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项目资产管理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0: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研项目资产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研项目资产管理

篇1

(一) 管理机制不健全。在高校中,通常是由科技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申报、立项结题、验收、成果鉴定等项目管理工作,财务部门负责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科研项目实际执行人为项目负责人,三者独立行使各自职能。从实际情况看,由于信息不对称或者信息不畅通,存在管理“缺位”的问题。科技部门往往只关注项目经费到账的数额以及提取相应的管理费。财务部门也并未参与科研项目前期中期后期的管理工作。报账过程中, 虽然财务人员审核票据, 但对科研工作所报销费用的必要性很难做出专业判断。而项目负责人缺乏相应的预算知识,在客观上由于不熟悉国家资金管理的政策,造成项目经费的支配使用随意性大。

(二)管理制度落实不力。2005年,教育部、财政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 ( 教财[ 2005] 11号)。之后又出台了相关文件,用以规范科研经费管理。省级主管部门及各高校也相继出台了有关文件或管理办法。因此,我国高校科研经费并不缺失内容完整的规章制度。那么, 为何科研经费管理问题依然没有根治呢? 原因就在于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不少高校对科研经费管理不够重视,主要精力往往放在如何争取立项和经费支持上。而项目负责人在主观上认为经费是自己凭实力争取来的,对经费有当然的支配权。这些观念导致高校对于科研经费的管理过于宏观、粗放、内部控制缺乏或者是多头管理,使管理效率和效果大打折扣。

(三) 科研费用的管理和使用效益偏低。主要表现:第一,高校科研预算工作不够严谨细致,往往只具有申报课题的理论意义,与科研项目实际费用需要形成“两张皮”,预算编制严重偏离实际,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二,由于科研项目从预算编制申请到最终的拨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这导致在费用拨付之前,科研项目因缺乏驱动资金而无法顺利开展,在经费拨付后,又因为缺乏系统的安排而导致经费配置不合理,最终影响了整个科研项目的进度和最终效果。

(四)结题不结账、科研经费挤占教学经费的现象比较突出。科研经费是科研项目用于科研活动的经费,科研项目的结题,与之相关的科研开支也理应结束。实际上很多高校科研项目通过了评审验收之后,其剩余经费依然继续使用,或挪作它用,甚至被科研人员作为“私有财产”来随意开支。在不少高校,本来生均拨款和学费住宿费收入只能勉强地维持学校的教学和日常行政运转。而各高校为“申硕”“申博”的需要,纷纷出台政策,给予科研启动费等配套奖励,吸引人才,同时对取得的纵向和横向经费给予1:1甚至更高的配套奖励,致使高校教学经费和行政正常运转经费被挤占。

(五)资产管理存在漏洞,浪费流失严重。由于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众多,尤其是横向经费,不易为学校所控制,造成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对有形资产诸如电脑仪器设备等登记不及时;对那些化整为零以耗材方式购入的固定资产亦未能发现和如实登记。一些科研人员在项目结题后购置的设备独占使用;在科研人员工作调动和岗位变动时,物随人走等,学校难以做到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与资源共享,造成流失和浪费。有的课题组在外设立公司,科研经费不入学校财务而直接转入公司,以逃避学校财务的监督和漏逃学校提取的管理费,或以各种名目如协助费、材料费等将资金转移至校外账户私分滥用,造成高校科研资金的直接流失。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规范科研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实施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的“阳光工程”,将经费评审、经费分配和经费管理过程向公众公开;严格执行科研经费支出管理的有关规定,对来源不同的科研经费分类管理;对于无经费资助的校级项目,原则上不予解决费用,可酌情考虑对其研究成果(如论文、课题版面费)予以报销;对于纵向有支持经费的科研项目的支出,可在实验材料费、论证费、测试费、差旅费、查询费、会务费、印刷费、电脑耗材费、论文版面费、出版资助费、图书资料费等基础上列支劳务、培训、招待等其他费用;对于有经费资助的横向科研项目的支出范围在原则上包括该科研项目的所有直接费用和所分摊的期间费用。

(二)加强科研项目的成本核算。应在科研人员中普及成本核算的基本知识,建立和完善全额的成本核算制度,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将课题项目在研发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划分为直接成本和期间成本。将科研过程中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列入直接成本。对于课题项目使用学校的现有仪器设备和房屋的使用费或折旧费等应按照财务制度的核算方法分摊计入期间成本。平时发生的办公费、差旅费等期间费用,也应作为期间成本进行分摊。对于纵向课题经费重点规范管理费、人员费、协作研究费等支出的管理,预算项目一般情况不得调整。对于横向课题而言,要保证课题研究从实际出发,量入为出,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使成本更趋公平合理和透明。这样可以使项目经费的支出更加科学透明,又能为项目的财务决算和科研工作的绩效考核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三)加强对科研项目资金运动的“全过程”监管。由于现行管理体制机制的原因,表面上看财务部门、科研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各负其责,分别担任着科研经费、课题项目和资产管理职责,看似职责分明,管理科学。由于经费使用者和财务部门关注的重点不同,经常导致经费和资产管理与实际情况脱节。高校财务部门牵头,会同科研、审计、资产管理等部门,结合资金、项目、资产的管理要求,加强对经费使用的审核,要求科研经费的转移使用都要有清晰的路径和合法的账单证明,从项目合同签定、资金到位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直到项目结题,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管。

(四)提高服务质量,为科研人员提供实用高效的专业服务。要提倡财务主动服务。财务部门应加强与科研部门的协作沟通,从科研项目立项开始,由专业的财务人员参与,协助做好课题申报的预算工作,确保项目经费预算支出内容要与项目申报书的内容关联匹配,杜绝填报预算的随意性。同时,在财务报销工作中,尽可能做到全面周到,热情服务,积极指导协助财务报销人完成经费报销的整个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

篇2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管理

一、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购置不合理

农业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的购置大多数情况下是由科研项目的经费统一安排的,所执行的科研项目不同,对仪器设备的要求也不同。而重复购置的现象仍然存在于农业科研单位中,有的项目一经验收成功,与之配套的专用设备便被归放于项目研究小组,很少再次使用。再加上没有合理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和项目间的良好沟通,导致资源浪费成为常见现象,造成财务和资源的大量浪费。不同项目组之间常常各自为政,资产在各项目组之间封闭使用,而各项目组之间又存在自主创新能力的差异,单位又缺乏合理的资产配置标准,资产配置的随意性较大,加剧了资产配置的不公。

(二)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长期以来农业科研单位只注重对科研项目经费的争取,而忽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这种“重钱轻物”的的思想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缺乏严谨性:1.产权意识淡薄,对于房屋建筑物而言,认为该资产是“国家所有”而不是部门或单位所有,不可以随便处置,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待房子建成,项目验收通过就完成了,认为领不领产权证无所谓,年代久后就成了历史遗留问题。2.由于基层农业科研单位人数少,有的没有设置固定资产专职管理人员,对捐赠的或国家直接划拨的资产没有及时进行账卡登记,形成了账外资产,造成管理责任的不清。3.对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的约束监督机制,在固定资产的使用中比较注重人情味,很多事碍于情面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通融,对于遗失的单位固定资产或是损毁的资产没有终究责任和处罚的措施。4.缺乏固定资产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由于资产购置后,主要存放于各课题组使用,课题组在项目执行时只考虑投入,实际使用时往往很少落实责任,而对于一些从国外进口的高端仪器设备,科研人员在使用中对于仪器运行出现的问题又缺乏解决问题的专业知识,从而导致了固定资产闲置,缩短了固定资产使用寿命。

