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1: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管理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管理方案

篇1

科技管理绩效评估基本理论

1科技管理绩效评估的理论基础

科技管理绩效评估是针对部门或组织而开展的绩效评估,是建立在一系列基础理论基础之上的评估制度。在对其进行研究之前,有必要对这些理论进行简要分析,这里主要介绍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是上世纪70年代流行与西方国家的一种新型的政府管理理论。这种理论最大的特点是借鉴了企业管理的方法和研究模式,试图将政府看成是市场中的企业,而国民则是消费者,作为企业的政府需要向国民提供优质的钢公共服务,并努力提高自己的绩效。它以现代经济学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的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和政治敏感性,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行政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新公共管理对科技绩效评估制度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比较绩效评估主要来源于企业管理领域,新公共管理所提倡的研究思路和模式是比较符合科技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的。新制度经济学(Newinstitutionaleconomics)是一个侧重于交易成本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可以说是近几十年西方经济学研究范畴中一个方兴未艾的领域,由于其提出的比如交易成本等思想对传统研究范式的突破性革新而备受关注。交易成本是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是指在建立商品交易过程中,没有被易主而损耗掉的成本,譬如讨价还价花去的精力与时间,为防止受骗而采取的保险措施等,这些举动花费的成本都是交易成本。制度经济学研究的范围为科技管理绩效评估提供的研究框架,交易成本的概念为绩效评估指标的建立和具体权重的确立提供了指导[2]。由于目前影响我国科技管理绩效评估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于评估程序和体制的不完备,这种体制上的交易成本如何去除,也可以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下进行分析。

2科技管理绩效评估的内涵

科技管理职能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政府职能是指一个国家的地方行政机关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科技管理职能则是指政府为了促进本国或地区科技发展,提高科技水平,增强科技竞争力而履行的一系列职责和功能。一般来说,科技管理职能包括了制定相应的科学发展方针,同时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基本的框架,有时还需要直接投资一些高风险性的科技领域,促进科技的发展,此外还需要在政策或是其他方面对科技产业进行扶持,提高本国科技竞争力。科技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对科技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测量,通过对评估结果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并为改进科技管理制度和体系提供借鉴。

科技管理绩效评估方案分析

篇2

二、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是指在我市各类研发机构中直接从事产品开发、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和专利技术产业化等工作,在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团队中发挥领军作用,作为学科技术带头人,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优秀科技人才。

三、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每批一般不超过10人,不重复评选。

四、评选条件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直接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以项目负责人且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实际承担或完成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项以上的。

同时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一)在自然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取得成果,为主要完成人员(排位前两名),并获以下奖项之一的:1、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奖成果1项以上的;2、获省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成果1项以上,或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成果2项以上的;3、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成果1项以上,或二等奖的成果2项以上的。

(二)在专利工作方面,为主要发明人,获得发明专利1项以上或实用新型专利8项以上,其技术或产品产业化取得重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

(三)在农业科技应用、推广方面,从事基层农业科技工作15年以上,积极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推广和转化,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或转移农村劳动力等方面,取得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

(四)在卫生医疗方面,作为市级以上重点学科带头人,注重医学科研,学术造诣深,在解决复杂疑难病症及常见病、多发病、危重病的诊治中业绩突出的。

五、评选程序

(一)由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成立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评选委员会(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组成),下设办公室。

(二)凡符合评选条件的,填写《金华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推荐表》一式15份,并附获奖证书、专利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1份。县(市、区)企事业单位的,由当地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查,经县(市、区)政府审核后报市评选委员会办公室;市直单位的,经市级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评选委员会办公室。

(三)市评选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对推荐材料进行初审和组织考察,并向市评选委员会提交初审意见。市评选委员会根据推荐材料和初审意见择优评选,提出拟选名单,经公示后报市政府批准。

六、表彰奖励

(一)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由市政府颁发荣誉证书,一次性奖励3万元。在县(市)的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由县(市)政府予以奖励。

(二)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可优先推荐为省市科技重大贡献奖和省特级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省“151人才工程”等省级以上有关荣誉称号人选,并作为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主要条件之一。

七、考核与管理

(一)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考核评议,主要考核其政治表现、职业道德、专业水平和创新业绩。在县(市、区)的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委托当地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二)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发挥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专业技术特长,支持和鼓励其积极开展科研开发、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解决共性关键技术难题,推进所从事领域技术的跨越发展和产业的优化升级。

(三)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所在单位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妥善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条件从事科研和技术创新工作,要及时向当地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他们取得重大科技成果或工作调动等有关情况。

(四)加强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继续教育工作,着力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支持其参加国内外的专业进修和学术交流活动。

八、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取消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称号:

(一)考核不合格的;

(二)有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等违法违纪行为的;

(三)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

篇3

【关键词】医院;科研档案管理;意义;方法

医院科研工作作为衡量医院整体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其对于促进医院医疗水平的发展,尤其是解决临床疑难病症,提高整体医疗水平具有重要价值[1]。故加强医院科研工作,尤其对于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在促进“科教兴院”方面意义非常。科研档案是科研活动实施过程的文字记录与实验依据,作为医院研发和开展新技术的重要形式,在一定意义上促进医院自有知识产权成功地转化。实际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加强科研档案管理统计工作,对于提高医院科研效率,推动医院整体发展意义重大[2]。本研究结合我院近年在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统计分析中的经验,提出相应管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一、科研档案统计管理在促进医院科研新项目申报中的价值

