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管理体系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1: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管理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创新管理体系

篇1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理性效率模型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体系成本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组织机构及制度运行所花费的成本是体系成本。它是为实现科技创新功能和目标而支付的组织管理成本和与组织制度有关的成本,包括:

1.组织机构管理的支出,包括管理手段的费用,日常实践费用等。

2.科技创新活动的直接投入,包括实验环境与材料的资源消耗,支持性经费投入,社会实践调研的经费支出,学习培训费用,奖励成果与交流访问费用等。

3.动员、组织、调配组织内部资源所损失的时间、精力和机会成本。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体系收益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采用了某种体系而使产出成果增加的部分是体系收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产出成果(Y)由投入因素(I)、体系(O)、人文环境(E)、政策差异(P)等多种因素决定。函数关系式表示为:Y=f(I,O,E,P)从衡量体系功能发挥作用的程度入手,来间接衡量体系收益。任何一所高校采用某种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是因为该体系具有竞争与激励、约束和配置等功能,如果体系成本保持不变,功能加强或放大,那该体系是有效的。

1.竞争与激励功能

有效率的体系,当事人为稀缺资源、利益或机遇展开公平竞争,使个体努力同个体回报与组织目标建立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采用两个指标度量:

(1) .相关系数即

成员努力工作的回报率与组织目标达成度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越大,说明体系的激励竞争性越强。

(2) .赫菲德尔指数H.I(HerfindahlIndex)

该指数本来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用于衡量某一产业中同类企业的市场竞争度,这里用以衡量体系的剩余收益(如奖励、补贴或待遇等)分配的集中程度,如果剩余收益长期以来过分集中到几个成员或团队手中,构成垄断,或如果趋于平均分配,每个成员或团队所得份额无显著差异,则激励竞争性就会逐渐消失。

H.I 的数学公式为:H.I=∑ni=1RtT2

T=∑ni=1RI

其中,Ri 为体系内单个成员或团队的剩余收益个体占有量,T 为体系内总体剩余收益量,n 为成员或团队个体数目。显然,H.I 的

值处于0 与1 之间,当体系内的成员或团队均不占有任何剩余收益时,H.I的值为零;当全部剩余收益都归一个个体占有,即R 1= T ,R 2……Rn 的值均为零时,H.I 的值为1;当剩余收益在成员中平均分配时,公式变为:H.I=n(1/n)2=1/n。由此可见,当H.I 的值处于1/n 与1 区间的中间值时,体系的激励竞争功能就可能放大。

2.约束功能

有效的体系需要扼制组织成员的不劳而获或少劳多获的“分利性努力”,提升成员对体系收益的追求,约束机会主义的行为倾向。约束功能的衡量可以采用某种制度结构的形式实施,历年来人均违反该制度的累积趋势分析法,如果人次数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则说明体系的约束功能越来越弱化。

3.配置功能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人力资本稀缺,不同活动的目标和任务多样化。体系要努力使具有不同人力资本质量、不同创新偏好、不同

个性特征等的人员找到最适合的团队或组织,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一个好的管理体系是有活力和生机的,是开放、有弹性的,这就要求体系允许人员自由搭配与组合,为人员寻找合适的实践与理论指导环境并提供激励和途径。能把不同创新意识的人配置到合适的团队或组织,允许把资源投入到锐意创新、配置合理并对科技创新的预期成本较低的团队或组织中。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体系效率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体系效率(E)是指体系收益(R)与体系成本(C)之间的比率。公式表示为:E=R/C如果 E>1,说明体系也是活动的投入因素(I),有成本,也有产出成果(Y),因而,体系是有效率的。

1.在制约活动产出成果的多种因素不变时,可以比较增加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前后的活动总产出成果或总收益的变化。如果总产出或总收益增加的部分超过了为建立、维持和实施该体系所花费的成本时,该体系是有效率的。公式表示为:E=(TR-PR)/C,E>1 其中,TR:采用了某种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后的活动总产出成果或总收益,PR:之前的活动总产出成果或总收益。

2.同一所高校,在制约活动产出成果的多种因素保持不变时,采用体系成本大致相同的两种体系,比较所带来的产出或收益的增加量,如果前一种体系下的产出或收益增加量大于后一种,则说明前者比后者更有效率。

3.增加新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后,导致增加的收益与成本,即比较体制变动的边际收益(MR)与边际成本(MC),观察两者的边际效率(ME)。公式表示为:ME=MR/MC 如果ME >1,说明这种新体系有效率,进行体系创新在经济学上具有合理性。如果ME =1,说明该体系已达到体系收益的最大边界,没有创新收益了,采用这种新体系没有经济意义。如果存在多个ME>1 的新体系可供选择,则应该首选ME值最大的新体系。

四、策略及建议

1、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完善制度保障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如:可将科技创新活动成绩计入学生学业成绩评定,设置科技学分,建立一套完善的大学生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经费、指导、评审、验收、奖励和转化等制度来解决活动中的科研经费、指导教师、实验设备、成果认定、专利申请、产权所属和成果转让等实际问题。

2、统筹管理

建立高效的科技创新组织网络为防止出现X- 无效率,改进体系效率,提高X- 效率,学校可以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在政策、经费和实验室等方面进行决策和协调。(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E・科恩.教育经济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篇2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能力;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128-02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具备基本的专业综合能力之外,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人力资源市场上重要的竞争力。2012年8月1日,教育部办公厅下达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文件指出: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中认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可见,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工商管理作为与创新创业密切相关的专业,更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工商管理专业学科竞赛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信息流通性以及竞争性,这些特点都是常规实践教学不能比拟的。而创新创业类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以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对于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就是使用相关创新创业理论体系和方法,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和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还存在很多问题。以防灾科技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例,探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

1.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工商管理专业开设了以工商管理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以及毕业实习为主线的各项实习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人力资源市场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需求不仅仅只局限在实践能力方面,更强调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业精神,这就要求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具备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要求专业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发展规律具备一定的理性认知。但是,目前,大部分教师对于创新创业教育都没有十分清晰的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还没有形成。

2.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缺失。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指的是具有针对性地讲授企业运营内容并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课程。目前,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只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里涉及到部分有关创新创业的内容,并没有开设专门的由企业家为导师授课的创业课程,不利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3.教师创新创业能力欠缺。创新创业教育中,教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是否具备一定的创新素质和创业精神,决定着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双师型”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创新精神,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团队中,“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不足50%。近三年来,专业教师去企业进行联合培养的人次也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教学思维,也限制了教师从企业获取行业最新发展信息以及企业发展近况,不利于培养教师的创新创业意识,同时影响到教师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培养。

三、工商管理学科竞赛体系构建

基于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薄弱,提升师生创新创业能力,需要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在工商管理创新创业实践体系中,主要可以包含三方面:实验教学平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以及创新创业竞赛。其中实验教学平台包含在工商管理各项实习活动中,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主要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前两者的实践体系基本上已趋于成熟,而创新创业类竞赛还处于初级阶段。

