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1

一、新课标实践能力培养要求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更重要的方面来要求。新课标指出“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新课标中所提的实践能力,就是指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产、科技、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力的具体体现。反之,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所学数学知识的深化和扩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以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来体现的。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必须把“培养实践意识,创设实践情境,开展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贯穿教育的始终。

二、课堂实践能力培养实践

1.运用直观演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是和一定的情境、一定的动作联系在一起的,并且随着情境的改变以及对具体事物的实际操作实践而展开。因此,在教学中,要十分重视从直观演示入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运用眼、耳、口等各种感官的协同作用来感知数学问题,理解数学概念。如,在教学基本概念“厘米、毫米”时。可引导学生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实践。一是引:教师用示范尺子告诉学生1厘米的长度;二是看: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尺子,认识尺子上的刻度,再看一看,比一比“1厘米”的实际长度;三是量:让学生用尺子先量一量课本上的几条线段的长度,再量一量铅笔、小刀、小铁钉等实物的长度;四是观察抽象:让学生观察尺子,数一数1厘米里有多少个小格,并指出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让学生感知1毫米的长度,比拟1至10毫米的各个长度,抽象出“厘米”、“毫米”的概念;五是印证运用:再让学生量出所带学具的长度是几厘米或是几毫米,同桌互量互看、互说。

2.结合学具制作和演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这种学习方法与实践联系比较紧密,是美国学者总结出来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目的在于让学生以更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尤其强调了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培养。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这一内容时,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后,我发给学生两张不规则的纸,要求学生操作:(1)用其中一张纸裁出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2)用另一张纸尝试裁出一个最大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等实践活动中,既培养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通过交流、讨论、合作等学习方式,促进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后,教师应注重知识的课外延伸,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真正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在教学了“容积和容积单位”后,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布置了如下一道题:有一块长40厘米,宽20厘米的铁板,现要用这块铁板焊一个深5厘米的矩形盒子(无盖)。要想使这个盒子的容积尽量大,你认为该怎样使用这块铁板?学生用硬纸板进行实践操作,在经过多次尝试后得出:用如下图的方法裁剪铁板,做成的盒子容积最大。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要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积极参与生活实践。

4.创设实践性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实践活动,把书本知识同生产、生活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习了“容积”和“体积”的计算后,我引导学生开展有趣的测量实践活动,研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例如,学习“百分数”后,我引导学生开展如下的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实验谷子的发芽率,规定实验的粒数和质量,并要求认真观察;(2)几天后,让各组学生看查谷子的发芽粒数和未发芽粒数;(3)各组分别计算发芽率;(4)比较各组的发芽率并讨论:为什么各组的发芽率不一样?要使自己实验的发芽率高必须怎样做?进行谷子发芽试验有什么意义?通过讨论,不仅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求发芽率的方法,还懂得了怎样进行种子发芽试验及进行发芽试验的意义。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又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同生产、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总之,教学中要重视学生通过操作、实践等活动,自己去研究、探索、发现、检验数学问题,使之成为学习中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同时又要重视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运用数学知识的实践活动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对实践能力培训的思考

1.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数学实践活动是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精神的自由天地。

2.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得到较大的发展 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合作学习,为他们提供了相互交往的机会,在交往过程中,他们懂得了沟通与包容、尊重与信任,懂得了共同创造与分享。

篇2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目标;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3-150-01

一、引言

综合实践活动是让学生联系社会,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它以学生自主性、探究性、研究性学习为基础,以个人或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以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为资源,使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与思维训练、科技制作、科学探索、创造科技和综合能力为活动形式,无论哪一种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直接与具体事物接触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成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载体。

二、综合实践课对小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小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载体,《活动资料》是根据课程改革基本精神,突出了研究性学习,特别注重组织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获取直接经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活动资料》在活动形式上包含五个系列:思维训练系列,科技制作系列,科学探索系列,创造科技系列和综合能力系列。这五种活动形式,无论是哪一种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直接经验的积累。这样使学生能够在直接与具体事物接触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同时还能让学生直接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事物的基本过程、遵循了创造发明的一般规律,能够真正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质。

三、提升综合实践课对小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

1、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传统的教学中,也是提倡与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它前提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在此基础上结合。而综合实践活动与社会实践的相结合则是全新意义上的结合。从内容看,“主题”是从生活、社会实际中产生的,是发生在学生生活中事情或现象。从过程看,实现“主题”规定的目标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和实验室实验操作就可以完成的,必须让学生围绕主题,去参加社会实践,到真实的世界中进行各种感受和体验。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过程,就是社会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形成技能,在实践中解决现实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参与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

2、在社区体验中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家庭、社会是活生生的课堂,学生自我服务内容在家庭中体现得最充分,父母的家务劳动或一技之长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利用家庭里的这些潜在的教育资源,发挥其隐性的教育力量,形成教育的整体合力。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各种公益活动,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服务。服务的过程就是能力提高、领悟劳动价值的过程,并以此达到学生关心他人,参与社会活动,服务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打破了学校围墙的束缚,走出学校建立起学校社区二位一体的综合教育园区,在服务于社会之时,不断开发社会教育资源,有利于资源共享。

3、以科技创新为依托发展探究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主要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的。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阶段的发明创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把创造教育渗透于生活性活动之中,是一切教育根本目的所在。在教学中,教师应到学生中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亲自体验。由于发明创造学习内容的重新整合、综合,学生在完成某一主题时,或是观察记录,或是动手实践操作、制作,或是尝试实验。在一定的意义上,增加了学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营造活动氛围,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综合实践课开展的国策和能够在,如果学生仅有探究的兴趣,而缺乏探究的能力,那么综合实践课的教学目标达成会受到影响。因此,要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需要在综合实践课程开展的过程中,不断的探寻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在实现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探究能力发展,为小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钟秀萍.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01).

