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科技教育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1: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科技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科技馆教育的特点
科技馆教育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补充与完善,但同时又不同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着自身的教育特点和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越来越受到教师与家长的关注和儿童的青睐。科技馆在儿童科技教育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在教育理念上,科技馆本着开放与自主学习方式,注重儿童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强调动手与动脑相结合,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第二,在教育内容上,科技馆向儿童展示先进的现代科技成果,并解释其中的科技原理,增进儿童对科学技术的了解,提高科学素养。第三,在教育方发法上,主要有体验、动手、互动、场景、参观等方式,让儿童在亲自动手与体验中,感受科技的奥妙,激发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从上述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出,科技馆本着激发儿童对科学技术的兴趣,让儿童在游戏与体验中快乐学习的理念,通过各种方式的科普展览和教育活动让儿童了解与体验科技,学会自主学习,释放天赋潜能,有很强的教育性。其自由开放的教育形式在儿童的生活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科技馆教育的内容和项目
1、科普展览。
互动性科普展览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各个领域,又可具体分为常设展览和短期展览两种形式。常设展览是科技馆进行儿童科技教育的主要载体,也是科技馆富有特色的教育形式。常设展览力求为儿童营造再现科技实践的学习情境,强调以互动、体验的形式引导儿童进入科学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之中。科技馆常设展览的教育内容从总体上来看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基础科学内容,如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二是高新技术的内容。科技馆通过向儿童展示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让儿童了解当代科技的发展动态。三是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内容。如环境污染问题、生态保护问题、计算机普及问题等需要儿童了解和关注的问题。
2、教育活动。
科技馆的儿童科技教育项目除了开展科普展览之外,还通过举办形式各异的教育活动来丰富儿童的学习生活。教育活动主要包括专题讲座、夏令营、科普报告会等多种形式。专题讲座通常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向儿童普及某一专门领域的知识。如浙江省科技馆举办的“细菌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敌人”的专题讲座,主要是为儿童而设计,让他们了解细菌的危害,从小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夏令营是科技馆为儿童举办的实地探索活动。通过带领儿童参观航天中心、天文台、动植物研究基地等,让儿童近距离观察和学习。让儿童在动手制作模型、采集标本、开展科学实验等活动中,培养动手能力,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点燃他们的科学梦想。科普报告会是儿童科技教育活动的又一种重要形式,通过传播国内外最新的学术发现和学术观点、展示重大的科技成果来激发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唤起儿童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热情,启发儿童去探索科学的奥秘,走进科学的殿堂。
三、科技馆教育的方法
1、体验。
科技馆采用仿真模拟、现代化的声光技术,以及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直观且形象生动的展品演示,让儿童了解科学技术的应用原理。或者让儿童在3D、4D体验馆,通过直接参与虚拟现实游戏,来感受如地震、火山爆发等一些不常见的场景模拟。这种体验性的教育方法,迎合了儿童好奇、求知的心理特点,易于给儿童留下深刻印象,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
2、参观。
参观是带领儿童观看科技展览来向儿童展示科学技术的奥秘以及对我们生产生活的作用。很多展项的基本设计理念都是通过激发儿童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儿童主动探索与思考的能力,从而达到科技教育的目的。让儿童在观看展览的过程中轻松的学习科学知识与感受科学精神,这不仅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而且能让儿童掌握主动学习与思考的方法。
3、互动。
科技馆对儿童进行科技教育,不像以往博物馆那样偏重静态的收藏和展示,它更注重教育过程中儿童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希望通过与儿童的交流互动,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的目的。为此,科技馆专门为儿童设计了一些形象、直观、互动性强的科学游戏,让儿童在与家长、伙伴的交流互动与合作探究中,发现科学的奥秘。
4、动手。
篇2
[关键词]家校合作;留守儿童教育;障碍;克服
[中图分类号]G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7-0009-05
一、家校合作是整合留守儿童教育中家庭和学校教育力量的有效方式
留守儿童是我国当前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伴随农民工问题出现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随着农民工规模的不断扩大,留守儿童数量也在随之逐渐增长。全国妇联2008年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留守儿童占全国农村儿童的28.29%。[1] 留守儿童由于与家长长期分离,亲情缺失,其心理、情感以及人格的发展容易遇到问题。范先佐在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发现,留守生活对留守儿童心理和情感方面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1)柔软无助;(2)自卑闭锁,自暴自弃,丧失信心;(3)寂寞空虚;(4)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5)对父母充满怨恨,少数孩子认为家里穷,父母无能耐,才会出去挣钱。[2]2004年公安部的调查显示了两个“大多数”: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儿童。[3]因此,留守儿童教育成为当前我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家庭和学校是留守儿童生活的两个主要场所,家长和教师共同肩负着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家校合作是整合留守儿童家庭和学校教育力量的有效方式。但是,由于留守儿童家长外出务工,不能提供和子女相处的时间和空间上的保证,家庭教育功能在弱化。与此同时,由于当前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实施,以及寄宿制农村中小学数量的增多,留守儿童在校时间延长,学校承担的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在逐渐增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于学校来讲,联合家庭教育力量,建立家校合作体系是留守儿童教育的必然选择。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欧内斯特・L.博耶在《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一书的《基础教育》报告中指出:“最近我们听到不少有关学校失败和教育革新的议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坚定地相信失败的不是学校,而是学校与家庭、社区及宗教机构的伙伴关系。”[4]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可以使教师和家长在教育思想和认识上达成共识,信息的沟通和交流畅通无阻,加强相互之间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
二、留守儿童教育中家校合作存在的障碍
虽然家校合作是整合留守儿童教育中学校和家庭教育力量的有效方式,有助于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但是,留守儿童教育中家校合作还面临着诸多障碍,具体表现在观念的偏差、时空的限制和家校合作组织不健全等方面。
(一)观念的偏差
从留守儿童家长方面来看,不利于家校合作的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留守儿童家长对家校合作意义的认识存在偏差。留守儿童家长普遍存在一种心态,认为“养”是家庭的责任,“教”是学校的责任。当他们把孩子送进学校之后,意味着把孩子教育的责任全部托付给了学校。这种认识导致的结果是家长一般不会积极主动联系教师,了解孩子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情况,而且,如果孩子在学校出现问题的话,他们往往会把全部责任推卸给学校和教师。其次,留守儿童家长对家校合作内容的认识存在偏差。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性的发展过程,包括他们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涉及他们的学业成绩、同伴交往、身体心理、审美能力等方面。在家校沟通中,留守儿童家长理应对孩子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的信息同学校和教师进行交流,从而达成统一认识,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长和发展。然而事实上,留守儿童家长更注重的是孩子的学业成绩,往往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状况。特别突出的一点是他们忽视孩子心理、情感、精神层面的发展,这也致使一些留守儿童的心理困惑得不到及时的疏导,成为问题留守儿童。最后,留守儿童家长对家校合作时机的认识存在偏差。家校沟通本应该是经常性的,教师可以及时获得学生在家里的表现情况,家长也可以及时获得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情况,这有助于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全面了解和适当的教育措施的制定。但事实上,绝大部分留守儿童家长通常只有在学校召开家长会,或者教师邀请家长去学校的时候才会去。而家长会往往是集体性的,很多家长难以通过和教师的个别交谈来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里的具体情况。家庭缺失理论(Family Deficiency Theory)[5]认为,缺乏文化培养和文化水平低的家庭,家中由于缺少教育传统,家长不注重教育,对长远的教育成就没有足够的追求,因此趋于较少参与子女教育。该理论认为,问题家长或问题家庭被视为家长参与程度低的问题核心。按照家庭缺失理论的解释,留守儿童家长自身教育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决定了家庭本身缺少文化教育氛围,而且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值也不高。因此,他们对学校教育的关注不够,参与程度也较低,这也体现了他们在家校沟通中主体性缺失。
从教师方面来讲,有些教师缺乏对留守儿童家长的正确认识。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文化素养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农民的经济生活水平偏低,尤其是留守儿童父母不辞辛苦外出打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维持生计和求得经济发展的考虑。如果教师不能形成正确的家长观念,则会阻碍与家长的顺利沟通。事实上,在家校合作中,由于教师的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高,部分教师会存在比较鲜明的优越心理和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会使留守儿童家长产生自畏、退缩心理,致使他们不会积极主动和教师沟通。另外,留守儿童家长外出务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负担,部分教师不考虑留守儿童家庭的生存状况,会存在对家长的埋怨心理,这也会影响到家校之间的有效合作。
(二)时空的限制