我国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类竞赛,比较成熟而且赛事范围比较广的主要有:①“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本文简称为“挑战杯”),由主办,赛事流程为“初赛-复赛-总决赛”;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本文简称为“互联网+”),由教育部主办,赛事流程为“初赛-复赛-总决赛”;③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本文简称为“三创”),由教育部主办,赛事流程为“初赛-复赛-总决赛”;④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本文简称“商务创新”),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赛事流程为“初赛-复赛-半决赛-决赛”。以上这些赛事,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都适合参加,基于此,以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学科竞赛体系。

如图1所示,工商管理专业学科竞赛体系中,不包含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的竞赛,只针对创新创业类竞赛,这些竞赛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创业类,一类是基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进行的创新创业类竞赛。而创新创业竞赛保障体系和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创业竞赛的主要支撑,其中,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创业课程为主导,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文化,培养学生的相关意识,并通过课程讲授,让学生对社会经济宏观环境和行业企业微观环境具备基本的认知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涉及的课程学习应该贯穿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这些课程内容与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密切相关,但又有区别,课程中更多地从企业实际运营出发,授课形式可以非常灵活,授课人员也可以聘请企业家,企业家作为创业导师可以更真实、直观地呈现创新创业的课程内容。

在创新创业教育基础上,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将前期培养的意识付诸实施,以最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工商管理专业学科竞赛体系运行保障

为了保证创新创业竞赛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有一系列运行保障,包括人力保障、制度保障、资源保障和经费保障等。

人力保障。学科竞赛的结果往往受到指导教师指导情况的影响,拥有指导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指导教师队伍是提高学科竞赛活动质量的重要保障。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师生比例较低,教师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在现有专任教师的基础上,着力培养教师指导工作的熟练程度,以提高指导效率;同时,鼓励教师定期走进企业参加企业的培训,拓展其创新创业思维,鼓励教师定期走进其他高校,观摩学习其他高校的学科竞赛体系,拓宽创新创业教育视野。

篇3

关键词:产教融合;通专融合;通专结合;协同教学;导师制

作者简介:石芬芳(1970-),女,湖北红安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职教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理论;卢洪胜(1965-),男,湖北仙桃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药剂工程、机械制造;尹矗1977-),女,湖北武汉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生物技术、职业教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09-0022-04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和现代产业的转型升级,职业与岗位的半衰期日渐缩短,单一职业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不利于劳动者获得可迁移的岗位能力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应对新型职业环境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人才培养改革既要加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1],也要通过课程和教学实践,将通用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创造性建立了“普适-定向”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创建了与之相匹配的通专融合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机制。

一、研究基础

(一)理论基础

通专结合的教育思想,实际上是对教育本质价值尊重及对职业教育活动规范的回归。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实施“通专结合”就是通过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科学处理,寻求二者的均衡点与结合点[2],共同完成对高职学生的“做人”与“做事”的指标和内容[3]。与学术教育不同的是,职业教育本质的逻辑起点是工作体系[4],大量职业教育通识课程与工作过程相联,因此,在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需要将通用能力训练融入专业课程之中,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在高职院校的课程实施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让学生深切体会通用能力与未来职业的联系,同时淡化学生对通识课程学习的负面情绪,有效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二)实践基础――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为例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2007年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示范性专业建设期间,该专业根据行业背景和企业需求建立了“双元耦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双元耦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当时顺应了生物制药产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要求。随着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如微生物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等不同领域的拓宽,相应的人才培养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为了对接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多领域需求,该专业从2012年开始推行“普适-定向”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及与之相匹配的课程实施方案。

二、问题提出

“普适-定向”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较“双元耦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显现出较为宽泛的适应面,且在目标层面更全面地涵盖了该专业领域通用知识、能力与专业知识、能力的内容要求,但在实施与操作层面很难找准通识与专业课程的均衡点与结合点。

(一)课程结构设计不科学,教学计划中存在“通”“专”分离

现行的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基本延续了示范性建设期间以学习领域课程为重点的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四大板块。方案本身在目标层面充分体现通专结合的理念思想,按要求培养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所需的通识知识与通用能力、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以及专业拓展能力,但四大课程板块在教学计划的设计中拼盘叠加,存在“通”“专”阶段性失衡的现象。

据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显示,通识教育课程分为通识课程和通识教育活动两个板块,占整体课程计划的40.5%,可见通识教育结构比例并不算小,但二者仅仅是板块拼接,通识课程门类还是属于学科类体系课程,通识教育活动与通识课程内容是否存在重合叠加尚有待进一步论证,但至少二者在形式和内容上还有很大的合并精简空间。在教学计划安排中也有“通”“专”分离的倾向,统计显示,该专业学生三年开设通识课程总共17门,其中第一期开设8门,而第五学期只设1门,第六学期开设门数为零(见表1)。

(二)功利化的价值观、学科化教育方法弱化学生通用能力培养

通用能力是所有职业共同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是高职通识教育的主要目标。由于受职业教育目的功利化、课程内容学问化影响[5],使教学实施出现盲目性,出现片面强调专业技能培养的“专业至上”倾向,职业教育几乎窄化为一种就业教育或技术技能训练,导致学生通用能力薄弱、工作适应面窄、职业变迁适应能力不强。根据笔者对40多所高职院校的访谈调研,问题的直接根源是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的学科化通识课程内容和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所致。

(三)通用能力培养时空受到课程结构及教学模式的限制和挤压

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挤压了通识课程比例。通常是将通用能力培养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并借助一个“完整的行动”计划完成实施[6],由于受到班级规模、时间、资源、组织形式及刚性专业教学任务限制,大量“完整的行动”计划只能瘦身,通专结合教育最后只流于形式和过程,学生通用能力训练被弱化。

因此,在通专结合教育理念基础上,探索适应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能将通识与专业教育相互融通的教育方法和实现路径,并建立配套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才能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通专融合课程的开发实施与教学改革

(一)以通专融合为理念开发实施通专融合课程

通专融合课程是通专结合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深化。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通专融合课程体系既可以表现为整体形式上的组合,也可以表现为局部阶段的相互融通,并在总体上以通识课程、专业课程、通专融合课程三种形式呈现。在“普适-定向”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通专融合类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思路是:依据产业、行业的生产一线的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开发通识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内容;通过协同教学模式、全程导师制实施通专融合课程,并在开放性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下,强化普适性的通用能力培养;通过差异化人才培养机制定向培养学生对特定行业或企业的岗位适应能力。

