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精神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0: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实践精神,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只有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共同发展,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知识面决定着学生思想的深度和广度,知识面越广泛,学生越容易形成自己的思想。社会实践的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丰富学生的社会经历,增加知识储备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要打破专业知识和思维定势对学生思想的束缚。社会实践就是打破专业束缚的重要手段,将教学活动拓宽到了社会层面,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到更多非专业性的东西。通过社会实践培养了高职院校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创意意识和创新能力。
2.大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有赖于社会实践。当代大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和机会较少,主要的活动范围仅局限在学校和家庭。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生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宽裕,许多事情都不需要亲自动手,直接导致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偏弱。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体验生活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难题,必须独立解决这些难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实习中,学生需要和形形的人打交道,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个人魅力。社会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学生自己的事,需要学生自行控制进度,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决策能力和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增强了专业学习能力,完善了知识结构,同时也培养了较强的服务意识,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如何让社会实践切实服务于大学生的培养
高职院校要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就要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创新社会实践的形式。建立健全高职院校社会实践教学体系,需要高职院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提高自身校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在社会实践中的指导作用,提高高职院校社会实践的效果。
1.创造良好的社会实践环境。先进性和时代性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之一,它是改革开放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已经受到了高职院校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为了让社会实践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教育,还应该创建一个良好的社会实践环境,着眼实际,切实为大学生实践教学活动解决重点难题。高职院校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争取多方面的支持,让实践活上升到人才培养的高度。在密切和社会各界联系的同时,高职院校也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2.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为了确保社会实践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高校有必要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的体系中,建立健全社会实践管理系统,重点加强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针对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建立有效的实践考核制度,通过写实习报告和实习日记、开展实践作品展示等方式,增强学生实践总结的意识。
3.增强社会实践的计划性。良好的社会实践教学计划能够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社会实践教学普遍缺乏计划性,导致了实践教学效果不佳。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和理论教学课程相结合,不断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高职院校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指导,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性的实践,同时也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这种服务性质的实践活动能够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为社区提供技术服务,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丰富了高职院校实践活动的内容。
4.强调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高职院校在开展社会实践之前要对社会需求进行充分的调研,结合学生的个人意愿,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要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方向较为明确,所以安排的实践内容必须和专业相关,以增强学生的就业技能为目的,结合社会实际需求。社会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在开展学生社会实践之前要对社会需求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充分了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的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指导源泉,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结语
篇2
“人道”、“博爱”、“奉献”这几个看似十分伟大的词
做起来其实并不难。有时候,只是在公交车上的一次让座;有时候,只是扶老爷爷老奶奶过马路;有时候,只是弯腰把地上的果皮扔进垃圾桶……这细小的一点一滴都是一种高尚的美德。
二、研究过程
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住宅小区里,一个两岁小女孩妞妞把双脚伸出了窗户,住在9楼的一个住户,搭了个梯子过去,可梯子太短,就在梯子刚伸到小女孩脚下的时候,小女孩突然掉了下去,梯子只来得及改变小女孩的落地姿势。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楼下穿着小格子连衣裙吴菊萍女士,估摸着小女孩掉落的位置,张开双臂,在小女孩快落地的一刹那,用左手臂硬生得接住了妞妞。妞妞现在正在逐渐恢复中,吴菊萍手臂骨折,受伤较重,被大家称为“最美妈妈”。
三、结论
小草是平凡的,但能拥有整个春天;水滴是渺小的,但能汇成一片大海;我们是普通的,但能给予他人帮助,带给他人温暖,将爱洒满人间。选择奉献,我们将会拥有美好的明天!选择博爱,我们将会撑起一片蓝天!这将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辉煌!
