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实践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0: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教育实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教育实践

篇1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实践;必要性;实践策略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实践教学研究”研究成果之一及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一般项目“数学实践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研究”成果之一.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指出:师范生教育实践是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培养的必要环节.目前,许多高校设置小学教育专业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课程教育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步阶段,对于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非常重要.

一、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课程

教学最基础的阶段即为小学教育,它是教学的启蒙阶段,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基础,对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的学生起到一个奠基作用.这也对从事小学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小学教师拥有广阔的文科知识,还要有良好的数学理论素养,当然更重要的是要有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小学教育专业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在课程的设置上以主修教育学理论、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的基本理论,还辅以有语言课程、数学史、数学思想方法等选修的文化类学科.数学是基础文化的课程,也是数学教育整个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针对小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一直以来我们沿用的教材都以传统教育模式.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教材的不断改革,旧有传统的教育模式、信息系统和封闭的教育空间不仅不利用与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更是束缚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然而我们要摆脱传统的“以智取向”的教育背景,目前,高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实际效果与发展目标存在差距,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不够.因此,创新与发展数学教育任务艰巨.

二、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实践的必要性

(一)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实践是创新课堂教学的手段

高校开设小学教育专业,是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人才为目的.旧有的传统教育模式,以理论和经验教学为主,缺乏以实践和创设情境课堂为主的数学教育实践活动,这样的堂课摆脱不了刻板、单一.本身小学数学教育面对的是年龄段在6~12岁之间的少年儿童,他们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若以传统的教育手段,不加以创新变革,则将导致国家在小学数学教育上与国外,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因此,数学实践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式,从高校培养具有数学实践能力的教师尤为重要,也是创新课堂的手段之一.

(二)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实践是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方法

小学的数学教育现实情况要求我们的教师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高校小学教育的大学生,对教育理论很娴熟地认知,各项技能考试也能够顺利通过.然而针对实践能力,一直是高校培养小学教育老师的一个薄弱环节.高校教师要抓好关键点,充分利用院校资源,积极提高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利用数学实践,譬如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数学建模等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三、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实践的现状

(一)数学实践教学形同虚设,仍以理论教学为主

由于受到部分院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计划的影响,许多开设的小学教育专业都缺乏教学实践课程,存在部分院校为完成教学学分,随意添加理论课程和辅助课程.在缺乏科学依据和参考的情况下,设置了更多的理论文化课程,忽略了数学实践课程.

(二)数学实践教学存在形式主义,教学质量明显偏低

从一个国家和上级部门的指导和关注下,部分院校不是没有开展数学实践教学活动,恰恰是在表层工作上做得非常到位,而实际付诸的工作收效甚微.这就导致了由于部分实践教学只停留在形式上,而没有真正深入开展.形式主义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实践的大阻力,破除阻力才能在根本上形成.

四、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实践策略

(一)对教学观念加以创新,体现教学的价值

现如今,虽然教学改革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小学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教学变为了一种符号教育形式,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据调查,不少高校的课程设置和实际操作中,都规定了教学的课程和课时要求,但在现实情况下,许多高校根本就没有按照课时安排去保障实践教学的量,甚至根本就没有实施实践教学.从另一方面说,存在高校的老师不负责任,不精细设计课程计划和教学内容,教学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再者有些学生对于实践教学不感兴趣,认识模糊,不支持和关注实践教学,影响了学校实践教学的效果.一些教育工作者还把实践教学当作补充教学的策略,没有意识到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意义,活动不能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导致学生的操作能力、实践水平具有很大的限制.当然,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开展实践教学必须以教学资源的完善和资金的充足为基础,然而一些学校资金较为欠缺,教学设备落后,师资力量有限,甚至还会刻意地删减实践教学的数量,用理论课代替实践课.其二,实践教学的开展要以教师的科学化教学为基础,一些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限,专业水平欠缺,使得他们只关注一些理论和公式的授课,没有关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变化,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制约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其三,小学生数学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太过单一,完全的理论化课程,根本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会导致课堂教育过于死板,完全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发挥出来,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存在差异,不能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制约着他们思维的扩散,更阻碍了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提高,与现代化素质教育的需求不相一致.实践教学被誉为是对学生进行锻炼的教学方式,也是培育学生实践能力,调动他们思维的主要办法.实践性知识是在一定教育场域下,个体的一种教育性感受和体悟.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性知识仅仅存在于实践中,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它的生成主要是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教育经验与体验的总结、概括与升华,它最终指向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促进教师成长.实践教学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培养学生教学实践智慧的关键.通过实践教学,学生感知教学场景,发现问题,企图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使理论在实践中得以检验、修正和完善.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必备的素质.教师专业发展由知识型向智慧型转变,已成为时展的迫切需要.让教学实践智慧回归教育,让教学实践智慧唤醒沉睡的课堂,让教学实践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更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使命.教学实践智慧是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育能力.教学实践是一种复杂的充满不确定性的活动,“教育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却不能预测特殊的教育情境,教师难以直接用教育理论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学实践智慧需要在实践中生成和创造.

(二)培养学生理智的实践创新精神

现如今,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水平较为落后,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充足的培养,阻碍了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对他们创新能力的调动起到了制约作用.据调查,我国很多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在教学中都发现了数学教育的问题,学到的理论知识不能在教学中加以实践,教学工作与小学生的个性特点也不适应,与素质教育理念不符.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两大问题,一方面与师范教育不重视实践教学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和方式有关.在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就必须改变原来的示范课程教学模式,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让师范专业的学生更好地了解教育教学的新变化,改变原来的空洞教学模式.在实习阶段就去开展专业化训练,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安排富有乐趣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在专业实践教学阶段,还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素养,让他们认清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在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四年的培养过程中,从进入校门就开始培养他们的实践意识.小学生必须建立与教师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情感上找到依托.数学教师必须要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将解决一道题目当作乐趣和挑战,树立他们终身学习数学的新思想.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地引入实践内容,丰富教学的手段,运用科学设备给学生参与的机会,从多个方面塑造学生的人格,锻炼他们的能力.

(三)从教育方式上变革,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教育教学的方式是教师采取的主要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起到的作用不同,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同.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学生的兴趣无法被激发,甚至还会引起他们的厌烦情绪,死记硬背数学公式,还会阻碍他们的实践能力,在做题的时候反而无从下手.《纲要》指出: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改变原来的教学办法,丰富教学手段,改革教育的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结合,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实践教学活动方式主要有校内实践教学活动方式和校外实践教学活动方式.校内实践教学活动的方式主要有学科教学、微格训练、模拟训练、教学实践竞赛活动、社团活动等.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的方式主要有教育观察、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担任校外辅导员、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这些实践教学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刚进入校园,还没参与过实践教学,难免存在不切实际的想法,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引出课堂教学内容,采用怎样的方法提问都是需要考量的内容.对此,通过实践课程的设置,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参与的平台,让学生观摩优秀教师的成功范例,通过呈现真实的教育教学情景,使学生进入特定的教学事件和情境之中,了解和体验教学行为或教学事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了解小学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方式.从而认识到教学的真正意义,为今后从事教育事业打基础.

结语

高校的教学理论研究是高校开展教学的理论参考.我们开展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实践教学研究是为了实现教学的革新与改变的目的.通过参考相关文献、综合论证可知,实现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实践的策略是:创新教学观念,实现教学价值;培养学生理智的实践创新精神;从教育方式上变革,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这三大策略不一定是实现数学实践教学的唯一途径,然而却能成为在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实践教学方面的一个重要支撑,为促进国家推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小学教育做出应用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基益.本科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培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篇2

(一)研究对象

选取平顶山学院小学教育专业2011级和2012级44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有效问卷436份,问卷有效率为99.09%。选取平顶山学院和实习学校指导教师26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校内指导教师79人,校外指导教师175人,得到有效问卷254份,问卷有效率为97.69%。

(二)研究工具

采用的问卷为《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状况调查表》,该问卷为自编问卷,分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问卷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维度:教育理论知识指导作用的认识、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教育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教育实践反思、教育课程开设的合理性。

(三)数据处理

本研究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具体统计方法有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理性现状分析

(一)教育理论对实践指导作用的认识情况

14%的学生认为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很大,46.2%的学生认为作用不大和无用。说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关于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作用的认识不足的情况比较严重。这与大部分学生缺乏职业信念有着密切的关系,访谈中发现第一志愿报考的学生不足20%,将近60%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甚了解,也不喜欢教师职业。指导教师中55.1%的人认为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很大,认为作用不大的仅占2.4%,卡方检验发现高校指导教师和小学指导教师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高校教师的认识程度低于小学教师。说明大多数指导教师能充分认识教育理论对实践指导作用,但高校教师的认识不足。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大多是学校中教学经验比较丰富,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注重教育理论对自身教学行为的指导。当前小学经常开展教学比赛、说课比赛,优质课大赛等活动,赛后还要介绍自己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因此,对教育理论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感受更加深刻。