篇3

一、全面、客观地汇总实验数据 

培养学生的数据运用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如何科学地汇总实验数据,这对后续的探究至关重要。数据的收集、汇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所搜集的数据是否客观真实,是否经得起质疑验证;二是所汇总的数据是否全面,有无存在误差现象。如《测量摆的快慢》一课,要求每个对比实验重复多次,如果将每个小组每一个对比实验数据都收集起来,数据变得纷繁复杂,眼花缭乱。因此,数据运用的第一步就是数据汇总:让学生计算出同一个实验多次数据的平均数,再将全班每个小组的平均数进行汇总。这样不仅让数据清晰明了,更具代表性,而且让学生掌握了一个常用的处理数据方法:计算平均数。 

二、直观、形象地分类实验数据 

在科学探究的寻求证据,得出结论阶段,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尽可能借助形象有序的符号或图表,将实验数据分类整理,以便分析数据,找到规律。《测量摆的快慢》一课的实验次数和实验数据众多,操作难度较大,几乎每个班都会出现“异常”数据。在多次教学实践后,笔者总结了“图标分类法”,先让学生观察数据,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表格旁做不同的记号,如表1中“”标识的数据说明摆绳越长,摆的速度越快的规律;“”标识的数据说明摆绳越长,摆的速度越慢的规律,这样的数据分类方式既形象直观,又条理清晰。 

表1: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平均值单位:秒) 

三、辩证、严谨地甄别实验数据 

面对着反映截然不同规律的几组数据,学生们的脑海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是个绝好的教育契机,能教育学生一丝不苟地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实验数据。 

1.重新计算平均数 

请出现异常数据的小组将原始数据展示出来,重新计算平均数。事实证明,很多错误数据就是因为学生认为做完实验大功告成,忽视计算,计算马虎造成的。 

2.检查实验变量的控制 

对一些出现异常数据的小组,教师应提示学生在实验中是否控制好各种变量,比如怎样改变摆绳的长度?怎样保持摆锤重量、摆动幅度不变?通过检测,往往会发现到操作失误的细节,比如测量了绳子长度后才系上摆锤,实际上绳子长度减少了。或者开始实验时摆锤拉得太高,摆幅没有控制好等等。学生在检查变量控制中深刻体会到规范操作实验的重要性。 

3.再次进行实验 

重做实验时一定要有教师或其他学生在一旁仔细观察,及时找出错误的真正原因。有一个小组上一节课没做完实验,下一节课继续做该实验时,换了另一根绳子,结果出现异常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甄别数据”对科学学习很重要,因为只有正确的数据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一过程也再一次回顾了实验,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科学”。 

四、科学、合理地寻找规律 

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寻找正确的规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例如,有学生根据表2就肯定地得出了三个规律:1.摆锤的重量不影响摆的速度(“”标识);2.摆锤重量越大,摆的速度越慢(“”标识);3.摆锤重量增大,摆的速度越快(其余数据说明)。 

表2: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平均值单位:秒) 

单纯从数据上看,学生的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如何纠正学生的偏差呢?与其牵强附会地解释,不如让学生自己感悟。于是笔者将表1与表2放在一起,请学生进行比较:“两组实验数据之间有什么区别?”学生立刻发现原来绳长与两倍摆绳的时间差别很大,而一个摆锤与两个摆锤的时间差别不大。这时,教师再让学生看着电子表,亲自感受一下3秒(绳长实验最小的差别)和0.30秒时间的差别。学生马上领悟到摆锤重量虽然增加了一倍,可对摆的快慢影响却微乎其微。所以,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 

那么这些微小的差别又是怎样产生的呢?这个问题一提出,几乎每个班的学生都能找出“计时不准确”“计数不合理”等原因,并且主动强调操作一定要规范,实验一定要细致。这是,教师适当引入“误差”概念,帮助学生理解误差是实验中无法完全避免的现象,分析实验数据时一定要分清楚“真正的差别”和“误差”。可见,寻找规律时要用数据说话,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以事实数据来证明规律。 

篇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是要养成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历史思维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着眼点应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容

(1)组织学习活动能力,包括能确定学习任务,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考核学习效果等四项基本能力。它反映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认识和把这种认识运用于组织自己独立学习的实践,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阅读能力,包括能自己看书,学会全面阅读,初步熟悉资料,抓住书本中主要内容;能从教材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并能对问题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评价。

(3)搜集和使用资料能力,包括:通过目录、图书、索引、手册选择参考书;使用参考书和参考资料;根据问题搜集资料,能根据需要对资料进行分类,能用资料论证或阐述自己观点等能力。这是适应终身教育体制的关键性能力,将使他们终身受用。

二、构建自主学习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历史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是教师经过适当设计、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条件,不断进行引导,最终完成学习任务,经历一次再发现的过程。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摸索出了这样一套教学模式:步骤一、由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以便对历史内容有所了解,但对阅读速度有适当要求。步骤二、利用各种手段放映一些与本课内容有关的音像资料,以提高学生兴趣,增加他对这段历史的认识。步骤三、提出若干问题,分为A类题与B类题。A类题是基础知识,B类题是提高题,包括挖深及有前后联系的题目。由学生自己完成,其间,教师加强巡视指导,同时强调学生的协作互助,最好四人一组。步骤四、由学生向老师提问(包括学生不能自主解决的问题和新发现的问题),再由教师引导全班一起解决。步骤五、小结和组织测评。本环节是巩固教学目标,评价教学达成,补尝教学的重要环节。一般可通过出示一些有信度和效度的检测题来完成,教师可调查检测结果,要善于归纳学生学习的疏漏和思维偏差,针对性地讲评,以达到补偿教学目的。在课外,布置一些探究性课题,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问题,分头搜集有关资料,再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论证,最后由小组展示成果。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为了寻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笔者边实践边摸索,主要采取如下策略:

1.留有学生思维时空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在多“思”上,它是发展性的思维活动,教师把问题提出后,应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更多的体验、感悟、实践的机会,不要为了追求教学模式的完整,使学生的参与活动走过场,应采取教师引在前讲在后、学生思在前听在后的方法。

