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1: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980年美国政府通过了拜杜法案,明确政府经费补助的研发成果所有权归属于政府签署协议的大学,而不是发明者自身或政府本身。我国2007年修订的《科技进步法》明确规定,高校作为财政资金资助项目的承担单位,享有财政资助科技项目中知识产权的所有权,高校科技成果在取得产权后其本身以及转化生产力后的经济效益依然属于国有资产范畴。因此将科技成果以及转化工作纳入国有资产的管理范畴,符合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有益于建成合理的管理体制和形成良性的运行机制。目前我国高校对于科技成果及转化的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以科研项目来源为依据的分类管理体系导致管理关系多头,存在管理盲区。
按照国家行政管理体系分类,主管部门将科技成果视为一般性国有资产,相关工作应归属于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但大部分高校都是按照科研经费来源和项目分类体系来设置相应管理机构,绝大多数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而是将其纳入科研管理的大范畴,附属于科研院或科技处,具体的工作则交由技术转移中心或应用技术研究院之类的机构。由于各管理部门相互之间关系是并行、相对独立的,管理模式竖向垂直为主,缺少横向的协调和合作,从而造成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管理多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存在机构设置重叠和管理盲区,整体工作效率偏低。
(2)对科技成果的国有资产属性认识不足,知识产权的保护观念淡薄,造成科技成果的低效利用或流失。
由于对高校科技成果的属性认识模糊,相应的资产及产权的概念也属于混沌不明的状态,高校的科技成果从创造、认知和保护的体制尚需完善。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核心是要将科技成果资源化、商品化,在资源的产权不清、属性不明的情况下存在以下隐患:转化工作没有法律保障,科技成果面临着被侵权、占用、流失的风险;缺乏系统客观的科技成果评估体系,使得科技成果的价值不能很好地体现,优质的科技成果往往被低估价值;缺乏完善的产权保护策略而不能很好地在后续的开发实现研发成本的增值,科技成果收益低或无收益甚至亏损;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多、方式多样,在老师与企业之间、校企之间、各地研究院承担的与政府、企业之间等的合作中,科研人员或技术持有者自办科技企业,利用国家或政府扶持政策取得科技成果等等都会涉及到科技成果转化,由于过程中信息的非对称性、创新成果交易合约的不确定性和不完全性,科技成果的资产属性及价值得不到明确,从而造成资产的大量流失。
(3)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能很好地平衡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的关系,成果转化的主体积极性不高。
由于科研项目投资的多元化等因素,关于科技成果无形资产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始终未形成统一意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参照现行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执行。关于无形资产的使用和处置审批程序繁琐,审批周期过长;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未能体现,各参与者享有的权、利不统一;学校对无形资产的使用、处置和收益权相对有限;学校科研人员、教师的绩效激励机制主要以科研提成为主与成果转化的关联性不大;科研人员在成果转化过程中享有的收益比例偏低,且无统一规定、操作性不强、执行难;成果转化的主体缺乏热情和积极性,也给隐形转化提供了空间。
(4)科技成果转化缺乏必要的融资手段。
科技成果是国有资产,具有高收益性、高风险性等特点,把科技成果变为现实生产力,变为有竞争的商品必须有资金的支持,从创新研究到产业化需要完整的资金链,科技成果的熟化、中试、孵化以及商业的策划也都需要大量资金。由于科技成果还具有时效性,资金介入不及时,也会影响转化实现。从资产和资本的融合角度,按照国有资产的使用、处置办法和规律有效的利用金融手段,激活资源价值,将资金与技术成果的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从1985年我国出台第一个风险投资国家政策,到1991年高新技术开发区开始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后,相关制度滞后,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科技金融融合度远远不够,手段相对简单。
2基于国有资产管理角度的解决路径
2.1明确高校科技成果产权性质,依法规范国有资产管理
高校科技成果多表现为无形资产,一些科技成果虽然也有实物形态但实物价值与其作为科技成果的价值没有关联,因此必须树立科技成果是国有资产,转化过程即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过程的概念。广泛宣传,改变高校普遍存在重视有形资产的管理而轻视无形资产管理现象,强化科技成果属于“无形资产”的概念,纳入国有资产清查和财务账目。
2.2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专门机构,纳入资产管理体系
建立以资产管理为主线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工作体系,全过程地统筹考虑,将科技成果的评价、申请、保护等贯穿于授权许可、作价入股、转让、委托开发、合作开发等各种方式的转化过程中。建立专门的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交易、孵化、产业化的完整链条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避免目前管理机构设置的叠加和盲区现象。
2.3减政放权,提高效率,确定并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利益和地位
除涉及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的科技成果,应进一步赋予高校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赋予高校科技成果自主经营权,允许采取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转移转化科技成果,自主合理处置科技成果权益。简化申报、审批流程,提高转化效率。应给予发明主体人更大的收益权,激励对科技成果创造做出重要贡献的机构和人员,进一步调动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深度全程参与科技成果转化。
2.4针对高校科技成果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由于科技成果具备价值实现不确定性、高收益性、时效性等,其保值、增值的形式表现为产权保护、持续研发、产业化等等,因此不能照搬照套有形资产管理办法。要制定科技成果转化各环节工作流程,制定产权确权、价值评估、作价入股、企业创办等系列制度、建立独立的管理办法绩效考核体系,包括工作人员聘用、激励、转化收益分配等制度促使科技成果的价值实现。
2.5推行资产标准化管理,建立科技成果优质资产筛选机制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与科技成果的质量息息相关,高质量的科技成果就是一种优质资产。通过专业的、标准化的资产管理,优质资产能实现最大程度的升值。从科研立项开始,将先进性、成熟度、产业化前景、市场需求等纳入资产管理标准体系,以高收益、产业化可行性等指标作为优质资产的最终评定目标。对于科技成果则从市场需求出发、技术成熟度、产业可行性等方面制定标准进行筛选,建立优质资产资源库,引导资金投入优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开发。对于成熟度不高、市场需求不旺盛、产业前景不明但有较大发展空间或潜在贡献的成果以及阶段性成果,通过储备进行保护,进一步的包装和熟化等。
2.6树立资产经营管理的观念,完善科技金融服务
科技成果转化是资产的使用、处置过程,要以资产经营管理的理念,按照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激发资产原值采取商业手段取得收益的最大化,而在转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资金问题,推动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也是国家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举措。科技成果要有效地转化为高新技术,高新技术有效地实现产业化,需要大力推动风险投资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要培育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资本市场,逐步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资源配置,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服务体系。
(1)高校很多科技成果因为缺少资金无法转化,成了闲置资产,围绕科研成果的转化链完善资金链。设立成果转化基金,利用科技信贷、科技保险、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合理调配,盘活这些长期闲置的无形资产,发挥其最大效益。
(2)通过设立技术期权或股权,激发参与者的积极性,增强团队凝聚力。
(3)针对科技成果时效性、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借鉴资产报废理念,建立风险投资的退出通道,健全宽容成果转移转化失败的国资管理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允许技术股权因技术、市场、团队等原因导致资产的价值损失。
篇2
建立科学可行的管理政策,并使政策得以落实
