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2: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把原来的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合并组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归入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规定可授予管理学或教育学学位。据114国际教育网的资料;2007年全国范围有105个招生机构招收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13个招生机构招收本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而短短两年前的2005年这一数字分别为59个和8个,可见专业布点快速增加的趋势。目前,本专业不但在师范院校、综合类院校有设置,近年来逐渐扩展到各层次的理工类院校、农林类院校、财经政法类院校。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使得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领域的经济现象、经济行为和管理行为的规律。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熟悉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或教育政策的领导者、管理者、政策分析者以及相关公共服务的专家型通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设立至今已愈10年,本文从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着手分析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及前景。
一、就业现状
大众化高等教育下,专业的职业适应性表现得尤为突出,专业培养必须使得毕业生顺利就业。笔者针对部分著名高校2008届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电话采访和实地调查后发现,
一是就业困难,毕业之后尚有不少没有确定单位的同学,当然这没有考虑因学生自主创业等原因而“自愿失业”的情况;二是升学比例比预期为低,但没有资料表明这种状况是由就业情况所引致;三是职业倾向度过于偏向高校,达到50%以上,当然这种抽样统计较难反映整体形势;四是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好于其他类型大学,主要表现在就业去向更为多样、未定和待定单位的人数较少。
进一步对这些高校相关专业的资料分析表明,就业较好的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招生考试内容大部分都要求数学(好多学校还要求数学三甚至数学一),招生方向上更为具体而切合社会实际需要(如教育投入与财政而非教育财政学,教育系统分析与设计而非教育统计学或教育经济学等),课程设置上倾向于数理分析分析方法、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锻炼。
笔者通过调查还发现,去高校工作的多数毕业生就业趋向为大城市的公办本科高校;因为就业压力和专业特性的缘故,绝大多数去高校工作的毕业生以做教辅人员为主,极少担任专业教师。此外,有不少毕业生去独立学院、民办高校、职业技术学院、中等教育学校。相对研究生总体在90%以上的就业率统计结果,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就业率是比较低的;此外,相当程度的职业偏向度是本专业就业难的表现之一。这为我们通过调整培养模式适应人才需求提供了充足的理由。
二、发展建议
1.严格控制专业布点。可以说布点过多是本专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障碍,不但对于高校办学水平的提升没有太大意义,对学生就业也有害,这都可能反过来影响本学科的健康发展。在目前设置本专业博士点的17所大学中,有13所大学为一级学科博士点覆盖的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中就究竟有多少大学是出于扩张规模的盲目冲动,难以说明,但是比例如此之高,值得深究。再者,某一专业的培养层次和布点多少必然存在一定的内在规律,盲目设置培养层次和扩大培养规模对于一个专业的发展非常不利,如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必须要在高水平大学培养,而且最好是硕士以上层次。同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多学科交叉性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专业布点要少而精。对于一般的单科性、多科性高校应该严格控制其设置本专业,最多可以作为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下面的一个专业方向。对于综合性大学、理工科高校、师范类高水平大学的本专业要注重提高学术水平和学生培养质量,扩招比例控制在一定幅度。
2.培养高水平的学术队伍。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虽然在众多高校开设,但教学人员相对比较匮乏,遑论研究人员。现有研究队伍中既懂教育学,又能熟谙经济和管理的“科班人员”极其匮乏,本专业极为有限的毕业生中也大多未能投入到教育经济与管理的交叉学科研究中,新补充的研究和教学人员往往从其他相关学科和专业调入。由于高校的特殊环境和其他方面的因素,一定程度上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成为行政领导、兼职教授、转行专家、圈外人士栖身的学术领地,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学科的长远健康发展。鉴于学术队伍资源存量不足,难以外聘、选调,只能选拔、培养有条件的高校要遴选一批多学科背景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教育主管部门要支持目前研究水平较高的高校优先发展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适当扩大重点学科覆盖范围。
3.鼓励出版高质量学术专著和教材。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目前尚不成熟,如教育经济学也只是由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很小的一部分――人力资本理论――衍生出来的,迄今未能充分运用经济学研究的独特思维对教育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展开深入系统全面的研究,不但缺乏独立的范畴和相对严密科学的逻辑体系,而且还缺乏独立的、完整的理论。教育管理学也是一样,至今并没有形成所谓的“理论范式”,概念平移、理论套用、经验逻辑推演构成了我国当下教育管理学的三大顽疾,作为由其二者合并而来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更显幼稚。笔者认为,以本专业名称命名的、代表本学科发展现状的学术专著或教材的出现,可以体现本学科的逻辑起点、研究范式、理论架构、应用范围等,从而进一步成为这个学科专业成熟的显著标志。同时,高质量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教材也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保证。目前除了娄成武、史万兵的《教育经济与管理》(2008年本书出了第二版)之外,至今尚未有其它以《教育经济与管理学》为名称的专著或者教材。相应的,在课程开设上,据笔者注意到的多所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显示,一般没有《教育经济与管理概论》或类似课程。为促进本学科研究范式的建构、研究成果的推广普及、争取本学科的学术空间、统一学科话语,尽快为本学科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为研究生培养提供较高质量的教材,要鼓励尽快出版高水平的学术专著和教材。
4.完善课程设置及改进教学方法。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教学不仅要打牢学生的理论功底,开拓学生的视野,还要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及实际工作能力。要丰富现有的教学形式,倡导开放性、建构性和创造性的教学形式。面对学制有限、课时缩短、教学内容繁杂的状况,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成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应该加强基本理
论课程和研究方法论,尤其是中高级经济学、管理学、外国语、分析工具等方面的内容。教学形式上,适当引进课堂讨论、专题讲座、案例分析、课外参观实践的形式,扩展学生理论视野、提高创新能力。
在关于就业的调查中,笔者还了解到目前多数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层次的教学情况,一般说来,以学制三年的高校而论,前三个学期(部分学校前两个学期)基本上可以把培养计划中的课程修完,学生拿到相应的学分,后面的大段时间都被“放养”式地浪费掉了。应该充分规划利用好三年的培养时间,增强学生理论学习、方法训练和课外素质拓展,增加课外参观考察、实践活动课程的比重。这方面南京农业大学的做法值得借鉴,它的课外实践课程直接到学校的分校区、实验农场,通过实地参观、师生和管理人员座谈等互动形式,使学生对高校发展规划、财力资源利用、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等问题产生切实的体会。上表2列出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机构设计。与现有的多数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相比,更加注重了夯实基础、扩大知识面、强化实践能力、扩展适应领域等方面。
5,有条件的高校实行硕博连读。从现在看来,本专业没有设置本科层次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因为某个专业的内在逻辑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也影响着这个专业是不是有必要设置某个层次的学位教育。由于目前本专业没有本科层次,硕士生的学科背景比较复杂,致使多数硕士生在主观或者客观上把攻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当作取得硕士学位的捷径(大多数学校本专业考研科目比较简单,多数高校没有数学科目要求)。如果实行硕博连读,不但可以增强毕业生的学术修养、理论功底,也可减少混取学位的投机行为。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自1 998年逐步实行硕博连读制,2003年全部实行硕博连读制的情况看,这一做法的结果是随着硕博连读制的实施,该院研究生培养水平逐步上升,每年的论文总数和SCI(SCI文章90%由研究生参与完成)平均影响因子数显著升高。这也是提高毕业生质量,从而短期内遏止就业不畅对本专业发展产生倒逼效应的有效手段,是学科本身长远发展的基础。当然,就总体来看,实行硕博连读的高校和学生数都不会很多。对于目前有本专业布点的多数高校来说,囿于没有博士授予权和师资设备不健全,仍然要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教学及管理设计,加强学生的基本学业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
篇2
【关键词】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引言
通过基于经济管理类课程视域下对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构建的原则进行分析,包括整体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逻辑性原则,其次探究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构建的方法,包括分析与综合相统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系统分析法以及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的建设策略全面提高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建设水平。大力发展经济管理教育,既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也能够保证社会公平,是经济管理教育工具理性的重要体现。
1.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主要原则
1.1独立性原则
任何一个学科内容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必须具有整体性原则,在学科研究时,学科边界范围包括研究内容的主体,而不是多种知识之间的拼凑,任何一个学科内容都要保证其组成部分和内容整体的一致性,教学质量还要具有比较高层次的整体性,每一个层次都是对下一个层次的深入概括与总结,而这些不同的层次构成了经济管理教育经济管理学的重要内容。
1.2系统性原则
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科构建的内容并不是孤立的个体,所以教学质量具有非常显著的系统性特点,在经济管理教育经济管理学中各个内容并不是随意排列的,也不能够按照原有领域的方式而存在,必须严格根据本学科建设的思想需求进行规划重组,确保内容建设形成统一的系统性。
1.3逻辑性原则
逻辑学原则就是指在教学质量构建时,必须要通过恰当的逻辑关系,将各部分知识紧密联结,形成具有系统化,符合逻辑性的知识理念。在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建设时,必须要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确保基础理论后续的项目管理作出恰当的发展和引申。
2.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策略
2.1促进经管类课程实现分析与综合相统一
所谓的分析与综合相统一就是使分析与综合应用形成相互依靠相互发展的建设教学质量,而且分析与综合都必须要有整体观念,根据不同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判断分析与综合之间相互转化的能力,而且在经济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教学质量建设时,还需要对主体的研究过程进行升华与提升,提高经济管理类课程对事物本质提炼的能力,并且逐渐形成经济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的全新理念判断。经济管理教育与经济具有必然的联系,因为经济管理教育能够培养人塑造人,促进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人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人的职业素养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在社会发展中必须将经济管理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确保经济管理教育的水平全面提高,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又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经济管理类课程全面提升。价值取向属于价值哲学领域的重要概念,是价值主体在进行价值活动时指向价值目标的活动过程,反映主体价值观念变化的总体趋势和发展方向。价值取向不仅是一种观念性的把握,而且贯穿于人们围绕着如何实现价值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认识和实践活动之中,很多时候人们正是通过实践活动来体现某种价值取向、实现价值目标。
