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护理的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1: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口腔护理的知识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口腔护理的知识点

篇1

关键词: 口腔护理 说课 设计

说课是指讲课教师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在一定场合说说某一教学课题打算怎样上,以及为什么打算这样上的教学分析及其理论依据。说课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说教材、说学法、说教法、说教学程序。下面谈谈口腔护理的说课设计。

1 说教材

1.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口腔护理是四年制中职护理《护理技术》中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该内容不仅是第五章(病人的清洁护理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该操作也是二十二项操作中临床应用较广的一项。该节内容包括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及保健指导,一般的口腔清洁法,特殊的口腔护理法。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重点掌握口腔护理法。

根据教学大纲及临床实践,笔者对教材进行了如下的重组:(1)增。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临床上是根据病人口腔的酸碱度来准备漱口溶液的,所以在课前发给学生口腔“pH”试纸。(2)调整。将教材中“口腔卫生保健指导及协助病人口腔清洁法”作为自学内容,同时给出思考题。(3)突破。对教材内容高度概括,根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出条理清楚、将知识点巧妙联系起来的板书,如将口腔护理的目的与常用的漱口溶液有机地结合起来。

1.2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及临床需求,设定以下的目标。

1.2.1知识目标

阐述口腔卫生的保健指导;熟悉口腔护理的目的;掌握常用漱口溶液及临床作用;掌握口腔护理注意事项。

1.2.2 技能目标

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正确实施口腔护理。

1.2.3 情感目标

关心和尊重病人,具有“爱伤”观念。

1.3 教学重点、难点

给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需要准备漱口溶液,漱口溶液种类较多且临床作用不同,需要根据病人口腔不同的状况来进行正确选择,这是重点。进行口腔护理时,要求牙齿的每一面、舌面、硬鄂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擦洗,这是难点。结合教学大纲及本节的具体内容把常用漱口溶液及临床作用,正确实施口腔护理作为重点;把口腔护理擦洗顺序作为难点。

1.4 课时安排

该内容共2课时,第1课时,主要以自学、讲授点拨、讨论、示教为主,第2课时,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本说课设计是针对第一课时的。

1.5 教具准备

口腔护理用物、多媒体课件、VCD教学片、模型人。

2 说学法

我校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学习的自觉性不够,厌学、怕学的现象相当普遍,但学生好奇心很强,兴趣比较广泛。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一方面要采取强制性的措施,中等职业教育留有较多的自学时间,也就是说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于课前、课后布置各种思考题、各种参考书供学生自学,监督其完成,并作为平时成绩记录在案;另一方面,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主,强调学生必须主动地学习。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更主要的是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注重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乐于探究,慢慢地养成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 说教法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现状及临床需求,综合地运用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总体上的思路是:“感知――理解――模仿――迁移――运用”。具体讲是采用讲授点拨法、讨论法、自学指导法、演示法等方法,穿插现代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4 说教学程序

4.1 课前安排。

组织学生观看“口腔护理”VCD教学片。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口腔护理操作有一初步的感性认识,同时给出课前思考题:如何做好口腔卫生的保健指导?要求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教材的内容作适当的补充,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扩大学生学习的范围及视野,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自学的习惯。

4.2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口腔溃疡图片,创设“假如你们面对病人会怎么办”的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很容易进入角色。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采取护理措施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让学生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4.3 讨论。

围绕着教学内容给出讨论题:①我们口腔中有没有微生物存在?微生物为什么没有引起我们(健康人)口腔发生炎症、溃疡、口臭?②口腔护理的对象是什么?③口腔护理的目的?这些讨论题层层深入,前一讨论题为后一讨论题作好铺垫。组织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满意的答案。这样设计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因能总结出正确的答案而获得乐趣、成就感,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

4.4 讲授点拨。

这一程序任务是突出重点,分解难点。第一步围绕着“如何选择漱口溶液”展开讲授点拨,把口腔护理的目的与常用的漱口溶液联系起来。第二步进一步点拨,引导学生思考:在临床上,又是如何选择漱口溶液呢?巧妙地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请同学把课前发下的“pH”试纸拿出来,通过实验感受口腔内的酸碱度。结论:临床上根据酸碱度选择漱口溶液。上述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步步深入,培养寻找事物之间联系的探究精神。第三步围绕“口腔护理擦洗顺序”来讲授,这步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按一定顺序进行操作,避免遗漏。