二、完善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途径

(一)将固定资产购置与预算管理、科研项目管理相结合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采购固定资产经费来源主要是财政预算资金和科研项目经费,这就要求年度预算编制时就要结合单位现有资产状况,对购置预算提出合理安排,不能盲目重复添置固定资产,从源头上控制资产形成的客观需要。对临时需要且能够通过市场租赁的大型高端精密仪器设备,就不要重新配置。课题组项目预算编制时要结合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要根据实际情况购置固定资产避免盲目追求高标准、高档次,不计后期运行成本,出现“大材小用、优才劣用”的不合理现象,造成资产浪费与闲置。资产的配置应符合科学、合理、节约、效益的原则。

(二)树立资产整合、共用观念,提高固定资产合理利用率

对固定资产状况要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各课题组之间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对于一些闲置和共享性较强的科研设备和基础设施,要及时掌握存量,要树立科研人员共享、共用的观念。科研单位本身可以建立公共实验室,将闲置和大型、高端的精密仪器集中起来调剂使用,创建共享平台,并引进共享激励机制,制定合理、公开的有偿使用价格,用于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引导单位理性配置,提高科技人员积极性,防止搁置浪费提高固定资产使用率。

(三)对固定资产管理实行动态监控,促进单位资产管理

科研单位取得固定资产后,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将资产名称、规格型号、购置时间、使用人、存放地点等信息准确录入系统,形成打印出固定资产条形码标签,便于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和年终盘点。对于在资产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使用人、处置报废、权属等重要信息变化时,在系统中要及时修改信息。对固定资产申请购买、审批、采购、入库、调剂、处置、经营、权属、使用等一系列过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实时在线监控,增强事前控制的整体效果和提高事中控制的精确度与准确度。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资产状况,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资产统计分析,还可以满足预算编制等需要,实现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发展。

(四)建立健全人事约束机制

为促进固定资产管理目标的有效实现,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约束机制。为此,首先要明确单位和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人员和资产保管人员职责,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岗位的工作准则和工作行为规范条例,制定资产管理人员考核办法、资产丢失、损坏等赔偿等制度,从而规范固定资产管理行为,并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

三、结语

伴随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已经得到了发展和进步,但是也存在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所以要对农业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要进行改善和创新,提高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并且对固定资产加强管理和完善,建立相应的资产监督内部控制体系以及人事约束机制,为农业科研研究工作的发展创造便利的条件,使农业科研成果更加丰硕,为我国的农业产业多做贡献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沈秀芬.农业科研单位创新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浙江农业学报,2011(23).

[2]徐化芳.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06(02).

篇3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2-0256-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逐步深入实施,高校作为我国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筹措的科研经费都呈大幅度增长的趋势,科研收入已经成为高校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科研经费来源日趋多元化,经费大幅增长的同时,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化,如何安全、有效、合理地管理高校科研经费,已经成为高校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了。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科研经费按来源不同,分为纵向科研经费、横向科研经费和校内自筹科研经费三大类。纵向科研经费是指高校承担各级政府科研主管部门下达的科研项目,并从财政部门取得专项经费拨款;横向科研经费是指高校接受企事业单位的委托,提供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等服务,并因此获得科研事业收入;校内自筹科研经费是高校内部通过科研立项或实施纵向科研经费配套,从事业费中拨出一部分资金用于科研工作。

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健全、体制不完善

财政部和科技部没有制定统一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高校大都是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对科研经费的有关规定自行制定科研管理办法,总体上来说管理制度是不完善、不全面的,比较简单、笼统,操作性标准不一,合理性也有待进一步商榷,实际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由于科研部门重视的是项目的争取或管理费的提取,往往忽视对经费使用合理性的监督,而财务部门只负责管理经费,不掌握科研项目的执行情况,无法判断科研经费的使用是否合理。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缺乏信息交流、沟通,各自为政,从而造成科研经费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相脱节,无法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

(二)科研预算编制不科学

科研预算是项目负责人在申报课题时对经费所做的全面测算,由于预算编制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再加上科研人员不熟悉财务制度,预算观念淡薄,往往凭借经验甚至想象来确定资金的使用方向和额度,缺乏应有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容易在项目执行中产生超范围、超额度使用资金的情况,偏差较大,导致科研经费预算和决算严重不符。如果预算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获得预期成果所必需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纳入经费预算的支出条款与项目实际执行过程中的花费不符,必然导致计划与保障、监督与控制脱节,不利于课题的开展。

(三)科研资产管理松懈,流失现象严重

高校科研资产管理体制不够完善,许多科研项目未经充分论证,就大量购置专用设备,并且,这些设备大多由项目负责人保管,成为项目组的专用设备,容易造成专用设备重复购置,设备利用率不高,占用大量科研资金,浪费资源。再加上固定资产验收入库和日常管理手续不完备,科研项目结束后,由项目负责人保管的仪器设备,上交给学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很少.大多滞留在个人手中,国有资产流失就变成常态了。同时,高校科研项目中的无形资产管理更加松懈,对科研成果形成的无形资产没有形成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有效的监控,科研部门只负责记录专利权,财务部门却对无形资产未做任何账务处理,导致高校科研成果形成的无形资产浪费严重。

(四)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现象普遍

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结题不结账是指科研项目完成后并通过项目下达至单位验收评估,但项目结余资金却不做账务处理,长期挂账。结题不结账,不仅使结余资金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也给财务部门的会计核算和项目管理增加了难度。经费一直挂在账上还会造成年终会计报表中高校未完成科研项目的经费大量沉淀,使会计报表数据不准确,不能真实地反映学校的实际情况。

(五)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成本核算不合理

由于科研经费开支缺乏明确的范围限制,什么费用都可以报,报多少没有限制,招待费、差旅费、办公用品支出数额庞大,有些项目组成员甚至将家庭支出的费用如电话费、私车保险费等也都在科研经费中开支。大部分高校从事科研活动所占用的学校房屋、水电、科研人员工资、仪器设备使用费等由于核算难度大,几乎都不计入科研成本中,而是从教育事业费中列支,科研成本没有得到真实的反映。随着科研项目的日趋增多,科研经费挤占教育事业费的现象将越演越烈。

二、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高校应严格执行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政策,规范科研经费使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科学、操作性强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不断完善校内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要进一步明确高校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及科研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管理使用中的权限和职责,强化项目负责人责任制,建立和完善科研预算审核和科研经费会计核算制度,完善科研项目评价考核制度,建立科研项目信息公开和科研经费内部检查制度,建立科研经费管理队伍和使用人员的培训制度,建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奖惩机制。伴随着高校科研事业的高速发展,针对当前科研经费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也应随之变化,要不断完善校内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与时俱进地调整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二)科学合理地编制科研预算

提升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的前提条件是科学的预算。首先,高校科研部门应积极配合,主动做好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法律、法规、政策方面的宣传工作,积极组织高校科研人员熟悉、学习相关的科研管理制度,其次,高校财务部门也应及早地介入到科研管理过程中,在科研项目申请的预算编制过程中,财务部门可以根据科研项目的具体要求,结合相关的科研管理规定,提出建设性意见,帮助科研人员编制科学、合理的科研预算,使预算的编制更具有操作性。最后,作为科研项目负责人,也应积极配合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做好科研预算编制工作,并按预算规定使用经费。使得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既重视立项工作也重视预算编制工作。

(三)强化科研资产管理

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必须纳入高校资产统一管理,科研购置仪器设备应按规定履行申报、购置、登记、入库等手续。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国有资产部门应对已有的仪器设备进行分析比较,合理购置仪器设备,降低科研成本,避免科研资产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科研项目结题后,相关的资产应交由学校统一保管使用,不能滞留在科研人员手中,以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重视科研活动中形成的无形资产,如专利技术、版权、发明权等,科研部门要及时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进行有效的评估和管理,财务部门根据相关的认证资料及时纳入学校无形资产统一核算,以确保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四)加强校内科研结题管理