2.2促进经管类课程实现历史与社会相统一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管理教育地位也在不断上升,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经济管理教育公平,必须要坚持经济管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而经济管理类课程作为经济管理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将历史与逻辑相结合,从而确保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内容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充分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设质量,保证逻辑推演与研究对象的发展趋势相一致。经济管理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肩负着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重任,经济管理教育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对社会经济增长带来动力。自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已经进入到了关键期,经济管理教育受到自身属性的影响,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2.3促进经管类课程实现系统与发展相统一
系统分析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能够根据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概念,将学科建设内容进行全方位分析。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还能够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具体的事物,从而寻找更佳的实施方案。在系统分析时,环境必须要提高其适应性和功能性,满足人类社会多层次的发展需要,帮助各种类型的知识建设水平增强。人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经济管理类课程能够为生产建设管理,直接输送高质量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经济管理教育发展阶段,必须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實施产学研合作的办学理念,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策略,满足市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要主动与产业对接,调整产业结构,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结语
篇3
一、文献述评
对于参与式教学的本质理解,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参与式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教学方法,例如,陈向明(2003)认为参与式教学已经是国际普遍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目的在于学生能够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不断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强化批判意识。[1]高广胜(2009)认为参与式教学实质上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参与式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参与式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教学理念。例如,许建领(2006)指出,参与性教学以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为核心,强调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投入,从而实现其内在素质的强化。[3]最后一种观点认为,参与式教学的本质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教学方法。例如,李峻(2008)通过对课堂教学的透视与反省,认为参与式教学首先应当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而教学方法是理念的载体,参与式教学并不是以特定模式机械的运作,而是在现有条件下进行的即席创造。陈时见(2014)认为从理念上讲,参与式教学提倡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平等和共同参与;从方法上讲,参与式教学要求师生平等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实现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和教学相长。[5]综上所述,参与式教学模式是以激发学生潜能、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为目标,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指导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教育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原则
1.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性原则。本科学生提高《教育经济学》课程知识应用能力,应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训练为前提。首先,根据加涅对学习类型的研究,概念的教学是基础,原理的教学是中心,问题解决则是前两种教学的综合和提升。其次,本科阶段的大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是以概念的理解、判断和推理能力为基础的,并且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对判断的掌握,对推理的运用呈现出层次性、阶段性和等级性的特点。第三,教育经济学的学习必须以培养学生对客观事物的理性感知为起点,才能指导学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来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完成理性抽象到理性具体的升华,逐步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结构。
2.教学内容的探究性和现实性原则。探究性强调的是教学要围绕参与式教学的多元目标,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发现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树立探究的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来设置探究性问题,创设与现实紧密相关的情境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现实性强调要在本科阶段教育经济学的参与性教学活动中,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训练。具体而言,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根据社会现实需要来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只有符合社会需要,才有利于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否则,脱离社会实际的教学内容会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厌恶学习,觉得学习的知识只是纸上谈兵。
3.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和开放性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强化,他们越来越希望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来获得新知识、新观念。因此,本科《教育经济学》课程实施参与式教学要重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行开放式教学。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参与式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情况,适时地变换教学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二是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教师应当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三是创造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在理解、对话、宽容、平等、自由的环境里学习,能发挥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方面的才能。
三、《教育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路径探讨
在《教育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实践当中,教师要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注重把教育经济学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讨论和研究中来。具体改革路径可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进行:
1.课前预设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改革后的课程教学模式第一阶段应当更加注重课前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具体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明确问题设置的初衷和目标。任何一个好的问题都包含目标、已知信息和有限障碍这三个部分,当问题的设置初衷和目标之间距离越远,那么问题探究的空间就越大,越能提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的自主探究积极性。二是要将书本上的理论性问题与实际经济问题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加工后有意义的问题指引下,学会发现问题,进而运用正确的探究方法进行探究,最终通过问题的解决掌握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树立并强化自身的探究意识。参与式的课堂表面上看起来是给予学生宽松的环境,让其自由探究,但就全体学生的学习方向而言,探究是在教师预设问题的引导下进行的。教师在课前对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解,进而预设学生的思维路径,提出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问题。教师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例如,可通过观察、调查统计、文献研究等方法,让学生独立钻研、自主探究教育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堂上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大胆展示自己的观点,提高运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本科阶段《教育经济学》教学课堂中,引用趣味性案例分析、让学生针对开放性问题小组讨论、运用多媒体展示教育经济现象等都是较好的方式。在营造课堂氛围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与学生形成双向互动模式。大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与学生沟通,引导他们正确思考,防止出现大的偏差。其次,要重视结论分享。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结论都是不系统、不全面的,教师要引导小组之间信息的分享,使不同思维形成碰撞,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最后,要加强追踪与评价。由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足,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得出的结论往往有错误,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能运用正确的理论和方法解决问题。
篇4
>> 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机理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的实证分析 河北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探讨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实证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的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唐山市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需求的思考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对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和谐动态发展的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宁夏高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与区域经济布局结构的适应性分析 潍坊市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分析 湖南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对策研究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理研究 论公共管理视角下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探讨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性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5]张宝蓉.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系科设置与调整——劳动力市场的视角[J].教育与考试,2007(2):78-84.
[6]林腾蛟,张可立,柴御清.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现状、政策与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2):25-30.
[7]陈跃,佘高波.基于“就业需求观”下的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辨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28):40-43.
