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1: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的重要性和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的重要性和意义

篇1

关键词 药剂科 管理 抗菌药物

中图分类号:R952; R197.32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11-0031-02

The importance of the departments of pharmacy

to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a hospital

YANG Guolin*

(Department of Pharmacy, Geriatric Nursing Hospital of Municipal Civil Affairs Bureau, Shanghai 201900, China)

ABSTRACT The importance of the department of pharmacy to the supervision and reasonable use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was analyzed. It is recommended that pharmacy staff should actively improve self-quality and strengthen their ties with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in the hospital so as to promote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anagement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and reduce the phenomenon of abuse.

KEY WORDS department of pharmacy; management; antibacterial agents

1 药剂科的重要性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首先提出,并由戴明予以发展的PDCA循环管理办法,其中包含了质量管理中的许多基础思想和方法依据,对于抗菌药物管理工作有一定意义[1]。PDCA主要有4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即“P、D、C、A”。其中,“P(plan)”指的是策划工作,在这个环节中,主要要求药剂科人员在患者要求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措施,这些措施涵盖了最终需要实现的目标和在中间过程应当采取的重要工作内容;“D(do)”指的是实施过程,主要包括实施抗菌药物的过程中,详细论述需要解决的比较关键的工作;“C(check)”指的是检查的环节,在检查的时候,应当严格以“P”和“D”过程中制度的目标、方针和产品的要求等,对抗菌药物使用中的整个过程及成果进行仔细的监测,同时将监测结果上报[2];“A(action)”指处置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主要要求医院积极地采取措施,实现在医院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目标,提高药剂科的工作业绩[3]。药剂科在PDCA循环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药剂科在策划工作的环节具有重要意义。药剂科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要求包括药物库存人员和调剂人员在内的所有药物管理人员,提高对药剂科在医院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性的意识,并在日常工作中落到实处。严格调查医院中抗菌药物的销售情况,当发现存在销售量急剧增长的趋势时,应当及时上报上级领导,及时启动PDCA循环,做好抗菌药物管理工作[4]。同时,药剂科还可以借助医院内部的计算机系统,对抗菌药物进行管理,通过统计抗菌药物的用量和类型,在对统计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判断抗菌药物的使用量是否合理,从而杜绝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

另一方面,药剂科可积极推进PDCA循环的稳定发展。由于在PDCA循环中,药剂科具有启动的作用,因此,药剂科在抗菌药物的停用和启用中,具有决定性作用。通过药剂科的管理,能够有效阻止一些不良的药物商业行为,同时很好地支持了抗菌药物的逐级管理和实施。同时,药剂科可以对不符合要求的管理小组采取停止工作的措施,不再对该小组进行药物供应,从而有效避免抗菌药物滥用现象。此外,药剂科还应当加强同其他科室管理人员间的沟通,在医院内形成科室间互相促进、互相监督的局面,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在医院中使用的合理性,有效发挥其重要性。

2 充分发挥药剂科的优势

要做好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应当积极协调关键部门,发挥药剂科的重要作用。

首先,加强同护理部的合作。药剂科在进行抗菌药物发放的时候,必须要有护理科出示的皮试合格证明后予以发放。

其次,加强与感染内科间的合作。在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中,医院的感染内科和药剂科一样,都担负着监督的责任。因此,药剂科应当积极加强科室间的合作,及时掌握抗菌药物在药物动态中的趋势,制定出相应措施,解决出现的问题,从而顺利完成对抗菌药物的调查和监督工作。

再次,加强与检验科间的合作。为了有效延迟某种抗菌药物对于某类细菌的应用周期,避免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必须加强同检验科的合作,在检验科的协助下,强化对抗菌药物抗菌活性的监测[5]。通过加强合作,减少细菌耐药性问题的发生,杜绝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

3 加强自身能力和部门间合作研究

药剂科在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有效发挥药剂科的作用,药剂科的工作人员应当提高自身素质,并加强同其他部门间的合作研究。

首先,药剂科的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地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能力。药剂科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病例查询和处方查询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能力。同时,可以到病房进行查询工作,通过与患者接触和沟通,明确患者在用药上的指证与实际需要。在充分了解患者情况的基础上对主管医生的处方做出评估,了解医院中抗菌药物实际的使用情况。如果发现违规现象,应当及时提出,加以更正。

其次,药剂科应当定时指派相关工作人员到门诊,在门诊处进行一线药学实践与训练,从而增加工作人员的实践经验,为日后的工作提供经验。对于药剂科而言,开设门诊的目的便是直接地接触百姓。因此,医务工作者的素质的提高非常重要。

再次,强化对围手术期的调查。为了能够在围手术期使用的抗菌药物有效地发挥作用,应当对用药情况进行合理的、经济的、有效的回顾性调查。通过对患者在手术中用到的抗菌药物进行调查(主要是调查药物的品种及其用量),进而统计出抗菌药物的需求量以及使用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从而实现规范化、合理化使用抗菌药物。

此外,药剂科还应当通过其他实践工作来宣传抗菌药物规范化、合理化使用的重要性,从自我做起,积极地加入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中。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药剂科在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在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工作中,强化对药物的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措施。同时,提出了药剂科应当积极地与医院的相关部门加强联系,推动抗菌药物的科学化、合理化管理的进程,减少滥用抗菌药物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姜红, 张碧玫. 药剂科在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中的作用[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2, 26(3): 332-333.

[2] 曾道元, 杨晓丽, 宋建宁. 药剂科参与处方管理前后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情况比较[J]. 中国药业, 2013, 17(3): 39.

[3] 袁凌华. 加强药剂科管理促进医院抗菌素药物合理应用[J]. 中国美容医学, 2011, 20(Z5): 64.

[4] 周善如. 药剂科在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和感染管理中的作用[J].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2011, 2(4): 227.

篇2

关键词:小学;科技;教育;实践

一、开展小学科技实践的意义

小学科技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正确引导学生注重实践的思想意识。以往的教学方式通常为教师一味的灌输,这就让学生形成了定势思维,从而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所以,教师应该通过让学生切身实践的方式让其在未知的领域进行探索,并且能够提高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所以,开展小学科技实践教学工作的意义重大。

二、如何开展小学科技实践工作

众所周知,实践出真知。此话的意义只有在实践操作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所以,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应该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实践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开展实践工作需要教师广泛开展实践比赛。因为在实践比赛当中学生不但能够通过竞争提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能够完善知识体系,从而锻炼其观察、发现、研究、分析等能力。

