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2: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股票投资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股票投资的认识

篇1

众所周知,我国股票市场上的交易一直都很频繁,交易量惊人。尤其是我国股市的年平均换手率之高更是令人咋舌。通过表1我们可以更为直观的发现这一事实。

表1 中国股票市场年平均换手率

单位:%

19941996199819992000200120022003

沪市换手率1134.7913.4453.6471.5492.9269.3214250.8

深市换手率583.81350.4406.6424.5509.1227.9198.8214.2

资料来源:中国股票期货统计年鉴2004

正因为这个原因,很多学者就认定我国证券市场上存在着过度交易的现象。这样的判断未免有些武断,因为影响投资者交易频率的因素很多,例如投资者的禀赋、资金、掌握的信息、投资目的等条件的不同都会带来不同的交易方式和交易频率。笔者认为过度交易不仅仅是指数量上的过度,换手率的高低本身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所发生的交易是否合理。因此,我们只有通过考察分析投资者的交易的合理性才能判定是否存在过度交易情况。

二、实证样本

在对过度交易进行了重新的认定之后,我们将借助于苏南某证券公司提供的个人投资者的交易数据进行相应的实证分析。

1.对样本数据的描述

本文使用的数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2002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股票的股价数据。

(2)苏南某证券营业厅开户状况数据。本数据包含了在该营业厅开户的所有个人投资者中以随机抽样方式取得的544个样本的资金账号、开户时间、性别、年龄等几个方面的数据。

(3)上述样本投资者于2002年1月1日到2004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的所有股票交易记录。本数据包含交易发生时间、资金账号、买卖标志、股票代码、买卖数量、交易后股票余额、成交金额、清算金额、佣金以及印花税等一系列的交易资料。

由于数据的可得性的问题,我们未能找到一个包含了完整牛市和熊市在内的完整周期的样本。只能根据所得数据的实际情况选择了2002年初到2004年底这样一个时间段,所幸在这个时间段内也存在一个中期反弹的次级趋势,时间大约持续了近半年,基本符合我们的意图――寻找到了一个较完整的行情周期,这样一来,可以更为全面的说明问题,对大市走势不同时投资者的交易行为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强化我们的结论,而且可以将由于大市的变动而带来的对投资者收益上的影响剔除掉。

另外,为了消除残存偏差,我们是请数据提供方在所有的账户资料中随机抽取了544个投资者作为研究对象。

2.对样本的筛选和剔除

我们随机抽取的544个样本当中,并不是所有的账户资料都能用于实证分析,有一些账户长期处于休眠状态,没有发生任何的买卖交易活动,对于这样的账户由于它们对于实证结果并不产生影响,所以在研究正式开始之前我们就将其剔除在了研究样本之外。

另外,本文主要是针对个人投资者的股票交易进行分析研究,因此,在剔除了休眠账户之后,我们又进一步的对样本进行筛选,将那些非股票类的交易条目也剔除了出来。

三、实证分析思路

1.检验指标的建立

本文将用买进股票的平均收益率与卖出股票的平均收益率之差作为判断是否存在过度交易的指标。

下面我们就通过对几个概念的确定来建立该指标:

(1)各个投资者买进股票的平均收益率RbjT。

Rbj,T=∑Rbij,Tnb

其中,RjbT表示第j个投资者所有买进的股票在T个交易日后的市场表现。

nb表示第j个投资者所进行的买进交易的总笔数。

Rbij,T表示第j个投资者所买进的第i只股票在T个交易日之后的收益率。

Rbij,T=Pbij,T-PbijPbij

其中,Pbij表示第j个投资者在买进第i只股票的价格

Pbij,T表示第j个投资者所买进的第i只股票在T个交易日之后的股价(2)各个投资者卖出股票的平均收益率RsjT。其计算过程与上面所说的RbjT的计算一样:

Rsj,T=∑Rsij,Tns

其中,Rsj,T表示第j个投资者卖出的股票在T个交易日之后的平均收益率。

ns表示第j个投资者所进行的卖出交易的总笔数。

Rsij,T表示表示第j个投资者所买进的第i只股票在T个交易日之后的收益率。

Rsij,T=Psij,T-PsijPsij

其中,Psij表示第j个投资者在卖出第i只股票的价格。

Psij,T表示第j个投资者所卖出的第i只股票在T个交易日之后的股价(3)检验指标DRT,即买进股票的平均收益率与卖出股票的平均收益率之差,也就是我们在前文中提及的检验是否存在过度交易的指标。

首先,对应着各个投资者账户求取DRj,T。

DRj,T=Rbj,T-Rsj,T

其次,将结果汇总,取得样本总体数据DRT。

DRT=∑DRj,TN

其中,N表示投资者样本个数。

2.待检假设

我们的假设根据是否考虑交易成本分为两类:

(N1)考虑交易成本时,若买进股票的平均收益率与卖出股票的平均收益率之差小于交易成本的话,则认定投资者存在过度交易现象,即H0:DRT≥C;H1:DRt≤C。

(N2)不考虑交易成本时,若买进股票的平均收益率与卖出股票的平均收益率之差小于0,则认定投资者存在极端的过度交易现象,即H0:DRT≥0;H1:DRt≤0,而且最终计算得到的结果越小,过度交易的现象越严重。

3.置信区间的估计

在得到买进股票的平均收益率与卖出股票的平均收益率之差这一统计指标之后,我们仍需对该统计量进行置信区间的估计。在这里我们选择采用偏度自举调整后的t统计量(Bootstrapped Skewness-Adjusted t-statistic)对统计量的精确度进行检验。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利用统计软件Stata提供的软件包直接计算出统计量的偏差矫正(Bias-corrected)置信区间。在Bootstrap过程中,所有计算的重复操作次数均取500次,同时,我们利用全部样本进行重复抽样,即m=N。

四、实证结论

利用前面的方法,我们对数据进行了计算和检验,得到了以下结果。

1.总体情况

具体结果我们可以从表2中清楚的看到:

表2 交易发生后的T个交易日后股票的市场回报率

21个交易日42个交易日84个交易日

买卖收益差值(DRT)-0.00976-0.01516-0.01821

差值标准差0.000260.000510.00017

95%置信区间(BC)(-0.01085,-0.00792)(-0.01595,-0.01428)(-0.02112,-0.01662)

从表二中我们可以发现,就总体情况而言,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我们从表中可以直观的看出,对于三个不同的持有期,买进股票的平均表现均不及卖出股票的平均表现。而且假设N2可以在9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零假设,接受备选假设,这就意味着投资者存在着过度交易的现象,进行了一些不合适的交易。

由于DRT<0,则DRT必然是小于交易成本C的,因此,无须对N1假设进行检验了,我们可以直接拒绝零假设,接受备选假设。

2.分时段分析

前面我们从总体上分析了我国投资者的交易情况,下面我们按照股市行情的变动进行分时段的讨论:表3是所有投资者在2003年11月12日~2004年04月12日间的交易股票的市场回报率情况,这段时间我国股票市场处在一个中期的调整反弹阶段,上证指数从1317.79点回升至1783.01点;表4是所有投资者在2004年04月12日~2004年09月10日间的交易股票的市场回报率情况,这段时间股价又出现了回落,是一个下降阶段,上证指数又从1783.01点下降至1259.43点。

表3 上升阶段表现(2003年11月12日~2004年04月12日)

21个交易日42个交易日84个交易日

买卖收益差值(DRT)-0.02017-0.01351-0.01086

差值标准差0.000580.002010.00034

95%置信区间(BC)(-0.02451,-0.01823)(-0.02001,-0.01136)(-0.01154,-0.00941)

表4 下降阶段表现(2004年04月12日~2004年09月10日)

21个交易日42个交易日84个交易日

买卖收益差值(DRT)-0.00245-0.01295-0.00722

差值标准差0.000140.001090.00056

95%置信区间(BC)(-0.00321,-0.00192)(-0.01318,-0.01204)(-0.00856,-0.00612)

对应着两个不同的阶段,投资者买卖股票的市场收益率之差都是小于0的。说明不论在市场行情好的时期还是在市场环境不理想的时候,投资者都会出现过度交易的现象。

我们再对反弹和回落两个阶段的投资者选择的股票的平均收益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比较研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市场总体处于反弹阶段的时候,投资者所购进股票和售出股票的市场回报率的差值小于市场总体处于下降阶段的时候。前文中,我们说过了当DRT

这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当股市环境好,大多股票都在大市良好的环境中顺流而上,股价飚升时,投资者也信心大增,放开手脚进行大量的买进卖出,而且都认为自己会盈利,过分乐观;但是到了股市表现不佳,特别是长期的熊市之后,投资者们的自信心倍受打击,在一次次的失误之后,他们的投资行为也趋于冷静,甚至有些畏首畏尾,不敢轻易出手,这虽然会错过一些适当的投资机会,但是也避免了很多失误的操作。

篇2

关键词:家庭理财 股票投资 生命周期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除了满足日常生活的必需开支之外,人们仍然希望在家庭账户中留下一笔财富,以备不时之需。传统意义上,家庭会选择把资金存入银行,以防范手持现金带来的风险。而目前较低的银行存款利率和通货膨胀压力使得家庭银行存款的实际利率成为了负值,家庭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把资金存入银行,而是试图寻找更加有利可图的理财产品。在近年兴起的理财产品中, 股票由于具有高收益性、高流动性等优点,在居民家庭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上交易的普及,股票交易的操作也越来越简易,股票已经成为除银行存款外最主要的理财产品。那么,目前我国城市居民家庭有多少比例投资了股票?是否投资股票与家庭投资者的年龄、学历、收入、职业背景等因素之间是否存在着决定关系?家庭投资股票的动机是什么?家庭计划将股票投资所得用于哪些方面?家庭选取股票依据哪些信息?其收益率如何?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一方面揭示出了我国城市居民家庭在投资理财过程中一些不理性的行为和决策,另一方面也对家庭做出这些决策的客观原因进行了挖掘和分析,进而为家庭投资者提供决策上的参考,同时也为完善市场规则提供数据支持。本文的数据来自于笔者进行的“城市居民家庭股票投资行为调查”。该调查时间为2011年1月至2月,利用中国人民大学部分大学生、研究生寒假回家等方式发放调查问卷,共在全国71个城市抽样调查了20岁至80岁的800户居民,最终回收了问卷317份,其中有效问卷286份。从样本的分布情况来看,调查对象男女比例相当,年龄大多介于30岁至50岁之间,职业以事业单位员工、金融单位员工和公司职员为主,其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至5000元的收入阶层所占比重较大,所选城市遍布全国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本文采用的调查问卷分为基本信息与股票投资状况调查两部分。基本信息调查包括家庭所在城市,家庭中理财主要决策人的性别、年龄、学历、职业、职务、金融知识学习程度,以及家庭人均收入等。在下文的讨论中,将以家庭中理财主要决策人的基本信息代表家庭的特征,所有有关被调查者个人信息的描述均为家庭中理财主要决策人的信息。股票投资状况调查主要包括投资动机、决策信息来源、收益、预期等等。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定量分析和整理,得出一些基本结论,并对发现的新现象、新问题进行解释探索。

