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管理意见和建议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0: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技术管理意见和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重创了国际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都堪称史上之最,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原有金融监管理论和监管体制的深入思考。金融监管理论对金融监管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需要积极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理论与经验。本文对金融监管理论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发展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金融危机爆发的特点,借鉴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的改进经验,提出金融业监管要探索中国模式,而这一模式的基础是稳健高效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业。
【关键词】
金融监管理论;金融监管体制;金融监管改革
一、引言
金融监管是指一国政府或其机构对金融机构所实施的各种监督和管理,包括对金融机构市场准入、业务范围、市场退出等方面的限制性规定,对金融机构内部组织机构、风险管理和控制等方面的合规性、达标性的要求,以及一系列相关的立法和执法体系及过程。金融监管包括金融监督和金融管制两方面。金融监督侧重于复杂的日常行为,而金融管制则侧重于具有同一性规范的编制。
二、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
(一)信息经济学框架下的金融监管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系列的金融危机、特别是1997年的由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后,新古典经济学所倡导的金融自由化理论不断受到批评。另外,监管代表说的主要观点是,把金融监管看做是广大投资者及储户对金融中介实施监督措施的代表。
(二)功能观的监管理论
所谓功能观的监管,即指依据金融体系基本功能而设计的金融监管体制,即一个给定的金融活动由同一个监管者进行监管。功能观金融监管的概念主要是来自于有关金融体系的“功能观点”学说。金融中介功能观大大地拓展了金融监管理论的视野,从而把金融监管理论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
(三)监管激励理论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几乎所有的监管经济学研究都是经验研究,而不是系统的、理论的,直到拉丰、梯若尔《政府采购与监管中的激励理论》在1993年的出版:将激励问题引入到监管问题的分析中来,将监管问题当作一个最优机制设计问题,在监管者和被监管者的信息结构、约束条件和可行工具的前提下,运用相对比较成熟的完备合约方法,分析双方的行为和最优权衡,并对监管中的很多问题都尽可能地从本源上内生地加以分析。
三、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理论的变革
(一)加强审慎监管,预防系统性风险
审慎原则是金融监管的核心价值,但传统的监管理念体现为微观审慎,注重对特定金融机构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而缺乏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政策以及金融市场的关注。
(二)对顺周期性金融监管的反思
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主要体现在对资本充足率监管的顺周期性和公允价值会计引起的顺周期性两方面上。改革的方向主要是: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即在经济发展繁荣时期,在金融形势景气时期,资本充足率要求应相应增加。
(三)薪酬激励机制的变革
自危机爆发以来,针对金融业高管薪酬的评论和争议不断。二十国集团(G20)和金融稳定论坛(FSF)一致认为美国金融机构的高管为了领取高额薪酬,置股东和社会公众利益与不顾,追求高收益同时具有高风险的金融产品,放任金融风险,是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监管理念变革的国际经验借鉴
在全球金融监管政策选择的大国博弈中,我们必须要把握两个基本事实:一是任何一国的监管体制都必须与其经济金融发展和开放的程度相适应,尽量做到风险的全覆盖,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金融市场不断发展而带来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二是在现代市场条件下无论风险管理工具如何先进,都不能避免因为机构内部原因或市场外部的变化而遭受风险事件的影响,这是由其高杠杆率、高关联度和高对称性的特性所决定的。
五、后危机时代下探索金融业监管的中国模式
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是分业监管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分别对我国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实行分业监管,是典型的一级多头的分业监管模式。但是,随着金融业混合经营模式的发展和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我国传统的金融监管制度和监管理念难以适应金融风险管理的要求,通过借鉴各国的金融改革经验,我们应该要总结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金融监管模式。
(一)形成一个中心指导
可持续发展金融监管目标的中心应是促进本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大力支持金融业在低碳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积极作用,要积极探讨金融环保机制、经营策略、激励考核体系,从业务流程与政策上把好项目关,完善惩戒机制。
(二)强调宏观审慎监管
危机的爆发表明微观审慎监管不足以实现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目标。因为单个金融机构的健康稳定并不能够保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单个金融机构可以将自身的风险转嫁到别的金融机构上,或者将风险产品分割打包出售,但是整个市场上的系统性风险是不可转移和分散的。正是由于缺乏一个机构在宏观上对系统性风险进行监管,才导致此次危机具有如此大的规模,破坏力堪称历史之最。我国应吸取教训,在微观审慎监管框架下植入宏观审慎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
六、结论
西方各国普遍认为市场价格信号是正确的,因此金融危机前主流的金融监管理念是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少监管或者不监管。同时,西方各国还认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也没有必要,因为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会自动淘汰没有必要或不创造价值的金融创新,因此能在市场上经营的金融创新产品都是“好”的。正是这样的监管理念,导致了危机前金融监管的放松及金融监管功能上的重叠交叉与缺位并存,进而引发了波及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在危机过后,人们对原有的金融监管理论及机制所存在的缺陷及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迅速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改革方案。我国应在危机中吸取经验教训,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合我国金融发展的监管体制。
参考文献:
[1]金夏中.金融监管体制的国际比较以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4)
篇2
关键词:黄河大堤、植树管理、养护、意见
中图分类号: TV882.1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孕育了世代的中华儿女的同时,由于黄河水的泛滥和破坏,也给黄河沿岸的居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在黄河大堤种上树木,它不仅有助于堤防的巩固,且给河防用料提供了有利条件,给国家创造了财富。但某些县段由于对植树的积极意义认识不足, 在黄河大堤植树管理养护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二、黄河大堤概述
黄河大堤包括两岸的临黄大堤、北金堤等,是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流域在干流上有甘肃兰州市区堤防、宁夏和内蒙古河套一带堤防、下游河南和两岸堤防。习惯上把下游堤防称为“黄河大堤”。黄河下游河道是一条地上河,历史上两岸堤防多次决口改道,在海河与淮河之间形成一个游荡区,威胁着25万平方公里地区内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黄河下游的堤防工程,远在春秋中期就已经逐步形成。当时诸侯各霸一方,所修堤防线路极不合理。到战国黄河下游堤防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管子·度地篇》中曾指出:修堤的时间以春天的三月最好,因为这时土料较干,易于坚实。而其它季节,夏季农忙劳力紧;秋季多雨土料湿;冬季土料冻结修堤不实。秦汉时期黄河下游堤防逐渐完备。北宋五代时期则已经有了双重堤防,并按险要与否分为“向著”、“退背”两类,每类又分三等。到明代,堤防工程的施工、管理和防守技术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把堤防分为遥堤、缕堤、格堤、月堤四种,按照各堤的作用,因地制宜修建。明刘天和在《问水集》中曾提出筑堤必须选择能坚实的好土,不能用混有泥沙的土,土的干湿应该恰到好处,如果土太干则筑堤时应该在每层都洒适量的水;关于取土的地点则必须在离堤身数十步外平取,不能挖出深坑,否则会影响耕种,更不能在堤附近形成沟。到清代,修堤技术又进一步发展,特别强调“五宜二忌”。五宜分别之:一审势时,宜选择高地修堤,以节省土方,且堤线要顺直;二取土宜远,要在临河距堤二十丈以外取土,土塘之间要留土格,以防止汛期堤根行溜;三“坯头宜薄”,坯头薄了易于硪实;四“硪工宜密”,五验水宜严,硪实以后以铁锥穿孔,依据灌水的多少来确定是否合格。两忌是:一隆冬施工和盛夏施工。
三、黄河大堤植树管理养护的几点建议
1、树种选择的原则
一是“适地适树”的原则,即根据不同的土地条件(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生长且生长量价值较高的树种。二是“临河防浪、背河取材”的原则。即林种选择、树种选择要符合加固工程、防汛抢险的需要。三是不同的造林目的选择不同的树种和林种。即按防浪林、用材林、经济林、行道林等不同的造林目的选择不同的树种。以上原则在实际运用中应综合考虑,统筹兼顾。
