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1: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篇1

[关键词]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 D63-34 [文献标识码] B

一、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情况

黑龙江省“十二五”期间共有广播电视20户以下自然村“盲村”525个,为实现到2015年底,广播电视“盲村”全覆盖任务,2011年,黑龙江省已将中央财政“十二五”安排在本省相关国贫县的专项资金下达,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已与厂家签订采购合同,全面启动了20户以下自然村“盲村”工程建设并于2012年9月底前完成了直播卫星接收设备的安装任务。截止到2012年底,黑龙江省广电总局已完成了327个“盲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任务,是2012年初确定的150个“盲村”建设任务的2.18倍,占“十二五”期间总建设任务的63%。

(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建设情况

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农村电影事业,满足广大农村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一项重点文化工程。截至2011年,黑龙江省已向64个县市、乡镇配送了36辆流动放映车,531套农村16毫米放映设备,投放16毫米电影拷贝1000余部,组建农村电影数字院线9条,新组建农村电影放映队380支,实现了全省年均放映电影8万多场次,累计观看近650万人次。

(三)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情况

近年来,黑龙江省不断加大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成果显著,具体情况如表。

由上表可知,黑龙江省乡镇综合文化站总数由2009年的481个增长到2012年的924个,增幅达到92.1%;随着政府财政投入力度的加大,总投资额从2009年开始逐年增长;建设规模也由2009年的10.6万平方米增长到2012年的32.4万平方米,增幅更是达到了205.7%;综合文化站乡镇整体覆盖率由2009年的53.5%增长到2012年的99.8%,基本实现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全覆盖,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日常文化生活的需要。

(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情况

黑龙江省自2008年全面启动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至2011年底,全省已建设农家书屋7525个,占行政村总数83.1%,惠及农村人口1800万。2012年,包括自主建设其他书屋在内,黑龙江省13个市地、65个县(市)、907个乡镇、37个林业局、113个农牧场,共建设完成书屋10040家,累计投入资金2亿多元,惠及全省人口近2000万人。不仅实现了全省行政村的全覆盖,而且实现了全省农场、林场、种畜场、牧场的农家书屋全覆盖,更是提前三年超额完成了全省农村村级区划单位农家书屋建设任务。

二、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建设缺乏规划供给出现偏差

1.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新建和扩建缺乏合理规划。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现象。例如,在“农家书屋”的建设中,只求“农家书屋”在各个村庄的覆盖率,而忽略了“农家书屋”的环境、配套设施、图书及报刊的种类、使用情况以及管理人员的配备等问题。

2.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民群众的需求出现偏差。例如,农民在农闲时想在“农家书屋”借阅有关科学养殖及生产类的书籍,而“农家书屋”所藏书籍却以娱乐类的书籍为主,导致了供求出现了偏差。因此,这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一般往往也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非真正从农民需求的角度去建设。

(二)城乡差距较大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1.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期,推行国家二元户藉体制改革,对城镇和乡村实行经济分治,形成了“农村落后、城市发达;农业落后、工业发达”的城乡二元结构格局。现如今,二元结构的城乡分割体制依然泾渭分明,农村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仍然比较薄弱。黑龙江省、市、县政府机关所在地的公共文化设施硬件、软件比较完备,而县级以下乡镇和行政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明显不足,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短缺严重,远远滞后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2.与其他社会事业相比,黑龙江省文化事业的总投入占全省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较低。如2011年,全省文化事业费用总支出为12.94亿元,而全省财政总支出为3398亿元,文化事业费用仅占全省财政总支出的0.38%。与此同时,黑龙江省财政对城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比重要远高于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因此,资金不足一直是制约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近年来,黑龙江省财政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但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投入规模依然不足。由于资金不足,很多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都没有达到应有的建设标准,即便是达到了标准,由于对后续配套设施的资金投入不够,导致出现了“农家书屋”无购书经费,乡镇文化站和农家文化大院没有活动经费,许多文化机构运转艰难等问题。

(三)设施缺乏有效管理综合利用率低

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评估及监管体系不健全,从上到下缺乏垂直管理和长效机制。一方面,相关部门宣传引导力度不够,服务不到位,组织开展经常性文化活动较少,不能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致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利用率较低;另一方面,由于管理不力和使用不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普遍存在形式主义的倾向,大多数基础设施通过创建验收之后便无人管理,成为应付检查的摆设。部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开放使用率低,常年由“铁将军”把门;其他的一些文化设施如“文化室、图书室、广播室、篮球场”等也都形同虚设,并没有被用来开展文化活动。

(四)人才短缺文化队伍建设滞后

长期以来,农村从事文化工作的专业人才不足是制约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2)》数据显示:2011年,黑龙江乡镇文化站从业人员2658人,在全国排第24位;专职人员1426人,在全国排第26位,占全部从业人员的53.6%;具有高级职称的仅27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02%,在全国排第23位。与此同时,70%以上的乡镇专兼职文化工作人员没有管理文化工作的经验,更没有文化艺术专业特长,基本不具备承担农村文化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在文化队伍建设方面,由于存在编制不足、薪资待遇偏低、人员招聘及准入机制不够完善、人员培养和继续教育跟不上、农村文化机构中管理人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搭配不合理等问题,致使在职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较低。

三、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拓宽融资渠道

1.政府要调整投资方向,适度缩减对工业经济的财政投入,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设立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资金。特别是对较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2.政府要建立健全投融资机制,在投资方面适当放宽市场准入机制。积极鼓励有实力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金融机构以及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并给予企业或个人一定的优惠和政策支持。形成以政府为主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共建的多元化投资模式。

(二)加强设施管理提高设施利用率

1.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避免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浪费。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要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对已有的设施做好管理工作,确保设施有专人负责看管;二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三要建立健全激励制度,提高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2.加强设施综合利用,提高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一方面,对现有的农村文化设施要尽可能加以综合利用,如可以依托乡镇中小学、农村职业学校等,实现资源共享,既提高文化设施的综合利用率,也可以从中有所收益;既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也可以充分发挥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作用。另一方面,在设施功能上要强调综合性,争取做到“一场多用”、“一室多用”,使活动场所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科技推广、科普培训等于一体。

(三)增强农民文化意识激发农民参与积极性

大部分农民由于自身接受教育程度有限,对图书室等纯公共文化设施难以利用,同时又由于赌博、打麻将等不良习俗的影响,使农民对于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小农思想和不良习俗阻碍着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政府在建设文化基础设施的同时,要积极开展丰富村民业余生活的集体活动,如组织书法比赛、举办读书讲座等,从而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围,激发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提升农民对于文化生活的追求。

(四)重视人才培养及文化队伍建设

1.在引进人才方面。要建立健全工作岗位准入和在职考评机制,在基层群艺馆、图书馆(农村书屋)、文化馆站(活动中心)、农村放映队等文化工作从业人员中,实行严格的资格准入机制,合理确定管理人员编制,规范文化管理队伍。

2.在培养人才方面。要重视文化管理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整体素质。政府部门要为农村文化管理工作人员划拨培训经费,加大文化管理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为他们创造更多更好的学习和深造机会,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培养一批善经营、懂管理、有开拓创新意识的文化管理人才。

3.在留住人才方面。政府主管部门要建立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切实关心和帮助基层文化工作者,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遇到实际困难,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从而稳定农村文化队伍。

[参 考 文 献]

[1]赖淑琴.当前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现状及对策[J].大众文艺,2009(4)

[2]纪珊珊.贵州省农村公共文化保障机制建设研究[J].新农村,2010(4):29

篇2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摘 要:国内外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创新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农业基础设施的作用机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问题和影响因素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运营管理优化创新机制、模式和措施研究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 :农村;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1-0219-02

一、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作用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1.国外研究

