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1: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形势;政府;农田水利;项目;风险管理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对农业的关注度明显增加,用于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也不断的加大,然而由于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较为复杂,同时具有系统性、动态性等特征,导致项目建设时存在较大的风险,而这些风险管理却比较薄弱,导致由于风险管理不善所导致的损失巨大,政府“公信力”降低,并且不利于农村水利建设事业的科学发展。
1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中的问题
1.1忽视风险管理,管理意识淡薄
政府在对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进行建设时,往往投入较大的资金与人力,然而却经常忽视项目的风险管理。部分管理人员甚至对风险管理毫无概念,更不用说去真正的实施管理。部分水利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中,也缺乏项目风险控制与分析的具体内容。项目建设与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当资金较为紧张时,大部分的项目建设与管理者不愿意将资金投入放在风险管理上,以至于水利建设出现各种问题。同时较多的农田水利管理者根本就不了解风险管理的后期效应,如通过风险管理能够规避多少经济损失、带来多少经济效益等。
1.2风险管理能力差,风险管理内容了解空白
人们普遍认为农田是水利建设尤其是近年来较大型水利建设的实施,具有风险高、投资周期长等特定。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政府管理者虽然知晓需要风险管理类,然而由于缺少相关知识的学习与了解,并不了解如何去辨别风险、评估风险与控制管理风险,部分管理者甚至在风险管理内容方面属于空白,在具体的工作个过程中,仅是凭借以往的经验,导致无法找到风险源,更好的规避和控制风险。
1.3动态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体系不健全
农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因此国家给予足够的重视,近年来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新目标,因此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不断增加,政府部门也更加重视水利建设的前期评审、中期检查和后期的验收工作以保证农田水利项目的顺利实施[1]。然而由于缺乏可行的动态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管理者无法控制、预防风险的发生,一旦出现风险事件,项目的预期目标就难以完成。
2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必要条件
2.1治理信息不对成是风险管理的前提
引起项目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现代化农田水利建设的步骤较多,从建设前的立项审批、工程预算、勘察设计、企业招标、签订合同到建设过程中的施工管理、工程监理、资金使用和最后的竣工验收与工程决算,其中任何任何一个环节,每个牵涉单位与人员都可能会对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产生不利影响,这些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就成为了政府项目管理的风险点[2]。因此政府部门要实现农田水利项目的风险管理,就必须要准确掌握所有风险点上的信息,并对这些风险点进行识别、评估和监控,从而保证信息对称。依照信息不对称发生的时间可以分为事前不对称和事后不对称。其中事前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不公平竞争、劣货代替好货等问题,部分腐败者在这层“隐身衣”的保护下贪污受贿,严重影响政府信用。时候信息不对称会导致申报主体事后违约、水利投资效率低、行政监督难度大、评估难度大等问题。政府部门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预防其危害,就需要对农田水利项目的评审制度进行完善,并建立完善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决策信息公示与听证制度、项目的激励、约束制度以及改进支持方式,提高公众参与与监督,构建完善的信息交流机制,以提高行政监督的有效性,减少政府损失。
2.2风险识别与评估是风险管理的基础
在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客观无法避免的风险因素,然而对于一些主观因素所引起的风险则是有原因与条件可追溯的。依照风险的特性,大部分风险可以识别、评估与衡量。即使是少数客观因素所引起的风险,也可以通过建立预警系统,从而减少预防和应对风险的盲目性,尽可能的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风险识别是风险评估与控制的基础,常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情景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核对表法、专家调查法等,通过识别风险时间的来源,来估计风险可能发生的时间、次数与可能带来的损失、严重程度,从而根据主次顺序,从整体出发,弄清风险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为风险管理技术的制定提供基础。
2.3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是建立风险管理的核心
信息论、行为科学、系统论和控制论等现代管理理论为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网络计划、信息技术、预测技术、排队论等现代管理办法为风险管理提供了方法,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快速发展能够促使项目风险管理体系的进一步优化,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和动态的风险管理体系。政府部门要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对项目失败的原因、发展规律等进行性分析,并及时的矫正,建立完善的预警流程、构建风险预警评价系统与模型,规避风险诱因因子,从而遏制风险事件的发生、遏制项目风险的发展。除了建立风险预警外,同时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行跟踪,监控残留风险,识别新出现的风险,通过定期评估、审核检查等方法,监视农田水利项目风险的起因、前兆和现象等,对水利项目的进展和项目环境进行监视,从而不断优化决策,动态平评估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3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风险控制的具体方法与对策
3.1加强项目风险管理规划
风险管理体系要实现成功运作,在管理过程中就必须要完善风险的管理流程,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组织,并对项目管理初期的风险管理计划进行分析与制定。
3.1.1项目评审。通过项目评审,相关部门要重视项目风险预测和应对方面的内容,对于一些风险过大、与投资标准不符的项目进行筛选并淘汰。对经过筛选并合格的投资项目,则需要识别项目风险,掌握风险对项目的影响,并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方法从而尽可能的分散或规避风险。为以后的规划与设计工作提供反馈,使项目在规划与设计阶段就采取预防风险的措施,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并为项目施工、运营制定风险管理应急计划提供依据。项目风险管理部门与人员可对风险的相关数据与资料进行整理,以便未来更好的进行项目管理。
3.1.2若没有完善、健全和稳定的组织机构,风险管理活动就无法高效运行。因此,无论是政府管理部门还是项目施工单位都应该成立专门用于风险管理的机构和组织,并由专人来负责项目风险管理的权责。3.1.3现代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存储和共享更加方便。因此次政府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可运用网络技术来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共享社会资源,从而及时、准确的获取在建设过程中项目风险的相关信息、知识等[3]。
3.1.4建立针对性的风险应对预案。预防风险发生是前提,然而当风险发生后,相关部门必须要依据风险的性质、危害等来采取相应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来保证人民利益,减少人民损失,依法惩处违法行为。
3.2构建农田水利风险管理的保障机制
农田水利项目的建设涉及到多个部门与机构,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政出多门,业务职能重叠,因此要对各个部门之间进行协调,保证农田水利项目风险的有序展开。为了保证项目风险管理的顺利完成,预防农田水利项目管理部门和执行者出现违背道德、规范行为的出现,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与问责机制;同时针对监督主体多、责任划分不清的现象,纪检监察部门可建立财政、水利、农业、审计、建设主管、稽查各司其职的监督管理体系。在对政府绩效进行评估时,可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质,从而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并进行有效的调整。
3.3推进项目管理代建制
在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引进中,政府部门是主体,容易导致部门垄断与腐败现象的出现,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可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推进项目代建制度,通过招标、委托的方式来实现项目管理与建设的外派。在政府主管部门建立专项风险管理机构、社会化风险管理机构的项目主体风险管理机构等,共同实现风险管理。政府风险管理机构只对建设单位提供服务而无资金联系,从而保证农田水利项目的市场化运作。
4结语
水利建设是保证农业快速发展的基础,因此政府部门要提高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水平,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和规避风险,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评估系统和防范系统,从而保证农民基本利益的保障,实现我国农业科学、健康的发展。
作者:张正向 单位:靖远县水务局
参考文献
[1]肖俊奇.建立政府投资项目信息公开机制[J].廉政文化研究,2011,2(1):15-20.
