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价值和意义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0: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首先,我们认为教师写作和学生写作关系不大。这样说是因为:
1.写作即系统,教师写作和学生写作是两个不同的系统
结构主义认为,世界不是由物组成的,而是由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组成的。写作即系统,系统就是一种关系。一个系统之内,具有共同的心灵密码,畅行无阻;一旦超出系统之外,就会鸡同鸭讲,处处掣肘。教师写作和学生写作就是两套不同的系统,很难兼容。
教师写作属于私人写作,学生写作属于考场作文,两者的关注点和指向性大相径庭,写作目的和阅读受众也截然不同。有一年报刊社邀请一线教师参加高考作文写作,绝大多数教师得分一般,一类卷基本上没有。岂止是教师,很多作家一听说要写高考作文,也是头皮发麻,浑身发冷。《北京青年报》曾邀请五位作家在考试当天撰写同题作文,尽管没有限时,较为宽容,经高考资深阅卷专家认真批阅后,竟然有四篇文章不合格。
其实,作家得不了高分,并不难理解。专业写作和考场作文,是两个不同的系统。比如文贵含蓄,考场作文你岂敢含蓄?非但不能含蓄,还要小心点题。高考作文命题有一定的限制性和目的性,不可能不设定范围,让考生随意乱写。除了文字表述,还有考察判断力、价值观的内涵在内,每一道高考作文题,都有自己的价值追求,而且越来越“专业化”,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根本无从下笔。更要命的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价值追求,重感性、重审美、重抒情,常常陷入到一元的、片面的抒情惯性之中,一味强调真情实感,忽视了真知灼见,理性命题则被打入冷宫,难脱“小我”范畴;而作家写作则是以哲学和人生思辨为主,追求分析、批判、理性和反思,关注社会和人生等重大命题。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两种不同的价值追求,两套不同的系统,很难兼容。
2.写作即生活,教师生活和学生生活截然不同,两者的写作很难真正关联
很多时候,我们误以为写作是技术问题,以为解决了写作方法,学到了写作技能,学生就能下笔千言,倚马可待。但事实上,写作技巧只是一个指头的问题,甚至连一个指头都算不上。这些年,我们教授的写作技巧还少吗?为什么一到正式写作之中,独抒性灵的文字,发人深省的言论,启迪智慧的篇章,却累届而不见,学生就只能干巴巴地说一些地球人都知道的废话、套话、假话、空话呢?
道理很简单。作文即生活。素材的累积,是生命记忆的衍生;不管是真实的来自实践的记忆,还是从阅读中,从那些一代代物化的经典中得出的间接生活,都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素材和营养。材料的分析,则是对生活与生命的阐释;用我们自己的生活和生命去解读材料中的生活和生命,这是生活的交叠,也是生命的交融。每一次材料的分析,都是生活的一次丰富,生命的一次重生。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不仅是客观的河流在变,更重要的是主观的人随时在更新。所以,重要的不是材料,不是事实,而是阐释。笔墨的流淌,则是情感与思想的激荡。处于真正的情感之中,应该达到无我的境界。这个时候没有观察者,只有观察。摒弃了一切前见,只有当下,只有存在,如海德格尔所言,存在不断涌现。
一个严肃生活的人,一个理解生命的人,他何须积累材料?何须分析材料?他的生活就是材料,他对生命的理解就是分析。所以,他提笔就写,他的喜怒哀乐,思考忧虑,性情气质……尽在笔底流淌。这样的文字,一定是性情文字;这样的文字,一定色香味俱全,烟火气息浓厚;这样的文字,也必定是有温度有热度有灵魂的文字。因为生命在场,灵魂在场。他写的就是生活,就是生命,他为生命和灵魂而写作。这样的写作,哪里是雕虫小技的技术写作可以比拟的呢?失去了生命的支点和价值底座,学生怎么可能写出真正的生命文字呢?
站在这样的角度之上,思考教师写作和学生写作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现,教师的生活和学生生活尽管很多时候重叠在一起,但是,教师生活就是教师生活,学生生活就是学生生活。两者根本不可能相提并论,也不大可能产生多么大的共振和共鸣。
3.写作即常识,要想写好作文,自然要深入理解生活,体悟生命,这是难以口传和示范的
什么是常识呢?常识就是关于生活和生命最基本的认识。人首先要满足生理的需要,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其次是安全的需要,不仅是身体的安全,还有心理的安全,心灵自由发展的安全;再次是归属和爱的需要,人是群体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类别之中,互相辨认,彼此皈依,才会有归属感,才会有爱与被爱的温暖;最后还有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在自我肯定中获得生命的价值。
这些需要都必须实现,这是我们生而为人的权利。每个人都一样。“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个体需要层次的提升,就是自我的不断完善。生命无非就是一个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而一个人活着,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成全,并在此基础上成全他人与社会。
当这些生命常识,转化为我们的生命伦理,深入我们的骨髓,成为我们生命中的必需,我们就能趋向于严肃合理的生活。而当我们以当事者的身份参与这个世界,我们必将发现,他人的存在,正是对我们生命伦理合理性的最好检验。我们自身的生命伦理与他人的生命伦理互相验证,互为镜像,并最终互相编织。这时候,我们恍然明白,我不只是代表了人类,我还是这个物种的全部,我代表着整个人类的心智。原来我们每次相遇他人,相遇自然,相遇写作,只是相遇我们自己,是对内在自我的辨认,是对自我生命的一种照亮。这种照亮,因为具备了共同的伦理,必然掺杂着我们的生命经验与他人的生命经验,融合着不同的生命伦理,我们将因此获得对生命的深入体悟。
这就是写作的常识。但这些常识没有必需的生命历程,是很难认识到位的。这也是教师写作无法真正影响学生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是不是说教师写作对学生作文没有意义呢?不是。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写作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写作的标杆作用,在于揭开了文字的奥妙,撕开了写作的神秘面纱,给了学生无穷想象。现实中,很多热爱写
作的教师,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这种榜样的力量会给学生极大的激励,并使他们逐渐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教师带领学生重新经历自己具体文章整个的写作过程,重新经历自己创作中立意的挣扎,构思的彷徨,选材的纠结,灵感骤然获得的狂喜,还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修改的执著,学生或许就会因此敬畏写作,钟爱写作,用全部的生活和生命的积累去写作。教师如果能够和学生一起真正经历一次写作的全过程,哪怕只有一次,根据全息理论,学生或许就会学会写作了。真正的写作,只需要一次,就相对完整了。教师和学生一起写作,互相评点,或许比所谓示范更有意思。学生在批评教师的过程中,会获得很多启迪,下一次他就有了蠢蠢欲动的超过教师的愿望。这个持久的强烈的愿望,就是写作的兴趣和动力。我有一次和全班同学一起写江苏高考作文题“绿色生活”,一口气写了五种构思,被学生作为靶子批驳得一塌糊涂。但是,后来很多学生说,那一次收获最丰。
2.教师写作可以帮助学生对写作形成正确的理解
学生写作的问题有时候不是写作的能力问题,而是对写作的理解问题。如何帮助学生界定什么是好的文章,什么是优质的写法,特别是辨析当前泥沙俱下的混乱的写作认识,这是教师的责任。
比如我们总是告诉学生要贴近生活,关注生活,但关注生活什么,如何贴近生活,又语焉不详。生活是什么?对学生而言,上课、下课,上学、放学,和同学和老师交往,和家人和朋友交流。这些叫不叫生活?应该说这些都是生活,但学生切近生活,关注生活了,却写出很多千人一面无比乏味的流水账。因为这里的生活,并不是你所见所闻的一切生活,而应该是被你的心灵所光照的,被你的心灵所同化的,被你的心灵所提纯的,成为你心灵一部分的独特的人生体验和生活体验,只有这样的生活,才是个性的,水灵的,有生命力的,有价值的。我们还告诫学生写作不要丢掉自我,应该说这个要求也是有意义的,但并不是一切自我的东西,就是独特的、个性的。因此,必须摒除自我中的共性面,在贴近生活和贴近自我中,找到两者的契合点,精神升华,题材升级,让生命焕发出个性光彩。这样的文章才是好的。而对诸如此类作文理念的理解,如果自己没有写作体验,仅仅根据课程标准根据教材根据教参书,要和学生“讲”清楚是很困难的。我常常利用自己的写作体验让学生认识这些写作理念的内涵,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篇2
论文关键词:农村教师培训;针对性;实效性;教学做合一;时代价值
在基础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形势下,全国各地各种类型的教师培训蓬勃开展。最近,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决定从2010年起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新一轮全国性的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拉开了帷幕。
一、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是时代的要求、教师的呼唤
近年来,在各种培训实施的前前后后,对于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愈来愈坚挺,受训教师的呼声愈来愈强烈,培训机构的关注程度也愈来愈高。它在宏观上成为时代的要求,在微观上成为人们评价培训成败的标尺。
(一)培训针对性的价值观
怎样的培训算作针对性强?对于一个具体的培训项目来说,虽然从不同角度可能会有不同判断,但在总体上应该看它是不是符合了“三个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培训项目的针对性通常表现在培训目标的制定、培训课程的设计、培训教学方法的选用等三个方面。
(二)培训实效性的价值观
对于培训的实效性的评判,也会因人而异。但从根本上说,应该看它能否实现“三个满足”:受训教师的期待得到满足,有收获感,觉得“知了,懂了,会了”;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愿望得到满足,参加培训后教师“教得更好了”;教育主管部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得到满足。
培训项目的实效性丰萼靠培训课程和±立训方法来实现,其效果在受训教师身上通常表现为:师德表现发生改变;教育教学行为出现改善;教育教学成效有了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得到增强。
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已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参训教师和教师培训机构的共同诉求。在这种诉求之下,诸多培训理念和方法在培训实践中被探索、实验、提炼出来。“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便是其中之一。
二、“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时代价值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精髓,它把理论与实际、教学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教学做合一”的含义
陶行知创立的“教学做合一”是南京晓庄学院前身——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即晓庄师范)的校训。对于“教学做合一”的含义,陶行知于1931年在《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中的阐释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他指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这就是说,“教学做合一”使“教”与“学”在“做”的实践上融合起来了。
“教学做合一”既是教学原则也是教学方法,更是教学理念,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下,施行联系生活实践的、适应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需求的教育,就能培养出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
(二)“教学做合一”开展教师培训的现实意义
如今,基础教育改革正不断深入发展。与陶行知先生当年所处时代相比,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背景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是“教学做合一”把教学与生活、工作实践相结合,使教学适合人的认知特点,顺应人的道德生成和知能增长规律,优化人们习得“真”知识和提高“真”能力的过程,其科学性、实用性的特征没有改变。在当下的教师培训中,许多培训者按照培训目标的要求,引导学员“动手动脑”,在已有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参与培训的学习活动,用撰写案例、总结反思、现场诊断、讨论交流等形式来“学”,促进学员思考、认识教学的现象、本质、规律及关系,使他们获得内在收获。多个地区经验表明,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用“教学做合一”的原则设计和实施教师培训,颇见成效,受到参训教师的欢迎。
(三)“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特殊意义
农村教师培训除了具有一般教师培训的共性,与城区教师培训相比,还有其特点。由于经济文化发展进程差异及学校分布零散等原因,一些农村的教师培训资源相对稀有,教育等方面信息的获得相对滞后,教师参加进修提高的机会相对较少,教师之间相互进行教学交流的机会并不很多。在城市有条件安排的学习形式在农村却不一定有条件安排,在城市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在农村却不一定有。因此,搞好农村教师培训的难度更大一些,提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的诉求将更多地依赖于在农村本地切实可行的培训形式来实现。在这样情况下,“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便显出它的独特魅力。
