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理论与实践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0: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诊断学理论与实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篇1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杭州大学教育系  宋秋前)

    近十几年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阅读的重要性引起了全美上下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美国小学阅读诊断与矫治教学理论实践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拟对此作一概略的阐述。

            一、关于阅读能力变量的研究

    阅读能力变量的鉴别对阅读诊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来,美国阅读研究者对阅读能力变量的构成提出了众多的观点。其中肯尼迪(Kennedy,AC)的阅读能力“树状结构”理论和鲁珀利(RuPley,W.H)等人的促进性和功能性变量理论在阅读诊断和矫治教学领域具有较大影响。这里仅对后者作些介绍。

            (一)促进性阅读因素

    鲁珀利等(1989,1983,1979)从阅读教学诊断与矫治的目的出发,把构成阅读能力的变量分为促进性因素和功能性因素两类,以便教师在诊断与矫治学生阅读学习时有的放矢。

    鲁珀利认为,促进性阅读因素是指促进阅读能力的各种技能和能力,但这些因素本身还不是阅读,它们必须在一个以意义获得为中心的阅读情景中得到综合运用。因为,尽管可以把阅读分解为诸如辨别字母、词的认知等子技能,但每次运用一个子技能并不能构成阅读。瓦伦西(Valencia,s.)等(1987)认为,与阅读理解有关的基本促进性因素主要包括学生原有的知识、口语基础、词汇基础、视听技能、词的自动辨认、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各种技能的协调等。鲁珀利则着重阐述了语言能力、词汇背景和词的认知等三个促进性因素,并强调指出,促进性因素促进了读者理解读物的能力,然而,一个或所有这些因素的高水平发展并不能保证阅读理解的真正发生。

            (二)功能性阅读因素

    鲁珀利等认为,功能性阅读因素就是读者运用促进性因素理解书面材料的能力,是以获得读物含义为目的实际阅读。因此,问题的焦点并非在于掌握几个孤立的阅读技能,而在于运用这些技能去理解课文。威克森(WixSon,k.k.)等(1987)把功能性阅读因素概括为对书面材料作出多种读解的能力、猜测含义、含义的变通、消遣性和功用性阅读等。理解是这些功能性因素的共同特征。

    功能性因素以及它们与促进性因素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诊断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诊断弄清学生在某种阅读教学情景中促进性和功能性阅读因素的状况和作用,针对性地设计阅读教学,才能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变量的促进性和功能性区分,对阅读诊断和矫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只有当促进性因素达到有助于功能性阅读因素发展的程度,才能对发展实际阅读能力有用,促进性技能的孤立训练和实践并不导致功能性阅读。其次,许多促进阅读因素超越了教师影响所及的范围。因此,教师应通过分析确定哪些促进性因素属于自己影响所及的范围并通过教学予以加强。再次,每个学生的促进性和功能性阅读因素水平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促进性阅读因素实际决定发展功能性阅读能力所采取的教学过程。

            二、阅读理解过程的基本理论

    正确认知阅读理解过程的本质有助于教师对阅读诊断和矫治策略的选择、实施和解释。近二十年来,美国阅读心理学家根据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对阅读过程作了大量研究,提出了若干著名的阅读理解过程模式理论。

            (一)“自下而上”模式理论

    阅读理解的“自下而上”或“以课文为基础”理论认为,阅读是读者从辨认字母开始,组成单词、词组、句子、语段等,逐级由语音、词素最基础单位聚会向上、向整体意义发展的过程。著名学者高夫(Gough,P.B)是这种理论的主要代表。他通过反复研究,将阅读过程分解为肖象表征、字母辨认、词义了解和句子中词的加工等四个从低级水平到高级水平的自下而上的过程。“自下而上”阅读模式较为明显的读者常把自己的感性和理性背景知识与所读的内容隔裂开来。

            (二)“自上而下”模式理论

    阅读的“自上而下”模式理论又称“以读者为基础”或“概念驱动”模式理论。这种理论认为,阅读并非一个精确知觉的系列加工过程,而是一个以读者已有知识为基础的取样、预期、检验和证实的“从内而外”的循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读者把比课文带给他的更多的信息带到阅读中来,在阅读时不断进行假设检验,读者先前的知识和语言被用来就所读内容作出明智的选择。随着阅读的展开,读者综合已有的知识证实或修正自己的预测。著名学者古德曼(Goodman.K.S)就是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以读者为基础”倾向较为明显的读者,在理解和解析课文时常常过于概括。

            (三)“相互作用”模式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读者带到阅读中来的知识和课文中的信息在阅读理解中都是重要的,阅读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加工应有机结合起来,读者正是运用解码和语言技能以及他们关于世界的知识去获得对课文意义的理解。首先,课文激发读者运用他们的解码策略,然后随着对词语加工的展开,读者运用他们关于世界的知识去接受或拒绝关于涵义的假设。这种观念认为,从本质上讲,理解是建立在读者不断填塞当前阅读主题空缺的基础上的,然后在阅读时把这些信息综合起来,结果就产生了不同读者对同一课文的不同理解。因为读者关于世界的知识是有差异的。

    图式理论是阅读的相互作用理论的主要代表,在阅读诊断矫治中有着重要的运用。目前,在阅读心理学领域内,用图式理论说明阅读理解过程已成了美国研究阅读理解的主流。所谓图式,就是读者头脑中已有的结构性知识或知识单元。读者的图式对课文信息的理解、学习和记忆有重要影响,安德森(1985)把图式在阅读中的作用概括为如下五个方面:

    (1)帮助读者确定课文的重要特征和阅读的注意重点;

篇2

传统的诊断学实验室教学方法单调、枯燥,和临床过程相差甚远,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而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不会书写检验报告,不会对患者病症进行正确地诊断和分析,既延误了诊断治疗,也增加了病人的负担,这种现状必须改变。本文主要从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和模拟临床诊断过程两个方面思考如何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

1.1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在日益信息化的今天,医学信息更新换代迅速,将多媒体课件运用到在诊断学实验室教学中,充分发挥其图文并茂、声像兼备的教学优势,将临床上的真实病例、患者的患病特征用文字、图像、动画、操作录像等形式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验室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规范检查手法,还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提高实验室教学的效果。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现代化的诊断仪器设备及诊断科的一些工作流程展示给同学们,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诊断学实验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有了更感性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临床诊断的初步了解,吸引学生学习诊断学实验的兴趣,间接地促进学生对诊断学的求知和探索[1]。

1.2模拟临床诊断过程

用情景再现的方式,模拟临床诊断过程,让学生自己扮演医生和病人角色,参与到病例诊断中,按照询问病史、查看相关辅助检查临床资料等程序,让学生学会在真实工作中如何采集病史、收集临床资料,引导他们学习根据临床资料为病人做出临床诊断的方法,将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探讨诊断学理论。