二、投资股票家庭与非投资股票家庭特征分析

(一)投资股票家庭特征分析投资股票家庭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投资动机分析。从微观上来讲,以家庭为单位的理财投资行为,其基本动机是保证家庭资产的保值与增值,而从宏观来讲,家庭理财是社会实现金融资产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面。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有63.7%的家庭选择将资产用于购置股票,期望获得更高的收益。这些家庭开始从事股票投资的原因多种多样,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通过问卷显示,大部分家庭对股票这种投资方式愈加青睐,这说明家庭成员对家庭理财的多样性有更高的了解,而不仅局限于银行存款,家庭成员有更高的风险意识,具有通过高风险投资获得高收益回报的期望。

(2)投资资产中股票所占份额与家庭人均收入的关系。数据表明,随着家庭人均收入的增加,全部投资资产中投入在股票市场上的比例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规律见(表 2)。收入水平低的家庭由于生活必需消费尚不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故只将少量的资金投入股票市场,从而将较多的资金投向风险低、收益稳定的理财产品;收入水平高的家庭,由于拥有较多的闲置资金,风险承受能力强于低收入家庭,故可以在股票市场上投入较多的资金。

(3)收益使用计划与生命周期的关系。股票投资资金来源方面,有95.8%的受访者的资金以家庭收入为主,这也表明了我国城市居民稳重的投资方式。为了便于以后的分析,特在此做出假设,认为人们进行股票的投资资金来源均为家庭收入。根据效用理论,人们通常试图平滑自己一生各时间段的消费,从而达到整体效用的最大化。通常来讲,工作中的投资者主要有两种类型,按照其投资时所使用的资金性质可以分为A和B见(图1)。A型投资者的特征是处于事业刚刚起步的阶段,收入尚不能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他们用自身具有的有限资金投资股票以期望获取更多收益提高当期的生活水平。B型投资者的特征是经过了一定时期的工作积累,拥有了较为雄厚的财富基础,收入水平已经超过了当期的消费需求,因此可以将这些闲置的资金投资于股市,用以提高未来乃至退休后的消费水平。为此,对投资者按照当期收入能否满足当其当期消费需求进行了分类,并对其对投资收益的使用计划分别进行考查见(表3)。通过数据比较发现,在A类投资者中,人们更多地愿意将投资所得用于日常生活消费,从而提高当期的生活水平;B类投资者则表现得更有远见,他们较少地将所得收益用于当前的消费,而更多地愿意将收入用于以后年度的各种消费中。

(4)股票资产投入比例与生命周期的关系。(表4)是经计算得出的不同类型投资者(A:当期收入水平不能满足当期消费需求;B:当期收入水平可以满足当期消费需求)投资于股票市场的资产与家庭全部投资资产的比例。从(表4)中可以看出,A型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的投资份额要高于B型投资者。事实上,A型投资者尚处于基本财富积累阶段,当期的收入对于他们来说是必需收入,一旦损失基本生活水平将受到极大影响,因而A型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相反地,B型投资者拥有较多的财富,其在基本生活水平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更多地运用闲置资金进行投资,因而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然而数据却显示,A型投资者对股票的投入份额高于B型投资者,这尽管体现出A型投资者对财富的迫切需求,但考虑到股票市场风险较大,A型投资者仍然应当较少地投资于股市,而投向基金、债券等收益较为稳定的理财产品。

(5)选取股票时所依靠信息与专业知识学习的关系。为了考察金融、经济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对选股方法的影响,将所有股票投资者分为三类:专业学习者,主要通过本科、硕士、博士专业学习相关知识;自主学习者,主要通过培训班、书籍、网络等其他渠道学习;未学习过相关知识的投资者。从选取股票的信息来源方面来讲,专业学习者和自主学习者中有较大比例在投资时依靠自己的知识选取股票,而未学习过相关知识的投资者则主要依靠亲友推荐的方式。此外,专业学习者和自主学习者也较多地通过媒体分析和理财机构获取相关的信息,而未学习过相关知识的投资者由于自身知识能力所限,对主流媒体和理财机构分析股票时采用的术语和表述在认识上仍然存在一定困难,故较少地依靠这些渠道见(表5)。从选取股票时看重的因素来讲,专业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投资者与未学习过相关知识的投资者在企业近期重大事项和小道消息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未学习过相关知识的投资者对企业近期重大事项与小道消息的看重程度明显高于专业学习者和自主学习者。这是因为未学习者对企业的其他方面了解相对薄弱,企业发生并购、重组等重大行为,以及有关企业重大事项的小道消息的传播,都会对他们的判断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另外,从投资者不同的学习类型来看,专业学习者最看重的是K线图,这是因为他们系统地学过相关知识,对K线图背后的含义理解较为透彻;自主学习者最看重的是宏观经济走势,这说明他们学习了一些金融、经济知识,对宏观经济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但微观技术分析的水平相比较与专业学习者来说略低;未学习过专业知识的投资者更看重企业的财务数据,这是因为企业财务数据表述清晰,企业盈亏状况一目了然,对未学习过相关知识的投资者来说更易接受,如(表6)所示。

(6)股票投资者收益获取方式分析。对于投资股票的家庭来讲,一般获取收益的方式有两种:买卖价差和公司红利。如果以买卖价差为方式来获取收益,则意味着对股票的投资倾向于短期、投机。而以公司红利为方式来获取收益,则意味着对股票的投资倾向于长期,以公司的盈亏作为标准来获取收益。根据调查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在投资股票的185户家庭中,以买卖价差的方式获取股票收益的占95.2%,而根据公司红利方式获取股票收益的仅占4.8%。这说明中国的股民投资股票获取收益的方式绝大部分是通过买卖价差的方式获取。相关数据显示,中国股市的换手率显著高于NYSE、NASDAQ、东京、伦敦等较为成熟的股票交易市场,这实际上是由于很多投资者在并不真正了解股市的意义、各种股票的发展潜力及上市公司背景的情况下,盲目入市, 企图以低买高卖赚取差。而从这一方式可以看出,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仍然不够完善,市场机制不够有效,投机者大量存在,大量资源消耗在了技术分析等非实体经济层面。原因在于中国股票市场成立不久,投资者对股票市场大多并不具备足够的认识。由于技术分析能力薄弱,人们对一些非官方信息大多抱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盲目听信他人的建议进行股票的买卖,从而导致股票换手率较高,股票收益以买卖价差为主。此外,上市公司分红较少也是导致股票市场投机现象严重的重要因素。

(7)股票投资者收益率分析。经计算所有被调查者近三年(2008年至2010年)的股票年平均收益率约为2.76%。根据央行近三年银行存款利息的数据进行加权平均计算,银行三个月、半年、一年的定期存款年利率分别为2.21%,2.53%,2.83%。所有被调查者近三年的股票年平均收益率低于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表明我国城市家庭股票投资者投资收益率普遍偏低。为了研究股票收益率与从事股票投资年份的关系,将股票投资者按从事股票投资年份分为短期投资者(3年以下)、中长期投资者(4年至6年)和长期投资者(7年以上)。对应的近三年平均收益状况见(表7),从(表7)中可以看出,随着投资年份的增长,股票投资的收益率确实呈上升趋势,这说明随着从事股票投资地进行,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规律、动向的把握能力将随着经验的积累不断提升,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为此,建议新入股票市场的投资者谨慎投资,可以以锻炼自身对股票市场行情的观察力为主要目标。当具有足够的经验和判断能力后,再进行大额股票投资。

(二)未投资股票家庭特征分析 在被调查的286户家庭中,没有投资股票的家庭有96户,占33.6%。在调查这96户家庭没有购买股票的原因时,认为“股市风险过大”导致没有投资股票的最多,占57.4%;认为“时间精力不足”而导致没有投资股票的占据36.6%;认为“资金不足”而导致没有投资股票的占31.7%,如(表9)所示。由此可见,对于没有投资股票的家庭来讲,股票的风险性、投入时间精力、资金成为限制家庭投资股票的三个主要因素。股票投资对于家庭理财来讲,仍然是高风险金融产品,家庭理财更注重资产的保值,家庭的投资意识是趋于风险规避型。当问及家庭在满足何种条件下将投资股票时,问卷显示:在96户家庭中,认为“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占45.2%;认为“拥有充足资金”占据41.3%,认为“股市行情好”和“掌握相关经济、金融等知识”各占25.0%。此外,仍然有15.4%认为“无论如何也不会购买股票”见(表10)。由此,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充足资金、乐观的股市行情成为家庭将有意愿购买股票的三个主要条件,这与家庭目前没有投资股票的原因大体一致。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仍有部分家庭认为“掌握相关经济、金融等知识”这一条件较为重要,表明股票投资区别于银行存款、债券等其他收益率较为固定的金融产品,对于投资股票的家庭来讲,如果想获得较高收益,相关的专业知识是必要的,这就要求投资者对于股票投资的一些基本原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研究,也将必然花费投资者的时间和精力。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是仍然有一部分家庭“无论如何都不会购买股票”。从中可以推测,这一部分人群对股票的风险有过高的预期,并且对股票市场的信心不足,同时也是风险规避者。