事实上,以“教学做合一”来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更为适合农村教师的特点。它利用农村教师身边的资源,贴近他们的教学环境,更多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顺应了他们的需要,关注了他们当前的教学问题,对他们的问题解决、行为改善、素质提高帮助甚多。
(四)“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时代价值
陶行知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根本方法。当时,在他创办的晓庄师范等学校中,“教学做合一”的方法为培养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优秀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它依然合拍于时代的旋律,溢射出时代的光彩。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加快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具体的规划,“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要“开发教师培训优质资源,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和方法,推动全国大规模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开展”。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在“教学做合一”理念下开展农村教师培训,增强了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了培训质量。
在“教学做合一”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探索建立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特色的培训理念体系,可以创立符合农村特点的教师培训方法与模式,为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辟新路。这为我们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要求,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农村教师培训,帮助农村教师专业提升,推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添了一臂之力。
三、“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时代价值的实现
我们所讨论的时代价值,是在新时期农村教师培训中,用“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和方法所产生的价值的总和。它在宏观上表现为农村教师培训后整体素质的提升,微观上体现于各个具体项目培训效果的改善。这种价值的主要附着点是培训项目的目标、课程与教学方法。
(一)以“会做”为根本,制定符合实际的培训目标
培训目标反映了培训组织者的培训理想和价值追求,它离不开“针对性、实效性”这一要素。通常情况下,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培训目标较为宏观,属于总体目标,体现了对教师的“期待”。据此,培训部门结合参训教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培训目标,落实教育主管部门的这种“期待”。例如,江苏省某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使学员“教育教学能力全面提高”。在制定培训方案时,我们进一步提出要使学员“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增加对学科知识更新趋势和学科发展前沿动态的了解,拓展专业知识,拓宽专业视野,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教学经验总结能力、改革创新能力,能在县、乡起到学科教学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训部门制定的具体目标,是体现针对性的重要标杆,把教育主管部门的总体目标具体化并加以落实。
培训目标要能针对学员的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实际,把标高设在学员的“最近发展区”,让学员通过培训达到“会做”的根本目的。为此,制定培训目标前要认真了解学员的教学现状和发展需求,制定目标时要根据所拥有的培训资源充分考虑目标实现的可行性、实效性。 转贴于 (二)以“做事”为背景,设计满足需要的培训课程
培训课程是实现培训目标的施工蓝图,是实现培训针对性、实效性的载体。用“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指导课程设计,以“做事”为背景,根据培训目的需要,围绕学员的“做”与“学”来编制课程,能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其中,一方面应合理配搭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比例,另一方面应恰当组配授课教师,注意他们的结构,使专家、教研人员、一线名优教师的比例适当。对教学理论、教学技能、教学科研等模块,要注意与教学实际密切结合,做到理论课程能在“做”的经验上学,实践课程能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以利于学员进步。
例如,在江苏省20lO年暑期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培训项目中,在我们的课程编排里,教学案例分析、模拟课堂教学、说课讨论、教学课件设计等实践性课程约占总课程的三分之二,理论性课程如小学英语教材梳理、英语新课标解读、英语新课程的实践反思等约占总课程的三分之一;授课教师的成分构成是:高校专家占三分之一弱,教研员、一线名师共占约三分之二。
我们所说的“做事”,既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也包括他们在接受培训过程中的学习行动。
(三)以“做上学”为特征,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实施培训教学
培训教学是通过实施课程来实现培训目标的过程,也是实现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的过程。因此,培训教学的方法极为重要。好的培训教学方法如同好的工艺,把设计蓝图变为合格“产品”。它能引导学员参与学习过程,激起学员共鸣,促进学员的感知,提高学员的能力。
“教学做合一”的方法是以学员“做”的经验为基础,帮助他们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进一步理解“做事”的道理,进一步把握“做事”的规律,进一步改善“做事”的方法,从而习得教学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技能、新方法。有些理论性课程是“死”的,授课教师要把它与“做”结合,教“活”起来;实践性课程本身应该是“活”的,授课教师更要设法让活课程“活得生动”,有效地转化为学员的智能。培训教学应以“做上学”为特征,将培训者_的“教”及学员相互的“教”与学员的“做”和“学”融为一体。例如在培训教学中,引导学员拿自己的教学案例进行剖析反思;用自身教学经验来梳理和提炼教育观点;在培训期间写反思日记;在教学现场开展观课议课,对教法作教理分析;学员之间互动互教;学员与专家交互活动等。
培训教学过程中的学员是学习的主人,授课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服务者。
四、实现“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时代价值的保障
实现“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时代价值,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培训团队的努力,受训学员的参与等多方配合,需要建立一定的保障系统。
(一)环境保障
环境保障可分为物质环境保障和精神环境保障。物质环境是指,农村教师培训中可供学员享用的各类教育实践场所、设施等,如教育实践基地(包括学员所在学校)、各类课堂、微格教室、特定的场馆所、网络信息等教育资源。培训机构应拥有足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农村教师培训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精神环境主要指与农村教师培训相关人员的思想、观念、意识、态度等。教育主管部门和培训部门领导要充分尊重农村教师的特点,认清“教学做合一”在农村教师培训中的价值,鼓励和支持培训工作中的创新,把“教学做合一”运用到农村教师培训中来;培训授课教师和工作人员要以追求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己任,不怕“麻烦”,努力在培训的组织和教学中践行“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与方法;学员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勤于“动手动脑”,坚决摒弃“只带耳朵”参加培训的落后学习方式。
(二)组织保障
组织保障主要由组织体系、制度文化、考核体系三个方面组成。
良好的组织体系包含运转高效的培训机构、专业素养好的培训者团队;还有相关管理机构之间的密切配合,培训机构与实践基地等支持单位的和谐协作。培训者团队的结构应是优化的,主要由专家教授、研究人员、一线校长、名优教师组成。他们应与农村中小学保持经常性联系,熟悉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情况,善于在“做”上教,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
在制度文化方面,把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作为培训者的座右铭,形成培训者关注农村中小学教育、了解和服务农村中小学教师的风尚,倡导“教学做合一”的培训文化。进行培训者培训,研究和推广“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方法。对培训的目标制定、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应有相关制度要求,将“教学做合一”体现于培训全过程,打造讲求实效的农村教师培训特色。
篇3
关键词:高校外语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海归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089-02
根据《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大学生除了应具有的学术能力之外,还应有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更加注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政策水平和组织纪律性,注重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传承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本文拟以高校外语教师这一人数众多的群体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校外语教师的构成现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具体措施与方法,并且特别关注高校海归教师这一特别群体及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和定位。
一、高校外语教师的构成现状
学术背景:高校外语教师基本都是硕士学历,目前博士学位居多。即使以硕士学历计算,学习外语的年限至少为七年,如果是博士,则十年或更久。他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外国意识形态、生活方式有所了解,甚至认同外国价值观。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伴随外语教师一生,而且会对所教授的学生带来深远的影响。
学术交流:外语教师较其他专业教师具有更多的出国考察、出席国际会议、研修、进修和培训的机会,更容易受到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影响。
二、高校外语教师的影响力
受众广、学分多。全体大学生都需要学习外语,以全日制普通本科生为例,大一大二两年每学期英语课为四学时,相当于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的比例。
重要性。大学生的外语成绩非常重要。四六级与毕业证挂钩;英语成绩直接影响考研、保研;评优。外语教师在大学生的教育生涯中占据重要地位,有较大的影响力。
三、海归教师:海归教师是高校外语教师的主要构成成分
一般来讲,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海归”教师指的是:在高校教师队伍中,曾经在国(境)外学习一年(含)时间以上并获得国(境)外学士(含)以上学位的人员。2004年,上海高校的海归教师已达一半以上,其中大部分是外语教师。如今,比例更大。海归教师这一群体给高校带来了创新的学术精神,开阔的国际视野,但同时也应注意到海归的高校外语教师由于在国外生活学习过,出于对教师的尊敬和对亲历者的认同倾向,他们不经意流露的对外国的评价会被学生信服地接受因而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四、具体措施
高校外语教师入职时,不应只考虑学术能力,还应考虑教师的思想道德背景及倾向。目前有的国内高校,特别是知名度不高的学校只要是海归就笑纳,不加甄选。高校求贤纳才的苦心和热切可以理解,但是高校教师的岗位责任重大、意义重大,选对人则造福于学生,选错人则贻害无穷。高校招聘简章之首都是对教师思想道德的要求,但这些要求往往流于形式,最终政审只会审查学生有无犯罪记录,诚信情况,等等。另外,对海归教师在国外求学期间的学习、社会活动方面的情况难以掌握。
入职教育应加强道德教育,提高新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思想水平,并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对于国外培训、进修归来的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对于海归教师,应激起其强烈的本民族母文化认同意识,尽量消除异国文化的影响。
外语教师在对学生授课时,当然不可避免地要谈及外国的情况,这也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但要把握好尺度、分寸和立场。有的教师总是无意识地宣扬外国有多么发达,富裕。如果多位教师反复宣扬此类观点,有些思想不够成熟,考虑问题不够全面的同学就会以偏概全,认为外国的一切都比中国好,中国的一切都不如外国,长此以往,在学生中形成崇洋的思想,非常危险。
