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护理诊断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1: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阑尾炎护理诊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普外科;急性阑尾炎;诊断;治疗
急性阑尾炎为普外科常见急腹症,因多种因素导致的阑尾腔阻塞引起,患者常有转移性右下腹剧烈疼痛症状表现,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典型症状表现予以针对性查体,必要时配合手术探查,可较准确诊断阑尾炎[1]。若患者在腹痛初期自行用药缓解症状,就会减轻典型症状、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为分析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断和治疗方式,本次研究对我院普外科收治的3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收治的3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男22例,女16例;年龄11~77岁,平均年龄(43.1±1.9)岁;均有腹痛史,16例伴呕吐、恶心症状,20例表现为较典型转移腹痛症状;入院检查时,10例下腹有可触摸性包块,31例有反跳痛现象,36例下腹某处压痛。
1.2 方法
临床诊断:全组患者均行血常规、X线及B超等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型并选择治疗方式[2]。
临床治疗:入院后立即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和症状表现调节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开展抗生素抗感染、补液治疗,病情严重的患者尽快安排手术。患者取仰卧位,予以连续硬脑膜外组织麻醉处理,麻醉生效后,于右下腹取较小的斜行切口,若为化脓性阑尾炎,首先以生理盐水彻底清洁腹腔,行阑尾探查,解剖分离阑尾根部,将阑尾动脉结扎处理,荷包缝合、包埋阑尾残端。对于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患者,注意在切除操作的同时观察阑尾周围脓液状况,彻底清理脓液后缝合切口;穿孔性阑尾炎患者要在手术结束时彻底清理腹腔、置管引流、清理切口,一期缝合。所有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予以抗感染及肠梗阻、出血预防治疗,密切关注切口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若患者年龄较大、体弱或阑尾周围脓肿,尽可能选择保守治疗,或积极治疗并发症、调理身体后择期手术[3]。
1.3数据处理
本次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38例患者经入院明确诊断共31例,诊断结果均准确(初诊准确率为81.58%);其余7例患者于术中探查明确诊断。
诊断结果:3例阑尾周围脓肿、5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7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23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是我科最为常见的急性阑尾炎类型(P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发病率较高的急腹症之一,典型症状表现是突发右下腹剧烈转移性疼痛,但很多患者症状表现复杂、不具显著性,可能漏诊和误诊,临床诊断工作有一定难度。本次研究总结出该病临床诊断要点如下:注意观察就诊者临床表现变化,重点查看有无下腹反复疼痛、麦氏点压痛现象;予以规范的X线及B超等影像学检查,查看有无下腹部位腊肠状肿物出现,符合以上任何一点的情况下,高度怀疑急性阑尾炎;考虑到很多急性阑尾炎患者有不同程度感染现象,可通过血常规检查了解患者白细胞计数等状况,若检查发现白细胞核左移、数量增加,则表示出现感染[4]。
急性阑尾炎临床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无手术禁忌、体质允许的患者优先选择手术疗法,此种方式下的手术治疗安全性高、效果较好,本次研究中手术治疗的患者均采取此种手术方式。手术治疗前,要严格排除手术禁忌症,科学分析患者体质及病情,若患者病情、体质不适合手术疗法,应予以抗感染治疗及活血化瘀治疗,本次研究中保守治疗患者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容易出现肠梗阻、感染及出血等系列并发症,术后阑尾系膜结扎线松动会引发系膜血管出血,这是术后出血的一大原因。本次研究为预防术后并发症,在手术结束时规范清洁腹腔、切口,一期缝合并积极抗感染治疗,予以全面的术后观察,出现腹痛、腹胀现象时,考虑术后系膜血管出血,立即检查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若为术后出血,应及时输血、扩充血容,警惕出血性休克,再次开腹结扎,尽快止血。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及穿孔性阑尾炎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几率较高,应严格实施无菌手术操作,术后强化切口卫生护理及抗感染处理,必要时加大抗生素用量、延长用时[5]。
急性阑尾炎诊断方式以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为主。手术及保守方式基本相同,但仍需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现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护理方案。本次研究初诊准确率为81.58%,未见术后出血、感染及并发症,全组患者均治愈出院,证实规范、灵活的诊疗手段是提升急性阑尾炎诊疗效果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刘文,强金伟,孙荣勋等.多层螺旋CT(MSCT)及多平面重建(MPR)鉴别穿孔与非穿孔性急性阑尾炎(NPAA)[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3,40(2):164-168,186.
[2] 侯庆兵,林乔,刘书先等.成人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分析[J].安徽医学,2013,34(6):797-798.
[3] 王爱琴,钟世良,王丽英等.青少年急性阑尾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8):53-54.
