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践教学管理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0: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临床实践教学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们可以邀请国内护理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护理专业的知识技能讲座,拓展学生的视野,讲座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理论与临床的工作结合起来。专家对操作技能讲解的过程,也是学生对学到的专业知识再次进行内化的一个过程,学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在讲座后,按照专家学者的理论进行实习,并注意做好前后的对比工作。进行对比的目的是让我们更好明白新技能对于临床护理的重要性。
二、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
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共同发展的。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自觉的一种动力。
三、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为了更好的提高护理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很有必要对护理本科生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方面主要包括:基础护理技术、工作的能力与态度、护理病历的书写等。在进行综合评价时,要由主考老师指定1例患者,由护理小组现场进行护理评估,提出对病人进行护理的方案,并且还要按照病人的病情酌情修改护理方案,并且指定护士进行现场护理模拟操作,最后由护理小组全体人员写好护理病历,主考教师要对学生申明护理的连贯性与系统性。尤其对护理病历的书写,要求在一个小时内完成。通过对护理本科生的综合能力考核,是让他们真正认识到护理工作并非是发药与打针,而是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
四、更新观念,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模式
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是不能同步实现的,这主要是因为护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中并没有强调护理实践,导致护理教学出现了滞后性,这不利于护理科学的发展,所以说护理学科中的实践环节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还要将新的护理技能与方法运用到护理教学当中去。护理学科对实践要求很高,因此护理课程的结构要突出护理实践环节,对护理教学的课程计划,根据学生实践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充分重视起来。另外,我们还要从现代护理学的理论出发,将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能够让学生早日走出教室,尽早接触护理。所以,在大学的一二年级要强化基础护理知识的学习,利用暑假这段时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大学三年级的学生,要注重能够让大学生在内科和外科都有足够的护理实习时间,将护理的操作技术在实习中得到提高。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基础护理技术的考察,还要让大学生学习好护士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护理实践能够提高学生与病人沟通能力、临床观察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五、在技能教学过程中培养护理人员的团队协作意识
操作技能的培养是需要师生之间共同完成的,教师与学生在操作技能的演练过程中担任不同的角色。通过教师对相关技能的展示能让对护理的技术进行规范,保证学生基础操作能力。在学生分组实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本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是一个团体的工作,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这种团队协作精神能够让小组内的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也为以后在实际工作当中护理人员与医生之间的密切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2
关键词:临床见习;教学环节;教学质量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临床教学成为护理教育的重要成分[1],而其中见习又是护生接触临床的最早阶段,是理论与实践间不可或缺的桥梁。但是目前医学生人数激增使得教学资源相对不足[2];患者的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不再自觉或无奈的配合临床教学[3];加之医院带教教师临床护理工作繁重,在时间和精力上很难满足见习教学需要。总之,目前见习教学质量的管理和监督等有待进一步提高[4]。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级护生182人,全部为女生,年龄21~25岁,平均(22.89±0.92)岁,随机分成实验组91人,对照组91人。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 实验组:见习课教学由"双师型"教师承担,采用Seminar教学法授课(Seminar英文的意思是"大学或暑期学校学生为研究某问题而与教师共同讨论的班级或研习班"[5],具体步骤可分为:①教师布置主题;②教师简要介绍;③小组代表发言;④点评人评论;⑤参与者提问与辩论;⑥总结)。对照组:见习课教学由临床护士承担,采用传统的临床见习教学方法讲解。
1.2.2工具 参考相关文献及我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表"等自行设计"临床护理见习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由三部分组成:①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学制、年级等;②对临床护理见习教学满意度包括见习带教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的满意度,共18道题目。选取护生30名测量问卷重测信度测量和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果分别为0.86、0.88;通过专家对问卷进行内容效度测定,该问卷内容效度比CVR=0.84。说明该调查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2.3资料的收集 ①由研究者对被调查对象统一解释调查目的和问卷填写要求,于见习结束后进行调查,当场回收。调查共发放问卷182份,收回182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②收集两组护生见习后《妇产科护理学》案例分析成绩。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输入Excel数据库,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的统计学方法包括χ2检验、t检验。
