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法治建设的现状及建议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2: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法治建设的现状及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法治建设的现状及建议

篇1

>> 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 论我国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法治困境与前景分析 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误区及其对策分析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性 浅析我国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论我国课程文化建设中的矛盾与冲突 我国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主体性研究 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农民的主体性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现状及原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主体性认同 化解“主体性原则”困境的一种新尝试 当代美国主体性德育方法对我国德育的启示 我国生物学主体性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试论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论我国食品企业文化建设中社会责任的渗透 我国农村孝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成因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011-04-28.

[3]央视《新闻1+1》.我国农村留守人员逾1.3亿中秋节难团圆[EB/OL]. ,2011-09-13.

[4]中国文化部.近几年我国文化投入情况及对策建议[EB/OL]., 2011-08-23.

[5] 中国文化部.十六大以来全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EB/OL]. ,2012-09-25.

篇2

关键词:城市化;农民;农村征地;补偿标准;社会保障

一、农村征地过程中的问题现状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国家的发展就离不开城市的崛起和繁荣。我国的城市化自改革开放以来呈不断加速的趋势,城市用地面积不断扩大,城市人口规模极速增长,城市用地所占全国用地比重也随之增长,与此同时,新城市在不断形成,城市数量亦有明显增加,这都是城市化的标志。当前,我国经济需要长期稳定发展,且我国城市化率刚超过5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因此,在土地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城市扩建包括公共设施建设所需的土地都要向农村延伸,所以征地是必经之路,是不可避免的。

而相应的,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保障,对农村和农民而言,土地是极其重要的生产资料。事实上,大量农地被征用的结果并不乐观,大量工厂建造,环境污染,最重要的是失地农民并未得到妥善安置,加之与土地有关的收益也一并被征收,失地农民无地可种,农民生活不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更加没有保障,其幸福感大大降低。可见,农民要为此付出沉重代价,真正受益的更多是“城里人”。很显然,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和失地农民切身利益之间的张力已经逐渐凸现。有关资料显示,由征地拆迁问题引发的农村和各种冲突已经占到农村总的65%以上,这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所以,关于农村征地的问题,是中国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征地范围过宽,征地用途混乱;第二,征地程序不规范不合法 ;第三,补偿标准偏低,诱发农民的心理矛盾即想被征地又怕被征地的矛盾,想被征地是因可获得所谓的“土地价格”的相应补偿,怕被征地是因其补偿缺乏合理公正的相关机制,且从长远考虑,农民尤其是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堪忧。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里所说的土地既包括耕种的土地又包括农民的宅基地。

二、农村征地问题的复杂原因

(一)土地制度尚未完善,征地过程忽视农民权益

征地问题的原因从根本上讲是土地制度上的。通过对土地配置方式上的安排,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对征地者和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各自所拥有的权利和可能获得的利益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一种为国有,另一种为集体所有。集体土地由农民承包经营,国家建设用地需向农民征用,前提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但我国的《土地管理法》并没有对公共利益做出明确的规定,导致征地用途混乱;其次,“集体”这个概念模糊不清,谁才是真正的集体土地的代表并不明确;再次,政府本是公共利益的主要代表,因而也是征地拆迁的主体。但在实际征地过程中,忽视农民对土地的收益权和处分权,我国的土地制度在这一点上也没有明确指出。

(二)安置办法单一,社会保障措施不完善

从计划经济时期到20世纪90年代,对被征地农民的安置主要以招工安置为主,失地农民的问题并不严重。然而,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及1999年新《土地管理法》的实施,货币安置逐渐代替了招工安置,成为安置被征地农民的主要方式。然而,货币安置的弊端也极其明显,安置补偿费经过各级政府,最终农民能够得到的却少之又少,且土地上的收益亦与农民无关,加之大多数农民文化素质较低,不具备一技之长,导致其生活难以为继。

另外,农民的医疗、教育、交通、养老等存在后顾之忧,导致失地农民生存成本大增,农民更不能享受城镇社保,从而增加不和谐因素。

(三)征地双方缺乏对话交流平台

土地承包人即农民在征地过程中没有表达权,即根本没有谈判的机会。我国目前缺乏农民与政府的沟通机制,农民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利。某些政府为片面追求政绩,为其增加政治资本,把低成本征收的土地变成吸引投资来增加GDP的单一手段,低价征地,高价卖给开发商。

(四)农民小农意识浓厚

只从自身的角度考虑问题,漫天要价,给政府征地工作带来麻烦。据笔者观察河南省某县某村随着某产业集聚区的逐渐形成,为获得更多补偿,有的农民在耕地上私自搭建塑料大棚,有的农民在房屋顶部随意搭建,扩大补偿的面积,向政府索要成倍的补偿。

三、应对农村征地问题的对策建议

毫无疑问,农村征地问题亟待解决,鉴于上述种种原因,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期缩减城市化和农民切身利益之间的张力,缓和农民心理矛盾,从而使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一)明确农民集体土地的产权

要完善我国农村的土地制度,首先必须要坚持农村集体对土地的所有权。具体来说,一是对集体成员的资格予以确认,二是明确界定土地所有权的主体为农民集体,使集体的全体村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此基础上可以成立相应组织机构,代表农民管理其共有的土地产权、使用权和流转权。[1]在坚持土地归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和考虑农民对土地的收益权和处分权,兼顾国家和用地单位。

(二)提高征地补偿的标准,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其实,补偿过低是征地问题的症结所在。所以,在今后的农民土地征收过程中,第一,要采用就业、货币等多种安置方式,扩大补偿覆盖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地域依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和消费水平而制定不同标准;第二,建立失地农民失地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障机制;第三,积极鼓励农民创业,为农民创业提供良好的平台。

(三)建议对话机制,寻找利益均衡点

要建立政府与农民或者农民与开发商的对话机制,为农民提供一个可供商议的平台,这一点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取长补短,如英国独立的土地裁判所,德国的协议价购以及美国独特的谈判制度。这样,我国便也可尝试建立第三方机构等非政府组织来发挥其公正合理的桥梁作用,形成独特的对话机制,平衡各方权益,形成中国表达。

(四)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加快法制进程

一方面,注重提高被征地农民的文化素质,培养他们的大局意识,尽快摆脱固步自封、落后保守的小农意识,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法律宣传和普及,使其树立法治观念,增强其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

综上所述, 在21世纪,我国的城市化仍将快速增长,改革形势仍然严峻。只有解决好农村征地问题,我国的城市化以及现代化才能顺利进行,才能给社会一个公平有序的未来。(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陆亚娜、徐瑜.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征地拆迁问题解析――基于博弈论视角[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13(5).

[2]李穗农.美英德征地补偿制度及借鉴.[J].中国土地.2014(4).

[3]陈浩天.资源下乡:农户需求治理与政府治道变革的服务转型[J]学术交流,2014(9).

[4]王放.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村征地问题[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6).

[5]陈浩天.文化下乡:公共文化传播的强农逻辑与服务路向[J].攀登, 2014(5).

篇3

普法宣传教育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农村的普法宣传教育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涵的要求,我们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即繁荣富裕、民主法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就更加需要发挥法律规制、调解纠纷的作用。

自1986年以来,全国已经实施了四个五年普法规划。我国农村的法制建设有了明显的变化,农民的法律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在农村法制建设中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也发现了问题,笔者仅就农村普法宣传教育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以飨读者。

一、在当前进行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的意义

中国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三农”问题。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是重要的前提条件。在农村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五五”普法把农民作为普法的重点对象之一,充分表明了普法教育对于建设新农村具有深远意义。

(一)是提高农民法律知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不懂法律就难以参与经济活动,农民不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就会影响和滞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因此,加强农村普法教育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二)是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的重要保障

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就必须推进基层法制政府建设,提高政府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监管市场的能力,促进农民和农村经济实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从而保障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三)是实现“五五”普法目标的重要举措

“五五”普法规划提出了“‘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的目标。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重要的是要提高广大村民的法律素质。实践表明,农民的法律素质提高了,法制化建设进程就会加快,“五五”普法规划的目标就会圆满实现。

农村是社会稳定的基础,通过普法宣传教育,农民法律意识增强了,基层稳定了,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民群众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其物质文化生活才能得到满足,根本利益也才能得到体现和维护。

二、当前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普法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我国虽历经“一五”、“二五”、“三五”、“四五”四个阶段的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取得了累累硕果。但是由于我国历史原因、地理原因、民族原因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普法教育尤其是在农村的普法宣传教育这一块还存在

不少问题。

(一)思想上认识不足

一些乡(镇)级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有名无实,忽略了此项工作,如有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检查时,就突击安排敷衍了事,甚至有时出现“推一步走一步”的状况,有的村干部把普法宣传教育当成是“听话”教育,要求农民学法主要是要农民听话,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没有正常开展。

(二)经费上保障不力

大部分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有的地方普法宣传教育经费没有能列入财政预算内,有的虽然能列入财政预算,但仅仅只是一小部分或者是“空头支票”,经常性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难以开展。

(三)时间上集中困难

自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生活的自由化程度高,自主安排自己的耕种。另外村民居住比较分散,他们的规律是早出晚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部分人员外流,加之普法宣传教育力量不足,集中学法难组织这种情况一直困扰着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的正常开展。

(四)形式上手段单一

一些农村的普法宣传教育还习惯于借助行政化的手段来进行,依然是讲讲课、出板报、搞专栏、开动喇叭、张贴标语,进行普法宣传形式传统单一。另外,由于普法宣传教育人员和宣传员深入农村少,编写的教材不能满足农村普法教育的实际需要,观念陈旧,形式单调的教育方法,给人感觉是走过场,影响了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的深入。

针对存在的种种问题,原因分析如下:

1.宣传教育认识上的偏差:有的认为,经过近20年的普法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已经掌握了不少法律知识,一些常用的法律法规知识都已学过,已经达到了普法的目的。因此,大规模、全民性的普法任务已经完成,普法工作该结束了。还有少数基层单位认为,普法是软任务,搞好搞坏无足轻重,对此项工作持轻视态度,产生组织领导上的“疲软性”。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使普法工作摆不上位子,挂不上号,上级抓一抓就动一动,完全处于应付状态,在组织领导上不够得力。

