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0: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

篇1

[关键词]城市废弃物;循环经济;资源化

[中图分类号]F1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11-0015-04

一、引言

我国经济在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但这种发展是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特点的,在这种经济模式中,伴随着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的同时,必然是城市废弃物的大量增加和由此产生的生态环境的恶化。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城市废弃物历年量堆存量已高达70亿吨,占地约5亿m2,约有2/3的城市陷入城市废弃物的包围之中。城市生活废弃物人均年产达到440千克,并以8%~10%的速度增长,按估算,到2010年城市废弃物将达2亿吨。1986年我国的城市数量为353个,2000年增加到663个,在今后的50年我国的城市还会不断扩大,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那么城市废弃物的增长也将随之达到一个高峰。[1]目前,我国城市废弃物给环境带来现实和潜在的污染危害日趋严重,严重威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有必要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下,变废为宝,加强城市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资源化、再循环,大力发展城市废弃物循环经济,实现我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赢的局面。

二、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出发点是减少消耗资源,保护生态,实现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和谐统一,它要求我们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经济的生态化转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区别

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构成的单向流动线条经济。它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两高一低”――高开采、高排放、低利用。简单的说,就是把无限的资源投入到一个生产的大环境中再产生无限的废物。传统的“末端治理”,即“先污染,后治理”。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治理措施。包括城市废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对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的处理。其局限性显而易见:“谁污染,谁治理”,其实就是对“先污染,后治理”的默认,但在这种模式下,往往治理的技术难度大,治理成本也高,从而常常使治理有名无实,经济、社会、环境很难达到预期目的。与治标不治本的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在于:它是由“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构成的可循环的环形流程。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低一高”――高利用、低开采、低排放。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所有物质和能源都能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使整个经济系统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从而从根本上消除长久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三)循环经济的“3R”原则

1.减量化Reduce原则

在生产的投入环节尽可能减少输入的自然资源。在城市废弃物的处理上,对废弃物的产生是通过预防的方式,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资源投入,从而达到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

2.再利用Reuse原则

即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尽可能最大限度的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率,要求产品多次或多种方式再利用,以延长产品和服务的使用周期,避免过早成为废弃物,从而减少废弃物产生。

3.再循环Recycle原则

即在产品的输出端要求物品完成功能后,可回收和综合利用,变成再生资源。在提高产品和服务利用效率的基础上,使废弃物资源化变成其他产业或产品的原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

(四)循环经济的三个层次

1.企业内部的小循环――生态企业

即单个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企业内的物资循环,就是企业在清洁生产的同时,把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废弃物直接或经适当处理后,作为原料返回原生产流程或者作为其它生产流程的资源。

2.区域间的中循环――生态工业园

即相关联企业之间的循环经济:这种联盟就是为了弥补单个企业内部循环始终不能完全消化的不足而建立的。在这样的生态工业园区,企业之间的资源可以共享还可以互换彼此的副产品。如此一来,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物资实现的合理流动,上游企业生产环节的废弃物可能成为下游企业生产的原料和能源。

3.整个城市的大循环――生态城市

在已取得的生态企业和生态工业园区实践的基础之上,扩大循环经济的辐射范围,即把整个城市乃至全社会都纳入循环经济圈中,挖掘整个城市或社会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潜力,使整个社会的资源实现合理流动,在生产和生活之间建立连接,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大经济共同圈。

三、我国城市废弃物存在问题的分析

近年来,我国发展城市废弃物循环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其在操作和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居民普遍缺乏分类收集回收、投放的意识

生活废弃物是城市废弃物最复杂、种类最广、处理起来最难的一种。许多城市的可回收物与不可回收物的分收处实则形同虚设。生活废弃物不分类、直接投放到生活垃圾回收站,便无法大量回收其中的可回收物―资源。如干电池等未经过分类就直接进入垃圾,造成了严重污染。可回收物难以回收,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有关研究资料显示,部分城市生活废弃物中可回收物含量在16%~38%之间,对49个城市调研资料显示其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物含量也在5%~50%。如此可观的可回收物难以回收,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这种浪费对于像我国这样的资源不足、人均占有量很低、发展水平不高的国家而言,简直是一种消费上的奢侈。

(二)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我国城市废弃物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管理及其配套政策不完善,措施不力,管理缺乏有力保障。长期以来,城市废弃物的处理一直被当作公益事业由政府包揽,环卫部门既是监督机构又是管理、执行部门,政企不分。政府对违规企业的处理力度不够,导致许多企业宁愿交罚款也不愿意进行环保投入,更别提从源头的减量化控制了。

(三)资金投入不足

1990年以前,城市政府在生活废弃物处理方面的投资非常少,尽管2000年以后废弃物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资金投入有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历史欠账多,资金投入不足仍制约着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的良性发展,政府对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等项目并没有给予相应的投资补助,导致企业对循环经济的投资项目积极性不高。

(四)技术瓶颈的限制

城市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要有相关的技术支撑,提高资源节约的技术水平。把废弃物转化为资源,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甚至可以说,只要不惜成本,没有什么废弃物不能转化为再生资源。所以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也是一大瓶颈,废弃物的处理技术一旦得以突破,那么废弃物的再生资源化率便可得以长足进步。

四、发展我国城市废弃物循环经济的对策

我国要实现城市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再利用,真正“变废为宝”,就必须把循环经济的理念充分融入城市废弃物的资源化过程当中, 从而解决我国城市废弃物问题,以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政府方面

1.建立并完善废弃物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废弃物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德国《循环经济与废弃物处置法》和日本的“基本法+综合法+专项法”的成功经验,都充分证明我国需要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只有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并且还没有具体明确企业的责任与义务,更缺少具体的专项法律法规。譬如,废弃家电回收中明确规定居民废弃一台家电应交的处理费,以及资源回收、回收率等等,特别是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法律体系都还没有建立起来。

2.政策上的支持、激励

在政策上,给予更具实效性的经济激励或其他刺激手段促进发展城市废弃物的循环经济,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鼓励和限制相结合,用价格、税收、信贷、征费等手段进行引导,形成城市废弃物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

(1)价格方面。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研究并落实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通过水价和电价的调整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比如在用电、用水高峰期实施差别定价等等。目的在于限制高耗能、高污染、高耗材行业的盲目发展,有效地保护、合理利用资源。

(2)税收方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的财税政策。继续实行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低技术行业的发展政策,鼓励低消耗、轻污染、科技含量高而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发展。鼓励生产、使用节能节水的税收政策;鼓励低耗油、小排量车辆的税收政策;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不易回收的大宗再生资源回收处理实施收费或押金制度。

(3)信贷方面。结合实际情况,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并发挥好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特别是金融机构对有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

(4)征费方面。建立合理的费用机制,完善促进废弃物循环发展的收费政策。如征收居民废弃物处理费、征收废弃物丢弃费、城市污水处理费,为废弃物的收集、存储和利用提供资金。

(5)深化企业改革。要求企业都要对其所生产的商品实行全过程负责制,直至商品彻底完成功能成为垃圾,再负责回收、利用或转至相关领域投入新的生产;要减少或不生产一次性使用商品,并在商品包装上注明此商品对环境有害,对于一次性商品使用后所产生的废弃物由生产企业进行回收,从而奠定废弃物循环发展的组织基础。

3.倡导“绿色消费”

政府应大力进行宣传教育。鼓励居民减少一次性商品(如:一次性饭盒、一次性塑料口袋、一次性碗筷等)的使用;引导消费,在生活中购买商品的时候认准“能效标识”,使用节能产品(如:节能冰箱、节能灯等),提高商品的使用效率;杜绝过度包装商品的消费;并规定企业生产商品的包装力求简化,只能对商品进行必要包装,杜绝浪费性包装,比如每年一到中秋佳节,必提到“黄金月饼”等等奢侈浪费、不切实际的包装,不仅让许多老百姓望而却步,在造成了极大浪费的同时,还产生了大量难以处理的包装废弃物。通过一些宣传、教育、引导的方式,最后让这种消费理念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二)企业方面

1.从思想上转变

企业是实践循环经济的主体,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企业首先要提高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树立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在商业目标与环境目标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改变企业单纯以盈利为目的,同时兼顾社会利益,注重环境保护。

2.在企业内部开展小循环

在单个企业内部要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和“零排放”。企业在产品设计和生产中应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广泛使用可再生的材料,注重从源头削减和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尽可能为社会提供高品质、低环境负荷的产物,以生态企业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3.在区域内开展中循环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相关联企业集聚成群而形成生态工业园区。在这样一个生态工业园内,企业利用自身人才、技术优势,自主、自觉、自发地参与到循环经济的事业中去,尽可能充分、合理地利用来自上游企业的废弃物,将其转化为可利用资源,得到合理的循环利用。除了基础设施、公共资源、能源共享之外,由于把相关企业都联系起来,互相交换彼此的副产品,上游企业生产环节的废弃物可能成为下游企业生产的原料和能源,从而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物资实现合理流动而组成有机联系的产业链。如此一来,既减轻了自己企业废弃物的处理成本,还大大节约的社会资源。

