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培养方向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1: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律硕士培养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律硕士培养方向

篇1

1.浅论两种法律硕士并轨培养的可行性

2.职业化视角下法律硕士培养模式的构建

3.医学院校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4.法律硕士职业技能培养的实践路径

5.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习实践环节模式设计探析

6.法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设计研究

7.全日制法律硕士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8.从负动机角度探讨法律硕士学位教育中的英语教学

9.诊所式教学法在法律硕士课程中的应用

10.法律硕士“双导师”培养模式研究

11.法律硕士(法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问题与对策

12.论法律硕士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衔接机制

13.案例教学法在法律硕士教育中实践分析

14.“法律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坊”实验计划总结

15.浅析广东省法律硕士特色教育培养研究

16.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律硕士特色教育优势与发展探析

17.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初探

18.论法律硕士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

19.我国法律硕士教育的现状及其改革研究

20.关于提升法律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质量的研究报告

21.“双导师制”在法律硕士教学与培养中的完善与推广

22.知识产权法律硕士培养模式探讨

23.法律硕士教育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24.法学法律硕士培养模式之完善

25.法律硕士(法学)的培养模式研究

26.研究生教育转型发展与西部高校法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

27.资源环境特色法律硕士培养目标初探

28.法律硕士学科教学(英语)议论文写作模式之问题探究

29.资源环境特色法律硕士教育的思考

30.贵州大学法律硕士教育方法改革初探

31.研究生教育转型发展背景下法律硕士教育改革思考

32.资源环境特色法律硕士实践基地教学研究

33.法律硕士状告母校无需尴尬

篇2

[关键词]法学硕士 法律硕士 同质化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108-03

[作者简介]程燃,复旦大学高教所硕士生(上海200433)

一、法律专业硕士的培养现状

据统计,在2012年度法学专业排名前十的我国高校中,2013年计划招收了2560名专业硕士,1844名学术硕士(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除了中国政法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两所法学专业高校之外,其他高校的专业硕士计划招生人数均远远多于学术硕士,这导致了近几年法律专业硕士的毕业生大幅增加,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相反,法律人才缺乏与过剩的悖论局面却依然存在。一方面,法律专业硕士在就业时面临一定的歧视,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许多企业、生产部门急需大批优秀法律专业人才,如外事、经管等方面的法律人才缺口尤大。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的培养方式同质化导致法律硕士的专业交叉优势和就业优势消减,不被社会认同,就业困难。这一点从复旦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统计的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职业分布情况(表2)可以看出,专业硕士毕业生中有将近一半人去了待遇相对来说差一点儿的民企,而学术硕士毕业生分布又很分散,没有实现预想中的提供博士生后备力量的要求,毕业后升学的只占了10%,其他人则挤占了专业硕士的就业空间。这反映了当前的法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模式在适应市场需要、适应不同领域职业的需求方面是有很大欠缺的。在国外,法律硕士和法学硕士在学位上处于同一层次,但培养理念和规模则各有侧重与不同,相应的专业划分、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科研和论文要求、法律职业背景、质量评估体系等都有区别(理想的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的培养模式如表3所示)。然而,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背景下,不仅很多用人单位搞不清楚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之间的区别,就连高校法学院的教师也不能很好地对二者进行区分,往往采取统一的授课模式。事实上,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培养目标方面,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有着不尽相同的培养定位。法学硕士设置的初衷是为法律教育和科研机构培养学术型人才,它所预期的毕业生是学术法律人(Academic lawyers)而非实务法律人(Practicing lawyers)。而法律硕士(JM)的培养目标是“为实际部门培养德才兼备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传统的法学硕士教育更侧重于学术,而非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法学家;法律硕士教育培养的是法律家(即所谓的律师),也就是既有一定的法律功底,又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在法律框架内解决社会问题的法律从业人员。法律硕士教育所培养的人才重应用、重实务,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突出。相比于法学本科的基础通识教育和法学硕士的学术研究教育,法律硕士教育是一种职业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面向各行各业的复合型法律人才,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方面。根据培养目标,法学硕士应当以学术研究为导向,而法律硕士教育和教学的全部工作都应该围绕培养宽口径、重应用、高层次、复合型的优秀人才来进行。对比复旦大学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所开设的必修课课程可以看出,法学硕士开设的方法课、对比课突出了研究型特点,而法律硕士所设课程与本科生课程较为接近,体现了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的差异。但目前法律硕士的课堂教学基本还是遵循课上满堂灌的教育模式,依旧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内容也同样是侧重于理论,实践性课程的设置远远不能满足法律硕士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因课程设置没有实现与其他学科和法学知识的有效结合,致使法律硕士的跨学科优势难以发挥。

科研与论文方面。由于两者培养目标的区别,法学硕士的科研与论文多强调学术研究方面的能力,重视理论分析,而法律硕士的科研与论文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法律原理和法律规定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应通过多分析实际案例来阐述理论。现实中,大部分高校法律硕士的论文要求与法学硕士没有实质区别,对两者的科研和论文要求混同。加上法律硕士的生源是非法律专业本科生,其法律基础知识积累不够,科研能力也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导致其实际水平甚至不及法学本科生。这使得法律硕士不能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影响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评价。

质量评估体系方面。英国大学的做法值得借鉴――法律硕士培养侧重在本科基本训练基础上提高实际运用技能,学生选课通常集中于某一专业方向,只需选择几门课程,并且一般不写论文,只要考试通过就可以获得学位,通常以法律实践能力为考察核心;法学硕士则需要写论文,但不需要修习过多的课程,通常以科研能力的提高为考查核心。这既适应了不同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又突出了应用型和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区别。

二、大学应该培养法学家还是培养律师

有人说过:在教育和道德方面,如果实践是正确的,那么理论就没有意义。为什么要在理论上浪费时间,而不把时间用在探索实用技术上呢@?如何区别培养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我们的社会到底需要更多的“法学家”还是“律师”?这可以从《耶鲁报告》得到启示:“有些操作可能由那些掌握很少或没有相关理论知识的人实施。不了解力的分解定律的水手可以起航;没有欧几里得原理相关知识的工匠可以把他的框架弄成直角;没有学过化学理论的染工可以调制色彩。但这样的劳动者注定是要被其他人限制在狭窄的职业道路上的,他需要那些拥有更加广博科学知识的人的持续监管。如果他想冒险超越既定规则,而没有现成理论做指导,就会盲目、胡乱地工作;通过长期实践,他可能已经达到熟练操作的程度,但业务计划的安排、机械工程的新组合、技术的发现和改进等却通常来自经过更高级和系统培养的人的思维。”也就是说我们既需要精于实践、掌握熟练技术的操作人员,即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又需要精于理论且以研究为主的高层管理人员,也就是学术硕士的培养目标。

