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2: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科技创新要重视科学,联系实际。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的竞争十分激烈。其竞争的焦点除了科学的发现,更多的集中在科学技术的竞争的领域里。而科学技术的竞争核心又是人才的竞争,而衡量人才的标准是看其创新能力和创新才能。因此,建设创新国家,建设一个国富民强的国家,核心就是培养创新性人才。比如,当今世界,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要从小培养,要在中小学的教学中推广。在学校教学中,科技创新活动应联系课本中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利用学到的文化知识,进行科技创新的各种活动,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明白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努力学习,认真学习。同时科技创新离不开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及应用,科学创新活动让学生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学习也就有了目的,有了兴趣。更为解决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自己亲手解决付诸行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比如,一次孩子打开冰箱拿鸡蛋,准备煎一个荷包蛋。猛地一拉,发现横卧的几只鸡蛋经不住猛烈的摇晃,流出了鲜艳的蛋黄和透明的蛋液。而竖卧的鸡蛋却完好无损。这是为什么呢?” 他来问我。我说:“你自己做个实验不就知道了吗”?
为了探个究竟,他做了一个小实验:拿一大团橡皮泥,分成四小团。上面竖直放上四只鸡蛋和一块木板,再放上《新华字典》和《小学生作文》两本书。惊讶的发现,结果鸡蛋毫发未损!想如果鸡蛋是横放又是什么结果呢?动脑不如动手,在橡皮泥上横放了四只鸡蛋。哎!没想到的是:刚放上一本《新华字典》,鸡蛋就四分五裂了!是不是这几只鸡蛋的壳刚好是薄的呢?不如换别的蛋试试看!但结果还是一样。再想:一边放竖的蛋,一边放横的蛋,在横放的鸡蛋下垫点橡皮泥,让这两只鸡蛋一样高,结果又是怎么样呢?再做了个小实验,结果放上一只铅笔盒,原封不动,又放上一只瓷盘,横放的鸡蛋“啪”地一声就碎了。
这是为什么呢?经过仔细思考:这蛋是不是都是两端壳硬,中间壳软呢?这想法是对还是错呢?如果是对的,为什么是两端壳硬、中间壳软呢……他一下子想出了好多问题。后来,翻翻科学书,查了查资料,又问了问老师,得出了一个结论:他的想法是错的。正确的答案应该是:把鸡蛋横放,一压就破了,如果把它竖起来,就不易破,这说明同样的材料的强度大小,决定于形状的不同。这就像拱桥和平桥,两者所能承受的重量就不同,拱桥能承受更大的重量。
经过做这个实验,他养成了遇见问题就要仔细思考,争取弄懂的好习惯。
科技创新要不断地实践,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随着“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成为大家的共识。并成为了是人才培养的的一种发展趋势。而这种趋势如何形成呢?那么就要在中、小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中来培养。比如:通过举办的各种各样的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比赛活动,为中小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自己的平台。用我们有限的科学知识,生活阅历,制作工具和制作材料。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不可思议成果。然后在全市全省全国范围内进行交流、比赛。
篇2
总而言之,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也推动机械设备的发展。从环境监测这个角度来看,发达的新兴机械装备拓宽了环境监测对象范围,提高了对有毒物的检出率,实现了实时监控,更加有利于环境保护。监测装备市场有着各种型号的、监测方法不一的装备,这些装备的质量水准、技术含量各不相同,有了这么多的选择,市场的竞争也就非常的猛烈。所以我们在不断研发、普及监测装备新技术时候,一定不能对监测装备的质量掉以轻心,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自己遵照国家的相关规章制度来安装已经获得国家环保单位认证了的零件,抓紧时间改善装备,以落实拟定的奋斗目标。
监测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开发在那么多的行业中环境监测的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环境监测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从而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由于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发展的不断进步,需要监测的内容也就随之伸展开来,从监测工业污染源头慢慢的开始监测更大的环境,也就是说,除了要监测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因子,还要监测生态、生物的演变。所以,不得不提高对监测新方法以及监测新技术的要求。
水质污染物监测导致水质遭到破坏的污染物有养殖业排放物、工业排放物等,其中占得最多的是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以及脂肪等形式存在的天然有机物质及某些其他可生物降解的人工合成有机物质为组成的污染物简称有机污染物。这种物质的品种非常多,严重威胁到了人类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经过不断的研发,不断的进步,现在我国各个地区的环境监测部门都能够有效的监测大部分的有机污染物,确保了主要生活用水的安全性。即使这样,我国的环境监测部门依旧在不断的努力,结合国内外的各个科技机构,着重钻研包含硫、氮、磷的有机杀虫剂、PAHs、PCBs,以及一些半挥发性、挥发性的有机物[3]。
空气污染物监测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排放物对我国环境造成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工业排放物中的废气更是污染空气的一把利刃。工业废气中隐藏了许许多多的有毒有害分子,而这些年来造成空气污染更严重的原因则是有毒有害分子当中的颗粒物以及粉尘。研究结果显示,细小的颗粒物长时间停留在空气当中,不仅严重的影响了空气的可见度,对人的损害也是相当大的,它能够进入人体的血液、肺泡当中,它聚集了许许多多的细菌、病毒、有机污染物、酸性氧化物以及有毒重金属,杀人不见血。近年城市空气污染头号因素就是大气灰霾,而形成灰霾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细颗粒物即PM2.5。所以,对监测细颗粒物PM2.5等一系列酸性气溶胶的技术方法的研究是相当重要的[4]。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城市汽车的数量也是与日俱增,汽车尾气的污染也日益严重,如果再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就有可能引起光化学污染祸害。于是,机动车尾气的监测技术成为环境监测的关注点。目前,我国局部城市建立了机动车尾气监测点,大部分地区也建立起相应的大气污染监测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监测系统或在线连续监测系统在环境监测中应用自动化的机械装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办公的效率。应用最多的领域是在水域和环境空气当中。目前,水域常用的自动化监测控制模块有pH值、总有机碳或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部分重金属等,环境空气常用的自动化监测控制模块有CO、O3、NOx、SO2、PM10、PM2.5等。
篇3
关键词:科技项目管理;思考;问题;措施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如今,全球都在关注交通事业的发展,并在高速路建设发展方面不断加大投入。而高速公路施工项目则成为了发展交通的重要载体,对高速公路施工项目进行宏观的指导,重点推进国家的重要交通项目,让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是我国推动交通行业发展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首先要对我国现有交通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 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管理主要是对施工、研究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的一种知识管理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主要内容有项目申报、立项、项目全过程管理及项目的结构管理等,其中会涉及到的人与物非常复杂,不仅有组织、人员,还有资金、科技的成果、资料文档和知识产权等。
虽然说,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施工的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但是在科研项目的管理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下面作者将重点就目前我国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1 高速公路施工管理较为分散
在我国,对于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的管理仍采用层次结构的方式进行管理,让项目部门与职能部门共同负责,这样就导致了权责不清,沟通出现问题,而实际在工作中,没有真正负责科研项目工作的部门,这样在遇到问题时,解决起来就很慢,无法满足科研项目发展的需求。同时,由于行政管理部门本身的工作性质,工作起来头绪多,涉及到的人事关系复杂。因此,监管起来常常不到位,也就对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缺乏,那对于项目的检查而言就只是一个形式,无法真正起到管理的作用。
1.2 规范化的系统管理不够
我国现阶段的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管理还停留在以前的管理模式,对于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的管理还处于一种被动的角色。因此,对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的调控能力有限,评估也就无法形成系统性。通常的方式是出现了问题才去进行调控,而这种管理方式,完全没有达到管理应有的预测性、信息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效果。
1.3 风险防范意识较弱
随着国家对交通事业的投资越来越大,对高速路的建设规模也日益越大,那工作的复杂程度也在不断加强,这就要求多个部门来共同实现对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的管理。在实际的工作中,势必会出现因参与因素增多,而风险增大。但是,我国目前的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并没有体现应有的风险意识,更没有针对风险管理进行计划或者方案等。
1.4 缺乏有效的惩戒措施
在我国,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管理一直以来就存在着“重立项,轻管理”的现象,而对于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与计划不符,或者在执行过程中不合规范的行为都没有有效的处罚手段,这不利于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管理的成效。
2 对科技项目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改进的措施
2.1 新管理模式
在我国,对于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任务是要求其对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管理。这就要求在立项阶段,要对立项的标准和程序进行严格的规定,以及在评价过程中采用竞争机制,通过公平、公开的方式,进行规范的立项管理。在项目的实施阶段,在保证项目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科研成果。此外,要在项目的执行阶段实行中期评估,从而保证项目投资最终成果的实现,同时,也对高速公路施工项目实现动态管理。在项目的验收阶段,要做好验收前的工作,并对验收评估体系进行完善,以加强对未结项目的管理,对于一些验收成果低的单位要在其项目信用管理中进行备案。
2.2 完善项目管理监控体系
对于高速公路施工项目这种高投放的项目,执行完善的项目管理监控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通过对制度的完善、程序的规范,以及主体职能和责权力的明确,达到对项目的规范管理。同时,在科技项目的管理过程中,要根据这些文件去执行,从立项到验收的全过程都要在规定下规范执行。对于科技项目的信用档案机制要进一步完善,以加强对信息档案的管理,有利于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从而,让那些信用状况不好的单位和个人为其失信行为负责。
2.3 完善施工管理机制
第一,在高速公路施工过程当中,要根据施工步骤严格规范施工人员的工作;第二,因为施工过程中人员比较复杂,所以一定要做好对施工成果的维护、验收等方面的工作,最大限度防止因为人为的原因而破坏了工程,对施工质量造成了本可避免的损失;第三,构建起质量问责制度,把施工过程中各个路段工程质量完成情况都落实至每一个员工;第四,还要加大对施工教材的质量安全检测,以此提升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的完成质量。
2.4 实现科技项目信息化管理
如今的互联网时,信息化成为时代的主流。实现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对于科技工作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将科技项目全方面、多层次管理的动态形势进行信息化管理,有利于项目管理中的各个层级人员对项目有一个动态的了解,同时,也有利于承担单位及时将成果转为经济效益,从而保证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的实效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管理的最终目的都是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我国社会的交通事业水平和经济的发展。因此,结合我国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全新的项目管理模式,完善项目管理的监控体系,并将科技项目过程管理信息化,从而更好地保证高速公路施工项目从立项到验收全过程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也更有利于科技项目成果的转化,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清华领导力培训.科技项目管理模式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09(12).