2教学内容的创新

以往的诊断学实验室教学总是选取固定的几个检验项目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教学内容局限且简单,学生很快操作完,课堂时间剩余,易导致课堂纪律涣散,大大降低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与临床脱钩。诊断学实验室教学要以临床的实际需要为准则,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把与临床联系密切、实用性强的内容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结合临床病例,讲清讲透,并且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讨论病例、分析检验报告单,让学生有如到了临床的感觉,将学生从被动接受慢慢拉向主动思考,临床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逐步得到训练。

3教学思维的创新

一流的老师教思想,二流的老师教方法,三流的老师教知识。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和发掘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成为开拓未来世界的主力军。学生思维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在于教师教学思维的创新。教师应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放手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2]。

3.1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在诊断学实验室教学中,教师要在熟练掌握书本内容的前提下,对讲授的基本内容进行创造性的重新构建,要以问题为中心和切入点,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条主线贯穿整个授课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上不断思考问题。

3.2创设学生讨论环境在教学中适时引入临床病例,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病例的难度要符合教学进度,如果太简单,则不能达到训练学生能力和思维的目的;若太复杂,学生讨论时间过多,而且会觉得无从下手,也易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学生讨论诊断过程后设计出合适的治疗方案,写出规范的诊断报告。各组将设计的治疗方案和书写的诊断报告做成PPT,派代表进行阐述,主要是学生互相提问,相互讨论,教师给予相应指导,对所设计的治疗方案进一步完善,直到方案切实可行。这样既可锻炼学生的组织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书写报告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3.3开放诊断学实验室诊断学实验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在课堂上学生较多,设备有限,得不到充分的临床技能训练,掌握的技能手法不熟练,当学生进入到到医院实习或者临床实践时,容易给病人带来痛苦和不安,甚至引起医患矛盾,严重的导致医疗事故。开放诊断学实验室可以促进学生的实践技能在充足的时间内得到更好的锻炼,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临床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有利于培养具有扎实临床基本功的高素质医学人才[3]。

篇3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相对紧密的学科,是现代口腔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方式之一。这门学科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掌握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还必须在实验操作课上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能力和读片能力,为今后能更快地胜任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是一门形态科学,与解剖学、病理学一样,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基本的医学理论教育及基础专业理论教学外,还必须培养学生的对各类影像诊断学资料的解读与分析能力,这些影像诊断学资料包括:普通X线摄影、CT、MRI等。在以往的实验室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传统的观片和录像实验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教学用片的制作过程极其复杂与繁琐、制作成本较高、教学片更新速度慢、涉及内容较为局限;教学胶片仓储不易,随时间长度增加容易出现老化、变质、图像模糊等情况。

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辅相成,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也处速发展的时期,各种成像设备层出不穷,在成像速度及成像质量上都有了极大的改观。与此同时,各种三维后处理软件也相应而生,从而带动了整个口腔影像诊断学科的发展与进步。Sopix影像系统正是这种先进影像技术的一个典型代表,它代表了先进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发展方向,也必将在未来的实验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Sopix在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中的功能和特点

Sopix影像系统集简洁和独特的功能于一身,最大限度地发挥曝光控制系统E.C.S技术,提供高解析度实时图像。其高度集成的科技不但提供了数字化技术的所有优势,在成像时间上也是最短的。Sopix图像像素可高达125万,可以在不同尺寸的CCD间转换。操作的简单化有利于实验室的管理,同时节约了时间和费用。它的使用为收集和制作影像实验教学电子图片提供了一种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方式,更便利更简洁,为建设高质量的电子图片库提供了大量影像清晰、内容丰富的电子图片信息基础。

2 Sopix的应用改进了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手段

以往的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因其条件限制,在授课方式上采用小课教学的模式,学生轮流插片观看教学片、学生之间相互拍摄胶片。这就要求实验室配备一套或几套完整的教学片、观片灯以及大型拍摄设备。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升级,学生对课程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面临新的问题,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生互相拍摄胶片时对胶片的显像技术掌握不到位,既使拍片和显像的时间过长,也对胶片造成了大量浪费;(2)胶片的图像的清晰度较差、查询时间较长,更无法实现远距离传输;(3)胶片的仓储需要大空间、合适的环境(包括适宜的温度与湿度),并且胶片容易出现老化、变质的情况,使得数年甚至数月后图像就变得模糊不清,无法观看;(4)在考试时,胶片资料无法满足考试的随机性、多样性,很容易造成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验脱节,进而无法全面地合理地反映学生对课程的实际掌握能力。综上所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的需要。

Sopix的出现与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的实验教学模式,体现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便利与合理,实现了高速、高效、高能的数字化教学,规避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弊端。Sopix的应用不仅解决了传统胶片的仓储不便、查找缓慢、保管不易与更新间隔长、成本较高等问题,而且改善了教学环境,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只需通过计算机终端设备,利用Sopix系统就能实现根据课程安排随意调阅教学片,提取图像更提高效率、简单便利、节约时间,而且图像内容丰富、清晰、存储数量多,能够充分显示每一张影像图片的细节内容.使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及抽象、不易理解的内容以清晰的视角向学生恰当地展现出来,学生可通过操作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影像图片,极大提高实验课的效率和质量。

3 Sopix的应用改变了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模式

Sopix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助的“学导式”教学模式转变。随着Sopix系统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医学教学逐渐实现了以现代化IT网络为中心的多媒体、多方式教学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理论为导向、注重多元化实践的教育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利用Sopix拥有的大量清晰的图像库储备,高速、高效的传输线路,简单方便的操作等优点,采用浏览器观看和查阅影像资料的方式,先由教师根据所授理论课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可以围绕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遇到的中心问题通过Sopix网络教师筛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图片进行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自己得出答案,最后再由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在查阅资料的同时,学生还能与教师进行及时交流与沟通,学生有问题能及时得到授课教师的解答,教师的授课效果也得到实时的反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学习的主动性,形成了良性互动,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快速高效地培养学生分析思考和读片能力。

4 Sopix影像成像系统在未来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技能考试中的应用

可以利用Sopix影像成像系统的优势在图片库中根据不同的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大纲知识结构不同等级的要求,挑选不同级别的考试片,再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补充临床信息资料包括详细的临床治疗方案、病例检测结果、手术及准备资料和病人病情跟访结果等信息。所有考试图片按照课程要求或者按照难易程度再进行分类,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和难易度不同制作相应的考试图片存储于Sopix影像成像系统的服务器中。每个学生可以在计算机终端同时查阅考试图片。利用Sopix影像成像系统完成实验教学部分的考试,不仅有利于考试图片长期保存,极大的缩短了利用普通胶片的考试时间,而且避免了传统考试灯箱或胶片质量问题导致的图像不清晰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考试变得更加方便、保密、公平、公正,使考试过程得到极大的简化,减轻了教师和学生的考试负担。