篇3

司法考试 法学教育 复合型人才

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历史沿革

从1986年起,国务院批准,司法部开始举办全国律师资格考试,以通过全国考试取得律师资格的方式取代单纯由司法行政机关考核授予律师资格的做法。全国律师资格考试每两年举行一次,为加快律师队伍发展,从1993年起改为每年举行一次。1995年前,中国没有对设立通过考试途径选任检察官、法官的制度。法官、检察官可由法院。检察院直接提名报同级人大任命。1995年《法官法》《检察官法》通过并实施,根据两法的规定,两院系统开始分别建立起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考试制度,即规定通过考试者方能提请人大任命为法官、检察官。法院系统1995、1997、1999进行了三次考试。检察系统亦举行了三次。2001年10月,两高与司法部联合《国家司法考试实施办法(试行)》,其中第二条规定:“国家司法考试是国家统一组织的从事特定法律职业的资格考试。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和取得律师资格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从此,想成为法官、律师、检察官的人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职业共同体构建的序幕由此拉开。

二、法学专业的成长与司法系统实际需求的冲突

2003年,全国共有8848人完成学业,获得法律硕士学位。当年在校生规模为2.3万人。目前法律硕士的招生分为全国联考和五部委联考,后者主要针对政法系统内部招生。截至2007年全国法律硕士招生院校以达49个。

2006年北京市1381名毕业生竞考北京检察院110个岗位,法院录用176人,招录人数与报考人数间的比例达到12.6∶1。据悉,参加此次考试的1381名应届毕业生中,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占到了91%。其中,硕士研究生756人,占55%,而绝大部分应试法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都已经通过司法考试。进入公检法的比例越来越低,从事本行的越来越少,从中国政法大学06级1400名毕业生看,除了读研究生的300人左右,出国深造的50人左右,进入公检法的160人,从事律师职业的30人左右,公务员的400多人,还有400多人进入什么行业?校方的说法是“进入各行各业”,涵盖各种企业、事业单位。而我们调查的北京交通大学法律系,06级法学专业104名毕业生中,继续深造24人,派遣回原籍6人,7人待业,剩下76人中有3人从事政法工作。“本行比例”3%在其进入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企业中,有银行、出版社、贸易类企业、教育单位,甚至还有进入科技、医疗卫生、建筑、冶金、机械、汽车类企事业单位,等等。我们无法得知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在这些单位中究竟承担什么工作,但是与我们心中固有的法学专业理应的去向似乎还有差距。

从目前的司法系统的容纳能力而言,法学专业人员的培养已经超过了实际司法人员的需求数量,尽管从全国范围看,司法人员的需求仍显不足,但由于过多的法学专业学生往大城市集中,而往往大城市对司法人员的需求基本已处于饱和状态,因此,在司法系统的选拔中,也呈现出优中选优的局面。针对此种状况,除了就业观念上的转变,也对法学本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法学人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为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而以司法考试的要求相适应,成为问题中的关键。

三、司法考试与本科教育的衔接

大陆法系法律教义学的教育方式,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无法适应司法考试的要求。改革势在必行,但是改革应尊重规律、立足国情、反映发展趋势。借鉴英美法系的法律教育模式和大陆法系的法律教育模式,改革目前的本科教育,在四年本科教育之上增设实务教育课程,加强对考生法律事务操作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司法考试要求。

引入司法研修制度,改革目前司法考试方式。培养专业型、复合型、理论型法律职业人才。从法律本科三年级起,从通识型教育模式向复合型专业型模式转化,在三年级进行专业分化,可以初步分出三个方向,这三个方向是完全针对法律专业主要的就业渠道而设计的。具体包括:法律与管理方向,法律与司法方向、法律与律师实务方向,法学与研究方向。同时,对方向的选择必须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前两个方向的比例可以略微较少,在总合比例中大约占到30%左右,这样设计的考虑是从事公务员及法官、检察官的比例在法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比例是较少的,在德国、法国、日本只有极少数优秀的法律毕业生能够进入公务员、司法系统。但是,这种区分并不是绝对的,如遇到特殊个别情况,经过审查和了解,也允许少量的例外情况出现。相应的法学院的课程需要做出调整。在四年级的上学期进行第一次“司法考试”。此次司法考试有别于目前的司法考试,考试其实是各学校的课程考试,是对法学院毕业生的整体素质的一个考察。从事司法工作方向侧重法律应用科目的教育,从事理论研究侧重理论能力的考察。希望到行政机关和企业的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则侧重法律综合科目的教育。在大学四年级的上学期,可以参加法学硕士的考试,法学硕士培养应定位于培养研究型人才。

没有参加法学硕士考试的学生及参加而未能通过的学生,必须参加为期一年的司法研修,司法研修的模式可以参照日本或德国的司法研修模式。在德国司法研修称为预备服务,一般为两年,在服务期内由国家给予一定的津贴。司法研修可以很好的起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同时由于本科阶段,我们已经对学生的方向做了区分,司法研修就可以很好的在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企业展开。至于司法研修的时间、环节上的安排、及其相关的配套措施,还可以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加法学硕士考试并且通过考试的学生可以免予参加司法研修,而直接进入到法学硕士阶段的学习,为期两年。两年期满,如果希望从事实务工作,则允许其在两年期满后,参加为期一年的司法研修。现有的法律硕士制度予以保留,其参加司法研修的方式、时间可以适当缩短。完成司法研修的法学本科生、法律硕士、和法学硕士才有资格参加第二次司法考试,第二次司法考试的方式,可以采用笔试加口试的方式进行。由于法学学士五年以及法律硕士、法学硕士七年的学习和实务训练,可以大大提高司法考试的通过率。这种制度设计还可以使法学硕士报考者更为理智,而不至于成为逃避就业的牺牲品,使专业型、理论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良性培养机制得以形成。

参考文献:

[1]丁相顺・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N].人民法院报,2002-4-1.

篇4

 

跨专业考研也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难,好多时候,大家都是一样的起点,认真备考,跨专业考研成功的概率也是非常高的。

 

一、会计学

     

据统计会计学是跨考人数最多的一个专业。学员本科专业大多为统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市场营销及国际经济与贸易等,跨度并不算大,好多理工类的专业也会选择跨考该专业。

 

会计学专业女生居多,并且在以后的就业薪酬和就业方向上比其他专业都要好。因此好多人热衷报考这个专业。不仅考研,在高考报志愿时,会计专业与金融学,还有财经类的高校分数线都特别高。加之,会计专硕是两年制,更加注重业务时间能力,所以社会的认可度也会更高。

 

就业方向会计师事务所、国有企业、银行、外企等,薪资也相对较高。

 

二、金融学

    跨考金融学专业中理科背景的更多一些,因为金融学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所以理科类的专业比较占优势。

 

看一些金融分析师的招聘要求,好多公司明确要求工科背景的毕业生,其实这不是歧视, 因为相对于文科类专业,理工类专业的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更强一些。

 

该专业就业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场,例如高校教师和大公司市场研究分析、基金经理、投资经理、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薪资相对也会很高。

 

三、法学硕士

     

法律硕士是最纯粹的跨考专业,因为它只招收非法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除去个人爱好和就业等因素,考生热衷报考法律硕士还有一个原因:不考数学!