篇2
项目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纵观两年来皋兰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由于项目分类多,涉及点多面广,建设方案采用典型设计,但是典型设计不能全面反映所有分项工程的实际情况,特别是泵站和塘坝部分,地形和地质条件千差万别,没有具体的施工图,增加了施工难度。尽管为了实施好该项目,县水务局成立了项目部,但受县区技术人员少,项目多,每个项目实施期限短等原因,个别项目部工作人员仍由水务局干部兼职。项目办工作人员多项工作集于一身,所以好多工作交叉进行,导致人少活多。加之,各类项目建设管理程序逐步规范,且项目要求工期紧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非常大。
虽然皋兰县对重点县项目各标段施工单位的选择,都严格进行了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过程。但在实施中我们发现,各标段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尤其表现在个别标段项目部参与建设的水利工程经验不多,技术力量参差不齐,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方法、质量评定、报建程序执行得不够规范。本项目除塘坝建设属新建项目外,其他项目全部为改建工程。因此,除气候因素外,在施工期内还要受灌溉期影响,致使工程的有效期非常短,使得施工单位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投入大量的人力及设备,工地全面铺开,导致施工管理和建设管理工作难度加大。重点县项目3年共需受益区群众自筹100万元,自筹资金数额特别大。虽然我们通过宣传和培训学习等形式,加强了重点县项目的有关政策和各种信息的宣传力度,把精神传达到每一位受益群众,营造群众氛围,组织和引导农民参与工程筹资、投劳,但是全县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17元,加之其他小型水利工程项目的自筹,实施时间较集中等原因,导致3年时间要完成群众自筹100万元难度非常大,项目区部分村社投工投劳不平衡。
项目建设采取的主要措施
为了确保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县上适时成立了以政府副县长为组长,财政、水利、相关乡镇及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由管理、技术、财务、协调、宣传等人员组成的重点县项目部。具体负责项目区域选择、方案审查、监督检查、绩效考核和验收等工作。制定了《皋兰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严格执行国家及水利行业的有关法规和技术标准,按照已批复的建设方案组织实施。在整个重点县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四制,做到了程序规范,工序标准,资料齐全,质量保证。使重点县项目在严格的制度和规范的程序下进行,确保了项目按进度保质保量的完成。
针对全县重点县项目分类多(末级渠系衬砌、高效节水灌溉、小型提灌改建和塘坝建设),涉及面广,施工有效期短(受冬季、雨季、灌溉期的影响)等的特点。为每一类建设项目配备了建设单位的现场代表进行管理。对用量大、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的“三材”和关键工序,由项目部安排2名工程师专职负责,以确保工程质量。在建设期实行动态管理,在建设内容不变的原则下,项目区的村社、乡镇、灌区以及各标段之间实行动态管理。重点县项目的建设,涉及到各个单位和部门,我们形成了以项目部为核心,承包单位为主体,各参建协调单位为支撑的项目实施体系,按照各自的分工职责,制定出科学、高效、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协调、施工等方案。建立快速高效的信息联络机制,形成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利用部门联系会议、监理例会和现场会的形式,通报各单位和各标段的进度和存在的问题,集中解决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报纸、电视、标语、标牌、宣传单和培训学习等形式,加强重点县项目的有关政策和各种信息的宣传力度,把精神传达到每一位参建人员,甚至每一位受益群众,营造群众氛围。组织和引导农民参与工程筹资、投劳、建设、运行和管护全过程,使农民真正成为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受益的主体。根据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厅有关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管理的文件精神要求,建立健全资金监管体系,加强小农水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监督检查,确保专款专用。一是建立资金专户;二是严格按照项目批复款项按进度支付;三是严格按照工程款支付和审批程序结算;四是对于项目批复中群众投劳折资部分,按照标段、分乡镇村进行核算落实,确保到位。完工后进行工程造价审计和财务审计,做到了程序规范,账目清楚,支付合理。按照“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制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运行机制,形成了由县级水行政部门为监督,所属灌区管理单位和乡镇为指导,乡镇水管站、农民用水户协会和村级水管队为管护主体的管理体系。对已完工的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及时移交,达到运行规范,责任主体明确,制度健全,机制完善,工程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建议
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必须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查,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做到科学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尽管编制时间很紧迫,但仍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坚持“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原则;二是要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和“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的原则;三是要把握先易后难和以点带面的原则;四是要科学设计,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同时,合理分配年度任务,避免资金浪费现象。为了真正体现领导重视,在成立项目部的基础上,有必要做到“三专”才能做好项目的管理,即专门的办公场所,专用的工作设备,专职的工作人员,要把每一项责任都落到实处,坚决避免工作人员兼任现象。
作为建设管理工作,关键在于计划安排,要切实抓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要科学组织,分工合理,责任到位,奖罚分明,制定项目整体和年度实施方案。要采取两手抓的策略,一手抓招投标工作,保障招投标工作按期完成;一手抓项目实施前期的任务分解、宣传、协调等工作,及时召集有关乡镇村和各灌区及管护单位参加的动员协调会议。为项目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特别是要及时做好项目区群众的投劳折资工作,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在继续加强招投标工作的同时,编制科学规范的招投标文件,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把关,依法精挑细选,真正让信誉好,施工能力强的施工队伍参与项目建设。重点县项目部要及时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尤其是要制定针对工程建设质量、进度、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奖罚措施,建立应有的激励机制,并切实执行好、运行好。比如,在抢抓工程进度的同时,特别注重工程质量的问题,坚决做到让优秀的施工单位得到奖励,实施差的单位就受到处罚,坚决避免有制度不执行的情况或者不能一视同仁的情况发生,坚决克服施工单位私自变更设计、自作主张、隐瞒安全隐患问题等。项目部要突出抓好项目监理管理工作,首先是要根据项目建设需要,监督监理公司安排足量且富有经验的监理人员进驻现场;其次要建立与监理公司的沟通机制,及时反馈监理部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三是要求监理部切实履行监理工作职责,落实监理旁站制,坚决避免监理人员工作乏力或缺位的现象出现。#p#分页标题#e#
篇3
【关键词】 灌区 末级渠系 改建配套 节水改造 建设管理
长安区中央新增农资综合补贴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小峪灌区,设施灌溉面积1.09万亩,是一座以灌溉、防洪、排涝为主的小(一)型灌区工程。为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但是,灌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工程配套不全,年久失修,使工程效益逐年下滑,发展后劲不足。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障灌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灌区末级渠系进行全面的改造和配套是非常必要的。
在中央专项资金、省财政厅和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小峪灌区列入了长安区中央新增农资综合补贴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抓好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资金管理、建设管理、质量管理、建后管理等各环节,实现了灌区建设的规范化管理。
一、项目前期工作
按照《大型灌区续建配套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及《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要求,并从小峪灌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本着对末级渠系进行总体规划、全面实施的原则,并结合工程实施进展情况,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完成了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经有关上级部门审查批复后,项目建设进入实施阶段。
二、项目资金筹措与管理
小峪灌区末级渠系改造项目资金来源为中央专项资金和群众自筹。为了确保自筹资金到位,建设单位要求在工程开工前与街办(小峪灌区上级主管部门)签订群众投劳协议,保证自筹资金落实,否则不得办理开工手续。
在资金使用上,为确保工程资金的专款专用,作为项目建设的法人,工程项目资金严格按照陕西省财政厅、水利厅关于申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的通知(陕财办建〔2009〕482号)要求资金管理,实行单独开立帐户,独立核算,专款专用,杜绝截留、挤占和挪用等现象。区财政部门负责项目资金使用、监督管理。总经费基本上按照上级批复的工程总投资进行控制,单项工程经费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三、项目的建设与质量管理