如在教学初中《英国对的侵略活动》时,教材史实比较枯燥,教师一般采用“注入式”教学方法,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能充分体现出来。教学时我首先提出问题:英国是如何侵略我国地区的?为什么的北洋军阀政府对待外蒙和问题上采取不同的立场?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在学生阅读课文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针对第二问踊跃发言,发散思维,提出个人见解,一个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最后教师小结。这样给学生思维时空,充分展示知识产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参与落到实处。

2.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主要取决于中下学生的参与程度,在一个班里,学生内在潜能、学业水平和自主参与程度不尽相同,但都有可能学到这种或那种本领,取得成绩。教师应保护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注他们是否会从历史角度思考问题,按照不同的教学环节,注意学习信息反馈,并给予他们积极而善意的帮助,增加他们参与的次数和程度,使每一个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都获得一种学习成功的体验和满足,增添对自己才智认可的愉悦感和投入学习的热情。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必须是教师在明确教学内容、目标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突出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依据学生的特点,结合认知基础,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四、几点思考

1.必须树立“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历史课灌输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摈弃一切华而不实的形式,切实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执教的最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在备课和执教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真正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具备的思想素质,智力能力,独立性和自主性。根据学生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学习水平,不同学习能力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为新时代培养新型人才,就要充分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为其今后发展做准备,这样才能不负时代赋予我们新一代教师的历史使命。

2.不能滥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要真正体现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服务。对不同知识点,不同教学要求适当地运用且不能忽略使用的目的,以追求最佳的使用效果,切不可为造成课堂表面的热闹,为用而用而忽视了受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发展需求。

篇5

一、活动是张扬个性、体现创新的媒体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体的张扬不可能完全相同,由此便产生了不同的特点,这便是个性。活动便是使个性外显的一种方式,有个性才可能有创造。就这点来说,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将“钥匙”交给学生,创造性地教,要解放儿童,让儿童创造性地学。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表现自我的课堂,使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在活动中,我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拓展思维的空间和思维发散的可能性,为学生创设自然放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多维度地思考问题,同中求异,异中求优。在活动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创造性,鼓励学生不拘泥于书本,敢于标新立异,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聪明才智去解决实际问题。

二、活动是开放的天地、实践的场所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这一教学理念是针对长期以来的封闭性教学而提出的,其实质是强调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实行开放性的数学活动。只有采用开放性的数学活动,才可以打破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的封闭性教学过程。构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再发现问题……”的开放性教学过程。因此, 教师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应把自我发展的空间交给学生,使数学活动在教学过程、目标、方法、评价等方面形成自由开放、整体发展的机制,力求使数学活动课成为问题解决的“汇报课”,解决问题的“研究课”,学习动力的“激励课”,知识用于实践的“指导课”。

1、体现活动的开放性,促进全面发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开放的、自主探索的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单是教会学生解答,掌握结论,而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兴趣,从而主动寻求和发现新的数学问题。所以,教师在开放性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应该尽可能的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能充分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思维,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潜在的创新意识。例如:教学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时,我设计了“为我们的学校设计合理布局图”的实践活动,在教学生初步学会辨认东南西北方位,并会用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位置以后,问学生:你们想成为一名规划设计师吗?请每个小组拿出一张学校平面图和“教学楼”、“操场”、“实验楼”、“厕所”、的图形,请你们想一想,学校的这些设施建在哪里?为什么这样布局?再说说这些设施的方位。由于活动问题的开放,学生们的设计也五花八门,而且非常富有实践性和创造性。

2、突出活动的实践性,培养实践能力

新课程是把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摆在了突出的位置。例如:教学“体和体积”的概念,教师在一个盛有水的正方体缸里放入一个圆柱形铁块,让学生观察到水面上升了,这样学生就直观地理解了物体具有占据空间这一特征。然后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观察体验,悟出了圆柱形铁块的大小与上升水的体积有关,它们是相等的。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角度得出计算液体体积的多种方法。由于学生对认识客体的考察没有脱离实践,因此对“体”这种概念的认识就比较深刻,而不是空洞无物的,在认识“体”这一概念以后,学生能主动借助与固体的体积去研究液体的体积。这种对未知事物进行主动探索的愿望及能力在实践中诱发出来,并得到发展。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主动去了解认识新奇未知的事物,探索不同事物的关系,体验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真正体会到知识来源于实践,又用于实践,当学生领悟到实践的价值时,就会自觉地萌发出再创造的动力,这样循环往复进行下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也会不断发展。

篇6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实践;创新能力;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2)01−0003−04

发展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全面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发展名牌战略,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关键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现代化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中南大学根据社会需求、学科发展、专业布局特色,结合“大材料学科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国家重点教改项目,提出“资源-冶金-材料-应用”的链式大材料学科理念和以此为背景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依托深厚的校园文化积淀营造出一种注重过程、宽容失败、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了一支促进研究性学习的创新型师资队伍,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研究性学习过程管理机制和鼓励探索实践的保障机制。以资源共享为出发点,立足学科群体优势,构筑起一个跨学科的大材料本科人才成长与科学研究相互促进的开放式综合平台,实施连续一贯的研究思维熏陶,推进层次递进的科研实践过程,创建了以“学科文化-创新实践-制度保障”的“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实践训练体系,提出了“三导—三练—三动”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形成了以大学科为基础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新体系,并进行了实践。通过不断交叉发展和共享建设,大材料学科群现已建成7门国家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人才培养特色专业,1位国家教学名师,1位省级教学名师,1个国家教学团队。2005~2010年间,大学科的本科生公开发表科研论文368篇,获国家和省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和创新创业竞赛9项 ,“升华杯”创业计划竞赛及科技作品竞赛50项,数学建模和大学生英语等各种学科竞赛国家国际级44人次,省级16人次项,参与申请专利12项。

一、立足共享,凸显优势,树立“资源-冶金-材料-应用”的大学科理念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自然资源不断消耗,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条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与资源紧密相关的材料学科应该结合资源、提取、应用来统筹发展,与相关学科更广泛的交叉融合。发展中的材料学科,要求的人才应具备深厚的和宽广的知识储备、强大的工程实践与设计和创新能力、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强烈的资源观和环保意识、科学的思辨方式,因此,需要在更大的学科背景下、开放的学习环境中,采用科学和个性化的培育模式。