2.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绝大多数单位在制定计划时,没有针对本地实际需要,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对象,根据不同时期和阶段的特点来确定学习内容,制定的“规划”、“计划”上下一个样,学习的内容也是各地一个样,缺乏针对性。

3.部分干部工作方式难以服众:近年来,有极少数干部,特别是农村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着以言代法,以权压法,以罚代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因此造成一些农民认为:“法律条文讲起来容易,但执行起来就走了样,法讲的是一回事,执行又是另一套,学法无用”。由于这种学法脱节、执法不公的现象,挫伤了农民学法的积极性。

三、当前农村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考

农村普法教育工作,由于其范围广、人员多,文化层次差异大、组织程度低,始终是普法教育的薄弱环节。尤其是进入新的社会转型期,无论是在组织形式上、实施方法上、学法需求上等诸多方面,与前四个五年普法相比,都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主要是:1.由于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农民集体活动的时间和机会明显减少,使得过去采用的利用农闲时机进行集中普法教育的方法也难以实施。2.由于行业分工的细化,农民对经济活动方面的法律法规关心程度明显高于过去,尤其是对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相关的专业法律知识的欲望日益强烈。这就使农村普法工作出现了多样化、专业化的要求。3.由于经济发展,农民需要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法律,学习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有了提高,使农村普法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笔者结合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的新特点,对“五五”普法教育中的农村普法宣传教育有一个初步的思考,现将思考认识表述如下:

(一)健全组织机构,强化具体领导的责任

首先,从思想上要重新认识在我国普法教育任务重。普法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们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搞突击、搞运动。要把普法宣传教育当作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政治任务来对待。我们实施法治国家仅仅半个世纪左右,广大农村还残存着封建意识和封建做法,改变一个人的观念和思想不是靠打压封杀,要靠教育慢慢的影响从而改变其思想。我们的普法宣传教育就是要做到通过以案说法、以理服人等方式启蒙农民兄弟的法律意识之门,唤醒其了解法律、学习法律、掌握法律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其次,我们还要在组织上给予保障。我们要明确机构,确定专人负责,真正做到“保障有力,责任明确”。法律宣传教育工作人员要有一定的专业素质,要经过一定的考核,不能随便找人说教宣传,最起

码从事普法宣传教育的工作人员自己要“知法、懂法,守法”。同时相关的政府机构应该在财政预算中增加专属的普法宣传教育经费,经费要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再次,对于普法宣传教育不能搞标准化检查、突击检查。我们不能拿一个量化的、精细化的普法宣传标准来进行考核。我国地域辽阔,风俗迥异,区间差别很大,我们不能拿一个地方的做法去要求其他地方的做法,我们要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要农民的法律意识提升了,法律的文明程度改善了,任何方法、方式都可以尝试。同时,我们也不能搞突击、临时检查。这种随意性检查有可能既起不到检查的目的同时也伤害了当地群众的情感或利益。

最后,我们要真正做到“赏罚分明,奖惩得力”。我们既不赞成搞突击检查和标准化检查,但是我们也不能漠视或姑息普法宣传的涣散、无力。如果具备了相应的条件,我们要对相关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我们应该从组织建设到措施保障、从长远规划到具体计划、从实现目的到阶段目标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发掘、表彰一批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机构或人员,惩戒一批敷衍了事、推诿扯皮的人员,真正做到让有能力的人肯干,肯干的人愿意干。

(二)探索宣传方法,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方法

我们很多地方的普法宣传工作人员目前还停留在“说”的阶段。一进入农村就是用大喇叭说法,或者在宣传墙上用图画文字的形式说法。一般情况下来的时候兴师动众,效果却差强人意。其实借鉴国内外一些成功的做法,我们不仅仅要会“说”,同时我们还要会“学逗唱”;我们不仅仅要会编排“法制黑板报”,还要会利用网络、电视等影像设备进行宣传。我们可以通过比赛、歌会、晚会等形式,通过地方剧种、歌舞、小品、相声等手段进行普法教育。我们的工作人员也不仅仅是主持人或者宣讲者,他同时可以是参与者或者是听众。我们要想尽一切方法,只要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都可以承载普法宣传的内容。其实“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普法宣传教育也同此理。

(三)宣传具体到位,讲授农民实用的法律知识

我们不仅要能宣传、肯宣传、会宣传,而且还要知道宣传什么。由于我们从前的普法宣传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全国一盘棋,村村都相似的问题,我们现在就急需解决广大农民兄弟目前需要什么样的法律?目前他们破切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是什么?他们感到迷茫

困惑的法律问题又是什么呢?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不能“闭门造车”同时我们也不能“坐而论道”,自我臆想和空谈理论的做法在农村普法宣传教育中会适得其反,挫伤广大农民兄弟的学法积极性。这就需要我们的普法宣传工作者进行实地调研、制定长期规划、提出具体目标、采用有效手段、宣传实用内容。

我们只有解决了“谁宣传、怎么宣传、宣传什么”的问题,才能在农村真正推广普及法律知识,真正实现“提高全体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目标,从而才有可能实现“依法治国”的伟大方略和构建和谐、民主社会的宏伟蓝图。

【参考文献】

[1]刘建发.“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法治教育[J].世纪桥,2007,(1).

[2]陈万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至关重要[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5).

[3]马建新.论农民现代法律意识的培养路径[J].大连干部学刊,2007,(1).

[4]秦晖.农民中国:历史反思与现实选择[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篇4

关键词:桥梁;公路;养护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aimed at the county and township government highway bridge maintenance problem and situation analysi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highway Bridges in maintenance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problem, focuses on the highway bridge daily nursing the necessity and improving maintenance measures,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free flow of traffic.

Keywords: bridge; Highway; maintenance

中图分类号:U44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运输的发展更可谓突飞猛进,大批古老的公路桥梁,在日趋增大的车辆荷载的作用下,技术状况快速下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桥梁垮塌事件也时有发生。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农村公路里程迅速增加,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群众的出行条件,快速、便捷的农村公路网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公路桥梁是广大农村地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在农村公路网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全面准确了解辽宁省农村公路桥梁的基本特征和当前的技术状况,确保其建设安全和使用安全,对辽宁省农村公路桥梁的基本特征和技术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农村公路桥梁养护和维修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桥梁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养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路交通的安全和畅通,如何养护管理好现有桥梁,保持桥梁的完好工作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保障桥梁的行车安全,这一新的课题已摆在各级公路管理部门的面前。

1. 桥梁和公路养护面临的问题

1.1 建设时间早,设计标准低

辽宁省县乡公路桥梁大部分是在 60、70 年代以前建设的,这些桥梁建设时间较早,设计标准低,承载能力较差,而且已使用了 40 年以上,远远超过了当时的设计使用年限。虽说乡村公路桥梁的超重车、集装箱车、大吨位车的出现较少,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桥梁的负荷,致使原本设计标准较低的许多公路、桥梁刚刚投入使用不久,就出现路面损坏、桥面板断裂等现象,加速了桥梁的损坏。超限车辆通行后,桥梁结构部分发生变形、裂缝、甚至沉陷、断裂等。

1.2 养护管理缺乏监管不到位

由于受传统养护观念的影响较深,各级养护部门特别是一线养护部门对于桥梁养护还引不起足够重视,不能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在日常养护中得不到及时修补。政府拨款的经费方式以及实施过程中不严格,很多管理机构的养护维修工程,缺少科学的规划和决策,

应建立并健全与公路桥梁养护工作相适应的管理机制,成立相应的组织结构切实负责的具体工作。

1.3 遭受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

大自然风霜雨雪的侵蚀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造成桥梁自身老化破损,洪水对桥梁的破坏很大,特别是山区,由于暴雨雷雨的袭击,往往造成洪水冲毁桥梁。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墩台基础埋置深度不够,沙砾河床被冲空,影响桥梁的自身安全,一旦洪水加剧,冲刷加剧,极易造成冲毁桥梁事故,中断交通,严重的甚至使整座桥梁被冲毁。再加上公路沿线的群众护路爱桥的思想观念淡薄,很多桥梁的栏杆被破坏严重,破坏了桥梁的美观和安全。个别群众在桥下捞去河沙,赢取经济利益,对他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和负担,这样的案例举不胜举。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桥梁结构产生各种病害或出现缺陷,使用寿命大为缩短。

2 桥梁和公路养护和管理的措施

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应提高对桥梁养护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设立专门养护机构,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组织好管辖范围内的农村公路桥梁的检查、维修、加固和改建等工作。

2.1 加强桥梁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

目前农村公路桥梁管养专业技术人员力量薄弱、专业知识欠缺的现状,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助教方法提高人员的专业技能,丰富人员的理论知识,以此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处理桥梁病害的能力。桥梁是一种专业性、技术性较复杂的建筑物,由于目前公路养护管理单位在桥梁养护方面技术工人的专业技术匮乏和欠缺;另一方面,对于过去的桥梁发生的灾害没有加强总结和学习,严重阻碍了桥梁养护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了改变上述状况,有必要对养护的工作人员加强这方面的培训,针对桥梁养护管理的认知,掌握桥梁检查、检测维修及加固的一些基本方法。

2.2 制定农村危桥改造计划

《规划》深入分析“十二五”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发展方向,公路养护管理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和农村公路护管理亟需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确定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养护优先、依法治路、科技支撑、体制创新的养护与管理工作基本原则,并制定了全市公路养护管理事业发展目标以及主要发展指标:农村公路中三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 45% 以上,消除县乡公路中的断头路、等外路,相邻县市公路技术等级基本匹配;县、乡公路平均运行速度达到40 公里/小时;基本完成县乡公路中桥及以上现有危桥改造任务。确保安全畅通,拆除废桥、危桥。

2.3 建立健全桥梁管理体制和避免桥梁过度使用

建立健全桥梁管养机构,使工作人员明确规程,熟知检查内容,做好桥梁经常的定期检查,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对桥梁病害能及时发现并能采取有效措施。同时应配备必要的桥梁检查、检测仪器和设备,加强病险桥梁运行状况监测,随时掌握病害发展和安全运营情况。