 

还有法律硕士是全国统考,教育部统一出题,有统一的参考教材,所以无论考哪个学校,复习方法以及参考书都一样,直接消除了跨专业考生担心比别人基础差的顾虑。

 

法学的就业方向有地方公务员、国企、大投行、银行、保险公司、券商等。

 

四、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可以看成管理学上的"万金油",几乎每行每业都离不开它。现有的行政管理职业无论政府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需要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所以就业机会也会很多。

 

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新企业的建立,老企业的扩大,七分管理。因此,企业等单位增设行政管理人员职位便成为大势所趋,这从量上增加了本专业人才的就业机会。从目前来看,本专业人才需求量正呈上升趋势。

 

就业方向适合各级党政机关、公务员、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政策研究、管理规划、外事交流、宣传策划等工作,但是行政管理往往没有很明晰的工作范围,升职空间不大,好多时候要从杂活做起。

 

五、新闻传播学

    传统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期刊是我国传媒市场的中流砥柱,他们依然是新闻潮流的主角。现在新媒体迅速发展,新闻传播学本科毕业就业率相对较高。并且他们更需要拥有各种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学科背景的毕业生,着力培养专家型新闻业从业人员。

 

一个拥有相关学科背景的记者,其相关领域的报道往往更具水准和深度。因此,新闻专业也是在众多跨考专业中,为数不多的跨专业考生比科班考生更有优势的专业。

 

就业方向网络编辑、高校老师、记者、线下刊物编辑,新媒体、广告公司

篇5

2011考研复试国家线将于本月月末公布,敬请考试关注,广东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报考学科门类 政治 外语 业务一 业务二 总分 01哲学 50 40 90 90 320 02经济学 55 55 90 90 330 03法学(不含理论) 50 50 90 90 330 0305理论 50 40 90 90 320 04教育学 60 45 180 295 05文学(不含艺术学) 60 55 90 90 350 0504艺术学 40 30 85 85 305 07理学 55 45 80 90 310 08工学(不含照顾专业) 50 50 80 85 325 工学照顾专业(0801、0807、0815、0824) 40 40 70 70 300 12管理学 50 50 90 90 345 专业学位类别 政治 外语 业务一 业务二 总分 0251金融硕士 55 55 90 90 330 0255保险硕士 55 55 90 90 330 0351法律硕士 50 45 80 80 310 0551艺术硕士 40 30 85 85 305 0552翻译硕士 60 55 90 90 350 0851建筑学硕士 50 50 80 80 310 0852工程硕士(不含软件工程领域) 50 50 80 80 310 085212软件工程 采用教育部一区工程硕士线 0953风景园林硕士 50 50 80 80 310 1251工商管理硕士(MBA) 50 100 175 1252公共管理硕士(MPA) 45 95 155 1253会计硕士 55 55 110 70 330 1256工程管理硕士 40 90 145

(二)参加全国统考、面向行业委托培养的考生

类别 政治 外语 业务一 业务二 总分 030105民商法学(知识产权方向) 50 40 80 90 305 0701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精算与风险管理方向) 45 40 90 90 300

篇6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展了法律诊所教学。总体来讲,我国实践性教学取得了一定成就,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只能算是刚起步,开展实践性教学的学校相对于全国二百多所法律院校,仅是凤毛麟角,没有形成规模和气候。然而,法律实践已证明实践性法学教学是一种全新独特、科学实用的法学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在思考和快乐中接受法律,在实施中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它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应用法律的能力,必将受到公检法等实践部门的肯定;它能无偿给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体恤贫弱者,匡扶正义,服务社会,受到当事人和社会的欢迎。因而以“诊所教育”“、法律辩论课”为主的实践性法学教学模式是今后我国法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教育部和各法律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到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价值,积极创造条件,克服困难使其深入发展,以彻底改变目前僵化、死板、纸上谈兵的教学方法。目前,实践性教学难以占据法学教学的主导地位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重点就法学教学目标和学制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及解决对策加以探讨。

二、我国法学教学目标问题及其完善

目前实践性法学教学除少数高校在国外基金的支持下开展以外,并未在全国广泛推行和实施,它要撼动传统教学模式,占据高校法学教学的重要地位还存在以下障碍。

(一)法学教学目标模糊不定

实践教学没有指路航向。法学教育目标是由法学教育中内在的、与生俱来的二重性决定的,法学教育具有职业技能培训性和学术研究性,它的目标自然也就有两个:一是培养实践型人才,二是培养学者型人才[2]。那么我国应确定什么目标呢?是双重目标还是单一目标,这是摆在我们眼前关乎法学教育性质、宗旨内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而亟待解决的课题。就教学方法来讲,不同的教育目标要求采用的方法不同。实践型人才需要采用侧重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开设“法律诊所”“、法庭辩论”、“律师职业道德”等基本课程。而研究型人才则侧重培养学生对法律体系、规则、原理的全面掌握,教学多采用系统讲授的方式。一国培养何种类型的法律人才,就需要有与这一目标相一致的教学方法。有人认为我国法学教学目标应定为双重目标,即本科阶段的法学教育定位于职业技能训练或培训,本科阶段以上的法学教育定位于学术培养[3];也有人认为借鉴以美国为代表的法学教学目标———培养合格律师,学生毕业就可以进行律师实务操作。此观点认为法律是一种活动,而不是一个概念或一组概念,法学就其性质来说主要不是以学术为导向,而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4]。法学院的教学目的不只是教授法律,更是教授法律人技巧。至今我国的法学教育目标仍不明确,从统一司法考试和招收法硕的改革看,培养目标倾向于实践型人才,但实际法科中无论本科还是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理论和实践都严重脱节,毕业实习流于形式,除了少数开展法律诊所课程的院校外,绝大部分法律院校实践教学非常薄弱,几乎没有开展。可以说,我国是以通识性教育或研究型教育为目标的。我国法学教育目标存在着理想中的实践型和现实中的研究型或通识型的矛盾。目标不定,隐性的通识型或学术研究型培养目标,使我国的实践教育缺乏思想指导。如同未来“产品”没有合格检验的标准,进而也就无法确定最佳的生产方式一样。从世界各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看,美国实践性教学模式已被普遍接受和大力推广。各国为支持开展实践性法学教学方法,在教学目标上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德国《法学教育改革法》于2003年7月1日起实施,其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有全方位工作能力的法律人”,即培养在任何法律职业领域都有能力开展法律工作的专业人才。日本法学教育方面的改革,也改变过去注重培养法学人才的倾向,将培养大量的具有法律实务知识的人才作为法学教育的目标。我国当务之急就是要明确法学教育的目标。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中国要与西方法律人平等对话,开展有效竞争,在专业训练上就应具有同质性。学生单纯地、脱离实际地接受信息必将导致他们缺乏实际操作和对抗能力,将不利于树立我国法律人的形象,更无法有效保护我国当事人的利益。我国应尽快确定以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法律人才为主的教育目标,这是现实社会对法律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为有效培养这类人才的最佳实现途径———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实施提供保障。