科研部门要及时和财务部门沟通联系,对于已经结题的科研项目,要督促项目负责人及时办理结题手续,避免将剩余资金长期挂账。对纵向课题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和财政部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可留给学校,用于补助科研发展支出;对横向课题,可按照科研合同的约定,在兼顾学院、院系、科研人员利益的前提下,合理分配,一部分留作学校科研发展基金,一部分留作院系发展基金,其余作为课题组基础研究经费使用,科研项目结余经费严禁用于发放奖金和福利支出。

(五)规范科研经费日常核算,健全科研成本核算体系

科研资金属于专项资金,必须遵循“专款专用、专项核算”的资金管理原则,以及国库支付相关管理要求,不得挤占、挪用和转拨转移。高校从科研专项经费中列支的支出,不得超范围、标准列支,不得列支禁止性支出,挤占科研经费。科研经费支出要根据课题开展进度列支,避免出现结题前突击花钱或调账、后续支出过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另一方面,高校要建立健全科研成本核算体系,对于从事科研活动所占用学校资源所产生的固定资产折旧费、水电费、房屋及实验室使用费、科研人员的工资、奖金等,应按照合理的比例予以分摊,改变以往不分科研课题性质、内容和方向简单按一定比例计提管理费的方式。这样既能够保证科研经费开支的适度、合理、透明,同时也能够杜绝因为成本核算不完整,造成科研项目挤占高校日益紧张的事业经费现象的发生。

篇4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

一、引言

随着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高校作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源泉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近年来,高校科研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高校多渠道筹措的科研经费取得大幅度的增长,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也日益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现阶段如何实现对高校科研经费的科学、有效、合理和规范管理,在保证科研经费可以充分发挥最大效益的基础上实现高校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中值得探究的重要问题。

二、当前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科研项目预算管理认识不足

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是指高校开展的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报告、执行、调整与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以确保实现科研工作目标。但是在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过程中,由于大多数项目负责人都是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有关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和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了解较少,导致对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凭经验估计,随意性强,不能全面、真实的反映科研成本支出。于是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各项支出与实际支出差距较大,到项目结题时,又需要对与预算不相符的项目进行调账。如此往复,科研项目经费的预算管理始终处于草率预算——执行偏差——预算调整这样的不良循环中。

2.对科研经费报销环节把关不严

长期以来,高校的管理部门从鼓励科研人员争取科研项目的目的出发,片面的认为监管过严不利于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科研工作的开展,以致管理较为宽松。大部份人普遍认为科研经费是课题组凭自己能力争取来的,学校提取规定比例的管理费后,余下的项目经费就应该由课题组自由支配。于是在科研经费的报销环节,财务人员一般只简单的审核发票是否合法,签字是否齐全,金额是否正确,至于经费使用的合规性、合理性、真实性和相关性并不深究,据中国科协组织的一次调查显示,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40%左右,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

3.对科研项目成本核算不准确、不全面

高等学校是集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单位,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交融增加了科研成本计量的难度。多数高校对科研项目的成本核算仅限于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与之直接相关的费用,比如设备费、材料费、差旅费、出版费、劳务费等。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课题组人员经费,由于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相互渗透,并未进行费用分摊。在科研活动中使用的学校房屋、仪器设备,消耗的水、电、气、暖等,由于无法进行单独计量,很多高校都是按照很小的比例象征性的从科研项目经费中提取,这无疑增加了学校教育事业费支出,虚减了科研项目成本,导致高校科研项目成本核算不准确、不全面。

4.对科研活动形成的资产管理不规范

一般情况下,高校都能按照有关规定在购置固定资产时登记入账,但实际上验收入库手续并未认真履行,大量的仪器设备由课题组自行保管、使用,在科研项目结题后未进行清理并办理相应的移交手续,特别是一些流动性比较大的资产,如电子设备、数码产品、图书资料等资产,很大部分长期滞留在科研人员手中。另外,学校对科研项目形成的无形资产关注度不高,科研管理部门虽然对部分专利权等进行了登记管理,但缺乏对资产入账价值的管理,未及时进行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致使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形成的无形资产浪费严重。

5.对科研经费的使用绩效不重视

在科研工作中,许多高校主要注重科研结果的评价,而忽视科研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忽视对科研经费使用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只注重科研成果、不计科研成本的思想比较普遍。在科研经费使用中损失浪费、支出不合理、管理费和人员经费支出比重过大等现象时有发生,致使学校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低下。此外,科研项目结题不结帐,造成科研经费闲置沉淀、效益丧失,严重影响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科研投入不能正常发挥效果。

三、加强和完善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建议

针对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1.加强财务与科研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做好高校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

在科研经费预算编制阶段,离不开学校财务部门与科研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财务人员不但要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还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熟悉科研方面的基本常识;科研人员从项目申报时就要提高对项目预算的认识,结合科研活动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在与财务人员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真实地编制项目预算,实现全额预算、合理预算、细化预算。在项目的执行阶段,财务部门可以在账务处理系统中根据批复预算和合同(任务书)设置相对应会计科目的金额,当科研经费支出超过设定的预算控制数时,便不能支出。通过强化科研经费财务预算的约束力度,防止科研项目预算执行过程中虚列支出、夸大支出、不合理支出等问题的发生。在项目的结题阶段,要严格科研经费预算的调整程序,使科研经费预算调整有章可循。

2.严格科研经费支出的报销审核,促进科研经费支出真实、合理、规范

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教育部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机制,牢固树立科研经费公共属性理念,纵向及横向科研经费都要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切实把好经费使用关。财务部门要在注重科研经费报销手续规范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科研经费支出是否符合预算范围、使用标准,票据是否合法、真实,是否依据实际开展的科研活动据实支出,是否与科研活动具有相关性进行审核。加强对招待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的支出控制管理,劳务费的发放必须由本人签收或发至本人个人银行账户,杜绝冒领、套取科研经费行为,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3.强化科研经费全额成本核算意识,准确、合理地核算科研间接成本

在日常的核算中,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等都是直接费用,在实际支出发生后就直接计入了科研项目成本。间接成本主要包括学校为课题研究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水、电、气、暖消耗,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以及绩效支出等。相比而言,间接成本的核算更为复杂,高校要在遵循国家有关科研经费管理规定的前提下,结合本校科研项目特点,建立起切实可行、简单方便的科研成本核算办法。加强办学资源成本分摊研究,开展办学成本核算。推进学院(系)科研用房资源的科学配置,树立“定额分配,超额付费”的公用房有偿使用观念;建设公共实验平台,制定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成本补偿的使用制度;依据资产、后勤管理部门提供的水、电、气、暖消耗计量核算金额,据实计入科研项目成本,改变一直以来单纯在教育事业费中列支的情况。进行高校科研全额成本核算,有利于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促进科技资源的有序流动,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更高的科技贡献率。

4.规范科研经费所形成资产的管理,确保学校资产的保值增值

根据国家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凡使用科研经费购置与形成的固定和无形资产均属于国有资产,统一纳入学校资产管理。高校要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对科研资产进行核算、管理和处置,在管理的过程中要避免资产的重复购置和浪费现象,鼓励共享、试制、租赁专用仪器设备以及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由专业人员进行统一的调度和处置,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以达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在科研项目结题时,应及时办理资产清理、移交手续,尤其是流动性比较大的资产必须做好保管人员的变更手续,不得再滞留在科研人员手中。对在科研活动中形成的无形资产,应及时提供鉴定和认证资料,并进行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5.加强科研项目绩效考评制度,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

科研项目绩效考评是指运用一定的考核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对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及其完成结果进行综合性考核与评价。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和完善科研经费的绩效考评制度。采用自评、交叉评、系统评和监督机构评等多种形式的考核方法,运用财务考评指标和业务考评指标,如配套资金落实情况、财务信息质量、预算执行情况、总体目标完成的可能性、论文等知识产权情况、项目组织管理水平等进行考核评价。另外,要认真分析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情况,对科研经费使用是否合理、是否节约、是否存在损失浪费或闲置沉淀现象,科研成果是否达到预期研究目标等方面发表评价意见,并提出改进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刘振奎 殷伟伟: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的问题及建议[J].教育财会研究,2007(3).