为加强学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管理,规范学院科技成果转化活动,鼓励科技人员研究开发高新技术,适时转化科技成果,促进学院产学研合作的真正落实,2004年河南中医学院出台了院行字[2004]关于《河南中医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信本办法适用于学院一切职务技术成果的技术转让(含专利申请权、专利权、专利实施许可权、非专利技术使用权)、技术开发(包括纵向科研项目成果技术的开发、横向科研项目成果技术的委托开发、合作研究成果技术的开发等)、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活动。学院还拓宽服务范围,为非职务科技成果的转化广开渠道,如果成果完成人和学院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依法签订该科技成果有关合同约定,从其约定。对非职务技术成果转化所获得的收益应参照职务技术成果转化的分配原则,在此基础上采取更加优厚的分配原则办理。
同时对科技成果的转化方式给予明确的界定,对成果持有者应在主管部门(科技成果推广中心)的协助下,可采取以下合法有效方式适时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可面向社会,以该技术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企业合作,共同实施转化;可根据实际需要,由学院内部自行实施转化;可自行投资进行转化以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作为出资比例进行合作转化。
从政策上极大地鼓舞了学院教职员工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工作的积极性。
五年来产学研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作为省内唯一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河南中医学院承担着为河南省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的重任,并在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帮助农民致富、振兴医药经济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3~2007年期间,学院充分调动广大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走出校门,与企业、药农联姻,开发新产品、引进新品种、开辟新资源、解决新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走出了一条前景广阔的中医药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使学院的科技服务、科技推广得到了较好的运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加快新药研究,增强研发能力
2003~2007年期间,在学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科技成果推广中心充分发挥桥梁纽带的中间作用,把学院新药研发作为工作的重点,制定优惠政策,组织协调广大科研人员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鼓励教师研制新药。主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在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最新研究进展,依(药品管理法)有关规定,研制、申报院内制剂,用于三家附属医院临床治疗;第二步,在院内制剂的基础上,就其效果好、毒性小的品种进行国家级新药Ⅱ、Ⅲ期临床申报工作,申批国药准字号产品,然后转让给企业。5年来累计研制出院内制剂266种,获经济效益达7165万元。
校企联合攻关,壮大医药产业
2003~2007年期间,为振兴河南医药经济,壮大中医药产业,组织有关专家深入药厂“会诊”,听取汇报,查找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及时解决企业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接受企业委托,进行新产品的初试、中试,开展新药制备工艺、质量标准、质量控制、药效学实验、毒性实验等科研攻关,解决了企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给企业带来巨大利益,同时学院也获得了相应的经济效益,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院教育经费紧张的状况。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先后为众生药业、宛西制药、羚锐制药、济世药业、焦作怀庆药业等企业解决技术难题82项,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推广中药规范化种植,加速农业结构调整
2002年,由河南中医学院科技成果推广中心主持承担了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中药现代化专项研究”项目――连翘的规范化种植研究。在省科技厅大力支持下,以卢氏县官坡镇为基地,积极开展连翘规范化种植研究,建立了“卢氏连翘规范化种植操作规程(SOP)”,制定了“卢氏连翘质量标准”。并多次组织专家现场指导,逐步将连翘的生产由野生状态改造为符合国家GAP标准的现代化生产模式,现已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2000亩。并变废为宝,成功研制出“连翘叶茶”供应市场,深受社会好评。
同时,学院与河南君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豫西药业绿宝公司合作,在栾川、灵宝分别建立3000~5000亩的“连翘规范化种植研究示范基地”,为在全省山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截至2007年,已与河南竹林众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卢氏县建立连翘规范化种植基地30万亩,与河南君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豫西药业绿宝公司合作在栾川、灵宝分别建立3000~5000亩的连翘规范化种植研究示范基地,与焦作市喜佛铁棍山药制品有限公司合作在焦作温县建立铁棍山药规范化种植基地1000亩,与河南济世药业有限公司合作在济源建立“冬凌草规范化种植研究基地”1万亩。
同时,学院的专家、教授深入到山区、农村,对药农进行技术指导、专业培训。先后主持承担了山茱萸、丹参、桔梗、板蓝根、杜仲、黄姜、百合、猫爪草等50余种药材种植的技术传播工程项目,药材种植面积20余万亩,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从统计的结果看,学院2003~2007年期间,已完成科技研究开发项目总数达500多项:其中完成并鉴定科研成果达213项,获奖科研成果达141项,横向科技开发项目达21项,均得以推广,获经济效益达1270万元。院内制剂达266个品种,获经济效益达7165万元。5年来学院申请专利达55项,授权专利达18项。总体获得科技研究开发经费达5127万元。
篇3
高校拥有很多的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如专利成果、论文成果、技术秘密、软件著作权等,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需要与市场对接,是一种市场经济行?椤T谌?社会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背景下,对于高校内部而言需要建立一条顺畅的技术转移路径,这涉及到建立科研、财务、人事、审计、资产经营公司等多部门的协同工作机制;同时,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体系需要外延至校外的相关政府部门(如法律、税务、知识产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构建,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高校内部协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第一,高校应成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16]28号)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建设100个示范性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因此,有实力的高校应以此为契机成立技术转移中心,全面开展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工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不应局限于供给导向的技术转移,也就是备受关注的科技成果转化,因为已有的科技成果转化遇到困难,不仅仅是机制的问题,大多数成果只能停留在实验室,不具有实际转化意义,也就是说不具有市场推广价值;高校科技管理工作者,应将技术转移的工作重心转移到需求导向上来,主动出击,寻找需求,开发需求,两条腿走路,盘活技术转移工作,在与企业对接中,帮助企业发现实际技术困难,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研发,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技术市场的供求平衡,实现提高高校研发能力与企业创新实力的双赢,也从源头上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需要提到一点,高校应重视横向科研项目的管理工作,所谓横向科研项目是指资金来源于企事业单位的科研项目,教师以学校法人主体的名义代表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开发合同等,大多数的合同都为企业解决了当下的实际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点”的解决,在科研管理工作过程中,应鼓励教师不仅局限于服务“问题点”,而应该协助企业在技术改造升级上做更多的思考,甚至是前瞻性的、前沿的,高校要鼓励教师技术服务“向前一步走” ,为有实力的企业,提供更利于供给侧改革的技术方案、甚至新技术的研发,这样在基于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的合作中,开发出新的技术需求,也倒逼高校研发能力的提高。此外,江苏省很早就开展了“科技副总(企业创新岗)”试点工作,以产学研合作研发项目为依托,面向江苏省企业设立技术副总或副总工程师兼职岗位,聘任高校教师任职,以实地考察、深入现场的工作来促进技术升级改造,推动供给侧改革。