例如,教师在开展“利用筷子搭桥承重”这一比赛时,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学生在搭建前应该设计搭建方案以及搭建材料,如,搭建何种桥梁以及需要运用多少支筷子等。之后利用筷子的不同组合方式进行搭建,然后分组进行试验,最终选出优胜组。最后,教师进行点评,讲述优胜组是如何获胜的。这样一来,学生能够通过竞争比赛形成创作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更能够形成严密的思考能力。所以,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举办类似的赛事,确保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并且展现其自身的科技动手能力。并且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确保让每位学生的设计方案都能够成功,以此激励学生进行创作。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技教育中关注实践的重要性已经不可忽视。小学生正处于初步形成思维、能力的阶段。所以,在科技教学的工作中,让其树立良好的科技态度势在必行,而必要条件之一则是科技实践。通过实践不但能够让学生融入科技的奥妙当中,从而形成学习乐趣,更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科技的重要性,进而为中国未来科技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篇3

关键词:科技统计;事业单位管理水平;重要性;意义;作用

统计是指对某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进行总体数量的计算,包括搜集数据、处理数据以及分析数据等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全过程。而科技统计作为统计学的其中一个分支点,是指对一个国家、地区以及相关科学技术部门进行活动的整体规模和结构进行全方位的数量测量,包括参与活动的机构部门、工作人员、活动课题、预计经费、固定资产以及最终成果等方面。科技统计的任务即是利用先进科学技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活动现象进行有组织的调查研究,以取得对调查主体数量上和总体上的认识。了解科技统计的基本知识是分析其重要性意义和作用的基本前提,下文主要分析科技统计的重要性意义以及它对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作用。

一、科技统计对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性意义

(一)科技统计可以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个时间点和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的管理现状和动态

从现状来看,科技统计可以反映出事业单位目前的社会形势和自然属性,反映事业单位的管理机构、管理工作人员、固定资产管理以及单位负债等情况;从动态来看,科技统计可以反映出事业单位的最近生产发展状况、单位生产质量状况以及单位科技活动和事业单位各部门的盈亏状况。同时,科技统计还可以预测出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方向。

(二)科技统计可以反映出事业单位的管理规模和管理结构

从管理规模上来看,科技统计可以反映出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规模、人员管理规模、市场营销规模和单位盈亏规模等;从管理结构上来看,科技统计可以反映出事业单位的生产管理结构、人员管理结构、技术管理结构和质量管理结构等。

(三)科技统计可以反映出事业单位的发展速度、工作效率和单位效益三方面的管理水平

首先是事业单位的发展速度,对某些有关生产的事业单位部门来说,主要是反映了生产的发展和增长状况的管理;而对某些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事业单位来说,主要是反映服务投入的增长情况;其次是职员的工作效率和单位的效益情况,二者不管是哪种事业单位,都反映的是人力、财力、物力三方面的投入情况。

(四)科技统计还可以反映出事业单位的情况和与事业单位息息相关的任何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

与事业单位相关的管理活动有很多,涉及范围很广,内容也是比较多的,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与事业单位有合资、联营关系、相互协作、配套等各层关系的企业;二是与事业单位最具有竞争影响力的竞争对手单位;三是事业单位生产的产品或是服务的享有者和消费者的基本情况和意见反馈;四是事业单位是否在本领域占据着重要之地,是否掌握市场最新信息;五是对事业单位会产生间接或直接的影响作用。

二、科技统计对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作用

(一)科技统计是为事业单位领导提供科学管理方式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

事业单位的科技统计主要是对整个事业单位和单位各部门科技管理活动的整体规模、科技水平、发展速度、部门结构以及单位效益等方面的数量测量。它可以反映出该事业单位目前科技发展的现状和具体趋向,为各个阶层或各个部门的管理机构制定长远的管理规划和合理管理政策、确定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和走势、选择当下最为重点的科技领域以及制定出科学的发展战略方式等提供最为可靠的依据。事业单位的科技统计是整个事业单位和单位各部门实施科学的管理决策以及应对国家宏观调控,管理宏观工作的基础性条件。

(二)科技统计是为事业单位加强科技指导、计划管理的重要依据

科技统计通过对整个事业单位和单位各部门的收支情况、人力资源概况以及日常科技活动情况的统计,从而可以计算分析出整个事业单位和单位各部门的各项工作效率和科技投入的成果,然后再做出决定,合理地管理分配整个事业单位和单位各部门对某项计划的侧重点和主要工作负责力度,为整个事业单位和单位各部门的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和规范化水平提供了一个重要依据。此外,通过对整个事业单位和单位各部门的科技项目的执行状况来进行跟踪统计,即单位发行的月报、季报、年报或是期刊杂志等形式进行统计工作,了解科技项目每个阶段的实施情况和发展进度。它为制定一套科学的科技管理规划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三)科技统计是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基础条件

事业单位和单位各部门的管理工作主要是执行国家下达的政策、指导事业单位的工作、服务于基层群众的一项复杂但系统的工作,科技统计就始终贯穿于事业单位工作管理的全过程,它是评价、考核整个事业单位和单位各部门科技活动的重要标准参考尺度,是对事业单位进行科技活动和管理现状的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要想制定出相关的管理政策和规范制度,就必须了解和掌握事业单位从事科技活动的全过程和最终结果。综上所述,我们就必须收集科技活动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并进行科学合理的统计分析工作,从而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做出综合评价和年度考核,对参与的科技活动的水平和研究成效做出准确评估。

(四)科技统计能使事业单位在竞争中提高管理水平

科技统计可以对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单位的管理水平现状做出纵、横双向的比较,找出本事业单位的差距和问题之所在,为事业单位的管理政策提供制定依据,并落实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去,指导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合理、有序发展,这样才能够使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备系统化、规范化以及科学化三大优势条件。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对我国事业单位的科技统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我国已经加入了WTO组织,这对我国事业单位的科技统计工作是一个双向的机遇,但同时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我们必须勇敢面对挑战,抓住利用好此机遇,努力提高我国的科技统计水平。通过对各项统计活动的调查研究,搜集准确数据,并快速整理分析出当下单位的现状,利用科技统计对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作用,以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和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增长。

参考文献:

1.许丽宁.如何提高企业事业单位统计分析水平[J].科技致富向导,2011(20).

2.贾晓萍.浅析提高单位科技档案质量[J].黑龙江史志,2011(17).

3.于红莉,邹英永.论科技统计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1).

4.赵鑫,刘建玲.浅谈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7).