四、建议
篇3
[关键词]法律精神文明建设作用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处于重大转折时期,存在着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社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等新情况,而精神文明建设尚缺乏统一集中的组织行为,因此,法律以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在保证和推动精神文明文明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一、法律的约束作用,有利于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
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素质只有通过行为来体现,才具有实际的社会意义。法律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具体的行为模式,而且着眼于每个人的行为及其后果的约束,防避和制止行为失范,并指引正确的行为取向。法律约束有别于道德所要求的人们思想深处的内省自警,它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外部约束,其对象是人们显而易见的外部行为。从依法办事入手,来调节人们的关系和行为,能够把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些原则性要求,变为便于实际运作的具体事项;通过法律的规范作用,有助于把许多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措施具体落实到人们的实践活动中,由无形转化为有形,有助于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虚而不实的弊病,避免精神文明建设中某种空泛化的倾向。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规范,是以国家的强制力为依托的。在规范人们的行为方面,法律能够起到道德所不具有的、刚性的硬约束作用。在法律的强制作用下,人们对某些行为准则的遵循,一开始可能是被迫的,但久而久之,却会使人在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的同时,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法律所确认的道德要求,有利于推动群众普遍参与精神文明建设
法律同道德相比,虽然道德作用的对象和范围更为广泛,法律对那些不违法的行为体现不出约束力,但是,应该看到,法律所确认的是最起码的、具有明确性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如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团结,遵守社会秩序和劳动纪律,爱护公共财产,讲究公共礼仪,不损公肥私,不损人利已等,这些都是能够而且必须为全体公民所接受的。从这一点看,法律能够广泛地、持久地推动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加强社会基础道德建设特别是社会公德建设。从这一意义上讲,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只有切实做到遵纪守法,才能恪守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能够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因而人民群众能够普遍参与管理包括文化事业在内的各项事业。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广大公民广泛地享有平等的权利,有权要求政府部门禁止各种不文明现象,净化社会环境。每个公民在行使法律规定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遵守公共生活准则,否则就谈不上真正实现自己享有的各项权利。法律同每个公民的工作、生活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依靠法律,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能规范人们的行为,而且有利于凝聚人心,巩固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人们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保证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不竭的推动力。
篇4
>> 浅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浅谈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浅谈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 如何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浅谈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认知与实践 浅谈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和培养对策 浅谈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浅谈独立学院专科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浅谈如何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浅谈学校培养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方式 浅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浅谈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探讨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试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培养中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浅谈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不但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精神”还要培养社会责任感意识。所谓创新,就是推陈出新,而创造性思维就是指人在创造过程中的思维,通过创造思维,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因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文课程改革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挖掘学生的创新的潜能,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社会责任感意识呢?大家都知道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培养各行各业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要达到这一目标,光培养少部分尖子生是绝对不行的。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当今教育者努力的方向。就这方面的问题谈点个人浅薄的看法与同行共同探讨。一、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所谓责任感就是责任心,是指一个人对其所属群体的共同活动、行为规范以及他所承担的任务的自觉和负责的态度。它主要包括责任认识、责任感和负责行为三个方面。如果学生对责任心认识不清,甚至错误地认为那是家长的事,是老师的事,是其他同学的事,那么这样的问题就在所难免要发生。因此,责任心对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力有能动的作用。责任心强,意志力则强;责任心弱,意志力则弱。家长在培养小学生意志力的时候,还要注意从以下几点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首先要提高小学生对责任的认识。小学生之所以没有责任心,首先是对责任认识不足。家长有必要把孩子应该做的事情如学习、做家务等的目的明确告诉孩子,使其认识到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如生存、自我实现、报效祖国等,以端正态度。同时,要逐步培养并不断强化小学生的责任意识。家长可以典型的范例、故事和孩子交谈、讨论,使孩子懂得:在这个世界上,自己不但享受着别人创造的精神与物质财富,而且还肩负着为他人和社会创造精神与物质财富的责任。一个不尽社会责任的人,是一个对人类无益的人。并联系实际,向孩子讲明哪些是家庭、学校、社会应尽的责任,怎样才能履行这些责任。
