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人才培养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1: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健康人才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引言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关系研究对实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综合能力提升为主线、知识学习为载体”的指导思想对四川省教育厅《2014年教育综合改革重点事项安排》的工作展开和推进,力争进一步完善阶梯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应用型、复合型、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旨在通过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反之,完善了人才培养体系可以更好的促进高校人才的培养,才能向社会输送合格的有用之才。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指标
1、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一个头脑、两个工具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先是“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性,后树立正确人才观,即“一个头脑、两个工具”,是指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熟练掌握英语和信息技术应用的现代商务人才。有了这样的头脑,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创造性地在各种经济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正是社会对创新型、应用人才的最根本要求。在以信息技术和全球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两个工具将是学生抢占人才市场先机的“敲门砖”。这两块“敲门砖”,将为学生叩开世界的大门,铺平未来人生的金光大道,学生将能够以健康的心理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新观、财经观全面发展,做社会的主人。
2、推广慕课教学管理,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发展为根本,能力培养为核心
基于学校“雅典”和“MOOCS”模式的教学理念,学校已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型教学模式,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情商修炼》课程,线上即学生主要通过在线学习平台里面的视频讲解、课程作业、在线学习论坛、主题讨论、IM即时通进行在线学习交流;线下即老师开展课堂教学、辅导答疑、团体辅导等多种形式。这种混合教学模式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使资源和学习时间都碎片化,立体化和信息化,并使其优势互补,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让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提升能力培养水平。
3、加强团体实践活动,营造育人环境:小社会 大课堂
天府学院的学生实践活动丰富多彩,主要开展了围绕核心价值观的心理主题班会。学校团委素质拓展中心(蒲公英学生成长中心)用主题班会课,引导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同学调节自我情绪,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对于实现自我认知,自我成长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在开展心理班会的时候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心中困惑,提升心理素质,增加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提升班级凝聚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大学生课外生活。
4、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同辈学习:关爱心灵,砺炼心志
在贯彻“以人为本”科学教育观的实践中,坚持把教育与人的心志发展、价值探索和自我实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校在全校师生中提出:“像关爱生命一样关爱心灵,像终身锻炼身体一样砺炼心志”。对学生无条件的关爱是他们成长所必须的阳光,而乐观执着的砺炼则是经风雨、见世面的保障。“让每个学生都能昂首挺胸、满怀信心地走向社会;绝不能让学生为了一纸文凭满身伤痕地走出校门”,这是关爱学生、实行赏识教育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教育和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同时又把终极价值与工具性价值、社会的需要联系起来。
三、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促进人才培养
1、采取多元化的有效途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采取多种途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首先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对大一新生进行适应性教育。其次开展多元化的活动,如“心灵成长”沙盘体验活动、“我沟通 我快乐”人际交往能力、“心情主宰”情绪管理、“天使爱美丽”、“等活动,旨在通过体验式活动来提升同学们的心理素质,传递出爱的正能量。第三,做好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咨询中心每天轮班制进行服务同学,多在给予同学们成长性的开放式的辅导和服务。使同学们都能达到“助人自助”的效果。
2、健全家校联动机制,加强心理服务保障
为创造全面的育人环境,加强学校对学生心理服务的保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与学生家长联系制度,通过与学生家长之间的长期联系、及时沟通,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另外,加强家校联系制度对培养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实施全员化就业指导提供了心理服务保障。首先是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作为参加者的学生需要家长对孩子做出心理的安全保障;其次在学生获取就业实践和实习的岗位信息时,需要家长和孩子进行共同讨论和交流,给予孩子的就业规划和未来发展提出建设性和可行性的指导意见。最后,当学生在实习实践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懈怠时,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给学生提供心理的关爱和关怀,使其内心强大,做一个坚强乐观的社会人。
3、整合并优化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和谐心理环境
美好的校园环境创造了一个和谐温暖的心理环境。校园的硬件设施齐全美观,在学生公寓楼外面、湖边林荫道上、广场边上等都摆放了木制桌椅,给同学们创造了学习讨论交流的平台。人文环境方面也和谐健康,在学生生活区每天不同的学生组织、社团等开展不同的活动,给同学们增添了丰富而多彩的生活意味。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同学们置身其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着健康的、积极的、乐观的理念,对同学们自身的健康素质有所提高,正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自香”。可见,通过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来净化学生的心灵,以积极的校园文化来陶冶学生们的情趣。
4、建立危机干预机制,引入心理危机的“绿色通道”
对心理危机干预制度的建立提出了建设干预心理危机的“绿色通道”。即在学生心理危机的处理过程中,学校各部门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密切配合、协调运作,以便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最佳的效果来处理学生的心理危机。首先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库》,采用心理健康量表对新生进行普查,将全校有心理危机倾向及需要进行危机干预的学生信息录入其中,实行动态管理。第二设立干预心理危机的体系。建立了“校级―区级―班级―寝室”四级心理干预体系,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三,建立心理危机评估及处理方法。先是校内评估,对不确定或评估困难的,可邀请省内外心理危机专家进行再评估。评估后,对超出本中心干预能力之外的,转介到正规医疗机构。
四、结语
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为例,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目标考核体系中,这样为后期课程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同时为下一阶段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目标――建立“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程遥,黄纯国.教育透视(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教育改革初探)[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篇2
一、全球健康的学科概念与内涵
全球健康实际上是公共卫生与国际卫生两个概念的延伸与扩展。苏小游等[2]在综合了WHO健康促进部前主任Kickbush、新西兰W克兰大学的Beaglehole和Bonita教授、埃默里大学Koplan教授等,以及《全球健康概论》教材编委会的意见后,提出了全球健康中文版的定义:全球健康是致力于改善全人类的健康水平,实现全球人人公平享有健康的一个跨学科、兼具研究和实践的新兴领域。全球健康本质是一个跨学科兼具研究和实践的领域,以实现“人人公平享有健康”为主要目标,其关注的是“具有全球意义的健康问题及其决定因素,以及解决方案和全球治理”,参与的主体包括“国家、地区和全球层面超越国界和政府的国际组织,动员并协调各方力量”,涉及的学科包括“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卫生领域其他各学科,以及卫生领域学科之外的政治、外交、社会、经济等学科,倡导跨学科参与和合作”。学科主要体现了全球化的思维和多学科交融的特点。
二、全球健康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专业素养
武汉大学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全球健康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系统研究,凝练出我国全球健康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素养[4-7]。我国全球健康专业人才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结构,能够从全球视角识别全球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制定符合国际规则的全球健康治理策略、行动计划和具体措施,具备跨文化、跨国界团队工作精神,善于沟通、协作,致力于改善全人类的健康公平性、提高全人类健康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专业素养体现在核心知识的掌握和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掌握的核心知识包括:熟悉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管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全球健康学科目标、任务、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主要全球健康问题治理的原理、策略和措施,了解其他相关学科如健康伦理学、文化人类学、国际政治与经济学、国际法学等基础知识。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包括:具备预防医学学科基本能力,以及在全球化视角下识别、评估和解决全球重大健康问题的能力;具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团队工作,协调与合作、领导和管理,促进健康公平性的能力;具备多学科背景,善于运用多学科方法理论,分析和解决复杂健康问题。