篇4

关键词 加强管理;科技档案;措施

中图分类号 G27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14)13-0029-01

引言:

科技档案是科学技术档案的简称,是在自然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基本建设等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计算材料、证书、声像资料等科技文件材料。与一般的档案相比,它具有专业性、种类和类型多样性、成套性、实用性等特点。科技档案是无数科技工作人员的劳动结晶,对新的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档案显得更加重要,因而,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也被提上日程。但是,目前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着种种问题。例如,科技档案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强,档案管理出现混乱的情况,科研单位对科技档案工作不够重视,管理的各项设施不齐全等。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一、加强科技档案管理意识提高工作人员能力

近年来,虽然社会经济在发展,科技水平在进步,企业的科技档案管理技术也在不管的提升,可是目前仍然有一些问题,存在于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当中,这与相关人员对科技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当然同时也与工作人员自身能力弱有密切联系。第一点,就是科技档案管理单位领导不重视。科技档案是科技工作人员智慧的结晶,对新技术、新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档案的作用更加突出。但是,在许多科技档案管理单位,单位领导没有意识到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关注、支持力度不够。因此,档案管理部门不能及时购买先进的管理设备,不能对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业务能力培训等。第二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其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工作能力不足。单位领导不重视,下级档案工作人员更不用说。他们对自身工作的意义认识不够,科技档案管理意识薄弱,工作态度不端正,有些人对于日常工作敷衍应付、似是而非。针对这些情况,单位领导首先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深刻认识到在新形势下科技档案的重要性,端正工作态度,严肃工作作风。第三点,单位领导加强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和关注程度,一方面加强科技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使全体员工意识到科技档案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单位领导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科技档案工作环境,加大工作的硬件和软件投入;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素质。

二、完善管理制度确保证科技档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任何一个企业单位,如果没有制度的保障,那么工作运行无章可循,就会出现混乱。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以使科技档案工作井井有条地进行。完善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完善科技档案保管制度

科技档案与其他档案有所不同,它具有具有专业性、多样性、实用性等特点。专业性特点使科技档案管理工作难度加大;多样性特点使科技档案的归类、整理工作更加繁琐;实用性特点使科技档案经常被借阅,而不是像其他档案那样,可能很久都不动。因此,科技档案管理部门,要针对这些情况,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制度,确保工作有序进行,比如,整理、归类制度,借阅和归还制度等。

(二)健全科技档案安全和保密制度

科技档案也具有一般档案所要求的安全、保密特点。安全、保密是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科技档案更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因为它有时涉及到科技机密,关系到企业发展,甚至国家安全。完善和健全科技档案安全制度,是做好科技档案工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比如,科技档案管理单位要建立健全科技档案保密工作制度、科技档案保密守则、档案库房管理制度、密传机房工作制度、泄密事件查处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科技档案保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三、改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环境

(一)运用现代技术管理手段

目前,我们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中,也应该改善传统的管理手段,把新技术、新设备运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去,提高工作效率。《档案法》明确规定:“档案管理应采用先进技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以法律的方式规定了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要适应时代要求实现信息化。采用现代化管理,更加简单、方便、快捷,节省人力资源。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成就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科技档案工作管理只有采用现代科技技术,才能满足当前的工作需要。

(二)建设科技档案网站,实现资源共享

科技的进步,使得网络成为一种新的工作平台。建立科技档案网站,一方面,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改变传统档案的存储媒介,建立科技信息资源数据库,使有些可以公开的科技档案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方便档案管理人员及时更新档案信息和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服务等。

篇5

目前我国高校的科技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但是高校的科技管理确暴露出诸多问题,由起初单一传统的高校科技管理转变成多元化的管理模式,但是在转变的过程中,科技管理与高校的发展并没有保持在统一的水平上,部分高校出现在科学研究领域环境与设施出现不匹配的现象,其不仅表示高校在科技管理中出现纰漏问题,更重要的是反映了高校在科技管理中存在不和谐的点,科技管理在高校中并不是顺利的进行,同时促使管理朝向复杂化的方向发展。

二、高校科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我国高校科技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高校科技管理中确实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不仅制约了高校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校园生活,对此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分析:

(一)科技管理人才的缺乏

发挥高校科技管理的有效性,主要依靠科技管理人才,而且科技人才在高校管理中创造的价值是不可估计的,但是在高校科技管理的发展中,忽略了科技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将科技管理人才输送到了社会的各行各业,但是没有意识到科技管理人才的高校自身的重要性,毕竟高校培养的科技管理人才不论是对高校的生活环境还是对高校的科技管理模式都是非常熟悉的,高校缺乏挽留科技管理人才的意识和措施,导致部分科技管理人才流失,而且人才的流失会造成高校科技管理组织的不稳定,不利于高校科技管理的长期发展。

(二)科技管理队伍无组织性

目前我国高校科技管理队伍中,缺乏组织纪律的约束,例如部分高校中的科技管理队伍,因为没有有效的管理体系对其进行规范,导致科技管理队伍没有团结的意识,逐渐根据自身对高校科技管理的理解形成“小帮派”,导致高校科技管理没有统计的课题,形成多种多样的主题,如此降低了高校科技管理的目的,而且高校科技管理中的小帮派只维护自家的课题,同时在利益的作用下,对其他的课题抱有“攻击”的态度,不仅不能有效的实现高校科技管理课题的统一,更严重的是造成高校科技管理中不同课题之间呈现相互隔绝的状态,一方面导致高校科技管理不能有效的平衡各项课题的发展,另一方面造成大量有价值的课题研究被迫闲置,导致高校科技管理中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

(三)高校自我维护的意识低

高校科技管理中缺乏自我维护的意识,主要是对高校中的知识产权缺乏维权的意识,由于自我维护意识的缺乏,高校科技管理中科研成果的研究显得力不从心,导致高校科技管理中过量投入的人力、财力,却无法收取相应的成果,我国相关政策表明,积极鼓励高校科技管理的学术研究,为此制定相关的奖励制度,部分高校科技研究人员为完成学校的在学术研究上的任务或者是迫于对利益的追求下,盲目的对学术研究进行结果定论,例如高校科学研究人员,为协助高校成功的申请知识专利,开展某一课题的学术研究,如果只是专利申请成果后,科学研究人员离开对自身研究的学术知识不再过问,知识居于表面化或形式化,没有从学术研究的实际意义出发,造成大量的学术研究缺乏科研人员持续的维护。

(四)信息化科技管理的停滞性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高校科技管理中应适当引进信息化的管理,但是我国大部分高校适应了传统的科技管理方法,导致无法引进信息化的科技管理方式,降低了高校科技管理对信息管理的时效性,例如高等院校群体中,如需对科技管理进行交流,一定会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如此对高校信息技术建设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我国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科技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对其投入的建设是非常少的,而且大部分高校更是缺乏信息化科技管理的建设意识,造成高校信息化的科技管理处于停滞状态,或者高校科技管理的信息化只存在于表面形式,既不能拓宽高校科技管理的渠道,也无法改善高校科技管理的狭隘性。综上所述,我国高校科技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不仅影响到高校科技有效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影响到我国高校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进步,同时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三、高校科技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为保证我国高校科技管理的价值和意义,针对高校科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实际的解决措施,在保障高校科技管理可正常运行的基础上,提高高校科技管理的效率,为此提出以下解决措施:

(一)注重科研人资管理

高校科技管理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持,首先高校科技管理中必须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高校科技管理中可制定相关的科研工作机制以此调动科学研究人才对学术研究的积极性,不论科研人员的资历或年龄,只注重其在学术研究上的思想,积极鼓励高校科技管理中的人才提出自己对学术研究的观点和见解;其次注重科研人资素质的培养,促使其形成对学术研究的刨根问底的精神,使科研人员有效的发挥其对学术研究的创造性,而且高校科技管理中设立科研人员贡献奖励机制,通过物质奖励促使科研人员之间形成竞争,使其在竞争中感受努力的意义;最后通过高校科技管理保障科研人资在学术研究贡献中的公平公正,实现“多劳多得”的奖励方式,避免有些科学研究人员凭借自己年龄、资历上的优势,限制年轻科研人员的发展,保障科研人资在管理过程中透明化,提升其对高校科技管理的意义。

(二)构建科技管理队伍的管理体系

有组织有纪律的管理团队是需要可行的管理体系对其进行约束的,因此针对高校科技管理组织制定合理的管理体系,首先是奖罚制度的建立,奖罚制度的存在可以提高管理体系的目的性,同时时刻提醒管理人员组织的重要性;其次是制定具备层次性管理的体系,高校科技管理中的管理组织是具有层次性的,不同层次之间负责不同的课题或管理内容,因此对其制定合适的管理体系,同时通过管理体系协调好各个科研小组之间的关系,促进更多学术性课题得到研究;最后是构建带动性的管理体系,例如定期评价出成就比较高的科研小组将其作为高校科技管理的模范,促进科研人员之间的良性竞争。

(三)尊重知识产权保护

高校科技管理中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其是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标志,因此高校科技管理中必须做种知识产权的保护,利用知识产权保护高校科技管理中的科学成果,例如高校中可设立专门管理知识产权的部门,对每一次知识专利的申请过程进行记录和科技管理,同时拟订专利申请过程中涉及到的合同,保障知识产权在高校科技管理中的质量和效率,保护好高校中的知识产权,避免高校中教师和学生在流动过程中导致知识产权不完整或丢失。

(四)加强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力度

实现高校科技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促进高校管理现代化发展的一项有效措施,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作用下,网络资源变得日益强大,只有通过提高高校科技管理的信息化技术才可提科技管理的竞争力,其可为高校科技管理提供更多信息资源,满足高校科技人资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同时拓宽了高校科技管理的途径,可提高科研人资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促进网络化的信息在高校科技管理中快速的流动,因此高校科技管理中需加强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力度。

篇6

关键词:汽车商标;目的论;汽车商标汉译

一、引言

进入2l世纪,我国经济繁荣,汽车行业崛起。中国主流的汽车产品大多来自国外,各种品牌的汽车各有其独特的商标名,如果要在中国市场立足,那么这些商标名的汉译也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二、商标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辞海》上对于商标作以下解释:“商标是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业者。区别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和经销某一商品的质量、规格和特征所使用的标志。一般用文字、图形或其组合,注明在商品、商品包装、招牌、广告上。商标的作用在于促使保证商品质量,便于消费者选购,维护商标注册人的信誉和权益。”商标,作为某一企业的产品区别于其他企业产品的标志,在科技进步,全球经济一体化飞快加速以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其重要性亦日渐突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无数的国际品牌争相抢占这个巨大的市场,其产品的商标翻译的重要性亦随之显现出来。

三、 翻译目的论

德国“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y)对汽车商标的翻译有很好的指导意义。“skopostheory”是德国译论家Hans J.Vermeer发展起来的一种翻译理论模式,他认为翻译并不是一个转码过程,而是人类具体形式的行动。商标的翻译是种目的性很强的实用性文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引起译语消费者的兴趣和关注,促进销售。在商标翻译的阶段中目的论渗透到其各个环节。

四、汽车品牌翻译策略

国外汽车为了进军中国,开辟中国市场,克服“水土不服”的障碍,使其产品入乡随俗,溶入百姓生活,除了其产品质量之外,创意巧妙,优美的商标翻译非常重要。

(一)音译。

音译是翻译国外产品商标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汽车商标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对那些在各国语言中无具体意义的商标,可以将它们音译,如Passat帕萨特、Caddy开迪、Santana 桑塔纳、Odyssey 奥德赛、Pontiac庞蒂亚克、Saab萨博、Seville赛威等。

另外,一些表示企业名称、制造商和生产产地的商标,也可音译或直接照搬过来,如Toyota丰田,Ford福特,Audi奥迪,RollsRoyce劳斯莱斯。

(二)直译。

是将原词的字面意义直接译成汉语意义,这种方式是为了保留了原语的形象意义,并再现语言背后的文化寓意。该方法多适于以一些普通词汇或臆造词命名的汽车商标的汉译。这些词大都含义美好,寓意优雅,词语华丽,其译名都较好的传达了原产品的含义,与原商标具有同样的促销效果。例如GM公司的“别克Regal”译为“别克君威”,尽显其原商标的高贵之气。

日产公司的BlueBird汽车译为“蓝鸟”,象征“未来幸福”出自比利时作家Maurice Materlinek童话剧(Bluebird))。唐朝李商隐有诗云:“蓬山此去多无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乃蓬山仙境的使者,“青”和“蓝”均指同一色“blue”,因此直译为“蓝鸟”不仅琅琅上口,而且文化内涵也有所相似。

此类汽车商标直译法多不胜数,如“Beetle”被译为“甲壳虫”,“Golf”译为“高尔夫”,“Landwind“译为“陆风”,“Legend”译为“传奇”,“Triumph”译为“胜利”,“Sunny”译为“阳光”等等都是为了体现原商标的文化内涵。

(三)意译。

对于那些用普通名词,或者由专有名词加普通名词构成的商标,按其意义翻译成汉语后,既能反映商品性质、用途,又符合汉语习惯,可按其意义翻译,如:Lincoln navigator 林肯领航员、New Beetle 新甲壳虫、Century世纪、Saturn土星、Electra/Parkavenue林荫大道、Crown 皇冠等。

在汽车商标中还有用数字命名的商标,如通用汽车公司(GM)生产的 “Eightyeight” 汽车,这也许是通用汽车公司为了迎合中国人图吉利而专门为中国市场生产命名的汽车,所以,翻译时顺应中国消费者的语言文化习惯,采取中国消费者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直接用汉语中表示吉利的两个数字“88”来翻译,既照顾了意,又兼顾了中国人图吉利的心态。

(四)音意结合。

在英语商标的翻译中,讲究“人乡随俗”,要符合当地的文化习俗。因此,译者也应当综合考虑原文的发音和意义,按照外文商标的读音,用中文与之发音相似的词语表示,所选词语即符合原商标的主要意思又能反映出商品的某种特征,既能以音译传形,又能以意译传神,利用中国文字所蕴涵的多义信息,诱

导消费者做出种种联想或遐想,以加深印象,符合市场需要,处于这种目的音译与意译并用效果显著。在汽车商标的翻译中也广泛采用此方法。例如,德国名车Mercedes Benz,它是卡尔费利特里奇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在1926年合并为DaimlerBenz公司后向其客户Emil