(二)借鉴活动课程理论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教育家杜威认为:技术活动是一种探究活动,必须遵循探究的逻辑,进而提出了思维五步法,即面对疑难情境、确定困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假设、推断能够解决问题的假设、用行动检验假设[5]。这对于职业教育教学的启示是:教学的起点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推理能力,将通用能力培养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开设以通识知识综合实践为目的的必修课;重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开发设计综合实践课程(目的、形式、内容、评价方案);使实践活动课程化。这种通专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可避免单一活动课的盲目性、随意性,又可扬其趣味性、竞争性,有效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根据专业领域主题实施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

通专融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专业领域的某个主题为切入点,组织开展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学生根据兴趣选择专业领域的主题,在教师指导下展开探究性学习、社会调查、撰写报告、演讲及活动策划等活动,从而锻炼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信息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既是通识教育课程的综合性实践环节,也是深化专业知识学习的课外活动。在组织形式上,通专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班级课堂教学与小组考核评价相结合,是单体效应与整体效应的有机统一。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内容一体化,使教学时间和空间更具开放性。

(四)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推行协同教学模式

通专融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多门课程相关,涉及内容宽泛,时间跨度大;加之教师个人知识结构、精力和时间有限,需要多学科背景的专兼结合教师团队,采取协同教学模式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及考核评价是最好的选择。

这种协同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将在以下教学环节得到具体体现:综合实践性活动课程教学的时间跨度涵盖了与活动相关的所有课程,因此,按活动逻辑构建通识教育课程关系和课程教学计划,既是学生进行实践训练的需要,也是多科目教学过程协同的前提条件;通识课程主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涉及到的相关活动内容进行专题教学与指导,实现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协同;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使主讲教师能够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外指导,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协同;各相关课程主讲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考核评价,并将学生的活动课成绩纳入分科课程的考核,实现考核评价的协同。

四、通专融合的教学管理机制创新

(一)组建校企共同参与、通专结合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树立高职通专结合的教育观,组建校企共同参与、通专结合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生产一线的岗位职业能力需求调研为依据,开发并调整专业课程体系,为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的“普适性”提供基本保障;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提供理论指导和管理咨询。

(二)针对差异化定向培养实施柔性化教学管理

在校企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中,由企业实施定向培训。不同企业实施定向培训的规模、内容、起止时间与周期具有多样性。通过校企协议、柔性化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班级快速重组机制、网络自主学习资源共享、成立订单班教学管理工作小组等措施,在保障校企两种学习情境快速转换和有序衔接的同时,支持双方各自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推进全程导师制模式,推动成立专业性学生社团

“普适性”原则下,鼓励综合能力强、有技术专长的教师制订“全程导师制人才培养方案”,师生之间通过双向选择而行成“导学”关系。导师通过“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专长,并推动成立专业性的学生社团。社团组织开展各种专业性的兴趣小组活动,社团成员可在活动中锻炼通用能力、深化专业知识与技能,并培育兴趣和专长。

(四)建立健全的开放性实践教学管理机制

长期以来,教学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由于计划刚性以及教学资源不足,使内容选择和专长发展受到局限。建立开放性的实践教学组织管理机制,使学生能根据自身个性与专长发展目标,灵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组织形式及学习时间和地点。这种开放性机制所产生的“分流”效果,也在客观上消解了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难题。

(五)通过技术与服务项目、学分奖励促进通专深度融合

通过制度约束和学分奖励,鼓励学生参与各项由教师主持的技术开发与服务项目。于企业而言,学校可为企业提供人才储备和技术开发应用等服务;于学校而言,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专业教育能力、教育实践能力等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得到充分培训;同时,依托校企合作组建的研发基地,吸纳学生参与研发,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技术思维,又强化其技术专长训练。

五、实践成效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自2012年全面实施“普适-定向”人才培养模式及通专融合课程教学改革以来,主要取得以下成效:

(一)调整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结构和职责

将通识课程教学及通用能力培养纳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职责之内;新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由企业技术管理人员5人、学校专业课教师3人、通识课程教师1人组成。

(二)重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在通专结合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学院组织开发了《探究性学习报告与演讲》活动课程,并将其列入通识教育的必修课,全面实施协同教学模式。2011级学生从2013年9月-2014年5月,分别围绕资源与环保、新产品、新技术与新工艺等主题,在教师指导下,展开探究性学习、撰写演讲报告,并依次在小组、班级、年级进行演讲。

(三)全程推行导师制模式

自2013年9月至今,学院14名教师分别制定了专门培养方案,并结成9个“导学”小组,全程培养学生54名,占当年新生总数(338名)的16%。成立生物科技协会,会员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共有54名;将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纳入教师的年度育人考核范畴,提高教师积极性。在教师指导开展的活动项目有中药性状鉴别、乳酸菌饮料制作、水体污染监测与治理等6项。

(四)全面推行毕业设计开放性管理机制

从2013年起,开始实施毕业设计开放性管理机制,从学生在校第四学期中段开始一直延续到第六学期,学院通过实习企业、其它企业、学生自荐企业、技术服务项目、专业指导教师等多种途径征集毕业设计课题123项,其中企业来源选题共91项,占比74%,学生自荐和专业教师提供的共占比26%,以此路径,将学生的专业发展、毕业设计与企业技术服务、人力资源需求实现了有机结合。

(五)依托技术开发与服务项目实现了产教深度融合

2012年至今,学院依托12个横向技术服务项目,先后吸收32名学生参与;依托与武汉创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合作组建的餐厨废弃物全利用循环研究中心、与青岛旭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作组建的生物能源研发中心、与武汉蓝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合作组建的环保检测技术服务中心,以每批3-4个月轮换进驻的方式,先后吸纳36人参与定向研发。

六、结语

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核心基础。通过7年的课程改革和管理创新,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规模与质量稳步提升:2012-2013年度,学院与12家企业签订了人才合作培养协议,订单人数达到238人,占毕业生总数的66.8%。这些理论创新和教育实践,期望为其它高职、特别是生物类型的专业建设及课程开展,提供可参考的借鉴和建议。

参考文献:

[1]胡丽霞.职业教育产教依存发展:内涵与测量[J].成人教育,2013(21):18.

[2]孙长远.通专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J].职教论坛,2013(16):53.

[3]杨叔子,余东升.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7(6):6.

[4]徐国庆.工作体系视野中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7(1):9.