(二)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

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丰富将直接影响到教育实践活动的效果,但调查发现经常阅读教育理论书籍的学生仅占8.6%,指导教师占37.0%。说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主动性,指导教师好于学生。目前地方高校由于良好学风的缺乏,学生自身专业意识不强,教育理论知识的教学严重脱离小学教育实际而变得抽象空洞、枯燥乏味,导致很多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在与指导教师访谈中,大多数教师普遍认为,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标准、课程标准等一系列要求的出台,现代小学生心理的复杂化,都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新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理念,才能胜任教学工作。

(三)教育理论对教学实践的理性指导情况

教育理论对教学实践的理性指导有利于提高教育实践的有效性,但调查发现经常想到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设计的学生占26.6%,在实践教学中遇到问题查找教育理论书籍解决的占27.8%,有52.5%的学生不太清楚和不清楚如何利用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活动。说明大多数学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教育实践理性意识淡漠,能力不足。原因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与具体教育教学情境脱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知识讲授太多对学生利用教育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不够。其二,老师对教学行为的指导更多的是经验性的,很少涉及这些具体的教学行为中所蕴含的教育理论及其对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而恰恰是教育教学行为背后所蕴含的教育理念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最重要的。对指导教师的调查发现经常想到用教育理论指导实践教学工作的占52.8%,但在实践教学中遇到问题查找教育理论书籍解决的仅占24.4%,这说明仍有大部分指导教师对利用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强。由于指导教师教学工作量普遍较大,指导费又偏低,学校对指导教师指导效果的好坏没有任何评价和考核,这些都非常容易导致指导教师不愿在指导实习方面投入过多精力,大多凭经验进行指导。

(四)实践教学反思情况

实践反思是教师实践理性形成的关键,但调查发现实践教学活动中经常反思的学生占33.5%,指导教师占83.9%;有69.8%的学生认为自己利用教育理论指导实践活动的能力欠缺,有52.4%的教师认为自己此方面的能力一般。说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普遍具有教学反思行为,自觉反思意识较差,反思水平较低且缺乏目的性,这与王东明等(2013)的研究结果相一致[3]。指导教师的教育实践反思意识较强,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首先,由于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反思并没提出要求,就形成了上课听、下课忘、考试拼命背,没有养成对学习行为的反思习惯,反思能力自然也差。其次,学生对教学反思的概念认识不足,大多数学生误认为他们撰写实结和评课记录的行为就是教学反思。对指导教师而言,教学反思是促进其提高教学成效和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学校对此问题十分重视,不断组织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为广大教师提供反思和相互学习的平台,因此,教师的教学反思意识和能力较强,并普遍认识到自身利用教育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不足。

(五)教育理论课程开设的合理性情况

教育理论课程开设的合理性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不太合理的学生占30.3%,指导教师占50.2%。说明小学教育理论课程的开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理论课程所占比例偏大,且课程教学与具体教育教学情境脱离,再加上课内外实践教学严重不足,落实不到位,就容易造成为确保教育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削弱教育实践活动,严重制约了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践理性的形成和提高。

三、对策

(一)加强学生职业信念教育,促进其正确理解教师职业及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崇高的职业信念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前提,只有当学生充分认识到教育职业的光荣感和使命感,才能激发出自身专业化学习的动力,从而认真学习和掌握教育理论知识,并主动在实践教学中培养自己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为今后的专业成长打下基础。因此,首先应对新生做好专业教育,使学生具有专业认同感;其次可在学生群体中通过开展专家讲座、优秀教师做报告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使职业认同教育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始终,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促进其正确理解教师职业及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二)促进教育实践体验与理论学习内容的有机融合

教育理论和实践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如果教师忽视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就无法在教育实践中自觉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工作,其教育行为就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相反,脱离了教学实践,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就失去了意义,就会导致知行不协调,降低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学生实习的一个关键任务是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融合,在此过程中建构和丰富实践性知识。第一,要打破教育理论课程与教育实践相互脱离的培养模式,以嵌入式的方式开设理论课程,将理论学习融入到教育实践过程中。第二,采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和真实性,学生利用教育理论解读案例的过程,有利于促使其对教育具体问题的思考,并转化为内在认识,使学生在先行后知,知而再行地不断实践中达到知行合一。第三,将实践反思任务纳入到课程教学中,即要求学生要结合教育理论的讲授内容,自由结合每周到小学进行观察和思考,从而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批判性探究、沟通及反思能力。

(三)做好教育实践活动反思工作,增强实践反思意识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经验+反思=成长”的模式,充分说明了实践活动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性。因此,实习生和指导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撰写教学实践活动日志,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实习生和指导教师的批判反思能力,帮助他们检视自己的教育经历,理清思路、调整心态,而且有助于增强指导的目的性和实效性,为专业的教育思考做好准备。其次,积极开展听、说和评课活动,为其提供反思实践的机会,在活动中指导教师同时给予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点评,将有助于师生共同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能力,增强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四)加强对实践教学活动指导教师的专业培训,提升指导教师的理论水平及素养

学生的实践教学过程需要精心的指导和良好的示范,加强对实践教学活动指导教师的专业培训,提升其教育理论水平及素养尤为重要。首先,制定指导教师标准,做好指导教师的选拔工作,构建高校和小学资深教师协同培养的实践教学指导团队。其次,更新实践教学观念,确立指导教师的主体地位。教育实践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活动,而是职前教师专业化的实践基础,指导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反思自身的从教经历,注重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关注实践过程中的体验和创造性的表现,才能促进自我专业素养的提高。再次,对指导教师进行教育实习指导的专项培训,加强高校与实践基地学校的联系,采取顶岗置换的方法,使高校指导教师深入小学了解小学教育实际,小学教师到高校接受教育理论知识、教育理念的学习,进一步做到“地与空”的衔接和融合,促进其专业化发展。

(五)加强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提升课程的实践价值

篇3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创新对策

前言

 

在中国,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自1998年始,由南京师范大学首创开办本科层次师资培养。至今在全国共有百余所高校设置了小学教育专业。虽然它已走过十来年的建设历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小学教育纳入到高师教育体系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中,人们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师范性”处于下风,实践教学处于次要地位,对实践教学的理解也存在偏颇,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对策,对今后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及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实践教学认识及定位的偏颇 

关于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教育实践就是实践教学。事实上,实践教学不是简单的操作练习、技能训练,也不仅指教育见习、实习。实践教学与教育实践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育实践是实践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实践教学所包含的内容则更加广泛。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的,二者是教师教育中师范性培养的重要组成。实践教学的对象是师范生,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实践教学就是实践学习。 

(二)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 

1.课时数有限,且安排不合理。目前,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在高师教育中的比重十分有限。课程比例失调使得师范生整体的专业素质出现缺口,普遍表现为只掌握理论,而教学实践技能较差。而仅有的教育见习、实习,时间和次数也十分有限,每次时间短且安排分散,学生往往学不到什么实践就结束了,实践教学成了镶嵌在其他课程中的点缀。对于最后一次时间较长的毕业实习,很多学生也因为面临找工作而使实习得不到保证。在四年的学习中,真正的实践教学课时数严重不足。 

2.课程形式、内容较为单一。在现有的实践教学中,实践教学被简单地认为教育实践,而教育实践又被简单地认为教育见习、实习,任务只限于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而对于教师科研、家访、教育行政、教育调查、教研活动等针对小学教师培养特色来设计和加工的成分被极大地忽视了。实践教学形式和内容单一,使得师范生无法掌握全面的教师教育技能,教师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都受到影响。 

(三)实践教学支撑系统不够健全 

1.实践教学“无处去”。除了校内实践教学活动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是在实践基地小学。而学生要获得关于小学的全面体验,这就必然要注意实践基地的选取和开发。目前,实践基地普遍较少,类型单一且没有建立密切的联系,这都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出现了实践“无处去”的现象且实践活动很难深入。 

2.实践教学“无人教”。很多时候,学生在实践基地的实践活动都是孤军奋战,虽然高校和小学都安排了指导教师,但没有真正发挥指导的作用,出现了实践教学 “无人教”的现象。一方面,高校的指导教师要忙于教学及科研工作,基本没有时间到实习学校指导学生实践;另一方面,虽然实习学校都会为每一名实习生安排专门的指导教师,但由于这些教师大多忙于备课、教学、管理班级等,实习生得到的指导也是十分有限的。 