三、结论

从以上调查中可以发现:股票投资也已经越来越受到家庭居民理财的重视和关注;投资资产中股票所占份额与家庭人均收入成同向变化趋势;收益使用计划与生命周期呈现合理的对应关系;股票资产投入比例与生命周期的关系有待改善;投资者选取股票时所依靠信息与专业知识学习情况呈现合理的对应关系;股票市场投机现象较为严重;股票收益率随着从事股票投资年份逐渐上升等。调查结果显示,15.47%的受访者未学习过金融、经济等相关方面的知识,而这些投资者中绝大多数没有学习相关知识的打算。建议这些投资者适当地通过新闻、媒体、网络、书籍、培训班等渠道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掌握股票投资技能,从而做出对自己更加有利的决策。此外,对于目前收入水平尚不能满足当期消费需求的投资者,建议较少投资于股市,而更多地投向基金、债券等收益较为稳定的理财产品。本文仅是对我国城市居民家庭理财做了初步的调查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理财将会更加重要,有关家庭理财方面的研究会更加深入细致,希望为将来有关家庭理财的研究提供参考,推动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步淑段等:《农民家庭理财现状问卷调查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9期。

[2]邓平、余学斌、苏毅:《湖北省城镇居民家庭理财模式实证分析》,《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3]卢家昌、顾金宏:《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南京的证据》,《金融发展研究》2009年第10期。

[4]史代敏、宋艳:《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实证研究》,《统计研究》2005年第10期。

[5]田剑英:《家庭理财》,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6]朱小斌、江晓东:《中国股市高换手率:行为金融学的解释》,《学术问题研究》2006年第1期。

篇3

我国证券市场从1990年诞生至今,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境内股市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市场,各项规则制度不断趋于完善,也正逐步同国际市场接轨,对我国经济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由于我国股市的功能定位过于偏向融资,而缺乏对投资者的权益保护。

纵观2012、2013年股票市场,A股市场持续低迷,年涨幅只有2%,A股上市公司业绩相比2011年整体业绩几乎是“原地踏步”,沪市有110家公司出现亏损,占总数的11.53%。“毒胶囊”、“塑化剂”、“地沟油”等等一系列事件引起的市场混乱,让持有相关公司股票的投资者权益受损。据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公司公布的《2012年中国证券投资者综合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盈利的投资者占调查总数的28.38%,亏损的占71.62%。令广大投资者欣慰的是,投资者权益保护这一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初步取得一定成效。近几年,证监会开始将投资者权益保护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源头上保护投资者利益,一方面不断制定新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另一方面加强市场参与者的监管力度,特别对违法违规行为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坚决予以查处。致力于投资者保护的专门机构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已经于2011年11月底正式成立,投保局主要负责证券期货市场投资者保护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指导、监督检查、考核评估。

为了了解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的护状况,笔者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开通了中国股票投资者财务权益保护网(ivfip.com,2013年3月7日开通),通过腾讯微博、新浪微博等多家网络媒体公开该网站,面向全国股票投资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打印纸质调查问卷(内容与网络版相同)派专人发放并收回。问卷涉及的内容包括投资者的性别、年龄、入市时间、收入状况等,问卷的类型有多选和单选,其中多选6个,单选51个。

截止到2015年9月20日,网站浏览量达到2000多人次。一共收回问卷737份,有效问卷624份。其中,网络调查问卷537份,有效问卷451份,有效率为83.99%。收回纸质调查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73份,有效率为88.5%。

二、调查结论

笔者经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参加股票投资的以男性为主,年龄一般在30岁到51之间,学历普遍较高。

表1  投资者的性别、年龄描述性统计量表

通过表5可以绘出以下饼形图:

图1  我国股民学历水平分布饼形图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中男性居多,占61.54%,女性仅占38.46%。笔者认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应该是:股票投资的风险比较大,而男性投资者更愿意冒较大风险,他们认为高风险往往能带来高回报。而女性往往以家庭为重,比较害怕投资失败,所以投资于比股票风险小的项目如购买债券、基金等。另外也不难看出我国的股票投资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上,占86.05%,30岁以下仅占13.95%。这与实际情况完全吻合的,因为股票投资需要资金,而30岁以上的人往往事业和收入都比较稳定,这就为股票投资奠定了经济基础。从图3-1可以看出我国股民70%左右本科及以上学历,本结果可能与全国实际情况不一定相符,与本次选取的样本有关,因为本样本主要来自网络,能主动在网上接受调查者往往学历较高。

男性比女性投资收益高,长期投资比短期投资收益高,入市时间长的投资者收益高,学历高者收益水平高。

表2 投资者的2014年股票收益水平按照性别分类表

表3  投资者的2014年股票收益水平按照投资习惯分类表

表4  投资者2014年股票收益水平按照入市时间分析表

表5  投资者2014年股票收益水平按照学历分类表

根据表2简单计算可得男性盈利百分比为22.91%(143/624),女性盈利百分比仅为9.78%(61/624),所以可以看出男性比女性在股票投资中收益水平要高。从表3可以看出我国股票投资者的投资习惯:34.62%(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人喜欢短期投资,即买入后很快卖出,57.19%(差不多三分之二)的人喜欢长期或较长期投资,即买入后等待一段或较长时间才卖出。从盈利水平看:短期投资盈利百分比为4.65%(29/624),而长期投资盈利百分比为25.80%((53+108)/624)。这说明长期投资盈利的可能性比短期投资大得多。从表4看出我国股票投资者的入市时间有长有短,而且比例也比较接近,比例分别为24.83%(1年以下),23.72%(2~5年),23.08%(6~10年),28.37%(10年以上)。但是从收益水平差看,入市时间长者往往盈利的比例大,即7.89%,20.94%,43.06%,54.24%。这说明入市时间越长,投资赔钱的可能性越小,而赚钱的可能性越大。根据理论假设:学历越高,股票投资赚钱的可能性越大。我们实际调查的结果完全证实了这一点。从表5看出专科及以下学历投资盈利的百分比为14.2%,本科学历投资盈利的百分比为33.33%,而硕士及以上学历者投资盈利的百分比为51.06%。说明高学历可能高收益,这一点不难理解,高学历者往往有一定技术或投资技巧,掌握的信息资源比低学历者多,这也是高智商和高智力在股票投资中发挥作用的一个表现。

(二)对2015年预期收益普遍不看好,股民投资满意度不高,认为中国股市存在大量违规操作,制度不够完善,2013年股市仍然会持续震荡。

表6 投资者的性别、投资满意度描述性统计量表

从表6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男性在总样本中的投资满意度为22.27%,女性投资满意度为32.38%,总体满意度为54.65%。说明我国股民投资满意度不高。通过简单计算,可以看出在男性样本中男性投资满意度为46.18%((49+46+44)/301),在女性样本中女性投资满意度为62.54%((67+72+63)/323)。通过以上数据不难发现女性投资满意度比男性高,笔者认为原因可能:一是女性投资者在投资中比较容易满足,二是女性投资者的预期收益水平比男性低。样本显示:有75.51%的股民认为中国股市存在大量违规操作,64.05%的股民认为我国投资制度不够完善,普遍(73.79%)认为2013年我国股市仍然会持续震荡,一半以上(57.33%)对2013年预期收益不看好。笔者认为以上结果均可能受到2014年股民投资收益水平的

影响。

(三)大多数股民风险意识差,不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不知道自己有哪些合法权益。当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大多数股民不知道如何维权。

股票投资是属于高风险投资,入市前应该有充分的认识。可以肯定的是入市前对股市有充分认识和了解的投资者投资时会更理智和更成熟。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8.79%的投资者对风险有充分认识,没有充分认识者占41.21%,说明我国投资者大多数还是比较理智的,但相当一部分人对股票投资还缺乏一定的风险意识,需要宣传和引导。

通过问卷计算分析:56.21%的股民不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64.33%的股民不知道自己有呢些合法权益。45.07%的股民觉得应该听过向公司拨打投诉电话来维权,12.15%的股民认为应该向客户经理反映来维权,仅23.43%的股民认为一个通过向监管部门反映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就需要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教育。

三、对策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的结论及分析,为了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合法财务权益,笔者分别从政府、有关部门、上市公司、投资者的角度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

(一)政府应该建立严格的外部行业监管,完善信用评级制度

证监会是依法对全国证券市场实行集中监督管理的合法监管机构,该监管机构应即时跟踪并总结证券市场经济活动的动态情况,掌握时事信息,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体系提供相应的修正意见。同时还应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借鉴经验,重视证券评级,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信用评级体制,真正为投资者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价值。

(二)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加大投资者保护的宣传教育

投资者教育是一项经常性、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越来越高,挑战越来越大。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需要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持。应该创建多元化的投资者宣传教育形式。如主题活动、媒体宣传、户外宣传、网上宣传、等多元教育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地覆盖不同类型的投资者。

(三)上市公司应该加大信息披露并不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投资者经常利用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来进行投资决策的,所以上市公司应该尽可能多向投资者披露企业的重要信息,同时必须提高审计报告中会计信息的质量,确保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性和真实性。审计报告中列示的公司财务指标是广大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关键。披露的信息质量越高,对投资者决策越有用,并且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投资者财务权益的保护程度;相反,如果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真实或不合规,可能给投资者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四)投资者应该加强自身修养,与证券机构订立合同契约书

首先,投资者应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修养。我国中小投资者普遍存在的投机意识浓、投资理念存在偏差、投资决策不科学等固有因素,严重阻碍了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从而纵容了大股东和内部管理者掠夺中小投资者的行为频繁发生。为此投资者应该对相关证券知识和法律法规有一定的掌握,要熟悉自身的合法权益,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懂得如何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次,要求订立合同契约书。投资者应当从自身利益点出发,要求证券公司与其订立各项能充分保护自身合法财务权益的书面契约,以确保投资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利益。

(五)投资者应该树立长期、理性、价值投资的理念

随着监管的逐步完善和监管机构积极推动上市公司以分红等形式回报投资者,引导长期资金入市等举措的逐步实施,理性投资将具备更加坚实的基础,其优势必将不断显现。脱离上市公司基本面的炒新,无论其股价在短期内如何爆涨,始终要受其内在价值的约束,最终会回归理性价值。中工国际、吉峰农机等股票的爆炒及随后的大跌都验证了这一点。股票的价值受公司业绩、企业成长、行业行业定位、市场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投资者应该仔细阅读上市公司相关公告或报告,尽量获得最直接、最可靠的信息,据此对公司经营业绩、行业特点、发展前景、潜在风险等进行分析,也可以参考专业机构的评价分析。投资者应该“以史为鉴”,牢记理性投资。