篇4
在建筑创作活动中,建筑师可能会遇到截然不同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业主给出的设计条件非常详细和苛刻,要求整个设计过程必须贯彻其确定的思路与要求,并进行严格控制,而建筑师发挥创作的余地与空间都非常有限;另一种情况是业主给予建筑师充分的信任与创作自由度,建筑师几乎在不受业主思想和规定的约束下放开设计,处在自由,自主的设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的设计即可称为自主设计。
上述两种可谓是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面临的两种极端情况,在这两种情况下建筑师的设计难度都很大。前者使得建筑师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小,其设计过程就是对应满足设计要点规定的过程,这往往更能考验建筑师的理性思维及逻辑思维能力,其设计作品应当既能满足各种限定条件,又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建筑师一定的能动性:而后一种状态则更能鼓励建筑师发挥创作潜能,这对建筑师的原创与想象力则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种状态下,建筑师的创作必须在漫无方向中自我定位,因而面临的难度更大,更能考验出建筑师的创造力,想象力及决断力。
机遇与实践
建筑师能创作出一件好作品或实现自己的设计理念与思想,并非完全取决于建筑师的设计水平与能力。建筑创作受诸多相关环节的影响,如立项,招标,评审,报建、交底、施工、验收,物管等各个环节都有各种人的主观因素在发挥作用。其中业主与城市建设管理者的意向与思想是影响建筑师创作的主要因素。而较为理想的建筑创作环境是各个相关环节的水准整齐一致、协调默契。在实际工作中要达到这种理想的创作状态是十分难得的。
而我们承接的云天化集团总部办公楼、科技楼这一项目可谓是有幸遇到这种较为理想的创作状态。
云天化集团总部原位于云南水富金沙江边,2001年底集团决定迁总部于风景秀丽的昆明滇池之畔。新总部用地面积约13ha,拟分三个区域:前部为办公科研区,中部为宾馆接待区,后部为生活居住区。我们接触到的集团高层领导是难遇的理想业主,他们不仅有理想,有追求、有品位,而且在对设计单位考查并确定设计单位后,尊重建筑师,信任建筑师,给予我们充分的创作自由与空间。甚至对建筑规模,高度,层数、风格等重要因素都充分尊重我们的意见,共同商讨与互动。在这种状态下,作为建筑师,我们被大大激发出创作热情,任想象的翅膀自由放飞,真正实践一次自主设计的理想与旅程。
设计解析
云天化集团建造新的总部大楼并非仅仅是为了实现一个普通意义上的办公场所,而是希望凭借新总部的建设,充分展现企业精神,建立起“云南最具影响力企业”的品牌形象,使之成为其走向市场化、全球化的新坐标。在充分研读地块与城市环境的关系,深入了解云天化集团的发展进程之后,我们选择了合适的建筑语汇表达出业主的心理诉求,获得业主的认同并得以实施。
总体布局
为延续云天化集团历史上与“水”结下的不解之缘,业主希望园区内能注重水景的塑造,但并未对其具体的形式作出更严格的限制。在总体规划中,我们以“水”作为环境构成的主线,利用空间的收放营造步移景易的效果,将总用地分为三个区域,其中的办公科研区域用地定为54 000m,三者既相互分隔,又紧密联系。而办公楼周边逾8 000m的水面,超越了业主的心理预期,成为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的重要构成元素。
整个办公科研区域的设计着眼于点、线,面的几何构成,正方与矩形、方形与圆形、直线与曲线的对比,干净利落的布局形态形成简洁大气且变化丰富的空间层次。在总图布局中,我们将办公楼退离滇池路60m,远远大于规划要点中退1Om的要求。这一超越规划条件要求的大退让,显然降低了基地利用的有效性,是一般的业主难以接受的。但只有这种尺度的退让,才能减弱建筑体量造成的压抑感并形成一定的观赏距离,更好地烘托建筑主体,同时在一成不变的道路空间中形成舒缓透气的“港湾空间”,对城市整体空间构成作出贡献。我们的业主相当开明,他们在听取我们陈述的理由之后表示出的支持以及主管部门的认可对于整个方案的贯彻和最终的效果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建筑造型
浮于水面的办公大楼在满足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条件下,以135m的长度横向展开,形成水平方向的气势。利用金属、玻璃以及石材的搭配组合,通过律动的变形柱竖向序列,使得建筑既尊崇高雅又轻巧通透地舒展于水中,与水面倒影相映成趣。
建筑周边的柱廊序列首先满足对于屋面构架挑檐的支承要求。截面沿悬挑方向变化的变形柱,既减少了构架的相对悬挑距离,又成为建筑抵挡昆明高强度日照的遮阳体系。沿垂直方向变化的椭圆截面构成不规则的曲面柱形与建筑主体的横平竖直形成鲜明对比,得以凸显其丰富的韵律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入口处设置的高度为49.55m的标志性构筑物,不仅在立面构图中形成垂直与水平、竖向与横向,动与静的强烈对比,打破统一的高度控制,成为制高点,形成起伏变化的天际线,而且以其独特的字母“H”造型折射无穷内涵,充分展现云天化集团“立根大地、志搏云天”的企业精神,为滇池旅游度假区树立了新地标。
科技楼利用建筑造型元素和建筑空间的变化,演绎出三维立体构成的云天化标志精髓。屋顶花园的构架支承于建筑4个角的片墙上,实墙与玻璃和柱廊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底层外墙覆土的斜坡造型构成科技楼稳重大方的基座,引申为“山”的形象,与办公楼周边巨大的水面形成山,水之间的对话。
建筑空间
布鲁诺・赛维的“建筑空间论”把空间描述为建筑的“主角”。本案利用水面空间,入口空间,柱廊灰空间,门厅空间、建筑内部空间等若干层次的空间过渡,形成递进的空间序列,实现极具张力的空间效果。
水面作为一种空间要素,被灵活运用于各种空间的分隔、过渡与整合。办公楼前巨大的水面界定出个性的场所空间,加上建筑周边的柱廊序列在建筑与水面之间形成的“灰空间”,共同构筑完美有机、气韵连通的空间层次。建筑入口结合水面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八口空间形式。当人们经过水面通道步入建筑时,不但完成空间过渡,更完成一次心理过渡,使人充分亲近水面,融入建筑氛围,变化的空间感受更拉近人与建筑的距离。
水面上圆形会议厅的设置独具匠心,不仅在平面构图上作为科技楼圆形中庭空间的互补,其碗状倒圆台造型在立面造型上更起到点睛的作用,形成极为强烈的虚实对比,同时能很好地满足业主方圆桌会议的使用需求,更以独特的造型营造出特殊的内部空间效果和与众不同外部空间感受。
静谧的水面、舒展的线条、简洁的形体以及空间划分的数学美,在光与影的变化之中相辅相成,在虚与实对比之中相得益彰,体现出云天化的行业特征和科学理性之美。结语
整个云天化集团总部项目的设计过程我们几乎是在充分自主的状态中完成的,同时这又是一个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政府主管部门圆满的合作过程,正是由于各个环节之间的默契配合,才能完美地实现建筑师的设计意图。
篇5
弗洛姆认为从18世纪到19世纪开始,人类大脑已逐渐为机器为技术所操纵和控制。弗洛姆经过分析发现这个科技社会正一步步吞嗤我们的思想:第一次工业革命,人开始用机械能替代生命能。这些新的能源是工业生产急剧变化的基础。与这种新的工业潜力相联系的是特定的工业组织,也就是大量我们今天称之为中小工业企业的东西,它们由它们所有者管理,相互竞争、剥削工人,并为分享利润与工人对抗。在这些企业里,管理人员是它的企业的主人,就好像他是他的家的主人,他认为他应该是他命运的主人。之后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我们现在正目睹着它的开始。它的特点不但是生物能被机械能所代替,而且是人的思维被机器的思维所代替。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取得的成就,使人们崇拜技术,自动化和控制论思想盛行,人逐渐相信机器比人更可靠,社会进步全赖于科技进步。弗洛姆担心“2000年可能并不是一个人类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时代的完成与终结,相反却是一个人类不再作为人类,而转变为没有思想的和没有感觉的机器的时代的开始。”
何为“科技原则”?