二、创新实践教学的主要对策 

(一)更新观念,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高师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受到教育及教学工作的锻炼,加深对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要培养他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优良品德和教师的职业技能,为将来从事教师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广泛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并创新了实践教学,在传统教育见习、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确立了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大实践全程教学观;增加了综合实践、专业技能训练与测试、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由综合实践-实验教学-技能训练-教育见习、实习-课题研究五个环节组成的实践教学模式。同时,体现了全程性——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阶段性——五个环节分成五个相对独立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时间保证和阶段目标、定位、内容、要求、指导、管理及考核;完整性——五个环节都是相对独立的一块,但它们相互间有内在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递进性——五个环节依次排序,有前后顺序关系,使实践教学由浅入深,逐步推进。同时,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点:(1)从教能力训练模拟化。通过微格教学培训和强化实践训练两个途径,让学生掌握多种教学技能,提高学生的从教能力。(2)教师角色体验全程化。将教育见习、实习安排全程化,四年不断线,要求学生长期与实践教学基地教师结对,参与实践基地的教学研究活动,形成见习-实习-研习一体化的教育实践模式。(3)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测试项目”,实施“教师职业技能考证制度”。

(二)创新形式,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1.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能力培养具有独特的价值。在调研中,许多小学校长有这样一个共识,如今小学非常缺乏活动课程教师,小学教师指导学生开展专题性的德育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劳技活动等方面的能力非常缺乏。可见,高师强化活动课程,不仅对学生专业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极为重要,而且为他们提高日后到小学开设活动课的能力也是非常有利的。 

2.开设艺术实践课程。艺术素养在现代小学教师的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教师的劳动充满创新性,对艺术修养要求很高。很多优秀的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之所以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深深地吸引学生,就得益于他们良好的艺术素养。所以在高师增强艺术实践课程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更能满足小学生对艺术教育的强烈期盼。 

3.开发学校隐性课程。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倡导学生在学校的各种社团文化活动尤其是专业性活动的组织、运行过程中,在生活、学习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组织、交际、协调、创业、具体操作等方面能力。 

(三)设置项目,形成实践教学特色 

为实现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保证质量,确保学生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先进的现代教育理论,必须使学生练就扎实、有效的教师职业技能。为此,在广泛调研、论证及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在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测试项目”,实施“教师职业技能考证制度”,把专业核心能力分解为若干专业技能测试项目,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学期完成各项测试,使专业技能显性化、专业技能训练具体化。确定普通话、朗读与演讲、钢笔字、粉笔字、课件制作、说课与讲课、钢琴弹唱、班队活动为必考项目;毛笔字、应用文写作、美术字、口令与队列、简笔画、钢琴或其他乐器、黑板报设计、书法艺术、说课、图案或素描、舞蹈或唱歌、儿童想象画等为选考项目。制定了考核标准,每学期统一安排考核时间,把考核结果与小学教师资格证书的取得相挂钩。 

(四)建立基地,提升实践教学效能 

为了使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在农村小学、城镇小学、市区小学、民办小学和特殊学校等五类不同类型学校中选取部分作为实践基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定期安排到基地开展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从教育见习、认识性实习、规范性实习或顶岗实习到毕业实习,四年不断线,基地成为学生了解学情、校情,领会小学教师所需要的素质要求、知识和能力结构,全面提升专业技能的舞台。同时,充分利用基地小学的教育教学资源,要求每位学生与基地小学的教师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从第二学期开始至毕业,学校将有组织、有步骤地为每位学生联系一名基地小学的优秀教师作为校外指导老师,进行“师徒结对”活动,每位指导教师带3—5 名学生,每学期对“师徒结对”进行考核。整个过程分为观摩、协助、体验、模仿、总结等五个环节。 

“师徒结对”活动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熟悉小学教育、接触儿童提供了广阔舞台,它是对旧的实践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它强调“做中学”;强调教学技艺的模仿与培育;强调与指导教师的合作与交流;强调对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深化与建构;强调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实践证明,“师徒结对”活动充分体现了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是小学教师专业化培养的一种有益尝试。 

结束语 

小学教师教育纳入到了高师教育体系,但目前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缺乏经验,在小学教师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将这些问题合理解决,提出可行方案,还需不断深入地进行探索与研究。实践教学是小学教师培养的一部分,其发展必然依托于整个专业的发展,必须把它放在一个整体下进行研究。只有专业的各方面不断完善、彼此促进,才能最终促进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完善,从而提高小学教师的培养水平和专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倪小敏.实践取向:职前教师教育模式和重构[j].教师教育研究,2010,(1):22. 

[2] 黄俊.课程设置之于实践的探索[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11):118. 

篇4

【关键词】家校;合作;观念;沟通;育人

现代教育是一种开放性全方位教育,它要求改变以单一的学校教育影响为主的框架,突出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总和交互性教育影响。“家校联系”是班主任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处理好家与校的关系,会使班主任的工作事半功倍。教师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应当认识到与家长之间沟通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却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因此,教师与家长必须做到互相配合,和谐施教。

然而,我们也看到当前家长与教师之间在教育观念方面还存在分歧。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还流于表面,缺少实质性的沟通和交往,家校合作内容单一,偏重的是低层次的、临时性的、单向性的合作。为了切实提高家校合作的实效性,结合相关家校合作的实践经验,特提出一些家校合作的实践策略。

一、转变思想观念,营造和谐氛围

1.家长应该正确定位

当前的家校合作中,家庭与学校合作的观念落后,尤其是家长方面,部分家长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他们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学校、老师的事情,孩子的学习和思想归老师管,家长只管孩子的吃、穿、住。或者认为自己教育不得利,心有余而立不足,干脆就不管了。有这种思想的家庭一般不会热心参与对其孩子的教育,相反他们会把家长参与子女教育看作是学校推卸责任,是学校无能的表现。

家长应该认识到参与家校合作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家长要同学校一起承担起育人重任,共同肩负起学校发展的重任,要与学校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对孩子的教育优势,主动与学校、老师有效地交流沟通,主动学习,提高家教能力。在合作中应该尊重教师,给于学校力所能及的支持,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只有这样,才能家校一体,形成合力。

2.教师应该转变观念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学校是唯一提供正规教育的地方,家庭教育只是辅助学校教育。因此,不少的家校合作教育中,家长与教师往往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教师成了合作教育中的组织管理者、指导者,而家长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家庭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一种陪衬,很难发挥出主动性。

现代家校合作是共同服务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体现“以孩子发展为本”的理念,提倡的是全面性、经常性、双向的和伙伴性的家校合作。既然学校和家庭是伙伴关系,学校和教师就应该尊重家长,创建平等和谐的合作氛围。全体教师要树立家校合作中的双主体意识,并自觉把这种意识落实于日常的家校合作工作中去,以积极热情的态度主动地接纳家长为合作伙伴,真心诚意地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班级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二、提高沟通实效,达成目标共识

1.改进沟通方法

传统的家校沟通,主要是教师在发现学生的问题后,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形式以教师一对一地向家长“告状”为主。交流的内容通常用“你要怎样”,“你应该怎样”的句式。学校、教师很难或者根本没有想过要站在家庭、家长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教育问题。有些家长从来不愿意到学校来,说是怕丢脸,这恐怕跟我们教师的方法有很大关系,家长来了之后,教师当着家长的面训斥学生,弄得家长脸上挂不住,下不了台,于是就变成教师训家长,家长训学生。有的教师不仅训斥学生,还会训斥家长。这样一来家长再也不愿意到学校来,因为来了每次都被弄得灰头土脸的,憋着一肚子气回去。长此以网,家长会觉得无脸见老师,进而对老师畏惧、远离。

2.丰富、优化沟通渠道

在现代家校合作中,学校和家长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家校合作,拓宽家校合作的渠道,让家庭与学校,家长与教师之间能全方位、多层次的充分交流沟通,为家校合作良性发展打下基础。然而,当前家校之间沟通渠道比较单一,缺少互动。我们要切实改变传统沟通模式,变单向为双向,变被动为互动,变对象为伙伴。

三、搭建学习平台,提升家教能力

1.组织家教培训

有个教育家曾问总统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做驾驶难呢?还是做父母难?”总统很奇怪:“这还用问?当然是做父母难!”教育家也很奇怪,为什么做驾驶就必须先通过培训,还要考个驾驶执照才行;而做父母的却可以不接受培训,更不用通过考试呢?

