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散文范文
时间:2023-04-07 16:31: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迟子建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不要说你看到了什么,而应该说你敛声屏气凝神遐思的片刻感受到了什么。
2、狭窄而流俗的街道、人与人之间的争吵、背信弃义乃至相互唾弃,那种人、情、景相融为一体的伤怀之美似乎逃之夭夭了。
3、没有谁来打扰我,陪伴我舞蹈的,除了如临仙界的音乐,便是江水、云霓、月亮和无边无际的风了。
好段:
1、我仍然喜欢在黄昏时漫步,喜欢看水中的落日,喜欢看风中的落叶,喜欢看雪中的山峦。我不惧怕苍老,因为我愿意青丝变成白发的时候,月光会与我的发丝相融为一体。让月光分不清它是月光呢还是白发;让我分不清生长在我头上的,是白发呢还是月光。
2、世界上有两条路,一条有形的横着供人前行徘徊或倒退,一条无形的竖着供灵魂升入天堂或下地狱。只有在横着的路上踏遍荆棘而无悔,方可在竖着的路上与云霞为伍。
篇2
海伦·凯勒19个月的时候,失去了光明和声音。海伦。凯勒六岁零九个月,她的老师——安妮。苏立文来到她身边,与海伦。凯勒一起学习,直到海伦。凯勒在黑暗里摸索着,成功走进了“哈佛大学”。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这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她凭借坚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毕业于哈佛大学,在黑暗中找到人生的光明;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世界的角落,用生命的力量为世界造福。”这是人们对她的评价。海伦。凯勒对生活充满了热情与希望,她能在黑暗里坚持“光明就在前面”不向黑暗低头的信念。
虽然海伦。凯勒一生陷进在黑暗的世界里,但仍然珍惜着自己宝贵的生命,坚强地活着。生活中,有许多像海伦。凯勒一样珍惜生命,在“黑暗”里坚持的残疾人,如,尹小星。他比海伦。凯勒幸运多了,没有失去光明和声音,只是失去了一条腿。可他凭着坚强的毅力穿过大沙漠,获得众人的欢呼。“死有轻于鸿毛,有重于泰山。”有的人四肢健全,又因为有一点儿挫折就要去死。这样不仅会给群众添麻烦,还会让自己没了宝贵的生命。
篇3
迟子建的散文作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主要写她在故乡北极村的生活,以回忆的视角写过去的生活,把故乡中淳朴的劳动人民的形象刻画得生动具象。第二类则是着眼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经历,由一些细微的小事着眼,阐发自己对事物独特的见解。在这一类文字中,女性作家所突出的细腻情感与她本身的思想高度巧妙结合,引发读者的思考。在最后一类文章中,作者主要写了自己游访各地的见闻、心得。
在第一类文章中,迟子建总能把童年的往事讲述得生动可感,让人心生向往。也许是回忆有美化往事的力量,她笔下的农民也许有几分笨拙无知却总是可爱的,她笔下的趣事也许有几分幼稚却是让人想去了解的。如《蚊烟中的往事》一文中,具体写的是做酱、吃酱的事,听来也颇为普通。但当作者用孩子的视角加以叙述时就增加了几分童趣。“你愿意在河边多流连一刻,看着浸在水中的柔软的云,是没人知道的;你愿意在山间偷偷地采一些浆果来吃,大人们依然是不知道的:反正有那么几种野菜横在篮子中,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踏入家门”,这些话听着很孩子气,却让笔下的情景令人憧憬起来。
回想自己的儿时虽然没有出外采摘野菜的经历,却也有过许多充满童趣的往事。也许在那时的大人看来是令人哭笑不得的,但在现在已经长大了的我的眼中却是美好而令人留恋的,是仅属于自己的美好经历。而迟子建将这些经历和其他的大人一起分享,大概也是想提醒他们不要泯灭童心吧。
而北极村的那缕炊烟也影响着迟子建以后对事物的认知,一直保持着自然、纯朴的态度,这主要体现在在她的第二类作品中。在《我的梦开始的地方》一文中她如是说道:“当我童年在北极村生活的时候,因为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认定世界就北极村这么大。当我成年以后到过了许多地方,见到了更多的人和更绚丽的风景之后,我回过头来一想,世界其实还是那么大,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北极村。”
篇4
论文摘要:中国当代文学中,迟子建营构出了较为独特的文学世界。温情书写、塑造畸异人物与回归自然是三个核心因素,从不同侧面把她的价值立场展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从超越精神角度反思了迟子建小说创作的价值局限,指出可能的超越之路。
创造独特的文学世界往往是作家的夙愿,支撑着此世界的就是他的价值立场。如果说一般读者可以沉迷于文学形象世界,开阔视野,更新体验,丰富精神,那么研究者就得深入把握隐含在文学世界中作家的价值立场,显扬其普遍性与独特性,掘发得失,瞻望可能。迟子建作为当代大有作为的作家,已积聚二十余年心血建构了颇为独特的文学世界。通观她五百余万字的文学作品,尤其是那些神韵生动的小说,笔者认为,书写温情、塑造畸异人物与回归自然是三个核心因素。那么,这三个核心因素暗示出迟子建文学世界的何种价值立场?它能给我们带来何种启示?局限何在?可能的超越之路又何在?
一、温情书写的价值反思
对人性温暖湿润部分的执着关注构成迟子建小说极为引人注目的特质之一,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温情主义。迟子建小说中的温情主要是指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宽容、谅解、体贴、同情、关爱等蕴含着鲜明道德色彩的正面情感。这种温情就程度而言具有鲜明的儒家所弘扬的“乐而不,哀而不伤”的中庸风格,是与乡土社会中日常生活高度相融的情感,是对日常人性的呵护。从总体上看,迟子建小说中的温情是中庸温文、和谐优雅甚至略带忧伤的情感,它没有内在冲突,没有炽热力度,具有鲜明的安柔守雌的女性气质。这也是迟子建对人性的期望。但真正需要追问的是,迟子建小说的温情具有内在的真实性和价值建设意义吗?
其实,温情书写的局限性首先是从迟子建钟爱的温情人物身上显现出来的。像秦山(《亲亲土豆》)、吉喜(《逝川》)、徐五婆(《鸭如花》)等人物形象最根本特点就是缺乏主体性人格。黑格尔曾说:“现代世界的原则就是主体自由,也就是说,存在于精神整体之中的一切本质方面,都在发展过程中达到它们的权利。”[1]主体人格是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创造性人格。但迟子建的温情人物都是些随遇而安的被动型人格,与生存环境间没有任何反思的距离,也没有足够的自主性和自律性。他们都是被人情的磁力场包围着的乡土人物,生命特质主要是安宁、祥和、单纯、自然。当迟子建仅专注于正面素质时,她就有意忽略了乡土人物生命的另一面。其实,残缺的另一面已经被鲁迅等启蒙作家揭示得较为充分,那就是麻木、封闭、自大、萎缩、沉沦,最根本的是缺乏主体性。把残缺一面纳入生命的整体,迟子建就无法像现在这样进行温情书写了。说到底,迟子建的乡土温情往往不是具有主体人格的人之间富有热力的情感交流和精神交流,如那些能提升人生境界的爱情和友情,更多只是抚平创伤、安慰人生的弥补性情感;不是把人生导向健动有为、动态超越的创造性存在性情感,而仅是被动守成、静止凝固的重复性生存性情感。这才是迟子建小说的温情的真正实质。
迟子建曾说温情的力量就是批判的力量。温情批判的矛头始终指向两个目标,一个是乡土社会内部威胁温情的因素,另一个是从根本上威胁着乡土社会的外来现代城市文明。前一个因素,迟子建在小说《白银那》中有充分的展示,马占军夫妇的发财欲望试图摆脱乡土温情的控制,便严重威胁乡土社会的温情世界。后一个因素,迟子建在《晨钟响彻黄昏》、《九朵蝴蝶花》、《银盘》、《热鸟》、《额尔古纳河右岸》等小说中就竭力批判,现代城市文明对于迟子建而言意味着温情的反面。其实,迟子建的温情批判更是一种迷思。首先,威胁温情的乡土社会负面因素和乡土温情构成了乡土社会的一体两面,都是乡土社会缺乏主体人格的表现,因此这种批判的根据和批判对象的根据是同一的,从而导致了批判的无效。其次,迟子建对现代城市文明的批判实质上是站在乡土社会的正面价值立场上来批判现代城市文明的负面因素。这种批判是对于乡土社会的负面因素和现代城市文明的正面因素的双重遮蔽。迟子建的温情批判不是使乡土社会更充分意识到自身不足,从而走向开放与创造,而是使乡土社会加强了自身的封闭和保守。
当迟子建守护乡土社会的温情世界时,她没有真正直面乡土社会的欠缺。首先,乡土社会无法应对外来的暴力与邪恶。对内部的暴力与邪恶,乡土社会往往采用人情化的策略,如《白银那》所展示的;但对外来的暴力和邪恶却无法应对,如《额尔古纳河右岸》所展示的。其次,乡土社会中的人由于沉溺于狭小的个人生活,缺乏主体性,对稍微广大点的世界,如超出家庭和村落的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经济与精神问题不感兴趣,就最容易滋生专制体制。当专制体制一旦形成,无法制约的权力往往就会反过来摧残乡土社会。那时,所有温保存而不得,所有逍遥欲实践而不能。更根本的是,乡土社会由于封闭保守,把人的精神和心灵需求极大简化,不利于人的发展,迟子建欣赏的那种简朴与纯洁是人性发展的最低阶段,这种简朴和纯洁是以对精神的丰富和心灵的多姿多彩的牺牲为代价的。此外,由于缺乏实质的精神主体性,乡土社会中的人若无法获得乡土温情的照顾或对乡土温情不满时,就很容易堕入彻底的物质化、欲望化和实利化中,例如,《白银那》中的马占军夫妇,《一匹马两个人》中的薛敏母女。
二、畸异人物的价值反思
对畸异人物的酷爱是迟子建小说的鲜明特点,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恐怕无出其右者。几乎没有哪部迟子建小说中没有畸异人物,从《原始风景》中痴憨有福的傻娥到《雾月牛栏》中精灵般的宝坠,从《雪坝下的新娘》中反衬出现实世界丑陋的刘曲到《采浆果的人》中保守天道相视而笑的大鲁、二鲁,从《树下》中漫步乡村的大欢、二嫚到《》中大放异彩的阿永、拳头,再到《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似有大智慧的安道儿、安草儿和西班,真可谓星罗棋布,星汉灿烂。