2 结果
2.1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生对临床护理教学满意度比较 见表1。
2.2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生案例分析成绩比较 见表2。
3 讨论
3.1加强校院沟通与合作,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3.1.1加强"双师型"教师培训 目前多数学校的见习教学任务是由医院护士或医生兼职承担,她们工作压力大、任务繁重,教学意识较薄弱,教学责任心不强,对教学重点、难点把握不准,总之,专职临床带教教师人数和质量均较匮乏。我校自2006年始规定所有临床护理专业课教师均应接受临床护理培训即在不承担学校理论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在附属医院相应科室承担护理工作,因此我校临床护理专业教师均有《教师资格证》和《护士执业证书》两证,承担高校教师和护士的双重角色。本研究中实验组护生即由我院"双师型"教师进行临床见习带教,护生对教师的满意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王凤英等人指出学生喜欢专人带教[6],张丽莉尝试使用护士辅助带教教师带教的方法也受到学生好评[7]一致。因此,应加强学校和教学医院之间的沟通交流,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训,扩大专职临床带教教师队伍。
3.1.2加强护患、师生及护生间沟通 见习教学是用来弥补理论教学不足的,是应该给护生以感性认识,变抽象的理论为直观的认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带教教师应该选择临床典型病例讲解,这就需要临床见习带教教师在见习课前和患者做好沟通,以便患者配合开展见习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之间的协作,包括学生与情境、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本研究中采用Seminar教学即为此提供了机会,临床见习带教教师提前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的同意和配合,有利于学生与患者的沟通。
3.2改进教学方法,调动护生的主动性
3.2.1注重临床见习带教教师的引导 Rong FK等研究发现中国高等护理教育缺少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反思性学习和经验学习等学习方法[8]。"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禁锢了护生的思维,使护生在学习时习惯于被动接受,缺少学习主动性,较少的提问等,这也导致了护生毕业后行为的机械性和懒惰性,不利于护理事业的发展[9]。李蓓蓓对本科护生临床见习效果调查也显示护生认为带教教师的引导是影响见习效果的第二大因素[4]。直观性和抽象性教学原则中指出,直观不是让学生自发的看,而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的细致观察,引导学生把握事物特征,发现事物间联系,提高观察或感知的深刻度[10]。本研究中见习教学是以护生为主,教师仅起引导作用,掌控整个课堂沿正确方向进行,并能对见习课中可能发生的一些问题预见和做出正确反应,但不干涉护生的学习。
3.2.2调动护生的学习能动性 目前很多院校本科护生见习均安排在大学四年级,有研究表明护生的学习积极性随年级的增加而逐年递减[11],本研究中实验组带教教师提前2w将讨论主题及相关参考资料布置给学生,学生自由分组,并在见习时选取小组代表发言,小组其余成员可以对其代表的发言进行补充。这样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组合和约束,保证了见习护生的到课率,增强了其学习的守纪性;另外,该见习教学以护生讨论为主,调动了其学习主动性,本研究中两组护生病例分析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研究也表明Seminar教学法能使护生对知识的渴求更强烈,使护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热情[12]。所以应该不断探讨改进教学方法以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见习教学质量。
3.3注重反馈,建立双向考评制度 考评既是考量也是监督,应该做到教师、学生对教学效果分别进行评价,另外师生还要互评和自评,只有建立完善的双向考评制度,整个见习教学流程才算完满。本研究中带教教师既是引导者又是点评人,针对小组代表发言进行补充、商榷等多种形式的评述,最后重新对本次见习课的重点、难点作简要陈述及全面总结,这可以理解为教师对学生知识反馈的把握。另外,见习课程结束后采用问卷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了解了护生对教师及教学方法、内容等的满意情况。但因本研究未对学生进行自评,故还需进一步改进。
总之,从组织-实施-反馈各环节着手,通过多途径加强见习教学管理,科学组织见习教学,才能真正提高见习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Annie KL, Kai CC, Winnie KW. Reflective practice in clinical teaching[J].ursing and Health Sciences,2002,4:201-208.
[2]政江,孙红,丁毓磊,等.当前临床见习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垦医学,2006,28(3):208-211.
[3]余仙菊,韦长元,彭如宽,等.模拟教育: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J].江苏高教,2006(5):79-81.
[4]李蓓蓓.以建构主义为导向的护理本科生见习现状调查[D].青岛:青岛大学护理学院,2010.
[5]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4:1579.
[6]胡雁.澳大利亚护理教育介绍[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0):773-775.
[7]夏晨帆.中美护理临床实习情况比较与思考[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65-67.
[8]Rong FK, Chan S, Yung S. Trends in nursing education in China[J].J Nurse Scholarsh,2000,32(1):97-99.
[9]殷磊,蒋晓莲.对21世纪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若干思考[J].当代护士,2001,2:21.
[10]陈燕华,朱丹.中美护理本科临床实践环节的比较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5,(5):390-393.