篇4

关键词 股票投资 大学生 利弊 对策

金融市场无时无刻地充斥着获取财富的机会,因而吸引无数投资者的参与,作为具有高素质水平的大学生也颇受其影响。伴随着新一轮“大牛市”的到来,股票投资再次受到大众的关注,而参与其中的在校大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多。大学生炒股可以锻炼其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让他们在股市中小试牛刀,但同时由于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上面,会误了他们的学业。所以说大学生炒股是把“双刃剑”。

一、大学生炒股的好处

大学生是一群即将踏入社会的群体,在校期间进行炒股可以使他们提前了解并接触这个社会,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这对他们的成长来说是一件好事。

(一)炒股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首先,炒股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投资,在选定一只股票前需要做大量的分析工作,如对股票的基本分析及对相应的上市公司情况的综合分析。而在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专业知识,需要他们将课本上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毕竟理论和实践之间是有距离的。通过这么一系列的分析,相信他们会对课本上的知识了解更透彻。同时,如我们所知,经济和政治是分不开的,股票投资不仅要分析专业数据,还需要搜集和分析国际、国内的一些实事信息,并从这一系列的信息预测出我们国家将会出台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从而把握股票投资环境,明确投资方向和投资策略。

其次,股票投资需要从分析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趋势,到分析企业财务情况和管理情况,这其中涉及许多学科的知识,无意识地培养了大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学习兴趣。而在对基础知识学扎实的情况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是对大学生EQ的锻炼,也许现在学习的知识点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运用不到,但炒股时培养的思维方式、分析和考察的能力对日后的工作学习会有很大的受益。

(二)炒股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理财意识

正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要想让明天的生活幸福,你今天就要开始理财”,这充分道出了理财的重要性。目前绝大部分大学生经济来源是家庭的给予,大多数大学生花钱很盲目,完全没有计划,致使很多人月初肆意挥霍金钱过着皇帝般的生活,而到月底已无积蓄过上乞丐般的生活。懂得理财会使他们合理的利用金钱,也会明白赚钱的艰辛。

(三)炒股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股票投资是一项高风险的投资活动,在这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亏损现象时有发生,这时正锻炼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正确面对盈亏,在面对亏损时保持心平气和,及时总结经验,这个过程也可称之为“挫折教育”。

二、大学生炒股的弊端

作为刚刚摆脱“未成年人”称号的大学生,在炒股方面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由于心理上的不成熟和不稳定,以及本身作为学生的身份,炒股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一)炒股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

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先生曾经说过:“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意思是大学在于传播高层次文化,研究高深文化,造就高级人才。在这样一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里,获取足够多的知识才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在校大学生虽然是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群体,但究其身份还只是学生,应该珍惜校园生活,多多汲取一些专业知识和公共理论知识。因为股票开盘时间正好是上课时间,所以很多大学生都不能集中精力在课堂上,而是拿出手机死死盯着大盘变动,甚至有人不惜逃课在宿舍专心炒股。赚钱的话皆大欢喜,如果赔钱了会影响一天的心情,这样将所有精力都用在炒股这件事上忽略了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会造成学习与炒股的本末倒置。

(二)炒股会使大学生产生一种投机的心理

在网络科技发达的今天,股票投资的操作相当简易便利,只需在电脑前轻轻按动鼠标键盘即可,不像做其他兼职那么耗费体力。据统计目前的大学生炒股都只是做短线投资,如果遇到“大牛市”,只需进行正确的操作就会带来比兼职更多的收入,这种带有博弈性质的行为会使心理还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产生一种急于求成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大学生缺乏事业心,贪图便利的获益而不去想踏实的生活。

(三)炒股资金的来源

目前,大学生群体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家庭的给予,除去生活费的支出基本所剩无几,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会向家里索要资金投资,而对于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则省吃俭用,甚至借钱炒股。这样每日吃不好又要将精力集中在股市上,长此以往,对大学生的成长来说是弊大于利的。同时,在同学间讨论股票涨跌时,容易形成一种攀比的心理,谁挣得多谁就受大家崇拜,久而久之会使大学生产生一种金钱至上的拜金观念。

三、针对大学生炒股行为的对策

中国经济学界泰斗厉以宁教授曾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做演讲时明确表示反对大学生炒股,“毕业以后爱怎么炒怎么炒,何必在这个时候妨碍学习?”他认为在校大学生炒股会分散学习的精力,到最后往往两头都顾不上。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李建勇认为,学习经济、金融等与股票投资有联系的学生可以适当拿点钱出来炒股,这或许对他们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有帮助,其他专业的学生炒股还是弊大于利。

针对上述炒股的弊端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解决:

(一)充分合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进行股票投资

很多人不支持在校大学生进行股票投资的首要原因便是担心会影响学习,因为平日里课业繁重,故此便会失彼。但大学生寒暑假基本没有作业,大多数学生会荒废掉整个假期在家无所事事,生活不规律甚至整日沉浸在游戏中无法自拔。那么利用这些日子来炒股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一方面可以巩固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将其应用于实践,对与其相关的自己不太懂的知识点更有兴趣去将其学习透彻;另一方面由于股市开盘收盘都有固定的时间,要随时关注股市动态就必须按时按点地坐在电脑前,无形中养成规律作息的好习惯。

(二)充分利用模拟炒股软件

平日里,大学生可以利用股票模拟软件来进行股票的筛选,分析和买卖。这样既不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又可以充分的学习股票投资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可以测试自己到底适合不适合进行股票投资。

(三)学校和家长应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大学生毕竟生活阅历不多,心理承受能力不强,这时就需要学校和家长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大学生明白,在校期间进行股票投资更多的是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理财意识,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等而不是进行简单的投机,追求获取金钱的。大学生还是应该以学习为主。

四、结语

对于在校大学生进行股票投资的利弊各有说法,社会、学校、家长以及大学生本身应该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此事,对于存在的弊端采取合理的解决方式,同时学校和家长也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关心和合理的引导,学生自己也要充分认识到进行股票投资的真正目的,合理安排好自己学习生活时间及资金的配置。

(作者单位为民族学院)

[作者简介:王梦遥(1990 ―),陕西渭南人,民族学院财经学院2014级研究生,主要研究:民族地区财务。]

参考文献

[1] 张永红.大学生证券投资现象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8(03).

[2] 朱江,李琳.大学生炒股行为调查分析报告[J].时代金融,2009(10).

篇5

关键词:股票市场;水晕效应;特点;成因;应用

一、股票市场水晕效应的提出和特点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股票市场得到空前的繁荣,更多的投资者将资金投放到股票市场当中,其中资金数额对股票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各种股票之间也会相互影响,各种因素相互交织。为了更清晰地阐释股票市场的运行规律,本文采用自然现象――水晕效应来简化其中复杂的因素。

(一)股票市场与水晕效应

股票市场是股票发行和交易的场所,包括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两部分。股份公司通过面向社会发行股票,迅速集中大量资金,实现生产的规模经营;而社会上分散的资金盈余者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投资股份公司,谋求财富的增值。水晕效应是向水里丢一块石头,或者从水取走一定量水,涟漪一圈圈扩大开来,形成了的波圈包围住里面的波圈不断地向外扩散的现象。股票市场水晕效应是指股票市场中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会形成股票价格的波动以水晕的方式不断扩散开来,并逐渐影响相关股票的这种现象。

(二)股票市场中水晕效应的特点

首先,股票市场水晕效应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股票市场一直以规律性和随机性最为让投资者和研究者难以确定其中的本质。那么股票市场水晕效应在承认随机性的同时,更为专注于其中的规律性。价格呈现出波浪式运转的前进规律,还有前列震荡与平缓波动相结合的规律。其次,股票市场水晕效应表现出一定的集群性。所谓的股票市场水晕效应的集群性是说股市和股价在变化过程中,相似的股票同类的股票波动的比较类似,并集中地体现出变化特点,像一个相互联系的群体一样。

(三)水晕效应在股票市场中的表现

股票市场水晕效应中要确定一个中心股票,那么中心股票的变动会影响与之相关联的股票,并且呈现出与中心股票之间的距离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变动,因此可将中心股票的划分为若干的环形区域,其中每个的水晕圈都代表每个股票群,每个相邻的股票群股价走势向相反的方向变动的。

二、股票市场水晕效应的成因

股票市场水晕效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由若干金融市场原因共同影响形成了股票市场的水晕效应。

(一)国际游资的变动是股票水晕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主要投资者将投资的战略发展到了国际上有发展潜力的国家,我国今年经济的飞速发展是国际游资集中的看到了我国股市的繁荣预期,因此,有大量的国际游资不断涌入我国股票市场。只要有达到一定规模的资金量集中地投入到某一股票,那么股票就可能集中向上攀升,而如果有超大额资金抽离某一股票,那可就可能集中向下。因此,集中的大额国际游资变动是水晕效加剧的重要原因。

(二)羊群行为是股票水晕效应的根本原因

股票市场羊群行为是市场参与者在信息不确定的条件下,行为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与大多数参与者行为趋于一致的非理。其中的表现为我国股票市场存在一定的板块轮涨想象,也就是由于我国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造成我国股票市场是政策市场,导致我国的某一事件相关联的股票涨跌趋势相同。因此,股票市场的羊群行为是造成我国股票市场水晕效用的根本原因,股票市场的羊群行为使股票市场的水晕效应表现得更加明显。

(三)股票市场水晕效应的重要因素还有股票市场的关联性

第一股票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股票之间一般会有一定正相关和负相关的联系,此彼减,共同进退都是股票之间相互关联的重要表现形式。还有就是股票市场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上海股票市场和深圳股票市场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房地产股票板块与银行板块股票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股票市场呈现出具有关联性的统一的系统整体,因此形成了股票市场的环晕集群表现的水晕效应。

三、股票市场水晕效应在股票投资获利中的应用

股票市场的水晕效应对宏观和微观股票市场都有一定的影响,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我们在股票投资获利中应尽可能利用股票市场的水晕效应,实现我们股票投资的最大收益。

(一)找到最适合的中心股票

我们在进行股票投资的过程中,只要找到了正确的核心股票,才能为进一步利用股票水晕效应来获利奠定一个好的开端。在选择核心股票股票过程中,应该选择与其他股票相关性比较大的股票,一般是基础性行业股票,原料型股票,或者选择热门股票作为核心股票也比较好,因为上述股票对其他股票有较为重要的影响,并且作为资金的集中进入和逃离的主要战场,更能符合水晕效应的中心股票市场的核心股票的特点。

(二)选择增长波晕中剩余的股票

要从增长波晕股票群中选择投资的股票,而且如果已经受到水晕效应影响的股票就尽量不要作为备选投资的股票了。应尽量投资增长波晕中尚未被影响的股票,这样随着水晕效应的进一步影响,被投资的增长波晕中尚未被影响的股票也会受到影响,进而股价上升,为投资者获利创造了良好的时机。

(三)不同增长波晕中的股票重新组合

选取增长波晕中的股票后应该再次进行选择其他增长波晕中的股票进行组合,来降低股票投资过程中的风险。资金的投入必将面临一定的风险,在股票水晕效应的作用下,选取增长波晕中的股票降低了风险,但股票的随机性不能保证任何简单分析百分百地获利。为了能够确保投资者在投资获利中能够四两拨千斤,应该进一步进行不同增长波晕中的股票进行投资组合,降低风向增加获利的概率。

参考文献:

1、赵硕刚.中国股票市场羊群行为实证研究[J].经济论坛,2009(13).