其次要帮助小学生建立责任感。一是从思想教育入手,讲明年轻一代肩负着建设社会建设祖国的重任;二是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远大理想;三是增强主体意识,引导小学生认识自己的主体地位,想办法发挥它的作用;四是恰当评价小学生的负责行为。家长要及时对孩子的负责行为做出评价,正确引导,使之认识自己在履行责任方面的对或错。
三要培养小学生的负责行为。这点很重要,主要通过提供和创设各种履行责任的机会来进行培养。例如,就孩子必须对自已居住环境负责,提出整理内务、打扫清洁等目标,看他是否能自觉地坚持不懈地做好;就孩子学好功课是自己的责任,提出学习要有计划,要认真写作业,要自觉控制学习与娱乐的时间等。家长对孩子履行责任的情况要检查,并要评价。
小学生责任心的培养十分重要,只有增强了责任心,才会更自觉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从而更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
新课程提倡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教育目标。只有如此,学生的潜能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才有可能是成功的素质教育。初中阶段,是学生从少年走向青年的阶段,其个性发展呈多样性、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和树立,不仅能促进他们以乐观、积极和主动态度面对学习、生活和发展,也对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有着重要的作用,并对他们将来真正成为遵守社会公德、严守法纪、适合国际竞争的合格现代化公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何培养社会责任感呢?我想应从下面三点着手;
1、从学习中培养求知责任感
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意即学习贵在勤奋刻苦,没有止境地学习。人要想不断地进步,就得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上不能有厌恶之心。从古至今,有成就的人,哪一个不是专注于学习,不断钻研中受益的呢?学习需要全神贯注,主动去学习,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学习没有真正的强者与弱者,只有不懈地探索与追求。培养他们树立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出色完成每一项学习任务,这是责任感具体表现。有了这种责任感,学生学习就会有动力,学习就会有目标。
2、培养学生能吃苦耐劳的责任感
作为与时俱进的中学生,我们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生活在安定舒适的环境里。但是,我们却应怀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宏伟情怀,怀着对时代的责任感,传承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把勤奋落实到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3、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责任感
课堂是学习的主战场,是每天数学学习行为过程中的第一环节,上课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它占用了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作为学生要想搞好学习,首先应该上好每一节课。分析很多学生成绩低的原因,会发现,往往是课堂听讲有问题造成的,主要表现为,对课堂上的信息来源收集的不够或不准确,在课堂上思维的参与度不够等。对学生来说,课堂上最重要的是注意力保持问题,一方面是它取决于学生的个人的意志品质;另一方面取决于学生课堂上的听讲行为、老师要求。两个行为可以帮助学生:一是要学会记课堂笔记;二是要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
二、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新精神培养,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塑造新型人才最不可忽视,最为重要最为艰巨的核心任务,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靠教育”,那么,教育中怎样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创新离不开标新立异,没有标 新立异的意识和勇气就不可能成为创造型人才,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顺利展开。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学生可以打开思维的闸门,由一人一事想到多人多事,由花草树木想到飞禽走兽;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跳到另一种意境;使狭小单薄的扩大充盈,使互不相连的聚合粘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条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其思维空间。 因此作为班主任应积极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班级氛围来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使学生敢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篇5
【关键词】: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审计 模式
环首都经济圈周围企业充斥着"雾霾"、"化学排放"等问题。这与低碳循环经济本身包含可持续发展、可再生经济等理念相违背。因此,除了增强自己企业的经济实力,还要注重社会责任,对社会负责。同时,政府应该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当然,这也要求我们整个社会对其进行监控和帮助。
1 环首都经济圈内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内容
环首都经济圈内的企业群是中国北方经济的核心区,社会责任审计目前作为环首都经济圈内企业评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起到了监督企业经营活动和管理政策等作用,审计单位进行审计评价后出具审计报告,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同时也会影响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和重心,更重要的是促进企业去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
(1) 质量审计
企业的质量审计,是指企业自己内部的审计部门对企业管理层、领导者在工作质量方面相关对于消费者委托管理责任的具体履行情况进行审计和评价,出具审计报告后,对其审计评价的结果进行综合评述,并且提出改正意见和建议。最后把所有情况和信息提供给消费者和利益相关者,总的来说就是反映企业对消费者和利益相关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审计。
(2)环境审计
环境审计,是指相关审计机构对于企业的环境财务信息、环境活动和环境管理体系等方面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和评价,这些活动都根据相关环境法律和法规、审计标准和原则,科学有效地进行审计。环境审计主要是反映企业对环境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
(3)道德审计
道德审计,是指相关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审计企业的管理者和管理层工作时是不是遵循了相关道德品质或管理制度,对于道德的管理有没有进行有效得审计和评价。
2经济圈内企业社会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环首都经济圈企业的经济在各方面快速发展,但同时,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对生态的破坏、对宝贵资源的浪费、员工个人的权益无法受到真正的保障,这些都诠释着发展被阻碍的现状。虽然经济圈内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报告数量不断增长,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很严重,报告质量良莠不齐,的企业数量和范围也十分有限。