篇4

【关键词】物理诊断学 教学模式 临床实践技能培养

【基金项目】2014 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4JGB162)。

【中图分类号】R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45-02

物理诊断学是教授医学生运用基本医学理论、基本医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学科,是医学生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技能过渡的桥梁,是医学生接触临床的基础课程[1]。所以物理诊断学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临床技能,使其将问诊、体格检查及对仪器器械检查等结果运用临床医学思维融会贯通,完成对疾病的诊断[2]。通过物理诊断学教学模式的改进,加强临床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临床基本功,对其医学生涯有深远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模拟实验教学改革弥补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缺陷,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2级临床本科班中抽取2个班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0位学生,男24例,女36例,学习前综合知识测评(73.15±9.32)分,采用基于临床实践技能培养的改革性教学方法;对照组60位学生,男22例,女38例,学习前综合知识评分(73.85±10.87)分,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两组学生性别、学习前综合测评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改革性教学方法:①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带教老师是物理诊断学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所有带教老师由主治以上职称的临床医师脱产担任,开办物理诊断学脱产教师培训班,进行规范化系统培训,合格后方可带教。通过培训提高带教老师的责任心,明确需要教学的内容,统一标准、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检查手法,教学大纲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②改进诊断学实践教学模式。调整教学课时,减少理论课所占教学比例,采取10人1组的小班化教学策略,以物理诊断实习为主,老师示教、学生互查培训模式。带教医师集体备课,建立教学案例库,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实践不断强化知识积累。建立物理诊断学技能标准化考核站,引入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通过招募工作征集SP病人,组建专业的培训机构由专业指导教师对SP病人进行指导,增强SP病人的责任心,配合完成SP的角色,同时根据病种不同和培训方案的特点,选择具备培训内容明显特点的患者作为SP病人。在SP模拟环节,学生通过体验临床医生的角色,对病人进行全仿真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真实感受临床医生接诊的全过程,并在模拟环节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纠正。③改进临床技能考核方法及考核内容。建立物理诊断学技能标准化考核站,全方位、多角度培训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国家执业医师考核零距离接轨,实施三站式标准化技能考核。④将人文医学纳入教学。在应用标准化病人角色扮演教学及特约典型临床病例协助教学过程中,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一项教学内容贯穿教学始终。培养学生养成关怀病人的意识,通过模拟病人使学生明白,接诊患者后不仅要了解患者的病情资料并关注病情变化,与患者和家属建立信任至关重要,通过角色互换等方式进行相互体谅,对患者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客观准确详细的讲解。教学时重视对伦理学、相关法律知识的讲解,将法律、心理及医患关系的处理有机的联合,使患者明白如何有效处理医患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行为。

1.3 评价指标

①学期末考试成绩。学期末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分两部分,一部分为主观题即选择题所占分数为40分;另一部分为客观题分数为60分,模拟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内容考核,学生采用抽签方式抽取考题,第一站为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第二站为心肺听诊和常见检查结果分析,第三站为体格检查和常用诊疗技术考核,每站所占分数为20分。②教学效果评价,参考有关文献[3]制定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学习兴趣、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沟通能力、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7 项内容,采用视觉模拟法进行评分,即画一条10cm的直线,0代表没有任何帮助,10代表有极大提高,对两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在线上画下位置,该处的刻度即为该项的评分,最终对学生的平均评分进行比较,每位学生均独立完成问卷后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期末考试比较

实验组主观题、客观题、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2.2 教学效果比较

实验组学生的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表达沟通能力、提高自学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归纳总结能力和提高创新实践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物理诊断学包括症状、问诊、体检、辅助检查等众多内容,内容之间缺乏必要联系,知识点孤立分散,医学生面对概念抽象、专业性强的物理诊断学教学内容,易产生消极的态度,对教学和学习效果形成负面影响[4]。因此,提高诊断学教学质量,打破原有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由消极被动到积极主动的学习掌握物理诊断学知识,帮助其顺利完成从基础到临床的过渡,一直是医学教育工作者致力研究的重点。张贝等[5]认为要提高学生学习物理诊断学的兴趣,教师应更新和完善自身知识储备,给学生提供愉快宽松的学习环境,关键要让医学上走出课堂走进临床。李艳杰等[6]认为,实行小班授课、加强模拟教学、以执业医师考试为导向、知识临床见习实习、加强技能培训、强化临床思维等方式,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研究中,我们对物理诊断学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加强临床实践教学,引入标准化病人,通过模拟实验教学改革弥补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缺陷,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主观题、客观题和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教学效果评价7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果说明,基于临床实践技能培养的物理诊断学教学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对物理诊断学教学模式的大胆探索。

参考文献:

[1]胡俊锋,李殿明,徐二琴,等.物理诊断教学改革及效果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6):650-652.

[2]周雨迁,蒋云生,高娅文,等.诊断学物理诊断教学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1):112.

[3]钱红,黄民江,刘理静.CBS结合PBL教学法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1):1736-1738.

[4]王银娜,曾静波,陈萍,等.提高物理诊断学实习课教学质量的实践与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11):79-81.

篇5

关键词:临床医学;实验诊断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TU501-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549-01

实验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临床基础课程,对各门临床专业课的学习起到桥梁过渡和支撑作用,也是一门直接为临床一线服务的应用性学科。虽然实验诊断学的发展极为迅速,但具有内容多、较抽象、难理解的特点。如何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解、掌握其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并且能与实践相结合就成为我们教学过程中重点注意的问题。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其正确的学习方法,我们针对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方法进行一些探索。

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1检验结果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我们在教学中始终强调实验诊断学要服务于临床和服务于病人,一定要以疾病为中心。因为它是临床诊断、病情分析、疗效评价、预后评估、疾病预防和健康保健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1]。为了使学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实验诊断与疾病的内在联系,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典型临床病例来分析讲解。通过启发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专业知识对病例展开深入分析、讨论,得出初步的诊断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和总结,得出正确结论。这种教学方法,较好地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枯燥生硬的实验诊断学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充分发挥了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效果极佳[2]。

1.2授课内容与实际检验仪器相结合: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检验技术、检验仪器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学时数限制,许多新技术、新方法在理论课上不能一一介绍,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学生实验课时间来弥补理论课的不足。实验课上,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完成某个检验项目的测试,这样学生从了解认识实验设备仪器开始,逐渐认识检验项目的原理、操作过程、临床意义。通过这种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于检验项目的理解认识;同时,通过仪器的学习和使用,接触了医学检验和实验诊断的前沿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挑选资历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向学生介绍医学检验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成果,补充如何运用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并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等教学内容[3]。在教学内容上的补充,不但让学生了解了学科前沿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加形象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实验诊断课程中,包括很多原理及图像,如果采用平时授课的方式进行讲解,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的图像和视频的加入,增加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们在生动、充满乐趣的过程中获得了非常感性的知识。由于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课件中图文并茂,动静结合,Flas形象生动、具体逼真,便于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大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我们又根据近年来多次再版的实验诊断学教材制作了1100多张教学幻灯片,不仅教师可以应用于实验诊断教学中,而且发表于中国医科大学校园网上,网站上还提供了学科中重点难点知识的详解,图文并茂,方便学生在业余时间对于难点知识的查阅和学习。