4.努力构建整个城市的大循环

要按照“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大力开展城市的废弃物分类回收利用,把生产、生活和消费领域相连接,提高全社会可再生资源利用率,实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大循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以实现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生态环境好的目标。企业在已建立的生态企业和生态工业园区的基础上,利用二者所产生的辐射效应,加大示范试点和典型企业的推动和辐射作用,树立先进典型,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示范和借鉴,以扩大辐射范围,让生产和生活实现很好的衔接,把整个城市或者说在物流允许的情况下乃至全社会纳入到大循环经济体系中去,为构建生态城市贡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民众方面

发展城市废弃物循环经济不仅需要政府的倡导、企业的自律,当然也离不开人民大众广泛参与和支持。

1.树立分类回收、投放的意识

日本公众非常重视废弃物的分类工作,严格按照环境保护局每年向家庭发放介绍废弃物处理和再生利用状况的宣传手册排放废弃物,积极参加废旧资源回收和废弃物减量化活动。在“岩松带你看日本”这个节目中我们看到日本人在家庭中就有专门的垃圾分类,在小区内定时、定点投放,若今天提垃圾出去倒的时候,正好垃圾车已经开走,当地居民会将垃圾再提回家去,等到明天再来投放,绝不会随处乱扔垃圾。另外,对于已经使用过一次性饭盒,居民都会进行清理之后再到指定垃圾箱进行投放,此举大大降低了废弃物回收后再分类的成本,提高了废弃物的回收率,也减轻了废弃物的处理难度。这点十分值得我们借鉴,分类意识要从娃娃抓起。

2.树立节约意识,从生活中的细小处培养

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浪费。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要努力做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包括防止使用过量包装的物品,尽量减少包装垃圾或一次性生活用品,做到绿色消费;还要尽可能减少排出垃圾,如市民应该购买净菜,饭菜不要做得过多,适量就好,不要铺张浪费;增加反复利用意识,对购买的生活用品,反复、多次使用,自己动手也许会发现更多的生活乐趣,如:用完洗发水的空塑料瓶,可做成漂亮的塑料花,废旧的雨伞可做成简易手提包等等;对生活耐用品如家电、家具等自己不用了可以送给亲戚朋友或其他需要的人使用,切勿随意丢弃。

(四)技术的支持

科学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柱。虽然近年来我国在提高资源利用途径或效率的技术上有了一些进步,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还远远落后。我们知道,新技术的发展会大大减少原材料的使用量。例如:现在手机的广泛使用代替了座机的使用。便减少了铺设固定电话时对铜导线的大量需求。据统计,到2005年全球使用的手机数量已超过固定电话,因此可节省几百万吨的铜导线。

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研究并开发出资源节约或资源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回收处理技术,以及节约成本的技术、不断提高废弃物资源的利用水平,使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都达到最小化,从源头缓解废弃物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另外应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发展废弃物循环经济的先进经验与技术,并不断创新,让科学技术起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作用。

(五)中介机构的推动

中介组织是连接政府、企业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如德国的DSD大大促进了德国包装废弃物的回收,日本的回收情报网络提供的旧货信息为废弃物资源的减量化和回收和再利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些成功的经验都值得中国借鉴和吸收。希望通过中介组织这个平台,让社会各界更广泛地认识到发展城市废弃物循环经济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王立红.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2]吴季松.新循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张坤.循环经济理论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4]冯之浚.郭强.循环经济干部读本[M].北京:中国党史出版社,2005.

[5]刘鸿亮.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思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6]刘炜. 陈景新.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垃圾资源再生开发利用的思考[J].企业经济,2006,(10):124-126.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veloping Recycling Economy in Our Cities

He Xionglang1,2,Zhu Xuguang3

(1.Department of Politics and Public Management,Yibin College,Yibin 644007,China; 2.Mobile Station for the Post-doctors,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engdu 610074, China; 3.The College of Managemen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Hangzhou310018,China)

篇2

关键词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理论模型 ;实践模式

“循环经济”由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它摒弃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式直线过程,而是采用“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要求经济活动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自从循环经济的理念问世以来,发达国家先后把它作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手段而得到迅速发展。

在我国,脆弱的生态环境、欠完善的经济机制、粗放外延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压力不断增大的人口增长、整体文化素质低的人口特征等复合、累积型因素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我国专家和学者的主要课题之一。推进循环经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按照自然界的生态循环原则,以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流动为基线,依据要素禀赋结构,发展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优势产业,在产业结构不断演化升级和信息高效利用的过程中促进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能源的梯次利用。建立“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循环体系,通过促进人类活动方式和行为模式的生态化转型,使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更加协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根基。2004年9月底,国家发改委首次主持召开了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标志着循环经济已上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运行模式[1].

一、 循环经济理论

目前对循环经济理论模型的研究都是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角度进行的。从自然科学角度进行的研究主要包括研究循环经济理论模型中3R原则及各实践模式(企业层面、产业层面、社会层面)在技术上实现循环经济模式等问题,即从自然科学技术方面分析和研究资源及能源的减量化,产品的重复利用化,废弃物的资源化及无害化等具体技术能否实现和如何实现的问题。如“关于物质及能源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 “关于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的研究” 等就属于这个范畴,属于实验或实证分析范畴[2]。从社会科学角度进行的研究,则突出社会发展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社会科学家更关心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以及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政策体系、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构建等问题,更注重探讨制度环境、制度安排及制度变迁的形成机制和循环经济增长模型等方面的内容。属于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综合[3]。

从自然科学角度和社会科学角度对循环经济理论模型的研究给出了研究循环经济理论模型的方向和基本方法。在循环经济理论模型研究还存在“和谐度”的问题。依据外部效应理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度为:

和谐度(CM)= 正外部效应/负外部效应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度=[人给予自然的正外部效应/人给予自然的负外部效应]×[自然给予人的正外部效应/自然给予人的负外部效应]

无论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还是自然活动对人类的影响都可以划分为正的外部影响和负的外部影响两大类。相互之间的正外部效应越大,负外部效应越小说明其和谐度高,反之相互之间的正外部效应越小,负外部效应越大则说明其和谐度低。当前就人类活动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关注人类活动给予自然的负外部效应这一方面。

另外,对3R原则中的减量化原则,也可就减量化最适量的理论模型展开分析。目前研究循环经济的文献中提到的减量化原则一般表述为“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但是,还有必要从减量化的最适量方面对减量化的理论模型做进一步探讨。需要度量要维持当前福利水平,甚至提高福利水平,应该投入多少自然资源为最适?在现在投入的基础上减少多少为最适?过多的减量化与过少的减量化都不能维持当前福利水平,更不能提高福利水平。所以有必要深入探讨:减量化的“最适量模型”。

对“大中小循环”三个层面减量化的最适量 ,都需要引入计量模型来确定。如,大循环层面(区域及社会),初步确定被解释变量为减量化的最适量,并用最适环境影响量PI来替代,解释变量有:人口变化量PV,环境意识水平EL,单位GDP的环境影响I;循环经济制度CS(虚拟变量),循环经济技术普及率CT[4].

PI=f(PV,EL,I,CS,CT…)+E

限制条件:福利水平≥当前福利水平

对减量化的“最适量模型”进行理论探讨,可促使我们分离出关键性的因素,并以减量化的最适量作为基本前提和假设,寻找到各个层面推进减量化的最优方法和途径。由于对减量化的统计数据还不完善,上式仅是减量化最适量的概念模型[5]。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

-般经济理论认为,仍处于前工业社会的国家或地区,很难像工业国家或地区一样,实现总产值的高增长率和人口平均产值的高增长率。其主要原因是初期的人均产值水平太低及增长率过低而引起的起步过程的持续滞钝。同时,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路径依赖理论,一旦选择了某种路径,就意味着将长时期地锁定在这一路径上,即使在路径以外存在其他更有效的路径,因为存在转换成本,要想改变路径也绝非是容易的事。当前形势下我国社会经济体制不合理,人口素质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进程缓慢,信息不畅,观念落后等,形成了特有的低水平发展路径,要成功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找到并推行一种经济效益好,交易成本(转换成本)低的经济发展模式[6]。

“一个地区要获得发展,或者要有自然资源优势,或者要具有资本、人才、技术、品牌等后天获得性资源,而且后者对前者具有点石成金的作用”。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也正在使先天自然资源优势不断下降,生态不断脆弱化。因此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国家在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虽然对于生态环境恶化的遏制具有重要意义,但如果经济仍然落后,传统经济模式不能得到根本改变,生态环境即使暂时恢复也还会再一次遭到破坏。所以必须创新发展战略,必须研究新的发展理论模型。根据前面从外部效应理论出发对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的分析结论,我们认为生态环境建设可以理解为通过增加人类活动给予自然的正外部效应,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增长,使被破坏了的生态环境能够恢复,进而提供充足的生态环境服务,使人类的福利水平不断升级;而循环经济建设则可以理解为通过减少人类活动给予自然的负外部效应,以维护生态环境的质量,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三赢”。可见,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两者都是通过改善人类活动模式来影响自然环境状况,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度不断提高升级。