篇4

1.1打造科技创新实施主体

(1)建立分层次的科技创新实施主体结合某供电局实际情况和主营业务,分三个层面建立“1+3+N”科技创新实施主体。具体涵义如下。“1”指试验研究所,定位第一层面,逐步建设为局的技术研究中心。“3”—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计量中心、信息中心,定位第二层面,建设为分业务领域的技术支持中心。“N”—输、变、配、营运行等其他直属单位,定位第三层面。主要开展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集成、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工程落点实施、职工技术创新等,满足日常生产经营需要,相当数量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探索打破专业界限,形成科研“大兵团”集中作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不断发展,专业技术分工的细入,综合运用各个学科,传统的以个人和小集体为单位的研究模式不能适应科技革新带来的变革,需要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模式进行改革。

(1)探索建立跨部门、跨专业联合攻关工作机制,促进了不同部门和专业的技能人才形成合力攻克技术难关。一是成立跨部门跨专业人才库,结合局部门专业设置、核心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在聘技术技能专家等成立跨部门跨专业人才库。二是以专家工作室为依托,组建联合攻关团队。三是通过建立宽松、自由的学术气氛吸引优秀的科研人才,培育原始性创新,最终引导科研人员实现科学研究上的重大突破。

(2)依托重点科技项目组建联合攻关团队[2]。对于科技项目,要求项目组成员,主要完成人必须有非项目承担部门、非项目负责人专业的人员(即联合攻关人员)。有效解决了科技项目规模小、课题孤立,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问题,提高了科技人员的项目参与程度,使核心科技掌握在本企业人员手中。

1.2注重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1)举办科技业务管理培训班,加强对科技管理和项目实施人员经费预算、项目管理、成果管理等业务培训,提升其科研管理能力。

(2)鼓励和引导技术人员深度参与科研项目实施,如在合作项目中技术人员主导项目技术路线和示范应用,深度参与技术攻关和试验调试,锻炼提升技术人员科技创新能力。

(3)优化技术技能专家的选聘机制,加大技术技能专家的培养力度,建设专家工作室,强化在聘技术技能专家的管理。

(4)以项目合作、技术交流等形式,探索与科研院所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交流。如同科研院所深化战略合作关系,双方互派技术专家开展人才交流。

1.3加强内部科技创新基础管理(1)编制科技创新评价指标,推进科技创新工作量化评价和有效激励,指导各部门查找科技创新工作短板,提升科技创新能力[3]。(2)完善科技管理流程,形成闭环管理体系。在科技管理中坚持“制度化”和“体系化”的管理方式,将涉及科技管理的各项工作流程、工作标准经过梳理后,形成《科技项目管理指引》,加强科技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益化,建立项目立项——项目实施——过程管理——项目验收——应用评价——成果应用——应用总结——项目立项,形成系统化闭环管理。(3)注重科技成果的评价管理和应用转化一是收集和梳理优秀科技成果,形成优秀成果目录。对科技成果进行统计分析,为企业业务支持和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二是编写成果推广应用分析报告,回顾成果应用效果,形成管理闭环。三是探索专利等知识产权转让、转化的工作机制,发挥成果效益。

1.4建立全方位的科技情报支撑体系

近两年来,逐步建立了电力情报专刊、微信、微博、网站、技术论坛等分层次、一体化的科技情报管理体系。成立科技情报工作组,广泛收集国内外各类科技期刊、杂志、报纸、网站信息,通过筛选和提炼,定期《电力科技情报》,建立微博、微信公众号,提供更加便捷的情报查询、、交流平台。拓宽了技术人员工作视野,支撑业务决策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2管理成效

2.1供电可靠性稳步提升

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基于安全生产实际需求,能够起到引导解决生产问题的作用,项目的管理的闭环,推动了所有项目成果应用于解决生产中的安全问题和供电可靠性问题,从侧面促进了供电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供电可靠性水平的提升。

2.2科技人才培养成果丰硕

全局中高级技术人才比例在全省地市级供电局中名列前茅,形成了由普通技术人员、高级技术人员、技术专家、领军人物组成的人才梯队,为今后的科技创新工作提供重要智力支持。

2.3全面支撑各类生产经营业务

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中科技项目全面涵盖生产、营销、基建、财务、信息化、物流等各专业领域范围,对设备管理、状态监测、资产全生命周期等管理业务起到了有效的支撑作用。

3结论

篇5

一、科技创新视角下企业财会管理的挑战与影响

(一)科技创新对企业财会管理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动企业的财会管理模式发生变革,信息技术在财会管理中的应用,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压力,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为财会管理工作提供巨大便利[1]。科学技术在企业财会管理中的应用,实现了自动化与智能化办公,管理层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与员工进行交流,方便对人员的管理。科学技术,帮助企业实现资源共享,对新的财会管理方面的信息,能够及时的进行获取。科技创新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较大影响,其改变企业的财会管理模式,运用高科技进行财会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财会管理效率。

(二)科技创新给企业财会管理带来的挑战

科技创新在给企业财会管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给其带来挑战。科技创新给财会管理带来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挑战。企业可以通过电子平台与交易方进行合作,双方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询价、谈判、交易、付款等。企业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商品展示,或材料进行询价、选择、订购等。一系列电子平台的交易,需要财会管理部门对支付体系进行更新,建立更完整的资金管理制度,确保网络交易的安全。财会管理人员,需要足够了解电子商务,并且懂得网络交易知识,才能做好企业财会管理工作。2、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制度的完善,企业财会制度也需要进行完善,从而去跟随时代的脚步,满足市场的需求。财会制度的完善,需要财会管理人员,针对时代的特点,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去构建适合的财会管理制度。

二、科技创新视角下企业财会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财会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企业普遍存在,财会管理体系不完整的现象。企业的财会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够全面,管理方式单一,导致财会管理水平较低。不完善的财会管理制度,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无法适应高科技技术的应用,不利于企业的未来发展。企业普遍将经济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对于财会管理相对疏松,使得财会管理容易出现漏洞,部门间协调性较差,容易诱发重大问题。企业的财会管理体系不完整,使得财会管理无法发挥效用,影响企业对成本的控制,增加未来决策的风险性。

(二)企业财会管理模式、观念落后

我国的企业财会管理模式落后,较多企业仍然采取?魍车牟苹峁芾砟J剑?使得科学技术无法在企业中充分发挥作用。社会的发展,市场机制的变化,导致企业发展多元化,财会管理部门的工作也变得复杂,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工作的需求,反而会产生不利影响。传统的管理模式,使得企业无法适应信息化管理,无法解决财会工作中的难题。企业财会管理人员的观念落后,未树立先进的财会管理理念,导致财会管理工作与时代脱轨,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科技创新视角下企业财会管理创新对策

(一)创新财会管理方法

科技创新视角下,提高企业的财会管理水平,需要创新管理方法。根据市场行情与国家政策,依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的财会管理方法,创新财会管理理念,从而去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创新财会管理方法,将科学技术与管理制度相结合,建立适用于科学技术办公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建立管理核心价值体系,利用电子设备进行财会工作,充分利用电子设备解决财会工作中的重大难题。不仅能够提高工作质量,还能帮助工作人员减轻负担。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市场分析与财会运算的精准度。创新管理方法,构建符合科学技术应用的财会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提高财会管理工作的质量,确保财会数据的准确性。

