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2: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创新平台;系统结构;集成管理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2009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专门写入“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近期国务院又批准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这些标志着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战略机遇期,既是一个新的里程碑,更是一个新的挑战。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围绕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目标,继续做大做强电子、石化、制造等三大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海洋高新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是主导产业、高新产业、新兴产业还是传统产业的发展,都需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基础和前提。而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又是推动科技创新、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从而推动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
“十一五”期间,福建省大力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2006年了《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管理办法》,政府财政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建成了一批省级及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究中心,建设了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2011年1月的《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围绕福建省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集群加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及管理,已经成为科技创新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二、科技创新平台的相关研究
平台概念源于工程领域。Baldwin和Clark(1997)认为平台是由模块体系、界面以及标准三方面所组成的。Robertson和Ulrich(1998)提出产品平台是一个产品系列共享资产的集合,包括零部件、工艺、知识、人员与联系等。Holmes等(1998)在美国竞争力委员会的一份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创新平台的概念,其内涵主要是指创新基础设施、人才、前沿研究成果、资本等创新要素在特定环境下相互作用,从而推进创新成果的产生。
我国对于科技创新平台的研究主要出现在2000年之后,起初主要以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研究对象。高校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组(2004)提出高校应大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从而使高校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此后,徐金梧、李未、王生洪(2005)、苏跃增(2006)、马卫华(2007)、王立剑(2010)、戴晓琳(2010)等学者也都阐述了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问题。目前,对科技创新平台的研究有半数仍然是从高校的视角出发的。其次,不少学者对科技创新平台的内涵、特征、组成要素以及运行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比如,吴国林(2005)提出,创新平台实质上是创新活动的支撑系统,由创新基础设施及必要的要素组成,创新平台应成为创新要素交流、沟通和扩展的地方。张利华等(2007)从系统失灵的视角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进行了研究,认为科技创新平台是解决科技创新中系统失灵的有效办法。王瑞敏等(2010)分析了我国各省创新平台建设情况,针对我国平台建设和运行存在的问题,应用“系统失灵”理论,提出了集成平台建设的通用模式框架。孙庆(2010)对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以及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此外,一部分学者对具体的科技创新平台的运行情况或经验进行了阐述。比如,李啸(2007)分析了广东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经验;唐松(2010)以广东佛山市为例对四种类型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组织模式进行了分析;姚良(2010)对上海区域创新平台进行了案例研究等。
近年来,也有学者对我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行了研究,如:郑庆昌等(2006)《试论地方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的定位――以福建省为例》,谭文华等(2006)《福建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研究》,陈舒等(2006)《扎实构建福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郑庆昌等(2008)《福建省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研究》,郑庆昌等(2009)《科技条件平台共享机制内涵与构成探究――基于资源共享利益矛盾的视角》,刘江翔(2009)《海西科技创新的公共行政平台研究》,王国乾(2010)《面向福建制造业产业集群构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等。在福建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中,也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专题研究。
根据现有文献资料,我们可以看出,科技创新平台的研究愈来愈引起广泛的重视,研究的成果也越来越丰富、深入,但总体而言,尚存在如下质疑:第一,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有些学者在科技平台的研究中,虽然提及诸如:系统、界面、集合、模块、集成、虚拟等概念,但没有阐明其所依赖的基本理论。而更多学者的研究,仅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缺乏理论的支撑。第二,科技创新平台的结构与特征究竟如何?由于缺乏理论基础,必然导致对此认识的偏差,也因而造成在建设中缺乏蓝图的指引,短缺与浪费并存。第三,科技创新平台的投资主体究竟是谁?即使科技创新平台的投资主体是政府,但究竟该由哪个部门为主策划?如何改变政府主导型的投资模式?等等这些,目前的认识,也不是非常清晰。第四,科技创新平台的运作体制究竟怎样?是计划体制呢?还是市场体制?或是混合体制,我们对此也要有清醒的认识。第五,对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分析也不够,包括:结构、模块、共享性等及其评价,因而,提出的建设重点,也缺乏理性的根据。
三、创新资源集成管理视角下的科技创新平台界定
(一)创新资源
关于创新资源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末,相关的提法包括:科技资源、科技创新资源、技术创新资源、区域创新资源等。
周寄中(1999)在《科技资源论》一书中提出:科技资源是科技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创造科技成果所需的各类要素的集合,并将科技资源分为科技财力资源、科技人力资源、科技物力资源、科技信息资源等四个方面。
科技财力资源是指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所需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和企业投入两种渠道;科技人力资源是指直接参与科研活动的人员,主要来自科研院所、高校以及企业技术研发部门;科技物力资源是指科研场所、仪器设备等;科技信息资源主要包括专利技术信息和科技文献两大类。
笔者认为,科技创新资源除上述四种外,还应包括集成管理资源。它如同生产函数中新增的管理变量,起产、学、研、用整合的作用。
(二)集成与集成管理
著名学者钱学森是我国集成思想的奠基人。钱学森(1990)提出:处理开放
的复杂系统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是综合集成方法,这为集成与集成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奠定了基础。
吴秋明(2004)在《集成管理论》中提出:集成是具有某种公共属性要素的集合。集成思想源于系统理论,但是集成体又与既有系统有所不同:首先,集成强调模块的独立性,其模块具有独立的功能和组织,并不隶属于集成体,离开某一个集成体,模块照样可以生存;其次,集成强调网络化的组织结构,模块与集成体之间是平等的,双向选择的,而系统是至上而下的树状结构;第三,集成过程应当是自发的、双赢的,而系统的组成部分则可能会被牺牲掉某些功能和利益;第四,集成强调边界的动态性,集成体是一个虚拟组织,它随着目标和阶段的不同,会吸收新的模块进入或者放弃原有模块。
构建集成系统的基本过程是:构建基本功能模块一对模块之间的界面进行设计一根据特定目标对功能模块进行整合一形成集成系统。
而集成管理,则是对要素形成集成系统的全过程管理,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进而达到整合增效的目的。
(三)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识别
1、科技创新平台是创新资源的集成系统
科技创新平台是一个联盟,是由不同创新资源持有者所组成的战略联盟,以实现单个组织所无法完成的高水平的创新活动。科技创新平台是一个创新资源的集成系统,它有别于系统科学中的系统概念。集成系统是依靠“场力”而形成模块之间、层级之间、子系统之间的整合,从而实现各种科技创新资源的集成,进而实现科技创新。
2、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本质
科技创新平台的本质是一个“场”,它是由市场需求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共同形成的资源配置“力场”,在这一空间中,不同的创新要素,在“场力”的作用下,向着共同的目标主动集聚,并发生交互作用,以达到整合增效的目的。科技创新平台本质的研究,将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明确基本方向。
3、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特征
研究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特征,对科技创新平台的建构、运营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特征包括:整体性、多元性、独立性、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泛边界性。
整体性,指的是科技创新平台是一个由不同要素组成的整体。
多元性,指的是科技创新平台具有多种要素构成,例如:我们可以根据价值链将创新过程分为知识产生、技术发明、传播、应用几个要素或环节。我们还可以将一个科技攻关项目分解成不同的任务要素,由不同的模块实验室完成,等等。
独立性,指的是组成科技创新平台的模块具有相对独立性,他们既可以独立经营,独立完成某项任务,也可以与其他模块协作,共同完成科研或交易工作。独立性是联盟的基础。
关联性,指的是科技创新平台不同模块之间具有价值的关联性,是一个异质群体。不同模块应当在一条价值链的不同环节上发挥各自的作用。如果要减少条块分割和重复建设现象,模块之间的关联性分析是个关键。
层次性,指的是科技创新平台是具有层次的系统结构,虽然它们呈网络化的特征。科技创新平台必然要有“核”的存在,以及层级分布,这是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效率的基本要求。
开放性,指的是科技创新平台与外界有不断的能量交换,有不断地输入和产出,从而具有很强的维生能力。
泛边界性,指的是科技创新平台的边界是漂移的,它可以因需要而缩小,也可以因需要而扩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功能模块构建应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将可以利用的创新资源纳入资源配置的视野,并进行有效集成与管理。
四、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实践现状
近年来,福建省政府在规范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共享,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条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针对我省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尚存在的不足,包括:科研的物质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科技资源不够集中、条块分割和重复建设现象突出等问题,出台了《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管理办法》,指出建设四种类型科技创新平台,即技术研发协作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近五年来,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数量增长迅猛,所覆盖行业也不断增加,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根据不完全统计,福建省目前共有省级及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8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2个、企业技术中心313个;建设了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例如:福州、厦门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4个省级高新区,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厦门和福州2个国家级软件园,福建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台湾学者创业园,闽台农业科技园区,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等。我们还建设了一批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如:27个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87个生产力促进中心,国家专利技术(福建)展示交易中心,国家专利产业化(厦门)试点基地和福州市知识产权实施与产业化基地,福建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在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科技信息、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野外观测台站、检测仪器与标准、实验动物等领域,我们还建立了一批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促进了我省区域创新体系的完善,为我省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五、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问题及分析
虽然,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系统性。第一,计划的系统性。目前,我省的科技创新平台是由科技厅、发改委、教育厅分别牵头建设,缺乏统一的筹划。第二,建设的系统性。虽然,我们在建设四种类型科技创新平台,即技术研发协作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总体而言,我省的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结构并未形成,包括:作为整体的科技创新平台系统图、作为模块的各种实验室、服务机构在科技平台系统中的角色定位、层次分布、相互关系等等。目前的相关研究,也未对此进行阐明。缺乏系统性,将导致我们对科研的物质基础条件、科技资源的分布等认识上的偏差,也必然导致条块分割和重复建设现象的发生。
