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引进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2: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成果引进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二条登记范围
1.阐明中医药理、法、方、药及其内在联系的,在学术上有新见解,并对中医药学术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基础研究成果及应用研究成果。
2.解决中医实践、中药生产、中医药器械等科学技术问题而取得的具有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价值的应用技术成果,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和新品种。
3.推动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对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起重大作用的软科学研究成果。
4.中医药古籍研究,中医药的标准、计量、科技情报、科技档案等的科学化、标准化研究所取得的科技成果。
5.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设备、技术中取得的科技成果。
6.推广应用已有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过程中取得的科技成果。
第三条登记材料凡申请科技成果登记的项目,须上报如下材料:
1.《科学技术成果报告表》二份(附件一)
2.《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二份(附件二)
3.有关的系统技术资料(其中不能对外公开的材料须注明)一套
第四条登记程序科技成果按项目完成单位的隶属关系逐级上报。本局直属单位完成的科技成果经本单位科研主管部门审查签署意见后,上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司。地方所属单位完成的科技成果按其隶属关系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局、卫生厅(局)、医药管理局(总公司)审查签署意见后,上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司。
第五条成果公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司负责对收到的科技成果及时审查,对符合登记条件的项目进行统一登记、编号,定期《中医药科技成果公报》,成果公报公布的科技成果是本系统首创查新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六条成果争议处理凡正式公布的科技成果,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在公布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异议。如经调查核实,确属剽窃或弄虚作假者,应在原公布的范围内宣布撤销并通报批评。
第七条中医药科技成果经鉴定后,应及时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司进行登记,此为申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必备条件之一。
篇2
立足中小企 业服务区域和行业技术转移
整合多方资源 组建企业服务中心
东北大学兴科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东大企业服务中心”或“企业服务中心”)是根据辽宁省政府2004年12月颁发的《教育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服务行动计划》文件精神,由东北大学批准申报,经辽宁省教育厅、中小企业厅、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等五个政府有关机构联合认定且统一命名,并与2005年11月正式注册成立的法人实体。
东大企业服务中心在东北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平台建设中处于“上、中、下”游的第三层次,学校赋予该机构的主要任务就是利用东北大学的学科、人才和科技成果优势,作为学校重要的对外服务窗口,代表学校专门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的综合型服务机构。企业服务中心的成立,可以满足社会和企业技术转移时招投标所需的资格、资质、交易票证等项要求,并能有效控制高校技术转移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同时可以享受政府部门所给予的优惠政策,因此代表了高校技术成果转移平台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
2006年,东北大学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将东北大学钎具开发研究中心、东北大学能源环保工程中心、东北大学机电科技实业公司、东北大学冶金材料研究开发中心、东北大学有色金属及化工工程研究中心、沈阳东金电子系统工程中心等六家校办企业合并到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内,使得其技术转移能力大大增强。
为进一步加强该中心服务能力,方便社会各界企业,东大企业服务中心于2006年迁至东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大厦内,现有办公面积达到800平米,已形成专职人员15人,兼职人员50人的服务队伍,并通过了IS09000质量体系认定。主要职能和服务
根据政府文件要求及东北大学的相关规定,东大企业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能是:转化和推广东北大学产出的高新技术成果;代表学校承接和组织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培训和专利技术的实施,为企业提供各类有偿技术服务;为企业与高校共建实验室、联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培训中心、科技成果推广中心、产学研示范中心、教学实习基地、专业学位培养基地等合作项目提供信息及中介服务。
现已在开发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四技服务、五金矿产品、机电产品、化工产品(不含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计算机软硬件及外部设备(开发、研制、批发、零售)、企业投资管理咨询、资产经营管理咨询等方面展开服务。东大企业服务中心成立后的近两年累计签订140余份合同,金额4700余万元。
在科技部高新司和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共同支持下,集成了全国100多所高校的1.02万多项装备制造业领域的科技成果,推荐出300多名著名专家,搭建装备制造业创新设计服务平台,大力开展面向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转移工作,已初步形成集成创新、互助创新的产学研联合长效技术转移机制,在积极发展自身的同时,为区域和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并通过与外交流,推动和促进学校学科内容的建设,初步建立起互相影响,共同发展的可喜局面。
东大企业服务中心现已成为“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员单位、沈阳市中小企业技术援助中心骨干成员。
自东大企业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因工作业绩较为突出,多次受到辽宁省和沈阳市有关部门的表扬和奖励,辽宁省教育厅和辽宁省中小企业厅专门拨款26万元给予重点支持,两厅还在东北大学联合召开经验交流会,请东北大学介绍相关经验与做法,在省内高校进行推广。可以说,东大企业服务中心既是东北大学转移与转化科技成果的重要实施机构,同时也是辽宁高校转移与转化科技成果的示范和带头单位。
技术转移及服务的模式与管理方法
东大企业服务中心是东北大学整个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主管校长的领导下,在科技处的指导下,充分依托东北大学的学科、人才、科研机构、特别是科技成果方面的资源与优势,充分利用辽宁省给予中心的免税让利政策与资金的支持,构筑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的专业技术平台,不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全国冶金行业和辽宁装备制造业各企业的实际需求,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技术转移和技术服务,与此同时,机构还面向社会,汲取学校退休教师和社会科技人员(特别是国外相关人员)的科技成果进行国内的技术转移。
在体制上技术服务中心为东北大学全资的法人实体,自负盈亏,独立自主。在推进技术转移服务方式上主要包括:
组织学校优势资源,直接进入企业,将成熟的新工艺新技术转移给企业,推动行业及企业的技术进步,搞好学校与企业间的技术合作,大力开展技术转移有关工作;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先后同辽宁省内的所有市级科技局、中小企业局及沈阳、鞍山、营口、本溪、朝阳、阜新等地的矿山、冶金、装备制造重点大型特大型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积极利用互联网覆盖范围广,信息便捷的特点,加大网站信息力度,并把服务器整合在中国中小企业网中,积极推广和转化科技成果,通过网站发现技术需求,并建立科技成果、专家、人才和信息数据库,为有效开展技术转移服务搭建技术平台,目前网站已经担负起对外宣传并具备了支持技术转移的基本能力,2008年1月至今累计访问量已达8000余人次,电话咨询数量达230余次,因网站促成的技术交易累计已达40余项;
积极参加国家及地方举行的科技成果展览会、交流交易会,产学研合作现场会、技术难题招标会等项活动,利用这些机会宣传东北大学的科技成果,寻找合作机会,调研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承接和组织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培训和专利技术的实施,为企业提供实验和检测等条件。
为了加速技术服务中心的平台建设,根据辽宁省教育厅出台的有关文件,结合东北大学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东北大学兴科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管理办法》、《东北大学兴科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合同管理办法》、《东北大学兴科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经费管理办法》、《东北大学兴科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财务
有关规定》、《合同管理流程图》《报帐须知》《合同项目管理责任书》、《兴科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工作业绩考核管理办法(试行)》等10项与管理有关的各类文件。在该管理办法中,对于东大企业服务中心的指导思想、经营方针、组织机构、操作规程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同时也包括合同的收费标准,科研人员及员工的激励政策等等。
推动技术转移,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全方位、多层次推进了技术成果的转移与转化
加速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是东北大学“98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市场对于高校提出的重大需求。多年来东北大学一直积极搭建成果转移与转化平台,转移技术的方式也从单一的项目转移向系列转移并拓展到共建技术中心、合办重点研究所、国外技术与智力引进等多种领域,全方位、多层次共同推进技术成果的转移与转化。2006年以来共同企业联建科技与研发机构17家,转化了上百项专利技术和一大批科技成果;每年承担的科研项目达到1000余项,包括“973”计划、“863”计划以及科技支撑计划中的国家批准的重大课题,也包括各企业委托的“四技服务”课题。转移与转化这些技术成果以及提供的技术服务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效益,同时推动了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
近年来东北大学及东大企业服务中心多次组织大型技术交易、技术推广和培训等项活动,对高校及整个技术转移行业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其中包括:协助省教育厅、科技厅及市中小企业局组织召开多场有关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方面的论坛、讲座并作经验介绍;并联合市中小企业局、市科技局举办了“中小企业技术推广和培训活动”,提高了企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还积极配合市电视台、电台、新华社、《沈阳日报》等媒体采访撰稿,通过对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扩大了舆论影响。“服务中心”的工作得到了辽宁省以致国家的普遍重视,也收到很多表彰,先后获得了市科技局颁发的“全国技术市场工作先进集体”和科技部颁发的“全国技术市场工作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经济效益显著,促进规模产业发展
东大企业服务中心成立后的近两年累计签订140余份合同,金额4700余万元,2007年全年共审查合同68份,合同金额2012余万元,已签订并执行合同40项,其中技术咨询29项、技术服务4项、技术开发3项、技术转让2项,累计交易金额1428万元。累计吸收与转化的科研成果有200多项,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近十亿元,其中,许多高新技术成果不仅得到转移、转化,而且还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成功的案例包括:
1,400MPa超级钢成套生产技术项目。该项目为国家”973”重点项目,项目完成后以设备改进、变更工艺并现场指导的方式先后在宝钢、鞍钢、本钢、萍钢等多家钢铁企业得到推广应用,累计生产超级钢11.735万吨,产生经济效益1.694亿元,形成30多个专利,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我国继超级钢板材取得国际领先成果之后的又一重大突破,对于促进全国的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对建设北方精品钢材基地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2,流程工业综合自动控制项目。该项目由东大自动化国家工程中心完成,为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现已在冶金轧钢、发电机组、冶金选矿、回转窑制取氧化铝等不同行业的10多个工艺流程中得到应用,累计签订合同15项,获得合同经费8000多万元,给企业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6亿元。
3,电渣炉成套设备设计制造技术。近两年,东大企业服务中心组织专门机构重点开展了沈阳市“高品质钢先进冶金工艺与装备的子项目――电渣炉成套装备设计与制造”,以设备成套设计与开发的方式进行技术转移,目前已签订六项合同,合同金额2911万元。预期6家应用企业年获得经济效益8000万元。
4,冶金合金新材料项目。该项目已拥有24项专利,生产了复合脱硫合金粉剂、复合脱氧合金剂、超细晶粒合金钢等系列产品,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多次获辽宁省、沈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项,目前已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其产品和技术遍及宝钢、梅钢、本钢、鞍钢、马钢、沙钢、包钢、攀钢和福建三钢等四十佘个大中型钢铁企业。现已形成以沈阳总部为管理中心、研究中心,以沈阳、上海、马鞍山、辽阳、包头、攀枝花为生产基地的网络式生产和销售体系。