三、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2003年非典的出现,我国公共卫生预防医学领域第一次接受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暴露出国内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上的不足和缺陷。随着全球化不断推进,我国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暴露的问题不断呈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科教育体系落后。目前,我国已经有60多所院校开设了预防医学本科专业。但是,我国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仍沿用前苏联模式,毛宗福等[8]认为该模式的主要缺点为学科背景以“医学”为主,培养目标只定位于各级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这种主要针对“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机构单一的培养模式和知识结构,最终造成预防医学人才思维视野狭窄、个性能力不足,难以胜任全球化带来的公共卫生新议题。二是专业素养中缺乏全球化思维。全球健康的理念的建立与发展已经历经最少20年的历程,代表着目前公共卫生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全球健康学科虽起步较晚,但继2012 年北京大学成立我国第一个全球卫生系之后,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陆续成立了多家全球健康研究机构。中国全球健康大学联盟(CCUGH)于2013 年成立,至今成员已经发展到23所高校。然而,仅有的几所高校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现全球化的思维,如复旦大学着力培养“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人文情怀以及深厚的科学素养和实践精神的品学兼优的预防医学领军人才,关注各类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探究成因和规律,研究保护整个人群安全的技术方法和对策”;武汉大学明确提出了“国际化-复合型公共卫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四、全球健康学科发展下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武汉大学虽然已经开始全球健康本科专业招生工作,一些院校也开始了硕士专业招生工作,但是,未来我国全球健康专业人才在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十分紧缺。纵观全球健康学科的概念与内涵、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素养,全球健康专业人才的培养强调:①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专业背景;②全球化的思维方式;③多学科交叉应用的能力。国内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一向兼顾临床医学的专业背景,应该大胆创新改革,胜任全球健康人才的需要,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4.1 调整原有学科体系,做好顶层设计
针对原有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知识单一,缺乏全球化思维的缺陷,应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科学引入全球健康的方法和理论,如可以精简原有预防、基础和临床课程,增设全球健康相关方法和理论,其他相关学科如文化人类学、健康伦理学、国际法学、国际政治与经济学等基础知识。
4.2 培养或引进全球健康学科人才,改变原有知识结构
综合性院校可以通过整合原有相关学科骨干,如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拓展预防医学教师学科背景;医学院校可以通过引进相关学科人才或派遣青年教师到海外全球健康相关院校进修,提升自身全球健康教学培训能力。
4.3 增加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展国际视野
全球健康人才的培养,其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丰富国际经验,增强全球意识,最终能以开放性的思维,从全球的视角观察和解决健康问题[9]。可以通过加强与美国等全球健康学科发展较为先进的高校交流与合作,提升本校的全球健康学科水平。另外可以通过聘请国外教师给学生系统授课、国际学生交换、学生出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全球健康夏令营、远程培训课程学习和联合培养等的方式,开阔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参与全球健康问题管理决策的能力。
4.4 建全球健康实践的案例,提升实践能力
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人才一个重要的素养就是应对公共问题的实践能力。我们可以结合自身所处的地域特点,现有的国际交流合作等条件,构建全球健康实践的案例,鼓励学生、教师的参与,提升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在全球健康学科发展的背景下,公共卫生预防医学学科应该根据全球健康学科内涵与人才培养目标,及时调整自身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体系,引入全球健康的理念和方法,提升全球化思维的能力,弥补自身的缺陷,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罗秀,李健.全球健康的内涵与学科发展[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6):1070-1072.
[2] 苏小游,梁晓晖,毛宗福,等.全球健康的历史演变及中文定义[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5,49(3): 1-6.
[3] 向浩,何启强,毕勇毅,等.对开设全球健康学本科专业必要性的几点认识[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7): 649-651.
[4] 秦欢,王全,毛宗福,等.中国全球健康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4,31(6): 395-397.
[5] 肖海燕,王培刚,毛宗福,等.中国全球健康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3): 406-408.
[6] 向浩,毛宗福,秦欢,等.我国全球健康专业人才培养初探[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2): 382-384.
[7] 王全,向浩,何启强,等.全球健康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2: 95-97.
[8] 毛宗福,毕勇毅,陈华,等.国际化―复合型公共卫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6): 542-544.
[9] 向浩,李菲菲,李滔,等.国际化-复合型公共卫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3): 420-423.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应急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 2016JGB176)
篇3
在当前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进步飞快,对教育事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应用协同创新模式,对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在我国十提出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强调教育事业同市场需求相联系,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以此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表现在自身价值的发挥,实现本科教育稳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等。可以说,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由此,本文主要就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以求更好地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
关键词:
协同创新;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党的十提出的更高层次的目标,只有全面地提升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的综合素质,才能实现教育更高层次的发展。在协同创新角度下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现实条件,才能有效推动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更为科学合理地协调高校、政府以及市场之间的内在联系,朝着教育强国方向发展。这一理念并非是单纯的高校历史责任,同时也是协同创新的立足根本。
一、协同创新概述
就协同创新理论本质来看,其可以归到经济学领域范畴,但是理论基础较为剥脱,创新协同涵盖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内在协作联系,以及过程和绩效的多重互动。可以说,协同创新能够直观地反映出企业经济学研究方向,国内外研究认为,协同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通过对核心要素和支撑要素的协同作用,来实现企业整体协同效应。随后,协同创新概念逐渐延伸到高等教育领域范畴,最初表现为一种新式的教学科研模式,强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平台,整合教育资源,通过对多个主题之间的关系实现协同作用,激发主体创新能力,形成一种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协同创新同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整合具有十分突出的内涵,诸如在决策方面,构建高校、政府和企业三方的决策机制,进一步激发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而在运行载体方面,三方形成联盟,能够更为充分地整合市场资源,形成新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2011年4月24日,同志在清华大学发表讲话,正是宣布“2011计划”的推行实施,进一步推动高校体制改革深化,将科研、学科以及人才培养三方面整合于一体,以激发创新能力为主要任务,鼓励高校科研创新,同企业建立更为密切的合作关系。“2011计划”是当前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同经济和文化紧紧联系的战略构想,面向所有高等院校,帮助高校提高科研能力,培养更加被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以此来促进社会进步,提高国家整体实力和竞争实力。
二、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在实践教育活动开展中不仅需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目标,还需要运用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应用型人才,推动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对于我国教育事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关乎到高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作用。经过大量实践,我国众多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实践工作中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但是尽管各个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相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问题,诸如一些本科高校为了能够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盲目地建立研究型高校,部分专科院校为了扩大招生,谋求更长远的生存和发展,寻找机会升级为本科院校,这种现象会造成中专院校补充大专院校名额,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成效,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以致于最终的教育成效偏低。此外,部分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忽视了社会的实际需求,造成了大学生毕业后面临严峻的就业市场压力。所以,为了能够有效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首先应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义
就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高校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缺陷和弊端,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过于盲目,同实际情况相背离。对于人才的培养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同实践脱离。这种现象的出现造成最终培养的人才只适合理论研究,缺乏实践能力,学术型人才规模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仍然采用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在应用型人才理解方面存在明显的偏差和不足,缺少职业素质教育,以致于毕业生理论基础薄弱,实践能力未能得到充分的培养,自然难以达到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原则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需要从传统“填鸭式”知识灌输方式转变为引导式和探索式的教学模式;其二,从传统继承性思想转变为创新科研思想;其三,从教学理念以学科为核心转变为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其四,从共性教育思想转变为个性化素质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结合市场需求导向,但是这方面一直是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弱势部分。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需要同市场需求导向相契合,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优势。
三、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多元化培养要求
(一)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逐渐从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经济结构得到了全所未有的优化和调整,相应的对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教育大众化持续发展的要求