和谐度(CM)= 人类活动给予自然环境的正外部效应(生态环境建设)/人类活动给予自然环境的负外部效应(循环经济建设)

和谐度提高的过程可以认为是由生态环境建设产生的促进自然环境增长的拉力和由循环经济建设所产生的防止自然环境退化的推力而形成的推拉合力所主导的人与自然关系不断协调的和谐演进升级过程[7]。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区域层面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重建等各个领域。实施循环经济模式的目的是促进该区域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在经济活动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发展经济和生态重建并重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体制改革和创新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走出一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经济增长之路。

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必须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加强和完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综合决策机制和管理机制,使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得到贯彻落实。更重要的是要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产业发展、经济建设融为一体,必须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在发展经济中应该通过循环经济建设来促进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升级,同时通过生态环境建设产业化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转型形成互动协调发展机制,稳步建立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的长效机制

同时,要认识到我国要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把发展放在首位。在搞好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必须在经济发展模式方面加大调整力度,并加大扶贫力度,加大对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要抓好循环型工业体系、循环型农业体系、循环型服务业体系、区域循环型产业体系的整合几个主要方面。

三、结语

经验表明,只有生态效益没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循环经济建设和只有长期利益,没有短期利益的经济建设模式很难持久推广运用。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模式是一个大系统工程,同该地区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工业问题、“三农问题” 、资源资本化等诸多问题都直接或间接相关,不可能仅靠单一项目、单一工程、单一方面、单一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就能取得进展。要有全面的、综合的、系统的发展与建设方案,才能取得好的成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需要得到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等诸多方面的支持和协助。除了要在认识上统一思想、步骤上配合、行动上协调、措施上配套外,还要运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等各种手段和措施,以循环经济建设带动生态环境建设,以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循环经济建设,建立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的长效机制,使社会生产力得到长足发展,真正意义上实现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新芝,刘凯. 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3(2):42-44.

[2] 崔铁宁,刘双喜. 生态农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趋势[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3):63-65.

[3] 汪怀建,周跃龙,黄锦. 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循环经济探讨[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1):23-25.

[4] 孙彦泉. 生态经济与生态经济农业[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13-16.

[5] 陈良. 生态经济: 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J],2007,9:104-106.

[6] 李辉作,吴翔. 以循环经济理论提升现代农业解决三农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J],农业与技术,2007,27(1):1-3.

[7] 刘伟明. 以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技术模式[J],台湾农业探索,2007,1:59-62.

篇3

一、循环经济理论与传统经济理论的区别

(一)内涵上

传统经济学是指以“经济人”为理论的前提假设来研究人类社会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其中,“经济人”内涵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且人都是自私的;第二,每个人都是理性的,都精通算计。

循环经济学又叫做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是指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核心,在人、自然和科技发展的环境下,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以及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过程中,将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来增长经济价值的方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物流方向上

传统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消费—排放几部分构成的。人们通常通过生产和消费,最大限度上的将地球上的资源开采出来,并将产品生产和消费之后的空气污染物排放到空气、土壤或者水系之中。

循环经济是从将资源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以实现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开采和利用资源。实现清洁生产、废弃物、开采资源的综合利用,并将可持续和可重复利用的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在物流方向上形成了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

(三)基本特征上

传统经济的基本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而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减量化能够减少生产和消费中物质能源的流量,再利用能够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再循环能够将产品使用后的产生的垃圾资源转变成再生资源。

二、循环经济在传统经济理论上的发展

循环经济较之传统经济,其倡导的是一种和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其最终发展目的是实现资源的最优生产、减少浪费和废弃物的排放。相比传统经济而言,循环经济主要在理论上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突破。

(一)新的发展观

传统经济将经济发展和进步等同于经济增长,将社会发展仅仅归结于国民经济增长,这种片面、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严重危害了人们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而循环经济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的虚假性观念,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新的发展观。新发展观认为,生态环境的承受力以及自然资源的可开采率都是有限的,社会的经济发展不能进行超越自然环境承受力的开采,要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要能够为了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放弃局部的经济利益以及眼前的利益,杜绝急功近利的追求经济效益。

(二)新的价值观

循环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新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第一,自然环境本身具有价值,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和人类劳动实践开采的关系上,人类劳动能够提高资源环境的价值,反之,也能够降低资源环境的价值。第二,通过资源开采所获取的经济价值要与其所造成的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相协调。打破传统经济学中将三者孤立的局势,禁止由于过度追求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对环境价值造成的损害。新的价值观指导循环经济的实践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循环经济的新的价值观在考虑自然时,不能将其视为材料的垃圾场,要在利用资源的基础上维持其循环系统;第二,循环经济的新的价值观在考虑科技时,要考虑到科技力量对自然环境的修复能力,发展和应用有益于环境的科学技术;第三,循环经济的新的价值观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能只考虑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还要积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三)新的资源观

传统经济中,人们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获取,对自然资源进行无限制开发,最后导致大量资源的枯竭。同时,传统经济没有考虑到资源利用带来的负面效应,导致了全球生态环境的极度恶化。而循环经济在实践和认识、认识和实践的发展中形成了新的资源观,提出人们对资源开发要尊重人和自然资源和谐的规律,要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共同发展。因此,循环经济要最大程度上实现减量化、再使用以及再循环,从资源开采到资源利用、生产、处理等各个环节全方位地实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战略。

(四)新的生产观

传统经济的生产观念是最大程度上对资源进行开采,从而在最大程度上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对自然资源带来了浪费。而循环经济观是要在考虑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实际承受能力来对资源进行开采,且在开采中注重对资源的合理化开采,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创造出了源源不断的可持续的社会财富。循环经济的新的生产观要求,在资源开采、加工、利用和处理中,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同时,在整个过程中要尽量开采可再生资源,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比如: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资源来实现[,!]社会经济效益,也可以用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从而实现资源的良性开采和使用,实现可持续生产。

篇4

1.农业循环经济理念。

在循环经济理念中,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use)是三个核心概念,也被称为3R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3R理论有了延伸与拓展,变成了5R理论,在三个核心理念的基础上增加了再思考(rethink)与再修复(repair),这使得循环经济理论更加完善,并且建立起了修复生态系统的新发展观,也就是说,要不断地修复被人类活动破坏了的自然生态系统,人们需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达到既创造财富又达到生产的目的。将循环经济理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便形成了农业循环经济理念,相比于传统农业的线性经济,也就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而言,农业循环经济要求农业系统内部之间通过互相联系的方式进行物质以及能量的转化与利用,形成一种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农业循环经济理念是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之下,在农业生产中以生物的自然再生产作为基础,客观而科学地安排不同的生物质的农业系统内部进行循环,并实现利用的最大化以及循环利用,从而使得农业生产能够最大限度地使用农业生产环境,同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获得个更多的、优质的产品。这里指的生物质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及其派生物、排泄物和遗体及其之中的生物质能,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生物质能是十分重要的组成成分,农业循环经济系统是由相互作用、互为循环经济条件的不同物质组合形成的。

2.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以及原则。

总书记在工作座谈会上表示,要结合各地三农问题的实际情况,按照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use)为原则,引导当地循环农业的发展。以贵州为例,要充分利用贵州农业资源的优势,建立种、养、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生产体系,从而实现资源的多极化利用,不断减少资源消耗,并积极推行农业无害化清洁,大力发展循环农业。贵州当地要通过调整农业发展结构来改善与维持当地的生态环境,依靠科技进步的力量,不断生产高品质、绿色安全的农产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要遵循农业自然资源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律,遵循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use)为原则的原则,提高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消耗;遵循生产、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原则,要使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尊选因地制宜原则,发挥当地的农业资源优势,依靠科技的力量建立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区等,不断调整农业结构。

二、低碳农业经济理论与发展战略

1.低碳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低碳农业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短缺背景下兴起的,低碳农业经济理论将二氧化碳当量作为基本度量指标,构建由低碳农产品为主导、以碳汇产品为支柱架构的低碳农业生产体系与产品结构,具有二氧化碳低排放与高固化的显著特征,低碳农业经济理论旨在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改善农业小气候环境、最终达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低碳农业具有发展全球性、外部性和长期性的“三性”特征,具有综合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大农业综合协调发展的“三化”特征,具有可衡量、可报告、可检测的“三可”特征。