4.5 讲授演示。

设计一典型案例,按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口腔护理。第一步:分解操作;第二步:按操作程序一气呵成。除了注重操作的流程外,护理操作用语及非语言(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在示教中得以充分地体现。这样设计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并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第二课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而且通过教师对模型“安妮”的关心与亲切交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爱伤”观念的培养。

4.6 板书设计。

设计的目的突出重点、难点,显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4.7 归纳总结。

对照教学目标,让学生来总结,布置下节课的安排。

篇2

一、培训考核内容

1、理论知识的培训与考核。以护士“三基”训练、执业护师考试、社区护士培训教程为基础,穿插院感管理以及规范出诊护理文件书写等内容,形式采取自学为主,配合各种科内讲座和护理学会培训讲座。目的是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学会举一反三,牢固掌握知识点,夯实基础知识。

2、操作技能的培训与考核。内容为静脉输液、静脉采血、留置针穿刺、肌肉(皮下)注射、皮内注射、无菌技术、鼻饲、导尿、换药、雾化吸入、氧气吸入、口腔护理、血压测量、吸痰、心肺复苏、心电图、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简易呼吸机等。

二、培训考核时间

1、理论知识。培训时间:每周四下午3:30-5:00;考核时间:每月第2、4周的周四,一律闭卷形式,不及格者补考,成绩纳入每月个人考核。

2、操作技能。培训演练:每天下午根据工作情况轮流进行;考核时间:每月的第1、3周进行,每月根据具体情况完成2-3项操作,要求熟练掌握,人人通过,由乔秀清和孙京辉负责。

三、培训进程

1、护士“三基”训练、执业护师考试、社区护理培训穿行,全部内容的学习与考核要求在XX年7月底完成,8月份进行全面复习。

2、操作技能按上面内容配合临床实际在每月底安排下月的训练考核内容。

希望中心护注:5月份以后开始按上述方式重新轮换,8月底前完成。

3、学习方式:各站串讲、幻灯

篇3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我校2006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114名,均以高职高专录取志愿中的第一志愿报考我校护理专业。入学后,按照入学分数排名,以名次为编号,利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实验组护生48名,对照组护生66名。两组的任课教师相同,实验组护生按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安排教学,而对照组护生按原有的实践教学安排教学。

1.2方法

1.2.1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及管理方法

护生前2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在实训中心进行实训,理论与实践比例为1︰1.2,实践教学质量主要是通过课程过程考核和课程结束抽考监控;护生的课后练习没有统一管理,主要是护生散在、自由练习,没有实训指导教师参与指导。第3年在上海市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进行临床实习。

1.2.2改革后的实践教学模式及管理方法

1.2.2.1实践教学模式

在加强院校合作的基础上,由上海市各三级甲等医院护理部专家指导下制订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学进程安排,加大实践教学比例,使理论与实践比例达到1︰2.8。推行早期接触临床实际护理工作、“2+1”和“16+2”的“在校实训-临床见习-临床实习”一贯式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2+1”:3年专业学习中的前2年在校学习与临床见习相结合,最后1年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进行临床实习。“16+2”:前2年在校学习,每学期18周的教学周,其中16周在校学习和实训,强调技能学习环节,2周安排进行临床教学见习,让护生从专业学习的起始阶段便开始感悟病人的需求、医院的文化氛围和各项护理技能在临床护理实际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使护生逐步熟悉、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1.2.2.2校内实训管理

在院校合作联动的基础上,重视护生在校内实训中心的护理操作训练与临床实际护理工作的一致性,以真实的临床护理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采用递进、并列与流程式相结合的方式安排实训。实训课上,有效设立工作任务和编排活动,采用讨论、角色扮演、病历分析等教学方法;实训课后安排护生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训中心继续练习相关操作,巩固学习效果,并指定实践教师以导师制负责护生的技能训练,以保证护生操作技能的实训效果。同时,做好实训中心管理,实训中心全天对外开放,采取班级自我管理,时间和用物也由护生自我管理,锻炼其管理能力和自律能力;另一方面,由实训中心的工作人员负责管理,制订实训室使用规章制度,建立完整的课后练习登记制度,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1.2.2.3医院见习、实习管理