有的留守儿童家长常年在外务工很少回家,有的隔几个月才回家一趟,难以有机会和教师见面,这使得家校沟通存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困难。笔者在一所农村中学调研时,几位班主任讲述了他们在家校沟通中的尴尬处境。
班主任甲:我们农村老师现在挺可怜的,最大的困难是找不到父母,见不到父母的面。我们当地经济状况不好,大家都出去打工了,远的在新疆、宁夏、内蒙古等地,稍近一点的在上海、南京、扬州等。有的常年不回来,孩子就丢给爷爷奶奶照看,有的回来了也没待多久就走了。多数家长通常是过年时候回来,过完年又走了。所以,我们很难见到学生父母的面。开家长会的时候,大多数都是爷爷奶奶给孙子孙女来开家长会,还有的是舅舅、舅妈、阿姨来开家长会。老人的记性差,理解也慢,他们一般对孙子孙女本来就比较溺爱,孩子有问题他们也解决不了。舅舅、舅妈、阿姨也不可能尽心管理,又不是自己的孩子,肯定不会很上心的。
班主任乙:现在的家校沟通很困难,教师很难见到学生父母。学生在学校出现问题,需要家长过来,可他们在外打工来不了。我班有个学生的父亲在内蒙古打工,孩子有问题时给他发短信,他一直都没有回信息。另外一个学生的父亲在上海打工,两年后才回来,结果是回来办离婚手续。
班主任丙:现在一般是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但母亲在家也不闲着,大多打个零散工。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对教育的影响很大。待在家里什么都不干就没有钱,加上通货膨胀严重,很多家长不得不外出打工,这就给教育带来了很大影响。学生在学校出现问题,我们让家长来学校一趟,他们却说:“没有时间啊,请假要扣钱的。”他们说的是实话,我们也感到很无奈,一味责怪家长没有意义,因为他们不挣钱也不行啊。
留守儿童家长外出务工,这种空间上的距离决定了他们难以真正参与学校活动。即使现在的通信工具发达了,手机和网络也基本普及了,但对于绝大部分农民工来讲,这些都还属于奢侈品,即便可以使用这些通讯工具,他们还需要考虑费用支出的承受能力。此外,他们也没有充足的闲暇时间同教师沟通。同工厂和企业里的职工不同,农民工没有双休日和节假日,他们是按日计酬,请假就意味着没有收入。而当前农村的社会现实情况是“种田不挣钱”,务工收入基本上成为农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正是出于经济方面的生存理性的考虑,当教师让家长去学校的时候,家长通常还需要在经济上做出权衡。
(三)合作组织不健全
首先,农村中小学基本上没有家校合作的组织机构。国内很多城市的学校大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它是家校沟通的一种正式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家庭与学校开展顺畅的沟通和交流。但是,农村中小学基本上还没有成立家长委员会,这使得农村中小学与家庭之间缺少广泛、稳定的联系。对于农村中小学而言,当前要成立家长委员会还面临着一些现实困难,其中最主要的是大部分家长在外务工,他们没有时间参加学校组织的家校沟通活动,而出于经济方面生存理性的考虑,他们也不会对家长委员会投入很大的热情和积极性。另一个现实困难是,家长自身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欠缺。相对而言,农民整体上受教育层次比较低,他们不可能对学校教育的课程、理念等很好地理解,这也就决定了他们参与学校教育的程度不会很高。而且,相对于城市的学生家长,农民能够拥有的社会资本总体上欠缺,这也决定了他们对农村中小学的发展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持。
三、克服留守儿童教育中家校合作障碍的策略
(一)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一般而言,所有合作都必须基于双方的共同愿望和努力才能够达成,合作双方在合作关系中都居于主体地位。在留守儿童教育的家校合作中,由于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教师是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专职人员,与文化教育水平普遍比较低的留守儿童家长相比,在一定意义上,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方面更具有优势,应该发挥主导作用。这一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积极承担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由于留守儿童家长在外务工,他们回家的次数往往很有限,从时间和空间上无法保证同学校的沟通。当这些留守儿童在学校出现问题时,教师很难找到他们的父母沟通,这容易引起教师的埋怨和不满。这时,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要认识到农民外出务工主要是出于生存需要,他们生存和生活的艰难处境需要来自农村学校和教师的理解。一位农民工就这样诉说他外出务工的心情:“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呢?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我们有什么办法?外出务工也是迫于无奈,背井离乡、忍饥挨饿,也要去。在家种庄稼不挣钱,养鸡、喂猪没有规模也难赚钱。种果树什么的,没技术管理,质量不好,也找不到销路。有的水果,五六分钱一斤,连支付摘下来的人工费都不够。农民不出去打工,只有等死。说农民现在不苦,是假话,我们是迫不得已抛儿弃女在千里之外打工。”[6]农民外出务工后给农村学校教育带来的困难是一种既定的事实,教师需要给予农民的处境以充分的理解。与此同时,在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的情况下,学校教育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拿大现象学教育学家马克斯・范梅南指出:现代社会由于家庭的变故,家长无法履行教育责任,当儿童进入学校的时候,教师要履行“教师替代父母的职责”。[7]对于留守儿童来讲,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对教师的期待更多,也需要教师履行“教师替代父母的职责”,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正因为如此,学校要积极承担起留守儿童教育的责任,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二是帮助留守儿童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留守儿童家长在家校合作方面还存在观念上的偏差,他们的正确观念的形成和确立在一定程度上还有赖于学校和教师。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会和发放宣传单的时机,借助《告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让留守儿童家长认识到家庭不仅养育了子女,还具有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不能把全部的责任推给学校,要建立家校联合培养机制。另外,学校和教师还要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使其关注子女各个方面的成长,包括学业、体质、审美、道德等方面的发展,不能仅仅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同时,让留守儿童家长形成随时和及时与学校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建立家校联系常态化的观念,使学校和家庭之间关于子女的教育情况保持信息的通畅和互动。事实上,教师在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校合作的观念时,有些教师首先必须克服自身对于留守儿童家长的偏见,在跟他们交流和沟通时要增强自己的亲和力,尤其要尊重他们,对他们的处境给予充分的理解,这样才能够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和提高合作效果。总之,树立正确的留守儿童家长观念是教师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观念的前提和基础。
(二)沟通形式多样化
首先,从方向来讲,倡导家访和校访相结合。家访是一种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但由于留守儿童家长外出务工,教师家访时很难见到家长。相反,提倡校访的好处在于,留守儿童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随时到学校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可以跟班主任、代课教师和学校领导交流,共同商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其实,由于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对班上所有的学生进行家访,有些学生可能就会被“遗忘”,但校访可以避免这种情况,所有家长都可以通过校访使所有学生都受到关注。[8]但是,校访却不能够代替家访。随着农村社会观念的转变,农村家庭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离异、单亲家庭的留守儿童增多,这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而留守儿童家长在校访中不方便表露这些情况,教师只有通过家访,走进他们的家庭,通过观察等才能够感受和了解到。而且,家访中教师和留守儿童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亲切交流对农村家庭也是一种心灵的慰藉。所以,家访和校访都重要,二者要相结合。
其次,从时间上来讲,充分考虑留守儿童家长和教师的现实状况,家校沟通时机要灵活多样。留守儿童家长通常会在农忙季节和春节回家,这为家校合作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性。但一般来说,在农忙季节,农民要忙于收割或种植,无暇顾及其他的事情。因为错过时节会影响庄稼的收成,而庄稼的收成会直接关系到农民一家的温饱问题和经济收入。如果学校在农忙季节召开家长会或开展其他家校合作活动,就会给家长出难题。因此,学校在制定家长会等活动计划时一定要避开农忙季节。另外,留守儿童家长在春节期间基本上都会回家跟家人团聚。其实,这是学校和教师对留守儿童家访的机会。但是,由于春节期间属于假期,这又会给学校工作安排带来困难。出于为留守儿童成长考虑,学校可以安排教师在春节期间对留守儿童进行集中家访,也可以准备充足的家庭教育宣传资料,让留守儿童带回家,让家长阅读,增进家长对教育知识的学习,以及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支持。
最后,从空间上来讲,要构建信息化沟通网络。现达的信息网络技术为克服留守儿童教育中家校合作空间上的限制提供了可能。学校可以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构建信息化沟通网络,包括校讯通、班级博客、留守儿童家长QQ群、电子邮件等。一方面,学校可以把留守儿童在校的表现和发展状况信息发送给留守儿童家长,让他们及时了解子女在校情况;另一方面,留守儿童家长可以把自己对子女教育方面的想法和观点反馈给教师。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促进学校和留守儿童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当然,这里还涉及留守儿童家长和子女之间的沟通问题。事实上,他们也可以借助学校创建的信息化沟通网络来相互交流和沟通,留守儿童可以给家长发送电子邮件,在班级博客中展示自己的作品等,让家长了解自己在校的表现和发展状况。然而,家校沟通中信息化网络使用的前提是留守儿童家长熟悉并能够熟练操作它们,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也是一种挑战。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普及,相信这种设想会变成现实。
(三)健全家校合作组织
家长委员会是家校合作的一种正式组织。一般来讲,家长委员会都是以学校为本,即按照年级、班级分别成立年级家长委员会、班级家长委员会以及校家长委员会等。城市学生的居住往往比较分散,与他们不同,农村学生基本上都是以村落为单位居住。在一村之内,大家相互之间都比较熟悉,家庭的基本情况相互之间也比较了解。因此,农村学校应该以家庭为本,以村落为单位来成立家长委员会。而且,可以选择村落里面文化层次相对较高、有一定威信又热心公益事业的家长来担任家长委员会负责人。由于大家生活在一个村子里,相互比较了解,以村落为单位的家长委员会能够对本村里每一个在校学生的家庭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他们提出的教育建议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可行性。但是,由于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普遍偏低,他们在领悟和掌握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改革的精神方面会比较困难,这需要学校加强对家长委员会成员的培训工作。以村落为单位的家长委员会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促进留守儿童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虽然留守儿童家长回家的次数有限,但由于共同生活在村落里,他们在回家期间可以加强和家长委员会成员之间的沟通,探讨家庭的状况和子女的教育情况,充分借助家长委员会联系学校和家庭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参考文献:
[1] 蒋笃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N].中国教育报,2008-07-19.