Jellinek献上的以Jellinek女儿的名字Mercédes(祥和、温文尔雅)命名的轿车,译为“梅赛德斯一奔驰”,将Benz译成“奔驰”,即遵从了原英文的读音,体现了庄重高雅,透着几分爱意,又可从“Benz”译为“奔驰”的字面上体现该车的优越性能,使人还未能乘坐,便已体会到乘坐该车奔腾驰骋的感觉,这就比香港译为“平治”要形象得多(顾力文,1996)。这样的翻译实例很多,Bora一宝来,Jetta一捷达,Opel一欧宝,Porsche一保时捷,Rover一路宝,Sail一赛欧,也都是非常成功的汽车品牌。

(五)缩写。

一些汽车商标词直接使用生产厂商名称的首字母缩略词,如:BMW宝马(Bayerishe Motoren Werke); Saab绅宝(Svenska Aeroplan Aktiebolaet);菲亚特( FIAT)(Fabbrica Itliana Auto-mobi Ledi Torino)意大利都灵汽车制造厂等。

五、总结

汽车品牌翻译在产品开辟国外市场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关系到产品开拓市场的成功与否,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应遵循一定的商标翻译原则,采用不同的商标翻译方法,灵活巧妙地进行两种语言的商标之间的转换,从而实现汽车产品进军国外市场的战略。

参考文献

【1】辞海[Z].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2】艾里斯.广告攻心战略——品牌定位[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4.

【3】廖庆生.进口商标翻译浅探[J].韶关学院学报,2005,(11).

【4】顾力文.“内地与港台汽车科技译名之比较”[J].上海科技翻译,1996,(2):22—23.

篇7

关键词:新形势;科技档案;管理模式

社会在发展,我们的脚步也必须得跟上,否则我们就得被淘汰,正所^“适者生存”,所以我们必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武装自己,让我们的企业变得强大起来。新形势下科技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科技档案的管理模式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急需我们解决,我们也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企业才能更加健康的发展,我们的企业才能在社会迅速发展的浪潮中生存下来。

1 新形势下科技档案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新形势下科技档案管理模式对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大意义,一个企业的档案管理模式是衡量这个企业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科技档案对企业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些档案里记载了很多很重要的资料或者是历史手段,对企业的发展很有借鉴意义。如果企业的发展遇到了跟历史上相同的问题,就可以以史为鉴,并找出正确的方法巧妙地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帮助企业更加稳定的发展。档案中的资料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决策,让企业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并沿着这条道路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企业的档案中肯定也含有对企业中员工的描述,这对于新上任的领导来说是很方便的,领导可以根据这些资料很快的熟悉每一个员工,这样就能尽快的融入到新的集体当中,还有就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描述,也可以帮助这些新上任的领导更好的接手企业,对企业的发展很有好处。科技档案对企业来说意义重大,所以我们对科技档案的管理也是很重要,我们要找出不适合新形势下的科技档案管理模式中的问题,并解决,保证我们新形势下科技档案的管理。

2 现阶段我们国家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旧的科技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要求,现阶段的科技档案的管理模式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制约着我们对科技档案的科学管理,所以我们要找出这些问题,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问题。

2.1 关于科技档案管理认识不足

对于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我们需要很谨慎的进行,但是现阶段的工作中员工们和企业本身对科技档案的管理认识不足,所以导致了很多问题出现。科技档案这个名词也是近几年出现的,很多企业对科技档案的认识不足,所以很多档案的归档就很容易出问题。比如说,我们企业举办了一个大型的科技交流活动,档案对这个活动的记录基本上没有或者是记录了很不重要的立项、验收数据等数据,对我们企业的发展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这些数据的缺失对我们企业来说是巨大的损失,我们一旦遇到这样的问题,就会没有根据可依,我们的生产活动很可能就会出现问题,对企业的发展很不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档案是科研部门的研究人员经过不懈的努力研究的结果,对企业的发展肯定会有很重要的意义,认识不足肯定就会产生很严重的问题。

2.2 科技档案管理体系不完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的科技信息涌入我们的视野,面对大量的科技信息,我们的工作人员就不知道何去何从了,找不到适当的方法去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这就应该归咎于我们的科技档案管理体系很不完善,所以每当遇到问题工作人员都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样的话在信息的记录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档案的管理人员面对庞大的信息量,记录一些并不是很重要的信息,重要的信息并没有归档,这样的话对企业来说就会浪费一些很有价值的资源,对科研人员来说也是一种不负责,失去了重要的科研数据,我们企业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各行业业的发展都如此的话,我们社会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2.3 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足

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迅速,科技的发展也是相当惊人,所以说很多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还是以前的工作人员,面对新形势下的科技档案的管理,他们可能还不适应,自身的素质也跟不上,就会出现很多问题。面对大量的科技信息,科技档案的管理人员如果一点的科技知识都不懂的话就很难把信息的轻重分出来,这样的话,档案的价值就会下降。科技档案的管理人员作为最后一班岗,如果不把科技档案归档处理好的话,对我们企业的发展来说将是很严重的损失。

3 新形势下科技档案管理模式的应对策略

面对现阶段我们科技档案管理模式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彻底解决,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要解决好的同时还要完善其他方面的不足,让我们的科技档案管理模式变得更加健康。

3.1 加强对新形势下科技档案管理的认识

科技在发展,科技对我们的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我们要重视我们的科研成果。新形势下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更是要做好,要做好的前提就是要我们企业的上上下下都要重视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好决策,才能真正的把科技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加强工作人员的认识,我们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才会做好,员工们知道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知道了自己的工作将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他们自然会打起精神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才会有条不紊的进行,我们的企业才会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3.2 完善新形势下科技档案管理体系

新形势下,我们的科技档案管理体系需要完善,以前企业的科技信息可能很少,种类也不多,科技档案的管理体系不完善,现在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科技档案的管理纳入质量管理体系,这样有助于提高档案管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还可以设置一定的规则,这样员工们在进行档案的归档时可以有据可依,就不会出现很严重的错误。我们完善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体系对我们企业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科技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毋庸置疑的,保存好科研人员的劳动成果,也是档案管理的工作。完善档案管理体系,可以促进我们企业更加持续健康的发展。

3.3 提高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科技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档案管理的相关知识,还要掌握一些相关的科技知识,只有这样,档案管理人员面对大量的科技信息,才能分出信息的重要性与否,才能按照信息的重要程度进行分类。这样的话,我们的科技信息就不会丢失,还会被按照主次进行归档,当企业有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用,这样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所以说我们要全面提高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于企业老的员工,我们要对他们进行定期的培训,让他们了解新形势下科技档案管理所需要的素质,对于要招聘的员工,就要对他们的专业知识进行严格把关,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工作人员的素质。保证了工作人员的素质,我们的科技档案管理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才能促进我们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4 总结

新的形势下给了我们新的机遇,但是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所以我们要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新形势下的科技档案管理模式需要我们的努力,现阶段的科技档案管理出现的问题,我们要积极应对,并把应对措施落实好,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进行。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借助科技的力量快速的发展,我们的企业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才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并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岳翠平.新形势下科技档案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3,(15):142,145.