(二)创新财会管理网络化与信息化

科技创新视角下,企业的财会管理,需要进行网络化与信息化创新。企业财会管理信息化创新,管理人员可以采取有简单到复杂的方式,将财会管理工作的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等,分类进行创新,依次建立符合信息化标准的财会管理制度。财会管理信息化,需要制订整体的架构,在分部进行实施,有机的将各个子系统进行联合,从而实现财会系统的信息化管理。企业财会管理的网络化创新,能够通过网络系统,对财会工作进行监督。将传统的静态财会管理模式,转变为动态的实时监控,提高监管力度,降低误差出现的频率,提高工作质量,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科技创新背景下,企业可以利用电子技术网络平台,实现企业管理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提高财会工作的准确度,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利的依据。

篇6

1.实际生产过程中缺乏将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行动城郊煤矿作为煤矿企业中的佼佼者,领导和员工实际上都已经意识到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为了适应和解决煤矿实际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煤矿企业已经将科学创新管理应用到煤矿生产中,包括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合作,从中引进了许多先进的科学理论和技术。但是对于所引进的科技成果很多并没有被充分的利用起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缺乏将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行动。除此之外,矿井在进行生产的同时也努力的结合自身的实际需要,研发出许多新的科技成果。因此,将所引进的技术和自主研发成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转化为生产力,使之更有效地服务于矿井生产也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2.员工中缺乏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后续培训近年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推进,企业之间也包括煤矿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竞争中尤其是科技因素即科技人才之间的竞争已经成为所有企业竞争的重点问题,因此,即使已经成为煤矿行业的佼佼者,城郊煤矿还是必须要重视对科技人才进行培养的问题,这是十分必要而且紧迫的。

3.不重视对科技资料的管理,管理方法存在不合理之处科技资料是企业得以继续发展的重要科学技术资源,其承载着企业引进和研发的科技成果,在煤矿企业进行实际生产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和作用。然而,当前对于煤矿科技资料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科技资料的管理工作较缺乏,管理方法也存在不合理之处。人员的调整、调动使得之前的原始资料不能很好的保留和完善的保存。

二、科技创新管在煤矿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1.建立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长远计划和规划对于每一个煤矿企业来说,只有建立起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长远计划和规划,才能更好地将科技应用于煤矿矿井的生产,促进煤矿生产的发展和进步。因此,煤矿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生产技艺、设备水平和实际生产状况,制定出煤矿矿井的长期计划和规划,并与之相对应地制订短期的安排,才能促进煤矿的科技发展。只有制定出以科技创新管理为基础的长远规划,才能使企业得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跻身为一流的煤矿企业。

2.建立员工激励的机制,成立专门资金科技创新管理需要激励机制的作用,因此,煤矿还应该建立专门用于奖励科技创新的资金,并制定完善的奖励制度,对企业中有价值的优秀的科技创新进行奖励。在奖励制度中,不仅要对具有专业性的专门技术人员进行科技创新的奖励,还应该要鼓励整个企业的工作人员开展创新活动。这样,就能使企业中营造出科技创新的气氛,提升煤矿矿井的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从而能够改善公司的煤矿生产,促进公司经济效益的提高。

3.引进先进设备、新技术和新工艺对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引进之后,能够极大地促进煤矿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矿井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系数,促进矿井生产的发展。

4.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煤矿企业还应适时地开展适应现代化科技创新管理的培训课程,引进现代煤矿产业的先进技术和科技创新管理方法,建立起多元化的科技创新培训体系,不断地提高公司员工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专业性的技术人才。公司在不断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中要重视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尤其是矿井生产中的一线人员,只有不断地提高一线人员的素质,提升他们的科技水平,才能在矿井生产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将其排除。

5.规范科技资料管理,建立科学管理体系煤矿应提高对科技资料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员工对科技资料进行管理的意识,将科技资料的归档工作纳入到企业的各项工作计划当中。同时要建立起科技资料的科学管理体系,改变以往传统的科技资料的管理方式,加快科技资料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促进科技资料更有效地为具体生产服务。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浙江省;中小型纺织业;员工流失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03

一、浙江省纺织企业劳动力供求现状

(一)浙江省纺织企业劳动力供给现状

目前浙江省大多数企业仍然处于发展期,而且99%以上的浙江企业是中小型企业,占就业岗位80%以上。据统计,2014年,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40841个,总从业人员年平均数人数达7227800人。如表1.1所示,2014年浙江省纺织业规模以上企业数有7733个,占浙江省制造业企业数的18.93%,纺织业从业人数年平均数为1388600人,占浙江制造业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数的19.21%。由此可见,浙江省纺织企业同比其他行业,数量多,从业人数多,是主要的就业岗位提供者,是关乎浙江发展的重要产业。

(二)浙江省纺织企业劳动力需求现状

求人倍率是指劳动力市场的岗位数(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之比,是衡量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重要指标,如果求人倍率小于1,则说明劳动力供不应求,反之则说明劳动力供过于求。如图1.1所示,2010年到2015年,浙江省劳动力求人倍率在1以上,说明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所提供的岗位数多于求职人数,虽然从2010年开始,求人倍率在逐年下降,供过于求局势有所缓和,但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依然突出。纺织业在制造业的企业数所占比重较大,而制造业的劳动力需求超过了45%,由此可见,纺织业所需的劳动力是远远超过劳动力市场所提供的。

(三)浙江省中小型纺织企业员工流失现状

随着浙江省的发展,各纺织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员工流失情况。一方面是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劳动力逐年缩减。另一方面是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外来务工人员减少,使本省劳动力流向其他省市,以及在创新创业热潮下,各行业队伍不断壮大,职业选择方式和种类不断增多,使纺织业劳动力流向其他行业。如图1.2所示,2011年到2015年,主要劳动力年龄阶段15-64岁的比重在逐年下降,2011年与2015年相比,下降了1.77%;65岁以上人群在逐年增加,2011年与2015年相比,上升了1.65%;0-14岁人群所占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2015年与2011年相比,增长了0.12%。由此可见,随着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现象突出,劳动力逐年下降,而浙江省中小型纺织企业队伍又在不断壮大,所需的劳动力将更多,纺织业员工却在相应减少,且员工流动性较大、稳定性较差,导致员工流失现象严重。

如图1.3所示,2012年至2016年上半年,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和高中文化水平的浙江省纺织业求职人员所占比重较大,在2013年到2014年,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求职人员有所增加,高中文化水平求职人员有所减少,2014年之后高中文化水平求职人员比重低于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求职人员。这些高学历求职人员想法多,面对纺织这一单调的行业,往往觉得无法体现自己的价值,特别是在中小型纺织企业。在进入该行业后,与学历在高中以下的求职人员相比,高学历求职人员无法忍受如此枯燥却难以晋升的工作,往往选择自行创业或转入发展前景较好的行业。

从员工角度看,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目标,另一方面加大失业风险,不利于工作经验的积累和社会关系的建立。从企业角度看,一方面给企业注入新活力,增强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影响企业长久发展,造各类成本的增加,甚至造成企业生产停顿。