当前的社会之所以完全为科技所支配,是因为它奉行一些原则,这些原则规定和控制了这个系统中每一个人的思想与行动。
第一个原则:科技上能做的,就应该最大限度地去做。
在以科技为主导的社会里,只要任何具有可行性的事情,那怕它将以人类生命为代价,也被认为应该去做。如,发展核武器,即使它多的能毁掉地球许多次,也一定要继续制造它;再如,登月计划,开销巨大,而这些钱本可以用于满足地球上其他人更迫切的生存需求。这个原则将“可行性”由原来只具有策略性的概念提升到规范的概念层次,结果是,在技术上告诉人们“能够做”的事,我们把它意会成“必须去做”。
第二个原则:效率最大化
弗洛姆指出,工业化社会在谋求最高效率的原则下,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人类健康损害等等负面效果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因为经济体只关心它的核心效应,而无视由此引发的“临近效应”问题。这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这往往造成了反效率。此外,在专业化和分工制度日益细密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几乎只是不断重复机器般的动作,他们的创造力无从发挥,他们的思考随之僵化;他们的心理在枯燥的工作下变得沮丧和焦躁,进而产生了许多生理上的疾病。[4]-33这种扭曲人性本质的工作环境和制度,表面看似有效率,而事实却可能是负效率,因为,不论个人或公司或社会,到头来都要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第三个原则:最大产量
最大产量的原则就是主张不论制造什么东西,能制造得越多越好,因此,我们看到在工业生产、教育人才、体育运动等等方面,只要是产量成绩的新纪录都被视为是一种进步。弗洛姆认为,在一个盛行“越多越好”原则的体系下,量遏制了质的提升,如此必将危及整体和个人的平衡发展。特别是个人生活中,原先只是手段的那些活动,反而成了目的,个人因而无法从人性的本质与适当的生活环境中去认识各种活动的意义和作用,于是活动产生的满足,便往往是非理性的,并无助于个人与社会的有益发展。[6]-194在国际间,各国的竞争也都是以量的增加作为评估和炫耀的标准。
现实思考
就我们国家而言,这些年我们在科技的帮助下取得了不小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各个领域的进步,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这是可喜的事情,特别对于我们这个经历过浩劫,经济落后的国家,适时的转变政策,把注意力转向经济发展,这对当年的中国是非常必要的。结果也证明,这几十年的快速增长,从国家到个人,在物质利益方面,大多都获得了比以往大得多的满足,就连暂时困难的民众也能看到通过自身奋斗获得成功的希望。因此社会上下也开始形成了一个共识:经济增长是可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物质财富是人最大的需要。某种角度上,我们可以认为当今中国社会已经开始信奉所谓的“科技原则”,把经济增长、效率提高、财富增加作为社会进步的最重要指标。在此原则下各种数字的成长进步成我们这个国家得以建立、运行的哲学基础,也成创造并且论证我们的个人生活方式的哲学基础,甚至它们给出了我们的生命意义。这时弗洛姆给我们泼了盆冷水,他说:“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的全部批判,恰恰就是因为资本主义把对金钱和物质利益的关心变成发展的主要动力,而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概念正是指这样一种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物质利益不再是占支配地位的。”因为,弗洛姆注意到在“科技原则”的笼罩下,个人必将成为经济机器的小齿轮,人性与人性需求也必将遭到严重的扭曲。这是与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完全相背离的。
篇6
“明明记得就在这个抽屉里啊……”
从小到大每次找不到东西之后,妈妈总会像变魔术一样从另一个地方找出来,用事实了你的“明明记得……”,有时你甚至觉得这是针对自己的恶作剧,因为所有这些记忆都太真实了。
记忆,你给自己编的故事
很少有人怀疑自己记忆的真实性。1993年被心理学家汉斯·克劳姆巴格(Hans Crombag)和同事们调查的人们也一样对自己的记忆深信不疑。但他们当中有一半以上都错误地“记得”十个月前,1992年10月4日,一架波音747飞机撞上阿姆斯特丹一栋大楼的情景,并且还能生动地描绘飞机撞上大楼的全过程。他们以为自己在电视上看到过这些画面。而事实是,没有任何人拍摄到了这起事故发生后一个小时内的现场录像。
无独有偶。1996年7月17日晚上8时30分,美国环球航空公司的800号班机在起飞12分钟便坠入大海。其后,有目击者声称看到有导弹击中了飞机。这样的说法在媒体上传播。有些人坚信这架飞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安全的飞机,出故障的概率很小,更可能是被导弹摧毁了。而在之后的调查中发现,这些人也报告称自己在电视上看到了导弹撞向飞机的镜头。
难道是我们对于公共事件的记忆更不准确吗?
其实,对于我们最关心的自己,记忆似乎也没有更“忠实原著”。
你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下午在干什么吗?你很可能还清晰地记得,因为那一天对于你来说太不普通了,一定会印刻在脑海中永生难忘。但是如果有办法可以验证,现在的记忆和当时真实发生的故事,也许非常不同。
事实上,“9·11”之后的美国人就是如此。在“9·11”之后的1周、6周和32周时间里,美国的心理学家对美国7个城市的居民进行的抽样调查发现,尽管他们自以为对“9·11”当天保留着清晰的记忆,但是他们这几次的问卷中,却存在着大量的自相矛盾的地方。最有意思的是,他们相信自己“现在”的记忆更准确,而上一次离事件更近时的记忆反而“不够真实”,就好像脑中有新的、更准确的记忆又被唤醒了。
记忆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
有个段子,一个天然呆妹子梦到自己向暗恋的男生表白,男生同意了。第二天起床以后分不清梦境和回忆,看到此男就各种招手各种欢笑各种凑上去红着脸牵手。此男一脸茫然,后来也就默认两个人好上了。
在嘲笑这对天然呆情侣档的同时,请不要以为自己不够“呆”。分不清现实和虚构不是智力问题,很可能是过剩的想象力在作祟。想象力丰富的人大脑里存储着更多的脚本,当现实中发生的某一幕和脚本合拍,有时就会被大脑解读为“往日重现”、“似曾相识”。
电影《盗梦空间》也借鉴了这一现象:梦中的情绪会代入现实。莱昂纳多扮演的盗梦者不但可以从人们梦境中窃取秘密,还可以将一些虚构的信念通过梦境植入人的意识当中。
分不清真实和虚构,并不仅仅存在于科幻或段子里。只是普通人大多没有机会验证自己的记忆,所以因此盲目自信也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影响。但对于公众人物,这样的记忆问题却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声誉。
里根在1976-1984年竞选的时候,喜欢不厌其烦地宣讲一则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感人故事:一架轰炸机被导弹击中,年轻的士兵吓得尖叫起来。年长而睿智的指挥官勇敢地安慰道:“没关系,我的孩子,我们一起飞行到底。”里根每次热泪盈眶地讲完故事后,还会不忘告诉大家,最后这位指挥官被授予国会荣誉奖章。
奇怪的是,里根为何对两名战士的对话了如指掌?一名记者也许也产生了同样的疑问,他好奇地查找了所有434位二战时被授予奖章的军人,并没有找到里根描述的这个指挥官,反倒是在一部电影中看到了类似桥段,飞行员最后也对战友说:“我们一起飞行到底。”而白宫则一直把这个故事当作真事。当记者对白宫提出质疑后,白宫内部发生了一场争论——他们也想知道,里根总统到底知不知道自己讲的是虚构的桥段?
