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价格趋势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2: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房地产市场价格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房地产市场价格趋势

篇1

(一) 社会文化

(二) 经济生活

(三) 城市建设发展趋势

房地产市场综述

(一) 土地市场

(二) 房地产投资

(三) 房地产开发量

(四) 房地产销售情况

(五) 开发企业

三 新安江房地产市场分析

(一) 住宅市场供应

1. 热点开发区块

2. 典型开发项目

(二) 住宅市场需求

(三) 住宅市场价格趋势

(四) 宏观调控对新安江楼市的可能影响

四 项目基本分析

(一) 项目概况和开发条件

(二) 项目优势与劣势分析

(三) 项目的机会与风险分析

(四) 产品与销售价格

篇2

【关键词】房地产 价格上涨策略

一、影响房地产价格上升的因素

1、从房地产企业资金运营影响上看: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型的,在我国房地产业发展中,由于多数企业本身实力不足,好多房地产企业发展是玩空手道开始的,靠银行贷款的,靠社会集资,资金成本高,这很大增加了房地产商成本意识及房地产的成本价格,又资产负债率高,即资金风险大,按风险理论必须要高利润的,高风险高收益的,故房地产的价格是高涨的。

2、从房地产建筑成本生成影响上看: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形式有垄断和竞争,竞争是指相互可计量比较的,否则不叫竞争。

行业的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构成,在厂商理论中,市场价格恰好等于可变成本时便是厂商的“停业价格”边际成本,此时营业与否对厂商而言是无差异的,不管如何,厂商此时的损失都将等于它的固定成本,一旦市场价格高于停业价格,厂商营业的损失要小于停业的损失。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房地产业因行业成本结构的特征而造成的一般竞争降价机制失效,确实提示了很多问题:房价并不会随产业的成熟、竞争的激烈而得到平抑。房地产的成本价格竞争空间少。

3、从房地产的销售对象及产品特性及其利润影响上看:房地产是人们生活吃穿住行的基本必需品,而且房子是人们传统思想家的概念,是人们的归缩,有房就有家,家是唯一的,不可比较的,又房地产的销售受到其对象的环境地段经济资源价值等不同影响,其价格构成不具备相互间比较的,如相同建筑的房子在上海市房产价1万多元/平方米和金华市的房产仅3000元/平方米是受不同地利用途影响大,房地产不象工业产品受品牌影响大,又工业上不同生产的产品地利用途是一样的,各房地产价格不可比,故房地产难以公允价格竞争,仅其独家的售价,房地产生成的利润空间上带有垄断利润式的,其一般不会轻易调整的。

4、从房地产受地方政府土地财税成本影响上看:现在国家及人们非常关注房地产价格,并担心房地产的泡沫,出台系列调控政策,但在房地产中土地挂招拍地价成本高,土地增值大属国家利益所有,现在房地产的税收占地方财政的比值很大,其占房地产成本的10%多,又国家对炒房交易的税收成本提高等,这样会增加相关房地产相应成本,如果房地产价格下降则关系到土地价格升跌、税收减少等将影响国家地方经济利益的。

5、从国家的城市化经济建设战略等影响上看: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子产业,房地产环节复杂,是一业兴百业旺的,如果一个行业亏损是不可能发展的,也就不会带动其他产业的,国家不可能对其调控过大的,这些不会过大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又国家大力发展国民经济,使经济集聚,和城市化建设使大量的人口从四面八方积聚,造成相对土地资源及房地产不相适应,又绝对上讲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这样使房地产价格不会轻易下降。

二、房地产市场营销价格策略的选择

1、加强国家对房地产价格的指导

我国房地产商开发房地产的利润率达到30%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不超过10%。由此可见,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开发商赚取的属于暴利范畴,是有背于社会主义原则的。

2、发挥国有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引导作用

由于房地产业应该算是自然垄断行业,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国家应对该行业进行控制。利用行政手段,如果发挥不好,政府失灵,那么调控的目的也难以达到。因此采用经济手段,利用国有房地产开发公司,符合国家政策进行房地产的开发。同时和其他房地产公司开展竞争,价格公道。这样在竞争中可以让房地产开发商逐渐合市场,走向正轨,并且还能直接保障国家住房开发政策的实施。