(二)确立有侧重点的双重目标为实践性教学指明方向

虽然法学教学目标具有二重性,人们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也是见仁见智,各持己见,无论怎样确定都有其合理性一面,然而合理性并不意味着最佳性。教育目标是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不断完善和进步,其价值取向是使个体和社会均达到最佳状态。法学教育目标也应如此。那么,这个目标如何确定呢?从个体和社会两方面看,一方面进入法学院的大多数学生最终将进入司法部门,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少数对法学科学理论感兴趣的,将进入研究或教学部门工作。显然,要满足大多数个体的需要,应确定专业技能培训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社会对于法律的需要主要在于运用法律的精神、原则、规范维护个人及社会整体的利益,解决各种社会纠纷,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即需要把静态的法变为动态的法,而不是静止不动的法律概念、条文和规则。正如霍姆斯大法官所说,“法律是经验而非逻辑”。从这一层面看仍然可以将我国的法学教育目标确定为培养具有法律专业技能的人。当然,确定了实践型人才培养目标,并不能因此得出法学教育就可不重视学生理论素养的培养。通常情况下法律实践训练与法律理论学习并不矛盾,它们在许多情况下是相互促进和提高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又会促进理论的进一步提高。法律必须包含这一对要求才能促进法律的进步[5]。由此可知,法学教育目标需要既能满足社会和个体的主流需要,又能顺应法律教育的内在规律,在实现途径上既不能搞目标的平衡论,也不能搞纯粹的单一论,而应该是有侧重点的双重论。即总体培养目标应该确定为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主,兼顾学术研究或通识。具体到研究生层次可作为特例,在坚持双重论不变的基础上,把侧重点由技能训练倾向到学术培养。有了这样明确而又符合法律教育规律和社会需要的教学目标,法律实践性教学也就有了指路的灯塔。法律院校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都会随着实践性教学模式地位的确立而转变,实践性教学也就不会变成装饰门面的花架子而会被落到实处。

三、我国法学教育学制问题及完善

(一)学制太短不利于实践性教学的深入展开

如前所述,美国法学教育以职业技能培训为目标与其教学体制有关,美国法学教育是建立在四年通识教育基础之上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入学前奠定了良好的人文基础,学生在获得本科学位之后,使职业训练成为可能。德国、法国、日本都有本科教育之后的研修制度,学生本科毕业后要接受至少一年的实务培训。这些国家的学生在长达6—7年的法学教育中,技能训练有较深入扎实的理论功底做基础。但我国学制短,学生又来自各种学校,缺乏基本的社会科学知识,综合素质低,如果片面强调技能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法操作。短短四年,莘莘学子既要完成通识教育,又要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时间过紧,学校在通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方面捉襟见肘难以兼顾。结果只能是先补文化素养的课,而技能训练只是作为陪衬,无法深入开展。换言之,我国的法学教育学制短,学生在这期间不能同时完成技能训练和知识的积累。其中严重缺失的部分就属专业技能培训。也就是说,实践性教学缺乏实施的足够时间和素质基础。对此,实施法律诊所教育的大学生就深有体会,有学生指出诊所课堂非常有益,但是由于学习时间短暂,在实习期间有些人无法接触一个案件从始至终的过程而只能接触某案件的某一环节。这种局面一方面使技能训练无法深入而难免流于形式,另一方面不能更好地为当事人服务,以实现回报社会的初衷。

(二)延长学制保证实践性教学的顺利进行

篇7

关键字:法学;多学科交叉培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140-02

一、目前我国高职法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扩招及专业热门导致“法学热”。受到大学扩招及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影响,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已经设置了法学专业,加之对专业优劣的错误对比及错误认识,使得更多的人在专业选择时偏离自身实际,盲目地报考法学专业,导致目前高职院校出现“法学热”的现象。据相关数据显示法学专业本科在校学生截止2013年已经达到40多万,以高职为主的专科在校生已经达30多万。

2.法学毕业生增加,而就业形势严峻。由于高校扩招及报考热门专业导致法学毕业生逐年增加,而法学专业毕业生的知识及实际操作的缺乏,导致就业难上加难。在2009年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就已经显示法学专业的失业人数在本专科专业中排名第一。实际上受到就业渠道的限制及就业与需求矛盾的扩大,根据《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法学专业已经连续三年入选“就业红牌专业”,而且专业对口率也仅为百分之四十多,成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中专业对口率排名倒数第二的专业。

3.法学专业毕业生供应与需求信息不对称。实际上,高职院校毕业生不断增多导致毕业生就业面临困难,但不能仅以数量的增多而得出法学专业就业人数供大于求的结论。实际上,在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上,仍存在大量的缺口。虽说法学毕业生就业的渠道有限,比如公检法等行政、司法系统以及律师事务所等社会律师,再加之公司等社会单位法务、法律顾问、公司律师等渠道,皆是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以此来讲,法学专业的就业渠道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应当是比较广泛的,但是为何法学专业的就业率及就业对口率较低,原因就在于供求不对称,主要由于竞争的日益激烈及高层次、高素质的法律人才的严重缺乏。因此,导致法学专业相对“供大于求”。

因此,面对我国高职法学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必须实施以多学科交叉培养为导向的高职法学教学改革研究,从而生产出“产销对路”的法学人才,而首先就应当从法学教学改革抓起,结合市场对法学人才的需求及我国社会转型期及法律制度等因素,从多学科交叉培养、培养教学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教材的选择、教学方式的改变及考核评估模式的改革等方面着手,从而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法学人才。

二、多学科交叉培养的基本含义及意义

1.交叉学科的基本概念。交叉学科包括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的概念,狭义指的是由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相互交叉的地带发展出来的科学;而在广义上交叉科学不仅包括狭义的学科,还包括各个学科大门类内部各个学科交叉所形成的学科。

2.交叉学科的提出及在我国的发展历程。1926年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伍得提出了交叉学科的概念,并在20世纪60年代日趋成熟,但是在我国明确这一概念却在2006年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了加强式交叉学科的研究。在200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重视发展交叉学科;到2010年明确指出“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把交叉学科的发展提升到了战略高度。

3.多学科交叉培养的意义。自然界各种现象之间本来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所形成的科学知识体系也必然具有整体化的特征。科学史表明,科学经历了综合、分化、再综合的过程。现代科学则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交叉科学又集分化与综合于一体,实现了科学的整体化。学科交叉是“学科际”或“跨学科”研究活动,其结果是导致的知识体系构成了交叉科学。

交叉学科作为综合性、跨学科的研究,有利于发展前沿科学,取得科学突破,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复杂科学问题、社会问题和全球性问题。因此,我国需要加速发展科学技术,提倡交叉科学的研究,把交叉学科的研究放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性地位。