2、尹宇明,李亚平.国际游资规模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J].商业时代,2009(17).

篇6

机会成本概念与衍生产品的功能

在我们引进的学概念里,“机会成本”深入人心的程度是非常之高的,它不仅活跃于经济学学术界,而且深得现实经济生活里各方面的器重,甚至于扩展到了体制、观念和管理等诸多方面,至于在金融投资、股票、证券行业里,“机会成本”常常与风险概念一并使用,成为投资决策与风险判断的最重要的方面。不谈“机会成本”而言投资者,多半会被认为是“不合格”的投资者。

机会成本又称为择一成本,它是指在生产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生产一种货物占用资源而不能用于生产另一种货物的价值。换言之,就是当一种资源只能用于生产一种产品时,未被选择的生产产品的价值大小,就是被选择的生产产品的机会成本。如一批钢铁用于生产机床时,它们就不能被用于生产汽车,生产汽车产生的价值便是生产机床的机会成本;同样,当钢铁用于生产汽车时,生产机床产生的价值就是生产汽车的机会成本。由于资源的有限性,生产者只能在不同的产品生产决策上做出选择,择一而须弃另一,择得合适,便是机会成本低下,经济效益好;相反,择得机会成本高者,经济效益就不好。由于机会成本并不是实际选择定的生产产品的成本,它更大程度上是观念性的。

无疑,这是一个很有实际使用价值的经济学概念,当它从生产领域引入到投资领域后,投资资金便作为资源来看待了。在投资的选择上,择一而不能投另一,便有投资的“机会成本”考虑。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无一不是在投资项目的多方面对比与选择后才完成的,那种被列于选择,而最后又没有投资的项目,成为了机会成本的主体,在这一主体上投资可能得到的全部的价值收益加上投资价值量,就是被选择定的投资的机会成本。

当机会成本概念引入投资领域时,相应地,人们对于风险的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传统的投资活动里,人们通常只从投资活动本身计算成本,如投资咨询成本、投资的可行性成本、投资的生产资料成本、人工成本等,它构成了投资的实际成本。一个投资项目或对象,只有耗费于其上的各种支出才是成本计算范围内的。在这样的基础上,投资的成功与否,就取决于投资后产生的收益,投资成本水平高低则取决于收益的多少,它与投资活动范围以外的项目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在这种成本概念下的投资风险,也就是投资后可能没有任何收益,而且可能损失投资资本的结果。有了机会成本概念之后,投资者便将风险的范围扩大了,如果投资的项目或对象虽然得到了收益,但没有达到预计的水平,没有达到投资于另一个项目或对象可能产生的收益水平,也就是说,投资实现的收益水平并没有高于机会成本,这便是投资的不成功,投资没有得到“机会”性收益,投资决策错误,与此相关的投资决策与活动就是风险巨大型的。

正是这样的投资机会概念和投资风险概念,使得投资者对于投资的考虑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变化,投资者不再简单地将投资的直接收益作为评判投资成本与否的标准,而是将收益与风险和“机会成本”联系分析,对投资的成功要求大大提高了。相应地,人们推出了新的风险分析办法,并且推出了大量的避免风险的工具与,试图在任何一次投资活动中,都取得最大的收益,或是将风险降低到最小水平。金融衍生产品就是其中重要的工具之一。

应当说,当前的金融衍生产品给予我们这个世界的,主要还是一种方法,一种工具。它似乎在表明,凡是与金融活动相关的产品,无一不可以来“衍生”一下,利率可以,股票指数可以,外汇可以,债务当然也可以。因此,我们还根本细分不了金融衍生产品的种类,大体与金融活动相关的期货、期权、调期、回购等都在金融衍生产品范围之内。因此,金融衍生产品可以定义为已有金融产品基础上设计出来的新的投资对象。显然,作为投资对象,金融衍生产品的功能就是清楚的:一是避免风险功能;二是投机套利功能,投资就有投机的可能,金融衍生产品不是一般的投资对象,投机功能就是强大的。就金融衍生产品的避免风险功能而言,在投资者风险概念扩大了的情况下,金融衍生产品的这一功能似显得更加招人喜欢,也更显得地位突出。

以股票期货指数为例来讨论。对于单个投资而言,股票投资可能是世界上风险最大的投资之一,这就产生了投资避险的要求。股票指数期货正是应这样的要求而“衍生”出来的产品。对于一个有多种股票的投资者而言,股票指数期货就是最有效的避免风险的工具了,它以股票指数期货市场相反的操作。一定时间后,股票的价格真的下降了,投资者手中的股票贬值了,他的投资受到了损失;但是,股票期货也下跌了,他通过买入股票期货来对冲,赢得了期货市场上的正向收益,结果,该投资者没有损失,或许还能赚点,最普遍的情况,便是损失得很少。

同样,如果一个投资者卖出股票后,做了空头,股票价格上升,而且显示出了继续上升的热头,这对于投资者是一个损失,他需要别的方式对这种损失进行补偿,于是,他需要买入股票期货来避免这种风险,如果股票市场价格上升,他出售股票的损失也就越大;而在股票期货市场上,股票指数期货价格上升,卖出合约可以得到相当价值的收益,这样一收一付,正负相抵后,至少也是风险减少,股票指数期货的避免风险功能表现得格外充分。

在这样的股票市场与股票指数期货市场相反的操作中,我们可以留心到如此的事实:如果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做的是多头,而同时并不利用期货市场上的避险保值功能,那么,投资者可能会有两种结果出现:一是股票的价格上升,股票的投资者将抛出股票,取得可观的投资收益;二是股票的价格下降,股票的投资者由于资金周转等,他不得不抛出,由此蒙受较大的投资损失,与既做股票市场多头,同时又做股票期货市场上的卖空来说,投资者可能赚得痛快,也可能赔得惨重,收益的波动曲线是大幅度的;而利用了股票期货市场者,就在不赔不赚和小赔小赚之间波动,曲线是平缓型的。

同样,当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做的是空头时,在不利用股票期货市场的情况下,投资者可能由于价格下降而庆幸抛得及时,减少了损失或是获得了收益;相反,如果股票价格上升,投资者则可能后悔抛股票过早,形成了重大的损失。和利用股票期货市场情况不同,如此的投资活动的收益波动曲线是高波峰和低波谷的。如果利用了股票期货市场,则拉平了收益的波动曲线。

可见,用不用股票期货来做反向操作,实际上是投资者对投资做不做保险的选择,如果做了,投资者就不再有投资损失的巨大风险,但同时,它也使投资者得到较大收益的可能性消失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风险是避免了,但赚取大钱的机会也丢掉了。我们承认,这的确是衍生产品投资保值避免风险的功能。但是,如果认识只是停留于此,我们的思想就显得过于狭窄了。

仔细的可以发现,利用股票期货市场来避免做股票投资的风险,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夸大机会成本的观念在作崇,投资者将股票投资的非实际成本过于计较了。在多头投资者那里,他将股票价格可能下降而形成的风险夸大了,但他又不想马上抛出股票,由此利用起了股票期货产品;在做空头的投资者那里,他将股票价格可能上升而形成的风险夸大了,但他又没有办法不做空头,他也就利用起了股票期货产品。多头者想持有股票,空头者不想马上投资,都是以相反的操作作为机会成本来考虑的:多头怕抛了股票会有更大的损失,而空头则害怕马上买入会极不合算。这样的结果,机会成本成了投资的最主要考虑,同时又被放置于放大的地位上,投资者便有无所适从的感觉。最后,干脆利用股票期货市场来“保险”,夸大的机会成本马上变成现实的风险度量,投资者用股票期货消灭了风险,也消灭了增加收益的机会。

但是,机会成本毕竟不是实际成本,在进行股票投资时,考虑机会成本是必要的。若是过于计较,结果就失去投资本身的意义了。在进行任何投资时,投资量、实际成本支出、投资收益和投资损失量是四个真实的需要的指标,一个股票投资者做多头时,他应当对股票市场的情况有充分的和了解,如果他估计股票价格将下降,最简单可靠的反应是将股票及时地抛出;一个股票投资者做空头时,如果他估计股票价格将上升,他就应当在股票市场上及时地买进,以待谋利。如果投资者的估计错了,投资者将需要支付的是实际的投资损失量或是实际成本。利用股票期货市场来“保险”价值,实际上是一种将手中现有价值延续到一段时间后不变的做法,它与股票投资者对市场的分析与判断不再有任何关系,市场是升是降,投资者手中的价值基本不变。这是一种积极意义上的投资么?就此而论,股票期货产品的保值功能是消极的工具,它使投资者没有了投资价值的变化风险,也没有了投资价值增加的积极力量。

还远不止于此。股票市场上的投资者千千万万,如果每个投资者都是如此进行操作,不论做空头还是做多头,投资的风险都由股票的期货市场操作“保险”住了,那么,股票市场的价值变化也就将基本稳定了。从总的情况分析,的股票市场,不论是发达国家的市场还是家的市场,都具有“零和交易”或是准“零和交易”的性质,即是股票市场有人赚钱,一定是他人赔钱所致。在投资者都用股票期货来进行保值后,股票市场便一定是超常地稳定了,没有人能够利用股票市场的波动来进行投资了,这样一来,股票市场的存在便有了问题,没有投机的股票市场,还有什么投机者呢?就是一般的投资者,谁又不想低价买入而高价卖出呢?股票市场的存在又还有什么必要呢?