(1) 审计意识淡薄
我国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大多数在观念和行动上都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尤其是高碳行业,往往都是迫于政府和环境法规等等的压力,是属于被动接受,而非主动履行。
(2)审计主体不明确
对与我国目前的社会责任审计来说,审计主体不能明确下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也要求了审计人员需要具有相当的素质水平和相关专业的能力,这是由于想要进行企业社会责任包括了相当大的内容,要求审计人员必须了解相关行业的法律法规、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等。
(3)审计程序不完善
目前来看,我国没有一套通用的、完整的社会责任审计程序,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影响了我国社会责任审计评价的发展,导致了很多人对与如何进行审计没有头绪,最终审计结果不尽如人意,出具的报告也不会科学合理。
3经济圈内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模式的构建
环首都经济圈内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模式的构建应从评价目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几个方面进行。
(1)社会责任审计的评价目标
我国很多专家学者对于这个方面都有介绍和研究,虽然他们的理论并没有完全吻合,但是从大方向来说,他们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审计目标可以分成两部分:最终的目标和具体的目标。我们进行社会责任审计评价的目的就是要,监督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承担情况,让他们对社会做出更多更好的贡献,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落实到每个方面,比如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保障企业员工的福利待遇等等。
(2)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评价标准
所谓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标准,是指审计人员对于被审计单位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循的相关标准。经济圈内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评价标准大概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①真实合规性评价标准
此评价标准是指,对于被审计企业所给出的相关社会责任的资料和信息,必须要是真实的、合法的、合规并且是有效的,不能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内容包括了相关财务信息是否合理完整、会计制度是否合法合规等等。
②利益相关者期望和反馈评价标准
企业社会责任的利益相关者的反馈,是评价标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审计人员要重点关注利益相关者们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接触和反馈情况,重点参考并且综合考虑结果。
③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及管理系统评价标准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系统评价标准,具体是指对于如何评价企业社会责任所造成的价值导向。管理行动和价值理念,直接性影响了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结果,所以,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层和经营理念的评价,是评价标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3)经济圈内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评价方法
我们知道,传统审计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审计人员首先要整理出企业相关的财务资料,比如财务报告等,并且以此为基础来进行审计。社会责任审计的评价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是指,审计人员收集大量的相关数据,然后进行比较,比如同行业的相同标准进行比较,把比较的结果进行综合性地分析、评价。
②层次分析法
这个方法顾名思义,就是把影响因素分成不同的层次,以此来构成一个便于分析的综合模型,接着根据模型的不同方面和侧重点,来分析各个方案的好坏和突出方面,最终决定结果。
③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指,相关人员计算有关的比率来计算、分析问题,这是以收集大量的基础数据为基础。计算出相关比率然后进行比较,与原始数据进行比较或者使用整体数据进行比较,也可以跟相关数据来比较。
因此,建立一个社会责任审计模式,首先要明确评价的目标和原则,然后从相关的标准出发,利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逐步建立起一个社会责任审计模式。
参考文献
[1] 丁鸿宇,丁洪峰.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模式的构建.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8):45-46.
[2] 张博仁.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探讨及评价.经营管理者.2015(34):55-57.
作者简介:
篇6
关于落实区生态建设工作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誓师大会会议精神的情况汇报
9月3日全区大会后,栗园镇高度重视,立即召开全镇落实区生态建设工作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誓师大会精神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9月至12月中旬,为我镇生态环境建设百日攻坚阶段,从七个重点方面猛药去疴,精准管控,形成治理常态化。一是重点工业企业达标整治管控常态化。8月11日,召开企业绩效评级培训会,邀请区环保局刘辰光科长为我镇企业做绩效评级专门培训,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绩效评级,引导更多企业,朝着达标规范发展,目前,春雨钢构、翔云涂料等企业正在按要求、按程序进行绩效评级申报。二是涉ⅤOCs企业等重点行业管控监督常态化。连日来,按照《开平区8-9月份空气质量强化保障方案》要求和《关于进一步加严管控措施的通知》要求,结合“零点夜查”专项行动,对境内15家涉VOCs企业进行全面巡查,建立《企业巡查台账》。三是对马陡路、振兴路等重点道路扬尘治理管控常态化。明职定责,划清各村环境卫生负责区域,增加清扫队伍,做到以克论净;制作并发放企业“门前三包”责任牌,主次干道两侧门店、企业自行张贴至外墙显眼处,明确责任内容、责任人及联系方式,成立镇级督导组,严格按照“门前三包”要求不定时开展督导检查工作,对“门前三包”履行不到位的企业,当场提出整改意见,并要求立即整改到位。四是对重点场院“散乱污”企业整治管控常态化。近日,通过领导带队查、环保日常查、各村自查等多种形式,对我镇2017年、2018年被评为“散乱污”的87家企业进行逐一排查销号,同时,实行动态管理,坚决杜绝出现“散乱污”死灰复燃等现象,做到动态清零。9月3日,由镇主要领导带队,联合镇派出所、供电所对双庙村鹏城骨质瓷厂进行了断电处理。五是对重点领域管控监督常态化。即秸秆焚烧、露天烧烤、散煤偷运、双代改造、限高周边、监测站周边、北湖周边等重点区域进行联合执法,联防联控。六是对重点问题加严处理常态化。对问题频发,特别是被上级交办的问题,有一起严办一起,决不姑息。七是责任科室及重点人员巡查夜查常态化。成立专班,扎实开展“零点”夜查行动,并在《企业巡查台账》做好详实记录。积极筹备镇级指挥中心,对镇域空气污染情况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
我镇将始终坚定信心,敢于揭短亮丑,牢固树立目标,举全镇之力坚决打赢栗园翻身仗,为开平区退倒30做出栗园应有贡献。
篇7
我局紧紧围绕此次会议的目标,积极学习、传达会议精神,统一思想,并结合我局实际工作及时调整工作目标,明确工作措施,力争把会议提出的任务和要求转化为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工作,为法治政府建设贡献力量,现将贯彻落实状况汇报如下:
一、传达学习会议精神。
