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建设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2: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养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推进生态养殖,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
在我国畜牧养殖发展过程中,部分饲养主随意排放污水,缺乏对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意识,饲养习惯落后,饲养方法不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水质、空气和土壤等污染,使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破坏。新农村建设中,在发展畜牧生产,提高养殖业效益的同时,必须做好生态保护工作,推进生态化养殖模式。如,在养殖小区或者规模养殖场内,要健全基础设施,配建污水处理设施、沼气池和储气罐设备,利用沼气池,将畜禽粪便、污水发酵转化生成沼气,进而满足生产、生活对燃料的需求。而沼渣作为有机肥,用于果蔬和农作物成长养料,不断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地生产力。实行‘集中建池,统一沼气’的环保养殖模式,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效益实现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养殖业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的生态化发展。
2实施规模养殖,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
我国规模化、标准化的畜牧养殖模式与美国、加拿大等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发展历程有限。目前我国尚未形成规模化的养殖模式,仍旧沿袭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散养形式。这种小农式的养殖模式,不能够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且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极为脆弱,在养殖资金融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不具备规模化养殖的优势。因此,我国养殖业发展要积极做好战略部署,向规模化、标准化的方向迈进。如当地政府合理、科学的选择一块适宜养殖的农业用地,将其建设成为养殖小区或者规模养殖场,并配备齐全相应的基础设施,将饲养主集中在一起,进行养殖技术、疫情防控的指导和管理。基于区域养殖业发展现状,每年应从当地财政收入中划出专项发展扶持基金,加大对养殖小区的投入等,出台规模化养殖发展的优惠政策等。
3健全一体化养殖模式,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
畜牧养殖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多位于农村偏远山区。但农村区域信息来源渠道单一,信息闭塞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户不能及时获悉养殖动态,了解养殖市场产品需求信息和产品价格变动,导致盲目生产、严重跟风等现象发生。某些饲养主的文化素质水平有限,不会合理调整和控制生产规模,缺乏品牌意识,产品结构单一,造成产品市场竞争优势不足,经济效益低下的局面。因此,对于我国养殖业发展,在紧密结合以上养殖现状的基础上,要引入一体化的养殖模式,建设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条,结合市场需求,合理调整畜禽养殖的品种及其规模,成立屠宰场、畜禽加工企业,保证销售渠道的稳定,提升产品附加值,根据区域优势,创建产品形象,增强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英明决策,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发展与升华。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任务,是体现其“新”的主要方面。但是不少农村地区为片面发展工、农、旅游业而过度使用生态资源,破坏环境。新农村建设不能以牺牲农村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为代价,新农村建设应该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从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关系以及协调模式的研究是很少的。
4结语
篇2
1.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实用人才现状不容乐观:农村实用人才匮乏、总量不足;劳动力结构不合理,农村人才中种养型所占比例较高,而种养之外的农产品加工方面人才比例较低,加上中老年劳动力对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经营方式的认同和接受较慢,对农村中老年劳动力的教育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大、收益低,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农村剩余人才素质较低,从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多是文化素质相对较高、体力较好的青壮年农民,而留下来的多是老弱妇孺,性别年龄比例失衡;人才外流严重,大量的优秀人才涌入城市,使得农村人才存量降低。由于高素质农村劳动力单向流出,使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内在动力不断弱化,制约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发展水平的提高。
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农村实用人才认识不高。一部分农民并不以当农民为荣,而以跳出农村为荣,总是想洗掉农民的身份,争当城里人、知识份子、白领等等,时刻告诫子女脱离农村,不做农民,导致许多农业技术后继无人。二是管理滞后。许多部门在想方设法为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出力,但由于牵头部门不明确,导致谁都管,而谁都管得不深、不细,政出多门,难以形成合力;现有的农村实用人才专业(行业)协会以及民间组织大多还不成熟,而且跨村屯、跨乡(镇)的较少,也没有得到认可和备案,多数处于“自发散打”状态。三是资金和政策扶持没有完全到位。资金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发展环境欠佳。农村实用人才在创业和经营过程中难免存在不规范的做法,一些管理部门不是给予政策扶持和引导帮助,而是一罚了之,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四是服务机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目前,绝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没有受过专业教育或系统培训,基本上是靠自己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摸索成长起来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不多,在扩大生产、带动群众致富方面后劲不足。
2.解决问题的对策
农村实用人才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力量,是推动农业向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的生力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建设一支具有专业知识、留得住、用得上、素质高、技能强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既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现代农业、推进杜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2.1整合各方资源,拓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渠道 目前,应采用三种模式,破解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难题。一是依托协会辐射模式。抓住地方农业产业优势,逐步成立各类种植、养殖协会,协会运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向周边农户传授技术。同时,将市场动态、市场发展趋势等信息与农户共享,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二是院校深造模式。采取对掌握了一定使用技术、有一定产业基础并且有发展潜力的农村实用人才送出去,将农、林、水、医、教等领域的各类专家请进来培训的模式。三是异地参观模式。要定期组织部分村干部和优秀农村青年到外地的种养殖大户、村办企业参观学习,使他们拓宽致富思路,把外地的先进经验和本村实际结合起来,创业致富。
2.2加大扶持力度,发展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从财政预算上保证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基金,建设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改善办学条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土地向种养大户集中,让更多的实用人才脱颖而出,带动更多的农户致富;要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创办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对领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农民专业协会的农村实用人才,在工商、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
篇3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会 养老保险制度 国家资金
一、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产生的背景
按照国际上的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0%时,就宣布该国家已经进人了老龄化社会。现在,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1.5亿,全国人口有13亿,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达到了11.5%,说明我国已经进人了老龄化社会。在1.5亿老人中,有大约5000万在城市,他们大部分已经有了职工养老保险。剩下1亿人在农村,他们也需要实现老有所养。
而在我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大量年轻力壮的农民离开家乡投人到打工的潮流中,掀起了一股民工潮。这就直接导致了农村空巢家庭的出现,许多老人的日常生活状况得不到子女的照料,甚至经济来源也仍然要靠自己挣得,传统的“养儿防老”的家庭养老模式开始瓦解。同时,随着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独生子女的出现,4-2-1家庭结构变化使得年轻家庭的养老负担沉重,巫需社会来帮助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由此,在农村实现社会养老模式已迫在眉睫。
为顺应家庭养老模式向社会养老模式的转变,我国政府开始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国务院召开常务工作会议,决定从2009年开始在10%的县(市、区)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2020年以前必须全部覆盖。实行养老保险以后,每个农民的养老保险金每月至少能拿到55元,并且上不封顶,根据地方财力而定。与以往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不同的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由农民个人交费、集体补贴和财政补贴来共同组成这个资金来源,其中财政补贴占大头。这就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创造了重要条件。
二、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蔽义
1.有利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在我国农民的人口比例占大部分.他们的生活好坏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稳定。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民生,新农村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大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新农保在支付结构上的设计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一部分是个人账户的养老金。与老农保靠农民自己缴费的自我储蓄方式不同的是,新农保能享受到国家财政的补贴,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渠道,大大解决了农民由于收人有限而无法参保的问题。这一举措为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农民的社会养老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2.有利于加快国家城市化进程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模式存在并运行着,显著的表现就是在城乡养老模式方面。城市里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形成了社会养老的模式,而农村的养老主要采用家庭养老模式。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形成以后,农民也开始从家庭养老模式过渡到社会养老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二元经济模式,开始实现城乡一体化,也实现了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发展的起点。农民的生活开始与城市接轨,这一过程也为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了步伐。