以上海市各三级甲等医院护理部专家为依托,按护生今后职业岗位的从业要求重新制订临床见纲和后期实纲,注重其与校内实训大纲的一致性。构筑医院与学校间的互联管理网络,制订临床带教的工作规范和质量标准,完善临床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全面实施实习过程中的校企双重管理;对临床专业教师进行操作规范辅导,定期到临床进行交流,培养带教教师,承担后期护生的临床实践教学工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生实践的教学质量。实习期间,每位护生组织一次小讲课,完成3份个案的撰写,参加科室组织的出科考试,让护生进一步了解并感悟临床一线的工作,强化护生在职业生涯中的适应性和岗位竞争力。

1.2.3护理专业综合技能考核

组织护生参加上海市护理技能资格证考试,安排护生在同一天考核并每项操作由同一位专家进行考核,以客观评价护生的综合技能。每位护生按抽签方式抽取基础护理操作:速度类操作项目(备用床、麻醉床、穿脱隔离衣)1项,无菌类操作项目(皮内注射、肌内注射、静脉输液、女病人导尿术)1项,沟通类操作项目(测量血压、口腔护理、病人卧床换单)1项;专科护理操作:内科(心电图)、外科(T管护理、胃肠减压)、妇产科(会阴擦洗)、儿科(新生儿沐浴),抽取其中的1项,每位护生考核4项操作,每项操作的总分是100分。考官对每位考生实施一对一的操作考核,考核过程中选用标准化的模拟病人,评分标准涵盖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操作动作节力、突况的应变能力及人文关怀的体现情况,护生的操作成绩是4项操作成绩的平均分。在操作考试的同时,护生还将进行各项操作的相关理论知识的考核,考核4道题,题目涉及护生抽到的4项操作的相关理论知识,每项操作项目涉及1道题,总分20分。最终按操作成绩占80.00%和理论成绩占20.00%的比例进行折合得出综合成绩。

1.2.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

两组护生参加上海市护理技能资格证考核的合格率情况: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生48名参加考试,其中考试合格者46名,合格率为95.83%。对照组护生66名参加考试,其中考试合格者61名,合格率为92.42%。

2.2两组护生操作成绩、理论成绩、综合成绩得分比较(见表1)

3讨论

3.1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提高了护生实际操作能力

由表1的结果可知,实验组护生的操作成绩优于对照组,其实际操作技能得到了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加“临床见习”这一实践教学环节,使护生早期接触临床。而早期接触临床能促进护生实践与理论结合,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及护生“主体”作用,提升护生学习主动性与参与性的需要[3]。本研究强调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比例和实践操作的机会,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以职业活动为单元组织实践性教学,优化组合并灵活结合案例进行实训、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探究各项操作技巧,引导护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充分挖掘每项技术技能中所蕴涵的理论知识点、操作要点、操作注意点、护理美学观;多层面、广角度有效组织与实践技能操作,使护生的操作技能提升。

3.2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促进护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由表1可知,实验组护生的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护生在参加上海市护理技能资格证考核中显示,实验组护生的合格率高于对照组。本研究中强调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临床教学,而临床教学正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环节,是护生全面掌握和深入理解知识、锤炼科学思维的重要环节,是护生实现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中间环节[4]。护生在临床验证理论知识,同时在临床发现一些在学校还未教授的问题,便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也便于护生掌握这些理论知识的应用。

篇4

关键词:高职高专 医学 实践教学 改革

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所以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高职高专医学教育以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所以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形成职业岗位能力,增强学生对理论问题的理解、培养科学求知思想、提高实践操作技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目前高职高专医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实训、实验课的开出率不足