现在社会上一个普通的现象就是,很多父母深深感到,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可孩子越来越难管了;孩子的孝心越来越少,冷漠越来越多;孩子的上网的时间越来越多,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孩子讲吃讲穿的越来越多,学习动力越来越少……以至于造成现在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非常之紧张。

2.开展家教研讨

传统的家校沟通,以家长会为主,而家长会绝大部分涉及学生的成绩状况,家长会信息的流动大多是单向的,缺乏有针对性的信息互动交流。学校要提高家长素质服务,就必须创新模式。

(1)经验交流共享

有些家长,教育孩子的理论懂得不少,说起道理也头头是道。但缺乏的是理论转变为实践的方法,不知道具体到孩子的某个行为、某一情境、某一问题时应该怎么做?他们非常渴望的是有机会多听听同龄家长的心声,对比了解同一阶段的孩子有什么共性、困惑和问题?其他家长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怎么处理?有过什么经验或是教训?因此我们将家长中的经验丰富者请上讲台,开展“家长上讲台”活动,让优秀家长长作经验交流,推广成功经验,榜样带动,这样的经验交流很接地气。

(2)热点互动研讨

开设家庭教育研讨前,教师和家长委员会成员要充分利用各种家校渠道调查了解家长的困惑和关心的热点问题,形成一套主题目录,根据家长的需求,确定家庭教育研讨的主题、时间、形式等。教师和家长结合实际,准备相关主题所需的讨论材料,包括专家建议、教育类书籍的摘录等。

这种模式气氛轻松、活跃,家长是活动的主体,人人参与、全程参与,每位家长的积极性、主动性都被充分调动起来。家长间实现优势互补、平等对话,提升了家长素质,推进了家校共同教育过程。

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良好的学校教育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良好的家庭道德的建立有赖于学校和教师对家长进行大量的深入细微的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稳妥、长足、和谐、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岳璞.“基础教育新理念――家校合作”[J].天津外科院,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2

篇5

1.1以社会热点为切入点引出知识点

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及加深印象,在教学过程中,先从当前社会热点入手,更会引起同学们的共鸣。例如讲解蛋白质的元素构成这一章节,从之前沸沸扬扬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入手,因为三聚氰胺是一种含有大量氮元素的化工原料,被一些不良厂家添加在食品中提高检测食品中蛋白质检测数值。这样学生对蛋白质中含有氮元素并且可以通过检测氮元素含量来确定蛋白质含量这一知识点有了一定的了解。例如近段时间的H7N9禽流感病毒让人们谈鸡色变,借用这一事件,引入对病毒特征的讲解。

1.2以著名实验为例子加深印象

《生命科学导论》是一门选修课,没有开设实验课,这就导致学生只能单一的接受课本和老师讲授的知识,如果适当的介绍一些著名实验,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激发兴趣。例如介绍胃液的分泌时,介绍了一个“假饲”实验,这是巴普诺夫用于验证胃液的头期分泌的实验,学生们记住了那只“吃不饱”的可怜狗。在讲到条件反射的建立时,当提到了巴普诺夫,学生们立刻反应:“那只可怜狗这次又为科学做出怎样的牺牲呢?”这时见学生们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和疑问,兴趣一下被激发了。

1.3变知识为常识

常识是日常的见识或普通的见识,它是日常生活(日常思维和日常行动)赖以进行的知识源泉。它是最普遍的知识。有时候被记住的常识性的东西往往比被动接受的知识要更深刻。在讲解了蛋白质变性这一特点后,我告诉学生们:沾有血渍或者牛奶的衣服不易用热水洗净,这是因为蛋白质遇热会发生变性。学生们这时频频点头,看得出他们接受了这一信息。我相信同学们以后在清洗沾有血渍或者牛奶的衣服的时候,会记住我所讲的这句话的。

2素质教育贯穿教学之中

2.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品质

作为一门对非生物专业学生开设的公选课,其目标并不在于培养学生精深的专业技能,而在于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素质,是一门实实在在的素质教育课。而作为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公选课,能够把素质教育融入其中,更能够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课程里经常会讲到各种疾病以及疾病的治疗方法,借此激发学生的关爱之心,对患者不能歧视和嘲笑,要多一些理解和关爱,在能力范围内伸出援手,人们的理解和帮助对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是非常重要的。

2.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除了关爱他人,也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知道了如何自我保护,才能去保护他人,这一点我时常在授课过程中提到。例如讲解艾滋病时,除了病因我还侧重预防方面的讲解,目的在于提醒学生珍视生命。讲到遗传病方面的知识,我也重点提出了近亲结婚的危害,引起学生的重视。

2.3提升社会责任感

当今社会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有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表现出淡化,有重才轻德的倾向,因此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势在必行。基于这种现状,我会不定期开展课堂讨论,比如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克隆人等问题。学生们开始觉得事不关己的问题,在查阅文献资料,并在课堂上发言倾听之后,觉得其实只要自己认识上和行动上的一点点改变对社会都是有帮助的。

3考评方法的改革

多种形式的考评方法代替传统的期末一次书面考试。课堂讨论、作业、课程论文和考勤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评方法更能全面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及重视程度。为了杜绝作业和课程论文相互抄袭的现象,采取同班同学之间作业和论文的办法,重复率高的便相应扣除一定分数。这种方法有效的杜绝了抄袭现象,让学生们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4教学改革实践的效果及思考

篇6

关键词:实践性课程;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

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教师教育的研究取向已经从理智取向、技术取向向实践反思取向转化,教师形象也由“知识拥有者”、“技术熟练者”向“反思性实践家”转变。教育部颁发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提出了“实践取向”的基本理念,强调教师教育课程应强化实践意识,引导师范生积极参与和研究基础教育改革,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在教育实践中主动建构教育知识,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加强实践性课程建设,已成为教师教育专业凸显师范性的研究方向。因此,反思梳理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在凸显实践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建构更科学的实践性课程内容体系和实施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一、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教师职业具有双专业特性,即学科专业性和教育专业性,主要体现为“教什么”和“如何教”两个方面的职业素养。相比较而言,“如何教”更能凸显教师专业的不可替代性。“如何教”这类专业素养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和教育实践智慧。因此,开设实践性课程,保证其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合理比重,重视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诸多国家的共同举措。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中实践性课程除比重偏低外,在课程实施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实践性课程理念缺失

当前,在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培养“如何教”专业素养的实践性教学并非完全缺位,例如学科教学论、教师基本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一直都被视为重要的专业课程。但从课程实施层面看,基本还停留在“技术”层面,处于自然状态,没有上升到“实践性课程”的高度。课程是对知识的选择、加工和组织,缺乏实践性课程理念指导的实践教学,其实效性必然会大打折扣。

(二)实践性课程实施效果难以保证

实践性课程缺乏系统性,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缺少协作,难以保证教学效果。教育见习、实习是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师范生获得实践性知识,提高教育专业技能水平,形成初步教育实践智慧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现实中,如此重要的教育实习、见习也常常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流于形式,难以保证其实效性。教育实习需要高校和小学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但现实中二者的合作关系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政府在协调高校和小学在师范生培养方面缺少相关政策。小学担心接收实习生会影响教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因而不愿意接收实习生,即使接收了实习生也不愿意放手,给实习生提供的实践机会非常有限。高校则因为诸多困难,甚至不组织学生集体实习,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一些师范生则把教育实习看成是休假或勤工俭学的好机会,难以切实完成实习任务,实习期结束仅凭一张盖有某学校公章的鉴定表和相关材料就可以过关。对此,学校心知肚明,但迫于无奈,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了。

(三)实践性课程的实施缺少真正的“双师型”师资

小学教育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掌握系统的教育理论、有丰富的师范教育经验,又熟悉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掌握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能实现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高度统一,能对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进行有针对性指导的教师。这种“双师型”教师打破了原来的学科界限,对其教育专业素质要求更高。实际上,在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这种“双师型”教师十分缺乏,教师普遍缺乏对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际工作的了解,很难做到关注小学的现实问题,对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发展做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关于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建设,研究成果较少

关于提高教师教育的实践性,研究成果颇丰,但从笔者搜索到的文献来看,成果大多是针对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研究,而针对专科层次的成果很少。专科层次与本科层次毕竟在学制、生源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别,因此应该有针对性更强的研究。