在长期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过程中,东北大学充分发挥了作为地方经济“助推器”的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国有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东北大学主动向省政府申请,于2001年,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其中签约国有骨干大型企业共计38家。成立东大企业服务中心以后,东北大学的服务能力与范围更是不断扩展。截止到目前,累计走访校企会成员企业150余次,企业来访300余次;在合作框架协议下企业签订技术合同318项,累计合同金额达到1 126亿元;学校还参与国家发改委东北老工业改造专项工作等,有效整合学校与企业的人才、技术资源和来自各渠道的科研开发经费,搭建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新平台,为加速省内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加大了对社会的服务力度。
未来的发展规划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区之一,也是国家装备制造业的主要基地之一,在全国经济发展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东北大学地处沈阳,在科教兴国、振兴地方经济事业中肩负及其重要的责任。作为转移与转化自身科技成果的平台,东大企业服务中心将继续紧密依托东北大学的学科、人才和科技成果优势,在持续转移与转化东北大学技术成果的同时,还要不断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在技术来源,转移转化的方式、方法,健全机构,人才吸引以及效益追求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使所担负的事业越做越好,并在辽宁地区以致全国为其他高校和单位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
篇3
近年来,在研制项目增多、研制周期短和技术难度增大的情况下,按照未来高科技战略发展要求,把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创新的
重点和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国内外一切资源,采用多种渠道引进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开展了自主、联合等形式的创新活动。与集团公司和其他相关企业共同投资组建了3个有限责任公司,大力发展核心技术。并抓住国家加大对重点型号、技术基础、大型研发平台建设以及信息化建设工程投资力度的有利时机,立足高起点,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项目保障条件建设,引进了一批先进的工艺、检测和试验设备,建成了高水平的实验室,使科研保障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符合专业化发展要求的、成体系的整体研发能力显著提高,设计、集成、试制、试验、检测和评价手段不断完善,为“十一五”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研发平台和研制手段,增强了持续发展的动力。
按照三大总体技术和相关核心技术的发展需要,对专业研究室和科研管理机构进行了整合,强化了技术部的专业技术支撑能力,成立了以重点专业为主线,由行业内外专家组成的各部专业技术委员会,对部内承担的所有科研项目和重大技术方案进行严格把关,使科研项目研制与专业技术协调发展、互为支撑。在各部内设立了二级行政指挥,负责研制任务的组织与分工,落实重大技术措施,协调解决科研项目研制过程中出现的技术质量、技术安全等问题,保证设计师系统技术决策的实现与科研任务的按期完成。并进一步规范和细化了项目研制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质量控制要求,构建了适应现实任务需要的科研开发和质量保证科研体系。
为了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研制周期产业化进程,按照小核心、大协作的研制生产模式,在初样机研制阶段,就要求科研人员与生产厂家进行技术协作,在工程设计和工艺生产之间进行协调。一方面促进了设计中工艺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减少了浪费,缩短了研制周期,便于批量生产,尽快使产品转入产业化阶段。五年来,科研项目在设计定型后顺利完成了产业化进程,在20多个厂、所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带动和促进了生产厂家的技术创新和发展,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篇4
技术转移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是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科技园区技术转移是指科学技术通过其载体在科技园区企业之间输出、输入的活动,这种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实质是技术能力的转移,直到技术接收方完全掌握该技术,才算完成一次技术转移。
河北省的主导产业大部分是传统产业,通过科技园区这个平台进行技术转移,引进国内外的高新技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河北省的传统产业,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则显得尤为重要。
1河北省科技园区技术转移现状分析
对河北省科技园区1000家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70份,有效率达97%。
1.1园区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总员工的百分比大于55%的企业占所调查企业的29.9%,介于10%~2s%的企业占到了33%;小于25%的企业占到了37.1%。这说明科技园区中有近30%的企业员工学历水平很高,他们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占到了员工总数的55%以上。
1.2企业技术水平的现状。调查发现,56.2%的企业刚成立时技术仅是国内一般水平:只有7.1%的企业技术是国内领先的;仅有2.6%的企业技术是国际领先的。经过发展,目前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的企业占到了83%,国际领先的企业也由2.6%上升到了10.3%:变化最大的是技术水平国内一般的企业由56.2%下降到了5.7%,百分比减少了近10倍。74.2%的企业技术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72.2%的企业具有独立的研发机构。为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94.3%的企业准备更新技术。这说明科技园区的企业不仅技术水平提升很快,而且也非常重视技术的更新换代。
1.3企业技术合作现状。有26.5%的企业与外界科学技术部门进行技术交流的频率为每月一次:有30.9%的企业每三个月一次;24.7%的企业每半年一次;还有17.9%的企业很少与外界交流。绝大多数企业同高校以及科研院所进行技术交流,这占到了企业总数的79.4%。其中,77.3%的企业从高校引进过技术人员;66.5%的的企业从科研机构引进过技术。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并不多,只有45.4%的企业与其他企业进行过技术合作。
2河北省科技园区技术转移问题分析
2.1企业对技术转移需求不足,研发资金浪费。科技园区企业对技术创新都很重视,也有94.3%的企业准备更新技术,但是调查发现79%的企业所使用的技术都是自主研发,从外部引进技术的企业仅占21%,包括委托开发、购买知识产权、从国内外引进技术,大多数企业不进行技术转移。另外,企业的技术创新大多是市场需求拉动型的,模仿型创新较多,同行业中自主研发的技术有雷同,造成研发资金的浪费。
2.2企业问缺乏技术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园区有54.6%的企业没有和其他企业进行过技术合作,企业间技术交流不多。2007年河北省科技成果登记数为2479项,但技术转让合同仅为259项,占科技成果登记数的10.45%。河北省在科技投八和产出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科技成果登记数逐年递增,但转化率却一直没有大幅提高,与先进省份差距十分明显。在科技成果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可供转化的科技成果不够成熟,能转化成产品的科技成果比例较少,已转人产业化、商品化的成果占成果总数的比重还比较低。
2.3技术转移政策法规不完善,缺乏规范化。国家为了促进技术转移,制定了《国家技术转移行动计划》、《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北京率先出台了第一都有关技术转移行业的服务规范《北京技术转移行业服务规范》,还出台了《北京技术市场条例》、《北京技术经纪业执业规则》。2008年山东省也实施了首个科技服务地方标准《技术转移服务质量规范》。然而河北省虽出台了<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河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河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但还没有关于技术转移的专项法规,为了使技术转移工作走向规范化,标准化,河北省有,必要制定关于技术转移的法规政策。
3促进河北省科技园区技术转移的对策
3.1政府营造科技园区软硬件环境,促进技术转移。河北省科技园区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为其提供完备的硬件和软件服务体系。
3.1.1硬件服务体系是指科技园区的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河北省政府应将科技园区选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临近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地方。政府要为园区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做到“七通一平”,为企业提供优质廉价的标准厂房,提供完备的生产基础设施,还要按照社区化的要求建立医疗卫生、休闲娱乐、生活服务等完善的社区生活配套设施。
3.1.2在软件服务体系方面,河北省政府可在法规、金融、税收、外贸、物价、关税、人才等方面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形成宽松的政策环境,构造明显高于其它地区的政策平台,以吸引高科技人才、高新技术成果和高技术企业。政府部门还需建立技术市场促进中心、交易中心、技术经纪行、专利服务网络等机构,形成技术转移的服务网络,利用网络高效的信息流通速度,使科研成果尽快进入技术市场。良好的技术市场是进行技术交易的场所,是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的中介,借助技术市场可以大大节省交易费用,有利于河北省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3.2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促进科技园区技术转移。国内外著名科技园区技术转移的成功经验说明:技术转移的核心是人才的转移。人才是科技园区的“发动机”,为科技园区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和技术成果支持。现代科技的进步使技术的无形化大大加剧了,无形技术主要“储存”在技术专家和高级企业管理人才的头脑中,它们会随着人才的流动而转移扩散。河北省科技园区应该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吸引、鼓励人才的用人制度、薪酬制度,建立对高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的股权与期权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创新价值,完善引进人才制度。让外面的人才想要进园区,让区内的人才愿意留在园区工作。
3.3利用区位优势,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推动技术转移。河北省与北京、天津比邻,这使河北省科技园区的技术转移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尤其是北京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林林总总,每年的技术成果产出率居全国之首。河北省应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建立京津冀科技融通机制和开放机制,推动科技资源共享,同时充分发挥“环渤海技术转移联盟”的作用,搞好京津冀科技发展规划,在全省支柱产业的技术研发上深化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河北省科技园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转移机制,加强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使技术在各个主体间实现转移,主要是由高校和科研院所向企业转移,使技术成果进入生产领域,以及技术在企业间扩散,发挥其商效益性,使高新技术产生巨大的辐射、渗透、带动作用。大幅度提高现实生产力,实现技术转移后的互利双赢。
篇5
上半年,全省科技系统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核心部门作用,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取得了明显进展。省科技厅在全省科技系统内开展了“三个一”活动,即组织一次“百局千人万企”专项大调研、开展一次以“破解四不、实现四要”为主题的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讨论、提出了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的大举措。共组织1300多名科技管理干部和专家,深入到11300多家企业开展调研和服务,现场解决问题2350个,征集技术需求和发展难题5872项,并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科技创新大平台、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建设科技大市场、打造浙江科技服务品牌等5个方面提出了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的18条具体
举措。
全省地方科技系统工作也亮点纷呈。杭州市、湖州市被列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杭州市计划5年新增1000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湖州市推进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建设成效初显;宁波市实施“科技领航”计划,培育发展创新型企业梯队,高水平规划建设新材料科技城;温州市提出每个县(市、区)争创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或农业高科技园区;金华市启动“双龙计划”,每年设立1亿元的专项资金引进创业创新领军团队和人才;衢州市大力推进国家高新园区创建工作,扎实开展氟硅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舟山市加快推进市科技创意研发园建设;丽水市建立全国生态屏障区首批利用科技促进区域经济节能减排试点实验区;义乌市积极创建浙江省义乌小商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浙江省各地科技金融工作向纵深推进,拓宽了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杭州市深化科技金融结合,制定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周转金管理办法”、“杭州市蒲公英天使投资基金管理办法”,风险池覆盖了杭州地区。宁波市成立了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和宁波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有限公司,积极推进天使投资机构与创新型企业的有效对接。温州市探索启动科技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工作,扩大专利质押融资规模,支持温州高新区申办新三板扩容试点。湖州市加速推进湖州银行科技支行建设,筹建科技金融风险补偿引导专项资金池。台州市继去年被列为“浙江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后,现正在积极争创“国家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实验区”。