就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来看,高校采取扩招政策,降低了入学标准,吸引了大量学生,逐渐朝着大众化教育方向发展。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大量应用型优秀人才,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推动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三)毕业生个体发展的要求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发展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也逐渐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大学生不仅需要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同实际生活和未来就业生涯联系在一起,满足毕业生未来就业发展需求,实现自我价值。
四、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对策
(一)优化课程内容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首先对当前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有目的地培养应用型人才,促使高校、政府以及企业三方构建紧密的合作关系,协同开展培养工作,落实各方责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坚持政府的指导和规划,在政策方面提供保障,在高校和企业之间构建完善的合作关系,促使三者参与到协同培养中,提升协同培养成效。与此同时,应注重课程内容的优化和完善,结合实际需要优化课程设置,在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协同开展社会调研工作,对市场需求导向进行充分了解和分析,完善课程内容设置,进行专业评价。
(二)实践教学规划
应创新教学观念,转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确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高校教育理念,从教学、实践以及系统几方面开展协同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解决协同教学主体中存在的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校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将校园文化以及企业文化有机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同时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评价模式,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与此同时,构建多元化的评价制度,从多样化角度进行评价。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评价并非是对学生客体的评价,还需要从教育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手段多角度进行评价,综合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客观评价。此外,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评价体系的构架需要由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制定,有待对评价方法进一步规范合理化。
五、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工作内容,高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体,不仅仅是为了谋求高校自身发展,同时也是为了将更多优秀人才输送到社会,推动各个行业健康持续发展,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所以,高校应不断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选择合理的路径方法,健全教育体系,促使教育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教育,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优势,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新灿,孙湧,徐人凤,李斌.基于协同创新的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11(14):16-18.
[2]李望国,徐宝兴,饶丽娟.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13):198-199.
篇4
关键词:小康社会;体育人才;需求;培养对策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也要与建设小康社会相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发展。发展体育事业必须依靠强大的体育人才作支撑,高等体育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体育人才的基地,在促进社会体育事业健康发展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高等体育院系应细致地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趋势,力求在对小康社会体育人才需求做出更为全面判断基础上,提出科学的体育人才培养对策和方案。
一 我国体育院系人才培养的现状
1 体育人才专业设置面窄,缺乏新兴专业。目前,我国体育院系开设的专业大致为: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体育管理学和社会体育学等专业。根据作者的文献资料调查,我国体育院系所开设的专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体育专业设置面窄,始终不能与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同步,培养出来的体育人才不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导致相当多的体育人才不能顺利就业,缺乏必要的竞争能力。而新开设的专业又跟不上市场步伐,导致新专业不新,新兴专业难以出现,满足不了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影响到社会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2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整体素质不高。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学生,主要来自普通中学一直从事体育训练的学生、基层体育运动学校学生和专业运动员等。由于体育训练比赛占用时间以及对文化学习不重视等因素,使得他们的文化基础普遍薄弱。同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进入高校后他们大多注重体育专业技术的学习,缺乏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受到只要体育专业好不怕找不着工作的思想影响,大多数学生以重体育轻文化的态度在学习。当前,多数体育院系所开设的课程相对较窄,如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学科的开设比较齐全,而像体育社会学、体育欣赏、体育管理学等课程的开设则为有名无实,得不到实际上的重视。这种重技术轻文化的观念,严重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很难适应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体育人才的需求。
3 体育人才培养目标指向太具体,培养模式单一。据作者文献查看,发达国家多数体育院系对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沿着综合化、超前化和交叉化等形式进行的,是较适合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要。而我国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比较清晰,培养目标明确,多重学科交叉的专业不多,没根据社会对体育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行体育人才的培养,培养的体育人才总体上综合素质不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较差,严重影响到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现阶段,虽然大多数体育院校正根据我国社会发展水平对体育人才的需要,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对现成的培养目标作出一定的调整,但培养方式仍为典型的“专才”特点,与现时社会实际需求的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体育人才培养目标还有一定的偏差,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要。
4 教师队伍整体综合素质不高。“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的“复合型”体育人才的培养,其结果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应取决于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体育院系大部分教师是由过去狭窄的专业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其知识结构存在着一定的缺憾”,并且大部分教师对现状比较满足,没有危机感,缺乏继续学习,继续提高的意识,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认识不足。因此,由这样一支队伍来实施人才培养,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这表明,高校体育院系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的体育人才,必须首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可以采用“走出去学习,请专家教授进来讲课”的办法,加强对教师的继续教育,争取为教师提供定期的培训机会,提高教师的知识面和业务水平。教师也要更新观念,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积极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手段等;同时积极从事体育科研工作,使科研与教学有效的结合,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趋势
1 体育人才的素质、层次要求更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社会对高素质体育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校应逐步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匮乏与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大量需求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社会的进一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状况更加重视,参与体育锻炼的人越来越多,社会对综合素质高、学历高、水平高、层次高的体育专业人才需求将逐步增加。这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思想的确立,给体育专业人才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未来体育人才需求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加,更主要的还在于对质量要求的提高,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要。
2 体育人才的专业门类将扩大。“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我国体育事业将全面与国际接轨,体育的现代化程度将不断提高,体育事业的规模籽扩大。”由于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传统的培养模式已不适应我国体育的发展,体育人才的专业门类将进行科学有效的调整、分化并扩大,除要培养体育教育人才、体育教练人才、社会体育人才外,还要培养包括体育管理人才、体育科技人才、体育康复人才和体育裁判人才等,以满足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3 体育人才的需求适度增加。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开始重视身体健康状况,重视教育,高中以上入学率将提高,中等教育规模将不断扩大。学校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学校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将对体育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近年来,我国人民的收入在不断增加,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以前的追求物质消费向追求精神消费转变,参与体育消费的人群会越来越多,体育将被人们高度重视,社会体育和体育健身、娱乐业将进一步得到快速发展;全民健身体系更加健全,社区体育组织更加普及,家庭体育活动更加广泛,体育人口将逐年增加,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体育人才需求将适度增加。
三 体育人才培养的对策