医院科研新项目申报作为医院科研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医院领导及卫生主管部门的重视。尤其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随着科学事业的发展,本院近年来申报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科研项目逐渐增多,且所获得的科研立项等级、数量和支助金额档次升高,以上指标作为医院科研事业发展的标志,在提高医院科研项目申报质量及水平,提升医院影响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有效地做好科研档案的统计管理在提升科研课题申报质量,促使课题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上具有重要作用。首先,科研档案统计管理能在医院科研项目的选题可行性方面提供参考价值[3]。其科研选题是科研立项的敲门砖,明确可行性及社会价值的科研选题,是科研项目是否获得立项的关键。有效的科研档案统计管理措施,有利于研究人员对本院既往或前期研究课题的了解,获得医院相关研究成果,了解本院研究条件及研究优势,为科研选题提供参考。

二、科研档案统计管理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价值

获得立项的科研课题多数研究周期在2到4年之间,某些重大项目或国家级项目研究周期更长。做好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所有数据、资料的归总,对于促使项目研究的顺利进行、成果获得、项目的顺利结题具有重要作用。首先,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形成的档案资料,如中期检查报告、阶段性成果(阶段与专利等)以及项目变更情况及资料,本科项目参与人员的变更情况、项目研究内容的调整以及经费预算、使用情况等。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上材料作为项目必须材料,其对项目的完整性,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验收意义重大。其次,科研档案统计管理,在促进项目成果转化过程有积极促进意义。因医院科研成果形成均需要通过大量的数据收集,其中最主要的是病例资料的收集与总结,其中原始数据和资料作为第一手资料,在科研论文撰写中的作用无可取代。

三、医院科研档案统计管理措施

(一) 提高科研人员加强科研资料归档处理意识。针对科研资料与档案的统计管理意识是,科研人员针对科研档案科学认识及对档案管理结构充分信任的过程。对于医院科研项目,医院科研人员需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与科研档案管理部门的沟通,另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则应积极为科研人员提供全面的可供参考的资料,并增进相互之间的信任感,促使科研人员认识到对科研档案进行科学规范化统计管理的价值与意义。

(二)建立健全医院科研档案统计管理制度。通过健全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可严格约束档案管理过程,进而确保科研档案管理规范化和程序化,从而更好地发挥科研档案管理的价值。针对医院科研资料的管理,在制定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制度时需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科研能力及所立项项目档次,明确档案管理制度中工作人员职责,建立科研档案资料借阅保密制度,同时为有需要的人员提供便捷借阅档案资料的途径。

(三)明确科研档案归档范围。鉴于多数科研机构科研档案归档困难或不明确问题,为促进档案归档过程的有序性及重点突出,需明确医院档案管理范围,及时进行所需归档档案分类。

四、总结

医院科研声誉和能力是医院发展、提高医院知名度的重要组成方面,其作为临床实践、医学研究依据,并可为教学提供帮助。其中有效的科研档案统计管理,对于评价科研成果、衡量医院科技管理水平,提高医疗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项目名称: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统计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 项目编号:2014RKX065 管理部门:潍坊市科学技术局,研究起止年限: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

【参考文献】

[1]谷士鹏.试析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工作.黑龙江档案,2014,13(2):143.

[2]高伟伟,时钢.建立科学的医院科研档案管理机制初探.大家健康,2014,8(5):313-314.

篇4

【关键词】眼科住院患者;安全管理;防护

护理安全是医院医疗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和消除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患者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控制。眼科住院患者老年人居多,而且多有单眼甚至双眼的视力障碍,自理能力差,好多患者还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住院期间可能发生跌倒、坠床、暗室内碰伤等安全问题。眼科对2012年7月至2013年2月78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癫痫等老年眼病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评估并采取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2年7月至2013年2月眼科住院眼病合并其他疾病的老年患者78例,其中含并糖尿病者30例,合并高血压、心脏病者21例,合并癫痫病者5例,合并脑中风、脑出血后遗以致症肢体活动不灵者16例,合半眩晕症、低血压者6例。60岁以上患者28例,70岁以上患者32例,80岁以上患者10例,90岁以上患者8例,平均住院天数6天,其中发生低血糖反应晕倒1例,卫生间跌倒1例,均未发生骨折、外伤等意外,余者无不安全事件发生,安全出院。

2 不安全因素原因分析:

2.1内在因素:

(1)生理因素:老年人生理机能退化,感觉迟钝,视力障碍,听力受损,关节、平衡能力失调导致步态不稳,易跌倒。

(2)病理因素:眼病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等导致机体功能障碍,自主活动受限。

(3)心理因素:患者过高估计自己的体能、自尊心强,不愿寻求护士或他人的帮助,在活动时终因体力不支跌倒。

(4)药物性因素,患者经常服务的药物中如镇静安眠药、降压药、降糖药、利尿药等同时能产生眩晕、低血糖、低血压等副作用,影响患者的认知定向功能,导致意外发生。我们眼科病房就发生过1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晕倒在走廊的病例。

2.2外在因素又称环境因素:环境常常是导致发生跌倒、损伤的重要因素。如:地面有积水、病床无护栏等。

2.3跌倒:眼科潜在不安全因素:眼科疾病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均有不同程序的视力障碍,适应能力下降,加上有时候地面光滑、潮湿,过道障碍物等均可使患者站立不稳而跌倒。我科发生1例跌倒患者,是因患者入厕大便蹲得过久,起身时卫生间地面潮湿发生跌倒。

2.4坠床:患者双眼视力障碍或术后双眼包扎,再加上环境改变,病床如无防护栏,患者易发生坠件。

2.5暗室内碰伤:暗室是眼科检查的特殊环境,眼部许多精细检查都要通过裂隙灯、眼底镜在暗室内进行。暗室光线较暗,加上患者对环境陌生以及视力障碍,很容易碰伤,引起医疗纠纷。