虚假记忆猛于虎
中国人向来对人的记忆能力持宽容态度,认为“贵人多忘事”,但在法律面前,“难得糊涂”毁掉的,可能是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
乔治·富兰克林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会在51岁的时候“晚节不保”,被女儿告上法庭。理由是乔治的女儿伊琳想起20年前,1969年9月22日,亲眼看见爸爸把她最好的小伙伴苏珊·内森奸杀。之所以20年后才提起上诉,理由是这段记忆太不堪入目,以至于深埋在了小伊琳意识的最深处。直到最近的心理治疗才唤醒了她最深处的记忆,伴随着一次次的记忆闪回,伊琳渐渐拼凑出了父亲犯罪的完整情节。
陪审团没有怀疑,毕竟谁会无缘无故翻出20年前的陈年老账冤枉自己的生父呢?当事人的亲眼所见还不足以作为最有利的证据吗?1990年11月29日,乔治·富兰克林被判处一级谋杀罪。
面对陪审团,认知心理学家伊丽莎白·拉夫特斯(Elithebeth Loftus)的证词当时却显得不是那么“顺耳”。作为记忆研究的权威,拉夫特斯致力于研究错误记忆(misinformation memory)。她通过各种精巧的手段提供干扰信息,左右人们的记忆。
她发现,甚至只一个用词,都可能影响人们的记忆。即便是看过同一段交通事故的录像,如果是被问及“两车相撞时车速是多少”,人们对记忆中汽车速度的判断就会明显大于被问及“两车剐蹭时”的速度。在用到“粉碎”这样强烈的词汇时,有的实验参与者还回忆出了玻璃破碎的画面,而实际上录像中并不存在。但如果使用“剐蹭”这样的词汇,参与者就不会回忆出严重的画面。也就是说在实验中,拉夫特斯可以通过改变询问所用的词汇,而将不存在的画面植入到参与者的记忆当中。
由于拉夫特斯所做的记忆研究,她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收到了上百封求助邮件,内容怵目惊心。然而它们都讲述了类似的故事,一个人忽然接到法院传票,理由是子女在经过心理咨询之后回忆起童年被待和的经历。凭着拉夫特斯对记忆的理解,记忆不是录像,不能客观地记录历史,她认为,不可以仅凭一个人的记忆就判处另一个人有罪。
但陪审团不认为拉夫特斯这些诸如汽车玻璃是否破碎之类的针对细节的实验能够和奸杀相提并论。在他们看来,记忆可以不准确,也许可以增减些细枝末节,但要想将如此重大的伤害性事件无中生有,生生植入记忆,简直是天方夜谭。
陪审团的判决让拉夫特斯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促成她做出了改变人类对记忆认识的伟大研究。
记忆植入不是幻想
很多年前的一则高考作文题目便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移植记忆听起来总让人感到有点科幻。但其实记忆移植每天都在我们的脑海里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只是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除非一个偶然机会,让这种植入被记下并公诸于世。
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一直以为自己最早的记忆是在2岁左右,因为他清楚地记得那时候襁褓中的他差点被劫匪绑架,幸亏他的保姆英勇地和劫匪搏斗,为了保护皮亚杰,保姆身上还有好几处被抓伤。这画面一直清晰地储存在皮亚杰的脑海里,直到15岁时收到保姆寄来的道歉信,告诉他这件事纯属虚构,只是想让皮亚杰一家能够对她心存感激。
如果不是保姆主动坦白,恐怕皮亚杰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被植入了一段记忆。
是不是因为皮亚杰年龄小,所以记忆也比较容易受到控制呢?
拉夫特斯对年龄跨度更大的人们展开研究。为了说服对记忆移植抱有疑虑的陪审团,她必须给人们植入一段完整的故事,这个故事还必须有一些伤害性,植入故事的人必须是当事人信任的权威。
为此,拉夫特斯设计了一个在超市走丢的故事。她让实验参与者的亲属给参与者讲故事,其中几段是参与者小时候真实发生过的故事,在其中夹杂其实从没发生的“超市丢失事件”,再让参与者判断是否记得以及能够回忆多少细节。拉夫特斯发现,经过几次暗示之后,四分之一参与者都被植入了超市走丢的记忆,反倒是一些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他们一点也记不起来了。后来拉夫特斯又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凭着这些研究她终于说服陪审团重新考虑那些宣称曾经被移植记忆的证人的证词。
“记”给未来的自己
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任何记忆都是现在的认知。没有人能站在过去的角度看待过去,每一次回忆都戴着一个叫“现在”的有色眼镜。
篇7
[关键词] 徐光启;科技翻译;本土意识;战略思维;科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5)05-0076-05
一、引言
明末科技翻译的代表人物徐光启(1562―1633)翻译或编译了《几何原本》、《测量法义》、《泰西水法》和《崇祯历书》等学术著作,“成为最早接受西方科学知识并将它介绍给中国人的科学家”[1],引领了中国明末清初科技翻译的潮流,是中国科技翻译的奠基者和近代科学技术的先驱。
21世纪的翻译事业迅猛发展,翻译教育方兴未艾,科技翻译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交流渠道,无古不成今,观今宜鉴古――“任何一门学科的进步都离不开总结和借鉴前人的经验”[2]。围绕徐光启科技翻译实践和“会通”翻译思想,本文的研究目的是:(1)回顾研究文献,清楚地认识徐光启科技翻译的研究现状和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2)审视中国科技翻译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分析徐光启科技翻译的本土意识、战略思维和科学精神,发掘徐氏翻译实践及思想的现代价值;(3)借助对徐光启科技翻译的研究,探索“研究翻译人物、超越翻译人物”和“研究历史、回归现实”的实现途径,尽力促进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文献综述
学术界日趋关注翻译历史人物的现实意义,有关徐光启科技翻译的研究文献主要分为两类:(1)学术专著。代表性的有Mona Baker所撰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马祖毅所撰《中国翻译通史》,罗新璋、陈应年所撰《翻译论集》等。(2)科研论文。截至2011年,CNKI收录的研究或论及徐光启科技翻译的论文共130篇,典型的有吴进的《翻译・会通・超胜――徐光启与中国近代科学》,张秀燕的《徐光启――中国科技翻译先驱》,张德让的《翻译会通研究:从徐光启到严复》。此外,王重民的《徐光启集》、阮元的《筹人传汇编》等为全面研究徐光启的科技翻译及思想提供了可靠的原始资料。日益丰富的研究文献记载、描述和展现了徐光启的科技翻译成就、翻译思想和历史价值,增强了中国科技翻译史研究的衔接性,促进了科技翻译史的现代研究。然而,上述研究路径大多是“生平简介―翻译成就―翻译思想”,史实考据多、理性思辨少,记载引用多、创新挖掘少,未摆脱“为史论史”的传记式窠臼,缺少指导翻译实践的针对性。
那么,徐光启科技翻译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呢?如何用于反思和解决现实的翻译问题呢?如何借以促进中国现代翻译事业的发展呢?下文试图从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三、徐光启翻译实践对现代的启示
16~17世纪,中国的封建统治日益腐朽,自然科学停滞不前;同时,欧洲经历了文艺复兴,近代自然科学蓬勃发展。东西方发展的巨大反差和艰难时局促使徐光启立志经世致用、富国强兵,致力于科技翻译实践并提出“翻译、会通、超胜”的翻译思想,努力学习欧洲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创了“西学东渐”的先河,表现出卓越的本土意识、战略思维和科学精神,对当今译界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本土意识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徐光启的科技翻译“不失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以传统文化为历史记忆和理解资源。……从而在翻译中倾向于本土化策略”[3]。徐光启品味“Geo”(拉丁语)的科学涵义并发掘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文化符号――“几何”之内涵,翻译“Geo”为“几何”;另外,他创造出的点、线、直线、曲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等译名,既切合科学涵义又符合中国文化语境的接受习惯,提升了中国科技文化的水平并沿用至今。
徐光启洞察到中国文化崇尚道德哲学而忽视自然科学、注重形象思维而缺乏形式逻辑思维、突出经验和引经据典而缺乏实验的特点,故推崇“西洋实学”。徐光启的科技翻译致力于提高本土科技水平、弥补传统文化不足,他编译西洋历法时明确提出:“熔彼方之材质,入大统之型模。”[4]
本土化是徐光启科技翻译的基本策略,如《几何原本》中的ABCD译成“甲乙丙丁”,《泰西水法》中的Archimedes schrauben译成“龙尾车”等,这些译文的文笔风格更像徐光启发挥母语及汉文化优势的本土创作,而基本没有露出翻译的痕迹。
本土化是译者调试或改造源语文本的文化异质、符合目标语文化的接受视野、丰富和发展自身文化的翻译方式,具有文化再造性、译文明晰化和适应主体文化读者的特点。翻译本土化策略和文化身份息息相关。翻译本土化策略是彰显文化身份、增强本土文化的重要形式,文化身份是翻译本土化策略的决定因素。文化身份是一种文化的本质特征和一个社会的精神支柱,蕴涵的核心内容是价值观念。不同的民族形成了各自不同和相对稳定的文化身份,文化身份影响和制约了民族及个体的行为方式,译者和译文读者总是有意无意地亲近、寻求自己的文化身份及完善、增强本土文化。“翻译拥有形成文化身份的力量,创造出一种异域文化的代表,同时构建一种本土主体性,该主体性由于关注本土符号和意识形态而使得文本可以理解并发挥文化功能。”[5]“译者的文化选择与其采取的翻译策略是密切相关的,由于受主体文化的影响,许多译者大都有意无意间认同主体文化并采取一定的策略实现自己的文化选择。”[6]徐光启的文化身份是“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①他选择本土化的翻译策略也就顺理成章了。
今天,翻译成为学习和借鉴先进科技和文化精华的重要渠道。文本的译介选择应该符合国情和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兼收并蓄、以我为本,内化、融入本土文化的深厚根基中并避免翻译的民族虚无主义,只有如此,才能激发全民族文化的创造活力,提高国家的科技和文化实力。选择本土文化需要的文本是实现翻译本土化的必要条件,具体的翻译操作则是实现翻译本土化的充分条件。汉外互译对本土化策略的需求与日俱增。外译中需要避免洋腔洋调,Coca-Cola(可口可乐)的翻译堪称本土化翻译的范例。②引进新鲜文化因素需要运用本土化策略,以最大限度地影响目标语读者并尽力发挥翻译的最大作用。中译外需要避免“中腔中调”。翻译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途径,译者须要考虑译入语的本土文化特征,译文要尽量贴近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身份与价值观。 翻译须要恰当运用“文化适应策略”,竭力避免片面追求忠实的“抵抗式”翻译。 本土化具有彰显文化身份、增强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那么,本土化翻译如何面对突飞猛进的全球化浪潮并深入促进跨文化交流呢?