在国外研究中,Antle(1984)、J.E.Stuan(1998)、Patrick Bond(1999)从农村基础设施对于经济生活具有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角度展开研究,指出农村基础设施的直接效应包括工作机会、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小型企业的增加;间接效应包括人们自由支配时问和资源的增多、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和公众福利的提高。Bhatia,M.S.等(1999)通过进行1950~1951和1995~1996的电力、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前后对比,介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Lall,Somik V.(1999),Fan,Shenggen等(2001),Ellis,F.M.Kutengule等(2003)对印度进行实证分析,解析了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和农村发展、缓解贫困的关系,进行了基础设施服务的提供对农村收入提高的因果关系的论述。E.C.Mamatzakis(2003)、RomeoG.Teruel(2005)采用先验对数成本函数的方法,对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在希腊和菲律宾农业生产率增长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Jahan,Selim等(2005)认为小型基础设施从许多方面是大型基础设施的有益补充。E.c.Mamatzakis(2003)通过对希腊1960—1995年间的农业投资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在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之间存在着资金不匹配等冲突。Johan F.M.Swinnen,Harry de Goiter,Gordon C.Rausser,and Anurag N.Banerjee(2000)认为农业科学研究的公共投资是分配政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形式,这是促进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

2.国内研究

林毅夫(2004)、(2001)指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将使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长期受益,不断为全国经济增长提供新的空间,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直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消除过剩生产能力,有利农村产业、就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并在2006年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是发展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杨建良(2004)、杨豪(2006)从新农村建设视域强调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意义,认为解决“三农”问题主要思路之一是加快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石爱虎、霍学喜、王征兵(1996)、。樊胜根等(2002)、李锐(2003)、周法兴(2006)则从建设内容范畴具体阐述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投资需求、资金来源和政府投资管理四大难题,指出农业基础设施在农业发展中的经济效应。

3.实证分析

在实证分析中,彭代彦(2002)、方芳、钱勇(2004)、刘伦武(2006)等学者运用计量经济学、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方法、协整分析方法,描述了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刘晓昀(2003)、鞠晴江(2006)、余国新、张建宏(2008)、朱国忱(2006)、郎永建(2006)、李锐(2007)采用截面数据、实证调查、C-D生产函数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对农村经济增长、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户人均收入和家庭消费支出的正向促进作用和贡献。另外,因为农业生产的特殊性,许多文献专门讨论了农村交通、教育投资、灌溉、能源等单项目基础设施对农业的促进作用。谭清香(2003)梳理了现有文献关于农村道路和农业发展的讨论,并采用大量数据以相关性分析为主要方法讨论了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和农村发展的关系。李文(2007)对农村道路投资和减缓贫困之间进行了因果分析,其检验结果十分显著。孔庆雨、郑垂勇和陈红转(2007)则系统分析了农村水利建设的投入产出问题。钱克明(2002)的研究表明,政府农村教育投资对农牧业产值增长的贡献高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问题和影响因素研究

林后春(1995)、陈俊星、田树红(2004)、林万龙(2005)、何菊芳、虞拱辰(2005)就从农业、工业和基础设施间的相关关系中阐明和揭示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长期低效的问题和原因。认为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总量不足、供给质量较低、村基础设施供给地区性和结构性失衡、项目建成后维护机制不完善、运转资金不足等问题而影响了其效益的发挥。贾康(2006)、林万龙(2007)从公共财政的视角认为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许多公共服务供给严重背离农户需求,是政府的公共支出项目与农户的公共服务需求不相符。沈坤荣(2007)、杨永忠(2008)和彭代彦等(2008)以农村公共产品视角来考察基础设施投资对产出、民间投资、农民满意度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张晓波等(2003)、罗仁福、张林秀等(2005)、胡振虎等(2007)利用在全国、江苏的实地调研数据,着重研究了村民自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农户收入对农村公共投资的影响。林万龙(2001)、对家庭承包制后中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制度诱致性变模式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运营管理优化创新机制、模式和措施研究

1.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创新机制和采取的应对措施研究方面

赵维清(2002)、黄勇民,李军(2005)、沈明其(2006)、陈秀芝(2006)、张亦工(2008)从农村基础设施创新机制构建角度提出了多渠道、多方式筹集建设资金是改变中国农村基础设施现状的关键;在WTO框架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多层次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机制;整合财政支农资金、重塑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新机制;在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投融资机制的基本形式基础上,应建立一个多层次的有主有从、各司其职、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的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唐建新(2003)、潭洪江(2004)、徐双敏(2006)、费振国(2006)在制度构建层面提出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对策,包括一是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二是调整和转变投资政策,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三是努力改善制度环境,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农村税费改革、农民培训制度体系构建。四是明确政府职能定位以及完善政府工作评价机制。

2.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创新模式研究方面

王广起等(2006)认为,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机制,建立长效投入机制,建立农民劳动积累机制,探索全社会力量的参与机制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健康发展。唐建新(2003)、刘家伟(2006)、胡静林(2006)提出可以借鉴城市基础设施常见的投融资模式(BOT、BOOT、BT、PPP等模式),建立市场化和多样化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和外资。刘峰涛(2008)基于外部性与产权市场的视角,构建了针对农村公路的投融资模式——外部性产权证券。刘小宁、董晓钟(2002)创立了以股份制经营为基本形式的农业基础设施项目法人责任制的黑龙江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新模式。

3.在民间资本投资农村基础设施领域研究方面

魏新亚(2002)、刘平青(2004)提出农业企业化所需的大量资金的来源最有可能是民间资本,引入更多的民间资本共同承担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必然趋势。于新朝(2003)对民间资本投资农村水利的内外因及民间资本投资农村水利应遵循的规则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陆迁,何学松(2006)从民间资本介入基础设施领域的障碍的角度,提出了目前民间资本介入农业基础设施存在着投资环境不佳、投资产权界定不清、信用和市场准入障碍等制约性因素。

4.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运营管理研究

吕玉辉(2010)等指出河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发展不平衡,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拓展融资渠道,建立管护机制,责、权、利结合,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李伟(2012)提出在农村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层次中,经济保障是农村老年人最为迫切的需求,其次是生活照料需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位居第三,最后是精神服务需求。在此情况下,要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老年经济保障、加快发展农村社区居家养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农村社区文体活动基础设施建设。王勇等(2013)认为结合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河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推动河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邹彦(2010)在对河南省淅川县农村的垃圾处理服务体系调查中,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及要求,揭示影响垃圾处理支付意愿的深层次原因;解决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仅靠农户的参与还不够,政府的参与是非常必要的。

综上所述,国内外均缺少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问题的整体综合性、实操性研究,或从建设投入和运行管理综合联结角度的研究,故我们研究将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与运行管理结合起来的整体全过程链条管理的角度,综合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统筹城乡两个视域背景,就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问题、一般规律总结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分析建设投入机制、运行管理机制和建设与运营一体化联结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和创新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机制的整体调整思路、实现路径和政策建议,改革、完善和优化创新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管理体制,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发展我市农村基础设施,改进其建设投资和运营管理策略,提升建设投资和运营管理双重效率。

参考文献:

[1] 潭洪江.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困境与出路[J].岭南学刊,2004,(4):89-92.

[2] 吕玉辉.河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发展[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3] 李伟.农村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及对策的实证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2(2).

[4] 王勇等.河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J].技术经济,2013(4).

[5] 邹彦.农户对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支付意愿研究----以淅川县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6] 费振国.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融资问题探索[J].农村经济,2006,(8):66-68.