1、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三制”是规范建设管理行为的根本措施,而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则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最为关键的一步。为此,项目的主管单位成立了西安市长安区小型中央新增农资综合补贴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为项目法人,全面负责项目的建设与质量管理。
2、采取招标投标制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根据国家(七部委局)30号令《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运作。初设批复及完成实施方案设计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即进行公开招标。开标、决标均公开进行,整个招标过程邀请纪检监察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参加,符合招标工作的程序和要求,保证了招投标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
3、实行建设监理制
为了加强中央专项资金项目建设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在落实工程施工单位的同时,也落实了工程监理单位。使得工程的建设与监理同步进行,监理部实行总监负责制,人员由总监、监理工程师、监理员组成,并要求监理人员素质要高,技术要全面。特别是对工程施工方案及质量要求应有高度的认识,能严格按照监理大纲要求切实履行“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
4、政府监督、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与监理控制同步
建设项目接受质量监督站的质量监督,质量监督站对参建各方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监理、施工单位资质等相关情况进行抽查。在工程实体质量监督方面,采取以抽查为主的监督检查方法进行质量监督。
灌区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全面负责工程的质量管理。根据工程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为了保证措施有力,工作到位,专门设立了质量管理小组,配备一定技术人员配合监理部进行工程建设监督管理,不定期组织人员对每条末级渠道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并严格把好验收关。
5、严格合同管理
灌区建设项目部制定了职责分明而严格的合同,合同主要条款均在招标文件中体现,并避免模糊产生歧义。在招标投标的基础上,按规定签订了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合同一经签订均严格执行,使工程造价、质量、工期、付款等有据可查,避免相互推委和扯皮现象发生。
四、加强工程建后管理
小峪灌区末级渠系改造项目实施后,要发挥出应有的效益,良好的建后管理必不可少。按照陕西省小型农田水利体制改革及长安区的实际情况,结合长安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机制,健全制度,科学管理,实行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完善承包、租赁制度,积极筹建农民用水者协会,充分调动群众的力量来管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进一步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步伐。
本项目实施完成后,由长安区水务局移交给长安区王莽街办小峪灌区委员会进行管理,建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理民主” 的渠系工程产权制度,全面实行计量收费,加强水价、水量、水费监督,实行公示制度,减轻农民的不合理水费负担,有利于项目区内农民减负增收,严格执行国家农业终端水价标准。征收的费用由农民用水协会统一管理,除工程正常运行及管理费用外,水利设施的维修费用等专户储存,任何人不得挪用。
同时,灌区在工程管理中重视运用参与式方法,积极推行以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主要内容的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改革,切实保护用水户的利益,确保了工程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利用,最大限度的发挥灌区综合效益。
篇4
安徽省无为2016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无城镇),本项目共一个标段。建设地点位于无为县无城镇境内。涉及无城镇黄雒社区、七广村、黄闸村、周店村、革贪村、仓头社区、圣嘴村和陈闸村8个行政村。项目区总人口35073人,国土面积51.5km2,耕地面积3.27万亩。工程等别均为Ⅴ等,主要建筑物级别均为5级。主要施工内容如下:
1.1水源工程: 技改小型灌溉泵站1座,装机1台套11KW(周店王村站)。
1.2渠系工程及配套建筑物工程:清淤衬砌渠道31条总长度22.26KM,其中:梯形防渗渠道22条16262M、U形防渗渠道9条3679M。
1.3排水工程:清淤疏浚排水沟20条,总长26797M,总土方397759方;扩建排涝泵站1座,总装机1台套∕55KW(马圩排涝站)。
1.4配套建筑物:改造或新建配套建筑物共86处,其中:控制闸32座,机耕桥25座,过路涵4座,倒虹吸1座,放水闸槽24座。
2、工程招投标、参建单位及开工情况
2.1工程招投标情况
项目资金落实后,资金支付由无为县财政局负责,由无为县无城镇人民政府作为建设管理单位,按照规范开始进行招、投标活动。工程招、投标工作中严格遵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关于招标投标管理的各项规定要求。所有招标工作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全部在无为县招标采购交易中心进行。
①施工招投标情况:工程招标方式为国内公开招标,2016年2月25日在无为县招标采购交易中心了招标公告,截止2016年3月17日报名结束。2016年3月17日在无为县招标采购交易中心进行开标,桐城市锦江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中标,中标合同价15773670.24元。2监理招投标情况:2016年4月1日在无为县招标采购交易中心了招标公告,截止2016年5月12日报名结束。2016年5月12日在无为县招标采购交易中心进行开标,安徽祥如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中标,中标合同价269838元。
2.2 工程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无为县无城镇人民政府
质量监督单位:无为县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
设计单位: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安徽祥如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桐城市锦江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运营管理单位:无城镇仓头、黄雒社区、七广、周店、革贪等行政村
2.3工程开工及项目划分情况
安徽省无为2016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无城镇)施工工程开工日期为2016年8月20号,工期180日历天。
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和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371.1-2014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范及相关规程的规定,安徽省无为2016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无城镇)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单位工程名称为安徽省无为2016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无城镇)。其中安徽省无为2016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无城镇)分为9个分部工程,分部为王村排涝站工程、马圩排涝站工程、曹家圩倒虹吸工程、沟渠清淤工程、渠道衬砌工程、控制闸工程、仓头社区地下涵工程、过路涵工程、机耕桥工程,共计185个单元工程。该项目划分已由建设、监理单位审核及质量监督单位核定并批准。
3、工程进度
到目前为止,本工程已基本完成马圩排涝站分部工程,机耕桥完成15座,控制闸完成21座,沟渠清淤完成20条,渠道梯形衬砌完成约3000米,U型渠道衬砌完成约1000米,过路涵完成3座,王村排涝站目前已完成底部基础及进水挡土墙浇筑施工,预计2017年3月份完成全部施工。各分部工程具体施工进度如下:
2016年无为无城镇小农水工程各分部工程施工进度情况
分部工程名称
开工日期
预计完工日期
已完工进度占总进度比例
备注
王村排涝站工程
2017.01.05
2017.03.25
70%
马圩排涝站工程
2016.11.10
2017.02.15
87%
曹家圩倒虹吸工程
由于地方矛盾拟丢项处理
沟渠清淤工程
2016.10.1
2017.01.15
100%
渠道衬砌工程
2016.08.22
2017.04.25
30%
控制闸工程
2016.08.22
2017.04.30
65%
仓头社区地下涵工程
2016.09.22
2017.03.25
70%
过路涵工程
2016.08.22
2017.02.20
80%
机耕桥工程
2016.08.22
2017.05.15
75%
4、工程投资完成及工程款支付情况
至2017年1月20号,施工单位已完成建设投资约126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约80.2%。至2017年1月10号,施工单位已申报工程款约946.9万元,按照建设施工合同约定60%支付,实际支付约575.7万元。具体完成工程量见附表。
5、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管理情况
5.1 加强制度建设情况
为了规范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县水务局和财政局研究制定出了《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管理及资金管理办法》。本办法对项目及项目单位的确定、建设管理、资金筹措与管理、建后管护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
5.2 规范建设管理情况
由于施工单位技术力量不足、政策处理难度大、前期雨季气多等主客观原因,工程进度缓慢。为了确保工程按期完成,建设单位在11、12月初召开项目进度推进会,邀请工程参建单位到场参加,共同讨论加快工程主体施工进度的方案和措施。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做了详细的要求。县水务局及无城镇人民政府要求每15天汇报一次工程施工进度,及时发现现场问题并及时跟进协调解决现场存在的地方矛盾,保证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顺利完成工程施工。