二、构建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内容体系及其实施模式

(一)构建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内容体系

“实践性课程是以实践性知识为核心,主要以在实践中习得、体验、反思和分析等形式进行,是一种教师‘在行动中反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以获得‘如何教’的专门的实践知识和特别的技术为任务的课程,能够为教师个体教育实践性知识的构建创造一种情境性的互动环境。”〔1〕实践性课程与理论性课程不同,具有如下特征:1.情境性。实践性课程的根本宗旨是引导师范生生成实践性知识,初步形成教育实践智慧。而实践性知识和教育实践智慧的特征决定了它们的生成离不开具体的、易变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情境,因此,模拟的教育情境和真实的小学教育情境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情境性是实践性课程的重要特征。2.实践性。师范生实践性知识和教育实践智慧的生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是以具体生动的教育实际问题的解决为根本要义的过程,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师范生需要自觉运用已掌握的教育理论,在真实的教育实践中反复体悟、验证、提炼,经内化而习得。实践性是实践性课程的主要特征。3.自主性。实践性知识和教育实践智慧都具有个体性,它们的生成,需要师范生有意识地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地反思、体悟,通过主动建构而习得。因此,实践性课程的主体是师范生。基于对实践性课程及其特征的认识,结合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我们认为:实践性课程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意识、掌握实践性知识、培养教育实践智慧。据此,我们认为实践性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情境认知、实践训练、行动反思三类课程。情境认知类主要包括案例教学、教学见习和教学观摩;实践训练类主要包括微格教学、说课、教学决策能力训练、教育实习、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社团活动、助理辅导员、导生等)、社会实践(支教、家教、教育志愿者等);行动反思类主要包括撰写反思日记、教育叙事、行动研究、毕业论文。

(二)构建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的实施模式

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体系是一个整体,其实施要遵循按阶段分步实施、螺旋式推进的原则,按照“理论学习是基础,实践训练是核心,交流反思是关键”的模式进行操作。具体内容安排见表1为保证实践性课程目标的达成,在课程实施中要注意以下问题:1.加强实践教学,树立实践性课程意识。实践性课程是培养师范生教育实践智慧,凸显教师教育师范性的重要课程,必须纳入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并保证合理的课程比重,使之真正成为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实践性课程理念,明确实践性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师范生生成实践性知识、形成初步的教育实践智慧,全面掌握实践性课程内容体系和实施要求,并自觉落实到实处。2.加强理论课程教学,为实践性课程教学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教育实践需要正确理论的指导,否则只能是盲目的实践,因此,理论性课程是实践性课程的基础,提高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是保证实践性课程质量的基石。加强理论课程教学,应突出以下几点:第一,采用案例式教学。通过对具体的教学情境的描述,以生动的形式呈现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进而展开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专业对话,实现不同视角和维度的教育思想的交锋与融合,引导师范生建构起具有独特性的个人教育理论体系。第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品质。师范生教育实践智慧的生成,是其在复杂的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建构的过程。理论课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师范生的问题意识,鼓励他们敢于质疑问难,勇于探究,掌握思维方法,提高思维品质。第三,加强教学的示范性。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自身的教学,给师范生提供可以模仿和借鉴的成功范例,使他们在掌握教育理论的同时也学会如何教学,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3.建立高校与小学合作的共同体,政府政策支持到位。情境性是实践性课程的主要特征。提升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智慧,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真实的教育情境。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现场才是师范生获得“田野经验”的主要阵地,应该成为高校实践性课程的主要资源,但现实并非如此,由于小学在职前教师培养方面应该承担怎样的义务,在国家政策层面没有明确的规定,且小学在接待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见习、实习方面获益甚少,因此高校与小学的关系相对松散,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也就很难有真正参与小学教育教学现场的机会。提升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智慧,需要构建更大的教育实践平台。借鉴诸多国家实行“高校与中小学联合培养师范生”的成功经验,将小学纳入小学教育专业培养体系必将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高校与小学建立起协同合作关系的共同体,全程贯通教师教育的实践平台,需要政府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也需要社会诸多影响因素的积极参与。高校与小学合作意义上的实践性课程,也不应该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实习、见习层面,应该是“以教育行动研究为核心的教师教育课程。”〔2〕师范生应该有更多的、更长时间全面参与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机会,而不是以往的“蜻蜓点水”式的教育实习。4.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实践性课程实施提供师资保障。实践性课程的实施需要既有深厚的教育理论背景,又熟悉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十分缺乏,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解决这一问题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高校教师深入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在高校与小学建立起合作共同体的背景下,高校教师参与小学的科研、教研教改工作,观摩或亲自参与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全面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及发展方向,达到“双师型”教师要求;二是实行“双导师”制。高校聘请小学优秀教师参与高校实践性课程教学,对师范生进行偏重师范性的实践指导。5.培养反思能力,引导师范生自觉开展行动研究。实践性课程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师范生积极主动的反思、体悟和自主建构,因此必须重视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和反思意识的培养。对教师职业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才能重视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教育实践能力的提升,才能产生较强的学习动机。具备反思能力和习惯,才能在实践性课程学习中不断建构个体的实践性知识,形成教育实践智慧。“反思是师范生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自我检查、自我评定和自我扬弃”〔3〕,必然要在教育行动中完成。师范生要自觉地反思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亮点和问题,探究原因,总结规律,强化亮点,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应用于教育实践。这样,在教育行动中不断地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师范生会逐渐建构起自己独特的实践性知识体系,教育实践能力也会逐渐发展,日趋完善。6.发掘更多的实践性课程资源,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实践性课程目标达成的关键在于实践,即师范生要有更多的教育实践机会,除了我们前面列出的显性课程资源,还要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习得实践性知识是一个内隐的学习过程”〔4〕,通过开展具有浓厚师范色彩的特色活动,如教师专业技能大赛、教学设计大赛、教师节演讲大赛、教育电影评论、教育热点问题研讨、支教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师范教育文化氛围,对师范生实践智慧的提升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综上所述,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需要高校和小学建立协作共同体联合培养师范生,需要教师在课程实施中不断探索和积累,逐步提高实践性课程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孔珍.教师教育课程不容忽视的内容:实践性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2007(9).

〔2〕李军靠,魏宏聚.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开发〔J〕.辽宁教育研究,2008(4).

〔3〕李梁.师范生实践性知识养成研究〔J〕.教师发展研究,2015(4).

篇7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融合性;实践教学体系

教师是一种实践性职业,而实践性知识则是依附于实践性职业的应然物,钟启泉(2004)认为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作为实践者和洞察自身的实践和经验之中的‘意蕴’的活动,教师的生涯就是伴随着‘实践性知识’的成长,并且享受‘实践性知识’喜悦的生涯”。实践性知识是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未来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实践教学是师范生获得教育实践智慧的重要环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已经成为教师职前培养的一种共识。

小学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比其他教师教育专业具有更加鲜明的实践取向特征。凸显小学教育专业重实践、强技能的专业独特性,加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是培养合格小学教育师资的内在诉求。强化实践教学不是简单的教育实践时间的延长和量的增加,而应该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的交互融合与浸润;不是机械的单项线性实践训练,而应该是一个立体化、多维度的实践教学框架体系;不仅仅安排在中高年级进行,而应该是贯穿学生大学学习的全过程。整合实践性教学环节,构建一个既与理论教学交互融合又相对独立的有自己内在逻辑的实践教学体系,已成为当前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所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

一、多维立体的课程布局,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性”

高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不是简单的物理组合,不是课程之间相互独立、相互割裂的实施过程,而是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统合下的,以实现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为根本目标的,课程之间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复杂系统。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围绕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分析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对应与服务关系,优化课程资源,突出实践取向。

从课程模块分,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可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等几个部分;从课程内容分,可分为教育心理类、学科专业类、学科教法类、教师技能类、通识教育类、艺术修养类等;从课程目标要求维度分,可分为知识维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事实、基本思想以及课程学习活动中获得的活动经验等)、能力维度(专业技能、教学能力等)、素质维度(专业情意、价值观、心理品质等)。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上应破除理论与实践的隔阂,探索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方式,研究如何加强实践在理论中的融合性,凸显小学教育专业综合性、重实践、强技能的专业独特性,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真正的专业性的实践者,形成专业教育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实践取向为主旨,通过多维立体课程布局,强化课程模块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将多元的课程培养要素有机统整,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

在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编制和内容的安排上不但要体现理论知识教学线索,还要体现实践训练线索;在实践教学环节应体现实践活动与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突出实践活动的目的性和实践与理论的融合性。如,汉语基础、中国文学、大学数学等学科专业类课程教学应注重与小学教育技能的结合,对学生进行拼音、字形、字义、数学符号书写、小学课文篇目等内容的技能训练。全程式的教育见习活动应紧密结合理论课程的学习安排见习任务,并随着理论课程内容的学习,有机设计实践教学活动的推进,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交互中获得经验的积累,形成理性的反思,促进实践性知识的形成。