篇8

关键词:基层林业站;天然林保护;生态建设;保护措施;资源保护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10(2015)12-006-017

近年来,我国现代化工业发展迅速,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却遭到了一定的破坏。天然林资源作为生态环境自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土保持、动植物生长等具有着重大意义。天然林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放缓生态环境的恶化,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当前的环境现状得到改善。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提升基层林业站水平,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尽量兼顾环境问题和资源保护,做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

一、保护天然林资源重要性

1.天然林资源的生物学意义

在实际生活中,天然林资源对于保持生态环境的稳定平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天然林中的绿色植被可以有效地吸收空气中存在的有害气体,经过自身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净化空气;其次,植物的根系可以很好地保持土壤水分,涵养水源,预防水土流失;最后,天然林中的多种动植物有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能够防止土地沙化的出现,对于整个区域乃至全球生态都有着积极作用。

2.天然林资源与动植物的关系

天然林资源除了树木之外,还包含着天然森林中的各种动物,对于维护生态稳定和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有着重要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动植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完善的城市建设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严重的挤压到了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迫使许多珍稀物种数目减少甚至灭绝。此外,良好的自然林资源还可以为伴生动植物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充足的食物,保证自然林系统的平稳运行。

3.天然林资源对人类社会的积极意义

天然林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为动植物提供生存环境,其对于人类社会同样有着重要意义。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全球范围内的天然林破坏不断加剧,过度砍伐造成森林资源数量不断减少。由砍伐过度带来的物种灭亡、土地沙漠化和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洪水、干旱、泥石流、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面对这一情况,保护天然林资源显得更有必要。

4.保护天然林资源的必要性

天然林保护工作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步骤,只有做好天然林保护工作,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全方位管理,才能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天然林先天具有物种众多、生态体系相对完善的特点,使天然林自身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相对完善的自我调节机制,这与人工林有着巨大的不同。依照我国目前的科技水平,还不能做到全面仔细的认识天然林,因此容易发生对森林资源认识的问题,很可能在不经意间就造成了稀缺物种的死亡。鉴于此,由基层林业站展开对天然林资源保护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和充分的必要性。

二、关于保护天然林资源的相关建议

1.加大保护天然林宣传

在我国,大多数天然林的地理位置较远、覆盖面积较广,基层天然林保护工作的推进中有着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基层林业站要加强宣传工作,对天然林附近的居民进行广泛的教育,利用村委会宣传、打标语宣传等基层宣传手段使普通民众意识到天然林保护的重要性。同时,要将宣传内容与居民实际相联系,让人们明白天然林保护与每个人的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天然林遭人为破坏的现象减少。此外,上级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基层林业站工作人员进行学习,保证基层工作人员可以起好带头作用,对中央方针政策进行贯彻落实。

2.完善网络管理体系

在信息水平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立完善网络管理有着重大实际意义。由于天然林保护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基层管理存在很大难度。因此,基层林业部门有必要求助上级部门,在上级部门的帮助下建立系统化的网络管理体系,为天然林保护工作的展开夯实体系基础,同时也能方便上级机关对天然林资源的把握。最后,在建立基层林业站时,尽量选择负责任、热爱林业工作的从业者,以提升基层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保证我国生态环境平衡稳定提供人才支持。

3.在基层林业保护中不断创新

相关部门应在完善网络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天然林保护制度,在基层林业保护中鼓励创新,尤其是机制创新。通过竞争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的建立,提高护林人员的参与积极性,方便上级部门的监管。将现代科学的管理制度引入护林工作第一线。

4.充分发挥基层林业站的关键作用

基层林业站的建立主要是针对当地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基层林业站一般位于天然林保护第一线,在工作中具有距离优势和控制优势。因此,在天然林保护工作中,应不断强化基层林业站的工作职能,增强一线护林人员的责任心,争取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兼顾当地经济发展,做到合理管理、科学管理,适应当代林业发展的新要求。

结语:

基层林业站作为保护天然林资源的最前线部门,肩负着落实中央政策,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任。站点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认识水平,在思想上重视天然林保护工作,将先进的技术理念引入日常工作当中,并且建立和完善网络管理体系,在基层林业保护中不断创新,使天然林保护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在提高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人们营造出一个更加适宜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 贾丹丹.基层林业站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现状及建议作者出版源[J].中国科技投资,2013(12)

[2] 胡会峰,刘国华.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固碳能力估算[J].生态学报,2013(10)

篇9

赫钦斯曾说过:“任何社会都应有进行高等教育的机构,其目的是对社会的最令人困扰的问题进行尽可能深刻的思考,甚至思考那些无法想象的问题”。经过基础的义务教育和提升的高中教育后,学生们都会形成自我的哲学观念,并不经意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体现出来。因此,在高等教育期间,需完善学生们的科技哲学体系,才能更积极地投入科研活动中去。

一、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的内涵

在《高等教育哲学》中,布鲁贝克表明了问题本身比答案更重要的观点,因此,对于哲学而言,探讨问题的共同基点比探讨答案的共同基点更为关键。若想寻求高等教育的哲学真谛,就要着手于高等教育的哲学问题。而在布鲁贝克的观点里,高等教育的共同基点便是高深学问。

布鲁贝克在汇总了其他学者高等教育哲学的观点,归纳出两种最肯定高等教育的存在并可能促进其发展的哲学,即“认识论”和“政治论”。前者更注重教育和知识的本身,认为高等教育所追求的正是高深的学问,也可称之为“学术派”;后者更注重教育和知识的目的,认为高等教育是为国家和社会所服务的,它只是一种手段和途径,因此不能把学术作为重中之重。与此同时,布鲁贝克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认识论”和“政治论”都存在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并不能单一地判定孰优孰劣。布鲁贝克认为,最佳的方法是将“认识论”和“哲学论”合二为一,取长补短,并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各自摘取适合实际的闪光点并有机融合,才能达成真正利于高等教育发展的目的。

二、科技哲学视域下高等教育哲学基础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的科技哲学基础是高等教育学与科技哲学两门学科共同建构的逻辑起点。两者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互推进,科技哲学作为具备一定高度的理论基础,就如“旗帜”和“标语”一般引导和指示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前进方向,并以“理论”矫正“实践”;同时,在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过程和科学研究的活动中,可以总结实践经验,并反馈于科技哲学,改正理论错误,修补理论漏洞,完善理论发展。二者都可以以对方为模板,摸索并创造出己方的新发展道路。