篇3

关键词:农村 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发展 公共产品

一、山西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综合问题及原因

山西省内各级县乡下设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大致相似,各市农村问题具有普遍性。例如忻州市与临汾市的农村绝大部分水利设施建设供给数量不足,孝义市、介休市等农村道路硬化建设不均衡,离石市农村公共交通配给使得农民负担加重且效率低等,这些问题不仅考验着山西省各级政府加快职能转变,更要求各级政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重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山西省农村与城市之间差距拉大,尤其在资源配置方面出现严重的不均衡现象,均源于“城乡二元结构”无法从根本上破除,我省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面临巨大挑战。水利、道路、文化、医疗等基础设施亟待改善,此外导致的失业增加、大量农村留守老人及幼童出现、城乡社会矛盾重重等社会现象也引起广泛关注。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其城乡发展失衡现象早已存在,一值无法真正满足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生态及社会发展的需求。

下文将主要从基础建设、九年义务教育、通信、医疗卫生几方面入手,分析山西省农村地区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现状的主要特点及原因。

二、农田水利及道路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有农田水利和道路建设,水利建设要综合考虑防洪效益、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及灌溉效益,而道路建设则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率。

目前,山西省大部分农村地区例如临汾市九洲堡村、翟庄村及附近村庄由于观念陈旧,片面考虑农基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均存在水利建设缺乏机构统一管理,造成极大浪费;吕梁地区由于多山,地形复杂,山路崎岖,农村地区道路建设规划不合理,阻碍农产品产销渠道,部分路段硬化度低。这些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到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健康发展,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载体的各项基础设施,有必要完善有关制度及指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求数量保证,更要求质量和符合村民需求。

当前山西省大部分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数量上较以往有小幅提升,值得肯定的是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农村社会发展问题,不断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一些投入,但在农村依然还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依然很大。考虑我省面临农村社会发展深水区,有必要学习先进理念,借鉴国外适合国情、省情的先进理论。

三、农村基础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极大的提高了人口素质,自1986年中国着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来,中国城乡基础教育登上了一个新的平台。约30年基础教育发展历程中,农村地区教育发展滞后于城市。山西省临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引起广泛关注,其农村基础教育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教育经费严重紧张,所聘用的教师多水平不高。

其他县乡的农村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而经济贫困的农村地区情况更严重,例如中阳县上庄村、文水县武家庄村等,基础教育资金更是入不敷出。此外农村教育基础设施供给问题还表现在: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低、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环境较恶劣、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农村学生人均经费差别大,这就导致了城乡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无法协调城乡发展。

四、农村通信

当前,互联网高速发展,但农村互联网发展速度慢于城市发展速度,城乡间互联网发展差距拉大,甚至有地区还尚未完善网络通信,柳林庙湾村、兴县北查沟村目前还存在没有网络现象,由于通信成本高,光缆搭建不完整,甚至出现被盗情况。山西省的“数字鸿沟”在城乡之间有扩大趋势。

在新农村通信网改造相关文献《山西省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导致农村互联网发展缓慢的原因有三方面,如: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知识匮乏,对互联网的认知存在偏差;农村互联网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公共上网资源极度匮乏;农村上网成本相对于农民收入水平高于城市。针对农村地区普遍缺乏互联网知识,需要基层文化站进行互联网知识的宣传教育,配合通信技术的发展,逐步降低农村地区上网成本,提高通信基础设施在农村的普及率。

五、农村医疗保险状况

相对比城市医疗卫生状况,山西省农村地区医疗保险难以大规模覆盖。部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被挪为他用,政府扶持基金没有制度监管。造成农村地区医疗保险普及率较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是农村医疗制度非正常性滞后,简单来说,就是制度问题。其次,影响农村医疗保险覆盖率的的因素还有:政府的财政投入不够,财政补贴不足;医药费用高涨,医药市场混乱;乡镇卫生院服务质量不高,技术水平低,设施陈旧;缺乏农村卫生服务人员,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参与意愿较低。解决这些挑战,不仅要求政府重视,提高管理水平,而且要求社会多方力量参与,提高村民卫生保健认识,降低参保门槛,降低运作成本,提高运作效率,逐步扩大农村医疗保险覆盖率。

六、总结

本文从农田水利及道路建设、农村基础教育、农村通信、农村医疗保险状况这四个主要方面来解说了山西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只有彻底分析了问题存在的现状,才可以为了以后寻找解决措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卢红萍,姜于伟.中国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34~49.

[2][美]迈克尔.P.托达罗.经济发展和第三世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255~301.

篇4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BOT方式;必要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7)05-0013-03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通常直译为“建设-经营-转让”,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在政府和项目公司之间达成协议的前提下,由政府向项目公司授予特许权,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以回收投资并获取利润,当特许期限期满时,私人机构按约定将该基础设施移交给政府所有,转由政府指定部门经营和管理。借鉴BOT融资方式在国内外的一些做法,探索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对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逐年增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有所提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奠定了一定基础。但相对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来说仍是远远不够的。“十五”时期的投资力度更大一些,初步测算,全国农业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大约为4500亿元左右,其中各级政府的财政性拨款约2000亿元,中央政府直接投入1600亿元,财政性投资合计3600亿元。按照10亿农民和5年投资期计算,每年投资量似乎很高了,达到了72亿元,可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除了中央政府投入基本上可以保证外,各级政府由于财政困难,其投入是很难保证的。到2006年底,全国农村还有7%的行政村不通公路,46%的行政村不通自来水,3亿左右的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市每年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达数千亿元,人均投入量是农村的几十倍,档次和规模均远远高于农村。这与我国农村具有近10亿农民、占据着全国近70%人口的现实极不协调,更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相去甚远。这些数字表明: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处于严重短缺状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总量和相对量是远远不够的。

导致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和农村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投入不足;二是投入机制的制约,中央和地方投入职责不清等问题突出,再加上地方政府财政困难,致使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过度依赖中央,地方投入严重不足;三是投资主体单一,缺乏多元化投资。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采用BOT融资的必要性

1.弥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短缺的前两个成因可以看出,中央及各级政府资金、财力有限,不能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不能完全独立承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任,而BOT模式恰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建设资金的短缺,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

2.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基本上是政府免费供给,致使需求无度、消费不讲节约,造成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益低下。BOT投资机制使公共产品部门引入市场机制,采取公共产品国有民营的运作方式,实现公共产品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和项目建设质量,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

3.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缺乏有效的管理,很多基础设施无人维护,年久失修,功能缺失,寿命缩短,甚至有部分基础设施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引入BOT模式后,在协议、契约的约束下和个人利益驱使下,这一状况将得到明显改善。

4.作为发展中国家,以BOT方式吸引外资建设我国的农村基础设施,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可使公众得到更好的服务,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长远建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BOT融资不构成政府外债,政府不必为偿还债务而苦恼,并将项目的部分风险转移给了私营发起人。

5.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结构,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稳定增长。我国农村水利、交通、能源、教育等基础设施落后的主要原因,除政府财力有限、投资不足外,还有政策性原因,即对非政府、非国有资本投资基础设施的限制。实施BOT模式使投资主体多元化,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有利于加快制度创新,打破单一投资体制形成的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垄断局面,形成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

三、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采用BOT融资的有利条件

现阶段,我国农村基础设施采用BOT方式已具备非常有利的条件。在利用外资方面,我国政治经济稳定,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也在逐步健全,这为利用外资进行BOT融资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利用内资方面,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也有着广阔的前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为BOT融资创造了有利条件,具体包括:

1.国内资金宽裕。这可从我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和国内储蓄状况得到体现。在对外贸易方面,从1990年开始,中国国际收支由逆差转为顺差,外汇储备连年增加,2004年底达到6099亿美元,2005年底达到8189亿美元,2006年2月底跃居世界第一,2006年底达到10663亿美元,截至2007年3月未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2020亿美元(中国人民银行金融运行报告)。1990年以来,中国居民储蓄存款已由1990年的7034亿元增至2005年的141050亿元,年均增长31.8%。1997年国内储蓄率高达41.2%。与时同时,除1993年外,其余各年金融机构新增存款皆高于新增贷款,而且这一存贷差的规模正在扩大,储蓄存差已从1991年的341亿元增至2005年的92472亿元(樊学栋,2006)。社会资金相对宽裕。

2.非国有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成长迅速,已具备相当实力。根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到1995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非国有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0%、60%、50%。据统计,2002年仅民营经济在整个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达到48.5%,近几年来,呈稳定发展态势。另外,其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市场竞争力也都有了长足发展,这为开展内资的BOT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国内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已具备相当规模。BOT方式的突出特点是负债比例高,它的发展需要有能够将充裕的资金有效地转化为投资的机制和市