3.有利于减轻家庭子女的负担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存1 f::力不断增强。大多数年轻人都背负着买房、看病和子女上学的新三座大山,再加上养育孩子的成本,使得他们无暇顾及老人的晚年生活。特别是农村老人,年老以后体力下降,没有任何收人来源,生活水平可想而知。建立新型养老保险制度以后,不仅能够保证他们有个幸福的晚年,而且能够减轻家庭和子女的负担,缓和家庭矛盾。
三、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
篇4
关键词:培养;农村;社会交往能力;幼儿
如今,农村的幼儿在社会交往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比如,有的幼儿害怕见到陌生人,一见到生人就表现出木讷或者逃避的现象,更不要说积极主动地和别人打招呼了,还有一部分幼儿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表现出唯我独尊、霸道横行的状况,不懂得谦让和互助的道理,这些都不是正常的交往所应该具备的心态,这将对幼儿今后的发展带来非常严峻的后果。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地措施,促进农村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和提高,下面我就此谈些个人的看法。
一、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给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
(一)创造更多的交往空间
在幼儿园中幼儿和幼儿以及教师的交往是最频繁的,而交往也是一种相互作用的活动,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为他们之间交往创造更多的空间。幼儿的社会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活动空间特性的影响。因此,在创造活动空间时,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第一,分隔活动空间。我们可把班级里面幼儿的活动区进行分隔,比如,菜市场、游乐园等。第二,还要考虑活动空间的密度。如果同一空间的人数太多,则会造成拥挤,这很容易出现矛盾,不利于幼儿之间的交往。另外,在安排幼儿进行活动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要尽量让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空间进行活动,坚决反对那种只允许幼儿在自己规定空间内活动的现象,因为幼儿自主选择的活动空间,可以为幼儿的交往创造出更多的机会,从而提高幼儿交往的主动性并逐步消除幼儿的胆怯心理,有利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
(二)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
针对农村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现状,教师要寻找合适的教材内容,并根据幼儿的性格特色,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为幼儿提供更多交往的机会。比如,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适合幼儿回答的问题,鼓励幼儿勇敢地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或者所感表达出来,以此来鼓励他们敢于在多人面前表达自己,这不仅有利于增加幼儿表达的机会,促使幼儿进行大胆表述,还有利于幼儿表达能力的提高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三)培养幼儿的服务与协作的意识
幼儿在幼儿园有一整天的时间和教师及其他幼儿在一起,在幼儿活动的时候,教师只要用心组织,一定可以找到很多机会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和大胆表述,并要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服务与协作意识的教育。
二、家庭和学校进行同步教育,加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教育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仅仅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的社会家庭共同参与。
现今,农村幼儿父母对待孩子的现状大多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十分重视孩子智力方面的培养和发展,对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没有一个科学地认识。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就应该想法设法改变幼儿父母的这种错误思想,使幼儿父母能够充分认识到社会交往能力对幼儿今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的作用,和幼儿园一起为幼儿创设良好的交往氛围,帮助幼儿逐步学会交往。比如,鼓励幼儿邀请自己的玩伴到家里来玩,当然也可以鼓励幼儿去自己的朋友家玩,这是互相的,当幼儿之间出现矛盾的时候,家长不过多地进行干涉,鼓励幼儿自己解决这些矛盾。还有,在节假日的时候,家长要多带孩子走亲访友,多去公共场所进行参观活动等,要多为孩子提供锻炼交往能力的机会。
(一)发挥幼儿家长的带动作用
每个幼儿的父母所具备的文化知识以及对幼儿的教育方法都是不同的,我们可以选择在育儿方面有成功经验的又比较热心的幼儿父母把自己的成功的经验介绍给其他对幼儿的家庭教育不够重视或者在这方面存在偏差的幼儿家长,幼儿家长之间一般具备共同的话题,交流的效果相对来说会更好。作为教师,我们只要给予相应的组织和指导就可以了。
(二)教给幼儿父母科学的培养方式和方法
社会交往是一种需要进行实际操作的综合能力,要想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能力,家长就要想方设法为幼儿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在农村,一般的家庭相对城市来说具有更为宽敞的居住空间,因此,家长完全可以创建一块完全属于幼儿自己的活动场所,让孩子在自己的空间里尽情地以自己的方式展开活动,另外,多让孩子和周围的同龄人一起玩耍也可以增加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三、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学习和展示的机会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所处时间最长的地方,我们可以适当地让幼儿走进社会,融入大自然,开阔他们交往的空间,让幼儿不仅仅局限在和家人以及统领小朋友和教师的交往,而且,和成年人进行交往,可以提高幼儿在各个环境中的交往能力。
首先,我们可以带领幼儿去参观一些社会机构,比如,去超市购物,和营业员的交往,去医院和医生进行交往等。这样的参观活动可以提高幼儿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也可以促使幼儿树立参与社会活动进行社会交往的信心。
其次,我们可以带领幼儿去田间地头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幼儿不仅可以在劳动中学到丰富的知识,还可以获得劳动的喜悦,并且还可以提升幼儿和成人的交往能力。
最后,我们可以组织幼儿排练一些节目,进行演出。幼儿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可以提升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主动性。
篇5
基金项目:福建省2014年教育厅社科项目“需求理论视角下离退休职工的文化养老研究”(JAS14192);漳州市2014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漳州市城乡老年人文化需求及精神养老模式探析”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黎春娴(1978-),女,湖南汉寿人,闽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发展社会学、老年社会学、社会保障问题;徐继红(1972-),女,福建漳州人,闽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老年社会工作、社会管理。
社会资本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社会网络理论研究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自提出伊始,“社会资本”概念就以其丰富的学术内涵和强大的解释能力受到学者们的青睐,成为许多学科关注的热门论题和分析范式,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乃至历史学等等学科的专家学者纷纷用“社会资本”来解释各种社会、政治、经济现象。而这一理论工具在中国问题的研究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因为中国的社会文化中所强调的社会优先、个人服从集体、人际关系在社会交往和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等等,很容易和社会资本理论相契合。故此,本文尝试用这一分析框架对农村多支柱养老模式建构的社会资本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得出一些新的启示。
一、农村社会资本: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的一种解决范式
1.社会资本的概念。理论界普遍认为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最早提出了“社会资本”概念,并把它引进了社会学研究领域。他把社会资本界定为“现实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与拥有或多或少的制度化的共同熟识和认可的关系网络有关,换言之,与一个群体的成员身份有关。它从集体拥有的角度为每个成员提供支持……是为其成员提供获得信用的‘信任状’”。[1]随后,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James Coleman)提出了社会资本理论的框架。他从功能角度将社会资本界定为:“社会资本的定义由其功能而来,它不是某种单独的实体,而是具有各种形式的不同实体。其共同特征有两个:它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各个要素组成,它们为结构内部的个人提供便利。”[2]布迪厄和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的概念都是将社会资本理解为一种个人所拥有的资源。真正使社会资本的概念引起广泛关注的是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罗伯特?普特南(Robert Putnam)。他在《使民主运转起来》一书中对社会资本做了这样的定义:“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它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行为来提高社会的效率。”[3]这样,普特南在科尔曼等人的基础上将社会资本从个人层面上升到集体层面,强调的是集体行为或组织行为的重要性,强调信任、规范和网络的作用。接着,托马斯?福特?布朗分别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上逐一阐述了社会资本,将社会资本整合成前后一致、理论一贯的知识体系。布朗将微观层次的社会资本称为嵌入自我的观点,主要讨论的是个体通过社会网络(包括自我在内)调动资源的潜力。中观层次的社会资本称为结构的观点,主要讨论的是社会资本特定网络的结构化,该网络中的自我之间联系的定型,以及资源因其特殊结构而通过该网络流动的方式。宏观的观点称为嵌入结构的观点,主要讨论的是特定社会资本网络包含在政治经济体系中的方式,以及包含在更大的文化或规范体系中的方式。[4]布朗微观层次的观点是个人融入网络的产物,它以各种关系存在,包括亲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等等;在中观层次上的社会资本以各种组织制度、组织规范、习俗规则而存在,包含个人或集体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特殊位置而对资源的可获得性;在宏观层面上是指组织、社会和国家中某一行动者群体对社会资本的占有情况,包括了和谐的社会关系、有效的制度规范、普遍存在的信任等等。
从以上社会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对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来看,社会资本概念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内涵和外延。其在研究中国问题的适用性上,有学者提出,就中国而言,社会资本的研究势必走向西方话语与中国问题的统一,中国的研究者们在熟悉西方语境的条件下,要做的头等大事就是结合具体研究认识中国的社会资本是什么或不是什么。[5]中国社会尤其农村社会一向强调个人利益服从家庭利益和群体利益,村域中基于血缘、地缘和亲缘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是乡村各种资源配置的重要机制,农民对村域共同体具有强烈的认同和归属感,这些特征使得社会资本很容易在中国农村找到理论原型和经验证据。郑传贵认为,在中国,尤其是在农村社会,因血缘、地缘和亲缘等因素构成的关系网络,是中国农村社会资本的主要表现形式。[6]结合以上的分析,本文认为,农村社会资本就是在农村社区中,农民通过长期的相互交往在历史传统、文化习俗等价值观背景下形成的信任、互惠的代际关系和社区关系,以及围绕这种社会关系形成的社会支持体系。因此,农村社会资本有了三个层次,即文化规范层次、社会关系网络层次和社会支持体系层次。