2、树种选择
黄河中下游土壤及气候条件差别不大,我们认为黄河工程上不同位置的土地可种植的主要树种有:
(1)、淤区、背河护坝地:以速生用材林树种为主。主要树种有泡桐、中林系列速生杨、三倍体毛白杨等。
(2)、护坝地、临河护堤地:以柳为主,乔灌结合。
(3)、前后戗:以耐旱树种为主,如紫穗槐、白蜡条、椿树等。
(4)、堤顶行道林:以耐旱、树荫好、生长期长的树种为主,如大叶女贞、国槐、泡桐、毛白杨、栾树、合欢等。
各地可根据实际,结合本地林业规划和区域经济的要求,适当发展一些经济林,如石榴、二花、杜仲、银杏、水果等,有条件的也可以搞园林花卉苗木繁育基地。
3、选种速生新品种—“三倍体毛白杨”
“三倍体毛白杨”是我国林业科技工作者近年来培育出来的新品种,它生长迅速、木材白度高、纤维长、材质好,是造林绿化和提供工业造纸原料的好树种,最适宜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种植。黄河中下游(陕西以下)现有适宜种植面积20多万亩,地块又相对比较集中,为发展“三倍体毛白杨”造林,建立工业造纸原料基地提供了广阔的土地资源条件。如能实施这项计划,3—5年将建成一条沿黄两岸绿色产业经济带,并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植树造林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营造混交林。纯林虽然在造林、抚育间伐和收获技术上比较简单,成本也低,但大面积单一树种的纯林,对防治病虫害十分不利。建议营造小块纯林,不同树种的小块纯林相互隔离,组成大范围的混交林。
(2)、就地育苗。在林业生产中,靠从外地远距离供应苗木来植树造林是最忌讳的。运输前如果处理不好,途中会严重失水,造成树木成活率低,甚至会完全失败,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因此就地育苗、就地造林是提高苗木成活率的关健。建议黄河部门统一规划,从长计议,建立稳定的苗木繁育基地。
(3)、选用良种。树木生长周期长,就选种而言,林业选种比农业选种更重要,影响期更长。因此,我们在植树造林中要强化良种意识,及时引进优良树种,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黄河大堤植树管理具体的养护要求
1、灌水要求
(1)对新栽植的树木,栽后必须及时浇足水,确保土壤充分吸水并与根系紧密接合。(2)灌水量及灌水次数可依据树木的生长情况及土壤、气候条件决定,做到适时适量。新植树木栽后必须保证连续灌三次透水,以后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适时补水;晚秋树木进入休眠期到土地封冻前,要灌足一次冻水;干旱季节应增加灌水次数。(3)灌水堰的大小应保证可蓄存足够的水量,一般应在略大于种植穴直径的周围,筑成高10-15cm的灌水土堰,开堰深度以不伤根为限。土堰要拍打牢固、密实不漏水,堰底面要平。(4)灌水量要充足、均匀。要防止急注冲根,做到地面无迳流。对土堰较小的要反复灌,直到灌透,确保质量。(5)每灌一遍透水,都要检查树木是否有倒、歪现象,及时扶正支牢,并用细土将土堰内缝隙填严。(6)水渗尽后要及时封堰。(7)地势低洼处,雨季期间要做好防涝工作,平时也要防止积水。
2、施肥要求
(1)要定期对树木进行施肥,确保树木正常生长发育。树木休眠期施肥,可在秋季树木落叶后至土壤结冻前进行,或早春土壤解冻后至树木萌芽前施用;树木生长期施肥可在七月或八月上中旬之前施用,防止深秋树木徒长,不利安全越冬。(2)施有机肥料一定要充分腐熟,结块的化肥必须粉碎后使用。(3)施肥后必须及时灌水。4)新植树木在受伤根系未愈合前,不应施肥。(5)施肥量应根据树木种类、树龄、立地条件、生长情况、肥料种类等具体情况而定。
五、结束语
总之,为了便于防汛抢险,避免洪水期间倒树出险和腐根造成隐患,临河堤坡一律不植树,均种葛芭草护堤,临背河堤原有的乔灌木,应结合复堤逐步清除,临河柳荫地可植丛柳,缓流护堤,使其成为内高外低的三级防浪林。背河柳荫地以发展速生用材林为主,堤肩可植行道林,选植根少、浅的杨树、苦楝、光桐等。可以相信,随着黄河下游防浪林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再加上黄河大堤植树管理养护措施,在不远的将来黄河第一道防线将矗立在黄河两岸。
参考文献:
[1] 宋玉山 刘新华:《黄河下游河道工程管理》,《人民黄河》,1996年06期
[2] 陈玉峯:《对当前堤防管理养护工作的几点意见》,《黄河建设》,1958年11期
[3] 徐建华:《对黄河大堤植树管理养护的几点意见》,《新黄河》,1955年11期
篇3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它包括一组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持续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明显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可资解释的综合征。笔者近年来采用自拟疏肝健脾合剂结合西药治疗本病,并与西药常规治疗组作对照观察,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1998年罗马国际胃肠病大会制定的RomaⅡ[1]标准。所有患者血、尿、粪常规、血沉、血生化检查均正常,无内分泌疾病、结缔组织疾病、神经肌肉疾病及重要脏器病史,并经B超、X线钡剂灌肠、纤维结肠镜、电子胃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1.2一般资料 本组110例均为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7例,男34例,女33例;年龄18~62岁,平均44.7岁;病程2月~6年,平均5.3年。对照组43例,男20例,女23例;年龄19~65岁,平均41.8岁;病程3月~7年,平均6.3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嘱合理饮食,忌辛辣、油腻、生冷食物,调畅情志。
2.1对照组 口服马来酸曲美布丁,每次0.2g,每天3次。4周为1个疗程。
2.2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础上,加用自拟疏肝健脾合剂治疗。药物组成;苍术15g、白术15g、党参20g、茯苓30g、柴胡10g、枳壳6g、白芍30g、木香15g、陈皮10g、炙甘草6g。以上药物由本院中药制剂室煎药机煎汁灌包,每天1剂,早晚空腹各服1包。4周为1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习惯及性状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减轻,发作频率减少,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大便习惯及性状无改善。
3.2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51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显效率为76.1%,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显效率为37.2%,总有效率为76.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4 讨论
IBS是临床上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其病因病机尚未十分清楚,心理因素与其关系密切,是一种特殊的病理生理基础的身心疾病。本病的特点在于肠道无结构的缺陷及实质性病变,但肠道的动力异常和内脏感知过度敏感,对生理性或非生理性刺激表现出反应过度或异常,从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本病属中医学“泄泻”、“便秘”、“腹痛”等范畴,其主要病机为肝郁脾虚。笔者在临床中综合四君子汤、四逆散、平胃散方意,自拟疏肝健脾合剂治疗本病。方中苍白术、党参、茯苓健脾渗湿;柴胡、枳壳、木香疏肝理气止痛;白芍平肝养血,缓急止痛,而且重用白芍,配合甘草,取芍药甘草汤之意,酸甘化阴,和中缓急。诸药合用,方简力专,效果显著。马来酸曲美布丁是胃肠动力的双向调节剂[2],在胃肠运动低下时,可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抑制肾上腺素释放,从而增加运动节律;在运动亢进时,其可作用于胆碱能受体,抑制乙酰胆碱释放,从而改善运动亢进状态。本研究表明,马来酸曲美布丁结合中药疏肝健脾合剂能明显改善IBS临床症状,疗效满意。
参 考 文 献
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存在问题;措施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作用及意义
1.1施工技术管理对建筑工程项目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科学的管理,可确保施工程序的正常进行,工程质量得到保证。此外还,可以充分发挥施工材料、人员及设备的效能,从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另外,不断加强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对问题要有预见性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避免施工事故隐患的发生。
1.2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不断地出现,同时承担的新工程可能结构更复杂,功能更特殊,装修更新颖,这也就使得施工技术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1.3建筑施工有其特殊性.众所周知,建筑的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业受天气影响较大,而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式项技术综合应用、工序搭接较多,在这些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加强技术管理,进而保证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以便达到预期的质量、使用功能和降低建筑成本的要求目标。
1.4技术管理能充分发挥施工人员及材料、设备的潜力,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市场经济竞争能力。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还停留在粗放型管理上,没有系统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单纯的依靠质量管理工作以及文件归档进行施工技术的管理。且由于工程中标后的分包施工中,中标企业缺乏对分包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也使得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开展困难,影响了施工技术管理的科学开展。
2.1材料管理不规范
在采购、运输、存放、发放以及使用材料和半成品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管理,导致原材料的质量不符合要求以及材料供应难以满足正常施工进度要求的现象发生。材料管理不规范不仅延误了施工的工期,甚至还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声誉。