2.4 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县级公路桥梁的养护与维修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它也是一个牵涉因素很多的工作,必须加大法制建设,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制定新的法律填补漏洞,完善现有的法律;各个地区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不违法法律的前提下,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法规章程,这样以法律的形式,保证公路桥梁养护与维修的顺利进行,并且严格惩治破坏公路桥梁的犯罪行为。

实践证明,发展桥梁预防性养护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桥梁养护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按计划科学有序地进行。确保公路交通安全,必须高度重视桥梁公路的养护和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桥梁预防性养护和信息化管理,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学习国内外养护先进技术,坚持做好桥梁养护工作。

参考文献

[1] 谢锦升. 公路桥梁的养护与管理探讨[J]. 建材与装饰, 2008

[2] 王雅红. 公路桥梁的养护与管理[J]. 科技与经济, 2007

[3] 施万满. 农村公路桥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0

篇5

内容摘要:本文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建立的路径选择进行了探讨。我国广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建设的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因素,广大农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非常迫切。因此要把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

公共服务体制的内涵

所谓公共服务体制,主要是指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是由一系列彼此相互联系的关于公共产品与服务生产和供给方面的制度所构成的完整体系,主要包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即公共产品与服务应该和可以由谁来提供。实践证明,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并不总是能将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在政府公共服务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公共服务多中心供给的制度安排,是公共服务改革的必然选择。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即应当向社会成员提供哪些公共产品与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需求的内容也不断发生变化,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必须依据公共需求内容和结构的不断变化作出相应调整。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即怎样向社会成员提供其所需要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公共服务供给对象,即不同类型公共产品与服务主要和应当向哪些人提供。其中有面向所有社会成员,让所有人都受益的全国性公共产品,也有面向某一地区或社区成员,仅使部分人受益的地方性公共产品,还有仅针对某类特殊人群的。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制,必须明确公共服务的受益对象公共服务监管机制,即如何确保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有效提供。尤其在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情况下,政府的监管职能更要加强。

农村公共服务是指满足农村公共需要,市场不能提供或不能完全由市场提供,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社会产品,内容涉及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公共福利、公共服务等广泛领域,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服务。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发展现状

公共服务是国家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具体指为社会提供的各项公共产品和服务。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多年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虽不断增加,但与城市相比,特别是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实际需要相比,有很大差距。随着信息技术、网络传媒的发展,经济性公共服务是相对比较公平的,主要差距体现在社会性公共服务上。和谐社会旨在和谐,缩小城乡差距是其根本目的之一。公共服务体制主要包含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供给结构、供给方式、供给对象、供给监管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初步小康向全面小康社会过渡、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过程中,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呈现出全面快速增长的趋势。然而,由于政府转型的滞后,各级政府对公共服务职能缺乏深刻的理解和紧迫感,使得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机制尚未建立起来。而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产品严重不足、公共服务不到位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突出的社会矛盾,因此,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制,为全体公民提供充足有效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是新阶段解决社会矛盾的迫切要求。

(一)城乡财政投入的差距

公共财政的投入直接决定公共服务的质量。据相关资料统计,1990-1998年期间,国家用于农村的各项支出总和占全国财政支出比重为15%。而占全国总人口30%的城镇人口却使用了政府财政支出的50%。

(二)公共教育投入的差距

第一,城镇中小学生生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是农村的1.5倍,城镇中小学生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是农村的1.3倍。第二,减免农村中小学学杂费政策未出台之前,从学杂费占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看,农村普通小学生是城镇学生的2.5-2.6倍,普通中学生是城镇学生的1.2-1.3倍,高等教育农村负担更重。第三,从办学条件上看,无论是学校的固定资产,还是学校的校舍建设、师资队伍,农村与城镇都有很大的差距。第四,农村从国家教育投入中的受益比城镇少,全国绝大部分的高校都设在城区,绝大多数国家重点中学、小学都在城镇,绝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在城镇工作。

(三)城乡公共卫生医疗的差距

与城市和发达地区相比,广大农村及中西部偏远地区的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人民面临着巨大的疾病风险和经济负担。从卫生支出绝对额看,城镇是农村的2.2倍;从医疗条件看,城镇每百万人口拥有的医疗病床数是农村的6.19倍,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数是农村的1.85倍。农村的医院基础设施与城镇相比有很大差距。

(四)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比城市低;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还不完善,造成大病致贫返贫现象;养老保险几乎没有,造成普通农民负担过重,不仅要负担儿女的教育费用,而且要负担老人的疾病治疗和赡养费用。

(五)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差距

农村与城市、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集中体现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与城市的差距过大。长期以来,中央财政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投入了大量资金,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服务基本上靠农民自己投入,这就造成了城乡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方面差距拉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落后的状况。在基础设施投入上,城镇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是农村的近6.89倍,政府预算内投资城乡差距是11.11倍。在基础设施和文化产品使用上,农村的公路建设,家庭拥有电视、电话、冰箱、电脑,以及文化法律保障等方面等与城镇相比差距巨大。

建立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制的路径选择

农村地区公共产品匮乏、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因此,要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就应以向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在服务型政府的执政理念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方针指导下,在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引下,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此时是不断完善我国各项社会制度的关键时期。构建和谐,缓和矛盾,协调发展是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的基本要求。要解决当前农村的相对落后状况,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具有重要意义。建立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制的路径如下:

(一)构建公共服务相关法律体系

服务型政府以服务为理念,是有限政府,必然也是法治政府。一切事物的执行以法律为准绳,构建相关的关于公共服务的法律体系,可以从法律的层面为公共服务提供法律保障。加大公共服务的相关立法,可以让人民具体了解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以及范围,避免拥有公共服务权力的政府利用公共服务权有选择性的提供服务,进而产生不公正、不公平后果,同时滋生腐败,也可以让人民对政府的公共服务形成一个评价体系。目前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部分原因是由于公共服务不公造成的。相关法律体系包括相关法律问责制,公民代表参与公共政策(尤其是与公共服务有关的政策)的咨询建议制度等。

(二)推进行政管理改革且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我国在乡村实行乡村自治管理,村民委员会负责村民各项事务的管理和服务,并设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等职,在一般农民心中他们是“官”。我国的行政升迁制度对村的基层干部不起作用,乡村干部虽由村民直选,但受乡镇政府影响极大。村民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提供乡村的公共服务,办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上传下达中央政策,处理村民纠纷等。但事实偏重“下达”功能,缺少公共服务功能。主要原因在于村干部升迁机制缺失,公共财政上自上而下转到村级手中,按照经济学的假设,人的自私性会导致村干部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行为。因此在推进行政改革过程中,建立健全村民监督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完善村干部管理制度,是促使村干部做好公共服务的关键。

(三)健全农村公共财政体制

提出的“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请人民评判,让人民满意”,这四句话高度概括了服务的本质,公共财政是用来提供公共服务的,但必须做到公平公正,这样人民才会满意。缩小城乡差距有赖于公共财政向弱势群体倾斜。主要措施有:进一步进行税费改革,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应更依靠政府,加大对农村信贷投入,调整农民土地的征用政策,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等。

(四)完善农村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卫生体制

强调:要加快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切实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和卫生队伍建设。在谈到教育时,他说: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这突出了中央对农村问题的重视,完善农村教育制度关键在于调整农村教育结构,进一步免除农村中小学教育学杂费,改善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公共教育财政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在于加大扶贫力度,健全农村养老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医疗卫生体制的关键是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理顺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实施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加大农村卫生投入力度,扶持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公共卫生教育活动;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等。

除此之外,由于农民法律知识比较缺乏,文化程度比较低,要从根源上解决农村的落后状况,必须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政府的功能才可以更倾向于划浆,而非掌舵,才更具备治理而非统治的职能。在此基础上,政府才能提供人民真正需要的公共服务,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篇6

一、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一)档案法治建设

1、加强档案法规制度建设。贯彻实施档案工作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及时转发并严格执行上级业务规范文件,制定下发了《县档案局“七五”法治宣传教育规划(2016—2020年)》《县档案局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公务活动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县档案局关于加强县民贸公司档案规范管理的函》《县档案局关于做好抗震救灾工作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工作的通知》《县档案局关于认真做好县“8.8”地震抗震救灾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的通知》《县档案局关于精准扶贫档案片区指导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规范完善依法行政相关制度。

2、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明确规范性文件全面清理具体工作的范围、标准、节点,全力做好文件的查阅、利用、服务,确保县政府文件全面清理工作到位。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备案、审查工作,及时清理上报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事项等部门权力清单责任事项,落实责任清单,按时填报行政权力运行情况。及时清理公示本单位机构概况、领导职责、财务信息、法律法规、工作动态、便民信息等政府信息,将档案工作全面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健全执法人员学习教育制度,每年定时进行执法人员审核、培训,要求执法人员做到自己的执法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证据确凿,无越权处罚、变通处罚等问题。

3、深化档案法制宣传。认真贯彻实施省、州《档案法制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结合“七五”普法,坚持会前学法,制定年度学习计划,落实学习任务和内容,每年集中学习宪法、档案法规法纪及规范性文件等不少于12次。按照“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要求,积极开展依法治县及法治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结合驻村帮扶、档案业务指导、培训等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档案法制宣传活动。结合每年档案法制宣传主题,安排部署“6.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征订宣传资料,制定下发了宣传活动方案,征文活动通知,发放档案法规宣传资料1000余份。结合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召开档案法规知识专题学习讨论活动,利用门户网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微信、短信等持续发送档案法规知识。进一步健全完善单位“法律图书角”,及时更新《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涉及法律法规、档案业务、民族政策、惠民知识的书籍、报纸、杂志期刊,为干部职工日常“充电”提供了学法阵地,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知法守法意识。

4、强化档案执法检查。结合重点工作任务,每年开展档案执法检查,组织检查组对全县机关、乡镇开展档案执法检。检查内容包括年度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责任、档案室规范化管理、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和灾后恢复重建档案工作情况等。检查中对存在档案管理方面问题的单位发出《档案行政执法检查限期整改通知书》,提出整改意见和整改要求,限期进行整改,有效地增强了全县的档案管理意识。目前我县无档案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二)档案资源建设