[2] 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78-84.
[3] 留守儿童:农村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之警钟[EB/OL].http:///CMS/forum/Posted_ch.jsp?forumid=100069.
[4] 欧内斯特・L.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涂艳国,方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2.
[5] 何瑞珠.家庭学校与社区协助――从理念研究到实践[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7.
[6] 任运昌.空巢乡村的守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05.
篇3
一、亲近童心,比赛激趣,引孩子想学汉语拼音
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为了更好地遵循汉语拼音教学的规律性,我是这样上第一节汉语拼音课的:
一开课,我便向孩子们介绍: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又多了两位好朋友,一位是刘老师――我;还有一位便是――“汉语拼音”。你们当中有多少小朋友能认字?我和“汉语拼音”会特别喜欢他。孩子们纷纷争着说自己能认识多少多少的汉字向我“邀宠”。我并不急于表扬谁,而是对他们说:“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谁和汉语拼音交上朋友,他就会运用汉语拼音认识所有的汉字。看,我们班的黑板报,刘老师在教室墙壁上贴的班级成员名单、课程表等,上面的汉字都标注了拼音,谁能都认识,谁就能赢取“汉语拼音大王”的王冠。大家可别急,通过近一个月的学习,你就可以向老师“‘请战’了。”看着孩子们一双双圆睁而充满自信的眼睛,我乐了:他们学拼音的积极性、争强好胜劲儿上来了。
二、追求童味,妙法登场,诱孩子乐学汉语拼音
低年级孩子不喜欢一套一套地讲解、说教,他们好动、好奇、好表现自己。教学时注意儿童的这些特点,方法上追求儿童化,自然会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1.有一部分孩子在进入一年级前多少学了些拼音,由于孩子们对拼音掌握情况参差不齐,课堂上出现了会的不肯听,不会的懒洋洋的情况,于是,我请会读的当“小老师”领读;学习有进步的奖给一面“小红旗”。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明显集中了。
2.声母f、t、j的书写看似不难,可总有学生将它们的方向搞错。根据低年级的孩子喜欢形象、生动的语言的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故事:“小朋友们,在拼音王国里有位f叔叔和t阿姨,他们最喜欢看大家写他们的名字。他们说,脸朝你们的笔尖欣赏你们书写(我刻意强调:脸朝笔尖),那真是一种享受,他们会开心地笑起来。可是,有些粗心的孩子总会写错他们的名字,一次、两次、三次……他们气得扭过头去。赶紧看看你们的作业本,他们是在欣赏你们写字呢,还是生气了?”在讲故事的同时,委婉地指出孩子粗心的毛病,再教给他们检查的好办法,可谓“一举多得”!
3.复韵母ei、ie和ui、iu“长相”差别不大,读音截然不同。孩子们容易认错它们,怎样既能准确地读,又能正确地写出来呢?抓住它们中的“i”就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读时在“ei、 ie、ui、iu”中的“i”下加上红点点,并将“i”音刻意拉长,判断出“i”在两字母的前还是后,就能准确地区分它们,方法简单且绝对有效。
三、顺应童性,引领运用,促孩子爱学汉语拼音
1.孩子们在初学声调时,往往会出现四声混乱的现象,尽管他嘴里念着“二声上扬”,读出的却是第四声。结合音乐教学中发声练习里的哼鸣,我让孩子们用“唔”加上四声练读,经过反复地练习、用手比画,他们很快发现:标有第一声的字母,读音与原来不标声调的字母一个样;标有第二声的字母读音似有疑问,读时他们还眉头皱起向右上方抬下巴;标有第三声的字母读音像是弄懂了一个问题(哦);标有第四声的字母读音更像是谁生气时扭头就走发出的声音。我又在黑板上写下了学过的几个单韵母,并在它们的身后写下相应的加上不同声调的单韵母。接下来孩子们就练开了,“夸赞”着点头的,生气了“恨恨地扭头”,“疑惑”的紧锁眉头……下课后,居然有孩子将自己或同学的名字改成不同的声调叫得欢了。爱玩的天性竟会如此迷人。
2.儿童天生富于幻想,喜好新奇。在学习j、q、x与 ü相拼省去ü上两点的规则时,孩子们学起来比较抽象。曾经有“挖眼”的歌谣,可是相当残忍、血腥,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实在不当。我便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他们编故事:j、q、x与 ü相拼省去ü上两点的规则真是不容易记住,哪位聪明的“故事大王”能编个故事让大家快快、牢牢地记住,那才真叫了不起呢!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编出了几个又好记又有趣的故事:
(1)j、q、x三兄弟很爱玩墨镜,碰见ü戴墨镜,就借来玩玩。但当ü回家时,又礼貌地把墨镜还给了ü。
(2)小ü是个乖宝宝,妈妈要出差好几天,晚上不管是j、q、x三个阿姨谁来陪,他都能听话地闭眼睡觉。
……
儿童纯净的心灵大放异彩,最可贵的是他们的思想、品德、情感、意志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3.当孩子们掌握了一定的拼x能力后,我想方设法地设计各种比赛、游戏,如:摘苹果、森林探险等,让孩子们动脑、动手、动口,在各种活动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篇4
关键词 生长 生活 课程改革 杜威儿童教育观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杜威儿童教育观的基本内容
1.1 教育即生长
作为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杜威把教育等同于生长。他认为教育不是让儿童被动地适应环境,相反,教育就是让儿童不断地适应。这种不断地适应“转化为教育的等价物,意味着:第一,教育过程没有超越其自身的目的;第二,教育过程是一种不断重新组织、重新建构和重新转化的过程。”①儿童的心理活动的实质在于有机体处于一种本能的需要和满足之中,儿童的本能处于一种未成熟状态,这对后天教育蕴藏了极大的可能性,儿童的兴趣、需要和学习习惯都是建立在原始本能的基础上。因此,儿童心理活动的实质就是他本能发展的过程。在杜威看来,世界不断发展变化,新事物随之出现,新知识随时在增加,教育要使受教育者随之吸收新知识、接受新经验,才能持续生长或发展。教育的任务就是按照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不同的教育方式和适当的指导,教给儿童通过自主选择形成自然生长和适应的能力。因此,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在于促进儿童的生长,是为了使儿童与生俱来的各种能力都得以生长。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儿童这种本能的生长。“教育就是不断生长,在它自身之外,没有别的目的。”②
1.2 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当代学校教育的错误主要是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相分离。“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③学校教育必须呈现出儿童真实而生机勃勃的生活一面。学校教育的作用表现为传递经验和交流经验,传递经验是学校教育得以存在的条件,而交流经验是人类社会共同体生活的必须,也是教育联系生活的根本,二者都与教育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在此,杜威把教育看作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过程,教育促成人类经验的传递和交流,也促进儿童的生长与发展。所以,学校课程的内容应当是社会生活与儿童发展的统一。“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历史,不是文学,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④学校不能将儿童的教育与生活割裂开来,而是能够让儿童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给儿童成长与发展提供充分的生活的条件。因此,教育应当是儿童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1.3 儿童中心主义
“儿童中心”是杜威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他对传统教育体制的批判。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指出,学校教育远离了儿童的生活,他们不去研究儿童在生长中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只是拿了许多成人所积累的学问,和生长的需要毫不相干的东西,想把它强加给儿童。这是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是极其有害的。“教育不是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外面的东西,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⑤教育重心必须从教师、教材转移到学生身上,教育者要从儿童的兴趣、经验和个性出发,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特征,从儿童的生长经验组织教学,成为儿童生长的促进者、帮助者。“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各种措施围绕着这个中心旋转,儿童是中心,教育的各种措施围绕着他们而组织起来。”⑥
2 杜威儿童教育观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2.1 尊重成长过程中的儿童天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以人为本,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早在多年前,杜威从反对传统“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出发,曾针对性指出:“学校的重心是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其他你所高兴的任何地方,唯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和活动之中。”⑦教育必须尊重儿童及其天性,而且要尊重到底。同时,他指出“教育即生长”。这启示我们,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者首先要考虑儿童的本能,将教育活动立足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立足于儿童的身心特点和能力特征,注重激发和培养儿童的潜能和首创精神,不要过分强调认知而忽视儿童的全面发展,更不能使学校教育超越儿童的思维水平和发展现状。一言以蔽之,学校教育只有从儿童的需要出发,顺应儿童的天性,才能促进儿童成长或发展。