第二,高校人事部门在校内成果转化政策中明确鼓励科研人员进行成果转化,将科技成果转化指标列入职称评聘体系。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支持教师离岗创业不超过3年,在此期间学校保留人事关系、职称和人事档案,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但是在具体操作中需要同时妥善解决教师所在二级单位在离岗创业期间的工作安排,为教师离岗和返岗铺平道路;人事部门更需要尽快完善人事考核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对于科研人员可区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类型,对于基础研究人员应当着眼于学科前沿,扎实基础研究;对于应用研究人员提倡积极参与技术转移工作,为经济发展做贡献;设定不同考核机制,职称评定更多元化,从根本上解除离岗创业人员后顾之忧。
第三,对于成果转化收益分配过程中,涉及到的财务、审计工作,需财务部门协助处理好相关涉税事项,充分了解、用足国家和地方给予的成果转化纳税优惠政策,审计部门做好防范经济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工作。高校科研成果为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归学校,对于技术成果作价入股的成果转化方式,由于高校科技成果持有人是专门的科研人员,既要承担教学任务又要从事科研工作,并不具备资本管理和运作的专业能力,因此,高校成果转化机制建立过程中,可探索制定委托该校资产经营公司来管控职务性科研成果的股权收益方案,同时要考虑到合法性。
2 政府链式扶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政府应主导地方性税收减免优惠和财政补贴,对于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给予合理范围的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
政府应探索建立辐射全国的大型技术市场,建立规范化的技术交易所,使技术市场实体化;同时建议由政府统筹,构建“包干业务指导”,每一项科技成果自转化启动时,即可获得一个完整链条式的服务支持,从开始谈判到签订合同,再到成果落地产业化,其过程中包括的法律、税务、知识产权、金融信贷等环节涉及到的专业咨询和指导由政府牵头各相关单位,各单位派出代表成立包干项目小组,以成果为单位进行跟踪式服务,把科技成果转化当成一个系统性工程来做,既提高了成果转化效率,又规避了违规风险,是一个可行性较高的多方共赢的方案。同时也缓解了基层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压力,给科管人员足够的时间缓冲,不断学习,全面提高所需具备的专业能力,更好的做好成果持有人与其他多方的桥梁纽带作用。
3 中介协会支撑,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16]28号)提到,要培养1万名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这对成果转化工作领域的行业协会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各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应积极探索技术经纪人执业资格的建立,培训方案、知识体系、考核标准的探索,建立全国统一规范的技术经纪人培训和考核体系,规范技术经纪人市场,以人才专业性促进成果转化市场的流通。
各中介组织,在成果转化中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发挥效用不容小觑,同时也需要政府给予引导、支持和规范。鼓励事务所进入技术市场,探索科技成果的估值,为成果转化定价提供一定依据;对于高校教师向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而产生的股权和分红也给专业的资本管理机构带来了新的业务方向。
篇4
一是出台专项政策。江苏省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的通知》,业内人士称之为“50条政策”。 在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突破,如: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允许在校大学生休学创办科技型企业;允许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整体或部分成建制脱离高等学校进入企业或直接创办企业的、并享受转制事业单位养老金保险等等。为落实这些政策,省有关部门出台了实施细则,各地也出台了配套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自主创新积极性,推动了科技创新创业工作。
二是提供税收优惠。在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方面,江苏省科技厅会同财政、税务部门率先成立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协调小组,根据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最近认定了第一批325家企业,并减免企业所得税2亿多元。在企业研发设备加速折旧政策方面,2007年度有77家抵减应纳税所得额3814万元。在社会资金向高校院所捐赠研发经费减税政策方面,2007年度有33家企业抵减应纳税所得额445万元。在科技企业孵化器“四税减免”政策方面,省科技厅对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资质、孵化场地及面积进行了审查,2007年省级以上孵化器的“四税”减免约6500万元。据统计,2007年度江苏全省企业由于加(转下页)(接上页)大研发投入抵减应纳税所得额31.79亿元,减免所得税18.88亿元。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江苏省科技厅、省财政厅联合设立了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2007年安排了7000万元,2008年安排了1.2亿元。同时,实施省级科技基础设施运行经费财政补贴,三年共发放运行补贴经费4200万元;制订科技贷款风险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商业银行的科技贷款予以风险补贴,2007年核拨资金5900万元;设立“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安排资金5000万元。出台创投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管理办法,对创业投资企业投资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给予税收优惠。
篇5
第二条设立县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并根据经济发展情况有所增加。
第三条专项资金的申请、使用和管理遵循诚实申请、公正受理、择优支持、科学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
第四条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式为无偿资助。
第五条专项资金资助的对象为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的企业、科研机构、事业单位和个人。
第六条专项资金资助的范围:
(一)省级以上火炬计划、国家级新产品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创新基金、科技攻关、科技招投标以及星火计划项目的配套资助;
(二)取得显著成效的产学研合作开发签约项目、引进转让高新技术成果及专利技术签约项目的资助;
(三)组建市级以上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企业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和县级以上科技中介机构的资助;
(四)创建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专利示范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市级工业设计创新试点企业)的资助;
(五)通过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县级以上科技成果、新产品认定及通过国家、省、市、县级鉴定、评审、验收的项目的资助;
(六)专利申请及专利实施资助。
第七条专项资金资助的标准:
(一)列入国家级、省级火炬计划的项目,分别一次性资助15万元和10万元;列入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的一次性资助10万元;列入国家级新产品计划的项目一次性资助5万元;列入技术创新、创新基金、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招投标以及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其配套资金按上级要求额度予以资助,最高不超过55万元。
(二)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联合开展的科技委托开发、合作开发项目及高新技术成果转让、专利技术转让等取得显著成效的签约项目,每年一次由县科技局组织评审,被评为优秀项目的给予1-2万元的一次性奖励,优秀项目每年不突破10项。
(三)新认定的国家、省、市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企业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每家分别资助20万元、6万元、1万元;新认定国家、省、县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分别一次性资助50万元、30万元、15万元;新组建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科技中介机构,分别一次性资助20万元、15万元、10万元、5万元。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兴办科技孵化器,各类孵化器可优先申报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经科技行政部门认定的,享受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奖励政策,同时优先享受符合条件的其他科技政策。
(四)新认定的国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分别一次性资助20万元、5万元;新认定的国家、省、市级创新型企业分别一次性资助20万元、10万元、2万元;新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省、市级分别资助4万元、2万元;新认定的国家、省、市级专利示范企业、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市级工业设计创新试点企业),分别资助10万元、5万元、1万元;新认定的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省、市级分别资助4万元、1万元。