1、加强档案资源的接收和征集。立足现有的馆藏资源,不断加强民生档案、特色档案、重大活动档案和到期档案资料的接收与征集。十三五期间接收进馆民宗局、财政局、计生局、农水局、永和乡、法院、纪委等20多个单位、乡镇文书档案7832(卷、盒)、会计档案1528盒、项目档案1135盒、诉讼档案2367盒、荣誉、照片、实物、光盘等4000余(张、件),整理接收抗震救灾档案500余盒,整理进馆资料566册。并严格按照纸质档案和数字化副本“双套制”要求进行档案接收。截止2019年12月,县档案馆馆藏档案106个全宗69730(卷、盒)、资料6236册。

2、规范机关档案形成和管理。一是强化日常业务指导监督检查工作。每年深入机关单位和乡镇指导督查150余人次。及时转发《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制定下发年度档案工作要点、《县档案局关于加强汛期档案安全工作的通知》《县档案局关于开展档案执法检查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完善档案工作机制。二是加强机关档案室规范管理。结合精准扶贫、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档案专项指导督查加强对机关档案室规范化管理工作检查考核,提升档案馆和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水平。重点对县人社局、县规划局、县水务局、县卫生局、县防震减灾局等涉民单位进行业务指导督查,帮助修订完善《文件材料收集范围及档案保管期限表》《机关档案分类方案》等档案工作制度,以及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等的规范整理。三是全力抓好机改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档案处置工作。为切实做好机关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中的档案处置工作,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档案馆积极作为、靠前工作,主动与县委办、县财政局、县民政局等部门加强沟通,将机改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档案处置工作列入全县区划调整改革议事日程,同研究、同部署。草拟了《机构改革中加强档案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中加强档案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改革中各乡镇、单位档案的归属和流向,处置的范围和内容,强调了档案的鉴定收集归档程序和移交要求,定期开展档案业务制度检查,做到档案应收尽收、应归尽归,有力推进改革进程中档案安全及规范管理。

3、规范企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深入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档案工作的意见》,下发《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金融企业业务档案管理规定》等文件,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档案工作,完善以资产为纽带的企业档案集中统一管理体制,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服务。开展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审核,对县自来水厂、大九旅集团、南坪林业局、黄埔电力公司、罗依乡产业园区和高原食品公司等单位进行定期指导督查,并协调组织开展了1期县观光公司档案业务培训。

4、强化重点项目档案的监督管理。贯彻实施国家档案局制定的《建设项目档案监督指导工作指南》,深化“项目档案工作提升行动”,加强项目主管部门联系协助机制,推进重大项目档案指导、检查、验收工作。针对“8.8”地震,及时制发相关规定、通知,提出工作要求,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做到提前介入,及时协调落实专项档案业务培训、检查,指导项目档案整理、移交等工作,进一步促进项目档案规范管理。组织对县内188个重大项目档案进行了登记,完成了“九寨印象”、水岸豪庭、白水龙水电站移民、鲁能生态旅游、新区市政公共设施提升工程、医药公司商住楼、乡村道路等57个工程项目的档案初验,组织开展了1期专项验收。

5.加强农村档案工作。一是落实《村级档案管理办法》。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乡创建以及乡镇、村档案法规、政策的宣讲,积极协调、指导、督查乡、村两级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推进“村档乡管村用”工作,探索解决乡镇、村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巩固村级档案建设成果。结合“双报到”积极开展社区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载体为社区提供档案法律法规咨询和业务指导、技术等工作支持,规范社区档案管理。二是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蹲点调研,完成《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工作调研报告》,对档案部门接收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档案进馆提出明确要求,安排业务骨干指导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档案整理归档、检查、验收工作,要求归档材料真实、完整、可靠,整理规范,检索体系齐备。三是部署开展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结合“驻村帮扶”和“两联一进”开展档案工作调研,完成了《县精准扶贫档案工作调研报告》。转发了《州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实施方案》,与县扶贫移民局联合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意见》文件,对全县乡镇精准扶贫档案检查指导工作全覆盖,指导建立县、乡、村、户减贫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等工作,在安乐、勿角试点乡镇开展了重点督导检查。举办了县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培训会,对全县48个贫困村第一书记,乡(镇)档案专干,22个扶贫专项部门分管领导进行了精准扶贫档案专题培训。

6、档案规范化管理情况。围绕重点工作积极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规范化管理工作,2019年完成县法院档案规范管理晋升“省一级”标准验收认定。县档案馆2012年12月通过“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标准验收。2014年12月县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省级示范县通过验收。目前,县机关档案室工作规范化管理达省级标准83个,村级建档120个村,社区建档4个。

(三)档案利用服务建设

1、推进档案开放工作。制定开放实施细则,对应开放的档案进行认真的鉴定工作,开放了应开放的档案,备有开放档案目录,供利用者自行检索,对利用频繁的重要、珍贵的档案提供了部分复制卷或者副本,坚持利用登记和利用效果,并编制档案利用效果汇编,取得利用实效。

2、强化档案开发利用工作。提高社会公众服务水平,积极构建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档案馆开馆时间与国家法定工作日数及工作时间相同,并长期坚持采用法定节假日和延时服务方式,积极开展档案、资料的开放提供利用工作,利用形式多样,包括接待来访、咨询、来电、来函代查等利用工作,做到热情服务、优质服务,不断提高利用群众的满意度。坚持档案便民、惠民理念,积极创新民生档案利用方式,挖掘馆藏资源,编制专题目录,使查阅利用更为方便。认真贯彻《省国家档案馆民生档案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办法》,积极协助配合异地查档业务,认真执行利用档案零收费规定,积极为各单位、社会各界利用档案提供优质免费服务,十三五期间为社会各界提供利用档案2917卷次,972人次,为领导决策、低保救助、工龄认定、婚姻认证、房产交易、落实待遇、解决纠纷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原始证据。

3、扎实开展档案文化建设工作。深入挖掘馆藏档案资源,及时安排部署档案文化建设工作,完成了《县领导干部职务任免文件汇编(1990-1995年)》《县农村土地经营确权工作文件汇编》《县新城区建设指挥部全宗介绍》《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文件汇编》的编制任务。协助州档案局开展馆藏珍贵档案调研,完成《兰台珍档》一书的素材采集工作。积极提供资料,协助县志办编制完成《抗震救灾志(2008年)》的编制任务。鼓励职工积极写稿,向州局、县委宣传部报送工作信息102篇。结合主题活动,每年编写调研报告、理论文章3篇,为推行政务公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档案信息化建设

积极稳妥推进本区域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现状及发展方向调研,完成调研报告《关于县级档案馆数字化建设的思考》。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提出数字档案建设规划意见,推进档案信息化工作与本县信息化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向省档案局、县财政争取资金,采购了电脑、复印机、档案密集柜等用品,为调整优化档案管理软硬件环境,搭建数字化档案馆管理平台创造条件。按照年度计划,安排部署馆内档案数字化加工任务,完成文件级目录录入70000余条。进一步完善机关单位电子档案移交接收进馆工作制度,建立电子档案接收平台。积极推广档案管理系统,机关档案室档案管理软件使用普及率达90%,乡镇普及率100%。为档案资源共享打下基础

(五)档案安全建设

县档案馆于2008纳入灾后重建项目,年初施工,2009年底竣工,2010年投入使用。实际使用面积2510平米(其中库房面积1005平米),新馆结构基本合理、配备了一些必要设施设备。“十三五”期间,向县财政争取资金48万余元,增添了档案密集柜和目录柜,为档案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严格执行档案安全保密工作的各项规定,全员签订安全保密责任书,把档案安全保密要求贯穿于档案接收、保管和利用工作的各项环节。深刻吸取国内外重大安全事故教训,进一步筑牢档案安全防线,多措并举,扎实开展档案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从档案实体管理、档案信息管理、档案保密、档案开放与利用等方面对全县17个乡镇、80个部门开展了档案安全大排查。建立了档案安全整改排查台账,健全完善了档案安全应急预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及时进行督促整改。县综合档案馆坚持安全消防值班制度、巡查制度、库房温湿度监控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做到每日安全巡查不少于1次,时刻绷紧档案安全弦。档案馆历年无安全事故发生,档案安全万无一失。

(六)档案队伍建设

1、抓好党风廉政反腐败工作。结合会前学纪、会前学法和专项学习教育活动要求,采取集中学习、自学和送学上门等方式,统筹安排落实学习任务。坚持每周至少1次的政治理论和业务集中学习时间,每年组织集中学习不少于24次,学习了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精神,省、州、县各级会议精神,党纪政纪处分规定,以及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部门业务知识规范等内容。通过深入、扎实的学习宣传教育、座谈交流、专题讨论,专项整改活动,切实解决党员理想信念问题,使干部职工普遍武装了头脑,深化了思想认识,切实转变了工作作风,提升了素质能力,单位形成积极健康的良好工作氛围,为实现“两地一点范、美丽新九寨”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2、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县级部门学习教育要求,结合省、州继续教育培训计划,积极安排职工参加县委、县政府、组织部、人社局、党校、法制办、宣传部等单位举办的培训和知识竞赛。组织职工参加“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做人民满意公务员”网络培训。每年抽派档案馆1-2人参加省、州档案业务培训,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专兼职人员参加省、州档案业务培训。组织单位执法人员参加了网络法治教育学习培训和县普法学习考试。结合年度重点工作,组织开展专项档案业务培训。举办了县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培训2期,灾后重建项目档案业务培训1期,县观光公司档案业务培训1期,卫生系统健康扶贫档案业务培训1期,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财政和档案业务培训1期。共计培训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分管人员和档案兼职人员50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基层档案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有力促进了各单位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全县档案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工作亮点

县档案局、档案馆在州局、馆指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服务民生为重点,以强化监督指导为手段,以提高档案管理整体水平为目的,全面促进了我县档案事业和谐发展。县档案局(馆),2016年荣获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荣获《省档案》(2016-2017年度)宣传工作先进集体。2016-2019年,每年荣获州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和“三个体系”建设、数字档案馆建设、档案文化建设、创新项目、编研等多个单项先进荣誉。在工作中主要抓好了以下几点。