篇3
【关键词】 护理教师; 医疗实践; 教学质量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3.034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对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是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由于近年来护理学发展很快,护理教师原有的专业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现有教学需要。尤其是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的护理专业课均由没有临床医疗实践的护理教师讲授,导致护理教学质量出现了一些问题。为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从2006年开始,笔者所在学校充分利用三所附属医院的资源优势,有计划地安排护理教师到医院参加临床医疗实践,使护理教师的教学能力大大提高,更好地适应了新形势下护理教学的需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学校护理专业教师45例。其中研究生学历15例,本科学历30例;平均年龄(36.12±6.26)岁;平均工作时间(12.27±7.72)年。毕业于护理专业的40例,占教师总人数的88.89%;毕业于临床医疗专业的5例,占教师总人数的 11.11%。其中毕业于护理专业的教师中有临床护理经历的教师17例,占教师总人数的37.78%;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23例,占教师总人数的51.11%;毕业于临床医疗专业的教师中1例有临床实践经历,占教师总人数的2.22%。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30例,占教师总人数的66.67%。
1.2 方法
1.2.1 制订培训方案 依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针对每位教师的具体情况,为教师制订切实可行的、个性化的培训方案。要求所有教师均到医院参加临床医疗实践,每次半年,三年轮转一遍。
1.2.2 方案实施 为了使培训工作更加规范,学习效果更加显著,根据受训教师的具体情况和高职高专护理教师的角色,设计了《护理教师临床医疗实践评价表》,其中不仅涵盖了医疗实践的具体内容、受训教师的出科成绩及表现,还对学习质量制订了较为具体的量化标准。对毕业于护理专业的教师,由临床医生带教,重点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要求教师书写病历、参加医疗查房及病例讨论等。受训教师带着任务到临床学习,使整个学习过程目标明确,效果显著。受训教师在学习前,只有认真阅读表格中的各项要求,并在学习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去做,才能完成学习任务。此外,受训教师在学习后,须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写出心得体会,以便对整个培训过程中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梳理,总结成绩,找出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通过思考找出教学和临床工作之间的差距,以便对医院建设和教学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通过上述问题的设计,期望实现其知识的更新、完善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总之,评价表作为学校和受训教师之间的纽带,为学校和医院的沟通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加大了对受训教师的监管力度,提高了培训质量。该表填写质量将作为评价教师学习质量的重要依据。
每次学习任务完成后,要求受训教师讲公开课和观摩课,让教师和学生评教评学、专家点评,并以发放调查问卷和座谈会形式了解教师授课效果,及时反馈,让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提高。
1.3 评价标准
1.3.1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采用笔者所在学校医教室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三部分:专家评价、学生评价和同行评价。其中专家评价的计分项目分三部分:课堂教学质量、教案评价、系部考核。均采用百分制,按各项评价标准进行打分。学生评价和同行评价则依据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进行打分。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总分=(学生评价分+同行评价分)×0.3+专家评价分×0.4。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总分85分为优秀,75~85分为良好,60~75分为一般,60分以下为差。
1.3.2 临床专业知识评价 除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外,每年定期对护理教师进行一次临床专业知识考核,以综合考评教师的整体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护理教师临床实践前后专业知识考核成绩比较详见表1。
2.2 护理教师临床实践前后教学质量比较 护理教师临床实践后教学质量优良率明显高于临床实践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709,P
3 讨论
由于绝大多数人没有接受过教师专业培训,没有临床实践经历,尤其是临床医疗经验,因而导致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存在明显的不足[2],使得这些教师在专业课的讲授过程中(如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缺乏感性认识及经验积累,对其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理解不深、讲解不透,显得力不从心,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
3.1 护理教师参加临床医疗实践的意义 毕业于护理专业的教师,由于受到所学专业的限制,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均较低,加之部分教师缺乏临床实践经验,对疾病缺乏应有的感性认识,在讲授时只能照本宣科,教师讲得枯燥无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护理教师参加临床医疗实践,是拓展教师知识面、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好方式。表1结果显示,护理教师参加临床实践前后专业知识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2 培训方案实施保障 笔者所在学校拥有三所教学医院。三所教学医院有1246张开放床位和10余间手术间,拥有丰富的病材,能充分满足护理专业教师和学生临床实习要求;医院先进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为教师和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关爱患者和全面照顾患者的能力创造了条件。
3.3 培训方案实施的有效性 表2结果显示,护理教师参加临床医疗实践后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 考 文 献
[1] 郑智,侯淑肖.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08,5(3):128.
[2] 刘邓群,栗永萍,李蓉,等.浅谈医学专业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5):1028.