中南大学拥有从资源到制备加工等完整的优势学科体系,学科内涵关联递进,经50多年的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和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南大学特色的大材料学科群。该学科群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工程、国防)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2个国家创新群体,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平台。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学科群联合承担了6项“973”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打破了教学与科研的条块分割局面,将科研与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科研反哺教学、带动教学的新风气。以大学科为背景,构筑互为交叉的学科基础,建立大的教育与训练平台,通过大师的引导和大项目的支撑,将学习自交给学生,以多元多向的交流与互动,培养具有大视野、大思维、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大材料类杰出人才。在大学科理念指导下,以“资源-冶金-材料-应用”为主线,对“矿物加工工程”“有色金属冶金”“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结合课程体系、实践实训、拓展训练、综合素质、非智力因素等,开展多方位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培养视野开阔、基础宽厚、个性鲜明、乐于探索、勇于创新,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团队协作意识的大材料创新人才。

二、宽容失败,鼓励探索,营造“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人才成长氛围

大材料学科群拥有8位院士、109位博导、156位教授的强大师资队伍和大量国家及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对学生有极大的示范作用。实施本科生学业成长导师制,引导学生尽早接触专业信息和了解学科前沿,更好融入学术团队和培养探索精神,帮助学生建立学业规划和选择专业及课程,使学生从入学起就有引导、有指导、有鼓励、有关注,减少盲目性,提高适应性,促进素质养成。近年来,学校积极营造鼓励创新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为人先、不怕失败的拼搏精神,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打造坚实的湖湘文化精神基础,发挥学生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营造“心忧天下、敢为人先、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学科人文精神,形成极具感染的学科文化魅力和促进研究性学习的人才成长氛围。

树立“参与过程的成长即成果”的理念,开展特色品牌活动,营造敢于钻研勇于探索的学术和创新氛围,重视实践、实训,强调过程参与,容许失败。通过读书活动、知识竞赛、名家论坛、开放论坛、网上论坛等,利用教学和研究成果展示和交流平台,形成开明、活泼、合理、自由、民主的学术环境。通过院士及大师上讲台,开设学科前沿、尖端技术和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和讲座,拓宽学生视野,激发研究兴趣。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研究和实践活动,引领学生 “以探索为乐、以求知为乐,以创新为乐”,培养学生的首创精神与创业素质。

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教育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德育和素质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依托团中央委托学校建设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线” 等10余个网站开展多主题网上交流和教育活动,充分利用高校网络德育系统和德育示范基地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大力扶持和鼓励学术科技创新型社团和兴趣爱好型社团。确立“服务社会、增强责任、全面发展”的主题思想,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开展以“三下乡”和“四进社区”为主要形式的多种多样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设立专项经费,建立考核制度,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进行量与质的考核。

将体验多种学习经历、感受不同文化氛围作为本科生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手段。针对材料学科不断与相关学科的渗透与交叉的特点,利用学科门类多、学科性公司多以及国际交往频繁的优势,对学生提出了体验不同学习经历、感受不同文化氛围的要求,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开阔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产学研早期结合感受创新氛围、企业公司顶岗历练体验创业过程。通过校际、国际交流、聘请国外教师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感受不同文化、领略不同思维特征。三年来,已选派200多名学生赴美国普度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里兹大学、芬兰罗瓦涅米技术学院、挪威科技大学进行学习,每学年邀请国外专家到大材料学科开办讲座超过50次。根据课题情况,鼓励学生到学科性公司实习或勤工俭学,以增强学生在不同研究群体的经历。鼓励学生辅修管理或经济类的课程,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国外学校的课程,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体验更大范围的学科背景、文化蕴含和教育特点。

三、注重过程,激励创新,建立“认识—探索—创新”的研究性学习体系

研究性学习具有内容的开放性,过程的自主性,方式的多元性等特点。中南大学依据自身的特色和培养理念,以强化探索实践和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以营造氛围和提供手段为途径,以个性化培养和团队精神为内涵,以兴趣驱动和参与体验为基调,以自主选题和自行实验为核心,提出了“名家引导、问题引导、课题引导”“思辨训练、探究训练、拓展训练”“兴趣驱动、研讨促动、多元互动”的“三导—三练—三动”研究性学习模式。通过名家引领、课题导入、问题探索和课题解析,激发本科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以参与科学研究为切入点,进行思维、认知、分析、辩识能力的训练。在大学科背景中,进行贯通式的拓展训练,在实际创新创业环境中,进行多层次的探究训练。通过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和课题,形成学习的兴趣驱动力,通过各种类型的学术活动和社团活动,进行不同主题的研讨,达到多元互动和学术提升。与此同时,不断完善“重参与、重过程、重成长”的评价制度,改变以往重分数、重结果的评价方法,以实践训练、思维拓展、了解社会和奉献社会为导向,建立注重过程的学习实践评价体系,突出“过程完整、时间保证、训练系统”,强调参与、重视程序、强化过程、淡化结果、激励创新。

以“循序渐进提高基本能力、引导求知激发探索兴趣、成果转化及应用激励实战体验”为出发点,构筑“层次递进的训练平台、激发兴趣的探索平台、拓展能力的实战平台”三大功能互补的实践平台。利用中南大学大材料学科群的资源优势和学科建设的优势,整合国家和部省级重点实验室资源和学科性公司的资源,构筑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训练平台和进行科研开发和创新创业实战训练的平台,为学生提供研究、设计、模拟、创造和实训的自由探索空间,把学生直接置于科研开发-成果转化-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的创新创业环境中,通过“教科产”的有机结合,使教育与科技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