篇2
关键词 阑尾炎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阑尾炎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阑尾炎切除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临床上对于如何通过对围手术期的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普遍关注。随着人们对护理工作的不断重视,护理方式也日趋完善。本文对在阑尾炎患者的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阑尾炎需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18~42周岁,平均(31.5±2.7)周岁;单纯性阑尾炎18例,化脓性阑尾炎8例,坏疽性阑尾炎10例。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17~43岁,平均(30.5±2.2)周岁。其中单纯性阑尾炎17例,化脓性阑尾炎10例,坏疽性阑尾炎9例。两组患者年龄、男女例数、阑尾炎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试验组在围手术期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在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将组间数据进行比较。①围手术期一术前护理:在患者行阑尾炎手术前,为其普及疾病的知识,如临床症状、发病原因等,简单讲解手术的流程,手术的必要性,安抚患者,减轻患者手术前的紧张、焦虑情绪,从而使得患者积极的配合手术治疗。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如患者心中是否对手术有顾虑,及时为患者做出解释,并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的疏导,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面对接下来的手术。阑尾炎发病一般较急,患者的疼痛比较剧烈,对于明确诊断的,应根据患者情况适当应用止痛类药物,帮助患者取舒适的。患者在手术期间需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免因睡眠不足造成状态不佳,影响麻醉及手术效果。手术前还应检查术中所用器械是否充足,急救药品的准备是否充足,药物过敏试验结果,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儿童以及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在手术前应及时纠正有水、电解质、酸碱紊乱症状。②围手术期-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与手术医生的配合度非常重要,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病史及一般情况,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常体征或者不适,及时上报给手术医生并进行对症处置。③围手术期-术后护理:监测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每天的引流量,定时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以免因引流不畅造成感染,按时更换敷料贴,更换敷料贴时应注意检查伤口,有无红肿、渗出等情况,如发生感染或渗出物增多,及时上报主治医生并进行对症处置。指导患者在床上时取半卧位,活动肢体,情况允许离床时,尽早下床走动,以加快患者排气,促进肠功能恢复,及时进行营养的补充。患者的饮食以优质蛋白、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及过于油腻的食物。④围手术期-并发症预防:手术过程中操作不当,极易引起结扎部位脱落,造成粪漏、腹腔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手术中器械损伤肠管,也会造成粪漏的发生。粪漏应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若出现腹腔内出血应给予吸氧、抗休克治疗。在对患者进行查房时,如患者腹腔内有脓肿,则会出现异常症状,如高热、腹胀等,此时应及时引流并采用抗生素治疗。
统计学方法:本组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
结果
两组患者在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经过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7.2±1.2)d明显少于对照组(9.6±1.4)d,试验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8.3%)明显低于对照组(27.7%)。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篇3
【摘要】 目的 了解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的护理体会。 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进行伤口局部观察和护理、和活动指导、并发症的观察、帮助患者康复。结果 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病情得以控制和好转。结论 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细致的护理是关键,健康指导对确保手术疗效、促进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术后护理 伤口局部观察 指导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之一,也是鉴别诊断较复杂的疾病,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阑尾炎一经确诊,治疗相对简单,如延误治疗,发展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或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手术操作相对有一定难度,处理不当,易出现较多术后并发症。现将我院近年来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共收治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96例,男性76例,女性20例,男女比例4:1,年龄8-82岁,平均年龄45岁。发病至诊断治疗时间最短3天,最长10天。均有阑尾炎病史及体征,辅助检查支持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0例,伴穿孔26例,形成阑尾周围脓肿包裹16例。其中伴肠梗阻4例。
1.2 方法
护理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前应做好急症手术准备,术后鼓励早期活动,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引流管护理,防治内出血,切口感染,腹腔残余脓肿等术后并发症。
2术前护理
2.1 心理干预
术前护理人员要及时了解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反应,做好解释安慰工作,稳定病人情绪,减轻病人焦虑;向病人和家属介绍有关急性阑尾炎的知识,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和担忧,使之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术前护理
观察病人全身情况及精神状态,定时测量体温、脉搏、血压和呼吸;如出现寒战、高热、黄疸,可能为门静脉炎,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加强巡视,观察病人的腹部症状和体征,尤其注意腹痛的变化;剧痛多提示阑尾腔压力高,如腹痛突然减轻,并有明显腹膜刺激征,提示阑尾穿孔,应尽快手术治疗,嘱病人禁食、禁水。
3 术后护理
3.1 指导