三、以多学科交叉培养为导向的高职法学教学改革策略

1.高职法学教学培养目标的改革。交叉学科目前作为我国教学事业的战略指导思想,应用在法学教学方面,则体现在高职法学教学培养目标的变化。法律职业背景及需求决定了法学专业的学习不仅需要法学基础理论知识,更需要的是法学教学的应用性和具有较强的法律实践性,因此在大多数国家,法学教学的基础为其职业知识体系,是一种技术理性,一般法学培养包括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及学术型法律人才的培养,但是归根到底,法学理论的研究在于其法学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因此法学教学的培养目标应该一改传统法学知识的传授,而更加注重法学的实用性。把高职法学教学纳入到职前教育的范畴,改革为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法学教学目标。

同时关注法学实践的培养,不仅仅是脱离了其他学科的固步自封,而是应当注重法学培养的规范性及其实践性,两者兼顾;更是注重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产生思想的碰撞及知识的融会贯通。通过法学教学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渗透,培养复合型法学人才,更加注重“复合型法律人”的专业素养、通识教育、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法学专业人才运用法学理论与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际上,在国外很多国家的法学教学中,要求法学本科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具有其他知识体系的基础之上,比如美国法学的学习必须到了一定程度之上才能有资格报考法学专业,而我国法律硕士专业的设置也是基于该培养目标,但目前我国法律硕士专业的发展却有所背离。正如目前的就业现状来说,我国目前的法律硕士专业毕业者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如科目划分及公检法招收等方面的资格限制问题。因此,法学教学目标除了对教学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之外,更加注重学科的交叉学习。

2.以多学科交叉培养为导向的高职法学教学培养理念的形成。前面讲到法学教学目标的改变,从传统的注重法学理论知识的单一式培养转变为以注重法学实用性的多学科交叉式培养,通过高职院校法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在传授法律知识的同时,侧重培养法学学生法律思维、操作实务、职业道德等全面的法律素养的培养,形成多学科交叉培养为导向的高职法学教学培养理念,合理设置教学课程体系,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高素质法学人才的培养方案。扭转法学基本理论知识传授,学术型强且学科单一,与社会实践脱节的法学教学水平低下、特色不鲜明的问题,注重法学教学的实践性、应用性,树立多学科交叉培养的高职法学教学培养意识,注重以“中国法律为本,外国法为辅”的基本学习路线,坚持熟知本国法律,兼涉外国法;注重法律教学培养的学术性与实践性的平衡;更要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加强不同法律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学习,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适应国际需要。

3.以多学科交叉培养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改革。目前国外高职院校法学教学主要存在三种教学模式,第一种是英国和欧陆模式,即是从高中招收法律本科,但从事法律职业必须加念一年的法律职业培训课程,然后再进行1~2年的专业实习,方能取得专业的执业资格;第二种是北美模式,这也是我们之前讲到的从非法律专业本科招收的法学专业学生,通过入学考试,学习三年,获得法律本科学位;第三种是澳大利亚模式,即将法学本科教育与其他专业的本科教育同时进行,经过6年左右获得双学位。我国目前的高职法学教学与第一种英国和欧陆模式相仿,但是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只需获得司法考试资格,通过一年的实习便可获得律师执业的资格。但是要想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法学人才,则必须改革高职法学教学的培养模式,更为严格的法律职业资格进入,改革高职法学教学的课程体系,更加注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思维、法律方法、技能及法律素养的实践性法律人才。

四、结语

受到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思维和方法等不同所造成的“学科壁垒”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目前高职法学教学法学多学科交叉培养受到制约。为了实现我国新时期国家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培养“重法学理论知识基础、强化多学科交叉发展、拓法学教学视野、推动法学教学理念方法创新”高职法学教学理念,需要从科学合理的法学课程设计、改革传统的法学本科招生机制、打破多学科交叉体制阻隔、改善法学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营造出以多学科交叉培养为导向的高职法学教学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谭金可,热依汗古力・喀迪尔.以多学科交叉培养为导向的法学教学改革研究[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4,(3).

[2]王文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与法学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1,(7).

篇8

张仲阳(1989.08-),女,汉族,安徽省马鞍山市人,在读研究生,法律硕士,单位:重庆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专业,研究方向:环境法。

摘要:婚姻关系受到第三者的干扰,往往影响到婚姻家庭的稳定,同时衍生其他犯罪,但国内现行立法无法为此类问题提供好的处理方式。本文第一部分引用案例说明问题的存在及严重性;第二部分通过对立法现状及学界争议的分析,并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第三部分论证作者的建议以及完善立法的必要性。

关键词:婚姻关系;侵权责任;第三者;赔偿

当今社会,“小三”现象泛滥,无数夫妻因为第三者的介入而导致夫妻感情的不和乃至婚姻的破裂,更有甚者,因为另一方的出轨行为而使自己这个本来的受害者反而走向了犯罪的深渊。导致这种后果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夫妻一方与第三者通奸,严重妨害婚姻关系时,无过错方找不到合理合法的渠道来寻求救济,从而采取一些“不当的行为”来维护自身的权益。然而这些“不当的行为”往往与法律相抵触,使得这些本来的受害者转变成违法者甚至犯罪分子。笔者对于此类侵权问题提出相关立法上的建议,希望能对第三者介入他人家庭问题乃至其衍生的犯罪问题有所帮助。

一、案例援引

案例一:,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李某伙同他人敲诈勒索“第三者”要损失费2500元,经审理,广西贵港市港北区人民法院审结了该敲诈勒索案,一审判处被告人李榜荣拘役4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

案例二:广西资源县杨某认为妻子与该人有不正当男女关系,恼怒之下殴打并用刀威胁勒索钱财,经审理,广西资源县人民法院以敲诈勒索罪,判处被告人杨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案例中的丈夫只是普通百姓,只因一时的不理智却成为了犯罪分子,接受法律对其的惩罚。然而婚姻是法律所承认的结合,为相爱的人以共同生活为目的。遵守忠诚义务是夫妻之间最重要的准则。当男女一方背叛另一方而发生婚外情,无过错方权利又该如何得到保障呢?难道除了采取暴力、威胁等极端的手段以外,没有其他适当的方式么呢?就此笔者将在下文针对国内现行有关立法以及学界的一些不同观点来对这个问题的存在进行若干探讨。

二、中国大陆现有相关立法及学界不同看法

在社会传统观念中对于“妨害婚姻关系”的行为是如何界定的呢?一般来说一男一女的关系从浅到深分为:普通关系、开始通奸、进行同居、事实婚姻、法律婚姻。然而我国法律对于此种严重干扰婚姻关系的通奸行为是没有任何惩罚性规定的[1]。根据《婚姻法》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似乎可以认为与他人通奸的一方应当承担离婚损害赔偿。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已经明确了“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2]。那么偶尔通奸就不符合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这一条件,不能提出离婚损害赔偿。虽然《婚姻法》第四条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但是《解释一》的第三条又规定:“当事人仅以婚姻法第四条为依据提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依据受理的,裁定驳回。”