(五)通过国家、省、市级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的,分别一次性资助5万元、3万元、1.5万元;通过国家、省、市、县级鉴定、评审、验收的项目、科技成果、新产品,分别资助3万元、2万元、1万元、0.5万元。
(六)对本县单位和个人当年授权的专利,国内发明专利每件补助1.5万元,实用新型专利每件0.2万元,外观设计专利每件0.1万元;香港标准专利每件0.4万元,短期专利每件0.2万元;国外授权发明专利每件3万元,实用新型专利每件1.5万元,外观设计专利每件0.8万元。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包括受让专利)实施后,年新增地税15万元及以上(实际入库数)或新增销售额800万元及以上的单位,给予一次性资助5万元。
第八条专项资金资助申请和审批的程序:
相关单位或个人的专项资金资助,可以凭相关证件随时向县科技局申请经费资助,填写《县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申请表》,由县科技局审核并提出资助意见,经县财政局审核监督,在媒体上进行公示、征求社会意见后,由科技局、财政局联合行文下拨,同时报县人民政府备案。小额度的专利申请资助,由相关单位或个人提出申请,并填写《县创新成果小额度资金申请表》,县科技局审核同意后,领取资助经费。
第九条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一)申请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专款专用,自觉接受县科技局、县财政局的监督、检查。受助单位专项资金使用不当的,收回使用不当资金,并在二年内不得申请专项资金。
(二)对专项资金申请、使用和管理中的违纪违规行为,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篇6
1.1现有所企合作方式
1.1.1股权合作股权合作就是投资入股,投资人为股东。院部分企业早期由各研究所兴建开发实体演变过来,2002年院通过剥离研究所经营性资产,在院层面整合科技开发资源,推进优化重组,引进职工和社会资本,依照《公司法》创建了现代管理制度。院投资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天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引进外来战略投资。
1.1.2项目合作院投资企业是院方科技成果的重要转化平台,成果通过转化推向市场,通过分析市场需求再反馈给研究所,企业与研究所可以就某项技术、某种新产品进行合作。另外部分国家大型课题需要企业主导参与,研究所与企业共同申报国家、部省级各类课题,共同研发市场需要、产业开发前景广阔的产品,集成组装产学研一体化的大成果。
1.1.3联办工程中心企业与研究所联办工程中心可以把科研和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南京天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家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方之一,有力增强了申报竞争优势,有效支撑了这一“国家中心”的立项、建设运行和验收。
1.2存在问题与不足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照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农业企业,院科技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1.2.1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研发队伍不健全,无法独立承担企业自主技术研发任务现阶段院属企业科研投入较低,企业发展没有完全摆脱事业单位体制机制的影响,发展的动力机制明显缺乏。科技产业和科技创新发展的协调性不够、整体性不好,企业和研究所未能处理好合作关系,从“分开”演变成“割裂”,研究所作为企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地位正在削弱,研究所的创新优势未能转化为企业发展的优势。与院实力和地位相比,院科技产业发展成就和影响还有很大差距。
1.2.2企业无法取得院科技成果创新优势现阶段院研究所的科技成果在技术转让时采取公开交易平台,没有将院企业优先购买落实到具体政策。院企业与研究所信息沟通机制缺乏长效机制,企业没能及时掌握研究所的研发动态。企业利用创新资源缺少政策支持,对企业管理有明显边缘化倾向。农区所科技成果转让与技术转移规范化管理比较滞后,院属企业也没有优势取得地区农科所科技成果创新优势。
1.2.3所企合作缺少内在驱动力,没有长效激励机制现阶段院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所企合作形式已到位,机制需要健全。研究所科技人员进入企业工作的因政策原因无法兼职取酬。科技专家缺少内在驱动力,无法实质上实现合作共赢。企业科技创新不能有效开展,削弱了企业科技核心竞争力。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2促进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所企合作机制
促进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实现发展方式转型、增强发展后劲、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目前院属企业研发队伍不健全,研发投入相对较少,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要加快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就必须加强与研究所的联系。因此创新所企合作机制,是将院科技优势转化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是构建院创新体系的必要举措,也是企业尽快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有效方式。
2.1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供给机制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速度慢、转化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农业科技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成果供给机制。现在研究所存在研究成果成熟度低、与市场需求结构不符合,科技人员研究兴趣与市场需求缺少有效对接等情况。目前大多数涉农企业没有足够实力建立企业自身的研发机构,现阶段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供给机制有利于提高科技成果供给量。要求研发机构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必须从计划经济体制思想中解脱出来,不断加强研究所与涉农企业联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事科学研究,不断提升企业科技竞争力。提高科技转移与成果转化的供给机制就必须加强监测机制和沟通机制。
2.1.1监测机制监测机制是指科研单位跟踪农产品市场需求变化趋势,了解农业企业的科技需求,掌握国家科技政策、产业政策的方向和重点领域,改变以往只有科研单位、农业院校才能承担国家科研项目的状况,主动吸收农业企业参与研发等环节,联合农业企业共同进行科技攻关,从而使科研单位形成与农业企业经营目标一致的科研目标。
2.1.2沟通机制沟通机制是指农业企业科技需求与科研机构进行信息交流的渠道和方式,这包括农业企业得到最新科技信息渠道,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成果平台,农业企业对科研成果的反馈信息渠道,以及农业企业转化中的科技成果存在的问题与缺陷等。信息资源在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中的流动,能够使科研机构将市场信息或企业研发需求与自身科研能力结合起来,通过信息流动带动成果流动。
2.2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需求机制所谓需求机制是指农业企业吸收科技成果的动力和方式。企业吸收科技成果受其科技意识、技术能力及经济条件等多重因素的制约。一直以来,国内涉农类企业大部分研发实力水平较低,企业研发投入偏少,科研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较低,这普遍造成了我国农业企业在国际市场没有竞争力,企业经济效益普遍较低,这反过来制约了企业自身研发投入,企业技术研发缓慢又进一步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的恶性循环。要改变这种企业发展过程过多依赖于资金和人力投入实现扩张的现状,就必须提高企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吸收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企业自觉地增加自身科研投入,重视科研技术积累,促进企业不断采用技术成果运用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企业转化的需求机制主要包括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
2.2.1动力机制动力机制是指企业吸收科技成果的动力来源和作用方式。新技术、新成果要被企业吸收转化必须有一定的动力支撑才能进入企业,这种动力可以分为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外部动力是指企业吸收转化科技成果的环境,主要包括技术的前沿性、市场需求的迫切性、科技成果转移的可行性等;内部动力是指企业自身的科技成果需求、企业的科技创新优势、企业转化成果的经济效益等因素。内外因两者关系是:外因是企业吸收转化科技成果的动力条件;而内因只有借助于外因才可以实现成果转化。