高专医学院校重要的教学环节——实训课,由于受到资金、设备等多因素影响,开出率一直不足,这样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比如学生学习“心肺复苏术”,单纯通过多媒体课件看到、听到学习内容不行,还要亲自操作直至熟练,才能在应急情况下对病人实施急救。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在模拟人身上进行练习。设备如果不到位,这一环节的教学不透彻,将来学生到医院实习或者是走向工作岗位时,会很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2.课程设置过多偏重理论学习

传统专科层次教育的课程模式基本上属于本科压缩型,即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课程内容陈旧、理论过深。片面注重完整的知识传授而淡化了岗位基本能力和素质培养,偏重学科的系统性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加上课程的开发很少有基层医疗机构的共同参与,这就造成培养人才的目标与基层医疗一线对卫生人才实际需求的脱节。

3.教师在实践教学上的能力有待提高

学校专业教师缺少临床经验,对于实践教学只能够讲解课本上已有的知识点,没有扩充、没有新意。带出的学生知识面不宽,只是理论层面上的掌握,面对临床实践的动手能力要差一些。所以改进学校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其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将来的工作素质。

4.实践教学手段上过于陈旧、单一传统教学模式多采用粉笔加讲解,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知识的传授上就暴露出其弊端。比如外科手术前的“无菌操作”一节,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半天,学生因为从来没有见过,肯定不能很好地理解,课堂效果可想而知。如果这节知识改用多媒体授课,集图、像、音于一体,使学生有了一些感性认识,日后在临床实践中时接受这部分知识就会更顺利。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手法,是我们实践教学改革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5.医学临床实践的带教队伍及监督机制不完善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中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学生将医学理论知识向临床技能迁移的关键时期,对培养造就合格的临床医生至关重要[1]。以临床工作为主的带教老师,不重视跟学生进行交流,使得学生在临床实践中不知从何学起、如何来学。改进临床大夫的带教工作,可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基层培养出实用型卫生人才。实习时大家分散在各个科室,不如在校学习时集中易于管理,要制定相应制度,完善实习考勤记录。

二、高职高专医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

1.强化实训课培训,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加强实训课教学,要打破一味由老师扮演主角的局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要彻底改革大包大揽的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比如口腔护理、各种注射等可以由教师真实操作;又如洗胃、鼻饲等比较复杂的操作,实行仿真操作;同时还可以采取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护士、患者、家属等角色,这既能够训练学生准确操作,又能使学生在不同角色中体验不同感受,进入专业角色准备阶段。

2.贯彻以学生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手段

根据授课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讲授、引导、启发和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改革传统评价学生的方式

打破以往单纯以笔试成绩为主的考核方法,采取理论与实践能力考核并重,笔试、口试和操作等多种形式并举。模拟职业技术资格考试方法——分为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等模块进行。

4.积极进行课程结构改革,优化重组实践教学体系

在新的培养理念下,传统课程模式必须进行改革。课程设置的改革与优化必须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并反映时代的先进水平[2]。针对人才培养特点,开发研究适应高职医学专业教学体系的教学计划、发展规划、课程建设;编写适应高职医学实践系列教程;对原有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优化、重组,使能力形成在纵向层次化和横向多元化,构建具有一定综合度,以课题、项目为主导,由学生在实训指导书的引导和教师的辅导下自行完成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在教学中以助理执业医师的培养目标为基础,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5.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

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实践制度,支持教师到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等部门进行专业实践,教师通过参与产学合作、专业实践能力培训,以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科技开发能力。定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师到普通高校师资培训基地和国家重点职业师资培训基地进修、培训,聘请相关高校专家到校开展在职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双师素质。

6.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教学改革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学科研的过程。只有将全体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调动起来,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的教学改革研究,才能真正使高职高专医学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手段等多层次的改革落到实处。

三、结束语

高职高专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重要综合性训练环节。高职高专医学实践性教学改革是高职医学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改革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整体出发,从实际出发,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现阶段我们必须客观地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切合实际地有步骤地进行实践教学的改革,才能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工作任务 技能比武 模式 创新