2.6安全告之行为不规范,健康教育不细致、不到位,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及防护意识介绍不详细、不具体将会给患者带来不稳定的心理负担,存在安全隐患问题。

3 建立健全安全防护措施:

3.1更新护士服务理念,建立建全规章制度:优质护理服务并不是单纯地取消陪护,由护士为患者洗头、洗脚,照顾生活,而是对我们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把护士还给病人”,让护士去观察患者,去帮助患者,去指导患者。我科老年患者居多,自理能力差,在没有陪护的情况下做好患者的安全管理对我们是个很大的挑战。我们眼科全体护士积极上网查阅相关资料,通过参观上级医院优护理示范病房、,外出进修学习等途径更新护理服务理念,增进安全防护意识,提高安全工作的预见性。发动全科护士的智慧,通过大家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更新制定了一系列安全防范措施,建立起建全的规章制度。

3.2做好患者的风险评估:患者入院后护士及时进行入院评估,评估内容除一般情况、护理查体外,重点评估患者的生活处理能力,根据评估分析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针对患者个体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护理计划。通过提出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指导护士有重点地对患者进行观察及护理。高危风险患者及时填写意外事件风险评估表,并及时评价。

3.3保持周围环境的安全:

(1)加强病区环境的规范化管理,包括床距要适当,病床不能太高,必要时厕所应备坐凳。病床要有防护栏。

(2)病区内应有足够亮度,光线分布均匀并避免闪烁。楼梯间灯光不能太暗。

(3)地面应保持清洁干燥,开水房、卫生间水渍要及时擦干,并备防滑垫。

(4)卫生间、开水间应设防滑标志,走廊、卫生间应设有扶手。

(5)患者用物固定放置,床头铃应放置于患者触手可及的位置,便于求助。

3.4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入院时向患者详细介绍病区环境,使其尽快熟悉,安全告之详细介绍到位,患者及家属双签名。护士在患者住院其间多与其交流,了解其需求,并提供及时的帮助。护士需耐心向患者讲解用药、饮食、卧位等等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对所患疾病有正确认识,很好地配合治疗护理,减少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

3.5防暗室碰伤:暗室的仪器和物品必须放置简单合理,患者检查前先带其到暗室,熟悉暗室设施环境,让患者有安全感,并安排护士在暗室内陪护患者,安全协助患者完成检查。

3.6防坠床:为防止患者坠床,对老年人、儿童、双眼包扎等患者应装上床栏,悬挂防坠床标志,特别加强中夜班护士的巡视、观察,对烦燥不安患者必要时加用约束带约束,并注意观察受约束肢体血液循环情况,定时放松。

3.7定期做好安全检查和质量控制:制定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方案,成立安全管理质量控制小组,每周三次负责督促检查科室护理人员执行安全管理制度情况,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并做好防护,对已发生的不良事件要引起重视及时上报护理部并及时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讨论分析,吸取经验教训,并坚决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篇5

一、指导思想

实现廉能风险的前置处理和有效预防,使党员干部廉政风险意识普遍提高,反腐倡廉机制得到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得到进一步提高,推动党风、政风和干部作风进一步改进,最大限度降低腐败发生的风险,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促进旅游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廉能管理工作目标、实施范围和主要内容

(一)工作目标。以“查找岗位廉政风险,建立廉政防控机制”为重点,围绕“人、财、物、权”等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将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作为监管重点,通过查找岗位廉政风险点,评估岗位风险等级,制定有效防控措施,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图,做到“风险定到岗,制度建到岗,责任落到岗”,形成以工作岗位为点、工作流程为线、监管制度为面,环环相扣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二)主要内容。围绕廉政风险和机关效能建设管理开展工作的内容主要有:档案管理风险点防范、工资管理风险点防范、专项资金风险点防范、财务管理风险点防范和综合工作风险点防范等几个方面。从岗位、股室、单位“三个层次”,通过自查、交叉查、领导点、群众提的方式,认真查找、梳理易发问题的重大事项、重要岗位、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探索和完善风险点预警教育机制。同时,严格对照机关效能建设考核实施细则,以“三个满意”(党政部门满意、社会各界满意、服务对象满意)为衡量标准,强化监督考核,建立健全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机关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

三、工作部署

一、根据《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的具体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在学习、借鉴、创新的基础上,制定我局廉能管理《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

二、组织全局人员学习关于开展廉能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有关文件、领导讲话精神,明确廉能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宣传廉能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和主要精神,营造风险岗位廉能管理氛围,牢固树立党员领导干部风险意识,加大全民参与力度,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召开工作动员大会。

三、成立我局廉能风险防范推进委员会,具体负责我局的廉能管理组织协调及日常工作。

四、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三定”方案等规定,本着“职权法定、程序法定”的原则。

1、清理岗位职权,对本部门本单位所有岗位所涉及的权力事项进行清理,逐项审核确定权力事项的类别、行使依据、责任主体、服务承诺和工作纪律。在理清岗位职权、查找岗位风险同时,对内部各股室和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和再造,制定职权运行流程图和岗位说明。

2、排查岗位风险,采取自己找、群众提、互相查、领导点、组织评等多种方法,利用举报、投诉、等手段,排查风险岗位在权力行使、制度机制、业务能力、思想道德、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廉能风险。重点排查机关内设机构在履行工作职责及业务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风险,认真查找在目标责任制检查考核,要针对不履行“一岗双责”或履职不到位、不作为、、贻误工作或、违反廉洁自律相关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等方面进行查找。要将查找到的廉能风险登记汇总,填写《查找岗位廉能风险情况表》,建立台账,形成廉能风险信息档案。