2.2施工管理不规范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及现场的实际操作人员并没有完全按照有关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进行施工,各种规章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管理人员完全履行其管理职责,操作工人没有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导致质量问题经常发生,给工程带来质量隐患。
2.3施工方式不合理
目前施工单位分包现象非常普遍,各分包单位没有明确自身的工作范围。各单位只考虑自身的利益,总将工作推给其他的单位,从而造成工序上的遗漏,增加了各单位协调工作的难度。此外,施工组织并没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及操作工人的水平素质参差不齐,也增加了施工过程中各专业协调工作的难度,也是导致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
2.4机械设备落后
现阶段我国的很多建筑企业所用的机械设备陈旧、落后,或者因为成本问题,很多都用一些淘汰的机械设备,没有及时的购进和更新,如此下来,施工的进度赶不上,也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2.5建筑施工的技术方法落后
对于施工前的技术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但现如今的很多建筑企业的技术和施工方法并没有改进,技术相对落后,而且还缺乏技术方面的交流。应当让所有的施工人员对整个工程都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在施工中有一定的准备,不耽误工程进度,也不会影响整个工程质量。
3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的策略
3.1 施工准备阶段施工技术管理
强化落实,明确各级人员的责、权、利,企业主管要支持总工程师做出的正确决定。组织全体管理层、操作层,特别是技术管理人员学习现行标准、规程、图集,尤其是对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学习,明确施工中每个检验批、分项、分部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要求,并以此来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确保能够对现场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进行及时、准确的解决,把设计图纸准确地实施于现场。通过组织各专业人员熟悉、审查图纸,参加图纸会审,并从便于施工、加快进度、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合理化建议等。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指导施工,每一个分项、分部都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专业性强的、高危场所施工必须有专项施工方案及专项技术交底。
3.2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
①及时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对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至关重要。整个工程施工,各分部分项工程,均需进行及时准确的技术交底。特殊和隐蔽工程,更应加强术交底工作,应强调易发生质量事故的部位和成品保护以及建筑材料方面的要求、基础施工技术要求:采用的新结构,新工艺提出的技术要求等。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向下级技术负责人技术交底,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工长、班组长技术交底,工长、班组长向工段、班组进行技术交底。通过层层技术交底,使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对工程的设计意图和要求,质量控制点,施工过程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使工程项目按合同质量要求、工期要求交竣工,为用户提供满意的建筑产品。
②关于工程质量的管理:工程质量目标的控制管理是以工程合同文件的质量条款为准则的。工程质量主要表现在材质、施工工艺及维护保养等多方面。在对重要单元工程或采用新工艺、新技术设计的单元工程施工时,应成立攻关小组,及时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保证工程质量。原材料、成品材料及半成品材料进场应严格实行质量控制。施工中因管理失误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不论其问题严重与否,都应认真对待,制定好处理方案。
③关于工程进度与成本的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必须严格按照预先规定的进度目标来全面实施进度计划。随时关注施工能力、设备和材料供应情况,以及单元工程形象的实际进度等;还应根据某些工作的实际进度及时调整好其后续工作的进度计划安排。为了不影响整体工期目标,要注意协调好分包的工程项目的有工序衔接关系的工作面的施工。
3.3竣工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
对竣工的项目工程要进行合理的检验与评定,就是要借助于一定的方法、手段对完成的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特性和特征进行测定,通过对规定的质量标准与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判断产品是否合格。凡是与规定标准不相符的有关部位和工程,要在检查完后进行相关的加固补强,凡是与规定标准相符合的有关部位和工程,检查后予以通过,对满足优秀、良好标准的,给予优良的评价。质量检查包含以下几项具体工作:①度量:就是通过一些手段、方法进行测试、测量工作;②比较:就是用质量标准与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③判断:就是分析对比的结果,根据规定的质量标准判断是否符合相关要求;④处理:就是对被检查的工程项目的竣工后产品进行评价,是否能够通过验收,是否能继续进行下一步工作,是不是要使用一些方法就行补救。
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历史;历史教学;应用
在初中现代化教育中,初中历史教学是比较棘手的学科之一。较好的实现历史教学现代化,需要结合现代的信息技术,将历史教学有机整合在一起。利用好丰富的信息源泉,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较好地解决一些教学难点、重点。将初中历史教学和信息技术进行适当结合,是新现代化教学给初中历史教师带来的教学上突破难点的机遇和对教师要求更好、更高的挑战。
一、现代信息技术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影响
历史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学科特点,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历史素养,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把历史学科的人文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在历史教学的方方面面起到重要作用。教学信息量的扩大,使学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文字教学,以更容易接受的方法,获取了大量的相关知识。信息技术是信息加工手段,培养学生在大量信息资源中进行有效的分类和提取最有价值的信息。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大胆地创新教学,让学生主动分析信息和交流获取的信息资源,努力做到开拓教学思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适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使课文中单调的文字声像并茂起来,让学生产生一系列的联想,感受内容的深层意蕴。信息技术能为历史教学提供演示工具,教师能够使用现有的教辅软件和多媒体工具把原有的文字课件变成动静结合、声色相融的多媒体教材,使学生对历史教学内容产生很高的积极性,丰富多彩地展示教材中的情境,使学生主动思考、消化。以往都是老师单方面决定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显得极其被动。在信息技术结合历史教学的交互性学习中,学生有了主动积极参与的热情,在丰富的学习资源感染下,学生对历史的语感和应用进一步得到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能力也有质的飞跃。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1.盲目追求信息技术的应用
许多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过度追求、依赖信息技术,忽视了与学生进行精神和情感交流。教师在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时,不加手段,不依实际地机械应用,把应该有历史文化氛围的课堂弄成了多媒体的展示课堂。学生除了在多媒体应用表面上兴趣颇浓,听到的、看到的信息容量特别巨大,导致一堂历史课下来,除了对多媒体信息技术感到新奇外,历史知识没有一点印象,造成了历史教学目标不能顺利完成。
2.不能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在缤纷多彩的现代信息化世界,许多新的信息产品、信息手段不断更新创造,如果教师对信息技术不能熟练地进行基本操作和适时、适当地加以运用,将会对历史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历史教师在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时候不能准确掌握使用方法,在浪费教学时间的同时,还不能制作出好的信息辅教资料,不能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如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不能熟练的制作;对文字、声音、动画等多元化信息元素不会使用或者加以滥用。
三、如何高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1.内容的有机整合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内容大多都是与历史人物和历史时代相关的内容,教材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离生活现实较远,离实际信息较偏,初中生不容易接受的教学内容。通过现代媒体技术,把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内容有机整合,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多媒体能够跨越历史、地域的界限,情境再现、另辟蹊径地展示教材内容,能够很好地让学生接受理解离他们较远的知识。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内容的整合,使历史教学内容洋溢着时代的气息,更容易被接受,更接地气。