5.3 资金拨付及管理情况
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资金实行县级核准制。工程进度款支付严格按照施工合同约定要求,首先由施工单位填写工程量清单和工程款支付申请表,施工监理单位审核后签发工程量清单和工程款支付证书,再由乡镇建设管理人员、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组人员和县水利水电局相关领导签字确认无误后,按规定程序进行拨付。群众参与资金使用监督,确保资金公开、透明、安全。
5.4 监督检查情况
2016年无为无城镇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委托县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工程质量监督。另外,县水务局成立了县水务局局领导带队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督查组进行检查督促工作,定期对工程质量、进度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按期并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完成。
6、下一步工作打算
6.1切实加强工程进度管理
为了确保我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按计划推进,我县将对各个项目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按照年度总目标倒排计划,并严格按照其实施。另外,我县将继续执行项目督查制度,定期对工程进度、质量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工程按期完成县级验收。针对无城镇2016年小农水项目,2017年的工作重点是渠道衬砌及机耕桥施工。因前期受阴雨天气及地方矛盾的影响如施工排水、回填取土,渠道衬砌分部工程施工进度较其他分部工程进度较慢。针对此情况,建设单位将针对现场存在的地方矛盾将派业主代表驻场解决协调出现的地方矛盾。
6.2 切实加强工程建设管理
工程施工质量是保证工程进度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工程的生命线。因此我县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的工程质量高度重视,我县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建设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质量监督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在工程施工中,严把工程质量关,在保证工程质量和现场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同时保证工程进度;定期至施工现场检查现场施工和人员在岗情况;定期召开工程例会,及时汇总现场出现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和监督现场落实情况;及时跟进现场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距,并分析原因,针对性地解决。
7、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篇5
【关键词】 农田水利建设不足 解决措施
农业生产要想能够顺利进行,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是前提条件之一,我国国土广大,土地众多,但是,在农业生产方面,不同的地区却有着很大的差别。尤其是一些山区,由于地理位置不好,交通条件也比较落后,因此,农业的基础设施也非常短缺。农田水利建设更是不到位。粮食要高产丰收,水源问题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农田水利建设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灌溉用水,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抗灾害能力,因此,兴建农田水利工程,是提高我国粮食产出,促进农业发展,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
1 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的不足问题
1.1 缺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水利建设满足不了农业的发展步伐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并且生态农业在我国正在逐步兴起。现如今,无论是农业生产内容,还是农业经营方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是,在新的时期里,农田水利建设却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甚至有些地区,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被移作他用。这样,就导致了缺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农田水利建设满足不了新时期农业的发展。另外,由于农田水利建设缺少资金,导致一些地方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粗放,建设标准低。在资金短缺的无奈之下降低兴建标准。并且在水利设施建成以后疏于管理,导致粗放管理使用模式下,这些本来建设标准就比较低的水利设施很快就被破坏,建成不久就失去了利用价值。这种不负责任的建设和管理,不但缩短了水利设施使用寿命,使农田水利工程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也是一种国有资产的巨大浪费。
1.2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标准低,缺乏有效的管理
许多陈旧的农田水利设施已经不能够适应农业发展的变化。由于历史原因以及一些地方经济条件的制约,我国一些地方的农田水利设施还是建于20世纪50年代,这些陈旧的农田水利设施调控能力非常有限,如果遇到比较严重干旱或者遇到比较严重的洪涝灾害的时侯,陈旧的农田水利设施很难解决实际问题,难以起到农田水利设施应有的保护作用。还有,就是一些地方虽然兴建了一些农田水利设施,但是,由于建设标准低,或者由于建成之后疏于管理,导致大量的水利设施很难获得有效的利用,这也是目前我国水利设施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些地方,农田水利设施兴建之后,由于建设标准低,或者由于建成之后疏于管理等种种原因,导致部分农田水利设施刚刚建成不久就处于半报废或者报废状态,并且很少有人进行过问和管理,一旦严重自然灾害来临,这些农田水利设施无法使用,导致粮食大面积减产、欠收,不但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同时,也影响了农业的健康发展。
2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有效措施
2.1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监管力度,加大投资力度
国家要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农田水利兴修方案,既要有短期规划,也要有长远规划。对于缺乏水利设施的地区,一定要给与政策上的扶持和帮助,兴建新的水利设施;对于那些水利设施相对落后地区,要进行合理规划,及时更换陈旧的水利设施,以避免由于水利设施老化而影响正常水利灌溉。另外,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关于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问题可以从三方面入手:第一:政府设置专项资金扶持建设;第二: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由集体出面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也可以号召农民集资;在进行集资的时候,要尽量说服、采取积极说教的办法,使得农民明白集资兴建农田水利的好处,要特别注意号召农民集资时所采用的语言,要懂得农民集资是自愿集资,不能够采用强硬手段,更不能实行强制政策。第三: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地方政府要以本地的农业资源为重点,大力开展特色农业,并且吸引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灌输先投资、后收益的经营理念,说服企业投资农田水利建设,告诉企业农田水利建设与特色农业的发展的重要性,最终实现投资建设与本地农业双赢的局面。
2.2 要科学做好建设规划,减少资金浪费
农田水利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要要科学做好建设规划,政府在在进行农田水利规划设计的时候,要做到因地制宜,顺势引导,一定要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要根据实际需求做好短期设计和长远规划,要实现优化开发。在规划农田水利设施的时候,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站在长远的角度以及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特别是那些很难开展的建设项目,以及会影响到短期农业发展的建设项目,要深入基层、多听取群众意见,做好实地考察研究,在建设项目获得科学论证以后制定项目实施规划。这样既可以有效缓解不必要的矛盾,也可以有效控制不合理规划,减少资金浪费。
2.3 培养专业管理人才,实现农田水利的科学管理
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对于农田水利的建设和发展也极其重要,从前,许多地方忽视水利设施管理,导致一些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在这方面,我们要加大管理力度,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实现农田水利的科学管理。首先,相关水利设施管理部门要加强管理系统建设,培养专业的水利设施管理人才,并且鼓励这些人才深入基层,促进水利设施的有效管理。同时,帮助农民组建有针对性的水利设施管理团队,并向他们传授管理经验,将管理经验落实到每一个农民的心里,提高农民自主管理的管理水平。只有把科学的管理理念有效落实,才能实现科学的农田水利管理。
3 结语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直接影响着地方农业的发展,我们想要发展农业,良好的农田水利设施是基础条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现如今,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是许多地方农业发展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因此,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个问题,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乔娜.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困境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23).