二、知行合一的课堂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嵌入性”

课堂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阵地,没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保障,再科学的课程方案和体系都将成为纸上谈兵。理论教学与实践的脱节一直是高校课堂教学的顽疾,也是影响师范生教学实践性智慧形成的重大障碍。教师灌输多,学生探究少;知识性学习多,实践性学习少。教师因缺少小学教育实践经验,教学上难以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实用性,学生学得枯燥,学无兴趣,成为课堂中的看客,学得被动,学无动力。《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指出:教师教育课程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把教学改革作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落实到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全面提高新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在学科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师范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学科思想的感悟。充分利用模拟课堂、现场教学、情境教学、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增强师范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着力提高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杜威提出“一盎司经验胜过一吨理论,因为只有在经验中,任何理论才具有充满活力和可以证实的意义。一种经验,哪怕是一种非常微薄的经验,也能够产生包括一定分量的理论,但是,离开经验的理论,甚至不能肯定被理解为理论”。理论与实践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在交互融合中引发学生思维的基础上促进发展的过程。

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结合小学教育专业不同学科课程的特点,我校以学思结合和知行统一为基本宗旨,以行动研究为主要形式,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方法改革的尝试和探索。教学方式上倡导“五个结合”,即: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案例分析相结合、教师讲授引导与学生问题探究相结合、原理学习与小课题研究及现场观察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及校外实践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在线翻转学习相结合。探索“教、学、做、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变单一讲授为师生互动,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增加学生参与小学教育实践的机会,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互有机嵌入,形成理论的引导与实践训练、实践行动认知的全面统整。

三、依托课程的职业技能训练,强调技能训练与理论课程的“依存性”

“教育对象越是低龄,对教师的教育技能性和艺术性程度要求越高。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关注知识内容本身,还必须关注知识的呈现形式。教育技能说到底是教师如何将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成能使教育对象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知识的‘教育形态’的能力。”“开展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为使小学教育专业今后从教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大力开展常规性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师范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不是独立的单项技能练习,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只有与学科课程的理论学习形成紧密的依存关系,才能保证职业技能训练的质量。可以以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相互衔接关系为出发点,选择技能训练项目,确立依托课程,确定训练内容。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应该采取理论指导与实际训练相结合、经常性制度化的集中训练与学生自主练习相结合,自觉训练和考核评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训练。构建课内有教学指导、课外有训练目标,全方位、全过程、多元化职业技能训练体系、使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活动做到共性要求与专长发展相结合,统一标准与多种训练形式相结合,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全面发展。

首先,整合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把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技能训练纳入课程计划,作为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统筹管理,既确保职业技能训练任务的有效落实,又使认知与实践得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其次,制订职业技能训练方案,保证职业技能训练的可行性。制定《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方案》,由所依托学科课程的任课教师负责制订各单项技能的训练大纲,包括训练内容、训练形式、训练要求、训练学期、考核标准、考核形式、考核学期等。采取学生职业技能考证制度,确定普通话、朗读与演讲、钢笔字、粉笔字、课件制作、班队活动等为必考项目;毛笔字、应用文写作、儿童歌曲、美术字、黑板报设计、书法艺术、说课、图案或素描、儿童想象画等为选考项目。

最后,成立职业技能训练管理机构,扎实推进职业技能训练工作。依托“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学生社团”三条主线,实行“四位一体”管理,即课程教师负责职业技能的指导和考核,班主任负责职业技能推进和管理,职业技能部负责布置与检查,学生个人自觉训练,构建了体现专业特色的一体化职业技能指导、训练、考核体系,对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定期进行考核,实现“教、学、做、评”一体化,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作用,把训练工作落到实处。

四、全程延通的教育实践环节,强调实践能力形成的“连续性”

(一)构建教育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网络

教育实践环节是学生理论认知与实践体验的相互渗透与融合的过程,是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互促进、统整发展的过程,是师范生在反思性实践中达到“知行合一”的过程。因此,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应该只是其学习活动的一个阶段,不应该是理论与实践隔离的孤立行动,而是伴随其理性认知与实践行动交织的一条连续递进的专业发展路径。因此,教育实践活动的布局上应该是与理论课程学习交互促进的全程延通与滚动推进,应构建基于理论课程学习的教育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的教育实践网络。

首先,加强课堂教学,找准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凸显理论在实践活动中的切入点,奠定学生实践行动认知的坚实的支撑点,为学生见习、研习、实习活动构筑良好的基础。充分发挥教育理论平台课程和教学法类课程在学生实践性智慧形成中的核心作用,为学生实践行为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指南。

其次,构建基于理论课程学习的教育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的全程延通的教育实践网络。教育见习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学以致用;典型研习,观摩、讨论相结合,形成职业意识,教育实习展示教育教学能力,展示个性和特长,与就业相结合,提高就业质量。

现场见习――增强职业感性认识。以观摩学习为主的教育见习。主要安排在大一。第一学期主要是熟悉小学教育环境,感受小学教育,坚定理论信念,增强做一名小学教师的感性认识,明确职业目标和努力方向;第二学期教育见习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既巩固了教学内容,又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典型研习――激发内在学习动机。典型课例研习,观摩、讨论相结合。主要在大二、大三进行。在经历两个学期的学习后,学生带着已有的专业知识到小学进行典型课例研习,通过活动观摩,师生互动,进一步研讨活动设计理念,组织方式、教学方法,用专业理论指导实践,从实践感悟中发现自身不足,获得理性认识,激发自我意识,形成内在的学习动机,为学生“能学”“想学”“会学”找到结合点。

教育实习――搭建宽阔就业平台。教育实习是以实践锻炼为主。主要在大四进行。教育实习课程作为一种师范院校的育人方案,它以发展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性知识为根本目标,并不是教育学课程或学科教学论课程的补充或附属品,它是学生获得教育教学实践性知识的重要途径。教育实习过程中应注意规范教育实习工作内容,配备高水平的指导教师,为学生教育实践提供高层次的指导,提高学生教育实习的有效性,避免学生陷入低水平的经验徘徊。教育实习与就业、创业相结合,拓展职业能力,展示个性和特长,增长才干。

(二)构建高校与教师进修学院、小学之间的合作共同体

通过签订教育合作协议,建立战略性协作关系。建立小学教育咨询委员会,开展“基于实践的教育科研”活动等,构筑教育实践基地,并为学生配备“带教导师”,促进学生的实践性知识的积累。

临床经验对教师的职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弗朗西斯・斯贡梅克曾指出:师范生在当教师之初,总会有一段在中小学做实习老师的“学徒期”,许多“个人经验”就源于“学徒期”。从学生入学开始聘请当地优秀小学教师作为“带教导师”,让学生如影随形时刻追随“带教导师”,在真实的现场环境中模仿优秀小学教师,“带教导师”则系统性地指导学生建构课堂现场实际。在真实的现场环境中,细致观察“带教导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和教研科研行为,结合“听、看、问、议、思、写”等自主学习行为,从而快速提高。

发挥高校的理论引领作用,拓通职前、职后教育,发挥三方各自优势,促进小学教育专业教师、教师进修学院教师和小学教师的共同提升,形成着眼于学生专业发展的三方互动、合作培养、共建双赢的人才培养格局。

五、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强调实践教学的“多元性”

根据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紧密围绕小学教师实践能力的形成,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突破人才培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瓶颈,有效地补充了课堂教学学生参与实践之不足,给予了学生多元选择的权利,突出学生个性化发展和专长性培养,实现了课堂教学向第二课堂和学生社团活动的有效延续,为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供了新的平台。

(一)依托第二课堂

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出发,组织开办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书法、团体心理、手工、古诗词鉴赏、手风琴、扬琴、儿童舞蹈、儿童剧、朗诵与演讲、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Office办公系统和网络应用等第二课堂。

(二)依托学生社团

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核心,组织开办各种学生社团:书法社团、学生舞蹈队、学生合唱团、大学生心理活动社团、手风琴小组、扬琴小组、儿童剧社、微机小组、数学竞赛小组、天文活动小组、英语沙龙等学生社团。

通过第二课堂和学生社团活动,营造学生自我完善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张扬学生个性、拓展学生能力、培育学生专长,真正做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以赛促练

“在竞赛条件下,人们的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更为强烈,对竞赛活动将会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克服困难的意志更加坚定,争取优胜的信念也更加强烈”。围绕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开展“行知杯”学生解题、讲题、说课、讲课技能竞赛活动,学生课件制作竞赛活动等,通过评选技能标兵,发放证书,给予奖励,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在参与竞争中发展和提高。

总之,教师职业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必须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中促进学生实践性智慧的生成,小学教育专业的基础性、综合性、教育性等特点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多维性、交互性、全程性和整合性的特点,而这种既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又交互融合的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既是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性智慧生成过程的重新解读,也是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特色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实践性知识”问答录[J].全球教育展望,2004(4):4.