篇7

关键词:投资者;分析;利用;市盈率指标

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2

市盈率对关注股市,欲选择最佳资金投向的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有用的指标。投资者可以根据整个市场市盈率的分析辩明市场风险,把握投资板块和个股以获取较高投资收益。为了使投资者正确使用市盈率指标,现就在分析利用市盈率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市盈率指标及其作用

市盈率又称“本益比”,它是指普通股股票每股市价与每股收益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市盈率=股票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该比率反映投资者对每元净利润所愿支付的价格,它是市场对上市公司的共同期望指标。

在实际工作中,市盈率指标又分为:

市盈率I=当日股价/去年每股税后利润

市盈率Ⅱ=当日股价/当年每股预计收益

市盈率Ⅲ=当日股价/2倍当年中报业绩

市盈率指标具有以下作用:

1.市盈率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股票投资价值

对于投资者来说,真正反映投资者购买股票的代价是股票的市场价格,而不是股票的面值。股票的市场价格可以通过市盈率计算出来:

股票价格=该股票市盈率×该股票每股收益

股票价值=行业平均市盈率×该股票每股收益

根据证券机构或刊物提供的同类股票过去若干年的平均市盈率,乘上当前的每股收益,可以得出股票的公平价值,用它和当前市价比较,可以看出所付价格是否合理。因此,将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它的每股收益进行比较,就能反映出股票的投资价值。

在比较成熟的股市里,股票价格暗含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预期,公司盈利能力越强,资本收益率越高股价越高,市盈率也就越高。并且在股市中,只有普遍地被投资者认为值得投资的股票,其价格才会上升,市盈率也随之上升,那些普遍被认为不值得投资的股票,其价格则会下跌,市盈率随之降低。从这点来看,市盈率低的股票不一定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例如,股价同为50元的两只股票,其每股收益分别为5元和1元,则其市盈率分别是10倍和50倍,也就是说具当前的实际价格水平相差5倍。若企业盈利能力不变,这说明投资者以同样50元价格购买的两种股票,要分别在10年和50年以后才能从企业盈利中收回投资。但是,由于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会不断改变的,投资者购买股票更看重企业的未来。因此,一些发展前景很好的公司即使当前的市盈率较高,投资者也愿意去购买。预期的利润增长率高的公司,其股票的市盈率也会比较高。例如,对两家上年每股盈利同为1元的公司来讲,如果A公司今后每年保持20%的利润增长率,B公司每年只能保持10%的增长率,那么到第十年时A公司的每股盈利将达到6.2元,B公司只有2.6元,因此A公司当前的市盈率必然应当高于B公司。投资者若以同样价格购买这家公司股票,对A公司的投资能更早地收回。

需要指出的是,市盈率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可作为反映股票投资价值的指标,关键的还是在于市盈率与公司业绩、盈利能力或盈利能力的预期是否存在比较好的相关性。如果没有相关性,高市盈率是靠投机因素支撑的,那么市盈率指标作为反映股票投资价值的基本指标就没有多大意义。

2.市盈率可以用来分析投资者投资于某种股票的风险程度。市盈率向来是股民选股的重要资料之一。在投资时,是选择市盈率低的股票还是选择市盈率高的股票赚钱多?从理论上讲,市盈率较高,表明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好,公司未来成长的潜力较大,投资者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信心,愿意为其承担较大的风险,以获取较多的未来收益;而市盈率较低表明该股票投资风险较小,取得同样的盈利额所需的投资额越低,因此,市盈率是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指标。

二、市盈率指标的局限性

1.市盈率公式I中的分母即每股收益并不能完全准确评价公司的经营业绩与盈利能力。因为净收益的确认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的基础上,包含了较多的估计;也未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使得净收益失去了真实性,每股收益的真实程度也大打了折扣。因此投资者在利用市盈率作投资分时,还须结合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每股现金流量等。

在二级市场上,由于上市公司平时无法提供每股收益,故每股收益只能以上年度财务报告提供的数据为依据,即它是假设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不变为基准,而实际上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是不断变化的,计算公式中的每股市价则为任何一日的实际数额,这就造成了市盈率计算公式的口径不一致,产生了确认时间的差异,使得计算含糊。我们知道,市盈率的高低是由股价和每股收益两者之比来共同确定的,它不可能与未来的经营业绩的变动无关。如果投资者盲目推崇低市盈率股票进行投资,则具有较高的投资风险。对于未来经营业绩可望大幅度增长的绩优股,即便100倍的市盈率也合理,而对于那些未来业绩很差的股票,即便10倍的市盈率亦偏高。

2.市盈率Ⅱ公式中的分母为“预测今年每股税后利润”,对于下一年税后利润预测常会因一些因素而影响其准确性,以至误导消费者,所以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不作预测。

3.市盈率Ⅲ公式中的分母为“平均中报业绩”,使得该指标在中报之后才可使用,具有局限性。其计算公式是由公式I、Ⅱ演变而来,市盈率I、Ⅱ存在的问题同样会被“传染”。

篇8

内容摘要:本文提出了股票投资组合的两阶段优化法:第一阶段,从基本分析入手,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两方面,选出具有投资价值的行业及个股,再据股票的期望收益率和风险,求出Sharp ratio,并结合分散风险的潜力,确定股票投资组合;第二阶段,建立动态最优投资组合的规划模型,动态确定投资组合中各股票权重。数值试验表明,将两阶段优化法应用于具体实例中,具有较好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投资组合 Sharp ratio 动态 股票权重 两阶段优化法

研究背景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华尔街及投资行业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凸出了构建恰当的投资组合的重要性。

如何构建投资组合是投资组合研究的中心问题。Markowitz和Sharpe的理论和方法尽管被广泛肯定,但其理论仍存在不足。Markowitz和Sharpe模型是单期离散时间证券组合模型,模型只能在期末进行调整,该方法不足以研究不断变化的市场。Merton研究了连续时间组合证券投资问题,其研究中假设:证券组合包含一个无风险证券和一个或多个风险证券、资产能被任意分割、不存在交易成本,且投资人都希望获得最大收益,但未考虑投资中的风险,而在实际中,投资者不能只顾最大化收益,而不顾所面临的风险,因为不考虑风险的投资是一种冒险的投资行为。荣喜民等人(2005)虽然在分析风险证券运动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兼顾收益和风险的连续时间的组合证券选择模型,通过权衡收益和风险,给出了求解组合证券模型的方法。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即最初假设已选定n种较好的股票,并假设其价格服从几何布朗运动。

本文针对目前投资组合优化方法存在的不足,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投资组合中股票的选择与投资组合中各支股票权重的确定结合起来,提出了股票投资组合的两阶段优化法:第一阶段,通过对个股进行基本面分析,从Sharp ratio的角度,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经济考虑最具投资价值的行业及股票;第二阶段,在资金一定的条件下,从股票投资者的角度, 建立最优股票投资组合的规划模型,以动态确定投资组合中各支股票所占权重。数值实验表明,具有较好的实践效果。模型的研究结果可作为投资者在不断变化的证券市场进行操作的重要的理论与决策依据。

股票投资组合中的两阶段优化法

(一)第一阶段:对个股进行基本面分析

投资者进行分散投资,分散投资的品种之间的相关性越弱越好,否则达不到风险分散的目的。因为同一类品种或相关性强的股票往往会同涨同跌。投资组合中的“弱相关性”问题有几个原则:一是跨行业品种分散。投资者可以选择不同的行业,如同时购进电子类、金融类、建筑类、商业类等品种的股票。二是跨地区品种分散。选择来自不同地区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增加投资品种对地区性发展政策的抗风险能力。三是跨时间选择投资时机。股市之中存在许多机会和风险,如果将资金一股脑地同时投进去,可能会在更大的机会来临时,无资可投,丧失良机。投资者可以分期投资,伺机而动。

1.定性分析。不同行业经营状况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动有不同的反映。根据美国股市的实证分析,行业配置对投资收益的总贡献率约为20%,由此可见行业配置的重要性。使用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通过宏观经济数据(政策)的分析,确定主要宏观数据变量的变动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从而确定出具有投资价值的行业,进而选出各个行业中的优良股票,这样的股票满足基本分析原则的要求。能够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

2.定量分析。本文采取一种较简单、也较常用的经验估计法,即根据过去的实际数据对未来进行估计。根据历史数据,预测股票的收益率和风险大小。先根据Sharpe单指标模型,即遵循股票资产的报酬与波动性比率较高原则,来进行第一次股票筛选,资产的报酬与波动性比率计算公式为(ri-rf)/σi;再根据风险分散化原则进行第二次挑选,最终挑选出股票作为投资组合。

总风险、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三者之间满足如下关系:σi2=βi2σM2+σei2。

由方差计量的总风险可以分成两类:一是系统(不可分散)风险:βi2σM2;二是非系统(可分散)风险σei2,即可以通过组合证券消除的方差部分。

可以清楚地看到,股票的总风险中,非系统风险所占比重越大,它就越有潜力通过投资组合来降低其总风险。

(二)第二阶段:动态确定投资组合中各支股票的权重

在证券市场中,证券的价格、风险、收益率及证券之间的关系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用固定的指标去反映收益和风险的变化是存在问题的,因为当条件发生变化时,证券的组合没能及时调整,以反映市场的变化,这就使组合投资研究失去了实际操作价值。所以本文根据股票的这种不确定性,建立动态的模型,来确定在不同时期投资组合中各支股票的权重。

基于相关模型,得到最优权重的表达式:

由此可见,最优权重向量与每一时刻t 的收益率及收益率的方差和协方差有关。且上式可推出两个极端情况:

(1)若投资者是极端风险厌恶的,即 λ1=1,则最优权重向量为:

(2)若投资者是冒险的,即λ1=0,则最优权重向量为:

实例及结果分析

(一)定性分析

从当前国内外形势看,经济复苏的迹象日益明显,事实上经济复苏的实际进程是左右未来行情的关键因素。而经济复苏最有说服力的佐证就是公司业绩。2010年最具潜力最具投资价值六大行业分别为以下行业:

医药:成长性最好的行业;钢铁:拐点最明确的行业;机械设备:机构最青睐的行业;农林牧渔:业绩双增最大的行业;电力:同比增长最快的行业;有色金属:环比增长最快的行业。

