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与管理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2: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进步与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进步与管理

篇1

1.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的进步与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如今,全世界的国家和地区都认识到了科技对于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都在努力进行科技的引进和更新。将科技运用到企业的生产和企业管理上,不仅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还能够使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化、效率化,使企业的综合实力得到稳步提升。科技的创新与进步能够改变企业落后的管理模式,优化管理方式和方法,使企业的管理向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导的方向发展。企业的综合实力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也就大大增强了。

2.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科技的进步与创新

使企业在发展时能够实现科学的发展模式,并自觉形成正确的企业文化。企业除赢得利润、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之外,还会关注社会问题,实现企业自身的社会价值。在国家和社会面临困难时,能够自觉出一份力。同时,在科技的带领下,企业将不断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保证企业发展的科学性和效益性。科技的进步与创新,使企业实现发展的高效益,形成正确的企业文化,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企业经济实力的提升

一方面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另一方面依靠生产成本的降低。科技的进步与创新,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使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企业的生产效益提高,经济实力也就同步得到提升。同时,科技的进步与创新,还使得企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高科技机械设备替代人工进行生产劳动,降低了人力成本和生产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也就使得企业整体的经济实力得到提高。

二、保障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发展策略

1.加大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资金投入

要想保证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够持续为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效益,实现企业管理的最优化,就应当持续坚持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发展和研究。这就离不开企业大量的资金支持。企业应当在资金管理和分配上进行科学规划,保证科技进步和创新专项资金的投入,以足够的资金支撑科技的研发和创新。

2.培养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

科技的进步与创新离不开人才的投入和引进。企业要想保证科技创新的先进性,就应当重视人才的引进,花大力气和大量资金引进优秀的专业人才,并做好人才的管理,保证科技人才的福利待遇,并建立健全考核和评价机制。同时,企业应当加强内部人员的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让员工认识到科技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科技,保证生产效率,实现企业发展的高效益。

3.建立企业信息化平台

科技的进步与创新要想充分运用到企业管理的每个环节当中,就应当建立企业的信息化平台。信息化平台包括会计的电算化和信息化,以及其他企业部门的信息化。信息化平台能够快速地将创新科技传播到企业管理的每个环节,全面提高企业的科技化水平,使企业管理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

4.建立健全企业的管理制度

科技进步与创新虽然能够给企业带来高效益和高回报,但这离不开企业健全的管理制度。只有在企业拥有健全的管理制度的前提下,才能保证科技的研发和创新,不断发展并充分运用到企业生产当中。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现代化企业;企业管理;推动作用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3-0170-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0273

随着改革开放体制不断深化,科技进步与创新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影响下,企业管理作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础,将科技进步与创新与企业管理有机结合,能够帮助企业在社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1 现代企业管理的必要性及实际情况

1.1 现代企业管理的必要性

企业管理作为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关键,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企业通过有效的管理,能够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现代企业管理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市场情况,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预测企业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风险,将损失降到最低,确保企业稳定发展,且通过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确保客户资源量的稳定性,保障企业良性、健康发展,实现企业经营目标。除此之外,企业管理还能够节省大量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生产出高质量、低成本的

产品。

1.2 我国企业管理实际情况

企业风险难以掌控。目前,我国企业管理主要采用纵向管理模式,与我国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违背,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多挑战。纵向管理模式主要是自己投资或者合作控股形式来确保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例如原材料的购买、产品生产等,不仅增加了企业成本,而且给企业财务工作增加了难度,难以预测和掌控风险。另外,纵向管理模式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企业对产品的关注,不仅导致产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且会失去市场优势,降低自身竞争力。因此,我国企业管理需要引进科技,亟待改革。

企业产品生产周期是衡量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劳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树立自己的品牌,抢占市场份额,才能够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然而,目前,我国企业采用的传统管理方式,过度重视对原材料、库存等方面的管理,忽视了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生产周期,不利于企业进一步发展。

2 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推动作用

2.1 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促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在面对新形势下的市场环境时,提高自身综合实力,提升市场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企业要想实现战略发展目标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将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有机结合,不仅能够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稳定的技术支撑,还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帮助企业抢占市场份额,树立独特的品牌,增加企业经营利润。如果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重视创新,不能够与时俱进,就会出现体制混乱、人员消极等问题,降低企业竞争力。

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是增强企业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目标,达到一定水平和高度。另外,企业管理者要引导各部门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围绕科技进步与创新开展工作,激发员工创新积极性,促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模式,实现资源优化、重组,提高企业生产力,增加企业经营利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

2.2 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致使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为了能够解决环境问题,我国越来越重视保护环境,大力提倡绿色经济,企业作为我国能源消耗重点,国家要求企业在开展经济活动中重视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因此,企业要想积极贯彻落实我国节能减排政策,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坚持与时俱进原则,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引进先进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缓解环境问题,弥补环境造成的伤害,例如污水处理等,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能够塑造企业形象,实现绿色经济的发展。

传统企业管理模式资源浪费成为阻碍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科学进步与创新,与企业管理相结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资源率,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企业日常发展过程中,重视引进科学技术,提高企业机械化程度,促进企业转型,能够减轻工作人员压力,节约成本,缩短产品生产时间,确保企业能够向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前提下,实现最大程度节约资源的发展目标,转移劳动力,促进员工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企业资源合理配置。

2.3 能够提高企业整体经济实力

现代企业主要生产经营目标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战略目标。企业劳动生产作为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重要内容,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能够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企业需要不断加强提高企业生产率。随着科技进步与发展,先进科学技术逐渐渗透到企业生产过程中,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也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生产力,另外,科技进步与创新还能够提高企业管理者对新技术、新知识的认识,引导管理者树立正确观念,能够积极引进新技术并将其运用到产品生产过程中,有效缩短产品生产时间,提高产品质量,与此同时,科技的运用能够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确保产品质量。所以,科技进步与创新与企业管理相互结合,能够完善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现代企业需要面对激烈的国家市场竞争进入国际市场能够更好地推动企业整体发展。因此,基于此种情况,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要进入到国际市场,这时,科技进步与创新就会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引进科技,能够实现发规模生产,为国际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产品,确保企业产品在质量、外观等方面能够与其他国家产品相媲美。另外,针对企业产品出口,可以考虑在进口国建厂,不仅能够节约运费,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还能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通过技术创新与融合,丰富企业产品,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供支持和帮助。企业通过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够增强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能够促进我国外贸经济进一步发展。

3 结语

根据上文所述,现代企业管理作为企业经营活动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企业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待调整和改革。企业需要积极发展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企业生产率,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促使企业管理发挥作用,从而推进企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锋.中小企业创新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基于广东龙江家具产业的调查[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3).

[2] 董颖.地方科技进步政策的内涵、体系与区域创新系统关系――以杭州市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2,20(5).

[3] 张晓丽.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科技人才政策浅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8).

[4] 张胜.科技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若干问题探讨[J].河南科学,2009,(5).