2.2 强调教学活动中的儿童参与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从建构主义心理学出发,主张知识是个体主动建构的。在课程观上,强调“要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⑧这一观念与杜威教育思想相一致,杜威曾经对传统教育的做法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认为传统课堂是一种学生“静听”的教学方式,这种二元对立思维造成了教师对儿童主体的忽视,将教学视为单向的知识传递和技能训练,儿童的情感参与、价值体验、意义生成被排斥一边,儿童学习成为一种苦役。杜威的教育观启示人们,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必须从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转变成儿童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引领者者和促进者,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基于儿童的需要,从儿童生长经验的角度来组织教学,通过师生教学过程中的平等、互动、合作、交流,一方面,通过教学使儿童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另一方面,深层次培养儿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儿童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发现意识的形成,通过教学内容和儿童的参与,实现课程目标与教学价值。
2.3 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儿童经验
杜威指出:“教育应该被认为是经验的继续改造,教育的过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东西。”⑨传统教育的弊端在于三方面:以教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以课程为主体,造成了“灌输式”、“本本化”、“教条化”现象。改革的方法就是“从做中学”,基于经验的层面,“从做中学”是指儿童在活动中学习,是一种经验式的求知。从儿童发展的角度,好奇是儿童天性,儿童在学校里的事情是“做”,是“活动”,“从做中学”顺应了儿童这一本能,这是对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变革,也是养成儿童独立判断能力、个性化认知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有效方式。这一观点启示人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好方式是以提高儿童认知的方式或方法使他去参与实践。这样的教学对教师来讲,不再是怎样讲授、练习、布置作业、进行评价的教学,而是精心设计安排儿童进行活动,开展富有乐趣的游戏,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增长知识。对儿童而言,也不再是进行听讲、练习和完成作业,而是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体验活动的乐趣,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可见,如果儿童没有“做中学”的机会和方法,儿童的自然发展就会受到阻碍。从“做中学”使儿童将获得的知识与生活过程联系起来,这正是我国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参与式”教学方式。
3 儿童教育观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实施策略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将杜威儿童教育观贯彻落实到课程改革之中,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
3.1 注重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
课程实施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在教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杜威给教师的要求是,教师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知道怎么教,认真琢磨哪种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这就要求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以研究者的身份,密切关注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弄清楚怎样让学生去学习,并采取有效方法,达成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杜威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杜威为了实现“知行”合一,亲自创办了芝加哥实验学校,积极探索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探求促进儿童生长的有利条件和方法。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他在继承杜威“从做中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和方法,在《教学合一》一文中他指出:“教学不能分离,理应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先生学。”⑩然而,历史的制约性使先生的宏愿难以达成,但却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教育文化遗产,也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了方向。教师该如何理解课程?如何理解教学?怎样把教学与儿童发展联系起来?这里仅从教师出发,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人”,而基础教育的对象或“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不断增强;抽象逻辑思维正在形成;兴趣广,好奇而敏感,情感特征日趋复杂;自主学习能力有待培养等等。教师要全面认识理解儿童的发展特征,以促进儿童的持续发展为永恒的追求,以参与者和合作者的态度组织教学,与儿童打成一片,引导儿童在活动中主动摄取知识,在有意义的活动中发展自己的首创精神和适应能力,使杜威的教育理想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追求。
3.2 关注“结果”与“过程方法”的统一
知识是个结果,而思维是个过程。基础教育阶段传统教学的最大问题在于结果重于过程、内容重于形式、意志大于兴趣。“学习脱离应用是当前教育的最严重的缺陷。没有应用的意识,学习对儿童是没有推动力的。这样的学习材料,同儿童生活的实际情况分开来了,在学校的学习与重要的经验之间产生了致命的分裂。”豘过分注重对书本知识的获得,强调学生的反复阅读识记,主张以强化训练的方式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常常造成学生“知而不识”、“学而不懂”、“懂而不会”等问题,因为书本是以观念的形式呈现知识的,但是观念是无法从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的,个体知识的形成,必须以活动的方式,通过个体的体验和思考才能获得。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只有将教学“结果”与教学的“过程方法”统一起来,使儿童明白学习的目的不是掌握某种学非所用的“知识”,而是要明白在基础教育某一阶段、某一时间内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借助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教学环节实现知识的个性化、具体化转变,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这是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方式变革,也是克服传统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思维倾向,建构 “过程—整合”课程范式根本所在。由此出发,杜威提出了“五步教学法”,它将教学过程分为“情境—问题—假设—实验—检验”五个步骤,五个步骤中教师的教学和思维是统一的。中小学教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正确理解杜威的教育思想,在课程设计中可以开展更多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形成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活动中的体验探究乐趣。
3.3 重视道德教育在儿童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杜威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在它的外部而在于它自身。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普遍的目的,和人们积极地建构经验一样。儿童道德成长过程就是经验不断从坏的经验转变为好的经验过程,是经验的不断成长与发展,成长与发展是道德教育的根本特征。学校作为一个典型的社会,主要作用在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智力和道德价值取向,并决定着道德教育的效果。所以,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中小学必须以促进儿童的理智和道德发展为中心,重视道德教育对儿童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克服现实学校对道德教育认识的狭隘化,道德教育方法简单化等种种误区,更新德育理念,使学校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在生活德育中建构儿童的主体德行,将儿童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与儿童的道德体验、道德审美结合起来,实现道德教育“知性”与“意义”的统一,在完整的教育生活中孕育儿童完整的道德人格。
L鼙疚奈幽鲜〗逃?012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专业发展的教师文化研究”阶段成果
注释
① [英]Randall Curren.教育哲学指南[M].彭正梅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40.
② 单中惠.杜威教育名篇[M].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26.
③ 单中惠.杜威教育名篇[M].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4.
④ 单中惠.杜威教育名篇[M].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6.
⑤ 杜威教育论著选·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王承绪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31.
⑥ 杜威教育论著选·学校与社会[M].赵祥麟.王承绪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31.
⑦ 杜威教育论著选·学校与社会[M].赵祥麟.王承绪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33.
⑧ 和学新.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课程目标的转型[J].学科教育,2002(1).
⑨ 杜威教育论著选[M].赵祥麟.王承绪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8.