篇5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城乡二元结构;就业难;出路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166-02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也被整个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所掩盖或是一视同仁。在三农问题中7亿多农民是核心,同时他们也是庞大的弱势群体,而农民的子女――农村大学生自然就成了大学生就业群中的弱势群体。2001年国家计委在《教育发展专项规划》中提出:“2005年中国将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期阶段,入学率将达到15%以上。”[1]这将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进入。仅2006年,全国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40万,在读研究生110万,毕业生26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540万,在校生1 739万,毕业生377万[2]。随着大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可想而知,中国大学生规模会与日俱增。
一、农村大学生就业难产生的社会影响
1.农村大学生就业难使很多有子女读书的农村家庭不堪重负,重新返贫,严重影响家庭幸福和睦,并且使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就业难使巨大教育投资难以回收,使砸锅买铁的家庭崩溃,重新回到贫困线上,也使其他的家庭放弃继续送孩子上大学的打算而是直接让孩子打工。就拿我为例子,我有很多同学高中初中毕业后出去打工的,现在他们家就相当于全家都在挣钱,而他们的支出少,现在每个家庭都有20万~30万的存款。拿我叔叔的话说就是:自从我孩子不上学后我家的钱那是看着往上涨。有孩子读大学呢,则是不停的把钱往外拿,未来还不知道能不能拿回来。在这种强烈反差下,中国农民对高等教育的支持热情会降低,从而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
2.农村大学生就业难会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取性和创新性,从而使新农村建设发展缓慢,不能与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相吻合。农村大学生在城市和农村的就业难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社会弃儿感”和无用感,自暴自弃,失去在学校的锐意创新和积极进取精神。而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才需求与保障模式又不健全,农村大学生不敢把自己置身于农村中,怕毁掉前程。如海南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村人才需求与学校培养模式衔接不上,在大学学的东西无用武之地和农村人才保障体制不完善,工资低,使大学生们把在农村就业当做是人生的一大赌博,而退而避之。新农村建设由于缺乏新鲜有效血液而发展缓慢。
3.农村大学生就业难与城市大学生就业容易的对比使社会公平缺失,严重影响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是公正公平合理的社会,人们较合理的享受社会资源和社会权利。但是在就业机会的选择上,农村大学生由于城乡二元制结构和由此产生的社会分层使他们在与城市大学生的竞争从源头(在小学的受教育权和教育资源)到终点(就业权)都处于相对弱势。
二、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农村大学生与其他普通农民打工者及其他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特殊性
1.农村大学生期望收回教育投资。
在农村,教育投资对农民来说是沉重的负担。一名农村大学生四年的学费是25 000元~30 000元之间,生活费以每月500元,一年九个月算,四年也是18 000元,从而培养一名大学生需要43 000元~48 000元。因此,很多农村家庭为了使孩子能够通过高等教育实现从社会地层到上层不得不倾其所有去供孩子读书,并且把自己的养老都交给毕业后的孩子。因此,农村大学生期望从社会中求得一份比较好的职业来收回教育投资,偿还债务、赡养父母以及为自己将来打算。从而,他们的就业定位会高于普通打工者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
2.当代大学培养模式与农村社会需求的矛盾。在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中,很多农村大学生已经开始把就业方向从城市转向农村,希望在农村建功立业,希望用自己的力量为家乡或者其他农村地区贡献力量,但当代大学培养模式却扼杀了他们的积极性。大学人才培养主要是面向城市中的企业和国家机关,而专门针对新农村建设的专业则很少,很多农林学类专业的学生也是向往一些公司或与之相关的行政机构和研究机构。
(二)农村大学生与城镇大学生的相对弱势
1.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受教育权不平等,造成农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第一,教育经费的不平等使城市学生拥有更好的教育设施和条件,也更有利于其综合能力的培养,使现今比较重视综合能力的用人单位更倾向城镇大学生。2001年,中国城镇小学生均教育经费为1 484元,农村为798元;初中生城镇为1 955元,农村为1 041元。由此可知,农村初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只有城镇的不到60%,虽然这些年国家正稳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但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牢固背景下,这种鸿沟是很难逾越的。第二,城乡二元结构产生的地区歧视使贫困地区大学生很难去享受更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从而使在重点名牌大学就读的农村大学生比重偏低,即使有在重点大学的学生也是就读于非热门专业。占较小比重的农村大学生大多在非重点院校就读,这一比重在2005年达到了63.3%。同时,高校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录取分数,如在北京能上北大,清华的考分,在其他地方根本进不了重点大学,更别说农村地方的学生了。这样更使别的大城市中的重点大学效仿实行本地保护主义,优先让本地大学生就读。农村籍大学生在社会更认同“名牌效应”的惨烈竞争中无疑处于劣势。
2.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家庭所占有的社会关系资源和权势资源的不同使农村大学生就业机遇和待遇也不同,从而严重影响社会公平。在就业竞争中,城市学生的父母利用自己在社会中所占有的优势资源为学生就业铺路,而农村大学生的家长却无能为力。北京大学“高度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课题组在针对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问卷调查中发现,家庭背景越好,毕业后的工作落实率和起薪率就越高。①北大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教授文东茅认为,理应平等的教育机会,事实上随出身阶层而异。而北大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副主任岳昌君博士也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父母学历高,职业越好,会让子女在就业和教育上更有利。这种现象更使很多单位的招牌成为一种形式主义或对普通公民的欺诈,使单位形成近亲繁殖。而农村大学生呢,父母都是农民,属于社会分层中的最低层,占有资源极其少,从而使农村大学生在各种完全不透明的招聘下败北,一次次败北使农村大学生失去对社会公平的信任,对社会怨恨,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
3.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学生继续教育难,从而使其竞争力小。农村大学生在本科四年或转科三年高教育投资使绝大数学生读本科或专科后就放弃硕士生或博士生学习,因为农村家庭在高等教育投资后已后继无力,急需孩子工作去拿回成本,只好放弃研究生或更高层次的学习。而城市大学生在完成本科学习任务后绝大多数还有能力去接受更高层次的学习来提高竞争力。
三、破解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1.国家要加快破解城乡二元壁垒,加速城乡流动,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城乡二元超稳定结构使中国社会形成最大的两种分层――城市人和农村人,城市人瞧不起农村人。而只有打破这种壁垒,使二者没有多少身份区别,才能促使乡村与城市获得同等的受教育权,获得相同的教育资源,使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实现教育公正。教育公正是突破城乡二元制结构,突破农村代际传递的前提。而打破这种壁垒的直接而最有效的方法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以工促农,加大对三农问题的政策倾斜。
2.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大学生就业的引导,把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需要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把农村大学生的家庭状况与工作福利结合起来,从制度上来确保农村大学生的收益。就业市场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要素之一,政府应该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来较好把握就业市场,使就业市场适当向农村大学生倾斜,并且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来保证这种倾斜的有效性,从而使农村大学生更好的就业,为社会服务。
3.学校人才培养要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特别是农村人才需求。当代大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吻合的矛盾众所周知,很多大学只埋头怎么赚学生的钱,怎么多建漂亮的教学楼,怎么提高学校名气而忘了结合社会需求和国家需要,时代变化来与时俱进的开设专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机会。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新型人才去建设新农村,而老旧的人才培养已经不能适宜。大学可以尝试开设譬如乡村行政学,乡村社会学,乡村经济学,乡村管理学等,直接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为农村大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舞台。
4.各种用人单位要完善用人制度和招聘制度,杜绝“姻亲”招聘,在招聘时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农村大学生缺乏比较好的社会人际资源,只有杜绝用人单位特别是国有企业、政府、集体企业和各种带有政府色彩的单位实行姻亲制,才会在这个社会形成良好的公平公正之风,促进社会和谐。
5.农村大学生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在无优势情况下,避开城市大学生,普通打工者和城镇下岗人员的就业竞争,把眼光更多的投向农村,去赢取人生。同时政府要给予农村大学生更多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给农村大学生在农村工作解去后顾之忧,实现农村与农村大学生的双赢。
四、结语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我们应该任重道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发展专项规划[N].经济时报,2001-08-21.
[2]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06.