对实验诊断学教学和学习起到了资源共享的作用。

3根据培养方向,合理进行考核管理

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因此实验诊断学的课程考核方式也应充分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传统的笔试考试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验诊断学课程的需要,我们在实验课中采用了“笔试+操作”的考核方式,更能体现出实验诊断学课程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点。其中理论考试,主要涉及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内容;实际操作考试,则考察学生如何更好的利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通过双向的综合评定,更好的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实验诊断学承担着为医学生打基础的重任,是大多数未来医生接受系统规范实验室训练的唯一机会,其教学水平的高低影响着未来医生质量的好坏。所以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而应该适应形势,探索出更科学、更合理、更全面、更系统的实验诊断教学模式。为临床医学生早日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虹,李智,盛红华. 实验诊断学教学现状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6)

篇6

【关键词】 中医诊断学;中医教育;教学改革

Discussion on the Teaching of Diagno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Medical Practice

《中医诊断学》是传授中医诊察、分析、判断疾病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的桥梁课程,也是近些年来中医现代化研究的热点之一,其教学水平的高低对中医院校学生的临床诊疗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有着重要影响。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基于该学科教学内容中科研学术进展较快、临床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积极推进“寓研于教”、“寓医于教”,研、医、教有机结合的教学构想,对促进临床教学可望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寓研于教

教学与科研是现代院校的基本职能。教学是主体,科研则是学科和院校发展的动力和保证,二者互为支撑,相互促进。通过科研可以提升教学内容的层次;通过教学又可以把教学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和培训对象的能力、素质。

1.1 以科研成果来充实教学 近些年,《中医诊断学》中许多内容在科研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部分成果已开始逐渐被临床接受和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适时引入这些最新的科研成果,一是可以将枯燥的理论教学形象化。如将舌诊客观化研究的图像、视频引入课堂,可以让学生犹如置身临床,既达到了教学效果,又使其对该领域进展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如在讲授脏腑辨证时,学生普遍反映内容繁杂、单调、难记,此时若穿插一些证候动物模型的制作进行讲解,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诊断学中许多研究成果具有多学科融合的特点,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还有利于通过丰富的跨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三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传统中医诊断指标的主观性较强,缺乏客观的统一标准,因此,通过引进现代测试仪器和手段,开展实验研究的方法来改革教学,如指导学生通过脉象模拟手体验常见的脉体形象,并用自动脉象仪进行记录、分析,让学生有更多亲自动手体验的机会,突出诊断技能的培养,不仅能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和中医规范化、客观化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亦可逐步提高其科研能力。

1.2 以科研的方法来研究教学 中医诊法和证候研究多年来一直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热点之一,相对而言,《中医诊断学》也是中医学中教学内容发展较快的一门学科。同时,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对现代教学模式和方法也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在教学实施中同样需要引入必要的科研方法,如通过问卷调查、同行评议、随访测评等科学手段进行对教学进行全面评估,对上述方法进行评价和改进。这样才真正做到方法为教学服务的目的,而不是仅仅依靠引进一些新的教学概念和方法来哗众取宠。完善的评价方法可以把评价融入促进师生学习的教学过程中,设计、选择和应用一系列正式或非正式的评价手段和工具去衡量教育目标,这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也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

2 寓医于教

医学本身便带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中医诊断学》作为一门从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临床各科的桥梁课程,更是带有医学实践的特色。传统上在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尽管也会安排少量的临床观摩课时,但常常对这些课时教学重视程度不够,观摩课程缺乏精心设计,示教手段单一,学生的参与性不强,积极性不高,最终往往是草草了事,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当前《中医诊断学》教学改革的核心之一,便是突出课程内容的临床色彩,实现服务临床的教学目的。

2.1 课堂教学 《中医诊断学》的内容的都是学生今后在临床中必须精通的诊疗技能和常识,单纯的理论讲授有时往往晦涩而难以理解,更使学生缺乏感性的认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宜积极运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新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中加强对所学知识的体验和理解。模拟诊室教学是以模拟教学理论作为指导,在规定的教学内容中由学生模仿病人及扮演医生而进行的一种情景教学[1];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教师精心准备的病案,从而提高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2]。上述方法均能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有利于调动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此外,还可以开展第二课堂,让学生课外查阅相关文献,就《中医诊断学》有关学术问题或疑难病案进行讨论,或者让学生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并借助于实验教学进行验证,提高学生自己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临床实践教学 临床见习是实施突出临床能力培养为主的创新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改革传统的见习方式,如我们尝试编写了《中医诊断学临床见习指导》,增强临床实践教学的指导性、规范性。见习前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讨论,明确训练项目、目的要求、操作规范及程序等;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临床诊室的训练,明确临床见习的内容、目地、要求,特别是技能操作及鉴别诊断;最后,在见习结束后写出见习报告和心得,成绩列入学生考评。临床见习每生至少安排3次以上,每组学生不宜太多,由带教老师首先进行示范,规范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操作方法,同时将四诊与辨证结合,联系病人病情,讲授中医辨证的思维方式,与学生共同讨论分析,得出结论。临床实践教学可以活跃学生思路,增强学习兴趣,刺激学生发散性思维,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总之,通过“寓研于教”、“寓医于教”,研、医、教有机结合的方法进行《中医诊断学》的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为后续的临床课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提升其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篇7

结合实践介绍诊断学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将互动式理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互动式 教学法 诊断学

我们在2003-2004级部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的诊断学教学中,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了互动式教学法,将互动式理念扩展贯穿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临床见习及社会实践全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而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交流实践,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实现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最终实现我们的教育改革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目前,教育技术的发展普及为课堂教学的丰富多彩提供了可能性,但由于普遍存在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多数教学仍沿习着灌输式传统教学模式,故有人戏称“电灌”。采用灵活多样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法,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角色转变,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在直截了当的沟通中学习。教师在学生的参与配合下讲清基本概念、重点和难点,并提出问题,即教师做掌控全局的导演,学生为自由发挥的演员。例如,在诊断学主诉的定义讲解中,让同学们分别扮演医生和患者,问诊对话,然后由学生们自己总结、写出主诉,大家评论修改,教师进一步分析讲解。这样不但掌握了主诉的定义,同时掌握了主诉的问诊方法及主诉的病历书写,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经意间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沟通能力、独立思维能力。课堂效果直接评价,期末试卷主诉定义的正确率较传统式教学法增加13.8%;间接评价,这些同学在病历书写、见习或实习中的能力表现得到了代教老师的好评。

2 实验教学加强互动

诊断学实验需构建在解剖、生理等基础知识的充分掌握上而进行临床技能学习。自从我国有医科教育以来,各医科院校和学系的本科专业课就一直采用分科目按系统顺序教学的方法来传授知识,此种“猴子掰苞谷”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进入诊断学习时已对其前面所学解剖结构、生理机制淡忘而不甚了解了[2]。充分利用教育信息资源,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人机互动,以图、文、声、像等丰富、逼真地再现人体结构,动态的演示生理及病理机制,标准的体格检查方法,直观地看到、听到常见病和少见病的体征,同时与电子模型互动获得直接感受,如心肺听诊、触诊,肝、胆、脾触诊等,在同学以标准手法触及电子人胆囊时,模型会叫“疼、疼!”,这样同学牢固记住了胆囊Murphy’s征。余下时间同学间互动查体,教师辅导同学进行标准训练,以实践应用为最终目标。