3、做好风险等级评估。根据风险点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高级、中级和低级。

4、制定廉能风险防范承诺书。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抵御廉政风险的能力,提高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险、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的工作效能,制定并签订相关责任人的风险防范承诺书和责任书,向社会公布。

5、制定本单位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提出防范措施,建立防控模式,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建立完善的以岗位为点、程序为线、制度为面环环相扣的廉能风险防控机制。设立廉能风险管理专栏,公开各项工作职责和流程,接受群众监督。设立廉能管理工作举报箱、举报电话,对整改不力的,群众仍有反映的,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追究。

四、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廉能管理工作,是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努力提升机关效能建设水平建设的一项有力举措。通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以勤政廉政先进典型为榜样,以反腐案例为典型,开展好廉能教育主题活动。结合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党风党纪专题教育,增强全体人员的宗旨意识和反腐倡廉意识。

篇6

关键词: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建议

这几年,在教育部领导的正确指引下,通过全国本科院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各个院校的教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善,专业结构和布局日趋合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更加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取得了初步成效,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1、关于本科教学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本科院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教学管理工作:健全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实现规范化、信息化的管理目标;完善本科教学管理科学化体系,提升本科教学管理工作水平;提高本科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加强本科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的管理工作,改革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估体系;以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为标准,全面提升本科教学管理的层次。

1.1 本科院校的办学规模

考虑到近年本科院校人均培养成本大约在12000元~15000元之间以及各个院校的师资队伍和现有教学资源的情况下,本科院校在校生的数量应大体控制在2万人左右,个别规模较大以及师资队伍较强的本科院校,本科在校生的数量应大体控制在3万人左右。这样,既能维持本科院校的正常运营,又能较好地提高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

1.2 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本科院校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举措。本科院校应根据教育部出台的本科专业目录,全面优化学科和专业的布局,完善传统专业、增强优势专业、突出特色专业。在经过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适当增设就业前景良好的新专业,对部分不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传统学科以及过时陈旧的传统专业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整合,适当增加热门专业。此外,从现有的本科专业中,筛选出就业相对比较容易的若干专业进行重点扶持,创建本科院校自身的品牌专业以及特色专业,使它们成为各个本科院校亮丽的名片。

1.3 本科院校的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实现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基础工程,是各项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重点。本科院校应经常修订和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与时俱进的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培养方案。优化课程建设体系,创建特色课程。以此为基础,创建省级精品课、国家精品课。如果条件许可,还可以适当创建一些符合本科院校自身的双语教学课。

1.4 本科院校的评估标准

近年来,教育部批准了很多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一些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出现盲目性、攀比性等问题,特别是专科院校长期形成的办学模式,使其在各个方面无法适应本科教学管理工作,因此,本科院校要继续完善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合理规范课堂教学、课程考核、实践教学、毕业论文各个教学环节,全面推进网上评教,加强领导评教、专家评教、教师相互听课,检查教案、检查试卷等相关工作。

1.5 本科院校的团队建设

本科院校团队建设中通常存在的一些问题:重申报,轻建设,评选标准不够合理,缺乏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团队成员协作意识不强。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建设有利于团队建设的制度环境,遴选德才兼备的教学带头人,明确团队建设的目标与任务,构建有利于团队合作的评价机制。此外,要借助团队集体的力量,指引青年教师,推出一批教学改革成果,培育一批教学骨干,增强教师的业务能力,向国家级教学团队和省级教学团队冲刺。

1.6 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

加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建设工作,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推广网络教学,普及多媒体教学,推动教学模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逐步推进产学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模式。

1.7 本科院校的就业与创业

提高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是确保本科院校能否持续发展的百年大计。在本科生毕业前,开设一些以就业和创业为导向的主题讲座,为大学生即将面临的就业问题以及创业问题,提供支持和服务。

2、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几点建议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对本科人才的需要,为了机动灵活地配置教育教学资源,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地发展与变革,创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尽快建成深受社会好评的合格本科院校。

2.1 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

树立人才培养工作在本科教学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完善教学质量,积极培养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技能过硬的应用型人才。依照质量兴校、人才立校的办学思想,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把他们的成功经验,充实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管理过程中,促进本科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2 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深入研究教改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尽量体现个性培养、特色教育,把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生态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促进学科交叉、文理融合的培养体系。鼓励探索和试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全面提升本科生的综合素质。

2.3 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围绕提高就业率的战略需要,根据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遵循重点突出、兼顾一般的原则,培养能吃苦、肯适应、能创造、乐奉献的应用型人才。

2.4 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后盾

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人才培养的坚强后盾,严格执行教学规范,加强教学环节的有机管理,鼓励教师启发式、讨论式和案例式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尝试,鼓励教研活动的各种新模式,推进教研活动的制度化和经常化。此外,为了扩大本科生的视野,积极开展各种主题的教学讲座,邀请知名学者和教学名师作报告,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和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更新教学观念,促进教学改革。只有教学工作的水平得到有效地提高之后,人才培养的目标才能脚踏实地的实现。

2.5 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

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学评教”等评价机制的作用,改进学院的教学评估标准,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加强对专业水平、课程质量的评估,加强学生对教学工作的反馈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2.6 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资源

把优化课程体系、丰富课程资源、提升课程质量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工作。依照本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新开一批特色鲜明的课程。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模块和课程库,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突破跨专业选课的障碍,拓宽学生选课的范围,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自我创造有利条件。