场。而近几年来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尤其是随着人们投资意识的提高,证券市场已具备相当的规模,资本市场逐渐规范成熟,市场运行的效率和效益不断提高,这些都为采用BOT方式建设农村基础设施进行融资创造了便利条件。

4.农村基础设施对私投资人有一定的吸引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额巨大,经营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垄断性,长期收益较稳定,风险相对较小,对私人投资者有一定吸引力,国内、外私营部门愿意采用BOT方式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5.有国外BOT项目的成功案例及国内BOT项目的尝试经验可供借鉴。国外利用BOT方式建设的项目已经很多,如著名的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澳大利亚的悉尼过海隧道工程等。在我国,自1984年的广东省沙角B电场第一个采用BOT方式以来,我国也进行了多起BOT试点项目,其中不乏成功案例,这为我们利用BOT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了良好的铺垫。

四、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用BOT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BOT模式引入我国虽然已经20多年,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但仍然处于尝试阶段,并未推广成型,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更是很少应用,而且其运作复杂,涉及面广,参与方多,项目周期长,因此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采用BOT模式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包括:对BOT的建设方式及其意义认识不够;有关BOT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BOT方面的专业人才,未形成适合中国国情BOT运作方式;面临的风险尤其是地方政府信用风险大。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除了要完善我国BOT的法律保障体系,设立专门的BOT项目主管机构,对BOT进行管理外,针对我国农村地区的特殊情况,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提高对BOT融资模式的认识。农村地区对BOT投融资模式知之甚少,为了促进人们对它的认识,可设立一些BOT项目咨询机构,负责BOT融资模式相关知识的咨询和宣传,让地方政府相关人员了解BOT融资模式的运行方式和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加速BOT模式的引进。

2.对BOT项目提供优惠政策。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公共物品的一般特征,具有外部经济性,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另一方面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生活水平较低,基础条件较差,地貌复杂,交通不便,运用BOT方式建设农村基础设施还处于摸索、试探阶段,这就决定了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的BOT项目成本和风险较高,收益率较低,投资资金回收较慢,因此政府应对BOT项目给予政策上的鼓励支持,提供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BOT项目更加宽松的条件。这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到:第一,给予BOT项目一定的税收优惠。例如对农村基础设施新上任的BOT项目,从赢利年份起享受一定的优惠所得税率等。第二,适当延长BOT项目收费经营期限。

3.合理界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BOT方式的应用范围和条件。在确定BOT项目的应用范围方面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对于经营性农村基础设施(如桥梁、马路)在使用上具有排他性,能够根据“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进行收费,经营可带来收益,宜采用BOT方式,对于非经营性农村基础设施则不宜采用BOT方式。二是应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由于资源和资金的约束,不可能同时发展所有的基础设施,应该注意轻重缓急,这样才能满足当地的实际需要,取得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三是从中小型农村基础设施着手试点BOT方式。因为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资金容易筹措,成功率较高,项目即使失败,损失也比较小,另一方面也符合我国目前的农村基础设施结构现状和“十一五”规划的要求。

篇5

水利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所必须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是在农业生产完成的各个环节所使用的劳动重要基础设施.其作用都是为了扩大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有各方面基础建设综合发展,协调配套,相互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才可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庆元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有所提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奠定了一定基础.各涉农部门在农村经济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加大.水利部门在农村“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千库保安工程”、“强塘固房工程”、“山区小流域治理工程”、“农村整治工程”、“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嘀微喷灌工程”防洪非工程措施等各方面的投入了大量的项目的资金。如前三年投入建设庆元县“千库保安除险加固工程”马蹄岙水库小(1)型除险加固工程,兰溪桥水库中型除险加固工程,农村集体所有的地山、蛟塘、侧坪洋、大奔林等小(2)型水库及山塘除险加固工程省水利厅补助40%,县乡两级补助60%,相关村农村集体负责政策处理[.解除了隐患,恢复了库容.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尽管如此,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来看,各地薄弱和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庆元县属欠发达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1.1资金投入不足

虽然地方政府每年投人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不少,但相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对水利基础设施的要求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如“千万十亿方节水工程”建设的庆元县淤上灌区灌溉面积由366.67ha增加到419.33ha灌溉保证率60%提高到9o%渠系水利用系数【J从0.52提高到0.7.许多小型的灌区一时无法顾及改造.大部分水利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配套不全,许多河道淤积.防洪抗旱能力减弱,行洪保障能力下降.以2009年为例省水利厅及地方政府重点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渠道,堤防的维修.全县投入维修补助资金350万元,重点堤防工程建设资金480万元,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1500万元,山塘除险工程1450万元,节水灌溉工程482万元,整合资金山区小流域治理工程1640万元,还是满足不了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

1.2缺乏资产经营管理

水利基础设施的管理业主行政村单位对实物管理和设备管理,目前还谈不上资产经营管理,管理模式粗放.其现状为:无偿服务,无偿供给,供给越多,需求缺口越大,实现扩大再生产就愈是步履维艰.

1.3保障能力下降大部分水利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配套不全,许多河道淤积.防洪抗旱能力减弱,保障能力明显下降.遇到水文干旱年份供水保障能力下降,减产减收必将成为定局.

1.4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在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中,由于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作用认识不清,没有明确的目标要求,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以及强有力的措施保障,没有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步发展,致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水利基础设施不仅在存量上与新时期农业的发展不相适应,而且在增量上也不能满足新时期农业发展的要求.我县水利工程规模小,骨干工程少,大型水利工程还是空白,中型水库也仅有3座,小型山塘水库53座,这些水库的功能主要是以发电为主,防洪、错峰,调蓄库容量小.灌溉能力十分有限,全县有效灌溉面积l0.03千ha,机电灌溉面积0.7千ha,有充足水源保证的不足20%,主要是靠天田.致使全县农田保灌面积较低.

1.5效益不高

缺乏统筹规则,因而合理布局不够加之管理不善.造成了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益低下甚至无效益.如松源镇、屏都镇两镇涉及五个行政村的蛮渠上下两条灌排渠道全长3.2km灌溉面积660ha,2003年重新维修建成后日常维护管养经费无法落实,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受自然和人为破坏损毁严重造成灌溉能力下降.其它地方绝大多数早地和稻田没有水源工程和高标准的灌溉设施,中低产田地所占比重较大,占耕地总面积的70%以上.但是许多水利基础设施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发挥不了应有的功能.

2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路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能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不能满足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已是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的一个“瓶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利基础设施水平.

2.1提高认识,树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的意识

要改变水利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切实解决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就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水利基础设施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赖以发展的“先行资本”;认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因此,应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工程”来抓;作为改变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工程”来抓;作为为农民办实事、为农民办好事的“民心工程”来抓;并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

2.2探索水利基础设施经营管理的新体制

集体投资的水利基础设施,在确保安全、有效运行、发挥效能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可以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由企业或农民承包经营连片经营,实行企业化管理和商业化运作,并努力引入竞争机制,对一些投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的农村各类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可改建成各种合作经济、股份经济、股份合作经济等形式.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项目业主化、筹资方式社会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局面,使其成为具有一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产业,才能不断壮大水利产业.

2.3促进部门协调及相互配合,推动水利基础设

施建设向纵深发展水利基础设施基本建设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聚集各个方面的力量,促进部门有效配合,资金的整合齐心协力,才能收到更好的成效.实践证明,在目前任务艰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部门协调配合,齐心协力,是推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向纵深前进的重要因素.如水利、农业、国土、农办、民政(扶贫资金)等部门的资金的整合就可以建设一定规模的水利基础设施的水工程项目.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时,应坚持和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各部门、各乡镇应结合实际,抓住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关键问题,发动群众进行水利基础集中治理,并从群众要求最迫切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人手,做到有重点、有特色,杜绝面面俱到,泛泛而抓.要突出主攻方向,采取缺啥补啥的方法,以兴修水利为主,山塘水库的整治、节水灌溉配套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地方,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加强生态环境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2.4择优扶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凡属国家下达确定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应由县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凡属村、乡、镇辖区范围内事关改善生产、生活、生态的水利项目,应由当地党政依据社情民意,搞好规划,组织实施.对群众积极性较高,成效显著的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在资金上应优先安排,按建设的实绩、成效来确定扶持的力度和额度,采取“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的择优扶持办法.