利用“训练—探索—实战”贯通式条件保障,进行“认识—实践—创新”层次递进的训练。发挥大材料学科的整合优势,建立实训平台全面开放制度,设立创新基金,推动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实现实践平台的高效利用。三年来,大材料学科先后投入8000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以学科群为整体统筹规划,将平台按功能划分为相应的功能区,拥有的5000余台套设备均向本科生开放,保障了研究性学习和探索实践,每学年约4000大材料学科学生受益于资源的开放共享。大学科群共有的探索平台,为建立四年不断线的必修实践课程体系和层次递进的基本能力养成实践体系提供了资源保障。低年级采用引导型训练模式,开设新生课程,通过研讨式教学使学生了解所从事领域的概念、前沿、进展以及研究方法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高年级采用研究型训练模式,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开设“企业案例分析”等课程,综合了解行业的技术发展现状,结合承担的国家及省部科研课题进行科研探索和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着重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相关知识,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

以“大学科—教学学院—指导教师—实践项目”为主线,建立大材料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长效机制。一是成立大材料学科创新人才培养领导小组和专家顾问组,负责建章立制和组织协调,旨在加强大材料学科群中各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平台建设,提高培养质量等。二是建立大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组织机构,鼓励跨学科组成团队,组织跨学科探索研究,以项目组为研究核心,各学院成立执行指导小组,负责指导和实施研究性学习。三是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项目制度,结合国家和社会在学校设立的项目,建立国家、企业、学校、学院四级创新创业资助体系,形成创新实践、创业实践、社会调查、科学研究四种创新创业实践类型。四是开放教师科研课题,联合大材料学科群各课题组,设立面向本科生的勤工俭学岗位,提供更多的参加科研和生产的机会。五是利用学科性公司作为学生产学研早期结合的主要载体,吸纳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将单一封闭的学校教育置于开放环境之中,使教学内涵、手段直接与现代生产相匹配,形成动态的、开放的、与现场同步的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六是通过“双参三联合”, “定单式培养”等方式,使企业参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学生提早参加企业的相关研发活动。通过课题组与学生双向选择、学生交叉组队自主立项等措施,形成了各种参与科研的形式和多样化的研究性学习团队,实现科学研究与学生培养的有机结合。

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参入科研活动。一是学校顶层设计自由探索项目,供学生选择,通过答辩,确定是否立项资助;二是学生提出研究计划,自组研究团队,经学校或学院评审后给予立项资助;三是通过双向选择以助研形式参与老师的课题。三年来,大材料学科提供514项科研课题供学生开放研修,近700名学生获得了“中南大学本科生自由探索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教育行动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启航行动计划”“米塔尔创新创业奖”立项资助计划的支持,每年约有750名学生通过自愿选择参与科研,300人次学生参与交叉科研课题的研究,C/C复合材料、生物冶金、高性能铝合金、铜合金和镁合金等国家重大项目吸纳了200多名本科生参与研究。

四、和而不同,彰显特色,有效实施大材料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大材料人才观的理念,贯彻“和而不同,彰显特色”的思路,以资源-冶金-材料-应用为学科主线,按照“卓越性、创新性、个性化、国际化” 的原则,构建大材料学科的柔性培养方案。新培养方案设置通式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和个性培养四类课程平台,压缩总学分的同时将选修课比例提高到35%左右、实践环节学分达到30%以上,设置了8学分以上的课外研学学分。大材料学科内各专业课程对大材料学科的学生100%开放选修,保障大材料学科各专业的交叉融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以“促进开放选学、交叉学科基础、突出专业特色、贯通素质养成”为目标,构筑融合大材料特色的弹性课程体系。大材料学科低年级各专业的学生有相同的学科基础课,一年级课程全部打通,高年级学生有各具特色的专业课,针对大学科群的发展开设前沿讲座课和专题讲座课、学术研讨等。通过“开放实验、开放课程、开放课题”的三开放促进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开放选学中强化学科基础和深化专业知识,在交叉选修中拓宽视野和养成素质。

在校期间,学生有2次跨大类和大类内选专业的机会,还有3次自主选择教学进程、学习课程和授课老师、毕业出口的专业方向的机会,最大限度把学习的自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在大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和开展探索实践,修满其他专业10个必修课学分和10个选修课学分可以获得相应专业的辅修证书,修满50个其他专业的学分(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可以获得双学位。为满足学生对学习的更高层次的需求,采取成立教改班小班上课和采取一对一指导的方式,进行因材施教和大信息量教学,加深基础课程和加大选修门类。经1~2年的集中强化基础后,在导师指导下逐步进入相应的研究团队,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强化其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开展大学科为背景的创新人才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能力培养新模式研究与实践,在大材料学科学生中,已经形成了自觉学习、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研究性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在大材料学科的立体化实践体系的训练中,学生创新思维、实践动手、交流合作等能力不断提高。对本科生全开放的学科群“训练-探索-实战”的立体化实践平台,每年可接受约4000名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科研基本能力训练、探索研究和创新创业体验。教授们的科研团队参与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每年吸引大量的本科生组成研究性学习团队进行科研探索。大材料学科所有学生通过参与大型综合实验和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某个专题的研究,经历“实验方案制定-实验研究-材料制备和检测-数据分析与整理-论文撰写”等全过程实践,得到全方位训练。冶金工程专业0202班的刘芳洋同学,一年级进入理科教改班学习,二年级开始参加科研实践活动,三年级进入到刘业翔院士的科研团队开展研究训练。刘院士亲自为其制定了学习和研究计划,让其参与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开创性工作,进行实验平台的搭建和一系列探索性实验,体验从方案制定、可行性分析、设备选型论证、实验室建设等的独立工作经历。他和老师一起搭建了湖南地区第1套太阳电池光电性能测试系统,建成一套超高真空溅射与蒸发系统和用于薄膜材料电学性质测量的霍尔效应测试系统,现已发表了6篇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参加3项专利的申报。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0502班周立斌同学和0402班的高冠华同学,从大二开始进入国家973首席科学家邱冠周教授的科研团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参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撰写出的英语论文被“JournalofPhysicalChemistry C(SCI,影响因子为4.0)”录用。郭学益教授指导的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结合湖南省的经济特色与生态问题,以“橘子油提取及应用于‘白色污染’泡沫塑料回收利用”为题进行创业设计,2006年获得湖南省第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计划创业竞赛金奖和最佳创意奖、第五届“挑战杯”飞利浦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和优秀团队奖、第三届中国青年创业项目洽谈会暨科技创业成果博览会铜奖。

参考文献:

[1]宋保维,崔景元. 结合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32-33.