(二)主体性。目前的科技创新平台全部由政府部门或其直属单位牵头立项、组织建设和验收,承担单位90%以上为科研院所、高校及其他事业单位。企业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主动性不足,企业主体地位没有显现。
(三)经济性。科技创新平台在建设时注重前期投入和软硬件指标的达标,但是对于科技创新平台建成后的产出却没有明确的目标,平台建设具有追求数量、轻视质量的迹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投入、轻产出,容易导致科技创新平台的投入产出不成比例。
(四)经营性。目前的科技创新平台中,80%为研发平台,其他类型的平台严重不足,尤其是在各个行业中能够自由开展技术咨询和交易的服务平台少之又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研发平台为主,忽视交易平台的建设,导致科技创新无法发挥创新资源的市场配置功能。部分科技创新平台缺乏经营和发展动力;一些科技创新平台缺乏日常管理,甚至无法保持长期运行;一些科技创新平台依靠
建设初期的投入“吃老本”,缺乏经营、发展和再投入。
(五)共享性。尽管建设公共平台的初衷是好的,但我们忽视了公共平台的识别,以及大公共与小公共的形成,因为,它们均以模块建设为基础的。此外,我们也忽视了公共平台的主体性、经营性和经济性。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使用共享资源和公共服务缺乏动力,无论是信息还是硬件设备的实际共享利用率都较低,共享平台呈形式化的倾向。
(六)虚拟性。我们不仅对科技创新平台自身的系统性认识不足,也没有把我省的科技创新平台置于全国甚至世界性的科技创新平台更大的系统去认识和思考问题,一味地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一味地追求所有与所用的统一,这不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科研的物质基础条件、科技资源的分布,只有从更大的系统去认识,并应用虚拟技术去实现科技创新资源的集成,才能以低投入、低风险取得高效率、高产出。
六、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结构模式
科技创新平台,应有四个相互关联的层次平台组成。
第一层次,研发平台、交易(服务)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可以分为研发平台和交易(服务)平台两大类,如图1。研发平台负责知识和技术的产生;交易(服务)平台负责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和应用,也负责知识与技术诉求的传递,是研究与研究、研究与应用双向交流的纽带和桥梁。研发平台是基础,交易平台是集成。建设好研发平台和交易平台,对科技创新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对我省而言,将现有的技术研发协作平台,归入研发平台,主要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关键技术的工程化开发为目标的国家或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研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
将现有的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归入交易(服务)平台,主要是: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技术服务、科技评估、管理咨询等,包括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交易服务机构、科技咨询和评估机构、科技投资服务机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含:各类分析测试机构)、自然科技资源库(含:各类种质资源库、实验动物技术服务基地)、科技信息服务网(含:科学数据、图书文献、科技成果与专利信息)、以专利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为目标的产学研对接项目、成果示范基地、产业化基地和科技园区等。
之所以这样分类,在于技术研发协作平台是以研发为特征,而后三类均以交易(服务)为特征。
第二层次,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围绕我省某一产业,整合集成相关的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以及其它创新活动参与者,构建形成从研发、成果转化到产业化的上下游衔接、功能配套、分工协作的跨单位、跨部门、跨地区的平盟。无论是研发平台,还是交易平台,均由若干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一级平台)构成,如图2所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主要是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对我省而言,应围绕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目标,围绕继续做大做强电子、石化、制造等三大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海洋高新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部署,设立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对我省产业的发展,具有集成科技创新资源,引领产业科技发展的作用。
第三层次,重点科技创新平台。根据具体领域的具体需求,在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之下,设若干重点平台(二级平台)。研发重点平台,以产业重大技术为基础;交易(服务)重点平台,以地区分布为基础。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具有承上聚下的功能。
第四层次,一般平台模块。即实验室或技术中心,或是县级交易(服务)平台,它们是围绕二级平台展开,是科技创新平台中的基础模块。
第二、三、四层次平台间的系统关系,如图3所示。
科技创新平台系统运行的总体策略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通过激活交易(服务)平台的活力,催生研发平台的深层次能力,进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与效益。
首先,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基础,运营是关键。目前的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运行,既不是计划机制,也不是市场机制,政府管投入,却无法把握产出,大量的科技资源被占用、浪费。因此,如何设计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的平台运行机制,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关键。
其次,激活交易(服务),是提高整个系统效率与效益的关键。我们目前所处的状态是,大量的专利成果得不到转化,同时,企业大量的技术问题又得不到解决。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连接供求的交易链。研究成果找不到买家,企业也找不到卖家。其结果是,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低,而研究人员的能力也越来越弱。因此,如何让交易行为由企业承担,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平台的主体,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七、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结构化、系统化。上述论及的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模式,仅仅是概念模式,应该更加深入地对我省目前已有的82家重点(工程)实验室、10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13个企业技术中心、27个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87个生产力促进中心,以及各类园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等等,依照前述的系统层次分布,以产业为核心,进行功能分析、关系梳理,并形成系统结构图。
第二,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重点。根据以上分析梳理,并考虑全国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需要建设的重大、重点和一般科技创新平台,以及需要虚拟的重大、重点和一般科技创新平台,以形成功能较为完善的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系统。
篇2
1、提出动因
高等农业院校工科学生如何参加科技创新;如何搭建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如何利用科技创平台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工科学院,我们提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要做到:“四个结合”即把科技创新与课堂教学、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创业就业相结合。“四个紧扣”即紧扣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紧扣教学科研,突出人才培养功效,紧扣社会热点,加强科学精神培养;紧扣传统活动,焕发科技创新活力。“四个注重”即注重学生特点,丰富活动形式内容;注重学生层次,扩大活动的参与面;注重社会资源,加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注重建立保障服务体系,探索培养模式。
2、建设目标
形成具有特色的“11336” 工科类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即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 1条主线;“科学精神培养”为1个主要目标;“基础科技创新、专业科技创新、综合科技创新” 3个服务体系,“学校学院、实践基地、团队组织”3个保障体系;采用不同时间、不同内容、不同层次、不同年级、不同空间、不同组织体系6个创新模块,工科类学生从大一开始进入科技创新体系,通过科技创新到课堂、实验室再到科技创新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11336”工科类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实践第一,理论第二的方法,即先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科技创新活动,其后对活动提炼总结,发现问题与不足,形成新的适合工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再通过建立科技创新平台检验并完善新模式,具体思路如图1所示。
工科类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特色做法
1、形成师生创新意识的良性循环,是搞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催化剂。将科技创新纳入学院教育体系,实现不同科技创新形式与不同专业教学互相促进。加强学生创新知识教学和创新活动指导,鼓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让学生逐步成为自我开发创造的主体。励师生互动,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素质,形成创新意识的良好循环。
2、积极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是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关键。从保障体系、服务体系、活动体系等方面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努力拓展创新能力培养途径,通过加强创新团队建设,使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舞台逐步变大,团队逐步增多。进入科技创新的“四种境界”:团队开始时觉得“行”;研究展开后觉得“难”;深入研究时觉得学的知识“浅”;项目完成后觉得收获较“大”。
3、完善制度是保障,学生科学精神培养是目的。应制定规章制度,对建议立项的项目进行管理与服务,建立激励机制与第二课堂学分、科技创新单项奖、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等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将学生的科学精神与道德养成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
工科类创新性人才培养运作模式
1、加强领导、创新机制、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保障体系
构建完整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保障体系(如图2):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领导小组,聘请专家为顾问,专职辅导员具体协调。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办法,制定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规定》、《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请考核表》等制度。对科技创新活动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有计划的开展挑战杯等课外科技创新系列活动,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方法与思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新竞赛(挑战杯、力学大赛、结构设计竞赛、技能竞赛等),并在培养计划中规定学生必须取得课外科技实践相关学分。
形成了领导小组、团委、学生会科技创新部,科技创新社团,学生班级团支部、学创委员,社团成员多位一体的组织体系。依托该体系日常性的开展小创意、小论文、小创新、小研制、小发明“五小活动”。领导小组对学生作品严格考核,筛选优秀作品进行立项。
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基地,使之具有创新教育的内涵与功能,调动专业优势不断引导学生走进实验室。发挥校内外资源,实现学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校外基地获得人才的双赢目标。基地建设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分级管理,学生签订《大学生科技创新协议书》,促进科学行为养成。基地重视科技创新动态,及时为学生出谋划策,如学院在国家“863”计划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新泰市风龙王设备有限公司”建立了科技创新基地,并成功完成了大学生风力提水项目的实施,让更多学生亲身目睹科技创新实例,增强了学生利用科技创新基地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
2、强化措施、加强指导,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服务体系
构建完整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服务体系,如图3。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规划计划、项目培育、立项资助、培训指导、活动实施、交流总结、考核评比、表彰奖励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重视宣传发动,努力搭建舞台与组建团队。为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学院重视“面”上的宣传,召开不同层次的动员大会,突出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意义,进行广泛发动。同时重视“点”上选拔、扶持、培养工作。通过宣传橱窗、学院简报等多种媒体,介绍以往成绩,激发学生的热情,选拔优秀团队,在师生中产生了重大影响。
严格要求,悉心指导,工作到位。科创活动开始前期,指导教师为学生科技创新指点迷津,引导学生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在科技创新项目中融会贯通。在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选题、调研、运用文献等;指导学生研究选题,开列参考文献;带领学生外出调查;认真审核学生作品、提出修改意见。教师的严格要求、悉心指导向学生传递了科学严谨的态度。实验室全面向学生开放,鼓励学生从事科研活动,每年有几十个科技小组活动在实验室。
3、突出特点、注重实效,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活动体系
