赌活动,摒弃不按规定戴口罩、不守秩序等不文明行为,塑造讲文明、重礼仪、诚信友善、热情好客、井然有序的品行和习惯。
(五)“我为文明做表率,共创共建当先锋”。组织我办干部职工积极配合街道、社区,参与共建帮创工作,发挥单位、部门的帮创职能作用和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六)“创文明单位,树行业新风”。加强业务技能,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职工素质,为需要参考或借阅年鉴志书的人员做好服务。进一步规范管理,努力提高地方志工作的群众满意度。
五、工作要求
(一)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目的意义及重要性,把文明创建工作和各项日常工作相结合,以创建促进业务工作顺利完成。
(二)干部职工应服从工作安排,积极参加各项创建活动,党员干部要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篇9
一年来,在省两委办的关怀支持下,我们高扬“三个代”重要思想的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与时俱进,使社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攀升。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直接促进了社区各项建设,使我们****社区呈现了经济繁荣、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整洁、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可喜局面。20xx年以来,我社区获省社区建设“精品工程”、省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深化认识、明确目标,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推进社区建设的根本途径
一是正确分析形势,提高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社区是居民群众聚居的地方,也是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基本单位,是城市管理的细胞,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的**社区与过去的老**相比,发生了三个重大变化:一是社区地域面积扩大,增加了3倍;二是人口增多,增长近4倍;三是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大量涌入,使我们的工作对象由过去的家家熟知,人人认识变为不甚了解、不太熟悉。面对这种局面,社区党委深刻认识到,要承担起发展一方、稳定一方、造福一方的历史重任,就必须把精神文明建设牢牢抓在手上,以精神文明建设统揽和推进社区各项建设。为此,社区党委书记谭竹青强调:“精神文明建设一点也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社区其它各项建设,必须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基础,并为其它各项建设注入动力,提供保障。这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步骤,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社区的迫切需要。”
二是坚持“三个到位”,奠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基础。首先是组织领导到位。几年来,我们根据实际,及时调整和健全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谭竹青亲自担任;副组长由2名党委副书记担任;6名居委会副主任及社区经济实体负责人、部分居恰巧表任成员,加强了对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领导;其次是部署实施到位。我们按省、市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内容、标准和要求,逐项进行了细化和分解,并制定了岗位目标责任制,落实到各居民组、各经济实体,落实到每个人,使创建活动横向到边,纵向到人,没有空白点,没有死角;再次是资金投入到位,保证了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需要。可以说,近几年是我们投入最大、实现项目最多的一年。据统计,几年来,总投入高达120万元,其中直接用于或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资金即达30万元。
二、加大社区法制建设力度,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建立普法宣传阵地,我们自筹资金,建立了社区法制教育画廊、社区广播站、社区图书馆等,并依托这些阵地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这些阵地发挥了重要作用,社区居民普法宣传面达98%以上;二是建立培训教育阵地,社区成立了“业余党校”、“居民法制学校”、“市民学校”、“青少年法律教育学校”,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法律知识专题讲座”、“学法懂法用法百题竞赛”、“学习贯彻《劳动法》知识竞赛”、“少年模拟小法院”等活动,一年来,参加培训学法的干部、居民、青少年达20xx余人次;三是建立法律服务阵地。社区成立了法律咨询室,设立开通了“148”法律服务专线,搭起法律援助的“绿色通道”。在便民求助中心法律窗口,为社区居民法律咨询提供了方便条件;四是建立法律援助阵地,市、区司法部门在我们社区设立了法律援工作平台和服务窗口,实行了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三进社区,定期在窗口开展咨询;四是坚持不懈地开展遵纪守法教育活动。我们针对社区居民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实际,通过举办“爷爷奶奶学习班”、“姥姥姥爷学习班“、“年轻父母学习班”和法律知识竞赛,学法、用法演讲比赛等形式,对社区干部、居民、青少年和流动人口进行生动、活泼、直观的遵纪守法教育,在社区居民中大力提介“在单位做个好职工、在家庭做个好成员、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区做个好居民”,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文明意识、守法意识、依法维梳意识、治安防范意识和与犯罪行为做斗争的意识。
三、加大社区文化建设力度,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在青少年中成立了“少年百花艺术团”、“中青年合唱团”,配合学校举办“夏令营”、“科技小制作比赛”,参观旅游活动,丰富了青少年的校外生活。特别是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成立,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活动场所,每天来参加活动的青少年络绎不绝。二是在老年人中成立了“秧歌队”、“老年合唱团”,开辟了“老年戏迷角”,经常组织各种演出活动。社区服务中心的老年活动室开放后,每天来此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的老年人达近百人之多。三是建立了图书阅览、书法绘画、棋类健身3个活动 室。图书阅览室藏书2万余册,订有各类报刊、杂志40余种,每天免费开放,为社区居民读书看报、文化娱乐提供了舒适场所。四是开展节庆文化活动和广场文化活动。每逢节日或重大纪念日,社区都组织居民文艺积极分子排练节目,举办文艺汇演、消夏晚会,知识竞赛等活动。一年来,社区自编的“****社区之歌”、“四唱计划生育好”、“退指标”、“党啊,我们永远热爱您”、“夫妻悄悄话”等一大批节目,在参加市、区和街道的文艺汇演中均获好评。
四、加大社区环境建设力度,服务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美化生活环境。一年来,在市、区市政的配合下,修了3条柏油路,铺设方砖3000平方米,种植草坪5000平方米,栽种树木1万多棵,花卉3万多株,新建起精品绿化景点3处,街心花园2个,凉亭1个,使社区环境实现了美化、绿化、彩化。
二是改善居住环境。我们组织居民开展“人人动手、美化家园”和“创文明楼院”活动,狠抓居民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垃圾袋装化,做到无乱堆乱放、无卫生死角、无落地垃圾,让楼道亮起来,让庭院美起来,为居民创造了优美、整 洁、舒适的居住环境。
三是稳定社会环境。我们健全调整了以老党员的骨干的义务巡逻队、义务活动治安队,民事纠纷调解委员会、调解小组等组织,形成了专兼结合的群防群治网络,使社区治安状况不断改善,给社区居民带来了安宁,带来了安全,带来了祥和,一年来,辖区内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民事纠纷也级少发生,20xx年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几年来,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取得了可喜成果。
一是社区居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文明楼院”、“文明家庭”和“文明居民”,有35%的居民和家庭成为“文明居民”和“文明家庭”,其中省级“文明家庭”2户,市级“文明家庭“5户。
二是促进了社区社会秩序的持续稳定。几年来避免10多起刑事案件发生,协助公安机关抓获流窜犯4人,破获案件4起。社区呈现了计划生育无超生、无早婚早良、无上访事件、无刑事和治安案件的“四无“良好成局。
篇10