篇6
张亚萍,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
摘 要: 影子教育作为学生在主流教育之外的培优补差的课外补习活动,近些年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别盛行。通过对影子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盛行的文化、教育、经济、利益相关者角度的原因分析,得出其产生的必然性,并在对影子教育广泛影响的解构中,得出其存在的复杂性。学校、政府部门对其既不能放任自流,任其无规范的发展,也不能完全禁止取缔,而应对其进行更好规范、监督、管理,积极引导其在合乎法、理、情的道路上发展。
关键词: 影子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盛行原因、影响
一、引言
影子教育,指的是学生在主流学校教育之外参加的培优补差的活动,因其补习内容基本类似于学校课程,故而也被称之为“影子教育”。提出影子教育的概念并对其做出开创性研究的当属Stevenson和Becker(1992)[1]。他们对日本高中生所做出的调查发现,影子教育发生在主流教育之外,但目的是为了提高主流学校的学习成绩,其接受对象以中小学生为主。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高质量、多元化需求越来越旺盛,这就与我国的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大班额教学以及缺乏个性化指导产生了矛盾。同时近些年,我国政府一直推卸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大大减少了家庭的学校教育支出,这也为影子教育提供了成长发展的土壤。有研究表明,超过一半以上的城镇学生参加了教育补习,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教育补习的比例最高;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和学校背景等因素对城镇学生参加教育补习的机率和教育补习支出有显著影响[2]。对于课外补习的声音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补习教育的支持者往往是自由主义者,他们普遍坚持家长拥有对子女的教育选择权;而补习教育的反对者则往往是教育机会平等的支持者,认为补习教育使得家长陷入“囚徒困境”,不满于这样的选择,却又“欲罢不能”,并对教育机会平等分布产生影响[3]。无论是影子教育的支持者亦或是反对者,都是站在其合理的角度进行分析,而影子教育近些年在世界,尤其是在东南亚国家的盛行也说明了其产生发展的必然性以及存在的复杂性。
二、影子教育盛行的原因
(一)从文化的角度
根据马克・贝磊2005年的调查发现,影子教育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同时也存在于非洲、中东、南美、东欧等地,但西欧、北美与澳大利亚的课外补习活动并不十分普遍[4]。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包括中国在内的东南亚国家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强调通过努力获得成功,这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的传统显然对这些东南亚国家的补习活动产生的重大影响,而西方更多强调的是能力,而能力并不是能通过课外补习培养的。
(二)从教育的角度
目前,在我国实行的仍然是精英选拔机制,以选拔性考试为中心,虽然政府一直强调在义务教育阶段进行“减负”、“素质教育”,但是如果教育体制机制没有改变的话,学校的“减负”往往会为课外补习活动的盛行提供了条件。同时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的经济水平不断上升,对高质量、多元化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这与我国目前大多数学校教育质量不高、大班额教学以及缺乏个性化指导产生了矛盾,许多家庭不得不去向校外寻求出路,以帮助学生在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体制中取得成功。
(三)从经济的角度
家长纷纷投资于教育补习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也与教育可能带来的巨大收益率有关,在很多家长看来,教育补习有助于孩子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而高层次的教育一般也意味着一份好的就业,在我国就业竞争压力如此之大的情况下,投资于孩子的教育对多数家长来说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四)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
影子教育在我国的盛行不仅与文化、教育、经济这些方面有关,同时也和与其相关的政府、学校、补习供给方(补习班、在校大学生、在职教师)以及补习需求方(家长、学生)有密切的关联,这些利益相关者彼此之间相互需求,同时彼此之间也在进行着相互的博弈。
1.补习供给方与需求方
补习班、在校大学生以及在职教师作为影子教育的主要供给方。而在职教师作为影子教育的主要供给方之一,一方面与教师的工资购买力持续下降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一些不在编制内的合同教师所面临的生活压力存在联系。同时影子教育作为一个庞大的教育市场,它这种门槛低,收益快的特点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就业大军,特别是在校大学生还有刚毕业不久的学生,各类补习班层出不穷,鱼龙混杂。学生、家长作为需求方对它的感情也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它满足了学生和家长不同类型的需要,这是他们自愿为此付出大量时间和金钱的原因;另一方面,学生和家长在补习教育问题上像是陷入了“囚徒困境”:不满于这样的选择,却又“欲罢不能”[5]。
2.学校与补习需求方
当前义务教育教育阶段,各类学校一直都在强调“减负”、“素质教育”,而实际情况是学生学业负担非常重,不断的成绩排名也是学生造成严重心理负担,由于大班额教学,教师无法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特别对于那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更是无法予以关注,而那些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为了保持成绩排名也不得不去参加补习。学生、家长渴望在学校得到优质、多元化、个性化教育的心理与学校无法满足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这也就是学生、家长在校外积极寻求辅导的原因之一。
3.政府与补习供给方
从政府角度看,对影子教育的矛盾心理同样存在,一方面补习供给方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政府削减教育公共开支,同时还可以满足部分家长不惜成本进行教育投资的意愿;另一方面,又担心影子教育的繁盛对社会分层产生影响,长此以往会加剧社会不公,并且现在补习市场鱼龙混杂,补习需求方与供给方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很多学生在补习活动中得不到好的教育,相反增加了学业的负担。
4.政府与学校
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是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之间最基本的利益关系,从学校角度看,政府与学校之间具有两重性:一致性和非一致性。这种两重性是有政府所行使的功能和所处的地位所决定的。因此对待影子教育,一方面学校响应政府指示,不允许在职教师去进行校外辅导;另一方面由于学校的相对独立性,考虑到课后补习即能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减轻教师负担,又能在给一些在职教师增加收益,对待学生的补习活动,学校采取即不鼓励也不禁止的态度。
三、影子教育的广泛影响
(一)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影子教育的支持者认为,补习对学校教育有益,如果补习能帮助学生理解并喜欢学校的课程,由于种种原因,一所学校不可能在所有科目上都有一流的老师,也不可能拥有全部超过平均水平的学生,而有效的补习能增强学生和他人竞争的信心。持支持态度的人所持的视角是自由主义和人力资本理论等。
影子教育的反对者认为,补习会给学校教育带来负面影响:首先,补习可能导致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兴趣下降,因为他们已经提前学会了学校的知识,而且可能会厌倦学校老师的教学风格;其次,在职教师给自己所教的学生补习,会导致他们在学校教学中偷工减料,引诱学生去参加补习;最后,补习的目的是为了考试,达不到教育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6]。
(二)对社会的影响
1.影子教育具有弥补主流教育体系不足的功能
如果足够明亮并且确保光线从各个方向投射,影子是可以不存在的。但是,作为主流教育体系,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尽管朝着多样化方向努力,但并不能满足所有要求,于是,“影子”教育体系就难以回避。任何一个体系都有设计上的弱点,义务教育体系的设计目标是培养国民基本的读写算能力,因此,它在满足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方面就存在一定不足,“影子”教育体系与正规教育体系相伴而生互为补充,在结构和功能上弥补正规教育的不足。
2.影子教育可能会扩大社会阶层间已经存在的差异
有研究表明,在控制其它因素情况下,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以收入、家庭抚养负担和父母亲受教育程度表示)对教育补习支出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家庭,其教育补习支出增长越快;从地区差异来看 ,与西部相比,东部和中部地区城镇家庭教育补习支出比西部地区家庭分别高15%和25%[7]。因此,家庭经济情况、所在城市、学校层级的差异决定了补习教育可能使较多的优质教育资源给了富裕的家庭,这正是很多地方政府和公众对补习教育持反对意见的重要原因之一。
3.影子教育不一定提高整体教育水平,但对个体具有功利性效果
尽管各科辅导占用了学生及其家长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但很多家长和学生依然“乐此不疲”。有人抱怨补习教育只是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了成绩,但损害了学生的创造性。然而,无论对整体教育效果的影响如何,课后补习教育对个体的影响效果是显著的,否则,家长也不会为此付费。不管通过什么方式提高了成绩,都意味着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和更好的工作机会[8]。
(三)对经济的影响
影子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它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对于在职教师而言可以增加额外收入;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对于辅导班的创办者而言可以增加创造收入的同时提供就业岗位。同时,很多补习机构具有照管学生的功能,父母可以腾出更多时间来弥补教育支出,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是在为刺激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四、小结
影子教育尽管只是主流学校教育的“影子”,但与一般物体的影子不同,补习已经主动的影响到学校教育,同时它也对社会与经济产生了一系列影响,通过对影子教育广泛影响的解构可以看出影子教育的存在具有复杂性。首先,政府部门面对旺盛的补习需求,应该反思正规学校教育体系可能存在的偏差,比如学校在照顾不同学生多元化需求方面存在欠缺、学校教育加剧了学生的考试竞争压力同时学校将部分教育负担转嫁给家庭,从而刺激了校外教育补习活动;其次,面对不断繁盛的影子教育市场,政府部门要积极的引导、规范,使其在合法、合理、合情的道路上发展,同时开展对补习教育效果的专项调查,帮助家长认识补习教育的局限性,引导家长进行理性消费;再次,面对影子教育可能带来的不公平现象,政府解决此类问题可能有两种途径:要么直接向社会弱势家庭提供财政资助,以提高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地区和低收入阶层学生支付教育补习费用的能力;要么以财政手段鼓励学校扩大供给能力,以低收费政策吸收社会不利群体[9]。最后,从长远看,政府管理部门还需要将素质选拔性考试制度改变为“素质+社会责任”式的选拔制度,将家庭的自利性竞争行为转化为对社会有利的公共行为[10]。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Stevenson&Becker. Shadow education andallocation in formal schooling: transition to university in Japan“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99,(6): 1637-1657.
[2] [7]薛海平.中国城镇学生教育补习的实证分析[C].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2006:807-821.
[3] 曾晓东,龙怡.对补习教育体系的争论及其政策意义[J].比较教育研究,2012,(10):72-75.
[4] Bray, M.2005. “Private supplementary tutoring: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patterns and implications”. Sep.13-15. Oxfo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Development.
[5] [10]曾晓东.补习:正规教育难以走出的影子[N].光明日报,2010,(11):1-7.
[6] 彭湃.”影子教育”:国外关于课外补习的研究与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9):46.