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活动体系,如图4、图5。科学规划活动内容与方式。活动内容主要有:科技竞赛、科学实验、科研考察、科技服务、科普宣传、科技扶贫、科研攻关等。活动形式主要有个人和团队两种,个人活动灵活多样,引导学生多渠道、不同方式开展科技创新。团队方式主要在寒暑期、学期内课余或节假日。人员一般在五人以上,有具体的科研项目、固定的实践场所、明确的指导教师、预期的成果、集中性开展活动,活动时间在一周以上,鼓励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跨学历组队(团支部团队、学院团队、校级团队)。
工科类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成效
通过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2009年水院学生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立项3项,获得9万元资助,其中一项在考核中名列第一。校级大学生SRT研究计划立项24项。在全国科技创新类竞赛获得奖励14项;在山东省科技创新类竞赛获奖11项。获学校科技创新类竞赛获奖30余项。成功举办了山东农业大学“路达杯”首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校院投入2万余元完成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风力提水喷泉的实施。科技创新社团“行知学社”表现突出,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科技创新社团,山东省“三下乡”优秀服务团队。
2010年,大学生国家创新实验计划立项5项,获15万元资助;校SRT立项26项。获“中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第十八届全国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奖励29项;获“第三届山东省结构设计大赛”等省级奖励38项;校级奖励40余项。成功举办了山东农业大学第七届“挑战杯”大赛、“路达杯”第二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等校园赛事。
2011年,大学生国家创新实验计划立项5项,获15万元资助;校SRT立项26项。获“第二届全国水利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第十八届全国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奖励49项;等省级奖励61项;成功举办了山东农业大学第二届“仪兴杯”艺术设计大赛、“路达杯”第三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等校园赛事。
1、提高了综合素质,增加了科技创新实践经验。通过科技创新过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组织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显著增强;独立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加强了思想修养,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2、激发了专业情感,提高了学习热情。参加科技创新的学生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检验,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专业学习更加努力。科技创新带给学生的是一种动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学生在实践中动脑有收获,动手有感受、结束后有感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求实精神。
3、通过科技创新,扩大了校院影响,促进了学生就业。今年华昌集团专门来学院招聘,就是因为我院在山东大学“华昌杯”第二届结构设计大赛一次获得了7个奖项,华昌集团负责人说:没想到农大教学质量如此之高,农大学子如此优秀,使其对我校学生水平有了充分了解。近几年通过挑战杯及其他科技活动,有数百名学生在东营水利设计院等创新基地就业。
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经验启示
1、提出并实施了农业高校工科工程类专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形成了“11336” 工科类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提高了工科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初步探索出一条扩大农业高校工科工程类专业影响,促进学生就业,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道路。
3、把科技创新纳入教育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把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纳入到教师职称评定中,调动了教师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广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探析[J] .2005(3)
[2] 王祚桥等.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研究[J] .党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2)
[3] 黄婕. 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培养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 . 化工高等教育, 2006(2)
[4] 杨琳. 大工程观背景下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工程素质的培养[J] . 江苏高教, 2006(2)
篇3
20*年*县科技工作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创业富民、创新强县”战略及推进技术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条主线,以*省区域创新体系(嘉兴)副中心建设为契机,以推进“四大科技创新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型企业,为我县加快实现“临港产业基地”建设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加强宣传造氛围。一是抓好科技政策的宣传工作。年初把近几年新颁发的27项科技法律法规和政策整理编印成册下发各有关单位及企业,受到了各级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科技人员的热烈欢迎。同时赴各镇、开发区、城镇企业办开展科技政策宣传和科技业务培训交流。多次上门或集中组织科技骨干企业的老总解析国家新出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通过科技政策的宣传引导,进一步提高科技政策的知晓率。二是运用新闻媒体抓好自主创新的宣传。今年以来,已在《今日科技》杂志刊登了两篇科技创新专题文章,在嘉兴日报*新闻上以“四大科技创新工作助推*富民强县”为主题刊出专版,在4月29日嘉兴日报跨越*湾*特辑以“*制造走向*创造”为主题刊登专版,同时重视利用县级以上党政内部刊物宣传科技创新成果,有效提高了*科技工作的显示度,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二是召开大型会议加强政策培训。4月1日召开全县科技工作会议,传达了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表彰了20*年度优秀科技助理及企业科技联络员,三维冷挤压公司和友邦公司就如何运用科技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了典型发言,会上还重点就《*县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办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两项科技政策进行了宣传和讲解。四是继续努力办好《*科技动态》。今年以来已出刊12期,刊用各类科技动态120多篇;五是借助知识产权日、科普活动周等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做好科技政策的宣传工作。
(二)突出重点抓创新。一是全力推进科技创新企业培育工程。通过认定并享受国家所得税优惠的高新技术企业6家,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1项、国家级星火计划6项、省重大科技专项(优先主题)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1项、省级以上新产品95项(包括经贸局13项)、省级研发中心1家、认定和组建市级研发中心各4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7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22家、市级民营科技企业9家;获得市级科学技术奖8项,其中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参与单位),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个人贡献奖1项。申报国家级重点新产品5项、国家级创新基金项目3项;申报省级创新平台建设项目1项;已登记科技成果15项;组织验收国家级和省级火炬计划项目各2项。通过推进科技创新企业培育工程,我县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不断壮大,20*年14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12.7亿元,同比增长15.5%。二是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是抓好*创新科技园的调研规划工作。为加快集聚科技资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今年上半年,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建设*创新科技园的决定,整个园区占地1.18平方公里,并明确由县科技局负责建设和管理。为做好园区的规划定位,我局组织人员赴嘉兴科技城等地开展调研,并形成建设方案报县委县政府通过,10月份邀请南京先锐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为创新科技园作控制性详细规划,并于12月8日通过了专家评审。二是抓好科创园的招商引资、引智工作。目前,园区内共有企业31家,全年园区实现产值1.3亿元,同比增长20%,利税1300万元,其中孵化器入驻在孵企业20家,实现产值6000万元,利税630万元,毕业企业11家,县科技创业园成功升级为市乙级创业中心,并被省乡镇企业局、省中小企业局确认为省级小企业创业基地;三是抓好行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为进一步发展我县核电关联产业,经过前期洽谈,今年11月我县与武汉核动力运行研究所正式签约共同组建“核电在役检修和装备制造”创新载体,项目计划总投资8千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00万元;抓好*省标准件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对照省级区域创新平台建设的要求,规范完善标准件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各项服务功能,组织申报省级创新平台建设,*海泰克标准件研发有限公司被省人事厅列为博士后试点工作单位;推进*县智能仪器仪表特色产业基地创业服务中心建设,积极组织实施智能仪器仪表公共测试服务平台项目,有关的仪器设备已全部到位。三是全力推进科技资源集聚工程。全年已组织参加各类产学研活动23次,其中我局组织开展的活动13次。4月12日,由县委、县政府主办,县人事局、科技局承办的“20***(南昌)人才招聘大会暨科技合作洽谈会”在江西南昌隆重举行。我局组织10家企业带着14项技术难题参加。会上我县企业与江西南昌大学等4所高校的7个科研院所进行了科技合作洽谈,共有5项技术难题达成科技合作意向。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机械行业——浙工大机电学院技术对接洽谈”、“*-东华大学技术对接洽谈”、“*-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等;认真做好中国*网上技术市场*分市场的各项工作,积极帮助企业在网上寻求技术合作对象,全年征集技术难题38项,全县有正在实施的产学研项目61项,合同金额3725万元。四是全力推进科技创新环境优化工程。今年以来,我局以“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为契机,把机关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结合局中心工作,切实推进依法行政。一是认真开展党的十七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订活动计划,积极组织全局干部职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切实提高做好科技工作的理论水平。二是结合“创业富民创新强县”战略,组织开展“访百家企业、推创业创新”专项行动。5月份制订并印发了专项行动方案,建立了局领导联系重点科技型企业和重点科研项目制度、局机关工作人员联系科技型企业和联系镇制度,我局分镇区对主要科技型企业开展专题调研座谈,宣传科技政策、了解企业科技需求,为企业技术创新做好服务工作。三是认真抓好市级文明单位创建、普法、双拥等各项工作。根据年初制订的市级文明单位工作计划,积极与有关企业开展联谊会等各类创建活动。同时根据县普法办和县双拥办的有关要求,做好普法及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的有关工作。四是积极开展服务承诺活动。根据县委统一安排,我局下发文件向社会郑重承诺提供全面政策服务、抓好即时技术服务、推进科技项目服务、提供优质创业服务等四大服务,并积极深入企业开展上门服务,全方位践行服务承诺。五是加强科技管理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科技政策培训和业务指导,提高科技助理及企业科技联络员的业务技能,扩大企业科技联络员制度的覆盖面,目前全县共有145家企业设立了企业科技联络员。
篇4
晨光院秉承“ 以人为本、科技兴院 ”的治院方针,积极开拓创新,加快科技成果研发和产业化进程,近年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项目。先后建成了国内装置能力第二、技术水平最高的四氟乙烯单体和聚合物装置,国内装置能力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全氟丙烯和氟橡胶装置,以及无水氢氟酸、高纯四氟丙醇、六氟化硫等生产装置,实现了有机氟产业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十一五”以来,根据“坚持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打造自贡国家新材料(氟硅)产业化基地”的产业发展规划,我院加快了建设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步伐,不断强化技术创新硬、软环境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同时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科研工作总结
1、管理创新,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我院科研工作始终围绕企业经济效益这个中心,坚持企业效益最大化原则。根据我院化工新材料应用面广、工程化技术瓶颈难度大等特点,集中全院的科研力量组建了企业技术中心,下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计所、分析测试中心、计控中心、工程建设部、职工培训教育中心和科技图书馆等,专门开展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研究、应用、设计、实施等工作,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和省级的多项科技任务。同时积极探索合作开展自主创新新形式,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产学研的交流与合作,近两年先后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院、四川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共同承担多项国家级项目,取得较好效果。
1 (1)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我院先后投入5000余万元,完善各项研究开发及实验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了企业技术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具备较好的氟、硅高分子合成材料产品开发、应用研究、性能测试的技术服务条件,主要有:
—— 专用配套试验装置、应用研究设施等。工程技术中心配置有5L-500L-2000L的多套聚合装置、400L-8000L透明搅拌传质及搅拌捣碎、研磨冷模设备、专用精馏装置、-35℃冷冻系统、蒸汽供热系统等,可开展不同聚合、后处理试验、以及精细化工品的研制。同时,工程中心还具有完善的氟树脂、氟橡胶应用研究设施,如大异型制件成型加工烧结试验、填充试验、电气击穿试验、加工性能测试、耐老化试验、树脂流动性试验、生料带拉带试验、挤出成型试验、推压管成型试验、分散浓缩液浸渍试验、喷涂试验、DSC树脂分子量测试、电子显微镜粒子形态观察试验、氟橡胶加工性能试验、耐低温性能试验、低温脆化性能测试、分子量分布测试、氟橡胶挤出、模压试验等。
——质检中心设施完善,拥有进口色质联机、凝胶色谱、液相色谱、电子显微镜、门尼粘度计、流变仪、激光粒径仪等先进大型检测设备,可满足产品性能测试和试验控制的要求。
——设计所全部采用CAD等工具进行工程设计。
——图书馆具有十万余册图书、文献馆藏,并订阅几十种期刊,建有现代化的宽带网电子阅览室、较完善的网络情报服务系统,是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的注册用户和中国专利咨询会的金牌会员,与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科院成都情报所等建立了合作关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计控中心建有完善的计量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可为技术创新工作提供服务、保障。
2008年,我院投入2000万元,建立了技术中心中试实验基地,进一步完善了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2)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软环境,加快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软环境建设是创新体系建设的灵魂,是构建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首先注重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科研创新工作坚持课题目标国际化、课题市场化、成果商品化的原则,为科技人员提供尽可能适合其发展的空间,给他们一个充分表现自己、能够施展才华的舞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其次,营造重才、惜才、爱才的氛围,在让科技人员感受市场竞争压力的同时,给他们一个比较宽松的舆论和政策环境,做到尊重科学、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为提高科技人员待遇和地位,我院实行技术职务聘任制,形成了以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为首,公开选聘主任工程师和责任工程师的技术职务体系,其待遇等同或优于同级别行政职务干部,极大地提高了科技人员投身技术工作的热情。同时,我院注重对学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选拔,制订了《科技计划项目承担人员管理的暂行办法》以及学科、学术带头人的管理办法,充分发挥课题负责人的作用,科技创新项目人员结构实施优化组合,激励他们主动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技创新项目,并对他们实行科研绩效考核和评定。
我院注重对科技人才的培养,通过聘请专家来院、送外培训、与高校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人才培训工作。近年来先后选送了6人参加了EMBA工商管理硕士,25人到四川大学参加了项目管理、化学工程、高分子材料专业工程硕士的进修学习;与四川理工学院合作开办了应用化工技术成人大专班和过程装备与控制成人本科班,鼓励科技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提高理论知识和技能。
1 2 3 人才资源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通过搭建科技创新平台,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硬、软环境,我院已初步培养了一支勇于创新的技术创新团队,有机氟、硅领域的专家涉及新产品新工艺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应用验证和分析测试等多个学科以及多个专业。
3、承担的国家、省、市及我院自行安排的各类项目进展情况
2006年-2008年,我院承担科研项目28项,其中科技部项目5项、国防科工委科研项目6项,国家新产品研发项目3项,四川省专利实施项目2项,自立项目14项。
这些项目绝大部分是瞄准国际氟聚合物的发展前沿或目前国内市场急需的高端聚合物。目前各项目进展顺利,如 F46/F40、PVDF等国内长期空白的聚合物已完成小试技术开发,高纯四氟丙醇、全氟丙烯等含氟精细化学品、第二代改性悬浮树脂、高压缩比分散树脂、高涂敷性能的聚四氟乙烯乳液等已进入市场开拓期,经济效益显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取得的主要科技成果。包括鉴定或验收的科技成果、制定的各类标准等等情况
“十一五”以来,我院共完成10项科技成果的鉴定验收工作,其中完成了由四川省科技厅组织专家的3项科技成果鉴定,3项国防科工委军工项目的验收,3项科技部项目验收,1项四川省科技厅项目验收。详见附表二。
制定各类企业产品标准30余份,并参与4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
5、科技成果产业化取得的效益以及对单位发展的推动作用等情况
主要科技成果产业化取得的效益对我院发展的推动作用如下:
①1500t/a氟橡胶生产技术②挤管用中压缩比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CGF2381 2 3 4 5 同时该技术还成功应用于我院《温室气体三氟甲烷减排》CDM项目,这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利用国产技术、装备,实现三氟甲烷减排的项目,得到国家环保部以及国外相关机构的高度评价。
6、开展科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院所从事氟、硅材料行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技术行业,也是高度竞争性行业,对人才和技术的依存度都很高。由于地处内陆,原料、市场均在东南沿海及国外,相比国内其它同行企业,无形中已增加大量物流成本。同时内地相对落后的物质文化生活不利于留住优秀技术人才。
虽然我院主导产品氟橡胶、氟树脂等依靠质量优势弥补了成本上劣势,在国内外市场均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国内同行近几年通过各种努力,产品质量大幅提升,竞争日趋激烈。为此,我院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力度,但由于总体经济规模偏小,转制科研院所可供抵押贷款的资产有限,每年企业利润的大部分均用于发展项目建设,用于科研开发的资金筹措力度还需加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今后的工作设想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院科技创新工作将围绕打造自贡国家新材料“氟硅”产业化基地这一中心工作,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促进成果转化。
⑴ 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重点开发氟、硅聚合物高端产品
开发国内空白的高端含氟聚合物,突破产业化技术瓶颈,改善国内氟聚合物领域聚四氟乙烯树脂一枝独秀的局面,高端氟聚合物比重逐步调整到50%以上。氟橡胶重点开发耐低温氟橡胶、高含氟耐含醇燃料氟橡胶、F23型氟橡胶等特种氟橡胶;氟树脂实现聚全氟乙丙烯树脂(F46)、聚偏氟乙烯树脂(PVDF)、可熔性四氟乙烯树脂(PFA)、膜用改性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F40)、全氟磺酸质子膜树脂等高端氟树脂的产业化,成为国内品种最齐、综合实力最强的氟树脂生产企业。
有机硅方面,充分发挥我院在有机硅领域几十年的品牌和技术优势,加强特种有机硅产品的开发,以苯基类特种有机硅产品为突破口,实现有机硅产业的规模化生产。
⑵ 加强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重点开发F40膜材料、全氟磺酸离子膜材料、四氟纤维加工技术,形成配套生产能力,满足建筑行业膜结构建筑、氯碱行业电解膜、工业过滤膜等目前国内急需,完全依赖进口满足的高端氟材料制品;配套氟橡胶产业化项目,大力开发氟预混胶、氟混练胶新品种,逐步改善国内以生胶为主的氟橡胶供应模式,提高产品附加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⑶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建设,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
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环保先行”管理方针,贯彻执行中国化工集团“零排放”的治企理念,强化安全责任制,按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原则,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做起,从改革生产工艺着手,加大对有用物质的回收利用,力争实现污染物零排放量,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
⑷ 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积极争取国家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科技投入,努力搭建企业自主创新的平台。积极筹建国家级有机氟重点实验室,加强产学研联合,与高校及科研单位合作,建设高分子材料合成和应用研究试验平台,努力承担国家级研究和产业化项目,提高高分子材料的应用水平并拓宽其应用领域,延伸企业产业链。
继续充实科技人员队伍,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和自我发展的能力,逐步建立起即能符合院情,又能适应现代科技发展规律的科研管理和技术创新体系,建立有效运行机制,形成科研、生产、市场紧密结合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科技进步机制,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效益中的贡献率。
把技术创新工作与群众合理化建议活动结合起来,量化合理化建议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及相应的奖励幅度。号召广大职工紧紧围绕开发新产品、探索新工艺、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提合理化建议,使职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并在其中得到相应的经济利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总结
1、专利申请量呈逐年递增趋势 2、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2006年10月,我院成立了以院长为主任委员的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根据国家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发展的需要,我院委托专业律师事务所对现有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突出了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科技进步与鼓励自主创新的作用,保证了制度的合法性、合理性、并使之得到有效执行。切实有效地把专利工作纳入我院的技术创新、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中,充分依靠和运用专利制度,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打造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我院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目前我院制订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主要有:《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商业秘密管理办法》、《商标管理办法》、《档案管理制度》、《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暂行办法》等。
3、建立商标管理体系,规范商标管理
我院注册了 “晨光”商品商标和“晨光”服务商标。“晨光”商标近几年来被四川省商标局认定为四川省著名商标。
4、坚持“以名牌促品牌,以品牌求发展”的品牌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品牌建设,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市场知名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加强和规范“晨光”商标管理,加大品牌宣传力度,进一步完善“晨光”商标的国内、外商标注册与保护。积极开展“晨光”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的认定工作和“晨光”牌氟橡胶、聚四氟乙烯树脂申报“中国名牌产品”的工作。
整合质量、军工、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计量管理体系,建立“五标合一”管理体系。
5、随着知识经济的全球化,企业只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篇5
关键词:创新能力;创新型导师;创新平台;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96-03
国家的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衡量一个国家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关健要素。国家创新体系的提出和建立,为高校发挥并拓展其创新功能搭建了新的平台。而研究生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层次人才,从而实现国家创新体系的源头性创新和开拓型创新,进而发展和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综合竞争力。研究生创新能力是指研究生在从事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利用前期积累的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经科学的思维加工和再造,产生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成果的一种综合能力。随着研究生教育积极适应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我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贯注重创新能力的智能条件、基础知识和实践环节的培养,但研究生仍然存在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不强现状。为培养创新型高层次人才,我们根据研究生教育的导师群体、研究生培养环境、研究生群体的“三元素”理论,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从研究生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建设、研究生创新思维开拓和创新技法挖掘等方面进行了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突出和加强了研究生创新知识的传授以及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提高了我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创新型导师对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影响,在激励研究生提高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我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要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需从导师素质与结构优化、创新团队导师队伍建设、导师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岗前与业务培训等方面建设一支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