篇5

[关键词] 高校;科研经费;财务服务

[中图分类号] G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3- 0020- 03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均逐年递增,笔者所在单位2011年与2010年相比科研经费增长幅度为25 %。经费增加后,相应的也给经费管理工作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从近年来的财务检查情况看,由于高校缺乏完善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在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如何从财务服务的角度切实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是目前高校财务工作值得认真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

1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目前笔者所在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模式是科技产业处负责项目管理,财务部门负责经费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科技处着重于争取项目的数量和规模,通常科研经费到账后一般只提取5%的管理费,对经费的去向一般不过问。而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筹集、用于哪个方面缺乏足够的了解,由于信息不对称,目前学校财务处只能是履行简单的报销手续,在实际报销过程中,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真实性没法把关,只要是课题负责人签了字、发票规范,就给予报销,碰到个别实在没法定夺的问题,财务部门只能再去征询科技处。纵向经费还好,因为有文件规定,横向经费的支出不规范、支出私有化便成了普遍现象。科技部门和财务部门各管一块,对科研经费缺乏综合管理和有效监督,这样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容易造成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脱节,因此很难对其实施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2)高校科研经费成本核算与实际支出不相符。一直以来,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的成本核算管理一直没被重视。对科研项目中的各项成本要素支出不能进行准确、科学的核算。目前科研经费中成本核算,实际上也仅是核算经费是否用完,至于经费运用过程中所占用的如人员工资、水电费、实验仪器设备使用费等学校资源则没有任何反映,这些间接费用没计入科研项目成本核算,而是直接在教育事业费中支出,造成了科研项目研究成本不实,影响了科研项目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并在某种意义上也增加了事业经费支出的压力。通过分析科研项目的投入与产出来评价科研经费的经济效益更是无从谈起。

(3)高校科研经费购置的资产管理不规范。目前,大多数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体制上实行的是课题组负责制,课题组购置的科研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大多由课题组负责人保管使用,在科研人员工作调动时,有的没有办理严格的资产交接手续,将物品带走。有的为了不入设备库或规避财务上的固定资产限额标准,将要买的固定资产化整为零,把固定资产拆分成材料开具多张发票,从而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还有课题负责人认为经费是自己的,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所以出现重复购置的现象。

(4)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结题不结账现象,缺乏绩效评价机制。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现象在各高校中较为普遍,大部分课题组在科研项目开展时,科研项目的费用尽量不用,想办法争取经费节余。有的则因为是国家级、省部级课题,课题本身比较大,再加之学校为了鼓励教师多拿课题,相应地给予配套、科研奖励等,使这部分课题负责人手中的经费过多,以致课题结题时还有很多的结余。这部分资金长期挂在账上用于不属于该课题的其他支出,使得学校无法及时完成项目经费决算,会计报表数据不准确,不能真实地反映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已完成的科研项目,在验收时往往只注重技术和成果的验收,却很少顾及经费使用的绩效评价。

2 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改进措施

(1)落实具体的科研经费责任制,财务服务要到位。首先要进一步明确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其次将科研经费责任制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责任人。学校的科研部门负责科研项目和合同管理,并配合财务部门做好经费管理的有关工作,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由于科研人员缺少相应的财务专业知识,在经费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规范和随意性大等现象,这也给财务工作带来难度。因此财务服务工作应前移,财务人员在科研立项之初,做好财务管理制度和高校会计制度的宣传和解释工作,提高科研人员合法使用科研经费的意识,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立项书或合同约定,以及有关财经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使用科研经费。只有这样在后面的使用过程中才能比较规范。另外项目负责人应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并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有效性承担经济与法律责任。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应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

(2)加强科研经费预算管理,财务人员要参与编制项目预算。制定科学、合理、真实的科研经费预算体系,确保经费的成本预算有章可循,是规范高校经费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按照国家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总体要求,实行全额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并实行课题预算评审制度,课题预算一旦审批通过,必须严格执行,一般不作调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经费预算是课题组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编制的,他们一般缺乏相应的财务预算编制知识,大多数项目预算不全面、不完整。因此必须让财务人员在立项之初就参与其中,利用财务人员拥有的专业知识,与课题组成员一起科学合理地编制课题预算。在编制课题预算时,应结合实际和财务指标分析,使预算既适应科研工作的需要,又符合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应对项目进行细化指标控制,不同的项目用不同的收支控制科目进行控制,这样既保证预算的严肃性,又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其次,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严格按批准的预算科目安排科研业务支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只有真正控制预算,才能实现科研经费全过程监管。

(3)制定严格的支出范围及支出标准,改进财务服务方式。高校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针对当前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本着既规范又灵活的原则,不断完善校内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和审批权限,规范科研经费使用范围及报销规定。首先,财务人员应以各项目经费预算为依据审核报账,严格按照预算所设的科目执行。在使用科研经费时,财务人员要有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为科研服务,及时对科研经费的支出信息进行收集、归类和汇总整理,按照项目的进展程度,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项目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使其能及时了解经费使用情况,保证经费的合理使用。

(4)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规范固定资产管理。要加强对于科研经费中设备购置的监督和管理,凡使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均属于学校的国有资产,必须纳入学校资产统一管理。笔者所在单位在2011年底在财务系统软件中单独立了一个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模块,旨在规范固定资产管理。组织财务人员定期对科研经费购置设备进行资产清查,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在科研项目结题之后,该类资产必须由学校统一保管和调配使用,不得再滞留在科研人员手中。另外,针对高校科研仪器设备重复购置的现状,可实行高校现有的仪器设备统一管理、有偿调配使用办法。提高高校已有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有效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浪费。要加强对科研成果的管理,对科研成果形成的无形资产要及时入账,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评估和规范管理。

(5)完善科研项目结余经费财务管理。根据国科发财字[2005]462号《关于严肃财经纪律规范国家科技计划课题经费使用和加强监管的通知》第六条之规定:“严禁课题结题后不及时进行财务结算,长期挂账报销费用”。各高校应根椐学校实际,制定校内科研经费结账管理办法,明确课题结账时间和结余的用途。科研项目结束或通过验收后,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及时通知财务部门已结题课题的有关信息,财务部门应配合项目负责人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及时办理科研课题结账手续。对于那些国家级、省部级课题,配套、奖励的幅度应调低,在不违反财务制度的前提下,从配套中按一定比例直接给课题组成员作为活动费用,这样经费使用中的不规范现象就会减少。目前,有的高校用结余经费作为自主创新课题经费,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发挥已形成的学术优势和资源优势。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6)建设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财务队伍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财务人员是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主体,其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高校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水平。而随着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高校面临的内外发展环境在不断改变,这些变化要求高校财务管理方式和从业人员的素质、业务能力必须不断提升。因此高校应通过不断提高财会队伍的学习能力,不断加强业务培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工作能力,改进服务态度,本着服务创新的理念,建设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财会队伍。将这种服务理念更好地渗透到科研经费管理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好经费使用关,更好地为高校和社会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粟永锋.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J].经济师.2007(12).

[2]杨静媛.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9(2).

[3]周静林.基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非常态的对策探讨[J].财会研究,2010(8).

[4]孙彩英,孟鸣刚.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问题和对策[J].会计之友,2010(4).