作为外语教师,不能道听途说,将自己一知半解的思想教给学生,应该透过表面现象看深层本质。不要一味强调外国的先进,要厘清外国尽管技术方面或许先进,但也有落后及不尽如人意之处,并可与中国的现状进行对比,要持一种客观的视角,使学生明白中国正在发展,目前的现状有其复杂的原因,但前景是极其光明的。要使学生对中国有信心,才有爱国心,民族凝聚力,这样的学生即使将来出国留学也会心系祖国,最终会报效祖国。
而且,教师应使学生明白,改革开放引进的是先进技术,而非不适用于中国人的他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中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应奉行中国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外国价值观在中国“水土不服”“夹生”,不适用。
即使技术有先进落后之分,文化和思想道德无优劣之分。美国人有美国梦、个人主义,中国人有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教师应树立文化自豪感,不应盲从,更不应盲目概括,认为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就等同于先进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并全盘接受,这是大错特错的。
个人认为高校外语教师应厘清几个关键问题和基本观念:
首先是中国梦与个人主义的关系,亦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个人主义的关系:对立与兼容。实际上,个人主义与“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君子独善其身”等表达具有相同的思想内核,只是表达方式不同。
西方的个人主义实际上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都能找到来源,印证与表达。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儒释道源远流长,各种道德思想,修身理论,哲学思想,治国策略都各领,有所侧重。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人其实无需对个人主义之类的“新潮,异化”的理论感到新奇,个人主义的核心理念是白手起家的准则,即一个人可以不依靠家庭和阶层,通过自我学习和自我努力,获得成功。实际上,我国历史上有不少这样成功的“个人主义者”,即使身处寒门或社会底层,依然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极大的成功,如,汉高祖刘邦、汉代大将卫青、孔子都是极好的例子,也是西方个人主义成功学的典范。高校外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预判哪些内容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并预先准备好对策,使学生不至于在学习到新知识时产生新的困惑,
如果困惑日积月累将会使年轻的学生迷惘失落甚至误入歧途。
其次,西方的发达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美国,因病致贫的例子并不少。只是由于国人乐于宣传西方国家的发达,勇于自揭“黑幕”,才使美国免费医疗的神话深入人心。其实中国医保越来越完善,在制度上绝不比美国等发达西方国家差。作为有过亲身留学经历的高校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涉及相关问题能以亲历者的角度进行剖析阐释,对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大学生来说是极具说服力的。
五、结论
在全球化和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固守和弘扬本民族的先进文化和传统道德是每个国家都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如何从高校教师这一特殊的群体着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能性及具体的举措,希望能够引起学者们的思考或有些许启迪。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098-02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资本、技术、劳动力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与配置,经济就如纽带一样,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交往与联系,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局面,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地球村的设想越发成为现实,当然,经济的发展也不置可否地推动着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世界文化也出现了历史上任何时代不曾有过的大繁荣,大发展的景象。在此背景下,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别国称赞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时,我们也看到了别国文化的先进性,看到了其他民族文化优秀的一面。通过对其他国家、民族优秀文化的学习、借鉴,促进了我国文化更好的发展。然而,在学习、借鉴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其糟粕部分也不可避免地流入我国,并悄无声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活动。
一、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巩固的指导地位
是我国立党立国的根本,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性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因此,坚持和巩固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是要用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教育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大学生的行为,使大学生去认识好、理解好、把握好指导思想的精髓,将其内化为自身的品质,并自觉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将作为自己思想和行动的指南。
(二)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发展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崇尚自我、追求个性、渴望表现、敢于冒险、善于创新、排斥约束、有着强烈的主体意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但由于他们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社会经验较为缺乏,因而辨别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较差,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较为混乱,稳定性不够,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用以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教育大学生,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稳健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人格,增强他们抵御外部不良影响的能力,从而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因此,他们道德素质的高低关系着,影响着我国社会能否健康有序地发展。
大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后,会进入各行各业,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充当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在继续进行自身社会化的同时,也在以自身的言行去改造着社会,影响着他人的社会化,因此,道德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他们对社会和他人的影响是否积极,是否正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熏陶下,大学生会逐渐形成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拥有积极健康的品质,他们奉守集体主义、乐于助人、善于团结、热心公益、甘于奉献、注重维护集体和社会的利益,而不是专注于个人利益、个人享受、对极端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持批判的态度,积极弘扬社会正气,维护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不足的表现
(一)教育理念的不足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总是居于主导地位,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地位,被视为唯一的主体,而学生则被视为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处于从属地位,他们不需要去创造、去反思、去进取、只需要机械地、盲目地、无目的地去接受、吸收,从而造成主客体的失衡,在这主客体的失衡中,体现的是大学生在教育中主体性的缺失。
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性,缺少对他们地位的尊重,缺少对他们需要的满足,其结果是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老师规定怎么做,学生就怎么做,而大学生自身全无自主之见,缺乏创造性和进取精神,有的只是盲目性、复制性。在这种大学生主体性缺失的情况下,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身的品质与价值追求,从而也就不能很好地将其外化自己的行为活动,这势必严重制约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理解和掌握,势必严重削弱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
(二)教育方式的不足
在知识的传授上,以往更多采用的是理论知识的单向灌输,这种单方面,强制性的灌输方式很少考虑到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不管他们接受与否,也不管他们接受效果如何,既忽视了对大学生情感的顾及,也忽视了对教学成果的追踪和反馈,其结果只能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更多情况下其形式大于实质内容。
在教学方法手段上,主要是采用传统的课堂形式,通过面对面的、直接的、简单的理论知识传授模式来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网络,传媒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使其教学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对实践教学也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对于理论教学的重要性,从而使得教学过程于机械化、单调化,缺少互动性、主动性、积极性,这既使得教师缺少教学的激情,也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热情度不高,甚至产生厌恶,反感的逆反心理,其结果是学生不仅不积极主动地学习理论知识,反而是排斥这样的理论知识学习。
(三)教育队伍的不足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令学生对之兴趣索然,而且教师对之也缺少应有的激情,更多的时候教师只是把思想政治理论当作一项需要完成的任务而已,走走场,过过形式,而没有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战略意义,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乃至对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部分教师专业知识还不够扎实,理论水平还不够高,责任心还不够强,其自身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做的还不够好,没有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没有塑造好,维护好,利用好教师的权威效应,从而使学生缺少必要的外部引导力和推动力,缺少一个良好的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外部环境,在内外因失衡的情况下,加之大学生自身的盲目性、趋同性等特点,使得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面临着更多的考验。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一)更新教育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就是要以大学生为根本,以大学生为教学的最终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努力实现好大学生的物质需求时,更加注重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培养,注重对大学生精神需要和心理需求的满足,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大学生的切身利益。
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双向主体性,既要看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要看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好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的良好协调与默契配合,充分发挥好各自的主体作用。教育要贴近学生的学习,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履行好学生利益维护者的角色,切实解决好学生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做好帮助学生排忧解难的工作,想学生之所想,谋学生之所谋,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从而更好地投入到理论知识的学习中。