篇6
一、引言
高等学校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①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提高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内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战略目标,②确立了大学作为我国基础研究以及高技术创新的主力军的重要地位。统计显示,“高校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4左右,承担国家‘863’项目1/3以上,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占1/3以上,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占全国70%以上,国家重点实验室约63%建在大学”。显然,高校在推进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中处于辐射源的核心地位。
然而,我国高校每年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率尚不足30%,真正实现产业化的成果不足5%,丰富的高校科研产出与低效的产业转化能力之间的鲜明对比折射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尚存在一系列阻碍性因素,有关制度不尽完善也使得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一些弊端。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高校科技成果得以有效转化的基础性保障。唯有重构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性框架,方能保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途径的畅通,实现高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要素与现实困境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
1.价值功能的多重性
高等院校不仅承担着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的社会职能,还是发现知识、创造知识、研究知识的重要阵地,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将科学技术应用到新兴的产业活动,是教学过程的延伸和科研活动的构成部分,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贡献力量;革新的生产过程反过来又可以改造专业课程或更新教学内容,形成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的创新,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因此,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兼具教育价值、科技价值、经济价值等多重功能,承担着多元化的社会角色。
2.管理界面的多层次
高校教学、科研、技术转移分属不同的运行体制,人员结构和外部关系的多层次自然决定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界面的复杂性。一方面,科学研究根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不同的项目性质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和考核评价机制,不宜以单一的评价机制等同视之,需要根据项目开发的进展以及社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予以适时的调整;另一方面,科学研究的不同阶段要求不同的管理模式,如前期开发阶段需以事业管理模式审核、协调、引导,后期转化阶段则应以企业管理方式调研、推广及服务。此外,科研项目参与主体的多层面亦决定了人事管理的复杂性,包括专职人员与兼职人员、技术人员和行政人员以及研究生等,各个主体参与研究及转化的程度亦不相同。
3.成果形式的多元性
表现在不同的科研性质和科研项目科技开发的成果形式亦不相同,有些可能直接投入生产过程物化为商品,有些则需要在企业等生产平台上进行再试验、开发以适应市场需求,有些则以论著等精神产品形式形成理论成果用以指导实践;同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益评价亦呈多元化,高校目前多以或著作出版情况为主要衡量标准,而企业则需要以科技成果投入市场后的收益率作为评价标准,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不同的主体因需求目标的差异对科技成果的评价亦不尽相同。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要素
1.科技成果转让和受让方
高等学校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转让方和供给方,是开展科学技术研究的集中地,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增长力的基础和源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受让方和需求方是企业,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的实施基地,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最终目的实现地。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的供给数量和供给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发展方向,企业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能力直接决定高校科技创新带动生产力的速度和规模,因此,构建产学研一体的大学技术转移平台是保证高校科技成果顺利转化的基础和必要。[1]
2.技术转移中介方
技术转移中介机构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包括中介机构、高校科技处、技术转移机构、政府参与到科技成果服务与转化过程的相关机构等,这些中介方是连接转让方和受让方的纽带和媒介,以其专业知识和技术经验为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相关的法律、政策、物资、人力等支持,为高校和企业双方提供科技成果供需信息并协调双方关系,一方面为高校科技成果的产生、转移提供前期调研、产权归属、合同审查及收益分配等制度保障;另一方面,依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引导促进科技成果的交流、交易、传递和扩展。
3.政府宏观调控方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与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政府利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支持计划等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各方参与主体进行宏观调控与导向引导,如通过税收、财政等政策支持引导高校与企业共建产学研平台、大学科技园等,通过人才激励机制为高校科研人员在职称评定、待遇、奖励等方面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等等。政府通过适度的宏观调控和制度保障措施,为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规范化运行奠定基础。[2]
(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知识产权流失严重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数据显示(见下表),我国高校发表科技论文和出版科技著作均呈逐年递增趋势,并占全国发表科技论文和出版著作总量的绝对比例,高校成为国家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同时,我国高校专利申请数量和专利授权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在全国技术创新体系中承担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例如,2010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项中,高校获奖比例均超过总数的70%,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项目达到54.5%。
但是高校快速增长的知识产权数量未能有效推动其科技成果的转化,高校科技成果与社会生产仍存在着严重脱节现象,其突出问题体现为:
一是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较低。从高校发表理论研究成果的庞大数量来看,专利输出比例所占甚少,且高达20%的比例集中在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几所高校。另据清华、复旦等20所高校联合完成的“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显示,我国高校每年虽有6000~8000项科技成果产生,然而能够签约转化的尚不及30%,转化后能产生经济效益的也仅占被转化成果的30.5%,且只有10%的研究成果能够取得经济效益。[3]
二是高校知识产权流失现象严重。由于高校和科研人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在研究取得进展时急于或交流学术成就,导致技术内容公开,使发明创造丧失新颖性而失去获得法律保护的可能性;[4]同时由于频繁的人员流动和人才流失,如对调离、退休等科研人员没有进行知识产权方面审查或签订有关协定,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了解到大量的技术秘密,离校后科技成果亦随之外流等。
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法律困境
(一)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现有法律环境分析
目前涉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构成主要有几部分内容:一是国家法律、法规、规章中与科技成果转化或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内容,如《民法通则》、《合同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等;二是与科技成果转化或者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法规性文件或部门规范性文件,如《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关于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若干政策》、《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等;三是地方与科技成果转化或者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政策与法规,如《山西省推动产学研合作实施办法》、《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北京市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的若干意见》等;四是各个高校内部制定的规章制度,如《清华大学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浙江大学知识产权基金管理办法》、《华侨大学专利管理办法》、《大连理工大学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等。
总体而言,中央与地方各层级的制度规范对高校科技成果转让过程进行了宏观指导和政策调控,及时调整了在高校科学技术转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专利权、著作权等问题,部分高校在政策范畴内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相应的内部规章制度,通过不同位阶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文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已具雏形。[5]但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过于概括的制度供给无法满足现实多步骤、多层面运行中最基本的秩序需求,③保障作用甚微。
(二)高校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尚不健全
尚不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现实适用中会引发产权纠纷、转让收益、分配机制等一系列法律风险,进而导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运行不畅,难以发挥高校科技成果的创新效应以及应有的辐射能力。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尚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现行法律制度存在空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法律保障的范围有限。目前只有《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一部专门性法规,而其他的法律如《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对外贸易法》等都仅是涉及高校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中的一个方面,难以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面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是现行法律规定可操作性差,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法律体系的功能弱化。其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学技术进步法》等基本法律的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缺失,缺乏《科技成果定价法》等专项立法,缺乏《技术市场管理办法》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办法》等技术市场管理的法规;其二,虽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合同法》、《专利法》明确规定了科技成果权属的法律依据,但缺乏对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的相关规定,致使科技成果转化所涉及的各个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知识产权无法得到充分保护。[6]