2.教学方式的有机整合
在人才济济的时代,如何培养具有学习能力的人才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以往的教学方式是单一的教授式,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性不能完全被发掘出来,课堂死气沉沉,气氛萎靡,没有活力。将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利用数字化、现代化的手段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交互式的学习模式。有意识地让学生主动去寻找教材中的资料,去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将初中历史教学在深度和广度上向课外延伸,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开拓学生的眼界。我们把信息技术作为桥梁,将学生与学习内容有效地连接起来,极大地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个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快乐的学习中来。
3.教师互享信息成果
历史教师在信息化手段教学的运用中,或多或少的都有自己的一些独到的教学技巧和教学经验。学校历史组的教师可以以此为契合点,定时组织历史教师开展信息教学的研讨会,在信息成果上,做到互利共享。建立网络共享平台,让优秀多媒体课件和教学手段及时在平台上,供更多的教师参考、学习、模仿,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同时,帮助信息技术使用不熟练的教师尽快掌握基本的信息教学手段,让教师改变“独自作战”的窘境。
参考文献:
[1]韦兰.浅议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3(10).
篇6
【关键词】施工技术,管理,建筑安全,提高
一、引言
建筑施工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为了促进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应的建筑施工技术,以此提高建筑的安全性。然而,虽然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是施工企业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但是建筑安全事故仍然屡屡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加重了社会的经济负担,因而,只有在施工的过程中对相应的建筑施工进行严格的监督,并加强对相应施工技术的研究,才能够尽可能避免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问题,从而才能保证好相关的施工质量安全。
二、建筑施工现状分析
目前,在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建筑行业得以发展进步,但是在建筑行业的施工当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给施工带来了诸多困难,并且对施工进度具有较大的影响。建筑在施工的过程当中,由于施工人员对技术在掌握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因而对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造成了直接的影响,并且由于当前在施工的操作当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违规操作,给建筑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另外,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由于相关管理人员在整个施工中,疏于对施工的指导,因而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理解上的偏差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盲目性,从而也就造成了施工过程当中诸多施工问题的产生。而在当前施工当中较为严重且普遍的一种现象就是,由于管理不到位,致使施工质量存在很大的问题,比如:相应的施工材料缺乏正确的管理,在采购的过程中不能够做到严格把关,因而直接导致建筑质量存在很大的问题。
三、施工技术管理措施分析
第一,加强施工技术的责任管理。在建筑施工当中,要明确技术负责人相关的责任,对此,这就要加强对相应的施工技术人员的责任划分,在通过对施工图纸进行相应的分析了解后,根据相关人员具体的技术掌握情况,量体裁衣,做好相应的施工技术交接工作,当施工中出现相应的技术方面的问题时,相关的技术负责人要及时地进行相关问题的处理。与此同时,技术负责人在整个施工项目进行的过程中,还应当对相关的施工技术进行监督管理,并在施工的过程中对相应的测量数据进行相关的核实工作,在技术人员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施工技术负责人要及时地做好沟通和交流,从而避免问题变得更加的严重。
第二, 抓好施工技术调查。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必须就施工现场做好相应的施工技术调查工作,通过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施工了解后,在根据施工的图纸作出初步的估量,结合当前的施工技术和具体的施工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施工当中可能出现的干扰性因素要进行有效的排除,包括施工地下管线的走向都要做好前期的技术调查,以此避免施工的过程中临时出现的故障而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进度。
第三,抓好施工过程中重要工程技术的管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工程主要包括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为了有效地保证施工的质量安全,因此需要加强对相应的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
首先是对钢筋工程的管理。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要对相应的钢筋进行质量验收,对相应的规格、种类等进行严格的审查,避免有问题的钢筋出现在施工现场。在浇筑的过程中,要保持钢筋的相对稳定性,不能进行任何程度的移位。在对钢筋进行配制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位置进行钢筋的选择,并注意相应的浇筑工艺的选择,对于钢筋的密度较大时,则需要采用与之相匹配的石子加以浇筑,并且在混凝土进行浇筑时要做好相应的捣实工作,但是在浇筑的过程中不能对钢筋进行踩踏,如发现脱扣现象要及时地进行纠正处理。另外,在钢筋搭接方面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以此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其次是模板和混凝土工程的管理。在对模板进行安装的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放线工作,在经过测量后,安装前要对相应的墙面进行清理,并在安装的过程中做好相应的加固处理,避免墙面在使用后期出现质量问题。而对于混凝土工程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对相应技术的掌握,在混凝土进行捣实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在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选择的过程当中,要严格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另外在对混凝土搅拌的时间和场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状况而定,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的过程中,除了对振捣的间距要进行控制外,还应当保证振捣的时间,要控制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所有的振捣工作。
四、提高建筑安全的措施
为了有效地对建筑安全问题进行控制,因而这就需要做好相应的安全施工工作的监督管理。首先,国家要对相应的建筑安全问题引起高度的重视,对此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生产法规体系,相关部门应当根据目前的施工现状,应当对当前的管理规范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从而实现施工过程中有法可依,避免一些施工企业钻法律的空子,从而促进施工的安全,以此保证建筑的质量。
其次,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落实。完善监督管理体制需要相关的监督管理部门将具体的工作进行有效的落实,加强相应施工的监督和管理。而落实相关的责任制需要对施工中的具体操作进行严格的督促,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相关工作的实施,对有问题的施工要及时地进行处理,将责任进行细分,在施工队伍当中建立一套完整的责任制度,以此确保建筑的安全生产。
五、结束语
建筑工程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其有助于改善我国居民的基本生活环境,对社会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建筑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致使相关建筑安全问题给我国社会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对此,为了有效地改善建筑行业的现状,因此,国家需要加强相应的监督管理,于此同时,还应当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为建筑施工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另外,建筑企业自身还应当加强建筑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以此确保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永梅,郭建刚,杨洪均等.对加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及管理的研究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19).
