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研究与实践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0: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少年研究与实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心理健康家庭教育青少年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家庭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孩子们最长待的地方就是家里,那么自然其家庭教育也就会更多地影响到他们。所以,应该要重视起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作用。
一、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青少年心理健康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但是主要的因素就是社会性他、以及生理性的因素,其中社会性因素中包含的有学校教育、家庭环境以及正处于的社会环境;而生理性因素当中包含的则是遗传、性别以及年龄方面的一些因素。
家庭教育是以后一切教育的基础,对孩子们有着启蒙作用,这些在他以后的成长道路上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个人要想不断地成长起来,他是不可能不经过家庭教育而成长起来的。都说父母是孩子们最早的老师,此话不假,孩子们处于青少年的这样一个阶段,他们的各方面都还没有完全的成熟起来,他们很多的言谈举止都是来自于父母平时的影响,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直接而且持久的。因为这是他们认知最开始的阶段,所以认定的一些东西就会很难改变。
二、家庭教育现状以及方式
这几年,西方国家开始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很多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只有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这三种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才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民素质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
中国近些年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是非常地迅速,家庭结构也不在像以前那样了,现在社会中,单亲家庭、独生子女家庭、留守儿童家庭以及重组家庭出现的越来越多,不同的家庭架构那么其家庭教育方式肯定也是会有所不同的,总体来说可以概括为下面的几种教育方式:
1.溺爱型
这种家庭教育大多数是发生在独生子女家庭,因为之前国家一直实施的是计划生育政策,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特别是爷爷奶奶辈的对孩子宠爱至极,甚至可以说是已经达到溺爱的程度了,孩子们提出来的要求是一定要去完成的,对他们是娇生惯养、百依百顺,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成长出来的孩子大多都会带有一些问题,比如说是自理能力比较差,不懂得关心爱护他人、蛮横自私等等问题,但父母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依旧对他们溺爱,其实他们不知道这样长此以往下去会对孩子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各个方面都会有着很多的负面作用。
2.专制型
父母会运用这种教育方式很多是因为受到自己父母以前的影响,因为他们的父母以前就是因这种专制型的教育来对他们的,所以他们也在用着这样的教育方式去教育自己的下一代。这种教育方式与上面提到的溺爱型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在溺爱型的教育方式中孩子是处于家庭的中心地位,而专制型则是恰恰相反,父母才是家庭的主导者,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代表的就是一种权威,父母说出来的话就是标准,孩子们必须要去依据这样的标准去无条件的服从,不可以发出任何质疑,父母也不会去遵循孩子们的意见,如果孩子们不听从父母的意愿那么就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处罚,如挨打罚站等,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们不再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甚至会让孩子养成自卑、孤僻、懦弱这些不好的性格,让他们在家庭里也感觉不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3.放任型
这种教育方式主要是出现在那些父母平时工作都比较忙,没有时间来照顾孩子的家庭,对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一概不从过问,孩子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这样的教育方式会导致孩子与父母的关系陌生,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亲子关系恶化。孩子在自己的平时生活学习方面,没有父母们的监督与引导,父母们没有发挥出他们的榜样作用,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期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心与问候,亲情意识逐渐淡薄,这样孩子们很容易被外界不良因素所诱惑,让自己走上一条歪路。
4.民主型
这种教育方式是比较科学的,在家庭中,孩子和父母的地位是平等的,遇到一些问题可以共同去商量解决,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一种朋友关系,孩子们可以自由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愿,在这样家庭成长出来的孩子大多数是自信、性格开朗的,这些性格都会促进孩子们今后可以更好地发展。
但是,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在中国目前的家庭当中只占到整个的百分百之三十左右,更多家庭选取的是前面三种教育方式。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案子出现不少,这就提醒众多父母需要去注重对孩子们的家庭教育。
三、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措施
1.改变当前的应试教育机制
目前的学校中大多数都还是在推崇应试教育,但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应试教育已经开始不适应社会上的需求了,各大学校应该要严格执行“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对学校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国家要重视孩子们的基础教育,提倡幼儿、小学、初中、高中都开始进行普及教育,为全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关于教育方面的服务,不能让家长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产生过多的忧虑。
2.家長转变观念
现在的家长们的文化水平都不低,但是攀比以及从众这些不好的心理在他们身上依然表现的很明显,很多家长的眼里只有那些所谓的名校,拼了命似的将自己的孩子往里面送,仿佛孩子没有进入名校就是敌人一等,从而根本不关注对于孩子的情商教育。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也在开始进行转型,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很多家长开始出现急于求成的现象,开始不断的给青少年们施加压力,这些都是与青少年健康成长规律是不相符的,他们承受了很多与这个年龄不相符的压力,那么自然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
3.家长要加强与学校之间的联系
要想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仅仅靠家庭教育是不够的,而是要将其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家长应该要去加强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及时地了解青少年的需求,而且老师们和家长们都要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为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他们的心理可以健康地发展。
四、结语
青少年阶段是孩子形成独立人格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对于其家庭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家长们应该要发挥出自己作为榜样的作用,正确地引导他们看待问题的方法以及各种观念,这些可以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完善青少年人格的。但是,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所以家长们应该要选择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可以有一个良好的品性,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都是有着积极作用的,让他们以后可以更好地为国家做出贡献,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媛.家庭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J].甘肃高师学报,2016,(02):75-78.
[2]车国燕.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J].才智,2016,(01):130.
[3]黄颖.浅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06):146.
[4]李培培.青少年家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焦点解决短期疗法干预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5]刘芳,李艳明,卢奕安.单亲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0):106-107.
篇2
关键词: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045-03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社会,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学校应该如何对此展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实践都作了重要概述,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本质也进行了详细的概述,同时还给各级各位学校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候提出了具体的方向和目标。因此,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并在实际生活和教育中全面贯彻落实,这不仅是教育的相关要求,也是立德树人的要求,更是各级各类院校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要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以青少年教育为重点
一个国家以及民族如果要实现不断进步以及发展的宏伟目标,就需要这个国家以及民族的人们不断奋斗与拼搏,在努力与奋斗的过程中,核心思想以及价值观念是所必需的。核心价值观念意味着整个国家以及民族的价值取向以及思想品质。如果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树立了正确的核心价值观,那么该国家或者民族的发展以及进步都会事半功倍,核心价值观会起到思想指导以及确定发展方向的重大作用,成为国家民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1]
不论怎样的核心价值观如果想对社会产生持续长久的影响以及期望的作用,都必须从青少年这一阶段就开始进行全社会范围内的核心价值观教育。青少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国家长足发展的后备强大力量,青少年群体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兴盛或者衰败。青少年群体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定型的阶段,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对于外来的事物处于一个极为敏感的状态,他们对于是非黑白也没有自己正确的判断力,因此,加强对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
对于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才能更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教育目标,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由于青少年是属于年龄以及其他方面都比较特殊的群体,因此在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下文中所阐述的几个原则。
首先,就是要熟记要求。这个原则实际上是就是理论教学,要求青少年群体能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以及精髓部分熟练掌握,不要流于形式。对于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应该使它成为自己知识体系中最为巩固的部分,成为脑中最为深刻的记忆,只要需要的时候就随时可以调动出来使用,而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漠。由于青少年群体还无法接触到更多理论以及实践中的内容,对于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都处于懵懂的状态,无法进行深刻的分析以及理解。但是如果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铭刻在自己的思想深处,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以及知识认知能力也随之更上升到新的台阶,对于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知也会不断深入,透彻,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行为,引导青少年树立起健全的人格和美好的品质性格。
其次,就是树立楷模。这个原则的侧重点主要是围绕青少年的模仿学习而展开阐述的。树立楷模,就是要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物,最为典型的抗战英雄、道德先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推选出来的楷模性的人物。比如说我国现行的全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小兵张嘎》《草原英雄小姐妹》等文章都是典型的抗日英雄人物,这些标杆性人物与青少年的年龄相仿,他们的行为对青少年群体的触动更大,更能引起青少年的共鸣与模仿。除此之外,我们现在社会的各个行业领域都有很多值得青少年学习的楷模人物。比如奥运冠军、劳动模范等都是我们身边的人,具有很大社会现实性。这些人物的出现和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宣传,都会引起青少年的模仿学习,让青少年模仿楷模人物的行为,甚至可能深入到性格、思想的层面。
再次,就是从自身做起。这个原则强调的重点是青少年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到自己的生活点滴中去。只有自己从思想和行动上真正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带动周围的人一起践行核心价值观,以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来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并在这样的环境下,从点滴小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自己的优秀品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最后,谦虚好学,互帮互助。这个原则主要想培养青少年群体的虚心接受批评的品格。青少年群体正处于浮躁的年龄,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可能就会出现刚愎自用、自负狂妄的情况,对于别人的意见和建议都置之一旁,以自己为中心,这对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极大的阻碍。因此,应该帮助青少年形成虚心接受外界的意见的习惯,并能够对意见进行甄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给青少年群体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和环境。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改正错误、完善自身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所身处的环境是否能够帮助、引导他行走正确的道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最终形成。因此,父母、老师以及周围的同学都应该自觉地施以援手,帮助其成长。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此父母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责任,父母应该从幼年时期对青少年进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并且以身作则,给予青少年正确的引导。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主要是由家庭以及学校构成的,因此老师和同学也同样具备这样的责任。