根据不同麻醉方式,选择适当卧位,患者全身麻醉未清醒时,应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分泌物流出,避免误吸引起窒息。如腰椎麻醉患者去枕平卧6h-12h防止脑脊液外漏而引起头痛。连硬膜外麻醉患者可低枕平卧。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除术后12h,或坏疽性或穿孔性阑尾炎切除术后,如置有引流管,待血压平稳后应改为半卧位或低姿半卧位,可减轻伤口肿胀或疼痛,并有利于愈合,以利于引流和防止炎性渗出物流入腹腔。
3.2 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生命体征,每2小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1次,连续测量4次直至平稳为止。如脉搏加快或血压下降,则考虑有出血,应及时观察伤口,及时报告医生,采取必要措施。
3.3 引流管的护理
对于炎症比较重的患者,术后一般都有腹腔引流管及导尿管。首先,因妥善固定引流管,低位引流,间歇由近端向远端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若腹腔引流管引流出尿液样液体,应警惕输尿管损伤,及时报告医生。留置导尿者,每日予以0.5%络合碘抹洗尿道口2次,每次抹洗应更换手套,预防交叉感染,并观察尿道口有无异常分泌物。每日更换引流袋,倾倒尿液时注意操作规范,并准确记录24小时尿量因此,缩短留置导尿时间,尽早拔出导尿管是预防尿路感染的关键。
3.4 饮食护理
手术当日禁食,术后第一天可进半流质饮食,第二天可进软食,在正常情况下,胃肠功能逐渐恢复,第3-4天可进普食,并逐渐增加饮食。
3.5心理护理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恐惧心理,甚至拒医拒护行为。因此,要做好患者的术后心理护理工作。应体贴、尊重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耐心解释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基本常识及演变过程、治疗方法,使患者及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4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4.1 切口感染
保持腹腔引流通畅,减轻伤口疼痛,若患者感觉切口周围皮肤红肿、触痛,应及时发现并报告医师处理。
4.2 肺部感染的护理
腹部手术后,由于腹痛及切口疼痛,不敢翻身及进行有效咳嗽,致使咽喉部分泌物不能排除,容易引起肺部感染。护理的关键:翻身、拍背 ,协助并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痰,同时行超生雾化,使痰液易于咳出;严密观察体温的变化,每4小时测体温1次,体温过高时,遵医嘱予以降温,并做好记录;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床整、舒适,随时更换汗湿衣被,做好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
4.3 肠梗阻的护理 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采取的措施:禁食、禁饮、胃肠减压、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引流通畅,取半坐卧位,减轻膈肌压迫。严密观察腹痛情况,警惕肠梗阻的发生,及时发现并处理;协助并鼓励患者多活动促进排气;腹部微波理疗,改善腹腔内血液循环,减轻腹腔炎症,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经上述处理,患者次日排气,术后肠道功能恢复。
4.4 腹腔出血的观察
患者反应有腹痛、腹胀,并伴有面色苍白、脉快、出虚汗、血压下降,应考虑腹腔内出血所致 ,必须立即平卧,吸氧,同时与医生联系,尽快对症处理。
4.5出院指导
出院前,医护人员要告知患者,要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和工作,加强营养;注意饮食卫生,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避免生、冷、硬、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如出现发热、腹痛、腹胀、停止排便、排气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5 讨论
目前急性阑尾炎手术成功率很高,但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的护理特别重要。近两年来我院通过4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的护理,体会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手术护理除了常规护理外还应注意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社会因素。
参考文献
[1]朱红.实用心理护理技术[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03
[2]张春红.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6例术后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06.
[3]李瑛,冯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围术期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1.36.
篇4
【关键词】妊娠;阑尾炎;围术期;护理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比较常见的外科疾病,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与非妊娠期相同,国内资料为0.5‰~1‰[1]。妊娠各个时期均可发生急性阑尾炎,但以妊娠前六个月常见,分娩期及产褥期少见。通常认为妊娠与急性阑尾炎的发生无内在联系。妊娠期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不明显,增大了诊断难度,使孕妇和胎儿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大大提高。
由于受妊娠的影响,妊娠期阑尾炎炎症易扩散,发生阑尾穿孔和腹膜炎。此时,母婴的死亡率增加,穿孔的阑尾炎胎儿的丢失率为20%[1]。如果不及时采取正确处理,将对母婴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1术前护理
1.1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对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身体的恢复及健康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心理护理应贯穿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由于孕妇在忍受疾病痛苦的同时,既担心胎儿的安危,又担心手术、麻醉、用药对胎儿的影响,加之恐惧手术,易产生紧张、焦虑的心理,表现为情绪不稳。护士应主动与患者交谈,耐心倾听患者讲述的内心感受,关心帮助及消除过度的担忧。详细解释各项检查的目的、步骤及意义,介绍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治疗过程及转归。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使之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直至治疗完成。
1.2胎儿监测护理 密切观察胎动与胎心音一方面,由于手术的刺激可引起子宫收缩,另一方面,妊娠时,由于盆腔器官静脉充血及激素的影响,组织蛋白溶解能力增强,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促使炎症发展,致使阑尾炎坏死穿孔,且膨大的子宫把大网膜及小肠推向上方及外侧,不易使炎症局限而引起腹膜炎,并且炎症扩散可刺激子宫收缩,从而引起流产,早产甚至死胎。在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治疗过程中,要根据孕周,给予监测胎心,并指导患者进行胎动的自我监测,每10~30分钟听诊1次胎心、胎动,同时进行详细记录,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检查及处理。