2.农村社会资本与农村养老模式的逻辑关联性。“农村养老”,即对农村老年人的供养,使其能在年老时闲居休养。“农村养老模式”的内涵包含了以下几层意思:第一,谁来养老,即供养的主体是谁;其二,在哪养老,即供养的地点和住所在哪;其三,如何养老,即供养的质量和效果如何。当前中国农村养老从这三个层面上概括来说,主要是在家庭内由子女基于孝道的伦理要求进行的较低层次的供养,即家庭养老。家庭养老是中国农村养老的主要支柱。但在传统文化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家庭结构日趋核心化的转型时期,家庭养老的质量大打折扣。“421”的家庭结构模式使得家庭内部“重幼轻老”现象严重,老年人的经济能力也比较弱,传统的农村养老方式遭遇了现代化的困境。那么,解决当前农村养老困境,构建以家庭养老为主、互助自我养老、社会化养老、商业养老以及政府养老为辅的农村多支柱养老模式就和农村社会资本有了逻辑上的关联性。质言之,社会资本是解决养老困境、构建农村多支柱养老模式的重要途径。社会资本的大量存在是构建农村多支柱养老模式的重要前提。社会资本作为一种文化规范资源,有助于减少和克服养老道德风险,同时有助于增强社区成员的认同、互助和共济意识;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社会关系或关系网络,有助于网络成员动员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社会资本作为一种支持体系,是体系内成员主动寻求与建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社会支持的过程,这些为构建农村多支柱养老模式提供了现实选择。
二、转型期中国农村的社会资本分析
在中国农村,社会资本不仅仅包含基于血缘、地缘等关系形成的社会网络,体现支配着人们互动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度、价值观等文化因素,也包含了人们在这种社会结构中形成的信任互惠等行动能力,体现了人们获取资源的制度因素。农村社会资本不仅仅是农村社会的支撑制度,还是维系农村社会发展的纽带,是影响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伦理本位中的慈孝文化――文化规范资本。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的社会。伦理首重家庭,因而,家庭在伦理本位社会中居于首要的位置。尊老爱幼、父慈子孝等传统道德规范制约着所有生活在“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中的人,“慈孝”便是做人的根本。我国的《宪法》也明确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这在国家制度层面上对“孝”提供了法律保障。百善孝为先,家和国昌盛。孝道是调节家庭代际关系、形成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促进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剂良药。虽然在现代转型时期,传统的孝道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几千年来形成的敬老孝道“植根于农民的社会性格之中,融于他们的血脉里,形成了他们独特的价值观和不可轻易改变的精神品格。事实证明,正是传统尊老文化对中国家庭养老模式发挥着强劲而有效的功能,和谐的家庭养老便成了农村老人几千年来一直固守的难解情结”。[7]家庭、家族、亲属等初级关系对于生活在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具有重要的生活世界的意义。对老人们来说,家庭是其为之付出了一生心血的情感所系,是他们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因此,家庭以及围绕家庭形成的夫妻关系、父子关系、祖孙关系以及各种亲属关系是老年人的情感依靠。家庭养老模式在物质支持、日常照顾、情感慰藉方面具有其它养老模式无法替代的优势。虽然中国转型期以来家庭模式以核心家庭为主、家庭内部的权威结构中家长权威旁落,但是绝大部分老年人仍然选择在家养老。现代社会的以“孝”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不仅仅是要求子女在家庭养老模式中,对老人不仅有“物养”(即有地方住,有饭吃,有衣服穿)而且还要有“神养”(即要有精神供养,嘘寒问暖,聊天唠家常甚至送孙辈和父母团聚等)。笔者2012年对福建省农村地区的调研中看到,在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开支来源中,90%以上的老年人生活开支来源于子女供给,有些还有孙辈的“孝敬”。而老年人的生病照顾、日常起居和心理有不愉快后的倾诉对象大部分是配偶、成年子女及其配偶。这些都足以说明作为一个历经千年的伦理社会,孝道文化的传统仍然十分强大,依然是指导和约束当下农村养老的主流意识,仍然是家庭养老这一农村养老模式的主要组成部分的重要文化资本。当这种文化资本与其它的社会资本相互衔接和配合,即可在现实的农村养老实践中发挥重大作用,并极大地改善农村老人的养老保障状况。
2.民间组织的发展――社会组织资本。国外的研究经验表明,社会资本的产生和更新与大量的民间组织社会、组织发展有关,发展社会组织、民间组织有助于推动公民社会发育,进而促进社会资本存量的迅速增加,各种新兴的社会组织还能替代日见消失的传统的社会资本。在社会组织中,公民间的对话、商谈、组织和合作能找到有效的合作场域。传统农村社会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会,大部分的社会关系是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核心的关系网络,相互之间密切联系的程度较高。家族、宗族、亲属关系以及邻里互助都是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亲帮亲,邻帮邻,自己人帮的是自己人”。由于长期的地缘交往因素,老年人对亲属、邻里有着天然的熟悉感、依赖感和归属感。因此,以熟悉感、信任感为建立基础的农村各种社会组织、民间组织(比如农村老年协会①、庙会乃至各种宗教组织)成为很多农村老年人寻找生活乐趣的主要场所。这些社会组织凑集各种社会资源组织文艺队、创办各种经济实体,把老年人的生活世界扩展至公共空间,不仅提供了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平台,而且起着集体娱乐功能、帮困救济功能、社会舆论的控制功能和文化的传承功能等等。如在政府推力下迅速发展的老年协会,以其强大的连带性吸纳功能使其在农村的权威结构和集体行动的结构中具有较大的动员能力。胡宜、魏芬在湖北洪湖的调研发现,洪湖渔村老年协会建立并开展工作后,渔村老人的生活状态有了明显的变化。老年协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文娱活动,让全村的老年人都参加;还凑集资金对本辖区内的重病户老人、生活困难的独女户老人进行各种救济;并且对本区域内的虐待老人事件进行舆论谴责或直接调解。这些都促进了老年协会和传统的孝道伦理相结合,践行孝道文化,使农村老年人在获得“供养”的前提下,更能达成“孝养”的结果。[8]笔者在2012年福建农村地区调研中发现,福建农村地区的一些民间组织活动非常活跃,很多村庄都有祠堂管理委员会或村庙管理委员会组织,而且几乎每个行政村都有老年协会。这些群众组织或者民间组织积极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腰鼓队、大鼓凉伞队等等),还提供多样化的养老保障内容(支付老年人补助金、重阳节慰问金、高龄老人补助金等等),尤其注重农村老年人的精神保障,成为新时期农村多元化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
农村社会组织的组织资本的发展,又为农村养老体系的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即农村互助型自我养老模式。这种养老模式主要以农村老年人群体为主,在集体活动中寻找精神慰藉,它尤其适合于低龄、身体健康、子女不在身边共同居住的老年人。这种养老模式还可以挖掘低龄老年人的人力资本,变“被动供养”为“主动供养”,为更多的老年人服务,真正形成一种在传统社会差序格局基础上的信任和合作意识,也就是一种在血缘、亲缘和地缘关系基础上发展出的相互协作和互惠规范。互惠和互助规范的发展也进一步夯实了农村多支柱养老模式的社会资本基础。
3.新农保制度――支持体系的扩展。政府是社会资本的最大来源之一,政府的合法性和可信度对于社会资本的形成和增加至关重要。[9]在中国的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乡镇是最小的一级国家政权形式。而在广大的农村社区,国家意志的贯彻是靠群体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进行的。在经济上,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得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和城市有着天壤之别。为了消弭这种制度性差异,在城乡统筹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框架下,我国政府进行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于2009年开始在全国10%的县(市、区、旗)试点、计划在2020年实现全国范围内全覆盖的新农保制度,让全国的农村老年人过上“有养老金拿”的日子。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披露数据,截至2012年9月底,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全部开展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城乡居民参保总人数4.49亿,1.24亿城乡老年居民按月领取养老金。[10]新农保制度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三方负担的模式。相对于旧农保,新农保最大的亮点就是政府补贴,年满60岁的农村居民最低可以领取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近年来,国家财力不断增强,财政收入每年都增加1万亿元以上,增幅达20%以上。如果以当前1亿农村老龄人口为基数,由政府承担基础养老金,按每人每年国家支付2400元计算,仅需2400亿元,不到当年财政增长的10%。因此国家有足够的财力保证这项制度的贯彻和实施。当然,不同地区的补贴数额可能不一样,笔者在福建省的调研中了解到,最低的55元,最高的达300元。这笔钱虽然数量较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老年人的经济困境问题,但是每个月可领的养老金形成了对老年人日常生活有力的经济保障。据中国老龄委2002年的调查,老年人个人月平均生活费(不含饮食费)为102.10元,城市为145.13元,农村为58.14元。[11]农村老年人月消费额比较低。那么新农保中的最低55元的基础养老金在制度上能给老年人以较好的保障。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财政能力的增强,国家补贴部分还会相应的提高。这对于老年人来说是最大的“利好”。在笔者进行的调研中,很多老年人表示“政府太好了,不仅不用交税,还拿钱给我们”“很满意,万一有什么急事还可以用,还可以存下来给孙儿”“每个月领的新农保金对我们的生活算是补贴,生活比较有保障”“至少买米的钱有了,不用找孩子们要了”等等。这说明新农保这个正式的制度资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比较明显。总之,新农保制度的实施,使得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体系从“家庭―社区”扩展至“家庭―社区―政府”。社会支持体系的扩展,有利于农村老年人从社会体系中获取资源,从而提高其养老质量和养老水平。
三、农村社会资本在农村多支柱养老模式构建框架中的作用
在农村构建多支柱养老模式的过程中,社会资本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社会还不能够为全国所有地区的每一位老人提供养老的所有资源,这需要农村社会具有一定的“自生产”能力,社会资本无疑是最好的“生产源”;另一方面当代社会发展也越来越依赖社会资本,对社会资本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综合来看,农村社会资本在农村多支柱养老模式的建构中具有如下作用:
1.增强互相信任的代际关系,夯实家庭养老的社会基础。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依托于地缘、血缘、亲缘关系的传统文化资本,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道德规范,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赡养老人,为父母长辈养老送终等等。“百善孝为先”“父母在不远游”“厚葬久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耳熟能详的俗语警句提醒着人们要尊老、爱老、敬老。几千年来养儿防老的传统理念通过家庭代际关系模式体现出来。认为与西方社会不同,中国社会中的子女在赡养自己父母方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中国,是甲代抚育乙代,乙代赡养甲代,乙代抚育丙代,丙代又赡养乙代……即下一代对上一代都要给以反馈的模式,简称“反馈模式”。[12]由于传统的孝道,父母抚育子女,同时父母信任子女,相信子女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安顿好父母的晚年生活。信任是人们之间交往的基本前提,是个人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也是社会秩序得以正常运转的条件。“信任的作用就像一种剂,它使一个群体或组织的运作更有效。”[13]传统社会资本的血缘亲缘信任,能让老年人感到欣慰和安心,从而有利于和睦家庭关系的建立,也有利于夯实农村家庭养老这一主要养老模式的社会基础。