篇6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财务管理与企业财务管理既有共性,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主要的区别在于,作为事业单位的高校以为国家培养人、教育人为宗旨,是非营利性的组织机构,不适合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收入来源有限且单一,一旦遇到重大投资,周转上常常入不敷出。与高校的性质相对应,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也被赋予了新的职能和特殊的内涵。此外,国家对教育非常重视,针对高校管理制订了许多政策法规,特别是近年来对高校债务管理、预算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政策陆续出台。因此决定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这点远非一般企业可比。

基于上述原因,也出于历史因素的积累,引发出当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上的以下几个热点问题。

二、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几个热点问题分析

(一)债务负担重,财务风险大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频频被曝出债务危机,高校债务负担重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2011年,我国公办高校贷款规模约已达到2300-2500亿元,几乎全国所有高校都有贷款。至2014年上半年,全国1164所公办高校负债总额已超过2600亿元,其中广东省的高校债务负担达1万元以上。债务如此之高,原因何在?应该说,国家教育部在全国实施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是最大的推手。教育部为了保证教学水平,在高校推行评估政策。由于指标订得较高,各高校普遍达不到。为评估过关,高校掀起了征地、扩校、增师、购设备的。在国家很少投入的情况下,高校不得不通过向银行贷款、向企业引资等办法来解决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这使得短短数年之内,高校债务成亿增长,成为高校沉重的负担。

(二)科研项目管理不够科学

自国家推行科研项目申报制以来,高校便成为国家科研的主要基地之一,国家拨给高校的科研经费逐年增加,近年来,更是呈现出大幅增长趋势。然而,高校科研经费及项目管理的问题也不断暴露。有的高校将科研经费变成了唐僧肉,挪用于基础建设、土地购置、贷款利息支付等方面;有的高校缺乏控制观念,开支大手大脚,滥用科研经费造成浪费严重;有的高校绩效评估跟不上,疏于管理,结题不结账,结账不结题,完成效果达不到预期等等。

(三)预算缺乏统一性

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校预算管理的作用并不明显,预算管理脱离实际,预算编制与执行“两张皮”,并未合成一体。比如预算的编制,往往存在严重的滞后,一些高校甚至到了当年的6月份,预算才能出笼。这种预算的作用还能有多大?又如在编制预算时,不进行具体分析,简单地利用上年实际收支金额加本年度预计增加额进行确定,造成预算与实际偏离。预算编制与执行缺乏统一性,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那种“预算时一本正经、执行时听之任之”的态度,使预算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四)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固定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2013年1月1日,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开始实行,2014年1月1日,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开始执行。这两项制度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都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使长期以来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沉淀的问题一下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为账账不符、账实不符、资产利用效率低、购置设备落后、购置重点不当等等。具体如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账对不上,有账无实,无账有实等这些账务管理上的问题普遍存在;又如一味追求办公家具、办公设备的高、大、上,购置不适当的设备而导致资金浪费、采购效果差等这些采购管理中的现象也不乏出现;再如资产存放地址不清,领用制度不健全,资产被多拿多占甚至私吞却无从查实等存量资产管理问题也存在。凡此种种乱象,都亟待高校财务部门研究解决。

三、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几个热点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防范财务风险

严格程序,进行必要的贷款可行性研究。高校是非营利组织,收入来源有限,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常常需要举债。适度举债对高校发展有利,然而,杜绝贷款的随意性,建立相关的管理办法,成立专门信贷小组来进行融资管理极其必要。高校在举债前,应严格进行贷款的可行性分析,精心测算举债规模、还贷时间、方式、还贷能力等,并重点关注财务风险,将贷款可能给学校带来的风险分析全、分析透,同时实事求是地评估学校的风险承受能力,只有具备承受能力,方能做出贷款决策。此外,决策前也应集思广益,广泛听取专家及教职工的意见,全盘考究贷款可能给学校带来的利弊,防止错误决策。

高校应谨慎使用贷款资金,将资金用在指定的用途上。高校与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均明确了贷款的具体用途。按合同使用贷款资金,不但能避免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违约风险,减少违约成本,而且能发挥贷款资金的最大作用,确保贷款目标项目按期完成,让贷款项目产生效益,为贷款的归还提供资金保证。

为贷款引入审计监管机制。高校的内部审计机构应对信贷资金进行实时的审计监督,着力财务风险的防范,努力做到监督、控制、预防一体化。审计部门不仅要注重贷款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更应具有前瞻的眼光、广角的视野,与财务部门一道准确分析高校贷款期内可能面临的各种不利因素,预测它们对还贷能力的影响,拟定相应的应对策略,给学校决策层提供参考。

(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化

建立科研项目奖励制度。从项目的科技水平、对学校知名度的影响、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对科研项目进行全面考核,评设不同级别的奖项,给予项目完成好的人员适当的奖励。这样,不仅能对完成情况差的项目人员以压力,鞭策他们积极进取,也有利于提高教职工参与的积极性,鼓励科研人员重视科研项目的完成与效果,对克服挪用或挤占科研经费的不良现象产生积极的影响。

建立科研经费使用监管制度。科研经费被挪用和浪费,很大程度上是监管不力造成的。高校应建立强有力的科研经费监管制度。要从源头做起,制订出每个项目详细的开支计划,同时,指定项目负责人及财务报账专人,规定每一笔开支均需项目负责人签字确认,严禁他人签字报账。这样,有了制度的保障,才能防止随意性,纠正科研项目被挪用和浪费的错误行为,并助力科研项目完成效果的提升。

(三)强化预算编制与执行,更新预算管理方式方法

制定高校内部预算管理制度,使财会工作人员能履行相应职责,依照预算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的编制与开支控制,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浪费,达到预算编制与执行的统一。

使用先进的预算方法。现在,国家比较崇尚零基预算法和滚动预算法。前者能促使高校审查所有的业务元素,调动各部门降低费用的积极性;后者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及时更新预算,有利于高校从长远的视角审视决策,提高决策的正确性。高校应紧跟形势,采用最先进的预算方法,使预算与高校实际协调一致。

2015年1月1日,我国新《预算法》开始实施。高校应顺应新《预算法》的三项突破,更新和加强预算管理工作。首先,完善高校预算体系,建全透明的预算制度,将高校所有收入、支出都纳入预算编制中,杜绝预算外资金的体外循环;其次,改进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为年度预算的约束留出空间;最后,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努力发挥每一笔资金的最大效能。

(四)理顺固定资产管理

篇7

(三)不规范: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管理缺乏规范化建设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问题比较突出,并集中表现为:1)超标准。科研经费具有特殊性,属于专项经费。但在科研财务管理的实际操作中,科研经费支出的界定尚不明确,钻政策漏洞、利用管理疏忽,超标准使用科研经费的情况时有发生;2)混收混支。由于管理不规范、不严格,一些科研项目人员将其他科研项目票据在本项目之中列支;一些项目负责人利用管理漏洞,将不能列支的票据在项目之中列支,这就造成了收支混乱的情况;3)管理不全面。高校缺乏对科研经费资产管理,对于可严重的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等项目,未能及时登记入库,以更改发票名等方法,避开资产登记入库;4)结题不结账。科研项目结题但未发生资金的转出,出现长期挂账的情况。而挂账经费往往用于其他之外支出,这就造成管理不到位,难以及时进行经费决算。

二、高校科研财务管理规范化构建策略“科研“是创新发展的驱动,是国家战略性发展的有力支撑。高校科研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构建,是提高经费使用效率,规避腐败等行为的重要基础,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在笔者看来,高校科研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构建,在于以“责任”扎牢科研财务管理的藩篱;以“创建平台”夯实科研经费管理服务;以“规范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效率。

(一)落实责任:进一步强化管理责任,落实科研财务管理主体实现高效科研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关键在于进一步强化管理责任,落实管理主体,将责权的藩篱扎牢。1)强化领导重视。科研经费是确保科研项目开展的重要基础,创设良好的管理环境,需要强化领导重视,转变管理理念,树立正确的国有资产观念;2)明确各方责任。高校主要领导对科研工作负有领导责任;学校财务、审计及纪检等部门承担监督责任;科研项目负责人承担直接责任。通过明确各方责任、规范各方行为,确保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有序开展,处理好科研管理与服务的关系,让科研经费用到实处。(二)创建平台:创建科研经费管理平台,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篇8