篇6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财政资金;粘蝇纸效应

一、引言

如何合理地构建科学的资金管制体系,如何更有效的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和谐发展需要,必然是农村财政资金管理体制创新首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财政支农资金支出效应研究源于当前紧迫完善财政支农方法,以及提高支农资金利用效率的重要性。其现实意义较为明显,能够为财政体系改革和政府层级改革提供制度保障,是优化财政资金分配结构的有效途径。

二、农村基础设施财政资金管理的经济学分析

1.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学分析

(1)农村基础设施的公共提供和私人提供

农村基础设施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上述两个标准,说明以竞争性为主要特性的市场,单独提供这一类型公共产品不具备可行性。

(2)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补贴机制

关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公共品供给方面的分工。一般情况下,中央政府负责供给具有全国性质的公共产品,而地方政府主要组织提供具有地方性质的公共产品;关于其他性质公共品的供给方式。有些公共品具有社区属性,主要由所在社区承担供给责任,有部分公共品是跨层次、跨领域的,根据实际情况,各层级政府都应履行一定的供给义务,本文所研究的农村基础设施,就属于此种类型公共产品。

2.农村基础设施财政资金“粘蝇纸效应”

(1)“粘蝇纸效应”理论

Gramiich将“粘蝇纸效应”概括为,地方基层公共部门获得的中央财政资金补助,趋于留在本层级部门,地方政府获得的财政支持资金,被以不合理的比例运用于地方公共支出。

(2)“粘蝇纸效应”形成机理

假设为了弥补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层面的不足,上级政府决定承担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部分成本。基于方便分析的考虑,假定上级政府决定为地方政府供给基础设施提供“配套补助”,经济学原理表明,“该补助能够降低地方政府提供基础设施公共品的总成本”。

三、财政资金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述评

1.财政收支规模及财政支农结构分析

对于农业基本建设支出而言,1980年的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才44.37亿元,比1978年减少了6.8%,到1989年24.13亿元,更是比1978年减少了52.8%,直到1997年才超过1978年的水平,换句话说,财政资金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入差不多在20年的时间里维持相似的水平。其中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从1998年到2005年更是基本不变,保持在100亿元左右。

2.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层级分析

我国的财政体制一直存在着条块矛盾。“条”是业务范畴,是一级政府权力的垂直延伸,首先表现为下级对上级的行政权力依赖,其次才是经济权力的依赖。“块”是地缘范畴,是政府权力的横向分割,政府间关系是一种地缘关系,首先表现为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性,其次才是行政权力范围的地缘性。条块关系交织使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在处理财政问题时,相互争执利益,推诿责任。

上述分析可见,财政资金支农结构凸显“粘蝇纸效应”。

四、抑制财政资金“粘蝇纸效应”的政策建议

通过对财政资金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述评,发现,财政资金管理层级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粘蝇纸效应”,影响支农资金效率的提高,本文将基于如何抑制这一资金滞留效应,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财政资金管理主体层面

针对目前财政支农资金运行效率较低、亟需抑制“粘蝇纸效应”明显的现实,要发挥农村基础设施财政资金保障功能、政策导向功能、调节分配等功能,关键还在于建立公共财政资金的有效投入框架、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层级、完善项目后管理监督评价机制,保证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财政资金充分到位,实现财政支农政策的富民效应。

2.财改资金管理受体方面

(1)注重项目受益人作用的发挥

实行公开招投标,给予所有符合条件的投标公平参与项目建设的机会;主管部门重点监督、开发乡镇全面监督、监理公司跟踪监督、农民群众参与监督,充分表达自身意愿与需求,注重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建立开发项目绩效评估。

篇7

【关键词】 河南省 农业基础设施 财政

农业基础设施是指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是在完成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生产力要素的总和。农业基础设施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其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进而影响到农业整体的生产能力与平均利润率。重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以及增强农业发展潜力,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河南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肩负无可替代的重要责任。为了完成《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中提出的“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及“202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1万亿斤以上”两大重要目标,河南省政府制定了《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提出“确保到2020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到1300亿斤”。在这一宏伟规划的背景之下,客观认识河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财政支持状况,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不足,提出具有针对性与操作性的参考建议,将有助于推动粮食核心区建设,实现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

一、河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河南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拥有耕地面积在1.189亿亩,200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087.4亿斤,连续11年位居全国第一。从2004年开始,河南集中农业开发资金15.3亿元,以24个粮食总产量高、商品粮数量多、中低产面积大、基本农田面积稳定的产量大县为重点,连片开发,着力打造粮食核心区。近年来,河南共建设了新乡、安阳、驻马店、周口和商丘5个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32358万元,规划建成优质小麦生产基地290万亩。从2004年至2007年,河南共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项目193个,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115个,累计总投资19.85亿元。

大型灌区在河南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河南全省共有38个3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大型灌区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0.7%,粮食总产量为150亿公斤,有效灌溉面积达1964万亩,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29%。近年来,河南抓住国家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的机遇,加大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力度,实施了鸭河口等28个大型灌区、128个年度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总投资11.01亿元。截至“十一五”末,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7372.4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近70%。全省有大中小型水库2300多座,总库容达270亿立方米以上,初步形成了兴利与除害相结合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为了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提高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充分发挥公路基础设施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河南省从2008年开始,以县乡道建设和危桥改造为重点,着力提高农村公路网整体通行能力和路况水平,两年完成投资125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2.78万公里,改造桥梁5万延米。截至“十一五”末,河南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18184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30.6公里,双双位居全国第二位,并于2007年率先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实现所有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河南省积极推进“路、站、运一体化”和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全面加强乡(镇)客运站和乡村招呼站建设。截至目前,全省1907个乡镇都建有客运站,招呼站近1.3万个,乡镇通班车率达到100%,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了“乡乡有客运站”的目标,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条件。

近年来,河南省强化科技对粮食生产的支撑,选育推广了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郑麦9023、豫麦34、新麦18等小麦新品种和郑单958、汛单20等玉米新品种。其中郑麦9023是“十五”期间唯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小麦品种,2007年郑麦9023和郑单958再次成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授权品种,连续三年位居我国当前小麦、玉米推广面积第一位。河南的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8%以上,小麦品种已由过去的8―10年换一代提升到4―5年换一代,小麦良种对小麦生产的科技贡献率达40%,位居全国第一。

同时,河南省还重点推广了机耕深耕、种子包衣、配方施肥、旱作栽培等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6.25亿亩次以上,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5000多万亩,亩增产粮食50公斤左右。全省农业机械装备总动力达到8400多万千瓦,联合收割机拥有量达9.32万台,农机户总数达到481.7万户,农机固定资产达520亿元,从业人数560万,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机耕地水平达到80%以上,小麦生产过程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评价

1、投资强度分析

为了评价河南省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本文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强度系数进行分析。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强度系数定义为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占财政总支出的份额与农业总产值占总产值的份额之比。通过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强度这一具体的数额来评价财政支持农业建设是否充足。当这一数值大于1,说明政府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采取较强的支持政策;当这一数值小于1,则说明政府财政没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不足。

表1数据显示,2000―2009年间的河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强度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期间有两年(2001、2004)的投资强度略有下滑,其余年份则增幅各异:2000―2006年基本保持略有起伏的低速增长,2007―2009年间的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增幅显著,财政支持空前有力。尤其是2008与2009年的投资强度系数大于1,说明河南省对农业基础建设的财政投入比例,已经超过农业所占GDP比重,反映出省政府对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度重视。

2、投资增长分析

财政收入是决定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数量的前提因素。本文通过对比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与财政收入、支出水平,进行投入增长的均衡分析。