篇5
健康教育是现代医院为了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而赋予护理人员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整体护理实践中最成功的环节之一[1-2]。卫生部健康教育中的儿童保健包含了儿童生长发育、儿童喂养和营养指导、预防接种、疾病的筛查、佝偻病的预防、贫血的预防等多项内容[3]。医院儿科的儿童保健教育是实施儿童保健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目前医院儿科的现状是只重视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很少涉及儿童保健教育。
本文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两个不同等级的3所医院的儿科护士,就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找出医院儿科儿童保健教育的薄弱环节和误区,为今后加强儿科护士儿童保健教育的培训,提高儿童保健教育的工作质量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两所二甲医院和一所三甲医院的40名儿科护士。其中工作5年以下13名、6-10年11名、10年以上16名;学历:中专10名、大专22名、本科8名,年龄20~48岁,平均31.55岁。
1.2 方法
1.2.1 问卷设计 依据卫生部颁发的《儿童健康检查服务技术规范》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4-5],选取在日常工作中最常用的儿童保健相关知识,设计成调查问卷,共设计6个问题,每个问题给出多个选项答案。
1.2.2 判定标准 (1)依据《儿童健康检查服务技术规范》儿童体检:①1岁以内:3个月一次;②2~3岁:半年一次;③3~6岁:一年一次;(2)儿童开始添加辅食的时间:4个月[6];(3)含铁量较高的食物:鸡肉、猪牛羊肉、豆腐、绿叶菜[7];(4)依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基础免疫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5)疫苗最常见的反应为发热、硬结[8];(6)肺炎疫苗主要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依据疫苗说明书)。
1.2.3 调查方法 分别向两所二甲医院和一所三甲的40名儿科护士发放问卷(三所医院儿科护士人数分别为12名、13名、15名)。采用打钩的形式答卷,40份问卷全部有效。依据判定标准,(1)、(2)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3)题选对4种食材为正确,选对2~3种食材为基本正确;(4)题选对5种疫苗为正确,选对3~4种疫苗为基本正确;(5)、(6)题选对2项为正确,选对1项为基本正确。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表格对所有数据进行整理,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儿童体检及辅食添加时间的知晓情况 由表1可见,这40名护士对儿童保健中简单的儿童体检时间的知晓率较高,平均达到了78.33%;对儿童保健中辅食添加时间的知晓率次之,为55.0%。
2.2 较高含铁食物及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情况 从表2中可以看出,对儿童保健中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则较低,如基础免疫正确和基本正确率仅为30.0%;最常见接种反应,正确和基本正确率仅为27.5%;而对含铁食物的了解也较差,回答没有完全正确的,基本正确率仅为27.5%,欠缺较多,且存在着较大误区。
表1 儿童体检及辅食添加时间的知晓情况
项目名称 正确(例) 错误(例) 正确率(%)
1岁体检时间 28 12 70.0
2~3岁体检时间 34 6 85.0
3~6岁体检时间 32 8 80.0
辅食添加时间 22 18 55.0
表2 较高含铁食物及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情况
项目名称 正确
(例) 基本正确(例) 不正确
(例) 正确率
(%)
较高含铁食物 0 11 29 27.5
基础免疫 4 8 28 30.0
最常见接种反应 6 5 29 27.5
肺炎疫苗 5 25 10 75.0
2.3 不同年龄对体检及辅食添加时间调查情况的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年龄的护士对儿童保健中的儿童体检及添加辅食的时间,除了31~40岁的护士对辅食添加时间的知晓率较低为59.1%,其余人员对上述问题的知晓率均达到了66%以上。通过对上述各年龄段回答正确人数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各年龄段之间对体检时间及辅食添加时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不同学历对儿童体检及辅食添加时间调查情况的比较 从表4中可以看出,中专学历的护士对儿童保健中的辅食添加时间知晓率低为40.0%;本科学历的护士对1岁以内儿童体检的时间知晓率较低为55.6%;而大专学历的护士对上述问题的知晓率均在70.0%以上。由此可知,中专和本科的总知晓率与大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不同年龄之间对较高含铁食物及预防接种知识的比较 由表5中可知,将正确和基本正确都视为正确来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护士对儿童保健中贫血的食补指导、基础免疫包含的疫苗、疫苗最主要的反应及肺炎疫苗预防的细菌等这部分知识的知晓率总体较低,说明他们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较欠缺。特别是对日常生活中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了解太少,且有较大误区。从表中可得出,≤30岁和31~40岁这两个年龄段对上述知识的知晓率差异不显著(P>0.05);≤30岁和≥41岁这两个年龄段差异不显著(P>0.05);而31~40岁和≥41岁的护士对上述知识的知晓率则有显著差异(P
2.6 不同学历之间对较高含铁食物及预防接种知识的比较 在表6中,通过对不同学历的护士进行儿童保健中较高含铁食物、基础免疫包含的疫苗、疫苗最常见的反应及肺炎疫苗预防的细菌等内容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大专学历的护士知晓率明显高于本科学历的护士(P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健康保健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各医院普遍开展了健康教育活动,且许多医院还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考核。健康教育的形式已被广大护士、患者广泛接受。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掌中宝,家长对儿童保健越来越重视,对儿童保健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儿童保健具有很大的潜在市场需求。儿童家长除了在科普书中、网上获得一些儿童保健知识外,更希望从专业医务人员那里获得有针对性的儿童保健知识。对于健康儿童家长来说,主要从儿童保健医护人员的儿童保健教育中获得保健知识;而对于住院儿童的家长,仅能从儿科医护人员的儿童保健教育中获得极少的保健知识,因此,医院儿科所提供的儿童保健教育严重不足。
护士是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的主体,儿科护士对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率高低,直接影响着儿童保健教育的效果。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儿科护士和儿童保健工作人员获取专业知识的渠道不同,且未建立沟通机制,儿童保健教育内容、标准又不一致,直接误导了儿童家长,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使得儿童保健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一方面,很容易使家长产生迷茫和对医务人员不信任的情绪,进而使儿童家长对接种疫苗产生抵触情绪,使很多孩子错失了接种疫苗的机会。例如,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注射过肺炎疫苗(7价肺炎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23价肺炎疫苗统称)的孩子得肺炎,一些家长就错误地认为肺炎疫苗可以预防所有肺炎,因此而出现不满的情绪,儿科护士由于缺乏对此疫苗的了解,无法纠正错误的观点,也无法对相关疫苗进行宣传,使得儿童家长对接种疫苗产生抵触情绪,使很多体质较弱的孩子错失了接种疫苗预防相关肺炎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儿科护士对相关喂养知识的缺乏,不能指导家长正确喂养,就使得儿童贫血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纠正。
如果儿科护士在患儿住院期间和出院前的健康宣教中包含一些简单、常见的儿童保健知识,不仅可以起到满足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需要,促使儿童积极保健,减少可预防疾病的再发病,还可以提高儿童家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进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篇6
【关键词】儿童文学视野;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改下,怎样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实现语言发展与学生精神成长的双重教学目标,这是语文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基于儿童文学视野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把握儿童特点,快乐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处在儿童时期的学生,因此,若想调动学生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教师首先应研读儿童,了解他们的认知特点与心理特点,注重以学生心灵发展为本位,激活学生生长力,使其茁壮成长。
(一)形象思维特点
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是形象思维,在理解事物时,学生往往依靠联想,而并非依靠其本质与关系。同时,他们侧重直观感受,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在学习文学作品时,学生通常偏重色彩、声音、形状等多种外部特点的描述,对新奇的故事情节、生动的形象以及动态性描绘较为感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学生形象思维特点,巧用直观教学手段,如实物、图片、简笔画等,以增强学生直观感知与体验,培养学生丰富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教学《狐狸和乌鸦》,在理解课文时,教师可巧用插图,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理解文章内容。比如学习1至2自然段时,教师可边让学生观察插图,边听第1自然段的录音,提出问题:①通过所听与所看,你们知道了什么?(狐狸住在树下的洞里,乌鸦住在树上的窝里,狐狸和乌鸦是邻居,互相较为了解。)然后借助插图,帮助学生认识“洞”和“窝”。这样,可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②想想狐狸和乌鸦会发生什么事呢?然后指名学生读2、3自然段,边听边想: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当乌鸦找到一片肉,它的心情怎样?怎样看出来的呢?狐狸看到乌鸦叼着肉,它的心情又怎样呢?此时,它心里会想些什么呢?等。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可激发学生学习特点。
(二)善于模糊解读,好动、爱玩特点