1 强化社会本位,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适应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是体育人才培养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规律。体育专业设置要考虑入学需求市场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两方面因素,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设置。解决目前有些体育专业人才“过剩”,而有些体育专业人才又“短缺”这一结构性矛盾。体育院校系要明确角色定位,应对社会需求体育人才的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然后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同时在专业设置上有所偏重,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使所设置的专业适合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2 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造就复合型创新人才。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体育人才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和承担的社会工作,将远远超出其传统的职业范畴;因此,体育院系在对体育人才培养时要具有长远的计划,把培养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并且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体育人才放在首位,提高体育人才对社会的适应性和实用性,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要。
3 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社会化教育系统逐步形成和完善,将使未来人才培养也将由“刚性”变成为“柔性”的生产过程,从而使人才培养体制从强调标准化的共性教育,向着个性化培养发展。体育院系要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制定科学的体育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和教学计划,努力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对现行陈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合理的改革,课程中相应增加反映现代科技进步及与社会生活相关的知识,注重基础教学,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人才的综合素质。
篇5
关键词:煤层气;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7-0067-02
我国煤层气资源非常丰富,埋深2000m以浅的资源量为31.46万亿m3,其资源总量与常规天然气相当[1]。由于煤炭资源的日益减少,大力发展煤层气产业对于弥补常规油气资源的不足、减轻矿井灾害程度和降低矿井生产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大气环境、调整产业结构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由于煤层气开发是新兴的产业,国内的高校和科研院校和煤层气相关的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少,具有较高煤层气专业技术的人才十分匮乏。
为了缓解煤层气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的局面,大力培养煤炭能源的专业人才,教育部2007年批准成立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目前,国内仅有7所院校开设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黑龙江科技学院于2010年申报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2011年5月份获批,并于同年8月份开始招生。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是黑龙江科技学院积极响应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落实国家产业调整的需要而设立的,基本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修业年限一般为3―6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一、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培养更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从事煤层气开采、加工利用的基础科学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能在煤及煤层气工程的相关领域进行科学研究、生产管理、工程设计和技术开发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因此,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需要在构建思想政治与健康教育平台、公共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平台等4个平台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2]。
(一)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理念
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的学生要求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共修满186.5学分后,参加学校规定的通用能力考核、基础能力考核、专业能力考核,考核合格,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准予毕业。其课程设置所占学分如表1所示。
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煤层气专业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把学生取得的学分数作为获得学历和学位证书的标准。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以选课为前提,在“全面培养”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基础上,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理论和实践教学工作中。
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学分制是标准修业年限的上下浮动,是一种以教育思想转变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因材施教为原则的人才培养模式,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目标管理,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是以教学计划的灵活性保证修业年限的灵活性和所培养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最重要的是充分给学生的学习自,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的优点是学生在专业方向选择上更具有学习自,有利于培养煤层气领域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理论与实践结合
完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要求学生在掌握课堂上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分析研究,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在企业中的生产实习。为了锻炼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学生的现场实践动手能力,黑龙江科技学院与鸡西矿业集团、鹤岗矿业集团、双鸭山矿业集团、七台河矿业集团等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基地,为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学生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和煤矿现场的实际应用相结合提供了很好的外部条件。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黑龙江科技学院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在实行学分制的基础上,必须要实施的,对于煤层气领域这个新兴的行业,学生在认真学好课堂上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结合国内外最先进的煤层气开发技术和最前沿的学术动态,结合煤层气开发现场的压裂、抽采等设备的布置和操作,将理论知识和现场实际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培养出更符合煤层气领域需求的高级技术人才。
二、加强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课程建设
(一)理论与设计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在建设中实行理论与设计相结合的教学体系,理论课程的设置上,充分注重通才教育、办学特色和个性发展等教育理念,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设置了国防与安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工程通识教育、通用基础教育、专业基础、专业方向、专业能力、公共选修课、课外文体活动与社会实践、执业技能拓展与科技创新等11大教育模块,坚持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开设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实践课程的同时,开设井下瓦斯抽采、钻井工程、完井工程和煤层气开发与设计等课程设计[3]。
(二)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架构
1.思想政治与健康教育课程。黑龙江科技学院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思想政治与健康教育课程主要有军事理论、安全教育、军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德育实践、健康教育、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13门课程。共计28学分,576个学时。
2.公共基础教育课程。黑龙江科技学院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公共基础教育课程主要有工程教育、机械工程训练、工程图学、数学、计算机、英语、工程力学等13门课程。共计58学分,1008个学时。
3.专业教育课程。由于黑龙江科技学院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为新开专业,专业课程设置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我们确定其专业课程的时候,黑龙江科技学院在借鉴国内外大学相关专业课程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国内煤层气领域的人才需求[4]。其主干专业课程设置及课时数如表2所示。
三、优化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教学方法
(一)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具有专业知识和英语讲解双重效果,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可以将已经比较成熟的专业课程调整为双语课程,这样不仅能够使授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英语水平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国内外最前沿的研究动态。
(二)启发讨论式教学
通过环绕专业课教材的中心要求,设计一系列互相联系而又不断深化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兴趣,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方法和结论,在此基础上更深入地组织学生继续探讨,巩固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整个教学过程变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能力的过程。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因素。
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在课程教学中,可以针对专业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比如在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讲授时,可以采用现场视频和模型演示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和分析,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理论知识。在讲授井下瓦斯抽采时,可以通过理论讲授和flash演示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参与抽采flash视频的制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案例式教学
在课程教学中,结合煤矿现场的实际情况作为案例,使学生理论与实践较好地结合。例如在讲煤层气地面排采时,结合山西沁水盆地的实际地质情况进行分析,重点讲解山西蓝焰煤层气开发公司现场的实际操作和工艺流程。在讲解我国煤层气开发遇到困境时,可以结合我国煤层瓦斯赋存“三低”的基本情况(含气饱和度较低、渗透率较低、煤储层压力较低),重点介绍煤层气开发技术从垂直井到多分支水平井的发展过程,通过案例式教学可以极大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课堂教学的气氛,明显提高教学的效果[5]。
参考文献:
[1]傅雪海,秦勇等.煤层气地质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
[2]胡恩明,潘邦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邱泳枝,李元正.新世纪课程体系改革的走向[J].江苏高教,2002,(2).