那么科技哲学为何能成为高等教育的哲学基础?下面则分别从学理和事理的角度回答并论证这个问题。

(一)学理上的论证

1.高等教育的“亲”“疏”有别

对于高等教育来说,科技哲学较之于一般哲学具有更为亲密的连接关系。就如“张力作用”,高等教育与科技哲学存在相互渗透的联系。以整个大环境为背景,高等教育是一个全面的人文社会体系,基本涵盖了所有的学科。而科技哲学是一门以“科技”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其中的“科技”较之其他学科对于高等教育能够更为直接、客观地引导。科技哲学对于高等教育的引导作用和指示意义最为客观和直接,使得它在诸多哲学基础上脱颖而出。

2.“高深学问的客观性”问题本身就是科学

在《高等教育哲学》中,布鲁贝克说道:“构成高深学问的专门知识是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其中追究“高深学问”与科学哲学中的“知识论”不谋而合,回答了“高深学问的客观性”也就回答了“科学知识的客观性”。

布鲁贝克认为,“在二十世纪,大学确立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即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哲学则以政治论为基础”。而这两大基础的实践根源则是高等教育的两大职能:即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显而易见,布鲁贝克在他的论点中直接以科学哲学的目光探讨高等教育基础。不难得出,布鲁贝克早已站在“科技哲学”的位置来研究“高等教育的两大基础”。

(二)事理上的论证

1.科技哲学对于大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指导作用

科学和哲学密不可分,哲学为科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完善哲学体系,而科学也在哲学的指导下完成了具有逻辑性的实践。大学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更需要深化科技哲学对于课堂教学的理论指导,引导学生完善自我的科技哲学体系,并体现在日常的课堂学习和科学研究中,同时还能在学习结束后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总结经验以迎接下一轮的学习和科研活动。

2.科技哲学对于大学科研成果绩效评价的指导作用

不仅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课堂过程,科技哲学对于教师的科研成果绩效的评价同样具有指导作用。教师绩效考核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核心,绩效考核的结果是人事决策和决定教师职业规划的客观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为止,我国现行的对大学教师的科研成果绩效的考核制度缺少科技哲学的指导,存在着明显的漏洞。考核的一般程序为课题、论文、成果,再通过相关指标评判最终的绩效。但人文教学等无法量化、同一考核标准无法对不同科研方向的教师考核进行评判等原因的存在,使得绩效考核存在不公平、不合理、无法保证质量的缺陷,最终造成学术腐败、科研落后的局面。

由此可见,科技哲学对于大学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培养和高质量科研活动的进行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若忽略了科技哲学的正确指导,将会导致人才流失和科研落后的结果。

三、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基础的局限与突破

约翰?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对于高等教育问题的看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并不完全适合情况更为复杂的中国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层次、种类、特质都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而哲学也不是能够一概而论的学科,两者的结合更是包罗万象,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的哲学研究进行多元化的发展。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哲学研究需以客观的现实条件为基础,结合实践经验和教训,批判地看待外来先进哲学理念并将之超越,构建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科技哲学体系。

(一)《高等教育哲学》的背景

1.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的创作背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困难时期,同时种族和人权运动、侵越战争、经济衰退及校园学生运动都加重了高等教育的危机。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正是基于此种背景完成的。他的创作目的重在论文高等教育的本质以及意义,从而引起美国当局对高等教育的重视,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因而,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尽管具有重大贡献,也无法否认其片面性和局限性。

2.我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误区

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发展特色,关于高等教育的哲学思想也随之发生改变。但对于我国来说,完全照搬这一立足于当时美国各界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多方面认识下完成的高等教育哲学体系是不可取的。同时,在我国最初的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发展中,存在着将布鲁贝克的理论认为是高等教育哲学体系的建构性著作的误区。这都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发展。

(二)科技哲学是布式高等教学哲学的基础

在认清了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的创作初衷,再应解读其核心所在。如上文所说,科技哲学是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中的基础,他的“认识论”、“政治论”都是在科技哲学的基础上提出的。另外,布鲁贝克在著作中追究的“高深学问”与科学哲学中的“知识论”不谋而合。综上所述,科技哲学就是布式高等教学哲学的基础。

(三)超越布鲁贝克经典和确立科技哲学基础

1.超越布鲁贝克经典和确立科技哲学基础

对待任何经典,一旦被局限于其中,都会桎梏自己的前进脚步。尽管布鲁贝克在著作中并没有确切地提出科技哲学的重要性和基础性,但我们完全可以意会其内涵并结合我国的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现状提出自己的科技哲学基础。除此以外,历史残留的问题导致我国的科技发展一直处于落后水平,科研活动的缺乏、科技人才的不足都阻滞了科技的发展。因此,作为输出高素质科技人才的高等教育必须认识到科技和科技哲学的重要性。这是一条艰辛的道路,但一旦打破原有的落后局面,确立科技科学基础,定能开创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的新天地。

2.多样性的高等教育科技哲学基础

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哲学,都存在多样性。那么其多样性是否会影响科技哲学的基础地位?这个问题无须担心。科技哲学作为高等教育哲学的基础存在着必然性,它与高等教育的紧密关系不再赘述。一旦缺少了科技哲学的指导,高等教育中的科研活动等实践都难以真正落实。

3.确立高等教育的科技哲学基础来超越布鲁贝克经典

科技哲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只要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现实状况,确立科技哲学基础,就能清醒地认识到布鲁贝克理论中的局限性,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从而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哲学体系并实现超越布鲁贝克经典的目标。

篇10

[关键词] 科技馆 中小学机器人教育 建构主义 项目学习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机器人产业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虽然其初衷是为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服务,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及社会需求的发展,它已对普通公众的生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医疗、教育、娱乐、交通等领域都能看到机器人“身影”,这也使人们愈来愈认识到,培养机器人设计与操作人才对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目前很多中小学校和校外机构都开设了机器人教育及培训课程,这对机器人人才储备而言具有重大意义。而作为校外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科技馆在中小学机器人教育体系中理应占据一席之地,发挥出自己的作用。那么,如何发挥呢?笔者认为,应在明确机器人教育的概念、厘清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科学教育理论,确定合适的教育模式并加以实施。

一、机器人教育的概念

1920年,当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他的科幻小说《罗萨姆的机器人万能公司》中创造出“机器人(Robot)”这个词的时候,他肯定没料到在近一个世纪之后,其小说中让机器人代替人类劳动的情节已经变成了现实,并且它们还对公众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伴随着“机器人”这个词的诞生,社会各界一直对它的定义争论不已,但是一般说来,人们都可以接受这种说法,即机器人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联合国标准化组织采纳了美国机器人协会给机器人下的定义:“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用来搬运材料、零件、工具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

那么,什么是“机器人教育”呢?根据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彭绍东教授的定义,“机器人教育”就是学习、利用机器人,优化教育效果及师生劳动方式的理论与实践。

彭教授根据机器人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把机器人教育分为五大类:

(1)机器人学科教学(Robot Subject Instruction,简称RSI);

(2)机器人辅助教学(Robot―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RAI);