(二)创新教育方式
注重理论传授和师生互动的共同运用,充分挖掘传统教育方式方法的优势,克服其缺点,合理利用其有利部分,并在继承的基础上予以发展、创新,以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经过理论课的传授,使大学生认识了、了解了、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特征和精髓,认清了所面对的党情、国情、世情,明确了大学生自身所处的历史地位和所肩负的历史责任,进而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发展指明了方向,树立了标准,最终解决了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去培养人的问题。
在理论传授的同时,还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采用现场讨论,辩论等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电视等现代教学手段,发挥好其具有的教育功能,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热情高涨的,大家踊跃参与的学习氛围,以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起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并在这种内在动力的驱动下更加有效地学习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实践活动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到博物馆、陈列馆、烈士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在实践中深化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并自觉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培养教育队伍
教师作为教书育人者,首先要有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知识底蕴,要对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的指导思想有深刻的认识和娴熟的掌握,注重对著作的研读,以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提高自觉地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自己塑造为的坚定信仰者和积极践行者,从而发挥好教师的表率作用,重塑教师的权威。
良好的师德师风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品格素质,不仅是教师自身成长发展的方向指引,而且对学生的言行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高风亮节的情操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的影响,起着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学生会将教师的言行作为自己学习生活的榜样,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课堂上,教师应该具有开放意识和民主意识,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尊重学生的想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在开放,民主的氛围中加以积极的引导,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予以否定和排斥。课堂下,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有一颗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热诚之心,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的贴心,学校的关怀,并在各种内外合力下,激发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热情,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自身成长、对社会建设、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马姗姗.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研究念[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3)
2.匡促联.多元文化的发展与价值观的自觉[J].云梦学刊,2010(2)
3.李大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的人本性及实施策略[J].社会科学战线,2011(3)
4.龚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保障机制构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3)
5.林晓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对策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0(2)
篇5
彭恩霖:我认为目前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教师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常常墨守成规,非常程序化。研究者们精心设计教师教育课程,花大量的时间研发教师培训项目,但是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没有真正理解师范生和一线教师是如何学习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巨大分离。大学为师范生开设了很多理论课,关注课程知识和教学法,然而大学并没有很好地将这些理论课和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这使得师范生在实践中无所适从。
中国教师:对当前教师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您有什么看法?
彭恩霖:在美国,人们常常用学生的学业表现来评价某一教师培训项目的成效。我认为这种评价方式较为无力,单单依靠学生的学业表现,人们往往很难评估教师培训项目的质量,譬如学校情境是影响学生学业表现和教师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我们要创新教师教育评价体系,用更为综合的方式来全面评价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推理能力,以及分析事物的思维能力。此外,由于学校情境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很大的影响,我们需要在教师离开培训项目时就对其各方面的能力做出合适的评价。
:互联网在教师教育项目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有什么样的优势和不足?
彭恩霖:互联网技术为教师教育项目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师范生可以有机会观摩课堂,尝试新事物;可以获取教育教学资源,了解教育政策;还可以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此外,教师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分享教育教学理念,共同探讨感兴趣的话题。特别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师通过互联网彼此交流,这十分有助于教师们辨别文化差异,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技能。然而,教师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人,和不同的人交流与相处。我认为,尽管网络通信技术为教师教育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但并不能满足教师教育的全部需求。
中国教师:在当前教师教育领域,有哪些优秀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
彭恩霖:我认为利用社会学的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师教育领域的文化多样性。社会学中有很多优秀的理论,比如文化资本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以及知识资金理论等,这些理论都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学生的文化差异性。拿知识资金理论来说,它由路易斯・莫尔(Luis Moll)提出,认为学生从其家庭经历和文化背景中习得了很多独有的知识,强调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的知识,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在我给本科生开设的“文化多样性,权力和机会”这一课中,学生们有机会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相处,帮助一些来自弱势家庭的孩子成长。我通常会问这些学生一些问题,诸如“这些孩子的家庭背景是什么”“这些孩子知道什么”“这些孩子擅长什么”等问题,学生们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中不仅明了了这些孩子自身有哪些知识,也明了了自身的文化背景。
中国教师:大学在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篇6
关键词:新建 艺术类 高职院校 青年教师 师德建设
一、新建艺术类高职院校师资现状
艺术高职院校作为艺术类专科层次的大学,具有普通高校和其他专科层次的大学不具备的鲜明特色。大致可以概括为:小、少、精。“小”指校园面积小。全国目前的艺术类高职院校基本都是由原来各省中等艺术学校合并升格而成,由于近年来生源逐年下滑和经费投入不足,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完成校园面积的扩建。“少”指学生人数少。艺术专业一对一个别教学和小组教学的特点决定了艺术人才培养不可能像普通高校一样“批量式”进行。因此,一般艺术类高职学校的学生规模都在3000人左右,极少有万人规模的艺术类高职院校。“精”指艺术专业教学讲求口传心授、一招一式、一板一眼精准到位。
基于这样的办学特色,艺术类高职院校在师资方面往往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多年来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的中专教育导致各校多年来很少引进或不引进新的师资力量,师资薄弱;二是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老、中、青比例失调,中老年教师比例较大;三是为了适应高职教育发展,各校在升格后短时间内以每年几十名的速度大量引进青年教师;四是新引进的青年教师大多都具有高学历、理论功底扎实,科研能力较强,但教学经验相对欠缺,对教师的职业定位、师德规范等认识比较薄弱。
从上述师资特点可以发现,在新建艺术类高校的师资队伍中,青年教师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将决定学校未来。然而,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绝不仅仅体现在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还体现在教师师德方面。后者往往被学校和教师自己所忽略。下面我们就来谈谈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二、新建艺术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国以教为本,教以师为本,师以德为本。作为承担着为国家、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重任的高等院校,是先进文化形成的源泉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是进行高层次教育的主力军。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才培养的质量及民族素质的提高。而要真正履行高校教师的职责,师德建设应该引起重视。高校教师师德是高校教师从事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原则规范和必备的道德品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师德是教育乃至整个国家民族的根基,也是教育发展的灵魂。
相对精英型高等教育而言,大众化的艺术类高职教育呈现出资源紧缺,发展形式多样,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更为紧密等特征。这些特征使艺术类高职院校在生源质量变化,师资队伍发展现状,技能型、应用型教学与科研等几个方面对师德提出了不同于重点大学和普通高等院校的要求。同时,艺术类高职院校有很大一部分教育教学任务是在舞台实践中完成的,因此教师需要扮演双重角色:既是高校教师又是演员。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需要帮助学生解决舞台实践、人际交往等实际问题。这样艺术类高职院校教师的师德修养就更具特殊性。