2.7 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改革。

建立与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改变陈旧的课程设置状况,避免课程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课程。要优化课程结构,让必修课和选修课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学科交叉与文理融合的课程体系。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关系,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减少课堂学时,加强课外指导,使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学活动形成有机的整体。适当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选择,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8 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实践环节。

实践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补充和拓展,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本科院校实验室以及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技能训练,适当增加实践的比例。实践安排应详细与充实,并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持。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以及创业教育,启动本科院校与科研院所、对口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努力开拓产学研结合的渠道,积极推进校内外的实践基地建设,积极开辟本科学生实践锻炼与服务社会的新渠道,丰富实践教学的方式和途径。

结语

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在本科院校的日常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各个部门的教学管理工作都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默契配合,协调发展,真正落实“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目标。

篇7

关键词:电能计量;集中管理;实施方案

中图分类号:TM9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一、电能行业中电能计量的重要作用

从整体角度分析,无论是电能表、电流互感器还是二次回路均属于电能计量装置的范畴之中。在近几年社会经济的发展下,我国电力企业发展与计划经济时代有所差别,在市场化运作的基础上,电力企业将电能通过发电、输电、配电等形式输送给用户,且还需要与发电厂、电网公司等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实现每一个环节的相同性[1]。从某个角度分析,在我国电网的发展中,其中的每一个环节所安装的电能计量都是进行经济结算的关键所在,且在电能行业中电能计量占据了十分重要的推动性。

二、对电能计量集中管理的施方案分析

(一)组织结构

简而言之,电能计量是供电公司计量机构的简称,是实现电力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机构。在组织机构方面,电能计量行政是由供电公司进行负责的,且电能计量所的领导者往往需要电能计量中心人员担任,所有的鉴定人员同样需要参与技术监督局的考核。

(二)职责的划分

对于电能计量中心的职责主要包括四点:第一是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职能,主要是政府部门所赋予的,且所构建的电能计量标准需要严格遵循国家的电能计量检定要求,并在日常工作中做好维护工作;第二是新投产的电能计量装置需要在竣工之后进行检查,并且要确定电能计量的方式,制定有效的方案与策略;第三是要对规定范围之内的电能计量装置进行安装、轮换等;第四是要与企业或者其它单位签订电能计量装置购买协议,保证所购置的电能计量装置的全面性;第五是要对电能计量的故障加以查处,并对存在异议的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检查;第六,所有的工作需要严格按照营销部的基本要求;第七,需要对整个地区的电能计量装置进行鉴定;第八,要对一级配送负责;第九,需要积极推广新技术与性能服务;第十,需要对电能计量中心以0.2级以下的装置进行检定[2―3]。而对于市级电能计量所的职责则主要包括:第一,要对省公司所提出的各项内容进行落实,保证符合其要求;第二,工作的流程与要求需要满足营销部要求;第三是对二级配送负责;第四是要做好各项维护管理工作;第五是要实现对电能计量装置的判定。

(三)设备配置

电能计量中心在设备配置方面需要严格按照10万只年检单相电能表、5000只三相电能表,3000只多功能电能表,并且还需要配备48表位多功能单相电能表、24表位单项电能表、24表位三相电能表、6表位多功能电能表、现场校验仪、配送车等[4]。而市电能计量所所需要的设备则比较简单,包括单项标准电能表、三相电能表装置、互感器、校验仪、配送车各一台,如此一来才能真正保证电能计量故障的检定与维护。

三、电能计量集中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一)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1.加强管理。从当前的发展局势分析,大多数电力公司的电能计量中心已经对作业流程进行了规范处理,并依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的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对电能计量的闭环管理,从而实现了计量管理的优化与规范。另外,在采购表、计划审批、配送等方面同样制定了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将所有的业务都采取系统控制,进而对计量器具实现跟踪管理。2.加强检定工作。每一个电能计量中心都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对电能计量器具加以检定。3.做好采购工作。在采购过程中需要实现统一采购,对计量资产实施条形码管理,且各个供电所都需要对营销管理系统进行控制。4.做好安装工作。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具有代表性的业扩子系统,并且供电营销所需要对计划进行更换,还要实现对计量装置的审查,做好安装工作,严格按照《电能计量管理办法》。

(二)巩固计量集中成果

在企业的内部每一个单位的业务范围都会涉及到资产管理,所以实现内部协调十分重要,可以积极设定电能表检测部门以及互感器检测部门。且该部门需要严格按照专业进行设置,这样一来才能真正对资产管理进行有效控制,包括计划、采购、运行等,才能真正采取营销系统的子系统,对整个采购行为加以规范。除此之外,还实现了对二级库、三级库的检查与管理,保证资产数据以及计量资产管理的有效性。

(三)做好“三关”工作

第一,需要对计量标准设备进行管理,要做好标准装置的考核工作,保证每一项工作都按照要求完成,且在工作中需要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的基本要求;第二,为从根本上保证安装的工艺以及质量,需要对新安装或者经过改造的计量装置进行检查与验收;第三是需要保证分工明确,还要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其中最为主要的便是做好跟踪维护工作[5]。

(四)实现创新发展

在电能计量集中管理中离不开制度、管理、科技,在21世纪,只有保证三者的创新发展,才能真正推动电能计量集中管理的有序性。可以在电能计量中心创建考核小组,将工作流程进行规范化,并且要将绩效与效率相互结合,如此才能充分调动起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另外要实现管理的创新,需要做好基础管理工作。最好则需要实现技术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关系到电能计量集中管理的发展,只有调动起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业务能力,才能提高其技术含量以及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晶.电能计量集中管理实施方案的可行性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5,24:150-151.