2.培育农村老年人的互助互惠意识,促进互助自我养老模式生发机制。人是社会的人。人要在社会交往中体现自身价值。在农村社区中,存在着一种固有的农民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纽带,它是建立在某种共同情感、道德、信仰或价值观念基础上的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以结合或吸引力为特征的联系状态,正是靠着这种联系,能够形成一种互惠机制,产生出一种亲密的社会关系,将之融入资源管理中,从而达成一种非正式的制约手段。[14]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和精神资源,有助于促进社区成员的认同,互助和共济意识。在邻里和社区交往过程中,由于有了一些社会组织和民间组织(老年协会、宗族组织等),村民尤其是老人通过社会组织所蕴含的参与网络参与各种集体活动实现良性社会互动,从而对整个村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这种社会组织具有强化社会联系的凝聚功能。由于它们来自于农民群体,又服务于农民群体,为老年人提供了沟通、交流的平台和渠道,促进了和谐邻里关系和社区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这种天然的“地缘亲和力”在老年人与老年人的社会交往中得到升华,形成一种互助互惠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在农村形成互助自我养老型的养老模式。
3.增强老年人经济独立性,提高社会养老、商业养老模式的可行性。经济福利是公民个体最基本的利益需求。在家庭养老还是国家养老的社会福利制度安排上,我国长期实行的是“剩余性社会福利”政策。历史上的很长时间,老人养老被视为是家庭的责任,因为家庭生活是一个纯私人领域,政府不应该侵犯。只有当家庭生活受到破坏,无法实行家庭养老时,才会通过政府或者非政府的机构介入。因此在农民千百年的集体记忆中,国家一直在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即使有农村“五保制度”但也是村集体的力量,而且保障对象是农村里面的特殊老年群体。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尤其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后,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被纳入了国家福利体系中,成为了“每月有养老金可领”的公民。对于农村老年人来说,“务农”是其一辈子的职业。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机能的衰退,老年人只能慢慢地退出劳动领域。对子女和家人的依赖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新农保实施以后,年满60岁的老年人均可按月领取55元的基础养老金。55元的养老金让老年人有了一定的经济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其经济独立性,减少了对子女的依赖性。“经济独立才是农村老年人晚年幸福的首要条件”。[15]社会养老保险是提高老年人经济自立能力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农村养老问题的缓解和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早日达到联合国提出的独立、参与、照顾、自我实现与尊严的老年人生活目标。特别是老年人有了一定的固定经济来源,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符合自己情况的养老模式,或者进入养老机构养老或者社区养老或者商业养老。
结语
社会资本是一种需要积累和培育、也可以积累和培育的资本。在农村社会中,我们要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培育一种充分信任、公平公正、互惠合作的规范理念,从而提高农村社会资本的存量;加快和推进农村民间组织社会组织建设,构建农村老年人参与网络社会资本的新载体;切实落实国家旨在改善农村现状、提高农民福祉的社会政策,扩展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体系。在这样的社会资本结构中,老年人作为一个行动者,不仅能从社会文化、社会制度中寻找支持的力量,从参与、交往中提升自己获取资源的能力,而且能从互惠、合作中赢取养老的精神支援,从而促进农村家庭养老、互助自我养老型养老、社会养老和商业养老的多支柱养老模式的建构。
篇6
论文摘要: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文章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进而从政府责任、法律建设、资金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设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具体对策。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制度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迫切需要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养老制度。当前,建设和谐社会让养老保障制度的社会稳定作用更加不容忽视。如果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不完善,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将难以实现。
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稳步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也历经15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上看,农村养老保障工作依然处在低水平,广大农民面临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功能弱化、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加剧的严峻挑战,农村养老保障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覆盖面窄、层次低
我国虽然提出了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基本上都是针对城镇职工。占全国总人口近70%的农民社会保障支出仅仅占全国社会保障费的11%,而占总人口近30%的城镇居民却占全国社会保障费的89%。城镇养老保险金已经基本实现了社会统筹,建立了国家、企业、个人共同负担的基金模式。而在农村仍然以家庭保障为主,只是提出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
由于大多数集体无力或不愿对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给予补助,绝大多数普通农民得不到这方面的政府补贴,导致农民投保的积极性很低。农村现在的参保对象大多集中在部分村干部和“双女”结扎户,直接影响到保险基金的额度,保障水平也极其有限。大部分农村的社会保障项目除了救灾救济、优抚安置之外,养老保险、社会福利等基本上无从谈起。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集中了我国大多数贫困人口,有的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相当低。
(二)农村养老保障缺乏法律规范
这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尚未确立,养老保障法规不成体系,使农村养老保障工作无法可依。目前,各地有关农民的社会保障的改革措施层出不穷,但法规政策大多由地方政府各自制定,国家缺乏统一权威的法律安排。这严重影响了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进程。
有的地区将养老保障基金征缴、管理、使用集于一身,有悖于国际上将征、管、用分离的通行做法,致使基金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这致使农村养老保障基金管理缺乏约束,资金使用存在风险大。通过行政性文件的具体实施办法缺乏法律权威,导致资金被挤占、挪用现象时有发生。
(三)农村养老保险地区不均衡
农村养老保险坚持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在政策上予以扶持。现实中,农民享受不到政府补贴,降低了农民参加保险的积极性。农村养老保障实行地区分级管理模式,发展程度很大程度上由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来决定:经济发达的地区农民收人较高,参保意识较强,参保率高,社保基金作用发挥得更充分,反过来又激励了更多的参保人员,形成良性循环。但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大多数参保农民的保费基本或完全是由农民自己缴纳,基本上是一种强制性储蓄,参保率低,社会养老保险有名无实。
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对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现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包含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四个原则。(1)保证基本权利的原则,包括生存权利、社会保障权利和受教育权利等。(2)机会平等的原则。(3)按贡献分配的原则。(4)社会调剂的原则。也就是对一次分配后形成的利益格局进行必要的调整,使社会成员普遍地共享发展的成果。这就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以所得税制和社会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转移支付体系。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也将对和谐社会目标的最终实现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完善农村养著保障制度,有利于农村和谐发展
土地对农民来说有着养老、失业保障等功能。但是,我国农业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已经是负效益产业了,农民人均现金收人在平均线以下的已经高达约70%,农民收人零增长或负增长已经达到约50%,土地保障功能日渐弱化。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转变,将财政资源配置由偏重城市向城乡协调转变,使得公共产品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公共财政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通过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给予农民公共财政的直接补贴,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收人,保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实现农民从土地保障到现代社会保障的飞跃,同时为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二)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社会公平问题。失地农民是中国城市化的直接产物。由于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和社会保障体制并没有为失地农民的到来做好相应的准备,当失地农民拥有了城市户口,他们却仍无缘享受附加在户籍上的诸多利益。如果城市化率提高了而失地农民问题却没有解决,那么和谐社会建设必将大打折扣。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加速转型和经济结构的转轨,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角色,然而其权益并未得到应有的保障。据统计,全国目前有2.6亿农民工,拥有养老保险的不超过3000万人。
城乡二元结构是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农民一直被排除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以外。因此,要实现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和平等性,就必须考虑为农民提供适当水平的社会保障,为农民未来的生活提供保障,才有可能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健全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若干构想
农村养老保障的滞后发展已经影响到我国整个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为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明确政府的责任,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障的支持力度
在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政府应当退出一些经济活动领域,只适当地承担宏观调控的责任。但在社会保障问题上,政府却需要承担起越来越多的责任。只有以政府作支撑,才能保证社会保障制度持续有效地运行。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立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十分重要,财政补贴政策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实施成功的关键因素。农民是为我国经济建设贡献最大而索取最少的群体。有研究显示,1952一2009年,我国农业为工业提供的剩余平均每年为250亿元,其中75%来自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剪刀差。因此,政府有责任为农民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欧洲部分国家把养老保险覆盖到农村时,农业的gdp占15%以下,现在我国早已达到,并已进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阶段。从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县市财政收人水平看,政府完全有能力对农民的养老保险进行补贴。以一个60万人口、财政收人5亿元的中等规模县为例,适龄参保对象约为30万人,仍按每人年缴费600元的标准,由财政每人补贴10%,共需补贴资金1800万元,仅占财政收人的3.6%,地方财政有能力提供资金支持。国家财政也应该为农村社会保险的建立提供一定数量的资金支持,可以采取每年划拨固定额度,逐渐补充农村社会保险基金。
