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名言范文

时间:2023-03-19 23:12: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家名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家名言

篇1

2、即使是最好的儿童,如果生活在组织不好的集体里,也会很快变成一群小野兽。

3、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时开始。

4、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

5、一味地挖苦、贬低,会导致孩子的反抗,反对父母,反对学校,或者反对整个世界。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而这影响必定同时应当是给予集体的一种影响。

篇2

核心提示:傅敏谈傅雷的家庭教育、河南健康网--提高生命质量、关注大众健康看《傅雷家书》,让我们知道父母的爱有多深切,和傅雷的女儿傅敏谈话让我们知道父母对儿女的影响可以有多深远。傅敏说,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父亲的教育方式也是在逐步改变的,他说他从我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他是和我们一起在成长的。

记者:许多人谈到您父亲的家庭教育,尤其是对您的哥哥傅聪在音乐道路上的成长,总不免要用到严苛这样的字眼,甚至,有人说傅聪在音乐上有那么高的成就,就是您父亲打出来的。所以现在有些父母也相信教孩子练琴,逼和打这样的手段总有一天能出奇效,您认为这其中是不是存在着很大的误会?

傅敏:的确,在小时候,父亲打我们,而且父亲有这样的特点,你越哭,他越打,我当时真的恨得咬牙切齿。但是,每一次挨打,我都明白原因,有时是调皮捣蛋,有时是做错事,比如撒谎。我的父亲严在哪儿?严在对做人原则的坚持,像撒谎,做事不认真、不负责任---对这些,他从不姑息。在《傅雷家书》中,父亲也提到了这些往事,他有心痛和忏悔,他在给我哥哥的一封信里曾经很坦诚的告白,“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而减少了我一部分罪过。可是结果是一回事,当年的事实又是一回事: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事实上,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父亲也在不断改进他的教育方法,他说在我们两个孩子身上学到了很多,他是和我们一起成长的。他也说过这样的话,来表达他和我们之间的融洽交流,“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里得到的少。尤其是近3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我的父亲是一个很认真的人,他把家庭教育也当成一门学问在做,在我们成长的20多年里,他不停地在反思和我们交流得失。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我哥哥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音乐家,这是和父亲对他在道德、人格和人文艺术方面的许多培养分不开的,如果仅仅是棍棒下的练习,那么我父亲说过,这只能是一般的钢琴匠,他对艺术、对社会根本没有任何贡献。父亲提到过关于练琴的家庭教育,他认为“家长们只看见你以前关门练琴,可万万想不到你同样关心琴以外的学问和时局;也万万想不到我们家里的空气绝对不是单纯的,一味的音乐,音乐,音乐的!”

父亲给予我们的许多是身教,父亲爱憎分明,情感强烈,他对我们的教育不是教条式的、口号式的,但这样的教育却是扎到我们成人的根子里的。

记者:您说您的父亲教育你们首先要好好做一个人,您能不能具体地说说这种要求。而您的父亲又是怎样影响你们的?

傅敏:从小父亲就教给哥哥和我许多古典诗词,父亲亲自编了国文教材,选录的国文都是讲做人的道理,像陶渊明的文章、李杜的诗篇。父亲要我们做一个正直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赤子之心的人。父亲从不鄙视任何的劳动者。他说做人做好了,哪怕是个皮鞋匠都没关系,否则就连个皮鞋匠都做不好。父亲对我们的教育影响更多来自于身教。这是言教所不能达到的。比如说做事为人的认真。50年代,他有一阵子迷上了摄影,显影药、定影药,父亲都是一克克称准,照片要放大,父亲就用尺子细细地量。父亲爱养花,他对待每一盆花,都很认真细致,看到有嫁接的介绍,他就自己去实践。父亲就是这样,哪怕一点点小事、小细节,他都很认真地对待。他要求我们做到的,绝对是他自己做人的风格原则。这是我们兄弟两个成长中得到的最大的教益。我的母亲曾经在信里这样夸赞我的哥哥:“从各方面看,你的立身处世都有原则性,可以说完全和你爸爸一模一样。对黑人的同情,恨殖民主义者欺凌弱小,对世界上一切丑恶的愤懑,原是一个充满热情,充满爱,有正义感的青年应有的反响。你的民族傲气,爱祖国爱事业的热忱,态度的严肃,也是你爸爸多少年来从头至尾感染你的---”。事实上,这也可以说是我母亲在和我父亲这么多年相濡以沫中,她对我父亲人格最真实的感受。

记者:那么以您父亲这样严谨的性格,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对父亲是不是有敬而远之的感觉呢?

傅敏:尽管父亲自己在翻译界在艺术界有很高的地位,但他在家里从来就不是高高在上的,他是一个性情中人,他对家人的爱是很细腻很具体的。他会用蝇头小楷细细的抄下“艺术概论”的全文来给他的孩子作为艺术教材。每当我的哥哥要弹奏什么世界名曲,我的父亲总是提前为他准备好许多关于作者和曲子的背景材料,很多是从法文直接翻译过来的。做这些工作,我的父亲是在他一天十几个小时的翻译工作之外挤出时间来的,有时甚至是拖着沉重的病体。我觉得我的父亲是一位典型的中国父亲,他嘴上不会多说,但他在行动上,在《家书》的字里行间表达了一位父亲最热烈、最真挚的爱。

他鼓励、启发我们自己去思考去解决问题,他教育我们要有自己的见地,要有自己的思想。这是他很重要的一种教育观念,也是他经常实践的一种方式。

记者:您和您的哥哥,一位是世界闻名的音乐家,一位是出色的外语特级教师,应该说除了基本的人格塑造以外,您父亲也培养出了两个优秀的人才,那么在具体的技巧训练上,您的父亲又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篇3

    关键词:明清家具;艺术风格;比较

    一、历史背景

    (一)明代家具的历史背

    1、宋代家具的发展为明式家具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宋代,是中国家具史上空前发展的时期,也是家具空前普及的时期。家具的形式多种多样,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市井小店中,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家具。明式家具在宋代家具发展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去粗取精,使家具事业得到了科学的发展。

    2、明初手工业的繁荣对明式家具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明代初期,手工业工人的地位有了改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各种工艺技术的专门书籍陆续出现,其中以明代黄成所编着的《髹饰录》为代表,书中全面论述了漆工艺的历史及工艺、分类和特点,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古代漆工专着。

    3、海外贸易为明式家具提供了物质条件。明代前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沿海地区手工业的繁荣,各种科学技术的发明与使用,给海外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大批优质木材源源不断地运到中国。

    4、住宅与园林对家具的影响。由于商品经济的繁荣,许多大、中城市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统治阶级为了满足物质与精神上的享受,兴建大量的房屋和园林,相应地就需要大量的不同类型的家具。