老师应该在课堂教育的过程中,根据青少年的心理活动以及行为规律,循循善诱,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更要加强对青少年价值观以及优良品格的培养,教书更要育人,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全的人格,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青少年朝夕相处的同学也是青少年能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重要因素。同学应该在其遇到困难的时候,在思想道德问题上出现动摇的时候,给予援手,以同龄人的关怀和帮助让青少年更加坚定自己的价值取向,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与原则贯彻自己的思想与行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在生活化、形象化、具体化和日常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教育我国青少年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实现我们民族的伟大的复兴之路意义重大,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也可以体现出我国的先进文化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要求,是我们走我国特色的道路的体现。[2]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归根结底还是意识形态的东西,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要理解和学习存在着很大的难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体现到人们的生活和行为当中就必须做好学校的教育,让同学们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能够深刻地感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方面学校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味地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方面的知识,学生不仅仅会感觉到无趣,甚至会产生厌烦的心理。如何恰当、潜移默化地让同学们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需要考虑的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体现在国民的日常生活当中,作为中国人我们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观,体现了我们的精神世界、精神追求。但是核心价值观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形成的,要从少年时代的教育方面多着手,从青少年时期到成年形成较为固定的核心价值观。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普遍地认同以及接受,青少年才能在未来的成长中坚持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在实际的生活中不经意间都会表现出来,成长为一个为社会期待的,并为社会做出自己的一番贡献的良好青年。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四化”是提出的,这四化指的是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以及生活化。[3]认为青少年要深刻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在自己的生活中自觉地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做事、做人。在谈话中也指出,个人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明白事理,懂得国家大义;而且要遵守社会的纪律、风气;然后要做好自己,养成良好的品德。[4]他的要求不仅仅是对党员同志提出的,还是对社会上的每一个公民提出的,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做到上述的要求。这也是对于学校教育的要求,要求用合理的方法培养出为社会所期待的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日常生活当中才能为人们所更好地理解运用,而具体化的、形象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人民的理解将会有更大的帮助,大部分人不太喜欢太过于抽象的、概念化的东西,而且也是生涩难懂的,具体化、形象化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处处感知到它,对于它的认同感会上升。日常化是一种较为常态的教学,教师可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延伸,给他们讲解一些社会上道德高尚的人的一些例子,对他们走入社会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也有重要作用。在日常的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政治方面知识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一般都是比较乏味的,空洞的,教师如何才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呢?要求教师将这些空洞的、抽象的理论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
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更加生动的语言使得同学们能够更好地接受这些理论,并将理论转变成常识,引发同学们在生活中的共鸣,理论的学习与理解的结合,也使得教师的教更有效果,学生学习得更好。形象化更多的是给同学们讲述一些模范人物的事迹,让他们感受到榜样的力量,让他们自己感受到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美好的,反面事例的讲述则让他们明白什么又是不道德的以及丑恶的。而生活化则是让同学们在日常的学校活动中更好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理解、融入。
学校要注意用更好的、更加合理的方式教育,让学生能够正确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渗透到他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思想中更好地接受,在生活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规范引导自己的行为。学校教育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常常给学生树立一些道德榜样,让学生向他们学习。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在引导青年学生好学、修德、笃实和明辨
为什么尤其重视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呢?从的话中我想我们可以找到答案,他认为青少年正是出于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中,而且青少年时期形成的价值观日后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对于国家来说,青少年的培养影响到了国家未来的发展。也对于该怎样培养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出了几项措施。他认为重点在于培养青少年好学、修德、明辨以及笃实。青少年应该有勤奋努力学习的精神,努力学习知识文化方能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在中西方关于这一点都很认同。比如说苏格拉底所提倡的知识即美德,我国也有“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的说法。可见,知识和美德的养成确实有着很大的关系。
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教育应该坚持的思想,教育学生爱国、守法、文明、诚信。明确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是非观念,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青少年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能够自己做出选择与判断,而不是跟着别人的决定做事。是非观念要明确,把错的当成对的,会影响到他们的判断,以至于做出错误的行为,甚至是对社会造成危害。笃实要求学生不能只是掌握理论知识,更应该知道应该怎么做,在实际中也确实是那么做的,只是单纯地讲空话是完全不够的。学校应该多做一些努力,安排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在实际中践行那些良好的道德品质。比如说小学老师教给学生要孝顺,就会常常给他们布置课后的作业,要求他们回家做一件孝顺父母的事情。升入初中和高中学校给学生安排的课外的活动反而变少了,但是到了大学学生的社会实践的机会与时间都会多很多,要多出去经历,而不是整天呆在寝室。
四、结语
青少年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固定并形成是一个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需要经过接受理论、实践、再次学习以及实践的反复过程。因此,知识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学校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道德培养、明辨是非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几个方面综合教育的过程中,使他们从思想深处接受并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名学生,青少年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也应该是学习,不仅仅学习必备的科学文化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培养自身思想道德情操的能力,让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少年应该抓紧自己的学习时光,这个学习阶段青少年群体不用承担较为沉重的社会责任,也不需要为生活而到处奔波,是青少年最能够心无旁骛学习的黄金时间。青少年既应该努力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也应该将目光放在自己视角之外的浩瀚知识,在不断提升自身涵养的过程,也无形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优秀的品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也会逐渐形成。
参考文献:
[1]靳玉军.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要求[J].教育研究,2014(11):4-7.
[2]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2014(02):3-6.
篇3
Abstract: Using th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comparative study, interviews, research, and other methods, based on the data analysis of some small and medium-sized students' physique health survey in 2006 in Yulin city, the current health condition of the young students is worrying and must cause the society take seriously attention. The reason is both from society, school and studen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y, aiming at providing the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teenagers' physical health in Yulin.
关键词: 青少年;体质健康;研究对策
Key words: young people;physical health;the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1-0225-02
0前言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学校是基础,青少年是关键。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最为旺盛的时期, 可塑性大, 是人生最为重要的成长时期。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要想保持国家的强大和社会的兴盛,必须要有强势的青少年主人。陕西榆林市地处黄土高原, 能源矿产资源富集一地,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研究该地区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发展状况,对该地区青少年健康发展和经济建设以及振兴陕西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林市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2006年9月,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10个部门联合进行的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结果显示:在我国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增长的同时,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成为影响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一大因素;与2000年相比,大、中、小学学生视力不良率均有所上升;学生各年龄组的肺活量水平继续下降,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2006年,榆林市对部分中小学进行定点监测,并对学生的体格、体能、健康体检进行了统一测试。其结果为:
表1:学生体格统计结果评价,虽不能作纵向比较,但从表中也可以看出正常体重率偏低,肥胖率所占比例也不少,在走访中,了解到近年来榆林市中小学生身高了、体重了,校园里肥胖人数增多了。表中4县区总平均分数都达70分以上,主要是中小学生总体评价,它对城乡和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学生发育水平的差异有所掩盖。
表2:学生体能统计结果评价,其中肺活量体重指数,列入统计的县区都没有达到满分15,靖边仅为10. 2分。虽不能作纵向比较,但是,几个分项统计结果,可看出中小学生体能不令人满意,平均分数与满分的差距,显示出部分学生体能指标不高,身体素质低下。
表3:榆阳城区学生健康体检统计,反映出学生视力和我国其他地区(北京市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为51.9%,)相比不是很高,但逐年下降比较明显,龋齿人数比例高,部分学生心肺功能存在问题。统计结果没有区分小学、初中、高中,实际状况是高中学生的视力低下人数达70%以上。近几年,由于新的流感病毒的出现,因病请假者增多,学生抵抗疾病能力明显下降。小学生体检,高血压、高脂血、高血糖、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低龄人口中出现,令人担忧。总的看,榆林市青少年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有所提高,但体能素质在下滑。如不引起社会足够重视,切实加以解决,将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
2榆林市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
2.1 健康观念认识不足社会和学校重智育、轻体育。根据调查:在一些学校不执行国家教育部调整课程规定,小学低年级体育每周4课时,小学3年级到初中每周3课时,而是仅上2课时或1课时,个别学校用室内体育搪塞运动体育。很多学生“怕累” 、“怕受伤”,不愿参加体育锻炼。很多家长对健康的认知存在误区,认为孩子没病就是健康,没有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精神,致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怕苦怕累思想较为普遍。
2.2 生活方式不正确许多学生饮食结构不合理,油炸食品、脂肪等摄入量过多,喜喝碳酸饮料,导致体重不断增加。城市学生的家长中,有的车接车送孩子上学,使学生失去了徒步锻炼的机会。同时,电视、网络、游戏等对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有的学生随时随地都带着耳机听音乐,甚至还有部分学生整日整夜沉迷于电子游戏和网络中不能自拔,这些行为都会让学生的听力、视力严重下降,并导致身体健康下降。
2.3 升学压力据国家统计局、教育部对全国部分大中城市中小学校和农村县中学的调查,35%的校长、37%的教师、58%的中学生认为负担“比较重”或“过重”,其中高三学生6点前起床的有34%,11点半后睡觉的超过40%,假期补课现象仍较为普遍。根据调查,榆林市和全国比较有过而无不及。
2.4 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学校师生比例失调据考察了解,榆林老城区的中小学操场都不够标准,有的根本就没有操场,院落狭小,不能开展田径运动,有的学校体育器材室里存放一些铅球、标枪等器械,只是为了应付普九验收,根本无法派上用场。学校普遍缺钱添置体育器材,有的连几个篮球都买不起。不过近几年随着榆林市经济的腾飞,政府对学校的体育经费投资也在逐渐加大,有的学校建立新校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备齐全,但对榆林市的大部分学校来说,体育活动场地还是严重不足。很多学校体育教师短缺,学生多,班额过大,致使体育课不能正常上。
2.5 体育教学改革存在误区当前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一定的误区,特别是高中体育新课改贯彻不彻底,我市特别突出,在体育教学中根本没有按标准执行,而且,片面理解“快乐体育”理念的真实含义,认为让学生玩得开心、随心所欲就是快乐体育,“放羊式”体育教学又在兴起;体育项目开设少,传统的体育锻炼项目(如:田径)越来越少;为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的学校甚至将一些具有一定训练难度和危险性的体育项目(如:体操)给取消了。如此一来,不仅忽视了对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等意志品质的培养,更减少了学生参加实质性体育锻炼的机会,最终必然导致学生体质的下降。
3对策研究
3.1 转变健康观念,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生活方式家庭环境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作为家长,应该转变狭隘的教育价值观和陈旧的人才观,树立科学的健康观。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孩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带头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及时了解不同成长阶段中的问题,促进彼此的理解和沟通,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幸福快乐中成长。
3.2 发挥社区功能,丰富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体育活动,对青少年成长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区应广泛宣传健康知识、体育文化和科学锻炼方法,完善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特别是全民健身路径应经常维修,以防发生危害,营造一个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社区环境,拓展社区体育活动,吸引青少年融入其中。
3.3 发挥政府职能,为学生体质健康创造有利条件各级政府应加大对素质教育的监督力度,出台相关保障政策实施的强制性措施,真正做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体育部门应努力构建校内外,学校、家庭和社区相联系的青少年体育组织网络和竞赛活动体系,不断改革和创新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卫生的监督,定期对学校的食品卫生、饮用水、传染病防治等开展卫生监督、监测,依法进行免疫预防接种;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用眼知识和方法,降低青少年近视率;大力宣传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3.4 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为学校体育注入生机和活力继续深化教学改革,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要以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以“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为抓手,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4建议
榆林市地方党委和政府,应把青少年体育工作摆上重要的位置,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把加大改善学校体育场地的具体措施落到实处;加强各县中小学体质测试设备的配备,监督青少年身体发育状况;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力度,扭转社会上重智育、轻体育的偏见。加强学校体育卫生设施和教师、教练队伍建设;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的氛围;最大限度地满足青少年的体育需求,使青少年能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东霞.对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思考[J].网络财富,2009,(5).