[2]约翰・杜威.民主主义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王智秋.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小学教师职前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2(12).

[4]薛晓螺.立足教师专业发展,改革教育实习课程结构[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47.

篇8

(赤峰学院 教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基于对实践教学内涵及范式变迁的重新审视和对教师教育实践教学长期存在弊端的反思,为了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教师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求的新型合格教师,笔者经广泛酝酿和深入研究,制定了"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实施方案"并加以实施.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主要由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阶段安排、实践教学评价和实施保障体系等构成.

关键词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施保障;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273-03

基金项目:本文为赤峰学院2014年“双改”课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与实践———以小学教育专业为例”(JGXM201409)及赤峰学院2014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面向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建构与实施策略研究”(JYXM201411)的成果之一

作为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是培养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强有力手段.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将架起一座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桥梁,有助于师范生印证和检验课堂上所学的教育理论,对于他们更好地获得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和能力,发展专业情意,凝练专业精神与信念,掌握教育教学方法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从课程设置的角度看,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大致可分为理论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1].经过几十年的师范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我们在教育理论教学方面课程体系已经相对完备.相对而言,实践教学却一直是教师教育课程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转变以来,这种情况似乎变得更加严重.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不断更新,特别是对教育专业能力方面有了很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对以往只作为教育理论教学一个环节的实践教学重新进行考量,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其实,如同理论课程一样,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也是一门“课程”,它也由各种课程要素构成,也需要建立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下面就以建构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为例进行说明.

1 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实践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的前提和保证.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原则的确立、教学阶段的安排、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评价的进行等都离不开教学目标.因此,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建构,首先是依据培养方案确定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成:

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由教师职业意识、通用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能力三个方面构成.

教师职业意识主要是指热爱教育事业、关心热爱学生意识、师表意识、育人意识、胸襟意识、质量意识和自省意识等.

教师通用职业技能主要指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组织管理、语言表达、沟通交流、协调合作技能、自我控制等技能.

教师职业能力通常是指教学基本能力(汉字书写、普通话、口语表达、演讲与示范、简笔画等);教学实践能力(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堂调控、使用多媒体技能、教学评价能力等);班主任工作能力(班集体教育、个别教育、组织班队活动、组织课外活动、与任课教师和家长沟通、学生评价等);教育科研能力(掌握基本教育科研方法、教育行动研究、教育故事叙述、个案研究、研究报告和论文撰写等);教育实验能力(玩教具制作、教育实验设计与指导、实验创新能力等);艺术表现能力(声乐、绘画和舞蹈能力等).

2 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根据培养方案及实践教学目标,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及阶段安排如下:

2.1 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2]

2.2 实践教学阶段安排

1、实践教学的整体安排(见表一)

2、实践教学的阶段安排

充分利用每个学期规定的教育实践课时和假期时间,紧密结合理论课程特别是教育理论课程的学习内容,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的内容,使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形成内容上的高度关联,形式上的相互补充,从而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相互衔接,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促进.(见表二)

3 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

科学、规范的评价机制是实践教学的有力保证.根据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我们从评价内容、标准、方法及评价主体等方面制定了操作性很强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定期进行评价并公布相应的评价结果.这样既注重了评价的过程性、形成性,同时又充分发挥了实践教学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3.1 注重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的全面性

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的全面性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评价对象上,除了对所有参与实践教学的学生进行评价外,还包括对参与实践教学指导的教师的评价,既有大学指导教师,也有小学指导教师,.二是在评价领域上,既有对师生双方组织协调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的评价,也包括对他们的教育科研能力、教育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三是从评价内容上(主要对学生),既有对学生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一般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教学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也包括对学生教育能力水平的评价,当然也要对学生所形成的教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3]

3.2 创新实践教学评价的手段与方法,提高评价的实效性

全面的课程评价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方法.对实践教学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面的评价,应采用行之有效、灵活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在评价中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原则基础上,还不断创新评价方法,例如将过程观察、等级评价、书面评价与学生面谈相结合;建立学生实践教学“成长记录袋”或“实践档案”;综合运用技能竞赛、基本功考核、合格证发放等手段.

3.3 实践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

教师教育实践教学质量评价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评价主体太窄的局限,往往限于专家或教师的评价,其它相关成员或组织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评价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形成多因素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多元评价有效共同体是实践教学评价科学、正确的重要保证.既要重视实践教学主管部门和指导教师的评价,也要强调见实习基地领导、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既有学生的自我评价,也有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以此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和合作性.尤其是把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对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 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措施保障

有效的保障措施是实践教学的必要条件和保证,为了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需采取如下措施保障:

4.1 组织与制度管理

在组织管理方面,我院制定出台了相应的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形成了信息畅通的教务管理平台,具体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工作.首先,强化决策功能,实践教学主管领导高度重视;其次,强化实践教学组织实施功能;然后是强化执行、督促和检查功能,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小组科学规划和指导.通过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使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形成层级管理、职责明确、衔接紧凑、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在制度规范方面,为了保证实践教学课程的有效实施,本着依法依规施教的原则,学院制定了《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指导手册》,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小学教育专业教育见、实习管理制度;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制度;教育实验实训管理制度;教育实习基地管理制度;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加强制度执行过程中的监管力度,这些措施为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4.2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的物质基础和保障.一是加强院内实验室建设,尤其是微格教学实验室、模拟教学实验室等教学设施的建设.添置更新教学仪器设备,使实验教学条件大大改善.二是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了保证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我院与当地及旗县教育部门合作,建立了多个实践教学基地.例如,市区内有赤峰实验小学、红山区三小、实验三小、赤峰回小、赤峰蒙古族小学等10多所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同时我们也把实践教学基地延伸到旗县,向农村、牧区等基层学校延伸.所有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都充分考虑了实践教学的需求与实践基地的可接受能力,从实践教学经费投入、指导教师数量与质量、接受学生的专业面、学生数量等方面考察,尽量做到“基地共建、资源共享”,既要确保教师教育实践性教学的需要,又为基地学校的发展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4.3 联动机制保障

在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实习基地学校和教师参与见实习指导的积极性,我们实行了“校际协作、联动辅导”的实践教学指导机制,积极建构了由大学指导教师、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和实习学生共同组成的实践教学研究共同体,并以此为突破口,逐步培养、形成“双师型”的小学教育专业师资队伍.联动辅导机制的内容主要体现在:1、各方明确实践教学目标,任务,明晰各自的责任、义务和工作内容.2、强化合作意识、角色意识和参与意识,建立定期协调制度,保证实践教学顺利实施,自始至终,贯通全程;3、建立实习教师专业成长指导小组,构建学习和发展共同体,结合学校发展实际进行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为促进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4、制定实践教学指导激励和奖励制度,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福灼.教师教育实践教学课程的整体建构[J].高教论坛,2009(9):49.