固然,翻译缺乏本土化意识容易导致文化虚无主义;但极端绝对的本土化翻译则容易走向文化保护主义、阻碍异质文化间的广泛交流和本土文化的健康发展。促进同质化的全球化和增强异质化的本土化对立统一、依存共生,逐渐融合演变成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的新趋势,个体和民族越来越体现为全球本土化的新的文化身份。全球本土化要求翻译既要贴近目标语文化、增强目标语读者的亲近感,又要引入异质因素并为目的语文化输入新鲜血液。“文化意义高度依赖于跨文化交流,相异的文化传统间的互动使目的语读者――通过跨文化想象――分享他者的经历和感受他者体验。”[7]本土化翻译承载文化他者的价值――体现着裹挟异质文化的全球化,并承认自身文化的局限――凸显着服务自身文化发展的本土化。
(二)翻译战略规划
善弈(译)者谋全局之胜,不善弈(译)者谋数子之得。翻译战略是文化战略和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全局性整体规划是翻译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翻译的战略思维不可或缺,而国内的翻译战略意识较淡薄③,中国尚未制定与语言战略、国家战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翻译战略。徐光启是“善译者”,其科技翻译的国家战略和人才培养战略突破了中国传统翻译“译技”④ 的局限,对今天翻译战略规划的制定和翻译人才的培养有一定启迪。
面对明末中国科技的时代断层和中西科技发展的巨大差距,徐光启把科技翻译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臣等愚心,以为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 必须翻译。”[4]374
“翻译、会通、超胜”是徐光启科技翻译事业的战略核心:翻译是手段,会通是桥梁,超胜是目的。徐氏的翻译战略远见超越了唐宋以降聚焦于佛经翻译“译技”的研究和论争,尽管限于时局未能完全实现,却成为中国翻译史的转折点。
当下,翻译水平和翻译事业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及国家战略安全息息相关。中国正经历着由本土型国家向国际型国家转变的历史阶段,尚缺乏完整明确的语言和翻译的国家安全战略规划,翻译教学大国和翻译资源贫国的现状与中国国家形象不相适应。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进一步认识、关注和推进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8]那么,中国的现代翻译事业需要怎样的国家战略呢?
第一,应设立统管外语及翻译事业的专门机构。翻译是最重要的外语事业,也是外语学习的主要目标。胡文仲等呼吁引导、规划外语及翻译事业的发展是实施翻译战略的当务之急。[9]第二,制定翻译战略,纳入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规划。徐光启科技翻译的战略路线是“翻译―会通―超胜”,最终目标和落脚点是增强中国的科技、经济、军事实力而超过西方,“惟尽用西术,乃能胜之。欲胜其术,必造我器如彼器,精我法如彼法,练我人如彼人而后可”[4]289。表现出非凡的战略勇气和远大志向。徐光启科技翻译的战略路线仍然适应当今的中国。
围绕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领域的发展,国家应制定翻译事业的战略规划。这个规划要基本涵盖发展翻译的战略原则、战略措施、战略目标并随着社会的发展适时调整,避免翻译事业发展的无序和盲目,让翻译界和翻译者更加清楚翻译工作的责任及努力方向,发挥翻译的长效积极作用,为促进国家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国家硬实力、实现“超胜”作出贡献。第三,创设和谐的战略环境,促进翻译的可持续发展。翻译的可持续和谐发展需要国家的战略规划、翻译界的战略视野、译者个人的战略定位协同作用,发挥综合影响力。翻译界要有迎接挑战的战略视野,发挥各级翻译协会的作用并为国家的翻译规划提供参考;加强翻译的战略研究,介绍国外翻译战略和规划的做法和经验,提高翻译规划政策和法规的研究水平。翻译者要有个人的战略定位,融个人翻译行为和国家及社会的翻译需要为一体,实现自己的翻译价值。完善的体制和法律能够激励、管理、调控翻译事业的发展,是翻译事业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早日实现翻译立法,将是翻译行业科学、规范、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使翻译行业更有效地服务于国家对外交流与发展大局的必要手段”[10]。
翻译的国家战略、翻译界的战略视野和译者个人的战略定位共同构成了翻译的战略框架。翻译战略的落脚点是翻译质量的提高,而提高翻译质量的根本途径是高水平翻译人才的培养。翻译问题的核心是翻译人才的培养。那么,如何提高翻译人才的培养质量呢?