塑造畸异人物是基于对世界与人生的一种理解。迟子建散文《必要的丧失》叙述作者在云南大理看到个精神失常者,凭眺桥下流水,旁若无人,嬉笑自如,为人友善。她注意到,精神病者大都快乐安详、平和宁静、超然独处,不像功利世界中的正常人那样劳心憔悴、忧愁郁闷。她甚至由此透视人生,得参妙道:真正的人生需伴以必要的丧失。短篇小说《盲人报摊》就颇能体现迟子建这种“必要的丧失”的人生观。难道迟子建的畸异人物是暗合生活之道的吗?可以把迟子建的畸异人物与莎士比亚《李尔王》中疯疯癫癫的弄人、陀斯妥耶夫斯基《白痴》中梅什金公爵简单比较一下,各自的精神特点便一目了然。
迟子建把畸异人物的自然人生确立为价值理想的局限极为鲜明。首先,畸异人物的自然人生是逃避超脱型的。他们对人生矛盾采取一种逃避超脱态度,没有解决人生矛盾的能力与意愿,而是彻底否定矛盾的存在,以精神病、弱智、失忆症等形式构筑着人生逃避的堡垒。像陈生(《青草如歌的正午》)、杨玉翠(《岸上的美奴》)等人不就是在把现实世界中的矛盾拒之门外才能肆意挥洒吗?而莎士比亚的弄人等展示的是直面人生矛盾的超越型人生。《李尔王》中弄人对现实世界具有深切洞察力,他带领李尔王在旷野中承受狂风暴雨的打击,是为了让李尔王能更清晰认识人性的深层状况,不要再执迷不悟。《白痴》中的梅什金公爵,更是怀抱着对苦难世界的深切之爱,深入现实世界,对娜斯塔霞等人的灵魂的震撼力大得惊人。其次,畸异人物的人生意义低于功利境界的人生。虽说功利世界会导致人的欲望无度、人性的畸变,但它也确曾使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萌生,能在他人与自然面前慢慢确立起精神独立性。但是自然人生使人在没有经历复杂性时就安于简单,自我意识无法建立,人生的主体性与精神性无法达成。迟子建的弱智者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是自然赐予的人生,而不是精神创造的人生,没有实质的意义,也不具备道德的实践性。莎士比亚的弄人等因为敢于坚持理想,能建立起独特的主体人格,并超越于功利世界之上。再次,畸异人物是自我瓦解的。迟子建欣赏他们的快乐宁静、超然自失的一面,看到他们的心地单纯、感情真挚的一面,但与这些素质相伴生的另一面,如头脑简单、心胸狭隘、眼界窄小、精神稚弱等,却有意忽略了。当面对世界的复杂性时,这些畸异人物将不可避免地被命运碾碎。而莎士比亚的弄人等却能直面人性的矛盾与人生的基本困境,把人生确立为自我超越的过程。正是由于畸异人物的局限性,迟子建的许多小说才会展示出较悲惨的结局。
三、回归自然的限度
同样颇有意味的是,迟子建的畸异人物的首要特征就是对大自然的亲近。《青草如歌的正午》中,精神失常者陈生就葆有动人的自然情感,他会拣着栅栏旁阴影走路,生怕把均匀散布在路中央的月光踩出疤痕。回归自然的主题同样表现于迟子建小说的城乡书写。在小说《关于家园发展历史的一次浪漫追踪》中,迟子建曾说:“城市是地球上最大的罪孽”[2]。对城市的严厉态度一直沉淀在迟子建心中。与之相对的是,迟子建对乡村有着明显偏爱。迟子建欣赏的那些人物,如宝坠、天灶、丑妞等,都是乡村世界的贡献。说到底,对城市文明的批判就是对现代文明的批判。迟子建始终未曾以乐观的眼光来瞻望现代文明。迟子建回归自然的价值理想对现代文明的自我反思具有一定的警醒作用,但回归自然的限度却不得不加以明确反思。
人之为人,本质就在于他能不断地超越既定的现实世界。大自然对于植物和动物而言,就是全部的生存世界;对于人而言,却是必须加以超越的对象,不可能仅是回归的对象。
首先,人性的基本矛盾无法在回归自然中被勾销,因此像迟子建塑造出来的那些理想人物,如《雾月牛栏》中的宝坠等,仅是人性的沦落,而不是人性价值的生成。所谓回到自然的野性、单纯和快乐状态,也仅是作者的幻想。吴炫曾说“:人性对自然、文明对原始的超越,就既包含着对野蛮的征服,也包含着对纯朴的遗弃;野性和纯朴的审美含义,也只是人类在摆脱了野蛮和无知的桎梏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但这种审美,从来不具备独立恢复的功能,充其量只能作为一种价值的材料,参与新文明结构的建设。”[3]迟子建所希望的那种回归自然状态,就像她的畸异人物那样,同样不具有赋予这个世界新意义的功能。
篇5
伤怀之美
迟子建
我八岁的时候,还在中国最北的漠河北极村。漫天大雪几乎封存了我所有的记忆,但那年冬天的渔汛却依然清晰在目。一孔孔冰眼冒出乳白的水汽,雪橇旁的干草上堆着已经打上来的各色鱼类。黄昏时分,云气低沉,大人们将鱼拢在麻袋里,套上雪橇,撤出黑龙江回家了。那是一条漫长的雪道,灰蓝色的。大人们抄着袖口跟在雪橇后面慢腾腾地走着,世界是如此沉静。快到家门口的时候,天忽然落起大片大片的雪花,我眼前的景色一片迷蒙,我所能听到的只是拉着雪橇的狗的热气沼沼的呼吸声。大人们都消失了,村庄也消失了,我感觉只有狗的呼吸声和雪花陪伴着我,我有一种要哭的欲望,那便是初始体会到的伤怀之美了。
年龄的增长是加深人自身庸碌行为的一个可怕过程。从那以后,我更多体会到的是城市混沌的烟云、狭窄而流俗的街道、人与人之间的争吵,那种人、情、景相融为一体的伤怀之美似乎逃之夭夭了。或者说伤怀之美正在某个角落因为蒙难而掩面哭泣。
一九九一年年底,我终于又在异国他乡重温了伤怀之美。那是在日本北海道,我来到了著名的温泉圣地――登别。问起登别温泉有何独到之处时,日本友人风趣地眨眨眼睛说:人直接面对着十二月的寒风和天空接受沐浴。我吐了下舌头,有些兴奋,又有些害怕。凌晨五时我肩搭一条金黄色的浴巾来到温泉区。站在室内温泉门边就感觉到了寒气,在隆冬的北海道,去露天温泉,实在需要点勇气啊。我犹豫片刻,还是将门推开。这一推我几乎让雪花给吓住了,寒气和雪花汇合在一起朝我袭来。而我不想再回头,尤其有人望着我的时候,我是绝不肯退却的。
我全身的肌肤都在呼吸真正的风、自由的风。池子周围落满了雪。我下去了,慢慢地让自己成为温泉的一部分。池中只我一人,多安静啊。雪花朝我袭来,而温泉里却暖意融融。池子周围有几棵树,树上有灯,因而落在树周围的雪花是灿烂而华美的。一边是雪,一边是泉水,另一边却结有冰柱(在水旁的岩石上)。我呼吸着新鲜潮湿而浸满寒意的空气,感觉到了空前的空灵与伤怀。
此后,久在城市里已经疲惫不堪的我仍然期待着与你重逢。
去年九月二十日,大病初愈的我终于踏上了一条豪华船。一天黄昏,我独自来到船头的甲板。天边涌动着轰轰烈烈的火烧云,映红了半面江水。这时节有一群水鸟忽然出现在船头不远处,火烧云使它们成为赤色。它们带着水汽朝另一岸飞去,我目随着它们,突然发现它们身上的红色在瞬间消失了,俄罗斯那岸的天空月白风清,水鸟在那里重现了单纯的本色。真是不可思议,一面是灰蓝的天空和半轮淡白的月亮,另一侧却是红霞漫卷。船长在驾驶室发现了我,便用扩音器送出来一忧郁缠绵令人心动的乐曲。我情不自禁地和着乐曲独自舞蹈起来。我旋转着,领略着这红白相间的世界的奇异之美。没有谁来打扰我,陪伴我舞蹈的,除了如临仙界的音乐,便是江水、云霓、月亮和无边无际的风了。伤怀之美在此时突然撞入我的心扉,它使我忘却了庸俗嘈杂的城市和自身的一切疾病。我多想让它长驻心中,然而它栖息片刻就如袅袅轻烟一般消失了。
伤怀之美为何能够打动人心?只因为它浸入了一种宗教情怀。一种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忧伤之美,是一个帝国的所有黄金和宝石都难以取代的。我相信每一个富有宗教情怀的人都遇见过伤怀之美,而且我也深信那会是人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几次珍贵片断,能成为人永久回忆的美。
【赏析】
迟子建的散文常常呈现出一种大自然与人的和谐之美,那些忧郁的灵魂宛如唱着一首首凄美的歌,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冰封雪飘的北国风情画,冷色调中透出浓浓的暖意。她的散文题材新颖,描写细腻,文笔卓尔不群。她既关注重要的人物、事件,又更多地叙写日常生活场景,讲述平凡人的故事;既关照外在的环境,又大量地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近读其散文《伤怀之美》,觉得十分耐人咀嚼。这样的散文含蓄蕴藉,可供命题的点非常多。
如标题“伤怀之美”就很值得玩味。初看上去,文题中的两个词语似乎自相矛盾,既然“伤怀”又怎么称得上“美”呢?如何理解“伤怀之美”呢?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去理解:人与自然(或“人、情、景”)融为一体;景物是美的,情调是忧伤的;伤怀突然降临,不期而遇;具有一种宗教情怀,神圣不可侵犯。
再如,文中的一些语句也很值得琢磨,像“年龄的增长是加深人自身庸碌行为的一个可怕过程”就颇具深意。综观全文,其意应理解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城市的喧嚣会干扰人用心去感悟、体会自然之美,人会逐渐变得世俗或庸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逐渐变得麻木,不能敏锐地感受到“伤怀之美”。
再如,鉴赏景物描写的句子、把握文章的用词特色等,都是不错的命题点。
抛开命题点不说,总体读来,本文有如下三大特色:
一是标题别具一格,深蕴哲理。全文记叙了“我”经历的三件事:八岁时初次感受到了漠河之美,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温泉之美、大病初愈后于豪华轮船上看到火烧云之美。这三处邂逅之美,皆为伤怀之美。作者淡淡地叙述,文字中呈现出一种哲思美。
二是用词精准、灵活。如“一孔孔冰眼冒出乳白的水汽,雪橇旁的干草上堆着已经打上来的各色鱼类……一条漫长的雪道,灰蓝色的”句中的“乳白”“干草(的枯黄)”“各色鱼类”“黄昏”“云气”“雪道”“灰蓝色”等词语,色彩丰富,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家乡独特的美。
篇6
论文摘要:中国当代文学中,迟子建营构出了较为独特的文学世界。温情书写、塑造畸异人物与回归自然是三个核心因素,从不同侧面把她的价值立场展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从超越精神角度反思了迟子建小说创作的价值局限,指出可能的超越之路。
创造独特的文学世界往往是作家的夙愿,支撑着此世界的就是他的价值立场。如果说一般读者可以沉迷于文学形象世界,开阔视野,更新体验,丰富精神,那么研究者就得深入把握隐含在文学世界中作家的价值立场,显扬其普遍性与独特性,掘发得失,瞻望可能。迟子建作为当代大有作为的作家,已积聚二十余年心血建构了颇为独特的文学世界。通观她五百余万字的文学作品,尤其是那些神韵生动的小说,笔者认为,书写温情、塑造畸异人物与回归自然是三个核心因素。那么,这三个核心因素暗示出迟子建文学世界的何种价值立场?它能给我们带来何种启示?局限何在?可能的超越之路又何在?