2术中护理
在妊娠期阑尾炎的手术中,麻醉选择硬膜外连续阻滞麻醉为宜[2],病情危重合并休克者以全麻安全。麻醉成功后,帮助患者采取合适,持续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将患者的右侧臀部垫高30°~45°[1],使患者向左侧倾斜,使妊娠子宫向左移,有利于暴露手术视野,便于寻找阑尾,减少在手术中过多刺激子宫。阑尾切除后,最好不要进行入腔引流,减少对子宫的刺激。同时,在手术中应充分供氧并进行输液,防止孕妇缺氧和低血压,时时监测及维护围生儿生命体征,以免胎儿受损。若阑尾已穿孔,切除阑尾后尽量吸净脓液,并做腹腔引流,术后脓汁作药敏试验,给予大剂量广谱抗生素;若妊娠已近预产期,术中暴露阑尾困难,应先行剖宫产术随后切除阑尾;若阑尾已穿孔引发弥漫性腹膜炎、盆腔感染严重或子宫、胎盘已有感染迹象,要考虑剖宫产时进行子宫次全切除术;若孕妇需继续妊娠,阑尾手术后3~4天内给予宫缩抑制药及镇静药,以减少流产与早产发生。
3术后护理
3.1正确选择卧位 中晚期(尤其是晚期)妊娠的患者,膨大的子宫可使膈肌上移,胸腔体积缩小,选择半卧位,可使内脏器官稍下垂,胸腔体积增加,从而减轻心肺负担。半卧位还可使脓液局限于直肠子宫凹陷,减少毒素的吸收,有利于引流,也可减小腹壁张力,减轻切口疼痛。
3.2吸氧 由于手术时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加之手术刺激等可引起孕妇缺氧和低血压,应常规给予吸氧6~8小时。
3.3 切口的护理 中晚期妊娠的患者,腹壁张力较大,如果术后有腹胀、咳嗽等也可增加腹内压,容易引起切口裂开或加重切口疼痛[3],应嘱患者咳嗽时用手按压切口,或者给患者束腹带,拆线时间一般要推迟1~2天[4、5],必要时行间断拆线。如有放置引流管的患者,要经常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并且观察和记录引流物的性质和量,按时更换引流袋。
3.4生命体征及胎心、胎动的监测 术后每30min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如有发热及时处理,防止胎儿宫内缺氧;每10~30分钟以多普勒观察一次胎心、胎动变化并详细记录。
3.5宫缩、阴道出血、流水的观察 术后密切观察有无宫缩、阴道流血、流水等情况, 上述表现为早产、流产等合并症的先兆。如有上述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医嘱可能给予抑制宫缩和保胎处理,如肌注黄体酮、静滴25%硫酸镁, 应及时执行。特别注意在执行硫酸镁静滴时应严密调节滴速, 通常为25%硫酸镁40 mL 加5%葡萄糖500 mL 静滴30 ~40 滴/分钟; 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呼吸、尿量、膝反射情况, 防止镁中毒; 备好10%葡萄糖酸钙来对抗镁离子的毒性作用。
4小结
经过研究表明,下面几方面因素对于妊娠期阑尾炎患者的术后恢复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良好的病区环境 良好的病区环境是保证护理工作顺利进行,促进康复,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5]。病区必须符合医疗、卫生原则,满足患者身心需要,对增进医疗效果,帮助患者适应病人角色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病区要保持清洁整齐,进行空气消毒,保证空气流通,预防医院感染;其次病区要保持安静清净,减轻患者的烦躁不安,使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所以,要严格控制探视、陪护人数和时间,以避免空气污浊,减少噪音。(2)阑尾手术后病人早期活动 早期下床活动可防止肺部感染,增加上呼吸道生理性防御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3)阑尾手术后病人早进食[5]术后8小时~9小时即物作用消退后,消化功能已处于恢复状态,早期进食米汤、稀粥、萝卜、青菜等清淡食物,可通过咀嚼引起胃肠蠕动,加速胃肠功能食物恢复,促进排气,避免腹胀,减轻伤口张力,促进伤口愈合。
综上所述,清洁安静的病区环境,术后早期活动、早期进食,对妊娠期阑尾炎手术后伤口恢复,减少住院时间有着重要意义。妊娠合并阑尾炎患者,都存在着担心手术麻醉,药物对胎儿智力的影响,加之恐惧手术产生的紧张、焦虑与不安,所以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在控制危险因素
的同时,应注意心理、社会因素治疗,给予心理行为干预,纠正不良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对患者身体的恢复及胎儿的健康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74-175.
[2] 贾海涛.妊娠期阑尾炎诊断治疗分析.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5.
[3] 黄东.妊娠期急性阑尾炎31例诊治分析.广西医学,2011.03.
篇5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193-02
急性阑尾炎多发生于青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腹痛开始于上腹或脐部,呈隐形,逐渐加重,数小时(6―8小时)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呈持续性。部分病人也可在发病初时即表现为右下腹痛[1]。急性阑尾炎以手术切除治疗为主,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熟练技术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亦是决定患者能否康复的关键因素之一[2]。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住院患者共87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36.4±17.8);体温在37.6~39.8℃之间。所有患者均符合2011年卫生部公布的《急性阑尾炎诊断标准》且均行阑尾切除术。
1.2 方法:护理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前做好急症手术准备,术后做好一般护理及心理护理,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 结果
87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所有患者均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术后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术后护理
3.1 一般护理:保持舒适的环境,注意病房的空气流通,定时消毒,保持病房内的物品清洁、整齐,这对于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十分有利。
3.2 临床生命体征监测:术后48h内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呼吸以及心率,并做好相关记录,对于病情不稳定的患者要适当延长生命体征监测时间并增加频率
3.3 护理:患者在术后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防治隔下感染。有利于减轻疼痛以及腹腔积液引流,避免唾液进入气管,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3.4 早期活动 术后血压平稳后尽早起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增进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
3.5 饮食护理:排气后方可行进食流质,以易消化温度适宜的食物为宜,少食多餐,食量逐渐增加,在患者没有出现肠胃不适或是腹部的其他症状时,可逐渐改为普食。
3.6 日常活动护理:患者术后24h内应严格卧床休息,之后可根据病情恢复情况开展适当的运动,以轻微运动为主。下床运动以保证患者不会产生疼痛,且运动量以不出现疲惫感为宜,术后1个月内患者不得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