2.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战略。

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战略包括三点:第一:以碳排放最小化为目标的产业链互动模式。它首先要实现生产源头的低碳化,其次是实现生产过程的低碳高效,接着要实现农产品加工、深加工和运输阶段的低碳升级,最后还要做到合理处置农业废弃物,实现垃圾资源化。第二:以碳捕获为方向的碳汇农业模式。它首先要恢复并且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其次要做好碳森林建设规划,实现森林碳汇效应的最大化,最后发展森林旅游,并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和谐统一。第三:以碳中和为要求的立体农业模式。它分为两步,一是实现动植物种养结合,实现农业生态圈重建,二是加强间种、套种,实现农业生产的空间立体化。

三、加快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长效机制为重点,强化现代农业政策支撑。

政府应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财政投入,增加农业资金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要不断完善农业投入法律法规,对农业投入强化约束,改变以往的农业投资方式,整合投资;要完善农业发展的补贴政策,使农机具购置补贴、良种补贴、粮食直补等得到保障;要不断提高政策实施机制,提高落实水平,真正实现强农惠农。

2.以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建设为重点,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要不断加强农业关键技术的攻关,致力于培养优质、无公害、高产的农作物产品,提高对耕地的利用,有效进行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等;要建立一套富有活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科研机构要逐步实现自主经营,服务类的农业科研机构要逐渐实现企业化管理;要不断拓宽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渠道,丰富推广形式。

3.以农业基础设施装备建设为重点,强化农业物质支撑。

政府应当大力抓好农田水利建设,进行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并节水改造,优化灌溉技术,节约用水;要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大力落实耕地保护制度,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规模,加快建设高产保收的高标准农田;要加强农业技术装备,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信息化,加快农机装备技术的研发,拓宽农机的作业服务领域,要加快进行农业信息化建设,对农村进行信息示范,构建农村经济信息系统。

4.以培养新型农民为重点,强化农业人才支撑。

政府要不断加强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培训,使其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农业经营管理能力;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一步充实培训内容,完善培训机制;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提高其为人民服务的能力。3.5以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为重点,强化农业服务支撑政府应当大力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专业化的服务;要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保证市场竞争的健康性与有序性。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哲学分析

“循环经济”是最近几年国内学术和政策研究领域频繁出现的一个学术词语。国内学者对循环经济的理论进行了大量探讨,国家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但是,国内生态经济学界、环境经济学界以及主流经济学界对循环经济实质的认识至今仍存在较大差异[1]。为深入揭示循环经济理论内涵,部分学者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如,董艾辉在分析循环经济与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观一致性的基础上,指出循环经济是对近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扬弃,也符合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2]。张连国等认为,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有二,即知识论基础与存在论基础[3]。崔胜辉等则从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在内涵和目标上一致性的角度,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和经济伦理观[4]。

应该说,从哲学角度探讨循环经济,既是对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丰富,也为哲学研究领域引入了新的研究课题。但从已有研究来看,循环经济的哲学研究在哲学分析与梳理上还不够全面和系统。本文试图从哲学的角度,比较系统地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展望循环经济的未来发展。

1.循环经济的哲学涵义

1.1循环经济的产生、发展和目标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循环经济思想起源于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和质量的忧虑,也是对上世纪五六十年达国家工业化带来的环境后果的直接反思,主要针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这种对环境的忧虑逐渐变成一种全球性的反思,环境问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我国从参加1972年斯德哥尔摩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开始加入这个行列。循环经济不仅反思工业化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耗竭,也积极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循环经济的目标就是提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说新的技术经济范式[5]。这种发展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体系的融合,减少单位产出资源的消耗,节约使用资源;通过生产技术与环境保护技术和清洁生产相结合,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甚至“零”排放;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等。在经济层面上,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旨在实现经济增长、资源供给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社会公平。它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社会大众共有的、稀缺的自然资本,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循环过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它既要求改变生产的社会成本与私人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成本内部化;也要求改变环保企业治理生态环境的内部成本与外部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效益内部化。

哲学是实践的哲学,实践性是哲学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循环经济的实践性符合的实践观点。无论是其思想来源和目标指向都是实践,循环经济的理论发展更是离不开实践,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检验和总结。因此,循环经济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或者实践是循环经济的基础或唯一尺度。

1.2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符合马列主义的认识论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并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人的认识的发展总是从感性到理性;认识总要有一个过程,充满着复杂性和曲折性。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正完整体现了上述观点。首先,循环经济在特定时代产生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工业化以前和工业化的低级阶段,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消耗较少,还不足以使人类对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产生像今天这样的深刻后果。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环境和资源的产生足够大的冲击和影响时才可能产生循环经济思想。其次,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人类不可能一下子就认识到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涵或全部规律,而且,认识的深化不可能脱离经济和历史发展阶段。最后,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能动的认识。这不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也不是对实践的简单反映和被动认识,而是为了应用于实践,改造经济发展的模式。通过循环经济的这些特点,可以较好地理解当前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所遇到的种种思想障碍。比如,有人抱怨目前我国生产方式仍较粗放、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较大等。这是事实,但也要注意到,我们不可能脱离我国的历史前提来谈论这些问题。者从来就不是先知先觉的智者,而是实事求是的实践者。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但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关键要遵循规律,对自身发展方式进行反思和扬弃,最终解决问题。毕竟,在一穷二白的薄弱基础上搞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道路和方法可以照搬。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经济起步、经济总量和人民温饱问题,难以为了保护环境从一开始就放弃经济和工业发展。

1.3循环经济的模式特征符合哲学的普遍联系规律

哲学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正是将社会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地探讨经济问题,或单纯采用经济手段分析解决问题。它要求综合考虑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公平与进步。循环经济深刻分析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对人与自然和谐模式进行大量有益的探讨。同时,将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作为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加以考虑,既注重分析经济生产领域各个部门、行业及其相互联系,又注重生产流程的各个阶段及其相互联系,还注重生产与生活两大部类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中的具体情况与相互联系,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工业与农业、国内经济与对外经济等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方面的关系。循环经济在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时,也认识到单纯经济知识和经济手段的局限性,强调学科间的联合,强调经济社科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领域的统筹并重。

1.4循环经济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

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为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范式,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代际公平以及国际视野,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思想体现了哲学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统一,既包含科学的逻辑推论,也汲取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正反经验;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态度,也体现了向历史、向子孙的负责态度。循环经济是在环境已遭受重大破坏、资源过度消耗的情况下产生的。根据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历史教训、现代科学和经济学的推断,如果这种趋势不加以阻止和逆转,造成的后果将不堪想象。但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趋势并非不可逆转,通过循环经济的途径,人类完全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分析和对比揭示了人类对自身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2.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

循环经济的定义是目前国内学者争论的焦点,根本分歧主要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问题。笔者认为,只有解决本质属性问题,学科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加扎实,学科才能逐步走向成熟。本质属性问题解决了,相应的内在要求就容易了。前面分析的循环经济哲学内涵已为探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作了铺垫。

2.1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

笔者赞同齐建国教授关于循环经济的描述,即循环经济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是中国新兴工业化的最高形式,是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6]。齐教授认为,从技术经济学角度看,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微观上,按照著名经济学家乔瓦尼·多西的定义,所谓技术范式可定义为解决所选择的技术经济问题的一种“模式”。宏观上,技术范式可定义为社会生产主导技术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程序模式。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形态对应不同的技术范式。在技术层次上,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开放(或称为单程)型物质流动模式相对应,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再生化,核心是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本质是生态经济。

笔者认为,在齐教授定义的基础上,还可从哲学高度对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作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根据的基本原理,人类社会总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变,每个社会历史阶段都有与其相应的社会形态。因此,循环经济应是人类社会在特定历史阶段选择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技术范式。循环经济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产生和发展,承载着特定的历史使命。可以预见,循环经济将对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进程起重大的历史作用;同样可以预见,循环经济绝不是万能的,不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范式的最高形态或终极形式。

2.2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

2.2.1特定的时空观念。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政策研究,需要明确特定的时空观念。我国是一个具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21世纪开展循环经济,离不开立足自身现实发展循环经济。要花大力气研究我国的实际,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问题,只有实事求是才能胜利。同时,要对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和曲折性有着足够的心里准备。

2.2.2统筹观点。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统筹的观点和系统的观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面临很多问题,但由于资源有限,只能统筹加以考虑。要把握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确定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领域,循序渐进,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2.2.3理论联系实践。发展循环经济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以此指导实践,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如此反复,推动经济与社会向良性方向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实践的学科,循环经济理论和政策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中、文件中、口头上,不能在实践中得以贯彻落实,循环经济的目标就会是水中月、镜中花。因此,必须贯彻实事求是的观点,尊重客观规律,努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同时反对把循环经济夸大化、万能化的倾向。

2.2.4公众参与。循环经济涉及全社会的各领域,离开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将难以成功。目前,我国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尚有待提高,特别需要在社会上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启蒙,通过政府政策宣传,引导社会生产和消费观念。公众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觉醒将是循环经济得以贯彻落实并取得成功的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3.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3.1系统的工作思想

发展循环经济特别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要立足现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五个统筹,制定系统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综合协调区域、行业和部门利益,以长远发展和大局为重,抓住主要问题,确定重点领域、优先领域和战略步骤。

3.2制度和技术并重

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统一,既注重制度层面的政策设计,也注重技术层面的政策设计。加强对现有经济模式、生产技术与过程、管理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加强对项目立项进行充分论证以及项目中、后期的评估;加强对节能减排领域重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同时,开展大量调查,掌握循环经济的动态发展,及时研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3.3建立长效机制

根据循环经济的不同参与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大学、公众等,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同时,探讨建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有效联系机制,完善政府考核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

3.4自主创新与学习借鉴

既要立足自身国情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理论和政策,又要学习借鉴一切有益的国外经济、管理和政策实践的成果;既要发扬自主创新的精神,建立基本技术支撑体系,又要进行必要的技术引进和模仿消化。4.未来展望

发展循环经济是历史的必然。这个必然既凝聚着人类对自身处境的深深忧虑,也包含了对更高级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美好愿望。认为,尽管过程往往充满曲折,世界一直是向前发展的。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有着自身发展规律,虽然当前还有很多争论,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将促使循环经济研究更快走向成熟。循环经济在中国已经启航,并将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进程长期相伴。尽管道路充满艰辛,但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李兆前,齐建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2]董艾辉.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第20卷第1期.