一、温情书写的价值反思
对人性温暖湿润部分的执着关注构成迟子建小说极为引人注目的特质之一,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温情主义。迟子建小说中的温情主要是指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宽容、谅解、体贴、同情、关爱等蕴含着鲜明道德色彩的正面情感。这种温情就程度而言具有鲜明的儒家所弘扬的“乐而不,哀而不伤”的中庸风格,是与乡土社会中日常生活高度相融的情感,是对日常人性的呵护。从总体上看,迟子建小说中的温情是中庸温文、和谐优雅甚至略带忧伤的情感,它没有内在冲突,没有炽热力度,具有鲜明的安柔守雌的女性气质。这也是迟子建对人性的期望。但真正需要追问的是,迟子建小说的温情具有内在的真实性和价值建设意义吗?
其实,温情书写的局限性首先是从迟子建钟爱的温情人物身上显现出来的。像秦山(《亲亲土豆》)、吉喜(《逝川》)、徐五婆(《鸭如花》)等人物形象最根本特点就是缺乏主体性人格。黑格尔曾说:“现代世界的原则就是主体自由,也就是说,存在于精神整体之中的一切本质方面,都在发展过程中达到它们的权利。”[1]主体人格是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创造性人格。但迟子建的温情人物都是些随遇而安的被动型人格,与生存环境间没有任何反思的距离,也没有足够的自主性和自律性。他们都是被人情的磁力场包围着的乡土人物,生命特质主要是安宁、祥和、单纯、自然。当迟子建仅专注于正面素质时,她就有意忽略了乡土人物生命的另一面。其实,残缺的另一面已经被鲁迅等启蒙作家揭示得较为充分,那就是麻木、封闭、自大、萎缩、沉沦,最根本的是缺乏主体性。把残缺一面纳入生命的整体,迟子建就无法像现在这样进行温情书写了。说到底,迟子建的乡土温情往往不是具有主体人格的人之间富有热力的情感交流和精神交流,如那些能提升人生境界的爱情和友情,更多只是抚平创伤、安慰人生的弥补性情感;不是把人生导向健动有为、动态超越的创造性存在性情感,而仅是被动守成、静止凝固的重复性生存性情感。这才是迟子建小说的温情的真正实质。
迟子建曾说温情的力量就是批判的力量。温情批判的矛头始终指向两个目标,一个是乡土社会内部威胁温情的因素,另一个是从根本上威胁着乡土社会的外来现代城市文明。前一个因素,迟子建在小说《白银那》中有充分的展示,马占军夫妇的发财欲望试图摆脱乡土温情的控制,便严重威胁乡土社会的温情世界。后一个因素,迟子建在《晨钟响彻黄昏》、《九朵蝴蝶花》、《银盘》、《热鸟》、《额尔古纳河右岸》等小说中就竭力批判,现代城市文明对于迟子建而言意味着温情的反面。其实,迟子建的温情批判更是一种迷思。首先,威胁温情的乡土社会负面因素和乡土温情构成了乡土社会的一体两面,都是乡土社会缺乏主体人格的表现,因此这种批判的根据和批判对象的根据是同一的,从而导致了批判的无效。其次,迟子建对现代城市文明的批判实质上是站在乡土社会的正面价值立场上来批判现代城市文明的负面因素。这种批判是对于乡土社会的负面因素和现代城市文明的正面因素的双重遮蔽。迟子建的温情批判不是使乡土社会更充分意识到自身不足,从而走向开放与创造,而是使乡土社会加强了自身的封闭和保守。
当迟子建守护乡土社会的温情世界时,她没有真正直面乡土社会的欠缺。首先,乡土社会无法应对外来的暴力与邪恶。对内部的暴力与邪恶,乡土社会往往采用人情化的策略,如《白银那》所展示的;但对外来的暴力和邪恶却无法应对,如《额尔古纳河右岸》所展示的。其次,乡土社会中的人由于沉溺于狭小的个人生活,缺乏主体性,对稍微广大点的世界,如超出家庭和村落的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经济与精神问题不感兴趣,就最容易滋生专制体制。当专制体制一旦形成,无法制约的权力往往就会反过来摧残乡土社会。那时,所有温保存而不得,所有逍遥欲实践而不能。更根本的是,乡土社会由于封闭保守,把人的精神和心灵需求极大简化,不利于人的发展,迟子建欣赏的那种简朴与纯洁是人性发展的最低阶段,这种简朴和纯洁是以对精神的丰富和心灵的多姿多彩的牺牲为代价的。此外,由于缺乏实质的精神主体性,乡土社会中的人若无法获得乡土温情的照顾或对乡土温情不满时,就很容易堕入彻底的物质化、欲望化和实利化中,例如,《白银那》中的马占军夫妇,《一匹马两个人》中的薛敏母女。
二、畸异人物的价值反思
对畸异人物的酷爱是迟子建小说的鲜明特点,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恐怕无出其右者。几乎没有哪部迟子建小说中没有畸异人物,从《原始风景》中痴憨有福的傻娥到《雾月牛栏》中精灵般的宝坠,从《雪坝下的新娘》中反衬出现实世界丑陋的刘曲到《采浆果的人》中保守天道相视而笑的大鲁、二鲁,从《树下》中漫步乡村的大欢、二嫚到《洲国》中大放异彩的阿永、拳头,再到《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似有大智慧的安道儿、安草儿和西班,真可谓星罗棋布,星汉灿烂。
塑造畸异人物是基于对世界与人生的一种理解。迟子建散文《必要的丧失》叙述作者在云南大理看到个精神失常者,凭眺桥下流水,旁若无人,嬉笑自如,为人友善。她注意到,精神病者大都快乐安详、平和宁静、超然独处,不像功利世界中的正常人那样劳心憔悴、忧愁郁闷。她甚至由此透视人生,得参妙道:真正的人生需伴以必要的丧失。短篇小说《盲人报摊》就颇能体现迟子建这种“必要的丧失”的人生观。难道迟子建的畸异人物是暗合生活之道的吗?可以把迟子建的畸异人物与莎士比亚《李尔王》中疯疯癫癫的弄人、陀斯妥耶夫斯基《》中梅什金公爵简单比较一下,各自的精神特点便一目了然。
迟子建把畸异人物的自然人生确立为价值理想的局限极为鲜明。首先,畸异人物的自然人生是逃避超脱型的。他们对人生矛盾采取一种逃避超脱态度,没有解决人生矛盾的能力与意愿,而是彻底否定矛盾的存在,以精神病、弱智、失忆症等形式构筑着人生逃避的堡垒。像陈生(《青草如歌的正午》)、杨玉翠(《岸上的美奴》)等人不就是在把现实世界中的矛盾拒之门外才能肆意挥洒吗?而莎士比亚的弄人等展示的是直面人生矛盾的超越型人生。《李尔王》中弄人对现实世界具有深切洞察力,他带领李尔王在旷野中承受狂风暴雨的打击,是为了让李尔王能更清晰认识人性的深层状况,不要再执迷不悟。《》中的梅什金公爵,更是怀抱着对苦难世界的深切之爱,深入现实世界,对娜斯塔霞等人的灵魂的震撼力大得惊人。其次,畸异人物的人生意义低于功利境界的人生。虽说功利世界会导致人的欲望无度、人性的畸变,但它也确曾使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萌生,能在他人与自然面前慢慢确立起精神独立性。但是自然人生使人在没有经历复杂性时就安于简单,自我意识无法建立,人生的主体性与精神性无法达成。迟子建的弱智者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是自然赐予的人生,而不是精神创造的人生,没有实质的意义,也不具备道德的实践性。莎士比亚的弄人等因为敢于坚持理想,能建立起独特的主体人格,并超越于功利世界之上。再次,畸异人物是自我瓦解的。迟子建欣赏他们的快乐宁静、超然自失的一面,看到他们的心地单纯、感情真挚的一面,但与这些素质相伴生的另一面,如头脑简单、心胸狭隘、眼界窄小、精神稚弱等,却有意忽略了。当面对世界的复杂性时,这些畸异人物将不可避免地被命运碾碎。而莎士比亚的弄人等却能直面人性的矛盾与人生的基本困境,把人生确立为自我超越的过程。正是由于畸异人物的局限性,迟子建的许多小说才会展示出较悲惨的结局。
三、回归自然的限度
同样颇有意味的是,迟子建的畸异人物的首要特征就是对大自然的亲近。《青草如歌的正午》中,精神失常者陈生就葆有动人的自然情感,他会拣着栅栏旁阴影走路,生怕把均匀散布在路中央的月光踩出疤痕。回归自然的主题同样表现于迟子建小说的城乡书写。在小说《关于家园发展历史的一次浪漫追踪》中,迟子建曾说:“城市是地球上最大的罪孽”[2]。对城市的严厉态度一直沉淀在迟子建心中。与之相对的是,迟子建对乡村有着明显偏爱。迟子建欣赏的那些人物,如宝坠、天灶、丑妞等,都是乡村世界的贡献。说到底,对城市文明的批判就是对现代文明的批判。迟子建始终未曾以乐观的眼光来瞻望现代文明。迟子建回归自然的价值理想对现代文明的自我反思具有一定的警醒作用,但回归自然的限度却不得不加以明确反思。
人之为人,本质就在于他能不断地超越既定的现实世界。大自然对于植物和动物而言,就是全部的生存世界;对于人而言,却是必须加以超越的对象,不可能仅是回归的对象。
首先,人性的基本矛盾无法在回归自然中被勾销,因此像迟子建塑造出来的那些理想人物,如《雾月牛栏》中的宝坠等,仅是人性的沦落,而不是人性价值的生成。所谓回到自然的野性、单纯和快乐状态,也仅是作者的幻想。吴炫曾说“:人性对自然、文明对原始的超越,就既包含着对野蛮的征服,也包含着对纯朴的遗弃;野性和纯朴的审美含义,也只是人类在摆脱了野蛮和无知的桎梏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但这种审美,从来不具备独立恢复的功能,充其量只能作为一种价值的材料,参与新文明结构的建设。”[3]迟子建所希望的那种回归自然状态,就像她的畸异人物那样,同样不具有赋予这个世界新意义的功能。
其次,城市和乡村也仅是人创造出的不同的文明形式,并不会因为乡村与大自然靠得近一点,就具有更高的价值;如果说城市有多少局限,乡村必然在另一方面具有相应的多少局限。这些局限从根本上说就是人性的基本矛盾的外化。迟子建仅以乡村大自然为价值尺度来批判城市,想象城市,就只能看到被大自然尺度扭曲的城市,那同样是不真实的城市幻象,也是对人性的基本矛盾的逃避和抹煞。当迟子建有意无意地丑化城市美化乡村时,她只不过重复着沈从文、汪曾祺、贾平凹、张炜、张承志等作家的价值迷误而已。