    (二)清代家具的历史背景

    清朝初期,延续明代家具朴素典雅的风格。康熙中期后,中国经历康乾盛世,满清皇族为了追求富贵享受,大量兴建皇家园林。家具在造型上、雕饰上竭力显示皇家威仪,讲究用料厚重、尺度宏大、雕饰繁复。各地贵族的私家园林争奇斗艳,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都反映在家具的制作上,使家具有了炫耀富贵的新精神功能。道光以后至清末,中国经历了的劫难,社会经济日渐衰微。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输入,家具的风格也受到了影响。

    二、风格特征

    (一)造型

    明式家具造型多为简练,以线为主。严格的比例关系是家具造型的主要基础,对于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比例问题,处理得当,造型与功能要求相符。家具的线脚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吸收了其他工艺美术的线脚,在传统技法上进行提炼。

    清式家具造型凝重,形式多样。清代家具变肃穆为流畅,化简素为雍贵,把清新典雅的明代家具衍化转换成繁缛富丽的清代特质。

    (二)用料

    明代家具与清代家具在使用材料方面,受到社会环境、生活习惯等影响,存在大的差别。明代家具的用材,以黄花梨为主,紫檀、鸡翅木等品种为辅。这些高级硬木都具有自然的色调和纹理,在制作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形成特有的审美情趣。

    清代家具用材以紫檀木为首选,其次为黄花梨和鸡翅木,许多黄花梨家具染成深色。用料讲究清一色,各种木料不混用。

    (三)装饰

    明代家具的装饰手法丰富多样,家具的装饰与结构是一致的。牙口、牙条、雕刻等不是另外的附加物,而是与整体融会在一起,成为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明式家具中,雕刻艺术常以很小的面积,点缀在最适当的部位上,与大面积的素件形成强烈对比,使家具整体显得明快简洁。雕刻的题材相当的广泛,在家具上常以动物、植物为主,也包括其他样式,如栏杆、凤纹、云头、云水等。

    清代家具以装饰取胜。雕、嵌、描、绘、镶金等工艺精湛高超,巧夺天工,且题材丰富。清代家具将吉祥寓意作为主要纹饰,真实反映了各地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常用的图饰有龙纹、蜗纹、凤纹、莲花纹、梅花纹、鱼纹等。雕刻手法运用浮雕、圆雕、透雕和线刻。

    (四)类型

    明式家具的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按照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椅凳类、几案类、橱柜类、床榻类、台架类、屏座类。

    1、椅凳类——长凳、坐墩、椅。

    2、几案类——炕几、条几、茶几、平头案

    3、橱柜类——箱、柜橱、闷户橱、架格

    4、床榻类——榻、罗汉床、架子床、暖床

    5、台架类——面盆架、巾架、衣架、灯台、镜架

    6、屏风类——围屏、插屏式

    清代家具的按照使用功能的不同归纳为椅凳类、桌案类、床榻类、柜架类。

    (五)其他

    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非常科学,吸收了我国古代建筑大木结构的优点,做法巧妙灵活,牢固耐用。种类包括:格角榫、明榫、通榫、半榫、长短榫、燕尾榫、套榫等。

    清代家具发展到乾隆时期,逐渐形成民间工艺和宫廷工艺两个体系,前者淳朴自然,后者矫饰雕琢。又因国土辽阔,构成不同的地域特色,大致分为苏作、扬作、宁作、晋作、徽作、京作、广作等流派。其中以苏作、京作、广作为代表。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明清家具的影响

    中国古代艺术受到儒道两家的影响,儒道两家分别代表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儒家美学认为美在于中庸,中庸就是要把握事物的度,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对于艺术品来说,表现应该是适度的。明式家具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在家具的装饰方面充分地把握"度"的概念,装饰纹样简练质朴,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而清代家具是统治阶级的要求进行制作的,完全抛弃了儒家思想中庸的内容,任意装饰。

    明清家具的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上浓重的一笔,并且把中国的艺术风格发挥到及至。明清家具,是中国象征设计文化的传统,它可散射的空间外延形式与内涵依然广阔和丰厚。对于明清家具的装饰研究,旨在将传统古典的设计元素,通过摸索、创造性的发展,运用到现代的家具设计教学中。

    参考文献:

    [1]胡德生.明式家具的装饰[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01).

篇4

近年来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我国的资本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良好的市场机制避免了股票价格与企业价值的偏离,使得两者趋于一致,因此,股票价格在有效的市场中能很好的反应企业的价值、准确估计企业价值。但我国证券市场因为起步晚,相关的约束机制、竞争机制和监管机制都还不健全,存在一定的投机行为,使得股票价格与企业价值存在一定的脱离行为,影响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于是,很多证券市场投资主体根据企业的股利政策和企业价值选择投资对象,偏向于价值投资视角进行投资。 近期,我国证监会从树立回报股东的意识、细化分红政策和提高分红过程透明度等角度对上市公司分红政策进行修订,同时在2012年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有关事项又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目的是规范股票市场,使得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更加的透明,投资者也能得到稳定的回报。目前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很多是从我国股票市场的反应等方面,研究对象一般也是全部股票或者制造业,而采掘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讲,有一定的特殊性,尤其像一些采掘业中的石油类上市公司是国有控股的,这些企业是否还会具有传统股利政策的一定特征,其股利政策和企业价值之间是否还存在关系,是否具有生命周期特征等一系列问题,将在本文予以分析。 而且据新浪财经数据显示,采掘业2011年度分红公司比例大于50%,比例远远超过其他行业,紧随其后的是农林牧渔业、机械设备仪表业、造纸印刷业、建筑业。并且采掘业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产业,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的价格变化,采掘业发展经历了起起伏伏的周期,生命周期的特征也相对比较明显,因此,本文选取采掘业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 Lang和Litzenberger(1989)依据托宾Q值的大小,分析1979年至1984年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年报数据,根据Q值与1的大小将这些公司划分为财富最大化者和过度投资者,其中财富最大化者Q值大于1、过度投资者Q值小于1,通过研究对于不同企业股利政策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得出:上市公司股利在不断的变化中,向投资者传达的是过度投资的信号,此理论对股利政策模型中成本理论有支持作用。 LLsv(2000)指出在一些国家内,对企业的投资者保护较强,这些国家的公司如果拥有高成长性,则会更少的发放现金股利。因为股东利益在这些国家能得到很好的保护,股东也愿意放弃现在的现金股利为了企业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一个国家如果拥有很好的投资者保护机制,那么企业的资源配置也可以得到有效的优化,股东对于高成长性的公司更倾向于增加投资,而对低成长性的公司则会增加股利。