[2] 缪荣根.谈土建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5).
[3] 张小富,李海涛.基于BIM的建筑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研究[J].施工技术,2013,42(22):27-29,65.
篇7
【关键词】文明施工;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对策
一、文明施工的内涵和倡导文明施工理念的意义
(一)文明施工的内涵
文明施工是创建优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施工这一新的要求和提法不是一般性表述, 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 在保证安全、健康、质量的前提下, 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两大手段, 最大限度地避免建筑的安全隐患、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和提高效率的施工活动, 其内涵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狠抓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作为施工中的关键环节, 它直接关系到职工的生命安全, 关系着建筑施工企业的信誉, 更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为了保障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第一, 每个工人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章和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第二, 增强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施工理念。贯彻“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的方针, 强化“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的责任感, 确保在施工期间道路安全畅通, 生产安全无事故。
(2) 严把质量关。质量监控贯穿在建筑施工全过程中, 非常重要而不容忽视。如今, 有多种因素影响着工程的质量, 较大的影响因素有: 赶工期、抢进度、前期准备不足仓促开工、且中途遇变更、员工无证上岗、层层外包质量下降。为了保证工程质量, 做到文明施工, 我们必须全面监控施工准备、施工现场、竣工的各个阶段的质量, 最大限度地保证施工过程和交付使用中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 要求计划与预算合理。施工的准备阶段科学的计划与预算对于整个工程顺利完成起到了基础支撑作用, 需要做到: 对施工地段地质条件进行全面勘察, 对地址灾害危险性进行科学评估, 并根据现有的施工环境, 对特殊情况进行预测并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另一方面, 要理解施工项目的设计意图及重点把握工程关键部位的质量。施工工程师需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一起合作, 对施工图纸进行认真的会审。
(4) 注重环境保护。我国环境遭到破坏越来越严重, 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施工管理不善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我国当前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我们必须采用文明施工和绿色施工技术方式。它通过切实可行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管理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消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施工技术与管理。
(二)倡导文明施工理念的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建筑工程呈现了新的变化, 例如工程结构更复杂、功能更特殊、技术出现更新、装修要求更新颖等等, 这些同时也对施工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的建筑工程应在文明施工理念的指导下施工, 文明施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如下。(1) 督查并保证按照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和技术法规施工, 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确保正常的施工进度。(2) 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 不断提高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和员工业务水平, 并在全过程中实施质量监控, 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把安全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保证工程施工顺利交工验收。(3) 合理规划施工中的资源, 充分发挥人、财、物的潜力,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4) 坚持抓好技术管理工作, 不断地加强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和技术责任制, 充分发挥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才干和作用。(5) 施工现场封闭式管理, 营造文明、安全、整洁、和谐、高效的施工现场工作环境。避免或减少对周围居民和环境的破坏, 以实现工程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二、文明施工理念指导下工程施工的措施
(一)通过科技技术进步, 改造升级落后的工程技术
第一, 创新改造落后的施工生产技术, 提升自主技术创新和技术改良的能力, 研发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 研发节能清洁的建筑材料; 第二, 举办并参加国际大型的建筑博览会, 展开多样化的国际建筑艺术的交流与合作, 消化吸收西方先进的建造结构和建筑风格, 结合我国建筑特点, 设计高水准的建筑作品; 第三, 完善技术创新的管理体制, 通过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创新意识, 营利于创新的环境。
(二)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 保证施工安全提升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
(1) 施工准备阶段的科学管理
第一, 对施工地段的地址条件进行勘察与探测,并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有效的评估, 根据勘察和评估报告进行事前的准备和预防, 根据可能突发的特殊情况, 做出科学合理的应急处置预案; 第二,准确理解施工项目的设计意图, 施工单位、设计院、监理单位等多方合作, 共同会审施工图纸, 绘制高水准建筑图纸。第三, 完善技术管理制度, 根据设计图纸的重点环节的要求, 下达各主管工程师注意事项, 对施工人员进行强制性标准化的培训, 做到工人持证上岗, 并明确落实相关责任。第四, 做好施工前的材料和运输工具准备, 并建造安全舒适的民工生活区。
(2) 施工进行中的科学管理安全生产管理
第一, 立醒目施工标志, 确保车辆行驶安全畅通。在施工路段设置明显的施工标安全标志。标牌要规范、清晰, 设置地点准确,设置牢靠。对作业现场用红色塑料隔离墩牵线挂红旗, 与车辆行驶车道隔离, 白天派专人执勤, 夜间悬挂红灯; 第二, 施工防护安全可靠, 消防器材齐全。做到施工建筑垃圾不外漏, 施工人员高空作业有保障, 并指导培训员工熟练操作消防器材。第三,加强安全教育, 定期召开安全会议, 使所有的建筑人员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机械作业按规程操作, 严禁违章驾驶, 违章作业, 上路作业人员统一着装,穿标志服, 戴标志帽, 同时对民工和临时租用的机械均要签订安全责任合同, 否则一律不用, 真正确保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3) 施工竣工时的科学管理
做好自评估工作。设计高校的检查方案, 采用科学合理的控制方法, 对待验收的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以及整个单位工程的质量及特性进行测定,并将检测结果与计划的质量标准进行比对, 对建筑产品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如果符合计划的标准条件予以通过等待最后的评估验收, 否则要对其进行加固或补就。做好竣工现场的清理工作。在验收合格以后要完成建筑施工现场的清理工作, 这是整个施工过程的最后环节, 重要性不容忽视, 它直接关系着施工单位的信誉度和社会效益。主要包括: 施工机具、废弃材料和中转材料的清理, 大临设施的清理, 施工场地卫生的清扫, 以及运输测量沿途运输工程中公路的清理等等。
篇8
关键词:艺术毕业生;就业观念;就业指导
0 引言
人才竞争是当前时代的关键,作为最重要的人才资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备受用人企业单位重视。随着各大高校的不断扩招,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过渡为大众教育,但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与普通高校不同,艺术院校的文化分数较低,因而吸引了大量考生报考艺术类专业,但由于市场需求量较少等原因,同样出现了“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为改变这一状况,应通过各种途径改变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同时完善自身素质,培养新时代与时俱进多方面综合素质。