2009年7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将在我市召开全区新农村新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这既是对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肯定和发展契机,同时也是对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检验和考验。对此自治区党委政府、市委政府高度重视,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动员会其目的就在于提高认识,明确方向,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加大力度,齐抓共管承办好这次盛会,推动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开好会议创造了有利条件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推进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为目标,以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做了大量扎扎实实、富有成效的工作,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素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有力的发挥了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作用。
(一)加强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教育,农民群众的素质不断提高。近年来,全市各旗县区和有关部门把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农民致富和农村发展,坚持教育人、培养人、提高人,促进了农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一是围绕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使广大农牧民群众看到中央和省、市委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强决心,看到党和政府对农民切身利益的深切关怀,看到农村发展的美好前景,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更加深入人心。二是围绕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坚持对农村干部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在广大农村牧区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宣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广泛市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干净人家、精把媳妇”的评选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促进了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三是围绕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深入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积极引导农民自觉摒弃陈规陋习。
(二)加大农村牧区文化建设力度,农牧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几年来,随着中央、自治区、市委解决“三农”问题重大举措的实施,各旗县区和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措施,不断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相继新建和改建了一大批乡镇宣传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等,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必要条件。全市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大力实施“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多方整合资金,重点支持乡镇苏木宣传文化站和村嘎查宣传文化室建设。在“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的带动下,各旗县区普遍重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有的地方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已达90%以上,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文化阵地网络。各旗县区以文化阵地为依托,组织时事政策教育,开展集中文体活动,举办科技知识培训,把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办成了思想教育的阵地,法纪教育的场所,科技培训的课堂,文化活动的园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广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活跃了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农民群众精神面貌发生可喜变化。全市以提高农村牧区文明程度为目标,紧密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环境面貌改善,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进一步打造“北疆文明大通道”。近几年,我们重点抓了110国道、*高速公路、固查线、*线、临赛线绿色通道建设。大力整治村容村貌,硬化路街巷,绿化、美化、净化村庄,重点清理城乡共建示范点上的破墙烂院、柴草杂物、污水垃圾,解决乱搭乱建、坑洼不平等问题,努力实现“生态文明村”建设目标。二是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市文明委抽调130个单位,分成30个组,由组长单位负责,共联了30个村,由几个单位联合起来联建一个村,三年之内将所联村庄建成新农村新牧区示范点。示范点的基本框架要求是“五改五建”、“三通、三化”(改水、改电、改院、改圈、改厕;建新房、建青贮窖、建沼气池、建养殖小区、建大棚;通油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村庄绿化、巷道硬化、庭院净化)。三是创建生态文明村。近几年,我市以建设文明生态村为目标,把发展生态经济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认真实施“生态家园”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启动了54个示范引领型村庄建设,建成乡村油路1913公里,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沼气入户2.6万户,完成中低产田改造64万亩,农田水利配套262万亩。四是创建文明村镇活动不断深化。各旗县区把创建文明村镇作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龙头,按照规划科学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特色突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秩序良好,科技文化健康发展,环境面貌整洁优美的目标,全面加强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五是连片创建出现了良好发展势头。各旗县区重点重点抓了主轴线沿线及两侧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中心小集镇及建制镇的创建工作,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创建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不断深入,逐步显现出连片创建格局,日益发挥整体效应。通过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临河区新华镇、乌拉特前旗西小召镇公田村2005年获得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9个苏木建制镇获得1-6星级文明镇,34个嘎查村获得1-6星级文明村。
(四)坚持多办实事好事,农民群众在创建中得到实惠。多年来,全市各地和有关部门根据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和要求,围绕群众反映强烈、要求迫切解决的问题,坚持从具体事情抓起,每年办一些实事好事,使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精神文明带来的实惠和好处,自觉参与到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中来。一是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全市以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宗旨,以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奔小康为目标,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三下乡”活动,不断扩大“三下乡”活动的实效,受到了农民群众的好评。二是认真实施“万村书库”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由市委宣传部牵头,把“万村书库”工程与科技兴农、科技兴牧,与扶贫和各种创建活动相结合,在全市已建成个乡镇苏木图书室、个村嘎查图书阅览室。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取得了新的成效,全市所有的自然村实现了通广播电视。