青年教师作为新建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新进力量,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办学水平,决定着学校改革发展的成效。因此,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应该成为当前新建艺术类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重点。加强师德建设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有利于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优化人际关系,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广大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增强教师社会责任感;有利于落实以生为本理念,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当前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当前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制定了丰富的师德规范和师德制度,高校师德总体水平较高,多数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严谨治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涌现了一批师德标兵、劳动模范和优秀教师。但同时也出现了教师道德滑坡、行为失范、形象褪色等问题。就新建艺术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而言,具体表现在:重理论灌输轻能力教育,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重教书轻育人,重成果轻转化,重功利轻道德,重言传轻身教,热权术冷学术;师生关系冷淡疏离,学术道德观念淡薄,职业理想不坚定,知识结构不平衡,敬业精神欠缺,人本意识不强,教学水平不高,诚信意识缺乏,责任心和团队意识不够;师德建设主体意识不自觉,对学生道德影响无计划、无目的;师德建设反思意识缺失,虽然意识到教育实践中的道德精神意蕴,但是在如何向学生传授知识,影响学生的价值观方面却没有足够的省察;教师的教育信仰和道德追求逐渐退化等方面。
2、当前师德问题产生的原因
当前师德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文化层面,师德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遭受了文化价值观变迁以及文化冲突。文化价值观从整合转向分裂引发了教师德育价值观从人本走向工具。
第二,在社会层面,在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教师的功能和地位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教师权威所依赖的土壤被打破,教师逐渐从有社会担当的知识分子退变为教育服务的提供者,教师缺乏自由度和专业自主感。
第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教师缺失职业认同感、价值观失衡。
第四,教师在新形势下面临的职业角色压力、竞争压力、高等教育体制压力。
第五,新建艺术类高职院校教师待遇较低,教师对本职业认识不足。
第六,新建艺术类高职院校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师德考核机制不完善、师德建设管理机构不健全、激励机制不够、师德建设文件缺乏针对性等问题。
四、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1、内外兼顾的方法
当前新建艺术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要采用内外兼顾的方法,以提高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水平为出发点,以培养教师的爱国精神、政治热情、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团结协作、求实创新等意识和能力为具体目标,遵循管理与教育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约束与疏导相结合的原则来实施。从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两个角度,自律与他律两条途径,加强青年教师的职业理想教育,开辟师德建设新方法,提高师德建设成效。
内在动力是指要让教师自主地培养师德自律意识,实现师德规范内化,形成教师良心,树立师德荣辱观;自主自愿自觉地履行师德规范必然性要求,以热爱学生为前提,忠于职守为关键,行为示范为标志;增强责任感、加强师德修养。外在动力是指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师德教育的外部环境。
具体实现的途径
根据上述内外兼顾的方法,师德建设途径可以归结为环境营造、个人自律、制度建设、构建体系、丰富载体这五个方面,进而建立“五位一体”的师德建设体系。具体如下:
第一、领导应重视师德建设,营造尊师重教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和优化青年教师师德成长的良好人文环境,给予青年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
第二、要注重教师个人的自我塑造,强化教师师德意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第三、加强高校师德制度建设,完善师德教育制度。坚持高标准的教师准入制度,建立新进教师岗前师德教育培训制度,为师德建设提供保障体系。
第四、要构建科学的师德规范体系,包括建立健全有力的管理领导机构,设立师德建设专项基金;建立师德档案,严格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师德监督反馈和激励机制、强化组织落实机制。
第五、丰富师德建设的载体,加大师德建设宣传力度。通过教育实践、理论学习、研讨会、交流会、表彰会等活动,进一步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创建师德建设舆论氛围。
上述五方面应该贯穿于师德建设的各个环节,融入各部门、单位的日常管理和业务工作之中。这样才能更有力地推动艺术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最终形成一个稳定有效的艺术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系统。
参考文献:
[1]王焕勋,《实用教育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陈宁,《师德建设:多视角分析与构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姚冰,《教育家论教书育人》,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
篇7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途径
党的十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文化引领的前沿,必须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工程,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践行者。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他们的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发展和定格阶段。作为社会特殊群体,他们精力旺盛且有较强自由意识,他们的价值观受到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因此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同时,他们反对形式主义,渴望成才,注重张扬个性和自身潜能的发掘,关注集体和个人的利益,表现出务实性的一面。与此同时,大学生价值观的多样性、复杂性、多变性和务实性的特点表现出一定的矛盾。一是价值取向的务实性容易使他们价值选择功利化,注重寻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价值观念和个体本位较强,表现为集体意识弱化。二是他们的思想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使价值取向不稳定、不确定。三是思想认知与行为存在矛盾,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但因自律性弱,而在行为上难以践行。
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多方面内容构成的科学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集中体现这种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目标和要求,包含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马克思认为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实践活动的深入,人不仅应获得智力、体力的充分发展,还应获得思想道德的丰富和提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抓住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和精髓,坚持的指导地位,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2.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高校应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民族文化建设的现实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是引导社会发展的精神旗帜。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可引导大学生面对多元文化分清是非,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创造力。
4.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问题,如贫富分化、道德滑坡等,这些问题容易对思维活跃却不太成熟的大学生产生负面作用。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应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近几年来,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1.教育形式相对单一。在教育形式上主要以政治理论课堂教育为主,更多的是知识讲解与灌输,教学手段与方法不够丰富,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缺乏有效的教育载体。在教育过程中没有把握好青年大学生的特点,教育内容相对空洞滞后,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难以收到实效。
3.结合实际不够紧密。往往采用显性教育方式,而忽视与隐性教育的结合,有些甚至远离现实生活,削弱了教育效果。
4.工作机制有待完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及长期性工作。目前有的高校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不足。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从认知、情感、信念、意志和行为等方面接受、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准确把握价值观的形成规律,不断拓宽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提高教育实效。
1.师德育人。教师承担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任务,因此,高校全体教师都应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修养,深入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言传身教,用品质和人格将学生培育和感化成德才兼备的人才。
2.教学育人。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夯实核心价值体观教育的基础。课堂教学是学校最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必须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针对性、感染力、实效性。
3.环境育人。校园文化、学术氛围是高校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注重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可达到润物细无声且事半功倍的效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系统性、科学性、整体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4.媒体育人。努力拓宽教育新途径,依托校报、广播、宣传栏等多个载体,特别是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技术,积极做好主题宣传、典型宣传,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入脑入心。
5.实践育人。思想道德建设重在养成,贵在实践。高校是系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发挥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把理论灌输与社会实践、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外化为个体的实践行动,真正从认知发展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服务育人。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应注重人文关怀,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把不断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促进师生全面发展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凝聚广大师生的思想共识,形成合力。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通过高校六大育人功能,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袁金勇.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认同走向内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
[2]王功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J].教育评论,2014,10:009.