3、发挥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和指导作用。

应正确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政府作为全国和社会利益的代表,应当以社会利益为重,对地方政府加强监管和引导的力度,建议多制定一些刚性的政策。

4、 采取有效措施,抑制房地产投资过热

我国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很大原因是我国在房地产投资方面存在着投资过热的现象。特别是在需求方面,不少购房者购买房屋为的是赚取投资收益,针对该情况,国家不仅应在交易税方面进行规范,还应该对购房者的购房资格进行限制。为了抑制投资行为,真正发挥城市房地产的住房保参考。

篇3

2009年,国家把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头等大事,国务院出台的10条扩内需政策中有5条是基础建设投入。而我省在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的同时,2009年仍将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点,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但低于上年同期10个百分点,因此全年生产资料需求规模将略低于20*年,市品场供需将趋于宽松,供过于求商增加,价格将稳中回落。

一、能源类产品供求关系趋于平衡,价格稳中回落。

此次调查显示,认为2009年上半年能源类产品供求平衡的意见占76%,供过于求的意见占24%,其中,认为煤炭供过于求的意见增加,动力煤、炼焦煤市场供过于求的意见占64%,供求平衡的占36%;认为汽油市场供过于求的意见占18%,供求平衡的占82%。

62%的调查意见认为2009年上半年能源价格将下降,38%的意见认为价格基本稳定。其中,认为动力煤市场价格下降的占74%,价格平稳的占26%;认为焦炭价格下降的意见占56%,价格平稳的意见占42%;认为柴油市场价格下降的意见占43%,价格稳定的占53%;认为汽油市场价格下降的意见占45%,价格平稳的意见占55%。

(一)煤炭供求宽松,价格将平稳下降。20*年,国际国内煤炭价格都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波动,上半年煤炭市场供应偏紧价格大幅上涨;进入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煤炭需求出现萎缩,价格大幅下滑。预计2009年上半年,受经济增速放缓,火电发电下降,下游行业大量减产影响,煤炭市场需求萎缩,供求将趋于宽松,价格也将平稳下降。为保持煤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避免出现全行业亏损,国家将加大关停小煤矿的力度,控制煤炭产能过快增长,鼓励企业以需定产,减少资金和库存压力,并通过在管理供给和刺激需求两方面的努力,力争使煤炭市场的供求关系基本将保持平衡。

(二)成品油价格存在小幅波动的可能。20*年国际原油价格经历了从顶峰到谷底的大幅波动,从7月份的147美元/桶跌至12月份的40美元/每桶左右。在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波动的同时,我国原油价格保持稳定,其原因在于我国实行的是国家定价政府补贴的政策。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问题,特别是石油能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一方面我国对石油需求不断增加,我国从1993年由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目前已达到50%;另一方面由于国内资源匮乏,20*年因持续走高的国际油价而产生的巨额补贴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因此,理顺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调节供求矛盾便成为当前我国能源工作的重点。2009年1月燃油税的实施,预示着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的逐步接轨,我国成品油价格还有下调空间,价格将有所回落,但由于国际油价波动性很大,因此2009年上半年我国成品油价格也存在小幅波动的可能,但汽油、柴油供求将保持基本平衡。

二、黑色金属供过于求,价格将呈下降趋势

此次调查显示:在商品供求方面,认为2009年上半年50种黑色金属类商品市场供求平衡的意见占36%,供过于求的占64%。其中,认为大型工字钢市场供求平衡的意见占67%,供过于求的意见占33%。在价格趋势方面,认为2009年上半年黑色金属价格下降的意见占63%,价格稳定的占37%。其中,31%的意见认为大型工字钢价格稳定,69%认为价格下降;33%的意见认为棒材市场价格稳定,67%的意见认为价格会下降;认为线材价格下降的占65%,价格稳定的35%。

20*年上半年,煤炭、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得我国钢厂生产成本不断攀升,钢材价格一路走高。9月份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外消费品市场需求下降,致使我国汽车、家电等行业出口量下降,而国内市场需求有限,供过于求,产能下降。此外,国内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新房建设开工量减少。汽车业、家用电器业和房地产业的不景气都直接影响到位于上游的钢铁产业。钢铁价格从第三季度末快速回落,*省的钢材平均价格在3个月的时间里下降了近30%。国内钢铁生产企业,在上半年原料价格上涨和下半年销售量、销售价格齐跌的双重压力下步履维艰。国家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措施,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预计可有效增加钢铁需求量。此外,国家从20*年12月1日起取消了67个税号钢材出口关税,这标志着国家对钢材出口的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有利于提高我国钢材国际竞争力。但由于我国钢铁产能巨大,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尚未见底,钢铁需求量难以恢复到*年上半年的水平。预计2009年上半年钢铁市场将供过于求,价格将小幅下降。