再次,回归自然的限度也会被大自然本身的毁灭性因素标示出来。大自然对于生命而言并不是仅具有正面的孕育和抚养的作用,同样常见的是对
生命的毁灭。像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中,那么多自然灾难随时突至,人常常被严寒冻死,受到自然瘟疫的威胁;当大自然展示出远非安宁祥和的一面时,回归自然的神话也就不攻自破。所谓回归自然,不是远离文化,也不是抛弃文化,而是超越大自然,也超越与大自然格格不入的文化,达到文化和自然的更高程度上的融合。
从根本上说,人其实是不可能完全回归自然世界的,人必须充分地发展精神世界,这个精神世界不是依附于自然世界,也不是同化于自然世界,而是与自然世界不同而并立,互相促进。人的精神世界必须具有生态意识,符合生命之道,但不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的独立性和独特性。迟子建似乎主张回归自然就把什么人生问题都解决了,这种明显的道家思想旨趣是对人性的深层矛盾的遮蔽。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无法养育出精神健全的人,“诗意地栖息是精神的产物;它要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环境中;它将把人类带向希望之乡。”[4]没有人的精神创造,大自然也无法成为人的诗意栖居之地。
四、尚待确立的超越精神
无论是对温情人生的殷切关注,还是对畸异人物的塑造,抑或是回归自然的渴盼,都表明了迟子建已经建立了对世界与人生较为独特的理解;但她若想真正建立对世界与人生的本真理解,还得努力确立超越精神。真正的超越精神是建立在对人性的局限性(尤其是两难性、悖论性和复杂性)的尖锐体认之上的,是以对神圣价值根基的寻觅为指向的精神。超越精神使我们看到,文学必须使人有可能不被现实完全拘泥住,使人的精神、心魂有可能在想象世界自由翱翔,并获得一种超越现实的眼光;也就是既能把现实中珍贵的价值从局限性中剥离出来加以呵护,又能从局限性出发走向更高的可能。因此,文学必须要具有一种撬起现实的力量。
其实,迟子建对世界与人生的理解制约着她的小说创作。由于她总是瞩目于那些智力水平和精神深度甚至比作家本人还低的庸常人生,所以小说人物和情节几乎都在她的情感和理性控制范围之内。由于这些人物缺少对生活与生命更深的问题探寻的热情与能力,迟子建小说的内在精神就不可能具有足够的复杂与深邃,更遑论那种让人不得不重新看待人生的悖论与神秘!这种创作状态不用说与陀斯妥耶夫斯基、卡夫卡、鲁迅等大作家相比,即使与萧红相比,局限性也显露无遗。与萧红相比,迟子建就明显缺乏力度和深度,缺乏直面人生严峻处的坦诚和目光犀利的悲悯。《生死场》和《呼兰河传》展示的也是东北大地上那些无知无识的底层民众的生活,但萧红就有勇气撕开人生粗浅的伪装,展示生活本来的残酷,拷问出生活中可能的纯洁来。而迟子建对人生的深度问题缺乏充分的感悟和尖锐的体验,也往往缺乏直面的意愿和勇气,她喜欢在生活矛盾面前摆弄一些小情调、小优雅,轻飘飘地从生活表层上滑冰般地一溜而过,像个小女孩似地双手一扬,灿烂一笑,或洒下几滴眼泪,独自伤怀片刻,就不了了之。
终极价值解体是现代人的基本处境,现代人生图景中的模糊、暧昧和冷峻是现代人不得不面对的基本事实,至于如何超越它们,再次创造一种人生的澄明、坚定和充实,则是摆在现代人面前的艰巨重任。从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到鲁迅、卡夫卡、福克纳等作家岂不都是行进在这条道路上!但迟子建的小说却对现代人生图景颇为隔膜。在迟子建小说中,有外部的对比,但没有多少内在精神的对比;有外部的冲突,但没有多少内在精神的冲突;有外部的善恶,却没有什么内在的善恶互相辩难。迟子建小说人物的定型化倾向和对人物的内在精神发展变化的忽视恰恰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她对人生的古典理解和对现代人生图景的陌生。从整体上看,她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在对世界人生的理解方面几乎与她长篇处女作《树下》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差别。迟子建后来小说中各种基本因素在《北极村童话》中都已经具备。这就是一个作家的危机。真正确立了超越精神的作家就不可能在艺术创造领域不停重复自己;他会不断与生活深层问题相遇,与人性的晦暗和悖论纠缠,探寻着卓然不群的价值,从而保持着良好的创造状态。
从超越精神角度看,像迟子建那样以古典方式单纯展示乡土温情归根到底没有多大的价值。最关键的是,要展示温情是如何克服种种生存困境呈现的,要充分让人的意志和理性介入到没有主体人格的温情中,使温情能够获得坚实的人性内涵。最终,若能使得这种温情从人性的矛盾和悖论状态中绽放出来,并对既有的道德秩序和价值秩序构成质疑和挑战,从而使人能超越既有的生存眼光,促使世界转向更有活力、更开放的向度,那样的温情才是超越意义上的温情,才是有精神内涵的存在性情感,而不是乡土社会中重复、封闭、补偿性的生存性情感。这种温情才不会使人局限于乡土社会,或局限于现代城市文明,而是直面人性的永恒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291.
[2]迟子建文集:第3卷[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173.
篇7
《晚秋初冬》选自德富芦花的随笔集《自然与人生》。作者德富芦花在论及自己的写作意图时说:“只不过是将几页关于自然界以及人生的写生文字公布于众罢了。”这些文字都是作者经过耳闻目睹,心中有所感,随即亲手直录下来的。《晚秋初冬》这篇文章就是作者在与自然的对话中,传达出冷静的人生思考,获取生命的礼物。
作为写景散文,最重要的就是对景物的描写,那么这篇文章都写了那些景物呢?作者着重刻画的是:落叶(贯穿全文)、庭院寂静之景(的影子、鸟雀啄食后的南天竹的果实、觅食的麻雀、晒太阳的老猫、格子门上爬动的苍蝇)、阵雨。
一、落叶
1.比喻
白天看起来像掠过书窗的鸟影;遍地如彩锦;那残叶好像晚春的黄蝶。
作者把飞舞的“红叶、门前银杏”,比作“掠过书窗的鸟影”,形象地描绘出叶落的轻盈。把秋风吹过,满地的落叶,比作“彩锦”“晚春的黄蝶”,强烈的视觉效果,描绘出落叶的绚烂缤纷。老舍在《言语与风格》中曾说:“没有比一个精到的比喻更能给予深刻的印象的,也没有比一个可有可无的比喻更累赘的。”正如“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
古有“眉似青山、眼若秋水”之语,把山比喻成女子描过的眉毛,又把山中的“小屋”比喻成“眉梢的痣一点”,不仅点染出了“小屋立于山脊”的玲珑清新,自然柔和,而且还令人联想到妙龄女子那妩媚动人的面容,从而对所绘之景产生一种具体、亲切之感。有两个类似的例子:
一千八百个男孩和女孩,像一蓬金发妙曼的蒲公英,一吹就散了。(余光中《塔》)将“男孩女孩”比作“蒲公英”,蒲公英散的速度之快,写出了孩子们的那种纯真童趣。
“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将雨比作“温柔的灰美人”,将下雨的过程比作一场美妙的钢琴演奏,“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写出了下雨之后的变化。
2.拟人
梧桐坠下一片硕大的叶子,静静躺在地上。
作者用“躺”字,赋予了“落叶”人的特点,写了梧桐叶的坠落,营造出一种阳光下的安静景象,因为作者笔下的白昼是静谧的,虽身居都市,可作者对窗读书,周围悄无人声,加之作者本人对自然的细致入微的体察,极富敏感,因此这时的每一处景物都是如此的静谧。
3.时间的转换来写同一环境中的景物变化
第一部分,作者从白天写到夜间,转而经历了一个晚上,早晨起身,满庭落叶,通过时间的转换,写了庭中景物的变化,表现出了秋天的肃杀、萧条与凄清,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秋意,而“彩锦”的比喻同时也形象地展现了秋景自然的活力并未因秋天的到来而消亡。
二、庭院寂静之景
,秋天特有的景物,经霜打过,顾影自怜。失去了华美姿态的南天竹的果实,体现晚秋初冬的季节特点。两三只麻雀在庭院里觅食,让我不禁想起《项脊轩志》中的那句描写项脊轩的文字“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这该是怎样的一种氛围,让人安心,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廊椽下一只老猫躺着晒太阳,猫在白天就很慵懒,有太阳就更无精打采了。一只苍蝇在格子门上爬动,发出沙沙的声响。作者用“沙沙的声响”来衬托环境的静谧。小林一茶曾写过:“不要打哪,苍蝇搓它的手,搓它的脚哪!”苍蝇在那里时而抬起头悠然地搓搓它的手,时而又撅起屁股悠然地搓搓它的脚,简直就是顽皮可爱的小精灵。这里没有害虫、益虫之分,万物平等,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著名学者陆建德指出:“一部伟大的作品,多‘潜在的魅力’,人物头上小小的饰物或下意识的细微举动都暗含了丰富的内容。”而德富芦花通过这些细微的事物带给我们丰富的“潜在的魅力”,自己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与、鸟雀为伴,陪着老猫晒日光浴,听着苍蝇爬动的声响,岂不快哉!