(一)坚持日常业务指导和专项督查相结合。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指导方式,每年深入机关单位指导档案业务工作不少于150余人次,并在馆内安排提供整理室,指导乡镇在档案馆进行档案整理归档,档案指导人员及时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解答。结合精准扶贫、机改、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等专项工作,及时协调相关单位,组织开展专项档案业务培训和档案督导检查,每年组织1-2次执法大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强化为民服务。重点抓好婚姻、社保、医保、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登记等民生档案的规范管理。及时指导涉及民生档案工作相关部门整理归档,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接收力度,确保民生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保管安全。有序开展馆内民生档案文件级目录录入和民生档案查阅利用检查工具的编制。规范完善查阅利用制度、手续,积极宣传档案法规、政策,切实为群众查阅利用档案提供高质服务。

(三)抓住重要任务,及时部署,早参与、早谋划。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及时找准年度重点目标任务,做到主动出击,早谋划、早参与。比如在灾后恢复重建、机构改革、精准扶贫等工作任务中。档案局及时落实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积极与相关单位沟通、草拟相关文件,制发管理措施,落实工作责任,举办相关培训,开展专项制度、检查,把档案工作部署落实在前,促进档案工作有法、有规可依,规范管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档案部门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档案工作与党和国家的新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与网络信息时展的新趋势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我县档案工作各项任务按规划得到较好落实,档案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档案馆编制少,人员结构老化,档案专业人员缺乏。二是基层档案发展不平衡,部分乡镇、单位领导干部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档案人员变动频繁,档案工作稳定性和延续性较差,基层档案工作规范管理得不到持续性保障。三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工作进展缓慢。

四、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建议

篇7

[关键词]老龄化 农村空巢老人 养老模式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019-02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青壮劳动人涌向城市。随之也出现了大批留守老人,成为事实的空巢老人。[1]为了解空巢老人养老的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笔者对江口县闵孝镇、德旺乡、太平乡、双江镇、坝盘乡、民和乡等乡镇进行调查[5]:总人口11.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8万人,占90%左右;外出务工人员6万多人。子女全部外出打工,年满60周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有157户,380人。其中日常生活能自理的有305人,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的89人。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成为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农村老年空巢人口的养老问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二、文献回顾

空巢老人是指家庭中因子女外出工作、学习或打工,身边没有子女和他人照料,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包括独居空巢老人和有伴侣的空巢老人。本文所述农村空巢老人是指户口在农村且年龄超过65岁的老人。

国内学者对空巢家庭及空巢老人的研究始于1990年,主要包括老年空巢家庭或新空巢家庭的成因,空巢家庭的现状及养老问题,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与社会支持,农村空巢家庭养老问题等。[2]预计到2030年,中国空巢老人家庭的比例将达到90.0%,老年人家庭将空巢化。[5]从文献可以看到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很少。大多数人认为当前的养老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发展,针对农村养老问题提出多种建议和思路:建立健全现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强德治和法治建设,强化家庭养老功能;增强政府财政支持;应实行农村养老的建议等。

鉴于上述,空巢老人养老是具有广泛意义的经济、社会问题,关系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质量、社会和谐和安定。本文从江口县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出发,分析了在农村建立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模式,以期对该地区空巢老人的养老开辟一条可行的路径。

三、江口县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养老保障问题[3]

(一)农村家庭养老危机加重,养老观念弱化[6-7]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敬父母”是最基本的传统美德,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同时还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当今社会新的养老模式没有形成时,传统家庭型养老功能在逐步丧失,农村养老危机正在逐步加剧;传统的道德约束力逐渐变小,使得社会上形成了“重幼轻老”的现象,各种虐待老人的行为屡见不鲜,老年人承担子女不赡养的风险严重加大。在农村有独立经济能力的空巢老人少之又少,绝大多数老人需靠子女供养或者从事劳动生产。

(二)子女常年不在身边,生活照料困难

由于农村成年子女多数外出打工挣钱,多年不回家一次,留下老人不管不问,缺乏照顾、缺乏亲情的“空巢老人”,他们极易产生孤独、自悲和自怜等消极情绪。当老人生病需要照料时,调查中发现有65%的表示是依靠老伴照料,有28%的子女会轮流回家照料,有7%的子女不回家,采取请人照顾的方法。由于子女多在外务工,所以很少有时间回家,有将近60%的子女都是过年回家同父母团聚,一般回家的时间也只有10到15天左右,春节期间除了消耗在往返路程上、走亲访友等时间外,真正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只有3天左右。也有不少老人表示,春节回家一趟让子女的开销过大,有些心疼。有能力照料生病的老伴的时候,都采用老伴照料的方式。

(三)缺乏幸福感,孤独无助

调查显示,在我县独居和没有配偶的157户老人中,经济困难的占63.9%,需要照料但无人照料的占23.4%,经常感到孤独的占68.4%,感到不幸福的占23%,有过自杀念头的占2.6%。多数中青年是夫妻双双外出谋生,加剧了农村家庭的空巢化与老人的养老难问题,留守老人不但在生活上受影响,连起码的精神慰藉也没有了,如果长期独处,生活意义不明确,和外界接触越来越少,心里话没地方说,有时间没事可打发,更谈不上享受大家庭的天伦之乐,极易产生孤独感。再说,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单调,“蹲墙根、找树阴、聊聊天、看电视”成了很多老人的生活轨迹。至于空巢老人,更难有所精神寄托,大多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寥生活。

(四)空巢老人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伴随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机能衰退,农村空巢老人健康状况明显下降,患病率也随之上升。据统计健康状况差的占27.2%,患慢性病的占65.5%,长年患病的比率高达70%~80%,很多人还是多病缠身。更严重的是,他们没有退休金和养老保险,没有其他经济来源。虽有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救助、慈善救助等救助渠道,但是仍然有不少老人无法承担自费部分的医疗费用,怕生病是很多老人共同的心声。许多老人“小病拖,大病扛”,每次病痛发作,吃一些廉价的止痛药,隐瞒病情不说,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给儿女找麻烦,直至重病缠身,不能颐养天年。

篇8

[关键词] 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朝阳产业;文化消费;主导产业

[中图分类号] F7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2-0093-04

[作者简介] 王丽梅,山东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副主任、讲师,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房地产经营和物业管理;

牟芳华,山东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主任、教授,经济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事业管理、区域经济和城市管理;

董西明,山东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事业和人力资源管理。

(山东 济南 250014)

文化产业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或“未来取向产业”,对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综合国力和区域竞争力具有特殊意义。山东是文化资源大省,如何实现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强省的跨越,是摆在全省人民面前的新课题。为了推进“文化大省”建设进程,增强山东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能力,山东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培植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推动力量,摆上了重要位置,并把“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写进了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十一五”规划中,更对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做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规划部署。这些都为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文化产业概述

(一)文化产业的内涵界定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文化”热。“文化”热的出现,首先是由文学界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引起的。学术界比较注意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上层文化(儒、道、禅等观念形态);而文学界则比较注意地域文化,比如陕甘文化、三晋文化、齐鲁文化、齐文化、泰山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江淮文化、湖湘文化、岭南文化、吴越文化、关东文化、燕赵文化、沂蒙文化等等。这样,作为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产物,文化产业及其发展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文化产业是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文化和经济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概念是由英文词语Culture Industry翻译而来(亦被译为“文化工业”)。当前,国内外有关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各不相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述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2004年国家统计局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将“文化及相关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范围包括提供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和文化休闲娱乐等活动,及与之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文化产业统计是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标准,按照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分为文化服务和相关文化服务两大部分,根据部门管理需要、文化活动特点及产业链细分为: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9个大类,再分为24个中类、80个小类。

(二)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

作为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产物,文化产业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都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例如,英国文化产业的年产值近600亿镑;日本的文化娱乐业早在1993年就超过其汽车工业的年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1/5,其视听产品也超过其航天航空工业产品,成为其第一大出口行业。在国内,自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产业的成长也十分迅猛。据报道,北京市委、市政府在1996年就已颁布文件,将文化产业确定为北京市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进行重点扶植和发展,并下决心要用5年时间使北京市文化产业的总产值超过制造业的产值。所以,刘诗白先生在新著《现代财富论》中指出:“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拉动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还有人认为“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高技术’与‘高文化’联姻的时代”,文化产业将是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或‘黄金产业’,更有学者将其称之为“21世纪的最后一块暴利蛋糕”。

二、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拥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齐鲁文明,是文化底蕴、文化传统和文化创新资源丰厚的文化大省。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轴心文化的策源地,数不胜数的文化遗产、文物古迹、文化典籍、历史文化名人是山东特有的文化资源。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绚烂多彩的社会生活、乡土浓郁的民间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为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经济价值提供了巨大的开发潜力。比如,全省有60个省级文化先进县,29个全国文化先进县,被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达23个,是全国最多的省份。

近年来,山东文化产业发展非常迅速,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据统计,目前,全省文化企事业单位已有1万多家,从业人员达10万多人,总资产达160多亿元。从总体上看,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已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从全省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青岛为中心的滨海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济南为中心的山泉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济宁为中心的儒家文化、运河文化和黄河文化产业集聚区。三大集聚区以青岛为龙头,以济南为龙身,以济宁为龙尾,成巨龙腾飞之势。各产业集聚区内,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的特色文化产业茁壮成长,形成了强大的产业凝聚力。在滨海文化产业集聚区,以当地发达的制造业为基础,数字电视、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门类快速崛起。在西部的济宁,从最初的“孔子故里游”发展到如今已成为中国十大节庆之一的“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孔子这张独一无二的文化王牌,其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逐步释放出来。

文化产业企业集团不断壮大,支柱产业迅速成长,是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又一显著特点。按照市场经济要求,以集团化建设为突破口,山东大力扶植培育优势文化产业集团,经过整合,组建了大众报业集团、山东广电总台、山东出版集团、济南日报报业集团、青岛日报报业集团、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临沂日报报业集团等7家国有文化集团。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集团,全面提升全省文化产业档次,带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是山东发展文化产业的康庄大道。