关键词: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常见问题改进措施

在我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念推动下,加大国家科研工作力度,促进我国各项基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是我国科研事业单位的核心工作内容。随着国家新的发展战略定位、财政科技投入的大幅增加,对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为了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完成,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应利用全面有效的会计核算措施,完善财务制度体系,解决当前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常见问题,为科研工作及单位正常运行提供有效的财务支持。

一、合理规范使用科研项目资金,加强科研项目资金管理

科研项目资金是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当前事业单位财务问题多发地带。因此,应利用有效的财务核算工作,合理规范科研项目资金使用方法与过程。制度规范模式。在管理制度制约下,会计核算人员以制度内容为基础,制定资金使用规范并予以执行,可以极大的提高规范工作效率与质量。同时制度规范模式,可以极大地避免核算工作者与资金使用者,因资金使用歧义问题造成矛盾与纠纷的出现;过程规范模式。资金使用与核算过程的规范,可以保证科研资金全面核算管理的实现。过程规范管理的开展,将资金使用与核算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并由专人对每个过程进行责任管理,实现财务人员对资金使用与核算过程的掌控;细节规范管理。细节问题是造成资金管理问题过程必须注意的内容。如资金审批签字与用章顺序;资金使用原始单据管理情况;财务印章管理人员等细节内容的规范,都有利于资金管理质量的提升。

二、利用资产总额精确清算措施,改进应收应付款核算问题

由于事业单位长期存在资产总额中应有应付款以及其他资产构成混乱问题频现,进而影响了应收与应付款核算的顺利完成。所以会计核算人员,需要采用精确清算措施理清单位资产总额与具体内容。做好资产账目核算。会计核算人员首先需要对资产账目中的内容进行仔细核算,清晰账目的资产总量;对资产实务进行精准清算。核算人员对单位资产内容进行精细准确的清算工作,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较难清算的内容,聘请专业评估人员进行资产评估,以获取精确地资产数据;将账目资产与实际资产数据进行核对并逐一进行清算,对于账目中的资产问题结合资产实际价值进行完善;在清算完成后的资产账目支持下,对资产负债科目中应收应付款按照科研项目、固定资产经营等核算内容进行单独设立核算账目,解决当前科研事业单位应收应付款核算不清问题。

三、提高往来款项核算质量,改善收入环节核算问题

科研事业单位,由于受到体制影响财务收入组成较为复杂,包括财政与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各种收入内容。由于其组成过于复杂,造成了当前科研事业单位收入款项核算效率低、质量差等问题出现。科研事业单位的收入核算与往来款项核算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会计核算人员利用以下措施提高网络款项核算质量,进而改善收入核算问题。做好收入款项分类登记。财务管理工作者对于收入款项内容需要做好分类与账面登记工作。分类工作是指会计人员将收入的款项,按照款项来源与作用合理分类,特别是对于来源相同但分属不同收入内容的款项(如同一用户支付的本期应收款与下期预付款),进行合理分类核算保证款项数据准确。而登记则是将分类完成的款项进行账目登记,为核算的进行提供账目数据支持;往来款项定期核算。虽然在会计管理制度中没有明确要求往来款项需要定期核算,但是为了提高其核算质量,科研单位会计管理者需要自主定期开展核算工作,实现会计应收、预收款项内容清晰,保证收入核算的开展。

四、加强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资产,减少资产流失

当前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的核心内容中,减少科研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据着重要位置。为了加强资产管理工作提高其管理有效性,会计管理人员利用资产合理配置以及提高资产利用效益方法,减少资产流失问题的出现。合理配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国有资产流失管理工作,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混乱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单位会计人员在前期理清资产内容的基础上,将资产进行合理配置,保证资产管理者责任与收益平衡,进而保证资产管理责任管理到位,同时收益核算效率与质量得到保障;提高国有资产利用效率。国有资产利用效率的提升,可以很好地增加资产收益实现资产升值,进而避免了资产流失问题出现。国有资产利用效率的提升,需要财务工作者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合理规划资产使用效率,避免资产长期呆滞;其次挖掘资产内部潜力实现资产隐形升值;最后合理开展资产经营,实现资产收益的稳步提升。

五、结束语

面对传统会计工作遗留问题,以及国家提出的事业会计改革要求,科研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在保障科研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上,以提高单位会计管理质量为目标,坚持实效性地健全与完善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内容与环节,促使科研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更加科学与合理发展,为我国基础科学水平的提升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刘春燕,苏庆兵.浅谈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常见问题[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06),18

篇9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一)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规范 为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尽管教育部与财政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05〕11号),教育部与财政部在《关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财〔2007〕1号)中也明确要求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对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作出了原则规定。但是从实际情况看,一些高校尚未根据科研事业发展实际制定适应本校现状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造成财会人员在经费管理中没有健全的制度可以参照,使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不统一、不连续。一些项目负责人错误认为科研经费是自己的私人经费,财会人员审核与领导审批时也相对较为宽松,导致科研经费管理不规范。

(二)科研经费预算不科学 尽管科研项目结题时,很多项目下达单位制作的结题报告中确实有经费使用情况栏目,并委托项目实施单位的财务部门负责人签字及加盖财务公章,但是从以往来看,由于本校管理及上级监控不严,财务部门审核流于形式,因此,一般情况下,财务部门负责人都会签字,财务部门具体承办人员也会不假思索地加盖财务公章。同时,由于绝大多数项目负责人在填写项目申请书中的经费预算时,自己不懂也不咨询有关财务知识和科研成本,加之上级审核时只重视科研项目的可行与否,导致项目负责人、科研部门负责人、财务部门负责人、学校领导等都在项目申请书上签字盖章,项目下达单位最后也批准立项,但无一个环节真正重视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项目负责人粗略的将科研经费总额分摊到几个成本项目中,导致预算精确性较低,没有达到科研经费预算的真正效果。

(三)科研经费使用不合理 由于缺乏科研经费开支范围限制,直接导致科研经费使用的不合理问题。山东省2006年度审计报告披露:一些单位科研经费中直接用于课题研究的开支仅四成,其他的都被作为管理费用、人员经费、招待费,甚至本应由科研人员个人承担的家庭电话费、交通费、学费、私家车保险费和维修费也从中列支。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安排的一个项目到审计时开支的经费中,实验材料费仅占5.6%,而招待费、管理费、劳务费、办公用品、电话费等开支竟占到94.4%。山东大学两个科研项目分别有14笔和9笔开支是以“计算机耗材”、“办公用品”等虚假品名的发票报销。

(四)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关联不够 科研经费是特殊的专项资金,需要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通力合作。但在实际工作中,科研部门一般只重视每年争取到了多少项目及其级别上有无突破、到位经费的多少、增幅以及成果的鉴定,不跟踪、评价经费的使用情况,将经费管理的责任全部推给财务部门。而财务部门只注重经费的收支核算,未及时向科研部门反馈经费开支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导致科研经费的项目管理与会计核算各成一体,缺乏部门之间信息的沟通与配合。

(五)科研成本核算不严 为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国家有关部门,确定了科研经费支出范围。允许将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资料费、数据采集费、印刷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管理费、其它支出等计入科研成本。但在高校成本核算实际上是核算科研项目的直接费用是否用完。主要原因:一是对一些间接费用,由于教学与科研密不可分,造成了科研成本的多重性与难分性,如水电、科研场所、图书资料、房屋、人员工资、奖金等并未纳入科研成本。二是国科发财字[2005]462号《关于严肃财经纪律 规范国家科技计划课题经费使用和加强监管的通知》规定:“严禁从课题经费提成用于人员奖励支出”。一些单位为鼓励科研人员争取课题经费,自行制定内部政策,从获得的课题经费中提成用作科研人员奖励支出。按规定,人员费应按照研究人员的工作量和国家相关标准在课题预算人员费科目中据实列支。人员费必须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执行,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形式挤占挪用课题经费用于人员奖励等超出预算范围的支出。