我局主要领导认真学习了某某领导的指示及会议精神,分管领导按照主要领导领导要求,带领分管业务处室学习会议精神,结合具体业务逐条对照落实。通过这次对会议精神的学习,切实让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都学有所思,学有所得,达到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指导实践的目的。
二、草拟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
草拟我局《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按照《2020年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全面推进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三、加强内部工作
开展数据共享开放绩效考核,引导各部门、区(市、县)、开发区加快推进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及数据应用工作,进一步释放政府数据红利。
四、深入开展政府规章清理工作
篇8
关键词 “两型社会” 节能减排 审计评价体系
一、引言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即“两型社会”的战略目标。衡阳市各企业对“两型社会”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节能减排环境审计也随之受到市府部门的关注。节能减排是我党提出的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举措。降能耗、控制排污量,不仅是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的目的之一,同时也是我国贯彻美丽中国的主要审计类型,因此,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已成为政府审计的重要选择。
二、两型社会环境下节能减排审计理论
(一)节能减排审计的含义
节能减排是指审计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标准,运用专来的审计流程,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能源的耗用、废弃污染物的排放等节能减排相关信息进行实质性测试、复核、分析评价及完成审计报告,从而完成审计的全过程,节能减排审计的本质是借助审计的力量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落实,从而促进经济社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二)节能减排审计的目标
节能减排审计就是为了促使企业从自身长远发展和履行社会责任为切入点,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保障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执行,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节能减排审计的目标包括:第一,对企业节能减排经济活动和行为进行审查,审查是否达到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环保标准;第二,对企业节能减排相关的信息资料进行审核,审核是否真实准确;第三,对企业节能减排项目专项资金进行审查,审查是否使用合理;第四,对企业节能减排管理工作进行评价,评价其有效性;第五,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进行评估,评估其的经济效果与环境质量的优劣。总之,节能减排审计的最终目标则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保证我国尽快实现两型社会。
(三)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指标
定量指标:排污治理的措施、结果指标和企业节能减排的完成效果指标[1]。
定性指标:企业内部管理者和治理者对节能减排的重视度;企业节能减排内部的控制度和执行状况;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企业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1]。
三、构建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的意义
(一)有利于节能减排审计方法的完善
企业在实施节能减排环境审计,采用科学创新的技术手段,采用新的技术手段能更有效的对企业的节能减排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能更有效的对企业节能减排情况进行监督,节能减排审计方法的创新,有利于节能减排审计方法的完善。
(二)有利于推动审计理论的研究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随之产生了受托经济责任,受托经济责任为节能减排 审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节能减排审计从属于环境审计范畴,这旨一门交叉学科,因此建立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有利于推动审计理论的研究。
(三)有利于指导实践性的审计工作
科学合理的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能为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程序时提供科学的依据,指标评价体系是以指标要求为依据,按照审计准则、实施审计程序、开展审计工作、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从而对企业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科学全面的鉴定与评价,因此,科学合理的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有利于指导实践性实计工作。
四、构建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
(一)节能减排审计评价的主体
政府对节能减排项目非常重视投入了巨额的财政资金,在节能减排审计项目只形成了针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管理和节能减排 审计。我们国是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是构成审计评价的主体,其中社会审计属于第三方审计所以他的审计地位是处于独立、公正,社会审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此外,注册会计师审计能够对企业平时的节能减排行为形成持续的监督和评价,因此我国应该形成社会审计为主体,以政府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为辅,通过不同层次的监管,对节能减排审计工作进行客观公正、充分适当的综合评价,三者互相配合,共同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而努力。
(二)节能减排审计评价的客体
节能减排审计评价的客体是体审计过程和节能减排实施效果的评定,其包括对节能减排资金的使用合理性;节能减排制度的有效执行程度;节能减排评价指标完成情况等方面,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节能减排实施的效果[2]。
(三)节能减排审计评价的内容
企业以节能减排政府审计评价目标为前提,与节约能耗、减排治理、投资绩效、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相结合,最终形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审计评价体系内容,其内容包括:节约能耗审计、减排治理审计、投资绩效审计、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在节能减排审计中主要审计减排资金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审计执行节能减排制度的效性和效率性。在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方面主要考核节能减排提标的完整性及完成的效果。
五、结语