[2]张锁宁.论榆林青少年身体素质特点及运动项目发展趋势[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5,(1).
[3]朱永新.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问题亟待重视[J].天津教育,2007,(4).
[4]李洪超,刘宁宁.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季刊),2008,21(02).
篇4
关键词: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态度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欧美文化的交流碰撞,青少年性成熟年龄日益提前而初婚年龄趋于推迟,青年对恋爱、婚姻、性的理解及态度呈现更加开放和个性化的倾向,由此带来未婚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信息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与滞后的学校及社会生殖健康教育的矛盾日益突出,青少年婚前呈明显上升趋势[1],性病和艾滋病高发,少女意外妊娠亦明显增加[2-3]。因此,青少年的生殖健康问题已然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我国政府和学校需要重点攻克的一个难题。本课题旨在通过对上海市青少年生殖健康情况的调研,了解该群体目前的性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为相关机构更好地开展生殖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实施对象为上海市大中学校在校学生(大学、高中、中职校及初中)。于2013年5月-9月,按照上海市地理位置、经济情况和大中学的分布特点,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在上海市随机选取了徐汇、金山、虹口和普陀4个项目区,每个项目区选定2所普通高中、2所职业高中和2所初级中学,另在上海市选择2所普通高校,在所选学校中从初三到大二的每个年级中各随机抽取2个班级,对班级内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5153份,回收问卷5040份,剔除填写不合格问卷98份,共计回收4942份有效问卷。
1.2 调查方法:根据适时、适宜和适度的原则,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及知识层次,自行设计了分别适用于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的三套自填式“青春期生殖健康相关问题KAP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生殖健康相关知识、婚前态度、生殖健康及性相关行为和需求等。本研究对于问卷信度的分析主要考评其内在信度和重测信度,效度考评主要包括内容效度及结构效度,信效度考评均能达到较好要求。
1.3 质量控制:对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按照统一的要求实施现场调查。调查时工作人员首先说明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填写要求,统一发放问卷并在限定时间内收回,受访对象在匿名情况下独立完成问卷填写,对不完整的问卷及时要求调查对象补充完整。
1.4 统计学方法:利用EpiData 3. 0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逻辑校对,采用SPSS 20.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采用t检验或独立样本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以P
2.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特征:本次调查对象中初中学生618人,高中学生3453人(其中普通高中学生1798人,职业高中学生1655人),大学生871人 。其中49.7%为男性(2456/4942),50.3%为女性(2486/4942)。调查对象年龄为14-24岁,平均(16.84±1.53)岁。其余人口学特征见表1。
2.2 生殖健康知识:本次调查共18道性与生殖健康知识问题,分为青春期发育、生殖保健、避孕与妊娠及安全套与性病知识4类,每答对一题得一分,答错或不知道不得分,结果如表2、表3所示。分析显示,青少年对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差,各类知识及知识总分的平均得分均较低,随着受教育阶段的提高,生殖健康知识的得分逐渐增高。以各类知识满分的60%为及格,青少年对安全套与性病知识的了解度较高,总及格率达63.6%,但是在青春期发育知识、生殖保健知识及避孕与妊娠方面知识相对匮乏,及格率分别为48.1%、46.7%和37.0%,尤其对于避孕与妊娠知识的掌握最差。对不同性别及不同学段的青少年进行比较,发现男生的生殖健康知识及格率显著高于女生(P值均
2.3 态度:本次调查对象中,有37.1%的青少年对婚前持赞成态度,反对者仅占33.1%。考虑到对相关行为持无所谓态度意味着一定程度上的赞同,可认为持赞成和无所谓态度的青少年都接受相关,则青少年对婚前、未婚同居、未婚先孕、和多性伴的接受率分别高达66.9%、62.7%、34.0%、28.1%和28.1%。
将是否接受婚前作为因变量(1=是,0=否),以研究对象的性别(1=女,2=男)、教育阶段(1=初中,2=高中,3=大学)、户口性质(1=农村,2=城镇)、独生子女(1=否,2=是)、安全套与性病知识( 1=不及格,2=及格)、恋爱行为(1=否,2=是)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拟合效果经Hosmer-Lemeshow检验,卡方值11.311,P值0.126,P值大于0.05,模型拟合优度较好。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对婚前的接受态度与教育阶段、性别、安全套与性病知识及恋爱行为有关(P
2.4 生殖健康知识来源和需求:由表6可见,青少年目前获取生殖健康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网络、学校、同伴和报刊杂志等,但青少年更期望从学校、医生或专家处获取。不同性别的青少年在目前获取生殖健康知识的途径和期望获取的途径上均有不同的倾向,男生较女生而言更多从网络和同伴处获取,而女生相对男生更易从学校、家长和报刊杂志等途径获取。类似的模式也体现在生殖健康知识的期望获取途径上。
调查青少年的生殖健康需求,结果如表7所示。总体而言,青少年最希望获得的生殖健康相关知识和技能 集中在正确的爱情观(69.3%)和青春期身心发育(66.1%)上,而优孕优生(23.9%)和妊娠避孕(28.6%)方面的需求较少。初中、高中及大学三个学段的青少年学生对正确的爱情观均有较强的获知需要,但大学生在安全和妊娠避孕方面的需求明显增强且显著高于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P
3.讨论
3.1 生殖健康知识:本研究中,青少年 对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与国内同类研究的结论相同[4-6],主要表现为对青春期性发育、生殖保健及避孕与妊娠的认识不全,甚至存在一定的误区。分析显示,从初中到大学,随着学段的升高,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随之升高,大学生的掌握程度最高,高中生次之,初中生最差。不到30%的初中生总分达标,生殖保健和避孕与妊娠知识知晓率很低,为生殖系统疾病及意外妊娠埋下隐患,提示学校生殖健康教育应从初中阶段就加强,形成系统、科学的课程体系,针对性地增加生殖保健和避孕/妊娠方面的教育和指导,提高青少年生殖健康认知水平。生殖健康知识的平均得分仅达到满分一半水平,除了安全套与性病知识有超过半数青少年达到及格,其余类别知识的及格率均不及50%,妊娠和避孕知识尤其匮乏,说明青少年对生殖健康的认知存在严重不足,也从侧面反映出青少年学生生殖健康知识体系的不完整、不全面,这都会增加意外妊娠等的风险和危害,对成长中的青少年造成巨大阴影。另外,女生在生殖健康知识上的知晓度显著低于男生,性别差异突出,因此女性青少年作为重点人群更应该被关注和教育。
3.2 生殖健康相关态度:本次调查对象青少年对性相关问题态度较开放,66.9%的学生表示可以接受婚前,其中有37.1%赞成该行为,62.7%的学生接受未婚同居,与同类研究结果相近[7-9]。青少年在性伦理方面也持宽容态度,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和多性伴行为合乎寻常或无所谓。男生在婚前上的态度比女性更为宽容,与目前趋势一致[10-13]。值得一提的是,初中学生对婚前的开放程度高于高中生和大学生,这在以往研究中均未发现。身处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经济和文化的高度开放带来了社会主流观念的转变,初中学生可能由于年龄小更容易受到文化的影响和思想的灌输,从而导致性态度的日益开放。本次调查发现,性相关知识、恋爱行为和教育阶段均能影响其婚前的态度,鉴于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正相关性[13],建议将男生、初中阶段和存在恋爱行为的青少年学生作为重点人群,从小进行科学的性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根据个性化特点给予其足够的关注和宣传。
3.3 生殖健康知识的获取途径与需求:根据本次调查,目前青少年获取生殖健康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网络、学校、同伴和报刊杂志,也更期望从学校、医生或专家处获取,与何珊茹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14]。不同性别青少年的获取途径上存在差异,男生受网络和同伴影响更大,而女生来源于学校和家长的知识比男生更多,这种差异给生殖健康知识的普及提供了不同的侧重点和指向性,同伴教育可能对男生效果更好,而家长进行性知识灌输对于女孩则更有帮助。在生殖健康需求方面,青春期身心发育和正确的爱情观最为青少年所期望获取,优孕优生的需求度最低,这一现状正与青少年目前所处的生命阶段相符。但大学生与初中和高中生有明显的不同,即大学生对安全的需求高于其他生殖健康知识和技能的需求,这一比例高达72%,且对于避孕和妊娠、优孕和优生及性病和艾滋病防治的需求均显著增加,提示不同学段的学校生殖教育内容应有所偏重,合理分配。
国内外研究表明,学校是开展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系统教育的最佳场所[15-16]。结合他们的知识来源及需求,作为知识来源第二位和知识期望来源第一位的学校,在目前开设的生理发育介绍外,应适当增加安全、妊娠、避孕、性病艾滋病防治等主题内容,且在大学阶段强化这些内容的教育指导,请相关方面的权威人士定期来校做科普讲座,帮助青少年构建系统、完整、全面的生殖健康知识技能体系,减少危险及意外妊娠的发生。同时,网络、报刊杂志等大众传媒应合理增加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及技能的普及,共同营造一个科学健康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林婷,郑晓瑛. 中国未婚流动青少年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2,20(12):813-816
[2] Gao Ersheng, Tu Xiaowe, Lou chaohua. Reproductive health of unmarried youth in China[J]. Contmception & Contmception, 2003(special issue): 21-31.