篇6
该《办法》是山东省农田水利发展史上的第一部政府规章,是山东省民生立法上的又一重大成果。它的施行,标志着山东省农田水利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该《办法》是在国家无上位法、省外基本无参考的情况下制定的,可以说是一部开创性的立法,有许多亮点和创新点。
将从根本上解决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山东是我国的农业大省、粮食主产省份之一,农田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山东以约占全国1%的水资源灌溉了约占全国6%的耕地,生产了约占全国8%的粮食,养育了约占全国7%的人口,完成了约占全国25%的农产品出口,创造了约占全国8%的农业增加值,支撑了约占全国10%的经济总量。但是,山东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6,年用水总量中68%为农业用水,用水比重严重“偏农”。
目前,山东省已建成各类农田水利工程200多万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基本形成,保证了一般年份应对旱涝灾害的能力,全省总灌溉面积达到835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480万亩,旱涝保收面积为5470万亩,为连续十年粮食增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曹金萍说,虽然山东农田水利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整体来看,农田水利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与实现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的要求相比,与发展现代农业的需求相比,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制约粮食安全、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硬伤,主要表现在:一是投入机制不完善,农田水利设施配套程度差。因长期投入不足,加之原有工程建设标准低,全省灌排设施不配套问题突出,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的配套率在70%以上,田间工程配套率为55%,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达标率更低,仅有40%左右。二是规划和建设标准不统一,制约农田水利规模发展。目前,相关涉及农田水利的项目规划因其编制部门、依据、原则、重点、内容、区域、时限要求不一致,不仅造成工程质量标准差异,也极易造成重复建设,影响投资效益发挥。三是管护措施不到位,工程难以实现长效运行。因产权不清、使用和维护主体不明,加之后续缺乏维修养护资金,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四是立法不系统不全面,农田水利工作缺乏法律约束。农田水利工作涉及政府、部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因缺乏法律依据和规范,存在政府主导责任不清、多头管理协调难度大、群众参与度低等诸多问题。
《办法》作为一部规范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政府规章,从法律层面确定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中的职责和权利,形成农田水利事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将从根本上解决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
《办法》在内容上有六大创新
《办法》围绕耕地灌区化、灌区节水化、节水长效化、环境生态化的目标要求,对农田水利规划、建设、管护、使用、监督管理等各项内容进行了规范,为建设“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提供了法律依据。《办法》主要在六个方面有所创新:一是农田水利实行统一规划布局;二是明确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机制;三是强化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四是明确农田水利工程的管护主体和资金渠道;五是明确农田灌溉用水的管理;六是强化农田水利工作的监督管理。
创新一:农田水利实行统一规划布局,将编制农田水利规划放在首位
为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切实提高资金效益,《办法》将编制农田水利规划放在首位,要求以规划为依据统筹安排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办法》对农田水利规划的编制程序、内容和效力作了明确规定,规定了规划的编制主体和基本要求,明确了规划的基本内容,规定了规划的法律地位,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组织、协调职责。
《办法》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粮食高产创建等农业发展规划、林业发展规划、生态保护规划,以水源为依托,以灌区为基本单元,统一编制农田水利规划,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并向社会公布。编制农田水利规划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听取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村民以及有关专家的意见;农田水利规划应当包括水源保障、工程布局、工程建设、节水措施应用、管理能力建设以及生态保障措施等内容;经批准的农田水利规划是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工作的依据。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严格执行规划,不得违反规划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农田水利规划进行修改的,应当按照规划编制审批程序报经批准;新建、改建、扩建农田水利及其他涉及农田水利的建设项目,应当符合农田水利规划,并在办理项目立项审批、核准或者备案手续前,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水资源论证。
创新二:明确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机制,逐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机制
开展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是关键。针对当前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办法》提出了政府主导、主体多元的投入机制,提出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农民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多元化、多渠道的农田水利投入机制。
《办法》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稳定增长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逐步增加农田水利专项财政资金,并从国有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10%专项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应当优先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农民投资投劳和社会投资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应当给予适当补贴,符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条件的应当优先纳入奖补范围。
创新三:强化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对建设标准和竣工验收等进行了统一规定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确保工程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办法》强化了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对建设标准和竣工验收以及质量保修等作了统一规定。
《办法》指出:属于基本建设范围内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应当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和合同管理制,其设计、施工、监理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其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按照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应当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水利工程建设的标准和技术规范,所需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国家规定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所需材料和设备应当经过节水产品质量认证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认证,未经认证的,不得参与工程招投标;农田水利及其他涉及农田水利的建设项目竣工后,应当按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农田水利工程实行质量保修制度。在保修期限和保修范围内发生的质量问题,由施工单位负责维修并对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
创新四:明确农田水利工程的管护主体和资金渠道
水利工程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山东省高度重视工程运行管护问题,积极探索农田水利管理模式,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管理经验和做法,《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农田水利工程的管护主体和管护资金来源渠道。
《办法》指出: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水利工程管理机构负责管理、维修、养护,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投资者确定管理主体和管护方式。鼓励支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参与工程管理、维修、养护;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与维修养护费用由本级财政承担,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与维修养护费用由受益者承担,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各级人民政府可以从土地出让收益计提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中,安排日常维护管理费用;农田水利工程运行与维修养护资金应当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和截留。
为避免农田水利设施受到人为破坏,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运行维护,《办法》也作了规定。相应的一系列规定,将大大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管护水平,保障工程长期良性运行。
《办法》指出: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内从事取土、采石、挖砂、排污、倾倒垃圾、弃渣以及在渠道内设置阻水建筑物等影响工程运行、危及工程安全等活动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法律、法规未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补救措施;情节严重的,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予以赔偿。