二、浙江省中小型纺织企业员工流失因素分析

如表2.1所示,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对浙江省中小型纺织企业员工流失影响因素发放了300份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员工个人情况、企业内部因素以及外部因素等,回收247份问卷,回收率为82.3%。经过数据整理与统计,可以得出员工流失因素所占的比重不同,因企业缺乏科学管理体系导致员工流失的占57.8%,因薪酬制度不完善导致的占19.2%,因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健全的占12.7%,因员工就业机会增多的占10.3%。所以大多数员工流失的主要因素还是与管理不当有关。

(一)缺乏科学管理体系,内部管理不规范

据调查数据显示,57.8%%的员工认为自身所在的中小型纺织家族式企业缺乏科学管理体系,企业主一手掌权,在管理上一般以个人经验为主导,来决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许多企业主都是雇佣自家人,抛弃“千里马”,才造成了企业人才损失。除此之外,在建设企业文化时,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在大多数中小型纺织企业里没有得到好的体现,利益总是被摆在首位,管理制度大多是在压制员工,对企业自身产生没有约束作用,造成员工产生“叛逆”心理,企业难以长久发展。

(二)薪酬制度不完善,工资分配不均匀

大多数浙江省中小型纺织企业在薪酬制度上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薪酬结构单一,缺乏科学的考核体系,缺少T工激励等。据调查数据显示,有19.2%的员工认为工资分配不均匀,薪酬的高低是企业主说了算的,工资因人而异,对于亲近者就多分配,对于外来打工者就少分配。这种情况造成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员工满意度与忠诚度自然不高。

(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健全,员工发展空间狭窄

处于发展期的浙江省中小型纺织企业,在员工关系管理上却处于初级阶段,员工与企业几乎都是以薪酬为标准,据调查资料显示,存在12.7%的员工认为自己所在的浙江省中小型纺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健全,有些甚至未设立独立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往往一人管多个部门,没时间与员工沟通,在绩效考核和人员规划上都没有专业的培训。所以员工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会离开所在企业,选择利于自身发展的企业。

(四)劳动力市场竞争加剧,员工就业机会增多

目前,浙江省劳动力市场竞争加剧,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据调查结果显示,10.3%的员工表示与现在所在企业相比,会选择薪酬待遇更高、发展前景更好的企业。浙江省纺织业员工跳槽频率加快,48.9%的员工表示一年要跳槽四次,33.9%的员工表示一年跳槽一到两次,17.2 %的员工表示一年内不会跳槽。因跳槽频率的加快,员工工作周期缩短情况严重,工作半年到一年的员工占56.7%,工作一年到三年的占31.9%,工作三年以上只占11.4%。所以各中小型纺织企业通过提高薪酬等方式来吸引人才,并不能减缓员工流失,反而更易造成企业员工流失,形成恶性循环,企业加薪――留住员工――其他企业薪酬更高――员工流失――企业再加薪――招到员工。

三、浙江省中小型纺织企业员工流失应对措施

(一)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完善企业内部管理

浙江省中小型纺织企业要想建立科学管理w系就要抓住源头――企业管理层,一方面企业管理层,应摒弃经验管理,不断学习提升管理水平,适当听取员工意见,建立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在雇佣劳动力上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员工而不是亲属,做到帮理不帮亲,约束员工的同时也给其公平感,对企业自身也要进行约束,另一方面要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做到以人为本,关注利益的同时也要关注给企业带来利益的员工的发展,增强员工归属感。

(二)建立阶梯式薪酬制度,完善员工激励体系

建立阶梯式薪酬制度,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公平分配员工工资。员工激励体系的运用在中小型纺织企业很少见,一般来说企业主只是通过提高工资来激励员工,但这种方式在当代社会并不十分有效。现如今,员工激励体系不单单是工资的增加、各种奖励等方式,完善员工激励体系一方面要增加员工奖励方式多样化,不仅是在工资福利上增加,适当授权和关爱都能对员工形成激励,另一方面要深度了解员工,对不同员工选择不同的激励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三)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扩大员工发展空间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保证员工稳定性的关键,浙江省中小型纺织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这一块投入较少,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首先要对各部门进行明确分工,建立独立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和考核体系,扩大员工发展空间,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这就好比一个游戏,游戏定期出新的产品,那么玩家就会不断被吸引,而不会去选择新的游戏。在这之后,在员工关系管理上要加强,适当与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员工需求,提高员工满意度,增强员工对企业发展信心。

(四)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浙江省中小型纺织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需求量大,想解决员工流失问题就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想实现转型升级,就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一是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积极寻求政府、银行等单位的支持,为企业实现科技创新提供资金保障,二是通过提高员工技术知识和创新能力或与高校合作,建设创新人才队伍,三是企业要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减少劳动力需求。

四、结论

目前,浙江省中小型纺织企业主普遍存在着素质偏低的问题。因当时社会教育的不健全,这批早期企业主大都未受过高等教育,除了善于把握商机之外,在经营企业上并没有一套企业管理体系,单凭个人经验发展企业,缺少组织能力,对于诸如企业文化、科学管理结构、规范化程序化管理的概念了解得少之又少,且不善于利用员工的智慧和热情去经营企业,导致员工流失现象加重。

为解决浙江省中小纺织企业员工流失问题,一方面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来优化工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要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加强科技创新和企业文化建设,改善员工工作生活环境,利用好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把握“以人为本”,在招工时,多注意员工素质,综合企业发展选择员工,对待正式员工,要适当沟通,真诚待人,关注员工业绩的同时也关注员工生活,公平对待每一位员工,做到责罚一致,让企业内部员工之间产生良性竞争,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员工流失,减少企业损失,推动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丹丹.我国中小企业人员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河南大学商学院,2016.

[2]吴倩,殷建平.如何控制中小企业员工过高流失[J].江苏商论,2016.

[3]陈超.纺织企业中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及运用[J].纺织科学研究,2016.