3.7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避免受压,,扭曲或滑脱,并接床旁无菌瓶或引流袋,保持引保管流管通畅,严密观察引流的颜色,性质,量并作好记录,,根据病情变化,在术后48-72拔除,切口乳胶片引流可于术后24拔除。
3.8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3.8.1 术后出血 少见,常发生在术后几小时至数日内,如病人出现腹痛,腹胀,伴有面色苍白,脉速,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压缩小等失血性休克症状,必须立即进行抢救。
3.8.2 切口感染 较常见。病人表现为术后3-5天后体温有逐渐升高,切口疼痛,其周围皮肤红肿,有触痛,线孔处有脓性分泌物。应立即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3.8.3 腹腔脓肿 由于腹腔残余感染和阑尾残端处理不当所致,常发生于手术后5-7天。表现为体温升高或下降后又升高,腹痛腹胀,腹部可扪及包块。腹腔脓肿可有里急后重感,腹部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护理取半卧位,使脓液流入盆腔,减少中毒反应,
3.9 心理护理:由于阑尾炎发病迅速,腹部疼痛明显,患者常常在短期内经历疼痛和手术过程,手术后部分患者一时间难以接受,容易出现心理负担。因此对于阑尾炎患者术后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耐心的解释病因,分析病情,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给予她们更多的理解、关怀和体贴,使病人在精神上、心理上得到安慰和鼓励,减轻思想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争取早日康复。
4 健康指导
4.1术后切口疼痛,咳嗽者,要避免,减少空气、吞入胃肠道引起术后腹胀,避免发生肺部感染。
4.2 指导病人尽早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粘连。
5 结论
通过良好的术后护理,87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因此,做好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护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篇6
急性阑尾炎是腹部外科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青少年为多见,尤其是20~30岁年龄组为高峰,约占总数的40%。一般男性发病较女性为高,男:女为(2~3):1。急性阑尾炎有0.1%~0.5%的死亡率,因此如何提高疗效,减少误诊,仍然值得重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74例,其中男51例,女23例,年龄在12~68岁,发病到住院时间为1~12h,平均时间6h。通过血常规检查结果: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临床诊断均为急性阑尾炎。
1.2 手术治疗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如腹腔内已有脓液,可清除脓液后关闭腹膜,切口置乳胶片作引流;阑尾周围脓肿,如无局限趋势,行切开引流,视术中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可切除阑尾。
近年来开展了腹腔镜治疗,该方法对病人具有术后切口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低等优势,对于术前诊断不确定者,选择腹腔镜更为合适。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病情观察 观察病人全身情况及精神状态;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如出现寒战、高热、黄疸,可能为门静脉炎,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观察腹部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剧痛多提示阑尾腔压力高,如腹痛突然减轻,并有明显腹膜刺激征,提示阑尾穿孔,应尽快手术治疗。
2.1.2 对症处理 禁食、输液,应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诊断未明确之前禁用吗啡类镇痛剂,以免掩盖病情;禁服泻药及灌肠,以免肠蠕动加快,肠内压升高,导致阑尾穿孔或炎症扩散。
2.1.3 做好术前准备 协助病人完善相关检查;了解病人最后一次进食的时间和食物的种类并通知医生,嘱病人禁食、禁水;遵医嘱行手术区备皮,排空膀胱等。
2.1.4 心理护理 做好解释安慰工作,稳定病人情绪,减轻病人焦虑;向病人和家属介绍急性阑尾炎的相关知识,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和担忧,使之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术后护理
2.2.1 病人回病房后,根据患者的麻醉方法采用适当卧位休息。
神志清楚,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有助于炎性液体流至盆腔,便于引流和防止膈下感染。
2.2.2 饮食 排气后可进流食,并逐步恢复正常饮食。一般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肠蠕动恢复快,进食较早。术前麻痹性肠梗阻患者进食较晚。
2.2.3 早期活动 鼓励病人早下床活动。可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增进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开腹阑尾切除术术后24h可起床活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如无下床活动禁忌,下床活动时间可提前。
2.2.4 引流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如引流量突然减少,应注意引流管是否堵塞。引流管多在术后48~72h酌情拔除。
2.2.5 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切口感染系阑尾炎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阑尾坏疽、穿孔及弥漫性腹膜炎尤易发生,常表现为术后3天后体温逐步升高或仍有明显伤口疼痛。应及时更换敷料,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如切口周围皮肤红肿、触痛,应怀疑伤口感染,需及时报告医生,配合穿刺抽脓或拆除缝线、引流脓液,定期换药。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糖。近年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大大降低了切口感染率。
(2)肠粘连为常见并发症,重者可引起粘连性肠梗阻。早期手术,早下床活动及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预防或减轻此并发症。
(3)腹腔脓肿由于腹腔残余感染、引流不充分或阑尾残端处理不当所致。表现为体温持续升高或下降后又上升,有腹痛、腹胀、腹部包块,可伴腹泻及里急后重感。术后采取半卧位,可使脓液流入盆腔,减少中毒反应。脓肿形成后可在B超引导下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未见好转都应及时切开引流。
3 讨论
阑尾为一细长管状器官,远端为盲端,近端开口于盲肠,长度以5~7cm,外径0.5~1.0cm,位于回盲肠袢2~3cm处。阑尾系膜由两层腹膜组成,是腹腔后壁的腹膜向前反折,并包绕阑尾的一个三角形皱襞,内含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一般在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阑尾的位置变异比较常见,其中以回肠前位、盲肠后位、盲肠内位三种位置较为多见。