篇6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实现特定的培育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课程体系设置形式、课程体系实施形式、学生素质教育形式、教育资源平台与教学载体建设形式等构成其内涵。高职教育重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其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必然体现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而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欠成熟。我院体育保健专业结合学院办学定位和专业建设需求,在“系(体育保健与康复系)、所(学院医务所)一体”运行机制下,创新性的提出“系所一体、学工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此作为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与切入点。
通过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探索体育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其目的是引导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方法手段改革,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专业建设和发展。为区域和社会经济提供紧缺的体育保健康复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为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2 体育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
2.1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欠成熟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不断探索与改进之中。尽管从多个角度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式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初步形成了“订单”式、“双证”融通式、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等一些特色较鲜明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欠成熟。西方发达国家已形成了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加拿大的CBE模式等较为成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国内体育高职院校设置体育保健专业的时间较短,基本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我院体育保健专业在设立和运行过程中,基于学院的办学定位及专业办学目标,创新性的提出“系所一体、学工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2 与行业合作,确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2.1 “系、所”深度融合,形成“系所一体”的管理运行机制
根据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思想,结合学院的办学定位,在专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加强与行业合作,整合优化保健与康复系、学院医务所双方人力资源、场所资源和设备资源,深度融合,创新“系所一体”的运行机制。按照以“育人为重,医疗保健并举”的原则,对现有管理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创新。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明确领导职责及各部门的责权利,分工合作。做到学历教育、医疗保健一体化,使学生在随队康复保健的真实环境中培养成长。
对现有的专业教师与医务人员、教学场所与医疗场所、教学设备与医疗设备、学历教育与对外服务进行优化整合,完善“系所一体”的相关制度及规定。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行业专家的指导作用及专业教师的主体作用,推进与体育保健、推拿按摩、康复治疗、健身指导等行业机构的合作,完善共建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师资培养等相关制度,提升专业的建设水平。
2.2.2 确立“系所一体、学工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系所一体”的管理运行机制,结合专业调研,确立“系所一体、学工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体育产业转型升级和保健康复行业技术创新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体育保健康复的基本知识,具备运动保健按摩与中医传统疗法、康复理疗、运动疗法等专业技能及健身指导能力,面向各级运动队、各类医疗康复机构、社会保健部门、体育俱乐部、体育健身及运动休闲会所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体育保健、康复理疗及健身指导工作的发展型技术技能人才。
遵循“育人为重点、能力为核心”原则,整合“系、所”优势资源,利用真实环境,以真实项目为主导,分阶段分层次,采取学习与真实工作相结合的方式,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着力培养发展型技术技能体育保健康复人才。人才培养分三个阶段进行,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在第一学年,学生在校内专业基础实训中心及综合技能实训室(即场馆保健治疗室)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与单一技能实训(下队服务)相结合,培养职业基础能力。要求学生在掌握单一技能的方法后,每周1次(1学时/次)下运动队服务,为运动员保健按摩。
第二阶段:在第二学年,学生在校内综合技能实训中心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与综合技能实训(下队服务)相结合,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拓展能力。要求学生每周2次(2学时/次)下运动队服务,为运动员进行保健治疗。
第三阶段:在第三学年,学生进入校内和/或校外的实训基地进行职业技能学习与顶岗工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获得相关学历及职业资格证书,满足就业要求。(见图1)
3 体育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3.1 教学与实训一体,构建实践课程体系
以“系所一体、学工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指导,融教学与实训为一体,与行业合作构建实践课程体系。针对目前部分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设置仍属于普通高校的“传统专科型”或“本科压缩型”,课程设置过“泛”而不够“专”,突出表现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基础轻技能,重知识轻应用,不能真正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情况,我们探索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同时,面对缺乏理实一体化的教材和实训指导教材,教材内容陈旧,缺乏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缺乏衔接等系列问题,加强与行业合作,力争编写相关教材。
体育保健专业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本位,与行业紧密合作,融合职业资格标准,以《运动解剖生理》、《中医学基础》、《运动康复推拿》、《运动疗法》、《物理因子治疗》专业5门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岗位能力课程为重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制定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整合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资源,加强教学内容与工作实践的结合,力争实践课程体系的三个统一。一是课程体系与岗位工作任务相统一,以运动队康复治疗师和休闲会所推拿按摩师的职业岗位为依据,融入职业资格标准,确立以培养学生具有中级按摩师的知识、技能、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向高级按摩师、物理治疗师发展的培养目标。二是教学内容与岗位技能相统一,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岗位技能为依据,整合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满足岗位技能学习的需要。以技能学习项目带学习任务,实行小班现场教学,小组实训,融“教、学、做”一体化。三是教学场地与实训场地相统一,实施实践教学法,把教学场地与实训场地统一起来,注重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可以学习和训练的资源,使学生综合素质获得全面提高。
3.2 学工结合,实施一体化教学
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紧密结合行业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学生能够融学习与就业一体,将学习目标与毕业时的就业目标要求相结合。要实现上述目标,满足学生自身职业发展和社会对学生就业需求,就要求进行高职教学方法改革,实施项目化教学,将学习与工作融为一体,并加强教学过程的考核,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体育保健专业以休闲会所保健按摩师和医疗机构康复治疗技士(师)的工作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融入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不断深化教学方法改革,使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紧密结合。利用现有校内外较为完善的实训条件,针对学生的工作岗位,以运动康复推拿、理疗技术、运动疗法等核心课程的具体操过程为内容,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采用项目导向模式,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3.3 系所一体,共建校内实训基地
体育保健专业依托“系所一体”运行机制,专业与行业紧密合作,共建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但有助于学校充分利用行业的人力、设备、技术等资源优势,降低办学成本,而且提高了教师的“双师”素质,有助于更好地解决教学资源匮乏、教师“闭门造车”、“照本宣科”等问题。
体育保健专业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分层次、分功能、有重点的建设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本着能够保证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岗位专项能力训练的目标进行建设,满足专业理论和实训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需要,形成具有教学、培训、服务社会及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多功能的、开放型的实训基地。
目前本专业在校内建有“2+1”(两个中心、一个医院)实训基地。包括专业基础实训中心(建有1个解剖生理实训室和1个运动康复推拿实训室)、综合技能实训中心(6个场馆保健康复综合实训室)、体育康复医院(下设运动创伤科、按摩康复科、针灸理疗科等)。借助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通过购置仪器设备,增加实训工位数,提升教师能力,逐步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满足教学、实训、培训及为社会提供体育保健康复服务需要。
3.4 校企合作,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措施
篇7
[关键词]职业化背景 计算机专业 人才培养体系
[作者简介]李利民(1973- ),男,贵州都匀人,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贵州 都匀 558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3-0133-02