在某些学者观念里,通奸行为属于道德范畴,而不应当受到法律的干涉,不然会最终导致公权力对私人生活领域的强行介入,而且婚姻契约的存在即代表了忠实义务的存在,再用法律来作强制性规定实在是多此一举。但笔者认为,男女双方愿意从一段美好的恋爱,走向婚姻的礼堂,生儿育女。其本质就在于在法律层面来保持男女关系的稳定,《解释一》否定《婚姻法》第四条的可诉性,仅仅将第四条作为倡导性规定,而不是义务性规定。在我国学界的争议中,这样一种规定到底是否合理是值得商榷的。原因有三:第一,因为婚姻关系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性生活的忠贞不二,如果性生活没有排他性,虽然不会丧失自身的积极作用,却扩大的消极作用,破坏了婚姻关系稳定之根本。第二,法律是具有强制性、可诉性的。缺乏可诉性的法律条文更像是一纸具文,毫无价值可言。与其否定第四条的可诉性,不如将其删去,否则会影响法律的权威性。第三,虽然中国内地并未将通奸行为上升到应受刑法处罚的地位,但台湾刑法第十七章将通奸行为列入了犯罪,规定了“妨害婚姻罪”。大陆也许不必模仿台湾将通奸行为上升到犯罪的地步,但这至少说明了忠诚义务对于维护夫妻关系的重要性,台湾已经上升到刑法角度来维护婚姻关系、家庭和睦。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违公共利益,社会公德损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无过错方作为受害者,可能在财产上受到了损失,但最重要的还是精神上的损害。那到底无过错方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学界对此仍争论不休。不过类似“第三者插足他人婚姻”影响如此恶劣的行为竟得不到法律的惩罚,许多人都认为这种不正之风不仅给一个个家庭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害,还给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所以许多学者呼吁将夫妻间的忠实义务落到实处。否则,夫妻一方因另一方通奸,致其精神上蒙受痛苦时,在法律上没有渠道来获得救济。离婚只是最后无奈之举,没有办法的办法,谁又愿意好好一个家庭就此消散。然而若是无过错的一方不希望家庭就此破裂,愿意继续维持婚姻关系时,又有什么渠道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呢?忠实义务不仅体现了婚姻关系的本质,而且也成为我国确立一夫一妻制的实质要件。夫妻双方不得与婚姻关系外的第三人为婚外,这也体现了配偶权利的排他性要求,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婚姻的稳定性。无论是案例一中的李某,还是案例二中的杨某,原本均是权利被侵犯的受害者,被告人的原意无非是获得赔偿,然后我国现有立法在通奸破坏婚姻关系之侵权责任这一块空白一片。所以才导致这些受害者找不到合适的渠道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从而莽撞的采取私力救济,以暴力或者其他手段来报复第三者,或者向第三者索取赔偿金,最后落得赔了夫人又入狱的地步。

三、确立“妨害婚姻关系之侵权责任”及完善相关立法的必要性

在笔者看来“承认配偶权的法律地位;恢复《婚姻法》第四条可诉性;通过立法规定“妨害婚姻关系之侵权责任”能有利于婚姻家庭的维护,以及降低相关犯罪的犯罪率,从而伸张正义。

(一) 赔偿无过错方的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

笔者在前文已描述了国内现有相关立法对离婚损害赔偿的规定情况,离婚损害赔偿的范围是十分严格且狭窄,无过错方搜集的证据往往是无效的,使得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索赔”面临许多困境,基本很难实现。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法院对这类案件的审理也越来越慎重。往往需要一方要拿出过硬的证据来举证以惩处另一方并进行索赔,实际上举证难度就非常大,往往司法实践中需要提供多个能够互相印证的证据,比方说:配偶与第三者的婚纱照、租房合同、同居地物业人员的证明、妇联部门调解书等等,来证明“另一方与他人同居”。而实际上搜集这样证据的难度非常之大,使得当事人的举证不能达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对同居的要求程度[3]。但是通过确立“妨害婚姻关系之侵权责任”,能大幅度降低无过错方的举证难度,拿出证明另一方通奸的证据即可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从而能真正弥补受害者所受到的财产损失,以及精神上的损害。

(二) 降低“因夫妻一方出轨后,另一方对第三者采取伤害、敲诈勒索等犯罪行为”的犯罪率

本文前面列举的案例其实仅仅只是冰山一角,以往的报道中,出现双方互殴、敲诈勒索、甚至发生命案的情况经常可见。无过错方感到悲愤、羞辱、沮丧、受人讥笑,自己的婚姻家庭受到严重破坏时,根据我国现行刑法、民法却找不到任何渠道来获取救济,无奈下采取不适当的私力救济,最后酿造了更大的悲剧。明确妨害他人婚姻关系的侵权责任,使得被害人在权利被侵犯时,可以通过司法途径得到相应的救济,由《侵权责任法》来调整这类法律关系,实为笔者所想到的最好的方法。而且在明确妨害他人婚姻关系的侵权责任后,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是存在侵权之债的,被害人即使一时不理智,采取了敲诈勒索的方式来获取赔偿金,也非有必要上升到犯罪的地步。因为一旦确立了这种侵权责任,当事人之间就存在了侵权之债,无过错方若以敲诈勒索的方式来寻求赔偿,就不再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了,其行为的法律后果也不再如此严重。所以,在立法上确定“妨害婚姻关系之侵权责任”极有必要!

(三)有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培养正确的婚念观、价值观

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本应以身作则,做好榜样。但若一方背叛另一方,与第三者通奸,这甚至会影响到子女的一辈子。毫无疑问的是,一个热衷于搞婚外情的人迟早会被子女发觉,子女很可能就是向其学坏,长大了甚至还没长大就像其一样搞婚外情,要不就是与其划清界线,尽显鄙视嫌弃之态。一位专注于研究婚姻家庭关系的专家分析近了10年在杂志上发表的定量研究文献,并对上海500名父母离异的孩子及其家长、班主任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婚外情对学龄子女的生活福利、学业、品行、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有消极影响。另外专家在对某市“父母离婚对孩子心理的负面影响”的一项调查中发现,离异子女往往发生自卑、孤僻、冷漠、任性、自私、欺骗的行为比较严重,而且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笔者在前文中已经论证了确立“妨害婚姻关系之侵权责任”对减少小三现象确有帮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婚外情的发生,促进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退一万步来说,即使没有起到阻碍婚外情的作用亦能有利于教育学龄子女,帮助其认识到“第三者介入他人家庭”是一种侵权行为,既不符合道德的要求也违反了法律的规定,从而帮助下一代建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人生价值观。

四、结语

希望国内能尽早完善先关立法,确立“妨害婚姻关系之侵权责任”,因为它不仅关乎婚姻家庭的稳定、子女血统的纯正、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更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谐。第三者介入他人婚姻家庭的行为给婚姻、家庭、未成年子女以及社会都造成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并对无过错方的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有所弥补,继而维护社会的善良风俗,向社会传递正确的婚姻价值观,引导无过错方寻求正确的救济渠道,避免更多的无过错方因婚外情而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作者单位:重庆大学)

参考文献:

[1]张博.对通奸行为法律规制的再检讨[J].黑河学刊,2010,(2):150.