[3]张连国.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东岳论丛》,2005年3月第26卷第2期.

[4]崔胜辉,洪华生,黄云凤.关于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0月号(下半月).

篇6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农业 可持续发展

当前,农业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如何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经济的良性循环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如下探讨。

一、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自从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倡导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一些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当前,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趋势。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之后不断深入。

农业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农业系统,把农业清洁生产、资源及其废弃物综合利用等融为一体,使农业生产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中。农业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多种产业的组合性、资源利用的立体复合性、废弃物循环的生态性、技术体系的复杂性及经济运行的社会性。农业循环经济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循环中要求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能得到合理和持久地利用,在环境方面要求低污染甚至无污染,达到环境与人类农业生产的和谐,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农业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农业发展模式,其根本目的就是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提高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率。该模式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能够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农业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进入现代农业后,一些生产活动导致了农业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农业资源枯竭、经济效益下降等现象。这些问题如若不及时解决,将会严重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运用循环经济原理与方法将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原因在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在资源方面,可通过立体种植、资源的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及短缺资源的代用等措施节能降耗和节流开源,实现农用资源的合理利用,延缓资源的枯竭;在生态环境方面,可通过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农业污染的产生、迁移、转化与排放,降低整个农业生产活动给人类和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农业推行循环经济是推行工业循环经济、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性的基础环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可行途径,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

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具有紧密相连、水融、密不可分的特点,因此农业生产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能够很容易地实现物质循环,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可以说,农业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另外,农业产业系统是由种植业系统、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系统、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系统、农产品消费系统所构成,这些系统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具有整体性特征,而这正是循环经济所要建立和强化的。也正是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决定着必须推行农业产业协调发展,发展循环经济。

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当前,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主要表现为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植物激素等化学药剂,重用轻养、水土流失、乱占耕地、工业三废污染严重等,这些因素不仅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造成土壤板结、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导致农产品中重金属、化学农药残留量、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大大超标,严重危及人民的生产、生活甚至生命安全。另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还面临着科技落后、认识不足、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等制约因素。

四、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1.强化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首先,要治理点源和面源污染。点源主要是指乡镇和村办企业的污染源;面源污染主要是指农药、化肥、塑料覆膜等造成的污染。当前,要关闭农村小造纸、小化工、小冶炼等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企业,消除污染源。同时,利用生物和人工技术防治病虫草害,大幅度提高水肥利用率,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有效减少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其次,要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要切实保护好耕地,注意用养结合,抓好秸杆还田和绿肥种植,利用腐殖质保持土壤肥力,合理轮作,降低土壤养分消耗,促进养分平衡和积累。再者,要加强绿化。当前,应合理利用各种土地资源,大规模植树、造林、种草,发展农田林网,减少裸地面积。同时要加强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草场改良,防范旱、涝、风、沙等自然灾害。

2.建立健全适应发展循环经济的农业管理体系

(1)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规程和相关体系。德国于1996年10月颁布了《循环经济法》,该法立法宗旨是促使更多的物质资料保持在生产循环圈内,值得我国借鉴。当前,我国应首先按照循环经济农产品标准,制定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建立健全相关标准体系、执法体系和监督体系等,条件成熟时再颁布一部关于规范农业循环经济方面的法规,做到有法可依。(2)健全相关保障和激励及补偿政策。由于循环农业无法增加外源营养要素投入,一般会减产,因此,必须从政策上倾斜、资金上支持、技术上指导,以提高农民发展循环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对循环农业生产区制定优惠信贷、减免税费、直接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农民从事循环生产,从而实现农业、生态和经济的有机结合。(3)完善检验检测体系。把农产品检验服务,包括一般检验服务和为健康、安全、分级或以标准化为目的而进行的特定农产品检验服务,以及检验检测研究等,作为一般性政府支出,纳入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另外,在循环农业产区、农产品经销市场和出口环节,制定农产品免费检疫检验制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3.健全农业循环经济科技支撑体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于农业循环经济追求的目标是高效益、无污染、再循环利用,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更多地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建议采取如下措施:(1)注重农业科技开发。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及应用,优先发展先进、适用的关键技术,如:绿色耕种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农林牧品种遗传改良技术、“绿色”化肥技术及其他现代高科技环保生物技术等。另外,要借鉴吸收国外电子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同步辐射技术等先进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2)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在能源方面,日本特别注重风能、太阳能、地热资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我国也应大力发展农业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等,既能实现节能,又有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3)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①要推广农田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大力推广使用生物农药;②要推广农业生产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采取秸杆堆肥还田,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农用地膜回收利用等措施,减少农业生产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③要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的技能培训。

4.广泛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仅需要政府支持和帮助,更需要广大农民的自觉参与。因此,政府应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农业循环经济的力度,把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引导农民自觉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农业生产方式,把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废弃物再利用等与发展循环经济密切相关的活动逐步变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让广大农民真正树立起现代农业的系统观、经济观、价值观、生产观、消费观,真正意识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5.加大农业循环经济配套设施建设

在投资方面,政府应增加投入,促进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配套公共设施建设。由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额大、外部经济效益显著,所以各国政府历来都重视对农业基本建设的直接投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例如,以色列政府承担了改造和开发沙漠、兴修水利设施的投资;韩国政府则直接投资修建农村道路,以及供水、供电、通讯系统和农村社区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距。借鉴国外经验,我国政府首先应继续抓好大型水利工程、农田水利设施等建设,建设一批旱田节水灌溉、水田标准化等基础设施项目,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其次,要加大农村通讯、信息、市场和气象服务等投入力度,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篇7

一、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研究

(一)低碳经济的经济学理论根基

GDP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在各国之后的经济学研究中,纷纷将GDP作为了经济横向比较的参考与依据,让人们误认为经济学学科研究的内容仅仅是国家GDP增长方式。在经济学发展历史中,曾经出现过世界主义经济学的观点,这种观点主要的思想是指在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本国的经济发展是研究内容之一,世界经济的发展也是其研究内容之一。在这种观点之中包含了通过低碳经济的发展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量的思想。

弗朗斯瓦魁奈在其《重农主义,或最有利于人类的支配力量》中首次提出了世界主义经济学概念。亚当斯密与弗朗斯瓦魁奈有着共同的观点,指出经济学的研究应该立足在世界范围之内。萨伊著有《实用政治经济学》一书,该书中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进行了说明,指出整个人类社会的利益是其研究的主要内容队经济浪漫主义的奠基人西斯蒙第指出政治经济学科的最终的目的就是使得人类的幸福得到增进。他指出政府成立的目的并不是对财富进行积累,财富积累仅仅是表面的形式而已,通过财富积累实现公民物质生活方面的满足才是其真正的目的。而是要通过财富的积累为全体公民提供物质生活方面的快乐。在经济发展中的这种全球化经济的思维是低碳经济思维的起源。

(二)低碳经济与其相关学科之间的比较与继承

1.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的概念首次出现在皮尔斯所著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绿色经济主要指的是对环境进行维护、资源进行保护的,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平衡式经济。循环经济属于利用生态学规律指导经济活动的新形态经济。生态经济指的是生态学与经济学结合而成的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生态与经济所组成的系统中的结构、功能以及运动规定等。

从本质上讲,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都是要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能够降低经济投入、能源消耗以及污染排放,提高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这几个经济思想都是在30世纪后半期产生的。生态经济指的是经济活动的进行要以生态规律为指导。循环经济指的是利用循环的理念指导经济活动。绿色经济指的是在总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减去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消耗价值,实际上就是绿色GDP低碳经济指的是经济的发展不能够以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上升为代价,属于生态经济范畴。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比较之后发现,低碳经济更能够体现出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目标,抓住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低碳经济思想是在资源、环境、生态等面临着巨大的问题与危机的情况下人类通过反省与总结提出的思想,重新认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之间虽然有着不同的内涵等,但是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中的相关理论可供低碳经济理论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进行借鉴与参考。