在“两型社会”环境下衡阳市企业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在进行节能减排审计评价时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利有审计人员专有的职业判断,进而建立节能减审计评价体系。在实施节能减排审计时要有别于传统审计方法,它实行的是专门针对工能减排审计方法和措施,同时应单独出具被审单位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专业审计意见。鉴于衡阳市越来越重视于节能减排工作,建立健全企业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不仅能够提高衡阳市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而且有助于推动衡阳市企业积极进行设备技术改造,并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节能减排习惯,从对全市开展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挝晃湖南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沈航(1971―),女,辽宁沈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成本管理,审计与内部控制,环境审计。课题项目:本文系衡阳市科技计划项目:衡阳市节能减排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两型社会”建设,课题编号:衡科发[2016]11号。]
参考文献
[1] 唐艳芬.低碳经济环境下节能减排审计的评价体系研究[J].低碳世界,2015
(33):5-6.
篇9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四川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美丽城镇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美丽山川与美丽人居有机融合,充分绽放四川独特的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
四川省把推进绿色发展融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两个跨越”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出台了《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提出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做好增强新动能加法和淘汰落后产能减法,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清洁能源示范省和绿色经济强省。
四川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坚持“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也要高点起步”,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先进制造强省建设,实施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构建“7+7+5+4”的产业梯度培育体系,呈现出发展动能从传统产业支撑转为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的积极变化。
为进一步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步伐,促进工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省经信委近期出台了《四川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化工医药、建材、食品饮料、轻工纺织、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领域为重点建设绿色制造体系,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带动全省工业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通过实施《方案》,力争到2020年,在重点行业创建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国家级绿色工厂30家、绿色园区5家和一批省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建设一批具有较强资金、技术实力的绿色制造服务机构,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一定市场占有率的绿色产品,探索构建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全流程绿色供应链,基本形成促进工业绿色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
【省委党代会精神的汶川实践】
汶川县坚持“工业强县”理念不动摇,按照“一园多点,集聚发展”模式,坚持绿色打底,调优结构,释放产能,做优存量、做大增量,强化招商举措,夯实全县工业发展基础,拓展发展空间和产业门类,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工业附加值,力争实现工业全面转型,促进工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质量持续提升。
大力发展绿色工业,壮大县域工业经济,2017年县境内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80.9亿元,“十三五”末县境内园区工业总产值实现100亿元、力争突破110亿元。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汶川县将继续优化产业布局。明确产业定位及发展思路,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围绕“南林北果+绿色工业”发展思路,整合现有资源,集中力量发展重点行业。坚持因地制宜,打造四川锂谷、人造宝石之乡,努力形成农产品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矿物深加工、新型建材等为主的产业集群,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工业园区经济体系。
强化要素保障。对工业用地统筹规划,提高集约化利用程度的同时开发新增土地;积极与成阿、德阿工业园区以及成都周边县市协商合作机制,共建“飞地园区”;创新电力供应机制;加快工业园区道路交通、边坡治理、污水集中处理及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资金扶持。完善实施贴息贷款、工业经济开门红政策;加大考核奖励力度,设立工业企业产业发展扶持基金,提高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侨源气体等企业在上级政策范围内实现挂牌上市,增加融资渠道,力争“十三五”末园区内上市企业达到7户以上(众和新能源、中晟锂业、国理锂材料、九寨沟天然药业、浩普瑞、神州锆业、川西塑胶、鑫通新材料等)。
推进人才建设。结合全县优秀干部人才支撑行动,积极对接落实藏区和贫困地区专业人才支持等政策,大力引进专业技术人才;联合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以共建流动工作站、企业在职人员技术培训、公开选聘等方式,加速人才集聚,加强智库建设,计划2020年底建成高校、职业院校与企业结对子5对;激发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培养创新人才和引进行业高新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公民意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十报告也指出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治的日益健全,公民意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公民所应当具备的基本要素和现代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多项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公民意识整体水平较高,但许多方面相对薄弱,公民意识的培养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大学阶段主要还是理论灌输教育模式,公民意识教育在实践层面缺失,教育的实效性不强,也就无法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合格公民。
一、公民意识的概念和内涵
公民意识主要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是公民身份、公民角色以及公民主体性的具体表现。公民意识是现代人必需的意识品质,其中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思想是其核心内容,大致可分为公民的法律意识、道德意识和信仰意识几个层面。公民意识是影响公民个体所有活动的内驱力,是进行公民教育、培养良好公民、推动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和实现现代化的内在的基本推动力。现代公民意识的内涵主要包括国家意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公德意识和环境意识。