(二)国内文献 刘星(1996)发现,企业的内、外部因素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内部因素主要是指当前的盈利水平,外部因素主要是股权结构。佟岩、陈莎莎(2010)研究发现,不同上市公司企业价值是不同的。 鞠洋(2011)发现,企业处于创业和成长期时,为了抢占市场,增加销售量,获得更好的投资机会,实行低现金股利政策,偏好把利润作为留存收益,满足未来的发展需要,使得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处于成熟期时,企业产值增长减缓、获利能力强而且稳定,企业偏向于向回报投资者,支付现金股利来减少成本。处于衰退阶段时,因为销售额和市场份额的下降,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会支付较高的现金股利。 肖作平(2003)得出Tobin's Q 值与股权集中度成显著正相关,而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其他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差成显著负相关;国家股比例与公司价值关联不是很显著。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一般来说,处于初创和成长期的采掘业上市公司,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一般不支付股利或者支付的股利很少,把节约下来的资金用来满足日常经营支出和继续投资的需要,而处于成熟期的采掘业上市公司,生产经营相对比较稳定企业倾向于支付股利,所以,提出股利政策与RE /TA呈正相关。为了更方便研究,本文把采掘业的股利政策用是否支付股利来作为指标,于是假设1又可以转化成需要检验是否支付股利与RE /TA相关,其中,我们进一步定义支付股利为1,不支付股利为0,即:定义= 1(支付股利);0(不支付股利)

假设1:股利政策与RE /TA呈正相关

本文用生命周期理论研究我国采掘业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时,也想同时研究股利政策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应该指出的是,企业在不同时期采取的股利政策不同,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较为复杂,也不能一概而论,于是提出是否支付股利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因为一般来说,虽然现有的理论,如“一鸟在手”理论不够完善,但是现实中,绝大部分的投资者持有股票是为了获取利润,而且,也只有那些经营业绩好、企业价值高的采掘业上市公司才能发放股利。虽然有些企业经营业绩差的上市公司也可以模仿,但是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上,他们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因此,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支付股利的公司价值高于不支付股利公司的价值。

假设2:支付股利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

采掘业上市公司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内采用不同的股利政策,并且把股利政策作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以此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在本论文中仅分析企业价值与股利政策的内生关系,因此提出假设3。处于初创和成长期的采掘业上市公司,生产时间相对较短,发展并不成熟,企业价值也相对较低;而处于成熟期的企业,生产经营相对比较稳定,获利能力也较大,企业价值相对较高,所以,认为采掘业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和RE /TA呈正相关。

假设3:企业价值和RE /TA呈正相关

(二)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本文按照CSRC行业分类指引,在沪深两市交易所挂牌上市的采掘业上市公司共63家,其中包括煤炭采选(具体细分为煤炭开采、煤炭洗选及采掘服务)、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矿采选,272个样本,研究时间段为2007年至2011年,共5年,数据来源为新浪财经、CSMAR 数据库以及各公司年报。为了保证数据的代表性与有效性,对数据进行如下的筛选,原则如下:剔除所有的ST、PT的上市公司,因为这些公司连续亏损,其股利政策已经不能反映股价的波动状况和公司的真实价值。对于采掘业上市公司同时发行A股和B股的,只研究A股数据。文中数据选取采掘业63家上市公司2007年至2011年的数据,数据的来源选自上市公司年报和CSMAR 数据库,其中股票股利或现金股利金额为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或中期财务报告中发放股利的合计总数。

(三)变量定义 (1)RE /TA。衡量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可以使用指标RE /TE 或RE /TA,其中RE 表示留存收益,TE 为总股本(所有者权益),TA 表示总资产,RE /TE 表示在所有者权益中企业内部的资金占投入资本的比重,在以总资产的大小来衡量的企业投入资本多少中,RE /TA 就表示,留存收益的占比。如何对采掘业上市公司所处的生命周期进行划分,本文采用RE /TA 指标进行衡量,在财务理论中,如果RE /TA 比率越高,表明企业越是处于成熟阶段,因为企业经历了一段时间经营以后,投资机会会逐渐的减少,但是自身留有很大一部分的留存收益,企业要想减少成本,需要发放现金股利。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要想判断我国采掘业上市企业的股利政策是否具有生命周期特征,只要检验:我国采掘业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RE /TA 是否正相关的,即如果RE /TA 越大,企业则更倾向于支付股利。(2)企业盈利能力(ROA ): 本文使用总资产报酬率这一指标来衡量,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一般更容易于发放股利。(3)企业规模(Size):对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取其自然对数来衡量,一般来说,企业规模对企业价值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4)企业价值:根据上文分析用TobinQ 值衡量。(5)盈利能力用每股收益(EPS)来体现,盈利能力越强,表明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越多,公司发放股利的自由度也就越大,股东一般会得到更多的现金股利。(6)收入增长率用SGR表示,为了更好的衡量企业价值,加入主营业务收入这一指标。变量定义见表(1)所示。

(四)模型设计 为了检验股利政策与企业的生命周期是否存在关系以及股利政策和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建立如下两个回归模型:

其中为了解释假设1和假设2,构造模型Ⅰ:

Logit=α0+α1TobinQ+α2ROA+α3LnA+α4EPS+α5SGR+ α6RE/TA+α7X主营业收入+ε1

模型Ⅰ中因变量Y 为是否支付股利,解释变量为RE/TA 为留存收益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TobinQ 用来衡量企业价值。 为了解释假设2,构造模型Ⅱ:

TobinQ=β0+β1ROA+β2Lna+β3SGR+β4SGR+β5RE/TA+β6X主营业收入+ε2

模型Ⅱ中因变量为企业价值,解释变量为RE/TA 为留存收益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

四、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是对主要样本采掘业上市公司2007年至2011年共5年的数据进行的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采掘业上市公司的TR/TA极小值为-0.993,极大值为9.4906,平均水平为0.3054,标准差为0.7175,说明采掘业上市公司的TR/TA差异较大,其处于生命周期的阶段也是不同的。采掘业上市公司的托宾Q值极小值为0.6777,极大值为11.40,平均水平为2.172,标准差为1.50839,也同样说明采掘业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差距比较大。把支付股利公司和不支付股利公司的数据均值拿出来进行比较,从表(3)中可以看出支付股利公司的留存收益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为0.3455,不支付股利公司的留存收益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为0.2839,而且留存收益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在回归中的系数大部分都为正,说明支付股利公司的留存收益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要大于不支付股利公司。支付股利公司的企业价值为2.032,略低于不支付股利公司的企业价值2.4342,这与美国上市公司的情况基本相同,可能是由于企业在实际支付股利时减少了企业价值。而且支付股利公司的总资产取对数为10.906,大于不支付股利公司的总资产取对数为10.124,换成总资产原数,支付股利公司的总资产为8.05E+10,大大高于不支付股利公司的1.33E+10,因为企业随着盈利水平的增加使得企业资产得到增加,使得支付股利公司的盈利能力大大高于不支付股利的公司。