2.2.2保障机制保障机制是农业企业内部所具备的、保证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本功能。企业的保障机制包括企业的资金投入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以及相关人员配套、厂房生产设备配套等各种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企业吸收科技成果转化的生产应用保障。现阶段农业企业要加强市场竞争意识,不断增加企业科技研发投入,通过技术研发不断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3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机制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交易价格是技术成果转移中重要的环节,如何公平合理定价对供求双方至关重要。现阶段院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过程中通过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公开,技术成果交易的价格大都通过意向企业询价协商确定,但是由于双方对技术成果市场预期、合作方式、未来的种种不定因素理解不一样,会造成交易价格与技术价值相偏离,导致双方的利益受损。因此,应该以等价交换为原则,根据科研成果的所有权,建立科学规范的科技成果交易价格评估体系,确保供需双方利益得到保护,从而促进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顺利实施。
2.4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竞争机制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竞争机制主要存在于农业产业系统的需求主体之间和农业科研系统的供给主体之间。随着市场体制不断完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日益加重,农业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要在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就必须通过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来提升企业竞争力,这就形成了企业间对科技成果的需求竞争势态。因此,企业之间形成的竞争机制有利于提高企业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吸收的主动性,从而提高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农业科研系统之间的竞争是指农业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之间的竞争,随着科研体制的不断改革,科研单位对科技成果产出的质量和成果转化对社会贡献的重视不断加深,从而形成了农业科研系统主体之间的竞争机制,这种竞争机制将有利于提高农业科研机构成果转化的主动性,从而促进科技成果向农业企业转化。
2.5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风险机制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风险始终伴随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为了规避风险,减少损失,就必须建立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企业转化的风险机制。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成果转化经验来看,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有利于降低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农业科技成果入股的合作机制是有利于降低成果转化风险的风险投资机制。科研机构通过科技成果入股,有利于在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科研机构技术入股将促进科研人员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第一时间了解市场需求,开发出市场需要的科技产品。包括科研单位科技人员入股在内的多种形式的入股方式,将持股科技人员的个人经济利益与企业发展的兴衰捆在一起,有利于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有效地发挥科技人员在企业新品研发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升产品竞争力,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3加快推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
3.1加快促进创新资源和优势向产业转移转化
3.1.1推进所企深度合作按照“平台共建、项目共担、资源共用、产品共创、成果共享”要求,全面深化所企合作对应关系,真正解决所企分割、结合不紧等突出问题。每个研究所、每个企业都要在巩固现有合作基础上,强化双方战略合作框架、深化具体合作领域,从项目、平台、成果、资源、产品等方面明确合作内容和重点。
3.1.2强化项目支持带动对所企结合的项目申报和所企共用的平台建设给予重点关注,做好全程跟踪服务,力争在获得省以上重大项目和平台立项上取得新突破;科技服务、成果示范等院控项目优先支持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在院投资企业的转化应用,通过专门支持,引导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在院投资企业实施,促进科技企业结合产品推广开展科技服务。力争通过项目支持,加快解决院对企业投入不够问题。
3.2着力培育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制订企业研发项目组设立与运行管理办法,鼓励企业成立研发项目组,培育企业技术研发能力。进一步整合各企业研究力量,提高企业自主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企业成果转化平台功能,加快推进所企合作,协同院相关研究所促进重大科技成果产出,积极鼓励企业按照“创新互补”思路推动企业研发项目的设立,促进成果转化产品,提高成果转化效率和效益,从而不断提高企业自主研发实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3.3完善科技人员去企业兼职取酬制度对科研人员、技术骨干实行收入激励政策。人才是科技进步和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为了吸收更多的科技人才投身企业建设,要不断完善鼓励科技人员去企业兼职取酬制度,产生鼓励科技人员钻研业务、技术攻关的激励机制。建立科技人员、技术骨干实行按岗位、按任务、按业绩确定报酬收入分配的制度。进入院投资企业工作的科技人员,工资待遇在企业以技术服务费上缴院里考核后统一发放,企业在编人员3年内保留其原有身份和职称,档案工资正常晋升。兼职进入院投资企业工作的科技人员,在完成本单位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前提下兼职工作,其津贴收入归个人所有。
篇7
【关键词】 科技产业 地方高校 对策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南京邮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校级规划项目课题“基于高校创新创业苗圃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编号: XC213027)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43-02
2016年国家发改委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将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要任务和大事来抓,要重点培育形成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生物产业以及绿色装备与材料低碳、高端、数字创意等突破十万亿规模的五大产业。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重要载体的高校,紧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脉搏,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结合市场发展方向,在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道路上互相借鉴成功经验,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科技产业现状分析
高校科技产业发展路径有两种,即传统模式与衍生企业模式。衍生企业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把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丰富的智力资源通过市场机制的配置,结合大学科技园的有效模式,形成高效益的发展形式。从2001年开始,高校科技产业逐渐进入规范发展时期。高校科技产业的规模化调整明显,高校科技企业的改制得到了普遍推行,公司制、股份制等成为高校科技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大多数高校科技企业是在转化自身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创办的,由于起点高、技术先进,许多高科技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替代进口并开始向海外出口,培育出了一批著名品牌。
二、高校科技产业存在的问题
1.产业多元化,管理体制混乱。高校科技产业在多元化的产业发展道路正处于摸索阶段,产权关系和权益关系混乱导致资产的无偿占用现象普遍存在,主要包括资产归属缺少合法手续、现有资产的增值部分归属不清、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高校将承担无限连带法律责任,严重情况下将影响教学、科研工作开展。
2.科技产业规模小,分散化、集聚度不高。地方高校科技产业发展整体规模趋于小型化,分散化,经济效益差,整体发展不平衡,市场竞争力不够强,而且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瓶颈和受到制约因素较大,在没有政策和法规支持的基础下,地方高校很难将科技产业规模做大做强。
3.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下,不能有效支撑产业发展。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0%左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远低于发达国家50%的水平。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例仅为2%。大量“问题专利”或“垃圾专利”泛滥。