篇7
(一)高职教育发展战略框架下的教育资源供需均衡问题
第一,我国高职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供需问题主要表现为结构性供需失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结构性供需失衡表现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总供给量与人才市场总需求量之间基本平衡,但高职院校的各专业人才供给量与人才市场的专业岗位需求量之间存在供给不足和过剩并存的问题。信息社会的到来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人们普遍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客观上需要形式多样的教育形式。但相对本科高等院校,国家及地方财政对高职院校拨款较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职院校的教育供给能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性供需失衡的根源在于高职院校未能充分获取就业市场的即时信息,从而使得其专业设置方向和课程开发内容与人才市场需求相脱节。第二,高职学生的择业选择方向与区域人才市场的岗位需求相脱节。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从传统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方向的转型,由此导致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和授课内容都同步发生变动。但在高职教育目标市场上,学生及其家长对于高职教育事业的大众化教育方向转型缺乏必要的认知,他们期许通过大众化的高职教育来达成其心中所追求的精英化就业目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及其家长所期许的就业目标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由此导致高职学生在毕业后通常选择等待高端就业岗位而拒绝接受低端岗位就业机会。高职毕业生基于错误就业理念的择业选择既约束其自身的就业空间,亦使得部分用人单位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最终造成就业市场人才供需的结构性失衡。第三,消费者的理性决策能力缺失亦是导致高职教育发展战略框架下的教育资源供需均衡问题的关键。当前高职教育战略体系难以满足高职教育消费者的理性消费行为。传统的商品或服务的购买者清晰地知晓其购买商品的价值及技术属性,消费者可以根据其对商品的透彻认知做出相对理性的交易决策。但是高职教育事业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商品或服务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一是消费者对其所购置的高职教育服务性产品的具体品质参数缺乏理性认知,从而使得他们在购买高职教育服务决策时难以做出相应的理性决策;二是高职教育服务的价值实现过程较为漫长,教育事业消费者在享受高职教育服务时难以有效甄别提供该项教育服务的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但高职院校要求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做出接受教育与否的决定。教育消费者为克服自身消费决策的盲目性,通常采取将高职院校历史沿革下来的声誉作为其决策的重要依据。但是,教育消费者依据声誉做出的高职教育消费决策却难以有效揭示不同高职院校的个性化教育模式的优劣性,更难以评判该高职院校的个性化教育模式是否适合该受教育者的性格特征和学习需求。
(二)高职教育发展战略框架下的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问题
第一,高职办学层次结构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耦合存在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教育事业步入快速发展期,作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交叉领域,高职教育已成为高层次技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但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分析,高职教育存在办学层次结构单一、培养出的人才其实践动手能力不足且职业素养不高等问题。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要求传统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生产模式向知识与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但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升级人才培养的技术层级方面动作滞缓,缺乏大力培养掌握高新技术的高素质人才来替代为传统产业所培养的通用技术人才的能动性,从而表现为人才培养层次结构明显落后于产业结构升级需求的局面。第二,高职区域结构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耦合存在问题。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呈现显著的地区发展不均衡问题。东部地区的宏观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这样,东部地区有充裕的财力和教师人才来支持其举办较高水平的高职教育,中西部地区的高职教育从数量到质量上整体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高职教育还存在城乡差别及一二线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差别。该差别的根源在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区域布局结构的优化能力,进而影响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能力。高职教育的区域结构不均衡性导致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技术人才供求失衡,进而制约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三)高职教育发展战略框架下的教育规模经济问题
第一,高职院校的规模不经济制约有限的高职办学经费的使用效率。高职教育规模经济是指在保障高职教育技术性人才供给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扩张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模而引起单位高职教育办学经费投入所带来的高职教育办学收益增加的经济现象。高职教育规模经济揭示了高职教育各办学要素的集中程度和优化配置水平与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规模经济理论表明,在一定人才培养规模范围内的高职院校规模有利于增进高职教育办学经费的利用效率,超过一定规模的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利用效率和高职教育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下滑,其高职教育边际效益趋向于零,乃至跌落为负数,从而导致高职院校的规模不经济。规模不经济导致高职院校的生均办学经费支出成本过高,从而削弱其践行高职教育发展战略的能力。第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存在多种形态的规模不经济问题。与普通高中和本科院校大规模扩招相比,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相对较小,难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虽然近年来高职教育发展的绝对速度较快,但仍然缺乏足够魅力吸引考生报考。其根源在于各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决策者从思想层面对高职教育促进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缺乏必要认知,导致其在做高等教育决策中偏向于扶持本科院校建设;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耗费较多教育资源,导致多数高职院校所收学费水平高于普通高校;各地高职院校以较小的办学规模艰难地生存,这种规模不经济状态弱化其提升办学质量的能力;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存在脱离其办学实力而盲目扩张,总体办学规模过大亦导致规模不经济问题。
(四)高职教育发展战略框架下的教育市场化问题
第一,产业化与市场化运作对高职教育事业所应当肩负的维护教育公平与社会正义提出了挑战。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战略发展方向是通过高职教育产业化运作的方式来推动高职教育市场发育,将原本由各级财政负担的高职教育办学经费分解为财政拨付、学费和社会化教育投资等多元化经费来源,从而形成高职教育办学经费的多元化筹措模式,以减轻各级政府在举办高职教育事业方面的财政压力。但是,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有机构件,高职教育同样肩负着通过践行教育公平的形式来维护社会正义。过度市场化运作对高职教育事业所应肩负的社会道义责任提出了挑战。该问题的诱因在于高职教育事业兼具社会公益性与教育市场经济性的双重属性,将高职教育产业化与市场化问题从其所应负担的社会公益责任中剥离后再对其做相应的价值判断并无意义。在推进高职教育产业化的进程中应如何兼顾作为准公共产品的高职教育公益责任的问题,亟待高职教育战略决策者深思。第二,利益分析是探析高职教育市场化问题根源的逻辑基础。作为高职教育市场化和产业化典范的美国硅谷有力地证实了高职教育市场化和产业化方向正确性的一面,但我国高职院校在高职教育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中所表征出的各种乱象也需要引起高职教育主管部门的深思。我国高职教育市场化进程中的乱象的根源在于高职教育市场化改革中所引发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对既有高职教育管理秩序与教学秩序的破坏。我国传统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基础是官本位理念指导下的行政化管理体制。行政人员群体所秉持的行政意志与学术人员群体之间形成了行政意志和学术意志的冲突以及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冲突。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冲突直接还原为围绕价值观定位、权力争夺及资源分配等一系列问题的利益冲突。利益冲突直接导致高职教育体系内的办学力量内耗,进而削弱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战略的能力。
二、教育经济学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战略发展路径选择
(一)基于教育供需均衡视角以优化高职教育战略
第一,高等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从全国高职教育力量均衡布局的角度来制定高职教育发展战略,以实现区域间高职教育教学实力的相对均衡性,为促进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宏观经济均衡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高职教育产业的区域化均衡与区域经济均衡之间相辅相成且互为补充。中西部宏观经济的良性发展有助于拉动城市化进程和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地方财政实力,进而全面提升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事业的财政支持力度。第二,经济学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发展战略的有效落实须以高职教育的利益相关方获取较高投资收益率为前提。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关键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构件,高职教育事业的各利益相关方都有从既有高职教育系统谋求自身利益的诉求。高职教育战略规制方式的变革既包含技术层面的表象问题,亦包含制度经济学层面的深层次的利益博弈问题。高职教育战略制定者首先面临的是高职教育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博弈问题。实现高职教育各利益相关方的收益最优化目标,要求各方均衡考虑各自私利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切实利益,并在二者之间取得战略层面的均衡态势,从而达成对高职发展新战略的共识,最终实现整体收益最优化的目标。
(二)基于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视角优化高职教育战略
第一,高职教育战略制定应充分考虑区域教育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耦合事宜。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历史关键期,各区域经济体都确立了以信息化技术来拉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各地都确立符合其区域资源禀赋优势的战略型产业,积极扶持本地具有战略优势的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并以新技术来改造升级传统产业。这要求高职教育事业必须融入区域经济产业大发展的洪流,以变革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方向的方式来与区域产业战略发展方向保持同步关系。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必须主动与产业战略重点对接: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设置新型专业;基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发展打造骨干专业;基于传统产业发展提升传统专业;基于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创建特色专业。第二,各级政府应当立足全局视野来统筹规划高职院校的区域发展布局,制定扶持性财政政策及金融政策来帮助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高职教育事业发展,以有效解决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高职教育办学设施与设备投入不足的问题。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当积极促进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体内的企事业单位展开产学交流与合作,通过教学与生产资源共享和创新办学合作模式的方法来促进地方高职院校办学实力的提升。
(三)基于高职教育规模经济视角优化高职教育战略