3 设疑研讨培养能力

我国高校学生大多接受了初、中等的应试教育,习惯于长期应付考试过关,很少有机会去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缺乏创新型人才。美国专家指出我国的问题,多数医学教育着眼于提高医学生记忆事实的能力而不重视受教育者应用循证医学解决问题的能力[3]。我们课后设置问题,促使学生加强自学,熟悉教材,搜集资料,独立分析,努力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过程,而且将所学到的知识从解决问题中得到吸收。例如,分小组病案讨论:男患者,50岁。头晕,头痛,心悸一周。问1.最可能的三个诊断是什么?2.提出四种有助于进行疾病筛选的检查方法。

3.Bp150/100mmHg。各项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提供可能的诊断,诊断依据。首先,同学们要去查阅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的检查手段,诊治指南等。然后,小组讨论可能的正确答案。这样激发了学生求学上进的精神,加强了同学的合作沟通能力,培养了他们应用循证医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早期接触临床实践

21世纪的医学人才应具备德高、学博、医精等特点。局限于校园内是难以实现提高医学生综合临床素质的要求,针对目前学生普遍存在的动手能力差,使命感不强,学习动力不足的特点,我们给同学创造早期接触临床实践的机会,加强临床技能训练,使学生直接面对现实问题。休息日,我们带领学生到社会义诊测血压,让学生轮流跟随老师值班,他们面对自己的无知,面对患者的提问,面对紧张的工作后,增加了对疾病、对患者、对职业的感性认识,增强了责任感,开阔了视野,使他们不但体会到了自身存在医学知识、技能、经验的不足,还存在对社会心理、经济、家庭、环境及职业等方面的认识不足,最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5 教师技能与时俱进

互动式教学法对教师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改变过去重理论知识传授、轻综合能力培养的倾向,在教学全过程中贯穿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理念。同时,教师必须完成角色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做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是一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变“注入式”的封闭教学为“启发式”的开放性教学。教师要与学生平等交流,营造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质疑。学生在质疑、解疑的互动过程中才能产生创新的动机和过程。其次,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手段的不断改革,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教师要有终生学习的理念,只有教师成为了科技进步的敏感先知,才能掌握和利用科技手段,快速获得当前最新最佳资料应用于教学。最后,教师要训练自己获得卓越的才能、先进的教学理念,只有教师具备了掌控全局的能力,具备了创新思维、发展思维、科研思维,才能带动和培养出一批批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诊断学是进入临床教学的起点或桥粱,其教学内容随着新的检查手段和方法的不断涌现也在不断丰富。如何在规定的学时内采用互动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如何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基本实验室检查及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完成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等,诸多问题尚有待与国内外专家探讨、交流。

参考文献

[1]雷力力.互动式教学法在临床药理学教学中的探索[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6,29(4):4748.

篇8

关键词:中医病名;诊断;标准;病证结合

病名是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重要概念,是中医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辨病是中医临床不可缺少的内容[1]。任何疾病都有原因可查、病机可究、规律可循、证候可辨、治法可用、预后可测,临床治疗的目标主要也是针对病。但目前中医病名几乎处于被取消的状态,临床诊断、论文著作、科研课题等,大部分都使用西医病名,中医病名被弃而不用,或仅称属中医“范畴”。因此,必须制定中医标准病名,作为国家标准加以颁布实施,以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维持中医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1病证结合是中医诊断学的精髓

中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最早即是确定病种,并赋予病名。《黄帝内经》所记述的病名逾200种,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无论是《伤寒论》论外感病,还是《金匮要略》论内伤杂病,都是以病为纲,病脉证治并重。此后历代医著如《诸病源候论》、《景岳全书》、《医宗金鉴》、《证治准绳》等,以及近代临床各科的中医教材,基本上都是以病(症)为纲,进行辨证论治。因此,继承中医学的病名及诊断十分必要。

病证结合是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基本方法,诊断疾病可以有效地把握疾病全过程的根本矛盾,而辨析证候又能准确地把握疾病某一阶段的病位与病性等主要矛盾。对病和证的分层认识,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二者的关系犹如经纬纵横交错,使中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在病位的表里上下与脏腑经络,病性的阴阳寒热虚实,以及病势的进退深浅3方面达到3维统一。中医病名融于中医理论体系,能正确引导临床辨证与施治。与证名诊断一样,病名诊断是中医临床诊疗不可或缺的内容,取消中医病名不仅仅是病名被取消了,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病证结合诊断特色也没有了,更谈不上中医的优势、生命力和发展。

2中医临床必须使用中医病名

就临床诊疗的目标来说,中医与西医所针对的都是疾病,在这一点上中医病名与西医病名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但由于认识论和方法学的不同,所导出的病名体系必然不同。中、西医的病名,一般都是由病因、病性(病理)、病位和病状相互组合而构成。在病因病性方面,中、西医的概念基本不同,中医的风寒湿热、痰饮瘀血、阴阳虚实、劳瘅痹厥、胀脱痿痛、癌瘤瘕、痈疽翳障等,西医称之为细菌、炎症、变态反应、免疫紊乱、功能亢进、减退、衰竭等等,而气、血、水、脓、毒、火(炎)等概念,中、西医则都将其视作基本的病理改变。在病位方面,虽然中、西医的解剖名称基本相同,但中医学的认识相对笼统而西医学的概念以精细为特征,由于中、西医对各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及相互关系的认识上有所不同,因而对疾病的命名诊断,西医有病因诊断、病理解剖诊断、病理生理诊断、功能诊断、临床综合征诊断等不同形式,并注意几个方面的结合而作出完整诊断,因而其病名限定清楚,但较冗长而复杂。与之不同,中医学病名极为精当简炼,每个病名实际用词一般只有2~4个字,不一定将每个病的病因、病性、病位等本质属性概括无遗,而可通过辨证诊断使之得到补充。正是由于病名诊断与辨证诊断之间的这种互补性,使中医学的病证诊断完整地融入中医学理论体系并具有中医之特色。可见中医病名与西医病名既有关联而又不等同,中、西医病名的对应关系是模糊的,即“是也不是,不是也是”。

中医临床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使用准确而规范的中医病名。中、西医病名只能并存和相互对照,而不能并用,更不能以西医病名取代中医病名。某些中医病名目前尚不为广大群众所熟悉,主要是由于受西医病名的冲击,加之近代中医一味地强调辨证而不重视病名诊断所致,而不是中医病名脱离了实际,导致广大群众不能接受。只有规范中医病名,坚持并强化中医病名诊断,方可使中医病名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和接受,才有益于中医学的发展,也有利于发挥中医学的优势。