二、社会实践是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
学校教育重返生活世界,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理念,它关系到未来教育的成败及人类自身的命运。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提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陶行之先生也曾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因此,真正有效的公民意识教育必须是以社会生活为依托进行,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也只有通过社会生活实践,才能收到实效。知识只有成为主体体验的一部分时,才能被学生活用。所以说,公民意识培养只有关注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体验才真正是有意义的。
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成为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提升品格、锤炼意志、奉献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社会实践作为学校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更偏重于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提升,更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所以,公民意识培养必须注重社会实践,我们应积极充分挖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公民意识教育价值,大力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领域。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公民意识教育价值
认识论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也是获取真理的根本途径。为培养大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民主法治观念及道德观念等公民意识,高校应在重视学校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充分挖掘和认识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价值,彰显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体验性、反思性和创造性。
(一)社会实践的公民精神培育价值。公民精神主要体现在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奉献精神以及创新精神等方面。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备公民精神无疑是必须的。然而,信息化及全球化的到来,多元价值观念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深刻地影响了当代大学生。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受到了挑战,也影响了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
大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实践,使他们客观认识国情、了解社会、亲身体验社会变化和差距,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明确自身的使命。比如,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圣地、伟人故居,让大学生身临其境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在耳濡目染中培养对于国家的认同和对社会主义的信仰;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三下乡”活动、社区服务、扶贫开发、心理援助及其他以志愿服务为目的实践活动,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学生在自愿并不图回报的参与社会服务,不仅能促进社会进步,也在无形当中培养了爱心与奉献精神。
(二)社会实践的公民道德养成价值。公民的道德状况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支撑,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提升公民道德意识,要引导大学生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和互助互爱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公共秩序、维护社会公益的行为习惯。
高校应引导学生关注参与社会生活,关心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等问题,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法纪素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法律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努力培养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遵纪守法、公德意识、文明行为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内容还应包括社会生活中两难价值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情境问题和生活中的人际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主体的价值判断能力。面对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高校应组织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环境意识等突显时代特色的公民道德意识。
(三)社会实践的公民责任感培养价值。杜威认为,教育应该全力培养人的社会协作精神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当代大学生文化素养较高,思维活跃,勇于探索,参与意识强烈,但在政治上的认识有时不够成熟,对社会存在较高的期望,抱有幻想,面对社会上存在和暴露的一些问题和不良现象,往往容易产生不满,缺乏用客观科学的判断和理解。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以及自我在社会中定位和价值的认识欠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待进一步加强。
学校应充分挖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公民责任感教育价值,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社会实践活动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带领学生进入社会,认识社会,在学生在社会的大熔炉中锻炼成长,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份子,社会进步离不开个人,个人成长更离不开社会,激发学生关心社会,认识自身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社会实践追求的是公共利益,高校应引导大学生把社会实践放在人和人的社会关系中去思考和认识,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贡献个人资源,解决社会问题,自觉担负起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因此高校今后要进一步注重引导大学生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真正做到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王礼刚.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现实困境和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0(12):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