1.素质与结构优化,遴选优秀研究生导师。师遴选按《南昌航空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选聘条件严格遴选、竞争上岗,实行硕导评聘分开,定期开展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择优选用,实行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激励机制[3];同时灵活掌握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注重师德、素质、学识、能力、实绩并重,学位、年龄、职称、学缘、学科结构优化,并从国内高等院校或公司企业中聘请本学科领域的著名教授、知名专家担任硕士点的兼职导师,提高具有工程实践经验、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导师比例,从而优化导师队伍,保证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结构科学合理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2.学科方向创新团队,带动导师队伍创新发展。紧紧抓住学校博士学位立项建设预测单位环境工程授权学科建设的契机,加强学科方向创新团队建设,进一步凝炼和优化学科方向,以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为学科带头人和硕士点责任教授、以学科梯队骨干为主体,建立起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研究生导师队伍,通过团队建设带动导师队伍创新发展,从而开启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3.以科研项目为导向,提高导师科技创新能力。科研项目水平的高低代表着研究生导师自身科技创新能力,进而影响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以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水污染控制技术与环境功能材料”建设为依托,加强硕导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鼓励研究生导师申报和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充分发挥科研项目的导向作用,实施向主持国家基金等高层次项目的导师倾斜分配研究生,同时鼓励研究生导师开展国际合作、学术交流、出国访问,承担国际合作项目,深入开展学科前沿研究,提高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为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4.导师岗前培训和业务培训。新增导师缺乏指导研究生的经验,需加强对他们的岗前培训和业务培训。实行研究生正副导师制,新增导师作为副导师,协助并参与研究生的指导,完成一个周期的研究生学习、实践工作,使新增导师熟悉研究生培养整个工作环节。并选派部分导师参加江西省高校研究生指导教师研修计划。同时不定期的开展新增导师业务培训,并通过资深老导师的传、帮、带的团队指导,使其明确自己的职责后,再上岗指导。
二、研究生创新实践平台建设
研究生创新实践平台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载体,可提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条件和保障。我们一方面通过整合学院各类平台资源,另一方面借助企业和科研院所等社会资源,通过内外双向结合,建立起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实践平台体系。
篇6
关键词:生物学;实验教学;平台体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271-02
高校实验室是其教学、科学研究、生产试验、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和载体。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生物学是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实验教学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实验教学的加强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能够很好地达到“知识与智能”、“教学与发展”的相互统一,也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最直观教学。如何构建科学、规范、和谐的现代化的生物学实验室,为培养人才服务,是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近年来,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在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从生物学实验课程体系、实验室设置和建设、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实验室建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高校实验室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行创新教育的主要基地,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实践活动的良好平台,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特殊作用。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冯端教授说:“在研究型大学中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是大学里要有实验室做后盾,要有能够进行科学研究的实验室。”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实验室工作水平是重中之重。加强高校实验室的建设,能大大改善相关学科的软硬件条件,为学科建设搭建良好的实验资源平台,促使实验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调动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促进学科发展。因此,实验室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效果。
二、实验创新平台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多年来,人们对实验教学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够,做实验只是为了增加教学直观性,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理论知识,并学到一些实验的技能技巧,认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是一种从属关系。这与实验教学在高等学校的教学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极不协调,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影响高等学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为了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构建与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相配套的实验创新平台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院本着“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服务学科建设、服务人才培养”的目标,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提高教学、科研层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重点,加强内涵建设,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不断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增强服务社会能力,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实验实践环境。
三、生物学实验创新平台体系的建设
高校实验教学既是一种科学实践,又是一种教育实践。学生不仅要通过实验验证和深化理论知识,而且要通过实验培养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及科学探索精神。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中指出:实验教学内容应该包括基本实验、提高型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等)和研究创新型实验,其中提高、研究创新实验应在全部实验项目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是为了训练学生生物学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该标准的精神与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一致的,地方院校的生物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及实验平台的设置必须要符合这一规定,要注重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学院通过深入探索,积极构建了“基础-综合型实验、开放提高型实验和创新实验”三大部分组成的实验创新平台体系,不断完善和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促进了学院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
1.基础-综合型实验平台。学院根据各学科专业的发展前景,以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在学校经费和政策大力支持下,开展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一方面打破实验课程间的壁垒,将各门实验课中涉及的基本实验技能及基础实验、综合实验项目进行重组整合,内容涵盖生物学学科常用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技能及其综合应用。实验平台建设围绕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重要生物学原理的验证等等的需要。另一方面在设置好基础实验教学的同时,按照人才培养的能力发展规律,注重实验教学的层次性,紧密结合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逐年显著提高综合型、设计型实验内容的比例。
2.开放提高型实验平台。在教学实践中,学院注重开放实验平台的建设,逐步摸索出适合教学实验室开放的运行模式,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开放实验项目。随着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的建成,学院的实验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给学生能提供更多锻炼和提高技能的选择和机会。在开放性实验平台的前提下,应用生物学专业在高年级为学生开设了《应用生物学综合设计实验》课程,综合学科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技能要求,开设了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成实验小组,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实验方案并予以实施。另外,学院鼓励老师积极申报学校层面的开放实验项目,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3.创新科研实验平台。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进一步进行更高层次的实验训练,实验项目可以来自于教师科研项目和学生自主立项课题,也兼顾学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实验任务。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直接参与科学研究,接受科研氛围的熏陶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体验科研课题创新性的要求。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又充分利用了实验室发挥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最大效益。
四、地方高校生物学实验创新平台体系的运行维护
围绕实验课程体系的整合提炼而形成的实验教学平台的设置,不仅仅是要把实验平台的实验室建立硬件搭建完整,其核心是必须要有良好的运行维护措施,通过抓管理促保障,才能稳定持久高效地发挥其作用,完成其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
1.实验室建设。学院有化学和生物两个一级学科,实验室建设和管理遵循“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配和集中管理”的指导思想,对实验室进行总体规划布局,对各实验室的人、财、物进行统一管理,增加对学校所有学生提供实验环境和资源的校级或院级实验室数量,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的规模效益。实现实验教学资源开放使用,加大实验室开放程度,使有限的教学资源发挥更好的办学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资源的综合效益。
2.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教学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是改革与实践实验课程体系,提升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学院非常重视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积极探索提高实验队伍整体水平的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通过考察学习借鉴同类型的已经取得明显成果的高校的管理经验,对实验室队伍采取“老带新”,引进和培养并举,专兼职结合,以及精选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充实实验教学队伍以及采取教师柔性到企业挂职和兼职等措施来完成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这样的队伍成员具有深厚科研背景、丰富的实验室研究及实践经验,积极参与实验改革,可快速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及实验教师的整体素质,强健实验教学队伍。
3.实验教学质量监管。学院推行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学督导对实验教学进行日常或不定期抽查及“推门听课”,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研究解决,激励先进,督促后进,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行实验教学研究(改革)立项制度,鼓励教师将实验教改成果和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中,更新实验教学方法、内容,培养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及实践创新的能力。积极开展实验室绩效评价,对实验室绩效进行科学评价,充实、完善实验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使绩效评价更加客观公正、科学合理。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培养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际动手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成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作为地方高校生物学教师,我们应该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认真省视自己的教学方式。积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深入探索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应的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和规律,加强生物学实验教学创新平台体系的建设,不断总结经验,真正把实验室建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充分发挥生物学实验教学应用性强的优势,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敏.实验室发展建设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09,(14):194.