2.低碳经济与气候经济学

弗里德黑姆施瓦茨在《气候经济学》中指出了经济与天气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全球气候变迁政策奠基人尼古拉斯斯特恩在《斯特恩报告》中对天气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详细的阐述,指出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将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这种影响的严重程度将与世界大战、经济大萧条时的影响不相上下。

气候经济学中是对经济从气候的角度进行研究,其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气候对经济的影响作用。低碳经济又主要是研究二氧化碳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从内涵方面来讲,气候经济学与低碳经济具有相同的内涵,是对于同一种问题的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气候经济学是低碳经济理论进行发展的基础,低碳经济理论的研究需要对气候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进行关注与借鉴。

3.低碳经济与资源环境经济学

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及最优化。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第一,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损失的估算,包括物质方面的直接损失,人类身体与精神方面的损害等;第二,对环境治理过程中投入带来的产出进行评估,包括污染治理的直接效益损失,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损失等;第三,污染者付费制定及付费力度的制定;排污指标转让金额的制定。资源环境经济学中认为资源是具有一定的价值的,而环境的损害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对这些价值与成本进行核算与解决。如果出现较高的碳排放,必然会都会环境造成一定是损害,只有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才能够对上述问题进行避免。因此,低碳经济是存在着与资源环境经济学相互交叉的内容的。当前,资源环境经济学科的发展已经相对完善,低碳经济在理论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充分的参考与借鉴。

(三)构建低碳经济理论的设想

在经济学的众多分支之中就包含低碳经济。因此,当前出现的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不能够协调的问题能够通过经济学中的内容进行解决,实现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低碳经济从本质上讲属于生态经济学。低碳经济中涉及的学科较多,需要从跨学科的视野上进行综合的把握。其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第一,对传统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的方法进行继承;第二,对其他相关学科的一些分析方法进行借鉴;第三,对制度学分析方法进行利用。

二、低碳经济的经济学价值

(一)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提供理论基础

人们的经济活动强度在工业革命之前非常小,因此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温室气体要比生态系统调节能力低,生态系统能够对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温室气体进行调节,对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负效应进行调节,实现经济的和谐发展。经过工业革命之后,出现的机器大工业生产模式导致了生态系统调节能力币、能够负荷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因此就出现了由于温室气体而造成的环境受到污染问题,环境问题导致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更加严重的甚至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威胁。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财富的提高,现代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为提高本国GDP,这些理论都已经不再适合对经济活动进行指导了。当前出现的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等经济理论,都各自具有自身独特的内涵和主要研究的内容,因此在这些经济理论中并没有将低碳纳人到研究的内容之中。在全球当前的环境问题中,温室效应问题已经成为了主要的问题之一,出现这种环境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需要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作为指导。低碳经济理论能够为经济发展模式的更新与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实现了对国际经济学体系的完善

国际经济合作理论的解释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方面进行解释,代表的比较优势(亚当斯密)、相对比较优势(李嘉图)、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伯蒂尔奥林);另一方面是从新国际贸易理论方面进行解释性在这些关于国际经济合作理论的观点中,都是将本国作为了研究的重点,发展国际合作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使本国的经济总量得到增加,从而实现本国经济竞争力的上升与增强,而其中的贸易仅仅是一种手段而已。从经济效益角度进行分析,国际经济合作对合作方都有利,然而从生态效益角度进行分析,会导致更多的合作负效应的产生,带来更加严重的环境问题。在当前的国际合作过程中,主要是发达国家同着欠发达国家或者地区进行转移,而其中转移的主要内容包括制造等环节,在这些欠发达国家或者地区中,由于发展不充分导致了技术较为落后,能源结构并不合理等,使得在承接制造等环节的过程中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由于二氧化碳具有流动的特性,最终将成为整个国际的环境问题。低碳经济中关于国际合作发展的相关思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国际经济合作的困境。而且低碳经济理论中对国际经济学原有的经济研究视角进行了拓宽,两者之间的融合使国际经济学将研究的视角定位在了整个国际社会整体方面,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学。

(三)对消费方式的转变起到了引导作用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中拉动经济发展是三驾马车,即消费、投资、出口,归结起来是物质消费拉动了经济的发展。在当前的能源结构并不合理,如果要促进物质消费进行发展,那么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二氧化碳的产生,要想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不断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控制,又必然会影响到物质消费的发展。物质消费的刺激与低碳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着目标冲突问题。物质消费的主体是发到国家与发达地区的居民,这些消费主体的消费需求中,生理需求已经不是最主要的方面了,而已享受型、炫耀性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的过程中,并且占据了主要的位置。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改变的不仅仅是生产方式,还包括生活方式、消费方式。

(四)实现了相关经济学研究内容的丰富

低碳经济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辅的工具出现了很多。虽然当前并没有对这些概念实现完善,但是这些概念已经成为了金融学、国际贸易等方面的新内容。由于气候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具有复杂性,因此就要求经济学家必须对风险、不确定性等最为基本的经济学概念进行重新的审视,对这些传统意义上的概念进行重新界定。

篇8

关键词循环经济5R理论节约社会

1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特征

循环经济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粗放链式经济,转变为依附于自然生态良性循环发展的集约闭环经济。形成“自然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过程,实现低投入、高效率和低排放的经济发展。这一观点是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旨在解决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实现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的和谐发展。

循环经济是经济增长方式的一种创新,是自然资源高效利用的最高境界,其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一是新的系统观。循环是指在一定系统内的运动过程,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二是新的经济观。循环经济观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不仅要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三是新的价值观。循环经济观在考虑自然时,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四是新的生产观。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五是新的消费观。循环经济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2“5R”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的新规范

传统的循环经济观要求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原则。资源利用的减量化是在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少地输入自然资源;产品的再使用原则,是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并在多种场合使用;废弃物的再循环原则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实现资源再循环。

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中,这三个原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日本、德国等国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然而循环经济的理论也是与时俱进的,它在各国的推广和实践的检验中不断的发展、扩充和完善。循环经济理念的最新规范体现在原则的变化上,已经从3R原则变成了5R原则。

2005年3月26~30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思想者论坛”大会上,我国著名学者吴季松教授参与了国际循环经济理念从3R向5R转变的讨论,会上提出了5R循环经济的新经济思想,并得到一致认同,循环经济的发展从此有了新的指导原则。5R理念主要包括:

再思考(Rethink):改变旧经济理论。新经济理论的重点是不仅研究资本循环、劳力循环,也要研究资源循环,生产的目的除了创造社会新财富以外,还要保护被破坏的最重要的社会财富,维系生态系统。充分挖掘资源节约的潜力。目前,由于管理水平低、监督不力,我国在资源开采、储运、生产、消费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大量的浪费现象,节约的潜力十分巨大。加强管理监督,是近期节约资源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制订明确的节约目标和切实有效的节约措施;建立资源节约技术服务体系,加强资源节约的统计工作和信息制度,为企业和各个方面节约资源提供良好的服务。

减量化(Reduce):除了原有的改变旧生产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工程和企业土地、能源、水和材料投入的概念外,还延伸到减少第二产业的城市化集中,在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准中合理地减少物质需求。

再使用(Reuse):除了原有的尽量延长产品寿命、做到一物多用、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废物排放的概念外;还延伸到企业和工程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领域。如尽可能利用地表水、太阳能和风能等。

再循环(Recycle):除了原有的企业生产废物利用,形成资源循环外;还延伸到经济体系由生产粗放的开链变为集约的闭环,形成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与产业体系。如土地复垦、中水回用和余热利用等。

再修复(Repair):自然生态系统是社会财富的基础,是第二财富。不断地修复被人类活动破坏的生态系统与自然和谐也是创造财富。科技园区是21世纪的新工厂,不仅要减少排污,逐步接近零排放,而且要承担修复周边生态系统的任务,创造第二财富。如建设生态科技园区和循环经济城市等。

5R理论在原有3R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是对循环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原有的3R理论主要着眼于人们在实施循环经济过程中操作规范的约束,5R理论则从理论的角度审视循环经济的深远意义。循环经济是一种经济理念,它不等同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完全改变了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经济思想。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的理念是最大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而循环经济学的理念则是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益,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不仅将生产资料视为一种资源,而且认为整个生产系统是一个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3国外循环经济模式的启示

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杜帮公司侧重于将3R原则用于企业生产,在企业内部实现效率最高和污染最小。通过组织厂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延长生产链条,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尽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等。通过放弃使用某些环境有害型的化学物质、减少一些化学物质的使用量以及发明回收本公司产品的新工艺,到1994年已经使该公司生产造成的废弃塑料物减少了25%,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减少了70%。