(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立法,做到有法可依 社会保障实质是一种法律保障。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都是立法在前。农村养老保险一直是依靠各级政府的政策、文件进行引导,强调农民自愿参加,但政策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同时,面对农村养老保险分级管理模式出现的弊端,应制定农村养老保险法、失地农民保险法等法规,从法律上明确社会养老保险的性质、对象和标准,规范参保者的权利、义务和管理者的职责,使养老基金的征、管、用等工作都有章可循。这对避免私自挪用保险基金和实现合规增值至关重要。还应配备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设置职能部门负责督查社保活动的开展,组建各级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委员会,实行独立的稽核和监管。同时成立由农民代表参加的监督组织,接受群众举报,正视和重视群众意见,保证农民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提高其积极性。
和谐社会是一个没有城乡差别的社会,我国的二元结构必然无法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也必将退出历史舞台。只有取消户籍制度,城乡居民自由流动,才有可能实现最终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拓展养老基金投资渠道,保证保值增值
国家要通过制定有关政策为农村养老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提供条件。现有基金管理办法是在199.6年以前的金融政策、基金运营环境下制定的,保险基金以县为单位管理,没有合法的运营主渠道。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是存人银行;二是购买政府债券。在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养老金反而有贬值的风险。我国应借鉴国外养老基金管理的成功经验,实行投资运营与行政管理相分离。行政管理归于政府的专门机构,投资运营委托给商业投资机构。提高基金投资运营层次,设立全国统一的基金专业管理机构。这样使养老基金实行专业化管理,逐步进人市场。同时,实现管理科学化,确保个人账户基金安全完整以及在安全基础上的保值增值。
(四)建立民间的农村养老慈善基金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还很不发达,贫困人口还占相当比重。对于贫困农民,除了政府的财政扶持外,还可以发挥民间慈善基金的积极作用。政府应鼓励和支持建立各种民间养老合作基金,改革现行的税收政策,对捐赠善款的企业和个人采取税收优惠政策。“慈善养老”是减轻政府养老负担、拓展社会养老渠道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解决部分交不起养老保险金的贫困农民的实际困难。
(五)继续强化土地保障的功能
土地保障即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功能由土地来承担。产业结构转换使得人均耕地减少,土地对农民的生活保障功能逐渐下降。在目前的过渡阶段,还找不到任何一样能够取代土地为农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物质条件。因此,必须强化土地的保障功能。土地是农民最直接的保障依靠,拥有了土地就拥有了生存的最基本的资料。农村家庭经营制度将土地这一重要的生产资料的经营、转让及收益权赋予了农民,从而为家庭经济的发展及其保障奠定了基础。另外,农村劳动力由城市回到农村时,土地也能够有效地起到吸纳和稳定劳动力的作用。
篇7
论文摘要:农村社会的老龄化、家庭保障功能的弱化、土地保障功能的虚化及其他的一些原因使得农村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养老现实。农民仅仅靠自己的力童已无力应时日益严峻的养老问题,农村急需社会养老保险。本文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分析入手,从国家保降层次和个人保障层次两个方面提出了自己对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降制度的构想。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传统的国家,自建国以来,城乡二元的经济体制把城镇和农村严格地区分开来。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资源主要面向城镇居民,正如辽宁大学副校长、社会保障专家穆怀中教授所说:“目前,国家在社保方面的投资,90%以上用于城市人口。”而占全国人口7000以上的农村地区,却因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投保观念落后、政府政策及资源的向城市倾斜,至今仍是全国养老保险最薄弱的地方,家庭养老仍是农村的主要养老方式。目前除了少数经济较发达地区正在探索和实行农村养老保险,绝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社会养老保险仍处于空白状态,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险的认识相当模糊,更有甚者还不知道社会养老保险为何物。因此,如何增强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意识,如何对占我国人口70%以上农村居民实行社会养老,已成为当前巫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需求持续高涨
首先,是农村老龄化趋势加快。目前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面临老龄化的问题。按国际上对老龄化的定义,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即为老龄化社会。据统计,2000年我国农村(包括农民工在内)8. 33亿人口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7.36%。据预测,到2030年,6. 64亿农村人口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17. 395,为1. 29亿。尤其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剩余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人口进人城市,农村的年龄结构出现了“两头大,中间小”的格局,这意味着农村的养老赡养系数明显提高。因此,单纯依靠家庭养老,将使老年人的生活困难,年轻人的负担沉重,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不稳定,这是迫切需要政府采取措施来解决的农村居民老年生活间题。
其次,是家庭的养老保障功能弱化。家庭养老是中华民族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养老方式,然而随着计划生育的实行,家庭小型化,即“421”家庭结构成为了农村家庭的发展趋势,家庭小型化也就意味着家庭成员所面临的风险不易分散,在养老系数上表现为赡养系数的大大提高,再加上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也大大削弱了家庭保障的功能。
再次,土地保障功能的“虚化”。农业社会,土地对于农村居民起着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是维持家庭生计的可靠和稳定的收人来源。然而,随着工业社会甚至是信息社会的到来,土地收益在农民收人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减少。由于农业生产效率低,农产品价格的不合理,种地成本不断上升,农业经营的收益越来越低,甚至下降到绝对亏本的状态,尤其是人世后我国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深化,农民的生存压力将更大。正如孙立平教授所言:“农业越来越成为一个不能赢利的产业,甚至越来越不能成为一个产业,而成为农民自我消费、自我维持生存的一种自然经济活动”。因此,依靠土地养老越来越不现实。
二、建设多层次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国家保障层次
现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具有明显的身份特征,以是否有城镇户口作为划分依据。“以这种眼光看待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观点,显然违背一个基本常识,即中国政府是全民政府而不只是市民政府。目前城镇已基本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险,但广大农村地区却尚未有真正意义上的养老保险,尽管少数经济较发达地区正在探索和实行农村养老保险,但就其实现形式而言,并不能称之为完全意义上的社会养老保险。众所周知,现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是“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建立个人账户,个人缴费和集体补助均记在个人名下。由于政府不直接承担财力支持,而集体(含乡镇企业)补助实际上又流于形式。如一果大多数农民都能在乡镇企业上班,或者大部分乡、村都有一定数量和效益的乡镇企业,也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但中国的实际情况是中国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地方没有自己的乡镇企业,即使有,规模也不会太大,效益好的也不多。因此,虽然政策规定是“以个人缴费为主”,而实质上几乎就是个人缴费。个人缴费是毫无疑问,但如果它只是惟一的缴费形式的话,社会保险就失去了相对寸商业保险、甚至区别于储蓄的明显优势。由于政府不承担直接的财力支持的责任,集体补助又常常落空,社会保险演变为“个人储蓄保险”,不具备社会保险的互助互济功能,从而失去了社会保险的意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政府将提供的不仅是政策支持和组织支持,还要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和缴费补贴。
国民基础养老金的构建设想。同是中国子民,在社会保障方面,农村居民却不能享受同城镇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这是不公平的。当前由于城乡差距的存在,在水平上追求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显然是不现实的。但却可以在政策设计上追求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郑功成提出,在现有基础上,将统账结合中的社会统筹部分与个人账户部分分解并发展为普惠式的国民养老金与差别性的职业养老金(记人个人账户部分)。对于广大农村地区其社会统筹部分,则应根据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筹资方法。目前农村群体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农村中的非农业群体,如乡镇企业职工;二是外出务工经商的农业群体,即我们所说的农民工;三是留居农村经营承包土地的农民,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对于第…类群体,他们与城镇职工无异,对这一群体应追求与城镇职工相同的社会养老保险,应将其纳人城镇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应再分类处理。对于在城镇有稳定职业、固定住所的农民工,应将其纳人城镇社会养老保障系统。而从中分离出来的另一部分农民工,也按城镇水平参保,其缴费由企业和职工按适当比例缴纳,存人个人账户。对于第三类群体,即真正意义上的农民,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水平参保,原则上,缴费由国家、集体经济和个人三方负担。经济发达地区,缴费主要由个人和集体经济负担,而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政府必须承担一定的资金支持,即农村养老保险实现“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经济补助为辅和政府资助引导”的筹资模式。集体补助和国家资助按一定比例进人统筹账户,剩余比例存人农民个人账户,农民缴费全部存人个人账户。为了方便农民,适应我国农村情况的变化,必须充分利用it技术,灵活处理“参保人身份、缴费方式、携带转账、中止和恢复、税收减免“等信息,以适应农民在各类经济活动情况下的缴费方式,如纯农户参保、进城务工农民参保等,并保证账户的可携带性,让参保农民可终生随时随地办理缴费、查询和领取养老金的手续。
如此,全国在社会养老保险上,均实现了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两个部分,在此基础上统筹账户的钱,不分城乡差别,拓展为全国性普惠式的国民养老金,采取现收现付的财务机制,显著体现国家责任和社会的公平性,这样,不同群体的社会养老保险在这一制度平台上趋于统一。值得强调的是,国民基础养老金必须低水平起步。个人账户部分则是差别性的职业养老金,完全记人个人账户,采用完全积累的财务模式,与就业或收人相关,具有差别性,体现效率原则。简要描述见图1
对于农村部分的国家资助和集体补助,其性质类似于城市部分的企业(集体)保障层次。在城市社会保障领域,为了体现个人对自己的养老负贵,资金由个人与企业(集体)共同负担,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归个人所有,与就业相联系,具有差别性,体现效率原则。企业缴费一部分进人统筹,剩余部分进人个人账户。在农村养老保障体制建设中,对不同的群体其个人账户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对于农村中非农业群体和参加了城镇养老保险的农民工群体,其个人账户的缴费由企业和职工共同承担;而对于未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的农民工和留居农村承包经营土地的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其个人账户的钱来源于个人缴费和国家、集体给予的资助。