篇3

[关键词] 科技进步 管理创新 供电企业

一、企业科技进步创新的内涵

所谓企业科技进步创新,就是以企业科技进步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企业的存在方式、经营观念、制度制定、经济行为及生产要素进行新的调整和新的组合的过程或行为。这是一种系统协调的创新行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家是创新的组织者,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科技进步是参考的标准,也是检验科技进步创新是否实现,以及实现程度的基本准则。

二、供电企业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的动因

1.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内驱力

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内驱力,主要表现在:

(1)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的目标是提高企业有限资源的配置效率。既要提高目前的效率,又要提高未来的效益。这些效率的提高都必经在企业的科技进步管理创新中体现与实现,从而有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降低交易成本:管理层机制的创新使得现代企业可以将原本企业之外的一些营业单位活动内部化,从而节约企业的交易费用。此外,管理上的协调与创新,可以使现金的流动更加可靠、稳定,付款更为迅速。

(3)稳定企业、推动企业发展:企业管理的有序化、高度化是企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的结果是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和手段,从而提供企业的竞争力。

(4)拓展市场、帮助竞争:科技进步管理创新若在市场营销方面进行,则将帮助企业有力地拓展市场,展开竞争。一个企业若能在竞争中最先进行科技进步管理创新,获得最佳博弈能力,则能取得优势,稳定自己的市场,并开拓出新的市场。

(5)有助于企业家形成:现代企业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的直接成果之一就是形成企业家阶层。这一阶层的产生使企业的管理处于专家手中,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并且促使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推动了企业的更健康发展。

2.企业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的外部压力

(1)消费需求的提高要求企业进行科技进步管理创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电力产品从过去的卖方市场逐步向买方市场转移,特别是正在进行的“厂网分家”,消费者可直接与供应商的协作,使电力市场的开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广大消费者在电力的消费上,不但要求供应商提供优质价廉的电能,而且要求保证优质的服务,提高优质服务已经成为供电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而好的服务首先要求好的产品。因此,电力企业必须从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销售服务等各方面上满足用户的要求,从供电的技术手段、营销管理上进行创新,在企业的文化上进行创新。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使自己的产品和劳务跟顾客消费需求动态对应,只有主动加大创新力度,企业才能让自己的产品和劳务起到引导顾客消费,创造顾客需求的作用。

(2)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企业的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创造了条件。科技进步管理创新为科学技术在实际中充分发展作用以增强企业的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既有理论上的突破,也有实际科技产品的诞生,如何将科学技术理论和高科技技术或产品应用到企业的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关键在于企业在科技管理的创新。

三、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对供电企业的指导意义

中国国企业在初步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和基本建立起现代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以后,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企业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和管理科学的性质决定了国有企业必须通过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和行为方式的根本转变,才能真正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必须在更高层次上进行。表现在:

1.实行战略科技进步管理创新

作为管理形态的一种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有关企业发展方向的管理,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管理,其目标是创造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的根本问题就在于缺乏竞争力而战略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是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必须实行战略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稳步发展。

2.实行知识科技进步管理创新

作为一种创新的管理思想:知识管理继承了人本管理思想精髓,又结合知识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形态的特点,予以创新。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总是以思想进步和观念为先导,企业也是如此,谁先转变观念,运用新的经营理念驾御企业行为,谁就能在竞争中领先。

3.实行基础科技进步管理创新

作为一种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的基础:基础管理为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工作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数据和信息,是培育和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工作。它的先进性与科学性是决定企业效率的关键,通过基础管理中的成本科技进步管理创新、质量科技进步管理创新与营销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将更好地推动企业竞争力的发展与提高。

四、供电企业科技进步创新管理的实施内容

1.企业管理观念的创新――树立知识型的管理思想

人的创新行为是受其思想观念支配的,一切的创新源于观念的创新。管理思想观念的创新在整个创新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伴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当今最重要的资源,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管理就是既要掌握显性知识,更要促使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实现知识共享,把新知识、新概念、新经验加以培育,使其转化为新的生产力的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者,应当转变管理理念,树立起知识管理观念。因此,供电企业管理者应转变观念,倡导以知识管理为主、以人的管理为本的管理模式。知识型经济要求供电企业更加重视知识的积累和更新。通过知识型的管理,构建“学习是工作、工作是学习”的新型教育模式,为员工的终身教育、不断获取新知识营造环境支持,并逐步将供电企业培育成学习型组织。因此,知识经济的到来,要求供电企业的管理者应树立知识管理的思想和观念。

2.建立科技发展的管理制度

按照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的原则,科技创新坚持以人为本,为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完整的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政策、办法、制度形成强有力的激励机制。这些政策、制度和办法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政策、技术人股政策、技术民主制度以及促进企业领导依靠技术进步提高效益、改善科技人员技术创新环境、创新效益与个人收人挂钩等办法。建立和健全技术创新的竞争机制:在科研用人的问题上可采用学术带头人的办法,坚持优胜劣汰。对于重大科研项目,实行招投标制。鼓励有实力的科研团体参与竞争,打破设备少、资金界限和条块分割的壁垒,加强开放性和横向联合,充分利用技术和人才资源。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生产企业重在科技出成果,科技出效益,关键在于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工作的力度。为保证科技发展管理制度落实在实处,供电企业应通过某些企业制度以确保在每年的科技费中应当有不低于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科技成果的转化,以提高科技生产力。

3.实施战略管理的创新

企业的战略管理就是运用企业战略方法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总结性管理,是让企业领导者站在全面高度上,对企业内外部环境作SWOT战略分析,从而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战略方案,并将选择的战略方案加以实施和进行控制,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战略决策是企业的行动指南,是各项资源得以合理调配和充分发挥作用的基本保证,它的成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方向、走势和前进道路。供电企业应通过对目前的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及战略目标体系。企业有了自己的发展战略,企业的发展就有了行动指南,但更重要的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实施和企业战略的动态管理,要按照企业战略布置,在企业的管理决策实施过程中,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战略决策的动态调整,使企业照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实施战略管理的创新要考虑科技的进步对战略管理的影响管理。例如,在生产技术管理的创新上,应以技术创新改造传统技术管理,大力引进和消化输变电先进技术和设备,重点突出,发展体现当今国内水平的500KV输变电技术,逐步实现运行经济指标的在线分析与控制,为减人增效、提高供电企业可靠性、生产管理上台阶创造条件。状态检修是生产管理方法上的创新,积极推行状态检修,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专业管理思想。状态检修它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检修,它包括加强设备的运行维护、在线监测、带电检测、预防性试验、故障记录、信息采集处理、故障严重性分析、设备检修和设备检修后的验收等在内的一项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李自如谭震:浅谈供电企业的管理创新[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

[2]朱美光:国有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6.5

篇4

Abstract: The rate of the contribu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is an important index of reflec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Basing on the theory of equal efficiency, this paper calculates the elastic coefficients of capital and labour productivity in the C-D production function of DaQiong oil field by using Lingo software. Furthermore, we measures the rate of the contribu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from 2005-2008.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being a rising trend for the rate of the contribu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of DaQiong oil field. The average value has reached 60% or more which exceeds 40% level of the whole country. So, the technolo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f making up for the natural decline rate,and ensuring the stability of Oil production.

关键词:等效益面;科技进步贡献率;自然递减率;DEA(数据包络分析)

Key words: equal efficiency;rate of the contribu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natural decline rate;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5-0011-03

0 引言

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形成以及技术变革和创新被喻为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Samuelson,1998)[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已深入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它不但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还包括社会科学技术;不但包括生产技术.还包括管理技术和决策技术。这里所讲的科技进步指的是在影响经济增长的诸因素中,剔除了由于增加资金和增加劳动力数量以后的所有其余成分的共同作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一种内涵型扩大再生产。

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将其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提高装备技术水平;改革工艺;提高劳动者索质;提高管理决策水平等。即在影响经济增长的诸因素中,剔除了由于增加资金和增加劳动力数量因素以后的部分即为科技进步的困素。科技进步贡献率是反映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大小的一项综合指标,是综合要素。

除了直接运用生产函数(C-D)计算外,目前测算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方法还主要有:①索洛余值法,该方法主要是根据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它将总产出看作是资本、劳动、技术三个要素的函数,从总产出中扣除资本、劳动的增长带来总产出的增长部分,用余值作为科技进步作用的度量。例如,阿布拉莫维茨(1998)[2]认为美国经济增长来源从19世纪初期到20世纪中期的工业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1800-1890年间的增长主要依靠劳动投入增加;1855-1890年间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深化;1890-1966年间的经济增长则以科技进步为基础。栾文英(2001)[3]、张海明(2002)[4]用同样方法分别测算了我国不同时期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认为我国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增长率呈现正值的增长。②利用计量分析方法,通过线性回归模型计算科技进步贡献率,王天营(2003)[5]、章刚勇和阮陆宁(2006)[6]、王启现等人(2006)[7]、王生荣,张营周(2007)[8]分别用该方法计算了我国相关地区及产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该方法实质也属于索洛余值法的变形,通过回归计算出资本和劳动力的弹性系数,并从总量中扣除这两部分的增长,进而获得由于科技进步贡献率。第三种方法则以冯英浚为代表,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及其等效益面方法计算科技进步贡献率。冯英浚、吴江琴(1991)[9],冯英浚、李成红(1993)[10],葛虹、冯英浚(2004,2005)[11、12]定义了等效益面生产函数,在假设规模效益不变的情况下,将经济增长量分解为三个要素的代数和,进而计算科技进步贡献率。