表2数据显示,除2001与2003年外,河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资增速都在20%以上,其中2004及2006―2009年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资增速不仅高于35%,而且高于同期的财政收入与支出增速,2009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资增速更是达到创记录的72.53%,反映出河南省政府2006年以来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给予的超常规财政支持。

3、投资效益分析

目前,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增加农业产值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手段。农业基础设施对于河南省广大农民而言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农业基础设施增加能够有效的抵御干旱对农作物的威胁。

通过图1可以看出,农业产值的增加同财政支出具有一致性。随着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农业产值有着较大的提高。同时,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是对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的先决条件,对所在地区未来十几年内的农业发展产生直接的正效益,能够有效提高农业产出。因此,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是河南省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要手段。同时,加强对河南省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支持也是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分析

1、财政支出比重仍需提高

从绝对额上看,河南省财政对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有大幅度增长,由2000年的34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361亿元,十年之间增长10.6倍。但由于近年中央和地方在支援农业生产之外加大了对三农工作支持力度,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面向农民的不合理收费,减免了农业税,实行了惠农政策补贴,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出比重仍需提高。

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情况反映了国家在不同时期的财政政策倾向。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逐步加大了对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的投入力度,近年又逐步加大了对交通和城市建设等领域的投资力度。这对提升我国国民经济品质、促进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城市经济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城乡经济的差别越来越大,河南省政府对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统筹考虑,逐步加大对农业经济的投入比重。

2、财政支出结构有待优化

财政支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无疑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但从支出结构看,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事业费比重高。近年来,我省财政支农支出中的行业管理费占53.3%。行业管理费虽然也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但行业管理费中的大部分是用于人员工资、公用经费等方面的并非直接用于农业生产方面的支出。

二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无来源,维护无人管。按照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体制,大中型水利设施由中央财政投入,省级政府配套;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由县乡政府负责,对个别特殊项目省级政府进行适当补助。但是,近年来,县乡财政普遍困难,基本上属于吃饭财政,无力对农田水利建设提供支持;而农村税费改革以来,面向农民的各种不合理收费已被取消,为了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农村“一事一议”的公益建设项目也基本暂停,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近年来中央政府加大了对大江大河、病险水库等大中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但由于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落后,影响了水利设施作用的发挥。

三是财政支持对象过于单一。我国财政支农的对象主要是国有和集体单位,基本不支持私有、股份制单位;主要支持非盈利性的事业,基本不支持盈利性的事业和企业。支持对象过于单一,不利于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作用和效益。

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建议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水利、电力、交通等方面。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当前除了配合搞好中央大中型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外,应着手搞好农业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着力解决好中小型农业基础建设资金无来源、维护无人管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既要发挥好财政的支持作用,也要发挥好社会力量和农民个人的积极性。

1、树立正确观念

财政支持对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一是支持,二是引导。所谓支持,就是对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需要,农民和市场因素无力或不愿做到的农业经济事项,财政资金要积极支持,扶持发展。所谓引导,就是财政政策要通过资金支持、政策引导等手段,吸引社会生产要素向农业经济领域流动,实现财政政策与市场投入主体的互利双赢。

2、采取有效措施

(1)可根据各地情况,适时放开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近年来,农村小型公益事业无人管的问题日益突出,长此以往,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将会产生越来越大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有较大增长。在当前县乡财政还无力顾及此项事业的情况下,适时开展“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应该是有条件的。可按照“一事一议”项目规范,一些乡村可以有计划地每年开展一个“一事一议”项目。

(2)对一些农村公益事业项目可以实行财政补助。对一些受益对象明确的项目,可以实行市场化运作,实行社会招标的办法,委托社会力量进行经营、收费和维护,招标工作定期(如每年一次)进行,以确保中标者经营、收费和维护的合理性,财政可以对中标者进行适当补助,以尽量降低农民的交费负担。对一些受益对象不明确、收费工作难以进行的项目,可承包给社会力量进行经营和维护,不向农民收费,财政对经营者给以合理补助。

(3)完善水利建设基金管理办法。可以扩大水利建设资金使用范围,将水利建设基金的支持对象扩大到农村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到田间地头。

(4)支持农村道路建设和维护工作。农村公路建设已纳入各级政府规划,相信农村公路建设问题会逐步等到改观,财政部门肩负着筹措资金的重要任务。统筹有关方面资金,建立农村公路建设筹资体系是财政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同时农村公路养护问题是另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农村公路有人建无人管的问题十分突出。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公路养护由县乡政府负责,而县乡政府财力紧张,无力管养。应考虑将农村公路养护纳入省道管养体制统一管养。省交通管理部门在每年资金预算时将农村公路养护纳入全省公路管养体系统筹安排,中央、省财政对县乡政府给予农村公路养护转移支付补助,县级财政在预算中对农村公路养护予以必要安排,建立起新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5)扩大财政支农资金的扶持对象。只要有利于农业经济产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只要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不论单位的所制性质、不论事业的盈利与否,财政政策都应给予支持。当然,其前提是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管理与监督。

(6)积极争取中央政策支持。目前,地方财力有限,财政支农政策高度依赖中央,地方几乎没单独实行重大财政支农政策的能力。地方财政所能做的,就应该是多调查研究当地农业经济问题,多研究财政支农政策的方向和现实着力点,积极试点,积极呼吁。地方创造性工作,是中央形成支农政策、加大支农投入力度的契机。

3、创新体制建设

(1)探索农业基础设施经营管理的新体制。一是国家和集体投资的农业基础设施,在确保安全、有效运行、发挥效能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可以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由当地企业或农民承包经营。其服务收费不宜过高,亏损由财政补贴;二是对一些投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的农村各类小型基础设施可改建成各种合作经济、股份经济、股份合作经济等形式。

(2)探索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路子。在投资方式上,要改变过去由政府、村集体大包大揽的做法,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两只手”的作用,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个人、集体、外资等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集体和农民应各尽所能,同时按照谁受益、谁出钱(或出工)的原则和方式,鼓励和引导企业、个体大户或富裕的农民以独资或股份制的形式投资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项目业主化、筹资方式社会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局面,使其成为具有一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产业。

(注:本文为2010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粮食核心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合力生成与促进机制研究》(B87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郑兴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城市经济,2011(1).

[2] 何平均: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入绩效分析――基于公共财政的视角[J].农村经济,2010(11).

[3] 金鹏:内蒙古财政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程度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20).

[4] 张洪艳、刘吉双、徐梅: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政策分析[J].商业研究,2009(8).

[5] 彭敬东、汪金敖:夯实农业基础设施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1).

篇8

【关键词】基础设施,PFI模式

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和服务水平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我国政府在“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指导下,加大了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在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之上,注重学习消化国外先进的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可以在现实意义上迅速提高我国的投资水平和GDP,还对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提高国民生活品质从而维持社会的长治久安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从我国以往建设基础设施的经验看,国有经济、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以及服务的提供中基本包揽了所有角色,然而伴随着对基础设施持续增加的需求和更高的服务要求,单纯依靠国有经济已经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技术,而政府既没有足够的精力去运营相应的基础设施以提供服务,更没有应有的技术水平和运营效率。另一方面,政府也大可不必去成为一个万能型的政府。以此为背景,我国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模式进行了必要的改革,积极拓展融资渠道,适当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公私合营模式的试点以及推广,这些都是大势所趋、应有之义,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得到了业内专家学者的支持。

一、PFI模式的内涵释义

基础设施建设的公私合作运营管理模式(以下简称PPP 模式)是指公私部门之间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而建立一种特许权协议关系,通过这种合作关系,社会资源在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间进行合理整合与分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并满足明确界定的公共需要。PPP模式为公共部门较强的社会协调组织能力和权威、私人部门大量的闲置资金和较为先进建设管理经验两者的优势互补提供了条件,使两个部门的优点紧密结合,并达到基础设施建设的帕累托最优。PFI模式正是公私合营模式中起步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的一个模式。