篇4
关键词:临床思维;实习教学;培养
临床思维是医生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必要的实验检查以及神经系统检查获得原始资料经过综合分析,推理判断、诊断与鉴别而制定治疗方案,并根据病情发展与治疗的效果,进一步调整诊断、治疗的认知过程[1]。正确的临床思维是正确诊断、治疗疾病的法宝。医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才能适应变化万千的临床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国内医学生传统的教学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公共基础和医学课程教学阶段、临床专业知识理论教学阶段、毕业实习教学阶段。三个阶段中临床毕业实习阶段是医学生将所学到的临床专业理论知识联系到实践,学习临床思维方法,熟练掌握临床基本诊疗技能,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医学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临床思维能力是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对具体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最后作出科学判定的能力,是高层次医学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医学生进入临床教学必须较早培养的一种基本能力。如何帮助和指导实习生实现从医学生到临床医师的过渡与转弯,提高实习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也是搞好实习教学的关键。我们在10余年的神经病学实习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并不断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提高实习医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方法。
1 掌握神经病学及相关医学基本知识是前提
临床思维离不开学科知识的支撑,掌握必要的神经病学及相关医学基本理论知识,是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前提。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由于解剖复杂难记忆,带来神经错位疾病诊断困难的客观原因,我们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出一系列对策帮助实习医生掌握:①从编制解剖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使学生从感性上有一个完整的解剖概念,②常同学生到医学院校解剖室进行实体解剖标本讲解,从而实现看平面到立体;从感观到客观的升华,③通过学生在实习中碰到典型病例分析,实现解剖和临床的动态结合的,提高实习学生的临床应能能力及对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能力。在教学中,我们注意培养学生对疾病的敏锐观察力,要求学生能迅速掌握疾病的典型特征。如头痛是许多疾病的共有症状,但如果出现头痛伴呕吐、水肿应考虑颅高压可能;如果头痛伴发热,脑膜刺激征阳性,应考虑中枢神系统感染脑膜炎可能。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除了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外,还要有迅速把握疾病整体特征和抓住疾病关键体征的能力。
2 采用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要甘为人梯,服务于学生。由于医学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已不再是独一无二的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不再作为教学中心,不再以知识权威的身份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各种手段自学,这意味着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围绕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与他们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不断加强服务意识,攻进教学方法,变过去的"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为学生提供相对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如在教学查房,病例讨论,专题讲座,实践操作等教学过程中,临床教师可以运用讲解法向学生阐述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原理,运用提问法让学生动脑思考,引导学生做出结论;运用演示法并配合讲解法向学生作出示范操作,以传授诊疗的技能和操作技巧,增强其动手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性过程,只有改变教学模式,在演讲理论同时,提供丰富感性材料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实用效果。
3 详细、正确的病史询问和系统的体征检查
正确、详细掌握患者的所有疾病相关信息是进行指床思维的关键。神经系统病症的诊断是根据病史资料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而作出的。因此,完整与确切的病史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从病史资料中常可获得关于损害部位和病变性质的初步印象。有些典型的疾病,如原发性癫痫、偏头痛、周期性麻痹等,在间歇期中常查不到阳性体征,根据病史常可决定诊断。这是神经病学的定性诊断中很重要一点。
篇5
【关键字】临床护理;老年;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提高,心血管疾病也正在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一大问题。心血管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年较一年高,导致患者死亡和残废最多的原因便是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每年要造成有两百多万人的死亡[1]。老年人有很大的几率患上心血管疾病,一旦发病将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将会承受极大痛苦。本文对我院收治的226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而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26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男134例,女92例;年龄59-86岁,平均年龄(73.4±6.7)岁;其中冠心病65例、高血压76例、心肌梗死23例、心绞痛44例、风湿性心脏病18例。将226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分为采用健康教育干预的实验组(113例)和未采用健康教育干预的对照组(11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发病类型、治疗用药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包括基础护理、监测病情和宣传基本的注意事项等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进行干预,具体措施如下:将心血管疾病相关知识采用口头讲述与宣传图片相结合等方式对患者开展教育,让心血管疾病的认识深入人心。定期以授课的方式召集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讲解,鼓励大家在讲解后踊跃发言,并且组织大家讨论,以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让患者潜移默化的记住防病措施。将饮食调理的概念引入患者的治疗中,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和体质状况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通过疾病知识的讲解来指导患者正确面对病情,使其保持平和的心态,从而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科普药物副作用,防治患者由于害怕药物副作用而停止治疗的情况出现。由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绝大多数服药时间非常长,有些需要终身用药,因此灌输长期药物治疗的正确观念给患者,让其思想上能接受长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1.3评价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易量表(WHOQOL-BREF)[2]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生活质量与得分成正相关。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4.0处理,检测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
2结果
两组患者在生存质量简易量表平均得分方面比较,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10.3290,P
3 讨论
冠心病、高血压等临床死亡率高的疾病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属于心血管疾病,所以心血管疾病便被冠上了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第一号杀手的名号。由于很多疾病相关的知识和保健常识老年人相对缺乏,且很多老年人有听、写、读、阅、理解等能力上的退化,常常将很大的不便带给患者及其家属,对于临床上的治疗和护理也存在很大的困难[3]。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摄入过多的三高食物,烟酒无度,不积极锻炼身体与脂肪大量堆积,巨大的工作压力,没有很好的心理调节能力,生活习惯不规律[4]。
本组资料显示,两组患者在生存质量简易量表平均得分方面比较,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在临床护理中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实行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在提高患者身体与心理状态方面也有很大的优势,能够提高预后效果,有助于患者治疗后更快的再次融入社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苏书华.机关干部健康体检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调查与健康教育探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0(z1):68-69.