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在全国率先举办大型公益文化项目推介活动,让公益文化项目面向市场“找婆家”;让文艺院团与企业自由恋爱、“文企联姻”;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催生出世纪天鸿书业有限公司、山东爱书人音像发行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民营发行公司,全省5700多家发行单位民营企业占了半壁江山;用市场运作的办法筹备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精心打造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交流平台以及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品牌。

三、山东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界定不清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是相互关联的两个范畴,都以文化为内容,然而性质、目标、方式、策略都各不相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中可以通过产业方式运作的那一部分,必然是经营性文化。这是由文化产业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公益性文化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偏重于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不以盈利为目标,不能被纳入产业的轨道,而应由非产业化的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提供。但实际发展中,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常常胶着在一起,既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市场化、产业化、企业化进程,也使文化事业发展跟不上社会和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要。

(二)思想观念陈旧,不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既创造了璀璨的民族文化,也有守旧落后的一面。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是一个产业问题,是市场问题,不再是传统的事业问题。因而,一些传统的文化观念与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冲突,成为产业发展的障碍。

首先,“伦理至上”观念与功利观的冲突。中国文化传统从道德标准上把人分成两类:“君子”和“小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导致禁欲主义。纯粹的文化人认为文化产业的崛起,标志着文化的沉沦、文化的堕落。而文化产业追求的则是收益最大化,讲求的是效率、效益和利润。

其次,“人治”观念与“法治”观念的冲突。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人治传统的国家,这种人治传统没有受到强有力的挑战和批判。“法治”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提倡和鼓励竞争,提倡树立忧患意识、进取意识、竞争意识。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创造,需要通过竞争激发出人们无穷的创新能力,所以,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没有法治的环境。

(三)文化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

宏观上,山东没有真正建立起文化产业发展的科学管理体制,现行文化管理体制政企不分、企事业相混的格局并未消除,文化企业难以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而管理体制上的不健全,也严重束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多头管理、令出多门使文化企业疲于应付。此外,现行的文化产业投资和融资体制严重滞后,多元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文化产业投资和融资渠道严重不畅,使急需资本扶持的文化产业项目只能是望梅止渴。

(四)结构分布不均衡,区域差异明显

从区域结构上分析,山东东部沿海地市无论营业总收入还是就业人数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有关数据显示,仅青岛、济南、东营、威海、潍坊、烟台等市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就占了全省文化产业总收入的半壁江山。2004年,济南市文化产业总收入为189.4亿元,增加值57.6亿元,占全市GDP的3.6%,从业人员4.84万人;青岛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00.63亿元,占GDP的5%,从业人员2万人;威海市文化产业营业总收入27.4亿元,从业人员约3.6万人,增加值15亿元,占全市GDP的1.5%;东营市文化产业营业总收入25.39亿元,实现增加值16.14亿元,占全市GDP的1.8%(包括油田),从业人员3.04万人;潍坊市文化产业营业总收入36.34亿元,增加值5.6亿元,占GDP比重2.91%左右,从业人员3万人;烟台市文化产业增加值2.3亿元、占GDP的1.5%,从业人员2.25万人。与东部沿海地市相比,中、西部的文化产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但是总量少、规模小、特色不明显、产业聚集力弱,明显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使山东文化产业的丰富资源和优势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

(五)投资渠道单一,开放程度不高

目前,山东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财政仍是主渠道,没有或缺少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而且,山东文化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刚刚起步,处于探索阶段。再则,山东目前的对外开放程度不高,文化产业招商引资起步时间不长,吸引外资规模不大。

(六)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素质不高,影响后续发展

山东虽是人口大省,但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不仅总量偏少,整体素质也不高,特别是农村基层文化人才匮乏。据相关资料显示,全省每10万人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低于全国3543人的平均值,在各省(市、区)中仅列第15位。人口文化素质不高,既影响文化受众的接受力和参与度,也影响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战斗力和竞争力。所以,总体上看,山东文化产业基本上还是以传统文化资源、传统工艺技术为主,科技含量偏低,附加值偏低,高素质人才短缺,市场竞争能力不强,成为制约山东省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构成发展的主要障碍。

四、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对于加快山东文化产业发展,我们提出了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文化产业远期发展战略和经营意识

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是文化产业较长时期内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重大措施。它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一个权威性的战略规划和明确方向。发展战略规划应包括:文化产业在山东现代化进程与未来经济中的位置;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方针;文化产业的基本要素和相应的政府行为、社会行为、经济行为、法律行为的原则;体制、机制和政策;主要目标与战略步骤等。在发展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制定体现一定指导性的实施计划,把文化产业真正纳入经济发展计划领域。山东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应利用山东距首都较近,属沿海开放省和渤海――黄海经济圈等优势,实施以旅游为龙头,以举办大型文体活动为契机的全方位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要实现这一战略,就需要全省统一规划文化产业的布局,发展文化产业的股份制集团。根据经济实力,瞄准重点项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重大项目进行精心选择、精心策划。

(二)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解决体制机制问题

文化体制改革一直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因。所以,山东应尽快理顺文化管理体制,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是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一是实行全行业统一管理,探索建立党管方针政策、人大立法规范、政府依法行政、社会自治自律的新型文化管理体制。二是建立推进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对全省文化产业促进工作统一规划、统一协调,避免由于条块分割造成的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三是紧紧围绕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企改制、转变政府职能4个环节,推进政企、政事和管办分开、国有文化资产监管、转企改制、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等工作。四是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建设,将目前政府部门承担的诸如制定和推广产品技术、质量标准,实行行检行评,职业技术培训等工作转移给行业协会,增强企业自我经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活力,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方式转变。

(三)落实、完善文化产业政策,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山东文化产业虽然具备了一定规模,但尚处于初始阶段,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实现文化产业的规范化发展。所以,必须努力建立起既符合国际规则,又适合我国国情、山东文化发展需要的文化产业政策。这就要求:第一,立法机构和相关行政部门应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和法规,规范文化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和各类文化企业的经营行为。积极引导合法经营,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合法经营者的权益。第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保护知识产权的地方法规,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第三,高度重视思想发动工作,在部门、企业和群众中广泛宣传和贯彻已出台的各项促进政策,为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打牢思想基础。

(四)拓展融资渠道,调整和优化文化产业的所有制结构

充分发挥财政、税收的杠杆作用。第一,政府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可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预算资金、文化事业建设费作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引导资金。第二,调整文化产业的税收政策,制定差别税率、税金减免、先征后退等优惠政策,广开筹资渠道,支持文化产业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逐步扩大文化产业直接融资比重,有条件的文化企业可以利用企业债券、股票等融资手段加速发展。另外,尝试建立文化产业基金,鼓励民营资本和外资向文化产业领域流动。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基础、以银行信贷和民间资金为主体、以股市融资和境外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弥补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中的巨大资本缺口。进一步打破国家包办文化的单一模式,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参与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多体制办文化的新格局。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公司,形成一批过得硬、叫得响的地方特色“文化品牌”。

(五)促进居民文化消费,大力发展山东文化要素市场

当前,应积极引导和提倡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通过建立学习型城市、建立各种文化市场、开展城市节庆、文化博览活动、搞活演出市场等方式提高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

同时积极发展文化要素市场,包括文化产权市场、文化资金市场、文化中介市场等。现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文化要素市场已开始出现。文化要素市场是实现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必要平台,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真正从“办文化”到“管文化”转变的重要制度安排。有了文化要素市场的运作,政府就可以逐步从许多领域中脱身,而成为市场的规划者、引导者和监督者。建议由省有关部门牵头,在全省建立若干文化要素市场,为文化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六)抓优势行业、优势地区发展,提高山东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大力发展文化内容产业,推进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形成以广播电视业为主体,兼营相关产业的现代综合传媒业。要加快文化信息运作数字化进程,建立文化网站;大力发展高科技娱乐设施和应用软件,全力推进文化产业的技术更新和改造,结合各个地方的特色和城市总体建设,改造一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文化娱乐和文化旅游场所;积极扶持和促进动漫游戏业、艺术品交易业、节庆会展业、文化经纪业以及艺术教育与培训业等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发展产业、打造文化品牌的同时,要逐步建立和健全产业链,加快产业集聚,要利用现代网络和媒体技术、节庆会展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文化产品的宣传和营销,以提高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文化产业优势区域发展方面,继续抓好以青岛为中心的滨海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济南为中心的山泉文化产业集聚区和以济宁为中心的儒家文化、运河文化和黄河文化产业集聚区这三大集聚区的发展,努力实现以青岛为龙头,以济南为龙身,以济宁为龙尾,成巨龙腾飞之势。与此同时,各地还应根据其资源特点及市场发育程度,选择和扶持一批重点发展区域,力争使文化产业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新兴支柱产业。

(七)进一步引进和培育人才,构建人才战略高地

文化产业能否快速发展壮大,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归根结底靠人才。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既需要懂经营、会管理、掌握文化规律的经营人才,又需要文化方面的专门人才。根据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山东文化产业运作人才不足与不适应文化产业发展并存,因此,应大力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应该是文化产业的经营人才、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尤其要培养既懂经营管理,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复合型优秀人才,使他们在促进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应积极主动地吸引优秀的国内外文化人才到山东发展,为他们提供发展空间,形成山东独特的优秀文化人才流入的洼地,构建山东文化产业活力竞相迸发的高端舞台。

参考文献:

[1]金元浦.文化生产力与文化产业[EB/BO].学说在线,2002-10-10.

[2]韩英.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EB/BO]. http://media.people.com.cn,2005-06-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山东整合文化产业资源、营造跨越发展优势情况分析[EB/BO].http://www.jrj.com.cn,2006-02-11.

[4]孙安民.北京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N].北京日报,2006-02-08.