3中医病名诊断的必要性

中医的许多病名,如破伤风、托盘疔、胬肉攀睛、鹅口疮、舌菌、痄腮、阴吹等,精炼简捷,见名知义,易于掌握。中医有不少好的病名,如历节风、破伤风、感冒、红丝疔、缠腰火丹、蛇头疔、乳岩、天行赤眼、蟹睛、骨槽风、鼻渊等,其命名科学确切,名实相符,正如宋·张杲《医说·疾症》所谓“古之论疾,多取象比类,使人易晓”。因此,这些中医病名一直沿用至今,为人共晓,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有些病名如痢疾、霍乱、伤寒、破伤风、风湿热、感冒、麻疹、癫痫、子痫、白喉、痔、痈、痛风、风疹、云翳、脚气病、牛皮癣、梅毒等,在西医传入中国时,便为西医所引用。

中医强调辨证,并多以症为病。但辨证毕竟只是反映疾病某一阶段的情况,症则只是疾病本质的外在表现,而通过诊断所确定的病名,代表着对疾病最本质的认识。病名诊断在中医医疗实践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把握疾病的全局和全过程的一般规律,有利于临床施治,这是中医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徐灵胎《医学源流论》指出:“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一病必有主方,一病必有主药。”说明不同疾病可以有自己的专方、专药、专法治疗,如肺痨若不治痨杀虫,则辨证治疗效果欠佳。虽然异病同证时应当同治,但治疗也应根据病而有所区别,如胃疡、久泄均可见脾虚证候,在补脾益气同时,胃疡者常结合理气止痛,久泄者则常兼利湿止泻。同时病名诊断亦可指导辨证,因为每个病演变过程的一般规律往往可体现为不同的“证”,各证出现的频度也不一致,如风眩最常见的证型为肝阳上亢,而阴阳两虚则较少见,有时病人可能仅有血压增高,而其他症状不明显,以致无症而出现无证可辨,此时则可根据风眩而首先考虑为肝阳上亢,采用平肝潜阳的治法。

4取消中医病名必将导致中医学的灭亡

有学者提出,中医病名改革应大部分采用西医病名,或中、西医病名并用,这样方有利于中医现代化,并能成为中医走向世界的桥梁[2]。也有人认为“取消中医病名中医灭亡不了”。这些观点显然都是不对的。中医临床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中医学需要与国际接轨,但绝不能用西医病名取代中医病名。因为中、西医学是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等基本概念不同于西医学的解剖、生理、病理等理论,把西医的病名搬过来,套在中医学的头上,则名实不相符,无异于穿西装戴瓜皮礼帽,这无疑会给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带来思维方面的负面效应。

中、西医这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认识疾病的角度不同,那种“西病中证”式的诊断无异于“人头马、美人鱼”之类,似是优势互补、强强相合,但实际上只会使中医学走向灭亡。因为用西医学理论来衡量中医学,不仅只是病名不科学,中医学的阴阳五行、风、寒、暑、湿、燥、火、喜、怒、忧、思之类病因,肝之开窍于目,脾主运化与统血,经络的解剖结构,以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中药理论等等,统统都无科学可言,都应在废弃之列。坚持中医病名是保持和发扬中医学体系的要害所在,是中医学生死攸关的大事。设若中医学取消了病名,则说明中医学对“病”没有认识,中医只知辨证施治,不会诊病治病,那么中医学还有何“术”可言呢?取消病名,就会使中医学术一溃百溃,一发不可收拾。

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优秀的部分,由于西学东渐,中国人已逐渐远离自己的民族文化主体,出现了文化自卑,不少人对中医的知识财富不相信,甚至抵触,这并不足为奇。癀瘕、卑傈、旭痹、瘅等字都不认识,这是由于近现代文化举措对中医学带来的负面影响。落叶知秋,病名的取消就是中医学术消亡的前兆,面对日渐远离传统文化的中医,如何恢复昔日中医与传统文化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如何使中医能够按照其自身发展规律良性发展,这或许是今天有志于振兴中医药事业的人们所应当迫切思考和解决的问题”[3,4]。

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否认中医理论体系,妄以西医病名取代中医病名必然失败。1933年下发的《中央国医馆学术整理委员会统一病名建议书》、《中央国医馆审定病名凡例》及《中央国医馆审定病名录》,之所以遭到反对而没有实施,其主要原因就是武断的认为中医病名不科学,要统一则必以西医病名为标准,这是其夭折的致命之处。现在虽然时过境迁,中医界的认识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可以断言,取消中医病名只会是重蹈复辄的命运。恽铁憔在《论医集·对于统一病名建议之商榷》说:“今若以西名为主名,不废中医学说,则名实不相符。若废中医学说,则中医即破产,不为此,则为彼,更无回旋余地。例如《伤寒》一书,包括支气管炎、肋膜炎、胸水乃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日射病、虎列拉等等,假如使用此诸名色,初步,《伤寒论》本文,将渐次无人研读;进一步,必《伤寒》方无人能用;及后一步,必讲究注射灭菌。如此,则中医消灭、中药消灭。是故用中医病名为统一病名,在此必争,是非得已,不止名从主人而已。”先贤之见在当代中医界已被印证,这不正是废弃中医病名之恶果吗?

我们应从病证结合的角度,站在发展中医理论与保持中医特色的高度,坚持中医病名诊断,并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摒弃“重证轻病”、“西病中证”等错误观点,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深入开展对“病”的研究,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5规范中医病名体系

任何学科都是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医病名学术也不例外。中医病名规范化的研究,首要而根本的原则,必然也只能是继承性原则,要从蕴藏前人丰富经验和理论的历代医籍中整理、挖掘中医病名,切合临床实际者用之,不符合临床实际者改造之。在此基础上本着特色性、实用性、创新性、准确性等原则,全面系统地开展病名体系研究,形成完整而规范的中医病名学术体系。近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5]疾病部分即是本着继承和发展中医学理论的宗旨,采用继承、挖掘、引申、创新、引进等方法对病名进行分化定义,从而使中医病名学术在相对完整的意义上形成体系。

现代医学制定有国际疾病分类(1CD)等国际标准和国内的《疾病分类与代码》。但中医学是具有独特理论和丰富经验的传统医学,中医学是我国的宝贵文化遗产,它与西医学有很大的不同,因而不可能用ICD等外来名词规范中医疾病名称。现在临床上中医的病名被弃用,没有中医的病名体系,这将使中医学术处于灭亡的境地,因而必须加紧中医病名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中医学者开展中医标准病名的研究,建立中医标准病名体系,一方面充分吸取、反映以往研究的合理内容,另一方面弥补前段标准化研究的不足。中医标准病名研究应按照中医理论体系,严格区分病、证、症概念,在继承原有病名的基础上,参考西医病名,按中医学的理论创新、分化、扩展中医的病名。该研究可为中医学术提供全面标准的“原件”,不断完善中医疾病体系,并能对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起到指导作用,也有利于保护中医学的知识产权。

参考文献:

[1]朱文锋,贺泽龙.论坚持中医病名诊断的必要性[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2):50-52.