普惠式国民基础养老金实现的可能性。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例,我国是否仍没有达到在全社会覆盖养老保险,经济社会和财政能力无法承受呢?卢海元等人在对较早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德国、法国等13个欧盟国家进行专题比较研究后发现,在类似目前中国或更低的经济发展阶段时,这13个国家都已成功地建立起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其得出结论是:现在中国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算太早,因为丹麦、瑞典、葡萄牙、西班牙及希腊等5个欧盟国家在类似中国20世纪90年代初或更低的经济发展阶段时,便已开始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即在农业占相同甚至更高比例,而且国内生产总值更低时,便也开始设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甚至稍微落后的印度,为避免出现“因老返贫”现象,也为65岁以上老年农民每月提供5美元的养老金。实行“米保障”的越南,也以特殊的方式建立起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闭可见,在经济水平上,我国经济已经达到了在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农村有望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便有建立普惠式国民基础养老金的可能,因为普惠式国民基础养老金建立的关键在农村。当然,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农民尚不具备参保能力,国家必须给予资金扶持,这是政府的当然责任。
三、建设多层次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自我保障层次
自农业社会以来,农村居民主要是采取自我保障的方式来养老,即使是现代社会,农村居民仍主要依靠自我保障的方式来养老。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至今尚未健全、完善,这便意味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广大农村居民的养老仍需由他们自己来保障。即使全国已实现国民基础养老保险金,由于国民基础养老保险金的水平比较低,不足以满足农村居民老年之后的生活需要,因此农村居民必须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自我保障的优良传统,以提高老年之后的生活质量。自我保障层次主要包括:家庭保障、土地保障、个人储蓄保障、商业保险。
家庭保障层次。在农村养老保障建设中,我们不能夸大家庭养老的作用,但也不能忽视其作用。在中国,家庭养老是延续了几千年来的传统养老方式,这种养老方式与我国长期存在的小农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相适应,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亲情养老。家庭是人们情感的归宿和生活的港湾,家庭所发挥的成员之间的互助互济,情感慰藉是任何社会保障制度都无法替代的。无论商品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无论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家庭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仍然是维系人们正常生活的基本准则。
土地保障层次。随着工业社会甚至是信息社会的到来,土地收益日益减少,土地保障已在农村存在“虚化”的现象,但土地在保障老年人的日常开支需求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正式制度起着一个很好的补充作用。老年人经营小块土地不但可以满足其日常的吃穿用度的小额开支,而且还可以满足其情感的需要。因此,在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时,还应发挥土地保障的有益补充作用。
个人储蓄保障层次。个人储蓄是指个人将其在青壮年时劳动的部分收人用于储蓄,以备年老时的不时之需,它体现的是个人在生命周期内的收人分配,即是追求终生收人平衡。个人储蓄可以提高老年人的收人水平,提高老年生活质量,国家应尽快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养老储蓄。
商业保险保障层次。商业保险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其高昂的保费把大部分农村居民排除在外。商业保险主要趋向于高收人群体,主要满足农村中高收人群体在保证基本生活的同时改善老年生活的愿望。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中也会不断的涌现高收人群体。可以预见,发达的商业保险会产生“福利挤出效应”,即一部分高收人群体因参加商业人寿保险,老年收人丰厚,便自愿放弃领取国民基础养老金,这会使有限的国民养老金得到更好地利用。
四、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障碍
(一)国家重视不够,影响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
从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来看,社会保障是国家赋予每一个劳动者的权利,其目的就在于使每一个劳动者在失业、退休、生病、及丧失劳动力后的基本生活得到保证。这就意味着实施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或政府。社会保障的最终发展目标是建立和实现以全体国民为对象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是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格局。国家把大量社会保障资源都倾斜到了城镇社会保障建设中,建国以来城镇社会保障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农村由于长期以来一直依靠土地保障,国家对农村的社会保障工作不甚重视,投入也很少,因此,农村社会保障建设远远滞后于城镇社保的发展。全国人70%的农民只享用了全部社会保险费的11%,而占全国人口30%的城镇居民却占用了全部社会保险费的89 % 。而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规定,保险费的筹集方式是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支持”,农民的个人账户由于各种原因几乎完全由个人缴纳,国家并未尽到财政支持的责任。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重视不够,将阻碍着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进程。国家给予农村社会保障充分的重视,加强组织与引导,加大财政投人的力度是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发展的关键。
(二)农民社会保障意识淡薄
首先,由于农民传统上就很少享受社会保障,而社会保障又往往被宣传为城市人的专利,农民还没有在意识上树立社会保障是他们作为公民所理应享有的权利的观念。长期以来,中国农民承受了太多的不公平和重压,他们所要求的仅仅是不要让他们太喘不过气来而已,至于能够老了还可以有养老金,看病还可以有国家资助,在他们看来恐怕是想都没有想过的。由于一系列主客观的原因,占中国总人口70%以上的农民目前仍没有自己的利益表达组织,也没有第三方的正式的利益群体代言农民的利益。农民即使有意见和诉求,由于其表达呈现个体化、分散化的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难以整合,因此难以形成统一的声音传达到决策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一直得不到重视而被长期搁置,同广大农民没有自己的组「织和“代言人”有很大关系。
其次,农民群众对社会保险这个新事务认识不足,很多人持怀疑、观望的态度。一种制度的确立必须得到民众的认同,否则就难以长久,而民众认同的内在基础是意识的接受或心理认同。我国自农业社会以来,农民主要依靠传统的家庭保障来解决养老同题,很少享受国家的社会保障,家庭保障一直是他们信赖和依恋的养老保障形式。因此,他们的社会养老保障的意识淡薄,更有甚者不知道社会养老保障为何物,严重阻碍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意味着农民必须从世代相传的传统保障意识转化为现代保障意识,意味着农民的心理、生活习惯及价值取向等方面都要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对社会养老保障意识淡薄的广大农村而言,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因此,广泛而深人地宣传是引导、促成这种观念转化,接受这项新事物最强有力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采取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经常地、广泛地宣传农村新型社会保障,尤其是社会保险的意义,讲清形势,算清经济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认识,实现群众的广泛参与。
篇8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黑龙江省
【中图分类号】F8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6)06―0144―03
目前,北京、江苏、浙江、安徽、四川、新疆等省区相继启动了一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变“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为“个人、集体和政府三方共同筹资”。筹资方式上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城市反哺农村的新形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作为农业大省,黑龙江应该积极借鉴其他省区的成功经验,探索建立符合国情、适合省情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一、黑龙江省迫切需要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
(一)传统养老方式解构,迫切需要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土地保障功能降低,传统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已不足以保障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在农村地区迫切需要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十一五”期间,逐步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是我国健全社保体系的重点。在国家制定统一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成熟之前,黑龙江省因地制宜地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制度构建,不仅可以为国家统一制度的出台积累经验,做好制度上的准备,而且可以把农村养老问题可能带来的各种社会风险在区域内提早得到控制。
(二)原有制度存在缺陷,呼唤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为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992年民政部制定颁发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1994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根据《基本方案》的内容颁布了《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规定》,大力推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但由于《基本方案》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加上中央政府机构调整等原因,1998年后,全国大部分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展缓慢甚至陷入停顿状态。1999年7月,国务院决定对已有的业务进行清理整顿,停止接受新业务。1999年以来,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处于半停滞状态,新参保人数锐减。然而,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三农”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作用日益凸显,为此,国家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标志就是实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普及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为稳定农村、繁荣农村提供根本保证,这就迫切要求各地区根据新形势构建区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三)国家政策调整,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提供契机