篇8
1.原理。
市场法采用市场比较思路,即利用与被评估企业相同或相似的已交易企业价值或上市公司的价值作为参照物,通过与被评估企业与参照物之间的对比分析,以及必要的调整,来估测被评估企业整体价值的评估思路。价值参数表现为企业价值与可比指标的比率,因此对可比指标的选择必须要遵循可比指标与企业价值直接相关的原则。由于企业的现金流量和利润与企业的盈利水平直接相关,自然现金流量和利润就成为了最主要的可比指标。
通常可比指标包括EBIT、销售收入、无负债现金流量等。市场法中常用的方法有市盈率估价法、市净率估价法、彼得林奇增长率法、换股比例的确定方法、参考企业比较法和并购案例比较法。
2.具体方法。
①市盈率估价法:
市盈率估价法是指上市公司的股票年收益和被评估企业的利润作为可比指标。市盈率是指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其每股净收益之比。
公式表示为:
目标公司每股价值=每股净收益×平均市盈率
平均市盈率,我们可选择单一公司长期平均市盈率、行业平均市盈率或整个市场的平均市盈率。这种方法的假设前提是股票市价是每股盈利的一定倍数,每股盈利越大,股票价值越大;行业中可比公司与被评估公司具有可比性,并且市场对这些公司的定价是准确的。这是一种粗略的估算法,可以和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②市净率估价法:
企业的市净率是指企业的市场价值与企业净资产的比率。
公式表示为:
目标企业的股权价值=可比企业平均市净率×目标企业净资产
这种方法的假设前提是股权价值是净资产的函数,类似的企业有相同的市净率,目标企业的净资产越大,则股权价值越大。由于净利为负值的企业不能利用市盈率法进行评估,而市盈率极少为负值,因而这种方法可以运用于大多数企业。
③彼得・林奇增长率法:
证券市场上有的股票特别是有些高科技的市盈率高得吓人,用市盈率法来判断这些公司的价格远远超出了他们的价值区域。彼得・林奇增长率法认为,增长型企业的价值应等于企业的长期增长率与红利率相加再乘以企业的净利润。表现在实践操作中,可以把企业的长期增长率与红利率相加再除以市盈率。如果结果大于1,这个企业就可以购买。当然这种方法也是一种粗略的估算法,而且请注意要采用长期增长率。长期增长率一般至少是这个企业3年以上的平均增长率。
④参考企业比较法和并购案例比较法: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企业都没有在证券市场上挂牌交易,这时可以选择参考企业比较法和并购案例比较法对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参考企业比较法是指通过对资本市场上与被评估企业处于同一或类似行业的上市公司的经营和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计算适当的价值比率或经济指标,在与被评估企业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评估对象价值的方法。并购案例比较法是指通过分析与被评估企业处于同一或类似行业的公司的买卖、收购及合并案例,获取并分析这些交易案例的数据资料,计算适当的价值比率或经济指标,在与被评估企业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评估对象价值的方法。
3.适用条件。
运用市场法评估企业价值需要满足两个基本前提条件:
(1)要有一个活跃的公开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成交价格基本上反映市场买卖双方的行情,因此可以排除个别交易的偶然性。
(2)在这个公开市场上要有可比的企业及其交易活动,且交易活动应能较好反映企业价值的趋势。企业及其交易的可比性是指选择的可比企业及其交易活动是在近期公开市场上已经发生过的,且与待评估的目标企业及其即将发生的业务活动相似。
在评估实践中,除了满足上述两个前提外,评估人员还应注意以下两种差异的存在,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应的调整。一是企业的个体差异。几乎很难找到与被评估企业直接进行比较的类似企业。二是企业交易案例的差异。因此,运用市场法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不能基于直接比较的简单思路,而要通过间接比较分析影响企业价值的相关因素,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因此市场法主要应用于上市公司的价值评估。尤其对于商誉等组织资本占企业价值很大比例的高科技公司和服务性企业而言,较成本法考虑了资产的整体效应。
二、收益法(现金流量折现法)
1.原理。
收益法采取收益还原思路。即一项资产的价值是利用它所能获取的未来收益的现值,其折现率反映了投资该项资产并获得收益的风险回报率。收益法就是通过预测目标企业未来所能产生的收益,并根据获取这些收益所面临的风险及所要求的回报率,对这些收益进行折现,得到目标企业的当前价值。企业的收益有两种表现形式:利润和现金流。由于利润受到会计处理方式的影响大,人为因素较小且企业价值最终由现金流决定使得现金流量折现的方式估算企业价值更为准确和客观。收益法在运用过程中要求以下三个基本参数能够合理取得,即企业预期收益、折现率和获利继续时间。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评估企业的整体内在价值的方法是贴现现金流量法。在运用贴现现金流量法评估时,有两种具体折现方法:
①年金资本化价格法。由于年金资本化价格法是考虑企业未来几年的收益足以反映企业未来无限期的收益水平,这种方法一般对今后若干年内生产经营和收益水平较稳定的企业采用。
公式为:P=A / I
当企业预期收益为固定比率增长时,P=A / (I-G)。
P――评估现值
A――企业未来经营中年均收益额
I――资本化率或本金化率折现率。资本化率一般采用部门(行业)平均收益率。
G――固定增长比率
②预期收益现值之和加年金资本价格法。根据企业前几年(一般五年)的经营状况,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把预测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折现。
企业现金净流量=企业利润总额-所得税+折旧-追回投资
2.折现率的确定。
合理的确定折现率是运用收益法评估的核心。不同的折现率反映了风险的大小。高风险,高收益,因此确定折现率的基本原则是确定一个合理的期望投资报酬率。一般说来,以企业的资本成本确定。如果采用权益现金流量,就应用权益资本对其折现,得到权益价值;如果采用企业现金流量,就应用企业加权资本成本对其折现,得到企业价值,然后减去企业债务市场价值得到权益的市场价值。
资本化率的确定方法一般为累加法:
资本化率=安全收益率+风险收益率+市场平均资金收益率+通货膨胀率
另一种方法为加权资本成本法:
资本化率=无风险收益率+β系数×(市场期望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特定风险溢价
3.基本模型
①企业折现现金流量模型。即用公司的营业价值减去债务价值和优先于普通股的投资要求权价值(如优先股)。其中营业价值和债务价值都应使用对应的能反映各自现金流量风险的资本成本进行折现。如:
②调整后现值模型。模型把营业价值分为两部分:公司完全通过发行股票方式筹资情况下的营业价值以及通过举债方式所获得的节税收益价值。模型突出了税收对价值评估的影响,利用无杠杆权益成本对自由现金流量进行折现。
无杠杆权益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债务资本成本×[债务/ (债务+权益)]×利息率
③权益折现现值模型。模型用权益成本对可向公司股东提供的现金流量进行折现。
杠杆权益成本=无杠杆权益成本+(无杠杆权益成本-债务成本)×债务/权益
4.评估方法特点的比较。
收益法与成本法比较:成本法从投入角度考虑资产作为生产要素的购建成本,评估的基础对象是成本。而收益法从产出角度,通过估算被评估企业的未来收益得到被评估企业的价值,评估的基础对象是预期收益,一般适用于有经常收益或潜在稳定收益的资产。两种评估方法考虑的角度不同,评估结果也不同。成本法评估的是一种静态价值,而收益法评估得到的是动态价值。
收益法与市场法的比较:市场法评估是以被评估企业的市场参考物的现实价值为基础的,评估所需的数据资料直接来源于市场,与企业的现实状态和面临的市场条件等密切相关,体现了评估价值的市场实现性。而收益法是以企业资本投入使用后预期的连续获利为基础的,与资产的效用或有用程度密切相关,体现了对资产未来获利的预测性。
篇9
关键词:美国新品格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启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2-0158-02
目前,美国社会主流的道德教育模式是新品格教育,这种教育具有很多优势,对培养美国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价值观做出了巨大贡献。探讨美国新品格教育的价值观及其培养方式,对突破我国目前价值多元时代的“道德共识困境”、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需要的价值观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美国新品格教育的价值观
价值教育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作为古代德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提出品格教育思想,认为人的品格不是先天形成的,主要依靠后天教育和训练来养成。这一强调后天“实践智慧”的思想为西方品格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20年代后,工业社会逐步取代城邦社会,美国传统品格教育失去赖以生存发展的社区环境,渐渐走向衰弱,适应时展的进步主义道德教育兴起。但该教育所倡导的道德相对主义在20世纪60、70年代给美国带来许多不良影响,美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失去对“何谓有价值”问题的道德共识,陷入道德虚无主义,并产生了众多的社会问题。这种恶劣情形引起美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促使品格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回归,并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美国现代道德教育的主流思潮,即为新品格教育。
新品格教育一方面批判道德相对主义对道德标准的模糊界定模式,为公民提供主流的价值评判理念,另一方面继承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强调对价值观进行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这一价值判断标准的突出特点是不再局限于过去的传统美德,而要求根据时代的特殊要求和现实的情境需要采取符合理性的价值观。这表明新品格教育的价值观其关键不在于美德的内容,而在于因地因时制宜采取相应的行为。
二、美国新品格教育价值观的实现途径
1.采取显性与隐性互动的价值观培养模式,而且隐性模式的约束力更强
一方面,针对美国青少年没有标准价值观的缺陷,美国一些州实行具有代表性的品格教育课程计划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让学生加深对关心、责任等价值理念的理解和体验。
另一方面,美国也有许多学校不开设正式课程,而采取非正式课程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价值观。这种隐性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在其他非道德课程中进行价值传播,其核心观念是让学生在具体学科学习过程中进行道德实践,培育价值观学习社群。二是在学校和社会上营造能促进价值观发展的环境。在学校内部,通过可视性或非可视性事物来反复提醒和强调核心价值,为形成潜在的价值观影响力提供环境支持。在社会上,通过舆论宣传和公益机构的构建,与学校形成一致性的教育环境,强化品格教育的核心价值教育功能。三是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来体验和养成核心价值观。这些隐性教育策略无疑是成功的,墨菲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对这种方式给予较高肯定[1] 。
2.实行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协作模式,让公民特别是青少年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掌握核心价值和美德
家长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养成起到直接作用,因此,美国的家、校联系十分紧密。在家校协作中,学校扮演着推动者角色,采用许多机制鼓励家长参与。在具体操作上,许多学校设立学生顾问职务,为学生和家长提供解决心理、情感以及学业等问题的专业意见,或开设提高家长教育技能的课程,为家长和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的10个小学联合开展家长培训计划,每周针对一个具体问题教授家长教育学生的技能,这种“家长工作坊”的方式让参与者能更好地承担培养下一代的责 任[1]。此外,学校还采取建立家长咨询委员会、邀请家长成为家校合作的志愿者等各种方式促进家校协作一体化。
社区亦成为学校实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场所。美国学校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与社区合作。一种是推行社区组织模式的教育,其特点是构成成员众多,包括商业界、地方政府和宗教组织等,影响力较大。在这种组织模式中,社区家长服务机构的作用非常突出。该机构主要通过各种类型的家长教育课程,在课余不断提升学校的价值观教育质量。另一种是社区服务计划,这种方式的特点是让学生直接成为服务计划的主体,学生通常能愉快轻松地掌握核心价值观,因此该方式在美国备受欢迎,该计划参与学生的数量和学生参加服务活动的百分比已成为目前衡量学生价值观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
3.实行“交互式主体”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价值选择的自,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任何教育的起点和终点。传统品格教育偏重家校的作用,学生在价值观培养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自主性受到压制。新品格教育打破这种局面,把学生看作一个不断成长、不断增强能动性的个体,尊重他们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受,既引导他们掌握核心价值观,也丰富他们的生活实践,让他们在与社会的互动中真正理解和应用核心价值观。