培养和选拔精通中西科学的人才是徐光启“翻译、会通、超胜”战略的关键内容之一,是复兴中国科学、缩短中西科技水平距离的当务之急;“必若博求道艺之士,虚心扬榷,令彼三千年精修渐进之业,我岁月间拱受其成。”[4]74当前,中国翻译人才的培养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并经历着时代转型,高水平翻译人才的紧缺和社会需求急剧增长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高水平翻译人才培养是应对翻译产业化和提高翻译质量的根本。质言之,翻译价值观、翻译知识和翻译实践能力是翻译人才培养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首先,翻译价值观的培养是良好译风形成的前提和保证。译者价值观直接影响翻译质量。徐光启的价值观是“经世事功”――疗救时弊、治国济民、富国强兵,这深刻影响了他的科技翻译。端正翻译价值观是翻译专业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翻译价值观教育能够避免单纯注重翻译技巧或具体的语言纠错、忽视翻译价值观的倾向。其次,翻译知识涵盖通识知识和翻译专业知识,拓展翻译知识是提高翻译能力的基础和关键。通识知识是杂学知识,徐光启的翻译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广博的国学知识和科技知识;翻译要求具有能用广博的知识解释和传递文本意义的能力。从事翻译活动的人需要不断更新通识知识;翻译专业知识则直接影响翻译能力。最后,提高翻译实践能力是翻译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指向。翻译价值观和翻译知识是软实力,翻译实践能力是硬实力。目前,一些语言服务企业非常注重应聘者的翻译实践经验,学位、学历及翻译资格证书则屈居其后,实践技能型训练是翻译企业员工在职培训的最主要内容。[11]在培养翻译人才的时候,要充分发挥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实践的训练合力及效果。文学翻译具有巨大的语言文化价值,能够培养跨文化的转换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情趣,但现代社会更需要实用性的非文学翻译,翻译教师亟需打破中国翻译教育的文学翻译传统,提高非文学翻译实践水平,培养社会急需的翻译人才。高校必须结合社会、地方的需要和自身优势培养特色翻译人才,鼓励学生结合个人的特长选择翻译领域,避免一刀切和千人一面,以满足多领域、多层次的人才需求。坚持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导向、丰富的翻译知识为基础,勤学苦练,就能够有效提高翻译实践能力。
翻译事业需要宏观的战略思维,徐光启科技翻译的战略远见对今天翻译事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三)科学的翻译精神
徐光启融西学翻译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为一体,徐氏的科技翻译表现出科学的翻译精神:严谨的翻译态度、合作翻译的方法、超越翻译本身的实践验证。
1.严谨的翻译态度
严谨的翻译态度是造就科技翻译佳品的重要保证。翻译能力是翻译活动得以进行的根本,翻译态度是译者的必备素质和译作质量的保证。正是这种严肃认真的翻译态度成就了《几何原本》等不朽译作。今天的不少翻译人员认为自己是外语专业科班出身,自认为精通外语和母语,或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或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失却了兢兢业业的翻译态度,导致不少翻译质量问题,严重损害了翻译效果乃至国家形象。近年来,机器翻译大大冲击着翻译态度及价值观,在一些人心目中,“有电脑、会上网就能做翻译”的偏颇认识有增无减。信息时代跨国交流日益频繁,人工翻译的费时耗力和迅速增长的翻译任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机器翻译在某些翻译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提高翻译效率、解放人工翻译的有效渠道。但自然语言的无限灵活性和翻译实践的复杂性决定了机器翻译运用的有限性和辅。因此,高强度、高质量翻译任务的完成不仅需要发挥译者个体的创造性以及译者之间或部门之间的合作,还需要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的配合,以此更好地避免翻译的“机器依赖症”。
2.合作翻译的方法
合作翻译方法是译者科学精神的重要反映,团队合作能集思广益、提高翻译的效率和质量。当年徐光启和传教士的合作,首创了中外译者合作的科技翻译方式。“先生(徐光启)就功,命余口传,自以笔授焉”[12]、“与同西洋远臣龙华民、邓玉函等,日逐讲究翻译”[4]343等记载是徐氏合作翻译方式的真实写照。时展至今,可以说“翻译者不再是高校教师而是专职的翻译工作人员(译员),翻译的形式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的大兵团作战,翻译的内容也不局限于文学作品等的译介而是与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13]因此,合作翻译是必然的选择。翻译的本质决定了译者更擅长将外语译成母语,合作翻译之于外译别是中译外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中外翻译者合作则更能提高中译外的水平。中外人士合译中国文献的优势是:加深对原作的理解,减少信息传递的差错;增强译文的流畅程度,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增加思想火花碰撞的机会,促进翻译批评和翻译理论的发展。合作翻译模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翻译事业不但不能忽视合作翻译,反而应该拓展它的运用范围。
3.超越翻译的实践验证
超越翻译本身的实践验证是徐光启科技翻译的巨大闪光点。《泰西水法》的翻译和制器、实验同时进行,并记录了制器和实验的方法及结果,译成之后,徐光启又在天津采用新的水法开辟水田,进行大面积实验并获得成功;徐光启“昼测日、夜测星”,验证翻译引进的西方历法;翻译西学后他又注重引申、发展和创作,翻译《几何原本》和《测量法义》后写成了《勾股义》和《测量同义》。徐光启的科技翻译不但实现了翻译实践本身的意义――语言转换,而且超越了翻译实践本身――实现了翻译的应用价值。今日译者应当做到:(1)译有所译,翻译目的语需要的科技文献,尽力避免翻译的盲目性和译文 “无人问津”的状况;(2)译有所学,翻译是深度理解的过程,译者需要学习原文的先进技术、思想精髓或文化内涵,避免纯粹“传声筒”式的翻译;(3)译有所感,翻译是译技揣摩、思想升华的过程,译者需要不断总结、归纳翻译的方法和经验教训,避免脱离实践、玄而又玄的翻译论调;(4)译有所为,科技翻译实践须要促进翻译实践和生产生活实践的结合,验证、应用和推广科技翻译成果,使之真正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体现翻译实践的社会价值。
翻译是创造性的生产活动,译者是创造性的主体,需要具有科学的翻译精神,徐光启的严谨翻译态度、合作翻译方法、超越翻译本身的实践途径成就了他26年的不朽翻译人生。
四、结语
徐光启提出“欲求超胜,必先会通;会通之前,必先翻译”的战略论断,译以致用,精心实验。研究历史的关键是吸取经验,指导现在与未来。那么,如何进一步搜集、梳理研究徐光启的资料?如何进一步建立历史和现实的密切联系,不断发掘徐译及其思想的现实价值?如何借助传统推动中国特色的翻译研究体系建设?如何学习古人而超越古人,清楚地定位中国翻译的发展趋势和现代任务?以上诸问题尚有待深入研究。
翻译《几何原本》时,徐光启说:“呜呼!吾避难,难自长大;吾迎难,难自消微;必成之。”引以共勉。
注释:
① 出自《周易・系辞上》,徐光启的《泰西水法序》引以自我激励,表明徐氏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认识、同化西学的意识。
② CocaCola 1927年现身中国上海,最初的译名是“蝌蝌啃蜡”,销路不佳;1928年,CocaCola公司登报征求译名,旅英华侨蒋彝(1903―1977)的译名“可口可乐”形神兼备、音意俱美,脱颖而出。
③ 国内尚未出现研究翻译战略的专著;CNKI中,题目包含“翻译、战略”的论文共15篇,而核心期刊论文仅2篇(截至2011年)。
④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焦点是“译技”,如安世高的“义理明晰,文字冗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支娄迦谶的“多用音译”,支谦的“曲得圣义,辞旨文雅”,道安的“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 彦琮的“八备,十条”,玄奘的“五不翻”等。
[参考文献]
[1] 吴进. 翻译・会通・超胜――徐光启与中国近代科学[J]. 文史杂志, 1998(3):1618.
篇8
老师说,不是每片叶子都会愿意一辈子呆在日益枯竭的树枝上,所以,它们会要想逃跑。它们厌倦了互相摩擦发出的烦人声响,厌倦了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终究,是有那么几片胆大的,趁着风,头也不回的走了,摆摆身子挥挥手,没有一丝一毫的留念。我想,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年少轻狂,厌倦了被家人束缚住的生活,想要独立,想要闯荡。“我自是年少,韵华倾负。”毕竟不会有多少人愿意让他人来主宰你的生活。
老师问,你们认为那些叶子会怎样呢?叽叽喳喳,一片喧哗。有的说它们看到了很多美景,收集每一次的风和日丽,有的说它们被孩子们做成标本和书签,化为历史的痕迹。二更有甚者说,它们也变成了大树。这是我们脑海中所向往的光辉生活,但我知道,并不可能人人都有一个如童话一般的美好结局。
老师听着大家的答案,笑了,说,是的,但那些只是一部分。剩下的有的被踩踏成了碎片,有的被扫入垃圾堆,有的在冰冷的胡说中腐烂,有的想回去却已无法回头。一片寂静。大家的表情会是如何呢,想必也不外乎这么几种:惊愕,羞愧,恍然大悟。这些悲惨的结果,只有寥寥无几的数人提起过,但很快又淹没于人声鼎沸之中。为何?一阵风吹过,满树枯叶落。
老师炖了一顿,又继续说,那些落在他想的叶子,想念家人,胃肠的想念,但眼前只有陌生的面孔,千千万万和自己一样的过客。只有漂泊久了才会知道家的温暖,因为,哪里有爱,有家人的关怀。忽而想起三毛的那篇《守望的天使》,发现与此主题竟是惊人地相似。爱自由的树叶,你们可否看见守护你们的大树?爱自由的孩子,你们可否看见身后的那对天使?