[3] 陆艳平,吴汉荣. 我国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研究进展[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8(4):266-268
[4] 杜莉,秦敏,朱丽萍.上海市青少年性生殖健康知信行现状[J].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9):4592-4594.
[5] 李晶,王燕. 北京市某区高中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态度与行为调查研究[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6):39-42.
[6] 秦敏,杜莉,王哲蔚,等. 上海市职业高中学生性生殖健康认知与需求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4102-4105.
[7] 郑晓瑛,陈功,韩优莉. 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可及性调查基础数据报告[J]. 人口与发展,2010,16(3):2-16.
[8] 吴静,熊光练,石淑华. 青少年性知识、性态度和现状研究[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15(2):120-124.
[9] 于艺,楼超华,高尔生. 上海郊区青少年性知识、性态度和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2003,19(3) : 369-371.
[10] 朱春燕,王家骥,周志衡,等. 广州市中学生现状调查[J]. 中国校医,2009,23(3):294-296.
[11] 郭静,张爽. 北京市6所高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知信行调查[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19(2):89-93.
[12] 王瑛,吴擢春. 青少年的现状、问题与健康教育对策[J]. 中国健康教育,2002,18(9):568-570.
[13] 李晓妹,刘松,李向云. 高校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现状及教育模式[J].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0,29( 6) : 410 - 413.
[14] 何珊茹,刘步云,邱秀珊,等. 深圳市区中学生生殖健康现状[J].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9):1052-1053.
篇5
摘要:文章从青少年阅读现状、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要性、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
>> 中学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思考 谈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向青少年开展阅读推广服务 公共图书馆开展少儿阅读推广活动的策略与路径 吉林省图书馆青少年阅读推广的理论与实践 图书馆加强青少年阅读推广的实践路径分析 高校图书馆如何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探析 县级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浅议农村青少年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及建议 图书馆中关于阅读推广活动开展的探索 对我院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几点思考 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探索实践 图书馆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办法与建议分析 公共图书馆推动青少年阅读的策略 立足青少年阅读实情探讨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方向与策略 浅谈公共图书馆青少年儿童阅读推广工作 浅谈公共图书馆青少年阅读推广与特色服务 基层图书馆青少年阅读推广服务模式探索 公共图书馆青少年儿童阅读推广工作要点探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何婧.青少年读推广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西域图书馆论坛,2013(4):46-48.
[3]李海燕.我国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综述[J].图书馆杂志,2016(2):103-110.
[4]王余光.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5):17-19.
[5]林翠贤.青少年阅读推广实践研究: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1(4):70-72.
[6]戴玉凤.高校图书馆的读书节活动与阅读推广工作[J].图书馆杂志,2015(10):40-43.
[7]谢艳芳.阅读推广与核心价值: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新认识[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3):9-12.
篇6
关键词:青少年 体育生活方式 体质健康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10―0100―03
1 前言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青少年体质健康在国民体质健康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国民体质健康的提升与维持具有深远影响。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非常关心和重视广大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在推动青少年体质健康改进的过程中,体育、营养卫生等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体育活动可直接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体育促进健康的最终目的是达成青少年的体育生活方式。本研究首先确定青少年体育生活方式基本框架,然后对青少年体育生活方式进行实证调查。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青少年体育生活为研究对象。为了顺利进行本研究,将青少年体育生活方式进行操作化定义: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下,社会中个人、群体或全体成员为一定价值观所指导的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全部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为了实施研究,课题组将青少年体育生活方式的外延界定为青少年参与体育的方式、类型、手段、持续时间、体育消费等。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问卷设计:根据研究的需要,按照社会调查中对问卷设计的要求,参照“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和“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等问卷设计的基本思路,设计了一套封闭式问卷。
问卷的信度检验:前后两次向天津市南开中学的50名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表明,两次问卷测量结果相关系数为0.86,P
问卷的效度检验:对于效度采用专家评判法,专家一致认为该问卷题目有较好的代表性,说明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调查实施:在全国范围内按照PPS抽样方法抽取16省市共计发放问卷11000份。本次调查历时2个月,共计回收问卷10465,问卷回收率为95.1%,剔出无效问卷后,共剩余9890份有效问卷,其中有效率为94.5%。
2.2.2 实地访谈法
课题组采取结构式访谈的形式,对天津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小学、天津市南开中学、天津外国语大学等学校的在校生进行实地访谈,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功能认知:青少年对体质健康影响因素认识全面,体育作用非常重要,青少年群体感受“压力”表现突出
在课题组设计的10个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选项中,体育活动的中选率排在第四位。前三位分别为:19.7%的学生选择“睡眠”,15.5%的选择“营养与卫生”,16.3%的选择“压力”,“体育活动”以12.1%的比例排在第四位,后续还有“生态环境”和“休闲娱乐”等(见表1)。时以上者为25.9%和78.5%,少于8小时的比例为74.1%和11.5%,由上课日与节假日学生睡眠时间来看,上课日学生睡眠时间严重不足。而睡眠时间过少其实与学生所处的环境与压力呈现正相关(见表2)。
青少年群体应该处于个体成长的关键阶段,但是外在的期望等压力导致青少年健康问题呈现。因“压力”所选比例过大,超出课题组假设,课题组在天津某中学进行了随机访谈,后来得知青少年将“压力解释为约束自我发展的外在力量”,通过访谈得知,学生压力主要包括:升学考试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和情感压力三类。而对舒缓压力的途径而言,体育运动排在听音乐、唱歌;上网;和朋友聊天;看电视等选项之后,处于第五位(见表3)。青少年缺乏积极应对的心态,很少向父母、老师等群体求援,更多地注重从自我所处的群体中寻找帮助,或在网络中找答案。
3.2 态度展示:青少年喜欢参与体育,对体育活动的功能认知中,增强体质处于显著地位,休闲娱乐等功能也受到重视
青少年群体喜欢参与体育活动,72.8%的青少年选择参加体育活动。同时课题组设计了包含十个选项的体育活动功能认知调查,增强体质以23.1%的中选率排在第一位,休闲娱乐、锻炼意志、掌握运动技能、健身健美、减肥分列2到6位。通过对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来看,青少年对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偏好基本一致。在调研中,青少年群体现在对体育课的喜欢程度上升,这应该是传递着我国青少年体育课程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对学校体育课程运动量的调查发现,24.7%的学生认为学生体育课运动量过重,23.9%的学生认为运动量不足,50.1%学生认为运动适中,由此可见我国现在体育课程在运动量方面的设置是基本合理的。因此,基于青少年群体较为喜欢体育课程,目前体育课程强度适中,但存在体育课程被挤占状况,应引起重视。
3.3 技能准备:青少年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较好,基本上都掌握了一项以上运动技能
运动技能是保障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基本能力,因此运动技能的掌握对推动青少年群体参与体育运动具有重要意义。调查显示掌握一项运动技能的比例为21.6%,两项为27.7%,三项或三项以上的为36.8%。由此可见,青少年群体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还是比较好的。青少年群体参与的运动项目中,以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的参与率最高,其次为足篮排和游戏类项目等。街舞、攀岩等新兴类项目选择率较低,仅为2.8%,这与课题组以前的假设相左,通过实地访谈得知,这些新兴类项目需要特有的技能与专人指导,在青少年群体广泛开展尚缺乏一定基础。
3.4 外部环境:家庭、社区支持不够,学校体育课程偶被挤占,青少年体育锻炼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
外部环境,包含家庭、社区体育器械,家长的态度和体育课等,对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具有重要影响。调查显示,82.2%的家庭缺乏专门的锻炼器械,68.9%的家长支持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但是父母平常亲自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不高,仅为34.2%。由前期成果可知,家庭对体育参与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家庭的环境对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发挥着巨大作用。但从调查结果分析来看,青少年在家庭中不仅难以获取体育锻炼的物质支撑,同时缺乏必要的家庭成员引导,单纯父母支持并不能引导青少年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体育活动的频率也不高,经常开展仅为10.9%,偶尔开展为62.2%,不开展26.9%,由此可见班级对青少年体育活动参与的支持度也不足(见表4)。