(二)相关性分析 (1)股利政策与RE /TA、企业价值。对模型中的各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在表(4)中可以看出是否支付股利和RE /TA,也就是企业的生命周期呈正相关,并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是否支付股利和企业价值负相关,同样也是在5%的水平上显著,并且与总资产报酬率、每股留存收益在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系数都较小,且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值均小于10,说明解释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不严重,不会对多元回归结果产生影响。(2)企业价值和RE /TA。从表(5)中各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来看,企业价值和RE /TA,也就是企业的生命周期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因为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系数都较小不会对多元回归结果产生影响。

(三)回归分析 (1)股利政策与RE /TA、企业价值。表(6)可以对假设1进行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从下面可以看出是否支付股利与RE /TA正相关,且对应的概率P值为0.004,,说明否支付股利与RE /TA结论是显著的,假设1通过了检验,我国采掘业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生命周期是正相关的,该结论与描述性统计的结论相一致。因为一般来说,处于初创和成长期的采掘业上市公司,虽然其销售增长率很高,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现金,所以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一般不支付股利或者支付的股利很少,把节约下来的资金用来满足日常经营支出和继续投资的需要;而处于成熟期的采掘业上市公司,外部市场稳定,风险降为最小,企业稳定发展,成长性较好,使得采掘企业的经营到达鼎盛,而生产经营的相对比较稳定,使得企业更倾向于支付股利。对于假设2,从表(6)中可以看出是否支付股利与托宾Q值(即企业价值)正相关,对应的概率P值为0.024,是否支付股利与托宾Q值线性关系显著,假设2通过了检验,我国采掘业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是正相关的,该结论与描述性统计的结论相一致。从假设2 的结论中可以看出,我国采掘业上市公司是否发放股利与其经营好坏密切相关,现实中采掘业上市公司一般经营业绩好、企业价值高的采掘业上市公司倾向于发放股利;而那些经营不善、企业价值相对较低的企业,一般倾向于不发放股利。我国采掘业上市公司虽然采取的股利分配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很多企业把支付现金股利作为主要形式,在2007年达到45%,一直处于逐年上市的态势,尤其在2011年高达63%,远远高于其他几种分配方式,同时,相比较其他行业,采掘业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率还是较高,股利政策也相对稳定和连续,这些特征都使得我国采掘业上市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股票价格,也使得企业价值有所提高,这些对采掘业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有利的影响,反之,企业价值的提升,也使得采掘业上市公司进一步发放股利。其他的变量可以看出否支付股利与总资产、主营业务收入相关性不显著,是否支付股利与总资产报酬率正相关,回归系数显著性t检验的概率P值为0.031,小于显著性水平α的0.05,说明是否支付股利与总资产报酬率相对显著;是否支付股利与营业收入增长率负相关,但是统计意义不是很显著;是否支付股利与每股留存收益正相关,且线性关系显著。(2)企业价值和RE /TA。从表(7)对假设3进行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得出托宾Q值(即企业价值)与RE/TA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则说明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两者之间的统计关系结论是十分显著的。采掘业上市公司的发展根据前文的分析,可以分成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在完整的阶段中企业经历了一个从较低阶段向更高阶段跳跃式或者连续式的过渡,使得采掘业上市公司得到了持久的发展。随着产业链的不断整合和良好的经济环境,推动采掘业上市公司各个企业的资本回报不断地提高,营业收入、主营业务增长率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企业价值也得到了逐步的增加,各企业资本回报率也远高于同期国内上市公司ROE的平均水平。随着我国采掘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经进入成熟期。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国际原油价格的下降,煤炭等资源出现了价格的下跌,采掘业上市公司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使得步入衰退期的企业价值逐渐的下降。其他的变量可以看出,随着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的增加,带动企业经营效益,使得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也随之增大,但是根据研究结果显示,相关性并不是十分显著,而企业价值与总资产、主营业务收入等其他指标呈若相关或者不相关。企业价值与总资产报酬率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回归系数显著性t检验的概率P值为0.001,小于显著性水平α的0.05,说明企业价值与总资产报酬率十分显著;企业价值与每股留存收益在1%的水平上正相关,且线性关系显著。

篇5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孩子从小在家庭中接受生态文明教育,从小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长大进入社会后使环保成为自觉的行动。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的家庭教育中,都十分重视父母的引导作用,身教大于言传,家长以身作则,以榜样的力量率先垂范,做孩子行为的先导,这种无声的隐形教育方法,往往比说教更有效果。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家长把孩子“成才”作为教育的目标,在西方家长把孩子人格的完善作为教育的目标。中国家长望子成龙,把学业有成当做成功的标准,忽视孩子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而国外教育更看重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和人格的健全。所以我们看到在国外很多孩子很小就知道爱护环境,用过的垃圾即使附近没有垃圾箱,也会自己揣到兜里,走很远的路扔到有垃圾箱的地方。  

 在中国由于学业压力大,孩子出去接触自然,参加实践的机会很少,孩子在家庭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多是父母的言传身教或者电视媒体宣传。俗话讲“实践出真知”,在国外,家长很重视让孩子参加实践活动,社会上有很多专门的环境教育基地,孩子可以在父母的代领下参观农场、自然博物馆、污水处理厂等,让孩子在观赏与玩耍中掌握生态知识,了解我们生存的环境,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二)中外家庭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经验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生态文明教育对孩子生态思想的确立有重要的影响。中外家庭生态文明教育基木经验如下:   

 1、家长做孩子的榜样,发挥示范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师。每一个孩子都是“小小观察家”,他们会观察父母的言谈举i1=,然后进行模仿,形成习惯。因此家长要树立榜样作用,用自己一点一滴的行动感染孩子,帮助孩子形成受用终生的环保习惯。   

2、寓教于乐,在实践中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孩子在低龄阶段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重复的说教不易于孩子理解,在家庭游戏或者外出实践中渗透进环保的思想,让他慢慢理解保护家园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3、在家庭与学校之间建立联系,使家长更好的教育孩子。通过学校培养家长,学校根据家长的需求制定教学计划,满足家长的需求,学校教育家长如何在家庭教育中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有效的提高孩子的环保意识。  

 4、抓住每一个生活场景,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庭教育具有及时“知子莫过父,知女莫过母”,父母在和孩子的朝夕相处中,对孩子的脾气、秉性最了解不过,孩子也会随时和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利用各种生活场景对孩子不合适的做法及时予以纠正,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生活习惯。  

 (三)中外家庭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  

 由于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我国和国外在家庭生态文明教育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借鉴国外的优秀做法,弥补我国在家庭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不足,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家长应加强自身素质,为孩子树立环保的榜样  