篇9
不难看出,泰特勒的翻译准则和严复提出的“信、达、雅”有相通之处。|国内外其他各种翻译理论和翻译流派提出的翻译标准数不胜数,在此不再赘述。这些翻译准则(标准)对于科技英语翻译实践的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还不够深入具体。
科技文体的本质在于传递和交流科技信息,很少或几乎不涉及人文、心理、价值观念等隐含的社会文化背景因素,因而,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更多信息传递是否准确,以及译文读者对译文是否认同。换言之,译文文本是否得到了等量等值的科技信息,是否能够接受译文文本的表述方式(行业专属的术语表述是否得体准确,译文是否通顺流畅等)应该是译者最应该关注的方面。
根据科技文体的文体特征、语言功能及其使用的语言环境和译文选择的各种制约因素,可以将科技英语翻译实践的标准定为:忠实准确、通顺流畅、规范专业。其中,“忠实准确”体现的是原文和译文信息的一致性,“通顺流畅”和“规范专业”则体现出读者对译文的接受和认可度。
1.忠实准确
科技文体旨在阐述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描述其发生、发展及变化的过程’表述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其文本本身呈现的普遍的客观意义比其他文体更强。同时,科技文体以传递科技信息为目的,集中体现语言的信息功能基本或者完全不涉及个人情感和复杂的社会民族文化蕴含。威多森(Henry G Widdowson)说:“科技语篇代表一种将现实概念化的方式,一种为保持其科技属性而必须要独立于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之外的交流方式。
因而科技英语翻译的第一条标准就是“忠实准确”(faithful and accurate)。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必须客观完整地表达、传递、重现原文的内容,原文和译文的指称意义一样,完全或者基本重合,即从概念对比的角度要求译文和原文表达的是同一概念,描述的是同一过程或者变化等。下面举例说明。
①"Site" refers to the land and other places on, under, in or through which the Permanent Works or Temporary Works designed by the Engineer are to be executed.
译文l“现场”指工程师设计的永久性或临时性工程所需的土地及其他场地。
译文2“现场”指工程师设计的永久工程或临时工程所需的土地及其他场所包括地面,地下,工程范围之内或途经的部分。
对比译文1和译文2可以看出:译文1在翻译时漏掉了介词on、under、in、 through所涵盖的意义,信息遗漏,粗略模糊,违背了科技英语翻译准确性要求;译文2则表达准确而且具体。
在科技英语翻译中,“忠实准确”是译者应该遵循的第一标准,这是科技文体客观性的要求。
2.通顺流畅
通顺流畅(smooth and fluent)指的是译文文本流畅自如,译文在读者头脑中产生的印象和原文在读者头脑中的印象基本相同,译文读者能够产生跟原文读者基本相同的感受。这就要求译文的遣词造句和语篇构建简洁明了、重点突出、通顺易懂,符合译人语语法、句法和表达习惯,避免因为语言形式的差异而影响信息的理解。换句话说,在满足“忠实准确”标准的前提下,翻译出来的译文要地道流畅,能够为译入语读者所接受。这一标准也是本章前面第四节讨论到的顺应目的语语境选择的要求。违背这一要求,就会出现翻译腔。且看下面两个例子:
①Three American astronauts blasted off and headed to the moon on July 20, 1969.
译文1 三名美国宇航员于1969年7月20日起飞,朝着月球。
译文2三名美国宇航员于1969年7月20日出航,直飞月球。
译文1的“起飞”与“宇航员”搭配不当,“朝着月球”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② If we close our eyes, we cannot see anything because our eyelids prevent the rays from entering our eyes.
译文1如果我们闭上眼睛,就看不见任何东西,因为我们的眼睑阻止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
译文2因为眼睑能阻止光线进入眼内,所以我们闭上眼睛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对于例②而言,译文1符合科技英语翻译准确性的要求,但因为完全模仿原文文本的结构,读起来别扭,代词“我们”在“我们的眼睑阻止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这句话中出现了两次,这样的表达在英语中尚可,但在汉语中就显得重复累赘。译文2克服了译文1的毛病,前后条理井然,流畅自如,符合科技英语翻译“通顺流畅”标准的要求。
3.规范专业
“规范专业”( standard and professional)要求译文的专业术语表述符合科技语言和术语规范,尽可能利用译人语中已有的约定俗成的定义、术语和概念。
科技文体是应用于科学技术领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正式文体,其正式程度根据情景语境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正式程度越高,专业术语、定义和概念也就越多,文体的专业化和行业化程度也就越高,翻译时对译文的规范化、
专业化要求也就越高。
本书中讨论的译文读者是指有相当认知能力和教育文化水平,并熟知其所在行业的相关专业术语和惯用语的理想化读者。因而,要使这样的读者接受和认同译文,译文就必须要达到规范专业的要求,这就要求译者具备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或者能够通过查询专业资料和求教于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透彻理解原文内容,根据科技文体正式程度的要求,尽可能译出规范、专业的术语。
①Traditionally, rural highway location practice has been field oriented, but the modern method is"office" oriented.
传统上,乡村公路定线采用现场定线法,而现在的方法则是采用纸上定线或计算机定线。
如果专业或者行业知识欠缺,可能会把field oriented和“office”oriented翻译为“田野导向”和“办公室导向”,而不是“现场定线法”和“纸上或计算机定线”。“田野导向”和“办公室导向”这样的翻译自然很难为行业内的专业人士所接受。
② The third step was for the survey party to run in the preliminary or P line, or, where necessary, two or more alternate lines. Distances and angles were commonly measured by transit and taping methods;a profile was taken by differential leveling.
第三步是勘测队测定初步线路,如有必要,测定两条或更多的线路。距离和角度通常用经纬仪和钢尺测定,高程用水准仪测定。
如果没有基本的专业知识,理解上文要颇费周折。一旦明确了句中几个关键词所指的专业概念,比如profile表示“高程”,transit and taping methods和differential leveling分别表示“用经纬仪和钢尺测定”和“用水准仪测定”,困难便迎刃而解。
综上所述,在科技英语翻译中,译者要以“忠实准确”、“通顺流畅”、“规范专业”为标准,顺应语境的要求,输出的译文不仅要准确并忠实于原文,还要地道流畅。
在科技英语翻译中除了以上标准,翻译的过程和策略也不容忽视。标准和策略,一个是指导行动的纲领,一个是操作的方法和技巧;一个强调的是目的,一个强调的是过程,二者各有侧重点。
翻译的策略就是翻译的具体行动计划,通常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翻译过程的具体步骤,二是翻译过程应该采用的方案。简单而言,翻译的步骤包括理解和表达,理解是对科技文本原文的正确分析和理解,表达是用译入语准确、流畅、规范地进行表达。奈达将翻译过程分为分析( analysis)、转换(transfer)、重组( restructuring)三个步骤(Nida,1964)。也有学者将翻译过程分为理解、表达和校改三个步骤。更为具体的是将翻译过程分为理解、诠释、重现和表达四个步骤,这样的划分方式对科技英语翻译更具指导意义。
“理解”是指对原文文本的透彻分析,准确无误地抓住原文承载的信息。因此,对科技文本中的每个词语、短语、句子、段落以至整个语篇的结构和确切含义都需要准确理解,弄清楚文本中的语法关系、上下文的衔接和连贯、逻辑关系、文本的语境(包括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目标阅读群体、文本的风格和正式程度等,切忌粗枝大叶、模棱两可、片面甚至错误地理解原文文本。
“诠释”指的是在完整、准确理解原文文本的基础上,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用源语解释并建构原文文本信息,明确表述出原文隐含的意义,排除歧义,限定特定词汇,短语的意义,明晰句子之间和语篇内部的逻辑关系等。
“重现”是指在诠释原文文本的基础上,用对应的直白清楚的译入语重现原文文本承载的信息。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译文是一种在原文基础上转换出来的解释性文字。
“表达”是指在重现的基础上,根据翻译标准的要求,对照原文文本,按照符合译人语行业规范和专业表述方式的要求进行增删、转换、组合和排列,用准确、流畅、地道的语言输出译文,最后成稿。
当然,现实中的科技英语翻译不一定按照上面的步骤按部就班进行,像生产流水线一样输出译文。上面的步骤反映出的是一个理想化的思维过程,不论什么层面的翻译实践,这样的步骤或过程有利于在翻译中发现译文的问题,以便在相应的步骤或阶段进行修改和提高,直到输出准确、流畅、规范的译文。
翻译策略所涉及的方案指的是在文本转换时采用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将翻译的手段分为逐字翻译(metaphrase) 、意译(paraphrase)和拟作(imitation)(相当于改编)三类。维奈(Jean-PaulVinay)和达贝尔内(Jean Darbelnet)提出直接翻译(direct translation)和间接翻译(oblique translation)两种方式,其中直接翻译又包括借词(borrowing)、仿造词语(calque)和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三种手段;间接翻译包括词性转换( transposition)、调节(modulation)、等值(equivalence)和改编(adaptation)四种手段。卡特福德(J.C.Catford)在形式对应、文本等值和翻译转换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翻译手段,分别为逐字翻译(word-for-word translation)、字面翻译(literal translation)和自由翻译(free translation)。关于翻译手段和策略,杰里米・芒迪(Jeremy Munday)的提法也很多,此处不一一列举。
实际上,在科技英语翻译实践中,很难在上述的翻译手段之间划出清晰的界限;一个文本只能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手段去翻译是不现实的,也是行不通的。绝大多数情况下,译者输出的文本是多种翻译手段综合发挥作用的结果。很难说一种策略或手段就能达到科技英语翻译的标准。例如,直译或许能够做到忠实准确,但以这样的方式翻译出来的译文能否做到完全通顺流畅或者规范专业呢?自由翻译或者意译能够达到通顺流畅的要求,但是一味的意译是否能保证译文的忠实准确呢?