利用索罗余值法和回归分析法在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过程中有一些局限性:第一,该方法是建立在宏观的基础上进行科技进步增长速度的测算,对于微观企业技术进步速度的测算具有一定难度;第二,索洛余值法可以提供的管理信息太少。对于一些重要的信息,例如,微观企业的产出是否处于有效生产前沿面上?基层单位是否技术有效?等问题很难通过索洛余值法获得;第三,衡量企业技术进步的真实效益应该是多指标的,从多指标输出的角度测算企业技术进步增长速度,才能从不同侧面综合反映有技术进步带来的企业素质变化及其对企业产生的影响。第四,回归分析需要有一系列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模型的支撑,而且数据之间要求具有较好的平稳定和非自相关性,这在实际测算中对数据的要求极高,很难做到。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采用基于“等效益面法”测算大庆油田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主要是运用数学模型,把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起到的作用分离出来,对每个评价单元技术进步的增长速度、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含量作出定量的估计。

利用“等效益面法”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出发点是建立每个评价单元科技进步与效益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每个评价单元相对效益取等值的轨迹是该单元科技进步零增长的轨迹。也就是说,如果每个评价单元科技进步保持不变的水平,自身的素质没有变化,那么当投入发生变化时其相对效益是不变的,即对应的产出在它的基期等效益面上。经过一段时间后,如果该评价单元的产出超过了基期等效益面上对应的值,那么超出的部分就是科技进步作用的结果;反之,如果该评价单元的产出未达到等效益面上对应的值,那么相差的部分就是科技进步负增长的结果。

1 等效益面及其计算科技进步率

1.1 基本思想 建立等效益面是利用“等效益面法”度量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出发点。具体思想可以由图1描述。

设A(x0,y0)和B(x1,y1)分别为评价单元在一个周期间隔上t=0和t=1时刻的生产活动,其中x代表投入,y代表产出。若一段时间投入没有变化,则如果评价单位自身素质没有变化,各种外界条件也没发生变化,则产出也与基期一样没有变化,即x0=x1,y0=y1。表明此时评价单元的生产活动具有不变的相对效益,不存在科技进步的作用。但如果产出增加了,即x0=x1,y0<y1,表明这段时期内评价单元产出的变化y1-y0与投入要素无关,是由于科技进步的作用产生的。但在实际中,一段时期内的投入往往会发生变化,这样产出的变化既有投入要素的影响,又有科技进步作用的影响,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将科技进步的作用从产出的变化中分离出来。

图1中弧AC是评价单元在基期t=0的等效益面,即评价单元相对效益取等值的轨迹是科技进步作用为零的轨迹。如果评价单元保持不变的科技水平,自身的素质没有变化,所处的外部条件没有变化,那当投入变化时其生产的相对效益是不变的,对应的产出将在它的基期等效益面上。如果在现期,评价单元的实际产出超过了基期等效益面上对应的数值,那么超出的部分就是科技进步作用的结果,反之如果现期的产出未达到等效益面上对应的产出,那么相差的部分就是科技进步负增长的结果。图1中C点上的产出■1就代表了对应于现期投入x1的等效益面的产出,A点和B点分别为基期和现期实际的生产活动,则BD=y1-y0是整个的经济增长部分,BC=y1-■1是科技进步所起的作用,CD=■1-y0是投入增加的结果,则科技进步的作用即科技进步贡献率为e=■=■。

这里将科技进步作用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作为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概念,比“索洛余值法”将相对的科技进步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之比作为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更为合理。

1.2 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方法

1.2.1 确定各评价单元在有效生产前沿面的投影

设Xj是评价单位投入向量,Yj是评价单元的输出,其中j=1,2,…n。

对于线性规划问题:

maxZj

s.t.■λjXj?燮Xj

■λjYj?叟zj0Yj

■λj=1,λj?叟0

j=1,2,…,n

设z0是其最优值,令xj=xj,y*j=z0yj,称(xj,y*j)为评价单位在有效生产前沿面上的投影,原来的样本点(xj,yj)被投影到基于DEA的前沿生产函数曲线上的点(xj,y*j)。下面则用投影后的样本点来估计前沿生产函数的参数。

1.2.2 理想生产函数的确立 生产函数是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基础。生产函数表明一个生产单位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与它所能提供的最大产出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油田企业的生产函数应为:

y=A0K?琢L?茁(1)

其中A0为广义技术水平,本文将其作为以随即变量,并服从正态分布。?琢、?茁分别为资金和劳动力要素的产出弹性。

确定理想产出,首先需要对生产函数中的弹性系数进行估算。对于评价单元来说,将生产函数变形为:

y*j=Aj■x■■(0?燮?琢i?燮1)(i=1,2,…,m;j=1,2,…,n)(2)

将(2)式变形为Aj=y*j ■x■■(3)

由于假定Aj为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则可以通过如下方式估算参数:min■(Aj-■)2(3)

s.t.0?燮?琢i?燮1(i=1,2,…m;j=1,2,…,n)

其中:■=■■Aj=■■yj*■x■■

利用Lingo软件进行规划求解,求解?琢值,即求得生产函数的产出弹性。

1.2.3 等效益产出的确定 理想生产函数参数的确定为估计等效益产出提供了基础。令?兹=y/Y为基期的实际产出y与对应的理想生产函数产出Y的比值。这样,油田在不同输入条件下生产的相对效益?兹取等值的轨迹就是基期的理想等效益面。理想等效益面反映了企业在基期的实际生产情况,也是评价单元科技进步作用零增长的轨迹,公式为:■t=?兹・■Kt?琢Lt?茁(t=1,2,…,n)。

1.2.4 科技进步贡献率 根据前述对科技进步贡献率原理的介绍可知,在评价单元某时期的实际产出、等效益产出,自身状况无任何变化的产出已知的情况下,科技进步贡献率为:

e=■=■(t=1,2,…,n)

2 2004年-2008年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由于地下储量的逐渐减少,石油产量必然存在逐渐递减的规律,与此同时,为了弥补这种自然递减的产量所采取的科技措施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计算科技进步贡献率需要针对石油企业生产的特点,因此,本文采用上述介绍的基于等效益面的方法计算科技进步贡献率。

数据的处理:根据测算需要,本文选取大庆油田生产总值、资金投入和劳动力三个计算指标,由于通货膨胀、原油价格变动及原油递减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对原始数据进步处理。此外,中国石油集团包括上市和非上市两部分,上市部分产值的计算需要考虑原油产量、价格变动、原油自然递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对大庆油田上市和非上市两部分数据分别进行处理再汇总。

2.1 对资产原值的调整 通货膨胀能引起物价普遍上升及单位货币购买力的降低,因此在每年增加的固定资产投资中会加大投资费用货币的名义值。由于通货膨胀,投入资金的名义值要大于其实际价值。为了真正反映每年投入资产的实际价值,可用通货膨胀率对每年的新增固定资产的名义值(现价)加以调整,以克服物价上升对固定资金的影响。

另外,由于对地下资源的不断勘探与开发,使得地下能源不断消耗,自然能量下降,综合含水上升,造成石油企业生产难度逐步加大。为保证稳产和增产,必须加大投入(特别是资金的投入),这样就造成原油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当然也受价格因素影响)。这表明,作为反映石油行业生产难度的成本上升这一因素,对资本增量影响很大,因此,为了真正反映投入的资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用成本上升率队投入的资金加以调整,以克服生产难度对资金的影响。