第一,高职院校应当适度控制学校的技术人才培养规模,以实现高职教育事业有限办学经费的高效利用。高职院校的招生数量与办学规模是评估高职教育办学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而言,办学规模越大,高职院校的庞大规模所衍生的规模经济效益越显著。但高职教育事业的内在复杂性决定其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之间并非存在单调正相关关系,缺乏自制力和脱离自身实力的盲目扩张规模将导致高职教育规模不经济的局面。各高职院校的办学能力是高职教育园区规模经济效应的源泉,如果缺乏各校的办学能力,高职教育园区的规模经济效应将毫无意义,更遑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此,高职院校应当结合自身的办学实力来制定适度的办学规模,将高职教育规模扩张水平和高职教育所生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挂钩,确定适合高职院校的、能有效提升单位办学经费投入产出水平的恰当的高职办学规模。第二,高职院校应当基于自身办学实力来确定适度经济的人才培养规模。一是高职院校通过有效的内部组织合理化安排来提升对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进而在确保其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学校的规模扩张,从而形成内部规模经济。二是高职院校通过与兄弟院校和校企合作关系下的其他企事业单位之间展开合理的分工合作,重组教学与生产资源,优化组织联盟间的区域布局结构,从而形成显著的外部规模经济。高职院校的内部规模经济通常表现为高职院校的自我投资式规模扩张或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实现其规模扩张;而高职院校的外部规模经济通常表现为高职院校以大学城或校企合作联盟为合作平台来实现合作各方的教育资源共享。外部规模经济优势在于单个高职院校可在回避投资风险的基础上,通过共享教育资源的方式来降低其教育事业的运营成本。
(四)基于利益机制建设视角以优化高职教育战略
第一,高职院校应当确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利益驱动机制。高职教育的制度变迁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应当邀请多方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作为高职教育的核心制度供给者,各级政府应当洞悉驱动高职教育事业良性发展的高职教育利益结构的基本原理和动力机制。通过深入探析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发展战略的利益诉求,各级政府可以制定整合社会各界意志,以有力的证据支持来形成高职教育发展战略。高职教育改革需要尊重学术团体的力量并充分反映其合理利益诉求,但支持学术力量并不等价于行政权力从高职教育事业领域中过激地全面撤退。采取告别式的激进态度对既有高职教育战略体系进行改革是不可取的,高职教育战略发展路径必须遵循基本的高职教育规律,沿着有序进化的路径来稳步探索符合高职教育事业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利益结合点,并以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点来制定并实施高职教育战略。第二,高职院校应当以利益机制建设为驱动力,优化高职教育资源配置模式,促使高职教育从传统的发散式发展模式向内涵式发展模式的战略方向转变。高职教育的办学经费支出结构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战略和办学模式有着较强的影响力。
篇8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就业保障体系 市场功能
一、研究背景
201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总数达到699万人,海南省大学毕业生达到4.4万人。这一规模相对于2003年首批扩招大学生毕业时期的全国212万大学毕业生和海南省的5846名大学毕业生而言,全国大学毕业生平均每年增长近50万人,海南省大学毕业生平均每年增长近 4000 人。大学毕业生的飞速增长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从精英化向大众化教育的快速转变,这样的发展局面与缓慢稳步进入大众化教育的西方发达国家截然不同。目前我国对大学生仍然有着较大的需求量,尤其是我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和农村还极度缺乏高素质的大学生人才。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矛盾局面已然成为当今时代背景下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对此有的学者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局归结为高校扩招,也有学者归结为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期望值过高。事实上,在打破了传统的“统包统分”就业制度后,大学毕业生就业逐步推进“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市场化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局的形成背后有着更为复杂且深层次的市场化原因。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市场原因分析
1.劳动力就业市场建设不足
首先,就劳动力就业市场的二元特征来看,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状况有其独特性。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与教育水平高低有关,教育水平高的人,有能力占有待遇好且稳定的工作,而教育水平低的人则相反,只能从事待遇差、工作条件恶劣、临时性的工作。较大的收入差距和较高的工作转换成本导致了我国二元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分割,且劳动力就业市场之间流动困难,由此导致了表面上我国大学毕业生看似总量饱和供过于求,但在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却人才匮乏。就海南省目前劳动力就业市场发展状况而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海南省的海口和三亚地区相对发达,各类用人单位集中于此,使之成为各个高校学生毕业后的首选就业工作地。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不愿去回到农村或艰苦的地方就业,都选择寻找在海口或三亚的工作岗位,甚至前往更远的其他省份沿海城市或中心城市工作。而这些地方的对人才而到需求量是有限的,无法满足扩招后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因此有为数众多的大学毕业生为能留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而被迫选择与自己知识技能相比要求较低、甚至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大量挤占低层次劳动力就业市场的空间,造成了较为严重的隐性失业现象。
其次,劳动力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求职者找不到工作而用人单位找不到人才,也是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海南省作为我国最南部也是最年轻的岛屿省份,经济发展水平还落后于我国其他沿海地区,信息化发展程度较低,加之二元的经济结构更使得海南省劳动力市场被分割开来,劳动力在分割的市场之间很难流动,更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通畅。未来的世界是信息化的世界,缺乏信息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使很多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巨大的机会成本影响顺利就业。有的大学毕业生甚至会因为一时间没有合适理想的工作而成为自愿失业者,信息的不畅通使得大学生毕业一段时间后更难找到工作,会越等待越不理想。
2.劳动力就业市场发展不均
目前海南省的海口和三亚地区分别以省会城市和旅游城市的发展契机其经济发展大大领先其他地区,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大学毕业生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但毕竟有限,两座城市对人才的容纳量跟不上大学毕业生规模的增长速度。同时海南省相对欠发达地区的次级劳动力就业市场因经济相对落后条件艰苦而被禁锢,加大了大学毕业生向这些欠发达地区转移的困难程度。有些大学毕业生为了留在海口或三亚这样的大城市或前往其他发达地区省份及沿海城市,宁可选择低于自己受教育水平的工作,更助长了这些相对发达地区和城市的部分企业盲目攀高对人才的要求,造成大学毕业生隐蔽失业。相比之下,海南省众多的相对落后城市和广大的农村地区人才缺乏,大学毕业生高素质人才人力资源也无法得到有效的配置,这对于海南省整体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3.劳动力就业市场观念误区
我国实施高等学校扩大招生到现在也不过十四年的时间,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也是近几年随着大学毕业生规模剧增才出现的趋势,大学生是“天之娇子”的观念在中国社会中还依稀尚存。事实上随着大学生的连年扩招,就业情况已大不如从前,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已经没有多少优势了。虽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但人们的就业观念的转变却需要一个过程,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依然是把经济发达地区和相对稳定的用人单位作为择业的主要考虑因素,这样单一而固化的就业观念势必会影响毕业生的供需均衡,导致大学毕业生在就业的选择上还是倾向于具有保障性的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对更加灵活的私营企业、基层单位、欠发达地区以及广大的农村往往是避而远之。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保障体系市场功能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仍处于“政府引导型”,即较多由各级教育部门和高校采取各种措施和政策,引导和推动毕业生到市场择业。但随着毕业生的逐渐增多,就业市场需要逐步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充分发挥用人单位、中介组织机构、劳动力市场等在社会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分工协作,建立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保障体系,共同努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1.改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环境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发育不完善,市场环境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就业成本较高,缺乏良好的就业市场秩序。因此,海南省建立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保障体系的当务之急是优化劳动力就业市场环境。首先要统筹海南省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通过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推进等进行经济战略转移,使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得到缓解;其次,消除各种制度,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对劳动力市场的调节机能,疏通大学毕业生在城乡之间、城际之间的合理流动的渠道,通过价格机制在全省范围内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合理配置;再者,要调整管理机构以改变当前劳动力就业市场部门分割管理的现象,整合行政资源,填补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真空地带”,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使大学毕业生在全省范围内得到有效的配置和利用。
2.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平台
目前海南省正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起开放的、共享的、准确的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就业市场信息平台,努力改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市场失灵局面。首先要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网络系统。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能够为大学毕业生的供需均衡实现提供最多的机遇,减少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盲目性。对海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进行动态跟踪,把握市场需求脉搏,有利于用人单位及时发现人才信息,大学生及时了解到市场需求动态和企业用工信息。其次,要建立统一的完全性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实现宏观经济政策与统一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相协调,在区域发展政策、产业发展政策、所有制结构调整政策、城镇化政策等宏观决策中,都要把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作为重要因素考虑,打破地方保护、行业保护等。
3.规范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介机构
目前海南省内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中介机构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私人职业介绍所,甚至有非法中介侵害大学生的利益。制定相应的执业标准,规范中介机构的行为,鼓励社会中介机构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与帮助,已成为促进大学毕业生成功就业的重要工作。首先,应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职业中介机构登记管理工作,明确开办职业中介机构的条件标准,保证就业中介组织的经营服务活动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其次,严格监督管理,树立职业中介的诚信理念,对口碑差、业绩不好、违规失信的中介机构予以严查;最后,建立就业中介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对中介机构的经营方式、市场规模、用人体制、经济效益和社会满意度等项进行综合考评,为大学毕业生就业中介机构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何瑞.新环境下大学生“新失业群体”就业保障机制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5):146
篇9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就业保障体系 政府职能
一、研究背景