4.高校服务社会动力不足,动能不强。在以论文、获奖为重点的考评体系影响下,对高校服务社会的情况缺乏有效考核和约束。高校科技人员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不高,许多科研成果缺乏实际应用价值;对技术转移中心等校内服务机构缺乏考核激励政策,导致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推进力度不足,技术转移人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受到抑制。
5.市场化制约因素较多,缺乏缓冲带和产业化接口。产业化需要一个很长的创新活动链条,需要大量的过程技术活动,特别是大量的商业活动。中国高校在引导和服务社会发展方面一直因种种理论和实际的问题,在推进过程中较为边缘化和形式化,受到行政、市场自身体制等因素的制约,难以调动主观积极性。
三、南京邮电大学的科技产业发展模式探索
(一)立足特色,瞄准战略新兴产业
为响应国家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号召,努力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示范应用、推广辐射和产业化推广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实现南京市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跨越,南京邮电大学围绕南京物联网产业发展需求,根据国家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战略,立足“面向南京、服务江苏、辐射长三角、引领全国”的服务定位,坚持以规模化市场应用为导向,以建立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体系为目标,进一步发挥在物联网方面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的优势,以南京作为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和规模化应用示范基地,不断探索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模式,共同促进南京物联网产业创新发展。
(二)以大学科技园建设为抓手,建立产业集聚地,带动科技产业发展
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科技园自2011年正式启动建设,经过数年快速发展,现已成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入驻企业140余家,园区产值超过10亿,利税3千余万;获批教育部泛在网络健康服务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科技产业公共服务平台20余个;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江苏省物联网重大示范工程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现已打造成为引领全国物联网技术创新、支撑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高地。
(三)以科技产业研发服务机构为依托,提升产业创新支撑能力
南京邮电大学在科技园内建设了教育部泛在网络健康服务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协同创新服务示范基地等一批优质科技产业研发服务机构,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科技创新支撑。依托这些优质科技产业研发服务机构,科技园的产业创新支撑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不仅搭建了“物联网协同创新应用示范和成果体验区”和“3S智慧服务商店”等一批优秀的成果展示平台,并整合29家包括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内的协同创新单位的科技成果向社会、企业进行转化和产业化,还受南京市经信委等政府机构委托承办了一系列政府扶持的科技产业项目评审,为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四)构建全链条覆盖的技术转移协同工作网络,探索技术转移服务新通道
学校按照“市场导向,需求驱动”的方式,构建了一个以专职人员为主、兼职人员为辅、校内外相结合的技术转移协同工作网络,培育了一支学研相长、专兼结合的技术服务团队。为面向技术转移服务的需求,学校还建设了一个涵盖学校科技成果库、科技人才库、技术成果交易库等汇聚各种信息资源的大数据平台,作为技术转移服务的智慧化综合信息平台,并采用商店的模式运营,简称智慧服务商店。利用“3S”商店,可以及时技术需求和科研成果信息,提供科技成果、专利信息、市场需求的在线查询和交易配对等各种服务,构建技术转移对接的“桥梁”,提高技术转移的契合度和实效性,降低技术转移成本。3S 商店实现了面向市场的智慧服务模式创新,打造了一条快速实现技术转移的绿色通道。
(五)以国家物联网发展目标为核心,软硬件建设结合,推进学生创新创业
一方面,对接学校团委、教务处、学生处等相关职能部门,依托各部门组织全国3S杯物联网大赛、互联网+众创培育工程、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科技节等相关活动,多渠道搜集优质学生创业项目,多方位做好苗圃创业宣传工作,吸引大学生入站创业;另一方面,整合高校及行业资源,发挥平台优势,吸引社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众创空间。截止2016年上半年,学校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入驻创新项目482个,注册创业企业140家。
(六)完善考核评价,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激励师生投身科技产业
随着科技产业工作的壮大发展,对原有机制体制的适应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制订了《南京邮电大学技术转移管理办法》、《南京邮电大学学生创新创业苗圃管理办法》、《南京邮电大学资产经营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办法,激励师生创新创业,为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南邮科技产业发展模式总结及高校科技产业发展对策
(一)理顺管理体制,事企分明
高校教学科研与科技产业应该坚持两种机制、两个标准。根据各高校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国家事业单位改革进程,通过一校两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一方面鼓励员工专职从事科技产业工作,实现学校和企业之间人员之间的“双向流动”,另一方面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稳妥地推进校企人事劳动制度改革。
(二)围绕高校学科特色发展科技产业,形成产业集聚
高校具有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能够为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创新支撑;高校科技产业在发展中会对高校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出新的需求,有助于高校科技创新更加契合社会发展需求;高校科技产业壮大取得的良好经济效益能够反哺高校科技创新,为其筹集更多的研发资金支撑特色学科发展。通过建设大学科技园,形成依托高校学科特色的产业集聚地是一种较好的模式。
(三)构建科技产业研发服务平台体系,促进协同创新
科技产业研发服务平台在高校科技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能起到打破产业发展壁垒,促进政产学研各界协同创新的功能。通过构建各类产业研发服务平台体系,逐步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平台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向企业提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等信息,开展技术诊断和技术指导,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满足高校师生创业和企业创新的需求。
(四)构建全链条覆盖的技术转移协同工作网络
技术转移服务是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壮大高校科技产业的重要手段。地方高校应加强技术转移工作,以科技创新引领市场,市场需求培育成果,依托大项目大平台形成协同促进技术转移的融合机制和学研相长的技术服务团队,通过高度智慧的技术转移服务模式,构建全链条覆盖的技术转移协同工作网络。
(五)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为产业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
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离不开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激发与培养,通过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才能为扩大科技产业规模创造增量。高校一方面应当组织学校团委、教务处、学生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充分调动高校及行业资源,组织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科技节等相关活动,另一方面应当多渠道搜集优质学生创业项目,以创新创业基地为依托,多方位做好创业宣传工作,发挥平台优势,吸引大学生入站创业。
(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保障科技产业工作良性运行
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构建有利于科技产业发展的校内激励机制如:通过建立科技产业的目标责任管理模式及从事科技产业工作人员的量化考核激励办法来调动高校教师从事科技产业工作的积极性;通过科研评价体系和标准的改革来打通教学科研与科技产业间互相流动的畅通渠道、引导面向应用和市场的科技成果研发、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等。
参考文献:
[1]柳菲.高校校办产业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5,18.
[2]王雷,王媛媛,刘心蕊.我国高校产业发展现状与研究[J].价值工程,2015,07.