①克服通货膨胀的影响。令K0为基年资产原值,?驻Kt为t年新增资产,Kt为第t年克服通货膨胀后的资产原值,ft为第t年的通货膨胀率,则第一年末克服通货膨胀后的资产原值为

则可递推计算第t年末克服了通货膨胀后的固定资产原值为

②克服开发难度对资金的影响。由于体现生产开发难度的原油成本中也含有价格因素影响,为了消除价格因素(即通货膨胀)造成的原油成本上升的影响,对原油成本也进行了处理。

令?啄t为t年内每年的原油生产成本上升率,则计算期内各年在克服了通货膨胀和原油生产开发难度这两个因素影其中 t=1,2,…,n

2.2 原油产量自然递减率的弥补 石油资源不断减少是不可避免的。为了维持原有产量的稳产和增产,石油企业就要采取各种措施弥补原油生产的自然递减。弥补的原油自然递减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石油企业的经济增长。

课题组对原油产量做出如下调整:

令ηj为自然递减率,第t年调整后的实际原油产量为

在对原油产量按照自然递减率修正后,按照基期即2004年的原油价格计算油田公司的年产值,得以计算出大庆油田各年总产值。

2.3 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按照前述计算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方法和步骤,运用Lingo软件求解相应的参数,其中?琢=0.211,?茁=0.789,理想生产函数中资金的产出弹性为0.211,表明对于石油企业增加一个单位的资金投入对产出增长的作用非常小,如果单纯依靠追求资金的投入来维持油田的生产是不合理的,经济效益只能越来越低。因此,需要依靠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决策水平的不断提高等科技进步因素,才能保证油田生产持续健康和稳定的发展。其他的参数见表1。

根据科技进步贡献率的计算公式,可以测算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的历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见表2。

3 结论

本文利用等效益面方法计算了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2005~2008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2005~2008年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均值为0.629,可以看到,科技在弥补自然递减率、保证原油产量的稳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油田生产的增长很大程度来自于科技进步所起的作用,表明油田的生产模式从原来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正向内涵式、效益式的集约型生产转变,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所以,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员工素质的不断提高和管理决策水平的提升,才能使油田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P.samuelson.经济学(中译本)(第十六版)[M].萧琛(主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419-421.

[2]Abramowitz M. The search of the sources of growth:area of ignorance, old and new[J].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98,53,(2):217-243.

[3]栾文英.经济增长要素贡献率实证分析[J].山东经济,2001,(3):16-18.

[4]张海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和要素配置的市场化:1978-1999[J].世界经济文汇,2002,(3):20-29.

[5]王天营.我国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贡献率的计量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3,(5):49-51.

[6]章刚勇,阮陆宁.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的比较研究―来自江西生的经验[J].江西社会科学,2006,(11):244-247.

[7]王启现等.“十五”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与2020年预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7,(6):416-419.

[8]王生荣,张营周.甘肃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贡献率的计量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2):3-6.

[9]冯英浚,吴江琴.测算科技进步增长速度的一种新方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1,(11):45-50.

[10]冯英浚,李成红.等效益面的建立及其在测算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含量的作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3,(7):65-70.

篇5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培育建筑强省的若干意见》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建筑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实施科技兴业,围绕着做强做大建筑业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加快建筑业科技进步,提高我市建筑业整体技术水平,促进我市建筑业全面健康发展,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快建筑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市建筑业近几年持续稳定发展,但科技含量低、科技投入少、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弊端已越来越明显,也阻碍了我市建筑业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加快建筑业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推进我市建筑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由建筑大市向建筑强市的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建筑业主管部门要统一思想,认清形势,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高度,深刻认识和理解建筑业科技进步和建筑业发展的关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大力度,迎接挑战;要进一步增强科技意识,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技措施,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业”战略,努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做大做强建筑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实现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二、建筑业科技进步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科技兴业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根本,以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行业为重点,把科技进步作为优化行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动力和支撑,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机制,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建筑业科技实力、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高建筑业整体科技水平。

(二)主要目标

到“十一五”期末,我市建筑业科技进步的主要目标是:基本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建筑业技术创新体系和工程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基本形成工程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和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的技术市场体系;主要工程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企业的研发能力、技术标准工法和信息化水平能满足和适应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重点扶植具有国内、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总承包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专业承包企业;建筑业科技贡献率和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

——创建建筑业企业省级及以上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3—5家。

——一级企业具有省级工法1项以上;特级企业具有国家级工法和推动企业进步的专利各3项以上,累计有效专利8项以上并具有至少1项发明专利,并主编过工程建设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全市建筑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企业总收入的0.1%以上,其级企业达到0.5%以上、一级企业达到0.2%以上。

——一级及以上企业建立企业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内部办公、信息、数据交换的网络化;特级企业在此基础上还需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远程在线控制。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建筑业科技人才管理体制和科技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培育建筑业类注册人员2000人以上,其中一级注册建造师达到1500人以上。

(三)总体部署

到“十一五”期末,我市建筑业科技进步的总体部署:一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建筑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行业发展由速度效益型向技术效益型转变。二是以科技创新推动建筑节能,在建筑节能重点领域结合我市实际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实现建筑节能技术的跨越,保证建筑节能目标任务的完成。三是大力开发和推广应用“四新”技术,提升建筑业整体水平,以企业研发中心为平台,研究应用经济适用、快捷高效、质量保证、安全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四是以建筑业信息化建设,带动产业科技进步,建成以网络为支撑,工程信息管理为核心、工程项目管理为主线的设计、施工、管理初步实现一体化的计算机集成应用系统。

三、加快建筑业科技进步的重点工作和要求

(一)提升特级培育企业的科技进步水平。以特级企业资质新标准就位为契机,大力提升企业的科技进步水平。特级及特级培育企业在今年全部建立科技研发中心,有2家通过省级研发中心认定。每家企业每年完成企业工法3项以上,确保全市每年获批省级工法20项以上,国家级工法3~5项,一级企业每年上报企业工法1项,此项工作由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分解落实。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开展专利申报和国家及行业标准的编写。(特级培育企业科技进步指标分解详见附件)。

(二)加强检测设备自动化建设。今年起,检测机构在桩基础静荷载检测时要将现场检测数据同步传输到建筑业管理信息平台;商品混凝土企业对混凝土试块检测要采用检测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并同步传输。市检测中心要扩大检测资质范围,增添高科技检测设备,须具有资质要求的见证取样和建设工程专项类全部资质。今年起全市各地的检测机构都须具有建筑节能检测能力和设备。

(三)加强重点课题研究和推广。市质量监督总站要发挥优势,结合我市实际开展重点课题的研究并形成研究成果,今年初要制订分年度课题计划,重点是商品混凝土技术、建筑节能施工技术、钢结构技术和地基加固、基坑工程施工技术等建设部推广应用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

(四)加强“四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通过科技创新,鼓励、引导和推广建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在建筑工程中应用,依法淘汰落后技术和产品。尤其要进一步加强建筑物围护结构模式的研究,今年开始结合我市实际大力推广外墙自保温体系,加强自保温体系中的冷热桥问题、梁柱跟墙体交接部位处理问题以及自保温砌体施工技术问题的研究和探索,该项工作由市图审中心牵头。建筑业企业要广泛开展“四新”技术在建筑节能的应用,并总结出工法、专利及标准。

(五)加快建筑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开通市建筑业信息管理平台,实现部分办公自动化(施工图审、施工许可证发放、质量受监、竣工备案等)和造价2000万以上的工程实时监控功能,今年底前进一步完善,使网络具有档案管理、招标投标、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综合管理职能,到2010年实现全面建筑业信息化管理并接轨长三角信用体系。一级及以上企业今年全面完成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有2家以上企业通过信息化综合考评。