在阅读学习中,儿童具有跳动的巧妙能力,一些生字或生词,生义或生事也不能难倒儿童进行大体把握。而这一大体把握则有助于学生对不懂之处、陌生之处连猜带蒙地进行把握与领会。因此,在小学阶段,学生通常是在模糊解读过程中获得对文本形象、情感与气氛的朦胧感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把握学生这种欣赏特点,注意因势利导,由整体上研究作品形象,而不仅仅是单一地分析与讲解字词、语句或肢解作品。另外,儿童具有好动、爱玩的天性,易于投入感情,会跳出作品自设新情境,亦或创编新故事。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这些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朗读、角色扮演等学习活动,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阅读理解与朗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如学习《狐狸和乌鸦》后,拓展延伸:1)请发挥想象,以“肉被骗走以后”为题编个小故事。2)表演迁移:①自主推荐,找合作伙伴带头饰表演。依照课文内容自由想象,加入适当的表情与动作。②评议。引导学生说说好在哪里,不好之处如何改。这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与创造的机会,可锻炼学生表演才能,培养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使其快乐学习。
二、把握教学目标,有效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握语文教学特点,明确语文教学目标,有针对性、有目的的教学,以提高教学有效性。
第一,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其基本教学理念是全面培养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体而言,即“识字写字与阅读能力、口语与写作能力”与“审美情趣与品德修养”。前者注重语文能力,而后者则基于前者的审美与品德层面的人文素养,这是儿童精神成长的重要因素。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语言发展与学生精神成长。其次,由小学语文教材看,多数是儿童文学文本,注重以儿童为中心,注重贴近孩子们的心理与实际生活,关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体现他们的愿望与情感,使他们愿意体验,乐于接受。同时,通过教学儿童文学作品,可丰富学生情感,提高学生情趣,培养孩子品性,塑造健全人格与良好个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善用课文,促进学生精神成长。
篇7
儿童文学既然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文学形式,那么就必然有一种对应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否则一概而论,只会混淆儿童文学与其他文学形式的区别,不仅达不到儿童文学教育的目的,还有可能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那么,针对儿童文学的特点,怎样的教学方法才算是有针对性呢?经研究发现,图片图像,或者一些带有色彩的东西对小学生来说是最具有吸引力的,老师就应该利用这个特点,将之融入教学当中去。
比如,在学习《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篇课文时,由于文中描写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那么老师就可以借机向学生们展示一些山河风光的图片。当学到“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时,可以展示蜀南竹海以及黄山迎客松,老师也可以趁机教育学生学习翠竹松柏的那种坚韧不屈的精神。当学到“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时,就可以展示丰硕的果林,一望无际的稻田。这些图画色彩艳丽,景色优美,一定会受到学生的喜爱,从而会在欣赏图片的时候将课文记忆下来。
除了图片图像外,一些夸张的动作姿势会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并争相模仿,老师也可以趁机将学习内容“动作化”,以便让学生模仿时能自然而然地产生联想。在学习《成语故事》时,里面的三则成语故事都能利用夸张的动作语言表现出来。比如“自相矛盾”,老师可以一手拿“矛”,一手拿“盾”,然后双手碰撞。还有“滥竽充数”,可以学南郭先生佯装吹竽,最后仓皇逃跑,这些姿势动作一定会引得学生哄堂大笑。老师还可以请学生自己上台表演,通过合作的形式将成语故事演出来,这样不仅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深刻印象,也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儿童文学天真童趣,如果教学方法太过生硬死板,以小学生的天性和能力一定接受不了。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注意把握儿童文学的特点,掌握好方法,将知识柔和的传授给学生。
二、丰富的教学内容
儿童文学因为它的特点,往往会导致学生出现“偏科”的现象。例如,学生会更加热衷于充满故事性和趣味性的课文,而忽视一些有教育意义和科普性的课文。这时老师就要注意平衡教学的内容,让学生不仅得到应有的趣味,也能收获一些实用的知识。
以《郑和远航》这篇课文为例,老师除了要给学生讲述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也要稍微介绍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强调一下郑和的精神品质,不能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故事的层面,那样学生也仅仅是听了一个故事,往往过后就忘了,不会引起对教学内容的思考。
在学习《奇妙的克隆》时,老师要向学生科普克隆的定义,但不能局限于只让学生了解克隆就是“一分为二”那么简单,更不能为了迎合学生,仅仅说明克隆就像孙悟空吹猴毛。而是要从科学严谨的角度出发,告诉学生克隆的科学依据,克隆给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潜在的隐患。这样学生才会对克隆有一个全面地认识,才能达到这篇课文的教育目的。
丰富的教学内容还包括扩展语文教学课程,即将课文的阅读放宽。比如在阅读《三顾茅庐》时,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与此有关的三国知识,为学生提供一些课外读本,丰富学生的阅读,不仅丰盈了学生的知识需求,也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三、合理恰当的想象启发
小学生的大脑容易受直观刺激,此时是培养他们想象思考的最佳时机,而儿童文学本身就是充满想象与活力的文学作品,在这个基础上,对于想象的启发教育就顺理成章。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启发的度,不能脱离儿童文学的范畴,不能将那种沉重和阴郁带入到教学氛围中来,而应要围绕着儿童文学的特征,合理恰当地进行教育。
在教学《狐假虎威》时,因为这篇课文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结局,老师在介绍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着进行故事续写。老师可以稍作引导,例如,原文表现了狐狸的虚荣和虚伪,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学生在思考后就会知道,还表现了老虎的霸道愚蠢和其他动物的胆小怕事。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就可以将故事进行下去。例如,老虎在事后越想越不对,终于知道了狐狸的诡计,又找到了狐狸。又如,丛林里的动物看到老虎这么笨,于是齐心合力想办法将老虎赶出了丛林,等等。类似这些合理的想象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锻炼了学生的动脑能力。
再拿《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篇科普课文来说,也可以让学生发挥无尽的想象。因为外太空还是一个陌生的领域,而学生在课外读物和电视上或多或少都接收了太空的一些知识,对于这个话题的展开就有足够的积极性和拓展性。学生可能会构思一些对火星的探索开发,可能会说在火星上碰到外星人,还可能想象自己长大后成为一名宇航员去火星冒险。这些想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合理恰当的想象启发是符合儿童文学的教学需求的,是对小学语文课程的一种扩展延伸,对打好小学生的文学基础很有帮助。
篇8
引言
建构主义的心理学认为,儿童有着他们对世界的理解, 这便是儿童的理论。这些理论与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理论、成人意义上的理论有着明显的区别,因而仅仅是一种朴素的科学理论。儿童认知的发展变化,实质上是儿童科学理论的发展变化。儿童朴素的科学理论是科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对于儿童认知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一、生活中对儿童的科学理论普遍存在的错误认识
1.大部分的成年人认为儿童是没有科学理论的
绝大多数成人不认为儿童有自己的理论。他们认为儿童之所以为儿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幼稚和无知。孩子们对世界的认识是表面化的、混乱的。他们只能看到表面现象,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他们可能对世界有一些肤浅的认识,但这些观点是分散的,没有联系的。他们对于相同的现象,一会儿这样解释,一会儿那样解释,前后大多不一致,而且大部分时候,儿童认识不到前后解释的矛盾。成年人否认孩子的理论可以列出很多证据。在大部分人眼中,因为孩子们是无知的,不成熟的,所以儿童不可能有理论[1]。
2.成人没有给儿童提供交流科学理论的机会
即使一些成年人承认儿童有他们的理论(或者叫理解、意见、想法等),但在科学理论和成人掌握的理论面前,儿童往往缺乏陈述和交流的机会。现实生活中,儿童与成人交流往往有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在成人眼中,儿童对现象的理解是错误的,不完美的,所以孩子们的说法,往往被成年人嘲笑、中断,成年人会直接告诉孩子“科学的”、“正确”的理论是什么,不理会儿童的任何想法,直接将成人的理论强加给儿童。第二,大人不想听孩子们的这些科学理论,即使听后也往往是心不在焉的,根本不去思考儿童的理论,只是一味地应付儿童。所以孩子对成人的理论表达看似交流和非交流。
3.儿童的科学理论经常被成人误解
儿童科学理论最显著的特点是朴素的,语言表达比较有限,所以常被误解。孩子怎么想,往往被误解成另一个想法。孩子的语言能力有限,大部分是单一的词汇和不完整的句子。句子的缺陷,容易导致成人误解儿童的科学理论。在与孩子对话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知道孩子有想法但成人不理解。在这个时候,成年人一般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你说这意味着……是不是?”有些孩子清楚地意识到他的观点被成人的误解,可以明确的回答“没有”;有些孩子会迷惑地点了点头,接受成人的观点;有些孩子干脆不再说话,不在陈述自己的科学理论[2]。
二、儿童科学领域教学现状
传统的关于儿童科学理论的观点认为:儿童关于周围事物的认识是零散的,没有逻辑上的连贯性,这些知识仅仅是零星的而不是系统地存在于儿童的认识之中;儿童对世界的认识是基于事物的表面相似性,即儿童的认识是直观的、表面的、浮浅的,大部分情况下儿童只能看到事件的现象,无法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由于受到传统儿童理论观念的影响,传统的儿童教学观点认为,既然儿童已经拥有的大部分观念是错误的,目的又是尽快形成科学的认识,那当然应该用科学的概念替代错误的概念。如果儿童错误地认为“地球是平的”,我们就告诉他们地球是球形的,像一个皮球一样;如果幼儿认为地球下面的人会掉下去,就告诉他们不会掉,地球有吸引力。用“科学的”替代“错误的”观念的教育方法最常见的策略就是“告诉”。所以,在课堂上经常听到老师这样讲“你错了,是这样的”、“不对,应该这样”等等。老师们坚持的信念是,只要讲得清楚明确,只要不断地讲,儿童头脑中的错误概念就会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就会是科学概念。