篇8
[关键词] 高校 科技中介 发展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科技中介机构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促成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企业之间共同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1]。在知识创新系统中,企业是知识的需求者,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知识的供给者,高校科技中介机构作为连接二者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1 科技中介机构是福建省高校发挥自身优势,服务海西建设事业的重要途径
1.1 通过高校科技中介机构发挥福建省高校自身的科技资源优势
“十五”以来福建省高校科技竞争力有了较大提高,科研经费不断增长,科研水平不断提高,高校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数占全省的比例达80%以上。高校已成为科技创新平台的主要依托者,截至2009年底,福建省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5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27个、省产学研研发基地15个,已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技创新平台群。高校已成为福建省科技创新成果的主要提供者,福建省2009年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40%以上为高校所获得,全省高校获福建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31项,占全省的89%。这些优秀的科技资源和科技成果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技术转移和转化,将造成很大的浪费,通过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可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以多种形式向社会转移,实现高校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
1.2 海西产业的技术进步需要高校科技中介机构来实现技术转移
技术转移是满足企业技术需求的主要途径,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技术转移中心(TTC)、技术转让办公室(TTC)、"科技市场"等中介机构,这些中介机构大多是依托高校建立的,对本国的经济发展、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美国一项关于技术转移的研究发现,通过技术转移,企业的平均收益为55%,而通过技术创新,企业的平均收益仅为22%[2]。
福建省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普遍较弱,绝大多数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能力,技术转移,特别是来自高校的技术转移是满足企业技术需求的重要途径。
1.3 通过科技中介机构实现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经济建设的社会职能
高校的三个基本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以福建省高校为依托建立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促进高效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行使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当前高等学校建立科技中介机构,用以整合和组织高校科技资源,开发和扩散行业共性技术,参与职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高校技术转移,加强科技、教育与经济的联系,是完善高等学校为社会服务功能的必然要求和有力措施,也是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实体化、具体化的一种体现[3]。高校科技中介机构可以成为政府推动产学研工作的重要助手和抓手,成为产学研与金融、资本要素紧密结合的重要纽带。
2 福建省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的现状
目前,依托福建省高校建设的科技中介机构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别: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学研研发基地、产业产学研战略联盟等。这几类科技中介机构的功能定位各有不同,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也不相同,从不同的方面和途径服务于企业多样性和层次性的需求。
2.1 福建省高校技术转移中心
福建省高校科技成果转移中心成立于2009年8月28日,由福建省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负责日常管理,各共建高校在本校设立分中心,重点开展本校技术转移工作。
2.2 大学科技园
目前我省建有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和福州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这两个大学科技园分别以厦门大学和福州地区各大学为依托,将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与其他社会优势资源相组合,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提供支撑的平台和服务。
2.3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目前依托我省高校建设的有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环境光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1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根据国家、区域的产业发展的需求,研究开发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急需的关键共性技术;以市场为导向,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开展具有重要市场价值的重大科技成果的工程化和系统集成;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技术转移和扩散,持续不断地为规模化生产提供成熟的先进技术、工艺及其技术产品和装备;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工程技术验证和咨询服务;为行业培养工程技术研究与管理的高层次人才[4]。
2.4 产学研研发基地
目前依托我省高校建设的产学研研发基地有15个,基本涵盖了海西建设的各个关键行业领域。产学研研发基地的任务是:为产业集群和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主要针对产业集群和区域产业中重大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开展技术攻关、技术转移和产业化实施;研究开发具有市场前景和竞争力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装备;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技术转移和扩散,为中小企业提供成熟的先进材料、技术、工艺及其技术产品和装备;开展调研和研讨,提出行业共性和关键技术,向主管部门申报属于行业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科技开发和产业化项目,组织协调国内外专家开展科技攻关;负责收集国内外相关行业的最新科研成果,直接推介或通过基地创新平台的消化吸收和技术集成后推介给企业,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开展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为行业提供发展战略报告,成为行业主管部门的参谋和连接产业和科技的桥梁;为行业企业培养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5]。
2.5 产业产学研战略联盟
2008年、2009年,在福建省教育厅的牵头组织下,相关企业和省内外高校、及政府部门、相关机构共同成立了环保、电机、改性塑料、集成电路产业产学研战略联盟。产业产学研战略联盟力图将高校优势科技资源系统地注入福建省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实现产学研合作由短期合作、松散合作、单项合作向长期合作、紧密合作、系统合作的转变。
3 福建省高校科技中介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福建省高校已形成初具规模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致力于服务我省科技创新。但总体上看,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的整体发展水平,远不能满足海西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其他沿海省市相比也处于落后位置。
根据我省的具体情况,推动我省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提高认识,明确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的重要作用
“十一五”是我省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高校科技工作特别是高校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提高对建立高校科技中介体系的重要性的认识。高校科技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是高校科研工作的延伸,是为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充分利用在人才、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科技资源优势,发挥科技中介机构在促进技术转移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的纽带作用,将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高等学校科技工作的重要抓手,努力营造促进高校技术转移的良好氛围[6]。
3.2 加强政府对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的政策引导和扶持
为使高校科技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符合海西经济战略的需求,政府应从海西科技经济的战略高度和长远目标出发,支持、鼓励和引导高校科技中介服务的发展。尽快出台有关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的组织制度、行业规范和服务标准、法律地位、责任等,明确政府通过项目委托、经费支持等途径培育扶植高校科技中介机构,引导和推动它们开展有效服务的责任和办法。
3.3 加快高校科技中介人才队伍建设
鼓励高校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科技中介活动,积极引导省内高校中的专业技术人员专、兼职从事科技中介工作,加快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学科门类较全的科技中介人才队伍。组织开展高校科技中介人才培训工作,建立培训基地,制定培训计划,培育一支科技中介人才队伍,为技术供需双方牵线搭桥,促进产学研结合[7]。
3.4 建立现代化的高校科技中介网络服务体系
充分运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统筹规划全省高校科技中介服务信息支撑体系,建成覆盖全省高校的网络系统,通过这个全省高校科技中介服务网,实现不同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对接,将互联网的优势与科技中介的性质特征有效衔接,为省内高校和企业提供服务,促进科技中介市场的发育。
3.5 加强闽台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台湾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相对发展比较成熟,已经积累了一些较好的经验,通过学习借鉴,可提高我省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应加强闽台高校科技中介机构与台湾科技中介机构进行合作交流,通过海峡两岸科技中介服务论坛等方式,为海峡两岸科技中介机构搭建交流与沟通的平台,促进两岸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合作。
参考文献:
[1] 赵沁平,加强高等学校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建设[J].
[2] 赵沁平.加强技术转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3,(1):13-15.
[3] 刘洪民,杨艳东.高校科技中介机构在技术转移中的作用及发展思路[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7,19(5).
[4]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07,(52).
[5] 福建省行业技术开发基地暂行管理办法,福建省经贸委,2007年8月.