篇9

关键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色建设;挑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199-03

从1998年我国开办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试点以来,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日趋成熟。但从近几年专业整体发展的情况来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与相对成熟、特色明显的老专业相比,其专业特色较弱,所培养教师和其他师范专业的区别度较小,在岗位竞争中缺乏优势,学校及社会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认可度较低。因此,关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色建设,不仅是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自身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高等师范教育的责任所在。

一、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色分析

1.专业定位的特色。专业定位是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小学教育专业定位在本科,定向在小学,定性在教育。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以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小学教师为宗旨,专业定位上具有基础性与综合性,尤其是在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课程以综合为主,客观上要求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向复合型转型,构建多学科知识体系;在具备有关学科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及教育学知识,并能够创造性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将知识、能力、素质有机整合于一体。从这一角度讲,小学教育具有双专业性――专业综合性以及职业导向性,与中等教育中针对某一学科的培养指向具有显著差异。这正是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定位的特色所在。

2.培养目标的特色。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特色建设的灵魂。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旨在培养熟悉小学教育教学规律、具有深厚教育学理论基础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学校管理能力的高学历、高素质的小学教师。首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师资培养宗旨是为小学教育服务,这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所培养师资应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下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再次,小学教育对象是学龄期6~12岁的儿童,这一阶段的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小学教师的教学更加注重生活性和人文性。

3.培养模式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是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落脚点。培养模式是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身心的教育活动全要素的总和和全过程的总和。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分为3种类型:分科培养模式、“综合+方向”模式、综合培养模式。分科培养模式,套用了中学教师培养模式,注重学科知识传授。此模式下的小学师资,学科知识基础夯实,但知识结构单一,难以适应小学教师多学科教学的实际需求。“综合+方向”模式,以中文、数学等核心课程为主,另辅以其他相关分科教学,强调文理兼通、学有专长。相比分科培养模式,这一模式弱化了学科界限,但对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培养有所忽视。综合培养模式,重视通识教育,强调广博的知识视野,但课程繁多,知识缺乏系统化。

基于对现有培养模式的思考,笔者认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应立足于教育学专业,采取综合培养模式,即将大学通识教育与学科综合教育相结合,将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但同时应注意精简课程,避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学有所知、学有所用。

4.课程设置的特色。课程体系设置是落实培养模式的基本路径。在综合培养模式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应采取通识课程教学、学科课程教学和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多轨并行的课程模式。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大体分为四类:一是公共必修课,主要包括大学英语、文学类课程等。二是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教育学原理、基础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教育理论课程。三是专业选修课,主要是指不同学科方向的课程,如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教学法等。四是教育实践课,主要开设教育技能课和实践课,包括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师口语、教育科研等。通过以上课程,使学生具有大学通识文化水平、学科的专业水平、教育理论水平以及实际教学水平。

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色建设面临的挑战

1.专业定位短期内难以落实。上文中指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定位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以培养高质量、高素质小学教师为目标的综合性专业,但实际发展状况却是实力相对雄厚的师范类大学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重心放在了本科以上的教育,真正从事小学教育的毕业生寥寥无几。新合并升格的综合类大学在发展小学教育专业时,则在培养目标上陷入了重学术性或重技能性的两难境地,部分高校旨在培养研究型小学教师,但所培养出的许多小学教师缺少实践经验,科研结果不具有可操作性。在一些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中,小学教育专业在很大程度上被边缘化,招生和就业面临双重困难,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也难以承载培养合格小学教师的任务。

2.课程设置仍存在较多分歧。课程设置问题如前文所述,三种课程设置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弊端。一是将教育专业课程与某一学科课程简单相加,课程之间彼此独立,缺乏有机整合;二是重视学术性课程,忽视实践性课程;三是课程设置陈旧刻板,无法适应时展步伐,教育内容滞后于小学教育的实际发展。部分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属于新开设专业,学科之间逻辑顺序混乱,甚至出现断层。还有些院校课程设置过于繁冗,学生难以真正内化吸收,教学实践课程很多也流于形式,致使毕业生在学术性与技能型上都难以占据优势地位。

3.教学方法缺乏革新。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许多院校在创新方面的培养情况都差强人意。很多大学教师在理论上积极主张个性教学、活动教学、情景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是沿用“注入式”教学模式讲授教育理论。这种教学方式下的学生往往失去听课兴趣或者无法内化所学知识。另外一些教师的课堂则过于关注形式上的新颖性,而忽略了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因此,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堂教学方法仍需进行切实有效的变革。

4.师资来源途径单一。由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开设时间较短,所以目前其师资力量大多来源于其他专业。专业基础课的任课教师主要来源于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和课程与教学论,而专业方向课的任课教师则来源于相应的中文专业、数学专业、英语专业等。这种背景之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对教师而言无疑是一大挑战。另外,许多教师没有相应的小学工作经历,缺乏实践经验,对小学教育的认识滞后,学生难以受到正规有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指引,专业特色建设也因此举步维艰。

三、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策略

1.提高小学教育专业招生规格。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小学教师,这在客观上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生源提出了要求。但由于长期以来小学教育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与薪资待遇较低,因此在志愿填报率上历来低迷。生源的缺乏势必影响学生潜质以及学生对小学教育的专业情意,使得教育教学工作在开展时阻力较大。针对此现状,有关教育行政部门近年来已通过相关政策倾斜吸引优秀生源,为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建设提供基本保证。

2.构建科学的小学教育课程体系。首先,综合与专长相结合。坚持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学科课程教学和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多轨并行的课程模式,构建具有综合性特色的课程知识体系。其次,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相结合。一方面,要优化小学教师教育的显性课程结构,合理安排课程之间权重;另一方面,重视课外教育和隐性课程,努力使小学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方面协调发展、交融一致。再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专家型教师,具备相关理论的同时,还具有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能力与技能。

3.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基于小学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及发展情况,在选择师资力量时既要注重学科学术背景,又要考虑基础教育实践背景。因此,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要敢于突破,实行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等制度,建立与小学的长期合作关系。此外,在教师的选聘方面,不局限于学历和职称,大胆选聘人才。一方面,可以聘请其他高校学者担任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提高专业教学的学术性;另一方面,还可聘请部分优秀的小学校长、引进具有“双思素质”的教师做兼职教师,加强专业教学的实践性。

4.建设小学教育专业特色文化。教育要以人为本。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由于教育对象与教育任务的特殊性,更应凸显人文性。通过营造具有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意识到本体价值,克服传统教学中知识本位、学科本位的思想,形成专业情意。学生在未来不仅成长为有专业知识的小学教师,同时还是具有人文情怀的教育工作者。

总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仍有诸多不完善之处亟待改进。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色建设应立足于现状,着眼于未来,不断更新发展理念,以特色求发展,形成独有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振杰.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色建设探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0,(5).

[2]纪国和,申发红.浅谈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新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1).

[3]李新路.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研究[D].扬州大学,2008.

[4]乔勇.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5]杜德栎.以“三性”为基础的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建设[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2,(40).

篇10

一、加强高教类课程对初教类课程的切实指导

随着高等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开设的近现代科学课程的增多,一个显著的问题摆在面前:如何用近现代科学指导初等教育专业教学。这一问题如未解决,高等院校初等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将很难进行下去。当然,我们可以尝试对所开设的近现代科学课程为指导小学教育准备必要的接口,但由于高等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开设的近现代科学课程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如果要求每门近现代科学课程都去具体指导学科教学,会遇到不少的困难。因此,开设一门具有桥梁作用的课程并纳入教学计划,已是当务之急,我们姑且把它命名为:小学数学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法、现代教育技术与自然科学等等。这些课程从小学教学中遇到的现象、概念和问题出发,用近现代科学的知识、思想、方法去剖析它们,揭示小学教学的本质和背景,这既体现了课程的现代化,又体现了课程的师范性。

二、加强教育类课程对初等教育专业教学的直接指导

心理学和教育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公共课,但在这些课程中,介绍的只是传统的心理学、教育学的一般知识,从小学生了解不到这些课程理论研究的新成果。而且,这些课程内容普遍适合于文理各科,与具体的学科很少有联系,使心理学、教育学与具体学科的心理学、教育学之间呈现一真空地带。即使是针对小学各科开设的教材教法,或者流于大而统的理论,或者局限于教学的一招一式,结构内容均显陈旧,且缺乏操作性,学生学后在随后的教育实习中仍不得要领。要改变这种现状,公共课的心理学、教育学要与具体学科加强联系,也可开设各门具体初等教育专业各学科与心理学教育学结合的系列选修课或讲座。各科教材教法课程要重视其时代性和实践性,既要体现科学素养和教学素养,又要降低重心,着重于教学技能的培养,针对学生今后可能接触的课型,进行微观的分解剖析、示范和训练,并对教学改革中需具备的关于改革方案制订与实施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合理的强化,如课程编制、调查实验、教学决策等。

三、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对初等教育理科教学的指导

近几年,在教育部门组织进行的教学调查中,学生对教学方法过死、课堂信息量太小等问题反映强烈。在国际上,我国培养的大学生基础理论和基本训练较好,是个强项,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不足是个很大的弱点。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是从小学到大学的教学方法存在严重的弊端。讲解法作为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具有易于呈现结果、可控制性较强的优点,历来为大学理科教育所青睐,形成了讲解占主导地位的高师理科教育模式。本来,各种教学法都有其适用的教学情境,离开具体的教学情境,就无从比较其优劣。但目前,在初教理科教育中尚且倡导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而在大学理科教学中,把讲解法推崇到极致,作为一种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方式采用,总还是值得商榷的。高校初等教育作为小学学科教育的示范和先导,应视不同的教学情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维空间。另外,实验在教育中也具有重要作用,要注意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创造性实验。

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加强对计算机教育教学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