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防汛抗旱供水专业服务组织和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强化其水利公共服务功能,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维护管理。防汛抗旱供水专业服务组织的公益所需经费由政府承担。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田水利工作的考核,建立和完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运行维护奖惩机制。
创新五:明确农田灌溉用水的管理,规定农田灌溉用水实行计划用水、有偿用水、鼓励节约用水
《办法》指出:农田灌溉实行计划用水。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合理确定农业灌溉用水量,制订灌区水量分配计划。水利工程管理机构或者乡镇水利服务机构负责制订相应的用水计划,并报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农田灌溉用水实行有偿使用,计量收费,逐步实行终端水价制度和计量水价制度。具体价格由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农田灌溉实行节约用水、定额管理,逐步推行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广使用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技术。节水效益明显的,应当给予奖励;农民购买的节水设备与产品,应当按照规定给予农机购置补贴。
创新六:强化农田水利工作的监督管理,依法划定管理和保护范围
《办法》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执法巡查制度和违法行为举报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农田水利工作中的违法行为,保障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工程正常运行。
农田水利工程应当依法划定管理和保护范围。国有灌区的灌排干、支渠以及闸坝、水电站、排灌站等工程的管理和保护范围,按照《山东省灌区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其他农田水利工程由乡镇人民政府按照相关标准组织划定保护范围。
确保《办法》各项规定真正落到实处
篇7
1.1强化农田水利建设中政府的主导作用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一直以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管理上有些还是传统的管理方式,因此,要在加强政府积极管理的基础上,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机制,明确政府在综合管理中的效能,各级政府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加大对小型农田整修的资金投入,将县级人民政府作为建设的责任主体,形成县级农田水利建设的整体规划,包括对整个编制情况的整体规划等,形成规范化的的管理机制,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纳入到整体建设之中,根据地方财政的具体情况,分拨给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的资金,然后安排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基建项目或财政重点建设项目,并根据当地的农田水利建设进行综合考评。
1.2多个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建设水利工程
根据当地的水利建设情况,相关部门要积极发挥其主导地位和财政投入的主体功能,从实践中加大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构建公共财政投入的稳定机制;合理划分中央、省、市以及县在农田水利建设的职权,实现资金投入的多层次性;其次,创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融资方式,通过财政以奖代补、奖补结合以及优惠贷款、财政贴息等方式,引导、带动社会资金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的投入,实现资金来源的多渠道;在原来面上分散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基础上,加大投入,集中连片配套,以县为单位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转变。相关部门还要针对不同地区、环境实施不同的施工技术方案和要求,对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和控制,对施工过程中,不按照材料要求操作的、偷工减料的或者安全系数不符合要求的,应立即制止甚至责令停工、返工,情节严重的给予一定的处罚等,只有对安全管理做好不同的控制举措,合理控制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设备和运到工地的机械等,小型农田水利的建设才能发展的更好,农民的生活才能更加的安居乐业。
1.3加大投入安全专项资金的运作
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的问题的关键,对于需要全方面、多角度考虑的水利工程建设而言,安全的投入可以说是企业跟职工的“救命钱”,国家应该根据区域的差异和经济水平,加大投入水利建设的安全专项资金项目,投入大量的安全技术设备以及防护措施,根据当地老百姓的意识和理解能力进行疏导和教育,强化安全的重要性。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企业在安全施工期间,根据标准和技术要求进行合理有效的施工,明确划分安全措施费、文明施工费、临时设施费等,其他部门不能随意挪用或者俭省安全开支;另一方面,在工程项目施工期间,如果出现安全措施不当或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可以在责令项目部限期整改未果的情形下,利用项目资金进行安全维护和操作,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开展。
2结语
篇8
一是通过租赁、承包、拍卖等形式,对小水库、小塘坝、小自流、小机电井、小抽水站的产权进行了制度改革。实行了产权制度改革。二是进行了灌区、涝区水管体制改革。三是农业水价改革。改革后实行计量供水按方收费。四是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资情况
一是国家对农田水利设施投入不足,全市灌区在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等方面需投入资金10.9亿元,而现在每年投入仅为2000万元,杯水车薪。二是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国家和地方投入的经费是按照1:1比例配套下发的,区、县(市)属于“吃饭财政”根本无钱匹配。
水利资源运行管理和建设投资机制存在的问题
1水利资源开发利用问题
一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基本没有防渗处理,有些地方还存在大水漫灌的现象,浪费严重。二是主要江河干流上还缺乏控制性工程,调蓄能力有限。三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平衡,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低,个别区域地下水超采。四是水资源污染严重,污水处理设施滞后,河流污染日益加重。五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一规划和科学依据,影响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配置。六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体系还没有完全理顺。
2农田水利运行管理问题
一是农户小生产模式,给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带来了诸多问题。二是我市农田水利缺乏长远规划。三是缺少工程运行管理费,骨干工程严重老化,末级渠系功能衰退,更新改造迫在眉睫。四是小水库大多承包给个人,投资和维修不足,水库输水设施损坏严重。五是水费征收困难,“一事一议”方式组织开展工程建设遇到很大阻力。六是农田水利建设农民出资投劳新办法有待进一步确立完善。七是水利人事改革滞后,超编现象严重。
3农田水利建设投资机制问题
一是政府投资水利建设的缺口很大。地方财政投入又明显不足。二是水利建设自身融资筹资困难。三是缺乏吸引民间和外商投资的激励政策。四是水利建设未能建立公益性补偿机制。五是水利建设投资没有形成良性循环。六是多头管理,力量分散。七是银行信贷服务的缺位,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很大。
完善水利建设投资融资机制的建议
1总体思路
完善农田水利建设投融资机制,关键是要根据水利建设项目公益性与经营性的属性,建立起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区分机制,对公益性水利工程,要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水利投资机制,建立起市、区、县(市)各级政府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对以经营性为主的水利工程,均应纳入市场化运作范围,鼓励、支持和引导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实现农田水利建设主体的多元化、资金来源的多渠道和投资经营方式的多样化。
2具体建议
2.1坚持规划先行,实现农田水利投融资体制的系统化。科学确定水利长远、可持续发展目标,统筹协调社会需求、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工程规划布局等重大事项,形成各级政府规划相互协调,总体和部门规划相互呼应,综合和专业规划相互衔接,中长期和短期规划相互结合的农田水利规划体系。
2.2改革投资渠道,建立稳定增长的长效投融资机制。完善国家、地方、群众等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制度化的稳定增长的长效投入机制。
2.3拓宽投资渠道,增加建设投入。一是优化资源配置,吸纳社会资金。二是给予适当补贴,吸引农民增加投入。三是积极争取贷款,扩大资金投入,缓解了水利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四是加快私有化进程,放开经营小型水利工程。
2.4坚持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确保农田水利投融资稳定增长。政府要依靠财政、货币、金融等手段,对市场的资金配置行为进行合理干预、有效调控,弥补市场调节配置水利资金盲目性、短期性、功利性的缺陷,引导并推动水利资金在配置数量上的稳定增长;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让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农田水利建设市场。
篇9
一、指导思想
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增强农业生产综合能力、防洪抗灾能力的大事来抓,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依照“保证农田灌溉有序、乡村供水充分、度汛平安可靠”要求,狠抓水毁工程修复、乡村防洪工程、病险水库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小农水专项建设,促进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现质的飞跃。
二、总体目标和任务
(一)总体目标
1.全面修复水毁工程。
2.维修加固河道岸线和堤防。
3.全力推进病险水库和重点山塘除险加固工程。完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立市县乡三级防汛抗旱应急队伍。
4.进一步改善农田灌排条件。改善灌溉面积25万亩。
(二)建设任务
1.修复水毁工程。今冬明春修复完成124处主要水毁工程。对损毁的渠道、陂坝和排灌泵站进行全面修复。
2.加固河道堤防。重点加快治理应急工程和万亩以上圩堤加固整治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市、县城区防洪治涝项目建设。