而对体育课程是否存在挤占或挪用的情况调查中,37.1%的学生表示学校体育课存在被挤占或挪用状况,49.9%的学生表示学校体育课程未被挤占,从统计数据来看,学校体育课程作为一项国家规定的基础课程,在部分地区与学校尚缺乏足够重视(见表5)。
实地访谈中,当询问青少年对社区体育设施利用时,青少年表示现有社区体育设施基本上是为老年人健身准备的,这些健身器械不能引起青少年群体的锻炼兴趣。
3.5 行为实践:青少年群体尚缺乏清晰的体育锻炼计划,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足一小时的比例较高,超过一小时的比例较小
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计划的调查中,有73.3%的青少年表示没有锻炼计划,都是随机行为。这表明我国青少年对体育活动的自主意识尚未形成。部分青少年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体育参与时间是衡量青少年体育锻炼的重要指标之一,教育部规定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因此全国各地都采取了较多措施予以保障。但是调研发现,“过去一周”学生每天参与体育活动时间能超过一小时的比例仅为14.6%,少于半小时的比例为45.1%,介于半小时与一小时之间的比例为29.3%,过去一周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为11.0%(见表6)。
同时对过去一周参与体育活动的次数调查显示也验证了上述调查结论,达到五次(平均每天一次)的比例仅为11.6%,参加1-4次的学生比例为73.6%(见表7)。
青少年体育消费也是衡量体育活动形成的重要方面,调查显示,过去一年无体育消费的青少年为19%,体育消费的额度在150元以下居多,达到了61.1%。调研中发现,青少年群体属于典型的“弱势群体”,缺乏劳动谋生能力,资源的获取需要借助父母等外在群体,因此在体育消费方面较低(见表8)。
4 结束语
青少年体育生活方式应该从体育功能认知、态度展示、技能准备、环境建设和行为实践等方面进行操作化。通过功能认知、态度展示、技能准备与行为实践调查后发现,青少年群体对体育具有较好的功能认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倾向性,在技能方面也有了一定积累,青少年缺乏参与体育锻炼的必要环境条件,青少年群体的体育行为实践方面,虽然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比例较高,但是达不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标准,在体育消费方面支出较少。
参考文献:
[1]苗大培.论体育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90.
篇7
关键词: 青少年;道德学习观;道德学习;道德实践
中图分类号: B844.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2435(2012)06075907
全球化的迅速推进和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我国道德实践领域受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的冲击,道德实践领域各种道德失范现象日趋严重,社会对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时代性要求十分迫切,探索道德教育现实问题的新道德理念和实践模式是时展的需求,也是创新德育工作的必然选择。21世纪初道德学习进入国内学界的研究视野,陈桂生、班华、朱小蔓、戚万学、檀传宝等的研究涉及到道德学习的内涵特征、本质属性、相关概念辨析和模式建构等诸多维度和层面,研究内容从最初的理论论述走向实践探索,从概念解析走向模式建构,研究层次日益扩展和深化。学者们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道德学习是以情感体验和价值澄清为核心,道德主体通过知、情、意、行的有机整合,最终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实现道德主体人际和谐与知行和谐的特殊认知发展过程。青少年道德学习是以社会规范为载体的一种价值学习,是青少年形成品德结构的社会化过程。[1]它离不开教育者提供的价值环境,更强调青少年在价值环境影响下品德的自主建构活动,具有主体性、接受性和建构性等特征。
道德学习作为探索传统道德教育向现代道德教育转型的创新手段体现了我国道德理论研究的本土化取向,是德育学科发展的理论诉求与实践应答。主要理由如下:第一,青少年道德学习有别于知识、技能学习。它以青少年智力、认知发展以及社会角色承担的发展为基础,道德主体实现道德主体的知行统一,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特殊活动过程,其追寻的终极目标是青少年自身道德能力的发展与道德人格完善。第二,青少年道德学习不同于道德教育。道德学习作为一种培养“道德人”的德育活动,强调道德主体意识的培养,从重在“教道德”走向重在“学道德”。德育工作只有通过创设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整合丰富的道德学习资源,构建不断完善的道德学习评价体系,切实关照青少年生命的本体状态,真正回归青少年的道德生活世界,引导青少年发挥道德主体的积极作用,才能切实提高其道德学习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本研究在梳理西方道德学习观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充分汲取其合理内核,从有别于“道德教育”的“青少年道德学习”作为切入点,探索基于本土文化的青少年道德学习实践模式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机制,旨在为道德主体青少年在教育者提供的价值环境影响下自主建构品德。
一、青少年道德学习观的历史演进与发展
道德学习理论的发展和人类的认识一样,有着一种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全局,由片面到全面,由相对到绝对的必然的发展过程,这种过程表现在理论自身发展上就叫逻辑。任何教育行为和现象都受到教育观念的影响和制约,不同的青少年道德学习实践活动折射出道德学习观的选择。
(一)道德学习的认知发展观
道德认知发展研究是道德研究重要的领域,取得了很多较成熟的结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皮亚杰的品德发展理论和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研究。
作为发生认识论代表性人物,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被他人社会化的过程中成长的,当儿童开始适应成人的权力限制时,逐渐道德社会化。当儿童开始接受团体的规则时,当他们尊重规则并且惧怕惩罚时,儿童逐渐达到道德的社会化。[2]42皮亚杰通过大量的观察和细致的研究,揭示了儿童道德发展经由前道德到他律道德再到自律道德的发展过程。皮亚杰认为,品德发展的阶段不是绝对孤立的,而是连续发展的,儿童品德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3]皮亚杰通过对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阶段特征和主客观制约因素的阐释,揭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原因和变化规律,并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儿童道德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充实了皮亚杰的研究成果,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来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建构了完整、系统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的发展是认识发展的一部分,道德判断能力与逻辑判断能力的发展有关,社会环境对道德发展有巨大的刺激作用。其中,公正判断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2]45-46这些阶段反映了个体普遍的发展顺序,是认知能力发展引起的认知冲突的结果,反映了道德判断模式与社会道德观水平。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以及对道德思维的一致性预期都是基于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之上的,强调道德思维在不同的道德困境中的一致性。由此观之,青少年道德教育方法从忽视人的发展开始转向重视人的发展;从关注人的道德认知转向重视人的道德判断、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践行的培养。
近30年来,西方的道德教育以科尔伯格为代表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占据主流地位。它强调在道德教育中培养学生主动的道德判断和进行自主的道德选择能力的重要性,因此鼓励学生和教师通过对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以班会等教育形式,让儿童青少年学会进行道德的判断和做出道德的选择,提升学生道德判断和理性分析的能力。
(二)道德学习的文化社会观
在西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两大传统指引着两种不同的道德学习理论。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概括了两种道德学习观,一种观点是从经验主义学说的历史中产生出来,以休谟、西季维克为代表的教育说,另一种传统观点产生于理性主义思想根源之中,以卢梭、康德、皮亚杰为代表的本性发展说。其中,麦独孤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和杜威的道德发展三种水平等被视为皮亚杰和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心理学溯源。
杜威认为,道德是一种发展,这种发展从最初的易冲动阶段发展到内化道德规则、文化规则阶段,最后达到行为的发生靠自己的是非判断。[4]杜威在《教育中的道德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一种进步的或发展的道德教育思想,并进一步指出发展是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而这种发展是通过阶段发生的。道德发展阶段大致可分为三个水平:即前道德水平或前因循水平,个体的行为完全由生物的或社会的冲动驱使而产生道德;行动的因循水平,个人不加批判地接受其所属团体的标准;行动的自主或后因循水平,个体不再无条件的接受外界标准,而行为发生的条件取决于个体自我的是非判断。杜威同时也强调思维或积极的组织在道德中的重要作用。杜威认为,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的了。它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便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财富,他就成为一个固有文化资本的继承者。
麦独孤认为,包括崇高的道德行为的人类意志活动,都源于本能冲动。他以本能为核心构建了社会心理学思想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道德发展和感情概念进行了阐释。[5]麦独孤将个体道德行为的发展划分为四个连续阶段,即本能行为阶段,行为只被在本能活动过程中偶然经历的痛苦和快乐支配;本能冲动行为受到奖惩制约阶段,由社会环境系统对奖励与惩罚加以实施;行为受社会赞许或指责的预期所控制的阶段;其最高阶段,行为被“理想行为”调控,个体用自认为正确的方式行动,对周围社会环境的赞许或指责并不计较。
(三)道德学习的价值发展观
鲍尔德温创立了“发生逻辑”学说,即发生认识论或进化认识论。鲍尔德温指出,个体认为的自我是一个极点或终点,另一个极点是个体对他人的看法,即“他的理想”。他认为自我的大部分是组成他在另一个时期成为另一自我的各种元素的结合体。[6]鲍尔德温发展理论的观点认为,自我本身是从社会过程或分享过程中诞生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提高的动机是需要分享的。其假定是,能力和自我实现等基本动机是通过社会或共同结构的自我而组织起来的。自我的基本单元是自我与他人的双向关系,这种关系是自我扮演他人角色形成的一种结果性倾向,也就是儿童具有“模仿”另一个人的态度,或具有对另一个人的“外投”的态度。从模仿过程发展到社会性依赖也是模仿发展为认同的一部分,这一结合体形成儿童对其父母态度的核心。认同依赖于儿童逐步建立起来的分享自我感,这种规范的分享自我感成为“理想自我”,鲍尔德温把自我理想等同于道德良心,认为它调节着道德行为,也决定着社会关系的形式。[7]在他看来,儿童经过“前逻辑”意识和记忆阶段,达到“准逻辑”水平,通过想象形成有关心理、躯体和自我的概念,从而达到能进行伦理性判断的“逻辑”阶段,由此进入道德品质的“超逻辑”阶段,最终达到“超常逻辑”的完美意识。