[2]张存库,田小平,陈梅,等. 基于第二课堂建设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7(10):90-91.

[3]吕改玲,蔡琼. 大学的学科群建设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7(10):46-49.

[4]眭依凡.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兼谈美国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3-9.

[5]刘凡本.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透视[J].2002年“全球化教育改革”专刊.

[6]钟梅,周杭霞.英国密德萨斯大学的团体协作能力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2):94-96.

[7]崔改梅.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战平台[J].教育探索,2006(11):28-29.

[8]陈分雄,叶敦范,杜鹏辉.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本科生科研活动[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3): 29-31.

篇7

关键词 中医药院校 大学生 科技创新 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5.019

0引言

随着科学的发展,中医药学科的纵深不断拉长,科技教育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与此同时,医药改革、万众创新的政策加速了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中医药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跨学科知识、自主意识、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等能力素质的培养已成为高等中医药人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创新的基础来源于扎实的专业训练。秉持这一培养理念,山东中医药大学于2006年正式实施大学生研究训练(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计划(简称SRT),迄今批准立项1000余项。“十一五”期间,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十二五”期间扩展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简称大创)。2013年,我校加入该计划,截至2016年,获批国家级大创立项300余项。在SRT管理的基础上,山东中医药大学从学校层面上规范化、制度化地实施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为构建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奠定了有力基础。

1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围绕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我校突破传统的制式教育,采用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相融合的教学培养模式,逐步探索和实践了以多学科交叉培养、项目化科研训练(SRT、大创)和综合型实验教学平台集约化管理为主线,以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实验室建设与开放为保障,以实验课程动手能力培养、实训项目开发、学生科研能力训练以及大学生创新训练平台建设为抓手,多课堂联动、“学校、学院、导师”三级管理的科技创新能力一体化培养体系。

(1)积极引导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加强思维和技能训练。构建实践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学校设立“科研与思路”、“实验室基本操作技术系列课程”、“实验动物基本操作”等实践创新必修课和选修课,要求学生获得SRT立项后,必须参与相关实验操作技能训练,在实验实训平台上完成对专业知识链条的延伸拓展。

(2)整合多方资源,为学生科技新活动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主动作为,促进“科技整合”和“资金整合”,加强资源关键要素的协同创新。将原隶属于各学院、教研室的近30个实验室按功能重组,创建了以中医药为主体,融合文、理、医的中医药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平台由12个功能模块组成,实行一体化运行,是省内第一个集约化管理的实验教学中心。

(3)构建服务型管理队伍,严格规范项目管理流程。通过设计科学的制度安排,引导各类主体加强协同创新。纵向建立“学校、学院、导师”三级管理制度,横向整合学校各机构资源,构建了“全面、全程、全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实现点、线、面全方位立体化的指导服务。

与此同时,出台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和规章制度,把有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成功经验规范化、制度化,完善SRT和大创课题的申报、立项、中期检查、指导、经费监督、结题验收等管理制度。

2落实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2.1提升科研训练实践性和培优性,促进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进一步融合

根据培养目标不同将教学内容分为基本型、综合设计型和研究创新型项目三个层次,分类(或分专业)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对中医药专业,根据其特点建立了以实验与工艺操作为基础,以实验设计为主线的训练机制,着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行组建团队,基于导师科研项目或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课题,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课题论证以及实验方案的制定。项目实施期间,学生亲手操作实验、整理分析数据、撰写总结报告和学术论文、参加结题答辩。

建立完善的学科竞赛体系,依托SRT和大创项目,把学科创新竞赛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等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大胆地设计和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训练项目,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

2.2实行开放式管理和动态管理,打造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科学评价体系

建立和优化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管理平台的运行机制及评价机制,构建“学生、教师、管理队伍”三向评议机制,形成统一管理、自主研学的管理体系;建立由学科带头人、专家学者、专业教师组成的指导教师备选信息数据库,召集各学院指导教师以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作为基本出发点,结合自身科研情况报送SRT备选课题。

学校统筹课内、课外学习空间,组织开展了“灵岩论坛”、“鹊华讲堂”、“科研能力攀登计划”、“岐黄之术,革故鼎新”论文大赛等活动,拓展了大学生的科研思维,完善了大学生的基础知识,为学生参与科研创新工作创造了条件;制定激励保障措施,提高学生、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重视结果与重视过程相结合,构建发展学生潜质的测评指标,考核过程着重强调创新能力、创新办法和创新环境等要素。

2.3加强资源共享和多元交流,搭建多模式的“校-企-研”大平台

联合教务处、科研处、后勤处、设备处、学生处、团委等部门,营造“全员育人、全员创新”校园文化氛围,建立集项目管理、项目监控、师生交流和职教协作为一体的信息化交流平台,为学生实践创新活动提供便利和保障;加强校企合作,引入企业资源,拓展合作模式,邀请优秀企业家来校开展创新讲座或担任校外导师,专门开辟企业需求类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

实验中心充分发挥国家级综合实验实训大平台的优势,面上覆盖、点上突破,面向全校学生课外创新研究实行全天候开放。将每一个SRT和大创项目落实到具体的创新训练平台,由创新训练平台负责对学生项目进行实验室安全与实验技术培训指导、实验耗材管理等。以“百草园”平台为例,其主要功能是收集和展示野生中药材,并进行药用植物的研究和栽培试验,以供另一创新平台“GMP”车间进行进一步的药材加工和技术研发,创新平台之间相互支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动手和科研创新机会。

3探索与创新

3.1实践理念创新――“顶层设计、资源整合、协同创新、实践创新”

(1)实行“项目导师+实验导师”的双导师制,双管齐下,全面加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顶层设计,从培养科研思维入手,对有科研兴趣的同学进行系统培训。

(2)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程体系,更新实验内容和教学手段,进一步完善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分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3)进一步挖掘、整合教学及科研实验室资源,购置相关仪器设备,完善虚拟仿真实验平_,线上线下一体,打造学生专属的创新训练实验室和实践活动基地。