三、有色金属市场供需关系宽松,价格呈低位震荡走势

此次调查显示,25%的调查意见认为2009年上半年11种有色产品供求平衡,75%的意见认为供过于求。其中,认为铜供求平衡的占31%,供过于求的占69%;认为铝供过于求的占72%,供求平衡的占28%。21%的意见认为有色金属价格稳定,79%的意见认为价格下降。其中,认为铜价格稳定的占33%,价格下降的占67%;认为铝价格稳定的占36%,价格下降的占64%。

20*年我国有色金属生产增速减缓,价格有所回落。前三季度,全国11种有色金属产量增速同比减缓11.6个百分点。主要国际市场铜库存压力很大,目前国际市场铜库存总量高达78万吨,而世界金融危机导致市场信心下降,国内外铜价大幅下降。2009年,我国将投资4万亿资金,用于扩大内需,主要用于基本建设和民生需要,这些重大项目的启动,将带动铝铅锌等有色金属材料的用量,但在上半年仍难以改变供过于求的局面,价格总体呈低位震荡走势。

四、橡胶市场需求疲软,价格仍将震荡下行

商品供求调查显示:60%的意见认为2009年上半年46种化工产品供求平衡,40%的意见认为供过于求。其中,认为橡胶及制品市场供求平衡的意见占47%,供过于求的占53%;认为酸类供求平衡的占56%,供过于求的占43%;醇类供过于求的占20%,供求平衡的80%;认为塑料原料市场供过于求的占52%,供求平衡的占48%。

价格趋势调查显示:67%的调查意见认为橡胶市场价格下降,33%认为价格稳定。其中,认为橡胶及制品市场价格平稳的占22%,下降的占78%;认为塑料原料市场价格平稳的占56%,价格下降的占44%。

进入20*年11月中旬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加深,并向实体经济延伸,虽然东南亚主产国宣布减产,但橡胶下游需求变得极度疲软,尤其是在全球汽车产业受到严重冲击的情况下,国际橡胶价格已降至几年来的新低。目前我国部分轮胎企业开工率不足50%,橡胶消耗减缓,部分厂家原料库存较高。预计2009年上半年橡胶价格仍将振荡下行。

五、扩大内需建材市场需求增加,水泥、玻璃价格将下降

此次调查显示,认为2009年上半年36种建材产品供求平衡的意见占44%,供过于求的意见占56%。其中,认为水泥市场供过于求的占60%,供求平衡的占40%;68%认为玻璃市场供过于求,32%认为供求平衡;55%认为涂料市场供求平衡,45%认为供过于求;36%认为地板供过于求,64%认为供求平衡。66%的意见认为2009年上半年建材价格将下降,34%的意见认为价格稳定。其中,认为水泥市场价格平稳的占40%,下降的占60%;认为玻璃市场价格平稳的占35%,下降的占65%。

20*年主要建材产品生产逐渐减速,价格波动较大。1-8月份,水泥价格同比上涨,9月份,随着固定资产领域尤其是房地产投资增长的快速回落,水泥需求明显放缓,价格高位回落。平板玻璃价格波动也较大。预计2009年上半年,随着哈大铁路、长吉城际铁路、九台华能电厂等重大项目的开工,受益于区域市场需求的拉动,我省市场需求将趋于稳定,但在全国水泥价格将走低的情况下,我省水泥价格也将呈下降趋势。由于20*年全国平板玻璃库存2250万重量箱,上升31.1%,库存较大,供求关系宽松,价格将稳步下降。

六、汽车市场需求受到抑制,市场价格将继续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

此次调查显示,认为汽车类商品中供求平衡的意见占12%,供过于求的占88%。其中,认为载货车供过于求的占56%,供求平衡的占44%;认为越野车供过于求的占62%,供求平衡的占38%;认为客运车供过于求的占92%,供求平衡的占8%。