[2]吴华,孙恺霞,娄云,田娟.基于MDS系统的电能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流程及策略[J].物流技术,2015,01:254-257.

[3]申展,胡辉勇,雷金勇,许爱东,郭晓斌,彭勇刚,杨苹.分布式电源接入用户及用户侧微电网双向电能计量问题[J].南方电网技术,2015,04:14-21.

篇8

关键词:高职 微课程 教学方案

中图分类号:F23;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5)18-0124-02

一、微课程教学的特点

“微课程”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程教学以其短小精悍、以小见大的优势,迅速掀起了一场突破资源单一型传统教学的教育革命。而且,这一特质也与高职学生乐于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某一特定知识点以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的学习需求不谋而合。

二、 设置层次化的教学目标

微课程的开放性决定了受众群体的多样性。由于学生群体认知水平和能力结构存在差异,不同的学习对象可能具有不同的学习欲望。为了适应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可以制定层次化的教学目标,使不同学习目的的学生都能在微课程的使用中收获自己关注的学习内容。

(一)实施过程

为了提高微课程教学的适应性,可以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设定涵盖知识、行为和情感在内的层次化教学目标,每一类目标又细分为不同等级,能力要求随等级依次下降,实施分层梯度推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而合适层次和精准梯度的确定则源自对授课对象的充分了解,对未来微课程使用环境的可靠预测以及长期一线教学的经验累积。

(二)应用举例

现以“经营杠杆”为例,展示层次化教学目标的设置。根据教学内容,可将教学目标设定为甲、乙和丙三等。每等目标又可分解为知识、行为和情感目标三部分。

1.甲等目标。(1)知识目标。充分理解经营杠杆的基本内涵;充分理解经营杠杆产生的原因和作用对象;熟练掌握经营杠杆定义公式和简化公式,并能迅速计算;理解经营杠杆系数的含义;掌握经营杠杆的影响因素,能将所学理论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2)行为目标。能够熟练区分题目中的有效信息,迅速判断选择适当的计算公式;提高数据处理能力;提高运用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逻辑和创新思维。

2.乙等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经营杠杆的基本内涵;理解经营杠杆产生的原因和作用对象;了解经营杠杆定义公式和简化公式,并能计算;理解经营杠杆系数的含义;了解经营杠杆的影响因素。(2)行为目标:能够比较熟练地区分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判断选择适当的计算公式;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养成运用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丙等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经营杠杆的基本内涵;了解经营杠杆产生的原因和作用对象;知道经营杠杆作用效应的衡量使用经营杠杆系数;了解经营杠杆系数的含义。(2)行为目标:尝试运用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三、构建雪片化的教学内容

微课程时长一般为15―20分钟左右,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围绕某一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展开教学活动,以通过该微课程学习,达到能够解决某一特定问题的目的。这就要求每节微课程内容的选取,既要保持内容上的独立性,内容自身又要保持体系上的完整性。因而,需要将完整的课程内容如雪片般分解细化。

(一)实施过程

将完整的课程内容按知识体系分解为不同的独立单元,各自形成独立的微课程资源。每个微课程自身教学内容的构成也需要有效分解,细化为一定逻辑关系串联的几个知识点的集合,每个知识点内部再拆分成几个精心提炼的有代表性的关键词,从而实现从面到线、从线到点的分解。而对关键词含义的精准掌握奠定了全面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底层基础,知识点的逻辑串联又有效组合成了该节微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从而实现点动成线、线动成面的整合。就像雪花自上而下飘落,每片雪花独立存在让我们能够看清楚雪花内部的细小结构,而每片雪花落地又共同覆盖成整片雪地,让我们能够从整体上把握雪的规模和形态。

成功的分解和细化源自平时对各种版本教材和专业资料的广泛阅读和积累,各种有关该节微课程教学内容的思路和想法在头脑中碰撞,激发出符合授课者逻辑思维的知识体系,从而搭建起该课节的知识架构,再往框架中添加具体内容,让教学内容不断立体丰满起来。

(二)应用举例

首先,经营杠杆在整个财务管理课程中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单元存在。“经营杠杆”自身教学内容分解和整合可以类比物理上的杠杆原理,杠杆原理体现为对力的放大效应,而该效应能够形成需要以下三个要素:首先,支点(作用点)的存在是引起杠杆放大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杠杆的放大效应作用于杠杆的两端,即具有两个相互作用的对象;并且,每个作用对象距离支点(作用点)的距离大小决定了力的放大程度。因此,“经营杠杆”的教学内容按逻辑关系分解为经营杠杆的产生原因、作用对象和作用程度的衡量,前两者组合形成了经营杠杆的含义,最后一个内容形成了一个经营杠杆放大效应的衡量指标――经营杠杆系数(DOL)。每个知识点再进一步分解,以经营杠杆系数(DOL)的衡量为例,对于数量指标的理解,我们引导学生不但要学会计算经营杠杆系数(DOL)的公式,而且要明确计算结果所代表的财务含义;不但要明确含义,还要能够探讨如果该项数量指标传递的财务含义不够理想如何改进调整它。从而将经营杠杆系数(DOL)的衡量进一步分解为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含义和影响因素,从而实现了教学内容到知识点的细化。以经营杠杆的含义为例,含义经过分析又分解为了固定成本(原因)、息税前利润和产销变动率(作用对象),实现知识点到关键词的分解。反过来,对关键词的准确把握支撑了每个知识点,知识点的逻辑整合又宏观勾勒出了该节微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