 家庭教育是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家长以榜样的力量去引导孩子,要想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首先要具备一定的环保知识,自己以身作则,从生活常识入手,引导孩子知道保护环境的道理。家长应充分利用]’一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资源了解我国的生态现状,增加生态环保知识,加强自身素质。家长具备良好的理论素质,在口常生活中会更好的引导孩子从细微小事中付诸行动。  

 2、家长也鼓励孩子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长环保知识   

家长不应把学习好坏作为成才的标准,要更注重孩子人格的完善,家长应多和孩子一起参与实践活动,周末带孩子到公园游玩,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水厂、图书馆等,在玩乐中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了解自然的奥秘,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家长还应与孩子一起参加环保志愿活动,让孩子在动手中了解一些环保的做法,在服务社会中体会乐趣。  

篇6

【关键词】范式转换角度 全生命周期 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管理在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具有着十分重要实际性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工程造价管理而言,其本身的一些理论也需要进行改革,如何面对在新理论改革下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成为了当下比较热议的一个重要话题,目前来说吗,针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有很多,并且都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笔者在对这些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汇总后,进行了进一步的整理,并且相应的将自己在该方面的认知进行融入,基于范式转换视角下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一、范式及范式转换

(一)范式

所谓的范式实际上指的是一个理论或者是一个定式,其所支持或者是支撑的研究学者相对来说较为广泛,得到了其共同的认知和理解,例如工程造价管理来说,现今的范式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主要以“保质低价”为主,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在工程成本上进行合理控制和管理。

(二)范式转换

相比较范式的概念而言,“范式转换”的概念更为深刻,其主要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对原有范式的研究内容进行重新定义和规范,形成的一套新型统一化理论,能够被学者或者是使用者理解和赞同的理论,这个过程,被称之为“范式转换”,对于范式转换来说,其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比如建筑工程方面的理论革新和实践,工厂生产概念的换新和应用,都属于范式转换的一种实体化显现,对于时代来说,其是在不停的发生着变换,因此“范式转换”形式的产生绝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现象。

二、范式转换角度下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一)范式转换角度下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原则

对于工程造价管理过程而言,其最终的目的是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施工的投入成本,这样的目的恰恰也是范式转换角度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原则,但是相比较以往的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管理而言,所进行的范式转换过程还需要遵循以下两点:

第一点,转换合理化,作为的转换合理化实际上并不是广泛意义上的理论革新标准,而是只在实际的理论应用过程中,对现有的工程情况进行了解,对应该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各项化转换,充分发挥新的管理手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特殊能力完善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管理。

第二点,范式认同原则,面对现今层出不穷的新兴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如何在其中进行范式认同,是目前来说比较困难的一个问题,同时,对原始的管理理论舍弃和新管理理论的实施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于范式理论而言,其所需要保证的并不是对于原有管理理论的摒弃和废除,而是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和改善,只有保证范式认同程度达到更为高的标准时,才能够对这些理论进行实施。

(二)范式转换角度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

全生命周期内,工程造价的控制,其本身就涵盖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影响因素直接决定着全生命周期内工程造价的最终成效,而对于范式转换下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而言,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也是其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之一,因此,想要在全生命周期内对工程造价管理进行范式转换,其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是问题的解决,第二是新理论的实施。

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进行完成的,要想保证范式转换角度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更加科学合理,是需要将不确定的工程造价管理影响因素进行调整,为范式转换角度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打下更为坚实稳定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范式转换角度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内容的应用风险,同时,还能够大大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成效。

新理论的实施:理论的实践性建立在实践方案的制定,只有对原有的建筑工程方案中将新理论作为整体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核心,才能够保证范式新理论的完美应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单单要注重对范式新管理理论的应用,还需要不断的进行总结,找到新理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然后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进行整改,如此一来才能够保证范式转换角度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符合范式转换角度下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原则,进而达到最终的工程造价管理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管理的研究过程中,这种理论上的范式转换必将带动整体的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随着新兴理论的提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范式理论逐渐的被推广和应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工程师们或者是学者们做的就是对这些范式理论进行掌握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在建筑工程行业,其所管理的具体内容能够符合这个时代的发展特征,进而形成更好地管理体系,为人们建造出质量优异,成本更低的商业化和家庭化建筑,同时,通过这些范式理论的提出和应用,还能够大大的增强我国的整体经济收入能力,促进我国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嵇建功.建设单位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基于项目治理和内部控制视角[J].新会计,2013.

[2]李坚.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在电网项目中的应用探索[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篇7

关键词:浅谈提升 课堂语文味 有效方法

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学情不同,就语文教学这一块来看,因为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状况的影响和制约,使得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强――学习的自我需求意识不强,而导致阅读的动力不足,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浓。这就要求农村学校的语文老师要在语文课堂的语文味上下功夫,才能有效保证语文教学质量得到应有的提高。

什么是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呢?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专家张鹏举先生《语文课堂需防“飘”而不实》一文的如下一段话来诠释“语文味”这个概念是在合适不过了。张鹏举先生在文章中说,“语文味就是文化味,即语文课堂文化。就是力求在课堂上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这种浓郁的文化氛围――文化味体现在“课堂的目标定位,课堂内容的取舍;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在教师的仪态风度、言谈举止”。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文化味还体现在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方面。何为语文素养呢?《人民日报》记者赵婀娜在《呼唤大语文:重知识到素养》中是这样诠释的:教师的素养包括其思想水平、道德品质、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知识视野、智力发展与个性人格在内的复杂构成。笔者认为,语文教师扎实的语文教学基本功是教师语文素养的外在表现,而扎实的语文教学基本功就是指对文本的解读功夫,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诵读功夫,达到或接近书法水平的板书功夫,准确生动妙语连珠引人入胜而不乏诙谐幽默感的表达和表演功夫等等。

而现在农村学校语文课堂的状况又是怎样的呢?从教30多年,听过数不清的课,包括教研课、公开课、优质比赛课。给我的感觉也是:由于受应试教育和不科学评价机制的影响,语文课上得不扎实、不饱满,或如断线的风筝,或似脱缰的野马,或若山中云雾。就教学方法而言,忽略了我们祖先创造和积累的汉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就教学内容而言,忽略了语文中蕴含着的博大恢弘的中华民族文化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课堂上,老师的板书少了,代之以放映幻灯片的多了;老师范读少了,代之以名家朗诵录音多了;走出教室观察社会体验生活、观赏自然少了,在教室观看电视视频多了。有的一堂课像放电影一样热闹非凡。这些就是语文课堂文化味缺失的表现。