职业化指职业技能朝着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这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来说也不例外,必须朝着职业化方向发展。近年来,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迅猛,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不断上升,很多高校在认清形势的基础上开设了计算机专业,招生人数连年上升。但期间却暴露出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即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很难在社会上找到专业十分对口的工作,就业形势严峻。从另一个角度看,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并没有减少,导致人才需求与人才供应之间矛盾的是当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具体为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尽管在学校学到很多知识,但这些知识与社会的具体要求严重不符,也就是说,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培养目标等方面都与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在职业化背景下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重新构建,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是当前计算机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首先,知识结构不合理。当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难以顺利就业,并不是市场需求数量少,也不是计算机专业人才供应量大,最主要的原因是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结构难以适应社会需要。其次,当前很多毕业生普遍拥有较强的理论基础知识,但实际操作能力相对较差,碰到实际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而且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不高。再次,计算机毕业生暴露出其他方面的问题,如社会责任感较差、没有很强的纪律性、工作经验不足、专业技能水平缺乏竞争力等。这造成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与市场需要大量的专业化人才形成矛盾,使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2.引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原因。一是缺乏准确的人才培养定位。计算机专业人才主要分为三类:从事研究工作,这些人才一般要继续深造,获得更高的学位,然后从事计算机或者相关核心软件的研发工作、研究计算机的基础理论工作;从事工程工作,一般负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开发和实现工作;负责计算机技术的日常应用工作,这些人员一般在企业、政府以及事业单位中负责信息系统的建设、维护、管理及运行。这三种人才在社会的需求数量并不相同,第三种人才所需数量最多,可见,当前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应以应用型人才为重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向大众化方向发展,计算机由从前人们的不了解变为在各行各业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工具。高校要准确定位当前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转变观念,由以研究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向以实用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转变。二是忽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多照抄照搬著名院校,尽管所培养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但无论是动手操作的能力,还是创新能力都不强。对企业来说,他们更青睐于走上工作岗位能立刻承担企业工作的人才,这主要是企业出于节约资金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但当前大部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很差,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很难适应企业的需要。三是学校课程设置缺乏特色。高校课程设置偏重理论,忽视实验,且课程内容、体系远远落后于专业发展,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在课程设置上,一味简单模仿、照搬著名院校,不重视考虑自身条件,未从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爱好出发,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导致学生不仅缺乏学习的热情,在专业技能方面也不具备任何优势,不适应当前的职业化背景。四是计算机专业知识缺乏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在开发和研究计算机领域的应用系统过程中,不仅需要计算机专业知识,还需要其他专业的知识,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计算机知识外,很少涉及其他知识的学习,更谈不上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合,所以计算机毕业生走上社会后的竞争力不强。只有需要用到比较高深的计算机技术时,计算机专业学生才会体现出一定的优越性。所以,要想使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社会上找到立足之地,一定要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紧紧站在技术的前沿,使学生体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但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与这一点要求之间的差距很大。
二、职业化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原则
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走上社会后,大多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计算机有关的工作,如计算机系统的建设、维护,技术培训等,因此高校应重视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调整课程设置,不断促进专业发展规模,使计算机专业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高校在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进程中所坚持的原则是:
1.人才培养向着培养应用型人才方向靠拢。计算机人才在层次上主要包括计算机研究、计算机工程及计算机应用三类,而应用型人才市场需求适量最多。高校应立足于市场,找准市场定位,人才培养既要体现多层次化,又要适当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向靠拢,这样既能有效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2.在增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重视实践教育。当前社会最需要的是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所以计算机专业学生不但要牢牢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而且要拥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使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联系到一起。要想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必须重视计算机学生实践教育,通过建立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等途径,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育。
3.加强计算机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计算机专业学生不仅要学习计算机领域的内容,还要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因为任何一个行业的工作都需要多个学科的知识才能完成。以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来说,既需要计算机专业知识,也需要一定的管理知识,没有一定量的管理知识,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难以实现。再如,在研发计算机相关产品与服务时,可能会涉及知识产权的问题,所以需要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综上所述,高校计算机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添加法律课程、管理课程以及其他学科,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添加电子商务、法律在多媒体中的应用等课程。另外,教师的授课手段也应尽可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三、职业化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1.重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计算机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实用性,朝着专业化和细分化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由于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基础应用人才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而社会普遍需要的专业性较强的计算机应用人才数量又比较欠缺。因此,高校计算机专业可以进一步细分,细分之后的专业基础课可以作为选修课出现,如果学生对某一专业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为日后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2.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讲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处于中心环节,学生只是机械地被动学习,很少有直接参与或实践的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高校应在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进程中,坚持以实践为中心,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具体如下:首先,多为学生提供设计的机会。对于一些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程设计的任务,使其获得更多的设计实践机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经常使用任务型教学法,提前为学生布置相关任务,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合作等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应该严格执行对学生的考核方案,以便督促学生以谨慎、认真的态度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提高实践能力。其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由于社会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面临的社会要求越来越高,学生毕业后不管是继续深造,还是直接进入社会参加工作,都必须具备基本的实践能力。引导和支持学生参加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既可以开拓学生思维,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最后,积极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在当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建立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实训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最适宜的锻炼实践能力的条件,通过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完成整个实训计划。高校不妨将学生的课程设计以及课程测验与企业的实训紧密结合起来,与特定的企业建立起长期的合作机制,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参与相关项目的研发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就接受企业的培训,在校期间就接受真正的技能训练。这样,学生能够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提升职业素养与适应岗位的能力。这不仅有效减少了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时间和接受企业培训的时间,有利于企业节约资金,而且高校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适当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能够减少企业在储备人才进程中的风险。
3.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当前对人才的培养已经不仅仅包含知识和技能方面,人才的心理健康也是一项培养内容。高校要在培养学生知识、技能以及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加入心理教育课,也可以通过讲座或校园网的途径,为学生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把健康的心理观念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承受压力和抵抗挫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心态,形成健全的人格。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表现出日益明显的职业化趋势,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改革,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将以社会信息人才需求和市场职业化为导向,构建新时期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一定专业优势、各方面素养都较高的优秀计算机人才。基于职业化的背景,高校已经开始重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并积极转化为实践活动,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但是,也应该看到,在构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马小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6).
[2]李莉莉,石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福建电脑,2007(1).
[3]龙阵风,贺智勇,沈岳,等.独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机制的探讨[J].福建电脑,2006(9).