三、阵雨
叶延滨认为听雨有三个条件,一是心静而神动;二是独处一室,或是与自然为友;三是有雨。有雨自不必提,与自然为伴,看到院内各处影响,听着阵雨敲打着栗树的声音,加之听雨的心境,“这一夜,我黯然独坐,顾影自怜”,作者的心境是孤独的,“如果是西行,准会唱几首歌的”。作者曾说过,所有的音乐都是令人忧伤的,面对此情此景,即使听到西行的歌声也只能增添一份落寞,徒增悲伤而已。
同样是听雨,心境不一,自然情感是异样的,蒋捷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而季羡林听雨则大有飘飘欲仙之感。“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这时的听雨却是一种喜悦,能有起死回生的功效,生命又充满了青春活力,季老想到的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春的麦苗。季老出生在乡下,虽然六岁就离开,但他的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以土地为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而在城里的季老,下雨一少,就会望云霓,焦急之情绝不下于农民。而如今却下起了久违的雨来,心情自然舒畅,仿佛在奏着一支曲子,随着乐响,下进了季老的心田里。
篇8
关键词:梭罗;瓦尔登湖;生态散文;自然与人;工业文明
I106.6
梭罗作为现代生态文学的开创者,其代表作《瓦尔登湖》虽然早在1949年就由徐迟译成了中文,但因为接受语境的错位,在中国读者中长期以来并未产生较大的影响。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人们在对自然资源的肆意攫取和超前消耗中,虽然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生存环境却日趋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愈加疏远、紧张,精神世界也愈趋苍白空泛。在生存环境和人文环境不断恶化之际,一少部分较“前卫”的诗人、作家率先注意到了梭罗这位曾在康科德的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的美国作家,他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和他对生态整体主义的提倡,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批判不啻是一副缓解当前中国生态危机和人文危机的良药。他们在自己的创作中有意无意地汲取了梭罗思想和创作的精华,在散文领域逐渐出现了“生态散文”的创作趋势。
所谓生态散文,并不是一般地描写自然风光中人与自然的闲适感,而是在散文文本中以生态整体主义为出发点,倡导人类与自然的万物平等共处,激发起人类与自然世界相联系的审美情感,探寻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的途径。[1]虽然有诸多散文作者出于不同的创作背景都有可能涉及到其中的部分内容,如迟子建展现东北黑土地魅力的散文、云南作家陈川写给乡村的最后牧歌,都是能够带人领略家园之美的佳作,但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是近年来专门致力于生态散文创作并取得了较高成就和较大反响的苇岸、刘亮程、周晓枫、徐刚、李存葆等散文作家,他们的创作不仅为当代散文开拓了新的领域,也在丰富的审美感知过程中推动着读者生态意识的建立。
一、生态整体主义的提倡
“自然”在中国当代散文中,虽一直并未缺席,从五六十年代的抒情散文到八九十年代的文化散文总有它的一席之地,但它也一直不曾获得过主体的地位。它要么是杨朔、刘白羽笔下抒发壮志豪情的载体,要么是余秋雨、周涛考察历史文化之重,抒发生命之思的依托。这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根深蒂固的物―情―理的象征式构思模式,“其实隐含着一种不乏粗暴、武断的思维方式,主体高高凌驾于自然万物,主观武断地将自然对象纳入自己的象征体系,使万物绝对地因‘我们’而存在,完全剥离了‘它们’的客观自足性。”[2]在被这种表达程式培养起来的当代读者的审美视野中,梭罗的《瓦尔登湖》无疑具有深刻的震撼力。他将自己全身心地沉浸在自然之中,瓦尔登湖里湖外的一切都可以成为他散文中的主角。“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浅。湖所产生的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岸是它浓密突出的眉毛”,[3]175而他,毕业于哈佛大学的智慧人则只是这个整体中的平等一份子。他象个谦卑的学生一样只是去聆听、观察、思考。他目睹过两个蚂蚁民族之间残酷血腥的斗争,难忘鹧鸪幼雏那宁静、纯洁、和它所反映的天空同样久远的眼睛,他和木屋里的老鼠玩“躲猫儿”的游戏,和潜水鸟在湖上玩耍般地“对弈”:那奇特的鸟时而狂笑一阵,时而又大声哗笑,时而放声大笑“我”的白费力气,并且相信它自己是足智多谋的。他聆听到湖上冰块开裂的“咳嗽声”,听到狐狸爬过积雪的声音,他还听到猫头鹰用了最沙哑而发抖的声音侮辱、警告那些来自赫德森湾的闯入者――飞蛾,他猜测猫头鹰是用这不寻常的声音对飞蛾说:“你以为在夜里的时候,我在睡觉,你以为我没有你那样的肺和喉音吗?”他无比尊敬这一切生物,将飞来停留在肩上的麻雀看作是佩戴任何的肩章都比不上的光荣,他将兔子和鹧鸪看作是“古老而可敬的动物”,“与大自然同色彩、同性质,和树叶,和土地是最亲密的联盟”。梭罗以他新鲜生动的文字向我们展示:自然是一个有着内在价值的言说主体,当人不再将自己视为自然的主宰,不再以林中的树木作为砍伐的对象、不再以林中的动物作为捕猎的对象时,呈现在他面前的不仅是一个趣味盎然的世界,而且他的耳朵更加灵敏,视觉更加发达,也更接近于智慧。这种抛弃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强调自然万物的整体性,承认自然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具有将个体置入整体系统的鲜明的生态型。
梭罗在中国最忠实的追随者苇岸在《我与梭罗》中坦陈这部瑰伟的富于思想的散文著作对他的写作和人生具有“奠基”意义,“我对梭罗的文字仿佛具有一种血缘性的亲和和呼应”,“梭罗使我皈依了散文”。[4]苇岸对梭罗的接受是直抵本质的,“梭罗的本质主要的不在其对‘返归自然’的倡导,而在其对‘人的完整性’的崇尚。梭罗到瓦尔登湖去,并非想去做永久返归自然的隐士,而仅是他崇尚人的完整性的表现之一。”[4]在苇岸看来,“人的完整性”体现在他对待外界的态度:是否为了一个“目的”或“目标”,而漠视和牺牲其它。正是因为对梭罗精神的深刻理解,苇岸的长篇散文《大地上的事情》呈现出了中国散文的新质――“土地道德”(Land Ethics)。“土地道德”由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利奥波特(他被人们称作20世纪的梭罗)首倡,是道德向人类生存环境包括土壤、水、物种、生态系统、植物和动物等的延伸,简言之,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中的一份子。[5]苇岸用心地领略并思考着与他平等的一切众生的生命状态和生存方式:蚂蚁营巢的不同方式,日出与日落在时间和形态上的差别,麻雀在日出之前与之后叫声的不同,喜鹊和麻雀这两种留鸟各具特征的飞翔姿态……他在普通人早已程式化的视野之外竟然体察到了那么多本来存在但却一直为我们视而不见的每个个体的生命特征。
在他未完成的遗作《一九九八:二十四节气》中苇岸彻底摆脱了现代社会线性时间的束缚,通过观察古老农耕社会符合自然节律的二十四节气之间细微的嬗递和农事舒缓的变更,来体会大自然微妙的灵性和富于启示性的细节,带领读者去领略自然本身准确、奇妙和神秘的运行节奏,在喧嚣急促的现代社会中以他精美纯粹的文字让人去体会融入自然的完整性。比如立春:“外面很亮,甚至有些晃眼。阳光是银色的,但我能够察觉得出,光线正在隐隐向带有温度的谷色过渡。……它还带着冬天的色泽与外观(仿佛冬季仍在延伸),就像一个刚刚投诚的士兵仍穿着旧部褪色的军装。”而谷雨时节,“麦子拔节了,此时它们的高度大约为其整体的三分之一,在土地上呈现出了立体感,就像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开始显露出了男子天赋的挺拔体态。野兔能够隐身了,土地也像骄傲的父亲一样通过麦子感到了自己在向上延续。”[6]与“弃绝于自然而进入数字化生存的人们”的生存时空相对照,简约、生动的《一九九八:二十四节气》虽只到谷雨就随着作者的离世戛然而止,但它却开启了人在自然这个整体中另一种更为本原的生存方式。
除了苇岸之外,有“中国的梭罗”之称的刘亮程(虽然这一称呼并不恰当),在《风中的院门》《一个人的村庄》等散文集中,也以一种平等的、友爱的、审美的目光守护着新疆那个叫“黄沙梁”的人畜共居的村庄。这里的阳光雨露、花草虫鱼、颇通人性的驴、尽职尽忠的狗、执着的蚂蚁和蜣螂、默默死去的甲虫都以各种不同的生命形式自在质朴地存在着,进行着类似于人的生命体验。在《那些鸟会认人》中鸟俨然成了我的邻居之一,它们有脾气,有性格。“鸟跟我们吵过好几架,有点怕惹它们了”,其实是鸟误解了人的好意,当误解消除之后,院子里做窝的麻雀会随着“我”去割草、跟着大哥去打柴,而且“大哥装好柴后它们落到柴车上,四只并排站在一根柴火上,一直乘着牛车回到家”。就是那些偶尔路过的喜鹊或黄雀,飞累了落在树枝上歇脚时,也会象无所不知而又热心助人的巡逻官一样,高高在上善意地训我们几句:“那堆包米赶紧收进去,要下雨啦。”“镰刀用完了就挂到墙上,锨立在墙角,别满院子乱扔。”[7]这样家常、亲切、和谐的场景在黄沙梁比比皆是。黄沙梁的世界因为有着生界万物的参与而变得博大和深远,作者的情感也因为有着大自然的浸润而格外细腻和敏锐。刘亮程凭借一种亲人般的关注恢复了我们和整个世界本来就存在着的血脉亲缘。
新生代散文家周晓枫是近年来致力于生态散文创作的新秀,从出手不凡的《它们》到《鸟群》《斑纹》《翅膀》等,其美轮美奂、流畅精致的文字堪称中国生态散文中的“美文”。如果说梭罗对于苇岸和刘亮程的影响主要是生态意义和生存态度上的,那么对于周晓枫来说,除此之外还另有一重美学上的启发意义。对于梭罗生态思想的重视使人们多少有些忽略他的散文的美质,譬如善用修辞、幽默风趣、意蕴深远等。周晓枫在对“它们”投之以平等、亲切的凝眸之际,酷爱修辞的她还赋予了文字飞翔的力量,将汉语的凝练、想象之美推向新的高度,其散文可以看作是对《瓦尔登湖》从思想到修辞的遥远呼应。且看她在《鸟群》中的几个片段:“鸟是神的拟态。人们想象中的天使,就是根据人与鸟的结合形象设计而出。……我对鸟抱有永久的惊奇,它们令我感慨于造物的精巧安排:啄木鸟每天在坚硬的树干上敲呀敲的,却不会得脑震荡;仙鹤穿着细黑的高筒靴子,不怕站在寒冷的雪地上;鹈鹕松驰的下嘴唇,松鸦严谨的八字胡;黑鹭的蝙蝠侠斗篷,企鹅的黑白晚礼服……除了风格迥异的鸣啭方式,它们还有各自独特的飞翔节奏,或高或低,或收或展:海鸥的圆舞,佛法僧的弧步,雨燕的华尔兹,大雁的集体舞……鸟优美地起伏身体,天空中充满生动的舞蹈。”[8]
二、文明批判:对消费主义、技术主义的反思
“一所精美的房子又有何用,如果你没有一个可以容忍的摆放它的星球?”梭罗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在思考的问题在二十世纪末才真正进入中国人的视域。人们似乎是突然之间不得不面对一连串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土壤侵蚀,森林锐减,陆地沙漠化扩大,水资源污染和短缺,温室效应,酸雨污染,大气臭氧层遭到破坏,有毒化学物质扩散……人们发现在关注自己的衣食住行的同时也不得不去关注我们居住的地球、地球上的土地和环境。正是对生态危机的关注使梭罗在中国重新被发现并且持续地“热”了起来。据统计,自199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重版徐迟先生翻译的《瓦尔登湖》至今,国内已有六个不同的中文译本,另外还有英文的各种编选版本。数年来《瓦尔登湖》一直是各个书店摆在显眼位置的畅销书,其中的精彩片段也被陆续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和大学语文教材。[9]