[2]苏玉仑.中医病名应改革[J].中国中医药报,2000,5:31.

[3]刘理想,张其成.近现代文化举措对中医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报,2006,10(13):8.

篇9

对实验诊断学实验课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将现代教学手段和最新实验方式引入教学环节并以多样化的形态学教学内容补充到手工实验中,结合理论课中循证医学的思路,探讨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方法。

【关键词】实验诊断学;实验课;教学改革

实验诊断学是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在于突出实验室检查的重要性,实验课是实验诊断学中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通过实验课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科学思维,直观地理解实验结果,为临床合理使用实验室诊断技术打下良好基础。实验诊断学的教学内容在《诊断学》中所占比例也在不断增加。目前检验科自动化仪器的应用已非常广泛,传统的实验诊断学实验课教学模式是继承了医学检验系的授课模式,该模式在诸多方面存在问题,如手工项目比重较大、新项目与新技术介绍较少等,已严重制约其发展[1-2]。鉴于此,本校在开展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同步对实验课进行了调整,以期实验课教学能够与时俱进,配合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取得良好效果。

1实验诊断学实验课教学现状

1.1教学内容陈旧,目标不明确

实验诊断学的重要性已在近年来不断改版的诊断学教材中得到体现,然而很多诊断学实验课大纲仍然停滞不前。如血液检查仍然使用牛鲍计数板进行手工计数细胞,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往往不能理解计数细胞的含义,他们的培养目标是成为合格的临床医生,其教学应以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核心在于通过实验了解实验诊断学项目的临床意义,并会根据诊断需求选用合理的检测项目,并通过实验知道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从而综合分析诊断病情。随着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向医学领域的不断渗透整合,传统的临床基础检验手工项目在实际工作中正被逐步压缩和取代,基本的自动化检验仪器和信息化数据系统在很多县级和县级以下医院或卫生院都已比较常见[3],临床医学生所具备的实验医学知识必须同步更新,而在现阶段教学中对新项目介绍内容较少,对这些检验项目的适用范围、特异性和敏感性也很少涉及,由此产生学生知识培养提升与实际临床应用脱节现象越来越严重,而且这一矛盾将导致临床医学生未来不会使用或很少使用新项目辅助诊断,可能会限制其医疗服务质量,阻碍相关专业的发展。

1.2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实验诊断学实验课教学形式单一,多采取的模式是“复习-看挂图-实验”,作者在以往教学时曾经使用的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手绘挂图教具,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很多教学使用的显微镜保养不好导致形态学内容无法进行。理论课采用填鸭式教学,大部分项目来不及消化,学生普遍反映不知道该如何学习,往往花费大量时间效果也不明显,导致一部分学生不重视实验课,理论课也缺乏兴趣。而如今循证医学已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实验室诊断的短板势必会影响医学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因此,要想提高临床医学教育的整体质量,必须对实验诊断学及其实验课给予足够的重视。实验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通过实验课更好地理解理论内容。但目前的实验诊断教学仍旧以理论课为主,学生普遍反映实验课课程设置学时数不足,理论课与实验课衔接不够紧密,部分实验课操作对其临床学习毫无帮助,而且内容陈旧,还停留在理论的重复叙述上。已在部分医学专业开展的互动教学、讨论教学等优秀的教学方式在实验课上使用滞后,仅是安排一次到检验科的见习课,直接影响实验诊断学教学质量的提高[4-5]。临床检验技术及手段发展迅速,缓慢的知识更新不利于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意识的培养[6]。

1.3实验课教师队伍年轻且不固定

目前实验诊断教学通常由检验医师兼职,大部分实验课由青年讲师承担教学任务,虽成立了实验诊断学教研室,也按学校要求进行了教师配置,但并没有编制专职人员而且实验课教师要求相对较低,导致实验课的教师更难以固定;检验医师虽然精通检验技术和方法,但缺乏临床医疗经验。兼职教师临床工作繁忙,授课经验少,备课时间和精力有限,难免有应付任务情况的发生。优秀的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兼职教师平时工作使用的大部分是自动化仪器,授课时又回归到手工操作,从而对教学质量和管理造成影响。

2实验诊断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尝试

2.1重新制订实验课教学方案,增加实验课课时

目前本教研室实验室诊断学理论课教学已进行了教学改革并取得初步成效,因此根据实验诊断学教学大纲,结合理论课授课内容,贯彻以器官系统为基础,以病案为中心的授课思路,进行实验课备课。各实验课教师在备课前要熟悉理论课授课知识要点,重点将检验方法学实验转变为以临床项目为基础的实验,从教学对象今后的工作需求出发,弥补理论课授课内容较难涉及的部分,如用形态学来改革教学方法。同时在授课中也采用问题为基础式教学,而且问题的提出方式更具体于理论授课,例如在尿液常规检查中通过对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回顾,既帮助学生理解尿胆原和胆红素的检测意义,同时也复习到生化检测肝功能的部分项目,结合平时积累临床病例分析能够使理论知识点串联于一体而便于加深理解和记忆。调整实验课课时,由原先的9~12课时增加到20~24课时,专业设置按体液、血液、生化、微生物、免疫和综合案例分析,使知识点分布更加精准,从而以点带面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学习热情。

2.2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增加微信群消息

青年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随着教学硬件条件的改善,工作中运用先进多媒体教学和数码显微互动教学成为现实,将数码显微互动教室与网络有机结合在一起,在现有数码显微互动教室基础上,通过建立实验诊断学分享群,利用QQ群和微信群课件、试题及最新的实验诊断学前沿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

2.3形态学教学内容和最新医学前沿知识点的补充

学生往往对医学前沿知识更感兴趣,作者通过增加教材以外知识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床旁诊断、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及质量管理和认可等新理念通过实验课加以补充,使学生们认识到实验诊断学的发展日新月异。通过前沿知识的补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诊断学课程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7]。同时让学生们掌握选择使用合适的实验室项目,使教学质量能跟上实验诊断学的发展。在基础(血液和体液)检验和微生物检验中增加形态学教学内容,通过尿沉渣涂片、血常规制片及典型的微生物染片,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大量直观的形态使同学们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因为大部分医学专业学生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就很难再学习这些形态学内容,而部分形态同疾病的诊断息息相关,例如通过观察尿液红细胞形态就能为从事肾脏疾病专业的学生打下一定基础。在补充知识点和形态学内容同时对老旧项目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将内容相近的实验项目进行合并,将过多倾向于检验原理的内容进行删减,使教学过程更加紧凑。

2.4授课教师的安排和资质考核

为了较好地完成理论课和实验课同步改革任务,在每学期制订教学任务准备会时,所有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师都必须集中备课,授课内容需兼顾各个专业交叉的知识点。实验课教师首次授课前需要进行试讲,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打分并给出适当的建议后才能实际授课,并根据集体备课质量的高低选择合适的临床病例及授课方式,对于不满意的课程则进行二次备课。总之,实验课促进学生对理论课的理解,为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起到很好的效果。在实验课教学上不应片面追求内容的多和全,把实验课当成了是理论课的简单重复,不能一味强调背书。以开阔视野的临床思维角度出发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师,探索新的实验课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综合能力,为以后工作中会正确选择检验项目,结合临床综合分析检验结果,与检验医师沟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凡,万海英,李冬,等.与临床紧密结合的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索[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8):1133-1134.