篇8

一、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技术质量保证体系

今年初,针对公司生产经营实际,对公司《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和《科技创新方案》进行了修订、完善,并提交公司职代会讨论通过。明确了外部项目经理和内部分公司经理为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确定了充实完善现有路基、路面、大中型桥梁、城市给排水、路灯照明施工技术和拓宽发展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方案;同时,制定了外部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办法和××年公司技术质量管理工作要点;修改了公司管理体系文件,明确了职责,落实了责任。外部工程项目部均设置了项目总工,内部工程建立了技术质量组织机构。一年来各级管理人员都能履行其职责,并认真执行公司技术质量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和规定。

二、不断增强为用户提供满意服务的质量意识,树品牌工程

为提高公司的施工信誉,树立公司形象,年初针对去年“庆五路”质量问题,在全公司范围内展开了“质量大讨论”,取得了显著效果。特别是第四分公司,他们结合实际分析影响摊铺质量的多种原因,制定相应措施,提出了底层达不到要求不摊铺;人、机、设备不符合要求不摊铺;油砂质量不合格不摊铺的“三不摊铺”原则,使今年的摊铺质量明显好于往年。为达到用户满意,征求业主的意见,了解用户的需求,三月份公司对在保修期内的项工程进行了质量回访,对项存在不同性质质量问题的工程,逐一分析原因,制定措施,落实整改时间和责任人,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好评。今年在位于采油七厂厂区的民意路工程施工中,由于该工程投资不足,设计标准较低,为了达到用户满意,重塑公司在七厂的形象,公司党政领导亲临现场召开现场办公会研究方案,并确定了该工程宁愿一分钱不赚,也要保证质量,达到用户满意的宗旨。公司技术质量部协同施工单位二、四分公司技术人员反复测量计算,并针对工程的每个部位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该工程最终受到了七厂领导及居民的高度评价,并给公司写来了表扬信,又给四分公司追加了余万元的摊铺任务。在乘二广场、创业广场的施工中,由于设计存在有与事实不符或没有设计方案的情况,施工单位一、二、四、六、八分公司出于高度负责的态度,顾全大局,树立了为用户提供满意服务的质量意识,主动与监理和业主沟通,提出我们的方案。为保证质量,不计较给增加工程量的多与少,精心施工,为保证广场路面排水通畅,六分公司主动增设设计外的雨水口十余处,对业主临时性的要求,一、二分公司积极响应,在工期紧,质量要求高,交叉作业多的情况下,两个广场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了局领导、当地居民以及业主(物业管理公司)的高度赞扬。

三、以技术指导施工,以质量创信誉

以技术指导施工,使多项工程保质保量地完成,在每个工程开工前,项目部均制定了具体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为了使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各项工程分别召开了施工方案汇报研究会,结合人力、设备、材料、技术等实际,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以技术指导施工,加大技术复核力度。特别是在乘二广场、创业广场的施工中,由于该工程的特点:分部、分项工程杂,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交叉作业多,专业种类复杂,广场面积大,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施工工法和质量内控标准,优化队伍,对操作人员认真详细地进行技术交底并落实责任。在广场砖铺装时,由于开始经验不足,技术掌握不熟练,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部位曾多次返工推倒从来,为此,加大了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力度,在创业广场配置人,进行广场砖的铺装指导和质量监督。对喷泉、雕塑施工,采取了供料负责安装的方法,控制了各类装饰材料的质量和安装质量,并加大对其技术复核,设专人负责取得了较好效果。今年~月份雨季施工中,针对今年雨季时间长,后期西一路、东一路、小ⅠⅡ区道路等工程土方量大的实际,在土方路基施工中,优化施工方案,以技术指导施工,合理组织,抢晴天战雨天,对填筑土方含水量大的局限,采取了浆翻拌晾晒,局部加白灰和分级施工等技术措施。对后期二灰碎石施工,两层结构养生期过长,影响摊铺的情况,采取了两层同时施工,一次养生的技术措施,缩短了养生周期,为摊铺争取了时间。为了保证后期低温摊铺的质量,从技术上调整了油石比和油砂的出场温度等措施,并对后期摊铺倒排计划,界定了最后摊铺时间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使今年的各项工程均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

四、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施工项目严格考核

今年公司实行每月一次对内部施工项目的考核,根据检查结果出一期《工程质量通报》。狠抓重点工程、特别是工程的关键工序等重要环节的施工,加强自检和工序交接检查。主要手段有:)对每项工程均设立“样板段”,严格执行样板起步制度,施工季节每月组织一次质量大检查,下发一期质量通报,适时召开质量优劣现场会;)每项工程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结合工程实际确定关键工序和重要环节,对关键工序制定单独的施工方案,包括人、机、料、法等方面的措施;)自检报验合格的工程如再发现质量问题,处罚检验人员等,工程质量的考核工作依据公司《绩效考核办法》、《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和《工程质量管理细则》执行。

五、持续改进管理体系,认真抓好体系运行工作

根据公司管理、施工的实际,经过一年多的体系运行,公司于××年对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中不符合条款进行了修改。共修改了个程序文件的个条款,新制定各项管理办法、规定项,明确规定了有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活动的具体要求、操作步骤和处理方法。通过此次修改使程序文件的符合性、操作性进一步提高,既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又符合标准的要求。

公司自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行以来,机关各相关职版权所有能部室始终坚持深入到基层进行宣贯指导,为管理体系的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各有关部门、分公司认真贯彻管理方针、严格执行体系文件和各项规定,严格遵守国家、行业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技术性标准,保证了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今年月~日,公司组成内审组,对机关个部室、各分公司(项目部)进行了内审,共发现了个不符合项。其中机关各职能部门共查出不符合项项;一到八分公司不符合项计项,其它基层单位不符合项合计项。对以上项不符合均给所在单位或部门下达了《不符合项报告》,各相关部室、分公司针对不符合项产生的原因,积极采取纠正措施,并已于月跟踪整改完毕。通过内审提高了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达到了持续改进的目的。

××年月日,公司召开了管理体系管理评审会议,此次会议评审内容包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适宜性;质量、安全所执行法律、法规的符合性;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及今后的改进措施。各相关部室针对评审内容,结合本部门管理体系运行实际进行了汇报发言,管理者代表赵文江对××年公司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汇报。

篇9

[关键词]产品质量认证ISO认证制度

一、产品质量认证的含义

产品质量认证也称产品认证,国际上称合格认证。根据199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产品质量认证是依据产品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经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的活动。ISO的定义是: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证实某一产品或服务符合特定标准或其他技术规范的活动。产品认证分为强制认证和自愿认证两种。一般来说,对有关人身安全、健康和其他法律法规有特殊规定者为强制性认证,即“以法制强制执行的认证制度”。其他产品实行自愿认证制度。推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对符合认证标准的产品颁发认证标志,便于消费者识别,也有利于提高经认证合格的企业和产品的市场信誉,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以激励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同时,由作为第三方的认证机构对产品质量进行认证,已成为许多国家保证产品质量的一种普遍做法。经过质量认证的产品可以方便地进入国际市场,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

二、产品质量认证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回顾几年前, IS09000质量标准刚刚开始在中国推行的时候,大家对认证工作认识不统一 ,有个别人认为:“我们的市场在国内,花费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去搞认证不值得。”,“IS09000标准不符合中国国情,推行这一标准的人,目的在于‘用洋标准套中国的钱’。”好在时间做出了公正的裁判。蓦然回首,我们不难发现,认证工作在中国已经走过了二十几个年头了,认证工作在各行各业都开花结果,从制造加工业到服务业都有了长足发展,基础工业、建筑、建材工业、电子工业的认证到宾馆、学校、出版社等事业单位的认证,大家都已慢慢接受了,认证这一新鲜事物已经融入老百姓的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中。