3.2培育机制创新――“长期培养、内部流动、课题贯穿、精英培育”

(1)创新工作机制,打造创新教育导师库,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坚持全员参加、专兼结合,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

(2)利用创新平台实现创新培育的长效机制,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创新平台交流新思路新方法,分享心得,选择合作伙伴。

(3)建立导师队伍与学生团队交流平台,加强导师学生的信息交流与互动,引入双向选择机制,导师和学生可根据自身研究需要和专业特长,互相选择。

(4)以课题为抓手,在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中发现苗子,根据学生特长着重培养,打造精英团队,强化传帮带,系统培育高质量创新成果,为成果转化奠定基础。

篇8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216-01

应用型本科高校舞蹈专业非常注重对于学生在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从而培养出在舞蹈专业方面综合能力极强的优秀人才。

一、舞蹈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现状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应用型本科高校舞蹈专业的教学并没有自己的特色,也不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其课堂教学设计、教材内容的讲解和运用以及学习效果的考查竟然都是根据专业艺术院校原有的管理和教学模式生搬硬套过来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本是出于方便的目的,想要完整地借鉴专业院校的管理模式,但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与专业院校在教师教学能力以及学生接受水平等方面还有着极大的差异,运用专业院校现有的培养模式很难造就优秀的人才,生搬硬套只会造成应用型本科舞蹈教育的水土不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舞蹈专业教学要有自己的特色,在借鉴专业艺术院校的基础之上一定要根据自身教育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科学的调整。

同样是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师一定会更加关心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对于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之后的运用较为漠视,这样就造成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培养,综合能力以及素质就不能很好地得到提高。广大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师都是把教授学生熟练掌握舞蹈知识、动作以及技巧作为专业教学成功的标志,使学生不能根据所学的知识产生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这对学生的拓展性思维是一种阻碍,很难让学生拥有自己的艺术理解。

二、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方法

(一)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应用型本科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是有一定专业能力基础的,对其专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应当比较熟悉,只不过在知识的实践和运用上许多学生并不熟练。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在合理安排课程之后,将自身应用能力方面的实践和理解有效地融合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得到课堂教学之外的实践辅导,使学生将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和课堂外的实践辅导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应用能力培养之前,一定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目前的专业素质条件等仔细研究,对应用能力教学精心设计,以期学生的应用能力真正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

(二)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既然要对学生的舞蹈知识的应用能力进行培养,那么必不可少的就要有丰富的实践活动作为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土壤。应用能力作为学生将专业知识进行实践运用的一种综合素质及能力,是检验学生是否能够真正掌握舞蹈知识的一个重要标准,是使学生摆脱纸上谈兵的层次,真正拥有应用舞蹈知识的能力。所以,学校和教师就一定要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来锻炼、培养学生舞蹈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舞蹈专业在设计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细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沿着活动的初衷去完成应用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从而做到对本专业相关知识的有效实践运用。

(三)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应用型本科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还一定要与社会实践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脱离了社会实际的教学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舞蹈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之上广泛地进行社会实践,学生要走到群众当中去,感受舞蹈教育的现实意义,学校也要组织一定规模的社会活动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只有这样,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才能更好地提高。

三、结束语

应用型本科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在舞蹈专业方面的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在专业能力得到培养之后,学生就可以使自己的专业能力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使自己的实践能力得到更大程度的锻炼。在此基A之上,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能力也能够有所掌握,并对自身的不足有所改进。通过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一定能够在专业知识方面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从而促进应用型本科高校舞蹈专业教育能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姿媚.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6,(22):258-259.

篇9

关键词:MCLA模式;协作学习;计算机人才培养

0 引言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不仅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而且将长期影响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地方本科院校选择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充分考虑学校自身的发展环境和竞争实力,从学科、专业、课程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不懈的改革和建设,进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类型主要有学术研究型、应用开发型、技术转化型和技能操作型四种,其中的应用开发型人才主要由一般本科院校培养,这类人才主要从事将计算机科学原理及学科体系知识转化为设计、开发方案并付诸实施。实践证明,计算机应用开发型人才需求面广量大,是其他类型人才所不能代替的。培养应用型人才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积累“举一反三”,能通过大学期间训练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持续学习,具备不断更新自己知识体系的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从而创造性地解决工作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1 国内计算机人才培养现状

信息产业特别是软件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之_,软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但一方面是很多软件专业毕业生仍找不到工作,而另一方面是软件人才总体处于供不应求的态势,软件企业选不到满意的人。软件企业欢迎的是具有良好的技术基础,经过专业化的培训,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和协作精神,同时具有实践经验的软件技术人员。而学校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其它的能力培养并不重视,特别是业界所急的工程实践能力。

目前社会上出现大量的继续教育机构,专门为企业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熟悉就业单位的生产模式并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专门人才,从中获得高额利益。这些机构的绝大部分生源来自高校的高年级学生。一个从正规高等学校毕业的学生,竟然需要经过一个没有稳定师资和固定实验基地和场所的社会机构“再培养”才能被社会承认。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也就是目前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脱离了社会需求的实际,轻视了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实习内容和方法没有进行彻底的改革。

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深受企业的欢迎,原因很简单:他们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学生动手能力强。高职院校是一个新兴的产物,他们认真思考了社会的需求,吸收了国外的成功经验。但由于这个层次的学生理论基础不够扎实,从而决定了培养的学生只能是技术性工人。这里可以给我们一个思考,为什么本科学生的培养就不能吸取高职和社会办学的经验,培养出既具有宽厚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学生呢?