1 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大众教育逐渐普及,高校学生数量持续增长,毕业后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据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普通高校的就业人数达到680万,2013年则上升到700万,据推测,2014年将达727万。其中,报考艺术院校的考生不断攀升,但就业率相对低,全国高校艺术类专业对口率不及20%,出现了“艺考热,毕业冷”的局面。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1)招生规模扩大,市场需求变化。自1999年起,全国高校开始扩招,考生数量每年都有大幅度增长,前几年曾出现“艺考热”,吸引了更多考生,各高校相继开设艺术专业,但实际就业岗位比例偏差较大。相对而言,设计专业的就业率较高,而音乐、舞蹈、表演、绘画等专业偏低,以至于近80%的艺术生都不得不转行。在教育的不断改革下,高职迅速发展起来,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目的,与普通高校和艺术院校相比,更受市场需要。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用人单位的选择标准发生了很大变化,更看重实用性,更看重人才的综合能力。
(2)就业观念陈旧,期望值过高。报考艺术专业的考生中,有些是因为文化分数低,有些是无奈之举,更多的考生是怀揣梦想,认为读艺术专业,就可能会成为艺术家,或能够找个既体面又挣钱的工作。显然,现实和梦想是有距离的,因为培养一个艺术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加上现代大学生从小很少吃苦,对农村、“三支一扶”等方向不愿意。很多艺术生就业观念陈旧,死守专业对口,如学美术的就一定要到与美术有关的岗位。好高骛远是艺术毕业生的另一特点,希望能有编制、一步登天,就业时优先选择公有制单位,但自身条件却未必能达到用人单位要求。另外,艺术类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该专业学费昂贵,相应的回报期望值自然很高,却很容易失望。正值青春年纪,许多毕业生渴望自由,不愿被束缚,很难在一个单位长久下去。
(3)治学模式不当,缺乏就业指导。不少高校在开设艺术专业时都有一定的盲目性,如职教理念缺乏,教育模式陈旧,难以跟上时代变化,与实际有脱离。教学内容以知识传授为主,对学生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创新思维等方面有所忽视,与需求多样化的市场不相符。就业难现象是我国当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很多高校在学校教育中缺乏就业指导,使得学生的社会经验薄弱,不了解就业现状和趋势。
2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观念和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建立
面对当前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的局势,首先,应改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同时加强实践技能的培训,既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完美的人格,以适应市场需求。
(1)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在就业中起着导向作用,在各高校必须开设有专门课程,并聘请有经验的师资队伍。职业生涯教育在国内发展较晚,但在高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立起系统的理论,通过教学,令学生能够重新认识自己,了解自身不足,在发挥长处的同时对缺点加以改进。能够以长远的目光对未来做合理的规划,并能够脚踏实地,步步实现自身价值。就业指导课程主要涉及大学生就业现状、国家政策、简历填写、分析就业信息、面试技巧、毕业程序、创业指导等内容,使学生在校时就做好就业准备,从容地面对各种竞争。
(2)改变就业观念,合理调整期望值。万事开头难,很少有人一进入社会就能平步青云。纵观古今中外,成功者都是经过多年打拼才能取得各自成就的。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符合实际的就业观念,针对以往出现的“对口就业”“有编制才就业”等不合理的观念,应予以纠正。例如,大学生应该“先就业,再择业”。首先,学生应了解自己擅长什么,并将长处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应明白自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在没有达到目的之前,可将一切都当作完善自身的平台,从实际出发,积累经验,逐步实现目标。其次,积极参与就业指导课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对以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调查了解当前市场所需。此外,教师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心态,避免好高骛远,降低期望值。刚出校门,大学生往往是一无所有,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去学习、积累,把握好自己的能力,不把眼光定得太高。
(3)提升综合素质,学会观察时势。人才竞争中,综合素质和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对艺术类的毕业生而言,除了专业,还应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如想成为演员,就培养一专多能的本领;想从事文学研究工作,就应下苦功积累自身知识;想成为音乐人,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自我推销展示,坚持原创,打造独特的自我风格;想成为知名设计大师,就应该时刻把握时代潮流的脚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勇于实践创新。此外,毕业生应准确把握时势,把握机会,敢于做不同的尝试,走就业多元化道路,开拓新兴领域从头做起,坚持下去一样可以成功。
(4)鼓励基层就业,动用社会力量。对于艺术毕业生而言,缓解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到基层就业,如山村支教等。大城市对艺术类毕业生的需求稍高,但过多的毕业生竞争,只有少数人能够胜出。淘汰者不如深入基层,如当一名音乐老师或是美术教师等,发挥特长,干一番平凡但有意义的事业。此外,也可动用社会力量,建立艺术人才就业网络系统,为艺术生就业提供一份帮助。
(5)鼓励创业,勇于开拓新领域。同时,还应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在校期间,可在相关培训机构上课,熟悉整个流程经济模式。同时自主学习创业的相关知识,调整心态,做足心理准备,并应了解国家政策,能够合理运用大学生就业贷款相关政策。学习和借鉴成功教育机构“新东方”的经典案例。了解“新东方”的创始人如何从一个勇往直前,不怕失败的刚毕业大学生创业至今变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的奋斗经历。
3 结束语
就业难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从当前现状来看,艺术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对较低,影响因素有很多,如社会需求变化、学校人才培养方向、个人能力等。短时间内,报考艺术专业的人数还会呈上升趋势,毕业人数增多,就业压力更大,过去的就业观念难以适应当前的要求。因此,必须改变学生就业观,加强技能培训,适当地降低预期值,根据社会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篇9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摘要:校企合作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最有效模式,也是该专业特色办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能否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展校企合作的成效,而创新机制一直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的重点。本文以我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提出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三个方面的实践,包括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酒店管理专业;合作机制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7.053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7—0116—02
基金项目:本文为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教师责任机制研究”(课题编号:RJ201333)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5—01—12
作者简介:周贵平(1981— ),男,江苏金坛人。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酒店管理。
一、校企合作办学,提升办学活力
(一)学生和企业双方互选,成立“富都酒店管理班”