四、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一)实施过程

辅助声音、影像、案例和游戏等多种手段,努力寻求诠释教学内容的最佳方式。按照学生吸收新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具体到抽象实现新知识的初步接纳,通过个别到一般实现新知识的引申迁移,通过现象到本质实现新知识的理解拓展。

恰当教学手段的运用源自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多看、多听、多思积累下来的“素材”资源,根据每节教学内容所需在“资源库”中反复检索,挑选出适合的“素材”,而每一个原始“素材”又需要经过精心剪裁成适合本课节的表现形式,初具雏形再经过前期教学试用,反复调整,最终成型。当然,在多元化教学手段的选择中要注意时间上避免过长喧宾夺主,形式上避免过于花哨本末倒置。

(二)应用举例

在具体到抽象的接纳阶段,我们通过“两点间最短距离”的游戏进行“经营杠杆”作用点重要性的引入。具体过程是:向学生展开一张印有两个黑点的白纸,请学生思考:两点间最短的距离是多少?限于固有思维,学生可能回答: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带领学生突破平面思维,如果将两点用直线相连,取直线中点对折,可以看到两黑点将实现重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找到合适的作用点,可以将原有平面的最短距离缩减到更小至没有,从而突出作用点的重要性。

从具体内容入手抽象为新知识中的第一个核心知识点,带领学生接纳经营杠杆放大效应的存在。在个别到一般的迁移过程,学生通常不愿意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除非真正感受到事实的存在。在经营杠杆放大效应的展示、产生原因的分析和相互作用对象的识别中,通过引入具体公司销售案例,在数字计算中引导学生从心理上接受经营杠杆放大效应的存在,同时发现引起放大效应的原因――固定性经营成本的存在,以及相互作用的对象――产销和息税前利润。

从个别企业的产销案例入手过渡到所有企业适用的经营杠杆效应,引导学生将学习经验推广引申。在现象到本质的拓展阶段,以经营杠杆系数的影响因素为例,经分析,不但接受销售额与经营杠杆系数反向变化的结论,同时通过案例,分析企业在销售额逐渐递减时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化情况,不但带领学生观察经营杠杆系数越变越大的一般事实,还要引导学生观察到当销售额持续减小到盈亏平衡点时,经营杠杆系数趋近于无穷大的特殊情况,提示学生尤其关注企业盈亏平衡点时经营杠杆的作用效应,正效应可以实现更大收益,反效应则导致跌入更深的亏损绝境。从影响方向的表象引向背后更深的影响实质。

五、 形成动态化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学生学习效果反馈的重要形式。一般的教学评价主要有以课程结束后一次性考核为主的终结性评价和以过程进行中多次成果汇总形成的过程性评价,当然也包括上述两者的结合评价。日常课堂教学中,一般理论类课程选用终结性评价居多,实践类课程选用过程性评价居多。而微课程教学由于突破了课堂的限制,更利于形成多阶段、多形式的动态化的过程性评价结果。

学习前,学生可以通过视频微课资源预先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针对学生初步学习情况形成有针对性的评价成果,可以简单设问回答和收集学习问题为主,通过学前评价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基础。学习中,可以借助学生的深入学习设置更深入的考核成果,可以讨论、分析和总结为主,通过学中评价了解新知识重难点的消化情况。学习后,可以借助案例分析和辅助练习了解学生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各阶段动态化的考核成果综合、辩证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Z

参考文献:

篇9

1影响妇产科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

1.1护理管理方面

医院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控制落实不严是影响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再则,管理者态度消极,不能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职责。对工作中各种不安全环节缺乏预见性,不能及时主动采取针对性措施,发生差错事故后,不能及时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等。

1.2护士综合素质低

临床一线护士往往年轻,资历不高,临床经验不足,学历偏低,各项操作技能差,面对复杂多变的病情,不能准确的判断,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1.3护理人员缺乏足够的责任心,服务态度差,护患之间沟通不到位。

护理工作是一项责任重大的服务性工作,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还必须具备适应护理工作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由于护士的社会地位低,工作繁重,妇产科护士整天面对的是疼痛、不安、紧张、恐惧的孕产妇,年轻护士又缺乏临床经验,加之个别护士缺乏爱心、耐心,虽然和患者接触较多,但在与患者交往中,如果不注重自身言行,态度冷漠,出现问题不主动与患者交流就易于出现护理质量缺陷,而产生纠纷,缺乏必要的沟通,护理人员无法更好的护理各个时期的孕产妇,导致患者对治疗安全意识不足,缺乏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1.4法制观念淡漠,缺乏风险意识

近年来,由于新农合、城镇居民等等各种群体就医政策的改变,病人数量日益增多,而临床工作一线的护理人员资历低,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不够,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由于忽视潜在的风险隐患,忽视各个时期孕产妇的心里需求,侵犯了患者的权益,导致护患之间冲突和纠纷的发生。

1.5护理文书不规范

护理文书即护理记录,是指护理人员在诊疗服务活动中,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是护士执行医嘱或记载患者治疗及护理的全过程,具有法律效力,是主要的法律资料。在日常工作中,护士忙于应对各种常规治疗,病情变化记录不客观、不准确,只靠下班时间回顾性记录,主观拟造,导致记录内容不及时,关键内容漏记。书写不规范、涂改,不能体现病人的个体差异和疾病的专科特点,造成医护记录不吻合。

2加强安全管理的防护措施

2.1增强护理安全管理意识

医院成立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定期对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监管,及时反馈,以促进护理工作的不断提高。妇产科护士长是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面,既要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制度、职责、操作规程、护理常规,还要督导科室质量控制小组人员发挥基层作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让大家在教训中积累经验,不断成长。