《瓦尔登湖》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生态整体主义的可能性,而且率先预见了以消费主义、技术主义为主导的现代文明的弊病。一方面现代人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使得人类能够轻易地大肆征服自然,另一方面现代文明最充分地激发了人的欲望,并使这种永无满足的欲望指向大自然,把大自然仅仅视为满足人的欲望的工具和资源。产生于19世纪末的消费主义(Consumerism)在二战之后逐渐在欧美各国成为主流价值倾向,它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所谓现代生活方式引发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消费主义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幸福观和价值观,更造成了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双重恶化。对那些只想到金钱的价值的农场主,梭罗不无愤慨地指出:“在他的田园上,没有一样东西是自由地生长的,他的田园没有生长五谷,他的牧场上没有开花,他的果树上也没有结果,都只生长了金钱;……在一个高度的文明底下,人的心和人的脑子变成了粪便似的肥料!”[3]185梭罗在那个时代已经清醒地意识到:“人类过着静静的绝望的生活”。[3]6如果要摆脱这种为金钱奴役而带来的绝望,只有彻底抛弃旧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过一种简单而拥有丰富精神生活的生活,“我们必须学会再次醒来,并让自己保持清醒,不是靠机械的帮助,而是靠对黎明的无限期望。”[3]84梭罗倡导并身体力行的“生活简朴、精神崇高”的生活方式为当时开始在精神和生态危机中沉沦的人类带来一股清新健康的空气,并为后人在文明的沙漠中保留了一小片荒野中的绿洲。
然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发达国家不仅将消费品推向世界各地,更将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推向世界。“消费主义是到目前为止最强有力的意识形态――现在,地球上已经没有一个地方能够逃脱我们的良好生活愿望的魔法。”[10]中国也不例外,“仿佛一夜之间,天下只剩下了金钱。对积累财富落伍的恐惧,对物质享受不尽的倾心,使生命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功能,一切追求都止于肉体。”[11]3宣称生活在梭罗“阴影”中的苇岸,对“大地上的事情”的热忱关爱毋宁说同时也是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喧嚣、污染、放纵和掠夺的坚决抵制。他从鹊巢高度的降低悲哀于“被电视文明物品俘获的乡下孩子,对田野的疏离”,从果实累累的大地上领悟到“土地最宜养育勤劳、厚道、朴实、所求有度的人”,为此,苇岸甚至有些极端地认为把人与土地维系在一起的前现代社会才是人类生长的健康环境,“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不光污毁了自然,显然也无益于人性”,“有一天,人类将回顾它在大地上生存失败的开端。它将发现是一七一二年,那一年瓦特的前驱,一个叫托马斯・纽科门的英格兰人,尝试为这个世界发明了第一台原始蒸汽机。”[11]39对工业文明这种发自内心的悲哀的抵触,使苇岸在生活中也选择了一种堂吉诃德式的方式:他是个素食主义者,为了不增加地球的负担宁愿不要孩子……也许苇岸的生存方式与他对工业文明的批判是极端的,但他对现代文明的反思精神却能够警醒无数被物欲与消费蒙蔽了五官与心灵的读者,这也是一共只创作了17万字,英年早逝的苇岸越来越被更多人所喜爱的原因所在。
创作了与《瓦尔登湖》同列为“绿色经典文库”的《伐木者,醒来》的徐刚,从9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生态散文的创作。几十年来,他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先后推出了《绿梦》、《中国风沙线》、《倾听大地》、《地球传》、《长江传》等一系列重要作品。他用社会学的调查方法,大量的真实数据直面中国土地荒漠化、江河与湿地、森林等生态问题,表现出鲜明的反对技术主义消费主义的倾向。“当我们从生态自然这些角度去考察这个世界时,不得不沮丧地发现:所有的技术进步都是暂时的,而由此带来的衰退和混乱却是持续的乃至无法挽回的。”“聪明绝顶的人们正在共同地、世界一体化地做着同一件蠢事:把追求物质财富当作人生至上的目标!”[12]
这个在崇明岛长大的农民的儿子,在这举世滔滔皆言利的年代,几十年如一日地为森林的茂盛、为江河的奔流,为地球的无恙,为家国的安宁而奔走呼告。其代表作《伐木者,醒来》以纪实文学的形式报导滥砍乱伐造成森林的锐减,以及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当今全球范围的诸多生态危机的原因,提纲领,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于森林和自然的认识,颠覆了传统观念,并深深影响了高层的决策。当时的林业部长说:“我们应该感谢徐刚,他在我们的背上猛击了一拳!让我们从睡梦中醒来。”自此,林业由以采伐木材为主开始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进行艰难地转变。[13]在随后的系列散文中,他一如既往地为云南被外国商人掠走的红豆杉而呐喊,为我国成为号称世界第一的木制铅笔生产大国而痛心,为福建尤溪35万亩竹林的繁盛永续而欣喜……他综合了国内外生态学、环境学、森林学、水利学、物种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材料和历史文献,以诗人的激情与以天下为己任的生态责任感熔铸出大气磅礴、独具一格的徐刚体生态报告文学,让更多的读者幡然醒悟: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活方式原来只是建立在人类的无知与自然资源无限的假设之上的一个谬误,如果继续下去,“林木伐尽,水泽湮枯,将来的一滴水,将和血液等价……”[14]同样以大视野、大境界侧重写生态环境的恶化,向人们发出生态预警的还有李存葆的《鲸殇》《大河遗梦》《霍山探泉》《绿色天书》《最后的野象谷》,女作家王英琦的《愿地球无恙》《甲戊年江淮奇旱记》等。
生态散文作为一股方兴未艾的散文创作潮流,其审美意义与社会意义是并驾齐驱的,海德格尔曾有名言:诗人的本质就是还乡,如果说这家乡在过去还是充满诗意和想象的伊甸乐园,那么距离天堂更远了一步的现代人只要还拥有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草长莺飞的大地,就是最大的幸福了。梭罗早就说过――“说甚天堂!你侮辱大地”,[3] 188为了我们地球人共同的家园,是到了抛弃无限度地物质性的消费主义伦理,重建新的生态伦理刻不容缓的时刻了。梭罗的《瓦尔登湖》在美国被誉为“绿色圣经”,在梭罗离世一百多年后的1985年它在《美国遗产》杂志上所列的“十本构成美国人性格的书”中仍然高据榜首的位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本安静的书已经影响了全世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类文明的进程。与《瓦尔登湖》相比,国内已有的生态散文创作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上至今尚无能与《瓦尔登湖》相提并论的名作,我们依然生活在梭罗的“阴影”之中。随着更多的人生态责任感的觉醒,我们有理由期待着中国的生态散文创作逐渐走向成熟、精粹。
参考文献:
[1]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高侠.中国当代生态文艺批评何为[J].当代文坛,2003,(5).
[3]亨利・梭罗.瓦尔登湖[M].徐迟,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4]苇岸.我与梭罗[J].世界文学,1998,(5).
[5]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6]苇岸.上帝之子[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1.
[7]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
[8]周晓枫.鸟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9]陈爱华.梭罗在中国:1949―2005[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2).
[10]比尔・麦克基本.自然的终结[M].孙晓春,马树林,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11]苇岸.大地上的事情[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12]徐刚.根的牵挂[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13]李青松.我说徐刚[J].绿叶,2007,(2-3).
篇9
庆幸自己,在人生天地间,文学对我是偏爱的。童年少年时代,舅父悉心的庭训教导,文学就与我结缘。舅父让我抄写短篇古文《陋室铭》《爱莲说》,读《孟尝君传》等,连朗读带背诵,我没想到书里有这么好的文章。17岁那年,我入伍参军到了粤东,部队安排我专职从事新闻报道工作,部队的文化阅览室,为我的阅读打开了一扇窗。神交古人而思接八荒,登山得玉,入水获珠。手捧经典去寻觅生命中最美的邂逅,而后的十年,我的人生走完了从军人到公务员到商人的转型。那时期,祖国的改革开放春潮澎湃,23岁的我迈出了商旅人生的第一步。当我乘“经典之舟”浮于商海时,便欣喜地发现,经典是不系之舟,能让你赏遍无边的文学风景;同时,经典又是不沉之舟,它不惧渊深海阔,能够躲避明礁暗堡,抵挡惊涛骇浪,让你在思想的苇丛中,尽兴倾听山水清音,这十年,文学伴我快乐!
作为一个创业者,注定了我要经受生活的磨难,开发防弹用品进军中国安全防范行业,既是我商旅人生的跨越同时也是艰辛的序曲,开发的第三年,可谓四面楚歌、弹尽粮绝。市场启动茫茫无期,而银行催收货款又咄咄逼人,一片唏嘘之声。我有些彷徨了,“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在那样的境况下是文学给了我心灵的支撑,难忘记,当我背着行囊奔波在白山黑水之间时,身边总有我喜欢的文学书籍相伴,在那“无言独上西楼,望断了天涯路”的日子里,背诵《离骚》等以遣愁怀,唐朝诗人刘禹锡云:“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把自强不息当做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把争取每天进步当成努力的方向。“世浑浊而莫于知兮,吾方高持而不顾。”是文学给了困顿中的我精神的慰藉,力排众议而不言放弃,从而使我走出了泥泞,获得了事业的重生,这十年文学与我患难!
平生叹被商事误,《楚辞》《汉书》少有读。
三叠阳关堪回首,手捧《诗经》称富足。
近十年来,虽然我依然在岁月的轮回中劳燕般不停地翩飞,由于工作的使然,让我更深层次地接触了社会的各阶层,我开始了对生活的思考。在繁杂的事务中,在繁忙的商事中,在霓虹闪烁的诱惑里能保持一颗文学的心,一份宁静致远的意境,一个超凡脱俗的精神世界,虽难能可贵却是幸福快乐的。我在文学的茧子里酝酿着生命的温度。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春天,文学至于我正是一个春天,文学对我来说是人生旅途中必不可少的充电器。每当我放下行囊,拂去风霜,总要去东篱下(自建花园)一杯清酌,情思也就自然地跟着茶烟轻微地飘入故乡,言笑晏晏的故人,多年盘桓其中的破书残卷,曾涉足的江南塞北,楚尾吴头,雄浑豪迈的军歌韵律……这些曾经的印痕总会在我心中掀起波澜,于是便有了《耕夫行吟》的文字。
有人问我,散文可不可以虚构?我听了联想蹁跹。我写散文常常希望可以像小说家写小说那样遨游在虚构的时空里,操控虚构的哀乐,可惜我终究硬不起心肠。为了照顾我笔下的人与事的隐与私,我顶多只能以虚笔烘托实情,以实笔敷设虚境。自幼读古文,现代白话文,我喜欢写得自然晓畅,或能言善辩(如《孟子》《战国策》上的文章);或行云流水,浑然天成的作品,古文中如《兰亭集序》《滕王阁序》、韩愈、欧阳修、苏轼等人的文章,白话文如的文稿,巴金的小说。喜欢写得自然,表达自然,无斧齿痕迹,语言流畅的作品,中国的如《三国》《红楼》、李煜、李清照、晏殊父子、柳永、秦观等人的词、明人的小品,外国的如普希金的诗和小说、屠格涅夫、莫泊桑的小说和契诃夫的短篇等。年逾不惑后,随着生活阅历日渐丰富,写作便是写心中块垒,一吐方快了。这时节的写作可谓宣泄之乐,这种自由写作是挣脱了功名利禄、名缰利索,摆脱了对钱袋的依附,当然也淡远了对某种权威权势的附庸,而是一个独立人格自由地抒发着对生活的认知感受,这是何等的快乐!
弄潮商海二十年,何时泊岸乐清闲?