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表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新阶段。2006年初,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决定两年内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彻底取消农业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央政府也将在“十一五”期间加大对农村、农业建设的投入。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产地,国家反哺农业的政策将为黑龙江省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为此,黑龙江省应该抓住机遇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工作,将农民社会化养老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
二、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切实可行
(一)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为黑龙江制度构建提供经验
近几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数量剧增。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我国很多省市都已经建立了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黑龙江省所属地市也进行了相关立法实践,哈尔滨市2005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哈尔滨市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实施办法(试行)》。另外,双鸭山等市也都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积极探索,这些实践活动将为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提供宝贵经验。
(二)北京地区新型制度设计为黑龙江制度构建提供参照
2006年1月1日,北京实施《北京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指导意见》,从此北京地区380万农民成为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首批受益者。这是全国第一份由省级政府下发的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文件,这也标志着我国进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的新阶段,这项新制度与原有制度相比设计更为合理,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黑龙江省可以借鉴北京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本省具体情况进行制度构建。
(三)黑龙江省良好的经济社会条件为制度构建提供保障
“我国1986年开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探索时,即已经基本达到发达国家建立该制度的最低起点。丹麦、瑞典、葡萄牙、西班牙及希腊等欧盟国家在类似中国90年代初或更低的经济发展阶段时便已开始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所以,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看,我国已经具备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而在我国范围内,黑龙江省无论是政府财政收入还是人口结构等方面,都具有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一定优势。从财政收入水平来看,2003年黑龙江省财政收入为2488643万元,列全国第14位。从人口城乡分布来看,2004年末,全国乡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8.2%,黑龙江省乡村人口占黑龙江省人口总数的47.2%,低于全国水平。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来看,2005年1~3季度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现金收入黑龙江为3444.03元,列全国第8位。目前,包括经济发展落后于黑龙江的安徽、新疆等省市都已经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黑龙江省也应该加快本省的制度构建,让全省人民共享发展改革成果。
三、构建黑龙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借鉴更要创新
北京市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北京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黑龙江省在进行本省制度设计时,应借鉴这一文件中确立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些具体内容,同时结合本省具体情况进行制度创新。
(一)借鉴北京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经验
1.更加注重政府责任
首先,明确规定政府财政补贴责任。根据《指导意见》规定,这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筹资方式,市、区
两级财政都要对参保农民进行补贴。我国原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因为缺乏国家和集体的补贴而成为了变相的个人储蓄,而北京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则还原了其社会保险的性质。
其次,政府承担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费用。我国原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费用是按照所收取的农保基金的3%提取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不再提取管理服务费,人员和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管理费用是由国家财政列支,《指导意见》的这项规定则在社会养老保险方面更加彰显了社会公平,同时也有利于将来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2.建立待遇调整储备金制度
《指导意见》中规定:“各郊区县政府应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待遇调整储备金。”“各郊区县政府应根据待遇调整储备金的积累、基金增值收益和物价指数增长等情况,适时提高领取养老金人员的待遇水平。”我国原有制度完全依靠个人账户积累确定养老金数额,待遇一经领取标准不再改变。而在现实生活中,参保人开始领取养老金后,随着物价水平等因素的变化,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费用日益提高,一成不变的养老金数额不足以保障其晚年的基本生活,《指导意见》中的这项规定则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3.对保险费的缴纳实行动态管理
《指导意见》规定:“保险费缴纳标准应按照预期领取的养老金不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高于本市上一年城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平均水平来确定,并根据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本市上一年城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平均水平的变化进行调整。”这项规定在缴费环节保证了预期领取的养老金能够保证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如果说待遇调整储备金制度是从政府角度保证参保人的养老金水平,则这项制度是从参保人个人角度来保证其未来的养老金水平,两项制度配合使用可以确保参保人在度过漫长的领取养老金等待期后能够安享晚年。
(二)创新性地构建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1.提高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层次
《北京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指导意见》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以区县为单位进行核算和管理。黑龙江省原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也是采取县级单位集中管理,黑龙江省在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时应提高基金管理机构的层次。采取较高级别的基金管理机构有以下优点:一方面,采取较高级别的基金管理机构则管理机构数量降低,这样有利于监管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尽量避免各基层管理机构擅自挪用、侵占、转借资金,降低资金的经营风险;另外,这种管理方式更容易集中资金选取多种增值渠道,提高基金的整体增值能力。而由于黑龙江地域辽阔,采取省级单位集中管理对于保险费的收集及养老金的发放等管理活动都会造成不便,因此,不适合采取省级单位集中管理,所以,黑龙江省应由所属13个地市相关政府部门对辖区内养老保险基金进行管理。
2.吸收60岁以上老人参加保险
黑龙江省人大代表翟玉和在2005年11至12月期间,组织志愿者对我国农村老人生存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养老状况触目惊心。相比于未来的老年人,现在的老年人更加迫切的需要解决养老问题,但我国无论是原有制度还是北京等地区实行的新型制度都没有涉及60岁以上老人的保险问题。黑龙江省在进行制度构建时应当对此予以考虑,依据自愿加入原则把这部分人群纳入保险范围。对于保险费的缴纳可以采取一次缴齐的做法,国家、集体应当像对待其他参保人一样予以补贴,个人缴费、国家、集体的补贴共同形成个人账户。吸收60岁以上老人参加养老保险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但政府作为全民政府,不能因为年龄或其他原因剥夺任何公民享受养老待遇的权利。
篇9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障机制建设;现状;成因;对策;湖南省
近年来,湖南省农村老龄化速度远远快于城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任务日益加重,给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带来了较大影响。基于人本理念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笔者提出改进与完善湖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设想,即要构建一个包含多元化养老保障模式、多层次养老保障类型、全方位养老保障配套措施的复合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1、湖南省农村养老保障机制建设现状
1.1湖南农村养老保障机制建设刻不容缓
近年来,湖南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2001〕年全省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472.6万人,2008年达到620.26万人,年均增长4%,尤其是“十五”期间,湖南总人口仅增长了2.6%,而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却增长了24.1 %,老年人口的增长幅度大大高于总人口的增长幅度。截至2008年底,湖南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为9.1%,大大高于同期全国的8.3%的平均水平,而湖南省作为农民工输出的重要省份之一,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年龄人口向城镇地区大量迁移和流动,实际上农村地区老年人口的比重远远大于10%,可以说,老龄化已成为湖南省农村新形势下的一个重要特点。
1.2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极大的挑战
一方面,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家庭拥有子女人数减少,家庭规模缩小,从而削弱了家庭养老功能。根据湖南省于2005年进行的人口抽样调查工作显示,2005年湖南省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9人,与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减少了0.31人。家庭的小型化使得家庭的养老功能日益弱化。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人口流动越来越快,大量农村的年轻人进城打工,农村的“空巢家庭”越来越多。在外打工的农民工迫于岗位的竞争压力,使他们无暇顾及父母,同时一些青年夫妇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向独子或独女倾斜,老年人与其子女、晚辈共同生活的情况逐年减少,这表明,传统的依靠儿女共同生活养老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1.3现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可操作性不强