(六)加强建筑业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人才为本。人才资源是建筑业科技进步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加强建筑企业总工程师队伍建设,使他们成为建筑科技进步的中坚、企业技术管理的组织者。今年起开展市建筑业十佳科技带头人(总工)评选。强化建造师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使他们成为懂管理、懂经济、懂技术、懂法律的工程项目组织者和管理者。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建筑业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和职业技能岗位培训与考核鉴定制度,开展技能比武和建筑工人技师考评制度,将技术工人的培养纳入施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计划。

四、加快建筑科技进步的政策与措施

(一)加大建筑科技投入。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有关科技投入的若干政策措施,积极争取政府科研基金项目,引导企业多元投入,多方筹集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完善企业提留技术开发经费的做法,促进企业加大对自主技术创新的投入;鼓励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介入企业自主技术创新,鼓励外来力量创办技术开发机构;建立技术创新风险资金,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经费保障。一级以上总承包企业要在每年的企业利润中拿出5%以上用于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的投入。

篇6

汇报材料

XX县科技工作在自治区、地区两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帮助下,在地区科协、地区科技局的具体指导下,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依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动力,让"科技兴洛"工作在"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取得更大的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为XX县科技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确保以科技工作带动全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顺利完成责任书中各项指标,并严格按照XX县制定的科技计划开展工作,现对XX县2003年第一季度科技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对《2001年-2002年科技进步目标责任书》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考核检查验收。

我县考核检查验收组于2003年元月6日至9日对全县各乡(镇)进行了考核检查验收。在考核方法和内容上,严格按照6个项目,13个分项目评分标准,采取逐项计分、扣分方法进行。同时,采取了查阅有关档案材料,听取汇报,实地检查,走访科技示范户与他们座谈等方法进行考核验收。通过这次检查,我们看到科技进步目标管理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和不足,为我们今后工作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根据考核检查验收情况,县科技兴洛领导小组对在科技工作中表现突出的3个先进集体、9名先进个人、6名优秀科技工作者、2名技术改造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极大地鼓舞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

二、"科技之冬"培训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XX县第十五届"科技兴洛"培训活动是以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的来开展的,共完成了7万人/次的培训任务,其中:县办提高班189人,乡办培训班4.5万人/次,村办普及班2.5万人/次,培训内容涉及22个专业知识,历时68天,188期。

1、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使本届培训活动得到了顺利开展。年初召开了全县"科技之冬"动员大会,会上县委专职常委、"科技之冬"领导小组组长朱才斌同志,对上届"科技之冬"工作进行了总结,同时对今年科技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科技之冬"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和具体方法,在会上表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

2、成立机构,加强领导。为了切实加强对开展XX县科技工作的领导,县委在年初,就专门召开会议,成立了"科技兴洛"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书记亲自担任,副组长由县委副书记、县长担任,成员由科技教育、组织、劳动人事、财政、计划、卫生、农业等单位主要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局长担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同时县、乡镇还分别成立了第十五届"科技之冬"活动领导小组,为培训活动提供了组织保障。

3、落实培训项目,制定统一的培训计划,我们将培训授课安排表,统一印发到各乡(镇)和主管单位,确保培训活动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为农业生产及农民增收发挥很大作用。

三、进一步完善科技进步措施

篇7

关键词:农村科技进步;金融支持;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8)01-0028-03

农村科技进步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通过金融手段促进农村科技进步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 对国外金融支持农村科技进步的考察,有助于我们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更好地实现金融对我国农村科技进步的支持。

一、金融支持农村科技进步的国别考察

(一)美国金融对农村科技进步的支持

美国金融对农村科技进步的支持主要表现在对其基础条件的支持上。 而这种支持又集中体现在金融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农民收入增加的支持上。

1.金融对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这类工程投资量大、涉及面广、工期长,工程的建设资金尤其是前期投入资金一般以国家投入为主。 在前期投入基本完成时, 金融机构也会以收益权质押或国家担保为条件介入对这些项目的支持。金融支持的方式,主要是银行贷款、建立信托基金、发行建设债券和股票等。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工程项目的建设为例,在开发田纳西河流域时,美国建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在政府拨款不足的情况下,管理局通过向银行贷款、发行公债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并建立了“开发基金”,以保障项目对资金的需求。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工程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并成为其他国家借鉴的经典范例。

2.金融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基本建设的支持。为了改善农村公共设施与环境,美国于1935年在农业部内设立了农村电气化管理局。 该局的资金由政府提供, 主要对农村电业合作社和农场等发放贷款,用于建设农村电网、购买发电设备等。美国的农田基本建设如平整土地、 建设水利工程等采用成本共享政策, 所需资金由农场主和联邦政府或州政府共同负担。 农场主所负担的部分可由农民家计局提供低息贷款或由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农民家计局可以为这部分贷款提供担保。

3.金融对农业生产活动的支持。 对农业生产活动提供支持的金融机构比较多,主要有农民家计局、联邦信贷系统等。 联邦信贷系统由农业信用管理局管理,包括联邦土地银行、联邦中期信贷银行、合作社银行。联邦土地银行主要提供长期不动产贷款,用于购买土地、修建房舍及生产设施等。联邦中期信贷银行主要提供中短期贷款,用于农民购买种子、饲料、生产设备等; 另外它还办理贴现和从事金融性租赁业务。 中央合作社银行为区合作社银行提供资金并独立办理跨地区的大额贷款, 还可以买卖商业票据,办理清算;而区合作社银行主要是对农业合作社提供贷款和咨询服务。

4.金融对涉农工商企业技术改造活动的支持。美国专门对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机构是小企业管理局。该局成立于1953年,主要职能是向那些不能从私人信贷机构获得贷款的小企业提供贷款。1976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 将该局的贷款范围扩展到农场和农工联合企业的技术改造, 并发放农场经营贷款。 小企业管理局对小农场的贷款是与农民家计局分工协作的,如果借款人经济状况不好且贷款额度小,由农民家计局提供资金支持; 当借款人经济状况得到改善后, 更多的贷款需求则由小企业管理局提供。

美国通过金融支持建立大型水利工程、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设施、 帮助农场主购置农业机械等,大大增加了农村的固定资产投资,不仅改善了美国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 而且从多个方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另外,美国还通过多种政府出资的金融机构向农村经济主体提供全面、 廉价的金融服务,保证了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农村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大大促进了美国农村整体的科技进步。

(二)法国金融对农村科技进步的支持

与美国庞杂的农村金融体系不同,法国仅是由一个简单的农村金融系统来促进农村的科技进步。 法国涉农金融系统主要是官民结合的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法国土地信贷银行也发放用于购买农业用地、 农业生产设备以及住房的贷款。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是法国最大的银行, 它由三个层次构成:最高层是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是会计独立的官方金融机构, 也是全国农业信贷互助银行的最高管理机关;中间层是省农业信贷互助银行,负责协调省辖基层农业信贷互助银行的业务, 分配管理资金,并可办理结算、投资等业务;基层农业信贷互助银行主要从事存款、贷款和结算等业务,由个人及集体成员入股组成,按合作制原则经营。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在农村地区的业务非常广泛,除了发放设施建设、购地、购买农机具等用途的中长期贷款外, 还发放用于农村电气化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的贷款, 这类贷款一般属于中长期贷款,利息比较低。在贷款之外,法国农业信贷银行还根据国家需要,对乡村公路建设、土地开发、农村工业和农业教育机构等进行投资,以改善农村的环境、提高农民素质及农业技术水平。此外,法国农业信贷银行还向那些新的农业经营单位和青年农民提供低息优惠贷款。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集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于一体,在支持法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集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于一体,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紧紧围绕国家政策开展业务。 如配合国家的农业机械化政策发放农业机械贷款, 配合国家合并小农场的政策发放购买土地贷款。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得到了国家优惠政策的大力支持,主要包括:(1)政府为其发行债券筹集资金提供担保; (2)政府对它的某些贷款进行贴息;(3)省行以下机构享有减免税收的待遇,甚至官办性质的总部也能享受一定的税收优待。