3.整治病险水库和重点山塘。年底前全面完成列入国家规划内13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大力提升小水库防洪规范和能力,启动重点山塘功能修复项目,初步建立水库水情雨情监测系统,完善山洪灾害监测预报系统。
4.实施小农水项目工程。着重抓好三个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依照整体推进,集中连片的原则对规划设计范围内的渠道、山塘、陂坝、泵站等小型工程进行维修整治,圆满完成年度任务,达到绩效要求。
三、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具体要求和主要建设内容
(一)具体要求
抓住水毁工程修复、防汛应急项目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等重点,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紧紧围绕“保今冬明春灌溉需求、保明年度汛平安”要求。掀起农田水利建设。
(二)主要内容和投资估算
1.水毁工程修复29座山塘,建设任务及标准。对全市19座水库大坝或配套设施。12座陂坝,61处渠道和3处其他工程共124处主要水毁工程进行应急修复处置。明年3月底前完成。其中争取省以上700万元,工程投资。完成主要水毁工程修复估算总投资1550万元。市600万元,县区250万元。各级水务部门负责指导和督促检查。责任主体。由有关部门、县区组织实施。
2.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6座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今年要完成其中6座除险加固任务,建设任务及标准。市共有15座重点小(一)型病险水库列入全国规划。其中中央资金承担项目5座,省级资金承担项目1座。要求今年11月底前要动工,明年4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年底前完成竣工验收。修编后的设计方案投资概算已上报省水利厅,工程投资。目前该6座水库的除险加固方案均已经省水利厅初审。上报投资为2559万元,其中国家资金2130万元,省级资金429万元。责任主体。由各县区水务局组织实施。2165座小型病险水库应急除险扩宽进口段等工程措施进行应急除险处置。该批水库应急除险项目今冬明春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及标准。市有165座小型病险水库列入省规划。计划通过降低溢洪道进口底板高程。以保证明年度汛平安。市、级资金以2万元/座,工程投资。由省级财政以4万元/座的规范进行补助。县级以4万元/座的规范进行配套,共计投资1650万元。责任主体。由各县区水务局组织实施。
3.五河重点段防洪应急整治工程(乡村防洪工程)河铁桥至福田河口段3.6公里河道共计7.2公里两岸防洪墙建设,建设任务和标准。市五河重点段防洪应急整治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目前已完成铁桥至320国道桥段河道共计2.165公里防洪墙的建设。今年计划启动320国道桥至福田河口段建设工作。今冬明春实施工程总投资为5000万元,工程投资。市五河重点段防洪应急整治工程总投资为1.119亿元。其中争取中央投资500万元,萍乡经济开发区通过招商引资解决4500万元。责任主体。开发区负责具体实施。
4.中小河流治理建设项目分别是防洪工程、区峡山口防洪工程、县升坊镇防洪工程。主要通过开展以堤防护岸加固和建设、河道清淤疏浚和排涝工程为主,建设任务及标准。市有3个中小河流治理建设项目。兼顾河流生态环境的综合性治理、提高中小河流重点河段的防洪减灾能力,保证区域防洪平安和粮食安全。今年11月上旬开工建设,明年4月底前要完成水下工程建设,12月底前完成竣工验收工作。其中争取到中央投资4742万元(县升坊镇防洪工程1504万元、湘东区峡山口防洪工程1628万元,工程投资。3个项目的批复总投资为6960万元。开发区防洪工程1610万元)省级资金1000万元,县级配套1218万元。具体实施工作由各县区水务局负责,责任主体。由全市组织统一招标。其中防洪工程由开发区社会发展局和水务局共同实施。
5.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计划实施三个小农水建设重点县,建设任务及标准。今冬明春。两个区小农水专项工程,20个衔接统筹新农村建设点小农水项目和市县区本级计划项目。重点县建设以现有小型水源工程更新改造、中型灌区(市无大型灌区)末级渠系和小型灌区渠系续建配套,主要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单薄环节。恢复新增灌溉面积3.0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7万亩。其中争取省以上专项资金4245万元,工程投资。今冬明春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总投资为12888.81万元。市县布置1161万元,群众筹资和投工投劳折资2631.15万元,涉农资金整合4851.66万元。由各级水务部门负责指导和督促检查。责任主体。由各县区组织实施。
6.灌区节水示范增效和节水改造项目建三个建设主要对灌区主渠道进行加固、整治、防渗、维修,建设任务及标准。计划实施坪村水库灌区节水示范增效项目和湘东区友谊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完善渠系配套设施,通过项目实施,使渠系水利用系数由0.4提高到0.7以上,提升渠道输水保证率,达到项目区农业增效目的其中坪村灌区节水示范增效项目批准计划总投资200万元,工程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2167万元。争取到中央资金100万元,地方配套100万元;友谊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申报总投资1967万元,计划争取省以上资金1200万元,市及以下767万元。友谊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由区争取尽快启动,责任主体。灌区节水示范增效项目由坪村水库管理局组织实施。市水务部门负责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
(三)资金筹措
先急后缓,依照明确任务。各方出力,团结治水的总体原则,全市通过争取中央和省支持,整合涉农有关资金,加大市县区各级财政投入,依法通过“一事一议”组织农民筹资投劳以及市场融资、社会捐助等渠道筹措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需争取省级以上投资14556万元,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所需总投资30807.81万元。地方及其他投资16251.81万元,其中市县区各级8769万元,横向资金整合及其他7482.81万元。
(四)实施方法
今年为宣传发动阶段;为前期工作和开展水利冬修前哨战阶段;10月到12月为水利冬修主攻战阶段;为市级中期检查考评阶段;为今冬明春水利建设扫尾和工程验收总结阶段;2011年4月为迎接省级检查考评阶段。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分六个阶段进行。
四、强化保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正副指挥长的市农田水利建设指挥部。加强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具体组织、协调和落实。各级政府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负全责,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要层层签订责任状,切实把水利建设目标任务分解到县(区)乡(镇)村,把责任落实到各级各部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切实加大投入。积极争取中央和省水利投入的同时。划分事权,明确责任,建立市、县区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确保水利投入增长幅度在较长时间内高于当年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各级各部门要依据经批复的水利规划,整合使用以工代赈、土地整理、新增农资补贴、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专项资金,统筹安排各类水利项目建设。要积极探索市场融资渠道,通过财政信贷担保和通过其他有效途径,筹措资金投入水利建设。要落实受益群众的投入责任,鼓励农民“一事一议”投工投劳兴修水利。向村民筹资筹劳的数额可按省政府规定的上限规范控制。要按照“政府规划、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农民受益”原则,加大对小型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以奖代补支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和外资以股份制、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参与水利建设和经营管理。
(三)落实农田水利建设土地优惠政策。水毁水利工程修复、河道圩堤加固、病险水库整治和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加固等项目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的依法优先保证。对重点水利工程项目所需建设用地。从市、县区两级乡村规划区批准的出让土地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净收益中按一定的比例计提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具体比例由市、县区政府确定,其中洪灾损失大、近年水利建设任务重的县区应提高计提比例。通过江河治理新增的可利用建设用地市、县区、乡镇三级政府按获得收益的30%以上比例计提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
(四)明确部门分工。各级水利部门要加强对水利建设的规划设计和业务指导;发展改革部门要把水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力度;国土资源部门要依法积极做好水利建设所需土地征用等有关服务工作。其他部门要在职责范围内支持配合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特别是有关涉农项目资金管理部门要大力配合做好资金整合工作,提高有关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比例,各部门通力合作,形成农田水利建设的强大合力。
篇10
1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现状
2009年,互助县被国家水利部、财政部列为全国第一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之一,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国家政策项目支持,水利部门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和合理实施,截至2011年,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项目25项。
2009年完成了威远镇卓扎滩喷灌工程,威远镇兰家高效节水喷灌(一期)工程,加定镇金蝉口节水灌溉工程,沙塘川镇甘雷中渠、哈拉直沟乡杏元村东支渠节水改造工程,高寨镇东西庄中沟、山上沟支渠节水改造等6项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整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3项,即:昝扎水库西灌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昝扎水库东灌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截当沟水库灌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9项工程共改善了灌溉面积2 091.6 hm2,其中,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 935.6 hm2,新增设施农业灌溉面积156 hm2。年节水量达620万m3,新增产值达580万元。