阑尾一般位于右下腹,也可高到肝下方,低至盆腔底,甚至超过中线到左侧。阑尾的血液供应来自阑尾动脉,它是肠系膜上动脉所属回结肠动脉的分支,是一无侧支循环的终末动脉。因此当血运障碍时极易导致阑尾坏死。阑尾的静脉与阑尾的动脉伴行,最终回流至门静脉,进入肝脏。因此当阑尾出现炎症时,细菌栓子脱落,可通过回结肠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而引起门静脉炎和肝脓肿。阑尾的神经,由交感神经纤维经腹腔丛和内脏小神经丛传入,当阑尾急性炎症发病初期,上传的信息进入脊髓第10胸节时,可伴有第10脊神经所分布的脐周牵涉痛,属内脏性疼痛。阑尾是一个淋巴器官,参与机体免疫,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功能逐渐减低,甚至消失。因此成人切除阑尾后无损于机体的免疫功能。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2周内避免重体力劳动。饮食种类及量应循序渐进,避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进食不洁食品。如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便、停止排气等应及时就诊。
篇7
【关键词】 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治疗;优质护理服务方式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9.173
阑尾炎为常见急腹症, 临床症状变化多, 容易诱发多种并发症, 需及早进行治疗, 避免因病情快速进展而发生阑尾穿孔。近年来, 腹腔镜手术在阑尾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有微创性、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围术期护理工作对手术进行和术后康复也不可忽视[1, 2]。本研究就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优质护理服务方式进行探讨,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75例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传统组(37例)和优质组(38例)。传统组中男26例, 女11例;年龄18~50岁, 平均年龄(32.73±5.81)岁;其中, 单纯性阑尾炎20例, 化脓性阑尾炎12例, 坏疽性阑尾炎5例。优质组中男27例, 女11例;年龄18~51岁, 平均年龄(32.91±6.05)岁;其中, 单纯性阑尾炎21例, 化脓性阑尾炎12例, 坏疽性阑尾炎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传统组采取传统护理服务。优质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①术前护理。术前进行访视, 了解患者病情, 说明手术原理、注意事项, 并指导患者如何配合手术操作。术前需禁食禁饮, 并及时吸出胃内容物, 预防误吸。做好吸氧和抗休克处理, 建立有效静脉通道, 备好急救药物和医疗器械。同时, 还需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工作, 使其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手术[3]。②术中护理。进入手术室后需利用术前时间安抚患者, 跟患者交流, 分散其注意力, 增加其安全感。协助患者摆放, 并密切配合手术医师进行操作, 注意患者隐私的保护, 并做好保暖护理和急救准备。③术后护理。术后腰椎麻醉患者选择去枕平卧位, 硬膜外麻醉选择低枕平卧位。置引流管者血压平稳后可取半卧位, 以方便引流。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 并在术后3~5 d给予清洁灌肠。鼓励患者及早下床活动, 预防肠粘连的发生。术后6 h若无恶心呕吐可给予流质饮食, 并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4]。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护理满意度、手术全程时间、操作过程失血量、出院时间、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手术护理满意度 优质组患者手术护理满意度100.00% (38/38)显著高于传统组81.08%(30/3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手术全程时间、操作过程失血量、出院时间 优质组手术全程时间、出院时间短于传统组, 操作过程失血量少于传统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3 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 优质组腹腔镜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阑尾炎是多因素作用所致炎性变化, 患者病情凶险, 发病急, 需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以改善患者预后[5]。但在手术治疗同时, 也需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 应热情接待患者, 并进行病情评估, 明确患者病情, 并协助医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安抚患者不良情绪, 以亲切温和的态度跟患者交流, 耐心为患者解答, 使其消除内心顾虑[6]。术中需积极配合手术医师进行操作, 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 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以预防术后感染, 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需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切口护理等, 并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以预防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7, 8]。
本研究中, 传统组采取传统护理服务;优质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结果显示, 优质组患者手术护理满意度高于传统组, 手术全程时间、出院时间短于传统组, 操作过程失血量少于传统组, 腹腔镜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传统组, 说明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确切, 可缩短手术操作时间, 减少术中创伤和术后并发症, 加速术后康复, 患者满意, 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赫晓晋. 围术期优质护理在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8):223-224.
[2] 王宝萍.阑尾炎常规开腹手术与腹腔镜切除术的护理分析.中国伤残医学, 2014, 22(4):209-210.
[3] 林宇航, 余冬英. 对进行腹腔镜手术的阑尾炎患儿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的效果探析. 当代医药论丛, 2015, 13(3):82-83.
[4] 郭爱芳.围术期优质护理在腹腔镜手术的阑尾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 26(8):1560-1561.
[5] 丁帅.护理干预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效果的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4(20):2264-2266.
[6] 魏水香. 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护理观察. 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35):117-118.
[7] 王晓宇. 阑尾炎常规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护理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18):341-342.