篇9

关键词:电子政务;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政务逐渐兴起,为改善政府的行政环境,提高行政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十一五”期间,电子政务工作也被列为重点工作推进,由此,电子政务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国内外学术界,一般认为电子政务是指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技术基础,通过改革政府组织结构和政务工作流程,使“电子”与“政务”有机融合,以实现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改进政府服务水平的过程。本文以电子政务为研究内容,以电子政务为研究立足点,力图探寻电子政务的发展特点、困境。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轨迹来看,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以办公自动化为核心的起步阶段、以行政监督为核心的启动阶段和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实质性发展阶段。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电子政务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在发展进程中也存在相应的困境。因此,进一步探寻电子政务存在的困境及对策,对于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困境

我国高度重视电子政务的建设,并采取系列举措来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当前,由于信息化程度发展不平衡,电子政务发展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也存在发展困境,主要体现在:

(一)电子政务发展起步晚、发展慢

从当前电子政务的发展来看,起步晚、发展慢仍是制约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一大困境。具体来讲,一方面,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以办公自动化为核心的起步阶段、以行政监督为核心的启动阶段和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实质性发展阶段,发展阶段简单片面,导致电子政务发展缺乏规划,发展速度缓慢。另一方面,西方电子政务的发展速度迅速,而且发展成效显著,政府运用电子政务运作的能力和水平大大提高,然而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要看到的是我国电子政务尤其是电子政务在发展速度及成效上与西方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但是在现实情况来看,电子政务的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电子政务覆盖范围较窄

拓宽电子政务的覆盖范围,使电子政务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是推进其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就当前的情况来看,电子政务覆盖范围较窄的问题仍然存在:一是电子政务在服务内容上单一、片面,且服务内容覆盖面狭窄,缺乏系统逻辑的服务内容体系;二是电子政务的服务区域覆盖范围狭窄,一般只覆盖了基层较发达地区,但那些信息技术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说是严重缺乏电子政务的相关服务的;三是电子政务的服务领域狭窄,电子政务应具有多层次多角度的服务领域,但就现实状况看来,电子政务的服务领域较少,且服务领域分布不均,导致电子政务发展动力严重不足。

(三)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不健全

电子政务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为了促进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然而,就当前的况来看,我国电子政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这严重影响着我国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一是国家对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电子政务的立法明显滞后,导致电子政务的建设“无法可依”;二是电子政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尤其是政府信息管理方面更是出现了法律空白的问题,这严重制约了电子政务的安全健康发展。三是一些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不能与时俱进,更新换代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严重阻碍了电子政务建设的进程。

(四)电子政务技术水平落后

科学技术水平是推动电子政务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对于促进电子政务实现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一是电子政务技术的开发存在滞后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在电子政务的技术开发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导致推进电子政务的更新换代十分艰难;二是电子政务技术的应用存在滞后性。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取得了初步的发展,但其技术的应用水平还存在着较大的滞后性;三是电子政务的技术推广存在滞后性。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电子政务的发展具有先导性作用,引导着电子政务发展的新方向。但是从现实情况中来看,电子政务发展的技术推广的难度较大,推广水平相对比较落后,这也成为了制约电子政务发展的又一困境。

(五)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

信息安全是电子政务的生命,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个瓶颈。当前存在的网络系统缺陷、病毒侵害都对电子政务构成了威胁,电子政务尤为严重。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包括社会安全和技术安全两个方面:一方面,就电子政务的社会安全而言,主要表现在有关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居民道德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社会风气有待进一步改善。但是,国内至今尚未出台一部针对电子政务安全的专门化法律,电子政务的发展也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另一方面,从技术安全角度讲,虽然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有关电子政务的各种安全技术与措施不断推出与完善,网络技术的安全形势也得到持续好转;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网络结构的相对开放性使得电子政务的技术安全发展道路仍然坎坷。

二、影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原因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近些年来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此同时,电子政务发展的难度也不断加大,发展逐渐进入深水区,发展依然面临着困境,主要体现在:

(一)电子政务建设理念滞后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理念依然相对滞后。一是重开发轻应用,大部分电子政务的建设只是以增加电子设备、加大开发力度为主要形式,显然,这些简单的操作根本无法适应政府信息化建设,也根本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二是重形式轻内容,对电子政务的建设存在仅仅做外在宣传和走过场的现象,对其实质性的建设较少。三是重管理轻服务,在当代,电子政务的建设十分注重管理,但是在服务方面还没形成长远规划和统一协调的服务机制,服务水平低下。

(二)电子政务建设内容单一

电子政务建设,内容建设是重要方面,但当前来看,电子政务的内容建设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电子政务内容建设简单,仅仅粗浅的围绕在基础内容方面的建设,在保障内容方面涉足较少,建设内容单一;二是电子政务的内容建设重复、交叉,这种情况在电子政务的内容建设方面是普遍存在的,这样一来必然导致基层政府在电子政务服务过程中工作职能交叉,工作责任相互推诿,最后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三是电子政务的内容建设存在更新发展慢的问题,在现实情况来看,电子政务的内容建设缺乏创新,更新换代不能与时俱进,这也是电子政务服务内容建设的瓶颈。

(三)电子政务建设资金不足

充足的资金支持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保障,发展电子政务多方面、多层次都需要资金作为保障。但就当前来看,电子政务建设资金严重不足:一是国家缺少对电子政务的相关预算,电子政务的发展缺少基本的资金支持;二是电子政务建设需用资金多,但就现实情况看,电子政务资金十分紧张,使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步履维艰;三是电子政务的资金管理不到位,对电子政务的资金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和统筹;四是电子政务的资金使用效率低,其资金的使用缺乏统筹性和协调性,导致电子政务发展难度加大。

(四)电子政务建设队伍缺乏

推行电子政务建设,实质上是信息技术与政务工作的结合过程,这就要求有一支掌握核心信息技术的人才队伍,但就当前的情况来看,人才队伍的缺乏是导致电子政务发展困境的又一原因。一是在基层政府的岗位设置方面,缺乏对电子政务的专业岗位的设置,这是导致电子政务人才队伍缺乏的直接原因;二是电子政务人才选聘不科学、不合理,专业的电子政务人才不能选聘到岗位上来为电子政务建设做贡献;三是基层政府在吸引电子政务专业人才方面没有相关的优惠政策,且在其内部也缺乏相应的鼓励机制,因此,我国基层政府的人才缺乏和人才队伍不合理结构是其处于发展困境的又一重要原因。

(五)电子政务建设机制不完善

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是电子政务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也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条件,但是政府在这方面仍然存在许多缺陷。一是有关电子政务的机构设置不合理不科学,有的机构设置甚至形同虚设,毫无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二是电子政务的管理权限不明确,对电子政务的管理缺乏明确的分工和合作,而且内部存在职能交叉的现象,最后导致电子政务的发展无组织、无秩序;三是电子政务的管理制度制定不合理、科学化水平低,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不高、实效性差,导致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制度性保障。

三、解决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困境的对策

解决好现存的问题是促进电子政务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对于提高政府运作效率、提升政府形象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下文对切实解决电子政务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几点具体的解决对策。

(一)以创新服务为前提,提高电子政务的服务水平

实践证明,电子政务的难点不是技术,也不是资金,而是服务理念的更新和服务理念的转变。电子政务的推行,一是树立“民本位”的服务理念,以企业和公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前提和方向,也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二是树立顾客导向的服务理念,电子政务的发展要注意把握多样性的顾客需求,以低成本提供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服务。三是要树立公平至上的服务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社会公平正义,电子政务将公平至上作为服务理念是响应时展要求,提高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

(二)以加强人才建设为核心,提高电子政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电子政务对政府公务员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存量、应用技术水平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要建立一支优秀的电子政务人才队伍,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国家在选聘公务员的过程中,要设置有关电子政务专业技术的岗位,可以通过公开招聘和考试录用等多种途径,从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等引进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为后期的人才培养奠定基础;二是要对选聘到的电子政务的专业人才进行岗前的培训,可以选派一批已初步掌握电子政务操作技能的国家公务员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使他们熟练的掌握各种电子政务的相关技术,为今后工作的开展作准备;三是要对电子政务专业人才进行有效管理和定期的考核,要提高对电子政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真正实现专业技术管理和政府二次开发的部门化、专业化。

(三)以加大资金投入为重点,完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电子政务是现阶段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核心,而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电子政务的基本条件。就我国目前情况看,需要加大对电子政务的资金投入,来不断完善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国家应该更加重视对电子政务的建设,要把加大对电子政务的资金投入列入相关的议程,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物质支持;二是政府也应该更加关注对电子政务的发展,把电子政务的发展列入相关的预算,努力解决电子政务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是应该设置电子政务建设的专项资金,不断推进基层政府的网站建设和电子政务的网络系统化建设,不断完善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建设。

(四)以规范信息管理为抓手,促进电子政务信息科学管理

为了保证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政府必须要规范电子政务的信息管理,以促进电子政务的管理科学化。首先,制定电子政务信息管理的管理制度,不断规范对政府信息网络的建设、管理、维护,以制度的形式加强政府信息的管理,保障政府信息管理规范、科学;二是加强对基层政府公务员的培训,逐步提高他们对信息管理的技术和水平,不让信息管理出现混乱无序的状况,促进电子政务信息管理科学化。最后,要形成信息高效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着重加强对电子政务的信息内容的审核和监管,为信息的科学管理提供制度支持,从而真正促进电子政务又好又快发展。

(五)以完善法律法规为保障,着力推进电子政务信息安全

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进一步规范电子政务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但是,我国电子政务起步较晚,有关电子政务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对滞后。因此,完善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对于促进其发展十分重要。一是要制定相关的电子政务建设的法律法规,必须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真正保证基层政府网站正常运转,促进政府、公民、企业在网上的良性互动,而对那些本应该公开的信息资源却没有进行公开的政府部门要严格追究其责任,以此维护基层政府网站的规范性和权威性;二是要修改那些不合理、不科学的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规范基层政府网站建设,确保电子政务依法依规建设,为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徐晓林,杨兰蓉.电子政务导论[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190-191.

[2] 吴吉义.电子政务实践、前沿与案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15-17.

[3] 张建华.电子政务知识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 李一骁、赵庆海.服务型电子政务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3.

[5] 赵育梅.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4,2.

[6] 杨世木、司虎克.我国体育电子政务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3.

[7] 费蓉.我国电子政务现状及对策研究[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7,4.