护理技能比武是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一项大型活动,一般安排在学生实习前完成。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让学生顺利度过实习“休克期”。传统操作比武模式的特点:一是单一的操作项目展示,比如肌肉注射法、徒手心肺复苏技术等;二是以个人操作为主。这种操作比武模式,让学生虽然掌握了各项单一的操作技术,但在临床实践中不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基于工作任务比武模式是针对职业岗位群,以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为核心,强调职业工作的整体性,以工作过程的“逻辑性”串行组织比武内容,构建“学习情境”并贯穿专业知识点,着重学生职业能力、素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现将此种比武模式报告如下:

1 工作任务设计

1.1 依据比武的特点与临床护理工作内容确定比武任务

操作比武的特点一是比武时学生的服务对象是“模拟病人”,很多侵入性操作不宜进行;二是操作比武项目必须具有展示性及可评价性;三是比武内容必须具有岗位适用性。根据这些特点。比武组工作人员重新调整了操作项目。具体程序包括:①收集09级护理专业实习返校学生的意见,了解不同护理工作岗位工作项目的发生频率;②收集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意见,了解临床护士的能力需求;③由本校专任教师与本专业外聘临床护理专家根据以上调查分析结果,共同确定4个操作比武任务。

(1)入院病人的护理。入院病人的护理,其包含的所属技能项目包括:铺床法、患者搬运法、测量生命体征、入院介绍、首次入院护理评估单的填写、医疗文件的书写、皮内注射法、密闭式静脉输液法。

(2)危重病人的抢救。危重病人抢救,其包含的所属技能项目包括:徒手心肺复苏技术、吸痰法、氧气吸入法、肌肉注射法、密闭式静脉输液法、生命体征的测量、心电监护、口头医嘱的执行、护理记录单的填写。

(3)卧床病人的生活护理。卧床病人的生活护理,其包含的所属技能项目包括:皮肤的护理、、口腔护理、头发的护理、、饮食护理、、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法、协助患者更换卧位法。

(4)传染病人护理。传染病人的护理其包含的所属技能项目包括:隔离衣的穿脱、手的消毒、避污纸的使用、生命体征的测量、病房终末消毒处理。

1.2 基于工作任务的操作比武模式的构建

基于工作任务的操作比武模式的构建,以临床工作岗位任务为中心,强调团队合作意识、强调护士的沟通能力、强调护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强调对患者护理的个体差异性、强调对服务对象的人文关怀。

2 实施过程

2.1 比武前的准备

(1)学情分析。此期学生已熟练掌握护理学基础里的各项操作,且相关临床课如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等学科的操作与理论知识均已学习完成,已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参赛选手准备。参加比武的学生是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通过对各单项操作进行考核,择优录取。比武前通过抽签方式将学生随机分为10个小组,每组3名同学,分别扮演同一个科室里的主班护士、治疗护士、责任护士。根据前述4个工作情境任务所包含的所属技能项目,由临床护理专家根据临床实际工作明确各班护士的职责。

(3)“病人”的准备。每组同学在进行情境演示时,其“病人”均由与操作选手同一年级的学生扮演。

(4)落实工作任务。将每一个工作任务所包含的所属技能项目列表发给每组同学。由学生通过到医院见习、上网、请教护理专家等方法写出具体的操作情节。

(5)情境演示。各组同学根据自己写出的操作情节分别进行演示。由学校专任教师及临床护理专家进行点评。对操作过程中不合理的情节进行调整,对不规范的操作细节进行纠正。重点要求学生把握各项操作的原则,注重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及体现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同时要注意病人的个体差异。

2.2 比武过程

(1)抽签。比武开始前20分钟先抽签决定每组同学的比武顺序;再抽取各组同学比武的工作任务;最后各组同学抽签决定自己所扮演的护士角色。

(2)评委。为了保证比武的公平、公正,比武主要聘请荆州市各医院的护理部主任、护士长担任。本次共聘请7名评委。比武前与各位评委详细介绍了比武的规则、评分的标准等。

(3)比武过程。按照抽签的先后顺序进行操作。7名评委对每组操作的同学分别进行评分。该组学生的最后得分取7位评委的平均分。评分时要求评委写出扣分的原因。

2.3 讨论

基于工作任务的操作比武模式的实施,笔者结合赛前同学们高涨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及准备的充分与赛后各医院护理部主任与护士长的高度评价,认为此次比武的优点与不足之处主要有:

2.3.1优点

(1)改变了过去呆板的操作模式。(2)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者要在学习中发挥积极性与创造性,就要对所学的知识培养浓厚的兴趣。过去的操作模式学生只是机械地照老师的样子做,缺乏学习兴趣,而现在基于工作任务的操作比武模式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单项操作技能,还要求学生自己想办法(到医院见习、请教老师、专家等)通过情境模拟将之运用于实践,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工作任务的操作比武模式,不仅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各项操作技术,还要求学生要通过评估病人的病情,然后判断病人出现的问题,最后再采取切实可行操作来解决病人出现的问题,进而促进病人的康复。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任何创新都是在实践中通过实践与思考获得的。这样一种操作模式,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再死搬硬套,而是边操作边思考,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选择更简单更方便更符合病人实际需要的操作来解决病人的问题。(5)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基于工作任务的操作比武模式选择一个工作任务由几个护士来完成,就是要培养他们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6)培养了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

2.3.2 不足之处

通过对评委老师对学生比赛时的评分表的分析统计,学生比赛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沟通欠缺。沟通欠缺主要体现在入院介绍与健康教育语言生硬,缺乏亲和力;缺乏温馨、微笑服务;缺乏操作过程中与病人的互动。(2)人文关怀不足。主要体现在在操作过程中,暴露病人身体部位时间过长;缺乏因人而异的心理护理。(3)操作程序方面的问题:80%学生手腕带信息核对不全面;巡视病房时流于形式,缺少对病人具有针对性的观察,60%的学生未填写巡视卡;三查七对,所有学生都进行了操作前的查对,60%的学生进行了操作中的查对,而只有20%的学生进行了操作后的查对;治疗台物品摆放位置不合理;在抢救病人过程中,对于特殊药物滴速的调节缺乏与医生的有效沟通。

2.3.3 改进办法

篇6

随时随地的网络学习环境

北京某三甲医院的主治医生小赵,在工作中不时会碰到由于医患矛盾所引发的法律纠纷,最近他开始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进修法学专业课程,一方面为了自我保护,一方面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职场竞争力。“每天在手术室里就像一场战斗,根本没有整块的时间去充电。但现在的远程开放学习,让我把每天上下班乘地铁的两小时‘碎片化’时间充分利用了起来。”携带着国家开放大学定制版的平板电脑,空闲时登录学习网学习,已成为赵医生的“新常态”。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站式的学习服务,学生只要登录,就可以在这里享受海量的学习资源和全方位的服务。学习网是国家开放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以“六网融通”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网络学习平台,包括网络学习空间、网络教师团队、网络核心课程、网络学习支持、网络教学管理和网络学习测评几个子系统。

学习网的界面设计体现了“以学习者为核心”的理念,分为“学生空间”“教师空间”以及“课程推荐”三个板块。

“学生空间”是学生网络学习的空间,可以精确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而形成学习档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知识管理。目前学校已开通了360万个空间,实现了在籍生全覆盖。

“教师空间”由网络教师团队来维护,整合了优质师资,基于网络来开展教学、管理、科研和服务,支撑着总部、分部、地方学院(行业分院)、学习中心以及联盟合作机构的教学工作。

“课程推荐”板块中有网站上最受欢迎的网络核心课程,它是学校利用普通高校和社会上的优质教育资源,重点建设的集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形成性评价和学习支持服务等于一体的课程,即“国开MOOCs”。

国家开放大学建有覆盖全国的,一站式、一体化的,一线坐席、远端坐席、专家坐席相结合的“云呼叫”远程接待中心,可以为学生提供全天候的信息查询、选课指导等服务。与此同时,学校还推出了适应在职成人学习特点的网络学习测评,改变了传统“一考定评”的评价模式,探索建立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导、终结性评价和社会及用人单位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加强知识技能的应用评价。

未来国家开放大学还将打造包括教学、教务、评估等在内的全员、全程网上管理和服务,根据在线学习特点和网络教学管理职责与流程,形成基于网络的管理模式,进而实现从招生到毕业的“一站式”网络教学管理模式。