工业园区模式: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建立工业生态园区。典型代表是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这个工业园区的主体企业是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板生产厂,以这4个企业为核心,通过贸易方式利用对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自己生产中的原料,不仅减少了废物产生量和处理的费用,还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形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德国DSD——回收再利用体系:德国则从环境保护入手,主要通过建立废弃物资源化的双元系统来发展“循环经济”。德国的包装物双元回收体系(DSD)是专门组织回收处理包装废弃物的非盈利社会中介组织,1995年由95家产品生产厂家、包装物生产厂家、商业企业以及垃圾回收部门联合组成,目前有1.6万家企业加入。它将这些企业组织成为网络,在需要回收的包装物上打上绿点标记,然后由DSD委托回收企业进行处理。任何商品的包装,只要印有它,就表明其生产企业参与了“商品包装再循环计划”,并为处理自己产品的废弃包装交了费。“绿点”计划的基本原则是:谁生产垃圾谁就要为此付出代价。企业交纳的“绿点”费,由DSD用来收集包装垃圾,然后进行清理、分拣和循环再生利用。

这些模式是各国在推广循环经济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有益借鉴。但是各国的国情不同,我们所处的世界经济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换,所以不能盲目照搬别国模式。我们可以从企业、区域和社会范围层次出发,形成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的循环经济。小循环是指企业内部的循环,在企业内,要根据生态效率理论,推行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中循环是指生态工业园区循环,把不同的企业联系起来形成资源共享和互换副产品的生态产业链,使得这家企业的废气、废热、废水、废物等成为另一家企业的原料和能源;大循环则是指社会层面的循环,引导公众的微观生活行为,通过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4我国走循环经济之路的举措

4.1提高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

社会公众的认识与接受程度将从根本上决定循环经济发展的成败。要形成全民参与、人人节约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节约资源培训工作,广泛开展节约资源科普教育,使广大群众掌握节约资源的基本知识和方式方法。要加强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的宣传交流,加大发展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引导各级政府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引入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等工作中,引导企业把工业生态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中。

4.2加快法律建设,促进和规范循环经济的发展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经济政策体系有待完善。循环经济做得较好的国家都有循环经济的相关立法。对中国来讲,有必要完善自己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同时要抓紧制定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型企业之路的专项法规及相关的技术标准等。强化监督检查,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将走生态型企业之路纳入法制化轨道。

4.3加大科学研发和技术研究的投入,支持循环经济的落实

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指标体系、生态工业的技术、相关的标准和指南等研究不够,要加大全国高校和研究所的科研投入,组织课题攻坚,按照循环经济的指导原则,加快相关科研成果的研究进度,并迅速地将其转化为可操作和应用的体系或产品等;开发研究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的技术支撑体系。要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开发关键链接技术,对现在不能回收利用的大宗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提高生态技术的经济合理性。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尽可能把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

4.4加大政府的规划和协调职能,统筹循环经济的推广

要通过政府的规划和调节,对循环经济应用薄弱的部门给予支持,推动各地区的学术和经验交流,既要统筹规划,又要协调好各地方部门的利益。政府相关部门、相关的行业协会,要把走生态型企业之路纳入自己的工作规划,建立相应的协调工作机制,认真研究走生态型企业之路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走生态型企业之路提供优良服务。同时,大力宣传走生态型企业之路的重要意义、紧迫性和必要性,抓好典型示范推广工作,让企业比有标杆、学有榜样,促使更多企业加快走生态型企业之路的步伐,为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奠定坚实的微观基础。

4.5加快试点的建立和经验总结,寻找适合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通过试点,抓出成效,提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工业园区、典型城市节约型社会发展模式、重大技术领域和重大项目领域,提出按节约型社会模式规划、建设和改造工业园区以及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树立节约型社会的先进典型,为加快推动节约型社会发展提供示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吴季松.循环经济的最新规范与应用[J].环境经济杂志,2005(8)

2刘贵富.循环经济的循环模式及结构模型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5(8)

篇9

 

论文内容摘要:西方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理念经历了末端治理、生态治理、深生态治理三个阶段,在探索循环经济的实践中,我国也要注意循环经济“循环量”的理性限度、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政策功能的终极性、循环经济实践过程中对“面污染”源与“点污染”源的倒置、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是简单环境保护手段等问题。 

 

循环经济思想源于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1970年,a•克尼斯等人基于生态系统的危机,即物质代谢结构的崩溃而撰文提出了“物质循环分析论”(也称生态经济理论)。20世纪70、80年代以来,日本、美国和西欧各国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循环经济的实践与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循环经济在本世纪初传入我国,并成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式。 

 

西方国家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 

 

末端治理阶段。20世纪70、80年代,德国、日本、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早期都经历过末端治理过程。末端治理是“先污染,后治理”,强调在生产过程中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结果治理的技术难度很大,不但治理成本高,而且生态恶化难以遏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生态治理阶段。末端治理虽关注环境问题,但只是就环境论环境,过分的依赖技术,一旦遇到技术不能解决的生态问题,就无计可施,甚至出现反对经济增长的消极做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提出了生态治理的循环经济理念,并通过立法加以实施。生态治理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强调在生态阈值的范围内,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从原来的仅对人力生产力的重视转向在根本上提高资源生产力,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切实有力地保护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能力。这种理念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采用全过程的“清洁生产”,以达到减少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量,以不同方式多次反复使用某种物品和废弃物的资源化目的,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 

深生态治理阶段。深生态治理是在生态治理的基础上,不仅强调“生产—资源—环境”的关系,实行生产全过程治理,而且主张将制度、体制、管理、消费、文化等因素通盘考虑,注重观念创新,注重生产、消费方式的变革,将生态治理的领域从生产、环境领域扩张到管理、文化等生活领域。深生态治理理念主要体现在绿色运营管理、绿色消费、绿色文化等理念上。21世纪以来,西方国家还形成了绿色运营管理的深生态治理理念,它将循环经济的思想贯穿于企业的运营管理中,要求从产品设计、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全方位展开,包括绿色设计、绿色物流、生命周期评估等,它涵盖工业、农业、交通、商业和消费各类社会活动,需要各种新技术和相应的管理方法的支持。 

 

循环经济模式的核心内容 

 

循环经济模式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种经济增长的方式。与传统经济模式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忽略了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经济增长以大量消耗自然界的资源和能源以及大规模破坏人类生存环境为代价,造成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传统经济模式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它以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作为实现经济的增长手段,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与此不同的是,循环经济模式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以经济学原理为主导,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从最广泛的范围研究生态和经济的结合,整体研究生态系统和生产力系统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揭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高效合理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即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循环经济以3r为原则,即减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和资源化(recycling)为运行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次)生资源最小量污染排放(必要审慎的污染排放)”的反馈式流程。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对于各国和整个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循环经济实践应注意的问题

(一)“循环量”的理性限度 

国内部分学者认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于解决环境问题和落实可持续发展观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存在对循环经济概念泛化和任意夸大其作用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也会拖延解决环境问题的最佳时机。如认为循环经济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产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首先,不管从经济生产的有形排泄物还是无形排泄物而言,工业生产不仅生产我们需要的产品,也生产我们不需要的“产品”。其次,根据热力学第二法则即熵增大法则的存在,一旦熵增大之后,如果熵不再增大,则绝对不能还原。再次,由于回收再利用的技术局限、使得现有的技术对现存工业“排泄物”尤其是气体等无形的“排泄物”大部分不能回收,再加上国民回收意识的匮乏导致回收行为的“呆滞”,回收行为本身的不经济性导致回收行为可能被经济主体“理性的”短视经济行为替代等。使得循环经济在实践中绝非理论上而言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 

(二)发展模式的政策功能终极性 

国内部分学者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一劳永逸的处理好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协调问题。但笔者以为即便循环经济模式可以按理论的要求予以物质循环,但是,世界各国不管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资源需求量都在不断增加,资源的消耗必然要求再开采新的同类资源,那么在此情形下要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循环经济视野下的资源需求量等于物质循环量加新开采量。因此,循环经济的循环量绝对不可能完全等于原始投入量,由于不可生资源的存量在一定时间内是恒量,需求量的增加必然导致其存量的绝对减少。在此假设下,循环经济也许只能相对延长攫取时间,并不能在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同时这与循环经济理论建立的生态学理论基石也是相悖,在满足环境容量下构建经济体系和规模应是循环经济实践的第一要义。 