由此可见,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在学前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低估儿童认知能力的现象,比如,不重视儿童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或者完全将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视作错误概念等。这种对儿童朴素科学理论的低估,极大地阻碍了学前教育的研究和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
三、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儿童的朴素科学理论
1.承认儿童的科学理论存在
首先,要承认儿童是有科学理论的。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具有和成人和科学家相同的理论,儿童可以针对现象提供理论解释,并且提出预测的理论。儿童的科学理论与成人的不同之处在于,成人的科学理论是具有内聚性、连贯性的理论,儿童的科学理论是发散的,儿童朴素的科学理论是发展的理论,是不完善的,是适用范围有限的。
现阶段的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儿童的科学学习是通过新旧经验之间的互动而建构实现的。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简单理论。孩子们用这些简单的理论能有效地解释和预测一些日常生活现象。儿童的朴素理论是他们对周围世界的知识。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孩子们是带着他们对世界的理解来到课堂的,而不是“白板”,等待我们去涂抹[3]。
儿童的朴素科学理论是一种受压迫、没有取得合法化的理论。儿童科学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教师对儿童朴素科学理论的接受程度。因此,儿童的朴素科学理论必须合法化。
2.以科学的方法看待儿童的科学理论
儿童科学理论具有发展性、朴素性、发散性的特点。这要求我们成人首先不要以“对错式”的眼光去看待儿童的思想。每当儿童陈述一个事例、表达一个思想时,如果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正确”或“错误的”,那么我们将很难理解孩子的思维,从而促进儿童朴素科学概念的发展。在学前的科学教育过程中,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倾听,了解孩子到底想说什么,到底是怎么想的,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措施促进儿童科学认识的发展。
儿童可以自动构建其自身的理论来解释周围的事物,当自身理论与现象有冲突时,会形成新的内在理论来取代原来的理论,以实现认知发展[4-5]。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自发概念是科学学习的重要基础,而其中与基本科学理论不一致的错误概念,虽然有时阻碍了学习过程,但也不是一无是处的。通过正确的教学引导,儿童认识到“错误概念”与科学现象的矛盾,会转变认识,产生新的科学理论。
3.给予儿童表达和交流科学理论的机会
当人们认识到儿童存在理论并认真而严肃地对待儿童的理论后,还应该给儿童提供机会,让儿童表达他们的理论,交流他们的理论。
儿童对自身理论的表达有时候对于成人是一个挑战,是对成人“权威”的挑战。不少成人总是觉得儿童有太多的东西不知道、有太多的东西要学,总是觉得自己有太多的经验教训要告诉儿童,常常认为“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因此,成人就总是不断地讲,“听我说”“听懂我的意思没有”“我给你讲”。给予儿童机会让儿童交流和表达他们自己的理论,需要成人们不要讲得太多。因为成人讲得太多,就可能减少了儿童们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就可能减少儿童表达和交流的积极性。
四、针对儿童朴素科学理论,在学前教育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措施
1.应根据儿童朴素科学理论的发展规律开展教学
首先,在面对复杂的现象时,学龄前儿童有自己的朴素理论,他们在接受正式的科学教育前,已经开始使用这一理论解释现实的世界,孩子们已经具有丰富的知识。人们往往低估了儿童的思维和认知发展水平。
其次,要了解孩子的朴素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变化规律。在大部分情况下,儿童往往自身认识不到自身的“朴素理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意识到孩子们有自己的理论,而且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动地将儿童的朴素理论的无意识状态转化为有意识的状态,使儿童从表达不清的状态转变为清晰表达,促进儿童认知进一步的发展变化。
2.应该以儿童的朴素科学理论为基础开展教学
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儿童原有的“日常概念”是错误的,不需要保留的,必须全部消除,在教学中重新输入正确的科学观念。
篇9
【关键词】社会需求 高职 孤独症儿童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44-02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孤独症患儿总数已达100多万,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而且已经成为世界上患病人数增长最快的疾病。近年来,我国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的数量激增,但还是不能满足孤独症儿童接受康复教育的实际需要。同时,合格的孤独症教育师资也面临着严重不足的问题。目前,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主要是几所师范院校和少数几所大专院校,而专业课程方面也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盲、聋、智障教育上,涉及孤独症教育的非常少。专门针对孤独症儿童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更是微乎其微。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国内高等学府唯一进行孤独症教育师资培养的学校,已于2004年开办了孤独症教育专业,虽然起步较晚,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有着一定的缺陷,但已然是中国孤独症教育专业的最高学府。因此,为满足社会日益凸显的需求,各高职院校的特殊教育专业应该积极探索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课程设计的新方案,用以培养合格的孤独症康复训练师。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也能为学生就业拓展道路。
一、《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传统观念和现实条件的限制,某些特殊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设计仍未能跨越学科体系的藩篱,因而难以适应社会对特殊教育人才的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课程设计上突显以下几个问题:
(一)课程目标的确定未能充分反映职业教育要求
高职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为特殊教育学校和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培养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特殊教育教师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对残疾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和康复训练。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能力包括三个方面: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心理行为康复训练能力和教育活动组织实施能力。以往课程目标的确定并未与这些教师的基本能力紧密结合。
(二)课程内容的安排未能充分满足学生职业需要
目前,孤独症教育康复方面的教材很少,高职本课程一般使用的教材是谢明主编的《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属于全国特殊师范教育专业课规划教材。此书广泛涉猎目前孤独症教育康复的最新研究成果。因为学时有限等原因,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每一种教育康复方法都只能是浅尝辄止。学生并不能通过这一门课程的学习,熟练掌握所有孤独症教育康复的方法,从而成为合格的孤独症教育康复人员。
(三)教学方法的使用未能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下,对于本课程教学方法的设计,虽然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元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教育康复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在此过程中,教师多是采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观看相关教学案例的图片、视频等材料,或是以课堂演示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表现出来,但因为没有对孤独症儿童直接的接触和认识,对孤独症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及教育训练方法的学习,多是凭借自己的想象,不能真正地通过实践教学增长知识和技能。
(四)评价手段的采用未能充分考查学生职业素养
该课程的考核形式是多以考查书本知识的闭卷笔试为主,考核内容往往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和案例分析等,不能全面考查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而形成的职业素养。同时,也使得学生养成了死记硬背、考前突击、为考试而学习的习惯,更不利于能力的养成。
二、对《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课程设计的思考
(一)结合专业特点,确定课程目标
《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是一门新拓展的特殊教育专业课,是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具有职业技能性质的专业课程。从目前的社会需求来看,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方法是特殊教育专业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课程如果没有课程目标指引,就容易出现教育康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或是枯燥的理论知识堆积,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我们培养的学生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走上职业岗位之后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还要具有扎实的、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具有“系统的应用知识”而不是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或“专业理论”。为了突出高职“理论有用、能力为重”的教育原则,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要结合孤独症教师的职业需要,突出技能型教师的专业培养目标,侧重于特殊学校或普通学校等教育机构所需要的孤独症教育教学方法等专业技能的掌握。
(二)立足职业需要,选取课程内容