(四)建构主义的道德学习观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道德学习的过程是儿童品德的建构过程,一切心理结构都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构。品德是在儿童与社会规范及规范倡导者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产生的,品德结构是在人类个体的生活及规范学习过程中,通过外在于主体的规范影响的能动反映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心理结构。建构主义理论从独特视角对道德学习的实质、过程和目的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强调道德学习的实质是道德主体在原有经验基础上的新旧经验相互碰撞、冲突,继而改造旧经验和获得新经验。道德学习的过程是道德主体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在人际交往的真实氛围中、在个体亲历的道德情境中来进行道德学习,只有在一定的道德情境和人际互动中才有可能实现道德的真正发展。道德学习的目的是促进道德主体对所学的道德规范主动进行意义建构。在建构主义视野中,道德学习是道德主体在社会情境中与人交往,并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渐对社会规则进行意义建构的一种过程。基于道德建构视角,道德建构在道德情境、个体先前经验以及学习者共同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是个体经验与社会道德情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因而其也是社会建构的产物。道德建构通过引起道德信念系统的变化,将道德转化为内心信念后,个体可以从道德义务和责任出发进行道德自我控制。道德形成是个体心理结构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并对社会文化环境加以选择和适应的过程。[8]
二、青少年道德学习模式的现实转向与超越
(一)传统道德学习模式的转向是创新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必然选择
不同的道德学习观为青少年道德学习模式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近现代西方道德教育方法受到经验主义、实证主义、功利主义、自然主义等哲学流派的影响,在哲学观上实现了对传统德育方法的继承、批判与转变,强调了对道德主体意识的培养,强调对受教育者的尊重、崇尚自然的教育、注重世俗化等,进而形成道德社会学习模式、认知发展模式、行为主义模式、体谅模式等道德学习模式。国内学术界对道德学习模式研究主要有“体验式道德学习模式”、“实践—建构道德学习模式”、“学会关心道德学习模式”、“探究性道德学习模式”等。[9]那么,当前社会和作为德育活动主体的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道德学习模式?
我们认为,对传统道德学习模式的继承和吸纳,是构建新型道德学习模式的基础,对传统道德学习模式的批判和创新则是道德学习模式现代转化的必然选择。我国的道德价值观日趋多样化,传统道德准则以及传统价值观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但新的道德价值取向仍在构建之中。西方的道德学习理论研究成果给我们的启示是,道德教育应以人的主体性特征为前提,尊重青少年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调动学生自身积极性和主体的认识、体验等,使外在的道德约束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道德需求,完整的道德学习过程是全人活动过程,也是认知、体验与践行相结合的过程。
因此,确立“指导自主性道德学习”模式是对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是道德学习模式的现实转向和历史超越。强调青少年道德学习模式的现实转向和历史超越,是以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精神发展和道德生命的自由成长为根本目标。
(二)指导自主性道德学习模式符合青少年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指导自主性道德学习”模式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就已非常重视道德主体教育。他曾提出“不学礼,无以立”,要达到“礼”与“仁”的道德境界,就应该做到“内省”、“改过”、“克己”、“力行”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也曾指出:“道德准则,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以及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时,才能真正地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使青少年道德教育出现多元化趋势,学校道德教育课程在设置和实践上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青少年学生在多元化、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更需要具有道德判断、推理以及抉择的能力。确立“指导自主性道德学习”模式是学习主体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对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创新,它要求学校突破传统道德教育的壁垒,主动感知、触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道德价值,通过引导青少年对意义事件的价值分析,让青少年认识多种价值水平,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学校德育把青少年道德学习推向德育的前台,从“知”入手,实现体悟的一种学习方式。
指导自主性道德学习模式符合青少年自身发展规律的。主要原因如下:第一,青少年由于自我意识、思维水平的日趋成熟和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自主道德学习能力;第二,青少年期个体情感上较为叛逆,他们渴望摆脱成人的种种限制,反感长辈的说教,相信自己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青少年的特性和发展规律也要求充分发挥他们在道德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青少年们不再被动的服从权威和接受道德规范,他们开始独立的去体验、探索和寻求答案。
(三)指导自主性道德学习模式有助于青少年道德主体的德性生成
道德教育从强制性教育转向自主性道德学习,更加符合德性形成规律。青少年道德学习过程是个体通过整合道德各要素,从而形成稳定的道德心理行为模式的过程,即通过道德学习促进道德认知向道德思维的飞跃,增进知行统一的德性生成,构筑道德行为的动力基础,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青少年道德学习受制于外部机制和内部机制的影响。外部机制包括宏观环境和中观环境系统,它制约着青少年的道德学习,对青少年道德学习具有导向和约束作用;内部机制是指微观环境系统,是实现青少年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统一的基础。其中,道德需要和情感体验是青少年道德学习的动力机制,活动践履是青少年道德学习的保障机制,德性生成是青少年道德学习活动的目标机制。道德教育能否取得实效,归根结底取决于个体的自主建构,取决于个体对道德学习内容的认同和内化。
道德主体的特征同样会影响青少年的品德发展。例如,作为道德主体的人的认知发展水平、性别等都会影响其品德发展。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家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道德发展反映在个体的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的发展中,道德发展与认知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并限定了道德发展所能达到的水平。一般情况,多数人的道德发展比其认知发展会滞后1-2个阶段。[10]道德发展处于前习俗水平的个体,其认知发展水平仅仅需要处于皮亚杰指出的具体运算阶段。
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发展的习俗水平,则必须需要个体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区分和评价彼此的感受、观点,对自己个体利益的期盼,从人际交往间取得一致观点和动机来区别对待不同的社会观点,都需要个体思维已达到形式运算阶段。[11]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主动学习和有主见地学习,它以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为特征。青少年道德学习也是自主学习的表征形式和内容载体,它强调道德学习的引导者在各种德育活动中或是在富有道德意义的日常生活中,都不能将德育思想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应让学生成为道德学习的真正主人,体现其道德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它强调重视学生运用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分析问题、认识社会、发表自己对道德问题的看法;它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并从青少年实际出发鼓励他们进行自主的道德学习,包括对于道德两难问题,不能将既定结论强加给儿童青少年,应重视其真切的道德体验。 “指导自主性道德学习模式”可以让儿童青少年首先发展道德认知,达到对一般的道德准则、推断和决策的自主建构和内化,循序渐进实现道德的充分发展。
三、青少年道德学习的情境支撑与实践路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青少年道德学习实践既受制于包括如社会、家庭、学校等显性环境的影响,也受制于文化、心理、信息等隐性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受制于学习者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社会意识结构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因此,青少年道德学习实践须以科学的道德学习观为指导,在确立的指导自主性道德学习模式基础之上,将认知德育、生活德育与实践德育结合起来,关注青少年道德学习的体验与践履,才能提升青少年道德学习的实效性。青少年道德学习要与生活融合,德育应把青少年引向人的生活世界,积极引导青少年建构个人完整的生活经验,在建构完整生活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德性的完满,进而实现德育的目的。青少年道德学习实践注重知情行的结合,可以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将道德认知内化到青少年自身的价值体系中,有效提高道德学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一)营造有利于青少年道德学习的家庭环境氛围
罗尔斯认为:“第一,道德学习的一个基本部分发生在人生的早期,发生在对道德的理性基础的理解之前;第二,它通过以冲突和紧张为标志的心理过程而与新动机的获得联系在一起。”[12]对于大多数儿童而言,在建立其独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规范和信念前,家庭恰好提供进行道德学习的理想环境基础。家庭对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包括家庭的物质生活、家庭结构和主要的社会关系,父母的职业类型和文化程度以及孩子的出生顺序等;在主观方面包括父母的品德修养、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态度和期望以及家庭气氛和家庭作风等。研究发现,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对子女的品德心理发展也有明显影响。对家庭主观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水平不同,会造成子女品德状况的显著差异。另一些研究还发现,不同的家庭气氛也影响子女品德心理的发展。例如,在“和睦”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品德状况要好于在“一般”家庭气氛下长大的孩子,而“一般”家庭孩子的品德状况又好于“紧张”家庭气氛下长大的孩子。[13]班杜拉和麦克莱伦的研究发现,当得到成人的榜样作用指引之后,儿童改变了关于道德上的罪责的判断,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到成人榜样暗示的影响。[14]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到所处的生活环境的影响,儿童的道德学习在家庭中正是以父母为自己的榜样,努力使自己在道德上成为像父母那样的人,并通过对行为的内省、批判和道德建构,实现对理性准则的深度内化。
(二)创设适合青少年道德学习的学校德育氛围