三是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帮助建立村民自治组织,制定村规民约,建立村务公开、卫生保洁等项制度,推动了这些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总的看,近年来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在服务“三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各级领导对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旗县区、各有关部门的工作力度越来越大,农民群众参与面越来越广,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效果进一步明显。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还是初步的。对照中央、自治区、市委的要求,目前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目标要求还有差距,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我们要按照中央、自治区、市委的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发扬成绩、坚定信心,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开创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二、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目标,扎实推进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
当前,我区及我市新农村新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已步入重要的发展机遇期,要做好农牧业结构调整、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以城带乡等文章。要围绕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抓住提升农牧民素质这一根本,围绕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激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个载体,围绕构建和谐农村牧区、解决好民生问题这个重点,围绕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牧区思想文化这个阵地。要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打破城乡发展二元结构,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城乡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现代文明加快从城市向农村牧区传播普及。要正确处理好典型示范与全面推进的关系,促进农村牧区精神创建活动健康发展。
(一)要进一步提高对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对于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把握重点,全面落实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目标,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以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着力点,以完善文化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城乡共建、多办实事为重要途径,以活动为总载体,从抓试点入手,以点带面,连片创建,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着力增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着力提升农村牧区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推动全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l、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牧民。
农牧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新牧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要着眼于提高农牧民的综合素质,大力培育新型农牧民。培养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合格主体,是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农村牧区各项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都要着眼于提高农民素质,突出培育新农民这个主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才保障。一要大力加强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和教育农村广大干部群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要广泛深入宣传“十一五”规划的奋斗目标和重要部署,宣传中央、自治区、市委关于“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举措,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把党的方针政策转化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要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农牧民群众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要深入进行艰苦创业精神的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农村干部群众不断增强竞争意识、发展意识、市场意识、生态意识,不断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和开拓创新精神。要大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农民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二要抓好农牧民培训工作。要紧紧围绕培养新型农牧民,大力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知识、文明礼仪知识培训,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和农牧民转移就业培训,帮助农牧民提高综合素质,加快致富、奔小康步伐。三要广泛开展“五进三争”活动。“五进三争”活动的基本内容是:道德规范进农家、政策法纪进农家、科技知识进农家、卫生健康进农家、文化活动进农家,争做新型农民、争当文明农户、争创文明村镇。这个活动载体基本上涵盖了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所涉及的主要任务,涵盖了农民、农户、农村三个层面,抓住这个总载体,广泛开展多种创建活动,对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要把开展“五进三争”活动同农村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同创评文明村户、文明生态村和好媳妇、好妯娌、好婆婆、好农民评选结合起来,广泛吸引农民群众参与,形成以“五进三争”活动为总载体,多种创建活动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创建格局。要通过多种创建活动的扎实开展,把新思想、新观念、新风尚送到农村牧区,促进农牧民素质提高,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工作,使农牧民子女得到良好的教育。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努力培养一批市场意识强、懂经营、会管理和掌握一定职业技能的农村牧区适用人才。
2、选准突破口,推动全局工作。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任务繁重,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务求突破,带动全局。当前,我们要把完善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努力促进农村牧区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一是抓好农村牧区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牧区文化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牧区公共文化,有利于提高广大农牧民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农村文化设施是发展农村公共文化的重要依托,目前农村文化设施严重滞后,必须着力加强文化设施建设。要认真落实中央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切实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建设一批乡镇宣传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发展一批文化中心户,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使文化资源向农牧民倾斜,逐步改变城乡文化资源失衡的问题,提高农村牧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