199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意见的通知》后,湖南省于1997年试行《湖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开始实施了“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为基本原则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但由于这项政策回避了政府在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上所应承担的公共财政投人的责任和份额问题;加上集体补助部分大多形同虚设,这种社会养老保障基本是个人缴费的“储蓄式”农保,农民个人帐户里几乎全部是自己的储蓄及其利息,由于农民收入水平低,维持基本生活都比较困难,基本不会考虑社会保障的问题。因此,这种社会养老机制缴费压力过大,资金筹集难度大,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参与社会养老的积极性,从而社会化程度很低。
2、现有农村养老保障机制不可持续性成因分析
2.1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冲击了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
在中国农村,传统的养老保障模式是建立在依托土地之上的家庭养老模式,这种模式得以绵延干载,应该说是有其合理的一面。然而,社会变迁正使得这种稳固的家庭养老模式失去其经济和社会基础,计划生育使得家庭规模和年龄结构日趋改变,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也使得土地保障功能弱化,原有的养老模式前提正逐渐弱化,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制度性瓶颈和一系列外生因素地冲击,从而具有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
篇10
论文摘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解决我国农民人口老龄化趋势带来的后顾之忧,降低农村老龄人口晚年生活风险,增强社会保障功能,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分析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探讨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策略。
农村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项特殊内容,是指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农民自愿参加,以集体经济组织为依托,以农村人口为对象而建立起来的养老保险制度。目前,随着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广大农民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保险制度,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问题高度重视,就如何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问题进行了部署,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推进的措施。
1、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家庭和土地这两类传统保障方式的功能持续弱化,放大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风险。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着许多问题。
1.1设置模式不合理,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意识不强
由于在制度设计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农民并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1991年6月,原民政部农村养老办公室制定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规定农民交纳保险费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2元、4元、6元、8元……20元,共10个缴费档次。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普遍偏低,加上农民对社保政策关注不够或尚存疑虑,对制度缺乏信心,大都选择每月2元的最低档次保费,不能真正发挥养老功能,养老保障的目的难以实现。保障水平偏低,无法达到“老有所养”的初衷。
1.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软弱无力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坚持“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但其中“集体补助为辅”难以落实。目前相当一部分农村集体经济逐步萎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软弱无力”,有相当部分村级集体积累实际是“空壳子”,导致多数农民得不到任何补贴,农保中“集体补助为辅”的原则成为空话,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实际上成了纯个人储蓄积累保险。“国家给予政策扶持”集中体现在乡镇企业职工参保,而农民参保并没有得到直接财政支持。因而这种资金筹集方式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仅仅是一种农村个人强制储蓄型养老方案,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养老保险,不具有社会性和保障性。这也是多年来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未能展开的重要原因。
1.3农民工对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并不迫切
现行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制度上规定覆盖所有在城镇企业就业的劳动者,也包括农民工,但在实际执行中,农民工参保的比例很低。截至2008年底,全国参加城保的农民工2 416万人,只占在城镇就业农民工的17%。主要原因是现行城保制度的部分政策难以完全适应农民工的特点。在政府投人和资金扶助均十分缺乏的情况下,农民工比较注重眼前既得利益,多数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民不愿意逐年缴费参加社保,感觉不仅要“自己养自己”,还要“出钱养活庞大的农保机构与人员”,难以获得他们的认同与支持。对农民工而言,相比老年补贴这种很多年以后才能领取的待遇,农民工更看重现实收人。
1.4城乡一体养老保险制度接轨存在难点
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被征地农民。对这些必须纳人社会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民,现阶段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大大低于城镇保障水平,不利于促进农民向城镇集中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现行政策规定,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保费的缴纳期限不能低于巧年,要求缴纳的保费标准为城镇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28%,其中企业应负担20%,这就基本排除了没有集体企业或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失地农民进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可能。
1.5家庭养老逐渐成为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
爱老、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家庭养老以土地保障为依托的养老模式一直是我国农村最主要的养老形式。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均耕地减少,农业人口在逐步减少,农民观念在发生变化,农村家庭规模逐渐变小,农村老龄化趋势逐渐加剧,传统家庭保障模式的基础正在逐渐动摇,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快速走向衰弱。目前,许多地方的被征地农民陷人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保障无份”的尴尬境地。这中情况既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也会滋生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2、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对策
2.1发挥政府作用,加大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扶持
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筹资机制,加大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扶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种保障老年居民享受社会养老待遇的保险制度,离不开资金的支撑。目前农村养老保险的资金筹集主要由农民自己出,或完全让农民自己出。所以,农民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因此,为确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能够有效运作和可持续发展,政府宜重新定位在农村社会保险中的责任,建立以财政补贴为主导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除了应通过缴费补贴、基金贴息、待遇调整补贴、老年人直补等多种方式引导和鼓励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外,还应提高集体补助的比重,为参保农民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费补助,才能调动起农民投保的积极性,才能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真正具有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福利性”。
2.2创造条件探索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的办法
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方向,破除城乡分割体制,创造条件探索实现农村和城镇基本养老关系转移接续办法,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将享受到与城镇职工一样的参保模式:“基础养老金十个人账户”。农民转居后,便可与城镇养老保险衔接过渡。
2.3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避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一刀切”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很大,广大农村地区更是千差万别。受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承受能力、保险意识等方面的制约,应允分考虑目前农村劳动者缴费能力有限,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同一地区农民之间,其收人状况和生活成本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应成为设定缴费基数和养老金标准的依据,既要真正发挥保障作用,又要根据各地的人均财力和农民人均年收人的实际水平,缴费基数和基本养老金的确定可本着低水平进人的原则,并随着人均财力和农民人均年收人的增长“水涨船高”。
2.4健全制度保证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是农村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的关键。然而,仅凭借存人银行、购买国债、缴存财政专户取得利息等手段,无法保证兑付要求。为达到基金保值增值的目的,应建立较高层次的基金管理中心.组建一支懂金融、会运营的基金管理队伍,通过统一规范的管理和运作,达到基金最大程度的增值。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增值要求,实行专款专用,不得直接投资或变相投资,不得挤占、挪用,不得干预基金的正常使用。要在国家金融政策规定的范围内改进投资方式,拓展投资渠道,制定优惠政策,增加运营工具,调动各有关金融机构参与管理运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基金运营的收益率。
2.5确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地位,使其具有制度上的稳定性
在制度建设中,法律是最稳定、最具说服力和感召力的制度形式。它不仅具有强有力的制度约束效能,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帮助人们克服对风险的恐惧,增强人们对制度的信任程度。因此应大力加快社会养老保险立法进程,明确农民享有与城镇职工一样的社会养老保障的基本权利,也是建立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险基本信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目前国家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方针政策变化无常,不利于这项工作的开展。全国各地在这方面也没有规范统一的业务、财务及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这都导致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不稳定性。立法是达到稳定政策的最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