篇8
医院对工作人员的培养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更要求其拓展视野,并针对其特点达到人才培养的需求,使他们拥有健康、科学的医学理论以及道德知识,使信息化人才得到全面发展。医学伦理学以道德教育为基石,专门研究和解决在医院以及各个医疗机构中医患之间关系,为医务工作者制定了行为准则标准,它是医疗机构信息化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课程[1]。本文对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医学伦理学教育在信息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探索出能够良好开展的策略。
2.医学伦理学教育在信息化人才培养中重要性的体现
2.1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实施,是培养医学信息化人才德才兼备重要途径
医学信息化人才的医学伦理知识,决定了医学教育成果的质量,人们的健康是医学存在的目的。自古就有“医者仁术”之说,可见“仁”和“术”在医者的行为准则中是最重要的,更是医学行业内的基本准则。医学理论教育的特点不仅在于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注重,对医学信息化人才道德的教育更是其突出的重点。由此可见,医学信息化人才的医学伦理素质,决定着医学教育成果的质量,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实施,是培养医学信息化人才德才兼备重要途径,是推进医学行业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2.2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实施是培养信息化人才能够应用医德理论知识来解决医患问题
在目前我国医院的管理中,由于对于医务人员疏于严格管理,因此在各种医患之间产生纠纷的根源都是由于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差,使得医患之间关系恶化;以及在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没有对患者的自主权加强重视,没有遵守知情、同意的准则,因此患者对其不理解,也使得医患之间产生较多的矛盾;有些医务工作者没有责任心,在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时,疏于认真,对问题的处理上不及时、不恰当,也由此引发医疗事故的产生;更有甚者为追求巨大的经济效益,故意要求患者多花费,患者由于不满而产生的纠纷。由此可见,医患纠纷与医疗事故,都体现着医者的“仁”与“术”。而二则之间是相互依存着的,伦理学教育中医学技术是医德基础,医德又是医学技术得以实施的基础保障。因此,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实施是培养信息化人才能够应用医德理论知识来解决医患问题,是培养医务人员富有责任感,减少和避免医患纠纷与理疗事故的重要途径。
2.3在信息化人才培养中进行医学伦理学教育是提升医院医疗整体质量的保障
医院工作进行的主题的医疗,医疗决定着医院能否良好发展和生存的基础。而“仁”与“术”决是整个医院医疗重中之重。量的高低。二则密不可分、相互依存,是对医学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医务人员医德水平决定其能否更好发挥设备、技术作用的基础。若因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而属于医德的建设,会使医院整个医疗水平下降,对医院的长期、健康、良好、稳定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在信息化人才培养中进行医学伦理学教育是提升医院医疗整体质量的保障。
3.医学伦理学教育在信息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现状
3.1医院对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忽视。医学信息化人才的道德、人生、价值观体现在医疗工作过程中各个环节。由此可见,信息化人才在从事医学工作时必须拥有医学伦理学知识。而我国现代医学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医学模式也在不断的改变,因此在信息化人才培养中医院必须对医学伦理学培养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
3.2医务人员对医学伦理学课程的忽视。由于,很多医务人员对于医学伦理学知识不够重视,认知程度低,因此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因此医学伦理学教育在信息化人才培养中并不能够有效发挥其重要性。
3.3医学伦理教育的教学内容的落后。信息基础知识与技能是对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最基础要求,对心理学、伦理学、社会等人文化知识都是教育的范畴。但是现今在医学伦理教育的教学内容依旧很落后,不能够与社会现实接轨,严重影响着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实施。
4.在息化人才培养中医学伦理学教育良好开展的策略
4.1医学伦理学教育准则的建立。加强吸收世界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先进水平,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医学伦理学教育准则。
4.2医学伦理学教育内容的加强。医学院校不仅要重视加强医学伦理学教育内容,制定合理科学的课程标准[2]。以问题、案例为核心,开展互动式、小组讨论式的教育。信息化人才只要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念。那么今后的工作中,学会及时运用医学伦理学知识来约束自身行为。
4.3良好人文环境的建设。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培养是培养良好人文环境的基础。人文环境由人文精神和文化相互结合下所创建的。在医学伦理学的教育中,人文素质必须要加强重视,可利用直观教育、树立先进典型、大力宣传h等方式,用实际中的案例去感染、教育信息人员,树立起医院良好的医疗形象,加大医院的影响力度,为医院创设道德和技术并存的人文形象。加强医院信息化人才团队的设立。
4.4医学伦理学教育多样化的开展。医学伦理学教育不仅要求其在内容上具有实际性、针对性,在规范标准上更要有层次。结合信息人员文化程度、岗位职责、自身身体和思想情况的不同,来制定出不同的教育方针、教育内容和标准,确保医学伦理学在教育中,具有针对性以及广泛性。教学方法和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例如:座谈会、研讨会、展览会、演讲比赛、知识问答互动等方式,引起和加强信息化人才的思想共鸣,促进医学信息化人才团队的建设发展,以及教育形式多样化的开展。
4.5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管理和培训。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管理中不仅要重视和加强伦理文化的深入,更要对伦理学教育管理进行加强,利用多钟形式进行培训。不定时的更新学习信息资源,增进交流和学习。
5.总结
综上所述,现代医学信息的发展依托于现代社会信息的发展,医院在人才的培养上,不仅要全面更要与实际信息社会发展状况相结合,培养出具有专业技术性强,又有创新思维和良好道德的信息化人才[3]。因此,学伦理学教育在信息化人才培养过程的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靳辉.加强医学伦理学教育对护理人才培养的意义.[J].文学教育(中),2013.(02):54
篇9
[关键词]内涵;必要性;可行性;策略
在我国,导师负责制是研究生教育的主体模式。美国和日本的本科生教育几乎都实施各种形式的导师制。国内部分高校,如浙江大学等在一些本科专业试行了导师制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实践证明,本科生导师制是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创新,是对传统班建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补充。
一、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
由于本科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业务培养要求与研究生不同,本科生的导师负责制内涵与研究生导师制有很多不同。
1.本科生导师应成为学生思想的指引者
本科生对于独立处理生活、学业等方面问题的经验相对有所欠缺,对于新环境下的新问题有时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引对学生快速进入角色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本科生的导师制更强调导师与学生思想的沟通,做到既是学生学业上的导师,又要成为学生思想上的指引者,帮助学生在大学期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本科生导师需侧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大学期间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明显增加,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觉得很不适应。教师应在学生入校后对大学期间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给予及时指导,使学生尽快掌握学习技巧,培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与自己优势特长、专业发展方向相吻合的知识构架,不断拓展知识宽度与广度,逐渐培养其专业素养。
3.本科生导师要侧重培养学生科研意识与兴趣
通过进行与本科生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相匹配的科研训练,逐渐培养他们缜密的思维习惯、创新意识和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在与导师切磋交流过程中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理念,这些都将为其今后专业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本科阶段科学理想和科学信念的树立比取得科研成果更为重要。
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实行导师制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有利于实现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体育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和教育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在各级体育科学研究、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健康教育管理等机构从事人体机能监控、运动健身指导、运动营养指导、体育教学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导师制可以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和优势特长进行个性化培养,是对传统班建制人才培养的重要补充,有利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符合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业务培养要求为学习体育学、生物科学和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体质健康测量与评价、运动风险评估、运动伤病的预防与处理等运动科学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人体机能监控、医务监督、运动营养指导的基本能力。通过导师制培养方式,可以使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得到更多的科研实践训练,培养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
3.促进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健康发展
将导师制培养模式引入到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培养之中,有利于培养出真正被社会需求和认可的精品人才,反过来精尖人才的社会认可度又成为助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积极良好发展的强大动力,实现打造精品专业,促进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健康发展,起到助推体育事业发展的作用。
三、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的可行性
1.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生师比例小
各体育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招生规模较小。以哈尔滨体育学院为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现共有学生45名,专业师资队伍共计19人。合理的师生比例为导师制的有效实施创造了前提条件。
2.进行科研训练的硬件条件相对完善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相对完善的硬件资源可以满足本科生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所需条件。全国各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均下设有基础和专业教研室、实验室、科学研究中心和康复医院等教学、实践、实习基地,使导师指导本科生的科研和专业课学习硬件条件得以保障。
3.师资力量有保障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师资由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中医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康复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学科组成,专业教师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为导师制下培养医体结合型人才给予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四、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策略