在学习网上,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可以注册自己的账号,建立专属空间,记录学习进度甚至预约考试,分享所学所感。你会发现学习不再那么无聊和吃力,边学、边玩、边交朋友正在变为一种可能。

漫步云端的学习体验

“我是库尔勒市东方社区的一名计生干事,国家开放大学圆了我的大学梦,通过云教室,同学们可以实时收看远在乌鲁木齐的老师授课,还可以直接对话,我们都很激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电大2014级法学本科专业(双语)学生米日古丽・吐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情不自禁地说。她所说的“云教室”,是互联网和传统教室结合的产物,可将遥远的物理空间化为零距离,远程交流触手可及。

作为一所新型大学,国家开放大学特别关注为教育不利地区和人群提供教育服务,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需求。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开放大学提出了基于云计算技术,建设云教室的战略规划,并将建设重点放在中西部地区,优先选择中西部的一线学习中心,最大限度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学生手中。

2012年5月21日,全国电大系统首个“国家开放大学云教室”在北海电大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之后,国家开放大学面向西部边疆和经济落后地区陆续建设了一批云教室,主要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广西、贵州等6个省份,涉及40多个地级市。到2015年12月,在全国建成297间云教室,21间控制中心,覆盖国家开放大学 22个分部和百万师生。

作为最先进信息技术在远程教育领域的应用典范,“云教室”实现了在线面授教学、远程实时教学、课程实时录播、网络直播教学、视频会议、远程面试与答辩、网络考试与考试监控等功能。“云教室”项目是国家开放大学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中西部教育的发展均衡,成为国家开放大学信息化应用的开路先锋。

“云教室”仅仅是国家开放大学这样一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大学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冰山一角”。为适应以“六网融通”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学校建成了以教学系统、教务系统、招生系统、考试系统、数字化资源库、远程接待系统、办公系统等为主体的核心业务系统,一个多终端接入的“云、路、端”一体化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正在建设中。

海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

北京网友“像风一样的男子”每天除了用手机玩玩“节奏大师”,现在又多了一个新消遣方式――五分钟学习。“我当时在上MBA课程,很多经济知识枯燥难懂。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罗斯福的三个面包》微课程,眼睛一下子亮了,原来边际递减理论还能讲得这么形象生动。”从那以后,他每天都在网上看经济类系列片。

“国家开放大学五分钟课程网”于2012年启动。在这个网站上,每个知识点都被浓缩成五分钟左右的课程,内容丰富多样,以视频为主,学习者可以方便灵活地自主学习。在这个网站上,学习者既可以通过《教你学做基本戚风蛋糕》这样的视频来提高自己的厨艺水平,也可以通过《合唱知识》等音乐课程来丰富自己的艺术生活。学习者可以畅游在学习空间、专题、名师、机构频道、个人分享区等不同的学习板块间,这些板块如同小秘书一样帮助学习者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辨别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寻找学友。在“名师”板块,学习者可以零距离和名师大家接触,一览他们授课的风采;在“专题”板块,学习者可以通过一系列课程的学习系统理解某一理论;在“培训”板块,学习者可以参与到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中来,更加深入地了解五分钟课程的前世今生。

五分钟课程网已经成为优质的微、小课程资源汇聚、共享和学习的公共平台。目前已有15000门五分钟课程上线,满足老百姓在衣、食、住、行、学等方面的知识需求,提升大众的幸福生活指数。

除了五分钟课程这样的微课程,在国家开放大学网站上,学习者还可以寻觅到丰富自己专业知识的“营养套餐”,找到让自己放松的“现磨咖啡”。在这里,学习者不但可以穿越时空和古代先哲对话,也可以穿越到大洋彼岸聆听耶鲁大学教授的公开课。视频公开课、网络核心课、名师经典课、国内精品课和国外公开课,各种资源应有尽有,满足学习者不同的口味。

此外,国家开放大学在自身办学体系内和中高职院校里建立了224个数字化学习资源分中心,推出中国普法网、大学生村官网、滇西学习网等公益网站,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共建。