篇7
关键词:建设工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学研
中图分类号:U655.54文献标识码:A
科技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创新是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更加广泛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更是深刻反映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科技创新在城乡建设领域的突出作用表现为:提高建设工程科技含量、保证工程质量安全、促进资源和能源节约等等。近年来,随着科技投入逐年增长,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天津市建设工程科技创新成果显著,整体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一、天津市建设工程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一)建筑节能技术及产品研发
“十一五”时期,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天津市积极推广应用节能省地和绿色环保技术,五年累计建成三步节能住宅5600万平方米,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区县新城新建住宅全部实现三步节能设计,公共建筑实行二步节能设计。通过大力推广应用三步节能、地源热泵、计量供热、雨水收集、中水回用、太阳能热水等技术,积极尝试有机垃圾生化处理、地下式污水处理站、太阳能照明等新技术、新工艺,使得新建住宅的品质和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在建筑节能产品研发上,完成加气混凝土配套产品—砌筑专用砂浆、墙体抹面砂浆、底层粉刷石膏、粘结石膏以及加气产品废料应用于轻集料小型混凝土砌块优化配比研究,均已通过权威检测机构的检验,并投入批量生产。天津住宅集团开展的“节能建筑蒸压砂加气护体系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了由无机单一材料并和墙体同寿命的完整节能建筑蒸压砂加气护体系,其综合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外砂加气外保温技术的空白。
此外,2012年天津市开始逐步推行居住建筑四步节能标准,在原居住建筑三步节能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对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电气设备与照明的节能技术标准进行调整,特别强调对太阳能的利用,12层以下住宅要强制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预计到“十二五”末,将使建筑用能负荷降低30%。
(二)复杂结构施工技术的示范应用
西站老主站楼整体迁移工程中采用了同步顶升、传感、位移监测等先进的成套技术,使西站主站楼这个具有百年历史的砖木石混合结构建筑安全、平稳、准确平移到位,创造了单体建筑物平移175米、顶升2.9米的全国之最。该项施工工艺被评为天津市工程建设施工工法,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并成为国家级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津塔工程采用国际先进的钢管劲性混凝土筒中筒结构、钢框架+钢板墙+钢斜撑体系、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施工采用先进的施工定位测量技术、钢构件精密制作与精确吊装技术、高空低温焊接技术以及远距离钢管混凝土泵送顶升技术和混凝土配合比控制等专项技术,开创了天津市建筑高度超过300米的施工先河。该工程列为国家级新技术示范工程,并已完成新技术示范工程的验收。
此外,随着“津塔”、环球金融中心以及117大厦、周大福滨海中心等超高层建筑的相继建设,天津市正在开展“超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将从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工艺、质量检测、设备安装、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分步实施,形成指导天津市超高层建筑施工的相关工艺、工法和规程,提高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
(三)软土地质条件下的地下工程施工
我市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土层交错,地下水层相互连通,致使地下工程施工难度大、风险高。近几年,通过结合工程开展《天津软土地基深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关键问题及技术研究》、《天津软土地基超高层建筑及超深地下工程桩基础设计关键问题及方法研究》等多项课题,提出了针对我市软土条件下不同基坑支护设计方法、基础设计形式及减少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措施。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地连墙施工达到66米,基坑开挖深度达到32米,最大基坑开挖面积达12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软土地质条件下交通枢纽中最大的基坑,这一工程的顺利实施,标志着天津市地下工程降水技术、基坑支护和开挖技术、监测技术等成套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且该工程被列为市长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此外,天津市文化中心地铁换乘站工程、于家堡交通枢纽工程也成功实施了深度超过60米的地连墙,在地连墙成槽工艺、接头处理以及地连墙渗漏检测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
(四)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
富民桥、赤峰桥等一批桥梁工程,通过对钢结构弯主梁在温度变化作用下横桥向变形的研究和施工工艺、施工监控及结构体系转换的研究,解决了钢箱梁的支座选取、支座布局和斜拉弯桥在体系转换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顺利完成了桥梁施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团泊新桥工程率先采用非对称空间索面、彩针型独斜塔斜拉技术,在桥梁受力体系、复杂构件结构设计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针对彩针型独斜塔的特点,成功采用支架架设与背索张拉相结合的斜塔柱悬拼施工工艺和监控方案,保证了施工质量,缩短了施工工期,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依托上饶丰溪大桥工程开展的“斜塔斜拉梁拱组合桥施工技术研究”,采取先索后拱、三次体系转换等施工技术,总结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的适用于斜塔斜拉梁拱组合桥的施工工艺。
(五)轨道交通盾构掘进技术更加成熟
地铁二、三号线的盾构施工,成功实现近距离穿越风貌保护建筑、穿越桥梁以及大直径盾构隧道成功穿越海河。经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形成了一套适宜我市软厚土层、地下水位高等特点盾构掘进施工技术,取得了掘进过程中土压平衡、纠偏控制、盾尾防漏、土体改良等方面经验,制定并颁布了《天津市地下铁道盾构法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标准》,使盾构技术应用更加成熟,为地铁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此外,2012年7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的《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重点建设环节质量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对于进一步加强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防范质量安全事故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也首次实现了施工技术层面与规范管理层面的有机结合。
(六)住宅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
天津住宅建设集团作为国家级住宅产业化基地,建立了由一院(建筑设计院)、一所(住宅科研所)、三个中心(建筑节能与环境检测中心、房屋鉴定检测中心、新型建材研发中心)和三个实验基地(津南区实验基地、滨海新区实验基地、中新生态城实验基地)组成的科研高地。依靠各相关专业领域的硕博士和知名专家组成的200余人的科研团队,开展多项科技创新和科研攻关。自主创新研发了RBS建筑体系,该成果通过国家建设部专家组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获两项国家专利;自主研发了新型节能建材砂加气混凝土墙体结构体系及成套技术,并编制施工方法;采用节能环保新技术、新材料和计算机二次优化定型设计,实现了整体厨房、卫浴、地板等住宅装修部品工厂化、标准化生产和现场组装的成套技术集成。
二、制约建设工程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
(一)科技创新研发经费的投入和使用
科技创新研发经费的投入比例和水平与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虽然政府部门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但企业对科技创新投入的积极性还不够高,有些企业在年度预算中不重视研究开发费用的预留,科研资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还不足1%;有些企业在搞产学研项目时,过分依赖上级经费投入,没有把科技投入看成是企业的自主行为,甚至把科技投入与成本管理对立起来。究其原因,还是缺乏对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没有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和在市场环境中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
另外,关于建设科研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也非常重要,我市已经出台《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天津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研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如何统筹安排各项建设科研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也是解决研发经费不足、提高建设科技创新水平的途径。
(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速度与规模
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是一个涉及不同阶段、不同对象、不同区域的发展过程,即科技成果逐步成熟、完善以适应产品化、产业化的全过程。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链条还可大致划分为创造和提供科技成果的“供体”(研发机构)、接纳并物化科技成果的“受体”(物质生产企业)两大环节。如果在上述运行过程中的某环节内部或相互之间的链接状态出现问题,便会造成整个推广应用过程的运行不协调甚至断链。天津市建设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90%以上,但是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平台方面还处于弱势。一方面,不少研发项目停留于解决在建工程本身的技术问题,其理论和实践没有上升到一定高度,进而很难对同类工程产生指导作用,制约了科技成果在大范围的推广,而且容易造成不同项目工程的低水平重复研发,浪费科技资源;另一方面,由于较多地关心科技创新成果接近或达到什么水平,而不太重视成果的应用和产业化,从而影响了科技创新及其成果对企业生产发展的拉动作用。
(三)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
一方面,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还未真正确立,既缺乏科技创新动力和意识,而且缺乏创新的实力,各种创新活动往往首先是由政府确定目标并下达任务,然后再交由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去落实。另一方面,产学研用合作还不够紧密,缺乏有效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安排。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但是由于缺乏对企业和市场的深入调查,没有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实现对接,往往造成科研成果的束之高阁,真正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成果比例非常低。此外,科技创新环境的建设也有待加强。比如各种优惠政策的制定出台、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宽、技术交易平台的完善、科技和教育培训的投入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四)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激励
科技创新人才结构不合理,单一领域、行业、学科人才多,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少;理论研究型人才多,技术成果应用型人才少。由于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不完善或落实不到位,支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导致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不够,影响专业技术人才从事科研与创新成果应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集团之间的人才交流不畅,科技资源分布不合理,没有建立起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
三、提高建设工程科技创新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人才培养和发展机制
为提高天津市建设工程科研水平,进一步整合建设领域科技资源,培养技术领军人才,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施工企业和相关领域分别挑选具有较高专业技术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权威专家,组建一支建设工程领域的特聘研究员队伍,结合本市城市建设重大战略需求和建设工程科技前沿,共同参与国家和天津市重大课题关键技术研究。这种科研模式的建立,是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一次全新探索和尝试,也是不断完善城建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依托重大工程项目,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锻炼人才,培养造就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二)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完善科研资金投入机制。积极争取市财政建立建设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多元投入,多方筹集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完善企业提留技术开发经费的做法,促进企业加大对自主技术创新的投入;鼓励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介入企业自主技术创新,鼓励外来力量创办技术开发机构;建立技术创新风险资金,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经费保障。逐步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财政投入为辅、社会化多渠道的建设投入体系。同时,加大对科研投入的监督管理,优化科研经费投入结构。完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制定出台《天津市建设科技奖励办法》,建立建设科技进步奖励激励机制,以及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制度。
(三)建设科技创新平台
加大科技研发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天津市已经成立了岩土工程科技创新基地、建筑工程科技创新基地、道路桥梁科技创新基地、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科技创新基地、垃圾(污泥)处理科技创新基地等科技创新基地,在此基础上,还将围绕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地下工程、住宅产业化等领域加强技术研发,以建设领域科技创新基地为支撑,以企业、科研院所为主体,依托建设科技专家及建设工程特聘研究员,整合城建领域内的科技资源,为破解城市建设中的技术难题提供决策支持。充分发挥“建设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平台”重要作用,依托建设科技发展推广中心,逐步形成科技成果储备库和推广库,编制年度建设科技成果推广目录,加强成果应用效果后评估,提高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建设科技工作的成就、问题与对策.中国建设报.2006.8.15.
[2]王建华.创新产学研合作体制机制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J].中国高等教育2009.(20):35-36.