2010年完成了威远镇兰家高效节水喷灌(二期)工程,台子乡长寿渠、中滩渠支渠节水改造工程,东和乡泥龙沟水库灌区灌溉工程,高寨镇曹家堡上、下沟支渠节水改造工程,红崖子沟乡下寨关沟、东庄支渠节水改造工程,台子乡塘巴村、下一村、下二村设施农业水利配套等6项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整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3项,即:双树西渠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哈拉直沟东渠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安定凉洲营灌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上述9项工程共改善了灌溉面积1 859.7 hm2,其中:农田灌溉面积1 526.4 hm2,露天蔬菜喷灌面积293.3 hm2,设施农业灌溉面积40.1 hm2,年新增节水能力381.48万m3,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 587 t,新增经济作物产值172.74万元。6项小农水项目改善灌溉面积共计606.4 hm2,其中:打井取水,建设喷灌面积40.1 hm2,打井取水,管道灌溉面积293.3 hm2,河道取水配套支斗渠发展灌溉面积273.1 hm2。
2011年完成了塘川镇汪家、三其支渠节水改造工程,塘川镇高羌老沟、新沟、新元前沟支渠节水改造工程,哈拉直沟乡白崖、槽沟渠节水改造工程,红崖子沟乡站家、上寨支渠节水改造工程,红崖子沟乡白马东西支渠节水改造工程,互助县高效节水灌溉等6项小型农田水利工项目,整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项,即南门峡水库中型灌区节水配套项目。7项工程共改善灌溉面积3 182.3 hm2,其中农田渠道灌溉面积3 062.3 hm2,设施农业120 hm2,年新增节水能力186.27万m3,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 328.4 t,新增经济作物产值2 239.94万元。以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共完成总投资5 506.0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 500万元,省级小农水配套940万元,整合省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300万元,省级高效财政补助1 08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257.66万元,整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完成总投资5 045万元。这些水利工程的建成,进一步优化了人居环境,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互助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通过3年来的实践,互助县坚持走小农水工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工代赈项目等多轮驱动求发展路子,不失为一项有效的措施,促进互助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主要做法
2.1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贯彻中央治水思路,结合互助县实际,坚持“全面规划、因地制宜、重点突破、分类指导、讲求实效、稳步推进”的原则,注重远景规划与近期目标有机结合,组织制定该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在建设农田水利的同时,兼顾农村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建设新农村精神文明,从而有效实现山、水、路、田、林等的全面和综合治理,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路。
2.2上下协调合作,积极探索水利发展良好机制
一是县人大、政协、纪委等部门关心水利工作。县纪委经常督促落实项目廉政建设责任制,水利工程资金管理提出指导性意见。县人大政协每年组织代表和委员对涉及水利方面的建议和提案认真督促检查,视察水利工作,随时提出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逐一落实,把群众的认可和肯定作为水利工作的目标。二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经常深入水利基层单位和工程建设一线,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重大水利项目都成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以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为组长,成员由有关乡镇领导组成。全县农业工作会议每年均召开,通过会议专门安排布署水利工作,总结相关情况。三是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纳入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县政府对水利工作常抓不懈,为了发动广大干部群众,有力调动其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实行激励和惩罚措施,奖惩分明,将其作为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干部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四是乡镇和各有关部门全力配合,共同推进水利建设工作。保证各项水利项目的顺利实施,需要各部门通力协作。各乡镇全力组织群众投工投劳,财政部门及时拨付项目资金,计划部门争取项目,积极协助,支持水利工作,卫生部门指派专人协助化验水质,监测人饮水源等。
2.3各部门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实施各项农田水利建设项目
把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纳入县财政预算,成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领导小组,为了从源头上杜绝资金挤占、截留和挪用,广泛接受群众监督,领导小组督导项目建设,及时调整预算经费,随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加。县财政和水利部门应确保资金充分发挥效益,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2.4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科技含量
根据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状况,因地制宜,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规划,加强水资源的统一调配,充分认识水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3],实现全县水资源的合理有效优化配置。大力加强骨干工程建设,对水资源科学合理评价,合理开发利用互助县的水资源,实现水资源调控的主要功能,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引水、蓄水、集水、提水和跨流域调水。为了保障供水安全、粮食安全、防洪安全、经济安全和水生态环境安全,积极争取实施一批水利骨干工程,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机遇,从互助县实际出发,合理配置资源,使缺水地区居民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问题得以根本解决,尤其考虑浅山、川水、脑山、半浅半脑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布局全县工程体系,形成水资源优化配置。
互助县社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短缺,不仅要积极争取国家、青海省和海东地区财政支持,还要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产业发展政策、财政政策支付政策、西部生态保护政策、高科技农业扶植政策,以吸收外资、民间闲散资金等各种有利融资、引资政策,实现水利建设投资渠道的多层次、多元化,逐步建立国家、地方、用水户多元化、多渠道投资体系。
2.5采取“一事一议”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针对税费改革新形势,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实施,使得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发生变革,减轻了广大农民的负担,来了巨大的减负效益。应当根据国家政策,及时调整农田水利建设,结合互助县实际,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和寻求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有效途径,运用“一事一议”的方式,调动农民和其他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使他们广泛参与工程和建设,以群众自愿、满意、受益作为出发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大家的事大家办,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通过发动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有效辅助政府工作[4]。
2.6工程项目建设严格执行“四制”,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在项目建设中认真贯彻执行项目“四制” ,严格按照秩序进行有关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规范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建设监理制、项目法人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使工程质量管理办法不断充实和完善。项目资金做到专户储存,严格按项目财务管理办法专人管理,实现专款专用,积极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资金的合理使用,需要审计、财政等部门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和监督,做到各项工程开工前有预算,中间有检查,竣工后有决算[5]。
2.7采取多种形式参与水利工程管理
积极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一方面,对规模较大的人饮和灌区建立村级、乡级用水者协会,两级用水者协会按照有利于工程效益的发挥,逐步实现了水利工程的正规化和多元化管理。有利于水费足额征收的宗旨,有利于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实现了对水资源和水利工程进行有效管理。另一方面,对已承包、拍卖、转让的小型水利工程,按照“谁管理、谁负责、谁受益”的原则,推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确管理主体,明晰产权,拓宽投资渠道,盘活有量资产,形成水利工程建、管、用与责、权、利统一。
2.8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为农田水利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高度重视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职工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水务系统现有职工332名,其中助理工程师和技术员154名,中级工程师37名,高级工程师7名。目前,通过集中学习、培训、外地观摩等形式,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懂业务的专业队伍,水利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监理工程师资格的7名,项目经理资格的23名,为互助县的水利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3参考文献
[1] 第三批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启动[J].城乡统筹,2011(12):4.
[2] 任兴亮.鄂北岗地农田水利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襄樊学院学报,2012,33(1):18-22.
[3] 乔娜.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困境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425-14426,14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