通过认证,企业产品质量在出厂前有了保障,在市场营销、对外投标、签订合同、扩大出口、吸引外资等方面显现出明显的优势。通过认证,众多企业成功打破了一些国家的贸易技术壁垒,在国际市场上扬眉吐气。如欧盟明确规定,进入欧盟的产品厂商,必须取得ISO9000认证证书。国家认监委成立后,更是把认证认可作为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全面加强认证认可工作。我国的认证认可事业取得越来越引人注目的成就。据统计,在强制性产品认证方面,我国已对国内18大类57种产品实施了产品安全认证,发出电工产品安全认证证书7万多份。对47大类188种进口商品实施了安全质量许可证制度,发出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证书12000多份,涉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对10类76种出口商品实施出口质量许可,发出出口质量许可证书7200多份。

三、加强产品质量认证提高产品质量

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

一方面健全企业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在公司的监控下,各生产企业设有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车间设有质量小组,班组设有质量监督员。明确岗位责任,严格执行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另一方面公司健全质量检测体系,公司设质量检测中心,定期或不定期对产品进行抽查。生产企业设有化验室,对原材料、半成品、产品进行监督检验把关,有效的控制各环节的质量不达标问题,同时公司实行质量否决权制度,出现质量问题实行一票否决。杜绝了不合格产品出厂。

2.一丝不苟抓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高标准、严要求,要求各单位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句话听起来已经不再是震耳欲聋的口号,它像是危机中的一种呼吁,或者就是在废墟中为了生存而艰难的爬行,让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感同身受。于是,让客户“满意”就成了质量管理的一种理念。为了实现这个崇高的理想,我们就要像一个裁缝,给企业不断的量体裁衣,缝制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工装”,形成企业的质量文化。

3.通过科技创新,增强企业实力

没有创新的民族必然灭亡,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之本,公司建立以研究所为核心,以各生产厂技术研究室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增强企业发展实力。(1)建立决策与管理系统。科技创新包括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部分内容,而管理创新又是技术创新的灵魂。为保证科技创新决策的科学性与权威性及有效的管理,企业必须建立包含战略管理层和管理操作层两层次结构,决策科学、反应迅速、管理高效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2)建立研究开发系统。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担负着成果转化和短期技术开发的双重任务,是企业研究开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建设与运行情况如何,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产业发展。因此要充分重视这一层次的研发机构的建设,并建立起一支面向市场、反应快捷的开发队伍。

4.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全面加强产品质量认证

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目标,全面加强产品质量认证工作。根据客户需求,组织企业尽快通过相应的产品组织认证。努力为客户提供可靠的质量保障。为满足客户需求,促进产品销售,要以产品质量论证为着力点,加大质量认证工作力度,建立一套即时响应、定期沟通、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促进质量认证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要在各产品部指定产品质量认证工作联系人,广泛收集客户有关产品质量认证的需求,整理形成产品质量认证清单,及时将客户需求转化为产品质量认证的动力。以清单形式统一向相关企业提交客户的论证需求,并将企业的论证结果及时提供给相应客户。

虽然在发展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要看到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机遇,要正确分析把握形势,继续加大改革力度,加大管理力度,加大科技开发力度,继续走质量效益之路,使企业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奉媛: 关于产品质量认证和评价的建议[J]. 管理科学文摘, 1996, (08)

篇10

1 我国矿产资源勘查的现状

1.1 人均资源匮乏

我国地大物博,拥有矿产资源总量也是相当可观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国的人口数量也是极为庞大的,所以矿产资源平均到每个人的话,我国的矿产资源就显得极为紧张了,尤其是从长远来说,我国的人口数量持续增长,而可用的矿产资源却在日益减少,那么在将来的发展中就会面临稀缺资源日益匿乏的局面,所以当下,我们面临的矿产资源的第一大问题就是资源缺少的压力。

1.2 矿产资源的利用率低

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大,但从矿产资源的品质来看就会发现,我国能在开采出来直接利用的矿石却很少,也就是富矿贫乏,富矿少就意味着可以直接用于冶炼和化工使用的矿石稀少。以上所说的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矿产资源的开采方面的不合理现象,大量浪费矿产资源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也体现在贫富矿石的开采不均匀,一味地开采方便利用的富矿,使得在今后的资源开采中只剩余大量的贫矿,而又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使得资源的大量搁置,或者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

1.3 矿产资源的生产水平低下

我国矿产开发的起步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较晚,并且在落后的基础科技水平下,矿产开采设备落后,造成了我国大型矿床数量极少。其次,我国矿物开发中存在着极大的不合理现象,例如;没有合理的开采规划、存在普遍的胡乱开采现象、开采技术的落后使得矿物开采只能以牺牲和浪费矿产为代价。这种不计后果的开采方式留下了诸多开采隐患,使得在今后开采过程中更加困难。

2 我国矿产资源开采中存在的问题

2.1 矿物勘查的基础资金不足

矿物开采属于大型的项目,在开采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资金,并且为了开采出高质量的矿产,必须投人使用高科技的开采设备,此外我国的大多矿产都开采难度较大,这就对地质矿产勘察要求进一步提高,但近几年来,我国对于地质勘查资金投人已经无法满足地质勘查需求,因此造成了我国矿产勘查资料依据不足,给矿产开采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2.2 地质勘测缺乏科技创新

从地质矿产勘查来说,我国的科技水平本身起步较晚和西方发达国家始终存在一定的差距,而我国在地质勘查方面又缺乏先进的科技作为支持,缺乏创新型的人才为地质矿物勘查提供技术和科技供应。从国家层面来说,我国对于地质矿产勘查技术的创新缺乏重视,没有起到倡导创新地质勘查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也没有对该行业进行相应的资金支持,所以,我国的地质勘查科技创新能力低下,进而影响到了我国矿物质的开采质量。

2.3 现存的地质勘查管理体系不够科学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是以计划经济为主的,国家有计划的出资,有计划的进行勘测和管理,这一套管理体系一种沿用至今,但我国当下的经济却是以市场经济为主的所以原来的计划经济下的地质勘查管理体系早就不适应于现有的经济形势,在这种不配套不合理的管理体制下,主要体现在,原有地质勘查单位或个人的融资能力都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3 对于解决我国地质勘查问题的解决策略

3.1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地质勘查本身与自然环境极为密切,在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的新时期,各个国家在维持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自然环境保护,我们虽然倡导利用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也要时刻注意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道路,以此来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

3.2 政府起到服务与监管的双重作用

政府的职责是服务与社会的发展,在地质勘查与管理中政府也应该起到相应的服务与监管的职能,做到收集准确信息,提高外部信息的对称性,以此解决矿产勘查的市场失灵问题。

此外,矿产勘察属于大型项目,对整个国家的经济都有一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外部经济性,也属于一定的公共物品,所以国家应当对矿产勘查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以保证矿产行业的持续发展。

3.3 改革矿产勘查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