(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尚不完善
1.高校科技成果产权权属不清晰
大量科技计划项目成果的知识产权形式上归国家所有,事实上却归单位所有,权利与义务界定不清的状况普遍存在。如有些科研项目庞大,参与其中的科研人员和行政人员人数众多,致使研究周期偏长,科研资金来源复杂,主管机构交叉重叠,形成了复杂的产权关系,最终在形成科技成果时产权界定模糊。再如,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归属问题上,职务与非职务权属界定问题尤为突出。现行法律缺乏具体细则,且法律条款仍存在难以量化、模棱两可的因素,导致实际操作中发明人与单位对于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本职与兼职发明的成果归属问题,仍然存在一定的分歧。
2.知识产权评价体系不合理
一些高校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存在着重学术价值轻技术价值以及重论文成果轻技术转化的问题,且将其与研究人员的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直接挂钩,缺乏对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指标衡量体系,[7]导致科研人员缺乏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内在动力,有的科研人员甚至将核心信息泄露给竞争对手,造成知识产权大量流失。
3.科技成果技术转移机制不健全
当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渠道不畅,如目前高校主要是通过技术转让、科技成果博览会或科技对接会等与企业洽谈合作,而科技成果展览会的针对性较强,适用于一些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高校科技成果大多成熟性不足,需要以企业为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导致实质性合作项目甚少,实际转化成功率不高。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制较为落后,缺少专业的知识产权专门管理机构和专业人员,知识产权管理的事业化色彩较重,难以与市场经济接轨,技术转移合同不规范、知识产权条款规定不明确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有的高校教师私自签约,致使大量科技成果和技术秘密出现纠纷甚至被对方侵占。
4.知识产权评估机制不完善
知识产权的估价是一项集合技术价值、合作机制、学校信誉等多方面因素的体系,如果没有科学的评估依据,将会直接影响学校和科研人员的经济利益,甚至出现经济纠纷。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市场评估体系和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过分强调前期论证而忽视成果转化等问题突出,加之高校缺乏专业的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管理队伍,在实践中,技术转让或技术入股,或者由合同双方自行协商,或者直接套用有形资产的评估方法,往往与实际价值相差甚大,直接影响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制度之重构
(一) 健全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体系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一项关系到国家、社会、高校等多主体多层面的复杂工程,需要从纵横两个方面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体系,既包括国家层面制定高位阶的知识产权法律规范体系,亦涉及科技成果转化中高校自行制定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各项具体规章制度;既包括引导规范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的宏观性、纲领性法律文件,也包括关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产权类型、主体、权属、利益分配等实施细则。
应当建立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为核心,包含科技成果登记、鉴定、推广、管理等在内的完备的科技成果转化法律体系。[8]例如《科技投入法》、《成果推广法》等,明确高校科技成果的产权属性、管理制度、转化方式等,改变高校陈旧的、事业化的知识产权管理观念,注重发挥知识产权对科技人员的激励作用,明确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权责关系,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同时,修订并完善《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该规定于1999年出台,需要根据近年颁布的《科技进步法》(2007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8年)、《著作权法》(2010年)等规范性法律文件,并结合近年来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进行修订完善。在此基础上,制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细则》,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所涉及的各方利益主体、权属、转让及利益分配机制均做出专门规定,使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二)规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
1.建立科学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在高校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专人负责科技成果的鉴定、评审、登记,专利的申请与维护、技术合同的管理等要合理确定高校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与利益分配,并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保证落实到人。如明确科技成果的产权归属,对于外部资助的智力研究成果归属问题应着重审查;对于某些科研项目如需离校教师或学生参与,要提前与之签订一揽子协议,明确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防止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或权利纠纷影响科学技术的进一步转移应用。同时,培养和引进专业的科技产权管理人才,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培养兼具科技、法律、金融等知识的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国家可为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建立专门的资质准入制度和执业标准,实现该行业人才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有条件的高校可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学院或成立知识产权研究基地,为高校的知识产权规范管理提供人才保障。
2.建立合理高效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
其一,改革现有的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依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不同性质分别制定评估制度和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作为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科学设计权重指标,促使科研人员在第一时间积极申报知识产权或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其二,高校实行有效的科研成果激励机制,按照《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第26、27条规定适当提高奖酬所占比例,并在高校内部知识产权保护规章制度中予以明确规定;在多个创造者之间还应当坚持公平的原则,以贡献业绩决定收益比例,以防止出现“马太效应”。其三,政府设立专项基金加大科研经费投入,鼓励企业出资设立各类基金,支持高校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对于校企合作的产学研项目给予政策优惠;高校还应当按照《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第28条规定,设置一部分基金专门奖励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并在工作业绩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合理的政策倾斜。
3.整合科技成果转移相关部门的力量
改变现行高校内知识产权管理事业化的倾向,在高校内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技术转移管理机构,负责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与市场运营工作;并可通过设立风险投资基金、专项基金或给予低息贷款、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更好地实现科技产权的经济效用。同时,可仿照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有益实践,④将技术转移体系中的相关部门进行整合,形成申报、评估、确权和许可的整套技术转移体系,将核心知识产权交由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集中经营管理;以地区或高校联盟建立统一的校企对接平台,建立高校科技成果数据库以及技术人才数据库,建立高校科技成果展示平台和企业需求平台,注重社会或企业的实际技术需求,以“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为导向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4.健全知识产权评估机制
政府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知识产权评估制度,合理地确定技术成果的价格,推动当事人协议的顺利履行和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如可借鉴国外以投入、产出指标为主的技术转移价值测度,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经济技术效用评价体系,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一是对知识产权的组成要素进行规范性描述;二是对知识产权的产出效果及其对科技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动态评价和分析;三是以投入-活动-产出作为主线设计统计指标体系。[9]另一方面,要加快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的建立和规范工作,培养专业的知识产权评估人才,制定专门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管理办法,保证对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的公平、公正与客观、中立。
5.拓展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
国家知识产权局自2010年底至今先后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联合建立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基地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战略研究、政策论证、调查研究、高端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企业与产业联盟合作以及其他战略实施工作的前沿性研究等,这一基地建设对于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急需加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的建设,这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各方力量的协作支持与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要发挥其公共服务职能保证基地能够顺利地调配资源,为基地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企业要配合基地开展知识产权实证研究,加强高端知识产权研究人才和科技人才的培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投产。
五、结语
知识产权制度作为一个社会政策的工具,其功能导向即在于维护知识权利的正义秩序和促进科技进步的效益目标。[10]高校作为我国创新体系的核心基础,其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高低是体现国家科技创新水平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何促进和加快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已经成为目前国家促进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课题。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作为最经济、持久、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核心要素。当前,也只有将实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贯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始终,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基础性、持续性、稳定性的法律保障,才能形成高校科技成果规范、有序、高效转化的良性循环,实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内生性增长和内涵式发展。
注释:
①《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而现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一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是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三是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四是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五是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由此可见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②创新型国家就是把提高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此形成竞争优势的国家。创新型国家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即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国家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创新产出高。