在实践模式上,美国并不局限于学校系统,而是在家、校和社会一体化中进行。这种“整体”模式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空间。一方面,学校为学生提供品格发展的主场所。课堂上,师生处于平等地位,自由讨论各自的见解;课外,学生可以参加各种协会、学会或俱乐部,在活动中学会公平竞争、尊重他人等价值观。另一方面,家庭和社会为青少年价值观培养提供更丰富的内容。青少年可以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包括维护社会安全、保护生态平衡以及在图书馆、医院等地方做义工等。通过这种三位一体的协作,学生个体锻炼了自身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切实体验到自身在价值观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三、美国新品格教育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启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的目标。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起来体系宏大,但其内容很具体,隐含在我们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实践中。要更好地让这些目标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就需要一些具体的方法来实现。美国新品格教育的成功范式无疑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一些重要启示。
1.加强隐性约束力,使人们能够自觉自愿地贯彻核心价值观
目前,我国传播核心价值观的方式一般是在学校或单位直接宣传教育,或采取德育课程进行教育。这些模式过于直接,不易让人接受。借鉴美国新品格教育的隐性模式,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针对现代陌生人社会生活碎片化的德育环境,我国可仿效美国构建学校道德社群,以更好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先在具体课程中渗透这些价值观,使这些核心理念成为一种群体意识。一旦确立了这种社群意识,它便存在于学校的日常生活中,具有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强大效力,为构建社群奠定基础。
其次,加强在学校和社会中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特别是不应忽视社会环境的作用。我国学校在可视性环境的建设方面已初见成效,但非可视性环境的建设还十分薄弱。因此,应制定规则,开展活动,大力营造非可视环境,让学生在愉快和信任中接受核心价值观。
最后,社会德育环境是需要重点建设的部分。目前我国社会媒介盈利性特征太突出,德育宣传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加强对这些行业的控制和管理,为我国核心价值体系确立正确导向。此外,要加强建设公益性的图书馆、文化馆等,让学生在节假日等闲暇时间能够得到更多有益环境的熏陶。
2.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协作
目前,我国在建构价值体系时主要依赖学校进行,对于家庭和社会的作用却较少关注,导致出现“5+2=0”的不良效果。因此,要使核心价值观深植人心,必须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
一方面,应改变家庭在德育上的“亚群体”地位,使其与学校积极配合,成为架构道德社群的重要力量。其参与方式可以参照美国的做法,提高家长对学校相关活动的参与度。应注意,家长力量的整合其关键不在家长自身,而在于学校的积极准备和沟通。要真正使家长角色融入校园,仅靠平时的简单联系远远不够,可以仿照美国在校园设立家长工作坊,与家长充分沟通,并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提高家长对学生的监督能力。
另一方面,引入“社区”的全新理念,扩大对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的价值体系建设队伍,其具体实施途径可联系我国国情采取中式的社区组织模式或服务计划。具体而言,我国可采取“社区入学校”、“学校入社区”以及社区成为家庭和学校的纽带三种方式。“社区入学校”是让社会的不同群体加入校园德育行列,根据学校需要为青少年提供相应服务;“学校入社区”是指学校与社会的各种部门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生活学习的实践场所,共同培养和训练学生;社区成为家庭和学校的纽带是指社区以各种方式主动为家庭和学校提供义务服务,成为加强家校联系的桥梁。
3.改变学生在价值观培育上的客体地位,使之拥有更多自
我国德育从2001年已有改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和“双主体”德育观,为学生在德育课中的主体地位奠定了基础。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国的德育方法有较大改进,抛弃过去教师单方灌输的呆板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我国的德育方法较局限于课堂教学,这显然不够。要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潜力,让其主动掌握价值观体系,就必须给予他们更多的空间。比如在选修课上不应盲目追求考试科目的训练,应让学生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课程,在丰富的科技文化海洋中提高自身价值观素养等。
在保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应开拓更多的领域为学生主体角色的培养提供舞台。比如在课堂内外为学生提供进行各种活动的条件,如体育馆、图书馆及各种协会等。但家庭和社会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支持,一些偶尔进行的志愿者活动流于形式,并没有成为衡量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标准。我们应参照美国的做法,让学生参加更多的公益活动,并提升这些活动在衡量学生品德方面的比重。只有真正在生活实践中贯彻价值观,学生才能从根本上接受并积极履行它们,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篇10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理想性;实践性;统一
当前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着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功利性与公益性、合理性与合目的性、职业性与教育性、生存需要与发展需要等现实实践与理想追求的失衡与冲突。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对其理想性和实践性进行反思,以期实现价值取向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可能性与可行性的统一。
一、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想性和实践性
价值取向作为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2]。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是社会或个体基于现实社会历史条件和自身生存发展需要,在面对和处理职业教育内部矛盾及外部关系时,对教育价值的内容及其实现手段不断选择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意向或倾向。由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定义可知,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价值主体既可以是社会也可以是个人,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不仅包括不同社会历史条件,还包括价值主体自身生存发展需要,因而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既具有理想性,又具有实践性。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想性,是指职业教育价值主体基于职业教育现实实践,着眼对未来的追寻,从主体需要出发的要求和希冀来建构职业教育的应然价值,是通过对职业教育现实实践的背反和超越来追寻价值理想。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想性是由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理想的人,这种目的性决定了其价值取向的理想性。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践性,是指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价值取向必须立足于实践,来源于实践,用实践来检验价值取向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离开实践根基、脱离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就无从谈起对职业教育实践活动有效的指导和引领。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践性,是由职业教育职业特性所决定的,职业教育的职业特性是指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职业教育直接面向社会生产实践,为社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在教育内容上围绕职业活动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情境性和操作性。
二、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理想性与实践性的背离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想性是对其实践性的背反和超越。实践性要求职业教育立足实践,面向实践,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实践性依据工具理性;理想性超越实践,指向未来,直面人的需求和希冀,理想性追求价值理性。不同的哲学基础决定着理想性和实践性总是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在二者不断地背离与趋近的过程中,实现着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解构与建构。具体来说,职业教育价值取向解构和建构的过程就是不同价值主体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依据自身生存发展需要在职业教育理想与实践之间不断斗争的过程,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就是多元主体不断斗争的结果,因此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具有多元斗争性。其多元性是指现代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不仅是政府和受教育者,还包括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家长及职业教育机构及教育者等,在价值主体上是多元的;同时,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职业教育的需要和希冀不同,即使是同一价值主体,由于对职业教育功能价值认识水平的改变,其价值取向的目标和内容也会不断地改变,因此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目标和内容是多元的;即使同一主体的特定价值取向目标和内容,其价值实现方式也会随着由于时空条件变化而不断变化。其斗争性是指不同价值主体之间、不同价值目标和内容之间、不同的价值实现方式之间,随着时空条件推移、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产生矛盾冲突,并在矛盾冲突过程中不断地妥协和调和,价值取向处在不断地解构和建构过程中。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想性与实践性的分野和冲突不仅体现在多元的价值主体之间和不同的价值的目标及内容之间,还体现在不同的价值实现方式之间,其理想性和实践性总是处在不断地背离和回归统一的过程中。
现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理想性与实践性的背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价值主体上,理想性强调个人本位,实践性主张社会本位。理想性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认为个人优先于社会,强调人的价值实现,个人价值实现是终极目标,社会发展只是个人价值实现的条件,社会为个人价值实现提供条件保障。实践性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认为社会优先于个人,强调社会发展目标,强调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定性,个人发展不能超越社会历史条件,个人发展只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手段。二是价值目标上,理想性强调公益性,追求根本目标达成;实践性以市场功利为导向,关注现实具体目标实现。理想性总是追求长远的、整体的、根本的目标的实现,理想性总是基于教育的本质属性,要求所有的目标不能脱离教育的本质,所有的教育活动必须回归本质。而实践性总是立足于实践,认为目标不仅是建立在想像和愿景的基础上,目标还应当回归现实,即根本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步实现的,因此,仅强调长远的、整体的、根本的目标是不够的,还必须把根本的目标进行分解,分解成阶段的目标、具体的目标、可行的目标,在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下,目标的实现是市场的,功利的。三是价值内容上,理想性追求合目的性,希冀目的实现,以人本发展为标准,追求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强调教育性和发展需要;而实践性立足于合理性,依据理性的指引,强调多元主体的斗争与妥协,注重职业性和生存需要。理想性是社会或个人基于自己发展历史、自身需要的类型和层次、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基础等,通过对现实实践的背反和超越来提出目的,并努力追求目的达到。这种目的强调教育性和发展需要,加入了自己的希冀和情感,可能是合理的,也可能是不合理。实践性强调社会和个人所有的价值追求立足于实践、面向社会实践,从实践出发,遵循实践理性的要求,强调实践必须依据理性的指引。这种理性重视多元主体的价值诉求,基于利益各方的博弈,注重职业性和生存需要,剔除不切实际的浪漫想像。