(二)定量分析

下文从中投证券中搜集了这六个行业中几只较好的股票在2009年8月11日至2010年5月7日的收盘价(共180天)。用公式 :收益率=(今天的收盘价-前一天的收盘价)/前一天的收盘价,计算出各只股票的日收益率。然后将这40只股票的收益序列乘以30 得到月收益率。对40只股票的月收益率各取平均,可以得到月预期收益率(ri),并且根据40只股票的月收益率序列可以求得各支股票的方差(σi2)和标准差(σi)。以ri衡量一支股票的收益,以σi衡量一只股票的风险。表2列出了40只股票的收益、风险相关数据。其中本文无风险收益率(rf)统一规定为3%。

第一次股票资产挑选:遵循股票资产的报酬与波动性比率较高原则,即所谓的Sharp ratio较高原则。对这40只股票挑选出Sharp ratio由高到低排名前20名(排名及入选股票详见本文表1)的20只股票。

第二次股票资产的挑选:先计算各支股票的βi值;再根据市场风险σM2计算股票的系统风险βi2σM2,并由股票的总风险σi2与股票的系统风险βi2σM2的差值可得股票的非系统风险σei;最后计算股票的风险分散程度σei2/σi2,挑选风险分散程度由高到低排名前六位(排名及入选股票见表2)的6只股票作为投资组合。

计算某项资产的贝塔系数的公式为:。

选取的六只股票为:科华生物、亚盛集团、美的电器、金山股份、焦作万方、东方钽业。选取时间为选取时间从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5月7日,共165个交易日,并用SAS 、MATLAB处理这些数据。为说明问题,分别取2010年1月7日,1月15日、1月25日、2月2日和2月22日为研究时间。用公式

作为证券i(i =1,2,…,6)的收益率的样本均值和证券i和j(j =1,2,…,6)的样本协方差。其中rij,i =1,2,…,6,j =1,2,…,6是每个证券收益率的样本。由此用SAS软件可以得到5个时间的协方差阵Ωi,并由此得到期望收益率分别为:

2010年1月7日 u1=(0.0040,0.0011,0.0050,0.0010,0.0053,0.0021)T

2010年1月15日u2=(0.0035,0.0015,0.0050,0.0010,0.0054,0.0022)T

2010年1月25日u3=(0.0029,0.0018,0.0050,0.0010,0.0056,0.0022)T

2010年2月2日 u4=(0.0024,0.0022,0.0049,0.0011,0.0057,0.0024)T

2010年2月22日u5=(0.0015,0.0027,0.0048,0.0012,0.0058,0.0025)T

设λ1=1/2,即表示投资人认为收益和风险同等重要,如果投资者在以上6种风险资产和1种无风险资产上投资,则在以上5个时间的最优权重或最优投资比例分别为:

w1*=(0.5267,-0.2491,1.3249,

-1.1020,0.5474,-0.0478)T

w2*=(0.3130,0.1963,1.4178,

-1.5107,0.6433,-0.0597)T

w3*=(0.0731,0.6963,1.5074,

-1.9525,0.7507,-0.0750)T

w4*=(-0.2070,1.0221,1.5301,

-2.1635,0.8694,-0.0510)T

w5*=(-0.6517,1.8676,1.6495,

-2.8597,1.0554,-0.0611)T

用公式:投资组合收益率=期望收益率向量*投资组合中各支股票所占权重,计算出这五天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分别为:0.0102,0.0103,0.0111,0.0117,0.0145。

本文假设不是先对个股进行基本面分析,没有先选择股票而是就是由这40只股票构成投资组合,则这五天投资组合的收益率依次为:-0.0102 0.0018 0.0036 -0.0090 -0.0032,在上述这种情况下,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小于先对个股进行基本面分析,先选择股票时的收益率。所以我们先对个股进行基本面的分析是有意义的。

对比如果不考虑证券的价格、风险、收益率的不断变化,即不是动态确定投资组合权重的结果。

由于不考虑证券的价格、风险、收益率的不断变化,也就不会动态确定投资组合的权重,假定投资组合的权重为最初2010年1月7日确定的权重,则这五天投资组合的收益率为:0.0102,0.0098,

0.0096,0.0090,0.0082 ,此种情况下,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小于动态确定投资组合权重的收益率。所以我们的连续时间最优化模型是有效的。

通过实例验证和比较分析,说明两阶段优化法是有效的,两个阶段的优化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荣喜民,崔红岩.组合证券选择的最优化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05

2.韩潇,叶晓霞.股票投资组合优化研究[J].时代金融,2007

3.杨佩礼,施正马.浅论股票投资决策[J].财务与会计,1998

4.Markowitz H M. Portfolio selection[J] . Journal of Finance,1952

5.Sharpe W F. Portfolio Theory and Capital Markets[M]. USA:McGraw_Hill, Inc, 1970

6.Merton A J ,Pliska S R. Optimal portfolio management with fixed transaction costs[J] .Mathematical Finance,1995,5(4)

7.钱峰,石丽娟.数据删除模型对于广义岭估计的影响[J].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8.王娟,陆志峰.一般Ⅱ型逐步删失下对数正态模型的近似极大似然估计[J].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9.赵为华,李泽安.AR(1)误差的非线性随机效应模型的参数估计[J].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10.郭晓君,李大治.一类具有预防接种且带隔离项的SIQR传染病模型的稳定性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11.张晖.一类具有种群变动的传染病模型的稳定性[J].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12.郭畅.基于Copula函数的证券基金与股价指数的尾部相关性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13.金晶亮.非线性测量误差模型的Bayes估计[J].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14.李泽安,葛建芳,章雅娟.Beta回归模型在数据挖掘预测中的应用[J].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15.郭海,郭毓.一类线性时变系统模型参考自适应迭代学习辨识[J].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16.彭小智,凌能祥.相依样本下回归函数分割估计的渐近正态性[J].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17.Ross S M .Stochastic Processes[M].John Wiley &Sons,1983

18.欧阳光中,李敬湖.证券组合与投资分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9.杨智元.证券价格按几何布朗运动变化的微观解释[J].数学实践与认识,2003

作者简介:

孙建平(1976-),女,江苏海安人,南通大学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最优化。

黄梦妮(1988-),女,江苏新沂人,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硕士在读。

吕效国(1963-),男,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概率统计。

篇9

关键词证券投资者投资心理误区治理

投资是一种有意识的经济行为,投资行为受人们心理意识的调节控制,诸如,投资决策动机、投资收益与预期、投资风险规避等问题,其实质就是人们的心理活动在投资中的具体表现。在证券投资市场,资金的时间价值表现为对于投资时机的判断和选择,投资具有风险性,投资期越长,投资市场中的不确定因素就越多,因此证券个体投资者,必须具备足够的投资知识、风险意识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投资者成功的最根本素质。

1证券投资者投资心理误区的集中表现——认识偏差

证券投资者的判断与决策过程不由自主地受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以至陷入认知陷阱。如跟庄、推崇股评、高换手率、市场非有效性等,投资者的认知与行为偏差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1过度自信的认知偏差

人们往往过度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这种认知偏差称为“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过度自信是投资者典型而普遍存在的认知偏差。过度自信在牛市的顶峰达到它的最高点,而在熊市的底端达到最低点,过度自信的投资者会过度依赖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而轻视公司会计报表的信息,注重那些增强能力自信心的信息,而忽视伤害自信的信息,在证券市场中的过度自信是危险的,例如,很多证券投资者不愿意卖出已经发生亏损的股票。卖出等于承认自己决策失误,并伤害自己的自信心。他们每天总是给别人讲解股票的各种“知识”指导别人买卖操作,在大盘趋势向好的时候,每天总是眉飞色舞,讲解技术指标应用技巧等,非常看好后势,讲解大盘会上升到多少多少点位;在大盘趋势向下跌,没有进入底部区域之前,他们总是很乐观,总是认为经过适当的调整,大盘还会上涨;在大盘进入了真正的底部区域时,由于受到市场的心理暗示,就不断地解释下跌的理由,极其看好后势,会告诉周围的人大盘会下跌到某个点位,如果他是一个虚荣心很强的人,他会讲他如何买了那只股票,现在如何盈利。实际上这类人对股票的感觉和判断完全是市场心理策划的场效应对他作用的结果,这类人的股票投资往往是失败的。

1.2信息反应的认知偏差

有些投资者对信息存在“过度反应”(over-reaction)和“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两种现象。如果近期的收益朝相反的转变,投资者会错误地相信公司是处于均值回归状态,并且会对近期的消息反应不足。如果投资者得到收益增长的信息,会认为公司正趋于一种增长状态,并且过度地导致过度反应的推理趋势。这些投资者在市场上开始变得过于乐观而在市场下降时变得过于悲观。自我归因低估股票价值的公开信息偏差,对个人的信息过度反映和对公共信息的反映不足,都会导致股票回报的短期持续性和长期反转,他们心理模型的特点是有时恐惧、有时兴奋、有时觉得自己很专家。他们的思维和行为主要是被市场的策划者所控制,在股票市场的头部区域进场,进行频繁买卖操作,或买入后持股不动。在市场完成从头部进入底部的下跌趋势中,总是期待反弹随时开始,或持股不动,或在市场没有真正进入底部时误认为是底部而把手中有限的资金提前用光,在市场进入真正的底部区域,他们作出卖出股票赔钱的离场操作,或想做买入操作但是手中已经没有了资金,这种心理模型的人是股票市场策划者最需要的。

1.3损失厌恶的认知偏差

人们在面对收益和损失的决策时表现出不对称性。人们并非厌恶风险,而是厌恶损失。损失厌恶(lossaversion)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感到损失令他们产生更大的情绪影响,损失比盈利显得更让人难以忍受,很多投资者偏爱维持原状。在股票投资中,长期收益可能会周期性地被短期损失所打断。短期的投资者把股票市场视同赌场,过分强调潜在的短期损失。在做出错误的决策时常感到后悔,而为了避免后悔,又常常做出理。比如死守赔钱的股票,以拖延面对自己的错误,不愿把损失兑现。害怕兑现损失就持有亏损股过长的时间。实际上,股票市场随着策划者的建立和制造的市场利空或利好的心理暗示的场效应而涌动,有时很平静,有时汹涌澎湃,当大多数的被动投资者心态都变成了兴奋型的时候,市场就已经进入了头部区域,反过来当他们的心态都变成了恐惧型的时候,市场已经到了底部区域。巨大和强烈的股市心里场效应迷漫着整个股票市场。策划者就是通过调整股市心里暗示的场效应强度来控制和操纵被动投资者的思维和行为,就像电磁场一样,场里面一个电荷的运动只能由场来决定。