篇7
一、近三年我校科研取得的成绩
近三年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助人成功”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支撑,在项目的争资立项、成果转化、整章建制、规范学术活动、加强合作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我校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项目的申报和立项数量稳步增长
三年来,我校共获得各类项目立项311项,其中纵向科研项目233项(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5项,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国家民委项目29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5项,中央其他部委24项,省级项目33项,厅级项目50项),横向项目48项。这比以往都有较大的增长。
(二)科研经费有了一定的突破
三年来,我校共获得各类项目经费1498.*6万元,其中纵向项目经费1031.8万元,横向项目经费466.666万元。同时,学校经费投入不断加大,特别是学校对项目1:1配套,更是省内其他高校所少见。
(三)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年来,我校共发表科研论文3*0篇,其中CSSCII和CSCDA共计权威期刊论文338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3篇;出版著作(含教材)322部,其中专著133部,编著94部,教材90部;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90项;其中学校编辑出版的《法藏敦煌藏文文献》和《英藏敦煌藏文文献》出版计划,实现了我国珍贵历史文献的回归与面世,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敦煌学与藏学研究的又一个里程碑。
(四)科研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三年来,我校形成了由非实体研究机构、独立研究机构和研究基地组成的科研平台体系。截止目前,有1个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中央统战部研究基地,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独立建制的研究机构,1个省级工程中心,11个院所合一的研究机构。
(五)科研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一是在科研管理建设等方面,20*年共出台各类科研管理文件14项,使科研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二是自主研发科研管理三级系统,使我校在科研管理迈向科技化更进了一步。这套科研管理三级系统在省内院校处在前例。
(六)产学研一体化有了进一步的推进
学校每两年召开校地校企工作会议,并已形成一项制度。在科研转化上,开发的动物血清、氧化淀粉系列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我校建筑节能建材方面专利技术达到国际领先,市场前景广阔。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次调研各教学单位针对科研工作提出了许多问题,同时我们与其他兄弟院校对照,归纳如下:
1、一是领军人物和科技创新拔尖人才还不多,缺乏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学术团队整体实力不强;
2、缺乏有稳定的研究方向,科研人员各自为阵,成果关联性较差,特别是对服务民族地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3、科研方法、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的培训做得不够,部分教师对科研工作存在畏难心理;
4、对科研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相当部分教职员工对学校科研的形势及重要性缺乏清晰的认识,有的甚至将教学与科研对立起来;
5、国家级科研项目少,特别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少;
6、项目中后期管理滞后,项目结项率低;
7、科研质量还不高,权威期刊论文少,权威期刊论文在整个学术论文中所占比例偏低;
8、成果获奖少,特别是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少;
9、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率偏低,科技创新尤其是应用科技研发服务与重大需求对接不够,产学研紧密结合不够;
10、科研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横向经费管理过严、过细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科研机构、科研团队缺乏有效管理。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推动科研管理创新,以科研管理创新促进科研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思路:
(一)坚持以人为本,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1、着力加强科研队伍建设
一是要树立“用好现有人才,稳住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凝聚社会各届人才”为原则,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科研工作的热情、想象力、创造力。
二是着力加强科研团队、学术带头人、科技创新拔尖人才队伍建设。要出台科研团队管理办法,从制度上给予保障。
三是高度重视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建设,继续扶持我校中青年教师的科研项目,大力培养科技创新新生力量。
2、着力营造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
一是加强以“以人为本、需求导向,博采众长、合作竞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注重积累、勇于跨越,求是求新、力戒浮躁”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对于现行的科研评价体系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
二是切实加强科研道德建设。要严格贯彻《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精神。要大力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遵守行为准则,恪守科研道德。坚决反对和纠正弄虚作假、剽窃侵权、学术霸权、功利浮躁等学术不正之风。
3.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校科技管理队伍
要切实加强学校科技管理人员的培训,使科技管理人员熟悉教育、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等方面知识;努力培养科技管理人员把握全局、开拓创新精神的力;要提高科技管理人员热心服务的水平。
(二)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抓好体制机制创新
1、加快推进科研分级管理体制,激发基层学术单位的活力
要明确学校与二级单位在科研管理上的权责划分。科研处要侧重于全局性的科研管理制度建设与科研发展规划制定及对二级学院的科研工作的业务指导、督促与考核工作。具体事务性工作应由二级学院承担。对此,通过一定的措施,激发基层学术单位的活力,
2、强化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立项
一是进一步加强科研项目的申报和争取力度。要争取多渠道、采取多措施以提高科研项目申报的成功率;要在申报领域有所突破;要在经费有所突破;力争今年经费达到800万元。
二是大力加强重大科研项目的竞争前培育,提高争取和承接国家及地方重大科研项目的竞争力。紧密围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863”计划及我省重大基础研究和前瞻性研究目标,积极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预研项目。要做好目前我校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前期工作。
三是加强对科研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教职员工对科研的重要性和地位的认识。今年准备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对项目申报有关问题进行辅导。同时加大对科研干事和主管科研的领导进行培训力度。同时,在2010年1月召开科研表彰总结大会,并对申报有关的国家级课题进行动员、部署,下达申报任务。
3、加大对项目的中期检查和结项、鉴定的力度
要进一步提高我校在研科研项目的结项率。去年我校的结项率为63.7%,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下一年度项目申报和立项。对此,要通过加强管理、狠抓落实,提高项目的结项率。要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办法,要从经费上强化项目的中后期管理。
4、积极申请和争取组织好学校科研成果奖励
针对成果获奖少,应加强外联工作,保持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信息畅通;力争在申请和争取组织好学校科研成果奖励方面有突破。要通过一定激励措施调动教师申报成果的积极性。
5、加强科研工作平台建设
一是加强学校研究机构建设,要根据科研及学科建设需要,多设立一些非实体研究机构。如尽快制定制定科研机构管理办法。
二是切实加强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建设。第一,进一步做好委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和学校现有4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第二,积极组织建设校级重点实验室和做好省级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工作;第三,配合省委统战部,做好民族宗教研究基地的日常工作,为我校的学科建设提供支持;第四,做好甘肃省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XX大学藏药研发中心和兰州高新区XX大学生物医药技术公共实验平台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第五,重点要做好兰州粘合剂工程中心申报等前期准备工作。
三是挂靠我校的各学会、研究会等,要策划组织好科研活动,发挥学会、研究会等的优势,在学校科研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6、加强校地校企合作、进一步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工作
一是促进学校积极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今年9月份要召开我校校地校企合作会议,进一步推动我校校地校企合作。同时,要建立与市、县政府、行业、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全面的科技合作的长效机制。
二是促进专家教授积极与企业家合作,主动融入以企业为主体、以应用研发为重点的技术创新活动。
三是做好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和产业园区建设。要鼓励与地方和企业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和各类特色产业园区,合作承担完成科技研发、技术改造、消化吸收引进技术项目,形成“产研分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今年要做好XX大学节能建材示范园工作。
7、完善科研管理制度
一是通过制定《XX大学科研机构管理办法》、《XX大学科研团队管理办法》《XX大学国际合作项目管理办法》等三项制度,进一步创新我校科研机构平台建设、学科团队建设、国际合作项目管理。
二是要通过完善《XX大学科研项目学校配套经费管理办法》《XX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XX大学学术研究成果出版基金管理办法》等制度,进一步促进经费、校级中青年项目、学术资著等工作科学管理,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人员做科研的积极性。
(三)坚持统筹兼顾,抓好工作的系统性和实效性
1、抓好教学与科研的统筹
第一,将科研成果向课堂、向教学内容、向实验手段转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二,实施研究生参与或承担科研项目的制度;第三,努力促进本科生教学参与科技研发或成果转化工作。
2、抓好传统优势学科与其他应用学科的统筹
在优势学科做大做强的基础上,积极扶持其他应用学科研究,注重应用技术创新。特别是要做好优势学科和其他应用学科结合,要在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上发挥优势。
3、抓好数量与质量的统筹
要力争产出更多的高质量学术论文和高水平科技成果。要在文章的发表的级别与成果获奖方面要有所突破。
篇8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政府;北京;主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1-0188-03
引言
科技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但它不能自然地向生产力转化,只有与人类社会生产过程相结合,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而这个重要的结合点就是科技成果转化。然而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速度慢:每年取得重大科技成果3万项左右,平均转化率不到20%,形成产业规模的不到5%[1],说明中国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薄弱,科技资源浪费
严重。
政府作为科技创新法规的制定者和成果转化制度的主要提供者,可以营造并改善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从政府的角度出发,探讨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并提出改革思路和政策建议,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不少学者也曾试图将国外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嫁接到中国,但由于国情、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不同等原因,国外的模式未必合适中国[2],而北京市作为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较高的地区,政府在成果转化中取得的成功经验,有一定代表性,对中国各级政府介入科技成果转化有一定启示作用。