PFI是指利用私人或者私有机构的资金、人员、设备技术和管理等优势从事公共项目的开发、建设与经营。PFI模式的项目一般都是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公共项目PFI模式下,私营企业和私有机构组建的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设计、开发、融资和建造,项目竣工后,项目公司把项目出售或租赁给政府及相关部门。这样政府将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转移给项目公司。

二、PFI模式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80年代末开始,对基础建设项目的财政资金投入匮乏,基础设施建设逐渐滞后。在西部地区等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同时,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低效率以及普遍存在的寻租现象,又迫切要求寻找新的建设模式。

我国引进BOT模式之后,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相比于PFI模式,BOT模式更重视商业利益,忽视公共利益、安全以及环境保护,同时BOT模式仍然存在着政府作为项目主体所导致的建设效率较低的问题,而PFI模式强调国内民间资金参与主导项目,在项目的监控、协调、管理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运用PFI模式的优点

1、拓宽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的渠道。随着我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日增,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财政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已不可持续,关于如何拓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渠道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我国目前的实践中,国有经济是基础设施投资相对单一的部分,大约占全部基础设施投资 80% 左右,一般民营经济和外资投资比重明显偏低。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缓慢,势必会影响经济的发展。由于基础设施行业属于具有长期稳定效益的行业,一旦实行PFI模式,会有大量的私人资本涌入,将会拓宽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的渠道,缓解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紧张的问题,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需求。

2、引导民间投资、吸引外资。我国政府正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大力吸引外资、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创造有利于扩大投资的社会环境,保持投资对经济的旺盛拉动力。目前我国民间投资增长趋缓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其投资渠道相对狭窄,从而应积极探索采取多种形式,吸引民营资本投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如果实行PFI模式,即可以消化大量的民间资本的存量、吸引外资,推动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的增长,进而拉动经济的增长。又可以缓解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紧张的问题。所以,在我国基础设施领域实行PFI模式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措施。

3、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率。政府在基础设施提供中的效率相对低下。而PFI模式的引入可以大大提高建设效率。在PFI模式中,由私营企业和私有机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由于私营企业的相对优势,通常可以减少项目的建设成本和建设时间,并会鼓励私有企业采用新的技术,提高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

总而言之,PFI模式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新型模式,其对于缓解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采用PFI模式的项目大多是投资额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关系到国计民生,而私人部门往往存在着只考虑收益最大化而忽视正外部性的情况,所以对于推动PFI模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还必须统筹规划、认真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维护国家、使用者和私人部门投资者的权益。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存在着很多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在这些地区进行农业生产时灌溉非常必要,但是,在灌溉过程中也会导致一些问题出现,主要的问题就是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出现,因此,在灌溉过程中排水也非常重要。在盐碱化比较严重的地区,对灌溉和排水都要进行重视。在一些湿润以及湿润地区,降水量非常大,因此,农田水利的主要作用就是排水,但是,降水过程很难实现合理的分布,在降水量较多的地区补充性灌溉也非常的必要,农田水利的主要作用就是灌溉和排水。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要进行重视。

一、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问题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对于农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重要保障的农村水利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的农村水利基础建设仍比较滞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农村水利事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1、规划散乱,难于管理

最初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修建,是因局部有灌溉、排水或者防洪排涝的需求,从而进行小区域、局部的建设,而未统筹考虑流域或行政单位的总体情况,缺乏整体规划或全局布置,使水利项目出现点多、面广、线长、施工地点分散等特点,给管理和运行造成不少麻烦。

2、水利工程年久失修

现有的部分水利工程修建年代久远,经长时间的运行,渗漏、淤积、自然损毁和人为破坏严重,很多已成为病险工程,运行效率极其低下,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且存在安全隐患;再者,工程设计要求低、配套设施跟不上,使得灌溉保证率较低,灌溉系数低,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工程很难发挥最大效益。再加上农民群众局限在使用主体上,没有成为工程管理的主角,由此,类似水库出险、提防坍塌、河道淤积、渠道渗漏、泵站老化、饮用水工程瘫痪等问题层出不穷,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

3、项目建设监督不到位

项目建设不规范,监督不到位,质量不高。水利工程筹划阶段,设计方案没有经过深入的调研研究,缺乏科学性,没有做到因地制宜,缺乏可行性。施工过程中,材料的选取贪图便宜,没严格按照工程标准选取,就地取材方便省事。同时缺乏规范的监管体系,多数水利工程实行自建自监,基层水利部门没有发挥质量监控的作用,由于当地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有限,很少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更缺乏监测人才,工程质量因而得不到保证。尤其对小型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多停留在目测上,凭直观印象下结论,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时没有强有力的说服力。

二、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事出有因,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追根溯源,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意识不高,各级各部门重视程度不够,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淡化,把主要精力放在抓经济发展上,抓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不够,群众参与水利建设的热情不高;二是投入机制不灵,水利项目审批监管不严,财政虽然每年建设资金投入不少,但真正落实到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上的资金微乎其微,乡镇财政无力对水利设施进行投入,群众投入难以自行组织自筹自建,加之民间资金无法大量进入,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三是管理体制不优,农村水利设施量多面广,但管理仍然是计划经济的模式,较大型灌区都由市级层面管理为主,且属于公益性质,政府责任大,而镇、村、组管理力度欠缺,群众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较差;四是打击处理不力,各级各有关部门对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打击处理水利违法案件上缺乏合力,没有形成惩戒机制。

三、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保障农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解决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对症下药,攻克难关。

1、做好统一规划建设

农村水利的建设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规划的质量。一个好的规划,可以为政府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付诸实施后也能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相关水利部门和人员要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在进一步查清区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和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农村水利规划,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规划一旦形成,要严格组织实施,通过落实规划,逐步解决当前农村水利存在瓶颈问题,各主管部门应从农村水利工程的前期工作入手,逐步规范完善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按照标准化建设的整体思路,结合当前农村水利面临的形势,在与有关部门充分协商沟通的基础上,编制重点工程规划,对项目和投资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包装、统一报批、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新模式。

2、完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深化各项改革,积极创新农村水利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各个水利相关的管理部门,需要以身作则,明确自身的责任,进行有效的检查水利工程安全运行跟相关的管理养护工作。各级相关的管理单位,要按照实际的法律法规,按照一切从实际出发,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工程产权所有者或人要在充分考虑用水群众利益的基础上,选择有利的经营形式,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3、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覆盖范围在不断扩大,涵盖的内容也在增多,因此需要相应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政府不仅需要加大相关预算,还应当充分发挥引导职能,吸引社会资金融入到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来,鼓励当地的先进企业和个人为家乡建设尽绵薄之力。保持现有农村水利建设项目资金渠道,扩大项目资金投资范围,把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项目也纳入项目预算。农村水利建设项目还要实行严格的项目审查、立项、规划预算和规范项目实施管理制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所需的巨额投资,无论靠国家、集体或农民个人的单方面努力都是难以承担,必须逐步建立起“政府投入为主、农民投入为辅、其他渠道投入为补”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新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机制。

4、加强农村水利队伍建设

适应水利改革发展新要求,全面提升水利系统基层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切实增强农村水利勘测设计、建设管理和依法行政能力。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采取招聘等方式引进专业人才,补充新鲜血液,逐步改变水利专业队伍人才短缺的现状。要充实和稳定乡镇水管人员队伍,乡镇水利站已核定的在编人员,其人头经费要纳入财政预算,并按规定缴纳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各类保险。支持大专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水利类专业建设。完善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鼓励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于水利改革发展第一线,加大基层水利职工在职教育和继续培训力度。大力实施和推进水利人才战略,建设好水利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经营人才三支队伍,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能打硬仗的水利队伍。

5、不断强化组织保障

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水利发展与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指导,统筹安排,周密部署,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水利建设责任体系,把水利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要高度重视加强农用田水利基础设施与管理工作,成立专门的班子,加强组织领导。要提高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结束语

尽管建立完善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但只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水利规划,科学的水利管理,就能够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构筑一道坚固的防护墙。我们相信,在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和民众的支持下,农村水利建设定能全面出击,各个击破。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必将大刀阔斧,走进新时代。

参考文献

[1]冯广志.小型农村水利改革思路[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08):123.