[2] 田震静,吕烨辉,付爱丽,等.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32(3):502-504.
篇6
关键词:改革;临床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9-0094-02
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院校学生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院校培养厚基础、强技能、重创新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合格临床医生的重要过程,开展良好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对医学生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1]。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以收集我校在临床课程体系、临床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网络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平台建设、临床教学模式、临床教学管理系统等方面改革内容。试图探讨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对医学人才培养水平的影响。
一、临床课程体系改革
传统的临床课程体系是按照先理论后实践模式进行的,即学生学习完理论课后再到教学基地进行集中见习,最后集中1年时间进行临床实习。研究发现该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如实习时间距离理论学习时间长,知识点遗忘多,因此见习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该模式存在的问题我校提出了“3+2”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即前3年在校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第3年末到教学医院进行临床实践学习(包括见习和临床实习)。通过对比以往模式,我们发现该临床课程体系调整有利于增强学生与临床密切性,加深了学生对临床理论知识的理解,最终有利于学生临床实际操作能力。
二、临床教学内容改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文关怀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我们传统的临床教学内容恰恰缺少这项内容,为了更好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及医疗市场的需求。我校在以往临床教学的内容基础上增加生命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学、临床技能学、行为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人文学科的课程。从而加深学生对医学的理解,也为他们以后更快进入临床角色打下基础。
三、加强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建设
1.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是集教学、培训、考核及社会服务多位一体的医学教育培训基地,是临床医学实践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保障[2]。加大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建设投入是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我校积极申请中央财政支持高校发展专项经费和学校强校工程专项建设资金,获得中央财政支持高校发展项目400万的经费支持,用于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建设。建设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试(OSCE)考场(16站)、急救训练中心和微创训练中心,并购置了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及实践教学医学模拟人。重新整合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实验室设置,优化实践教学资源。通过将内科系统相关内容如胸、腹、腰、骨四大穿刺移至诊断学实验室进行培训,达到整合资源的目的。
2.加强网络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平台建设。基于网络在教学中的巨大作用,我校建设了网络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并完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网站,整合实践教学资源,设置实验教学、教学资源和师生交流等版块[3]。各教研室将临床技能操作规范、相关的教学内容如PPT及电子病例、操作视频等教学内容资料上传至网站,学生可以自行下载观看内、外、妇、儿科的临床操作技能的教学视频。建设网络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平台,能极大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医学人才的培养水平。
四、教学模式改革
1.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目前国内许多院校均在采用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法的优点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在实施,教师给学生设置了一定的教学情境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临床实践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即以病例讨论为基础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我们发现该模式在提高学生对临床知识的理解掌握方面具有明显效果。
2.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进步,医学卫生人才的知识结构已发生了巨大变化[4],医学生在从事临床实践活动过程中,要以患者为中心,在临床实施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家庭、心理、经济等综合因素对患者康复的影响。因此,我们临床实践教学中努力构建一个“生物―心理―社会”的育人氛围,锻炼学生关爱患者,培养学生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临床实践教学活动中,注重临床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与加强人际交往能力、职业素养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临床教学管理系统改革
建立健全临床实践教学管理系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①加强教学基地教研室建设。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目前是按照校院f同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的。首先,教学医院必须成立教学科,由教学科全面负责临床实践教学活动。各临床科室也应成立临床教研室。教研室主任由学术水平高,教学意识强,有组织协调能力的科室主任兼任。教研室再选一批水平高、资历深的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人员担当教学任务。②学校成立教学督导系统。第二临床医学院有独立的教学督导组,定期或不定期到教学基地进行教学监督,评估、评价教学基地教学。③组织教师进行理论授课比赛,通过授课比赛为老师提供了互相观摩、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取长补短的平台,促进教师授课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提升。④严格毕业技能考核。毕业技能考核是检验学生实习效果的最好途径。毕业技能考核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试(OSCE)考场,考核的内容只要是对内、外、妇、儿科的基本技能进行考核。在考核中对医德医风、临床实践操作能力、临床思维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防止走过场。
六、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我校在临床课程体系、临床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网络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平台建设、临床教学模式、临床教学管理系统等方面改革内容的经验总结,我们发现加强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提升医学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医学教育迅猛发展,在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不断完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医学人才。
⒖嘉南祝
[1]林梅,李靖.建立教学模拟医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20(10):82.
[2]张博,李佳,白璐,等.临床技能培训在医学生培养中的重要性[J].赤子(中旬),2014,(4):79.