要改变农村学校这种缺少语文课堂文化味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是评价体系的改革,对语文教育质量的评价不能唯分数论,而是要将基础知识情况和应用所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结合起来,即基础知识和技能结合考察。前者通过卷面考试而测定,后者则可通过诸如书法比赛、朗诵比赛、作文竞赛等等活动进行。要将两种考察测试合理结合,才能真实反映语文教学质量,才能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第二是从语文老师自身建设入手。语文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比如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朗读示、范规范的板书示范等,因为这些可以看出老师的修身养性、品德的造就。语文老师要有善于研读《课标》、善于学习教育理论文献和教育经验文章、善于研读文本、善于研读学生的习惯,这样来炼就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功夫,这样才不致因为对文本偏解、旁解、肢解而导致课堂散而无神、方向失控,才不致课堂浅而无根、脱离传统、乱而无序、不得要领。语文老师要有幽默感和丰富的肢体语言,这样可以适时地、有效地调节过于紧张和严肃的课堂氛围。语文老师的基本功扎实了,在课堂上才能如“庖丁解牛”般得心应手,使得课堂充满文化味。

第三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着手,如果学生没有积极地参与,那么课堂的文化味是体现不出来地。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一是怀揣着一颗爱心走进课堂。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著名教育家张永春也有一句名言:“有爱才为教育,用自己的爱心浇灌学生的成长”。这些名家名言都强调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老师不但要给予学生以博爱,还要虚心向自己的学生学习,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曰:“如果你不肯向你的学生虚心请教,你便不知道他的环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民主的教师,必须具有:(―)虚心;(二)宽容;(三)与学生共甘苦;(四)跟民众学习――这听来是很奇怪的,其实先生必须跟胆小孩子学,他才能了解小孩子的需要,和小孩子共甘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老师当亲人当朋友,这样才会喜欢你上的课,才会喜欢学你传授的知识,这就是“亲其师信其道也”。二是语文老师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并经常跟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引导学生读古今名著,使其从中得到熏陶和感染。三是语文老师要坚持“下水”――凡是要求学生写的作文、练习老师都应先写,在指导学生时才容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样,因为有老师的榜样和示范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容易调动起来了。四是要注重校本课程的研究,充分把地方文化资源渗透到课堂之中,带领学生了解地方人文历史文化。培养学生介绍本地的历史名人,名山圣水的能力。因此,要求老师要克服“精英教育”思想,要公平公正的对待学生的学习,抽学生读课文也好还是上讲台写字作讲演也好都要注意关照中等生和差等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风采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体验自己成功的喜悦的机会。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负担减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就提高了。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习习惯;口语交际;课外阅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 “教育是什么,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了好的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 ”古往今来的大量事实证明,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尤其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要靠老师把知识教给学用一辈子,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知识更要学生自学,靠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自觉体会、学习。 下面我从学习习惯、口语交际、阅读等几个方面浅谈我的做法。

 

一、书法教育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展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书法作为学生的一项重要基本功,越来越受到重视。 我校是民族地区的农村小学,我校的特色是“少年宫”。为了提高学生的书写,我校开展了书法兴趣小组。在写字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对学生进行坐姿要领、执笔姿势、运笔技巧以及汉字的笔顺、间架结构等知识的传授。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在平常教学中,我也注重孩子的书写,我们开展书写竞赛活动,教室里专门设计了评比栏,这样既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又提高了书写能力。

 

二、培养认真听讲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听的过程。 为了培养孩子上课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我会在上课之前讲一个故事或者一个笑话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在上课的时候我会让孩子们认真听其他孩子回答问题,看是否有补充;哪怕是读书,我也会让小老师进行点评;现在我们的网络很发达,我们还可以听范读,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目、语段,尤其是古诗词进行音频播放,或者教师配乐范读。在板书时我会让孩子边听课边归纳,同时教师上课时,要精神饱满,语言生动有趣。 总之,教会学生们认真听讲。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作为语文教师,我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一)建立和谐课堂,让学生大胆的说。

孩子是天真无邪的,通常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但是作为农村小学生,看的书很少,视野不开阔。 加上天生的腼腆,所以有话不敢说,我在教学中想尽办法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学生们大胆的说。假如他们对书上的话题不感兴趣, 我就改一些我们熟悉的事物来交流,让学生们有话说。 久而久之,不但培养他们说话的信心,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在最近的群文阅读课上,我们班上的学生回答问题积极,创编寓言故事新颖,口语表达能力强,这让我倍感欣慰。

 

(二)在教学中利用教学资源,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让孩子们喜欢说,大胆的说。首先要让孩子喜欢语文这门学科, 现在教材中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可以很好地利用资源。有了图片,孩子们能更直观的感受,用心灵去体会。比如在上《触摸春天》我首先让孩子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公园里看到的景色,然后让学生说。有的学生说看到的是万紫千红的世界;而有的学生说是看到了高楼大厦。 我让学生评价,学生说高楼大厦是城市建筑。 为了说服孩子,我利用多媒体,收集图片让孩子们看,学生们此时争先恐后的回答,这样就克服他们无话说,不敢说的心理,也不再是一问一答式的回答。 课堂变的活跃,教师也很轻松。

 

(三)恰当的评价,激励学生交流。

在口语交际课上,评价就像一根指挥棒,引导着口语交流的反向,表达习惯的养成。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口语交际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以来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也就势在必行了。那么,教师应如何在课堂中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呢?

 

(1)评价要突出激励性。

在我带的班级里,大部分学生都喜欢说,他们对口语交际有着浓厚的兴趣,课堂中有着极大的争强好胜心理,讨论、回答问题时爱表现自己,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是一部分学生胆小内向,口语交际时缺乏自信,不敢参与交流互动,这就需要教师以激励的方式进行评价。对于交际能力强的学生要鼓励他们不断完善自我, 挑战自我,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对于交际能力弱的学生,要悉心呵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哪怕只是取得了点滴的进步和成绩都应该予以充分的肯定。当然,表扬和赞许并不是无原则的,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激励技巧,使表扬和赞许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进步的有效方法。

 