二是抓好农村牧区文化活动。要积极抓好农村牧区群众文化活动,把丰富多彩的民族和地域传统文化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创建活动载体,不断充实、丰富和活跃农牧民的文化生活。要依托农村牧区文化活动室等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要抓好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要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培育内容积极健康、风格清新质朴、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农村群众文化,不断充实、丰富和活跃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要教育引导农牧民逐步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乡风乡俗。
三是抓好农村环境整治。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必须按照村容整洁的要求,从改善农村牧区人居环境入手,狠抓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实施“五改五建”、“三通、三化”(改水、改电、改院、改圈、改厕;建新房、建青贮窖、建沼气池、建养殖小区、建大棚;通油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村庄绿化、巷道硬化、庭院净化)。要引导和帮助农村完善公共环卫设施,建立卫生保洁制度,引导和帮助农民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逐步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实现农村环境面貌的较大改观。要把发展生产、农牧民致富和治理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提高以公共秩序、社会风气、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农村牧区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牧区和谐稳定。
四是以文明村镇建设为重点,推动农村区域性连片创建。今后一个时期的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以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以点带面,形成农村牧区域性连片创建的工作新格局。要增强小城镇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大力开展区域性片性创建活动,认真抓好区域性连片创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不断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加强引导农民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要抓好文明乡镇苏木、文明村嘎查、十星级文明户等常规性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创建标准,丰富创建内容,创新创建方式。确保创建质量,提高创建水平。
3、切实建好试点,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抓好全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既需要宏观指导、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又必须抓好试点、培养典型、搞好示范,要通过先行试点,摸索经验,以点带面,扎实推进。各旗县区、乡镇都要选择一批经济发展、组织建设、工作基础和自然条件不同的村嘎查作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创建的试点。要根据创建文明村标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的要求,切实抓好试点的创建工作。要发挥好试点的带动作用,及时总结试点的创建经验,为不同资源条件、不同发展水平的地方提供学习借鉴。要搞好典型宣传,组织新闻媒体,集中宣传一批特色鲜明、时代感强的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树立一批立得住、传得开、叫得响的创建品牌。
4、服务农牧民群众,多办好事实事。
服务群众、多办实事是搞好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从具体事情抓起,从一件一件的实事抓起。要把创建活动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以解决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从群众最欢迎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积极主动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让农牧民群众从精神文明建设中得到实惠。要特别关注农村的困难群体,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对于安排了的实事,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务求实效。要按照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的要求,组织各级文明单位根据各地创建规划,与试点村结对帮扶。一个或几个文明单位帮扶一个试点村,重点帮助农村牧区建设文化活动室、改善文化条件,建设公共设施、硬化村中道路,治理环境卫生、美化村容村貌,开展文化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等。要把结对帮扶工作纳入文明单位评选和管理,作为文明单位年度复查和创建考评的重要内容之一,努力使结对帮扶形成长效机制。各级文明办要加强对结对帮扶工作的指导,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三、加强领导,扎实工作,精心组织,齐抓共管,全力开好这次盛会
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大局,实践表明,“以会促创”精神文明建设重点推进战略,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推动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和重要载体。自治区党委、政府之所以把全区新农村新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放在巴彦淖尔市召开,就是为了更好地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展示已有的工作成就,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更好的建设新农村新牧区、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途径、新举措。因此,这不仅是巴彦淖尔市的一件大事,也是自治区的一件大事。
l、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明确任务,狠抓落实。
全市上下、各旗县区和各有关部门要把这次经验交流会作为推动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契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紧迫任务、头等大事列入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实施,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狠抓工作落实。对别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要结合实际,在认真调查研究、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明确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路、目标、重点,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要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努力形成领导重视、部门联动、城乡共建、各方共同参与的新格局。
2、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突出重点,体现特色。
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是一个历史进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突出重点。要着眼于农民的全面发展,重点规划一批造福于农民的教育、科技、文化项目,使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近期内可以选择一批经济条件好、文化基础好的试点,把重点放在培养新农民、建设新村庄上,在促进乡风民俗树立新风尚、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乡村治理健全新机制等方面抓出一批特色示范点来,充分展示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的成果。各项创建工作既要有紧迫感,又不能急于求成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
3、大力宣传,营造氛围,激发热情,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