[3]韩小玲,林鸿程,周忠伟,等.构建网络与实践相结合的临床技能教学新模式[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8):2919-2920.
[4]张珊莉,邝昌贤,林少芒.临床实践教学与医患沟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2):19-20,42.
篇7
关键词护生;教学质量
护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阶段,如何把护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临床教学工作是关键。现就我科在临床教学工作中的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来源
选择近三年在我科临床实习的专科或本科护生180名,均为女性,年龄17~21岁,独生子女占98%。
2方法
2.1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用传统带教方法(传、帮、带)重点在动手能力的培养。B组在传统带教方法的基础上,加强临床教学管理,培养护生的动手能力及对病情观察的评判思维能力。
2.2教师方面
2.2.1护士长高度重视,按实习手册要求,组织制定临床实习计划,并实施。
2.2.2选择具有良好医德医风,较强工作能力的护师担任教学任务。同时要转变观念,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教师的理论知识需要更新和补充,护士长要为她们创造机会,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2.2.3带教老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耐心传教,加强责任心,做到放手不放眼,严格把关,认真检查,以杜绝差错事故。
2.3护生方面
了解学生思想,帮助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介绍病区环境、设置,使其尽快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及神秘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责任心,提高热爱本专业的信心。
对护生一视同仁,关心她们的需要和感受,渗透人文关怀,为她们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并且和蔼温暖的实习环境。[1]
对一些难度较大的护理操作,如导尿、吸痰、各种仪器的使用,由带教老师先讲理论后示范步骤,再让护生实际操作,老师在旁边作指导,这样避免了护生的盲然性及恐惧心理,提高了护生的动手能力。
每周护理查房及小讲课一次,一方面巩固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师生互动,分享她们的成功,帮助分析失败的原因及改进方法。对能力差的同学多给鼓励,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她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把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促进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
学会观察病情,多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关心、理解、尊重患者,耐心解答病人的问题,以细心、诚心去赢得病人的信任,使患者愿意讲实话和接受护理,才能发现问题,正确处理问题,提高评判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强化高危意识,培养“慎独”精神[2],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加强工作责任心,崇尚“慎独”精神。遇事冷静,做到忙而不乱,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
实习结束时,对护生进行综合考核,问卷调查,听取同学意见,做好信息反馈,改进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弥补实习过程中的不足,以达到教学相长,取长补短的目的,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3结果
实习结束,经考核及问卷调查,统计A、B两组同学的临床实习效果及对带教老师带教方法的满意度,A组满意度为90%,B组满意度为97%,B组的方法优于A组,值得推出。
4结论
加强临床教学管理,注意培养护生的评判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有利益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
5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护士工作不单纯是打针、发药一个简单的操作工,在护理实践中许多问题是要通过正确的评判思维,才能做出正确的处理。而传统的带教方法,只注重“传、帮、带”动手能力的培养,忽略了评判思维的培养,对于这件事为什么这样做了解甚微。通过加强临床教学管理,注意培养护生的评判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临床教学质量所提高,为护生今后在护理工作岗位上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8
1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临床实习阶段是理论应用于实践,全面培养临床能力的关键时期,加强教学管理是培养合格的检验人才,确保临床带教质量的保障。规范管理必须首先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包括实习生教学管理制度、带教师资准入制度、实习教学质量检查、评议制度、实习生请假制度、实习教学事故的判定及处理办法等。制度是保障,管理靠制度。只有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才能保障实习教学质量[3]。
2 带教师资队伍培养
本院虽然作为教学医院已有很多年,但教学质量有大的提高还是在本院成为重庆医科大学的直属附属医院以后。学院成立后,教学管理逐步规范,教学制度逐步完善。在“教师资格”认定方面,按照学院的要求,加强带教教师的队伍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检验科一方面严格施行“三级准入”制度,另一方面选择思想品德好、责任心比较强的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临床带教教师进行临床实习教学。带教教师的工作热情、教学意识和自身素质直接影响到临床实习教学的质量[4],因此,科室由一名副主任分管科研教学工作,还配有一名教学秘书,主抓教学工作;一方面对带教教师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能力,学习并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探索与改革临床实习带教方法;另一方面要求带教教师注重自身素质业务能力的提升,不断学习并广泛查阅文献资料,熟悉和掌握自己所在亚专业的前沿知识,充实实习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
3 制定实习教学计划