篇8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带动作用进一步促改革稳就业强动能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江西省2021年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要点》,结合宜春实际,提出以下工作要点。
一、夯实创业就业基础
(一)做大创业孵化平台。加强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星创天地、备案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青创空间、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创业孵化平台培育力度,强化现有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力争新增国家级创业孵化平台(基地)2家左右、省级创业孵化平台(基地)5家左右。不断完善院士专家工作站、海智工作站、学会服务站建设和管理,推进建站单位与地方企业的深度合作。加快培育一批电商示范基地、企业和数字商务试点项目。(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教体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团市委、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引导开展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积极对接国家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引导鼓励双创示范基地开展创业带动就业活动。围绕托育、养老、家政、乡村旅游等领域,鼓励有条件的双创示范基地与互联网平台企业联合开展创业培训、供需衔接、信息共享和能力建设,打造社会服务领域创业带动就业标杆项目。复制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引导社会资本发展社会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拓展更大就业空间。(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新旅局、市妇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开展创新创业培训。贯彻落实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对符合条件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城乡各类劳动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按规定落实好创业培训补贴政策,完成全年培训1.5万人。加大“特聘兼职”教师扶持力度,提高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加强创新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配合省完善“1+11”创业大学培训体系,支持协助企业家及企业中高管学员培训工作。(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教体局、市工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四)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深入开展全社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加大财政科技资金投入,完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推动完善各部门和市、县联动机制,推进研发投入后补助,力争宜春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7%。(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国资委、市统计局、市教体局、市税务局等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夯实科技创新平台基础。扎实推进新能源(锂电)、中医药、富硒等重点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与大院、名校、名企合作,力争引进落地研发机构1个,新建院士工作站1家。扩大科技创新平台规模,争取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8-10家,组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推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依托省校企合作信息服务平台,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促进科技、产业、投资融合对接。积极争取江西网上常设技术市场技术交易补助,举办第二届2021’江西宜春产业技术对接会,对接“国家大院大所产业技术进江西”活动,为企业搭建对接桥梁,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激发双创主体活力
(七)推进企业创新创业。落实宜春市国企改革创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实施科技型企业和中小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开展全市“制造业50强”培育,力争在独角兽(潜在、种子)企业方面实现突破,培育瞪羚(潜在)企业10家左右,高新技术企业150家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家以上,制造业领航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业化小巨人企业20家左右。力争全年列入省新产品开发和试产计划项目达到30项以上,省级重点新产品立项50项以上。(责任单位:市国资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引导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落实《江西省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若干规定》等政策措施,完善激励评价机制,激活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深化科技成果“三权”、职称制度改革,用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和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在岗创业、离岗创业、到企业兼职等政策。组建科技人员创业导师团队,为科技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创业辅导、创投对接等服务。(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科协、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力培育高职院校双创示范基地和双创教育改革示范校。深入实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专项计划,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对于符合条件在本市行政区内创办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且稳定经营1年以上的在校生和毕业5年内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支持区域双创示范基地与高校、企业共建面向特色产业的实训场景,支持将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校毕业生创业团队纳入企业示范基地人才储备和合作计划。(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人社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团市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鼓励青年创新创业。联合省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创团工委及相关部门单位举办第二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举办“青领未来”专场招聘会、“青企雁行”走访交流等活动,实施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创业计划,做好青创“引才引智”工作。(责任单位:团市委、市人社局、市教体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引导新型农民创新创业。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大力培育农民大学生。积极组织参加省农村创新创业项目创意大赛,发挥全国农村双创典型县樟树市的示范作用,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园区、培训基地、见习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和创客服务平台。(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教体局、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支持返乡入乡创新创业。开展以“创领新赣鄱、美好新时代”为主题的创业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引导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优先支持区域双创示范基地实施返乡创业示范项目,引导社会资本、大学生创客和返乡能人等入乡开展“互联网+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创业项目。落实旅游业发展奖励政策,鼓励依托各地特色资源开发参与型、互动型、体验型的乡村旅游产品。完善支持返乡入乡创业的引人育人留人政策,加大对乡村创业带头人的创业培训力度,培育一批能工巧匠型创业领军人才。(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文广新旅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支持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建强宜春市退役军人企业家协会,指导各县市区建立退役军人企业家分会和就业促进会。培育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创新导师团队,鼓励开展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培训。加强退役军人孵化基地建设,实现县市区孵化基地全覆盖,省级孵化基地新增2-3个,市级孵化基地新增6个以上,县级孵化基地建设100%达标。深入开展“满怀忠诚讲尊崇,千行百业共拥军”等系列活动,促进退役军人创业就业。(责任单位: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十四)鼓励妇女创新创业。培育一批巾帼产业示范基地,举办“明月山杯”家庭服务兴业技能竞赛,参加省双创和家政大赛,开展“春风行动”女性专题活动,搭建妇女创业就业平台。实施女性创业就业赋能行动,开展巾帼创业就业“一县一品”下沉式培训,做好“江西表嫂”家政服务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责任单位:市妇联、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强化双创服务保障
(十五)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大力推行“一照含证”改革,依托省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实现企业登记“一次不跑”“只跑一次”“全市通办”,深化企业注销便利化改革,探索推行“先证后查”“自主声明”“公开承诺”办事流程。持续推进降成本优环境行动,清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涉企收费。大力推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差异化缴存措施,支持户籍业务“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依法落实各项支持创新创业减税降费政策,加强税收减免政策宣传,在双创示范基地落实好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优惠政策。盘活闲置厂房、低效利用土地。探索采取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弹性出让方式供应工业、旅游及公共服务项目用地,推进工业标准地、标准厂房建设。(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市监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税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建设良好市场环境。建立反不正当竞争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清理、废除限制企业公平竞争的存量政策,消除制度隐性壁垒。持续深化市场流通领域综合治理,加强线上线下商品质量检测。开展宜春市“绿色生态”标准化建设工作,鼓励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定和修订。(责任单位:市市监局)
(十七)加大开放共享力度。实施《宜春市科技创新资金后补助管理办法》,推进全市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共享,对向社会开放共享的大型科研仪器实行双向补助。积极争取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性创新解决方案的支持,探索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教体局、市发改委、宜春银保监分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加大高层次人才引培力度。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重大人才工程,组织市“双百计划”评选,以中国科学院宜春院士科学家康养基地建设为依托,引进一批博士及以上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开展企业“人才飞地”评选,鼓励企业在国内人才密集城市创建“人才飞地”。全年组织申报国家人才计划5项以上,新增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家、省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责任单位: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教体局、市工信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深入实施科技帮扶。实施“百名博士入园强企”行动,下派100名科技特派员入企帮扶,有效对接企业科技需求,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00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100项,组建研发平台(含新型研发机构)1-2个。(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教体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拓宽投资融资渠道。制定实施金融大数据服务支持联动计划,推进大数据融资力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扩大贷款抵(质)押品范围。支持园区引进融资租赁公司和非政府主导的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基金等。用好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和信用贷款等金融政策,“工信通”“科贷通”“映山红助力贷”“小微快贷”“微企贷”等政策向重点产业倾斜。实施“科技创新券”政策,深入推进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创建。(责任单位:市金融办、人行宜春中心支行、市市监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宜春银保监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一)加强信贷资金支持。健全市、县两级政府融资担保体系,实施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占比。深入推进“小巨人”“独角兽”企业信贷培育计划。制定《加快绿色金融发展指导意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对接有机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加工、新能源(锂电)、中医药、循环经济等绿色产业。拓展“科贷通”合作银行,进一步扩大受益面和放贷量。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38亿元。(责任单位:人行宜春中心支行、宜春银保监分局、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市市监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凸显双创基地标杆
(二十二)进一步培育双创示范基地。加强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指导开展评价评估,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做法。新增培育1-2家省级双创示范基地。(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二十三)推进基地改革创新试点。优先支持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支持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与双创示范基地合作建立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鼓励金融机构与双创示范基地合作开展设备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支持双创示范基地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双创孵化专项债券、创业投资基金类债券、创新创业公司债券和双创债务融资工具,支持在双创示范基地开展与创业相关的保险业务。在有条件的区域双创示范基地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对无可抵押资产、无现金流、无订单的初创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施风险补偿。(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市市监局、市金融监管局、人行宜春中心支行、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积极开展双创活动
(二十四)开展“双创活动周”系列活动。积极组织推荐企业参加国家、省“双创活动周”宣传展示活动,组织开展我市“双创活动周”系列活动。加强双创活动宣传,营造浓厚社会舆论氛围。(责任单位:市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市直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五)举办各类双创赛事。举办创业引领者专项活动暨第三届马兰花全国创业培训讲师大赛宜春市分赛、“创客中国”江西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宜春区域赛等赛事,组织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江西赛区)、江西省公共安全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业课等活动。(责任单位:市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六)举办其他配套活动。积极争取创建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继续开展“三请三回”活动,结合节庆、联谊、经贸等节点和活动,深入沿海乡友、校友、战友聚集地区开展经贸交流活动,推动更多在外宜商返乡投资创业。组织参加“中国品牌日”活动,宣传推广宜春自主品牌。组织参加省第三届青年创业风云人物评选,树立创新创业先进典型。开展以品牌品质惠享生活为主题的“双品网购节”、第二届宜春电商直播网购节等活动,加快直播带货、内容电商、社交营销等模式应用。(责任单位:市文广新旅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团市委、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技能竞赛;项目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198-02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与普通院校相比更强调实用性和应用性,要求毕业生动手能力强、上岗适应快,还要具有创新能力,能不断进行工艺改进和技术革新[1]。我院一直重视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实施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工程,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已建立了完善的“3333”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体系,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一、建立3级管理运行机制
学院逐步建立完善了由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委员会、系部科技创新指导小组、指导教师组成的“院、系、指导教师”3级管理运行机制。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任工作委员会主任,学生处(团委)、科技处、教务处、财务处、实训中心、各系部负责人任委员,负责部署、指导、检查全院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各系部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小组,指导本系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每项科技创新项目配备一名指导教师,具体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研究。
二、搭建3个科技创新平台
学院根据学生不同专业、不同阶段、不同兴趣爱好的特点,本着“区别对待、分类指导、自成体系”的原则,以“认识、普及、参与、提高”为主线,搭建了“科技普及、技能竞赛、项目研究”三个科技创新平台,使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由初级向高级逐渐提升[2]。
1.科技普及平台。科技普及平台是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根基。学院以强化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造热情,提高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积极性为目的,主要面向低年级学生,组织开展“科普讲座”、“名师论坛”、“特色实践”、“知识竞赛”等活动。学院每年邀请校内外专家、教授、企业导师等举办十多场科普讲座,组织学院教学名师开展六场论坛和六次特色实践活动,每年开展一次科普知识竞赛,力争让每名学生都参与到科技普及活动中。
2.技能竞赛平台。技能竞赛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催化剂。学院每年大范围、多工种地组织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并实现了“五个结合”,即技能竞赛与专业培养目标结合,与专业教学过程结合,与就业岗位需求结合,与国家职业标准结合,与全国全省技能大赛结合。学院每年的职业技能大赛涉及20多个工种,参与人数2000余人,在校园中初步形成了“人人学技术,个个练技能”的氛围。学院完善了评选参赛机制,积极组织优秀学生参与省市级以上的职业技能竞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3.项目研究平台。项目研究平台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载体。学院遵循“理实结合、突出重点、鼓励创新、注重实效”的原则,广泛开展以学生自主研发为主体、专业教师监督指导为辅助、学院专项资金为保障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活动。建立了“自主申请、专家评议、择优立项、规范管理、严格结项、成果推荐”的运行机制。积极引导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开展技术改造、制作发明、学术研究。学院每年投资10多万元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每年立项100余项。
三、打造3支队伍
1.学生科技创新队伍。学生是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主体。学院采取“以老带新、逐步参与、培养训练学生带头人”的方法培养了一支稳定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学院充分发挥大学生专业社团的载体作用,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共同学习研究专业技能。学院对专业社团在工作指导、资金划拨、活动审批等方面予以支持,使其成为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舞台。学院团委还结合专业背景成立了特色科技服务团队,用寒暑假及课余时间,走入社区、农村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技术服务;走入相关企业参观学习,参与工艺改进与技术改造。
2.指导教师队伍。指导教师队伍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导。学院建立了教师指导科技创新活动激励机制,要求每位专业教师至少指导一个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或一项技能竞赛,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自己所研究的专业课题,同时要求教师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并将教师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列入教学工作量。
3.组织管理队伍。组织管理队伍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学院构建了一支由学生处(团委)、系部工作人员、学生骨干组成的工作队伍,专门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及时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申报、结项鉴定等信息,组织技能大赛报名、科普讲座、学术报告、学术讨论等活动,监管学生项目经费的使用,促进成果转化,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人性化服务。[3]
四、实施3项措施
1.营造科技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学院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制度,完善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效化、规范化发展,将科技创新活动成绩与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测评、班集体(团支部)评优相挂钩。学院每年6月份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节,组织年度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展,总结表彰优秀成果,评选“大学生科技创新优秀人才”、“大学生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先进单位”等。对于特别优秀的科技创新项目成果,学院还利用报纸、杂志、网络等多种媒体在校园内加大宣传力度,组织了优秀项目经验交流会、研讨会,营造了良好的校园科技创新氛围。
2.建设一体化服务体系。学院围绕学生创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分专业开设科技创新指导课程,进行科研方法训练,锻炼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学院还制定《实验实训室开放管理办法》,鼓励各系部开放实验实训室,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实验场所和硬件支持[4]。各系部分别建有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室,配备了基本的仪器设备,为科技实践团队、专业社团提供学术研讨、交流、自主学习的空间。学院团委还着手建立了科技创新资源网站,为学生提供专业前沿信息、科技发展趋势资讯、历年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信息、图书资料的查询服务,实现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网上立项申报及检索,科普讲座、研讨会、报告会等信息,为师生提供网上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学院还建有科技创新成果展室,收藏了历年优秀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作品实物、论文、荣誉证书、专利证书等原始文件,开放供师生参观学习。
3.完善多元化评价机制。学院改变以学业成绩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模式,设置创新学分及创新奖学金,激发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在完成科技创新项目后,提交申请,经专门机构认定,获得相应的创新学分。
参考文献:
[1]胡火清.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2]胡爱祥.多维视角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平台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5).