篇9

法学硕士教育改革培养目标一、我国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重视不够

课堂教学与法律实务结合欠佳是我国法学人才培养存在的明显短板。实践教学在法学研究生教育中不受重视的现象表现在以下方面:在培养目标上,对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务能力缺乏要求;在课程设置中,法律实务课程偏少;在教学方法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法律实务能力的手段较少使用;在教学内容上,一般理论探讨较多。通常一个法学硕士毕业生要用一年以上时间过渡,才能胜任法律实际工作。故要尽量缩短其融入实际部门角色的过渡期,必须改变培养法学硕士人才的模式。

2.未能真正形成合理的淘汰机制

我国虽然也在形式上规定了法学研究生培养的淘汰制度,但因各种原因使这一制度事实上形同虚设。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说明,我国研究生教育没有形成经常的淘汰机制。70%的硕士生和22%的博士生认为,我国现行研究生培养制度是一种“严进宽出”的模式。事实上,被调查者的大多数都赞成“宽进严出”或者“严进严出”的模式。

二、我国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方法的改革

1.完善培养目标、调整培养方案

(1)完善培养目标的必要性

培养目标是法学教育中贯彻始终的基本标准和原则。法学硕士原本培养的是法律专业研究型人才和法律教学人才;学生在校期间除了接受专业训练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某一法学专业领域有所研究。如今则需要立足于大多数法学硕士生毕业后从事法律工作的现实,要求硕士毕业生不仅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还须具备法学某一领域的实践能力。

(2)调整培养方案的可行性

法学硕士生具体培养方案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质量。故应在确定和完善培养目标之后,精心设置培养方案,凸现其可行性。为此,法律院系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当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召集全体导师进行深入讨论,同时也应当吸收其他法律院系培养方案的优点,以便从程序上保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故法学硕士生的培养方案应当进行调整,包括入学考试、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手段等多方面。

面对现实,法学硕士生教育应该既培养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后备人才,又培养具有良好法学理论素养的高级法律实务人才,前者属于理论型或者学术型人才,后者属于应用型人才。法学硕士生的培养重点应当是: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多学科知识结构、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创新能力、严谨的学术规范,这是作为学术型法律后备人才所必备的;同时拥有较强的法律实务能力。以当前法学硕士的就业情况观之,法律职业教育理应成为其培养方案的必然内涵。另外,我国目前的培养的法硕,其法学理论基础尚比较薄弱,事实上只能培育中初级法律实务人才;法学硕士培养中高级实务人才,即既掌握法学理论,又具有较高实务能力的法律人才。

2.改进入学考试制度

招生制度是保证法学硕士教育质量的首道关口。但是,我国法学硕士生招生制度目前尚存在明显缺陷。我国法学硕士生入学考试方式亟待改革。应调整专业课程考试的内容,使之尽量能够反映出考生对法学理论而非法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改良专业课考试题型,即减少客观试题,增加主观试题;增加复试成绩在整个考试成绩中所占的比重,从而充分发挥导师在法学硕士入学考试中的自主选择权。

3.优化课程设置

(1)适当精简基础课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与本科不同,法学硕士生大多是按专业方向招生的,且他们一般都是本科生中的优秀者,对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大多已有较好的掌握。因此可以适当精简基础课程的内容或课时,给硕士生保留足够的自学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自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是硕士生毕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更深层次的知识,包括了解知识形成的背景,体验知识运用的方式及效果,培养独立思考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增授方法论、前沿性理论知识的课程,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视野的开阔性

在法学硕士教育阶段,许多学校也许不再讲授研究方法学或法律方法论等方法知识。事实上,方法知识对于法律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即使是在成文法国家。因为,“对于法律家的培养,主要的事情不是详尽地背诵今天有效的条文,更重要的是学会安排条文的框架和范围,条文所用词句的意义以及确定条文意义与使用条文之间协调所用的方法”。。法律的变化和知识的更新非常频繁,学习有关方法论知识,其实也是在传授给学生分析、辩别、使用新知识的能力。而前沿性理论知识课程则有助于硕士生学术视野的拓展和知识结构的更新。

4.注重教学方法

(1)加强理论研究能力的训练

①研究能力的培育

可以由学院列出相应阅读书目以便学生借阅或者购买,并由老师适当给些引导性指点或讲解;平时增强导师与学生的互动;定期让学生就阅读的某些方面或者某个问题写出联系实际抑或仅侧重理论论述的书面小论文。此外,还可以让学生积极参加学术性会议,通过会议的学术交流提高其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

②调研能力的培育

通过参与课题的调研,学生积极收集资料、进行讨论、写出调研报告;并由参与课题研究的法学硕士生自行对课题的前沿性、科学性、可行性及研究思路、研究方案等进行论证和讨论,提高其学术水平,相关老师可依需要对之进行适当指导。

(2)重视法律应用技能的演练

就毕业后可能走上实践工作岗位的法学硕士生而言,掌握实践经验比理论更为重要,故对其培养目标应偏重于实践应用能力。首先要建立实践型教学模式。法律人所生活的世俗世界充斥着大量活生生的法律。故法律人需要学会辩护、书写法律文书、说服别人、清楚地陈述自己的观点、熟练地组织文字、在公共场合演讲、告诉别人法律允许或不允许干什么、及时和有效地与委托人沟通等具体而实际的技能。目前我国法学实践性教学模式主要有案例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实习和法律诊所式教学法。这五种形式各有千秋,已成效初显,使学生获得了必要的技能训练。其次,在进一步完善这些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同时,还应该倡导和鼓励“导师带学生”的教学形式,通过社会调查、法律实务、专业调研诸方法让学生在老师有的放矢指导下多角度、多途径地了解社会,更直接地认识中国社会及其法治现状,领悟法律的真谛。

5.严格学位论文制度

法学硕士学位论文是硕士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的综合反映,其质量综合体现了法学硕士生教育的水准和培养质量。学位论文的撰写也是对硕士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全面锻炼和提高,包括收集资料、综合归纳、找到新视角、形成新观点等。因此,应当充分发挥学位论文写作在法学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而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

参考文献:

[1]张卫英,张晓昀.法学教育对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1).

[2]胡加祥.法学硕士研究化法律硕士专门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2).

[3]宁青同.我国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刍议[J].海南大学学报,2009,(10).