一、政府介入科技成果转化的必要性分析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包括投入、产出、转化和推广等环节的复杂系统工程,因此只靠市场的拉动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政府的推动(喻金田,1998;刘溶沧,2000;李佳,2001等)。总的来说,政府介入科技成果转化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一)科技成果转化中市场缺陷的存在,是政府介入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依据
市场机制“无形的手”不能有效解决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所以需要政府“有形的手”增加科技成果转化市场的“透明度”,并对成果进行评级,保证科技成果的转让方与受让方都能获得充分的市场信息,以便作出正确的选择。
(二)政府可以通过制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1.降低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具有较高的风险和较大的外部性,政府要以财政投入、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另外,政府合理的制度安排有助于降低风险,如,提供成果鉴定、产品检测等服务可降低技术风险;健全风险投资制度可降低资金风险;政府对科技成果转化产品采购可降低市场风险等[2]。
2.降低交易费用,减少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本。科技成果转化需要科技成果、资金、劳动等多种投入,牵涉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中介等众多机构,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分工、合作等交易活动,政府可以通过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公共中试平台等,促进成果的供求双方沟通和合作,降低交易成本,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三)政府是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重要纽带
中国大量的科研机构独立于企业之外,形成了科技与经济相分离的局面,而政府能引导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建立良好联系,促进这些机构的科技成果积极向企业过渡,转化为产品;还可以支持企业建立自身的科研机构,成为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
二、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分析――基
于政府视角
(一)现行法律法规对科技成果产生的引导作用有限
中国虽有一些鼓励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法规,但配套政策不够,没有真正起到引导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首先,缺少对授权专利成果转化的资助办法;其次,中国对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到位,科技成果投资者和生产者的收益权得不到有效保护,从而严重挫伤了他(它)们的创新积极性和投资热情;最后,对实施转化科技成果的研发人员很少有专门的奖励措施,如解决户籍方面或职称评定方面等。
(二)政府对科技成果转化投入力度不够,风险投资机构也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国研究开发∶中试∶成果商品化三者资金投入比例仅为1∶1∶10,而发达国家一般为1∶10∶100[3],正是由于科技投入尤其是成果转化资金短缺,大多数高校或科研院所没有能力组织中试,科技成果以不成熟的状态面市。而在中国成功转化的科技成果中,转化资金来源于风险投资的仅占2.3%,这是因为中国风险投资机构资金引入渠道过窄、投资规模小、运作效率较低,所以尚不能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起到弥补资金不足的作用。
(三)没有建立起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
政府对促进产学研合作方面的主导作用不明确,缺少专门的产学研合作服务平台,致使大量科技成果游离于企业之外,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等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同时中国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信息传递不够及时和准确,导致高校、科技机构与企业的科技成果供需信息交流不畅,造成高校科技成果过剩与企业成果短缺并存的局面。
(四)推广及转化平台――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一方面,在中国从事创业服务、科技评估、技术产权交易和风险投资等业务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太少,且现有的科技中介机构市场运作能力差,主动服务的意识薄弱,相关工作人员业务拓展能力不强,导致高校与企业以及科技中介缺乏合理的分工与配合,影响创新体系的整体效率。另一方面,中国的科技中介机构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平台,成果信息分散,更新不及时,给科技成果的供给方登记成果和需求方寻找项目都带来不便。
三、北京市成果转化主要做法与经验
北京市政府积极介入科技成果转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专利授权数量、新产品产值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一直位于全国前列,其主要做法和经验如下:
(一)政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以《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为基础,为科技成果转化从申报、认定、中试、转让以及企业生产和进入市场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覆盖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支持内容考虑到科技成果转化的各个方面,包括要素分配、资金扶持、人才激励和创业孵化等。另外,配套法规也比较齐全,如《北京孵化基地优惠政策》、《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若干意见》、《北京市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的若干意见》等,在推动北京科技成果转化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以技术市场为主要渠道,以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为支撑
北京市用税收优惠鼓励技术转让,使技术市场成为科技成果扩散和转化的重要渠道和发展模式。2007年北京市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达到882.56亿元,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的1/3以上。另外北京市以科技系统和中关村园区为主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如科技成果评估机构、技术市场、科技企业孵化器、新技术推广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以及科技咨询机构等已初具规模,成为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成果转化中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
(三)科技成果转化的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北京市逐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保障体系,在政策上、体制上和机制上给予科技成果转化极大的支持[4],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首先,政策保障:北京市政府已制定和的政策、法规、制度、管理办法等40余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北京市人民政府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北京市的区县都非常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纷纷制定区、县级扶持政策。其次,资金保障: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科技投入并设立技术创新资金,同时发挥风险投资机构和担保机构的作用,支持高新技术成果化和产学研联合实施项目。最后,体制保障:北京市政府批准成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管理委员会,统一协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四)充分利用北京大量的科研机构、科技人才、科研成果和信息网络,注重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牵头定期组织高校专家、科研骨干深入企业解答技术难题,同时也组织企业家走进高校,了解高校最新的科研成果;二是“产学共建”,即企业与大学共建科研开发中心,如企业与高校共建技术中心或综合实验室、引导企业与高校共建大学科技园,以及鼓励高校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等。三是对重大产学研项目政府列入计划给予支持,如设立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专项资金。
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政策建议
(一)优化科技成果市场化的宏观环境,并制定重点扶持的产业政策
北京的产业布局和支撑产业发展的企业种类齐全,产业内部互补性很强,从而在科技成果转化的源头上打开了局面。政府应该借鉴北京的经验,首先,改善科技成果转化环境,制定税收减免等扶持政策。其次,针对当地的产业布局和特点,通过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计划支持重点产业,通过科技服务业发展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等营造产业创新环境,并从多方位、多层次进行配套,达到加速该产业整体发展的目的。
(二)为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一站式”公共服务中心
北京市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站式”公共服务中心(包括项目申报、项目鉴定、资金申请等),通过政府各个相关主管部门定期到中心进行联合现场办公,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解决企业和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实际问题。企业通过 “一站式”公共服务中心,能及时获取政府的相关政策和信息,对科技成果申报以及审批流程有清晰的了解,并对整个创业和科技成果申请的运行主线有明确的认识,有效的指导中小型企业科技成果转化。
(三)促进产学研合作,让成果走出“象牙塔”
为了鼓励科技人员参与产学研合作,必须打破研究成果“出论文―发表或拿奖―锁进抽屉”的传统老路。首先,将研究成果能否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纳入高校或科研院所的考核范围;其次,鼓励高校教师与企业、科研院所合作,承接企业研发项目,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最后,拓展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推进资源整合,集企业技术攻关项目需求、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成果供给、技术成果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
(四)大力发展技术成果交易市场
技术成果交易市场是成果供求双方进行沟通的主要场所[5]。借鉴北京市技术市场建设的经验,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依靠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平台,联合专业的科技成果评估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新技术推广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以及科技咨询机构等,建设规范的、综合性强的技术成果交易市场。其次,通过优惠政策鼓励技术转让,发展中介机构,加强技术交易与服务人员的培训,使技术成果交易市场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持续健康的发展。再次,加大对技术成果交易市场的宣传与投入,激发技术交易市场的活力。
(五)加强孵化器和中介体系的建设
科技孵化器是企业科技成果小试和中试的主要场所,政府要提供资金扶持和政策引导。首先,对孵化器内的企业给予税费和租金等减免,吸引更多企业进入孵化器内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其次,对孵化器的具体功能、操作流程和管理规范进行官方界定,使科技孵化器为企业提供场地、融资、法律,人才和市场等全方位的支持;另外,在规范孵化器入驻企业管理的同时引进风险投资等中介服务机构,使孵化器真正成为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
针对中国目前的科技中介服务水平不高,管理比较混乱等情况,政府应加强对中介机构进行正规化、专业化规范和管理,提高科技中介的整体服务水平;还可以建立各种服务、信息交流平台,如资源共享平台和信息互通平台等。总之政府要引导中介,使科技中介机构和企业的合作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六)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制度
首先,政府应采取税收优惠、资金担保、财政补贴等措施引导资金流向;其次,规范和改善风险投资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实现中国风险投资主体多元化、风险分散化的良性循环,以支持重大成果和重大引进技术产业化[6];再次,定期组织专家为风险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最后,建立相关风险投资机构档案库,对其资料进行定期更新,并定期向市场进行公布,做到正规化和细化整个风险投资市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红亮,薛蓉娜,贾玉花.新时期信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问题[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9):36-40.
[2]刘志辉,唐五湘.新时期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3):28-31.
[3]冷俊峰,李明生.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创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9):3-5.
[4]刘华.科技成果市场化的机制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
[5]彭树堂,谷彦芳,孙茂腾,王善杰,张如国.北京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与立法问题研究[R].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软科学项目,2000.
[6]秦丽娜,李凯.论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政府的作用[J].商业研究,2007,(4):98-103.