认为汽车类商品中价格稳定的意见占23%,价格下降的占77%。其中,认为载货车价格稳定的占40%,价格下降的占60%;认为越野车价格稳定的占46%,价格下降的占54%;认为客运车价格稳定的占12%,价格下降的占88%。

20*年9月份,在国外汽车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我国的汽车出口明显放缓,汽车产能过剩矛盾较为突出,竞争更加激烈。2009年上半年,随着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我国汽车工业特别是重型汽车产业存在较大发展空间:一是虽然我国重型汽车总量较大,但人均保有量、人均物流量依然较低,特别是运输市场潜力巨大;二是随着我国基本设施建设陆续开工,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农村客运货运市场将逐步扩大;三是随着我国扩大内需政策的落实,专用车市场、高附加值的车辆有巨大潜力。

七、农业生产资料供需平衡,价格稳中有降

此次调查显示,55%的意见认为2009年上半年36种农资产品供求平衡,45%的意见认为供过于求。其中,认为农药供求平衡的占65%,供过于求的占35%;认为化肥供求平衡的占56%,供过于求的占44%;饲料供求平衡的占52%,供过于求的占48%。

篇4

“央妈”骤然放手

端午节前,在银行间市场上,主要机构像往常一样,在流动性骤紧时向央行发出了投放资金的请求,但是,一直以来有求必应的央行没有像往常一样释出流动性,放了主要机构鸽子。一位不愿具名的交易员表示,央行原本答应要在6月7日进行逆回购,最后临时取消了。

货币市场利率因此大幅攀升,节前盘中隔夜利率一度触及15%。这么高的利率曾在2009年1月份春节前出现过,但央行随即通过逆回购投放3520亿元,利率应声回落。

令市场没有想到的是,节前的疯狂还只是一场预演。节后,货币市场在高位震荡数个交易日后,于6月20日全线告急,SHIBOR急剧飙升,隔夜利率继节前新高后再次跳升578.40个基点至13.4440%,盘中报价远甚。更为严峻的是,有价无市,愿意或者有能力融出资金的机构少之又少。

原本市场还寄望央行投放资金,甚至降低存准率,更没想到央行明确告诫不会出手救助。一位交易员告诉记者,央行在6月18日召集各家机构明确表态:当前的流动性问题是机构自身造成的,各家机构需要自己解决融资问题,不应该依赖央行。悲观情绪就此蔓延,直接导致货币市场从6月19日开始再度大幅抽紧。

一直被视为最后靠山的“央妈”以如此激烈的方式引起市场地震,用意何在?圈内戏称,这是对银行间市场做“压力测试”,为利率市场化摸清银行的底牌。也有分析称,央行掌握的信息可能显示,资金并不存在总量问题,只是结构上不匹配,故而不出手。

“央行的意图是警告、震慑、打压风险偏好,促使商业银行以更加谨慎的方式管理资产负债表,特别是节制一些机构流动性错配的风险。”华泰联合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认为。

此前,通过银行间市场“以短养长”的现象较为严重,部分机构因杠杆扩大而导致期限错配、货币错配的局面。数据显示,1-4月同业净债权增了2万亿以上。

刘煜辉指出,“外部风险才开启序幕,大浪可能还在后头,不抢时间放点血,缓一缓,一个浪头就得中风瘫掉。这几天状态充分说明,整个业态资金链其实很脆弱。”

尽管央行不做无意义之事,但此举的突兀及货币市场受到的震荡也令分析人士质疑央行的操作能力。

“这几天大家都在猜测央行为何不出来平抑飞涨的SHIBOR。大多数猜测都假定央行无所不知,在测试市场的承压能力,在惩罚过于激进之徒,在压制影子银行,在迫使市场去杠杆,”美银美林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认为,“实际上央行的研究预测能力未必如此之强,反应未必及时,过于依赖数量操控,而忽视利率等市场价格。一些指标的设计如社会融资总量则漏洞百出。”

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曾刚认为,中国央行还停留在美联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状态,数量调控面对飞速发展的创新,进退失据。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直言,由于此次错误操作,令市场对央行调控银行间流动性的能力和水平产生怀疑,这一信任度的降低将产生一系列后果。导致市场对流动性变化更加敏感,流动性需求可能会经常意外上升或下降,将令预测更加不准,银行间流动性波动将因此加大。