[2]宋伟,魏书杰,付玉荣,等.高等学校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2):242-243.

[3]洪俊,李艳.以临床思维为中心的实验诊断学教学新模式的建立[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0):936-939.

[4]李桂玲,多丽波,刘彦虹,等.临床医学五年制实验诊断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6):79-80.

[5]郭素红,李正祎,孙可歆,等.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初探[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5,36(1):71-72.

[6]张继瑜,杨春莉,周芳,等.检验医学专业教学内容的临床应用调查与分析[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4):302-305.

篇10

1.1超声诊断学课程设置不足

超声诊断技术作为一门年轻但发展迅速的学科,在临床应用中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公共的前沿诊断方法,也成为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知识体系中的必备部分[4]。但是由于医学界乃至社会上对超声重要性的误解或观念的落后,导致超声诊断学在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的影像诊断技术或物理诊断学教学中所占比例太小[5,6]。有些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生中涉及超声的课程只有4-6个学时,往往在诊断学中一带而过;有些院校临床医学生课程内容中根本就不安排超声诊断学,或者将其纳入考查课、选修课,导致学生认为其“可学可不学”;更不要说安排见习、实习课。而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没有上机观摩或实践课,学生会觉得超声诊断非常抽象、晦涩难以理解,基本上达不到学习效果。

1.2临床医学生超声诊断学知识掌握现状

由于在校期间基本上没有接受过超声诊断学课程的培训,导致年轻的临床医学生对超声诊断知识缺乏基本的了解,知之甚少,不了解超声检查适应证及用途,不清楚超声检查的原理及优势,甚至看不懂超声报告单,认为其只是辅助诊断,更不用说了解超声诊断技术的前沿发展方向和趋势。殊不知超声诊断目前在临床各学科疾病的诊断中所占比重之大,涉及范围之广,包括了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产科、浅表组织器官、心脏、肌腱韧带、关节、神经、器官移植以及大血管等。据统计,所有的临床学科都与超声医学存在或多或少的关联,超声在一些疾病的诊断上已取代其他影像学方法而成为首选或必不可少的诊断手段[7]。有研究者对临床型硕士研究生和七年制硕士研究生针对超声基本知识的了解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6.4%学生认为课堂教学不能满足其对超声知识的掌握,73.4%的学生认为自己对超声知识的了解差,仅24.9%的学生认为自己对超声知识了解一般;在问及对超声报告的认识上,38.7%学生认为他会关注超声报告中描述内容,32%学生会关注部分与自己专业相关较强的报告内容,仅17.5%学生认为自己能读懂描述内容,46.5%学生表示完全不能读懂报告描述内容[6]。由此可见,临床医学生对超声诊断学知识了解严重不足。

1.3超声诊断学教学师资现状分析

由于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年轻的、但发展非常迅速的技术,专业人才储备相对不足,尤其缺乏高学历、高年资、临床和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目前,一些医学院校从事超声诊断学理论授课的教师仍多为本科或大专学历,缺乏硕士以上学位人员,有些甚至是技术员转行,其学历层次、知识体系、综合素质尚有待提高。同时,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带教也是重要的教学环节。由于临床超声医师队伍整体偏年轻,缺乏超声诊断学专业人才,尤其是高年资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教师,加之带教医师一般都缺乏技术规范化培训,带教过程中教学内容分散,缺乏系统性、针对性、规范性,带教过程中常夹杂着个人习惯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2临床医学生超声诊断学教学改革策略

为满足现代医学事业快速发展和社会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需求,实现现代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改革现有的医学教育模式,弥补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超声诊断学专业教育上的不足。

2.1结合当今医疗体制改革和医学发展的需要,重视超声诊断学课程教育超声诊断技术由于其发展迅速、易于普及、实用性佳,不仅成为各大医院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在某些常见病、多发病的筛查、诊断和人群健康检查中更是占据了无可替代的地位;而且由于其便捷、价廉、无放射性、应用广泛,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是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影像学检查方法。CT、MRI虽然具有分辨率高、诊断价值大等优势,但由于其昂贵的价格或有放射性等缺点难以在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推广普及。随着近期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即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队伍的建设,完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超声诊断作为一种易于推广的影像学技术,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因而改变超声诊断是辅助诊断的陈旧观念,在临床医学生中普及超声诊断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2.2组织编写适合临床医学专业的超声诊断学教材目前的超声诊断学教材主要是面对医学影像学专业,因而编写一本适合临床医学专业的超声诊断学教材至关重要。临床医学生学习超声诊断学的目的主要为:第一,了解超声成像的原理、特点、发展方向、前沿技术,从而能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疾病、不同部位、不同要求正确选择超声检查方法。第二,了解超声成像的常见干扰因素,并能向患者解释某些组织器官超声检查前特殊准备的意义。第三,能正确分析超声诊断报告。第四,能根据临床实际需求,充分发挥超声诊断优势,不断拓展超声诊断应用范围。这就要求教材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重点突出超声诊断的成像原理、类型、技术优势、常见病诊断要点、临床应用,并结合解剖、病理病生、主要临床表现等内容,将基础、临床、影像学科相结合,同时将高频超声、腔内超声、三维超声成像、超声造影等当前临床应用研究中的热门课题加入教材中,广征博引,力求知识的先进性[5]。

2.3将超声诊断学纳入临床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增加实践课超声诊断既是一门独立的技术,也是一种公共的、通用的、临床多学科涉及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在临床各学科疾病的诊断中所占比重之大,涉及范围之广,包括了全身各组织器官系统,超声在一些疾病的诊断上已取代了其他影像学方法而成为首选或必不可少的诊断手段[7]。因此,教学主管部门应将超声诊断学纳入临床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合理分配教学课时,临床医学生超声诊断学的学时数应不少于30学时,让学生充分了解超声技术的原理、类型、优势、临床应用范围及当前发展方向和前沿技术,更好地为日后开展医疗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技术。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医、理、工交叉结合的专业课,基础理论较抽象;相比于X线、CT等影像学方法,图像是实时动态的,不同的切面、不同的方向得到的图像千变万化,实践性非常强,所以超声诊断学的见习、实习课程显得尤为必要[5,8];临床医学专业该课程见习课不少于8学时,实习时间不少于2周。开展好实践教学,有助于加强影像与临床学科的结合,培养横向思维,避免基础、临床、影像学科之间的知识脱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影像学方法的成像特点、优势,将知识融会贯通;通过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理论,有助于临床医生读懂超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