1.制定实施导师制人才培养相关规章制度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有效实施导师制的保障。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前,要建立导师制实施的具体文件条例,明晰导师制实施的意义、目的、组织领导、实施步骤、工作内容、考核指标、监督评价和奖桶旆ǖ取
2.完善导师遴选和师生互选方案
优秀的老师对学生一生的积极影响往往是重大深远的。导师遴选应按照自身修养高、责任意识强、工作热情高、专业知识渊博、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等方面要求进行遴选。导师产生后需制定详细方案进行师生互选。
3.精心组织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各项业务开展
第一,指导本科生专业课学习。本科阶段是形成专业知识架构的重要基础阶段。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要内容是指导学生进行课业学习。导师要帮助学生设计好学业课程结构,培养学习兴趣,督促学生打牢课业基础,引导学生将学到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进行紧密结合等。
第二,要求本科生进行跟教助教。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要求学生融入导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如协助老师准备教具、审核学生实验报告数据、准备实验器材等。参与导师日常教学工作不仅能使学生熟悉教学工作流程,增长才干,还能在工作中切身体会教师的责任与意义,并能从导师严谨的教学工作中感受和学习导师的工作热情及敬业精神,对其今后选择职业发展方向也有一定帮助。
第三,引导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对于医体结合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通过本科生直接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参与研究生的科研项目、申报校级和省级学生创新科研课题、毕业论文选题等方式,能使他们接触到科研活动,培养科研兴趣。在与研究生搭建共同研究平台的过程中,除起到科研培训作用外,还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定期进行效果检查
第一,定期进行学生学习成果汇报。学生定期针对课业学习、科研进展和实践活动情况向导师进行汇报。导师通过定期与学生交流,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了解学生对人生与社会、对困难与挫折、对成绩与荣誉的理解和看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定期进行导师指导工作汇报。学校要加强过程管理,要求导师定期指导工作进展,并进行成果汇报。本科生导师制下,教师的职责、任务与以往传统教育模式有很大不同。教师要对实施导师制的意义有充分认识,要加强责任意识。学校需要对导师制下相关工作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对导师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
在生师适配关系合理、科研设施、师资力量等软硬件条件相对完备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可以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习方法、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个体指导,最大程度地关注学生个性,使他们的优势特长得到最大发挥,有利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医体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对传统班建制教育模式的有益补充,建议将本科生导师制纳入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方千华,黄汉升.从培养方案探讨我国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特征[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04).
[2]刘献君.创新教育理念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9,(01).
[3]高林.应用型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孙思哲,李俊辉.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2005,(01).
[5]张建新,孙麒麟,毛丽娟.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路径选择[J].体育文化导刊,2008,(12).
[6]于振峰.2l世纪初期中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J].体育学刊,2006,(03).
篇10
一、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
1.中高职分阶段人才培养的定位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在职业教育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终端技能型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中高职分阶段”人才培养的策略,使中高职在培养人才方面更具有衔接性,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适应全社会、全方位不同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2.人才培养质量的构成中高职分阶段培养人才,必将会形成不同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要求。对于高端技能型人才来说,主要强调高端技能与知识、个人素质的相结合;而对于中低端节能型人才来说,更加强调社会职业岗位的基础动手能力及标准。因此,中高职分阶段培养人才,除了具有中高职之间衔接的必要性之外,必须针对中高职阶段不同人才的培养特点,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中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二、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原则
1.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应当促进
不同阶段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对于中高职分阶段衔接人才培养而言,必须把握住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在给学生输送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综合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社会、企业输送全方位、健康发展的中、高端技能型人才。
2.学科知识体系与中高职不同要
求的技能培养相适应原则中高职衔接过程中,中职学生与高职学生无论是在学科知识体系方面,还是在技能技术培养方面,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这就要求在构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时,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特点,也要注重不同的学科知识体系要与不同阶段的学生技能技术培养相适应,这样才能为社会、企业提供相适应的分阶段人才。
3.中高职衔接过程中评价体系动态性原则
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在人才培养方面都是长期处于动态过程之中。而在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方面,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因此中高职衔接过程中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应当遵循动态性原则。
三、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指标确定的方法
1.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过程、成效等几个方面评价指标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安徽省内十所中高职院校的20名院领导、专家教授进行了深度调查和访谈,最终确定了相应的一级、二级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指标。
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根据深度访谈和调研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四、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1.通过行业指导委员会,加强对人才培养质量外部监督
中高职院校应当根据社会、企业的多方面、多层次需求,以及中高职学生的不同学情特点,统一规划在中高职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个人发展。通过对中高职衔接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效果的不断实践与改革,使中高职一体化适应区域、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在中高职衔接改革过程中,职业院校可以与本行业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组建中高职相关专业的一体化专业指导委员会、行业指导委员会等,对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的人才培养质量、目标、要求、过程进行指导,使一体化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社会经济、企业发展的需求。
2.强调社会第三方评价,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监督
2012年教育部指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必须面向社会公布年度人才培养质量报告”。这一要求标志着无论是高职还是中职,在人才培养质量监督方面,必须从社会、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根据社会需要培养高中端技能型人才。所谓“社会第三方评价”,就是在社会上具有一定权威性和独立性的单位或团体,这些团体可以不受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方面的约束,而能够独立地实施对中高职衔接过程中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这些独立的机构主要包括:行业协会、本专业已毕业学生协会、学生家长协会,等等。这些类型的社会第三方评价与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自身评价来说,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良好作用。
3.职业院校的自我监控与调控机制
职业院校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督与监控的第一道关口,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职业院校自身的大力推行和实施,就不可能有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方案、过程、效果等各方面的全面建设和发展。职业院校要通过改进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的教材建设、师资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措施,为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中高端技能型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且职业院校要定期对教材、师资、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质量测评,并且通过专业课程考核方案的改革,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考核,从而把好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第一道关口。随着安徽省内现代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对于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已经成为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建立和完善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保障机制,是促进中高职衔接机制健康发展、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通过逐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和建立保障机制,可以促进安徽省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和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促进“职教大省”和“高教强省”的建设工作。
作者:汪飞燕 单位: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建国.中高职协调发展视角下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以江苏盐城地区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6):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