此次冲击,推升货币市场短端利率均超过两倍,隔夜SHIBOR甚至翻了两番不止。其实,一直以来央行试图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稳定货币市场,效果却并不理想,作为基准利率培育的SHIBOR动辄百分之几十的波动幅度,与LIBOR持续稳定的走势形成鲜明对比。

滞留通胀思维

“从过去的操作来看,央行的政策通常会滞后经济形势半年”,联办旗星首席经济学家任若恩表示。

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已露端倪的时候,国内CPI和PPI仍在持续攀升,CPI甚至创下12年的新高,央行也因此持续紧缩,1-6月份连续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内部紧缩叠加外部冲击,直接导致经济断崖式下跌。以至11月4万亿刺激政策出台,距离前次上调存准率仅3个月。

2013年年初,研究机构大多还在担心通胀压力。主要机构预计PPI的跌幅会持续收窄,年内会转正,并认为CPI的增长速度会高于2012年。市场预测的2013年CPI均值为3.1%,有机构甚至看到4%。

央行的官方表态一直担心的也是通胀压力,即便5月上旬的2013年1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已经认为“物价形势基本稳定”,仍然更多地表示了对可能导致物价上行的不确定因素的担心。

“当前更值得担忧的是工业品通缩,而非消费品通胀,”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工业品价格的通缩,将导致企业库存投资疲弱,可能形成总需求进一步下滑的恶性循环。”至2013年5月,PPI已经连续15个月负增长,降幅还在进一步扩大。生产资料价格下滑的势头仍未止住,商务部的周度数据显示,6月以来,生产资料价格连续3周环比回落。

作为少数预见到2013年通缩问题的经济学家任若恩表示,中国已陷入债务-紧缩模式,未来长时间都需要担心通缩而不是通胀。

长江商学院副院长陈龙指出,在流动性陷阱的经济状况下,宽松货币政策并不引发通胀,经济体面临的反而是通缩风险,无论美国、欧元区和日本都是如此。

“央行迷信所谓降息会触发通货膨胀的谬论,一个产能严重过剩的经济体,工业消费品的价格趋势不可能失控,”西南证券研发总监许维鸿直言,“欧债危机依然发酵、出口形势严峻,大量工业品回流国内市场,我看到的是通货紧缩;猪肉价格,更跟基准利率调整没有‘半毛钱’关系。”

市场呼吁降息

从当前形势看,货币政策正处于前所未有的两难之局。一难是,货币政策放松不见得有效,而且可能会扩大原有问题。具体而言,币政策不再像过去那样效果昭彰,下行时,踩动油门,投资增加,经济复苏。虽然货币环境在5月之前持续宽松,但经济不仅没有回升反而进一步走弱。若是继续释放货币,有可能会加大房地产和融资平台的杠杆,进而带来系统性风险,这些新增资金也可能会像上一轮那样推动产能过剩行业进一步扩张。

另一难是,经济持续低迷,通缩也在加剧,这需要祭出总量政策及时避免经济进入下滑通道,一旦总需求与通缩之间的恶性循环形成,再要稳定增速费时费力。何况,高企的存准率在抬高银行资金成本的同时也扭曲了银行的资产配置行为,9%左右的实际利率压缩了企业盈利进而抑制企业投资。实业无利可图、资金成本又比较高,银行与企业都有动力将资金投入到利润较高的房地产行业及对利率不敏感的地方融资平台,或在金融领域打转套利。

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为这个两难之局增加了决策障碍。当国内还在为是否降息争论时,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却开始加息。QE退出预期已经对国际资本市场产生了影响,全球资产的重新配置启动,资金开始流出新兴市场国家,印尼为避免资金外逃带来的冲击、稳定印尼盾币值,意外加息。而巴西则因为通胀问题,在经济仍然低迷的时候不得不加息50个基点。

中国该怎么办?任若恩认为,货币政策做比不做好。

“稳中求进应适当加大‘进’的力度,稳中有所为需切实有作为,”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表示,“央行应适时降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中国应该尽管降息提振经济表现,”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表示,“降息不会造成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房地产价格与名义利率之间并没有紧密的联系。事实上,由于中国的利率在主要经济体中已经是最高值,这样的一种利差反而会吸引资金流入,造成房地产市场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