现代社会,教育与社会在道德价值上的影响已经比过去更为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每一个社会都有其主导价值观,而它往往是由学校教育来维持和延续的。[15]学校是青少年道德学习的主渠道,学校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规范性是儿童道德学习有效性的基本保证。学校道德教育通过德育课程和其他学科课程的教学或其他途径,不仅使学生直接习得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形成道德认知能力,获得道德信念,还可以通过虚拟情境的创设、替代性学习强化、主题活动或特别活动的训练等使学生间接习得道德规范并形成道德判断、体验和行为。[1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指出,学校的功能是不可以取消的,青少年因班级生活、学校生活集体性质,使道德的群体性、公共性、普遍性得以确保,青少年一代不能够拒绝学校道德教育。学校德育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激发其道德需要与道德动机、培养道德情感和优化道德行为等方面显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德育有效性的基本担保是:所有教育措施与活动均应符合学生的真实的道德需要,根植或贴近于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学生的道德接受能力契合。[16]所以要保证学校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须营造青少年道德学习的良好氛围,实现对青少年道德学习的适时引导。
在创建道德学习的学校氛围的过程中,也必须合理发挥教育者的作用。利皮特和怀特研究发现,教师对儿童青少年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品德发展,教师的权威是儿童青少年学习的动力,若教师以民主的方式对待儿童青少年,就会让他们向情绪稳定、态度友好的方向发展;若教师的领导方式专制,就会导致儿童青少年情绪紧张、冷淡或具有攻击性等。教育者的主要职责是把已知的道德精神、理念通过自己的体认去促进学生的体认,通过自己道德责任心的展现以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三)创建有利于青少年道德学习的社会文化氛围
青少年学生作为一定社会、文化、信息环境中的人,必然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主流价值的影响,社会、文化等作用主要体现在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之中。青少年道德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青少年价值观的养成受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此外,青少年身处的社会生活对其道德行为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有人研究了不同的社会环境(自由贸易、吸毒)对道德判断的影响,认为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道德体验不同,其道德判断也会发生变化。因社会生活场境的真实性和丰富性,使道德冲突、道德选择的多样性与深刻性得以确保,也让道德行为具有真正“德行”或“品行”的特征。在社会生活视域中的道德学习是沉思、体验和行为两两相结合的、间接学习与直接学习相交融的一种综合性建构学习,它具有不同于学校、家庭的道德学习价值。[16]随着文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当前的社会文化环境良莠不齐,不利于青少年的道德学习,因此,应加强对媒体文化的引导和调控,监督社会舆论,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监管,完善网络道德规范,[17]努力创建并发展有利于道德学习的社会文化氛围。
青少年道德学习不仅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整个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向。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承载着几代人的期望,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够不断取得进步和创新。美国学者哈钦斯于1965年提出“学习型社会”的构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向学习化社会前进”的目标,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至90年代期间,提出了从学历社会向学习化社会过渡的政策,我国政府也明确提出21世纪致力于创建学习型社会。道德学习是“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也是学校德育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青少年道德学习是获得“人生真正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它不仅符合道德教育的本真,而且符合教育自身的发展趋向,更有助于青少年实现自身德性提升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桑青松,朱平.青少年道德学习的本质属性与实践目标取向[J].中国教育学刊,2009,(3):48-50.
[2]Killen M, Smetana J.Handbook of Moral Development [M].London: Psychology Press, 2006.
[3]戚万学.道德学习与道德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6:84-127.
[4]Helwig C C.Integratingand respectingthe right and the good in moral development [J].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4, 25(5): 501-625.
[5]郭永玉. 麦独孤策动心理学的贡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41(5): 69-74.
[6]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心理学[M].郭本禹等,译.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99-103.
[7]刘海涛.科尔伯格道德观初探及启示[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3.
[8]王奋宇.论社会意识形态向社会心理的内化及其过程[J].社会学研究, 1988,(5):115-126.
[9]张典兵.近十年我国道德学习研究的反思[J].道德与文明, 2011,(1):152-153.
[10]马纯红.皮亚杰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比较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3.
[11]Nidich S I, Nidich R J, Alexander C N. Moral Development and Higher States of Consciousness[J].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2000, 7(4): 217-225.
[12]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包钢等,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482.
[13]杨韶刚.道德教育心理学[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235-236.
[14]Killen M, Smetana J. Handbook of Moral Development [M].London: Psychology Press, 2006:42-46.
[15]王健敏.道德学习论[M].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44-45.
篇8
一、树立科技教育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
科技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在学校。我们倡导基于教师、面向学生、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幸福成长、学校持续发展。
1.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关注青少年科技兴趣与爱好的养成、创造天赋与潜质的挖掘,自主探究与时空的创设、学生精神品质的锤炼。在普及中提高,引领青少年体验科技创新的无穷魅力,为创新人才的涌现提供环境。
2. 名师梯队的建设是科学教育发展的基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技名师梯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需教育行政部门加大投入、政策引领、舞台搭建、服务支持、经费落实;各校有计划、大规模、多层次地开展校本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培养工作。
3. 学校特色发展是实现科学教育创新的土壤。学校要担负起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的责任,立足实际,用科教新理念、新思想,指引学校的办学发展方向。营建校园科教文化,培育、凸现学校的特色与品牌。
二、实施科技教育的重要渠道:校本课程
我区将科普教育纳入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主渠道,很多学校结合课程教育开发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如景秀中学开设《学会创新》校本课程,面向全体初一学生开设“学会创新”课,形成了“1+2校本课程模式”,即每周用一节必修课来培养全体同学的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素养,用二节选修课来补充和延伸科学的知识内容;福田小学开设《我要飞翔》校本课程,面向三至六年级爱好航模的学生开设“航空模型”课,形成了“1+3校本课程模式”,即每周四下午用一节航模知识课程来补充航空航天模型知识,探究航空模型的结构功能和飞行状态调整方法,用周二、周三、周五下午用三节的活动课来进行操作和实践。这类科技教育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动手做中学习和体验,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同时促进了全区各校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
三、展示科技教育的有效途径:平台搭建
篇9
实证证明,在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中,道德品质的形成并不是像理论上证实那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的。在训练过程中,青少年存在着道德和体育的不平衡,因此,在体育活动中,不能孤立地进行教育工作。研究结果表明:为了确定在专门性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中,道德品质形成的方法和形式,通过强加他们的道德观点、社会规范和道德原则来完善青少年道德水平是不可能的。首先,唤起他们良好的善意,揭示出积极的道德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其次,要有意识地影响他们确定正确的心灵自我完善和解脱。所有这些都为青少年自我教育的实现、获取心灵体验来完善自我奠定了基础。学生在不同类型的社会活动中的创造性参与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通过意识和自我意识来转变社会价值,掌握个人品质。
关键词: 教育;青少年;道德素质;青少年体育学校;竞技运动
中图分类号: G 807 文章编号:1009783X(2012)06048102 文献标志码: A
在青少年一代的道德教育和社会发展现阶段中,青少年形成积极的公民立场是形成新型人事业的基本任务之一。社会需要具有独创思维、讲求实际、具有很强的改造和革新能力的成熟个体,因为正是具有在不同社会体制下形成的各种特征和需要的人才是历史进步的必要和充分条件[1]。这就赋予专家们有责任对这一多层次问题的各个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道德教育包括道德感觉、信念和行为的统一。这就是培养人高度的思想性、公民性和积极的生活立场[2]。
可是,正如在研究设计阶段进行的观察中所发现的,国内社会秩序方面的各种原因,以及学校中,特别是家庭教育中的某些疏忽,导致了一部分孩子,主要是少年年龄的孩子中出现了负面的性格特征,最经常反映在道德方面缺乏教养,意志品质弱化,在发展性格和个性素质方面存在缺陷,在与他人的关系系统中出现了空白和偏差。俄罗斯在过渡到新的质量状态中已经经受了深刻而多方面的冲突:以前的道德价值和取向出现走样;大众文化手段被用于扩展伪价值系统:光顾满足个人需求的倾向、崇拜权势、挑衅、无责任感的自由。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较大的重心被放在追求财富和舒适上,集体主义思想被个人主义所替代,以往大公无私奉献(为国家、科学、艺术)的价值被个人利益原则所替代[3]。人的价值取向的改变限制了他们精神世界的发展。例如:2002年和2010年在玛涅兹广场上发生的事件;和平时期在国家公民之间出现的武装冲突;等等。