篇8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急性阑尾炎;效果分析
在医学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为最常见的急腹症。临床表现多见于上腹疼痛性转移,且维持时间高达8h[1]。一般情况下,疼痛时间多与患者阑尾炎发病的情况有关。如果急性阑尾炎患者不及时进行治疗,则有可能导致阑尾情况恶化从而引起其他严重性疾病,危害患者生命。当前,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手术室护理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积极的护理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保证治疗效果。现将本院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42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1例。研究组中男13例,女8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21岁,平均年龄(41.3±10.1)岁。参照组中男10例,女11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42.5±10.2)岁。患者及家属已了解此次研究的相关内容,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行基础护理,包括术前访视、用药指导以及心理纾解等。研究组行手术室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术前心理辅导,在手术前,患者多会出现心情紧张、过度焦虑等情况,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安抚患者的情绪,对患者讲解关于手术的效果以及成功治愈的病例,加强患者的治疗信心。②基础检查,行常规的检查有利于监测患者的病情[2],如对患者的血液检查,能够及时保证酸碱均衡[3],防止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休克的情况。③术中全方位护理,护理人员要保证手术室的环境清洁,帮助患者行仰卧位,为了保证阑尾位置完全暴露在外部,可将枕头放置在上棘连线的中外1/3位置[4]。根据手术情况,护理人员应继续帮助患者保持头低脚高的,加强护理配合,对手术室的设备、温度以及准备情况及时检查。做好麻醉后,护理人员要及时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是否异常。⑤完成手术后,护理人员在术后30min内观察患者的体征,让患者保持平躺的,进行低流量吸氧,当患者清醒后,合理进食。
1.3评价标准
制定护理满意度问卷表,在患者出院时进行评分,其中问卷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应用VAS评分对患者术后疼痛进行评价,10分为最高分,代表痛感极强,0分为最低分,表示无痛感。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满意度
参照组患者非常满意5例(23.8%),满意7例(33.3%),不满意9例(42.9%),满意度为57.1%;研究组患者非常满意12例(57.1%),满意8例(38.1%),不满意1例(4.8%),满意度为95.2%。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χ2=8.400,P<0.05)。
2.2VAS评分
参照组评分为(6.34±0.79)分,研究组评分为(1.35±0.21)分,研究组VAS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t=27.97,P<0.05)。
3讨论
一旦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为最有效的方式。阑尾手术操作相对简单,且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也极为少见。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行手术室护理方式,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还增强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的几率。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为手术做好准备,护理人员与患者加强沟通,有利于患者信任手术治疗,以及对阑尾炎疾病的预防和发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术中全方位护理[5]是指护理人员除了对患者进行精心照顾外,同时强化自身的护理技能,最大程度上减少失误发生率。另外,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行手术室护理时,除了为患者打造干净的手术环境以外,也要配合好医生做好常规准备,进行手术器械的清理,传递手术器械、及时麻醉、监测生命体征以及止血等基础护理措施。在手术治疗前,护理人员要及时检查手术的相关物品是否齐全,避免手术意外。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达95.2%,参照组满意度为57.1%;研究组VAS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行手术室护理,予以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对疾病的护理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杜杰,高俊娈,白洁,等.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中国中医急症,2011,20(5):856-858.
[2]顾巧丽.老年人急性阑尾炎手术36例护理体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7):891-892.
[3]黄晓祎.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手术护理探析.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5):1176-1177.
[4]李美花.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0):3338-3339.
篇9
关键词:切口感染;化脓性阑尾炎;预见性护理
阑尾由于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称为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1]。通常化脓性阑尾炎常采取手术治疗,切口感染为化脓性阑尾炎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切口感染一旦发生,会导致患者住院日延长,并且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护理发挥着重要作用[2]。我科分析了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并采取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有效减少了切口感染的发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12月~2012年10月,我院共收治化脓性阑尾炎行手术治疗患者213例,将此21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化脓性阑尾炎行手术治疗患者19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213例患者中,男性113例,女性100例,年龄19~65岁。对照组190例,男性100例,女性90例,年龄18~6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的护理预防切口感染的发生,制定护理干预,并严格执行。具体方法如下:
1.2.1心理干预 一旦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会给患者增加痛苦,并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责任护士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赢得患者的信任,告知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的原因,使患者能够根据自己的个体情况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此外,要鼓励患者的家人多关心、支持、帮助患者,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3]。
1.2.2 切口干预 术后第1d查看患者是否有切口感染发生,并及时更换敷料,查看是否有渗血、渗液浸渍的情况发生,注意观察切口及周围皮肤是否出现红肿。询问患者有无切口疼痛。如果术后3~5d,患者体温升高或下降后又升高,切口周围皮肤红肿加重,触痛明显,有波动感,切口有脓性渗出液,切口疼痛加剧,表明切口已感染,应当为患者放置腹腔引流管,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患者下床活动时,嘱其将引流袋置于膝关节以下,以防引流液反流引起逆行感染。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更换引流袋及倾倒引流液注意无菌操作,引流液渗出较多时,立即报告医生。
1.2.3全身干预 根据切口感染的病情按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输液时要严格查对[4]。用药过程中,患者体温下降、切口红、肿、热、痛减轻,渗出减少,说明抗感染有效,相反,要及时汇报医生给予处理。
1.3观察指标 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判断是否有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并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和护理满意度。切口感染诊断标准:根据国家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监测小组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5]。
1.4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平均住院日和患者满意度比较采用t检验,切口感染发生情况比较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比较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比较,观察组平均住院日(6.5±1.9)d为与对照组(9.2±2.1)d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54,P
2.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8.89±5.84)与对照组(85.24±6.52)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31,P
2.3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
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9例,感染率4.74%。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感染发生率0.00%与对照组相比4.74%,有统计学意义(χ2=8.575,P
3讨论
由于阑尾的解剖特点是细长弯曲的盲管,阑尾炎的腹痛开始的部位多在上腹部、剑突下或肚脐周围,约经6~8h后,腹痛部位逐渐下移,最后固定于右下腹部。典型的阑尾炎具有下列症状,如右下腹疼痛,呕吐、恶心,低烧,腹泻或便秘,食欲不振和腹胀等,还可以出现牵涉痛。
阑尾炎手术是基层医院最为广泛开展的手术。在手术切除阑尾过程中,切口往往不可避免被细菌污染,结果导致切口感染。切口感染原因复杂,与手术创面的微环境、患者自身免疫状态、住院时间的长短、医院环境卫生条件和护理质量密切相关。切口感染常常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增加经济负担,甚至可造成脓毒血症、肢残、器官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参考文献:
[1]许其莲.手术室医院感染监测与手术切口感染的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0,6(19):60-61.