自我院2009年与常州本地最大的酒店企业——富都酒店集团开展校企合作以来,每年大一第二学期都由企业和学生进行双向互选,成立“富都酒店管理班”。该班级的学生在校的两年内,除了进行校内的课程学习外,还定期地进入酒店进行酒店企业文化、职业技能、岗位职责、团队协作方面的学习,主讲教师分别是酒店人事、餐饮、前厅、客房等部门的负责人,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尽快接触酒店的企业文化,认识酒店各岗位的职责,提前进入“富都酒店人”的角色。
(二)建立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搭建预就业平台
常州富都酒店集团是常州本地最大的酒店集团公司,旗下有常州香格里拉酒店、富都盛茂酒店、富都戴斯酒店、富都青枫苑酒店、都喜富都滨湖酒店五家酒店。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这五家高星级酒店都是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截至目前,已经接受258名学生进行定岗实习,完成14门课程的酒店实训,四名毕业学生已经升至部门经理,十名学生历练成酒店部门主管,领班更是达到23名之多。应该说,校企合作搭建了一个良好的预就业平台。过去,学生在初次就业时总会有一个相当长的不适应期,而预就业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在学校期间就接受社会大熔炉的锻炼,提早接触企业,为毕业时的就业工作积累经验,提高了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这样一来,毕业生的就业稳定率也有了很大提高,受到酒店企业的欢迎和好评。
(三)定期颁发各类企业奖学金
常州富都酒店集团自与我院合作以来,共出资20万元设立了“富都奖励助学基金”,设励志学习奖、素质拓展奖、人文关怀奖三个部分,专门用于奖励富都酒店管理班品学兼优、家境贫寒的优秀学生,以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和组织学生参加培训活动等。目前,集团已经连续六年为我院酒店管理专业颁发了企业奖学金。
二、校企合作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重大事情集体商议
自我院与富都酒店集团合作以来,校企之间通过深度的融合与合作,建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成员主要由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企业实践专家组成,主要承担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专业教学文件的审定、专业建设研究,开展并指导校企合作。酒店集团也参与酒店管理专业教育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的制定。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目前,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人才培养方案已经从学校自拉自唱变成了完全的校企共同商讨完成。
(二)共同开发课程,编写课程标准
让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参与课程开发可以使课程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使教学内容紧扣企业实际,把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与所对应的职业资格标准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实现“零距离”就业。目前,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已经与富都酒店集团共同开发了“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等十门课程,共同编写了十门课程的标准。专业负责人每年会同酒店企业专家对上一年度的课程标准进行修订,目前也已经修订了六次。
(三)校企合作共建教学团队
校企合作共建教学团队主要是着力打造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鉴于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双师型”教师不仅仅是拿到“双证”,更要有扎实的专业职称背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背景。目前,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已经建成了院级教学团队,主要成员有十位,校内专任教师四位,均有一年以上的酒店行业经验;企业专家六位,均有十年以上的酒店从业经验,都是富都酒店集团各家酒店的前厅、客房、餐饮、人事等主要部门的经理或主管。每一学期企业专家的授课任务至少保证在两门课以上或75课时以上。
三、校企合作就业,实现就业可持续发展
(一)共同制订顶岗实习计划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与富都酒店集团共同成立了学生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系主任和酒店人事总监担任,副组长由教研室主任和酒店主要部门的经理担任,成员包括班主任、辅导员、校内毕业实习指导教师、校外实习带教师傅等。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了顶岗实习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顶岗实习计划,建立了顶岗实习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和质量评价体系,校企各司其职,保证学生实习顺利进行。
(二)实行校内、校外指导教师共同负责制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实行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负责制,校内指导教师的职责主要包括认真做好实习学生的岗前教育,负责填写学生的实习去向并登记上报,与学生、学生家长和实习单位保持联系,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会同企业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岗位进行业务指导,批阅学生的实习日记,修改毕业论文等。校外指导师傅主要负责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酒店的工作环境,指导学生的实践技能,帮助解决学生在工作岗位上遇到的实际困难,同时负责对毕业实习生的实习业绩进行考核。
(三)成立校企合作就业工作指导小组
校企合作就业工作指导小组的工作宗旨是实现学生在富都酒店集团稳定就业。小组组长由系领导和酒店集团人力资源总监担任,主要成员由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班主任、实习指导教师等组成。对于即将进入酒店实习的学生来说,校企双方应该共同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酒店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排除学生实习前存在的各种疑虑,让他们尽快找到归属感,把酒店当作学校学习和生活的延续。而对于已经进入酒店实习一段时间的学生来说,校企双方要根据学生在各个岗位的实习情况,帮助学生制定1~2年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短期内的发展目标,让学生能朝着目标前进。
四、对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思考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本质所求和特色办学的关键所在,而机制建设又是目前高职院校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所以,学校在寻求和酒店合作的同时,应该了解酒店的需求,尽量帮助酒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把酒店的发展需要和学校人才培养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实现校企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合作。校企合作的形式、内容可以丰富多样,但笔者认为,校企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还在于要切准校企合作共赢的要点,确保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1]赵善庆,朱有明.校企合作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
[2]李贺.如何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进程中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2(6).
[3]赵居礼,刘向红,贺天柱.高职学院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探索——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6).
篇10
[关键词]成本优化;设计优化;现场工程技术管理
为适应房地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国家房地产政策变化的形势,国内房地产企业内部管理逐步呈现出从粗放型向技术型、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的发展趋势。近几年来,各地产公司在重视完善规划、建筑等专业设计管理的同时,加强了对结构等专业工程技术工作的管理,提高了设计管理工作的系统性,使设计技术管理更加全面、专业、精细,从整体上增强了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力。
1指导思想