(3)机器人管理教学(Robot――Managed Instruction,简称RMI);

(4)机器人(师生)事务(Robot―Represented Routine,简称RRR);

(5)机器人主持教学(Robot――Directed Instruction,简称RDI)。

国内外目前所开展的主要是前两个类型,即机器人学科教学(RSI)和机器人辅助教学(RAI)。前者是指以机器人为对象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是“机器人学科”;而后者指的是以机器人为工具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是“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由于国内外情况的差异,我国中小学目前所开展的机器人教育以“机器人学科教学”为主,而国外则两种教育类型发展较为平均,并无特殊偏重。

二、国内外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现状

在一些发达国家,机器人教育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的热点。在美国,一般通过机器人技术课程、机器人辅助教学课程、课外活动及机器人主题夏令营等定期活动来对中小学生进行机器人教育。比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高中工程与技术联盟在为高中生开设的工程与技术选修课程中,提供了ROBOTICS课程,主要介绍机器人技术历史,基础,术语,微控制,传感器,程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美国国家自然基金支持的项目“K―12 教育中的机器人技术”,目的是帮助K―12 教师以及其他教育者开发或改进以机器人作为一种工具,来教授STEM 的课程和开发机器人技术课程;印地安那州的Purdue大学与LAFAYETTE学校合作,在5至8年级学生课外活动中开展的ROBOTICS项目;Carnegie Mellon大学提供的针对高中生的ROBOCAMP暑期机器人计划,通过八星期的课程,使学生懂得一些基本的与机器人有关的电子,机械和计算机科学知识。

在日本,其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已经超过了欧美各国,这与他们对机器人教育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他们不光在各个大学设立了机器人研究专业,并且在中小学的教学大纲中也加进了机器人课程。每年定期举办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机器人设计和制作大赛,各个学校也会在假期举办机器人研习营,从而形成了一个多角度、全覆盖的机器人教育体系。

此外,英国、俄罗斯、巴西、新加坡等国也早已出台了多项措施推进本国的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发展。

而我国的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则起步较晚,且覆盖面较小。2000年,北京景山学校以科研课题的形式将机器人普及教育纳入到信息技术课程中,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中小学机器人课程教学。2001年,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卢湾高级中学等学校开始以“校本课程”的形式进行机器人活动进课堂的探索和尝试。2005年,哈尔滨市正式将机器人引入课堂教学,在哈尔滨师大附小、60中、省实验中学等41所学校开设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课程,用必修课形式对中小学生进行机器人科学方面的教育。

除了这些进行正规课堂教学的学校外,有些中小学则采用兴趣班、培训班的形式开展机器人教育。

庆幸的是,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重要性,并在“课标”中有所体现。如教育部在2003年4月正式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验)标准》中,首次在“通用技术”科目中设立了“简易机器人制作”模块,它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平台、将机械传动与单片机的应用有机组合的一个选修课程模块。现在,新的高中课程标准在“信息技术”科目中也已设立了“人工智能初步”选修模块,这是我国高中阶段开展人工智能教育迈出的第一步。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中小学机器人教育体系中,科技馆所占比例几可忽略。我们认为作为青少年科普的重要阵地,科技馆理应在中小学机器人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科技馆与中小学机器人教育

1.科技馆在中小学机器人教育中的定位

作为校外科普机构,科技馆不可能将完成“课标”为己任,而是应定位于中小学机器人校内教育的补充与提高。就中国的情况而言,我们认为,补充的内容应该是校内教育极少涉及的机器人辅助教学(RAI),而提高的内容是校内教育已有一定基础的机器人学科教学(RSI)。

2.科技馆在中小学机器人教育中可采用的指导理论

在杜威“做中学”、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本文的讨论范围不包括激进的建构主义〈radical constructionism〉),近年来已经在科学教育领域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世界的意义却是由人建构的。它强调知识的动态发展性,并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处于中心地位,是信息加工的主体,要主动对意义进行建构;而教师则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故在此理念下,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使用探究的方式,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努力构建属于自己的新知识;他们需要主动搜集、分析相关信息、资料,并对要学习的问题提出假设并加以验证。而教师的任务则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符合学习内容的情境,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引导学生之间的协作、对话,从而帮助学生完成新知识的构建。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与科技馆教育的教育特点非常契合。因为“科技馆教育的本质特点在于它模拟再现了科研和生产活动的实践过程,并且不是简单地模拟再现,而是以学习为目的、经过改造的模拟再现,创造了引导观众进入探索与发现科学过程的条件。科技馆提供的‘从实践中学习’的途径不仅成为它与其他教育、传播机构及传统博物馆的最大区别,而且是科技馆生存与发展的价值所在。”也就是说,科技馆的教育需要创设学习情境,引导观众自己进行意义建构,并且在此过程中,可能伴有观众与科技馆员工或观众之间的交流,这恰恰正是一个完整的建构主义者所提倡的教育过程。

3.科技馆在中小学机器人教育中可采用的模式

1918年,著名教育学家克伯屈(William Heard Kilpatrick)在他名为《项目(设计)教学法:在教育过程中有目的活动的应用》的文章中,首次提出了“项目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的概念,用以说明有目的的设计行为对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它让“学生自己计划、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己的操作,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它是“一套能使教师指导儿童对真实世界进行深入研究的课程活动,它在真实世界中让学生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着的问题的一种新型的探究性的学习,具体表现为构想、验证、完善、制造出某种东西,它可以是有形的由学生制作的物体,如书、剧本或一项发明等。”20世纪二三十年代,项目教学法已经在美国一些学校的低年级中得到了运用,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则在广大中小学中得到了普遍推广。

我们认为,项目学习法正是在科技馆中进行机器人教育所可以采用的模式。不论是机器人学科教学(RSI),还是机器人辅助教学(RAI),都可以项目学习的模式开展。而可采用的活动形式有机器人俱乐部、夏令营、机器人比赛等。

选定项目后,就需要组织学生对主题的探究活动。这一阶段一般都以学习小组或团队的形式进行。学生首先要对项目的主题进行调查、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然后收集相关信息,对它们进行处理和分析,再验证或之前的假设,最终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整个探究过程中,为有利于学生自我知识的建构,应对他们的一切探索和决定都持鼓励态度,而毋须规定出唯一正确的答案。

四、结论

科技馆作为重要的校外教育机构,也有必要在此领域发挥自己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认为,科技馆的机器人教育应定位于中小学机器人校内教育的补充与提高,补充的内容应该是校内教育极少涉及的机器人辅助教学(RAI),而提高的内容是校内教育已有一定基础的机器人学科教学(RSI)。具体应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项目学习的模式,开展机器人俱乐部、夏令营及机器人比赛等形式的中小学生机器人教育。

参考文献:

[1]彭绍东.论机器人教育(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2,(6):4.

[2],张剑平.美国机器人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07,(11):109.

[3]教育新闻网[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