量身定做行业企业课程

“这些课程都是量身定做的,非常实用,不仅提升了我的技能,而且在完成课程后,还可以获得学历。”来自广东省中山市通富电器有限公司的技工小李最近特别开心,“在企业里利用午休时间就可以完成学习,而且还有学费补贴呢。”小李参加的是国家开放大学与广东省总工会合作开展的“新型产业工人培养和发展助力计划”(以下简称“助力计划”)。

2014年秋,国家开放大学携各分部、行业(企业)学院、地方学院、学习中心等,与相关行业、企业和工会系统等开展了广泛合作,启动了“助力计划”试点,面向生产和服务一线的在职职工开展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将学习与应用紧密结合,办学体系与企业职工培训体系实现对接,完全实现了产业工人不必耽误工作,就能方便快捷地学到与自己的职业息息相关的专业知识,并获得相应证书的梦想。

国家开放大学打造的“产业与教育融合”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重构办学组织体系,践行“把大学办在社会中”这一理念的“试验田”。2013年,学校以非学历继续教育为切入点,与行业协会合作成立了国家开放大学煤炭学院、社会工作学院、物流学院、汽车学院、软件学院等10家行业学院。在国家开放大学学科和专业总体规划框架内,行业学院面向本行业体系从业人员开展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各层次非学历与学历继续教育,开展双证教育、师资培训、对外合作交流等其他合作项目。

国家开放大学还探索与大型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路径和模式,首家依托“助力计划”的企业大学已经成立,企业大学将成为集学历专业培养、职业技能培训和企业岗位培训于一体的现代大学。此外,学校还与大型企业合作成立企业学院,探索将企业员工岗位技能培训与学历提升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和体制机制。

学习资源辐射全社会

“我最近参加了一个养老服务课程的短期培训班,内容很丰富,有活动护理、口腔护理、压疮护理、老年人营养配餐、家居保洁等。”在北京从事家政服务的金女士谈到,“我还加了‘国开老年开放大学’微信号,每天都看养生保健类知识,非常实用。”金女士津津乐道的正是她参加的国家开放大学老年社会工作专业的学习体验。

国家开放大学作为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支撑,发挥自身的组织体系优势、信息化平台优势和数字化学习资源优势,积极推进老年教育,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2015年1月,老年开放大学正式挂牌成立,开启了教育养老这一新模式。

除了老年教育,由国家开放大学牵头的社区教育、艺术教育、干部在线、农民工培训、国培计划、全国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工程、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等针对不同群体的非学历继续教育项目也遍地开花――发展社区教育,在全国建设社区教育实验中心,开展“i-实验”系列社区教育活动,积极参与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模式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成立国家开放大学艺术学院、书画艺术教育研究院,开通优尔艺术网(国开艺术教育网),建设艺术类课程资源,以微课程、网络课程等呈现方式,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有效学习路径;开展各类职业培训,近两年开展“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幼儿园示范性远程培训、广西农村骨干教师远程培训等达9万人规模,开展网络教育从业人员培训以及远程教育管理人员、教师培训共计2000余人次。

国家开放大学与国家部委、社会团体、行业企业、教育机构等紧密开展合作,探索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结合、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衔接、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互补、公益服务与市场化运作双赢的新型运营模式,使学习资源迅速向全社会辐射。

为学习者建立终身学习档案

家住成都的退休职工王阿姨最近可忙坏了: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冲到自家阳台上观察盆栽的蔬菜,熟练地用智能手机拍下长势最好的红辣椒,然后传到一个名叫“i-生态菜园实验室”的网站上。这是王阿姨第二次参加全国“我爱菜园之‘我拍蔬菜’”大赛活动。谈起这个活动,她很有心得:“如果能获奖的话可以累积学分,以后有机会在国家开放大学读个大专。”王阿姨提到的“累积学分”,正是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的功能之一。

“学分银行”模拟和借鉴了银行的特点,把学分作为计量单位,对学习者的各类学习成果进行统一的认证与核算,是具有学分认定、积累、转换等功能的新型学习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

为适应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相互沟通的需要,国家开放大学承担了教育部“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建设具备学分认证、转换、存取等功能的学分银行,为学习者建立个人终身学习档案,授予相应证书,逐步消融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