综上,职业教育取向具有理想性和实践性,不同的哲学基础决定了二者的多元斗争性,理想性指出了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多重可能性,实践性强调了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现实可行性。在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不断建构和解构过程中,理想性和实践性不断地实现着背离和统一。
三、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理想性与实践性统一的可能性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想性指向理想,对未来充满希冀;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践性立足现实,面向社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理想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为职业教育活动提供了方向指引,实践教育价值取向为职业教育活动提供了有效指导,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立足于实践同时又超越实践,对实践的背反和超越来源于对职业教育理想的追寻,二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二者统一的基础在于拥有共同的培养目标、实现途径、动力机制和发展追求。
首先,一致的培养目标。基于对默会知识和动作智能的肯定,通过技能型人才培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理想性和实践性共同的培养目标。即理想价值取向追求人的本真存在,实现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实践价值取向立足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现实,但在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如何培养技能型人才上理想价值取向和实践价值取向是统一的。原因如下,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类型,职业教育也不例外,也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这体现了教育根本宗旨的要求,离开了培养人才,职业教育就不能称之为教育。进而,真正搞好职业教育,关键是明确培养什么人才,即职业教育要明确定位。在明确定位过程中需要职业教育既要追寻理想,又要立足实践,实现二者的统一。这种统一性表现在,全面发展的人包括所有的人都得到全面发展而不论其天赋如何,当然包括动作技能见长的人。而技能型人才必须在立足技能的基础上不断地全面发展才能满足社会需求,技能学习只是全面发展的手段或某个阶段。在我国现阶段,一方面是大批中学阶段后再没有机会继续学业,或者有机会接受普通教育却面临不能就业的尴尬,一方面是技术工人的短缺,因此,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既实现了人人有受教育机会的公平理想,又解决了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现实需求。
其次,共同的实现途径。通过技能型人才培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是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实现的,即社会服务是价值取向理想性和实践性统一的实现途径,理想价值取向和实践价值取向在实现途径上是统一的。职业教育只有通过人才培养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了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才能作为一个组织在社会大系统中立足,才能体现自己的存在价值。也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能实现与社会其它子系统的物质能量交换,得到生存发展的各种必备资源。职业教育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不断地扩大受教育的机会,才能实现人人全面发展自己;只有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才能真正完成知识应用的过程,扩展知识的价值,实现职业教育的价值理想。职业教育只有面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践,才能找到自身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只有在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实践中,才能调整各种需要的层次和类型,检验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即职业教育质量需要其受教育者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价值来体现;职业教育只有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才能检验实践主体的发展状况并依据主体的变化,实现价值取向的不断变革。因此,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理想性和实践性统一的实现途径。
再次,共同的发展动力。提高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生活质量是价值取向理想性和实践性统一的动力,即理想价值取向与实践价值取向均以实现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为动力。不断提高职业利益相关者生活质量是职业教育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源泉,不断提高主体的生活质量的过程,就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实现过程,也就是价值理想不断实现的过程;不断提高主体的生活质量的过程,就是职业教育立足实践,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职业教育只有不断地呼应其实践主体发展的需要,改善其利益相关者的生存状态,不断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才能统一理想和实践,真正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最后,一致的发展追求。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价值取向理想性和实践性的一致追求,即理想价值取向和实践价值取向均致力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实现了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完成职业教育理想与职业教育实践的循环,因为只有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相关者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只有职业教育实现了人才培养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了相关者的生活质量,才能完成与社会大系统的物质能量交换,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理想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和实践价值取向均充分尊重和发展个体的智能类型,共同追求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实现,二者统一于共同的培养目标。由此,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是理想性和实践性统一的实现途径,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是理想性和实践性统一的动力,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理想性和实践性统一的共同追求。
四、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理想性与实践性统一的实现
既然职业教育理想价值取向和实践价值取向有一致的培养目标、共同的实现途径和发展动力,在发展追求上也是一致的,那么理想价值取向和实践价值取向就具有了统一的基础和可能。但是又如何实现二者的统一呢?即现实的统一的可行性又是什么呢?在现实条件下又需要具体做些什么呢?
首先,正确处理人的社会规定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实现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共赢。价值取向有不同的维度,不同主体、不同内容、不同实现方式、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维度。不同价值主体的价值取向不同,在现阶段主要表现在政府追求就业和稳定、企业追求竞争优势、个体追求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实践中他们三者之间总是面临着冲突,在价值取向冲突的过程中需要协调好三者关系,实现共赢的理想状态。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最高理想,但个人的发展应该主动适应当前现实社会条件,当前的理想状态就是以就业和竞争为手段,主动适应职业教育实践;同时不能为就业而就业,仅仅为了就业和竞争而压抑人的长远的根本的发展,在二者的协调与冲突中既受理想指引,又适应实践现状,不断实现三方共赢。
其次,正确认识可能性和可行性,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发展节奏,科学区分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发展变革的各个过渡阶段。根据理想追求与现实条件,在不同发展阶段上有历史的维度、现实实践的维度、发展过渡阶段维度、理想的维度。价值取向的冲突与协调就是立足于历史传统,从现实实践出发,准确把握过渡阶段不断变化,直至达到理想,同时以理想来审视历史、现实和发展阶段,不断修正价值取向的变革的方向、内容、重点。由于价值取向的不断发展变化,职业教育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历史价值取向是生存价值取向,职业教育以技术传承、固化社会分层(技能型劳动力培养)、生存作为其价值追求;现实价值取向是竞争的价值取向,职业教育以促进社会稳定、就业、培养创新型组织为价值追求,提高个人和组织的竞争能力;理想的价值取向是发展的自由的价值取向,职业教育以促进个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自身可持续发展、平等、自由、公正的社会理想实现等为价值追求。在价值取向冲突协调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职业教育发展阶段,协调处理好生存、竞争与自由的关系,既追求生存与竞争的实践需求,又不断向着自由的方向迈进。
最后,深刻理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层次类型及其限定性,不断优化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合理结构,实现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动态解构与建构。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想性和实践性融于价值取向演进的全部历史过程中,任何具体的价值取向都是相对的、动态发展的,总是处在不断地生成过程中,因此任何具体的价值取向都有其限定性和超越性。不同的价值主体,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价值内容,构成不同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层次和类型。深刻理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层次和类型的内涵,对任何具体层次和类型的限定性和超越性时刻保持清醒,是建构合理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结构的前提。在此基础上,以实践为基础,立足实践,依据价值取向的实践性和可行性进行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初步建构;同时,通过对实践的背反和超越,依据社会及个体的需要、目的和对未来的希冀去追寻理想,不断扩展价值取向的可能性,实现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再构;不仅如此,依据在实践中不断改变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以及对不断改变的主观和客观世界的背反和超越,实现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动态解构和建构,以期实现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科学性与有效性、可行性和可能性的统一。
- 上一篇:科学管理理论的局限性
- 下一篇:科研生产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