(六)科研经费资产流失严重科研经费资产流失主要表现在:一是科研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流失。一些科研人员与不法商店勾结,将科研经费购买的电脑等固定资产故意开成电脑耗材等。二是科研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私“有”化。一些科研人员在使用科研经费购买设备时,尽管按照学校固定资产管理规定进行采购和入账,但是在项目结题后,该设备却一直归科研人员使用。三是科研人员无偿使用学校设备,造成学校资产流失。

(七)科研成果价值管理难 相对于科研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而言,对科研经费形成的无形资产的管理更加薄弱,主要是高校财务制度中没有无形资产管理的内容。学校科研部门虽然对专利权、版权、软件等进行登记,但是并没有制订出具体价值管理。

(八)经费结余资金管理不完善 据2004年审计署对教育部等中央部属18所高校2003年度财务收支情况审计,至2003年末13所高校有1.73万个项目已结题却未按规定结账,结存资金3.69亿元还滞留在已结题项目上。

(九)科研经费监督不力 “热规定,冷监控”是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一大特点。在报销过程中,财务部门对各项经费支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监督力度不够;科研部门依赖财务部门最后审核;审计部门在国家未制定科研审计管理办法,学校也未要求审计部门加强对科研经费审计的情况下,审计部门无法发挥其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作用。

二、高校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的加强措施

(一)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科研经费管理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要管理好科研经费,就必须针对当前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一是基本制度。对纵向科研经费,要根据教育部与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05〕11号)、教育部与财政部《关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财〔2007〕1号)、《关于严肃财经纪律 规范国家科技计划课题经费使用和加强监管的通知》(国科发财字[2005]462号)等的规定,注重和突出政策性,制定《纵向科研经费使用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规范纵向科研经费的使用。对横向科研经费要立足推动市场竞争的需要,在合理合规合法的前提下,强调灵活性,制定《横向科研经费使用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明确横向科研经费的使用。对校内科研经费,要制订更加严格的科研经费使用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二是制定《科研经费支出管理定》,根据科研项目相关资料,如支出审批手续、目书中的预算科目与金额、合作单位名称、合法有效的票据等,支付科研经费。三是制定《科研经费结账管理办法》,国科发财字[2005]462号第六条禁令明确规定:“严禁课题结账后不及时进行财务结算,长期挂账报销”。高校应制定科研经费结账管理办法,明确科研课题结账时间和结余经费的用途,项目负责人应严格执行科研合同,按规定及时结题。四是制定科研经费资助制度。科研经费资助应体现“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理念,资助的方向更多的放在资助学科和申请人的优势上,选择优等的申请者给予资助。五是制定《科研经费审计管理定》,对每个科研项目的科研经费都要进行审计。审计部门要事前参与科研项目经费的预算编制、对重大科研项目和大额科研经费的支出要事中进行会审,事后则要对所有科研项目的科研经费进行审计分析并作出结论。

(二)明确科研项目支出范围 对来源不同的科研经费应当分类管理,确定不同的支出范围。如校级(包括无经费资助的纵向科研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科研项目的支出范围可以明确为:差旅费、通讯费、上网费、邮寄费、查询费、调研费、会务费、论证费、测试费、印刷费、复印费、纸张文具费、电脑耗材费、论文版面费、出版资助费、图书资料费、实验材料费等,严格禁止发放劳务费、奖金及招待费。纵向有支持经费的科研项目的支出范围是在校级科研项目的支出范围的基础上,再适当开支如下费用:会务费、鉴定费、仪器设备费、培训费、设计制作费及一定比例的劳务费、招待费、出租车费等,但必须认真审核科研仪器设备购置的必要性和真实性。对横向科研项目的支出范围,在原则上包括校级科研项目和纵向有支持经费的科研项目的所有支出项目的同时,还可以明确将科研与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仪器设备费、房屋折旧或使用费、专业图书资料费、水电费费、实验材料费、科研人员费等包括在内。

(三)确定经费的支出比例 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无疑是科研经费的一部分,但必须确定一个合理的支出水平。对项目管理费可按照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规定的比例由学校安排使用;没有规定的由学校予以规范,根据财务制度允许的分摊方法分摊计入课题成本,在项目预算范围内列支。项目管理费提取比例最高不超过项目经费总额的10%,并应当纳入学校预算统筹使用。对于人员经费、招待费、出租车费、礼品等,要有科学、合理、有效的制约机制,保证科研经费的支出比例合理,将有限的经费真正用到项目过程中去。

(四)完善预算管理 首先,要集中核算。高校取得的各类科研经费均是学校收入,必须全额纳入学校综合预算编制中,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集中核算、课题编号、专款专用。其次,科研预算管理必须强调预算的合理性、准确性、科学性,既要反对漫天要价,也要反对低报预算,以提高申报成功率的砝码。重点是确定科学的预算定额和支出标准,细化编制内容,按用途分逐一在预算中列示。考虑到项目经费预算的专业性,学校科研部门、财务部门或审计部门应当提供项目预算服务。科研部门要细化科研经费的使用范围,财务部门必须在经费使用前明确各类费用的支出标准。

(五)规范资产管理 国家和各省市有关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中都明确规定:科研经费购置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其使用权和经营权归项目依托单位,必须纳入项目依托单位的固定资产账户进行核算与管理。因此,除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中另有规定外,凡是运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与学校用其他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一样均属于学校的国有资产,必须纳入学校资产统一管理。项目负责人必须配合财务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做好资产的保管、维修、报废、报损、清查等工作,特别是在项目结题时, 应及时做好清理、移交、保管人员变更等手续。另外针对高校科研经费按课题拨款、仪器设备重复购置的现状,可实行高校现有仪器设备有偿使用的办法,发挥本单位已有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也可尝试对资产实行统一管理、有偿调配、专人负责、定卡、定人、统筹使用的办法。对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转化转让应由学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成果转化法》和《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执行。

(六)加强部门配合 科研部门在主管项目的同时协助配合财务部门做好经费的管理工作;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会计核算,指导科研人员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及结题决算,并且在项目经费的使用过程中指导科研人员按照有关财经法规合理使用经费;项目负责人应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科研项目结题及结账手续,并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有效性承担经济与法律责任。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应明确权责、积极配合,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

(七)加强全方位监管 建立由财务部门、科研部门为主管,资产管理部门、审计和监察部门参与的科研经费监管信息系统。由科研部门将科研课题名称、下达经费单位、研究期限及经费预算方案等信息录到课题负责人名下;财务部门负责将收到的每笔收入、发生的每笔支出明细录到每个课题中;课题负责人通过密码可在网络上查看自己的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及结余情况。实现数据共享,达到管理环节的相互协调、相互依托、相互渗透,有效提高科研经费管理监督的水平。

(八)加大法规宣传力度 学校各部门应通过各种方式宣传科研管理规定和财务管理规定,使广大科研人员充分认识到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重要意义,做到自觉遵守财务制度,使科研人员合理、合法使用科研经费。

篇10

[关键词] 民办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

doi : 10 . 3969 / j. issn . 1673 - 0194 . 2015. 05. 036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5- 0067- 02

民办高校大多由于建校较晚,软硬件基础差,科研力量薄弱,纵向经费拨款有限,科研投入主要靠学校自筹。学校存在对科研经费管理重视不够,会计控制弱化、管理平台落后、效益不高等现象。现就如何提升民办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水平浅谈若干点看法。

1 民办高校科研经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 科研经费管理意识淡薄,组织机构不健全