社会劳动力就业是整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是一国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大学毕业生作为社会劳动力就业队伍中最为庞大的生力军,近年来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持续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大学招生规模的快速扩大,使得我国过去的精英化高等教育已经基本完成了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转变。尤其今年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持续走弱造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步加大,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如果一旦毕业就面临失业,而又没有相应的就业保障,数量众多的大学毕业生就将面临极大的就业压力。2013年全国和海南省大学毕业生分别达到699万和4.4万,均为史上人数最多的一年。在全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海南省大学毕业生寻找就业工作面临不小压力,据有关部门调查研究表明,2013年5月海南省大学毕业生签约率不足30%。对此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联合制定《海南省2013年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多措并举全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实现就业,明确提出2013年海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为:2013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82%;吸纳200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为2000名大学生提供创业培训,为1000名大学生提供信息技术培训;扶持创建一批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由此可见,海南省强化政府职能,构建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保障体系,对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产生重大影响和深远意义。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保障体系政策困境
针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局面,海南省政府不断出台各项措施积极予以应对,推出一系列大学毕业生就业保障政策来促进大学毕业生走上就业岗位,这些政策在保障失业大学生的基本生活和促进大学生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这些保障政策在制定过程中缺乏对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与社会就业需求的深入调查,致使部分政策实施过程中并未真正达到保障大学毕业生生活与促进就业的目标。
1.政策衔接缺乏有效性
目前,海南省教育、人事、劳动等各部门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比较多的促进和保障大学毕业生就业相关政策和规定。由于没有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小组这样的统一领导机构,导致各部门之间所制定的政策缺乏有效的衔接,甚至各项政策之间存在着冲突和矛盾。如在已有的大学生就业政策中时有发生多个部门同时联合下发相关规定和通知的情况,政策制定内容多有重复缺乏规范性,特别是一些下级市县地方行政机关,将上级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制定的规章加上不同的批准文号就成了新的地方政策依据。更有少数地方行政主管机构为了说明其结合地方工作实际,往往出现将部分政策弱化的现象,客观上造成了只求体系健全、忽视具体落实效果的不良后果,各部门受经济利益、眼前利益、地方保护利益等原因的驱使,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有意识或潜意识地阻碍着各项就业政策的执行。
2.保障功能缺乏充分性
建立健全社会劳动力就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的功能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关键,但是现行的就业保障政策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不能很好的发挥保障就业的功能。一方面表现在有些政策脱离实际,在执行过程中难以落实;另一方面是许多政策的执行效果并不明显。目前海南省已经出台多项政策,对暂时未能实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和相关职业培训。然而通过现实情况表明,多数大学毕业生并不愿意去相关部门进行失业登记,或者进行“失业登记”的大学生也未能得到有针对性的专项保障。政府所提供的职业培训往往流于形式,大部分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工作经验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就业保障政策不仅要保障大学生的基本生活,而且还应起到发挥大学毕业生聪明才智促进就业的作用,显然,现有的就业保障政策并没有充分体现这些功能。
3.政策实施缺乏针对性
大学毕业生是社会劳动力人群中受教育程度较高、掌握较先进的科学文化的特殊群体,其就业工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日益重要,在就业保障体系政策实施过程中应对大学毕业生群体的特殊情况给予考虑。大学毕业生经过了多年的学校教育,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专业的技能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等特性,是层次较高、素质较好、能力较强的专门人才,拥有较高的就业期望值。但因其社会阅历较浅,在就业过程中缺乏准确定位,大多数大学生倾向于到大城市、待遇条件优厚的行业就业,从而造成就业困难。当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统包统分变为自主择业之后,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而在就业过程中不公平的就业环境和诸多就业政策的限制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雪上加霜。目前针对大学毕业生存在的失业问题而提出的就业保障体系政策严重不足,严重偏离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政府职能部门亟需制定各项具体的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保障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合理的调控。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保障体系政府职能强化措施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以来,为了适应体制转型的要求和缓解就业压力,使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各级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推进就业保障体系逐步形成,可见政府才是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最重要因素。
1.宏观调控经济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增长
海南省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及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普遍倾向于经济发展好、收入水平高的区域, 而相对落后和偏远地区无法吸引广大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环境差异扩大化。对此,政府应通过宏观调控手段缩小地区间的收入差距,改善落后和偏远地区的就业环境,加大对非中心城市以及小城镇的扶持力度,把吸纳毕业生的就业重点逐渐转移到中小城市,拓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引导人才的正确流向,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均衡发展。同时,政府还应当运用政策倾斜,配合实施税收、金融、法律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提高落后和偏远地区、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扩大社会劳动力就业容量,从根本上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紧张形势。
2.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大学毕业生就业空间
产业结构不合理是目前海南省经济运行过程中面临的深层矛盾和问题,它不仅制约经济增长,也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要为大学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必须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争取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对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予以综合性的考虑,这不仅有利于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而且也有利于吸纳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在海南省实施现代化进程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社会创新能力,与扩大劳动力就业的目标相统一,提升产业活力以保持就业岗位的增长。其次,海南省是我国重要的旅游省份,必须遵循产业发展规律,调整和推进基础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在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稳定传统产业发展,重点发展以旅游业为中心的第三产业, 把旅游服务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拓展不同产业的就业空间。最后,针对海南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研究制定落后和偏远地区、中小城市的经济战略性调整政策,加大产业政策及结构调整力度,发挥落后和偏远地区、中小城市的比较优势,引导、推动发达地区与落后和偏远地区间的合作交流,实现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优势与地区资源及劳动力优势的结合,推动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
3.改革配套制度保障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
针对目前海南省各项就业政策落实现状,应继续加大就业保障体系配套制度改革力度,破除各种体制。第一,改革现有用人机制、单位编制等制度,扩大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用人自限,使用人单位真正做到人才的合理流动;第二,加强户籍、档案制度的改革,取消户口限制,为边远地区大学毕业生开方便之门,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第三,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就业社会保障制度,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对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保障服务;第四,简化大学毕业生就业程序,减少就业限制,统一协调大学毕业生就业有关部门,保证就业政策的贯彻落实, 保障就业渠道的畅通。
参考文献:
[1] 王少华.大学毕业生就业公共政策现状分析与优化路径[J].现代交际,2012(03):27-28
篇10
关键词 家庭背景 高等教育 公平 述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Schools and Professional Weaving Society
――Family Background and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 Unfair
HAO Panpan
(Faculty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Through critical pedagogy perspectiv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academic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background and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hoice, revealing the Higher Education unfair underlying causes behind in order to draw attention to the function of re-education thinking, offer new perspectives and paths for us to think and solve inequities of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 family background; higher education; fair; review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占适龄人口的比例也逐年增长。由于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和劳动力市场紧密相关的专业性人才,因此,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增多,社会劳动力也必然越来越多地由受过高等教育培训的人员来提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正逐渐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为社会带去新的思想观念和技术技能,影响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形态的发展,一个由高等教育型塑的社会正在形成。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有权利和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同样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在社会中的职业和地位却千差万别,导致差异的表层原因是高等教育本身的两个重要影响要素:专业选择的好坏和学校水平的高低,专业的不同导致了职业的差异,学校水平的高低则影响了人们在社会上的起点,因而,看似专业和学校共同塑造了一个人在社会上的职位和地位,但是,批判教育学者却透过表象看到了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布迪厄为代表的西方批判教育学者基于对高等学校学生所做调查的实证研究,颠覆了人们基于日常经验判断所认为的高等教育是推进社会公平和实现社会公正的强有力手段和途径的观念,引起人们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反思,让人们认识到高等教育并不像感觉直观那样合理,相反,它是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合法有效的维护者,是造成社会阶层渐趋固化的根源。根据批判教育学流派的观点,高等教育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是在社会中占优势的群体把他们的文化通过高等教育进行复制和传递,以使他们的子女通过高等教育的合法途径,继续维持他们在社会上的优势地位,下层人家的子弟和文化处境不利者的子女很少能在高等教育系统内取得成功。看似由学校水平高低和专业选择好坏导致的高等教育成就差异,实质是由家庭背景差异导致的高等教育不公平。