[2]王,张辉,崔幸琨,等.循证护理在预防剖宫产切口感染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76-77.
[3]冯林林,王建珍.孕期护理干预对降低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1,1(29):91-92.
篇10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74例,其中男51例,女23例,年龄在12~68岁,发病到住院时间为1~12h,平均时间6h。通过血常规检查结果: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临床诊断均为急性阑尾炎。
1.2手术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如腹腔内已有脓液,可清除脓液后关闭腹膜,切口置乳胶片作引流;阑尾周围脓肿,如无局限趋势,行切开引流,视术中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可切除阑尾。
近年来开展了腹腔镜治疗,该方法对病人具有术后切口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低等优势,对于术前诊断不确定者,选择腹腔镜更为合适。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病情观察观察病人全身情况及精神状态;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如出现寒战、高热、黄疸,可能为门静脉炎,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观察腹部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剧痛多提示阑尾腔压力高,如腹痛突然减轻,并有明显腹膜刺激征,提示阑尾穿孔,应尽快手术治疗。
2.1.2对症处理禁食、输液,应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诊断未明确之前禁用吗啡类镇痛剂,以免掩盖病情;禁服泻药及灌肠,以免肠蠕动加快,肠内压升高,导致阑尾穿孔或炎症扩散。
2.1.3做好术前准备协助病人完善相关检查;了解病人最后一次进食的时间和食物的种类并通知医生,嘱病人禁食、禁水;遵医嘱行手术区备皮,排空膀胱等。
2.1.4心理护理做好解释安慰工作,稳定病人情绪,减轻病人焦虑;向病人和家属介绍急性阑尾炎的相关知识,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和担忧,使之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2术后护理
2.2.1病人回病房后,根据患者的麻醉方法采用适当卧位休息。
神志清楚,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有助于炎性液体流至盆腔,便于引流和防止膈下感染。
2.2.2饮食排气后可进流食,并逐步恢复正常饮食。一般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肠蠕动恢复快,进食较早。术前麻痹性肠梗阻患者进食较晚。
2.2.3早期活动鼓励病人早下床活动。可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增进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开腹阑尾切除术术后24h可起床活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如无下床活动禁忌,下床活动时间可提前。
2.2.4引流管的护理妥善固定,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如引流量突然减少,应注意引流管是否堵塞。引流管多在术后48~72h酌情拔除。
2.2.5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切口感染系阑尾炎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阑尾坏疽、穿孔及弥漫性腹膜炎尤易发生,常表现为术后3天后体温逐步升高或仍有明显伤口疼痛。应及时更换敷料,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如切口周围皮肤红肿、触痛,应怀疑伤口感染,需及时报告医生,配合穿刺抽脓或拆除缝线、引流脓液,定期换药。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糖。近年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大大降低了切口感染率。
(2)肠粘连为常见并发症,重者可引起粘连性肠梗阻。早期手术,早下床活动及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预防或减轻此并发症。
(3)腹腔脓肿由于腹腔残余感染、引流不充分或阑尾残端处理不当所致。表现为体温持续升高或下降后又上升,有腹痛、腹胀、腹部包块,可伴腹泻及里急后重感。术后采取半卧位,可使脓液流入盆腔,减少中毒反应。脓肿形成后可在B超引导下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未见好转都应及时切开引流。
3讨论
阑尾为一细长管状器官,远端为盲端,近端开口于盲肠,长度以5~7cm,外径0.5~1.0cm,位于回盲肠袢2~3cm处。阑尾系膜由两层腹膜组成,是腹腔后壁的腹膜向前反折,并包绕阑尾的一个三角形皱襞,内含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一般在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阑尾的位置变异比较常见,其中以回肠前位、盲肠后位、盲肠内位三种位置较为多见。
- 上一篇:新生儿怎么护理
- 下一篇:档案管理的问题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