民办学校特有的办学体制下,科研经费渠道单一,数额较少,因此,普遍对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着“重争取,轻管理”的客观实际。科研管理部门往往由教务处派出人员兼管,不甚专业。财务部门对科研项目不知情,对经费去向不过问,这些现状难以适应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科学管理的需要。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①民办院校起步晚,科研实力弱,纵向经费较少,导致科研经费管理意识淡薄。②大多民办院校职能部门少,存在身兼多职现象,管理粗放。

1.2 研经费管理责任制度形同虚设

按照国家规定,高校科研管理由科技处、财务处、课题组负责人共同承担。由此在三者之间形成互相依托、分工合作、责任分担的管理机制。但现实情况是多数民办高校财务部门难以获取科研项目的信息资料,更难以对科研课题经费支出的情况、结题成果进行分析,根本谈不上参与科研前期预算制定、中期开支去向、后期结题及决算的监督管理工作;科技处与财务处没有会商机制;课题组脱离了财务监管。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无法有效落实,出了问题往往财务部门背黑锅。主要原因有:①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经验不足,未形成一套规范且高效的管理体制是根本原因。②课题组缺乏对科研经费意义的认识,主观上不愿意受财务部门约束。

1.3 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1)存在挪用、侵占经费现象。个别课题组责任人借协作科研之名,把科研经费挪作他用或转入关联单位,最后中饱私囊。

(2)存在经费结构错位,支出混乱现象。大部分科研项目中的差旅费、餐饮费、劳务费占比较大,真正用于科研开发的费用占比较低。报销票据存在“失真”的现象:如发票开具时间不在科研活动时间范围内或者未附购物清单;使用收据、假发票等票据不规范行为;科研管理部门审查松懈,财务部门会计科目不明细,把关不严,这都给一些部门违规核销有机可乘,甚至报销与科研业务无关的汽油费、过路费、停车费等。

(3)存在“结题不结账”现象,造成资金沉淀。民办高校缺乏结余经费处理规定,管理松懈。有些项目已终结,但部分项目负责人总是想方设法用完结余资金,把项目结余资金用于部门旅游费、通讯费、家庭消费等方面。由于结账时限制执行不严,常常出现“马拉松”式的报销问题。不仅影响到财务日常账务管理还造成了大量科研经费闲置沉淀,甚至人为贪污浪费。

(4)固定资产管理失控。名义上存在着科研管理部门、院所、财务部门等齐抓共管,实际上共管缺位。购置后的科研仪器设备等资产大部分由课题组保管使用,甚至成了私人财产,在科研人员工作调动时,缺乏严格的资产交接手续,物随人走。科研投入的固定资产财务无记账,处于失控状态。

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①财务缺乏监督检查能力。财务部门对科研项目的运作过程不熟悉,获取的信息不对称,也难以监督科研经费的预算执行情况。对固定资产管理更是无章可循。②费用支出约束性差。科研经费如何运用,科研管理部门一般不管,财务部门也只有流水账,绩效评价更是无从谈起。因此,科研经费不规范开支严重、甚至产生。③人情因素干扰,财务控制职能弱化。财务部门即便有科研经费时限结算制度,但实际执行中由于人情因素干预,总是执行不力,造成报销拖延。

1.4 缺乏科研经费使用的绩效考核制度,资金使用效率低

民办高校的科研经费绝大部分来自学校自筹,每年经费预算较少。抢报科研项目申报成了各个学院普遍的例行“公事”。而对应项目研究的结果却鲜有奖惩措施,这就导致“有申报无汇报”的现象。申报项目落后,科研结果应付了事,浪费了科研资源。这些主要是因为缺乏对科研过程及结果的绩效考核制度,客观上造成为申请科研经费而申请经费的现状。

1.5 没有信息管理平台,监督管控不力

多数民办高校没有建立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系统网络信息平台,财务部门根本不能及时了解科研项目资金的最新使用情况,何谈风险监控。学校也没有建立三方商讨机制,科研资金使用全凭项目负责人一人管控,没有了过程监督,最后结算很难避免出现支出混乱,马拉松结算等现象。就是因为缺乏信息共享平台,监督技术难道大。

2 提升民办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水平的举措

2.1 重视科研经费的管理,健全组织管理机构

随着民办高校进入快速成长期,其承担的科研项目逐步增多,纵向科研经费呈现增长趋势,科研经费已经成为学校重要资金来源之一。因此高校领导要重视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健全科研立项、成本核算、项目预算、合同审查等岗位职能,加强会计控制;财务与科研管理部门建立协调机制;为科研经费的管理奠定组织基础。

2.2 财务部门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中要扮演主导角色

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审查项目决算,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合同约定,以及有关财经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使用科研经费。从科研立项、资金划拨到位开始,财务部门要对资金统一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要与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定期对科研购置设备进行资产清查备案,对资金去向进行跟踪。还要加强对科研项目经费绩效审计。财务人员要了解科研工作的相关业务信息,与科研管理部门一道参与科研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包括参与绩效考核,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

2.3 完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

(1)认真执行财务报销制度。财务要用公示的方式明确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核销流程及要求,明确经费审批权限,减少科研人员报账的无序性、随意性;严格按照核销标准执行,打消票据作弊侥幸心理;相关领导要重视科研经费的科学管理,减少人情干预财务制度。

(2)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经费使用办法。针对科研项目的学科特点,组织专家团队核算项目成本,科学预算,不搞一刀切,明确规定不同性质科研经费的使用原则和方法,对其中的经费使用核销明细作出严格规定,使得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3)严格结题时限。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原则上项目负责人应在科研项目结束或通过验收后6个月内办理结账手续。对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办结账手续的科研项目,财务处根据学校管理办法予以结账,直至冻结资金。

(4)明确固定资产归属。凡使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须纳入学校资产统一管理,办理固定资产入账手续。项目结算时要持有《固定资产清单》及移交、保管情况方可进行课题结算。

(5)为了预防项目组或个人利用学校的设备和技术等资源私自换取横向收入,防止学校资产流失,项目结题时财务部门必须审核确认所有与财务收支相关的数字后,才能出具报告。要保证科研经费能够“好钢用到刀刃上”。

2.4 财务与科研部门携手建立并完善科研项目绩效考核制度

(1)产出绩效考核。具体选取以下指标:科研人员数量、科研支出经费、专著论文数量及质量、鉴定成果数、技术转让收入等方面考核评价,在政策上加大对在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的奖励力度。对于科研水平低,项目效果差的则采用惩罚措施,比如按比例核销经费,减少下一年度的申报项目数量和资金预算等,对于弄虚作假的甚至可以停止科研项目经费的申报,达到奖优罚劣的目的。通过绩效考核和评价,提高科研水平和资金综合使用效益。

(2)扩展评价对象。实行个人与项目组相结合的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方式,鼓励内部竞争,形成将个人利益与项目发展紧密结合的良性循环。

(3)公示考评结果,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学习,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

2.5 建立财务―科研信息管理平台

向先进院校学习管理,建立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系统和财务信息查询系统为一体的“财务―科研信息管理平台”。将科研项目预算审核、经费支出、查询、决算结题等业务实现信息化管理,实现各职能部门的信息数据共享,形成一个动态的信息查询平台。各职能部门通过信息平台对科研经费进行动态查询、统计、分析和管理,方便及时快捷获取准确完整的科研项目信息,促进各环节的相互协调和制约。科研及财务部门根据网上数据信息,对项目的进展程度和费用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对不规范的费用支出要及时踩刹车,实现科研经费的全过程监管,从而提高科研经费的综合使用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1] 翟慧霞.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与核算[J].事业财会,2001(4).

[2] 程忆军.课题制管理条件下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难题及对策[J].学院

学报,2005(4).

[3] 蔡爱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亟待加强[J].发展研究.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