在俄罗斯人生活中道德因素作用的增强,一部分年轻人的道德素质与社会所接受的规范之间不相一致。完善针对年轻一代伦理教育的必要性,证实了我们在当前条件下,对运动员进行道德教育的教育学原理研究是十分现实的。
正如实践所表明,在青少年竞技运动中,由于缺乏教育过程的理论依据和组织-方法保障,造成青少年道德教育和体育教育被相互隔绝,在体育-竞技活动中没有解决教育任务。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没有确定形成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标准、水平和组织-教育条件。没有充分发掘体育-竞技活动作为使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的条件和因素的本质[4]。
1 研究目的
确定形成青少年体育学校的青少年个体道德素质的组织-教育途径、形式和方式。
2 研究方法及其组织
以戈尔诺地区别尔季盖斯佳赫市和萨哈共和国(雅库特)雅库茨克市青少年体育学校作为研究基地,总共173名青少年参与了经验-实验性工作。经验-实验性研究的时段为2008―2012年。为了完成提出的任务,采用了理论认识水平和经验认识水平相统一、相互补充的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研究和归纳教育经验、间断性和干预性地观察了按照专门大纲组织的青少年教学训练工作;对教练员、教师、青少年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访问和交谈、经验-实验性工作,采用模拟法和专家评定法、统计法。
对34名所谓“危险群体”的青少年进行了特别集中的研究,其中12名青少年曾被未成年人机构登记在案。工作过程的目标是寻求青少年道德教育各种适宜的途径和形式(4年中人员始终保持稳定)。结果发现:1)青少年道德教育不是形成某种确定的个体道德素质,而是对他们进行完善和改造(后者可能与再教育有关);2)道德教育并没有特殊的工作形式,例如艺术、劳动形式等,道德教育的思想、原理是通过教育活动的其他形式和方向来实现的;3)在青少年体育学校条件下道德教育的内容由道德-伦理教育和在开放的社会意识下的独立社会活动所组成,并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4)孩子们的道德-伦理教育知识在定期举办的社会-政治、社会-经济、有关权利内容等的讲座、教学训练课、个别-集体谈话、辩论和讨论的过程中逐步得到丰富;5)社会活动根据青少年体育学校学生的选择、兴趣在各类学校、依据兴趣结合的群众团体、专门组织的机构中进行。这些活动的核心内容是针对丰富青少年的内心世界、针对定期与自己的“内部人”接触的精神实践经历,从而建立起自我完善、自我建构的现实条件。
3 研究结果和讨论
在进行的社会教育工作基础上,针对青少年体育学校从事自由式摔跤的青少年的道德完善,可以提出以下组织原理:1)揭示正面的个性素质,即所具有的“人的高尚品质”并依此与他人相互作用、接触和交往的素质;2)通过教学-训练课系统、强调他们的竞技-道德优势,以及通过符合教育学原理的道德教育和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把在社会生活经历中获得的消极的东西转变为积极的价值、定势、规范和道德;3)组织青少年体育学校学生与周围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相互作用,这样的相互作用使他们能针对创造幸福和快乐、针对自我建构,选择生活的内容、方式和手段。
激励并为青少年提供广泛的可能性和与自己的“内部人”一起工作的方式,以便使自己意识到不仅作为一个外部生活的参与者和建设者,而且作为情感空间的创造者――这是形成个体道德资源最重要的因素:情感回应、忍耐、对共同快乐和共同感受的需要等。
篇10
校外教育和谐发展教育公平近年来,校外教育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专业化趋向日渐显现。在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当下,促进教育和谐发展必然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需求。校外教育也应以科学发展观和和谐教育理念为指导,探索解决实现中小学生校外社会活动和谐发展的认识和实践问题。山东省枣庄市青少年宫作为枣庄市校外教育的重要阵地,科学规划,全面统筹,积极探寻促进校外教育发展的前瞻性的方向和可行性的方法,在工作中提升作为,坚持更加有为地服务大局、更加有效地服务社会、更加有力地服务青少年,努力打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校外教育机制,以实现未成年人全面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加快青少年校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深化体制改革,丰富教育载体,促进校外教育立体化发展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校外教育工作的内涵与社会影响正在发生着质的飞跃。单一的、传统的艺术、文化、体育培训项目已逐渐显现出自身的局限性。按照社会发展和青少年健康成长需求,逐步调整校外教育活动结构,使校外教育更加科学化,已经是大势所趋。校外教育工作者应及时了解教育形势,正确把握校外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不断调整工作结构,完善教育内容。2012年,华东地区校外教育年会明确以“未成年人校外教育的创新研究与均衡发展”为主题加以探讨,彰显了校外教育领域在不断扩展,内涵在不断延伸。枣庄市青少年宫以专业培训为基点,大力发展体验性、参与性、实践性的教育活动,积极拓展活动内容、创新教育载体、改进服务方式,以培养未成年人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和增强人格素养为目标,广泛动员、全面参与,实现校内外教育的有机结合。扩大校外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加强青少年社团建设,开展创新型少年儿童群体性活动,提高服务未成年人的覆盖面。枣庄市青少年宫以各类艺术团体、文学院、书画院、兴趣小组、少年军校、夏令营等为活动载体,通过举办艺术交流、社会实践、室外写生、野外素质拓展训练等十余项主题活动,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模式,为青少年提供更宽广的校外知识领域和活动空间,使之学到有益的知识,接受正确的引导,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和生活能力。同时,开办了“红色之旅”夏令营、龅牙兔情商教育夏令营等活动阵地,对青少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文化教育、公民教育、健康教育、生存教育等,活动参与人数每年达8000余人,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丰富的校外教育,使青少年的素质得以提升,使教育整体水平得以提升,实现了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合理配置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校外教育均衡性发展
目前,我国的教育明显存在群体差异、城乡差异、地域差异,十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教育公平,而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根本是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把公益性放在首要位置的校外教育主阵地的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教育机构无论是在教育设施、师资力量,还是在教育形式、活动规划等方面都有着学校教育不可企及的优势,在一定形式上弥补了学校教育的短板。枣庄市青少年宫充分灵活地运用现有的教育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开辟青少年校外教育新天地。通过“流动青少年宫”“网络流动青少年宫”“七彩课堂”青年志愿者山村支教、城乡小伙伴手拉手、冬夏令营,送图书下乡,送科技下乡,送教师下乡等等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的活动120余次,达成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学有所教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进一步扩大青少年宫辐射效应,把城市优质的校外教育资源带到农村、社区,给更多的青少年提供参与和体验的机会,共享优质社会教育资源和成果,从而既能让孩子们更多地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又推动了校外教育机构更好地向公益性方向发展。面向社会贫困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枣庄市青少年宫制定年度公益培训计划,对1500名学生免费开放和培训,让社会弱势群体也享受到相同的社会教育资源;枣庄市青少年宫还利用自身优势举办共青团周末剧场,每年为3000多农民工以及进城务工者的子女提供免费的优秀文化服务。多种举措,全面实施,实现教育的城乡统筹、和谐发展。
三、拓展活动广度,提升教育力度,确立校外教育一体化发展
目前,学校是“封闭式管理”,校外教育机构是“散漫式发展”,自成一体,互不干涉,枣庄市青少年宫尝试改变现在的运行模式,拓展活动的广度与宽度,确立校外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首先,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合作,在活动、培训的开展上,争取到教育部门的官方支持与认定,以便把活动以更顺畅的渠道推广到每一个学生身边。其次,充分利用自己的优质的教师资源,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到学校进行课堂辅导,把各类专业的知识技能直接输送到每个孩子身边;学校的少先队辅导员及活动专业人员到青少年宫设计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活动项目,并组织青少年到青少年宫来举办各类活动;青少年宫招募各类志愿者参与到青少年的校外活动,丰富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激发青少年参加活动的兴趣与好奇心。现在,枣庄市青少年宫已成功与市中区文化路小学联合办学,书法、舞蹈专业也基本实现了宫校一体化的培训模式。再次,青少年宫充分利用场所与设施的优势功能,为学校教育提供科技、信息、馆藏、生物等多方面的帮助。以青少年宫为媒介,邀请大学教授、各领域专家,与青少年一起研究,一起学习,探讨问题,让青少年能接触到最前沿的专业知识。目前枣庄市青少年宫已邀请了教育活动家欧阳维建、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国家运载火箭专家黄春平院长、枣庄市营养学会、峄城聚好人俱乐部及枣庄市国学研究会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来青少年宫讲学指导,累计举办活动30余次,已有35000余名青少年从中受益。
四、拓宽筹资渠道,丰富主题活动,促进校外教育公益性发展
面对公益活动后续资金或资源投入不足的新形势,枣庄市青少年宫积极拓宽活动经费的筹措渠道,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青少年公益性主题教育活动,加快校外教育的公益性发展步伐。首先,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响应党的号召,引领广大青少年积极投入到描绘“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举办系列专题教育活动,取得政府职能部门的认可和财政支持。近年来,枣庄市青少年宫围绕市党代会建设“幸福新枣庄”的宏伟蓝图,围绕党政中心工作,体现为创建国家、省市文明城建设献计出力的宗旨,开展了一系列专题教育活动,如连续举办5届枣庄市少儿春节晚会、“创建文明城,青年在行动”志愿者服务活等。其次,加强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采取“借船出海,借米下锅”的方式,争取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的捐助,获得企事业单位的冠名、协办、赞助,形成社会教育效果和提供经费支持的企事业单位公众品牌形象的“双赢”。组织策划了“枣庄电信”杯青少年文化广场活动、枣庄市“金吉利”杯青少年英语口语大赛、连续五届“祖国在我心中”枣庄市“金吉利”杯青少年声乐大赛等具有影响力的大型赛事活动110余场次。再次,有效激发广大青少年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管理创新,为广大青少年社会实践创造广阔的舞台。成功组织了“童心系雅安共绘中国梦”迎“六一”少儿现场绘画赈灾义卖活动、图书义卖、回收废品、报纸义卖等青少年实践活动180余次,不仅为
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筹集了活动经费,还激发、锻炼了广大青少年的实践能力,使青少年公益主题教育活动向深层次、全面化发展。
五、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校外教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