每年到本科实习学生很多,来自重庆医科大学、成都医学院、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其中有本科生、专科生。另外检验专业内容繁多、发展迅速,各专业组长应该根据各个医院的实习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各亚专业的实习计划,明确实习目的和要求、实习方法、实习内容和时间安排及实习考核。这样让学生明白在每个亚专业应该学什么怎么学,也让带教教师知道所承担的带教任务,做到目标明确,有章可循。合格的实习教学计划是保障实习质量的前提[5]。
4 入科教育培训
在学生进行临床实习之前,对他们进行严格而规范的入科教育相当重要,也是顺利完成实习任务的前提[6]。大多数学生来实习时,都具有对未来要从事的专业很好奇而又面对陌生环境和教师很紧张的心理,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完成角色转换,进行入科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入科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1)科室介绍包括科室设置、专业分组情况等,使学生尽快熟悉科室周围环境;(2)生物安全培训:检验科属于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一方面是科室生物安全管理需要,另外也让学生学习生物安全相关知识,做好个人防护,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培训结束后并进行考试;(3)制度培训:解读医院和科室规章制度、实习要求和注意事项等,比如实习中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和请假销假规定,尊敬带教教师,团结同学,能独立审核检验报告及临床沟通等。通过入科教育,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医院和科室的规章制度,端正实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
5 教学实施
在实习过程中,带教教师严格按照实习计划,首先要求学生学习标准操作规程,然后才进行相关亚专业实习内容的学习;重点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质量管理意识和生物安全意识。每位带教教师在带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及时地向科教秘书或者科主任提出来,问题和建议汇总后,教学管理组共同讨论,提出最佳方案并及时调整带教内容和方法,观察一段时期,并评价其效果,使临床实习带教工作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过程,确保实习任务圆满完成[7]。另外,在实习期间,定期举办小讲座,每两个星期一次,时间安排在星期四的下午,时间大约1个小时。内容包括临床经验、前沿知识、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知识等方面。通过小讲座的教学和学习,教师和学生受益于一个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自己的视野,探索新思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6 实习考核
考核是检验效果的一种手段。科学的实习考评制度既可考核学生的实习效果,也可以衡量带教教师的实习带教水平[6]。对实习生的考核,当每个学生在亚专业组实习结束时,均需要进行出科考核。一方面由专业组长对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临床实践能力进行考核,考查学生对所在亚专业的实习内容掌握情况;另一方面结合学生平时的出勤情况和学习态度,最后进行评分。对带教教师的考核主要包括医德医风、专业水平、教学效果、教学态度与教学能力等方面。在学生中发放调查问卷表,要求学生如实填写。汇总后,将考核意见反馈给本人,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断改进,不断提高,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8]。
7 讨
篇9
1 目前中医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
自从我国高等教育普遍扩大招生规模以来,教育资源不足与扩招的矛盾日益凸显,对于以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的高等医学教育来说,临床教学资源紧张的状况尤为突出,中医临床教学更是如此。同时,中医临床实践与中医理论教育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社会需求与中医教育供给还存在不适应、不协调;中医人才培养模式该如何创新的问题也逐渐显现[1]。多年来,我国高等中医教育虽然强调“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但仍未完全摆脱“基础课—专业课—临床实习”三段分割的传统模式,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作为临床实践教学中的两种主要形式,一般均采取独立的整时段,与理论教学在时间上相分离。以五年制本科为例,教学实习一般安排在三年级第一学期结束后,时间为2~3个月;毕业实习通常安排在四年级第二学期至五年级第一学期,时间不多于12个月。而课堂见习一般只有少数临床课程在其它时段会安排一次或几次。总的来看,实践学时大约占理论学时的四分之一或略低,实践远少于且滞后于理论学习[2]。并且,后期临床实践教学一般分散在各个实习基地进行,承担教学任务各医院的条件、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难免存在差异。在整个教育环节中,相对来说这是最不可控的一部分,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来说,又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3]。由于受到临床教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差异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临床教学与理论教学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等方面,很难保持前后一致,临床教学效果往往受到影响[4],从而有可能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较差,社会适应能力不足和人文精神欠缺等问题的出现[5]。
2 学校与医院联合创办非直属临床医学院的模式
为缓解高等医学教育扩招与临床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提高高等医学院校的办学质量与效益,在附属医院的数量和床位不能满足教学规模的情况下,我国不少医学院校,如南京大学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积极吸纳非直属附属医院优质教学资源,建立了非直属临床医学院,尝试学校与医院联合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之说以称之为非直属临床医学院,是因为它在体制上不同于附属医院,与高等医学院校不存在隶属关系。但是,它在功能上与临床医学院相同,与高等医学院校建立了稳定的教学协作关系,承担临床课程的全程教学任务。除此之外,非直属临床医学院还必须是三级甲等医院,并且须经省(市)级卫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