(三)实践过程中对“面污染”源与“点污染”源的倒置 

我国循环经济实践中只重视“点污染”源(企业工业污染等污染源)的循环经济探索,而忽视“面污染”源(生活、农业等污染源)循环经济摸索,这种判断是对世界环境污染“面污染”源与“点污染”源倒置趋势的误解。首先,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伴随着消费能力日益增强,倘若没有符合循环经济价值理念的消费意识加以指引,通过“消费决定生产”这一市场指示,我国构建的循环经济“点污染”源的控制几乎要被釜底抽薪;其次,我国的农业“漫灌”现象严重,不仅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导致甲烷(ch4)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再次,城市生活垃圾几乎可以营造与城市同等规模的垃圾之城,生活废水导致流经城市的污染指数和负营养值不断攀升。而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次)生资源最小量污染排放(必要审慎的污染排放)”的反馈式流程。如果片面注重整个流程中的某一环节,可能会导致整个循环产链的断裂,进而导致循环经济这一制度创新的功能缺失。 

(四)不是简单环境保护手段 

循环经济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一样,都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种经济增长的方式。循环经济不能简单地等同环境保护手段,其首先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环境保护需要的资金和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求经济的发展,因此,经济的发展是环境保护的前提和保障。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环境、社会发展上片面追求“经济这一极”,在当代人和后代人环境福利分配上片面追求当代人的经济利益,在国家、企业、个人等市场主体环境责任上片面强调企业、个人等市场主体的污染与受动治理,片面强调单纯的国家末端治理和规范惩治。而循环经济模式将环境治理从末端治理向整个生产链环节延伸,从单一治理主体向全部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和互相协调配合转变。其实质是在环境容量的支配下安排我们的生产消费活动,促进和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蓉.资源循环与共享的立法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6 

篇10

[关键词]农业领域;循环经济;实证分析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130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2-0-02

1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属于基础性产业。但目前农业资源的浪费现象及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桎梏。在此背景之下,破解农业发展问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重中之重。2012年12月12日,《“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正式提出,循环经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农业领域循环经济的实施对促进我国农业生产高质、高量、维持均衡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作为我国13大粮食主产省之一,其农业生产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价值。虽然该省大规模机械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但其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循环经济发展不足。本文通过对该省兰西县农业生产中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探究其影响因素,在总结其他省份的循环经济经验下提出保障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顺利实施的对策建议,从而实现循环经济的充分发展。

循环经济起源于1966年,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首次明确其概念。后Thomas Telford (1985)在污水流出物再用国际专题讨论会中提出,“充分利用农业、渔业的废弃物可以为人健康、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物质能源”,被认为是农业领域循环经济理论的首次提出。

循环经济的核心概念对我国而言实属“舶来品”,1998年由德国《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法》翻译而来。自其基本思想引入中国以来,我国的循环经济理论就获得了日益深入的发展,研究范围也逐步拓宽。随后,不同地域的农业生产实践根据自身农业条件和特点选取不同的循环经济模式,逐步推动理论的不断完善。

2 农业循环经济概念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的基本思想在农业领域的扩展,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与生态工程学的方法,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减轻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经济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并以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估体系为导向,将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以统筹协调,最终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作为农业生产基本单位的县域农业,其生产与生活中循环经济的实践水平对丰富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概念的影响重大。兰西县作为农业大省黑龙江省的县域单位,可作为研究县级循环经济的代表性对象。

3 兰西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兰西县清洁能源使用现状

清洁能源是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它包括核能与可再生能源。其中可再生能源包括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生物能(沼气)、海潮等。农村的清洁能源是将农村生物质材料、作物秸秆、人畜的粪便以及薪柴等生物质就地开发利用的能源,如沼气、太阳能。兰西县作为黑龙江的典型农村代表,具有本省农村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共性。其清洁能源的利用情况也代表了黑龙江省农村的平均水平。

我国农村能源消费结构较为单一,农村居民仍旧以传统能源使用为主,清洁能源使用量少。黑龙江省农村常使用能源是煤、电、气、油等商品性能源,且其使用量大,而清洁能源使用量小,具体情况见表1、表2。

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该省农村的清洁能源使用率仍旧处于低水平状态。太阳能的使用率较高,但由于受气候影响,沼气发展程度低,覆盖率仅占4%。就清洁能源总体使用水平而言,其覆盖率为72%,但是在数字背后存在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即清洁能源的使用不能满足该省农户的能源要求,巨大的能源缺口仍需传统能源代替。在能源数量短缺的基础上,清洁能源使用的后续服务也存在缺失问题。

由表2数据可以得出,在该省兰西县清洁能源的使用现状中,其设备的后续可以保证,但专业人员的维修及设备使用前的技术指导和更新换代的信息通知不足,影响了清洁能源的使用效率,不利于拓广覆盖农村居民的消费者人群。

3.2 兰西县能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目前兰西县的农村具有黑龙江省农村的典型特征,农业生产与农村居民生活相结合,因此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双重发展轨迹。

3.2.1 农业生产以废气物综合利用的发展模式为核心

通过将农作物秸秆粉碎氨化、青贮、微储及氨化等工业处理措施,加工成便于畜禽消化吸收的精饲料。气化后的秸秆,可用于发酵产生沼气方便生产及生活。秸秆还可通过肥料化技术转化为有机肥料,随后实现直接还田、堆沤还田等。

3.2.2 村庄生活以庭院型发展模式为主

存在初级规模的庭院经济,即农户以自己的住宅为中心,利用周围的非生产占地、自留地、宅基地和坡台地等可利用的土地及空间,从事以种、养、加工为主的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庭院经济经营灵活,以户为单位的庭院种植、养殖,不同于承包地,相对独立和自由,且投入少、规模小,农民可以以市场为导向,在自己的庭院周围,因户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生产市场需要的农副产品,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这在兰西县的使用范围较广,使用程度不一。

4 兰西县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4.1 新型能源利用水平低

黑龙江省农村能源使用在消费结构、利用效率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兰西县能源消费以煤和生物质能为主,并存在秸秆和薪材等生物质能直接燃烧的现象,尤其是秸秆的不恰当处理,使其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环境构成了污染和威胁。二是能源利用效率低。主要是秸秆和薪材的直接燃烧,导致资源利用低效化。三是新能源开发严重滞后。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技术仍处于初期阶段,技术工艺相当落后。如太阳能发电技术等,在兰西县仍处于低水平状态,这导致能源结构性短缺和浪费并存,使得包括清洁能源在内的新能源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4.2 能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没有完全建立

兰西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较为成熟的模式仅限于废气物综合利用的发展模式及废气物综合利用的发展模式,其他的农业发展模式由于自然条件受限或技术问题都难以大面积开展。兰西县作为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地区,包含种植业、养殖业等多项产业,但目前没有形成如立体农业模式的发展模式。同时,在废弃物处理方面仍有不足,如秸秆的处理效率低,农民认可程度不高,关键性技术的突破没有结合其他相应的技术和设备,这成为兰西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

4.3 存在技术、资金及人员的三项缺失

兰西县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技术、资金、人员3方面的缺失。部分关键性技术仍未突破,相应的配套技术和设施发展不充分,由于受技术推广体系的影响,技术推广力度不足。资金方面,县级政府的财政力量不足,缺乏相应的农业技术企业作为社会资源补充,因而存在很大缺口。同时,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和设备维修人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户对技术的不认可。

5 兰西县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5.1 以市场价格为主导,改善原有能源消费结构

在推广新型农业技术、设备,建立农业循环经济不同发展模式的同时,加大对农业生产及生活中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政府除颁布相关的实施政策外,还可引导市场的能源价格,降低清洁能源的使用价格,同时推出使用清洁能源的优惠条件,并辅以技术指导和设备售出后的维修完善,以家庭和生产大户为主要目标,促进农业结构的改善。

5.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新能源利用率

县级应当加强农业循环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两部分。在农村生活中,注重包括河渠整治、道路、照明、农村沼气等在内的惠民工程建设;在农业生产中应重视农业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湿地保护等;同时政府必须对所辖区域进行整体规划,修建新能源使用的必须设备,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

在软件设施的提高方面,应当注重建立信息服务体系和发展人才队伍的双向重点。通过运用政府职能,建立现代化、信息化的系统服务体系,利用农业循环经济网络基础设施加强农业循环经济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同时注重培养农业循环经济人才,建立科研及技术指导阶梯型人才队伍。

5.3 建立县级资金、技术支持体系

县级政府应根据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需求,设立相关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持资金,进行资金运用在技术方面的全方位规划、管理、指导及处理。加强农业循环经济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结合黑龙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及自身的现有资源条件,重点组织开发和示范有普遍推广意义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技术,建立县级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同时,在资金及技术允许的条件下成立重点实验室,研究开发环境污染小或无公害的农业生产技术,废弃物回收处理技术等综合技术体系。同时,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科学技术交流、促进推广系统的形成。通过开展科技成果洽谈会等活动,构建高效的技术推广体系,并不断更新其推广方式,与农户密切结合。

6 结 语

农业是具有弱质性的产业,其生产特点和过程决定了资源在其中的重要性。我国在农业领域资源利用粗放,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成为必要之举。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循环经济发展处于低水平阶段,基本的发展模式建立不完善、新型能源利用率较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面临许多问题。只有在结合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借鉴其他地区的发展经验,才能提升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