篇10

关键词: 海事法律 本科人才 培养体系

根据商务部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0年秋季)》,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国内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目前,我国多个城市正在积极建设航运中心,如:上海计划于2020年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大连在加紧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在航运业加速发展的同时,其所衍生的如海上货物运输法律关系的协调,海运服务贸易的开展,船舶碰撞和海难救助等海事纠纷的处理等,这些问题专业性极强,需要综合具备国际航运、国际贸易和海事海商法律三门学科背景知识的高素质的人才才能胜任。因此,改善海事服务业的软实力十分迫切。

一、海事法律本科人才的培养分布

目前国内本科阶段开设海商法专业的院校主要是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和集美大学三所高校。大连海事大学的海商法专业历史悠久,现有国际法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①。

从招生规模来看,近5年,上海海事大学每年招收海商法专业新生150人左右,大连海事招收200人左右,而集美大学从2005年起开设海商法专业,招收海商法本科学生,规模为100人左右。2011年第三届的海商法学生业已毕业。同时宁波大学海运学院也开设海商法课程,但只是单一课程,没有海商法这一系别。

目前,我国高校中在硕士阶段开设海商法研究方向的国内高校除了我校和大连海事大学外,还有北京大学法学院、复旦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厦门大学法学院等,但这些高校本科阶段未设有海商法专业。

现有市场上主要的海事发人才来源还在于本科阶段的培养。对本科海事法律人才的需求空间很大,这也正是我以本科海事法律人才为重点研究对象的原因所在。以上海海事法学法律本科人才培养为例。

二、海事法律本科的人才培养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分析

(一)知识结构

海事法律本科的人才培养本科人才培养以学校教育为主兼以其他途径。在学校课程中,与培养人才的能力目标相符合,体现为四大方面。

1.注重法学基本功底和能力,主要包括法学的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主要课程有《法理学》、《宪法》、《民法》系列课程,诉讼法系列课程,刑法系列课程等。

2.海商海事法律课程,班轮运输实务与法规、租船运输实务与法规、海上保险法、海事法等。

3.航运业务课程,如《海上运输概论》、集装箱多式联运、海运地理等。

从知识结构分析,海商法专业的课程设置囊括了法学基础类课程和我校国际航运管理的专业必修课程。

(二)能力结构

对于海事海商法专业的学生来讲,要求学生具备:(1)获取知识的能力,有独立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不同的本专业任务检索相关文献。(2)应用知识的能力:在获得相关法律基础知识和航运实务与法规常识的基础上,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3)社交能力,即需要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谈判技巧、学习精神和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不同的本专业任务检索相关文献。(4)创新能力(精神):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探索能力。

我以上海海事大学2011届海商法专业本科毕业生为例,截至2011年6月底,我校海商法专业总计毕业生159人,其中35人考上了研究生;37名学生选择出国深造,多数选择航运名校,专业也以海商法为主,其余87人均顺利就业,其中7人就业于公务员系统,分别分布在政法部门、海事局、海关等单位,其他80人全部就业于企业,其中航运企业占90%以上,其他10%也是与航运相关的保险公司、律师事务所等。

可见,海事法律本科毕业生市场需求量大。航运相关企业仍然是当前本科海商法学生的主要毕业去向;保险、航运经济市场的法律人才需求很大,但我校法学本科毕业生在此领域就业的人不多。此外,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海商法硕士学位的学生占全部学生的20%以上,这体现了现有海商法本科教育过程中由于客观上学科和学时的不足而导致继续深造的必要性。

三、海事法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总和。我根据海事法律人才的培养特点,提出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

(一)教学机制的完善

1.推动海商法教材的配套性和多样性发展

要结合教材的编写方案,进行科学性和可行性的论证。在做好海商法基本教材建设的基础上,涉猎更广泛的领域,编写更多的辅助教材和参考教材,通过指导用书、习题集等培养全面能力。同时,加强与文字教材相配套的音像教材、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多媒体软件的建设,加速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重视文化素质课程

从人才知识结构上看,宽厚的文化素养是法律人才在专业上深化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法律院系已开设一些文化素质课,但多为校公共选修课,未将其纳入法律人才专业知识构建的体系上进行设计。因此,我主张重视文化素质课程的建设,切实为海事法律本科生的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高校可以酌情开设国际服务与礼仪、航运历史等课程。

3.开设讲坛讲座

由于学时限制,应有意识地补充一些专家讲座,如《海商法的精神》、《提单法律制度精简》、《保险问题研究》等一系列法律前沿问题。以这种形式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思维深度,补充指定计划教学内容。

4.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目前授课方式的基本形式有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有问题课后问的“单向式”和师生提前准备课堂内容,授课时老师先台上演讲,然后学生台下提问,相互讨论的“互动式”。实践中,主张教学方法应打破严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热情,既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又要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外机制的完善

1.制度保证

学院制定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相关规定,从制度上推动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同时鼓励教师进行引导,对优秀的指导教师予以奖励。通过制度来激励学生和教师参与科研活动。

2.加强能力培养

由于能力的欠缺,学生难以尽快适应法律职业,引发用人单位对人才质量的质疑。这一问题长期困扰法学界。北大、清华等七所法律院校开设的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根据本专业的需要,建议分别设置《模拟法庭》、《模拟航海》、《航海实习》、《社会实习》等一系列的实践课程。根据教学计划,本学科社会上的热点及难点问题,安排模拟的法庭演习和讲解。既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又有教师的引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开辟多元化的鼓励学生走向社会

现有的定期实践平台建构在校内资源之上,如航海模拟器、模拟法庭等。同时应不断开辟社会资源,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如航海实习船舶、实习基地、法官助手等多渠道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学生到航运企业、外贸运输企业、港务部门、物流企业、保险公司等关联单位去实习,亲自面对CASE的调查、处理、撰写报告等相关工作,以达到在实践中产生问题意识,培养职业敏感,锻炼操作能力的目的。

4.建立人才培养的信息反馈和评价体系

将人才培养的平台延伸到校内研究开发基地或校园以外,应用“产学研结合”培养途径。法学院与法院、检察院等用人单位组成教育联合体,争取他们参与办学全过程,对学院办学方向、发展规划、专业设置、招生分配等重要问题进行指导;了解用人单位新需求,共同创造条件,培养急需人才。以上措施充分体现了产学之间的互利,深化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5.重视辅导员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除了教学方式外,针对法律本科生的学生工作存在多种模式,辅导员制度并且结合班导师工作,这些方式直接关乎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最受学生关注和重视,其重要性自然会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本科生对辅导员的工作普遍具有较高的评价,而且认为辅导员应该拓展工作职能,在本科生学术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且认为,辅导员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正在发挥作用。

四、结论

海事法律本科人才处于青年期,他们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海事法律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为结合教学机制的完善及外部教学外机制的完善,有效整合资源,提升教学理念、课程设置等教学机制的一体性,同时注重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可行性,建立教学机制和教学外的相关的多元机制。

注释:

①.

参考文献:

[1]司玉琢.海商法详论[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