The Roles of Government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Experience from Beijing
YUE Hu1, 2, XU Liang2, LIU Yin2, WANG Rui-qi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510520,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Chong 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400040,China)
篇9
主要目标:组织实施科技项目40项以上,推广科技成果20项以上;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家,在主导行业中新建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专利申请量增长15%以上;提升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千户科技示范户工程,搞好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全年向社会提供科技信息200条以上,向农民印发科技实用手册5000册以上,送科技电影下乡100场次,全年组织科技下乡和科技讲座25场次。
一、支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1、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
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以传统产业工艺改造、产品研发、技术引进、设备更新为重点,以钢铁冶金、装备制造、电线电缆、印刷包装、地毯加工、煤化工等行业的骨干企业为主体,抓好一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较强带动作用的科技成果转化及产品研发项目,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步伐。一是调整技术结构,提高工艺水平。围绕钢铁冶金、煤化工等支柱产业,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提升企业主体设备大型化、现代化水平。推广钢铁冶金业高效冶炼、高精度轧制技术和余压余热利用、水循环利用等先进技术和工艺,支持开发玻璃深加工、玻璃器具制造等下游产业先进技术,研究引进焦化行业环境治理、废弃物再利用等节能降耗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改进生产工艺,提升装备水平,促进传统产业上档升级。二是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以“调结构、转方式、提效益”为目标,加强新产品、新技术开发。重点支持基尼起重机制造、迁水泵业污水渣浆泵、光镀金属制品公司镀锌结构件、彦博镀锌彩涂板、冀东线缆有限公司环保型变频器专用电缆、正元国际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异形纸质包装制品自动化成型装备研制等新产品、新技术开发项目。同时,以企业为主导,切实加快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应用和再创新,促进主导产业优化升级。三是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在钢铁材料生产与深加工、机械制造、化工与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领域,重点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等技术在加工制造业的应用,不断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推动高新技术及产品的自主创新,提高工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一是加大高新技术产品及其产业的培育力度。依托传统产业优势发展高新技术,注重在传统支柱产业中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立足我市实际,围绕煤化工、新材料、生物工程、机电一体化等领域,选择一批具有市场潜力的高新技术项目给予优先支持,培育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构筑产品优势和产业优势。二是加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力度。精心组织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的宣传、培训力度,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加强指导,做好申报工作,力争广安机械有限公司、市金沙工贸有限公司2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三是积极组织省级创新型企业创建工作。围绕创新智城建设,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开展省级创新型企业创建活动,按照创新型企业标准,帮助具备一定基础的企业申报省级创新型企业,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水平。
3、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化。一是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围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玻璃制造等领域,重点抓好英诺特诊断试剂、威克水性漆、海特阻燃轻质墙板、耀华太阳能电池基板玻璃、威豪铝镁合金等创新成果转化项目的实施,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研发战略性产品和装备,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二是加速高新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科技部门与高校院所联系密切的优势,加大对高新技术成果及产业化项目引进、转化力度,使更多的高新技术成果、高科技项目落户、在转化,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加强创新基础平台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1、强化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建设。一是按照“抓好新建、管好已建、培育拔尖”的原则,加大对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培育、提升力度。制定出台我市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强化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年内新建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培育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积极帮助海钺耐磨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力争早日通过专家论证,步入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列。二是立足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推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依托大企业、大集团,建设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和硕士工作站。
2、加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管理。一是借鉴外地经验,积极探索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科学管理模式。学习考察发达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先进管理经验,加强与京津冀大学和大学科技园的接洽与联系,探索委托、联合管理等科学管理模式,提升孵化功能。二是加大招商力度,使更多科技项目入驻孵化。首先,加大宣传力度,做好中心形象策划,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途径,对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基本情况、主要功能及优惠政策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大家对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在培育中小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重要意义的认识,提高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影响力,为招商工作做好铺垫。其次,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招商。通过上门招商、网络招商、委托外地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招商等多种形式,加大招商力度,加强与一些大学科技园和、秦皇岛等创业中心的联系,积极争取北京太阳能发展公司、北京拓荒电子研究所等企业入驻孵化,力争使入孵企业数量和质量在年内实现新突破。三是完善管理办法,实现规范管理。结合我市实际,按照国家、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认定办法,加强环境能力建设,研究制定我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管理办法,明确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入驻条件、孵化内容、孵化目标、毕业标准等内容,进一步优化各项服务流程和操作程序,通过加强内部规范管理,提高专业化服务能力。四是强化人员素质,提高服务水平。通过采取学习和培训等方式,学习先进的经验与做法,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及业务水平,建设一支具备良好职业道德、较强服务意识的高素质服务团队,使他们能够熟悉科技研发、懂得投融资业务、有企业管理知识,真正能够为入孵企业做好人才培训、项目申报、专利申请、高企认证等服务工作,帮助在孵企业解决创立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入孵企业的快速成长。
三、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大发展。
1、实施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与示范工程。进一步深化与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大农作物、果树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力度,在农业节本增效、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等方面引进推广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提高我市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带动全市高端农产品生产。实施千户科技示范户工程,引进、示范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重点推广玉米、花生等新品种15个。根据各镇乡农业产业实际,建设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示范基地。开发健康农产品生产技术和优质、高产、高效种植综合技术,大力推广生物农药、新型有机无机复合肥、微生物制剂及可降解农膜等新技术10项,为我市粮食持续丰产保驾护航。
2、实施农业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工程。根据我市农业区域化建设实际,重点支持发展安梨产业、杂粮产业、规模养殖、富硒产业、旅游农业等五大产业。依托露丰饮品有限公司、旗凤饮料有限公司等企业,改善安梨酒、安梨醋、纯安梨汁的品质,加大研发力度,培育安梨深加工拳头产品;在大崔庄、建昌营、太平庄等镇乡建设优质安梨标准化生产基地,研究开发1-2个安梨新品种,完善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不断发展壮大我市安梨产业。发挥我市“瑞阳”、“佳禾”、“乐丫”等品牌优势,加强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发出3-5个名优农产品品牌,建设绿色杂粮加工基地。依托赵店子镇兴农特种富硒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不断开发富硒农产品品种,研究制定玉米富硒栽培技术标准,加大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规模。配合我市绿道工程建设,建设3-5个旅游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重点提升白洋峪景区现代生态旅游农业带和瑞阳生态大观园的建设水平,实现加工业、餐饮业、旅游业紧密结合,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业发展新模式。
3、实施畜牧规模清洁养殖科技示范工程。重点支持规模清洁养殖园区建设,示范、推广种草养畜、无公害标准化饲养等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支持建设大中型沼气池建设,促进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养殖业清洁生产。
4、继续实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程。进一步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探索科技服务农民的长效运行机制,努力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完善各级农村科技传播站服务设施,实现农村科技信息化服务系统与省市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对接。建立三级农业科技传播机构、村级科技特派员管理与考核机制,切实发挥三级农业科技传播机构的科技传播与辐射作用和村级科技特派员的传、帮、带作用。
5、实施农业园区科技示范工程。围绕我市实施现代科技示范园区、设施农业园区、绿色农业园区、特色果品园区、葡萄园区等5个特色高效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工程,重点支持隆兴农业科技园、瑞阳生态大观园、上庄乡设施农业园区、杨各庄镇设施农业园区等园区建设,对园区内设施果菜周年生产、精品设施农业、生态养殖及综合利用等重点项目进行跟踪指导服务。
6、实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探索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发展生态庭院经济,实现田园环保、家园清洁、村庄亮丽目标。引进示范先进适用技术,推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完善徐流口村科技先导型新农村建设试点和山叶口村新农村建设,完善市级新农村试点建设。
四、大力发展民生科技,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1、扎实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全面落实《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推进绿色增长、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深入实践。加大环境治理、清洁生产、工业废弃物排放、植被恢复等关键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大力发展节能、节水、节材等先进技术,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引导企业向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低碳经济方向发展。
2、加强矿区生态恢复与环境治理。深入实施“燕山采矿迹地绿色产业生态重建技术开发与示范”、“尾矿垦区生态观光农业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等项目,引进筛选抗旱、耐寒、耐贫瘠及具有固沙功能的抗逆性植物,加快生态修复,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3、加强人口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开展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类疾病及新药临床、候选药物的研究,积极开发以医治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脑心康系列中药新药和天然药物,加快特色药的研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原料药,提高疾病防治水平。
4、加强防震减灾工作。坚持做好地震监测预报、防震减灾宣传以及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及执法等工作。以大地震纪念日为载体,开展多形式的防震减灾宣传,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加强“三网一员”建设,建立“三网齐全,人员到位,责任明确,信息畅通”的镇(乡)防震减灾工作体系。搞好全市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审批及执法,建设应急避难场所1处、地震安全示范社区2-3处,全面提升我市整体防震抗震水平。
五、深化科技交流与合作,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1、走出去,做好“追新”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围绕项目建设年活动,在做好项目需求征集工作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人员走访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京津冀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广泛搜集一批与我市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最新科研成果,对这些项目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筛选,把一批科技含量高、创新性强、示范带动作用大、有利于延伸产业链条的项目通过印发项目信息手册、召开项目信息会等形式向社会。同时,积极参加项目信息会、各类重大招商、大型专业博览会以及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会等活动,搜集最新科技成果。