[8] 何精华、刘慧.电子政务:中国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

[9] 吴昊、孙宝文.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实证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5.

[10] 李阳晖、罗贤春.国外电子政务服务研究综述[J].公共管理学报,2008,4.

[11] 孙晓勇.电子政务中存在的弊端与解决措施[J].民营科技,2011,2.

[12] 德权、雪娟、闫丽.电子政务法规政策建设:国外启示与中国状况[J].电子政务,2011,5.

[13] 黄泽民.电子政务信息构架设置的基本理念[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1.

[14] 汤志伟、赵生辉、贾文.国内电子政务研究的现状及趋势综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2.

[15] 杨经华.中国电子政务研究的基本特点与发展趋势[J].现代情报,2011,1.

篇10

【关键词】农村;社会救助; 扶贫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4041(2007)10-0008-03

社会救助是对因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不能维持最底生活水平的公民,由国家和社会给予一定的物质援助的制度。在我国农村社会救助领域,现行的主要政策措施有五保供养、特困户救济、临时救济、灾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政策等。由于各项政策的出发点、目标、标准都有很大差别,并没有合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社会救助,各项制度在面对贫困这一课题时既有重叠交叉,也有覆盖不全,导致资源浪费,政策效果不明显,应保却未保的现象时有发生,迫切需要整合政策,建立中国农村社会救助新体系。

1我国现行农村社会救助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传统五保制度不适应需要,救助资金严重不足,救助范围窄,水平低。面对农村的贫困问题,传统的农村五保救济制度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①救济范围太窄。全国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有570万人,已经纳入到五保供养体系的有320多万人,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应保尽保”。②救济经费不足。随着近年来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推开和取消农业税,不少地区由于村级财政困难,申请、审核五保的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多年没有审批新的五保供养对象。五保供养的资金来源在税费改革之前主要来自村社农民互助,而不是政府的公共财政,税费改革之后尽管经费来源从村社转向财政,但鉴于人数统计和人均标准的信息收集和传递等问题,财政拨款的总额已经不足,再加上五保拨款采取加入中央财政对乡村总体转移支付额打捆下拨,常常在执行中被各种名目所侵占,发到五保户手上就所剩无几。③集中供养与分散供养出现矛盾。集中供养与分散供养是两种不同的五保户供养方式,区别在于五保对象进农村敬老院还是在家生活。由于集中供养的标准远高于分散供养,大约高出1-2倍,以至于按分散供养标准拨付的五保经费不合理地集中到敬老院中的五保户,分散供养的人均资金被摊薄。

1.2救助对象难以对准最需救助人群,扶贫政策未摆脱“救富”倾向。近十几年来,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集中财力针对贫困地区开展的大规模扶贫项目,的确提高了贫困地区发展的潜力,使我国贫困人口数量有所降低。但是,这种针对地区的大规模帮扶政策也导致了一些问题:①扶贫资金投入量很大,但是扶贫效率不高,资源投入与效益产出不对称,很多扶贫计划着眼于建设项目,贫困户未能直接受惠,贫困人口的教育素质、民主法治能力等也未能得到有效改善。②扶贫项目由于惯性使然以及权力控制等因素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摆脱“救富”倾向,扶贫方面的大量投入未能有效地缓解农村贫困户的生活。一些建设投资项目由于设计上的原因或者在基层出现了政策走形,相应的资源仍掌握在小部分基层的相对强势团体中,难以真正用于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贫困农民,部分情况下并没有达到缩小贫富差距的目的,这使人们对扶贫工程存有疑问,甚至影响了政府形象,破坏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目前,政府尽管开始注重在全方位扶贫上下工夫,但由于缺乏与救济性扶贫政策的整合,致使一对农村扶贫的固定投入并没有带来解困目标的稳定实现,相反出现了贫困反弹的势头。另一方面,实施传统的给予性救济的同时,人们往往忽略了同时采用现代扶贫救助这一积极的工作思路。

1.3农村社会救助量大面广,资金严重不足,筹资方式混乱。据统计,我国目前农村接受各种定期救济(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救济)的人数约有1160多万人,接受各种定期救济的农户(包括困难户、五保户等)约有632.7万户,农村中接受临时救济的有2009多万人次,而实际需要救助的人数还远不止此。目前,中央直接的投入仅有救灾补助资金,各种扶贫贷款、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以及世界银行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农村发展战略也把重点放在加大对农村水利、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增加教育和卫生投入上。但是一些地区的地方政府申请到的扶贫资金并没有落实到预定的目标上,贫困家庭未能从扶贫中得到好处。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社会救济资金不足、来源有限,而救灾款相对资金充足、来源渠道通畅,因此,向上级多报灾情人数、争取更多的救灾款拨付,成为大部分地区筹措农村社会救济资金的主要方式。其实,救灾与扶贫常常可以统一起来。在灾情面前,没有任何储蓄的特困户、贫困户最需要救助。救灾资金既可以用于农村灾后的应急救助,也应该用于灾后较长一段时间的社会救济工作。但是,由于资金的来源渠道不同,救灾的资金不能挪作它用,导致争取救济资金的良好愿望与虚报受灾面积和人数的错误手段相结合。在错误手段下,良好的愿望被扭曲,利用每年的报灾时机任意套取救灾款补救济缺口的现象在各地时有发生,以筹措特困救济和临时救济资金为名的灾情报送甚至成了一些人大搞腐败、贪污救灾款的防空洞。这种现象正在悄悄地定型化,成为扭曲救灾政策的一种潜机制。

2推进农村社会救助的措施

2.1整合现有救助资源,建立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灾民救助为主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将现有的农村救灾、低保、特困户补助、医疗救助等制度性救助项目,以及临时帮困、送温暖等各种临时应急性救助项目,适当加以整合归并,使整体制度更加简约和易于操作。可以考虑:继续保留灾民救助项目,但应进一步完善制度和管理,适当提高救助标准;取消农村五保、特困户救助以及各种临时性、应急性救助项目,用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取而代之;将医疗救助纳入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具体地说,就是并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一种解决贫困问题的补救机制,是现代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其意义和作用十分重要。建立农村低保制度要坚持城乡统筹,与城市低保制度合理衔接,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以省为主体,中央财政给予支持。各省可以设立不同的保障线,发达地区可以高一些,欠发达地区可以低一些。标准应参照当地农村居民维持最低生活所需要的基本支出来确定。

2.2规范农村社会救助管理。农村社会救助的对象主要是农村五保户、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以及经政府批准的其它需要救助的特困户等。应对不同的救助对象采取严格的分类,根据不同救助对象的切实需要给予救助。对救助对象先根据其基本情况进行初步分类,再深入到基层进行村民委员会调查、民主评议小组评议、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市区民政局审批等,最后确定救助对象的种类。由于救助对象人数多,救助内容各有区别,资金监督管理的难度相当大。因此,为了保证救助资金的安全,确保资金能真正落实到每个救助对象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资金管理办法执行,从制度上规范农村社会救助资金运作程序,确保财政社保资金的安全运行。要坚持救助资金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社会化发放的原则,理顺资金管理拨付体制,建立救助资金投入的自然增长机制,解决工作经费,增强农村社会救助资金的调控能力,使有限的救助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2.3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法律体系,推进救助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社会救助法律体系包括实体救助法律制度和程序救助法律制度两个方面。实体救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对社会救助对象在什么条件下享受国家提供的物质保障及应得物质利益的数量、形式等予以明确规定,使社会弱者群体的实体权利具有法律依据,成为“合法权益”,而不再是某个部门的“施舍”和任意行为。程序救助是指社会弱者群体依照实体救助法律规定所享有的物质利益,应通过何种法定程序得以实现,在实现该利益的过程中发生纷争如何解决等,这里涉及到法律援助制度。

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救助法律体系的日益健全,社会弱者对各种利益和权利的纷争必然会越来越多地表现为诉讼或非诉讼形式。但又由于社会弱者普遍经济收入不高,对法律规定和有关程序知之甚少,亟需政府对其提供法律援助。一方面要建立完备的法律援助机构,包括管理机构和实施法律援助机构,落实法律援助的经费来源;另一方面,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援助法,以确保社会救助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切实执行。从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乡二元结构、人口分布尤其是农村人口占大多数,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基础薄弱等情况看,制定和颁布《社会救助法》的条件应该说是成熟的。要通过立法形式,对社会救助对象在什么条件下享受国家提供的物质保障及应得物质利益的数量、形式等予以明确规定,使困难群体获得救助有法律依据。

2.4积极培育民间公益性社会救助组织发展,实现社会救助主体的多元化。在社会救助体系中,政府是当然的第一责任主体,但仅靠政府是不够的。要实行政府救助与社会救助相结合,探索建立多元筹资体制,扩大救助资金的来源渠道。对企业和个人用于社会救助的捐资要给予税收政策优惠。对企业和个人捐助设立的民间救助基金,由基金管理机构自行管理。政府也可以向民间救助基金注入一定的资金,共同参与救助基金的管理,确保救助资金规范运作、服务社会。同时,要加强对民间公益性社会救助组织的监督,监督各类慈善基金会及其它具体开展社会救助项目的公益组织的行为,监督慈善资源的募集、管理及使用情况,尤其要加强对各类基金会所募资金使用情况的规范和监督;民政部门通过年检把握社会公益组织的运转情况,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由社会公众对社会公益组织实行全面的监督。

在民间组织发展过程中,要始终把以服务“三农”为主的各类农村专业协会,以服务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为主的各类工商协会、行业分会、商会,以及服务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升为主的社会公益性社团、民办非企业作为重点;同时,要积极培育社区民间组织,充分发挥其在维护弱势群体利益、满足社区居民需求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综合全文,传统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已经难以适应现阶段新世纪、新形势的需要,我们应以一种积极创新的思路来整合传统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只有确立政府在社会救助中的主体地位,加快社会救助的立法,完成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的对接,提高其手段的先进性和程序化,就一定能建立健全一种城乡协调、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

参考文献

[1]杨团,《对中国农村社会救助政策的框架性思考》,《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2]李学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求是》2005第7期

[3]薛兴利,《试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