篇10
近年来,福洋生物以玉米深加工为基础,面向“三农”加速科技创新,精细化工和生物工程比翼齐飞,不但实现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而且在引领现代农业、推进山东农业强省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底,公司总资产达4.3亿元,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1.6亿元,利润6000多万元,上缴税金2500万元,出口创汇900万美元。通过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融合,小小玉米铺就福洋成功的金光大道。
深耕玉米产业链搭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山东福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环境秀丽、交通便利的山东省平原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以精细化工和生物工程为主业的高新技术企业。
创新首先要解决创新什么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市场竞争逐渐从单一技术与产品的竞争转向产业链竞争。福洋生物自2009年创立之初就将技术发展战略作为所有战略的前提,把系统集成创新作为公司科技创新的主要方向——朝着“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百亿强企,带领百万农民致富”的目标快速迈进。3年来,福洋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五级循环产业链。从绿色种植到饲料,从食品加工到规模养殖,再到包装运输业,步步生金。不但使企业实现了科学、跨越发展,而且带动周边10万农民走上致富之路,形成了一条强企富农的金色链条。
无论是拉长还是缩短产业链,都是在向上游的设计研发和下游的
品牌营销延伸,都是企业在稳增长的基础上谋求转型升级。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过程中,福洋深耕玉米产业链,建立了稳定的农产品种植基地,带动玉米种植基地20多万亩,搭建了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玉米深加工的玉米蛋白粉、玉米纤维、胚芽饼等副产品作为极好的饲料促进了当地饲料业和养殖业的发展;福洋物流中心、龙门物流园、平原运输服务公司等多个物流公司及以食品业、包装业等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也因福洋的发展而日益壮大。
目前,以福洋的产品为原料带动的生猪存栏已达4万余头,鸡鸭养殖2万余只,联结农民每户年增收5000元以上,每年可使农民增收2000万元,有力提升了当地产业经济效益。由于公司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雷达荣获德州市优秀企业家、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为进一步增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的科技支撑作用,建立和完善山东地方特色玉米产业的科技型创新平台,福洋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加速产业链的全方位延伸,争取在五年内完成变性淀粉系列产品、生物法制备赤藓糖醇、葡萄糖酸钠等项目技术的再提高,完成谷氨酰胺、海藻糖等新产品、新项目的开发与建设,成就高精尖产品和高技术,建立发展潜力巨大的产品体系,不断培育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福洋公司长足、快速、健康的发展。
产品创新:以技术发展战略统领创新发展
产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国内第一家规模化海藻糖生产企业,福洋生物正全力兴建年产3000吨海藻糖及20000吨麦芽糖醇的重点项目。该项目以淀粉为原料,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新上三效蒸发器、离心机、振动硫化床,离子交换柱、结晶罐等主要设备600余台套。该项目总投资2.6亿元,计划今年7月份开工建设,2014年6月底正式竣工投产。
麦芽糖醇及海藻糖是高档功能性糖醇产品在食品、化状品和医药领域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主要依靠进口,国内年市场需求量在3万吨左右,市场需求不断增长;麦芽糖国内市场需求300万吨,产量在100万吨左右;麦芽糖醇国内需求量40万吨,产量在30万吨。投产后年均销售收入3亿元,净利润8300万元,上缴税金3500多万元。
目前,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海藻糖及麦芽糖醇项目列入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已获国家专利5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通过该项目的科学建设,将进一步发挥福洋生物省农字号龙头企业的积极作用,助力企业发展腾飞。
“十二五”期间,福洋生物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集成农产品加工的各类要素,优化、完善、提升酿造产业循环发展模式,推动玉米深加工、农产品流通贸易、配套产业、现代服务业联动的闭合式循环,充分发挥福洋生物科技产业链的巨大合力。
科技兴企,构筑人才资源新高地
作为一个创立仅3年的民营公司,缺乏政策和资金优势,福洋公司是靠什么发展起来的?是如何将技术创新工作落到实处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为福洋发展做出有力支撑。董事长张雷达认为,关键是创新机制,核心就是最大程度地激发创新人才的动力和活力。
福洋公司以“年轻、知识、创新”作为企业的发展思路,不断完善技术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始终把人才作为技术创新核心要素,不断激发创新的动力与活力。在技术创新机制和创新团队建设上有以下几点经验。
一是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公司注重科技创新,建有省级高标准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院士工作站、山东省葡萄糖酸衍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山东轻工业学院、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合作建立了生物技术产学研基地。2012年4月公司与国家生化中心(上海)建立生物发酵联合研发中心。目前,公司700名职工队伍中,科研人员46人,其中研究生12人,本科生26人。
二是建立技术创新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健全人才的培养、使用、激励和保障机制,福洋施行津贴向一线倾斜、向科技骨干倾斜,制定荣誉奖励、专家管理、特殊津贴等管理办法,对贡献突出的科技骨干实行政治待遇、荣誉奖励、推举专家、培训深造、职称评优“五优先”,极大地激发了人才的创新激情和活力。2010年公司设立创新奖和贡献奖,对获奖同志在公司的工作会上进行表彰与宣传,此项举措进一步加强了对技术骨干人才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力度,对鼓励一线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和创造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三是建立有效的创新投入机制。3年来,公司在积极争取国家投入的同时,不断加大技术创新的自主投入力度,使得公司自主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连年突破5%,同时在公司内部建立相对配套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如,统筹研发项目——除国家投入外,公司还有相应的配套投入,双管齐下形成共同投入机制。另外,公司将研发投入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要求每年必须增加经费投入。
正是技术创新机制和创新团队建设多点发力,确保了福洋生物人才高地逐渐形成,为培育和开辟新的技术和经济增长点提供了重要保障。
产学研相结合,打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竞争日趋剧烈,谁掌握了高科技,谁就抢占了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赢得了市场的主动权。福洋公司把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任务来抓。
在发展过程中,福洋生物坚持实施对外合作的战略模式,积极主动、广泛深入地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和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以公司技术中心为具体实施单位,福洋已与10多家高等院校和企业开展合作,并拥有多家技术辐射单位,积极推行技术和成果转化。
合创科技成效显著。3年来,公司先后研发储备变性淀粉、有机酸、糖醇系列产品20余个,申请国家专利15项,三项成果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两项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技术水平均达到国际先进。由于创新成果和区域经济带动作用突出,2012年公司被评为“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
独木不成林。在确保海藻糖项目顺利建设的同时,公司计划今年下半年再投入2.3亿元,建设年产8万吨葡萄糖酸钠项目,力争2014年上半年顺利投产。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生物发酵技术,产品市场前景广阔。该项目的优势:一是成本低。以公司自有淀粉为原料,原料丰富,价格低、质量好;二是经验丰富。前期6万吨葡萄糖酸钠项目积累了丰富经验,开拓了广阔的海内外市场;三是科研实力雄厚。继续借力联合研发中心及山轻工在菌种优化、工艺改进、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进行攻关。目前,华理已将该课题列入十二五期间三项重点课题之一,配备4博、2硕的科研力量。该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利税8000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管理创新把握六个坚持 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
- 上一篇:自查自纠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 下一篇:培训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