在基础理论教学中做到立足职业需要,以“必需、够用”为度,舍弃那些不是职业能力培养必然要求的“纯理论”性的内容。目前,国内教育康复机构对于孤独症儿童训练的主要内容为:言语与语盲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运动训练、社会交往、刻板行为干预和认知能力训练等。而主要采用的训练方法有行为干预、感统训练、结构化教学和应用行为分析等。根据实际的职业需要,可以把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特别是教材中所介绍的语言训练、行为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等内容。除了这些传统内容,还可以把现在较新的训练方法如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和地板时光疗法作为课程内容的补充。另外,教学中要增加实践教学比例,从时间安排上,如果是一个学期的总课时是34课时,那么实践课时至少要占12课时;从实训内容上,每一节实训课都有具体的目的、内容、步骤,引导学会怎样解决实际问题。
(三)体现职教特色,应用教学方法
在职业教育中运用较多的几种现代教学方法有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兴趣小组教学法、模拟情景教学法。职业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固然可以借鉴基础教育的教学方法,但是在专业教学上仅仅靠那些借鉴过来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甚至是不实用的,所以,探索一些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对发展职业教育有很大的好处。因此,本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可以在以往案例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互动,回答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参与性。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库等教学平台,让更多的同学改变单一的学习途径,通过网络来获取知识。由于孤独症康复训练具有特殊性,实践教学能让学生真切地接触到现实中的孤独症儿童。因此,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角色扮演和模拟情景教学法。如果条件允许,高职院校应积极创设实习实训环境,充分发挥课内外、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作用,将实训内容与课程教学、孤独症康复技能的应用紧密结合,强化教育实践练习,缩短职业适应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侧重职业素养,进行综合考核
无论是什么样的课程设计,都应关注课程实施中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积极作用。加之高职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出现平时不学习、考试就凭死记硬背的问题。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他们的职业应用能力,在考核方式上要强化实训技能的动态考核,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综合评定。如果实训基地充足,实训的考核可以在康复机构或特殊学校教师的指导下,每名学生选定1名孤独症儿童,与其结成对子。观察与记录孤独症儿童的异常行为表现,设计教育训练方案,并针对孤独症儿童的某一个问题进行教育康复训练,最终写出个案训练报告。课程教师和实训教师共同对学生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考核,促进课程内容实施过程中学生职业认知、职业态度与职业情感的养成。另外,可适当提高平时考核的比重,训练方案20%、实操30%、期末卷面50%。书面考试内容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将考核的重点放在对教育康复知识的实际应用上。
总之,《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是高职特殊教育专业的重点课程,同时又是一门不断探索更新的课程。课程目标的设定和教学内容的组织一定要基于社会需求,要围绕孤独症儿童教师这一职业岗位任务展开。课程教师应该与时俱进,转变观念,积极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实践课比例,完善教学考核等,真正把理论教学和实训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掌握这项专业技能,将来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
参考文献:
[1]谢明.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 [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2]魏轶兵.特殊教育院校孤独症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的探析 [J].中国特殊教育,2007,82(4)
篇10
关键词:儿童叙事视角;现实世界;虚拟世界
中图分类号:I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096-02
哈克叙事视角的形成受其性格的左右,必然打上“个人色彩”。分析哈克的形象既要看到他与一般儿童共性的一面,又要看到其个性的一面。
一、哈克叙事视角的形成
《哈克・贝利・费恩》中的主角哈克和普通孩子一样顽皮。他总是对老吉姆和莎莉姑母恶作剧。他也很聪明,每次都能得逞。他热爱自由自在的生活。他夜晚从窗户溜出去,藏在靠近寡妇道格拉斯的房子的树林里――因为汤姆・索亚召唤他一起假扮“海盗”。哈克的想象力丰富,他和伙伴们模仿海盗起来,煞有介事,以假乱真。正是这种角色扮演游戏,这种独特的儿童叙事视角使《哈克・贝利・费恩》这本书读起来充满童趣。哈克厌烦和严厉的华生小姐呆在枯燥乏味的房子里,相反,他热爱在密西西比河上冒险。一般孩子所具备的单纯,哈克也一样有。他单纯所以常常说实话;但也因为单纯而易受环境影响,人云亦云。他协助吉姆(一个黑奴)逃跑。从感情上讲,他对吉姆有无比深厚的感情,而且凭借良知,他也感到奴隶制不合理;但他仍然陷入了道德两难境地,在救与抓两个方向上挣扎很久。“放走奴隶不道德”的观点来自哈克生活的社会环境。哈克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正是当时社会环境下一名普通的少年儿童。
然而作为一部伟大小说的主人翁,哈克有“过人”的一面。哈克“过人”的一面体现在成人般的世故上。他能透视成人内心世界,懂得为人处事的那一套。不仅如此,哈克也相当的博学而勇敢。他对密西西比河非常了解,就像了解一位故知:什么时候涨水,涨水的时候什么样景象……他都了如指掌。有了知识储备,他得以顺利地乘木筏在河上漂泊冒险。而每次遇险,他以乐观的精神和不畏的勇气战胜。
总之,哈克和其他少年儿童一样,顽皮、聪明、单纯,充满想象力。他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和游戏。但是,哈克又不一样,相比自然年龄而言,他的社会年龄远远超越,他世故、博学,非常勇敢。在他身上看得到马克・吐温的童年,马克・吐温的阅历和智慧。从这样的一名少年儿童的角度看世界,别有洞天。
二、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比
叙事视角的作用就像一面“镜子”:镜子面对的是现实世界,镜子里面的成像是虚拟世界。有时它是一面“哈哈镜”,经过镜子的处理,镜像或变得更美或更丑;有时它就是一面普通的平面镜,如实反映现实世界。《哈克・贝利・费恩》里的“镜子”就是哈克的一双眼睛,通过哈克的眼睛看到虚拟世界,视物变形,或更美或更丑。
(一)更美的一面
首先,《哈克・贝利・费恩》中的虚拟世界有比现实世界美好的一面。以寻常眼光看有些事很可怕,但在哈克看来却变得愉快有趣。如原本在寡妇道格拉斯家里,哈克穿着体面、上着学校。然而他受不了约束逃出来,之后被酒鬼父亲抓住,挨打骂、缺衣食,与之前的待遇相比算得上悲惨,然而他是这样想的:It was pretty good times up in the woods there, take it all around.”这么一来,又算不上“悲惨”,仿佛更自在舒坦些。密西西比河变化多端,比起小镇生活,在这条大河上漂流时刻充满危险。但是借助哈克体验竹筏上的雷暴天气,没有恐惧感而代之以一种令人震撼的美感。借助哈克这个特殊视角,危险的大河恍如仙境。如果不是这么一个勇敢的少年儿童的视角,令人畏惧的事物如何能变得美好而令人向往呢?哈克充满想象力,他和伙伴们扮演“强盗”。在汤姆・索亚的领导下,他们认真制定每一条游戏规则,包括惩戒措施,规定:背叛者的亲人要被处死。结果哈克没有亲戚可作担保,无奈之下他提名华生小姐、那个他避之不及的女人。杀人是一件严肃可怕的事,但孩子们却轻轻松松地拿来玩。根据皮・亚杰的研究,该阶段的孩子对于做错事时的处罚认为应该非常严重的(《儿童心理学》)。“杀死”虽然是最严厉的惩罚,却远没有成人理解的那么血腥,不过“儿戏”。这种把严肃的事情当儿戏的玩法,不禁让人哑然失笑。这种复杂的感受当然归功于儿童叙事视角的运用。从儿童的叙事视角来读这本书十分特别,原本“丑”的一面被大大地弱化,甚至变成美好的体验。孩童的情绪转换快,而哈克更是一名乐观的儿童,很多糟糕的经历和感受只是眨眼即过。用他的眼睛看到的虚拟世界当然美好的,比现实世界要好。
(二)更丑的一面
根据J. 皮亚杰的理论,十三岁左右的孩童处于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的新阶段。和早阶段不同,他(她)已经获得道德感,但还没有完全独立于成人的判断(《儿童心理学》)。哈克对黑人,宗教,家族冲突和政客都有相对独立的看法,但同时又摆脱不了旁人观点的纠缠。哈克起初和其他人一样,认为黑人对任何事没有观点和感受,更不懂得爱护亲人。长期相处,他发现了吉姆身上可贵的品质,但儿童哈克对于自己当初顽固的成见很难摒弃,经过多次观察和谨慎思考他才敢提出质疑。
(三)近似的一面
有时哈克的态度公正平和,,对于所见不做变形或加色处理,保持原样,仿佛没有对错。有一幕:小镇的人们对Boggs的死怀有极大的兴趣。枪击事件的目击者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围观者听得津津有味。这桩惨事让讲述者与听众都获得了极大的娱乐和满足。人群对不幸者的麻木令人齿寒。但是哈克仍然用平静的态度观察这一切,客观地讲述出来。以不带主观色彩地视角反映虚拟世界,就像平面镜里的影像,是现实世界的“翻版”。哈克按照原型不加评论、不动感情地、如实记录,这种冷静的视角为读者留出较大的反思空间。
三、儿童叙事视角的功能
(一)强化主题
马克・吐温借哈克・贝利・费恩之口表达对现实不满。他厌恶保守的生活模式,支持构建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马克・吐温自传》)。从哈克独特视角看去,险恶的事物被美化,通过展示这种令人向往的自由生活,更有力地呼吁打破现实中不合理、令人窒息的状态。从哈克这个独特的叙事视角,某些阴暗面被强调、丑化,这种丑化使教化功能加强,更发人深省。有时哈克如实记录发生的事情,原汁原味地呈现,这种不动声色的态度给读者足够的时间与空间独立消化,激起强烈的反思。
(二)强化幽默与讽刺
有的讽刺像火或匕首,燃烧或杀死邪恶;而有的像阳光,清除病菌却不伤害人。对日常琐碎的讽刺采用的正是温和的方式。哈克常常将人们隐秘的心机披露出来,只淡淡地嘲弄一番。例如:女主人对客人假意抱怨菜肴不够美味,实际提醒宾客夸赞她的手艺。这种抱怨虽然虚伪,却不值得大力攻击,从一个孩童的角度,轻轻地讽刺一下,却带来极大的幽默效果。而对于大是大非,例如黑人的不公平遭遇,则采用尖锐的讽刺。对白人阶层来说,黑人奴隶渴望自由是不道德的,而盲目顺从才是规范的。以一个纯洁的孩童的视角,哈克的这种认识被夸大,更加反衬社会不平等的现象,从而使讽刺更加辛辣。由此,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透过哈克的叙事视角,视物有所变形,使温和的讽刺幽默有余,尖锐的讽刺则更加辛辣。
四、总结
哈克的个性在构建哈克叙事视角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叙事视角的功能像一面“镜子”:有时它是一面“哈哈镜”,镜像或变得更美或更丑;有时它是一面平面镜,如实反映现实世界。《哈克・贝里・费恩》中,这面“镜子”就是哈克的眼睛,读者通过哈克叙事视角看世界。该视角发挥着两大功能:加强主题和加强幽默与讽刺的效果。借助儿童叙事视角,这本小说老少咸宜;得力于它,读者拥有欣赏这本小说的一面最适合的“镜子”。
参考文献:
- 上一篇: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
- 下一篇:建设工程项目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