2 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即学习团体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在一起学习和工作。协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协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目标。将这种学习模式应用在教学中,则是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已定的教学目标,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为目标,让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共同交流、共同讨论、共同评价、共同建构,在教师的组织、帮助、指导、参与下开展教学活动。

协作学习教学模式主要优势在于,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协作,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协调学生个体差异,取得较为理想的实际教学效果。将“协作学习”理论用于计算机类人才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重大作用,原因有以下几点。

(1)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人的社会属性也越来越彰显。尤其是在IT行业,由一个人完成整个项目的分析、设计和实现以及后期维护工作已不再可能,往往是由项目团队的各个成员一起来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共同来实施。此时特别注重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学习精神。事实上,各大IT企业招聘人才的考核标准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团队协作精神。

(2)国外大学对于“协作学习”理论在计算机人才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他们提倡在平时的课程作业和实验教学中以小组(group)的形式,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开发,共同完成任务。通过协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及与人的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

3 基于榜样的学习方式MCLA

MCLA是Mode Centered Learning Architecture(基于榜样的学习方法)的简称,它是印度NIT公司提出的一种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法。MCLA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解决实际问题,侧重培养实际应用技能的教学模式。整个学习过程由许多小的教学循环组成,每个教学循环的流程为:根据业界中典型应用建立案例模型教师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构造与前者类似的问题模型-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解决-学生完成的独立实践-学生最终获得解决该类方法的能力。

MCLA方法充分体现了现代学习理论,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效融合。MCLA方法指导下的教学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掌握能力、演讲能力、沟通能力。以具体案例来驱动教学,教学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强调自主学习,提倡情境教学,以便使学生在“学习―>实践_>提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由于MCLA强调以“学为中心”,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根据自己解决问题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知识的掌握并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技能。

4 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的结合

在此,提出将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结合起来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有机的将“协作学习”理论同MCLA教学模式结合起来,二者都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注重知识的建构和协同工作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并且对于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有如下好处。

(1)以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对接”为根本切入点,全面构建基于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的计算机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实践教学”为支撑,融合学科属性和现实需求,集合计算机教育要素,整合计算机教育资源,切实提高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质量。

(2)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MCLA教学模式、“协作学习”理论,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将教、学主体区分开来,强调学生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动性与知识的建构作用。通过实践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注重实践教学的引导,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通过MCLA学习过程的循环以及“协作学习”,增强学生的主动意识、参与意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到一个突出的地位,强调作为培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不能仅仅局限于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还要结合中国经济的转型,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一嬗变所提出的对新时期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的要求,将MCLA教学模式同“协作学习”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保障体系。

(4)注重实践与创新之间的关系,突出实践教学在计算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实践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创新来源于实践,实践反作用于创新,二者相辅相成。只有建立强有力的实践保障体系,才能切实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

篇10

关键词: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兴趣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农村小学生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科技知识面窄、动手实践能力差等问题。为切实提高农村小学生的科学动手实践能力,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农村小学生科学动手实践能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农村小学生科学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策略,以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农村小学生科学动手实践能力现状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农村小学生科学动手实践能力的现状,除了课堂观察和訪谈之外,利用“问卷星”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湖田小学三到五年级的学生。调查结果如下:

1.大多数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途径主要是课本、书籍以及网络,参观博物馆和科技展览的几乎没有,缺少实际的观摩和体验。结果统计如下:

课本:53.85%老师课堂教学:7.79%兴趣组或社团:7.69%

父母:15.38%课外书:69.23%计算机网络:30.77%

参观展览:0%其他:0%

2.大多数学生除了课堂之外,很少利用课余时间动手做小实验或小制作,家长也不重视。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的科学动手实践能力一般,有待加强。对“科学课以外你动手做过小实验或小制作吗?”这个问题统计结果如下:

经常做小实验小制作的学生占0%,有时做的占38.46%,很少做的占61.54%。

3.大多数学生很少参加小制作、小发明等科技活动,但有一部学生因为机会较少,还是对小制作或小发明有一定兴趣,但对于科学实践研究,大部分学生的兴趣都不够浓厚。统计结果如下:

(1)“是否参加过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类比赛”结果统计:

参加过并获奖:1%参加过但没获奖:2%

没参加过但喜欢:60.54%没参加也不喜欢:36.46%

(2)“是否做过科学实践或研究活动”结果统计:

喜欢并经常做:0%有时做:7.69%

没做过但喜欢:38.46%不喜欢也没做过:53.85%

二、农村小学生科学动手实践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对以上研究结果分析,影响农村小学生科学动手实践能力的主要因素有以下3个方面:

1.学生对科学动手实践活动缺乏了解

当被问到“你了解的科学动手实践活动都有哪些时”,很多同学除了科学实验和小制作外,就不知道怎么回答了。像车模、建模、电子百拼等都属于科技实践活动,这些在城市孩子眼里非常普遍的科技活动却是农村孩子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2.农村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科技活动较少

据调查统计,90%的孩子都没参加过小制作、小发明等科技活动。由此可见,由于农村学校地域的特殊性、思想观念的落后以及外出活动的安全问题等原因,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科技活动较少,对科技活动重视度不高。

3.家长对孩子参与动手实践活动不够重视

在被问到“父母对你参加科技活动的态度”这一问题时,很多同学都选的是不够重视。相比城市家长,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工作性质以及经济水平等都有较大差距,这也是农村孩子参加科学实践活动得不到家长支持的重要原因。

三、农村小学生科学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1.做好宣传,引起学生、学校、家长重视

很多农村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差的原因是参与科技活动少,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本人、学校或家长对科技活动缺乏认识和了解,在心理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让学生、学校、家长明白学习科技知识的益处。通过张贴科技海报、观看科普视频、校报等方式宣传科学活动。

2.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而需求是激发和维持兴趣的重要因素。在科学教学中教师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特点,创设他们感兴趣的动手实践情境,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需求和动手实践的欲望,并给他们充分实践的空间和时间。教师以身作则,自己先动手制作科技作品,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学生。一个对科学充满兴趣和热情的教师会带动一批批学生成为“科学达人”。

3.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

除了在课堂中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外,还可以通过社团、学校创客空间、科技竞赛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例如,可以举办校园科技节评选“科技新星”,也可以组织学生到科技馆、工厂等参观,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科技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总之,动手实践能力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科学素养应具备的,也会延伸到其他学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仅是针对农村小学生的特点,对培养他们的科学动手实践能力进行了初步研究,希望通过这次研究能引起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切实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永前.浅谈农村小学科学绿色课程校本研发探索[J]. 新课程(上),2016(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