(2)评价语言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除了采用上述鼓励性评价方式外,还要注意评价语言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同样表达赞美, 可以用不同的词语和句式来表达。 比如,“好” “好极了” “棒极了”等。 此外,尽可能多采用感叹句或问句进行表扬,加深学生的印象,引起学生的自豪感。 如: “说得多好哇! ” “多形象哪!” “是吗,真的像你说的这么美吗?评价时还可以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以往的表现进行纵向比较,发掘出学生的进步,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在关注自己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从而增强自信心,更加愿意与老师沟通。 这样教师把握口语交际教学的自身特点和规律,从人为的僵死的考试框架中解脱出来,从静态的单一的局部检测中跳出来,多维地动态地评估检测,有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自学能力以及后续学习起着重要作用,甚至将终身受用。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提出: “学习语文的目标就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的习惯。”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他们以后的学习、 生活和工作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实践告诉我们,不要忘记为阅读教学打开一扇窗,让新鲜的、丰富的、充裕的空气得以流入课堂,让轻松的、活跃的、和谐的气氛永驻教室。 打开了这扇窗,学生就能领略与观赏到窗外那更多更美的风景,外面的世界无限精彩。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该怎么做啦!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作文一名乡村教师要激发学生阅读名家名著的兴趣,实在是一件不易的事情。 现在不少学生对名家名著知道的不多,有的只知其书名,不了解其内容,有的甚至连书名都不知道。 为此,语文教师很有必要向他们介绍中外名著,在寒假里,我要求学生必须读一本名著,开学之后谈一谈自己的看书心得。 这样使学生知道这些书的内容是健康的,语言是美的,情节也不逊于言情武打小说与漫画故事,使他们对这些书产生阅读兴趣,主动去读。在上学期间,我给孩子推荐课外书, 本学期我给孩子们推荐了《狼王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上下五千年》等书。 每天要求学生看课外书,提高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

 

(二)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我校是一个特别注重校园书香氛围的学校。 我们修了读书长廊,让学生随时都有书看;每天中午开放图书馆,给孩子提供读书的机会,场所。 营造相应的氛围,使孩子的内心世界不断受到这种意识的提醒和冲击,这样才能在孩子的脑海中留下烙印,由无意注意逐步形成为有意关注。 另外,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利用廊柱张贴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利用展窗开设读书交流园地,让孩子们一走进校门,马上就会被一股浓浓的书香气息所包围。 各班的图书角也装满孩子们喜欢的好书等,让孩子们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三)开展多样化的读书比赛。

为了使学生养成爱读书、多读书的习惯,关键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始。我利用早自习让学生讲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利用班会课经常组织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读比赛以及“我最喜爱的一本书”等活动,让学生从我要他们读转化为学生自己要求读,启发学生爱读书;久而久之,学生爱读书、多读书的良好习惯就会逐渐养成。“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的这句名言,形象地说明了书籍对推动人类文明的作用。 一个爱读书的人,必定是一个文化素质较高的人;一个爱读书的民族,也必定是一个文化素质较高的民族。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人终生的宝贵财富,也是他终身学习的坚实基础。如果我们要实现我们心中的教育理想,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学到真正的知识,而且学得比我们强,我想,我们需要并且能够做到的,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帮助他们从热爱读书和主动读书开始,从小就做一名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的新时代少年。总之,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需在坚持不懈的反复练习中养成,没有耐心和恒心就无法收获成果。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必须从点滴做起,不断积累,良好的习惯就会逐渐形成。我相信,小学生如能形成这些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必将是“好习惯,益终身”不愁学不好语文学科。

 

参考文献:

[1]王春梅. 《在情境中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小学语文教学 2002.8)

篇9

关键词:语文;促进;个性发展

个性发展,包括个体的自我意识、主体地位、个性心理品质及个性特长的发展。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的研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当前形式下学校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世界著名教育家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已日益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思想日渐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人生经历的不同会使不同的语文教师对阅读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产生不同的理解。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引下,教师应该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去面对教学、面对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以发展学生的个性达到学生全面的和谐统一,只有如此,我们的学生才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一、重视个性差异,促进学生发展

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思维方式的千差万别,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过程中避免一律性,加强针对性,提供选择性,教师可以通过暗示、鼓励等方法,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能力,并经常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同时,还要注意尊重学生的意愿,让他们自己选择需要。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如果能在轻松、活泼、融洽的民主氛围中,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便会逐渐成为具有大胆精神、个性丰富的人。

在教育界,大家都知道这个片段:一位前辈上公开课,小朋友都高举小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可总有学生是不懂的,为什么大家都举手?原来,老师事先与学生们约定,如果小朋友回答得出,就举右手;如果这个问题不懂,那就悄悄举起你的左手。我们都知道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每个人有生理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是爱因斯坦,每一个孩子都有缺点,都会犯错,有时他们更需要你的呵护,需要你为他们隐瞒缺失,就好像一个妈妈为她尿床的孩子悄悄洗了被单。

《学记》上有一句话叫做“强而弗抑”,就是要让学生尽力钻研,而不是要压抑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要实行民主教学,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机动灵活的方法,做好学生的激励鼓动工作;教师要善于做击浪之石,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高尚是道德情操,激发学生以求知欲为代表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动性;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引导学生去发掘、去发现、去摘取、去运用、去创造;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置疑,发表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树立自己能学好的信心和勇气。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学习,向学生传授适合的读法和学法,在学生自学能力不及或功亏一篑时予以帮助,使其度过难关。

二、拓宽阅读空间,丰富个性内涵

当今社会,“快乐阅读”成为时代的主题。肖川博士说过,一个教师的文化底蕴,不仅决定着他理解、驾驭教材的能力,决定着他参与课程开发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只有教师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创造一个丰富的课堂,才能带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才能让学生在广阔的精神空间中自由驰骋。教师要想方设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给学生更多的阅读时间,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同时要拓宽阅读空间,让图书馆、阅览室和健康网络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主渠道。教师要善于尊重学生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读书方法要悉心指导,强调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养成写读书体会的好习惯。另外,要丰富阅读形式,提高阅读兴趣,使阅读常态化、制度化。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呢?教师要在文化积累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对课文的认知和感悟,并将自己的感悟融入到了教学之中,对学生回答的点拨要有高度,小结的语言要有感染力,要将学生的情绪、思维与文章的理解感悟紧紧联系来。从而体现心与心的对话,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将语文学习引向深入。只要我们拥有了高超的教学能力,就能演绎出精彩的课堂;只要我们具备了高超的教育智慧,我们才能为每一节课设计一个亮点,点化一道风景。

教师只有把大脑浸染在快乐的历史长河中,潜心于中外教育家名著经典内,观念才会创新,课堂才会焕发活力,教学才会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凭着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原隐藏在文本下的文化内涵,强化并做一传递,从而达到某种教学目的。当然,这一份传递,它要受到语文教师知、情、意、行的影响。年龄、性别、经历的不同都会使语文教师对文本的阅读产生歧义。我们的语文教师是一个个充满生命的个体,有着独特的个性魅力,他们有自己的独立意识、独立人格以及独特的人文素质。所以说,语文课堂的个性化教学是语文教师解读的最好体现。

三、进行开放写作,展示个性丰采

篇10

关键词:校长;思想者;示范者;教育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06-2

校长无疑是学校的主导,是学校的灵魂,也是学校的“名片”。一位校长可成就一所名校,反之亦然,这已成为办学的公理。那么,校长该如何主导学校的发展,成就一所名校?一个成功的校长必定有其独特的人格魅力:理念先进、思想丰盈,身先他人、严以律已,体恤师生、大爱无边……然而,有了个人魅力还未必就能成为名校长。在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中,笔者觉得校长的“名片”上还应标注有“二者一家”。