(三)韩国金融对农村科技进步的支持

韩国金融对农村科技进步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供长期低息优惠贷款;二是设置专项基金;三是提供担保。

1.提供长期低息优惠贷款。这是涉及面最广、用得最多的金融支持手段。 农协是韩国农村惟一的金融机构。 韩国政府的低息政策性贷款大部分由农协转贷给农民, 农民在获得这些贷款时要以土地和家庭财产作担保。 除了农协以外, 韩国的其他金融机构、 国际机构甚至外国政府也在韩国农村的科技进步中做出了贡献。如在韩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欧洲开发银行(ADB)、德国KFW、日本海外协力基金(OECF)等机构都曾提供过大量农业机械的援助资金。 农业机械的长期低息贷款主要是提供给购买农机装备的农民和相关农机产业。 这种贷款的利息远远低于工业贷款, 农民在贷款时要以耕地等作为抵押。 农民申请国家银行提供优惠购机贷款的条件之一是参加培训部门的培训并且获得培训证明。此外,为了确保农业机械的售后服务,韩国还提供长期低息贷款,设置售后服务业所。韩国向农民发放的长期低息贷款最长期限可达30年。

2.设立专项基金。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韩国政府设置了水利资金、新农村综合开发事业基金、农业开发基金、营农资金、农村住宅资金、农业机械化基金、农渔村地域开发基金等大量的专项基金;民间团体也设置了农地基金、振兴农产品基金等。这些基金的设立, 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地区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推动了农村各项建设事业的顺利开展。

3.提供担保。 韩国农林中央会设有农林水产业者信用担保基金, 专门为一些有困难的农林水产业者提供贷款担保。

韩国的财政资金大部分是通过金融手段注入农村的,这不仅保证了财政资金的安全,而且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效能。 韩国对农民的许多贷款要求以农民参加相关的业务培训为条件, 是其金融支持农村科技进步的一大特色。

(四)印度金融对农村科技进步的支持

印度农村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土地开发银行和商业银行。印度金融对农村科技进步的支持同样主要是通过支持农村的固定资产投资实现的。

1.金融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基本建设的支持。在印度,支持这类项目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在该银行的初始资本中,中央政府和储备银行各占一半。 该银行主要通过发行政府担保债券和吸收存款的方式筹资。 贷款以农业基本建设项目贷款为主, 用于兴修水利、 推广农业机械、土地改良、土地开垦、农产品储藏设施建设等等,并对商业银行的农村信贷活动提供资助。

2.金融对农村经济活动主体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持。 这类贷款的提供者主要是土地开发银行和商业银行。土地开发银行有两级:每个邦的中心土地开发银行和基层的初级土地开发银行。 初级土地开发银行直接与农民开展存贷款业务, 中心土地开发银行则主要是与初级土地开发银行开展业务, 是连接初级土地开发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纽带。 土地开发银行提供的贷款主要用于农民购买价值较高的农业设备、改良土壤等等。土地开发银行可以通过发行由长期贷款的抵押品做保证的农村债券来获得资金。它的股东主要是合作社和邦政府, 其发行的债券先由合作银行、商业银行等认购,剩余部分可由印度储备银行认购。 商业银行在为合作社和小企业融通资金、 促进印度广大农村落后边远地区的发展方面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印度商业银行除了直接向农民提供贷款外, 还通过有关农业机构向农民提供间接贷款,如向农产品销售和加工机构、供应农业投入的机构、 以分期付款方式向农民出售农业机械的机构、土地开发银行、采购粮食的机构等提供贷款。

二、国外金融支持农村科技进步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完善农村的金融体系结构

要促进农村科技知识的生产, 不仅需要国家出台政策干预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向, 而且需要国家将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作为加大金融对农村科技进步支持力度的重要措施。 国家应采取的措施包括:一是鼓励在农村成立风险投资类的公司;二是在农村建立股票柜台交易市场和发行市场; 三是将支持农村科技进步作为政策性银行的重要职能, 对政策性银行支持农村科技进步的业务进行全额补贴。

(二)相对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独立性

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是两种不同的金融形态,在许多方面存在重大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中大多进行的是实名制交易, 而城市主要是匿名制交易; 二是城市金融中的贷款活动有充足的抵押和担保,而农村贷款活动,尤其是我国的农村贷款活动普遍缺乏抵押担保; 三是城市中失信的惩罚机制正规化程度高(有比较完善的征信系统,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纠纷的成本率较低),而农村中的失信惩罚机制正规化程度低; 四是与农村经济主体相比城市经济主体的现金流更加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农村金融运行的城市化必然带来许多问题。

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城市金融机构的附属机构本来无可厚非, 但其作为传递链条很长的城市金融机构的末端就存在许多问题。 作为城市金融机构附属物的农村金融机构, 在经营中必然会存在许多脱离农村实际情况的“城市病”, 而且农村基层机构与城市机构之间的传递链条越长, 其经营中脱离农村的倾向越严重。 其结果是这些金融机构按照城市的标准开展业务(尤其是贷款业务),要么根本无法开展,基层机构将资金主动上缴到上级机构; 要么在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督促下开展业务, 招致大量的不良贷款, 最后以农村信用环境差为由减少在农村的业务。

为此我们建议: 一是将处于城市金融机构第三级链条上的农村金融机构部分撤消, 将处于城市金融机构第四级链条上的农村金融机构全部撤消。 具体来说,就是撤消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在县域设立的基层机构, 而在中国农业银行改革时, 设置城市分行和农村分行两大类分行, 城市分行以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为单位设立, 农村分行以县和县级市为单位设立。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在县域内撤消的机构重组为新的独立法人的农村金融机构, 或合并到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中。 二是鼓励农村信用社以县为单位建立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 三是在乡镇设立大量新的独立法人的农村金融机构。

(三)加大金融支持农村科技进步的的财政补贴力度

金融支持农村科技进步表现在直接支持农村科技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以及支持农村科技进步基础条件的改善两个方面。从国外的经验来看,重点都放在了支持改善农村科技进步的基础条件上。 而我国长期以来在金融支持农村科技进步方面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更没有从理论上找准立足点。我们认为, 应将重点放在对完善农村科技进步基础条件的支持上。 国家应通过财政的途径和财政补贴金融机构的途径, 增加农村的固定资产投资, 完善农村的市场体系设施,解决农民生产经营的融资困境。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 在财政增加对农村投入的基础上, 通过中国农业开发银行向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体系建设投入长期低息资金, 并对所有盈利能力差的涉农金融业务提供财政补贴。

参考文献:

[1]李光. 中国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郭沛,辛贤,王秀清. 全球化与中国农业[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3]何广文等.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4]孟繁森. 国家资助农业科技项目申报程序及案例分析[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美]西奥多・W・舒尔茨. 改造传统农业[M]. 梁小民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苏明. 中国农村发展与财政政策选择[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篇8

2005-2006年,福建省全省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共有86个市(县、区)参加(其中有8个市,72个县,6个区)。经省科技进步考核专家组的评审,推荐通过考核的共54个地区,占全省市、县、区总数的62.79%,其中包括4个设区市、45个县(市)、5个城区。从总体上看,本次全省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工作进展顺利,申请并通过考核的市(县、区)均比上次(2003―2004年)考核参与度扩大。科技进步发展态势总体评价:

1.1 市、县、区各级政府对科技工作重视程度有所增强。依靠科技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全省市(县)科技进步的宏观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科技投入得到重视和加强,本级科技三项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有较大提高,地方在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方面取得较好成效。大多数市(县、区)“三项一票否决”定性与定量指标完成情况有所提高,特别是在定量指标――本级科技三项费占当年本级财政决算支出比例上,地(市)、县(县级市)、城区均在以12%以上的速度迅速增长,其中,县(市)中只有12个县(市)出现了零增长或下跌,平均县(市)的增长比例是23.1%,城区本级科技三项费占当年本级财政决算支出比例均是上升的,其平均增长比例为11.3%,说明各地方党政领导对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认识的进一步深入,对于科技的投入加大,综合领导和管理科技产学研的力度加强。