篇10
(西北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1)
摘 要: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思想中关于哲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经济哲学的研究,从而吸取马克思经济哲学中有价值的东西,应用于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哲学;当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037-02
一、关于经济哲学定义的探讨
关于经济哲学,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这个提法就频繁出现于我国的哲学和经济学文献中。有人认为经济哲学是“处于哲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地带”,所研究的内容是各个经济形态的“共有的、基本的规律和问题”。然而,与此相反者则认为,经济哲学“不是经济学和哲学相结合所形成的交叉学科,而是一门部门哲学。所谓部门哲学,就是对世界的某一部门或某一领域的哲学问题的哲学思考”[1]。在这两种表面看来截然不同的观念之外,还有一种似乎中立的看法:“经济哲学是用哲学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或用经济学方法研究具有哲学性质的经济问题的一门学科。”[2]所谓经济哲学就是经济学的哲学,是对经济生活和经济学进行哲学反思的一个学科门类,旨在通过经济学和哲学的联盟,发挥两门学科的优势,对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社会存在和发展问题进行整体性的综合研究。西美尔认为,包括经济学和货币学在内的任何经验性学科,上下两端都靠哲学支撑,没有这样的支撑,经验性学科难以成为自身。上端者指学科起步时的逻辑前提,如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人性自私论、天赋人权论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论就是这种情况。下端者指经验事实意义和价值性质的解释。经济学能够用经验的方法确定和描述基本事实,如我国目前的贫富两极分化现象。但是,这些现象仅仅是经济行为主体活动的结果,经济学没有能力回答这些问题,非要回答,只能像加里·贝克尔的“经济学帝国主义”一样在哲学面前出丑。他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中不知天高地厚地说:“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高于和优于边沁、康德和马克思的方法。”[3]
二、对马克思经济哲学的认识
经济哲学的兴起是经济学和哲学相互融合和范式变革的产物。马克思是将哲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典范,他既重视经济学的研究,也重视哲学的研究,他留给后人浩如烟海的文献,奉献给人类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
首先,马克思所研究的经济哲学既非单纯的经济学也非纯粹的哲学,而是在融合了两者基础之上而形成的一种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的全新科学,它打破了当时的一些哲学家和经济学家考察经济问题的方法。马克思首先对唯心主义经济哲学的思想进行批判,这在他最初的经济哲学研究成果《哲学的贫困》中就有着充分的体现。他批评蒲鲁东从普遍理性出发建构经济学的哲学体系,把经济范畴视作“不依赖实际关系而自生”[4]的思想不过是一种先验的唯心主义的经济哲学。而马克思所要实现的是关于经济学要能够真正揭示现实经济生活的本质和规律,必须跳出哲学的圈子研究经济现象,这是一种蕴含着从经济现实、物质生产出发的唯物主义经济哲学思想。同时,他还对机械唯物主义的庸俗经济学思想进行了反思,这使马克思意识到,经济哲学要走出“在表面的联系内兜圈子”,对“最粗浅的现象作出似是而非的解释”的误区[5],就必须突破以往的理论,冲破思想障碍,敢于进行理论创新。
其次,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思想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他分别从物与人的角度,充分体现出了人类对世界的两种基本态度和价值取向。科学性强调客观性和事实评价,人文性强调主体性和人文关怀,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的对象,无疑是“现实的人”[6]。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既是“社会关系的总和”[7],又是能动的、有价值、有理想追求的主体。因此,经济哲学要研究“物”,也要研究“人”,应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既反对从所谓“纯粹的客观性”或单纯的技术理性模式出发考察经济现实的做法,他认为这种做法撇开了主体的人,而且缺乏对人的地位体现,把人降低或等同于“物”;同时,他又反对从抽象的人、人性、人道主义出发考察经济现实的做法,认为这种做法抛弃了客观的物,只能使人成为虚假的主体和片面的“道德人”。所以,马克思经济哲学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他既能够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和人类社会历史本质的同时,又能够把它们视为以人的生产实践为基础的过程。
再次,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思想侧重于从实践角度表述主客观关系,是决定性与选择性的统一。决定性就是承认人类社会历史及其经济运动是有自身规律可循的自然历史过程,肯定了客观世界和其规律的必然性及其对人的制约性;选择性即承认社会历史及其经济运动又是历史主体的人有目的的活动过程,肯定了主体的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认为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一身兼任“剧中人物”和“剧作者”双重身份[8],因为人类社会历史和经济运动的规律是通过现实的人的有选择的能动性活动而得以实现的。人的实践是联接两者的中介,正是在实践基础上,两者达到了辩证的统一。经济哲学研究的目的之一,就在于通过对经济现实的理性考察,为发挥人的自主能动性提供理论根据,因此它应当从决定与选择的统一角度研究作为客体的世界与作为主体的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
最后,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思想是实证归纳与理性概括的统一,这是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中又一个基本的方法论思想。马克思的经济哲学不仅仅从经济现实出发,而且在研究经济现实中进行哲理性的分析推论,并从中引出世界观、方法论的结论。同时,在对经济现象进行哲理的分析的过程中,融入经济的实证,使之有根有据,而不是流于形式的空洞思辨和抽象演绎。马克思在创立经济哲学之初,就批判地审视了当时的经济理论,反对蒲鲁东用先验原则、抽象哲学理念投射经济现实,认为这只能导致“可笑的哲学”[9];又批评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停留于纯粹经济事实的肤浅表述和实证归纳,认为他们不从经济关系的社会历史性考察、深究经济现象的本质,导致了他们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固定永恒的规律的唯心史观结论。纵观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思想,其哲学与经济学在相互交融基础上达到了辩证统一。马克思的经济哲学理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既是社会的、历史的、哲学的经济学,又是经济的社会学、历史学和哲学。
三、研究马克思经济哲学的当代意义
经济哲学在我国发端于哲学界的呼唤,但实际上也是经济学界的需要。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中国,面临经济发展、制度转型、走向世界过程中一系列棘手的、复杂的、整体的、深层的问题,迫切需要经济哲学的发展。就实践意义而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急需理论的正确指导,而中外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似乎滞后于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因此,经济哲学在我国具有深厚的生存土壤,同时也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首先,虽然由于时代的巨变使得马克思那个时代的经济哲学研究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与现在这个时代存在极大的差异,但是马克思当年从客观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角度研究经济哲学的思路和方法,仍能为我们从事当代经济哲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启迪。在此,不妨借用马克思的一句名言,经济哲学要想成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就必须“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10]。同时,我们还要充分发挥每一个主体特有的主观能动性,打破陈旧的传统观念,解放思想,积极创新,与时俱进。
其次,科学性与人文性辩证统一的经济哲学方法,有助于我们研究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增长、转型、变化和发展的现状、历史和未来趋势,从而立足于科学的实证经济学,从客观世界中认识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理解人的价值需求、人生的现实性、时代的变易性、社会生活的真实性等,从而为确立与之相对应的人格模式提供客观依据。与此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研究人在当代社会中的自身价值,从而运用科学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达到自己的愿望和要求,最终实现人的生存意义。
再次,借鉴马克思的决定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方法来考察当代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有助于我们制订新世纪现代化战略决策,走出“超越论”和“循序论”误区,立足于“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研究诸如中国与世界体系的联系与交往中,经济的调整、重组、改革、开放等关系;又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创造性,在历史的决定性与选择性的交错点上“抓住机遇”,切实把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做好。同时,也有助于我们走出“人类中心论”或“生态决定论”的两极,进而深入研究诸如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与自然成本、生产效率、物质生产、人口生产、精神生产等等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最后,借鉴马克思经济哲学中实证归纳与理性概括的相统一的方法,研究和建构当代中国经济哲学。一方面,在探讨诸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等具体问题时,运用世界历史理论、社会形态论加以理性抽象;另一方面,在研究的社会结构论、形态论、本质论、动力论等基本理论时,根据世界、中国的社会经济变化现状和趋势,以及新科技革命、信息革命等理论加以验证。最终,在融合两者特征的基础上,创建能够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经济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1〕刘敬鲁.经济哲学需要研究的三类问题[N].光明日报,2001-10-23.
〔2〕于文军.经济哲学的学科归属[N].人民日报,2000-3-9.
〔3〕加里·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9.
〔4〕〔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40,149.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8.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3.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