2.2提高护士整体素质

对新上岗护士,护理部一定要严格执行准入制度,持证上岗,完善新护士岗前护理安全教育培训,加强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专业技术素质的培养;同时定期组织科室进行“三基三严”培训,以及各项操作技能训练,对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疾病危象和易产生的护理缺陷进行讨论,做好“传、帮、带”工作;并且借助上级对口支援医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增强护士专业素质,保证护理安全的落实。

2.3增强法治观念,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护理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在护理工作中潜伏着许多法律问题,法律既保护病人的权益,又保护医务人员的自身利益,护理人员应当主动学法,主动应用法律武器维护护患双方合法权益,将护理安全管理的课程纳入新护士岗前培训课程中,让新护士及早接触这一概念,增加感性认识,避免缺陷发生,《护士条例》的出台,更加明确了护士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培训使护士从法律高度认识自己的职业责任,进一步规范了职业行为。

2.4加强护患沟通,消除纠纷隐患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语言沟通是交流的基础,护理工作的对象是性格不同,文化程度各异的广大患者,如何在工作中用适当的语言与患者沟通。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充分理解,取得信任,并抓住不同时期患者的心里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护理,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2.5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

组织科室人员认真学习《护理病历书写规范》,要求每位护士做到护理记录要认真、完整、及时、准确、详细的进行书写,不得涂改,与医生记录保持一致。

2.6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将宣教工作落到实处

篇10

关键词:网络管理与安全课程群;综合课程设计;项目角色划分;协同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9-0094-03

作者简介:徐慧,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网络与服务管理;邵雄凯,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教学副院长,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移动数据库技术和Web信息服务;陈卓,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信息安全;阮鸥,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

作为一所地方工科院校,湖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目前面向本科生稳步推进“721”梯级、分类、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针对70%左右的本科生,以就业为导向,实施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为主体、创新创业精神为两翼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针对20%左右的本科生,培养具有一专多能、湖北工业经济发展急需的复合型中坚人才;针对10%左右的本科生,扎实推进卓越工程师项目计划,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未来湖北工业经济发展的领军人物。在这一背景下,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在培养方案设置和修订的过程中,考虑利用科研平台、培训、竞赛等方式,切实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进一步推进我校“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以此为契机,进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本文旨在讨论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的改革实践。

一、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的定位

按照“721”梯级、分类、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我校依据学科专业特点探索实施“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创新教育――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六元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这一实践教学体系的规划下,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都明确规定六大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分,并分为基础层次(基础课程实验、生产劳动、认知实习等)、提高层次(学科基础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或生产实习、学年论文等)、综合层次(设计性实验及科研训练、学科竞赛、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或论文等)三个层次,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前后衔接,循序渐进,贯穿整个本科生培养过程,旨在增强本科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面向网络工程专业本科生的网络管理与安全课程群,主要包括“信息安全概论”、“应用密码学”、“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络防御技术”、“网络性能分析”和“网络安全编程与实践”这六门专业课程。在课程安排上,“信息安全概论”课程首先引入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消息鉴别与数字签名、身份认证、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技术以及数据的备份与恢复等知识点;而“应用密码学”课程则介绍密码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主要密码体制的算法与应用;更进一步,“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以协议分析为导向讲授网络管理的相关理论,包括功能域、体系结构、协议规范、信息表示等知识点;“网络防御技术”课程以统一网络安全管理能力作为培养目标,阐述网络攻击的手段和方法以及网络防御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网络性能分析”课程着重讨论网络性能管理的理论与应用;“网络安全编程与实践”课程讨论网络安全编程实现的基本技术。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工程专业的网络管理与安全课程群建设成果,目前正在为面向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相关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所借鉴。

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介于实践教学体系中提高层次到综合层次的过渡阶段,作为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生第四学年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深入培养相关专业本科生的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实践能力。

二、基于项目角色划分的实施方案

为了培养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实施过程的改革思路是:采用自主团队方式,选择并完成一个网络管理与安全项目。对于相关专业本科生而言,因为是自由组成团队,项目角色划分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背景下,提出基于项目角色划分的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实施方案。

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并不是要求本科生在短时间内便可以完成一个很大的网络管理与安全项目,主要是希望他们能够利用已有网络管理与安全课程群的知识基础,按照软件工程的思路合作完成一个规模适中的网络管理与安全项目,提高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实践能力。基于不太大的项目规模,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的项目角色划分与相应职责见表1。

三、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协同设计

作为一所地方工科院校,我校自2008年开始面向本科生开设网络工程专业,并于2012年面向本科生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同时已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虽然是两个不同的专业,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如何保证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的实施方案对于这两个专业的协同设计,是专业改革实践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图1给出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在实施过程中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协同设计方案:

如图1所示,网络工程专业的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的选题主要包括四个方向,即“信息安全与密码学”、“网络防御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统一网络安全管理”。其基本的选题思路在于帮助本科生熟悉常用的网络管理与安全编程开发包,并掌握网络管理与安全项目实践的基本技术,为将来从事网络管理与安全方面的研发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各方向的参考选题见表2。

更进一步,较之网络工程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具有更强的整合性与自身的特色,见图1,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的选题主要包括两个方向,即“物联网安全”与“物联网管理”,各方向的参考选题如表3所示。[1,2]

按照我校“721”梯级、分类、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作为实践教学体系中提高层次到综合层次过渡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在改革实践过程中,考虑采用基于项目角色划分的实施方案,并尝试实现该方案在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协同设计,同时给出这两个专业不同方向的参考选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