壮心重拾涂鸦笔,恰是春风拂面来。
篇10
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集中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考题。高考题所选文体大多为散文。本题分值较大,主观性强,答题及评分要求严格,对考生的语文素养要求较高。新课标实行后,散文更成为高考大阅读的首选文体。因此,学生有必要依据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特点,根据不同类型的散文特点确定阅读方法,采取有效的解题策略,把握规律,掌握技巧,从而越过这道高考生的“伤心岭”。
一、近年高考散文命题的特点
1 选材特点。选文多为文化散文,进一步突出人文性,大多选用课外有关历史人物的、名胜古迹的、文化传说的材料,且与课内文章的特点相关联,内容上更强调其价值取向,时代感强,人文内涵丰富,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人生,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和深刻的印象,语言上注重生动活泼,富于文采且风格别致,表达技法多种多样,具有较强的文学价值。
2 命题重点。散文着重考查的是考生评价鉴赏的能力,重点测试的是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具体来说有如下三点:
(1)分析评价思想内容。这里主要指的是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和文中所用材料的分析。前者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每次必考,只是考查的形式不同。
(2)分析归纳思路和结构。思路是作者思维活动和行文趋势的形象说法。结构是作者布局谋篇的外在表现。好文章两者应该相互联系协调一致。高考对此项的考查形式多种多样。
(3)鉴赏文章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法以及人称运用等。常用表现手法有象征、对比、比较、衬托、反衬等。高考对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的考查,一般不考辩证,而是考分析鉴赏,即分析运用某种技巧的作用、好处、效果等。
(4)考查考生的探究和运用能力。新课标提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这就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又要求学生展开联想,联系个人的生活体验和一定程度的社会生活。这些题往往与开放性题合为一体,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 命题原则。
(1)尽量使考生能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语言材料。
(2)体现由语义理解到综合分析的过程,组成内容由浅入深的系列。
考生只要对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上述命题特点有了清晰的理解、理性的认识。就会对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内容在考前建立起一种亲近感,做到心中有数。
二、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那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写景、抒情、哲理等四类。我们要依据其不同特点确定其阅读的一般方法。
1 叙事散文。指以记人叙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丰子恺的《送考》。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
叙事散文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其解读途径:第一,明了人物形象的内涵。明了人物的身份、地位、思想性格,以及人物的形象意义。第二,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如各种描写,对比、映照、衬托等。第三,把握文学作品的主旨。
2 写景散文。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一般都能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对景物加以生动的描绘。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和于坚的《云南冬天的树林》,便是写景散文中佳作。
写景散文解读途径:第一,把握景物形象的外部特征,包括形、声、色、味等。第二,分析形象的内在品质和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三,分析刻画形象的表达技巧。
3 抒情散文。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作者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闲话》、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刘亮程的《寒风吹彻》是抒情散文的名篇。
抒情散文的阅读步骤为:第一,明确抒情的方法是借景抒情还是托物言志。第二,把握作者抒发的情感。第三,联系文章主旨。
4 哲理散文。指通过刻画某种具体的形象,将作者要表达的哲理寓于形象之中,以形象来启发读者,让他们明白其中包含的抽象哲理的一种散文。一般采用象征手法。钱钟书的《论快乐》和史铁生的《想念地坛》可谓哲理散文的佳作。从近年来高考的选材看,哲理散文比较常见,所以应当引起考生的关注。阅读时要细细品读、细细琢磨,准确把握,既能找到切人点,又能挖掘得恰到好处。
哲理散文解读途径:第一,把握全文主旨。第二,把握贯穿全文的象征物的整体形象。第三,整理分析作品刻画形象揭示哲理的思路。第四,分析具体描写的形象特征,理解阐发的哲理。
总之,了解阅读的基本方法,注意把握散文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意蕴,才能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经典引路]
阳关古道苍凉美
寅 公
一到敦煌,我就想到了阳关。阳关在哪里?它还是那么荒凉、那么令人感伤吗?于是,一缕思绪把我带到了古阳关遗址。
古阳关位于敦煌西75公里的古董滩上,三面沙丘,沙粱环抱。它与玉门关遥相呼应,像两颗明珠镶嵌在一段汉长城的两端,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阳关这样的边塞之地之所以闻名遐迩,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为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后来,“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的代名词。
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平沙千里、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芨芨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袤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车轮飞转,发出沙沙的声响,远方地平线,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锯齿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条林带。我们的汽车驶进林带,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这水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爱的江南水乡。
汽车穿过禾田,钻出林带,向荒丘起伏的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台驶去。我们登上烽火台,但见南边有一块铁牌。上面写着四个工整的字“阳关古城”。然而,向四面看,却只见
红沙渺渺,不见古城的一砖一瓦。阳关古城,以雪山为屏,原也有过美丽的环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丰美的地方,只是由于种种天灾人祸。才成了连天的荒漠。如今,古阳关已被结地面。山下南面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粱之间,为砾石平地。汉唐陶片,铁砖瓦块,俯拾皆是。如果看到颜色乌黑、质地细腻、坚硬如石的阳关砖,千万莫要小瞧它,昔日有名的“阳关砚”就是用这种砖磨制的。用阳关砚磨的墨冬不结冰,夏不缩水,用来写毛笔字十分方便。听着旅伴的介绍,我不由感慨起来,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阳关,昔日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关隘,原本不过是一道关,却被赋予了许多哲思和诗情。哲学家站在这儿宣称,即使人生从同一起点出发,也有不同的道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抽象的对立概念如此生动地写在阳关之下。诗人站在这儿,与朋友依依不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道尽多少离愁别绪和万般无奈。然而,最初在阳关道上留下足印的并不是哲学家与诗人。而是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这阳关古道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是一道生死关,归乡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梦,像阳关上的那弯月,清冷而高远。他们在这务原本传播文明的古道,冲冲杀杀……于是,这些走过生死之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他们留下的点滴感慨。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
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烽火连天,黄沙起伏,满是凄凉悲惋。然而,今天阳关附近,则已出现柳绿花红、林茂粮丰的景象。游人漫步这里,既可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何必‘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样的苦酒何须进,且把它还给古诗人!什么‘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诗句不必吟,且请把它埋进荒沙百尺深!”这是郭小川的诗句吧!
14 根据文意,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这道题可以筛选并整合文章第二自然段的信息作答。第二段中有这样的信息“阳关这样的边塞之地之所以闻名遐迩,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为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而后我们要对这些信息优化组合,即可得到答案。
答案:①是通往西域边防的关隘;②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关口;③王维《渭城曲》诗中对古阳关的咏叹;④有关“阳关道”的民谚广为流传。
15 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1)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2)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3)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先抓住句子的修饰语理解。其次看句子在文中的地位,是总起句,则在句子所涉及的范围提取关键词释义;是总结句则在上文寻找,是过渡句则在上下文中提取相关信息。第三,看语境,找邻近句,结合文章中心理解。第四,分析句子所反映的情感。(1)要理解“绿色的海洋”的借喻意;(2)要理解“凄冷”“暖意”的具体内涵以及对比的作用;(3)要明确“哲学家与诗人”这一词语在文中的临时语境意。
答案:(1)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2)城砖磨制的阳关砚,蕴含着历史文化气息,使我对阳关古城的感觉也变得温暖了一些。(3)出生入死的人生经历,使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对生活有着深刻而丰富的人生感触,给后人留下了哲理和诗情。
16 结合文中对阳关古道的描述,谈谈你对“苍凉美”的理解。
解析: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苍凉美”,在文中分层寻找。答案要包含这样几层:路途所见。阳关古城所见,哲学家与诗人的感慨。寻找关键词“荒凉”“凄冷”“清冷”“凄凉悲惋”即可。
答案:(1)古代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如今已是平沙千里,广袤雄浑;(2)昔日林草丰美的阳关古城,如今已是红沙渺渺,苍凉悲壮;(3)古人对生离死别的感慨,道尽人间沧桑,凄凉悲惋。
17 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第一问时,需要抓住全文内容和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思想感情;解答第二问时,要抓住结尾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郭小川的诗句虽然出现在最后。但要理解作者的情感,则需要联系前文。只要能扣住阳关在古今人们心中的“变化”,就能回答出该题。
答案:第一问: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今天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第二问:回应了文章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
[强化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美景,总在半梦半醒之间
迟子建
(D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只要它出来,永远圆圆着脸,没心没肺地笑。它笑得适度时,花儿开得繁盛。庄稼长势喜人,人们是不厌弃它的;而有的时候它热情过分了,弄得天下大旱,农人们就会嫌它不体恤人,加它身上几声骂。看来过于光明了,也是不好。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该圆满时圆满着,该亏的时候则亏。它的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所以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着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
②在故乡的夜晚,一本书,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给我带来踏实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光,会拿出主子的做派。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赤条条的,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被月光这样撩拨着,我只能睡睡醒醒了。
③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月光,似乎也带着股绿意,有一种说不出的嫩;夏日的月光呢,饱满,丰腴,好像你抓上一把,它就能在指尖凝结成膏脂;秋天的月光,一派洗尽铅华的气质,安详恬淡,如古琴的琴音,悠远,清寂;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它落到雪地后。情形就不一样了,雪些上的月新鲜明媚得像刚印出来的年画。所以冬日赏月,要立在窗前。看着月光停泊在雪地后焕发出的奇异光芒。你会想,原来雪和月光,是这世上最好的神仙眷侣啊。相比较,冬春之交的月光,就没什么特别动人之处了。雪将化未化。草将出未出,此时的月光,也给人犹疑之感。瑟瑟缩缩的。
④今年四月十号,是满月的日子,又是周末,故乡的亲人们聚在一起。做了几道风味独特的菜,大家快活地喝酒聊天。晚饭后,我回到自己的住处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微醺的缘故,未及望月,我就熄灯睡了。大约凌晨三点来钟的样子吧,我被渴醒了。床畔的小书桌上,通常放着一杯白开水。室内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的鹅黄光影。心想月光大约太喜欢玻璃杯了,在它身上做起了画。喝过那杯被月光点化过的水,无比
畅快。回床的一瞬,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哪,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的,就是夜半时高高吊在中天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掖在林间的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树木一夜之间回春了。
⑤看过了这样的月亮,我再回到床上时,又怎能不被美给惊着呢!虽然我接着睡了,可是往往眯上二三十分钟的样子。又惦记着什么似的,醒来了。只要睁开眼,朦胧中会望一眼窗外一啊,月亮还在林间。只不过更低了些。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多少次,月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形态,变幻成篝火了。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给我的最后印象。
⑥第二天彻底醒过来时,天已大亮。窗外的山,哪还有满月时的圣景。消尽了白雪而又没有返青的树,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虽然寻不见月亮的踪迹。但我知道它因为昨夜那一场热烈的燃烧,留下了缺口,不知去哪儿疗伤去了。因为它燃烧得太忘我了,动了元气,所以不管怎么调理,此后的半个月,它将一点点地亏下去。待它枯槁成弯弯的月牙儿。才会真正复苏,把亏的地方,再一点点地盈满。它圆满后。不会因为一次’次地亏过,而就不燃烧了。因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
⑦我怎么能想到,在印象中最不好的赏月时节,却看见了上天把月亮抛在凡尘的情景呢。在那个时刻,那团月亮无疑成了千家万户共同拥有的一盏灯。假使我彻头彻尾醒着,这样的风景即使入了眼,也不会摄人心魄。正因为我所看到的一切在黎明与黑夜之间,在半梦半醒之间,那团月亮。才美得夺目。
(选自《江淮晨报》)
1 文章标题“美景,总在半梦半醒之间”有什么含义?
2 本文用词准确生动,阅读文中画线句子,说说下面加点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1)雪地上的月光新鲜明媚得像刚印刷出来的年画。
(2)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的,就是夜半时高高吊在中天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
3 作者在第6段写到“因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 批注。是一种最常用的读书方法,是给文章加上批语和注释,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法、语言等方面写下阅读心得和评语。请你任选一个方面,给文中你喜欢的段落或句子作批注,写在下面的空白处。
5 通过阅读,相信你已经体会到了作者融在字里行间的人生感悟。试结合文章第⑦段最后一句话的含义,谈谈你读后的感想。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草堂守望者
解
①那个细雨蒙蒙的下午,我到成都杜甫草堂瞻仰“诗圣”。17年前来过这里。对浣花溪畔的这座因子留有很深的印象。如今这里还是那般恬静么?