我国的学者参考批判教育学者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反思认知,对我国高等教育中家庭背景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高等教育专业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也发现了家庭背景是导致高等教育不公平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对学者所做研究的述评,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高等教育中的不公平现象,反思高等教育在现实社会中的功能作用,为解决高等教育不公平问题提供新的思考方向和策略选择。
1 家庭背景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是高考公平的一个重要准则,也就是说,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因性别、年龄、地域、家庭背景的不同等而有所差异。但众多学者的研究以及笔者对众多学者所做研究进行的分析都发现家庭背景是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背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的公平性。
文东茅(2005)使用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课题组200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问卷调查得来的数据,分析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背景对子女的高考成绩和入学机会有显著影响,父亲的学历越高子女的高考成绩越高,父亲的学历越高、职业越好的子女进入高等教育和好大学的机会也就越多。①
丁小浩(2006)研究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规模扩大与高等教育入学均等化的问题,研究表明,获取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与父亲职业状况、家庭经济背景都有显著的相关性,如果父亲职业是农民或普通工人,其进入重点高等院校的机会就非常小;而父亲职业是单位负责人或高级技术人员的,其进入重点高校的机会明显大于其他家庭出身的人员;家庭经济收入对子女进入重点高校有显著性的影响。②
杨东平(2006)对部分高校不同家庭背景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在高等教育扩招之后,农村学生在重点高校中的人数比例明显下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阶层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中高级管理技术人员阶层子女更多集中在优势高校,而农民、工人和下岗失业人员阶层子女更多集中在普通院校和大专院校。③
侯龙龙等(2008) 利用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与就业行为”课题组的调查数据,考察父母亲的教育背景对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父母亲的受教育情况尤其是母亲的受教育情况对于子女高等教育的数量获得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父母的受教育年限越高,子女越有可能跨越专科层次而获得接受本科教育的机会;母亲的受教育年限越高,子女越有可能在重点大学接受本科教育。④
杜桂英(2009)采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课题组于2009年6月进行的第四次问卷调查结果对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上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来自低收入家庭、父母学历较低、父母职业为非管理技术类的学生入读“211”学校的比例低于高收入家庭、父母学历较高、父母职业为管理技术类的学生。⑤
黄四林等(2014)基于北京某重点大学2007-2012年的调查,研究家庭背景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关系,调查结果发现,相对于社会经济文化地位低的家庭,社会经济文化地位高的家庭的子女在高校学生构成中占主要成分,在获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上具有明显的优势。⑥
此外,孟东方(1996);钟宇平,陆根书(1999);郭丛斌,闵维方(2006);刀福东(2007);杨倩(2012);杨丹宇(2012)等学者的研究也都证实了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影响的不公平,优势家庭背景的学生获得了更多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
李春玲(2003)指出,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高等教育机会供给量的增加,有助于平抑精英化的发展趋势,但由于社会分层与家庭背景差异导致的机会分配的不公平已经严重影响了弱势家庭背景学生的发展和上升流动机会。同时,教育机会不平等也会促使社会朝着两极分化的方向发展,增强人们的不公平感,影响社会的整合度。⑦
2 家庭背景与高等教育专业选择
高等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在大学中就读的专业与将来在社会上的职业有很大的关联性,特别是与专业化很高的职业之间。社会上由于工作环境与工资待遇等所形成的职业好坏之分,相应地投射到大学中来就形成了专业的好坏之分。在社会中占优势地位的家庭,不仅帮助其子女进入更好的大学,也帮助他们选择更好的专业。很多学者的研究证实了家庭背景与专业选择之间的关系:优势家庭背景的学生更容易选择好的专业,这体现了家庭背景对大学生专业选择影响的不公平性。
孟东方等(1996)于1996年时重庆市八所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的本科学生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旨在揭示不同专业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的差异、学生父母职业对专业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学生考入热门专业的比例远高于农村学生,能就读热门专业的学生其父亲大多是事业单位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党政机关干部。⑧
钟宇平,陆根书(1999)对中国3个城市14所高校13500多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选择高校与专业时,与其社会经济地位存在着显著的关系。父亲教育程度低、父亲的职业是工人或农民;家庭收入水平低以及家庭居住于农村的学生,更多地选择教育、农林和地矿工程等专业。而父亲教育程度高、父亲的职业是党政机关干部、专业技术人员或大中小学教师;家庭收入水平高和家庭居住于大中城市的学生,则更多地选择了新闻传播、艺术、经济管理与法律等专业。⑨
余小波(2002)对某所高校2000级学生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村考生入读排在前5位的专业分别是:物理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供用电技术、汉语言文学、热能动力工程,这些专业,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般专业。而城镇考生入读排在前5位的专业分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财务管理、经济学、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这些专业恰好是当前社会上较热门,毕业后待遇较优厚的专业,大都是该院学生入读的首选专业。⑩
刀福东,丁小浩(2008) 利用《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就业情况调查-2005(CHUHEES-2005)》调查数据,发现大学生专业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受家庭背景的影响,家庭经济背景较好的学生偏爱文科和管理学科,而对工科、理科和经济学科的偏好相对稳定,父亲职业较好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工科、理科和文科,而不喜欢选择管理学科和经济学科,父亲是党员身份的学生更多地选择了经济学科。
此外,殷红霞(2006);樊明成(2012);曹雯瑜(2013)的研究也都表明,家庭背景好的学生更多地就读于大学中的热门好专业。
根据有效维持不平等理论,当某个特定的学校教育层次还没有普及时,优势社会阶层将利用其固有的优势帮助自己的子女获得该层次的学校教育,一旦该层次学校教育接近普及时,优势社会阶层会继续利用其优势确保自己的子女获得数量相同但质量更高的教育。毫无疑问,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背景好的家庭将继续帮助其子女维持甚至扩大在专业上的优势,造成更大的不公平。
3 学校与专业编织社会
尽管高等学校都在为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而努力,但不同大学由于教育理念、师资水平、资源存量、名气大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社会对其毕业生的认可度也存在差异,导致它的毕业生在社会层级中就业的起点不同。进入好的大学不仅意味着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同时也预示了将来工作的高起点。例如,清华、北大等国家重点大学的学生更多地进入到国家部委、省市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知名跨国公司、知名高等院校等工作,但地方普通高校的学生更多地进入到乡镇机关、中小企业、中小学校等工作,学校的类型(重点/普通)、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社会层级中的起点,学校越好,起点越高。
但即使相同的社会层级中,由于职业声望、职业待遇、工作环境等的差异,也有职业类型和职业地位的差异。比如同样是在国家部委工作,财经部门与政法部门中工作人员的社会地位明显高于农林部门和教育部门中的工作人员;即使在普通中小学里,语数外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也要高于政史地老师。而在社会中从事的职业类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所学的专业,因为在职业专业化的时代,专业与职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所以,大学中所学专业的冷热和好坏决定了人们将来在社会上的职业类型和职业地位,专业越好,职业地位越高。
根据高等教育中学校和专业两个方面的重要影响因素,笔者建构了学校与专业编织社会的九方格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在学校与专业两个维度上,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中,如果学校和专业都好,那么他们将处于社会优势地位,如果学校和专业都不好,那么他们将处于社会劣势地位。学校和专业共同影响了人们在社会上的起点和地位,也即学校和专业编织了人们所处的社会。
图1 学校与专业编织社会的九方格理论模型
通过对学者所做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家庭背景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高等教育专业选择都存在很大关系,家庭背景好的学生获得了更好的高等教育机会和更优的高等教育专业。更好的高等教育机会意味着家庭背景好的学生通过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获得进入社会高层级的资格,更优的高等教育专业意味着家庭背景好的学生通过高水平的专业学习进入职业地位高的领地。家庭背景作用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和高等教育专业选择,优势家庭背景的学生通过高等教育合理合法筛选后继续维持其家庭在社会上的优势地位,阻抑了社会阶层的垂直流动,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反思,同时,也为我们思考和解决高等教育不公平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
注释
① 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3):58-63.
② 丁小浩.规模扩大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2):24-33.
③ 杨东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扩大之中的阶层差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1:19-25.
④ 侯龙龙,李锋亮,郑勤华.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数量和质量获得的影响――社会分层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08.10:39-45.
⑤ 杜桂英.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基于2009年高校毕业生的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78-84+5.
⑥ 黄四林,辛自强,侯佳伟.家庭背景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关系及其趋势家庭背景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关系及其趋势[J].中国青年研究,2014.3:46-52.
⑦ 李春玲.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1940-2001)[J].中国社会科学,2003.3:86-98+207.
⑧ 孟东方,李志,周顺文,朱勋春,苏玲.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高等学校类 型及专业选择的相关性研究(下)[J].渝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65-79.
⑨ 钟宇平,陆根书.收费条件下学生选择高校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9.2:34-40+44-45.
⑩ 余小波.当前我国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探析――对某所高校2000级学生的实证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2.2: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