工程技术管理的指导思想,就是紧紧围绕工程成本控制这一主题,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大原则下,结合理论、技术、经验、科技等,对工程设计、施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以求得工程成本经济合理,对社会技术资源进行沟通、整合、利用。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大力提倡和推广结构工作性能设计新理念,加深对现行国家及地方规范条文理解和消化,用活规范条款。做好与建筑专业配合工作,积极参与项目设计各阶段控制工作,把设计各阶段的事前、事中、事后技术管理与工程成本控制落实到实处。规划方案阶段积极主动参与规划方案设计阶段的技术管理,在为营销、规划、建筑服务的同时,对工程成本加以控制,从结构专业角度对方案提出建议。
[例1]某项目十几栋高层建筑方案,在高宽比、错层等方面超过国家结构规范相关规定,必须首先做结构整体模型振动的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后才能确定结构设计上的非常技术措施,最后还要通过专家委员会的评审。这样必然会增加项目开发时间及工程成本。结构专业提出上述意见后,营销和设计经过综合考虑,最后对规划、建筑方案进行修改,项目开发时间和工程设计成本得到控制。
[例2]某项目5万平方米地下室设计,由于规划设计方案中没有考虑消防通道在地下室顶板上位置,设计院结构工程师为了建筑师日后随意布置消防通道而将消防车荷载满铺地下室顶板来进行地下室结构和基础设计(每平方米2吨消防车荷载),此做法使地下室及基础工程设计成本大为增加。公司审图时发现了此问题,建议建筑专业首先布置消防车通道,结构专业再重新进行地下室和基础结构设计,避免了多花冤枉钱。另外一个项目正好相反,也是5万平方米地下室,规划方案将消防车通道完全布置在社区地下室上,结构专业看图后,提出完全可以结合社区外市政道路而不必在社区地下室顶板上设置消防车通道,建筑专业接受此建议,减少了地下室结构和基础设计工程成本。
2桩基础与地下室设计研究与优化
2.1桩基础承载力取值
目前,国内设计单位对桩基础承载力取值是参考地勘单位提出的建议值,再根据土壤物理指标进行理论计算而确定。多数情况下,设计单位确定桩承载力设计值比较保守,取值偏低,普遍存在桩基承载力强度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桩基础工程设计成本偏高现象。近两年来,在地产公司项目的桩基设计中,推广以试桩的方法来确定单桩承载力设计值,从结果来看,这种设计值普遍比以理论计算确定的设计值高出20%以上,相应减少桩基础工程成本支出20%以上。如苏州某地产公司湖滨一号项目二期14栋高层建筑桩基础设计中,以试桩方法确定桩承载力设计值为250吨,比一期以理论计算确定设计值170吨提高了47%,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长春某公司水岸春城项目,2003、2004年桩基设计取值以理论计算来确定为45吨,2005、2006年采用以试桩来确定桩基设计值方法,设计取值提高到55吨,桩基承载力设计值提高了22%;宁波某公司东湖观邸一期桩基原设计值为40吨,后经过试桩将设计提高到55吨,提高了37%;西安某公司项目通过试桩修改原设计,使桩基工程成本降低200多万元。
2.2地下室
由于地下室面积较大、工程成本较高,对地下室设计进行了重点技术管理跟踪。在柱距布置、层高、半地下室或全地下室比较、消防车荷载取值等方面实现了有效控制。如广州某地产公司地下室采用扁柱形式,合理利用空间;佛山某公司5.2万平方米地下室,公司对设计院设计成果进行优化调整,工程设计成本每平方米减少59元,工程成本少支出300多万元;南京某公司2.5万平方米人防地下室,从结构设计角度优化设计,取得170千克/平方米用钢量的好成效。
社区地下室顶板上普遍放置1~1.5米厚覆土以便绿化。对处于覆土上的消防通道的消防车荷载取值,经过受力分析,建议在进行地下室结构设计时考虑消防车荷载在覆土竖向扩散作用,消防车荷载取值比“规范”值小于覆土厚度的倍数,一般在1~1.5倍,从而减少地下室和基础工程设计成本,此建议已在许多项目的地下室结构设计得以应用。由于消防车荷载比较大,对此折减后可取得比较好经济效益,以上项目地下室均采用了此建议。
2.3抗浮(拔)基础设计研究与优化
抗浮(拔)基础作用是抵抗水浮力,目前国内抗浮(拔)基础根据具体情况,常用抗浮桩基础和锚杆(minipile)抗浮基础。广州某公司4个项目均有较大地下室,其中D7-6项目地下3层地板水浮力达12吨/平方米,均采用锚杆抗浮基础。由于锚杆抗浮基础工程量极大,工程成本较高,公司对4个项目的锚杆抗浮基础设计方案进行了重点技术管理和研究,主要从锚杆入岩长度、锚杆平面布置、锚杆中钢材选取设计3个方面入手,打破常规设计方法,使锚杆抗浮基础设计方案更加经济合理,取得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锚杆入岩长度常规设计方法是以理论计算来确定,以试验方法来确定锚杆入岩长度的创新得到设计单位认可,应用于上述4个项目。如K2项目原设计为入岩8米长,公司通过试验确定为6米,比原设计降低2米(180元/米)。
锚杆中钢材设计常规做法是将理论计算结果乘以2倍安全系数。公司认为钢材本身性能稳定、离散性较小,锚杆中钢材安全系数不应取2,而应取结构设计中1.25倍安全系数,这样,锚杆中钢材可以节省37%。此项建议在上述4个项目中得到应用。
锚杆平面布置常规设计方法是将锚杆布置在柱子下部,作用于地下室底板上的水浮力通过底板传递给梁,再由梁传递给柱下承台与锚杆相平衡。经研究,常规锚杆布置设计方法存在两个传力路线,需要在底板和梁中配置大量钢筋去承受和传递水浮力荷载,设计成本较大。由此,产生了对常规设计方法进行改良的想法,即通过减少传力路线来降低工程设计成本思路。结合地下室锚杆抗浮基础设计,对锚杆3种布置方案进行设计和分析:方案一,锚杆均匀布置于底板;方案二,锚杆均匀布置于梁下;方案三,锚杆集中布置于柱下。对上述3个设计方案进行了定量经济比较,可以看出不同锚杆布置技术方案对工程成本有较大影响,方案一比常规设计方法方案三工程成本支出少54%。鉴于此,项目地下室锚杆布置均采用方案一,即锚杆均匀布置在底板下;K2一期锚杆布置采用梁下布置,即方案二。
3上部建筑结构设计技术管理
上部建筑面积大,对整体工程成本影响较大,因此,对此结构设计技术管理与工程成本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结构设计是否经济合理很大程度依赖于设计单位结构工程师的技术专业水准、责任心和心态,从理论上讲他们有义务为业主负责,但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只对《规范》负责而没有对设计的经济合理性负责,甚至有意无意加大钢筋用量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因此,如何使设计单位结构工程师既要保证结构安全、品质,又要保证工程设计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是房地产企业设计技术管理人员职责所在。
近几年来,地产公司加强上部建筑结构设计技术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举几个案例。
[例3]广州某公司项目在国内开发的第一个超高层住宅项目(近150米高),原预计上部结构标准层土建工程成本为1000元/平方米。公司加强该项目结构设计管理工作,在结构设计中密切与设计单位沟通交流,通过调整结构体系、减低荷载、设计技术等,最后达到结构工程土建设计成本仅为900元/平方米,与普通高层建筑上部结构标准层工程成本基本一样。
[例4]苏州某公司湖滨一号项目二期开发14栋高层建筑方案,均为适合市场需要的南北通透的板楼结构,建筑高度与宽度比最大达9.6,远远超过结构设计《规范》所规定的6的限值,通过努力,苏州市政府审图中心领导同意将建筑高宽比只能放宽到8。若按高宽比8来设计,项目二期将有8000平方米面积无处放置,必须对二期重新进行规划和建筑设计,而二期地块和时间限制又给重新规划设计带来了极大难度,最好还是在结构设计方案上加以解决。首先,公司要求和指导设计单位以结构工作性能设计理念进行结构方案设计,通过加多剪力墙、调整计算荷载、加宽基础宽度等技术措施使结构方案达到可行。之后,该公司对苏州市政府审图中心领导进行技术上的说服工作,经过一段技术交流后审图中心领导终于同意上会。由于方案准备充分,专家在评审会议上没有提出原则意见,结构设计方案获得顺利通过,由此保证了该项目营销定位、原规划方案得以实施,保证了项目开发进度。
上海某大厦项目为超高层写字楼项目(近150米高,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设计单位结构施工图设计中,标准层用钢量为85千克/平方米,在技术管理参与下,设计单位对原结构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后使标准层用钢量降至70千克/平方米以下,取得比较满意结果(4.5元/千克工程造价)。
4现场工程技术管理
长春某公司两栋楼位于10米深回填土上,每栋建筑面积为4000平方米。桩基承载力设计值为45吨,扣除10米深回填土作用在单桩上负摩擦力的理论计算值36吨后,单桩承载力仅剩下9吨,必须对回填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经过对几个回填土地基处理方案可行性、经济性进行比较,确定采用碎石桩处理方案。设计公司进行施工图设计,施工图中的碎石桩数目为2052根,公司独自对此方案进行优化,碎石桩数目减至332根,仅为设计公司的16%,工程成本减少84%,同时保证了工程进度。
南京某公司为配合销售先建会所,环绕会所三面地下室工程是在会所竣工后才开工的。会所三面离地下室距离在2米左右,地下室开挖前对会所支护就显得极为重要。施工单位设计支护方案为直径800毫米联排灌注桩,入土坎固6米,悬挑6米,共计12米,灌注桩作为悬臂梁工作。公司考虑由于土质较差,对桩的堪固作用不会太大,对该方案提出在联排灌注桩上部加设压顶梁以保证联排灌注桩共同工作,同时在会所3个侧面压顶梁之间设置水平钢筋混凝土桁架为悬臂桩提供支点,如此,支护方案由灌注桩平面悬臂结构转变成受力性能更好的空间刚架结构。施工单位采纳公司意见,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确保会所在地下室整个施工过程中安全可靠,万无一失。
佛山某公司项目含有4栋高层、12栋小高层,建筑地仅5000平方米。在这5000平方米地块上的地质情况极其复杂:上部土层液化严重、地下砂岩层深度变化急剧、地下有岩洞和土洞、砂岩层深度在8~35米间变化无规律。目前,16栋建筑分别采用了预制管桩、冲孔灌注桩、夯扩桩以及由伐板、夯扩桩、搅拌处理的复合地基3种基础组合,共计4种基础形式。如此复杂的地质情况和采用多达4种的基础类型,在开发中史无前例,技术管理难度可想而知。
- 上一篇:科技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 下一篇:科技馆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