我校于2012年在非直属附属医院深圳市中医院建立了“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2013年,在深圳临床医学院开设中医学专业“深圳创新班”,利用非直属临床医学院探索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班学制五年,前两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城校区学习,后三年在深圳临床医学院学习。到深圳后,实施全程本科生导师制培养,从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诸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与创新,尽量减少课堂教学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做到“早跟师、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养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的医学专门人才。这样,利用非直属附属医院得天独厚的临床教学条件和氛围,对学生进行中医经典和临床课程的教学,有效地促进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结合,有助于学生对枯燥经典理论的理解,并身临其境地感受临床氛围,加深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培养中医思维和医患沟通能力,非常有利于中医人才的临床实践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3 学校与医院联合办学的优势
学校和医院各自独立办学虽然各有其固有优势,但从教学过程的整体要求上来看,两者条件均欠完善,学校相对封闭的教育环境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医院在教学管理和教师教学能力上相对欠缺;学校与医院联合办学,可以把两者的条件有机结合起来,扬长避短,优化办学条件,在整体上产生“1+1 > 2”的效应,进而在整体上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条件保证。中医教育具有理论体系独特、实践性很强的特色。封闭的学校教育很难体现这一特色,而医院“真刀真枪”的教学条件和环境,有利于学生培养中医思维,提高实践能力,体现中医教育的鲜明特色。同时,学校与医院合作办学能提高办学规模,增强人才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此外,办学双方在其它方面也可以相得益 彰。学校从医院直接了解到市场信息和专业发展的第一手材料,增强服务意识,开阔教改思路,为教师进修、实践和调研找到基地;医院与学校联合办学,可通过教学相长,促进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的提高,并利用学校在医疗、教学和研上的优势,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提高医院的医、教、研水平,增强在市场竞争中的整体能力,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全面发展[6]。
4 非直属临床医学院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篇10
1.1固定资产的管理及耗材的请领登记
为了保障教学工作高效而有序地开展,每年实习工作开始前,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标准定额,做好教学基地仪器、耗材等物资的计划编制和申购工作,做到既不脱档又不长期积存。同时,做好口腔常用耗材的发放、使用登记和使用完毕后统一收缴工作。教学基地各类用品专人保管、定期清点,做到心中有数。进口牙椅、洁牙机、根管长度测量仪、电脑、数码相机等教学仪器,落实到人,定期维护保养,保证设备正常使用率。
1.2诊疗环境卫生及安全保障
为保证诊疗环境的舒适性,防止诊疗过程中出现交叉感染,统一安排学生两人一组,固定负责椅位区域。要求学生每日提前15分钟到达科室,进行诊室空气流通以及牙椅、操作台、接诊区、候诊区的擦拭。诊疗完成后,检查督促学生对污染器械分类预消,医疗垃圾分类处理,消毒后器械分类放置,以及牙椅水路的消毒。定期组织学生对诊室内外绿化、卫生状况的清洁维护,保证舒适良好的工作氛围。诊疗结束后,要求学生查看门窗、水机电源、电脑电源、牙科拍片机的关闭情况并做记录,保证诊疗工作安全有序地开展。
1.3临床资料整理、文书记录及归档
完善每届实习生的档案管理工作,专人记录专人管理。教学实践中,临床教师把握“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原则,组织学生分组,诊疗全程由学生独立完成,结束后进行小组讨论,所有实习生的病例汇报,临床教师的答疑解惑全部记录在案,方便日后查阅。此外,院领导与学生间的专业知识的沟通、价值观与人生观的讨论等亦整理归档。规范、有序的文档管理制度,不仅有助于强化学生在临床中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科学的临床思维,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也能让学生充分认识临床资料记录和整理的重要性与严谨性。记录内容还包括授课记录、查房记录、座谈会记录、患者就诊记录等等。规范化的临床教学资料、档案文书记录还能很好地体现教学过程的延续性、严谨性,同时也能为后续教学工作的改进提供重要的参考。
2注重岗前培训,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2.1注重岗前培训
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安排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医院基本情况介绍,包括医院概况、科室设置、人员结构、学科特色、诊疗项目、服务规范等,让学生对医院有基本了解。二是实习动员,进一步明确实习阶段的目的、要求、内容、意义、注意事项等,让学生充分认识实习阶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是规章制度学习,重点是对首诊负责制、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制度等核心制度的培训和学习。四是口腔医学基本技能培训,重点对各种口腔材料的调制、专科治疗器械的准备等基础工作的训练,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分组练习—师生讨论—学生再练习的过程来实现。
2.2注重整体教学,及时反馈
为全面了解和检验学生实习情况,根据专业的特点及临床疾病类型,定期组织专题讲座。坚持教学实践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强化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通过协调各专科诊室的课程设置,在临床实践中适时组织学生参与理论学习和讨论。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征求学生意见,对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反馈、限期整改。实际教学工作中,学生普遍认为目前学时安排适当,授课内容新颖,易于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巩固,实践技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加强,临床综合诊疗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3提高临床应诊能力,培养职业道德素质