1.2 科技活动活跃,科技产出增大,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步伐加快,政府服务企业的职能得到较好发挥。企业创新活动增强,产出加大,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进一步突出。

1.3 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分析市、县、区科技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发现,科技投入比较大、科技实力比较强和科技产出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也比较高,市、县、区科技进步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科技进步对其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显著的推动作用。科技对经济、社会影响因素指标分析出现正相关关系。市县区人均GDP、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有明显增长。社会事业推进工作力度明显增强,三废排放率、九年义务教育率、人均邮电业务量等指标呈现进步态势。

1.4 大部分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积极性和作用得到发挥,科技工作职能充分体现,工作有为有位,在推进地方科技进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1.5 不同地区之间在部分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上的差距还在加大。地区间比较分析还发现,科技进步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和比较低的地区之间,山区与沿海在部分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上的差距还在加大。2005年相比2006年,科技进步水平比较高和比较低的城市之间在本级科技三项费用、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人均财政收入、人均邮电业务量等重要指标上的差距在加大;县(市)之间在本级科技三项费用、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企业技术开发投入、财政收入和人均财政收入、人均邮电业务量等重要指标上的差距在加大;城区之间在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人均财政收入等重要指标上的差距在加大。

2 2005-2006年全省市(县、区)科技进步态势分析的重点

2005―2006年全省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收集到8个城市(不包括厦门市)、72个县(市)和6个城区共86个地区的数据。经过验证,各市县区的数据基本上可靠,将所有上报的86个地区的数据归入全省的市、县、区科技进步态势分析之列。此次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对县(市)区的科技进步数据进行重点考核,设区市的考核数据指标较为简单,因此,科技进步数据的分析也是以县(市)区的数据分析为主。对整体数据的考察重点集中在科技投入、科技产出、企业发展三方面的16组数据的考察。

3 2005―2006年度福建省城市科技进步态势

全省八个城市(不包括副省级城市厦门市),在科技投入与产出方面表现平衡增长的趋势。在推进地方科技进步中主要科技三项费用指标增长幅度较大,达到14.2%;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额上增加28.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两年内增加25.62%;年技术成交额上涨了39.66个百分点;科技发展基金增长24.7%。在肯定我省设区市在科技投入与产出整体增长速度加快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以下的指标数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通过ISO系统等标准认证的比例在2006年占了现有企业的39.2%,这仍然低于相应的省份(根据2002年陕西省的调查数据,陕西省的随机调查的74家企业中51.35%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8.1%通过了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而新的标准认证SA8000认证,在环保、人力资源等领域上对企业又有更高的要求,通过企业更少。在本级科技三项和授权发明专利数量费用占当年本级财政决算支出比例项目上出现了零增长和负增长,说明我省的科技发明创新工作任重道远,科技发明创新的品种数量与质量都有待提升。

从地区差异上看,第一位的福州市与第八位的宁德市在投入上的差距在拉大,两者差距由2005年的34倍增加至2006年的36倍。

同时,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福州市与宁德市的数值差异在2005年、2006年维持在72.6倍。而对比表格可以发现,各市的科技资金使用效率上的差异明显。

4 2005-2006年度全省县(市)级科技进步发展态势评价

4.1 科技投入方面

福建省全省县(市)的科技投入,以下列数据为例,本级科技三项费用,2005年为308.30万元,2006年为379.58万元,增幅为23.12%,两年内平均科技三项费用决算增长比例为19.8%,科学事业费从2005年的65.75万元增至2006年的82.32万元,增幅为25.2%;科普经费支出从2005年的21.61万元增至2006年的24.74万元,增幅为14.40%;风险投资基金从2005年的413.53万元增长为2006年的597.97万元,增幅为44.6%;科技发展资金从2005年的252.21万元增长到2006年的276.41万元,增幅为9.6%;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从2005年的1.18万人增长为2006年的1.24万人,增幅为5%。以上数据反映出福建省县(市)一级的科技投入量增长快速,但在不同领域中有明显差异。其中风险投资增长最为迅速,反映了科技融资力度增强,且方向有了多元化的发展。而数据同时提醒我省基层的科普经费不足现象普遍存在。

4.2 科技重视程度方面

科技投入得到重视和加强,本级科技三项经费的增幅与对应年度的财政支出的增幅持平,均占到对应年度财政支出数的1.2%。其中,以泉州市晋江市两年内平均2.1%的比重居全省县(市)的第一位。全省县(市)一级达到平均数以上的有43个,未达到平均数的为29个。这些数据反映了各县市对科技工作重视程度的整体意识在增强,在地方经济财政中能给予科技更多的资金与政策支持。

4.3 科技产出与创新程度方面

在各地县(市)、城区的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地区的科技产出成果显著(见表5、表6、表7)。其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3.51%(2005年与2006年数据相比,下同),所占同期工业增加值比重增长0.64个百分点。专利申请数增长16.83%;平均每10万人专利申请数增长8.37%;发明专利申请数增幅为24.58%;授权专利数增长15.3%;10万人授权专利数增幅为17.7%;授权发明专利数增幅为13.02%。从中看出:(1)高技术产业的高增长性在全省表现显著。(2)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的比重明显偏低,且在2006年较2005年相比,呈现下降的趋势,从6.2%下降为4.7%,这应引起各地区乃至全省领导的关注。

4.4 科技推动企业业绩增效方面

2006年与2005年相比,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增长方面,上升了40.6%,其所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增长0.13个百分点,增幅为6.9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长15.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通过ISO系统等标准认证的比例增长2.53个百分点,增幅为10%。其中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增长快速,说明企业对产品的科技创新方面给予了更多的重视,而企业中通过ISO系统标准认证的数据偏低。

4.5 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

全省县(市)的平均每年的技术合同成交额上涨了137%,其中福州市闽候县、泉州市石狮市和三明市明溪县,分别以4.78倍、4.13倍和3.22倍的涨幅位列前三名。在实用科技成果转化数量方面,莆田表现出色,前十名中独占4位。反映了莆田市政府和科技主管机构在实用科技领域的政策引导到位。

而上级政府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数总数由2005年的276家增长到2006年的366家,涨幅达32.6%,但是总量相对于周边东南部省份(广东、浙江等)来说仍有一定距离,而且分布相对集中于福州、漳州和泉州,而闽西集中在龙岩新罗区。这与各地的高校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息息相关,说明了闽东的福州和闽南地区的漳州与泉州在教育软环境和人才储备上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

5 2005―2006年度福建省城区科技进步态势

福建省的6个城区在2006年的科技进步态势与2005年相比有如下特点:

――科技资金投入量明显提高,尤其是本级科技三项费用决算增长比例和风险投资基金数额保持着高增长;

――科技成果产出方面,专利申请数出现了负增长,而专利授权数量则出现了增长,这说明了在科技产业化与专利权申请的质量上有了整体的提升,我省城区的科技成果质量稳步上升。

――从地域尺度上,沿海内陆的城区差异明显,但是闽西三明市的梅列区增长速度加快。尤其是梅列区加大投入科学事业费,逐步体现出闽西的主要科研中心应有的作用,采用引进新技术的方式加快提升自己的工业技术层次。

6 2005-2006年全省各级地区科技进步发展整体评价

篇9

一、指导思想

通过迎接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县干部群众科技意识,加快我县科技创新步伐,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二、组织机构

为了切实做好全国科技进步县考核工作,县政府决定成立由县政府副县长任组长,县应急办副主任高院、科技局局长任副组长,县委办、人大办、编委办、科协、发改委、经贸局、人社局、公安局、财政局、农业局、科技局、教育局、卫生局、统计局、国税局、地税局、环保局等部门各一名分管领导为成员的迎接全国科技进步县考核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科技局,办公室主任由王玉婷同志兼任,负责迎接考核的各项准备工作,协调解决考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各成员单位要严格按照任务分工和要求,及时提供相关材料和数据,确保我县顺利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检查验收。