篇9
以重大专项的遴选及实施为重点,加强科技的集成攻关
围绕省政府2007年的工作部署,按照《贵州省科技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今年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以重大专项的遴选及实施为重点,整合资源,集中力量,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集成攻关,实现重点突破。
在重大专项的遴选和实施过程中,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选好项目,二是明确目标责任,三是实施方案的论证,四是项目的过程管理,五是推广转化。
以推动政策落实为抓手,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政策环境
科技工作要加强政策的研究、制定和宣传,要在管理上改变重项目、轻政策的现象,通过政策导向和政策调控,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热情。
一是加强开展对 《关于实施〈贵州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以下简称《配套政策》)的宣传、培训工作,使《配套政策》的内容、具体措施能被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员了解和掌握,更好地利用政策,促进创新;使《配套政策》的内容和导向思想能被管理人员把握,为创新提供更好的服务。二是结合国家配套政策实施细则的制定和颁布,积极与省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制定我省贯彻落实的具体办法,并根据我省实际,制定《配套政策》实施细则,增强《配套政策》的可操作性。三是要加强政策的研究和制定,解决政策缺项,将有利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团队建设的政策进行充实完善并在实践中加以落实。四是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人大的支持,对已出台的国家、省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政策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将有关政策落到实处。加强科技立法工作,调研起草《贵州省科技进步条例》,促进科技进步。
以资源整合共享为目标,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根据《贵州省科技规划纲要》的部署,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新兴产业,以资源整合为主,优化配置,强化共享,加快建立具有贵州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一是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建立。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省级科技计划更多地反映企业重大科技需求,更多地吸纳企业参与,优先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引导和考核措施,推进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确立自身定位、理清发展方向,加强体制机制的改革。三是加快科技创新共享服务机制建设,推进科技创新共享服务平台发展。重点推动贵州省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贵州省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为科技创新构建共享服务平台。四是加强成果转化平台(基地)建设。积极促进技术产权交易、科技风险投资的发展,进一步构筑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
以人才团队建设为重点,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2007年将通过科技经费安排的调整,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的完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的实施,科技干部培养计划的开展,加强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逐渐改变人力资源投入不足的现状,围绕重点发展领域,逐步形成科技人才的聚集、聚合和作用的发挥,为科技创新奠定人才基础。
一是设立人才聚集专项经费,针对科研机构、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人才断层的现状,对科研机构、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科技厅在相关计划中给予适当的经费资助。二是继续实施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三是建立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人才评价和奖励制度。四是多渠道加快人才的培养。做好两院院士推荐工作,积极推荐我省专家能进入国家层面的专家库(我省已有7人进入国家863计划专家库)。五是加强科技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今年,将通过科技管理培训、外派学习、JICA等途径,有针对性地举办3-5个培训班,开展对科研机构负责人、科研业务骨干的培训,开展对县(市)分管领导、科技局长的培训,并结合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改革各项工作的实施,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培养符合新形势要求的科技管理人才队伍。
以合作创新为途径,加快资源的整合力度
2007年将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并通过共建创新资金、科技富民强县工程、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的实施,科技扶贫试验区的建设,整合资源,加大对县(市)、行业科技工作的支持。
一是继续加强重大关键技术的提炼,集成有效资源,整合包装项目,积极争取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对我省科技工作的支持,力争我省的创新项目能融入到国家的计划中。二是积极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三是加强县(市)科技工作。积极推进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重点抓好科技特派员在黔南的整州推进工作,并注意总结经验,扩大在全省的试点范围,为完善新时期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有益的探索。四是将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科技扶贫有机结合起来,重点组织实施“喀斯特高原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整治”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与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国家重大科技基础研究(973)项目,系统研究西南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重大科技问题,推动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相关技术的研发,并将有关研究成果用于指导全省喀斯特环境综合治理的实践;重点推进黔西南州“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建设,在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开发、人口健康与重大疾病防控和循环经济发展相关技术上取得研究成果,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探索发展模式,也为地县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储备一定的技术成果。五是在市(州、地)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示范园的同时,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地区建立科技型企业集聚园区,并对园区内企业的创新活动给予优先支持,促进科技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的发挥。
以计划改革为突破,提高科技管理服务能力
2007年,将围绕《贵州省科技规划纲要》所确定的目标任务,按照“整合资源、集成创新、重点突破、支撑引领”的思路,做好科技计划改革。省级科技计划按重大专项、基础计划、合作计划这3大块内容进行设计。
在科技管理工作中,要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落实已出台的政策措施,加强监管,改变科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重立项轻管理、重投入轻效率、重硬件轻团队的状况。制订和修改完善《贵州省重大科技计划暂行管理办法》、《贵州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贵州省重点实验室评估办法》、《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管理办法》,提高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效益。完善立项评审机制,开展科技项目共享数据库、专家咨询库和计划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完善科技计划实施的绩效考评机制,启动科技指标统计评价监测体系,完成“贵州省科技进步监测测评”、“贵州省科技投入产出指标”等组成的全省科技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篇10
近年来,在研制项目增多、研制周期短和技术难度增大的情况下,*按照未来高科技战略发展要求,把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创新的重点和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国内外一切资源,采用多种渠道引进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开展了自主、联合等形式的创新活动。与集团公司和其他相关企业共同投资组建了3个有限责任公司,大力发展核心技术。并抓住国家加大对重点型号、技术基础、大型研发平台建设以及信息化建设工程投资力度的有利时机,立足高起点,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项目保障条件建设,引进了一批先进的工艺、检测和试验设备,建成了高水平的实验室,使科研保障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符合专业化发展要求的、成体系的整体研发能力显著提高,设计、集成、试制、试验、检测和评价手段不断完善,为“十一五”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研发平台和研制手段,增强了持续发展的动力。
*按照三大总体技术和相关核心技术的发展需要,对专业研究室和科研管理机构进行了整合,强化了技术部的专业技术支撑能力,成立了以重点专业为主线,由行业内外专家组成的各部专业技术委员会,对部内承担的所有科研项目和重大技术方案进行严格把关,使科研项目研制与专业技术协调发展、互为支撑。在各部内设立了二级行政指挥,负责研制任务的组织与分工,落实重大技术措施,协调解决科研项目研制过程中出现的技术质量、技术安全等问题,保证设计师系统技术决策的实现与科研任务的按期完成。并进一步规范和细化了项目研制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质量控制要求,构建了适应现实任务需要的科研开发和质量保证科研体系。
为了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研制周期产业化进程,*按照"小核心、大协作"的研制生产模式,在初样机研制阶段,就要求科研人员与生产厂家进行技术协作,在工程设计和工艺生产之间进行协调。一方面促进了设计中工艺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减少了浪费,缩短了研制周期,便于批量生产,尽快使产品转入产业化阶段。五年来,科研项目在设计定型后顺利完成了产业化进程,在20多个厂、所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带动和促进了生产厂家的技术创新和发展,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