1.4羊群行为的认知偏差

证券市场中的“羊群行为”(herdbehavior)是一种非理,它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舆论,而不考虑自己信息的行为。由于羊群行为及各个投资主体的相关,对于市场的稳定性、效率有很大影响,也与金融危机有密切关系,由于市场上存在羊群行为,许多机构投资者将在同一时间买卖相同股票,买卖压力将超过市场所能提供的流动性,从而导致报价的不连续性和大幅度波动,破坏市场的稳定运行。股票指数的波动或股票的涨跌以及市场消息构成股票市场的一种氛围。股市策划者通过调节这种心理暗示场来达到股市策划者想要的被动投资者心态,而且一定能办到,这种氛围笼罩着整个股票市场,走进市场也就走进了这种氛围里,股市策划者就是量化地掌控和调整这种氛围使被动投资者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反应。

由此可见,投资过程反映了投资者的心理过程,由于认知偏差,情绪偏差最终会导致不同资产的定价偏差,这一偏差反过来影响投资者对这种资产的认识与判断。这一过程就是“反馈机制”,这种反馈环是形成整个股市中著名的牛市和熊市的因素之一。

2证券投资者心理误区克服的处理措施——调适、塑造

在投资市场上,真正的敌人是自己。要战胜自己,就必须不断地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培养独立的判断力,磨练自己的耐心,具备良好的期望心理,思路敏捷,精练起市,性格坚毅,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对待投资成功与失败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冷静分析、总结经验,恰如其分地归因,以利再战。

2.1克服贪婪和狂热

投资者一旦被过度的贪婪所控制,手里有钱,就要买,他们不但是自己买,还总是劝别人也买,买股票的消息来源,看报纸、听股评、听周围的人推荐股票,或自己根据类比法选股票。这类人在大市趋势向上的时候,是赢利的,随着行情的进展,他们的赢利越来越少。如果遇到股票头部模型是横向振荡,这样的股票一旦策划者出净手中的筹码,几根长阴线,这类人将出现亏损。在大盘趋势向下的时候,这类人只要有钱就还是买卖。由于市场是由投资者组成的,情绪比理性更为强烈,贪婪和惧怕常使股价在公司的实质价值附近震荡起伏,购买股票时,不仅需要具备某些会计上和数学上的技巧,更需要投资者控制自己的情绪波动,以理智来衡量一切,并支配行为,独立思考,不受干扰,对国家宏观经济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善于捕捉各种细微的动态变化和各种信息,克服投资的贪婪和狂热。投资应具有客观性、周密性和可控性等特点,在股票投资中绝对不能感情用事,投资者既需要了解股票投资的知识和经验,更需要具有理智和耐心。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多地受各种信息的影响,应在对各种资料、行情走势的客观认识的基础上,经过细心比较、研究,再决定投资对象并且入市操作。这样既可避开许多不必要的风险,少做一些错误决策,又能增加投资获利机会。

2.2勇于承认错误,树立信心

投资者不可能每一个预测和决策都很正确,每一个投资者都应该承认,市场中总有事情是自己所不了解的。每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都是谦虚、勇于承认自己错误的人。信心是投资成功的一个起码的条件,投资的自信来自于他的学识,而不是主观期望。作为证券投资者,必须潜心研究投资理论,不断扩展自己的学识,把别人的经验借来,加以创新,融入自己的想法,不为自己的投资失误辩解,而是把每一次失误记录下来,以便下次不犯,每位投资者盘算股票之前,应该对股市做出某些决策性的判断。判断是稳定股票投资的信心,如果犹豫不决,缺乏信心,必将成为股市的牺牲品。投资者投身于股市,要树立信心还需要耐心,如无耐心,后悔、失望、沮丧、冲动等不良情绪就会产生,这样失败的机会非常高。投资者必须考虑投资工具的流通性、收益性、成长性。收益性的高低也要依投资者自身的财经需求和其它情况来定,由于成长性与风险相连,投资者还必须考虑自己承担风险的能力。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和操作方法最好与自己的价值体现,以及性情相一致,以避免与自己的人格特征冲突。投资者的信心和耐心是千百次成功得失中修炼出来的,也是理性判断和实践经验的结果。

2.3培养独立的判断力、自制力

对于理性投资,精神态度比技巧更重要,每位投资者的潜意识和性格里,存在着一种投机的冲动,而投资者必须具备耐心和自我决断力,不应盲从他人建议,而应有自己的判断力。约翰特里思在《金钱的主人》一书中,反复强调“在市场中获得成功没有什么秘决,对于成功的投资者来说有个显著的投资态度也就是说在关键时刻会相当仔细地进行研究,甚至可以说是在显微镜底下进行研究”。反对将成功投资者的成功归因于运气的做法。在证券市场,投资是一项高度技巧性的行为,投资者不要被周围环境所左右,要有自己的分析与判断,决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投资一定要自己判断、研究行情,不要因为未证实的流言而改变决心,可买时买,须止时止。投资者的自信应建立在一定的投资交易经验和个人能力基础之上。否则,投资者没有根据的作出判断、决策、并且固执己见,那么意味着蛮干,并不是有自信心的表现。投资者必须有自制力。自制力是指能够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和言语的意志品质,自制力体现着意志的抑制能力,能够控制自己的恐惧、懒惰、害羞等消极情绪和冲动言行。

2.4培养坚毅的性格和自我管理能力

要成为成功的投资者,除了要知道投资既能让人赚钱也能让人蚀本的道理,还要明确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直接从事投资这一行当,一个成功的投资家,需要取决于他是否有足够的精力花在股市分析和技术的提高上以及是否具备坚强的性格,投资者在投资时一定要执着专一、坚守自己的准则,将自己正在进行的投资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实际控制,包括制定投资计划的能力、实际控制的能力、检查结果的能力、合理归因的能力、采取补救措施的能力。切实认识到股票不是储蓄,不仅需要财力,还需要智力和精力,股市既存在收益也存在风险,高收益与高风险成正比,如何趋利避害、顺势而为是一门科学,投资者应该克服追涨时只听利多,赶跌时只听利空的偏执心理,增强对经济环境、股市行情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培养坚毅的性格,消除紧张、稳定情绪。能对股市进行全面分析把握股市整体走势,认清当前的股市形势,预测可能产生的不良因素,对具体情况进行系统分析。这样的一个既符合股市规律又有利于投资者自身的合理的心理价位不断确立,以确保预测准确,投资成功。

参考文献

1俞文钊.当代经济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篇10

怎样投资能让我们的钱袋子稳当增长呢?

如果你是年轻人,60%建议投在股票上。

在中国,股票是确定性可以进行长期配置的资产。若投资股票没赚到钱,反思一下是否方式得当?从1991年中国有股票市场以来,如果你只是在年末最后一个交易日购买上证综指的指数,十年后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卖出,从来就没有出现过赔本。最少的收益是从2001年到2011年,十年的指数收益是34%,年均复合收益率2.87%。

在投资方式上,可以尝试直接买卖股票,如果你有兴趣去弄清楚一家公司是怎么经营的,越容易弄清楚越好!我曾经在8年前让5岁的小儿选支股票,他的选股原则:有我认识的吗?当时向他郑重介绍了云南白药,因为家里买了这牌子的牙膏,他知道这牙膏最贵但可以治妈妈的牙龈出血。

介绍了茅台股份,因为爷爷、姥爷都是酒仙,这个牌子最贵,平常舍不得喝,要到过年的时候才会喝。还介绍了山东黄金,他当时不知从哪里听了句: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还知道女士们喜欢带金项链。其他类型的股票很难向孩子解释清楚了。这个小家伙选了云南白药,因为觉得它最有用。8年过去了,云南白药价格上涨超过了6倍,期间还度过了中国股票市场平均下跌60%的2007年。直到现在都痛恨为什么规定不让小朋友开立股票账户呢?

有了知识还要有胆略,有识且有胆才可能在股票投资上赚大钱。在股票指数6000点进场是莽撞,但在指数2000点的时候不敢买股票,就是怯懦。自1993年以来,我国的A股市场7年一个周期,目前正处于一个新周期底部的第5年。

如果股票涨点你就心慌得拿不住,或者一出现下跌你就吓得赶紧卖出,从性格上来讲不适合进行股票投资。如果胡乱的挑选股票,或者很容易受他人或消息影响,还不如把钱放存钱罐里安全。这时最明智的选择就是买股票型基金,选择原则也很简单,挑选在5年以上投资业绩始终能够保持在前25%的长跑基金。一些在未来10年预期会保持发展的行业基金也是不错的选择,如医药行业基金、消费行业基金等等。

每月拿出一点钱来进行基金定期投资也是不错的方式。只要在市场极为狂热的时候停止买入,并赎回以往的投资。狂热的标志是不论你买菜、坐公交、上公厕——都能听到有人在谈论股票,并说很赚钱,那已经是6年前的事了。

狂热也可以通过一个指标来体现,上证综指的市盈率达到40以上时。自1991年有股票市场以来,共出现过三次,分别是1993年、2000年和2007年。这时就考虑逐步卖出吧,之后耐心等候一次大幅下跌后再进场。

其余资金的10%投资于股权,这个需要资金实力,如果达不到购买起点的话,就把这部分配置放到股票型产品上去。

10%可以考虑参与杠杆交易,进行期货交易或购买杠杆基金。

20%进行现金类金融产品投资,如买货币基金,或银行短期理财产品。

如果你是中年人,有了家庭,需要赡养孩子和老人,但事业也进入了辉煌期,时间成了最宝贵的因素。在投资方面一是需要降低波动性,让投资收益更稳妥一些;二是需要便捷,为你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参考的配置建议:不超过50%的股票或股票型基金,对多数人基金更适合一些,因为它更省心。有资金实力的,可以考虑将其中的20%-30%投资于股权基金。其余的40%投资于有固定回报的金融产品,如债券或债券型基金,如果可投资资产在100万以上,年投资回报在8-15%的信托和一些实质为债权性质的合伙基金是更佳的选择;10%配置于现金类金融产品。

如果你是老年人,健康、平和、稳定是生活的核心。投资的重点是安全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