三、工作步骤

(一)组织材料。按照国家科技部要求,填报《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表》,并提供相关考核证明材料。分两个阶段进行:

1.部门提供材料阶段。按照科技部《关于开展年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的通知》要求,各有关部门要明确1名领导和1名联络员,具体负责有关资料、数据的收集和报送工作,并将所需考核材料在6月8日前报县科技局办公室。(各部门工作任务及所需报送材料见附件)

2.材料组织自评阶段。按照科技部《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工作手册》的要求,完成考核数据和申报材料汇总整理工作。同时,对“三项一票否决指标”(党委和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和领导情况、科技管理部门机构建设与履行职能情况、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例)进行自查,对“十一项定性指标”进行自评,并形成书面材料。

(二)报送审查。按照《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工作手册》要求,将考核材料报县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市科技局。报送考核材料内容包括:考核表、“三项一票否决指标”证明材料及所有考核指标的证明材料。

(三)迎接考核。

1.县科技局负责与省、市科技厅(局)的协调与沟通,对所报送的材料进行跟踪,对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2.县科技局负责,各相关部门配合,做好迎接省、市考核专家组考核的准备工作,确保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验收。

四、工作要求

(一)各单位要充分认识科技进步考核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明确分管领导及联系人,并于6月2日将负责人及联系人、联系电话报县科技局。

(二)本次考核时间跨度为两年,各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应反映工作情况,提供的数据应为年度的数据。

篇10

一、深化认识,更新观念,加强组织领导

(一)各级金融部门都要加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对“科技兴省”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强化金融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科技的意识,尽快适应经济建设真正向依靠科技进步的转变。

(二)各金融部门的主要领导都要真正重视并紧紧抓住支持发展第一生产力这项工作,经常关心和研究这方面的问题,亲自协调系统内各级行之间、部门之间的关系;分管行长(总经理)要集中精力抓科技投入及其效益考核工作,把支持科技进步作为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提高情贷资金使用效益的一条根本措施,抓实抓好。

二、增加科技信贷投入量,实行信贷资金重点倾斜

(一)“八五”期间专业银行用于科技进步方面的贷款(含科技开发贷款、技术改造贷款、小额技改贷款、集体企业设备贷款、乡镇企业设备贷款)的增幅要高出贷款总量增幅5个百分点以上。逐步增加科技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比重,争取“八五”期末科技贷款占总贷款比重比“七五”期末提高3至5个百分点,人民银行调剂贷款规模中每年安排不低于10%支持科技进步方面的流动资金需要。

(二)科技贷款的支持重点是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推广运用项目。新增及收回再贷的技改贷款和科技开发贷款(切块由地方安排部分)要优先用于省重点高新科技项目,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还要积极支持“星火计划”、“火炬计划”及“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的项目。

(三)积极支持浦口和南通两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及“苏锡常火炬带”建设,财“二区一带”中技术含量高、效益好、资金需求量大的项目,省市有关银行可以组织银团贷款支持。

(四)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对科技的投入。对大中型企业、大型企业集团、高新技术开发区及技术成果开发运用成效显著的企业或科研单位,鼓励其直接融资。经过批准可以搞内部集资、发行侦券,对一些管理较好的股份制企业,经省以上人民银行批准,可以发行内部股票或上市股票。

(五)优先安排外汇贷款和人民币配蛮资金,支持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利用外资进行技术改造、消化吸收。

三、放宽和调整信贷政策,促进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

(一)科技贷款的对象、条件适当放宽。银行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的科技开发、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不论是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或科研生产经营联合体,凡有经济实体担保,还款有资金来源的,都可给以贷款支持。生产企业内部科技开发机构(厂办研究所)搞的科研项目或中试基地建设贷款可由其生产企业统借统还。凡社会效益好的科技项目,如还款有困难,在有科技投资风险基金管理单位担保,还款资金落实的情况下,银行仍可给予贷款支持。对企业技术开发费先用后提而引起的临时资金不足,银行可以以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待提取后收回。对通过高新技术成果的推广、新产品开发等,促进亏损企业扭亏的,只要还款有保障,金融部门也可以发放科技贷款。

(二)科技信贷资金在突出支持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同时,要适当兼顾乡镇企业和集体企业。凡积极追求科技进步,不断进行新产品开发、新成果运用的企业,只要其项目符合国家和省定技术政策,银行都要积极支持。

(三)试行科技贷款“一条龙”服务。对于较大的科技开发项目(300万元以上)试行科技开发贷款、技术改造贷款及投产后的流动资金贷款配套安排的办法,为企业提供从新产品开发、小批量中试到批量生产的“一条龙”跟踪贷款服务,做到“钱随项目进度和高新产品走”。

(四)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利率政策。各专业银行的科技贷款利率一律不—上浮,严格控制对科技贷款加罚息,凡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科技贷款不能按期归还的,经过批准,可以允许展期一次,展期期间不收罚息。

四、改进科技信贷资金管理办法,简化办事程序

(一)凡是直接办理科技情贷业务的金融机构,都要本着简化、实用的原则制定本行科技贷款管理的实施细则。省、市人民银行要积极与当地计经委、科委等有关部门配合,研究制定本地区科技贷款管理办法,从制度、办法上来规范科技信贷行为。金融部门对科技贷款项目要做到及早介入,及时参与科技贷款项目的立项论证工作,有条件的地方要做到对科技贷款项目的全过程介入。

(二)简化项目报批和贷款审批手续。凡经过审查批准后的贷款项目,各级金融机构要尽快下达项目贷款指标,不得中途截留。要在做好项目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按照项目进度及时发放贷款。

(三)适当下放项目贷款审批权限,实行省市两级管理。技改项目贷款审批权原则上与同级计经委的立项审批权一致。

五、改善外汇管理,用好有关外汇政策

(一)对国家立项并提供专项外汇资金的技改项目,要及时调拨外汇资金,做到专款专用l对巳立项的技改项目,外汇有缺口的,要在外汇调剂上积极给予支持;对大中型企业开发适销对路新产品积为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扩大出口创汇等进行技术改造的外汇资金需要,要重点给以支持,允许其先还贷后分成。在调剂外汇投向上优先保证基础工业、农用工业技术改造的外汇资金需要。

(二)支持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高新技术项目建设积极稳妥地利用国内外外汇资金,如其生产的产品达到替代进口水平,在外币计价结算等方面予以积极支持。经过批准,允许其在国内销售产品收取部分外汇,减轻偿还外汇债务的负担。

(三)加强对高科技开发区的外汇管理服务,用好有关外汇政策,将高科技开发区视同“三资”企业中方投资者进行管理,并对其在开户、办理外汇留成等方面给予方便。

(四)促进将吸收外商投资的重点放在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创汇和进口替代项目上,注意引导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层次的提高,对这类中外合资、合作经营项目中方股本金有困难的,积极帮助解决。

六、支持建立科技投人体系,管好用活各个渠道的科技发展资金

(一)各级金融部门要积极支持建立由科技、计经委、财税和金融等部门组成的科技投入体系,把可以用于科技进步的资金捆起来,统筹安排,分别使用。积极支持并协助建立以科研、财政和企业资金组成的科技投资风险基金,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科技进步。

(二)帮助有关部门对各方面用于科技进步的资金实行集中管理,按批准项目分别使用。各金融部门每年对可以用于科技进步的贷款及业务,要本着既有分工又要加强合作的精神,积极管好用活,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不允许乱拉资金、搞不合理竞争。金融部门应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牵头召开的定期协调会商会议,协调工作秩序,并在项目上分工负责进行支持。

七.健全金融服务机构,为科技进步提供多方面服务

(一)省市两极金融机构内部要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必要人员,增强服务功能,为科技进步提供从信贷、结算到开户、签证等多方面的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