2、请进来,依靠京津智力提升我市科技支撑能力。围绕提升科技对工业、农业、社发领域的支撑能力,加大对京津智力引进力度。根据我市的实际需求,邀请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来我市就科研机构、企业创新现状、生态修复等内容进行调研,组织专家来我市开展服务活动,帮助我们制定规划、谋划项目、研发产品、攻克技术难题等。
3、搞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4月份科技对接活动中,邀请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来我市进行项目,组织各镇乡、规模以上企业及有投资意愿的人士与专家进行科技项目对接洽谈,力争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争取一些项目达成合作意向,促进我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4、强服务,搞好“追新”项目服务工作。对有意向或对接成功的科技项目,积极做好服务工作,帮助双方解决项目、成果引进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加快项目落地建设。
5、建机制,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探索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不仅要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在项目上的“点对点”合作,还要大力推进他们共建产学研示范基地、研发平台,支持他们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使双方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优势互补+需求导向”的合作机制,年内争取促成6-8家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签订全面合作协议。
六、实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强化知识产权宣传与保护。
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为契机,继续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强化知识产权宣传、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加强知识产权宣传,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知识产权宣传培训,营造“崇尚科技、勇于创新”的氛围。加大对企业专利工作的指导和服务,争取年内新培育省级知识产权优势试点企业2-3家。落实好专利申请资助和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及个人申报,提升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确保专利申请量以15%增幅增长。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和打击各种侵权行为,切实保护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
七、扎实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深入开展送科学技术下乡、送科技电影下乡和科技大培训活动,强化科技服务,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致富能力。利用科技橱窗及电视台“科技星火”栏目和《时讯》等宣传媒介,加大科普宣传,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八、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提升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1、加强理论学习,强化创新意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系统学习理论政策和现代科技业务知识,树立创新发展的理念,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切实加强调查研究,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科技工作的深入开展。
篇10
[关键词] 高校 科技中介 发展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科技中介机构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促成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企业之间共同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1]。在知识创新系统中,企业是知识的需求者,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知识的供给者,高校科技中介机构作为连接二者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1 科技中介机构是福建省高校发挥自身优势,服务海西建设事业的重要途径
1.1 通过高校科技中介机构发挥福建省高校自身的科技资源优势
“十五”以来福建省高校科技竞争力有了较大提高,科研经费不断增长,科研水平不断提高,高校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数占全省的比例达80%以上。高校已成为科技创新平台的主要依托者,截至2009年底,福建省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5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27个、省产学研研发基地15个,已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技创新平台群。高校已成为福建省科技创新成果的主要提供者,福建省2009年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40%以上为高校所获得,全省高校获福建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31项,占全省的89%。这些优秀的科技资源和科技成果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技术转移和转化,将造成很大的浪费,通过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可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以多种形式向社会转移,实现高校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
1.2 海西产业的技术进步需要高校科技中介机构来实现技术转移
技术转移是满足企业技术需求的主要途径,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技术转移中心(TTC)、技术转让办公室(TTC)、"科技市场"等中介机构,这些中介机构大多是依托高校建立的,对本国的经济发展、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美国一项关于技术转移的研究发现,通过技术转移,企业的平均收益为55%,而通过技术创新,企业的平均收益仅为22%[2]。
福建省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普遍较弱,绝大多数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能力,技术转移,特别是来自高校的技术转移是满足企业技术需求的重要途径。
1.3 通过科技中介机构实现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经济建设的社会职能
高校的三个基本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以福建省高校为依托建立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促进高效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行使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当前高等学校建立科技中介机构,用以整合和组织高校科技资源,开发和扩散行业共性技术,参与职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高校技术转移,加强科技、教育与经济的联系,是完善高等学校为社会服务功能的必然要求和有力措施,也是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实体化、具体化的一种体现[3]。高校科技中介机构可以成为政府推动产学研工作的重要助手和抓手,成为产学研与金融、资本要素紧密结合的重要纽带。
2 福建省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的现状
目前,依托福建省高校建设的科技中介机构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别: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学研研发基地、产业产学研战略联盟等。这几类科技中介机构的功能定位各有不同,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也不相同,从不同的方面和途径服务于企业多样性和层次性的需求。
2.1 福建省高校技术转移中心
福建省高校科技成果转移中心成立于2009年8月28日,由福建省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负责日常管理,各共建高校在本校设立分中心,重点开展本校技术转移工作。
2.2 大学科技园
目前我省建有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和福州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这两个大学科技园分别以厦门大学和福州地区各大学为依托,将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与其他社会优势资源相组合,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提供支撑的平台和服务。
2.3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目前依托我省高校建设的有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环境光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1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根据国家、区域的产业发展的需求,研究开发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急需的关键共性技术;以市场为导向,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开展具有重要市场价值的重大科技成果的工程化和系统集成;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技术转移和扩散,持续不断地为规模化生产提供成熟的先进技术、工艺及其技术产品和装备;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工程技术验证和咨询服务;为行业培养工程技术研究与管理的高层次人才[4]。
2.4 产学研研发基地
目前依托我省高校建设的产学研研发基地有15个,基本涵盖了海西建设的各个关键行业领域。产学研研发基地的任务是:为产业集群和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主要针对产业集群和区域产业中重大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开展技术攻关、技术转移和产业化实施;研究开发具有市场前景和竞争力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装备;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技术转移和扩散,为中小企业提供成熟的先进材料、技术、工艺及其技术产品和装备;开展调研和研讨,提出行业共性和关键技术,向主管部门申报属于行业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科技开发和产业化项目,组织协调国内外专家开展科技攻关;负责收集国内外相关行业的最新科研成果,直接推介或通过基地创新平台的消化吸收和技术集成后推介给企业,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开展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为行业提供发展战略报告,成为行业主管部门的参谋和连接产业和科技的桥梁;为行业企业培养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5]。
2.5 产业产学研战略联盟
2008年、2009年,在福建省教育厅的牵头组织下,相关企业和省内外高校、及政府部门、相关机构共同成立了环保、电机、改性塑料、集成电路产业产学研战略联盟。产业产学研战略联盟力图将高校优势科技资源系统地注入福建省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实现产学研合作由短期合作、松散合作、单项合作向长期合作、紧密合作、系统合作的转变。
3 福建省高校科技中介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福建省高校已形成初具规模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致力于服务我省科技创新。但总体上看,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的整体发展水平,远不能满足海西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其他沿海省市相比也处于落后位置。
根据我省的具体情况,推动我省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提高认识,明确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的重要作用
“十一五”是我省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高校科技工作特别是高校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提高对建立高校科技中介体系的重要性的认识。高校科技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是高校科研工作的延伸,是为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充分利用在人才、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科技资源优势,发挥科技中介机构在促进技术转移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的纽带作用,将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高等学校科技工作的重要抓手,努力营造促进高校技术转移的良好氛围[6]。
3.2 加强政府对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的政策引导和扶持
为使高校科技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符合海西经济战略的需求,政府应从海西科技经济的战略高度和长远目标出发,支持、鼓励和引导高校科技中介服务的发展。尽快出台有关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的组织制度、行业规范和服务标准、法律地位、责任等,明确政府通过项目委托、经费支持等途径培育扶植高校科技中介机构,引导和推动它们开展有效服务的责任和办法。
3.3 加快高校科技中介人才队伍建设
鼓励高校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科技中介活动,积极引导省内高校中的专业技术人员专、兼职从事科技中介工作,加快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学科门类较全的科技中介人才队伍。组织开展高校科技中介人才培训工作,建立培训基地,制定培训计划,培育一支科技中介人才队伍,为技术供需双方牵线搭桥,促进产学研结合[7]。
3.4 建立现代化的高校科技中介网络服务体系
充分运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统筹规划全省高校科技中介服务信息支撑体系,建成覆盖全省高校的网络系统,通过这个全省高校科技中介服务网,实现不同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对接,将互联网的优势与科技中介的性质特征有效衔接,为省内高校和企业提供服务,促进科技中介市场的发育。
3.5 加强闽台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台湾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相对发展比较成熟,已经积累了一些较好的经验,通过学习借鉴,可提高我省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应加强闽台高校科技中介机构与台湾科技中介机构进行合作交流,通过海峡两岸科技中介服务论坛等方式,为海峡两岸科技中介机构搭建交流与沟通的平台,促进两岸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合作。
参考文献:
[1] 赵沁平,加强高等学校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建设[J].
[2] 赵沁平.加强技术转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3,(1):13-15.
[3] 刘洪民,杨艳东.高校科技中介机构在技术转移中的作用及发展思路[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7,19(5).
[4]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07,(52).
[5] 福建省行业技术开发基地暂行管理办法,福建省经贸委,200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