②进入南大门,便赶往草堂旧址。最先来到大廨。为何名之为“廨”呢?杜甫一生胸怀大志,抱负不凡,却始终得不到统治者的重用,而他依旧“每饭不忘君”,“穷年忧黎元”,其爱国忧民之心至死不渝,后人为此深受感动。清代重修草堂时。大概考虑到纪念建筑应当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既然杜甫做过几天官,那么就应有其办公之处,便将这座建筑命名为“大廨”。此中也明显寄托人们对这位生前不得志诗人的良好祝愿。
③大廨为象征性的名称,里面当然没有桌椅几案、文房四宝之类陈设,厅中央惟有一尊杜甫铜像。塑像那单薄赢弱的身姿,概括地表现出杜甫一生饱经忧惠、贫病交困、郁郁不得志的不幸经历;那低首捋须,深思苦吟的神态,把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抒发得淋漓尽致。
④草堂久负盛名的是清人顾复初的一副楹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我刚拿出小本抄写,从身后飞来一句话语:“你抄这副对联。你能理解它的意思吗?”我回首一看,一位身材高大、穿白衬衣的老伯站在我身后。
⑤我回答他:“这副对联很有名,我当然了解它的含义。”
⑥老伯说:“看来你理解还不够深,还是由我来给你讲讲。你了解作者顾复初的身世吗?他是苏州人,曾应四川学政使何绍基之邀入川,在游宦蜀中写了这副对联。为什么不说龙腾虎跃,而说龙蜷虎卧,可知指不得志的龙虎。上联有两层含意,一是称美杜甫亦暗指自己是不可多得的济世之才,二是叹息未遇明君,无法施展才能只好居于草野。下联同样是指自己也指杜甫都不是蜀地人但都羁旅蜀中,杜甫因诗垂名,总还留下一美好草堂受后世凭吊,自己纵有满腹经纶也难展抱负。他是把一腔怀才不遇的幽怨之情,借咏赞杜甫委婉地倾吐了出来。”
⑦我承认老先生博学多识,但在这样儒雅的厅堂,我很想一个人默默地看、细细地品,很不习惯有个人在身后絮絮叨叨。于是,我很有礼貌地谢别老先生,紧走几步,穿过庭院,来到第二进建筑――诗史堂,欣赏挂在这里的另一副名联:“诗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者旧,几人相忆在江楼。”刚抄了上半联,老先生又追到诗史堂,熟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欣赏这副联,一定要注意‘襄阳耆旧’这几字,深妙的意思都包含在这里。”这一句我确不甚明白,索性洗耳恭听。老先生来了劲儿,底气十足地告诉我:“‘襄阳耆旧’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和深远的含义。诸葛亮当年在襄阳有很多交谊很深的好友,大多为助诸葛亮治蜀的有功之士。但到他开创成蜀汉大业,故旧大多做古,即使回到襄阳,又能见到几位老友!作者同样以这个典故来比喻杜甫晚年客居成都欲寻祖籍故旧的心情,可谓语语双关,贴切自然。”
⑧我对老先生的讲解很是叹服,好奇地问他尊姓大名,是何方人氏。是不是经常来此闲游?老先生告诉我,他叫胡世俊。是攀枝花市的退休干部。过去就对杜甫怀有崇高的敬意,觉得他具有伟大的人格,在饱经患难的流寓中他始终执著地关注时政、战局和人民的生活状况,无论是忧伤还是欢乐,都和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息息相通。他的诗歌就是“诗史”。胡世俊退休后经常来这里瞻仰。杜甫草堂文化气息很浓,园内悬挂着很多历代名人撰写的楹联匾额,可是有的游客根本不注意,随便转转照几张相就走了,有人认真看对联,但未必能看得懂,他就走过去给人家讲解。听过他讲解的游客早已多不胜数了。临别他把讲解内容的复印件送给我。希望我回去细细品味。
⑨成都的名人遗迹誉满天下。除草堂外,最著名者当属武侯祠和薛涛故居望江楼,三人皆与陕西有缘,薛涛还是长安乡党。三位名士撑起半壁成都,不知成都人历经战乱怎样将三位名士呵护到今天。反观西安,唐朝诗人多如繁星,惟留下几间杜公祠和辋川一棵银杏树,全都烟消云散了。
⑩草堂有忠实的守望者,灿烂的蜀文化才更加源远流长。假如长安也多一些民族文化的守望者,我们瞻仰到的名人遗迹一定会更多。
(选自《西安晚报》)
1 “每饭不忘君”“穷年忧黎元”两句概括了杜甫哪些方面的思想?
2 老伯是从什么角度来解释顾复初题写在草堂上的楹联的?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3 文章为什么要详写老先生讲解草堂的两副对联?
4 文章第9段,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5 结合你自己对杜甫的了解与认识,拟写一副赞颂杜甫的对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感悟大山
杨立谦
①这里是山的世界,山的海洋。影影绰绰的群山像万千睡意未醒的仙女,凝眸不语,含情脉脉。
②山里人爱山。山秀丽丰饶、静谧迷人,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大山有巍峨的山丘、翠绿的山林、叮咚的山泉、深邃的山谷、高峻的山峰、起伏的山脉、葱郁的山峦,全是山里人崇尚的风景。山里人爱山,爱山伟岸的身躯、宽大的胸怀,爱山无私的奉献和默默无闻的付出。
③山里人恋山。育山、钻山、劈山,汗水浇山、心血付山,一生与山为伴。在大山的怀抱里,一个个山里的孩子竞也长得聪明伶俐,虎头虎脑、结结实实。山给了他们一切。山富有他们也富有。山里人从小受山的熏陶,有山的性格、山的豪爽、山的质朴、山的真挚、山的憨厚。山给予了山里人灵气与聪慧,山塑造了山里人的执著、奋进、坚韧的精神,山孕育出一代又一代创大业、干大事的大山之子。
④山里盛产山歌,山里人喜唱山歌。成人唱、孩童唱、老人唱……只要有山民的地方就有山歌回荡。有一首山歌这么唱道:“前山高来后山高,前山后山两把刀。一把刺进云雾里,一把我的腰。”最后一句“一把我的腰”,原先我不明白它的含义,后来亲眼看到山里人出门肩挑背负弓腰爬山的艰难身姿,终于体会到这句话的深切内涵。
⑤山给山里人留下无穷的乐趣。山泉如细细的玉带飘下来,口渴了就用手捧着喝上几口。沁人心脾。落差大的山泉便成了飞瀑,飞瀑下积成一个深潭,犹如天然泳池,清澈见底。在巍峨青山的掩护下,潭水碧绿,绿得静谧,绿得出奇,绿得神秘。由于大山的阻隔,这里很少有狂风吹过,水面上常常平静得如一块碧玉。偶尔有微风吹来。吹起几鳞水波,又很快恢复了平静,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再繁琐的世事也搅不动他内心的亘古宁静。
⑥山,面对春夏秋冬,默默无语。站在山的脊背上,聆听风与树林交谈的声音,倾听酣畅淋漓的乐符,悠扬悦耳的旋律,纯洁质朴的情感,仰望蔚蓝的天空,思绪随着白云飘向远方……
⑦山用鲜活的绿色滴翠了山野平川,用浩瀚的林海酿造出玉液琼浆:用漫山的红叶浸染着峰峰峦峦,用金秋的收获告慰着炎黄祖先;用博大的胸怀孕育生命的沃土,用甘醇的乳汁哺育生命的颂歌。
⑧山是一部凝固的音乐,旋律是乡情。山是父母辛勤劳作的丰碑,父母功盖青山,山里的孩子个个敬山。沉默无语的大山哺育了一代代山里人,一代代山里人依偎着大山。一座山就是一个神奇的摇篮,山孕育了人,人改造了山。
⑨如今,山那边频频传来喜人的消息:山里村村铺上了水泥路,运输不需肩挑背驮了,孩子们也不用上山砍柴了。山里人用上了煤气,通上了电话。看上了电视。山里的孩子们上学也不用交学费啦,一项项惠农政策的出台,更让山里人欣喜万分!
⑩走出大山是一代代山里人的梦想。聪明睿智的山里人,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打开山门,走出大山,在阡陌的土地上耸立起了一座座新城,在宽阔的原野中矗立起鳞次栉比的厂房;在悬崖陡壁里凿出了一条条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在江河大川上崛起了一座座进发希望的水力发电厂
⑨随着年岁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总爱把生活的感叹与大山联系起来。从亲近大山中获得排忧解难的良方;在与山的对话和交流中,仁慈的大山就像一位诲人不倦的良师益友,无声地向人们传递着美丽的语言,教会人们欣赏大山:从热爱大自然中陶冶自己的性灵,让生命如山脉之坚强。如山花之绚丽,如山风之坦荡,如山泉之清纯,如山林之生机盎然!
(选自《人民日报》)
1 第二、三两段都是描写“大山”,但表现的重点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2 第四段引用山歌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第五段描写了“山给山里人留下”的哪些“乐趣”?
3 第六至第十段作者是怎样“感悟大山”的?请结合有关内容作赏析。
4 从全文看。作者“感悟大山”有几个角度和层次?这样描写有些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美景,总在半梦半醒之间》
1 一是概括全文的写作内容;二是点出文章的主旨。
2 (1)运用比喻的写法,写出月光照射在雪地上的各种图案。(2)“栖息”是拟人化的写法,本是动物夜晚休息,这里形象地写出人睡在床上看月亮,好像月亮挂在树林中,静止一般。
3 这句话富含人生哲理,也带有辩证色彩。意思是任何事物都有相反的两个方面,正如月亮有亏有盈,万物都有生死一样,要乐观地看待,正确对待这些现象。
4 如:“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人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这段话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而形象地写出月亮由于云层和树木等的遮挡,月光照进屋里时的情态,语言生动而富有情趣。
5 这篇文章通过作者在不同季节,不同情景下赏月的感受,从而悟出人生的道理:世间的美在黎明与黑夜之间,在半梦半醒之间。
《草堂守望者》
1 概括了杜甫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的思想。
2 第一问:知人论世。第二问示例:对对联,诗歌、文章的理解,要从作者的人生际遇或写作背景人手,这样才可能理解得全面、准确。
3 赞扬老先生博学多识;说明草堂文化的深厚;突出老先生守望民族文化的执著,巧妙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4 对比。通过将成都的文化名人、文化名胜与西安的文化名人、文化名胜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渴望出现更多的文化守望者的愿望。
5 示例:少陵野老多病忧黎民;盛唐诗圣穷年哀国运。
《感悟大山》
1 第二段侧重于表现“大山”的形状与品质,揭示了“山里人爱山”的原因;第三段着眼于表现“大山”给予山里人一切,点明了“山里人恋山”的理由。
2 第四段引用山歌主要是为了表现出以前“山里人”生活环境的恶劣和生存的艰难;第五段具体描写了“山给山里人留下了”山泉、飞瀑、深潭、绿水、平静和宁静等“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