篇10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市南部,下辖8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138平方公里,总人口48万人,耕地面积78万亩,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也是粮油加工大县。全县现有规模以上粮食流通加工企业37家,其中面粉加工企业21家,年加工能力120万吨;流通企业3家,年购销粮食20万吨,储存企业2家,仓容6万吨。2009年,全县夏秋两季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04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50万吨。粮食生产以小麦、玉米为主。搞好粮食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安全是粮食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我县国有粮食企业的基础设施现状与我县粮食安全的要求和粮食流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还有差距,必须加大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二、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

(一)粮食流通基础设施的现状

县现有粮食储存企业2家,存储能力4.3万吨,国家粮食储备库储存能力2.5万吨,实存中央储备粮2.4吨,粮权属中储粮总公司,由中储粮总公司公司管理。县粮食储备库储存能力1.8万吨,现存小麦1.3万吨,粮权属县政府,由县粮食局管理。按全县人口计算,人均粮食27公斤,按城镇户口计算,人均粮食100公斤。我县国有粮食仓储设施集中于这两个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以标准仓为主,现有粮仓总数8栋,总面积10700平方米。目前,我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仓容严重不足,设施需要更新,粮油检测体系不健全,所有这些已不适应粮食流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制约我县粮食流通发展的主要因素,政府调控粮食市场,实施宏观管理,客观上要求有合理的粮食基础设施作保证,以适应粮食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二)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1、投入严重不足。粮食物流设施是保证粮食流通和粮食正常供应的前提条件。但是,国家在我县这方面的投入少,地方政府因财力有限投入也少,其他经济主体因为粮食设施的高投入低回报和粮食行业是一个薄利行业等因素,参与投资的积极性也不高,正是由于缺乏稳定的粮食基础设施投资机制,导致了目前粮食基础设施建设难有保障。

2、仓容不足直接影响粮食收购,从而又直接影响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现有仓房仓容量小,仓储效率低,仓房的硬件技术条件差,难以保证储粮需求。

3、粮食物流批发市场缺项。由于国有粮食企业资金困难,一直无能力自行筹建,我县没有粮食批发市场,粮食市场体系没有真正建立。

4、检验检测设施滞后于粮食市场的需要。一是我县未建立粮油质检中心,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市场监管的需要;粮食质量监督检查体系急需加强和完善;二是只有基本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使承储企业不能与市场有效连接,难以做到优质优价,相关仪器、设备的配置势在必行。

5、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远远落后于时展。关系社会粮食品质安全的粮食品质监测信息系统、粮食市场供给安全的应急处理系统和市场预警信息系统尚未建立,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不能及时有效的从市场获取所需信息,为正确决策提供帮助,宏观调控相对滞后。

6、粮食物流设施、设备需要更新配套。主要没有计算机粮情检测设备,机械通风设备,环流熏蒸设备,已年久需要更新才能适应新形势和发展的要求。

(三)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趋势

1、粮食基础设施建设是全县粮食生产和流通发展的需要,我县主要粮食品种玉米和小麦的产量,超过50万吨,按80%的商品率计算,每年有40万吨的商品粮需要出售,国有粮食部门掌握50%的粮源收储量就达20万吨,现有仓储能力显然达不到这个要求。

2、粮食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有效实施宏观调控的需要,也是适应粮食现代物流的需要。粮食商品化、购销市场化,要求政府加大对粮食市场调控的力度,作为政府粮食宏观调控载体和实施粮食宏观调控主体的国有粮食企业所承担的地方储备粮、军粮以及其他政策性粮食供应的任务越来越大,粮食购销吞吐量也逐年增加,陈旧不足的仓储设施难以满足政策性购销业务增加的需要。

3、粮食基础设施建设是搞活粮食流通的需要。建立规范的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对全社会粮食流通实施规范化管理,不仅是粮食购销市场化运作的要求,也是搞活我县粮食流通,保持粮食供求总量平衡的需要。我县粮食融入大市场,大流通,就要建立稳定可靠的粮食购销渠道,加强与盟外毗邻地区的粮食购销协作,因此,必须建立粮食批发市场交易市场,尽快与粮食大市场,大流通对接。

4、粮食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国有粮食企业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增强市场竞争力和生存能力,使其不断发展壮大的需要。

三、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确保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等精神,立足于粮食商品化、购销市场化,主动适应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要求,整合现有基础设施功能,降低粮食流通成本,提高粮食流通效益,集中建设,改造一批粮食仓库、粮食加工厂和粮食批发交易市场,使结构布局进一步合理,粮食流通的信息化、市场化和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健全和完善粮食收储、供应和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供应保障能力、管理能力和水平,增强宏观调控能力,确保全县粮食安全。

(二)基本原则

1、确保粮食安全。加强粮食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资,调动和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增强政府的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2、全面协调。综合平衡现有设施的布局和发展。加强与毗邻县区的关系,统筹协调粮食购销、产销的关系,使粮食基础设施在粮食收购、储存、加工、销售、运输、检测和信息处理等环节能够发挥应有作用。

3、重点建设。优先解决粮食安全和宏观调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大各级财政对粮食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达到粮食流通与基础设施相匹配,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并不断发展。

四、发展目标和重点项目及投资测算

(一)发展目标

经过“十一五”、“十二五”对粮食基础设施的建设,到2015年使我县粮食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安全和宏观调控的需要;通过整合、提升和完善现有设施的整体功能,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粮食流通公共服务体系,发挥粮食行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应有作用。

(二)重点目标及投资测算

我县2011年—2015年粮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内容包括三大类项目,粮食储备仓容扩建项目,粮食仓房维修改造项目,农户科学储粮项目。

1、粮食储备仓容扩建项目及投资测算

为了增强我县国有粮食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充分发挥粮食宏观调控方面的载体和主渠道作用,建立起地方储备粮管理和供应的保障体系,稳定成品粮市场,有效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确保全县粮食安全和切实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众。我县现存地方储备13000吨,今后五年内要不断完善国家、省、市三级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在现在的基础上,再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向国家和省争取粮食储备指标,并建议县政府增加地方储备,逐步扩大储备规模。今后几年要把争取各级储备指标,扩大储备规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在手上,力争多储粮。计划在2011年—2015年新建容量为3万吨的标准仓房8栋,长52米,宽21米,开间4米的平房仓,堆粮高5米,总建设面积为8736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440万元,主要内容为:工程费用1397万元、其它费用43万元。其中:工程费主要包括:仓储工程费用、辅助工程费用、公用工程费用、室外工程费用。其它费用包括:建设单位管理费、勘测费、设计费、办公及生活用具购置费,生产职工培训费。

2、粮食仓房维修改造项目及投资测算。包括墙体加固、仓项保温、仓房门窗密闭等;同时辅助设施项目,包括地坪、消防井、水电设施改造等。计划在2011年—2015年总投资200万元。

3、农户科学储粮项目及投资测算。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工程是扩内需、保增长、重民生、促和谐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农村民生工程建设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根据《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管理办法(暂行)》(国粮办展[2009]150号)、《农户小型粮仓建设标准》(LS/T8005-2009)的要求,2011年—2015年计划在全县六个乡镇新增农户科学储粮仓12000个,总投资456万元。

五、政策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粮食基础设施建设是粮食流通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县粮食主管部门都要高度重视,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把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具体的专项推进方案,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加大前期工作力度

为保证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顺利实施和完成,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管理和加大工作力度,按照规定程序认真做好各项前期工作,包括项目的可研论证、工程设计、招标投标、资金筹措等前期准备工作。要结合各自实际,在充分利用粮食仓储、购销、检测等设施和技术的基础上,编制好各项的专项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按规定程序报批后组织实施。

(三)积极争取粮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加快粮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关键,因此,必须多方协调,多渠道筹措资金,争取多方面的支持。

1、争取国家、省政府各类粮食基础设施专项建设资金和投资补助资金。

2、争取市县财政的投资补助。

3、争取农发行的贴息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