一、校园思想者

“每一片树叶落下来,都会在大地上留下记忆,每一朵花都要凋谢,但每一朵花都是长满记忆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从曾经走过来的,过去是辉煌的,未来可能是更加辉煌。”

作为校长,首先要努力打造一张校园思想者的名片。校长不能只是教育理论的建构者,而应是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行动者。守住校园研究思考:为什么而做?言为谁而发?行为谁而做?有些校长忙于作报告满天飞;有些校长急于充电到处跑,一学期下来,在学校的时间屈指可数,师生也难得见上几面;有些校长甚至不认识本校的教师。众所周知,学生在校80%的时间要在课堂上度过,80%的课程内容要在课堂上习得。可以说,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主阵地,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最关键、最核心的领域。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智慧碰撞、人格升华的场所,这里流淌着思想,流淌着情感,流淌着生活,流淌着奋斗。校长在校园里待不住、在课堂中坐不下,办学理念何以落地?三级课程领导力、高效课堂建构、评价机制创新等,都应成为校长最重要的必修课。

优秀的校长必须具备把办学理念扎根到校园的能力。只有学校有思想的领导多了,有思想的教师才会多起来,那么,这所学校就会是一所充满思想的学校。苏霍姆林斯基在其52年的短暂人生历程中,做过教师,当过领导,但他给世界教育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他撰写了4部专著,600多篇论文,1000多篇供儿童阅读的童话和小说。他是一位有教育思想、有生活情趣的教育家。我们的校长不也应该努力打造这样一张厚重的“名片”吗?校长应该通过不断努力,使自己成为“校园思想者”,给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以鼓励与自信,并促进他们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成名成家。

二、师生示范者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管理者率先垂范时,教师不用你下命令,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

校长在走上此工作岗位之前,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优秀教师,当下,绝大多数课堂已难觅校长踪影。名师上示范课毫不稀奇,校长敢于接受教师挑战敢于“亮出”自己,倒是颇新奇。敢不敢上公开课是一回事,课上得好不好则是另一回事。教师们所关注的是前者,其不言之意是光说不行还要做,这样的“叫板”既平衡了教师的心理,也刺激并帮助了校长。

如今大多数校长都有特级教师、劳动模范、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类称号,有些校长还是师范院校的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等。校长敢于接老师的“招”,其实就是在践行“身教胜于言教”。道理好懂,事却难做。为何很多校长不愿意以身示范呢?也许是行政角色遮蔽了教育本色,东奔西走、迎来送往、发号施令,久而久之便荒废了业务,失去了走上三尺讲台的勇气和底气。

校长敢于“接招”,其实是范本意识使然。范本就是要求他人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自己不能做到的,不要苛求别人做到。达己方能立人。校长要想发挥范本作用,不能仅当学术的领跑者,更应该当教师规范执行的示范者。这意味着校长不是单独的前行者,而是要和教师一起在教学改革中摸爬滚打,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探索前行。唯有如此,校长才能更明白新课程理念下教与学的行为该怎样转变、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过程该如何把控、教学的路径该如何取舍,也才能体会到课堂转变的艰难,知晓课程改革中师生的实情。如此,校长管理才能言之有理、判之有据,才有宽容之心,避免“不换思想就换人”的简单粗暴的做法。

校长“接招”的过程其实是一种价值引领的过程。在《实践论》中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如此浅显的道理,为何在学校生活中得不到践行?理由虽多,胆识和水平恐怕才是真正原因。

相反,纵然你苦口婆心抑或督促威胁,教师也不会服从的。课堂就是思想场、情感场、生活场、目标场,校长生命在场,教师生命也就在场,课堂就会欣欣向荣;反之,则荒芜凋敝。当课程改革越来越深入时,教师必然会抛出一个个“招”,校长该怎么办?无他,唯敢“接招”也。当校长接过“招”并潇洒地破解,教师就会如影随形,学校成果必然丰硕。

三、平民教育家

现在的“电话”校长、“口号”校长、“跑跑”校长、“面子”校长不乏其人。唯有不断学习、敬畏规律,方能定位人生。有定位才能有地位,如果我们不能好好规划自己的未来,我们的未来就会被别人规划,就永远摆脱不了做傀儡的悲惨命运。

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大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也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首先要评论他的校长。”可见校长的好坏对决定一个学校的成败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校长要热爱“平民学生”。这里说的平民学生是指在学校中占绝大多数的中等生。校园作家对平民学生是缺乏兴趣的,因为他们既没有优秀生那么多的光环,也没有潜能生那么多的问题,在他们身上〖HJ4.2p〗难以寻觅创作的素材,难以找到读者的看点。然而,学校教育工作者不是作家,儿童作家追求的是书籍的畅销,而教师和校长思考的是学生的人人发展。提到教育均衡,很多人便会想到区域之间的均衡,事实上,学校内部的均衡也很重要,这是天天都要面对的均衡,这是更具有基础意义的均衡。如何促进班级之间、学科之间高位均衡,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这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校长必须面对的课题。

校长要关心“平民教师”。这里说的平民教师是指那些默默工作,不事张扬,易被遗忘的教师。这些教师往往不争夺荣誉、不抢着露面、不接近领导,然而他们的教书未必不敬业,育人未必没出彩,工作未必无特色。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些教师更需要理解,更期盼信任,更渴望尊重。校长要走进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解决他们的所难所惑。仅仅关心他们的物质生活是不够的,还要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为他们的专业进步铺设道路,使他们与学校同发展。让这些老师以苦为乐、以教为荣,激情澎湃地上好每一课,诗意盎然地对待每一天,把教育生活当成意蕴无穷的快乐之旅。

校长要接纳“平民主张”。这里所说的平民主张是指相对于教育名家名言的普通教干和教师的教改意见。以实践论的观点看,处于生产一线的工人和技术人员最清楚生产流程应如何革新,处于教学一线的教干和教师最知晓教学过程应怎样改进。人们总是以教育权威人士的言论作为透视教育现状和决定教育走向的窗口,而这种窗口未必经受得了实践的检验,未必得到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认同。作为校长,要重视采集平民教育工作者的声音,而且要努力采集到这种足够量的感受。

作家魏巍曾说过,他在朝鲜战场的每一天都被一些事情感动着,思想感情的潮水每天都放纵奔流着。作为校长,在自己辛勤耕耘的校园里,若每天也被一些事情感动着,激励着,定会引起深深的思考。把这些感动的故事和办学思考一直记下去、写下去,让工作、思考、收获、进步成为人生永恒的风景,也是成就平民教育家的首选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